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明 高雅的彩色达叔涂鸦作品品

厦大芙蓉隧道频遭破坏 最经典涂鸦遭到千次毒手(组图)_网易新闻
厦大芙蓉隧道频遭破坏 最经典涂鸦遭到千次毒手(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名游客在涂鸦上“留言”。 记者 袁青青 摄  海西晨报8月27日讯 最近几天厦大新生陆续来报到,和大一新生兴高采烈不同的是,芙蓉隧道志愿者却忧心忡忡:每到旅游旺季就是“中国最文艺的隧道”—芙蓉隧道内的美丽涂鸦遭破坏最严重之时。
晨报此前曾报道厦大芙蓉隧道涂鸦遭游客破坏的现象,前日,这一现象也引起了新华社关注。昨日,晨报记者在此到实地走访。
最经典涂鸦遭千次破坏
厦大芙蓉隧道位于厦大内,西起厦大校区芙蓉园学生食堂,沿途穿越狮山,东至厦大学生公寓门口,全长1.01公里、净宽8米,主要供行人及非机动车通行。隧道建成后,厦大学子在隧道内壁绘制了很多漂亮的涂鸦作品,因此,该隧道被广大游客和网友称为“中国最文艺的隧道”,吸引了无数游客来观光。
昨日,已经从厦大毕业2年的小陈陪新入学的表弟来到母校。然而,当他走进熟悉的芙蓉隧道时,却感觉很揪心。“没想到,每一处涂鸦作品都被破坏了。”小陈说,他还能找到2012年室友们喷涂的作品,但如今那些作品却“满目疮痍”,游客们“到此一游”的留言和各种签名让人看了像吃了苍蝇般心里很难受。
“我爱你,再见”,这芙蓉隧道最经典的涂鸦也难逃一劫。记者数了一下,只见该作品范围内游客乱涂的“墨宝”就有1000多处。
芙蓉隧道内的消防栓也惨遭游客“毒手”,消防栓门上写满了各种留言,“某某某,我爱你”、“某某某到此一游”,其中一扇门上竟有上百个游客乱涂乱画的痕迹。
京剧人物竟被画上眼镜。 记者 袁青青 摄
游客太多了,防不胜防
“看到别人留言,我们也写一个吧!”昨日中午,芙蓉隧道内游客络绎不绝,一对情侣在“我爱你,再见”处拍照留念后,又掏出笔在涂鸦作品上写下“我爱厦门,我更爱你”。留言的女生称:“既然来了,就增加点存在感。”
芙蓉隧道虽然在厦大内部,但每天迎接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厦门大学学生会督导部芙蓉隧道管理处成员小周介绍,芙蓉隧道管理人员大部分由学生组成,由于游客实在太多了,防不胜防。
“有一次巡逻时,我们看到一群游客正在乱涂,就上前劝阻,不料对方根本不买账。”小周说,对此,他们十分无奈。小周透露,芙蓉隧道入口处有醒目的提示“禁止乱涂画”,但就是有一些游客不遵守这一规则。
常常刚修复又遭人乱涂
记者在隧道口看到,就连“留下您文明的足迹,拒绝乱涂画的恶习”的告示也被“在厦大等你”、“某某我爱你”等涂得密密麻麻,不远处京剧人物的脸上被恶搞者“戴”上眼镜。
“由于有些色彩是渐变、有层次的,修复起来特别费时费力。”即将读大二的吴同学过去一年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献给了芙蓉隧道。吴同学坦言,为修复被破坏的涂鸦,他们一忙就是一个周末。“费时费力并不是最让人难受的地方,当看到已经修复干净的作品隔天一早又被游客涂花,那才叫人想哭。”
厦门大学学生会督导部芙蓉隧道管理处透露,他们定期招募志愿者,对被破坏的涂鸦作品进行修复。破坏后修复,修复后再被破坏,虽然十分辛苦,但志愿者们依然坚持下来了。
“我们每个志愿者是发自内心的爱厦大,也希望游客的爱能更文明。”一位志愿者呼吁。
隧道内设醒目标志
“我发现好多游客并不知道隧道内不能随意涂鸦,他们以为那里就是供大家涂鸦的。还有不少游客看到别人在隧道里乱写,也跟着写。”厦门大学通信工程系大一学生小陈说,如果学校能在隧道内设置一些醒目的标志,来提醒游客不要随意在涂鸦作品上乱涂乱写,就能劝阻一部分打算乱涂乱写的游客。
设专门的涂鸦区域
“刚开始,我对游客乱涂乱画的现象也很反感,但后来我觉得,游客想在芙蓉隧道里留下一点纪念,其实也可以理解。只要游客不在涂鸦作品上乱写乱画就可以了。既然游客有这种需求,我们为什么不专门设一个供他们涂鸦的区域呢?”厦门大学机械专业大四学生张同学建议学校在隧道外面的凤凰木旁设立专门的涂鸦区域,也可以在隧道内专门划出一块区域,供游客涂鸦。
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品位高,品格才能高雅。”厦门文史专家、原厦门市文化局局长彭一万表示,芙蓉隧道的涂鸦作品都是学生的艺术作品,值得被尊重。游客“到此一游”的做法实在令人反感,一定要对其纠正。如果游客想留一点纪念,增强存在感,完全可以通过摄影作品和写游记的方式来实现。无论是设专门的留言区,还是设纪念区,面积再大也总有写满的一天。到时候该怎么办?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游客乱刻乱画或将面临处罚
“不尊重景点特色,在芙蓉隧道内乱刻乱画就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法律人士告诉记者,日施行的《旅游法》除了对旅游从业者提出更多的规范外,其第十三条还明确了对游客文明旅游的要求,且这一要求上升到了法律层面,如果旅游者不听劝导,在名胜古迹处乱涂鸦,遭到罚款或者其他处罚,这个责任肯定是由旅游者自己承担。
古代摩崖石刻是文人“涂鸦”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记事方式,中国古代文人在山崖石壁上进行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摩崖石刻可以算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涂鸦”。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林丹娅认为:“什么时代都会有人要对当下生活进行表达或表现,从这一点来说,远古摩崖石刻与现代人涂鸦的创作初衷一般无二。只是表现形态、形式乃至材质有所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摩崖石刻解读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当时人们对未来的想象。现代涂鸦多半是快餐文化,涂鸦的覆盖率也比较高,其中经典的涂鸦也许通过别的媒介也会流传。
(记者 袁青青 见习记者 吴雪莹)
行人从厦门大学芙蓉隧道的涂鸦墙前经过(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厦门芙蓉隧道一头连着厦大校区学生食堂,一头连着厦大学生公寓,全长1公里多,步行约15分钟。
厦大团委书记陈怀锋告诉记者,厦大芙蓉隧道开通后,2008年底学校决定把隧道提供给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增强学校文化氛围。当时团委组织了厦大艺术学院美术系的同学集体创作,在同学中引起较大反响,后来其他院系的同学在节庆和毕业时也会自发组织进行涂鸦。
按照厦大目前的管理规定,学生会会发布公告告知隧道里可供涂鸦的新空白处,全校同学均可申请,先到先得。“不管有没有专业背景,不管集体还是个人,只要提供的作品积极向上,我们都欢迎。”陈怀锋说。
隧道两边墙面涂满了画,可供涂抹的空间越来越少,后来者怎么办?陈怀锋说,除了一些经典画作,其他涂鸦不可能永远不变。为此,我们把所有涂鸦拍成照片,利用电子博物馆保留下来,这样既尊重创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知识产权,也照顾到涂鸦的更新换代和其他人的表达需要。
这是厦门大学芙蓉隧道内的“惜夕湾”旅游文化纪念品店门面。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满目疮痍游客来
对陈怀锋来说,目前最令人头疼的是,游客蜂拥而至,隧道涂鸦上遍布“到此一游”等字样。“我们有告示,学校也有志愿者一周巡逻两三次,但还是有一些游客不顾禁令,有的甚至拿着大刷子到处写下大名,在网上引发很多讨论。”
记者在隧道口看到,“留下您文明的足迹,拒绝乱涂画的恶习”的“告示”上,已被密密麻麻的“飘过”“求交往”“在厦大等你”等字样叠加,旁边还有人标注“满目疮痍游客来”。一些涂鸦人物的脸上被添加了“猫须”“眼镜”“猪鼻子”等“外来物”。
记者进入隧道不久就发现,有一名男子拿着油彩笔写下“郭某某到此一游”字样。他说,“郭某某”是女儿名字,就想让女儿在旁边拍照留影。不等记者追问,父女俩匆匆跑掉。
“游客想留下点自己的印记,这样的心态可以理解,但隧道涂鸦费了大家这么多心血,随便在上面乱涂乱抹会破坏原有美感,这种做法不可取。”带孩子入学的山东家长王新艳说。
厦门大学物理系大三学生薛正炜说,“我对游客题字不是特别反对,毕竟他们是有感而发,但一些大面积的破坏很令人气愤,我很想让他们知道,因为游客的几次恶意涂抹,一些志愿者不得不清理到凌晨。”
想到毕业拍照,薛正炜有点纠结:厦大芙蓉隧道涂鸦已成为厦大精神地标和精神校徽,大四时和“我爱你,再见”等涂鸦合影是必做的“毕业功课”,但如果不得不同时把叠加其上的“到此一游”“某某打酱油”等字样也摄入其中,实在够“糟心”。
深圳游客吴浩佳则建议,“厦大可以在隧道里设置专门区域,让游客自由发挥,但最重要的是,游客的文明素养应该提高。”
(记者 许雪毅)
这就是厦门大学芙蓉隧道的涂鸦墙。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这是厦门大学芙蓉隧道内被涂得满目疮痍的一幅涂鸦画。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1] [2] [3] [4] [5] [6] [7] [8] [9] [10]
这是厦门大学芙蓉隧道的涂鸦墙。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1] [2] [3] [4] [5] [6] [7] [8] [9] [10]
  这是在厦大芙蓉隧道入口处“留下您文明的足迹,拒绝乱图画的恶习”的宣传标语。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1] [2] [3] [4] [5] [6] [7] [8] [9] [10]
这是厦门大学芙蓉隧道内被涂得满目疮痍的一幅涂鸦画。新华社记者林善传 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早前报道:
厦大芙蓉隧道经典涂鸦被毁 中间被画上某校校徽
图片来自网友“嘉庚门徒”
东南快报3月28日讯 厦大芙蓉隧道全长1455米,隧道内墙面上满满都是学生们的创意涂鸦作品,很多都是毕业生的“心血之作”,也因此被称为“最文艺的隧道”、“最长的涂鸦隧道”。其中,涂鸦作品“我爱你,再见”更是吸引无数文艺青年不远千里前来拍照留念。
但近日,一个十分显眼的疑似上海财经大学的校徽硬生生地被画在了“我爱你,再见”的中间,引起了不少网友及厦大学生的不满,不少人更是要求上海财经大学过来修复。
网友发微博惋惜涂鸦被毁
昨天中午,一网名叫“嘉庚门徒”的网友发微博称,这次“我爱你,再见”真的被毁了,马上就毕业季,让厦大学子如何合影留念呢?上海财经大学来修复!
在其所配的图片中,记者清晰地看到,就在这幅经典涂鸦作品“我爱你,再见”的中间,被画上了两个红色的圆圈,大圆圈包含着的小圆圈中间,画着一个疑似钱币图案,周围则写着“上海财经大学”,小圆圈的外围则是一圈的英文字母。
该微博一经发出,至昨日下午5点转发量已近500次,而“嘉庚门徒”也在博文的结尾@了上海财经大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上海财大官微谴责该行为
昨天下午,上海财经大学官方微博对此回应称,不管是学生、校友、真爱粉还是真心黑,这种伤害别人感情的行为更是伤害自己,主页君表示强烈谴责,是谁干的就主动现身道个歉吧。
随后,记者将该图案与上海财经大学校徽对比,发现图案内容确实和该校校徽相同。对此,不少厦大同学和网友表示不满和惋惜。网友树_PE称,厦大校内的芙蓉隧道,以隧道内的涂鸦画闻名,其中“我爱你,再见”这个作品是最经典的一幅,很多厦大学生和游客都会以这幅涂鸦为背景拍照。
网友葉_SJ则表示,我的天,不管此人是不是本校的,这种毁坏别人辛苦创作的成果、败坏上财名声的行为简直可耻!不能忍!
涂鸦作品曾多次遭破坏
去年12月,芙蓉隧道百米一个“赵茂强”引起网友关注,学生们隔空喊话:“赵同学,我校同学给予你最不文明游客称号,请你带上刷子和白色涂料,于一年内来芙蓉隧道领奖。”后来,该同学道歉并反省了自己的错误行为。
除了这个校徽的“大作”外,记者还发现,原本隧道里的涂鸦作品都有或多或少遭游客破坏的痕迹,甚至有人在涂鸦作品中留下电话号码“求交往”,或者向爱人表白等字样。
网友_邓淑仪表示,如果每次都是我们自己默默的修复,然后又被破坏,这样只能陷入恶循环。这样做更希望的是得到大家的关注与反思。
(东南快报记者 金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作者:袁青青 吴雪莹
本文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400大学生文化墙上集体涂鸦宣传文明(图)
[]&[字号:
来源:千龙网
学生们正在绘制自己的涂鸦作品/朱嘉磊摄
  京华时报讯 (记者李慧博)前天(6日)上午8点左右,海淀区北京理工大学西门附近,400多名大学生集体涂鸦,在500米长的文化墙上绘制宣传文明主题的图画。北京城市文化墙创意设计活动组工作人员汤峰说,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光明涂鸦的机会,展示涂鸦艺术。  昨天上午,北京理工大学西门附近,400多名大学生头戴粉刷帽、手持刷子进行涂鸦,将各色颜料“渲染”在墙面上。
陈建是来自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他和同学绘制了一幅提倡不要在公共场所喧哗的图画。画面上有人正在肆意高声喧哗,有人不堪忍受而用手捂住耳朵,惟妙惟肖。他说,希望通过涂鸦这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文明之意传递到市民心中。  北京城市文化墙创意设计活动组工作人员汤峰说,活动主办单位为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活动以“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此次的涂鸦墙高3米,长约500米,参加活动的学生分别来自12所高校。活动会陆续开展至少5次,每次都选择不同的地点。
(责任编辑:大贝)[]
09-06-05 17:10?
09-06-05 09:47?
09-06-04 17:50?
09-05-12 15:42?
09-04-07 10:35?
08-11-11 15:36?
08-10-29 17:14?
08-10-08 15:17?
07-11-16 10:33?
07-10-29 08:01?
热点标签:
|&&&&</span瑞安一社区花10万元涂鸦来美化老街 有人称赞有人弹
温州大学政法学院教师徐旭东说,涂鸦这种艺术创作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老建筑,如果肆意涂鸦,很有可能会改变一些老城、老街的历史风貌,“那样将是一种‘历史破坏’。”
7月3日上午,在瑞安市玉海街道浦后社区,有条长达300米的“文艺小巷”,到处都是文艺与古朴相结合的墙绘。 记者 姚卡/摄
  温州网讯 一只撑伞的龙猫从铁门中探出身子,看着过往行人;卡通人骑着单车,悠然经过“时光的小弄”;七八只色彩丰富的旧轮胎挂在墙壁上,像轮船航行在江上……这些富有创意、生动活泼的画面来自瑞安浦后社区一条老街。
  事实上,用涂鸦美化老街、老村落、旧工厂的方式,在温州并不少见。对此,有人称赞有人弹。温州大学政法学院教师徐旭东说,涂鸦这种艺术创作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老建筑,如果肆意涂鸦,很有可能会改变一些老城、老街的历史风貌,“那样将是一种‘历史破坏’。”
  花10万元涂鸦老街变得“文艺范儿”
  这条老街位于瑞安玉海街道浦后社区邮电南路机关幼儿园对面。7月3日,记者在现场转了一圈,感觉这里的建筑充满“年代感”,但在涂鸦的衬托下透出“新鲜劲儿”。
  去年底,该社区花了10万元将浦后街、浦中巷共300多米长的墙体“艺术化”,使老街换新颜。美化后的文化墙共分4个主题,“活力浦后”充满童趣,是为孩子们设计的;“乐享浦后”突出瑞安曲艺之乡的风味,用了戏曲、卡通,脸谱、十二生肖等方式表现;“人文浦后”和“幸福浦后”则描绘了瑞安大桥、飞云江大桥、隆山塔、外滩等景观,穿插古诗,寓意美好生活。
  负责老街涂鸦的创作者杨忠敏,是瑞安当地人,大学读的是工艺美术专业。2009年暑假,他作为大学生到浦后社区实习,社区让他与其他几个美术生尝试对浦后街一段墙壁进行绘画美化。他们的作品得到了当地社区居委会的认可。去年10月,浦后社区再次联系杨忠敏,要求为浦后街、浦中街进行较大规模的涂鸦创作。杨忠敏带着自己的艺术团队,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将老街改成了如今的文艺街。
  浦后社区党支部书记陈伟瑛说,老街美化后,来这里散步的人多了,大家还会合影留念,热闹了不少。
  老街涂鸦,他们这样说
  事实上,用涂鸦来美化老街,在温州的其他地方也能看到。如瑞安的殿巷社区和县前社区就有条涂鸦墙绘街;乐清万东坑村多座民房外墙被绘上3D卡通壁画,成为“动漫村”;七都樟里村民房外墙画着大幅山水画,走进村子,仿佛成了“画中人”;市区米房创意园内也有好几处涂鸦墙壁。
  在外地,涂鸦绘画同样很常见,如重庆、厦门、深圳、郑州等城市,多年前已出现涂鸦一条街。
  给老建筑外墙涂鸦、绘画,有人称赞有人弹。
  对城市文明有一定促进作用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温州街头出现的涂鸦现象,对城市文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涂鸦内容积极健康,以活泼的内容向市民渗透道德礼仪、公序良俗文化,这是一种良好的宣传方式。同时对于一些破败不堪的老建筑、老民房也是一种美化,环境也变得整洁。
  该负责人说:“如果是在文保单位外墙上作画,是不允许的,目前温州尚未出现这样的涂鸦。”
  不能简单地在外表上做“文章”
  在温州大学政法学院教师徐旭东看来,涂鸦这种艺术创作方式比较老套,并不是任何老建筑都适用。保护、美化老建筑的方式还有很多,不能简单地在外表上做“文章”,这经不起历史的考验,也显得浮于表面,市民看多了,会产生视觉疲劳。对于老街,不妨尽可能地恢复它古老的样子,保留“古色”。
  设计老街涂鸦时,要合理规划
  市旅游局办公室主任、市决咨委研究员胡念望说,随着以“处处见景观、时时可体验、行行加旅游、人人可参与”为主要特色的全域旅游的快速推进,“体验与共享”开始成为旅游发展的主题,而涂鸦作品会带来不错的体验感。作为温州最具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瑞安玉海街道浦后社区街头的涂鸦也是“书香瑞安”的另一种诠释与展示,有利于拓展瑞安玉海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发展的空间。
  不过,胡念望认为,政府部门在设计老街涂鸦时,一定要合理规划、精心谋划,把握功能分区与重点地段,在倡导涂鸦等时尚艺术的同时,要重视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原貌的保护利用,如瑞安的大沙堤、公园路一带,特别是玉海楼、利济医学堂、黄绍箕故居等历史文化建筑,要做到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时尚、厚重与轻松、高雅与大众的结合,在展现现代时尚的同时,给外来旅游者与本地居民提供一个展示瑞安历史信息、文化符号、生活艺术的众创共享的旅居生活场景、平台与窗口。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林广
本文转自: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黄作敏2015要给文明上点颜色 YOUNG彩跑闪耀深圳湾
16:31:03 来源: 深圳南山网
“追梦彩跑 文明飞YOUNG”活动在深圳湾休闲带文明开跑。
深圳新闻网南山1月2日讯(记者 邓颇)涂鸦彰显个性,文明也可以色彩斑斓。1月2日,一场个性涂鸦和文明闯关同行的彩色盛宴在深圳湾休闲带上演。260余名市民按照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12支队伍,通过个性涂鸦和文明闯关来宣扬每支队伍的文明观。
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文明正能量,南山区委政务微信——“创新南山”在线上发起了此次彩跑,活动报名、签到、闯关均通过微信线上完成。活动摒弃了传统粉末式“彩跑”,采用环保材料对活动衫进行个性创作彩色涂鸦,凸显彩色主题的同时又不失环保。
据了解,“创新南山”微信公众号自去年9月上线以来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取得不俗成果,线上设置的文明礼仪讲堂、主题随手拍、文明知识刮奖竞答等栏目获众网友追捧,此次新年彩跑活动成功在线下开展,也得到了网友们的积极响应,一天内就完成了200名参与人员的招募工作。
为确保活动有序衔接,活动还招募到40名义工提供现场志愿服务,10多名公安、医护、城市管理人员主动放弃假日休息,保障了本次活动顺利进行。
1&#160;&#160; &#160;&#160; &#160;&#160; &#160;&#160; &#160;&#160; &#160;&#160;甜爱路涂鸦墙遭随意涂改 相关部门呼吁情感需文明表达_新浪上海_新浪网
图片说明:艺术家创作的原作品
图片说明:涂鸦作品被随意覆盖
  虹口区的甜爱路,被誉为上海“最浪漫”的道路。路口设一只特别的爱心邮筒,从这座爱心邮筒投出的每一封信函,都将被盖上一枚爱心邮戳,让收件人通过这个邮戳感受一份爱心与浪漫。邮筒、邮戳,和之前道路两侧由28首中外著名爱情诗篇组成的“爱情墙”,让这条浪漫之路焕发出新的甜蜜气息。但是,甜爱路的墙面上却常遭人乱涂乱画。在“情人墙”上的诗句旁,曾随处可见修正液甚至石刻留下的文字;邮筒坐落的大理石板上,专门设计的心形图案周围,一度满是涂画,甚至还有污言秽语。为整治乱涂乱画,相关部门想了不少办法。
  从2015年初开始,虹口区文化局牵头,历时3个月,在甜爱路西侧近150米的墙上,绘制了以“又见爱”为主题的十余幅大型涂鸦作品。其创作初衷是改善乱涂乱画现象,通过增添爱情涂鸦墙,使有情人可以在此表达心意,为甜爱路再添“浪漫”,也为虹口区城市文明形象抹上多彩的一笔。
  然而,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艺术家们精心创作的画作被随意破坏,有的甚至被直接覆盖。对此,相关部门强调,虹口并没有放开墙面涂鸦,在甜爱路上的艺术创作必须获得许可,否则将会被清理。“又见爱”爱情涂鸦墙是经过政府许可,才能在此进行艺术涂鸦。被破坏的作品将涂白再创作,未来也将再专门辟出一块区域,供行人和游客自由涂鸦。
02-23 09:43|分享
02-23 09:38|分享
02-23 09:33|分享
02-23 08:13|分享
02-23 08:01|分享
02-23 08:00|分享
02-23 07:54|分享
02-23 07:53|分享
02-23 07:49|分享
02-23 07:49|分享
新浪地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涂鸦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