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周杰伦为什么保李安玩3D

如何看待李安的新电影《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
李安新作将于今年11月11日上映,描写了19岁的德州士兵比利·林恩与其他七名幸存的突击小队成员,因为在伊拉克与当地反对武装进行了3分43秒的激战,机缘巧合成为伊拉克战争中的国家英雄,被邀请至球赛的中场休息时亮相,而在此期间的一连串遭遇则使他逐步意识到关于战争的实质与国家的真相。此外,本片也将采用4K、3D、120FPS等先锋技术,据报道目前全世界没有一家商业电影院能够支持全格式放映。昨天(4月16日),拉斯维加斯播放了该片某些片段,《阿凡达》制片Jon Landau,特效大师Douglas Trumbull前往观摩,根据媒体报道,在场人士看完后大赞:「太棒了!」、「令人不敢置信!」美国电影工程师协会理事Howard Lukk甚至对媒体表示:「我在发抖!片段內容所结合的技术──是我见过最扣人心弦的3D!」我想知道的是:1.这部电影究竟是讲什么的?目前该片新闻多偏向于技术革新,是否会遮蔽影片内容的表达?2.本片采用的“浸入式”技术与当前热议的VR之间有何关联?是否是电影技术发展的方向?3.此类技术如果今后普及,电影的观看方式、制作方式、表演方式等是否会有重大改变?以上
按投票排序
首先要知道120帧/秒(fps)是什么概念,我们平时在普通的电影院里面看到的电影都是24帧/秒(fps),也就是说每一秒里面有24帧的画面,而120fps就是意味着一秒里面会有120帧的画面,是24fps的五倍。其实这是有一个概念叫做HFR(high frame rate)高画面更新率,维基百科解释:高畫面更新率高畫面更新率(High frame rate, HFR)是指使用比正常更高的技術拍攝而成的影片。通常使用每秒24格的拍攝及播放。傳統上則是使用每秒25格()或每秒30格()的畫面更新率拍攝及播放;直到720p的出現後,改以每秒50格或每秒60格的畫面更新率播放。在電影中使用超過每秒24格、或是在電視中使用每秒超過30格的畫面更新率拍攝及播放,即可稱為高畫面更新率(HFR)。其实优势与劣势都会有:优势:1、有人说,由于刷新频率提高了,可以改善3D电影普遍存在的亮度不足的问题。但其实,这个问题已经可以通过增加投影仪的亮度来解决这个亮度不足的问题了,这确实是一个办法,但不是很主流。2、由于动态模糊的减少,3D电影里高速运动的镜头会产生相对更少的模糊感,增加清晰度。至于力量感,打击感什么的,这个真不好说,因为这些都是观众比较主观的东西,到现在普通的我们都看不到李安的成片的效果。个人猜测,这是李安使用120fps最主要的原因。劣势:1、从拍摄来说,24fps到120fps需要增加两档多的曝光,如果全片都是以120fps来拍的话,因为这是动作片,应该会有升格的镜头,那么要提升的挡数就更加可怕了,素材量也是普通拍摄的五倍,拍摄难度会有所增大。2、从放映来说,由于到了120fps,所以能够真正放映这一部电影的影院必须要更新自身的放映系统,以适应这样的画面更新频率,很明显,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影院的放映成本,使受众相对少,普及程度相对小。其实这一点是电影概念上的一点,这是一个不一样的观影体验所导致的,我认为不属于优点,也不属于缺点,但是舆论暂时还是觉得偏向消极的反面,因为彼得杰克逊拍《霍比特人》就是使用48fps的规格去拍摄并且放映(虽然大部分电影院还是使用24fps来放映),效果与评价也并不是很好,有些人会说这一种规格制作的电影,会有一种HDTV的感觉(因为HDTV是按照50fps或60fps制作的),特别是到了60fps以上,会有一种游戏感(因为游戏的刷新率是60HZ),现在谁也没有看过120fps的效果,说不定会有一种极致的体验?我觉得这是一个新的电影的规格,新的表现形式,当一个领域出现新的事物,或者说规格,是相对于这个领域所存在的,过分地与其它领域不同方面的比较并且持消极的态度去看待它,其实对它自身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李安其实态度还是比较乐观的和有野心的,有报道这样讲:He said he was aiming to “creative a different cinematic syntax in service of the story,” and I kind of can't wait to see the results of this ambitious effort.在“creative a different cinematic syntax in service of the story”,李安确实在路上,和他一起的还有詹姆斯卡梅隆和他的《阿凡达》续集(本来打算使用60fps,后来还是决定使用48fps来拍摄),可以预见,这可能这会成为一门新的电影的表现手法,这个领域在不断发展,即使有点缓慢与停滞,但是我觉得总要有人要走出第一步,即使未来不怎么明确,期待《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希望能有新的不同的观影体验。==============更新一下==============有一个新闻报道了《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的一些技术上面的难题以及现在的状况,源自:EXCLUSIVE:Only a handful of exhibitors will be able to screen Ang Lee’s anticipated drama as the director intends.When Ang Lee’s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goes on release in November only a handful of exhibitors will be able to screen it as the director intends.The TriStar Pictures war comedy-drama, starring Kristen Stewart, Vin Diesel, Steve Martin and Screen Star of Tomorrow Joe Alwyn in the title role, is the first to be shot in a combination of 4K resolution in stereo 3D and at 120 frames a second (fps) - a bold specification that exceeds all DCI compliant presentation systems.The Oscar-winning director, who previously pushed the boundaries of 3D with Life Of Pi, spoke last year at CinemaCon about shooting at 120fps, which was in part chosen as a means to immerse viewers in Billy Lynn’s combat scenes.“What Ang Lee is aiming for cannot be done on any DCI-compliant equipment today,” said David Hancock, director, head of film and cinema, IHS Technology, who was speaking to Screen as part of an upcoming feature on flm specifications.“The latest [projectors] can show 4K 60fps but if you wanted to show Lee’s movie in 3D you would need two of them [one for each eye of the 3D view].”Digital Cinema Packages (DCP’s) can be made in 4K 3D 120fps but they are non-compliant and there is not a DCP player or Intergrated Media Block (IMB) - a server necessary to throughput the data - capable of handling that right now. PreviewLee is set to screen a 15-minute preview of the film in its fullest specification on Saturday (April 16) at the SMPTE Future of Cinema Conference in Las Vegas. The screening is made possible by a specially modified arrangement of an IMB with dual Christie Mirage projectors.“This is the only projector capable of doing this and you need two to make it happen,” confirmed Christie Digital’s senior director, product management, Don Shaw.“Our solution is not intended for cinemas but for theme parks.”“No current technology in the market can do 4K 3D at 120fps per eye,” added Oliver Pasch, sales director, Digital Cinema Europe, Sony Professional Solutions Europe. “No system has the necessary bandwidth.”There are reports that Texas Instruments is developing technology to upgrade projectors to play the format and there is work being done on more efficient compression algorithm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ystems without damaging the overall image quality.“The bottom line is that we will need adoption of these better encoders and upgrades to the projection systems to get to the point where 120fps 3D 4K can be distributed as a playable DCP,” commented Richard Welsh, chair of the SMPTE Future of Cinema Conference.High frame rateHigh frame rate (HFR) filmmaking gained a high profile push with New Line Cinema / MGM’s The Hobbit franchise, directed by Peter Jackson in 2012.The effect, which in the case of The Hobbit doubled the traditional 24fps at which film is shot and presented to 48fps, eradicates motion blur to deliver a crisp hyper-realistic look.Ahead of that film, and anticipating a glut of HFR content, exhibitors upgraded select screens at a cost of $6,000-$10,000 per screen with HFR technology.In figures supplied by IHS, at the end of 2015 there were 162,000 cinema screens worldwide of which 149,000 are DCI compliant digital screens and of which 74,000 are 3D.However, the number of installed projectors capable of showing HFR content is harder to quantify since there is no data source on this, according to Hancock.Estimates range from as low as 3,000 screens, which upgraded to show The Hobbit, to as many as 60,000 screens worldwide today which are equipped with the latest projection systems.However, the maximum that Sony digital cinema projectors and the DLP systems of NEC, Christie and Barco can playback is 2K 3D 60fps or 4K 3D.Released in several formatsThe likelihood is that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will be released in several formats including 2K 3D 48fps, the same specification as The Hobbit, with just a handful of specialist venues outfitted with non-DCI compliant technology to screen Lee’s ultimate vision.“Lee is pushing the boundaries by trying to show what could be done. But there is no business model to get the film [at its maximum creative intent] into the hands of exhibitors,” said Shaw.Lee’s comedy war drama, adapted by Simon Beaufoy and Jean-Christophe Castelli from the novel by Ben Fountain, centres on a heroic infantryman’s final hours before he and his fellow soldiers return to Iraq.In 2014, filmmaker and VFX artist Douglas Trumbull presented his short sci-film UFOTOG at the IBC trade show in 4K 3D 120fps on dual Christie projectors.Trumbull is developing a system called MAGI for processing content to that high specification and is seeking to licence the technique to studios.TriStar parent Sony Pictures declined to comment for this article.Screen International will explore this issue in greater detail in an upcoming ScreenTech feature on film specifications.这上面大概是在说李安的片子按照目前的放映机的标准来说,可以说基本没有放映机可以达到它的放映标准,除非像李安那样为了在一个电影研讨会上面顺利播放,特地做了一台由两台Christie Mirage放映机组成的一台放映机。一个叫汉考克的人说有HFR标准的投影银幕很难统计,因为并没有相关数据。开始全世界内能播放《霍比特人》的银幕不过3,000个,现在已有超过60,0000个银幕配备了最新的fa系统。Sony数字影院系统,DLP的NEC系统,以及Christie and Barco最高也只能播放2K、3D和60帧,或者4K的3D。而且一个叫Oliver Pasch的sony的销售经理还说,市面上还没有技术能同时满足双眼4k,3D,120fps的技术,没有系统能满足它的数据量。然后就是说了影片会有不同的格式来发行,标准低于4K,3D,120fps,还有一个实验短片电影工作者,搞了一条实验短片,叫《UFOTOG》好像很厉害的样子。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这时候便忍不住来吹捧一下SONY了。可能有点跑题,见谅。SONY的摄影机虽然在电影拍摄领域很不受许多人待见,但往往具有重大技术突破的影片都有SONY的身影,这部也不例外。高分辨率发展以后往高帧率发展是必须的,视觉暂留原理决定了180度开角这个数据,每帧的曝光时间维持帧数两倍的倒数以让画面尽量连贯。而分辨率提高以后如果不提高帧率那么原本是为了让画面连贯而形成的拖影就会严重影响观感(最近的例子大家可以看看《奇幻森林》,片头那一段实在让人“印象深刻”)。至于帧率要多高才会让最终的结果可以接受,不同人有不同看法。彼得杰克逊可能认为48就够了。但李安认为48还远远不够,《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这部电影中关于激战的镜头对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可以猜测他经过了非常慎重的考虑,最后才使用了4K、120FPS这样的规格。《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是在2015年开机的。彼时的市场中能达到这个规格的摄影机倒是有,但能在这个规格下维持高采样的则几乎没得选了。比如,ARRI当时的摄影机只能插值拍摄4K。RED最先进的使用Dragon传感器的机型则能以4K 1:1采样拍摄120FPS的规格,即使硬抬扛考虑到Dragon传感器能在2.4:1的裁剪下以5K 1:1采样输出120FPS的规格,比之标准宽高比的DCI 4K在采样上也仅有1.25:1而已(而且不同宽高比之间如此比较本身也不严谨)。而F65,在120FPS、标准宽高比DCI 4K下依然维持着2:1的采样。背后是Q67排列的简单的数学之美,及F65本身的超前。F65是SONY于2011年发布的摄影机,这样一台机器在2015年李安拍摄一部超越业界技术规格影片的时候几乎是仅有的选择。甚至直到2016年的今天,也几乎没有什么更像样的选择。你感受一下。
就说120帧!!!!!!正常播放不会拖影,流畅的一逼。等以后有片源了,用播放软件慢速播放,不跳帧!靠,“子弹时间”也有了。等于一场动作戏,两种欣赏模式。想想都期待~
李安铁粉占个坑先。
个人拙见,当人们更在意比利林恩的技术、效果抑或是全新的体验、革命的时候,不得不提醒一下不管如何,它还是电影,电影所要传达的人性、情感会最终或者持续性地对观众产生影响,或许当人类刚接触这种全新的感官刺激会惊叹但那将是被载入电影史册的一项技术、手段、方式,它替代不了这部电影传达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反思,就像预告片林恩开场一句:因为人生中最糟的一天受到表彰,这有点奇怪。作为美国庆贺战争胜利,但一个从战场死里逃生的战士对他来说却是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电影史上讨论战争的片子数不胜数,那为什么多少年过去了,人类还会来讨论、拍摄、思考,技术进步了没错,人类进化了没错,但经历过战争的人的伤痛是无法磨灭的、忽视的,不是科技能治疗的,人类有时候无止尽的欲望或者面对一个利益驱使的时候,都是值得警惕的,无数前人后人都在探索这样一个问题。就好像3D技术在被普遍应用之前人类为之欢呼喝彩到如今觉得并不足以为奇,但关于人自身的探索是不会因为时间、革命而停止。只是不希望如果这部电影最终因为技术或者商业影院的条件限制导致失败以至于没有更多的关注或者更少人能看到的话,这不是李安导演想要看到的,他之所以这么谦逊地对新的事物的尝试不是为了成为一个技术先驱者,而是他在这个年纪里对电影的新的诠释,试图用沉浸式的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在战场,只有我们让自己更逼近现场,我们才能有可能理解到它,不要忘记其背后的最初的目的,不然一味只谈观感、体验,我想也只是短暂的。
我是李安脑残粉!!!超期待!!!讲真我以前还没从电影院看过李安电影,这一次我一定不能再错过!
注:以下内容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独立鱼电影原链接:私以为这篇专题 介绍得比较详细和全面可以作为参考-------------------------------------------------------------------------------------------------------1. 《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根据本·芳汀的同名小说改编。前两天刚刚更名为《半场无战事》。已经定档于今年的光棍节,11月11日。这一看就是瞄准了奥斯卡。故事主角是一个叫做比利的男孩。是一名被派遣到伊拉克战场的步兵。在一次和敌方的交火中,比利和他的战友大难不死。却因此被布什政府召回,让他们在感恩节橄榄球比赛中场休息时出场。以作为伊战成果的展示品。然而讽刺的是。他们并不是打赢了战争,而只是幸免于难。一群前一刻还在伊战炮火中求生的士兵; 下一刻却被当成傀儡般,和Beyonce等娱乐明星同台。强烈的黑色幽默和荒诞感。让这部作品被称为是伊战版《第二十二条军规》。正如预告片中比利所说:这种感觉很奇怪,你竟因为一生中最惨的一天而获得了褒奖。这部片子的另一大亮点,是其强大的黑科技。2、3.本片采用的是「4K120帧放映技术」 3D效果、4K分辨率,和每秒120帧的频率。120帧帧率是个什么概念?主流电影帧率是24帧,也就是那句“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的来源。而这部片子的帧率是普通电影的整整五倍。在一般情况下,人眼看24帧/秒的画面已经觉得足够流畅。但一旦遇到快速运动的镜头,还是会碰到糊帧的问题。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有时想给动作戏截图就会变成这样:就是因为帧数不够。而如果用120帧的帧率去拍摄同样的画面那每一个细节都将如同慢镜头般清晰可辨。观众将观赏到的,是拥有前所未有流畅度的动作镜头。《半场无战事》中有很多戏份,都发生在体育场里。经常看体育赛事转播的观众肯定深有体会,当镜头快速横移的时候,容易感到眩晕。而如果用120帧/秒拍摄,就会流畅无比。李安之前也表示:之所以挑战高帧率,是希望观众能沉浸在角色所经历的战斗场面中,感受身临其境的冲击。上个月,安叔展示了约11分钟《半场无战事》120帧原生格式,有观众看完之后,感概: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离生死搏斗这么近! 卡神都忍不住夸李安,创造了新白金标准。其实提高帧率的做法在2012年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就有尝试 提高到了每秒 48 帧的帧率(虽然大陆版依然是24帧,硬件跟不上很头疼)当时被视为一大创举。《阿凡达2》也曾考虑过用60帧/秒的规格拍摄。不过后来还是退而求其次,选择48帧每秒。还是安叔心很宽。上来就直接3D、4K分辨率、120帧率全部打包搞起。不得不给安叔一个大写的服!为什么很多大片都不敢在高帧率上步子迈太大呢?因为如此高帧率的片子,一般机子带不动。且不说120帧率,国内很多院线的投影机连2D的4K的分辨率都带不动。也就是说,就算是引进回国内,不花几千万改进设备的话,我们也可能没办法按原高帧率格式观看!所以。国内依然看不到高帧率的《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关于问题2和问题3 在鱼叔原专题里另摘的答案 补充如下:李安这次电影采用的技术「4K120帧放映技术」是不同于 「VR技术的。 」「VR技术」 VR电影的终极体验,在于360度全景视角呈现。观众仿佛真的置身于电影里。【关于VR电影 】前两天嘎纳电影节 导演史蒂夫·斯皮尔伯格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却说:VR是个“危险的媒介”。唯一我认为它危险的原因是,VR为观众提供的大维度观影体验的同时,让导演‘讲故事’就成了大问题。我只希望VR在给观众带来全视角视觉享受的同时,不影响电影故事情节的叙述。不过。这可不是说斯皮尔伯格在拒绝VR。他自己就是一家VR公司的顾问,现在也正在跟进VR的项目。 正是因为他想把它应用于电影,所以才考虑很多。
歪个楼,我在搜索比利(哲♂学)就到了这里。但我看这个问题感到很有趣,关注了,反美帝战争的电影我很喜欢看。
首先支持2K 120帧的影院很多 例如激光IMAX
杜比影院 巴可6P激光 科视6P激光 支持4K120帧的也有 就是台北威秀 关键看看中影华夏引进什么版本 到最后引进2k 24就呵呵了。
这个翻译好诡异
先占坑 等看完来回答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来源:人民网-娱乐频道
此次,李安将世界 顶尖特效大师比尔?威斯坦霍佛纳入麾下,他曾凭借《黄金罗盘》中的特效摘取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项。”自然,为了这部片子的投资,李安也是吃了些苦头,不仅被安排参与了一些派不上名的专访,还经常坐着飞机来回奔波 
李安人生最大挑战――3D 我来了
  少年Pi的奇幻漂流》11月21日将在北美、中国台湾同步上映,根据全球畅销小说家杨?马特尔的同名小说改编,风靡10年的冒险故事,又一次被搬上银幕,这个被电影界命名为“不可完成的任务”,将由唯一拿过奥斯卡奖的中国华裔导演李安亲自操刀,历时四年惊艳完成,独特的中国风,水墨画般唯美视觉效果,令人摒息凝神的冒险故事, 比肩“技术狂人”詹姆斯?卡梅隆《阿凡达》的超强3D团队,使其毋庸置疑地成为11月最受影迷关注的电影。
  无论是《卧虎藏龙》的2.13亿美元的票房完胜,还是《绿巨人》的“一败涂地”,从业20年的李安这一次又将进行新的挑战,四年前,当业界一片质疑声的在问他有多大把握时,李安只是沉默不语,四年后,当《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为开幕纽约迎战亮相,放映后获得了美国媒体和影评界交口称赞,美国主流电影节视其为奥斯卡的“种子选手”时,李安也仅是含泪微笑,这个全片台词近乎没有,这部耗资仅8000万美元的中国导演的3D到底成功在哪?为何拥有冲“奥”的魅力,影响为何超过原著?让我们一起走进它的梦幻世界……
新闻热线:
新闻邮箱: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聚焦全市目光的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于1月6日至9日召开
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小学的孩子们一大早就来到学校,与同学们打雪仗---深圳晚报
第A24版:娱乐据点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晚报头版
第A02 : 提醒
第A03 : 关注
第A04 : 关注
第A05 : 广告健康
第A06 : 关注
第A07 : 五一小长假
第A08 : 追踪
第A09 : 社会
第A10 : 调查
第A11 : 人事
第A12 : 城事
第A13 : 财经
第A14 : 国际不打小孩日
第A15 : 国际不打小孩日
第A16 : 广告健康
第A17 : 广告分类
第A18 : 中国网事
第A19 : 中国综合
第A20 : 国际综合
第A21 : 体育现场
第A22 : 影讯
第A23 : 娱乐据点
第A24 : 娱乐据点
李安也玩3D 新片让人落泪
《少年Pi》首曝官方剧照,影像瑰丽。
李安首度挑战3D电影技术。
主演苏瑞吉沙玛自3000人中脱颖而出。
深圳晚报讯(记者 曲作杰) 李安度首度执导的3D奇幻冒险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日前在中国台湾展示了部分片段,画面绝美动人,现场全体观众激动鼓掌叫好,更有影评人称被感动落泪。Ain’t It Cool News”网站记者在推特写下:“《少》片让我情绪溃堤,我哭了。”《洛杉矶时报》记者说:“海浪与海底情节的3D效果看起来棒呆了。”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改编自全球同名畅销小说。该书不仅曾获得英国著名的布克奖,也曾盘踞在纽约时报的畅销小说排行榜中超过一年以上的时间,目前已销售超过700万本,成绩惊人 。 昨日,该片也首度公布官方剧照。 擅长刻划细腻情感的李安,在新作中不仅让更多内心情绪升华,更要求演员收敛演技、调整演绎方式同时,透过3D立体画面呈现,形成一个动物、人类与大自然合二为一的美丽境界。 剧照公开的两段画面,第一段是少年Pi在与家人乘船越洋的航海途中,遭遇可怕暴风雨并从船上跌落,漂流至海面上的小船,意外与一只老虎同船而行。第二段画面则是Pi与老虎在小船上的惊险互动,人与动物间的无言交流,令人动容。让人很难想像该片是在台湾台中水湳机场布置的摄影棚中进行摄制。 李安表示,该片是他生平第一部3D电影作品,因此在这段拍摄的过程中,他也是一路在学习。期间,经历了很多新挑战。 据悉,《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将于今年12月21日全球同步上映,会伴大家度过一个多彩绮丽的圣诞节。 相关新闻 姜文演杨子荣 徐克将拍3D版《林海雪原》 深圳晚报讯(记者 曲作杰) 日前, 博纳影业老板于冬宣布了今年的拍摄计划。采访中,他透露,将继续和徐克合作,要在零下40摄氏度的大兴安岭拍摄一部3D版《林海雪原》。 他表示: 《林海雪原》如果给冯小刚、姜文拍,会拍出红色英雄片的感觉。但徐克拍会按照商业片的套路,制作出很多不一样的惊喜。于冬还透露了该片剧情:这部3D版《林海雪原》, 应该是“拿着枪的武侠片”。孤胆英雄深入虎穴,九死一生。座山雕当时的两万部队,盘踞在深山老林,易守难攻。我方派出的是一个36人的小分队,这36人基本是不可能回来的了。最后这36个人的命运又落在了一个老侦察班长——杨子荣的身上。等于是两万人的希望寄托在36人身上,36人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这是一部全世界都能看得懂的商业电影。 之前有消息说姜文会出演片中的杨子荣。对此,于冬的回答是:为这事我是求过他。 我说姜爷,这个角色希望你来演。 但他自己的戏也要拍,最后还要看档期。当然,我也希望还有更好的人选。 于冬最后透露,该片将冲2013年贺岁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杰伦为什么偏爱李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