埃及金字塔背景音乐作者背景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25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 25埃及金字塔
25、埃及金字塔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影象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驾驶员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一、驾驶员出车必须按要求做好出车前、中、后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车辆必须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符合营运要求方可参加营运,为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必须按规定进行二级维护,并配备各种有效的安全装置和设备。三、车辆发生故障时必须及…第16卷 第11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16 No.11 2007年11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Nov. 2007文章编号:(2-03此时无声胜有声——运用档案…
25、埃及金字塔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影象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1.同学们,在人类历史上,曾有世界七大奇观之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大部分早已湮没,埃及金字塔成了硕果仅存的遗迹。长久以来,它一直是一个让大家不断揣度的不解之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字塔,一睹它的风采。2.板书课题:埃及金字塔。3.齐读课题。二、媒体导入,学习第一小节1.课件感知:1)瞧,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出示埃及金字塔背景图配埃及的古典音乐。2)把你想说的话说给大家听一听(初步感知金字塔的宏伟)(随班生)2.出示第一小节: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一小节,走进文字我们会有更多的了解。3.指名读文,说说你了解了什么?随机学习词语:矗立,巍然屹立,举世闻名,傲对碧空。重点理解“举”的意思,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4.齐读第一小节。5.此时,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金字塔干什么的?角锥形是怎样的形状?为什么说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为什么金字塔举世闻名?)三、存疑读文,初步了解金字塔1.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课文,看看你们的问题能否在书中找到答案?边读边想,边想边划。2.交流。(利用文字和图片,结合理解“角锥形”的结构,知道金字塔的作用、形态、规模、建造等)四、细读课文,体会金字塔的宏伟而精巧1.看来,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宏伟气势和建造工艺的精巧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我们就要和作者再一次走近金字塔,去细细地观赏、品味,感受金字塔的独特魅力。请同学们细细阅读课文的第三小节,你从哪些词句读出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2.生自由读书,写写划划。3.交流:1)媒体出示:“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四十层高的摩天大厦”。A
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学们想象得出吗?我们的教学楼有多高?B
金字塔实在是太高了,需仰视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那么你该怎样读出这种感受呢?C
请你再仔细读读这句话,想想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这样真切的感受呢?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把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拉近了距离,对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2)媒体出示:“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连刀片都插不进去。(师生合作朗读)4.如此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又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呢?关于这方面的传说有很多,据说它是这么建造的:1)媒体演示古埃及人民垒石头的情景。2)读读第四小节,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随班生)3)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五、回顾课文,质疑交流1.古埃及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耗费了三十多年的心血,创造了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的金字塔。让我们再读第一节。2.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金字塔能举世闻名了吗?3.对谜一样的金字塔,你还有什么疑惑吗?大胆讲出来,邀请同学们和你一起去探秘。
25、埃及金字塔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影象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25、埃及金字塔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影象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25、埃及金字塔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影象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埃及金字塔的资料
埃及金字塔的资料
范文一:埃及金字塔资料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大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它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0多米,占地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组成,它们大小不一,分别重达1.5吨至160吨,平均重约2.5吨。据考证,为建成大金字塔,一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年时间 ()第二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575年至公元前2465年)的第四位法老海夫拉的陵墓,因此被称为海夫拉金字塔,塔高143.5米。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便紧挨着海夫拉金字塔,据传人面是海夫拉的模拟像。长期以来,由于该金字塔内的湿度过大、通风较差,墓室内部的墙壁出现裂缝。1992年,海夫拉金字塔又经历了一次强度为5.4级的地震,受到了部分损坏。此后经过两年多的全面修缮,于2001年7月重新开放。 ()门卡乌拉金字塔的底边边长108.5米,塔高66.5米。1839年,一名英国探险家首次打开这座金字塔,在墓室中发现一具花岗岩石棺及法老木乃伊。但装运这些文物的船只在返回英国途中遭遇意外,石棺和木乃伊都沉入大西洋 ()1993年初,考古学家在吉萨省的金字塔区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古墓群,里面共有160多个古墓,墓里的象形文字记录了金字塔修建时的情况。墓壁上有绘画,生动地展现了金字塔修建时的情况。这群古墓造型多样,用料不一。有的墓如金字塔形状,有的呈圆形拱状,有的是长方形平顶斜坡式造型。用料主要有3种:土砖、玄武岩和花岗石。为了进一步研究新发现的古墓,埃及文化部成立了一个科研小组,有关金字塔建造者之谜将会进一步被揭开。1996年7月,埃及又决定开放位于开罗以南约35公里的达舒尔的4座金字塔。 ()这4座金字塔中有两座是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萨夫罗建造的,距今近4600年,其中的一座造型独特,被称为“弯曲金字塔”或“折角金字塔”,其底部为边长188米的正方形,高约98米。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每面具有两个坡度。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在施工时,先以54度的倾角修建,到一定高度后,又改为以43度的倾角继续向上建造,直至完工。这样金字塔的四面看起来便是弯曲的。为萨夫罗国王所建造的另一座金字塔所用的建筑材料为颜色发红的石灰石,因此被称为“红色金字塔”。1996年8月,埃及考古工作者在开罗西南吉萨金字塔群附近清理门卡乌拉金字塔底座时,偶然发现两尊罕见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这是在金字塔高地首次发现与拉美西斯二世有关的文物。 ()新发现的两尊石像位于第三座大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旁,它们被雕刻在同一块石头上,高3.5米、重约4吨。其中一尊反映了拉美西斯二世的真面目,另一尊则集拉美西斯二世和荷拉·乌赫梯神像于一体。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19王朝著名法老(约公元前1304-前1237年) ()吉萨金字塔属于埃及古王国(公元前3200-前2270年)时期的文物,而拉美西斯二世则生活在埃及新王国(公元前1560-前1100年)时代。考古专家认为这一重要发现可能有助于人们揭示金字塔地区更多秘密。 ()近十年来,参观金字塔的大量游人使金字塔内部湿度不断上升、化学物质增加,从而损害了金字塔的牢固性。为了更好保护金字塔这一珍贵古迹,1995年4月,埃及政府宣布1995年为保护金字塔年。 ()埃及金字塔是从早期的王陵马斯塔巴墓发展开来的。建筑金字塔的历史从第三王朝到第十三王朝,跨越了10个朝代。金字塔闪耀着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光芒。直到今天,规模宏大、建筑神奇、气势雄伟的金字塔依然给人留下许多未解之谜。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吸引许多科学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前往探究,也吸引世界各地的无数游客前去观光游览。 ()原文地址:埃及金字塔资料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阅读详情:大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它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0多米,占地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组成,它们大小不一,分别重达1.5吨至160吨,平均重约2.5吨。据考证,为建成大金字塔,一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年时间 阅读详情:第二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575年至公元前2465年)的第四位法老海夫拉的陵墓,因此被称为海夫拉金字塔,塔高143.5米。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便紧挨着海夫拉金字塔,据传人面是海夫拉的模拟像。长期以来,由于该金字塔内的湿度过大、通风较差,墓室内部的墙壁出现裂缝。1992年,海夫拉金字塔又经历了一次强度为5.4级的地震,受到了部分损坏。此后经过两年多的全面修缮,于2001年7月重新开放。 阅读详情:门卡乌拉金字塔的底边边长108.5米,塔高66.5米。1839年,一名英国探险家首次打开这座金字塔,在墓室中发现一具花岗岩石棺及法老木乃伊。但装运这些文物的船只在返回英国途中遭遇意外,石棺和木乃伊都沉入大西洋 阅读详情:1993年初,考古学家在吉萨省的金字塔区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古墓群,里面共有160多个古墓,墓里的象形文字记录了金字塔修建时的情况。墓壁上有绘画,生动地展现了金字塔修建时的情况。这群古墓造型多样,用料不一。有的墓如金字塔形状,有的呈圆形拱状,有的是长方形平顶斜坡式造型。用料主要有3种:土砖、玄武岩和花岗石。为了进一步研究新发现的古墓,埃及文化部成立了一个科研小组,有关金字塔建造者之谜将会进一步被揭开。1996年7月,埃及又决定开放位于开罗以南约35公里的达舒尔的4座金字塔。 阅读详情:这4座金字塔中有两座是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萨夫罗建造的,距今近4600年,其中的一座造型独特,被称为“弯曲金字塔”或“折角金字塔”,其底部为边长188米的正方形,高约98米。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每面具有两个坡度。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在施工时,先以54度的倾角修建,到一定高度后,又改为以43度的倾角继续向上建造,直至完工。这样金字塔的四面看起来便是弯曲的。为萨夫罗国王所建造的另一座金字塔所用的建筑材料为颜色发红的石灰石,因此被称为“红色金字塔”。1996年8月,埃及考古工作者在开罗西南吉萨金字塔群附近清理门卡乌拉金字塔底座时,偶然发现两尊罕见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这是在金字塔高地首次发现与拉美西斯二世有关的文物。 阅读详情:新发现的两尊石像位于第三座大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旁,它们被雕刻在同一块石头上,高3.5米、重约4吨。其中一尊反映了拉美西斯二世的真面目,另一尊则集拉美西斯二世和荷拉·乌赫梯神像于一体。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19王朝著名法老(约公元前1304-前1237年) 阅读详情:吉萨金字塔属于埃及古王国(公元前3200-前2270年)时期的文物,而拉美西斯二世则生活在埃及新王国(公元前1560-前1100年)时代。考古专家认为这一重要发现可能有助于人们揭示金字塔地区更多秘密。 阅读详情:近十年来,参观金字塔的大量游人使金字塔内部湿度不断上升、化学物质增加,从而损害了金字塔的牢固性。为了更好保护金字塔这一珍贵古迹,1995年4月,埃及政府宣布1995年为保护金字塔年。 阅读详情:埃及金字塔是从早期的王陵马斯塔巴墓发展开来的。建筑金字塔的历史从第三王朝到第十三王朝,跨越了10个朝代。金字塔闪耀着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光芒。直到今天,规模宏大、建筑神奇、气势雄伟的金字塔依然给人留下许多未解之谜。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吸引许多科学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前往探究,也吸引世界各地的无数游客前去观光游览。 阅读详情:
范文二:《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之[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
投影片、挂图。[教学时间]
3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你们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又有什么名胜呢?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埃及的金字塔)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为什么叫“金字塔”,怎样建造起来的?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指导,疏通词句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写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2、查自读效果。(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映示,学生朗读。(2)指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轻声朗读,重点领会。
埋葬:掩埋尸体。轮廓:物体的外缘线条。精巧:精细巧妙。
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
摩天大厦:指高耸入云的大楼。(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当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1)金字塔在哪里?(2)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3)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4)为什么叫“金字塔”?(5)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2、根据上面的问题,给课文分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处的地理及概貌。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和结构的特点。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绍这样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第四段(第6自然段):点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果。3、根据段意,指名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小结。四、指导书写1、投影映示生字。2、指导学生注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学生临写。4、师生评价。5、强化练习。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课后习题3)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举世闻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2、为什么说埃及的金字塔是举世闻名的?(从结构、建造等方面简单地加以叙述)二、讲读第一段1、轻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答:(1)“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在哪里?(2)“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外观如何?2、看图,品味文字。(引导学生从“金黄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锥形”是金字塔的外观,“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3、朗读课文第一段。三、讲读第二段1、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1)金字塔的外形具有什么独特之处?(2)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作者具体写出了这一工程的哪些特点?2、指名回答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独特之处。(1)金字塔为什么叫“金字塔”?(2)第2自然段写金字塔的外观是否和前面的“角锥形”一致?(3)朗读第2自然段的第4、5两句话。3、轻声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胡夫金字塔具有哪些特点?(1)胡夫金字塔外观上具有哪些特点?(高大、重)(2)胡夫金字塔在结构上具有哪些特点?(平整、紧密)4、理解重点句子,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金字塔的外观宏伟与精巧?(1) 投影映示句子:“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2)指名读这两句话。第①句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胡夫金字塔很高?(列数字)但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学们想象得出吗?第②句也是如此,究竟是怎样的平整与紧密呢?我们看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的。(3)投影映示:按课文内容填空: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B、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4)边读边想,补充后的句子与前面出示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把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拉近了距离,对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5、小结说明方法。为了说明胡夫金字塔外形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出用上述说明方法的句子。指名读有关句子。6、指导朗读第二段。四、讲读第三段1、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讨论回答这一段中的两个设问句。(1)投影映示,指读两个设问句。①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②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2)轻声读课文,回答上述两个问句。(3)朗读课文第4、5自然段。3、小结。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五、练写片断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手法,写一个片断,介绍校内的雪松,要写出雪松的特点。第三课时一、讲读第四段1、默读课文,思考: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最后一段内容与前文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①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②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
└───────────────────────┘3、总结课文。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布置作业阅读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课外书。
范文三:埃及的金字塔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意,允许留有疑难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积极鼓励提出质疑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激发情趣1、 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2、 板书课题。3、 观察视频:唤醒了你记忆中哪些跟金字塔有关的内容?二、 初读课文、疏通词句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3)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 交流解决3、指导学生书写4、选择优秀句子阅读三、 再读课文、激发兴趣、鼓励质疑1、 师: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疑问?或者还想了解什么?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引导整理质疑问题2、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你能不能仔细读读每个自然段,针对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试着填上相关的小节?金字塔在哪?什么样子?金字塔为何而建?为什么叫“金字塔”?金字塔的外形和结构有什么特点?造金字塔的石头是怎样搬运的?造金字塔的石头是怎样垒起来的?金字塔有什么意义?3、整理段落四、学习第一二节1、学习第一节(1)多媒体出示金字塔全景图,问:能运用文中的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金字塔吗? (出示词语: 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举世闻名)(2)读词句,分别让你体会到什么?(3)读出它的雄伟壮丽。2、学习第二节(1)指名学生读第二节,其他学生感悟课文,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可以知道两个问题:一是金字塔的用途,是法老的坟墓。二是因为它的外形像金字,所以称它为金字塔。3、出示神秘金字塔的课件,激发继续阅读的兴趣五、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2、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尝试练笔3、引导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引导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的雄伟精巧,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劳智慧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为什么叫金字塔?外形有什么特点?二.研读课文第三节。1、过渡: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第三节向我们介绍了金字塔的什么特点?
(高大宏伟
精巧 )2、讨论自学画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说说作者是分别采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来表现这些特点的。 (列数字、打比方、举例、作比较)3、精读句子,寻找体验,交流:(1)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摩天大厦。(2)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3)231万块,平均每块2.5吨,(4)如果,,,,三分之一米宽的石路,,可以绕地球一圈,如果用火车,,,,,需要60万个车皮。(5)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6)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7)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三、研读第三段1、你知道吗?为了保证金字塔永远不倒,古埃及人没用一颗钉子,没用一根木料。因为钉子时间长了会生锈,木料时间长了会腐朽。整座金字塔都是用这些巨石构建的。修建如此巨大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石头的搬运和堆砌)2、自读课文,思考:古埃及人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请根据书上的句子画图来表示。(1)运输方法:木撬运输和修石路
(2)堆砌方法:修土坡请看,这是建造金字塔的场面,是根据课文中的句子画的。(出示图画)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方法科学,古埃及人聪明)(“木撬运输法”,所谓木撬就是由连续的平滑木材镶嵌在坚固的泥浆通道中所构成的一种滑道式搬运装置,它可以有效地减小摩擦系数,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方法十分简单,却非常实用。当石块通过水路从采石场运抵港口以后,工人们就会将石块卸下,然后放置到木撬上,随后用绳索拖往工地。修土坡可以将沉重的石块拉到高处)四、总结学习最后一段当时没有起重机,没有汽车,没有石厂、机器,,,,埃及人民就是这样,用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把一块块巨石搬运过来,并砌成金字塔。多么了不起啊!1、齐读最后一节,“这些金字塔矗立在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让你明白什么?2、埃及的金字塔还有哪些奥秘?3、你还有哪些疑问呢?板书:
宏伟埃及的金字塔智慧的结晶精巧
范文四:15、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总第课时教学内容:苏教版实验教科书第 单元 P81~83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字塔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字塔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师、学生 活动安排教 学 过 程一、复习旧知,巧妙导入。 1、 (出示金字塔图片)你会用文中哪些词来形容它? 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举世闻名 用你的朗读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好吗 过渡:是啊,埃及金字塔为什么举世闻名呢?今天这一节课,让我 们走进它,去发现举世闻名的金字塔的秘密。有信心吗? (二)自主探究,发现秘密 1、默读第二自然段,你发现了埃及金字塔有哪些秘密? 功用 奇 形状独一无二 奇 质疑:为什么要造成这种形状? 原因主要是一种崇拜,金字塔看上去象撒向大地的太阳光芒。 2、古埃及七十多座金字塔,作者在有限的篇幅内不可能一一都罗 列出来,那么他采用什么方法来介绍它呢? 作者以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为例来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叫 ——举例子。让我们细细走近胡夫金字塔,从中发现他的秘密,并把你 发现的秘密在书上做好相关记号。 学生交流 塔高:预设(如果我把这句话改成:这座金字塔很高很高。和原文 相比,哪句话起的表达效果好?) 师结:我们不由得惊叹它的高度,这种说明方法叫做——列数字, 作比较。具体形象准确有力地说明了这座金字塔很高很高。 问: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吗?“这座金字塔真高, ( ) ” 周长:一千米——列数字。 石块:230 万块巨石砌成。每块 2.5 吨。 算一算,说一说 出示题目:算一算:1、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拥有 30 节车皮的火车 来运, 大约要拉多少趟?2、 仅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 问:作者为什么要加上这些说明,而不直接说石块有多少有多重 呢?这样写对我们读者有什么帮助? (更加清楚地了解石块的多石块的重, 这种说明方法还是——作比 较列数字,是为了突出说明石块的重量数量,感知石块的多) 石块砌合紧密: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 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 读到几千年,刀片都插不进,这样的词语,你有什么感叹? 人力的付出:10 万人,30 年时间个人修改意见指名汇报交流、汇报自由读课文、 做标记指名说一说阅读详情:学生根据想象 说一说读到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成语,或者有了感悟, 你想橡一下当时人们劳动的场景吗? 小结: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说明方法,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 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独特魅力吧! (引 读) 读到这儿, 接下来同学们最想知道的肯定如此宏伟而精巧的埃及金 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第四、五自然段,让我们一起去探究金字塔建造之谜 1、 默读课文4、 5小节, 找一找文中具体介绍了哪两种建造方法? 运石:用木橇拉石头 砌塔: 堆土坡垒石块 2、感受当时的场面,带着感情读读课文。 3、小结 学生自主感悟探究。 组织交流,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随学生交流相机出 示) 4、过渡:听了同学的讲解,看了生动的画面,此时的你想说些什 么? 5、让我们怀着崇敬与骄傲来赞美一下吧! (齐读最后一节) (三) 、总结全文:作者为了解开金字塔之谜,用上了哪些方法来给大 家作介绍的呢?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开头首尾呼应,开关介绍他的地理位置,形态,地位,结尾说他的 年龄,历史,价值。赞美埃及人民的智慧。 (四) 、课外延伸,丰富积累。 在世界文化遗产中,除了埃及金字塔,你还知道哪些?在课外阅读 活动中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了, 今天都带来了吗?赶 快拿出来,告诉大家你收集到了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布置作业:1、课后拼音加生字两遍 2、完成大小练习册剩下的题目 板书设计 功能奇 形状奇 外形宏伟结构精巧 建造方法奇特 15 埃及的金字塔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课堂教学反思摘要(收获、困惑) :年月日
范文五:五年级语文下册《埃及的金字塔》 五年级语文下册《埃及的金字塔》导学案课题 15.埃及的金字塔 第 2 课时主备人组名时间1、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工程 雄伟、精巧的特点 学习目标 2、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尝试练笔 3、引导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 慧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的雄伟精巧, 学习重点、难点 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劳智慧教与学准备 导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一位新朋友——导游阿 里,今天我们要跟随他去游览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 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出示课件) 同学们,你们已经初步领略了这神秘的金字塔, 那今天就让我们和阿里一起走进埃及的金字塔,探 索一下金字塔的奥秘吧!(板书:埃及的金字塔) 二、 初读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 2、 通过刚才我们读课文,已经对金字塔有了 反馈与订 正 (教师复 备学生笔 记)阅读详情:初步的了解,你能挑一点给老师们介绍一下吗? 生: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 后成为尖顶。因为它的轮廓有点像汉字的“金”, 所以称它为金字塔。从这儿我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名 字的来源,还跟我们的汉字有关呢! 生:我觉得埃及的金字塔非常高。你看这座金 字塔高 146 米多,相当于 40 层高的摩天大厦。从这 些数字里可以看出埃及金字塔非常的高。师:你读 得可真仔细,观察相当敏锐! 生:你们知道吗?埃及的金字塔其实就是法老 死后的坟墓。 …… 师:同学们读书可真认真、仔细!相信你们对 埃及的金字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 过渡:同学们,我们对于金字塔都有太多的问 题,太多的疑惑,在如此庞大的工程面前,我们只 有感觉自己的渺小。要是让你来到埃及金字塔前面, 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 三、 精读指导 (一)地理位置及概貌 看来,--同学是一名地理爱好者,金字塔到底 是在哪里呢?他的概貌又是怎么样呢!让我们和阿 里一起去看看吧! 1、 指名读(要求:其它的同学考虑它的地理阅读详情:位置和概貌,并用——划下关键词) 2、 指名回答 3、 课件出示 概貌:金黄色 巨大 角锥形建筑 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高耸入云) 地理位置:埃及 沙漠中 4、 体会遣词造句准确,简练 5、 观看课件,朗读本段 (二)历史形成过程 金字塔到底是做什么用的阿?老师也很奇怪? 同学们有没有知道的呢?谁能从科文中找到答案? 1、 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历史形成过程 2、 指名回答 (三)外观和结构特征 金字塔一直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他有什 么样的魅力令人们如此着迷?他的结构和外观到底 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1、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用笔划出表 示奇特征的句子 2、 指名说 3、 用简练的的语言概括出金字塔的特点(气 势宏伟 结构精巧) 4、 再读读本段,小组交流从本段中你学到了阅读详情:什么样的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练习:如:埃及金字塔很高。 这座金字塔高 146 米多,相当于 40 层高的摩天 大厦。 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很大。 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很大,相当于 (四)建造过程 如此巨大的工程到底是怎样建设成的呢?我请 同学们仔细读书,看看有没有同学能告诉我整个建 造的过程。 1、 自读课文,准备复述 2、 根据课件,展示建塔过程 四、 提高升华,揭示主题 同学们,浩瀚的沙漠中,寸草不生,人连生存 都不容易。但是在埃及却树立起了这一座座气势宏 伟,结构精巧的金字塔。站在这巧夺天工的金字塔 面前,不知你有什么样的感想!那么就请你表达出 来吧! 1、 指名说 2、 齐读自然段六 同学们,阿里导游下一次想来中国玩,中国作 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有很多的名胜古迹,如阅读详情:果让你当导游,你会向他介绍什么地方呢? 1、 指名说(2-3 个)教师相机指导。 五、 总结全文教(学)后一得 学 习 评 价
范文六: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埃及金字塔相传是古埃及法老(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但是考古学家从没有在金字塔中找到过法老的木乃伊。金字塔主要流行于埃及古王国时期。陵墓基座为正方形,四面则是四个相等的三角形(即方锥体),侧影类似汉字的,金'字,故汉语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兴起演变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制国王的陵寝。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称之为,法老'。古代埃及人对神的虔诚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来世观念',他们甚至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居留,而死后才是永久的享受'。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尘世生活的延续。受这种,来世观念'的影响,古埃及人活着的时候,就诚心备至、充满信心地为死后做准备。每一个有钱的埃及人都要忙着为自己准备坟墓,并用各种物品去装饰这些坟墓,以求死后获得永生。以法老或贵族而论,他会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建造坟墓,还命令匠人以坟墓壁画和木制模型来描绘他死后要继续从事的驾船、狩猎、欢宴活动,以及仆人们应做的活计,等等,使他能在死后同生前一样生活得舒适如意。 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后来,有个聪明的年轻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因此又称作层级金字塔。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设计的塔式陵墓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石质陵墓。
左塞王之后的埃及法老纷纷效仿他,在生前就大肆为自己修建坟墓,从此在古埃及掀起一股营造金字塔之风。由于金字塔起源于古王国时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建在此时期内,因此,埃及的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为金字塔时代。古代埃及的法老们为什么要将坟墓修成角锥体的形式,即修成汉字中的金字形呢?原来,在最早的时候,埃及的法老是准备将马斯塔巴作为死后的永久性住所的。后来,大约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时候,古埃及人产生了国王死后要成为神,他的灵魂要升天的观念。在后来发现的《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就是这样的天梯。同时,角锥体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对太阳神的崇拜,因为古代埃及太阳神,拉'的标志是太阳光芒。金字塔象征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阳光芒。因为,当你站在通往基泽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线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阳光芒。
《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后来古代埃及人对方尖碑的崇拜也有这样意义,因为方尖碑也表示太阳的光芒。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美学和建筑术对后世的影响作为祛老陵墓的金字塔,建于古埃及王国 风范的产生——这就是建筑的‘崇高美’。它时期,至今在开罗近郊仍郁0多座,其中第四 往往以巨大的体量、夸张的尺度、严峻的风格、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以其规模宏大最为著 威壮的气势,诉诸于建筑形式,从而给人以某名,被列为世界古代7大奇迹之首。国内出版 种建筑美的独特感受,由崇拜而引发出来的的有关历史著作或专题论文对古埃及金字塔‘崇高美’实际上已经摆脱了狭义崇拜意识的的规模、修建技术及修建前因后果多有论述,羁绊,变成了一种独立存在的美学格调;古埃但对金字塔建筑美学和建筑式样在后世的流 及金字塔就属子这类建筑。'那么,古埃及金传与影响问题涉及甚少,本文就此问题作一论 字塔究竟给人们哪些美感呢?我们认为,这种述。美感是多方面的,就体量来讲,它的大体量给 占埃及金字塔是底座为四方形的锥体,对 人以雄壮感,高体量给人以神圣感;就形式来其造型美黑格尔曾给予高度评价。当代建筑美 讲,方形底座的角锥体给人以稳定感,四面皆学专家汪正章说:,各种体现着崇拜意识的建 为等腰三角形,给人以简洁感、平衡感。这就筑空间和实体,必然导致一种独特的建筑美学。就象一个很神奇的神话,里面有数不清的奥秘。比如法老的诅咒。 据研究他有几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墓道壁上有一层粉色和绿色的东西,可能是一曾剧毒之光可使人丧命。第二种,埃及古代文化已足以促使法老可能利用剧毒的虫子和毒物,作为防盗墓的武器。第三种 木乃伊身上可能存在一种存活4000多年的病毒。第4种祭祀水果的腐烂产生细菌。下一种,所谓法老的阻咒可能来自金字塔的本身构造
存在着物理磁场关于金字塔的说法连绵不绝他的角度构造更是另人称奇。人们总是对未知的世界存满了敬畏与好奇。总有填不满的求知欲,越是神秘越是要去探索,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逝去却又透着神秘的未知。于是就有了考古。可是考古真的好吗?有人认为金字塔就是世界人民的伟大文化遗产,考古只会对人类文明进行破坏,倒不如好好的珍惜,立足于保护而不是仅仅为了满足人类贪婪的求知欲望。也有人说存在既是合理,既然造了,就一定有用,也许未来可以破解它的谜。其实我觉得这就是在人们的好奇心与对历史的保护之间作一个选择。考古支持说可能觉得人们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我们现实的自己。我倒觉得事实上人们的好奇心占很大一部分,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固然好。可是在我们现在的考古水平和保护水平下,历史的本来面部已经被破坏了。我个人觉得考古应该是在人们素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再进行的。不然很多年后的金字塔将不再是现在的金字塔,一样事物失去了神秘感还有什么值得让人向往的。护理系09级公5班邬芳芳
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埃及金字塔相传是古埃及法老(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但是考古学家从没有在金字塔中找到过法老的木乃伊。金字塔主要流行于埃及古王国时期。陵墓基座为正方形,四面则是四个相等的三角形(即方锥体),侧影类似汉字的,金'字,故汉语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兴起演变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制国王的陵寝。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称之为,法老'。古代埃及人对神的虔诚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来世观念',他们甚至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居留,而死后才是永久的享受'。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尘世生活的延续。受这种,来世观念'的影响,古埃及人活着的时候,就诚心备至、充满信心地为死后做准备。每一个有钱的埃及人都要忙着为自己准备坟墓,并用各种物品去装饰这些坟墓,以求死后获得永生。以法老或贵族而论,他会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建造坟墓,还命令匠人以坟墓壁画和木制模型来描绘他死后要继续从事的驾船、狩猎、欢宴活动,以及仆人们应做的活计,等等,使他能在死后同生前一样生活得舒适如意。 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后来,有个聪明的年轻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因此又称作层级金字塔。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设计的塔式陵墓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石质陵墓。
左塞王之后的埃及法老纷纷效仿他,在生前就大肆为自己修建坟墓,从此在古埃及掀起一股营造金字塔之风。由于金字塔起源于古王国时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建在此时期内,因此,埃及的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为金字塔时代。古代埃及的法老们为什么要将坟墓修成角锥体的形式,即修成汉字中的金字形呢?原来,在最早的时候,埃及的法老是准备将马斯塔巴作为死后的永久性住所的。后来,大约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时候,古埃及人产生了国王死后要成为神,他的灵魂要升天的观念。在后来发现的《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就是这样的天梯。同时,角锥体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对太阳神的崇拜,因为古代埃及太阳神,拉'的标志是太阳光芒。金字塔象征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阳光芒。因为,当你站在通往基泽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线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阳光芒。
《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后来古代埃及人对方尖碑的崇拜也有这样意义,因为方尖碑也表示太阳的光芒。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美学和建筑术对后世的影响作为祛老陵墓的金字塔,建于古埃及王国 风范的产生——这就是建筑的‘崇高美’。它时期,至今在开罗近郊仍郁0多座,其中第四 往往以巨大的体量、夸张的尺度、严峻的风格、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以其规模宏大最为著 威壮的气势,诉诸于建筑形式,从而给人以某名,被列为世界古代7大奇迹之首。国内出版 种建筑美的独特感受,由崇拜而引发出来的的有关历史著作或专题论文对古埃及金字塔‘崇高美’实际上已经摆脱了狭义崇拜意识的的规模、修建技术及修建前因后果多有论述,羁绊,变成了一种独立存在的美学格调;古埃但对金字塔建筑美学和建筑式样在后世的流 及金字塔就属子这类建筑。'那么,古埃及金传与影响问题涉及甚少,本文就此问题作一论 字塔究竟给人们哪些美感呢?我们认为,这种述。美感是多方面的,就体量来讲,它的大体量给 占埃及金字塔是底座为四方形的锥体,对 人以雄壮感,高体量给人以神圣感;就形式来其造型美黑格尔曾给予高度评价。当代建筑美 讲,方形底座的角锥体给人以稳定感,四面皆学专家汪正章说:,各种体现着崇拜意识的建 为等腰三角形,给人以简洁感、平衡感。这就筑空间和实体,必然导致一种独特的建筑美学。就象一个很神奇的神话,里面有数不清的奥秘。比如法老的诅咒。 据研究他有几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墓道壁上有一层粉色和绿色的东西,可能是一曾剧毒之光可使人丧命。第二种,埃及古代文化已足以促使法老可能利用剧毒的虫子和毒物,作为防盗墓的武器。第三种 木乃伊身上可能存在一种存活4000多年的病毒。第4种祭祀水果的腐烂产生细菌。下一种,所谓法老的阻咒可能来自金字塔的本身构造
存在着物理磁场关于金字塔的说法连绵不绝他的角度构造更是另人称奇。人们总是对未知的世界存满了敬畏与好奇。总有填不满的求知欲,越是神秘越是要去探索,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逝去却又透着神秘的未知。于是就有了考古。可是考古真的好吗?有人认为金字塔就是世界人民的伟大文化遗产,考古只会对人类文明进行破坏,倒不如好好的珍惜,立足于保护而不是仅仅为了满足人类贪婪的求知欲望。也有人说存在既是合理,既然造了,就一定有用,也许未来可以破解它的谜。其实我觉得这就是在人们的好奇心与对历史的保护之间作一个选择。考古支持说可能觉得人们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我们现实的自己。我倒觉得事实上人们的好奇心占很大一部分,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固然好。可是在我们现在的考古水平和保护水平下,历史的本来面部已经被破坏了。我个人觉得考古应该是在人们素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再进行的。不然很多年后的金字塔将不再是现在的金字塔,一样事物失去了神秘感还有什么值得让人向往的。护理系09级公5班邬芳芳
范文七:埃及的金字塔——能力学习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辨识文中的几个多音字“埋”“厦”“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介绍建筑物的方法。4.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5. 凭借具体语言文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语言描述等介绍建筑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二、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过渡:埃及金字塔作为世界一大奇观,它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魅力呢?2.细读课文,思考: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②如果采用“掐头去尾法”,课文该怎么分段?分别写了什么?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首尾两小节互相照应。①在概括段意的时候可以用文中的语句来概括。②根据段意,尝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2、3自然段)第三段(4、5自然段)第四段(第6自然段)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三、细读研讨,走进文本(一)出示金字塔全景图,问:能运用图中的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金字塔吗?1.出示词语:角锥形建筑物 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举世闻名,进行描述。2.看到这样巍然屹立的金字塔,你们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呢? 相机板书有关问题。3.小结:我们将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去探索金字塔的奥秘。(二)精读二、三自然段,感受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1.自读课文,思考:①默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用“——”划出文中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用“~~”划出写金字塔精巧的句子。②读读所划的句子,体会体会。③为了具体地表现金字塔的宏伟、精巧,文章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举例。2.学生交流展示自学成果预设1:出示句子: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①读一读,哪些词语跃入了你的眼帘,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②这段话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③读读课后练习2的(2),想一想:加点文字的运用有什么好处?3.指导朗读:读出金字塔的宏伟。4.文章是如何把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壮观写得具体形象的?(三)精读四、五自然段,体会古埃及人的智慧与勤劳。1.过渡: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2.自读课文,思考:①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②分别找出两个自然段中的设问句,读一读,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③再读这两个自然段,你读出了什么?3.学生展示交流。引导体会:古埃及人民就是这样,用无数的肩膀和无数双手把一块块巨石搬运过来,并砌成金字塔。多么了不起啊!(四)拓展延伸。1.金字塔作为世界上的一大奇迹已矗立在起伏的沙漠中四五千年了,提到埃及,人们自然想到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想到金字塔,人们自然会想到建造金字塔的劳动人民。金字塔,它是一座丰碑,一座屹立在世界人民心中的不朽的丰碑!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例如对埃及金字塔、对奴隶们、对法老们,,,,3.埃及,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不仅仅有金字塔,课后,老师建议你再查资料,了解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四、当堂练习,检测完善1.完成《练习册》2.我国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收集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请同学们学习本课写法,写 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板书设计:15、埃及的金字塔宏伟埃及的金字塔
智慧的结晶精巧(阴平镇上郭小学
范文八:15、埃及的金字塔本斋小学
安庆玲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重点学写“厦、廓”两个生字;认会二类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和方法目标:1.初步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2.学习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语言描述等方法把事物的特征写具体.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金字塔的巍峨、宏伟,领会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建筑物的方法。2. 感悟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激发学生对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超人才干的赞叹之情。第二课时一、 复习旧知,巧妙导入。1、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埃及的金字塔》【生读课题】2、 说起埃及的金字塔,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些词?(交流、齐读)这样举世闻名的金字塔,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文中用一句话巧妙地将它们融合在一起。(齐读)【板书:宏伟精巧
建造】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读这两方面内容,(走进语言文字,感悟语言文字。)二、 出示目标,明确要求三、 品读感悟,展示交流【预设一:感受宏伟——】1.我们首先来看一看金字塔的宏伟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直线画下能让你眼前浮现出金字塔宏伟气势的语句,再细细读一读。尤其读到哪些词语更让你心头为之一惊?把它圈出来,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2.互动交流: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①这几句话有一个共同点,是——(板书:数字)②这些数字是鲜活的,是富有生命的,它们足以表现金字塔的宏伟气势,你被哪些数字震惊了?③指导学生交流:A.146米
40层(点击变红)(1我们的教学楼是4层,40层相当于10个教学楼的高度,这样的高楼让你想到了哪些词?(高耸入云、直插云霄、顶天立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2)这么高的金字塔!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那该是什么样子?(3)来,把看到的样子读出来!【指名读、齐读】(4) 总结渗透:这样一比较,就把146米多高变成一幅我们所熟悉的画面。(板书:比较)让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金字塔的——高。过渡:你还被哪个数字震惊?B.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1)指名谈谈自己的体会。读出惊讶。(2)我们学校操场一圈大约250米,1000米就相当于要走4圈。这些数字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大、底边周长之长)。读出你们的惊讶(感受)。C.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60万个车皮。(1)这儿,让你为之一惊的词语是——?(继续说——)(有补充吗?)将你的为之一惊读出来。【地球的一周是 40000千米
一列火车,如果60个车皮的话,它要运多少次?10000次】(2)精确的数据,简单易懂的两次假设【板书:假设】让我们读懂了金字塔所用石块是如此之多,如此之重。就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出你的不可思议与惊讶不已吧!。3.这一段中还有哪些语句也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壮观?【出示: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② 导学生抓住“10万人”、“30年时间”体会【人数之多、时间之长、工程多么浩大!】据历史记载,当年,每3个月便换一批人,每批十万,估计一下整整30年,要多少人次(1200万人次)你来读出来。②同学们,从这句话里,你还读出了什么?(劳动的艰辛与环境的恶劣)那个词语让你有了这样的感受?(曝晒)③ 透过曝晒,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充满艰辛的劳动场面?④是呀,与其说金字塔是用巨石垒成的,还不如说金字塔是用古埃及人民的汗水凝结而成的,带着我们的理解,带着我们的感情一起读——4.小结:如此之高,底面如此之大,所用巨石如此之多,之重,全部工程所花人力之多、时间之长,实为历史罕见。这样的工程真是——(生读:宏伟)【预设二:领略精巧——】5.过渡:埃及的金字塔是宏伟的,也是精巧的,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它的精巧?【出示: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指名交流:你从哪儿看到了金字塔的精巧?(点击变红:平整 紧密 连 都)预设①阅读详情: 生: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师:为什么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磨得很平整
砌合得很紧密)师:当时,可都是手工磨制,这些工匠能把石头磨得如此平整,真是(能工巧匠、巧夺天工)啊!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看(图示)可以说是——严丝合缝。真实令人惊叹!读出你的惊叹来!(齐读)②这句话中还有哪个词语也让我们看到了金字塔的精巧?(几千年)在这几千年的岁月中,沙漠中的金字塔可能会遭遇到什么?(风雨的侵蚀、冰雹的敲打、黄沙的打磨)③就这样,埃及的金字塔默默地承受着一切,10年过去了——100年过去了——1千年过去了——几千年过去了——(引读: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这是多么形象的描述,【板书:形象描述】这样的描述让我们惊叹金字塔的——精巧。它确实是世界上最精巧的建筑,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出精巧。(齐读)6.埃及的金字塔是宏伟的,是精巧的,它的宏伟与精巧,作者是通过哪座金字塔向我们介绍的?是的,作者在70多座金字塔中,选取了最典型的一座,生动而又形象地介绍了宏伟、精巧的特点,这样的说明方法叫——(板书:举例子)这值得我们借鉴!7、拓展练习作者为了体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不光列举了具体的数字,还用我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更有形象生动的描写,使得遥远而又陌生的金字塔离我们近了,让我们牢牢地记住了金字塔的特点。让我们也来学一学这种方法,为我们的习作做准备:(这些数字都可以搜集,怎样使陌生的数字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呢?同桌讨论讨论)(①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全长3071米,
②索塔高197米,③主缆钢丝累计长度达10万公里,
小结:我们以后写相关文时也可以学习作者的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好。【预设三:体悟科学建造——】刚才我们研读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那么,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勤劳的埃及人民想了许多科学的方法,【板书:科学】文中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快速读一读4-5节,看看是哪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用三个字概括就是——运石头;第二个例子用三个字概括就是——垒石块】下面啊,老师还要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这两个例子,然后自己一边在脑海中想象也可以画画图,一边讲解给自己听!3、 哪位小工程设计师,为大家讲解一下建造过程。先讲埃及人民怎么运石头的?【指名讲、图示】怎么垒石块的? 【引导理解:有的同学可能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就向小工程师提问吧!“这样一层层砌上去,还是不怎么明白,比如,砌到了第二层,要砌第三层了,怎么做呢?】看,这就是一幅科学家推测出来的金字塔建造场面。指导朗读:这么宏伟精巧的金字塔,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民在没有现代先进的装载工具的情况下,如此科学巧妙地建造了金字塔,怎不叫人佩服呢?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佩服之情吧。总结提升:(1)能做到高大宏伟的建筑实属不易,能同时做到高大宏伟而又精巧的建筑更是难上加难。时至21世纪快速发展的今天,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也难达到。但是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民,竟然能用时至今天都不过时的科学方法,建造成金字塔。这简直就是个(
)!(2)现在,这些(宏伟而又精巧、又能用科学方法建造)的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四、 巩固积累,拓展运用同学们,这一堂课,我们通过研读金字塔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感慨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与古埃及人民的智慧的同时,明白了在写作中,列数字、作比较、作假设、举例子等方法,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加真实可信、形象生动。《埃及的金字塔》和前几天学的《秦兵马俑》,都是说明性的文章,这两篇文章有不少相似之处,你们发现了吗?【“总分总”的文章结构;介绍了事物的两个方面(简单讲一讲);中间用过渡句连接(背一背);说明事物时都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以《长城》为题材, 运用从这两课学到的写作知识与方法,练习写作。关于长城的资料,我们已经查阅并准备好了,接下来先用几分钟时间,完成习作提纲。【交流】五、 作业把作文《长城》写完板书设计:15、埃及的金字塔宏伟埃及的金字塔
智慧的结晶精巧《埃及的金字塔》说课稿本斋小学
安庆玲一、 说教材《埃及的金字塔》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同《秦兵马俑》《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属第四单元。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其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整篇课文条理清楚,语言平实,描写细致。基于课文的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拟订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伟”和“精巧”,以及科学的修建过程。3、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学重点: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伟”和“精巧”,以及科学的修建过程。教学难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二、 说教法直观演示法: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制作了有效的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地再现了金字塔建造的过程,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古埃及人民的非凡智慧。三、 说学法1、读中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应以烦琐地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学生理解金字塔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力求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2、合作探究法。卓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理解科学建造部分时,我让学生组内合作探究搬石砌塔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为突破教学难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阅读理解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在学生理解与感受金字塔的科学建造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将阅读理解和动手操作相结合,学生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更容易理解古代埃及人民的聪明与智慧。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本着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自主阅读体验、合作探究为主线的设计思路,依托文本,延伸文本,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探究。主要安排了以下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导入新课(二)朗读课文,感悟重点。(三)指导朗读,感受宏伟和精巧。在感受金字塔的宏伟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出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并读一读,然后抓住具体的语句进行指导朗读,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来感受金字塔的宏伟,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作假设。在整个感受的过程中,教师没有进行讲解,而是不断向学生提出了读好句子的要求,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充说明:整座金字塔,没有用一根铁钉和一根木料。(四)感悟科学建造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读书实践活动。在学习四、五段感悟科学建造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这两段,并找出具体的句子读一读,然后以“老师还是感受不到金字塔到底是怎样建造的”巧妙过渡,让学生分组动手画一画,这样不仅将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更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五)学习首尾,体验情感。学生感受了金字塔科学建造后,我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或者说想对埃及人民说什么,并过渡到首尾段落的学习,此时,我又让学生结合金字塔的特点,再读一读首尾部分,学生感受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便很容易了。(六)课堂拓展延伸《埃及的金字塔》和前几天学的《秦兵马俑》,都是说明性的文章,这两篇文章有不少相似之处,你们发现了吗?接下来,我们就以《长城》为题材, 运用从这两课学到的写作知识与方法,练习写作。关于长城的资料,我们已经查阅并准备好了,接下来先用几分钟时间,完成习作提纲。总之,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相结合,注重了学生读写基本技能与语文实践能力相融合,注重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希望引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技能,升华情感,希望真正实现学生“享受课堂,快乐学习”的美好愿望。《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本斋小学
安庆玲本文《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在重点介绍埃及金字塔的特点以及建造方法时,使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对于这些说明方法,学生如何了解、掌握呢?我在教学时让同学细读课文后,交流自己学习的感受,进而让学生说说你学到了什么方法?学生有的说,我从“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里我知道作者在介绍时用了举例的方法;有的说,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从而可以看出用了列数字的方法,马上有同学补充还用了作比较的方法。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的细细品读中,学生还发现了假设,以及介绍时所用的设问的手法。光了解这些说明方法还不够,我还趁热打铁设计了一个练习,来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如:埃及金字塔很高。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①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全长3071米,
②索塔高197米,③主缆钢丝累计长度达10万公里,学生在这种尝试练习中,学生的技能得到训练,显得扎实有效。难怪有同学说道:“我们以后写相关作文时也可以学习作者的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好。”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是学生,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文本教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武装头脑,采用灵活多变扎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引导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真正学会学习!
范文九:宿 豫 张 家 港 实 验 小 学 导 学 案复备时间: 学科 课型 课 题 语文 新授 年级 课时 五年级 1 主备人 执教者 叶业埃及的金字塔1、组织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意,允许留有疑难。导学目标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积极鼓励提出质疑重点、难点教学准备 课件预习方案预设 集体智慧 个性设计 教学反思-1-阅读详情:教 集体智慧学过程 个性设计 教学反思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 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 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 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 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3、 谁能练习我们看过的电影、 电视或读过的书籍, 说说你了解的埃及 4、简单介绍埃及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 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 (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 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 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说了什么?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介绍了有关金字塔的哪些内容? 3、给课文分段 四、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1、欣赏埃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字塔(专-2-阅读详情:教 集体智慧学过程 个性设计 教学反思题学习网页“金字塔王国”部分) 2、师: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 字塔建筑,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疑问?或者还想 了解什么? 学生自由质疑 教师引导整理质疑问题读熟课文作业布置埃及的金字塔位置形状 巍然屹立 作用名字由来 建造过程砌塔 建筑艺术宏伟 傲对碧空移“山” 历史地位板书设计-3-
范文十:埃及的金字塔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一、课前预习了解 二、完成课后习题 二、 教学课题 2,学科:语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 4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和“精巧”的,体会这 样写的好处。 4、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三、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 构精巧的特点这是一篇借物写人的文章,介绍的是埃及金字塔,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 劳。文章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举例了、作比较、列数据。 此外,本文在第三段还运用了两个设问句,揭示了建造过程中的两个问题,巧妙地揭示了段意。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 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四、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集体讨论 。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组织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意,允许留有疑难 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积极鼓励提出质疑 教学准备: 幻灯片与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阅读详情: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 人们必然 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 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3、谁能练习我们看过的电影、电视或读过的书籍,说说你了解的埃及 4、简单介绍埃及(浏览专题学习网页“简介埃及”部分)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说了什么?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介绍了有关金字塔的哪些内容? 3、给课文分段 四、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1、欣赏埃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字塔。【百度图片】 /i?ct=&z=&tn=baiduimagedetail&word=%B0%A3%BC%B0%B5% C4%BD%F0%D7%D6%CB%FE%20%CD%BC%C6%AC&in=32340&cl=2&lm=-1&st=&pn=2&rn=1&di=5&ln=2000&fr=&fm=hao123&fmq=6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 &face=&is=&istype=#pn1&-1&di&objURLhttp%3A%2F%%2Fuu%2Fuu _Fszzgf%2F67_195_bfffbab9345824a.jpg&fromURLhttp%3A%2F%% 2Fread-htm-tid-987.html&W800&H600&T10099&S74&TPjpg2、师: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 么疑问?或者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自由质疑 教师引导整理质疑问题 五、作业 1、读熟课文 2、收集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资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阅读详情:2、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尝试练笔 3、引导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习课文内容,学会说明文的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做比较、 列数字。 体会金字塔的雄伟精巧,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劳智慧 教学准备: 有关幻灯片与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举世闻名”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引导学生从外观、结构、建造等方面简单地加以叙述) 二、学习课文: 1、 轻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 (1)、“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在哪里? (2)、“举世闻名”的金字塔的外观如何? 2、 看图,品味: “金黄色的沙漠”是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教锥形”是金字塔的外观,“巍然屹 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3、 朗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 2、3 自然段,知道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独特之处。 作者以胡夫金字塔为例写出了这一工程的哪些特点? (外观上“宏伟”,结构上“精巧”) (2)、从课文的相关描写中来进一步感受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幻灯:A、这座金字塔高 146 米多。 B、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切合得很紧密。) 这两句与书上的描写相比,哪句好?好在什么地方?阅读详情:让学生在对比中知道书上的句子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把与我们 遥远的金字塔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使我们对金字塔有了更深的了解。 4、 小结说明方法 作者为了说明胡夫金字塔的外观的宏伟、结构的精巧的特点,运用了列数字,作比 较,举例子的方法。 再读课文 2、3 自然段,找出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句子。 指名朗读相关的句子 5、 这样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 读第三段:4、5 自然段 A、思考:读了这部分内容,你有没有发现作者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呢? (都是有两个设问句构成的段落。) B、指名朗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瀚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意言表的,仅从古埃 及人运石头、垒石头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6、朗读最后一段:思考 A、 这一段内容与前文有什么关系? B、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总结课文 1、 默读全文,画出描写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的句子 2、 出示句子: A、 为了建造,,,,整整 30 年时间。 B、 勤劳,,,,的科学方法。 3、 总结:你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详情:四、作业: 1、 阅读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课外书 2、 完成语文练习册。 板书设计: 特点: 外形宏伟 埃及的金字塔 结构精巧 建造: 运石头 垒石头六、教学反思《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课文着重介绍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 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 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在重点介绍埃及金字 塔的特点以及建造方法时,使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 基于教学目标,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介绍胡夫金字塔外观和构造的第3 自然段,对于介绍金字塔的作用、结构及其名字的第2自然段,我采用学生自主学习 的方式。首先学生自由朗读,然后交流,从这一自然段中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金字塔 的知识。设计时我曾想,学生到时候一定会捧着书本一字一句的把他们找到的读出 来,可没想到,有的学生用一句话就概括全了。这让我突然发现,我的学生其实已 经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了,而之前,由于我低估了他们的能力以至于一直不敢放手, 使学生不知不觉养成了依赖我的习惯。这个结果令我有些惊喜,同时也开始反思自 己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并且未能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七、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 学校: 青州经济开发区高柳小学 职称:二级教师 电话: 通讯地址:青州经济开发区高柳小学姓名: 王秀春 电子邮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埃及金字塔未解之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