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1C2的装甲俄罗斯狼全防护装甲车能力怎么样

帖子主题:被切成两半的豹1坦克,装甲真薄!
共&84337&个阅读者&
军号:2174645 头衔:铁血羊村村长 工分:85015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被切成两半的豹1坦克,装甲真薄!
文章提交者:二两排骨面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本文内容于
15:00:53 被二两排骨面编辑
延伸阅读:
[军团职位]:第一军军长 [军团军衔]:中将
[军团职级]:大军区副职 [军团军籍]:TSYX-010-000001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被切成两半的豹1坦克,装甲真薄!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81200 工分:34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啊这是模版知道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43576 工分:443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小苑
在第61楼的发言:扫盲咯~!
德国豹I式主战坦克  国别 联邦德国
  名称 豹1主战坦克
  Leopard 1 Main Battle Tank
  研制单位 波尔舍公司等
  Porsche and so on,DE
  生产单位 克劳斯·玛菲有限公司军械分部和克虏伯·马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Krauss-Maffei AG,Ord......这是百科上的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19300 工分:1227
左箭头-小图标
还80cm真能白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32634 工分:254
左箭头-小图标
80厘米。。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24480 头衔:伏波将军 工分:38971
左箭头-小图标
不但薄,还是均质钢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59696 工分:534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uweivivi
在第1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神圣的祖国
在第1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12楼的发言:德国在二战中吃够了重型坦克机动能力不足的亏,因此二战后就搞出了豹1这么个东西,主装甲厚度只有80厘米,动力和火力倒是不错的,想靠这个和苏联坦克对抗.其作战假想是,利用优秀的火力伏击苏联坦克纵队,然后利用优秀的机动能力打了就跑,如果毛子丢核弹么,那你装多厚的装甲,作用都差不多.应该说法国AMX15/30的思路和豹1差不多,明显区别于美国M60和英国的酋长,但是实战中发现,由于装甲过于薄弱,这种坦克反而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能力,因此比不上更笨重的酋长.
RPG党最爱这样的车辆~~
RPG!!!RPG!!!RPG!!!RPG!!!RPG!!!RPG!!!RPG!!!RPG!!!RPG!!!RPG!!!RPG!!!RPG!!!
RPG!!!
RPG!!!
RPG!!!
RPG!!!
RPG!!!
RPG!!!
真主万岁RPG!!!RPG!!!RPG!!!RPG!!!RPG!!!RPG!!!
呵呵,冷静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61894 工分:941
左箭头-小图标
这无非是个模型 让人训练和实验用的 做那么厚干嘛 再说了 这不是二战了 那时候的装甲纯粹用厚度来计算 现在则是装甲厚度相当于 相当于多少多少毫米的轧钢均质装甲 或什么什么种类的装甲 究其原因就是材料的变化使其厚度减少了 但肯定不是这么薄 放心吧 人家德国人可是有勇气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人 不会那么糊弄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81080 工分:132
左箭头-小图标
不错不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57840 头衔:青铜之法化 工分:4986
左箭头-小图标
这是哪个博物馆啊,也想去看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59990 工分:3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12楼的发言:德国在二战中吃够了重型坦克机动能力不足的亏,因此二战后就搞出了豹1这么个东西,主装甲厚度只有80厘米,动力和火力倒是不错的,想靠这个和苏联坦克对抗.其作战假想是,利用优秀的火力伏击苏联坦克纵队,然后利用优秀的机动能力打了就跑,如果毛子丢核弹么,那你装多厚的装甲,作用都差不多.应该说法国AMX15/30的思路和豹1差不多,明显区别于美国M60和英国的酋长,但是实战中发现,由于装甲过于薄弱,这种坦克反而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能力,因此比不上更笨重的酋长.分析得有道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56077 工分:1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simonyang2006
在第3楼的发言:好图,这样的厚度;能抵挡反坦克武器的?太厚的话逃跑起来慢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43408 工分:1
左箭头-小图标
40楼的,法国的哪个坦克是二战最重的?夏尔?呵呵,多看看书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43408 工分:1
左箭头-小图标
豹1的设计思想就不是把防护放在主要位置的,当年和法国AMX30一道的设计思想。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79986 头衔:铁血小学徒 工分:10806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titianxingdao
在第109楼的发言:我们的99好像更薄吧物理厚度比这厚8、9倍实际防护能力比这个坦克强10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65260 工分:16
左箭头-小图标
薄点好啊,省油,百公里油耗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65260 工分:16
左箭头-小图标
我们的99好像更薄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84704 工分:7890
左箭头-小图标
学习别人的优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54543 工分:8471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神圣的祖国
在第1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12楼的发言:德国在二战中吃够了重型坦克机动能力不足的亏,因此二战后就搞出了豹1这么个东西,主装甲厚度只有80厘米,动力和火力倒是不错的,想靠这个和苏联坦克对抗.其作战假想是,利用优秀的火力伏击苏联坦克纵队,然后利用优秀的机动能力打了就跑,如果毛子丢核弹么,那你装多厚的装甲,作用都差不多.应该说法国AMX15/30的思路和豹1差不多,明显区别于美国M60和英国的酋长,但是实战中发现,由于装甲过于薄弱,这种坦克反而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能力,因此比不上更笨重的酋长.
RPG党最爱这样的车辆~~最讨厌的就是豹2A6那样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27989 工分:580
左箭头-小图标
豹1 是二战后德国的第一代主战坦克,在当时它的综合性能是不错的。毕竟是几十年前的装备,不能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32625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55117 工分:483
左箭头-小图标
看不出是80CM,如果是很厚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37788 工分:8482
左箭头-小图标
当年德国受到法国的“机动就是最好的防护”这一错误思想 才出了这样的坦克。不过豹1唯一的战例是在南斯拉夫维和的街头斗殴行动,三辆豹1和一辆M113对阵塞族民兵,最后无一损失。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14897 工分:3638
左箭头-小图标
豹1是德国战后研制的第一种坦克,也许性能并不优越,但他的出现使德国人重新拥有了独立研制装甲车辆的能力,使德国的设计师们重新找回了灵感,从而再一次坐上了战车王国的第一把交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63132 工分:6373
左箭头-小图标
拿回来给咱研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3698 工分:14082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09448 工分:6436
左箭头-小图标
是很薄,感觉和装甲车的差不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3965 工分:2121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0265 工分:2015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七号情报员
在第88楼的发言:看他得底盘大梁断面,,,这种强度连越野时车体稳定性和刚度都不能保证,,,肯定是假的,,,,有非常明显的虚构成分,也是防止泄密吧,,,,
PS: 美国到现在有公布过他B29的图纸吗?T54/55的底部和顶部也是20mm/90°啊,不也跑的好好的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2300 工分:1287
左箭头-小图标
是在蒙斯塔博物馆拍的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11747 工分:9510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11039 工分:2304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wking752
在第1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12楼的发言:德国在二战中吃够了重型坦克机动能力不足的亏,因此二战后就搞出了豹1这么个东西,主装甲厚度只有80厘米,动力和火力倒是不错的,想靠这个和苏联坦克对抗.其作战假想是,利用优秀的火力伏击苏联坦克纵队,然后利用优秀的机动能力打了就跑,如果毛子丢核弹么,那你装多厚的装甲,作用都差不多.应该说法国AMX15/30的思路和豹1差不多,明显区别于美国M60和英国的酋长,但是实战中发现,由于装甲过于薄弱,这种坦克反而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能力,因此比不上更笨重的酋长.
大哥,80厘米可老厚了,基本上实心了(实心了)经典的回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17884 头衔:我爱坦克 工分:3982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轻装骑兵3
在第6楼的发言:豹1研制时好像强调的是机动性。豹1的确主要考虑的是机动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49305 工分:312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12楼的发言:德国在二战中吃够了重型坦克机动能力不足的亏,因此二战后就搞出了豹1这么个东西,主装甲厚度只有80厘米,动力和火力倒是不错的,想靠这个和苏联坦克对抗.其作战假想是,利用优秀的火力伏击苏联坦克纵队,然后利用优秀的机动能力打了就跑,如果毛子丢核弹么,那你装多厚的装甲,作用都差不多.应该说法国AMX15/30的思路和豹1差不多,明显区别于美国M60和英国的酋长,但是实战中发现,由于装甲过于薄弱,这种坦克反而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能力,因此比不上更笨重的酋长.80厘米? 毫米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54986 工分:69
左箭头-小图标
当年有这个东西用也不错了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79545 工分:2377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wking752
在第1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12楼的发言:德国在二战中吃够了重型坦克机动能力不足的亏,因此二战后就搞出了豹1这么个东西,主装甲厚度只有80厘米,动力和火力倒是不错的,想靠这个和苏联坦克对抗.其作战假想是,利用优秀的火力伏击苏联坦克纵队,然后利用优秀的机动能力打了就跑,如果毛子丢核弹么,那你装多厚的装甲,作用都差不多.应该说法国AMX15/30的思路和豹1差不多,明显区别于美国M60和英国的酋长,但是实战中发现,由于装甲过于薄弱,这种坦克反而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能力,因此比不上更笨重的酋长.
大哥,80厘米可老厚了,基本上实心了哈哈哈哈。。。。我也看着比例中没这么厚啊。那要什么样的反坦克武器?用中子弹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8041 工分:36957
左箭头-小图标
没接触过这东西,不懂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43215 工分:47837
左箭头-小图标
看他得底盘大梁断面,,,这种强度连越野时车体稳定性和刚度都不能保证,,,肯定是假的,,,,有非常明显的虚构成分,也是防止泄密吧,,,,PS: 美国到现在有公布过他B29的图纸吗?本文内容于 9/8/:39 AM 被七号情报员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8790 头衔:持之以恒的铁血战士 工分:50170
左箭头-小图标
外挂装甲不就行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3245 工分:2
左箭头-小图标
还不如悍马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68796 工分:961
左箭头-小图标
这模型真不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92502 工分:2
左箭头-小图标
展览用的,谁会把真的装甲厚度和材质告诉你。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05234 工分:924
左箭头-小图标
特意做的模型吧?要不怎么切给你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89815 工分:3379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12楼的发言:德国在二战中吃够了重型坦克机动能力不足的亏,因此二战后就搞出了豹1这么个东西,主装甲厚度只有80厘米,动力和火力倒是不错的,想靠这个和苏联坦克对抗.其作战假想是,利用优秀的火力伏击苏联坦克纵队,然后利用优秀的机动能力打了就跑,如果毛子丢核弹么,那你装多厚的装甲,作用都差不多.应该说法国AMX15/30的思路和豹1差不多,明显区别于美国M60和英国的酋长,但是实战中发现,由于装甲过于薄弱,这种坦克反而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能力,因此比不上更笨重的酋长.80毫米~~大和级战列舰的主装甲才40厘米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96740 头衔:铁血海军总参谋长 工分:22540
左箭头-小图标
尤其是底部装甲
非常非常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29918 工分:30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12楼的发言:德国在二战中吃够了重型坦克机动能力不足的亏,因此二战后就搞出了豹1这么个东西,主装甲厚度只有80厘米,动力和火力倒是不错的,想靠这个和苏联坦克对抗.其作战假想是,利用优秀的火力伏击苏联坦克纵队,然后利用优秀的机动能力打了就跑,如果毛子丢核弹么,那你装多厚的装甲,作用都差不多.应该说法国AMX15/30的思路和豹1差不多,明显区别于美国M60和英国的酋长,但是实战中发现,由于装甲过于薄弱,这种坦克反而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能力,因此比不上更笨重的酋长.“主装甲厚度80厘米”-----亏你想得出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10370 工分:5274
左箭头-小图标
这厚度太低了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87197 工分:86
左箭头-小图标
坦克与步兵连和攻击用的,互相掩护。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32714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43262 工分:3207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12楼的发言:德国在二战中吃够了重型坦克机动能力不足的亏,因此二战后就搞出了豹1这么个东西,主装甲厚度只有80厘米,动力和火力倒是不错的,想靠这个和苏联坦克对抗.其作战假想是,利用优秀的火力伏击苏联坦克纵队,然后利用优秀的机动能力打了就跑,如果毛子丢核弹么,那你装多厚的装甲,作用都差不多.应该说法国AMX15/30的思路和豹1差不多,明显区别于美国M60和英国的酋长,但是实战中发现,由于装甲过于薄弱,这种坦克反而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能力,因此比不上更笨重的酋长.老大!80厘米还薄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69628 工分:395
左箭头-小图标
补充下,其实二战时期著名的虎式,100毫米前装甲,黑豹,前期好像也就60毫米(记不清了),以前装甲厚著名的裴迪南自行火炮,也就200毫米这些家伙像这样切开来前装甲看着也是很薄的,毕竟坦克也是个大玩意,跟那尺寸比起来几十毫米两百毫米看起来还真就跟硬纸板似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69628 工分:395
左箭头-小图标
那些说模型没有真车装甲厚的。知道豹1多厚的装甲么?对比下里面假人的比例不管是不是模型,这装甲的厚度是正确的。著名的豹1坦克还真就是个薄皮大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97347 工分:466
左箭头-小图标
这是做展示用的,不代表实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07711 工分:2882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uweivivi
在第1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神圣的祖国
在第1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12楼的发言:德国在二战中吃够了重型坦克机动能力不足的亏,因此二战后就搞出了豹1这么个东西,主装甲厚度只有80厘米,动力和火力倒是不错的,想靠这个和苏联坦克对抗.其作战假想是,利用优秀的火力伏击苏联坦克纵队,然后利用优秀的机动能力打了就跑,如果毛子丢核弹么,那你装多厚的装甲,作用都差不多.应该说法国AMX15/30的思路和豹1差不多,明显区别于美国M60和英国的酋长,但是实战中发现,由于装甲过于薄弱,这种坦克反而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能力,因此比不上更笨重的酋长.
RPG党最爱这样的车辆~~
RPG!!!RPG!!!RPG!!!RPG!!!RPG!!!RPG!!!RPG!!!RPG!!!RPG!!!RPG!!!RPG!!!RPG!!!
RPG!!!
RPG!!!
RPG!!!
RPG!!!
RPG!!!
RPG!!!
真主万岁RPG!!!RPG!!!RPG!!!RPG!!!RPG!!!RPG!!!
就是一群跳蚤。。。。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4452 工分:2605
左箭头-小图标
别当真哦这只是模型而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9244 工分:117500
左箭头-小图标
是展览或教学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8556 工分:43217
左箭头-小图标
对付刁民用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26281 工分:161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12楼的发言:德国在二战中吃够了重型坦克机动能力不足的亏,因此二战后就搞出了豹1这么个东西,主装甲厚度只有80厘米,动力和火力倒是不错的,想靠这个和苏联坦克对抗.其作战假想是,利用优秀的火力伏击苏联坦克纵队,然后利用优秀的机动能力打了就跑,如果毛子丢核弹么,那你装多厚的装甲,作用都差不多.应该说法国AMX15/30的思路和豹1差不多,明显区别于美国M60和英国的酋长,但是实战中发现,由于装甲过于薄弱,这种坦克反而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能力,因此比不上更笨重的酋长.NB~!主装甲厚度只有80厘米
800MM均质钢甲。。。。世界第一了吧。。。。。。比鼠式还重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25250 工分:99
左箭头-小图标
教学用的,现在论坛上纯军迷哪里去了,神啊,请宽恕他们的无知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490 工分:33289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1244 工分:4
左箭头-小图标
80厘米厚的装甲???太厚了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1241 工分:30744
左箭头-小图标
就喜欢德过的坦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50062 工分:1525
左箭头-小图标
牺牲防护性换取机动性 这到底划不划得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1716 工分:4673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扫盲咯~!德国豹I式主战坦克
国别 联邦德国名称 豹1主战坦克Leopard 1 Main Battle Tank研制单位 波尔舍公司等Porsche and so on,DE生产单位 克劳斯·玛菲有限公司军械分部和克虏伯·马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Krauss-Maffei AG,Ordnance DKruu现状 完成生产计划装备情况 澳大利亚(90辆豹1)、比利时(334辆豹1)、加拿大(114辆豹1)、联邦德国(1845辆豹1A1、232辆豹1A2、110辆豹1A3、250辆豹1A4)、希腊(104辆豹1A3)、意大利(448辆豹1)、荷兰(468辆豹1)、挪威(78辆豹1)、土耳其(77辆豹1)概述1956年,法国、意大利和联邦德国对设计文欧洲字新型坦克提出以下技术要求:战斗全重30t,单位功率22kW(30马力)/t,车宽3.15m,车高2.2m,公路最大速度65km/h,安装风冷多种燃料发动机、105mm火炮和2挺机枪。1957年6月,联邦德国和法国同意发展一咱满足上述要求的坦克,除对车宽有争议外,于1957年7月提出联合技术性能要求;1958年9月,意大利加入该项发展计划。联邦德国为实现联合发展计划,组建了A和B两个设计队,法国由坦克武器技术局任总承包商。联邦德国A设计队由波尔舍公司、容格(Jung)、卢瑟(Luther)和约丹(Jordan)、马克等公司组成。B设计队包括瓦耐克工程局(Ingenieurbuero Warneke)、莱茵钢铁·哈诺玛格(Rheinstahl Hanomag)公司和亨舍尔(Henschel)公司。炮塔和武器系统由莱茵金属(Rheinmetall)公司和维格曼(Wegmann)公司设计。A设计队于1960年6月完成第一辆样车,同年8月完成第二辆样车;B设计队于1960年5月完成第一辆样车,同年又完成第二辆样车。4辆样车于1961年初在特里尔(Trier)和梅佩恩(Meppen)试验场交付试验,次年4月结束,然后决定集中发展A设计队的样车。此前政府还向A设计队订购了26辆样车,向B设计队订购了6辆样车。这样,第二轮样车的总数量达到32辆。A、B设计队的样车分别安装维格曼公司和莱茵金属公司设计的炮塔。这些样车的主要改进包括装甲防护、悬挂装置、10缸柴油机、新型传动装置、火控设备和L7式105mm火炮,样车试验于1963年初结束。在第二轮样车试验结束之前订购了50辆预生产型坦克,该坦克用光学测距仪代替了样车上安装的试射机枪。联邦德国和法国从1962年开始对研制的坦克进行对比试验,但是在试验之前联邦德国议会国防委员会决定提前生产本国设计的坦克,并将该坦克命名为豹式坦克。1963年7月,克劳斯-玛菲公司被指定为该坦克的主承包商,并接受政府的1500辆订货。克虏伯·马克公司被指定为生产装甲抢救车、装甲工程车和装甲架桥车的总承包商,同时生产少部分豹1坦克。1964年秋,联邦德国政府为批量生产该坦克投资15亿马克。第一辆生产型豹1坦克于1965年9月交付联邦德国陆军,当时的生产速度为每2天1辆。1966年初生产速度达到每3.25h 1辆。每辆豹1坦克的价格为93~95万马克。为研制该坦克,从1957年到1965年联邦德国政府共投入研制经费2.49亿马克,其构成如下:第一轮样车(共6辆,其中包括2辆AMX-30坦克) 马克第二轮样车(共32辆,其中6辆未完成) 马克预生产(50辆,其中有英国2辆) 马克炮塔 马克武器 2793199马克火控装置 6884928马克发动机 马克传动装置 1416837马克车体 420503马克履带及行动装置 518299马克电气设备 825535马克无线电器材 8578492马克潜渡设备 648806马克备用部件 马克物资保障 马克试验及专用工具 2446151马克其他 马克该坦克除在联邦德国生产外,还特许意大利奥托·梅拉拉(OTOMelara)公司生产豹1坦克。克劳斯-玛菲公司于1979年完成该坦克生产任务,但为满足希腊和土耳其订货需要,于1981年初重新生产豹1坦克。结构特点一、总体布置该坦克车体用装甲钢板焊接而成,前部是乘员舱,后部为动力舱。乘员舱右前部位是驾驶员位置,左前位置有炮弹储存架、通风装置和三防装置,加温装置在乘员舱右侧。驾驶员座椅上方的车体顶装甲板上开有驾驶舱盖,舱盖前有3个潜望镜,中间1个在准备间可换成红外或微光潜望镜。炮塔为铸造结构,呈半球型,防盾外形狭长,位于车体中部之上。炮塔内有3名乘员,车长在火炮右侧,炮长在车长前下方向,装填手在火炮左侧。在炮塔顶,车长和装填手各有1个舱盖。此外,在炮塔左侧还设有1个补弹窗口。二、武器系统1.主要武器该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L7A3式105mm线膛坦克炮,由单内炮管、水平式棱柱形半自动炮闩和炮口抽气装置组成。身管长是口径的51倍,其上装有热护套,野战条件下更换炮管仅需20min。炮弹发射后,炮闩自动打开,同时从炮膛抽出的空弹壳抛入炮闩下面的弹壳收集器。在炮弹上膛的同时,炮闩自动关闭,然后通过电击发装置发射。该火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为1475m/s,直射距离为1600m。2.弹药L7A3式火炮可发射加拿大、法国、联邦德国、以色列、英国和美国制造的105mm炮弹,包括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均为整装弹。该坦克装有55发105mm炮弹,其中13发炮弹布置在炮塔尾舱中,其余42发炮弹布置在车体里,加强员左侧的炮弹储存架是主要储弹位置。3.火控系统车长用的TRP-2A型变焦距潜望镜为单目式周视瞄准镜,位于车长舱盖前的炮塔顶板上,放大倍率可在6×~20×之间调整。车长可以使用该镜进行观察、超越瞄准和向炮长指示目标,可采用手动方式改变该镜仰角,该镜也可自动地伺服于火炮运动。用红外瞄准镜代替变焦距潜望镜,车长便可进行夜间观察。炮长有1具TEM-2A型光学测距仪,测距方式既可以是合像式,也可以是体视式。该测距仪同火炮机械连接,有8×和16×两咱放大倍率,基线长1.72m,备有计算不同弹种高角的高角凸轮。炮长还有1具TZF-1A型望远式单目瞄准镜,放大倍率为8×,并列安装在火炮一侧。目镜固定,物镜随火炮俯仰,备有确定不同弹种的瞄准角分划线。火炮上方装有XSW-30-U型白光/红外探照灯,不使用时可以拆下,存放在炮塔后部。在红外工况下工作时,TRP-2A型车长瞄准镜最大瞄准距离为1200m,视距大小取决于气候条件;白光工况时视距为1500m。4.辅助武器火炮左侧装有1挺7.62mm并列机枪。高射机枪可以安装在车长舱盖上,也可以安装在装填手舱盖上,可以360°旋转,高低射界为-15~+75°。三、推进系统位于车体后部的动力舱装有包括发动机、传动装置和辅助系统组成的动力传动组件。动力传动组件备有快速脱开联轴器,在野战条件下能使整个动力传动组件在20min以内完成整体更换工作。1.发动机该坦克采用一台MB838CaM-500型4冲程12V90°柴油机,外形呈矩形体,结构采用一缸一盖,并列连杆、推挺杆传动、联身箱体,因而便于拆装和系列化生产;采用机械增压和预燃室燃烧系统,总体布置紧凑。在2200r/min时标定功率为610kW(830马力)。详见“坦克装甲车辆发动机”部分。2.传动装置该坦克采用联邦德国ZF公司(Zahnraederfabrik Friedrichshafen)(腓德烈斯哈芬齿轮制造公司)的4HP250型液力机械式、带有双流双半径差速转向装置的综合传动装置,有4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每档有大小两个规定转向半径,由于规定转向半径较多,转向功率损失较少。3.冷却系统冷却系统主要由风扇、散热器和水泵组成。在风扇作用下,冷空气从进气百叶窗吸入车内,流经散热器,从排气窗排至车外。风扇转速调节器根据冷却水温对风扇转速进行调节,只有当水温超过规定温度时风扇才工作。需要对发动机本身加温时,短路恒温器则会切断发动机与散热器的通路。在动力传动组件两侧各装1个排气混合罐,用以混合发动机排气和冷却空气,可使排往车外的排气温度大大降低,以减小红外特征,降低被红外探测器发现和跟踪的几率。4.行动装置该坦克行动装置包括每侧7个负重轮和7根扭杆弹簧、5个液压减振器、4个托带轮、1个带履带调节器的前置诱导轮、1个后置主动轮和1条履带。负重轮用轻金属材料制成,轮缘和轮毂用螺检固定连接在一起,轮缘外挂有胶圈。在第一、二、三、六和七负重轮位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车体两侧装有锥形钝头限制弹簧,用以限制负重轮的最大行程。诱导轮和负重轮可以互换。托带轮交错配置,第一、三托带轮支托履带外侧,第二、四托带轮支托履带内侧。履带宽550mm,履带板上挂有橡胶垫,履带板之间用履带销、端部联接器和中间诱导齿连接在一起。四、防护系统1.装甲防护该坦克车体装甲板较薄,只能防爆破榴弹弹片,在近战条件下,只能防口径在20mm以下的武器。炮塔为铸选结构,具有较好的防弹外形,但装甲较薄,防护性较弱。为提高炮塔防护能力,从1975年开始,豹1A1坦克炮塔增加了屏蔽装甲,屏蔽装甲分成若干块,均附有橡胶衬里,分别装在防盾、炮塔体两侧和尾部框架外面。豹1A1坦克安装屏蔽装甲后,战斗全重增至42.4t。豹1A2坦克的装甲防护力有所增强,豹1A3和豹1A4坦克采用新设计的焊接炮塔。非均质炮塔装甲使这些坦克的防护力有较大提高,炮塔结构也有所变化,取消了炮塔外部框篮,内部储存空间增加了1.5m3,炮塔防盾为焊接件,呈楔形。2.三防通风装置三防通风装置安装在车体前部,可在乘员舱内产生超压并为乘员提供无毒无尘的新鲜空气。3.灭火装置车上装有4个灭火器,其中2个布置在动力舱,配有自动灭火报警开关,当室内温度升到一定限度时,灭火器可自动打开,将灭火剂喷向着火部位;另外2个灭火器布置在乘员舱,由乘员操作灭火。4.烟幕弹发射装置在炮塔左右两侧上部各安装一组由4具发射器组成的烟幕弹发射装置。各发射器的射向可由乘员在车内控制,成组地电控发射,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再装弹连续发射。型号演变1.豹1原型坦克年间,联邦德国分4批共生产该坦克1845辆,这些坦克为豹1原型坦克。2.豹1A1和豹1A1A1坦克从1971年起,联邦德国将1845辆豹1原型坦克返回制造厂进行改装,改进项目有安装火炮热护套和稳定器、换装新型履带、增装裙板等。改进后的豹1原型坦克称为豹1A1坦克。尔后对该坦克又改造,例如在炮塔和火炮防盾上加装了布洛姆·福斯(Blohm Voss)公司研制的附加装甲、车体前上装甲板上焊有附加钢装甲、改进了空气滤清器的性能等。经过改进的豹1A1坦克称为豹1A1A1坦克。炮塔附加装甲用螺栓连接方式安装,可拆卸,正反面加有橡胶衬垫。附加装甲使坦克增重760kg。3.豹1A2坦克在第五批生产的342辆坦克中,有232辆坦克是按豹1A1坦克标准制造的,安装了较高强度的铸钢炮塔,但在炮塔和防盾上未装间隙装甲;改进了空气滤清器;加装了三防装置以及车长和驾驶员作用的微光夜视装置。这批坦克被称为豹1A2坦克。4.豹1A3坦克在第五批生产的后110辆坦克除按豹1A2标准制造外,炮塔采用了间隙装甲焊接结构并带有楔形防盾,原炮塔后面的框篮移至炮塔塔内部,可存放从火炮上方取下来的探照灯。装填手潜望镜可以旋转和俯仰。这批坦克被称为豹1A3坦克。5.豹1A4坦克第6批生产的250辆豹1坦克称为豹1A4坦克,与豹1A3坦克相似,但装有综合式火控系统和变速用的自动选速装置。该火控系统包括EPRI-R12车长用周视稳定望远镜、EMES 12A1炮长用双目体视测距瞄准镜、火炮双向稳定器和FLER-HG混合式弹道计算机。6.豹1坦克现代化改进(又称为豹1A5坦克)联邦德国为使豹1坦克现代化,在年间,在6辆豹1坦克上分别装有通用电气-德律风根(AEG-Telefurken)公司的拉姆斯塔(Lemstar)M/EMES 17型火控系统、克虏伯-阿特拉斯电子(Krupp-Atlas Electronic)公司的FLP-10/EMES 18型火控系统和蔡斯(Zeiss)公司的AFLS/EMES 12A4型火控系统,这些坦克都装有低能见度或夜间条件使用的热成像系统。经过试验,联邦德国陆军最终接受克虏伯-陈特拉斯电子公司的方案。维格曼公司已为联邦德国改装了1300辆豹1A1坦克,改装任务由卡赛尔(Kassel)集团维格曼公司执行,合同额为8.29亿马克。分合同商包括研制EME3综合火控系统的克虏伯-阿特拉斯公司和研制热成像系统的卡尔·蔡斯(Carl Zeiss)公司。炮塔驱动控制由机械液压式改为电液式。将经过这些改进后的坦克称为豹1A5坦克。该坦克现代化改造计划还包括安装附加装甲和增装乘员舱自动灭火抑爆系统以提高防护性,并准备用120mm火炮代替105mm火炮。7.安装120mm火炮的豹1坦克莱茵金属公司为了试验目的,在2辆豹1式坦克上安装了与M1A1坦克相同的120mm滑膛坦克炮。第一辆样车以豹1A1A1坦克为基础,第二辆样车以装有焊接炮塔的豹1A3坦克为基础。安装120mm滑膛炮的豹1坦克的弹药基数为42发,其中炮塔中13发,车体中27发,另外还有2发为待发射弹。8.澳大利亚豹1坦克澳大利亚在年间对比了美国M60和联邦德国豹1A2坦克之后,订购了装有比利时萨布卡火控系统和热带装具的豹1A3坦克,这些坦克于年间交货,替代逊邱伦(Centurion)坦克装备澳大昨亚陆军第一皇家装甲团。在澳大利亚陆军服役的这些坦克及其变型车,称为豹AS1型主战坦克、豹AS1中型装甲抢救车、豹AS1架桥车、豹桥车、豹AS1中型推土坦克和豹AS1中型扫雷坦克。9.比利时豹1坦克比利时在评价多种坦克之后于1967年订购了豹1坦克,是北约国家中除联邦德国外第一个使用豹1坦克的国家。比利时豹1坦克装有比昨时FN7.62mm机枪,从1975年起,这些坦克装有类似荷兰豹1坦克的炮弹储存箱,炮管上装有热护套,火炮配有卡迪拉克·盖奇(Cadillac Gage)公司的稳定系统,三分之一的坦克装有比利时的萨布卡火控系统。萨布卡火控系统由1个与激光测距仪合一的光学瞄准镜、7个传感器和1部模拟计算机组成。计算机能根据目标距离及其他影响弹道参数的信息确定瞄准镜及火炮轴线间的角度,输出信息通过2自由度万向支架反射镜系统转换成炮长瞄准镜中十字线的位移,同时经稳定器传给火炮。当火炮自动以正确的目标高低角和方位角瞄准时,十字线便回到目标上。传感器可测量大气温度、气压、装药温度、炮膛磨损、横风、火炮耳轴倾斜角和炮塔回转角速度。1980年初,比利时政府为本国陆军的豹1坦克订购了第二、三批萨布卡火控系统,其后用装布洛姆·福斯公司附加装甲的豹1坦克样车进行了试验。预计比利时陆军会用这种装甲改装它的豹1坦克,改装工作由比昨时的罗科特兵工厂(Rocurt Arsenal)执行。10.加拿大豹1坦克该坦克是装有萨布卡火控系统的改进型豹1A3坦克,加拿大称之为C1型坦克。第一辆豹1坦克于1978年6月移交加拿大,现加拿大共有114辆豹1主战坦克、6辆豹式架桥坦克和8辆豹式装甲抢救车。激光工程研究公司(Laser Engineering Developement Limited,现改称为Vehicle Technology)于1984年为加拿大武装部队研制豹1改进型坦克的液气悬挂系统。该系统是由激光研究公司与英国军用车辆工程研究院(British Military Vehicles and Engineering Estiblishment 现改称为Royal Arma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stablishment)和利兹皇家兵工厂(Royal Ordnance Leeds)共同研制,已在英国挑战者(Challenger)坦克上使用。当然,加拿大也在研究使豹1A3坦克现代化的火控系统,包括采用激光测距仪和热成像系统。11.丹麦豹1坦克丹麦在1974年6月订购了120辆豹1A3坦克,1976年3月~1978年11月交货,与联邦德国豹1A3坦克完全相同。12.希腊豹1坦克希腊政府于1981年4月订购了106辆豹1A3坦克和4辆豹式装甲抢救车。希腊豹1坦克装有EMES 12A3型火控系统和PZB 200型油光电视系统。13.意大利豹1坦克意大利虽是参加研制欧洲型主战坦克的3个国家之一,但未能参加底,于1970年决定订购联邦德国研制的豹1坦克。第一批200辆豹1坦克直接从克劳斯-玛菲公司订购。意大利奥托·梅拉拉(OTO Melara公司先后为意大利生产了720辆豹1坦克和160辆豹1变型车。为了试验,意大利订购了4套布洛姆·福斯公司的附加装甲。14.荷兰豹1坦克荷兰在评价了豹1、奇伏坦(Chieftain)和MBT-70坦克之后,在年间订购了468辆豹1式坦克,年交货,其中许多部件由荷兰公司制造。该坦克装有与联邦德国豹1式坦克不同的电台及荷兰型烟幕弹发射器和3个储物箱。后来,这些坦克还装有美国霍尼韦尔(Honeywell)公司火炮稳定系统;适用于英国L52型脱壳穿甲弹的改进型光学瞄准镜;驾驶员用被动潜望镜以及FN7.62mm并列机枪。炮塔附加装甲由布洛姆·福斯公司提供,性能与豹1A1A1坦克相同。这些称作豹1-V型坦克还装有新型履带和EMES 12A3型炮长火控系统,用英国L64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代替现在使用的L52型脱壳穿甲弹。15.挪威豹1坦克挪威在试验了S坦克和豹1坦克之后,选择了豹1坦克,1968年11月订货,年交货,该坦克使用的是L52型脱壳穿甲弹。16.土耳其豹1坦克根据1980年11月在波恩签订的协议,克虏伯·马克公司和克劳斯-玛菲公司向土耳其提供了77辆豹1坦克和4辆装甲抢救车,这些坦克装有EMES 12A3型火控系统和PZB 200型微光电视系统。变型车豹1坦克车族豹1主战坦克-------------------------------(1965) ----豹1A1主战坦克----豹1(BPz2型)装甲抢救车 豹1A1A1主战坦克(1966) (1971)----豹1装甲工程车 豹1A2主战坦克(1968)----豹1架桥车(海狸) 豹1A3主战坦克(1975)豹1A4主战坦克----豹1驾驶员训练坦克 ----安装120mm火炮的豹1坦克----澳大利亚豹1坦克----2型装甲工程车 ----比利时豹1坦克----加拿大豹1坦克----猎豹双35mm自行高炮 ----丹麦豹1坦克----希腊豹1坦克----意大利豹1坦克----豹1 155mm自行火炮 ----荷兰豹1坦克----土耳其豹1坦克联邦德国利用豹1坦克底盘发展的变型车有:1.豹1(BPz2型)装甲抢救车该抢救车由波尔舍公司设计,第一辆车由克虏伯·马克公司于1966年制成。详见“装甲抢救车和修理车”部分。2.豹1装甲工程车该工程车是以豹1装甲抢救车为基础发展,于1968年投产,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装甲工程车装有热交换器、带有爆破用的炸药、车体后部上方在原装甲抢救车的备用动力传动组件位置装有1部螺旋地钻,还可以安装带松土齿的推土铲。详见“装甲工程车”部分。3.豹1架桥车该车原有A和B两个方案,经比较后选用B型方案,第一辆称为海狸(Biber)的架桥车由克虏伯·马克公司于1975年制成。详见“装甲架桥车”部分。4.豹1驾驶员训练坦克该车基本上是一辆豹1坦克,但将炮塔换成装有假火炮的观察舱。观察舱中有3个座位,其中1个是教练员座位,其余是学员座位,车体前部驾驶员位置坐第三名赏学员。必要时,教练员可以随时使用超越驾驶装置控制车辆。澳大利亚型驾驶员训练坦克基本上同上,但比利时和荷兰型驾驶员训练坦克则未安装假火炮。5.2型装甲工程车(Pioneerpanzer 2)克虏伯·马克公司根据与联邦德国国防部签订的合同发展了一咱新型装甲工程车,它以豹1坦克为基础,车前装有推土铲,车体一侧装有1个能延伸的液压吊臂,并带有1个铲斗。1987年,克虏伯·马克公司签定了将现有140辆豹1装甲抢救车改成2型装甲工程车的合同。6.猎豹式(Gepard)双35mm自行高炮该自行高炮是用豹1坦克底盘制成,但车体稍长,其上装有双人炮塔、双管35mm高炮和全天候火控系统。双35mm高炮由厄利空(Oerlikon)公司制造,单管射速为550发/min,每门炮配有310发防空炮弹和20发穿甲弹。塔后部装有全相干脉冲式多普勒搜索雷达,工作波段为E/F波段,作用距离为15km,旋转速度为60r/min,能连续监视空域。模拟计算机可根据气象条件、炮弹初速和车辆倾斜角度来计算高炮提前角,气压、气温、风速和风向信息每天由乘员向计算机输入1次。7.豹1式155mm自行火包该火炮是克虏伯·马克公司和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GIAT)联合研制,基本上是豹1坦克底盘与法国155mm自行火炮炮塔武器系统的结合,至今未被任何国家所采用。性能数据型号 豹1A1 豹1A2、豹1A4乘员 4人 4人战斗全重 40000kg 42400kg净重 38700kg 40400kg单位功率 15.3kW/t 14.4kW/t单位压力 84.4kPa 86.3kPa车长炮向前 9.540m 9.540m炮向后 8.170m 8.170m车体长 7.090m 7.090m车宽带裙板 3.410m不带裙板 3.250m 3.250m车高至炮长潜望镜顶 2.620m 2.764m至炮塔顶 2.380m 2.380m火线高 1.880m 1.880m车底距地高 0.44m 0.44m履带宽 550m 550m履带中心距 2.7m 2.7m履带着地长 4.236m 4.236m公路最大速度 65km/h 65km/h越野速度 40km/h 44km/h燃料储备 955L 985L公路最大行程 600km 600km越野最大行程 450km 450km涉水深无准备 1.20m 1.20m有准备 2.25m 2.25m潜渡深 4m 4m爬坡度 60% 60%侧倾坡度 30% 30%攀垂直墙高 1.15m 1.15m越壕宽 3.0m 3.0m最小转向半径 原位 原位发动机生产公司 MTU MTU型号 MB838CaM-500 MB838CaM-500类型 4冲程涡轮增压 4冲程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 中冷柴油机功率/转速 610kW/2200r/min 610kW/2200r/min传动装置生产公司 ZF ZF型号 4HP250 4HP250类型 液力机械 液力机械前进档/倒档数 4/2 4/2转向装置类型 机械双差速式 机械双差速式悬挂装置类型 扭杆 扭杆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 105mm/L7A3/线膛 105mm/L7A3/线膛并列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MG3/机枪/1挺 7.62mm/MG3/机枪/1挺防空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MG3/机枪/1挺 7.62mm/MG3/机枪/1挺烟幕弹发射器总数量 2×4具 2×4具热烟幕 无 无弹药基数105mm炮弹 60发 60发7.62mm机枪弹 5500发 5500发穿甲弹初速 1475m/s 1475m/s射速 7~9发/min 7~9发/min炮塔驱动方式 电液/手动 电液/手动炮塔旋转范围 360° 360°车长超越控制 有 有火炮俯仰范围 -9°~+20° -9°~+20°火炮俯仰速度 29°/7s 29°/7s炮塔最大回转速度 360°/15s 360°/15s火炮稳定器水平向 有 有高低向 有 有测距仪型号 TEM-2A EMES 12A1(豹1A4)车长瞄准镜型号 TRP-2A EPRI-R12(豹 1A4)炮长瞄准镜型号 TEM-2A EMES 12A1(豹1A4)TZF-1A夜间瞄准镜类型 红外 微光电视(豹 1A2)装甲结构 类型/厚度/水平倾角/材料车体前上 均质/70mm/30°/钢板 均质/70mm/30°/钢板前上顶部 均质/25mm/7°/钢板 均质/25mm/7°/钢板前下 均质/70mm/35°/钢板 均质/70mm/35°/钢板侧上 均质/35mm/30°/钢板 均质/35mm/30°/钢板侧下 均质/25mm/90°/钢板 均质/25mm/90°/钢板尾部 均质/25mm/78°/钢板 均质/25mm/78°/钢板顶部 均质/10mm/0°/钢板 均质/10mm/0°/钢板底部 均质/15mm/0°/钢板 均质/15mm/0°/钢板炮塔防盾 60mm 60mm正面 52mm 52mm侧面 60mm 60mm后部 60mm 60mm三防装置 有 有灭火抑爆系统 无 无光电报警或对抗设备 无 无电气系统电压 24V 24V蓄电池数量/电压/容量 8个/12V/100Ah 8个/12V/100Ah本文内容于
17:30:11 被小苑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60830 工分:9126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simonyang2006
在第3楼的发言:好图,这样的厚度;能抵挡反坦克武器的?注意装甲的倾角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84262 工分:2141
左箭头-小图标
应该是比较注重机动性,毕竟那个时候的发动机不如现在,装甲再厚,跑不动也只有挨打的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93835 工分:3999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别忽悠了,这好像是模型吧好说歹说想当年也是名坦克啊其实就按现在的坦克来说,火控和机动其实是很重要的吧,无论你坦克皮多么厚,人家火控系统好你坦克还不是被人掀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7451 工分:371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wking752
在第1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12楼的发言:德国在二战中吃够了重型坦克机动能力不足的亏,因此二战后就搞出了豹1这么个东西,主装甲厚度只有80厘米,动力和火力倒是不错的,想靠这个和苏联坦克对抗.其作战假想是,利用优秀的火力伏击苏联坦克纵队,然后利用优秀的机动能力打了就跑,如果毛子丢核弹么,那你装多厚的装甲,作用都差不多.应该说法国AMX15/30的思路和豹1差不多,明显区别于美国M60和英国的酋长,但是实战中发现,由于装甲过于薄弱,这种坦克反而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能力,因此比不上更笨重的酋长.
大哥,80厘米可老厚了,基本上实心了80厘米可以说是宇宙第一了,80厘米厚装甲的坦克还能开得动吗?亏他们想的出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81531 工分:1872
左箭头-小图标
啧啧速度应该挺快搞偷袭的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79986 头衔:铁血小学徒 工分:10806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wuyingtbc
在第4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12楼的发言:德国在二战中吃够了重型坦克机动能力不足的亏,因此二战后就搞出了豹1这么个东西,主装甲厚度只有80厘米,动力和火力倒是不错的,想靠这个和苏联坦克对抗.其作战假想是,利用优秀的火力伏击苏联坦克纵队,然后利用优秀的机动能力打了就跑,如果毛子丢核弹么,那你装多厚的装甲,作用都差不多.应该说法国AMX15/30的思路和豹1差不多,明显区别于美国M60和英国的酋长,但是实战中发现,由于装甲过于薄弱,这种坦克反而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能力,因此比不上更笨重的酋长.
太阳,80厘米?防原子弹的?核弹直接命中,多厚的装甲都没用想想,几十秒的作用时间,平均温度几十万摄氏度,压强持续在数十万兆帕的链式反应区,有什么东西能抵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79986 头衔:铁血小学徒 工分:10806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dididi0518
在第41楼的发言:看看里面的东西才能体会到坦克兵是多么的危险。想想中弹以后车内碎片乱飞的场景就害怕。穿个防火服,坦克设计时,再注意用次要设备保护主要设备,用设备保护人员,受伤的概率都不高如果你觉得这样都危险,想想在炮火和机枪下的步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78433 工分:1965
左箭头-小图标
锯个豹2看看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34788 工分:7
左箭头-小图标
坦克,机动性为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73377 工分:8894
左箭头-小图标
这就明白RPG的威力了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42256 工分:355
左箭头-小图标
我觉得跟楼上有位仁兄说的一样,就是模型而已,用不着壳也弄的跟实际的一样,包括材料,这样感觉就算突出速度他要真的也是这样的话这壳也太博了,基本就是一层铁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86059 工分:235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34124 工分:77
左箭头-小图标
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0265 工分:2015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说话不走脑子
在第38楼的发言:做人要地道,RPG是恐怖粪纸用地!!!铁拳铁拳铁拳!!!!!!!!!!!铁拳1铁拳2铁拳3!!!!!!!!!!!!!!!!!!!!!!!!!!!!!做人要地道,铁拳是纳粹粪纸用地···半斤八两···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0265 工分:2015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simonyang2006
在第3楼的发言:好图,这样的厚度;能抵挡反坦克武器的?第一代坦克,差不多都这样。看上去和T54/55差不多,T54/55也是100mm/60°。本文内容于 9/7/:29 PM 被色子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78314 工分:2698
左箭头-小图标
RPG一发就完蛋了,装甲还没有步战车厚,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5678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12楼的发言:德国在二战中吃够了重型坦克机动能力不足的亏,因此二战后就搞出了豹1这么个东西,主装甲厚度只有80厘米,动力和火力倒是不错的,想靠这个和苏联坦克对抗.其作战假想是,利用优秀的火力伏击苏联坦克纵队,然后利用优秀的机动能力打了就跑,如果毛子丢核弹么,那你装多厚的装甲,作用都差不多.应该说法国AMX15/30的思路和豹1差不多,明显区别于美国M60和英国的酋长,但是实战中发现,由于装甲过于薄弱,这种坦克反而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能力,因此比不上更笨重的酋长.太阳,80厘米?防原子弹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32057 工分:4
左箭头-小图标
再好的武器也有时代性,现在这个型号的坦克应该淘汰了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0251 工分:11212
左箭头-小图标
豹1似乎只有60毫米的装甲(有倾角)个人感觉豹1设计的并不很好40吨重只有60毫米装甲和L7的105炮人家法国的AMX30也有L7的105炮装甲不比你薄速度不比你慢只有30吨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52185 工分:4453
左箭头-小图标
看看里面的东西才能体会到坦克兵是多么的危险。想想中弹以后车内碎片乱飞的场景就害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7720 工分:9197
左箭头-小图标
其实在二战时期最重的坦克是法军的,应该是法军吃这方面的亏比较多,英国的萤火虫还有苏军的T34其实都比拖拉机复杂不了多少,要说吃亏,应该说是成本太高了,无论是坦克方面的虎式坦克还是手枪方面的卢格,都是做的太精细太复杂结果直接导致无法量产,其实德国人一直就是比较重视速度古德里安就认为“速度<110公里的坦克=废铁”德国人做坦克从来都是“速度>火力>装甲”而且德国人一直研究装甲与反坦克武器,他们知道再厚的装甲如果没有速度都是活靶子,特别是遇到核武器..............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12815 工分:108
左箭头-小图标
知道多厚吗、
是80mm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7720 工分:9197
左箭头-小图标
做人要地道,RPG是恐怖粪纸用地!!!铁拳铁拳铁拳!!!!!!!!!!!铁拳1铁拳2铁拳3!!!!!!!!!!!!!!!!!!!!!!!!!!!!!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48142 工分:906
左箭头-小图标
RPG!!!RPG!!! RPG!!! RPG!!! RPG!!! 上就搞定收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26607 工分:25175
左箭头-小图标
模型而已 就是让你看个热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406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uweivivi
在第1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神圣的祖国
在第1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12楼的发言:德国在二战中吃够了重型坦克机动能力不足的亏,因此二战后就搞出了豹1这么个东西,主装甲厚度只有80厘米,动力和火力倒是不错的,想靠这个和苏联坦克对抗.其作战假想是,利用优秀的火力伏击苏联坦克纵队,然后利用优秀的机动能力打了就跑,如果毛子丢核弹么,那你装多厚的装甲,作用都差不多.应该说法国AMX15/30的思路和豹1差不多,明显区别于美国M60和英国的酋长,但是实战中发现,由于装甲过于薄弱,这种坦克反而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能力,因此比不上更笨重的酋长.
RPG党最爱这样的车辆~~
RPG!!!RPG!!!RPG!!!RPG!!!RPG!!!RPG!!!RPG!!!RPG!!!RPG!!!RPG!!!RPG!!!RPG!!!
RPG!!!
RPG!!!
RPG!!!
RPG!!!
RPG!!!
RPG!!!
真主万岁RPG!!!RPG!!!RPG!!!RPG!!!RPG!!!RPG!!!
标枪!标枪!标枪!标枪!标枪!标枪!标枪!标枪!标枪!标枪!标枪!标枪!标枪!一个灌顶,世界清静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03468 工分:3743
左箭头-小图标
加拿大好像还用豹1的改进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26519 工分:3938
左箭头-小图标
这是剖面吧,教学用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46802 头衔:驻美国占领军司令员 工分:192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12楼的发言:德国在二战中吃够了重型坦克机动能力不足的亏,因此二战后就搞出了豹1这么个东西,主装甲厚度只有80厘米,动力和火力倒是不错的,想靠这个和苏联坦克对抗.其作战假想是,利用优秀的火力伏击苏联坦克纵队,然后利用优秀的机动能力打了就跑,如果毛子丢核弹么,那你装多厚的装甲,作用都差不多.应该说法国AMX15/30的思路和豹1差不多,明显区别于美国M60和英国的酋长,但是实战中发现,由于装甲过于薄弱,这种坦克反而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能力,因此比不上更笨重的酋长.80厘米顶核弹外围都没问题。。打错了。80毫米差不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1413 工分:11381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82040 工分:1361
左箭头-小图标
皮这么薄,弹药还装在前面,一枚穿甲弹过来就又好戏看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29899 工分:1680
左箭头-小图标
豹子堕落了。。。。这么薄的装甲扛得住RPG,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87814 工分:2377
左箭头-小图标
这是模型啊,真的还有自用和出口两种的,用的东西都不一样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00467 工分:33458
左箭头-小图标
这是用来研究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72718 工分:113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wking752
在第1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12楼的发言:德国在二战中吃够了重型坦克机动能力不足的亏,因此二战后就搞出了豹1这么个东西,主装甲厚度只有80厘米,动力和火力倒是不错的,想靠这个和苏联坦克对抗.其作战假想是,利用优秀的火力伏击苏联坦克纵队,然后利用优秀的机动能力打了就跑,如果毛子丢核弹么,那你装多厚的装甲,作用都差不多.应该说法国AMX15/30的思路和豹1差不多,明显区别于美国M60和英国的酋长,但是实战中发现,由于装甲过于薄弱,这种坦克反而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能力,因此比不上更笨重的酋长.
大哥,80厘米可老厚了,基本上实心了你说的是碉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31441 工分:92095
左箭头-小图标
限于发动机功率和整体外形要求,突出机动性,只能降低装甲厚度。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50496 工分:975
左箭头-小图标
看起来是太簿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23条记录]&分页:
&对被切成两半的豹1坦克,装甲真薄!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狼全防护装甲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