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比我强的人玩,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进步,那和不如自己的人玩,玩的开心用英语怎么说说,好还是不好

母亲已过花甲之年,她历来有神经性耳聋的顽疾,加上各种小病,我这一生从未、也不会离开她身边。可喜的是近几年,身体愈发好起来,每每关注她的体检报告,问题竟然比我少得多,毛病小得多。所以我常常思考,这一定是母亲为人处世的福报。
我父母是传统的中国人,自己勤俭节约、待人大方厚道,他们可能不懂茶和礼,但无论是上门维修的水电工,安装网络的服务人员,调试电视的客服……母亲都会拿了干净的玻璃杯,放上一大撮茶叶,给人泡上,夏天就会在泡好的茶杯里再兑上晾好的凉开水。
喝茶人基本上懂得礼仪的多,更不要说爱茶的人了,可是如今不懂礼的奇葩也有,至今仅遇到一个。是旧同事的场子,两个当家的,其中一个言辞语句流露出优越感和不屑的态度,别人招待客人前都要看看他,和他打商量,有时候他会说:水就可以;有时候他会特意跑到厨房关照:用昨天的剩茶。然后我亲眼看见另一个就按照嘱咐用昨天泡剩下的茶继续用开水泡了给客人喝。我想他心里也许是有一杆秤的吧:能给我带来利益的给茶,没用的给水喝就够了。大智若愚却有骨气的客人,倒着的水,一口都不喝。
客来敬茶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虽然清茶一杯,然而这是一种高尚的礼仪。母亲从未正经八百教过我,她只用她最淳朴的为人的本质态度,教会了我,为人处世的基本礼仪,人和人最本质的相处之道的不在于价值互换,而在于:你来了,我奉上一杯清茶。
后来,我喜欢为母亲细细地奉上一杯茶,她惊讶地瞪着我,小心翼翼地端起来,低声说:原来可以这样喝茶。对母亲,当然要无比用心和敬畏,因为母亲才是我今生的恩师和活佛。
百度了一下,找到豆瓣“橘子树的日记”这篇无题小文不错,转来:
关老师说:“以前文人的标准就是茶和香”,听了有些感慨,感觉我们这一堂课是和古人的对话。现代,茶道已经变成了袋泡茶,香道已慢慢开始消失,花道也只限于专业人士。在这个快节奏的大都市中,这些似乎变得可有可无了。
可是,昨天的读书会是来人最多的一次,这表明这并非可有可无,其实很多人还是需要,需要那份安静,那份自然,那份单纯,还有那颗简单直接的心,不受尘埃的污染。昨天关老师说到,泡茶重点不在于手势的美,而在于你的心完全融入泡茶,物我两忘,品茶如品心,这样才是真正的茶道(香道,花道也是如此)。我想,现代人已经很少有那份心境,专注认真,一丝不苟的泡茶,品香。更深入一步,我们是否关注过当下,走好一步路,喝好一口水,感受呼吸……,我们总在追求外来的东西,而忽视我们自身本具的美好。
让我们把一切都回归本来~
原文链接:/note//
最近看安祥禅(本不敢乱看任何,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姐妹一定要给的,我也知助印的书能流通出去对助印的人是功德,就受了,并觉得自己能以辩证的心对待,就看了),结合我唯一看过的一部不是佛经的道德经,越来越觉得有时候不可多言,所以写得少;但有时候,不说人不知,无法帮助别人,所以偶尔需要说,这分寸真需要把握和拿捏,既需“明“,又需“慧”,很难。所有恐怕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更新了,待到自然而然时吧。
每个人每时每刻一言一语都是修行,形式和内容都很重要,我们重视一方面,也不能偏颇了另一方面。饮食也是修行, 今天就说怎么对自己身体好,说我真实的体会和真实数据,权当是个引子。
我吃素也是自然而然的。中医告诫不能吃海鲜,就不吃了,后来常深悔过去吃的那些珍奇的生命,流过泪。于是有正的发心,便能自然而然地坚持。上一篇也提到,起先不吃水产,慢慢就不想了,但离不开肉,到今天,我已经能完全不吃一点肉末,却身心都不觉得缺什么。这期间有一阵子体力消耗太大,蛋白质没有跟上,身体自然而然要吃肉补充,中医前辈也确认是这样,便听从身体指令……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现在已经能“游刃有余“,和别人尤其家人小孩一起吃饭,不会分食,那会给人带去”不方便“,吃到肉或肉末,内心也不会觉得”不当“;但自己吃饭的话,就完全不会想吃肉,哪怕一点肉末都不会馋。我不喜欢自己贴标签说是素食主义,很少出去吃饭,但如有朋友需要出去吃饭,也会听从对方安排,不会刻意挑选素食馆,我喜欢潜移默化”传染“身边的人,因为事事无绝对,谁都不可能一下子听你说对,赶明儿就不吃荤了,我自己也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
吃素也像干革命,不是一时冲动就够了,要做好充分的身心、知识的准备。比如我,做一个简单的炒饭,蔬菜至少有5种,菜的分量恐怕是一些人一周的量,最大的时候我自己都笑了:一个人吃了一锅蔬菜。倒不是刻意,一来我多年来就爱吃蔬菜,二来身体会告诉我要吃多少,凭感觉做就是了。我常自嘲我吃蔬菜是论亩的,就颜色,至少有3种,基本每顿不加番茄也加胡萝卜,必须有鸡蛋,另外也会注意用优质油,加上吃坚果,所以吃素说简单也简单,也不用山珍海味,也不用红烧卤味,摘摘菜洗洗干净一口锅一顿饭一共15分钟就解决了;可是说复杂也复杂,我周围的人已经给我贴标签说我是精致生活的代表,可能是我的要求多吧,所以说复杂,细节上也挺复杂。光吃青菜把自己吃挂了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行。
才不过短短几个月,好处起先不明朗,只觉得咦,怎么最近看电视感觉清楚了呢?开车在某个红绿灯等的时候发现,奇怪,那远方的广告牌上的字能看清楚了?后来一次体检,视力一只4.7,一只4.9,再查前几年的体检记录,都是4.2,4.7。这是我本人真实的数据。你想想人到老年,视力不降下去就不错了……就算是老花给中和了近视的效果,视力也不可能更好了,你说是吧?
我身形不胖,但是腹部有赘肉,生过孩子的女子怕都是这样,好在我有健身基础,总想针对性运动一定可以解决的,可一直也没有解决,尤其这一年,被禁止剧烈运动,前几个月天热和娃娃一起洗澡还对着她拍肚子,问她妈妈的肚子大不大?她笑嘻嘻干脆脆地说:大!现在饮食结构改变后,自然而然就没了,尤其早上起床“清空回收站”后,肚子还是有,但已经不大了,以前的裤子要用皮带拴住才行。
最奇特的是,吃素并没有让我的体重减轻,这可能就是神奇的“”双向调节“吧!恐怕是年纪大了,有点害怕体重减轻,而且我本身没有肥胖的问题,所以这样,对我来说便是最恰当的。千万别想吃素能减肥,那样的发心就不正,结果就不会正。
其实我个人对饮食结构的变化,最担心的是怕变笨。我本来就愚鲁,这身体缺少点东西脑子里的智商透支,那下辈子轮回时八成是个白痴要给人带去负担。后来我不担心了,吃素在我身上可以肯定地说,确实会变“笨“,但,这”笨“能让人更接近本质。这件事非常重要,”聪明“和”智慧“其实完全两码事,很多人在路上只得了”聪“,没有得”明“,有人天生”智“很高,但无“慧”,清华大学高材生聪明绝顶,智商爆表,却亏掉N套房,守不住一个人,这种事很多。所以除非是在18岁以下的娃儿,那生理上是需要快速发展(但年少出家的僧人其实不也很好吗),不需要冒险,18岁以上,我个人认为不用担心变“笨“,反而应该感激能让头脑和心智更”明“。
就不多言了,转阿雅关于吃素的心经,说得很系统,挺不错,供借鉴:
阿雅分享素食养生心经:
“动物是我的兄弟姐妹,所以吃肉会于心不忍”,这便是阿雅。阿雅孝顺因为为父祈福而开始吃素;阿雅善良那份对动物的不忍心,让她素食主义。
17岁开始的素食生活,阿雅慢慢学会了去体会蔬菜的味道,从索然无味到淡淡清香,最终竟能体会到蔬菜的深层次芬芳,如同经营人生一样,淡定中渐渐学会了做个多面达人。
2012年亚洲最性感素食女艺人。从《锉冰进行曲》的古灵精怪,到如今的成熟沉稳,从《壁花小姐》的多栖艺人,到现在的“综艺天后”,同时又成为了“大福和风食堂”的老板,《幸福男女》的制作人,也是《粉红女郎》的女主角。然而,越来越繁忙的工作却让阿雅更加有魅力,也许是多年的素食主义让阿雅多了几分精致的优雅,几分安静的自在。近日,她也将自己的素食心经通过《和阿雅一起做乐活美人》分享给了大家。
素食的美味才是更加有深度有层次的
在问到阿雅属于哪种素食主义的时候,她带着独有的自信微笑告诉我们,她坚持的是自己的素食风格,也就是“不忍心”素食主义。起初是为许愿而食素,祈祷父亲身体健康,后因为出国学习而放弃了一年。回想起那一年的经历,“西餐的素食少之甚少,只有沙拉的生活实在冷清,于是开始吃肉,但身体都变得沉重了。”从美国游学回国,便因为不忍心看到动物被宰杀的痛苦而继续吃素,一直坚持到了今天。
只是因为演艺工作的特殊性,无法保证阿雅餐餐可吃到地道的素食,加之她不爱挑剔的个性,大部分时间,她只能在工作便当中挑素菜来吃。其实,阿雅最担心的还是跟朋友相聚时,别人顾及到她吃素的习惯,点餐上会有太多不便,她只希望无论荤素,大家能吃得开心就好。
有些朋友曾感叹有太多美食她无缘享受,很是可惜,但阿雅觉得素食的美味才是更加有深度有层次,这也是食素之人才能体会到的绝佳美味。她不会强迫周围人吃素,因为这样就失去了素食生活原本的清净淡雅。阿雅爱护周围的所有朋友,所以会尊重他们的饮食习惯,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的压力,享受和他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但是出于健康考虑,阿雅还是会建议周围的朋友每周吃一天素食,排除体内的毒素,拥有更加清爽的状态。
多年的食素经历,使得阿雅的容颜犹如小女孩般的青春紧实,身材也是少女般的亭亭玉立,似乎岁月格外疼惜这个懂得生活的女人,她只是笑谈,是美味的素食带给了她别样的养生之道。她生活得健康积极,合理的营养搭配,勤快的生活作风,减肥也好,素食也罢,都是融在了生活里面,变成了自然的事情,那脱胎换骨的蜕变也就不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了。
吃素是爱护和尊重其他生命的表现
阿雅说,吃素是爱护和尊重其他生命的表现。
早有古话:食素者清,食荤者浊;食素者静,食荤者躁;食素者温柔,食荤者刚强;食素者气定神闲,食荤者气散神浮。对于吃素的好处,自不必多说,阿雅多年的吃素习惯,让她整个心都静了下来。回想18岁时,那份迫不及待的急躁,今日事明日成的迫切,早已随着时间沉淀了,年轻的浮华成就了今日的沉稳。不管是修还是养,都是在生活中点滴体会的,如上好的高汤般,小火煨煮才能散发出最鲜美的味道。这些道理都与食素是分不开的,毕竟慢生活的基础是静心,食素有助心平气和,贵在持之以恒,终能修成正果。想象着以这样的心态在世间打拼,永远丢不掉自己,找得回本真,好像进入了一种绿色的循环,摒弃污浊,阳光透亮。
提到素食的“主力军”瓜果时蔬、五谷杂粮,阿雅认为未来的趋势必然是“素食贵过肉”,不论是因为“种子荒”,还是大家对于吃素的意识逐渐变强,都会成为未来蔬菜价高于肉的重要理由。由此来看,古人所说的人生二十四贵中,食以素为贵,方能成大器也。
一、长期吃素需每天吃以下几种食物:
1、谷类(如粗细粮、米面杂粮)
2、豆类(如大豆、红豆、绿豆,还有豆制品,如豆腐、豆浆)
3、蔬菜(如青菜、瓜类)
4、蘑菇、紫菜(这两样属蔬菜类,但因为重要,所以单独列出来。蘑菇类可提高抵抗力。紫菜可补充维生素B12)
5、坚果(如花生、栗子、核桃等,可提高抵抗力。)
6、水果(最好是热性水果,如榴莲、龙眼。因长期吃素会偏寒,所以要适当地选择热性食物。)
二、配合休息时间效果更好:晚9点睡,早5点起来,那么一生都不会有大病。
三、吃素时头发容易发黄、变白,这时要补充黑芝麻糊,一般喝两三天后头发都可以变黑。(建议买“南方无糖黑芝麻糊”,效果很好。)
四、早上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吸收一下天地精华,如怕晒黑的人则不要尝试,但我早上晒太阳是越晒越白,奇怪。
五、吃素是一种行善,善有善报,我吃素后各方面都很顺利,我认为这是一种福报。
六、吃素后的身体状况:
1、身体及外貌恢复到八年前的状态,身上的赘肉都没有了,皮肤更光滑。
2、按摩师说我的肚子是她见过最好的肚子没有宿便,因素食在一天内就可消化掉。当时在旁边的顾客说被我的肚子给震撼了,要求我把素食的经验写下来,于是就有了本篇文章。当时在美容院里知道的人都拿去复印,很开心有这么多的人喜欢吃素,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
3、性格更柔和、开朗,心态更好,心中经常有喜悦感,更容易与别人相处。
4、头脑更清晰、反应更敏锐,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事情都很顺利。
5、我是从09年8月1日开始吃蛋奶素(即不吃肉,但蛋和奶仍然吃),三个月后,11月1日开始纯素食(即连蛋和奶都不吃),到12月13日才过了四个半月而已,效果就已经这么好了。
七、吃素需要一个自然的渐进过程,比如三天吃一天的素,再慢慢增加素食的份量。这一条很重要,无论是要改变什么习惯,都会引起各方面的不适应。我五年前一下改变以前的饮食习惯,完全不吃肉,只吃饭和青菜,不懂得科学吃素,一个星期后浑身无力,害怕起来反而吃更多的肉,痛苦几年后才知道科学素食与养生知识,科学吃素后仅四个月就效果惊人。
八、看了以上的科学素食知识,是不是感觉很复杂很麻烦?如果怕麻烦,那么可以去素食馆吃,素食馆一般都包括谷类、豆类、蔬菜类,坚果和新鲜水果就少一点,不过坚果和水果都是即食的,可以随买随吃,很方便。
至于休息习惯,也有许多人认为自己做不到。无论是改变饮食还是改变休息习惯,都是应该顺其自然,不要太勉强自己,但如果是自己下定决心去改变,让自己变得更好,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决心去做一件事情后,你就会想到无穷的实现方法!
我们的心性和佛本是一体,迷与悟却有天渊之别。静然思之,岂不可耻?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八日开示
我们众生与佛的一念真心,是无二无别的。为什么佛早已成正觉,而我们仍然轮回六道,昏迷颠倒,整天爱呀、爱呀爱的,情情爱爱,丈夫也放不下,妻子也放不下,子女也放不下,终日在六尘里转。他没有看得那么重要,家庭却看得那么重要,总是说:“我要负我的责任。”到你死了,谁来负你的责任?简直不懂得算数。知道应该修行,便去修行,为什么要管这么多闲事?
经文上说:“而佛世尊却具无量神通智慧。”有神通就是有智慧,智慧驾御神通,神通和智慧是二而不二。你若没有智慧,也不会有神通,此乃是由功德庄严的。
“而我等则但有无量业系烦恼”,你想一想,一生中跟这个有关系,跟那个也有关系,所以被业力缠缚。昔日妄造业缘,今时则被业力所牵,你想脱离三界,业力却不肯放过你——善恶夹杂业,净染夹杂业,人我夹杂业,是非夹杂业,统统来了。人被烦恼所障,生死所缚,所以终日迷迷糊糊。
你想要修行吗? “未到时候哩!”
你想修行吗? “多等一会吧!”
总是拖延:“等多几年,小孩子长大了才算。”
“多等几年,孩子结了婚才算。”
“等我见到孙子才说吧!”
“等孙子结了婚才算。”
“我还未看到曾孙哩!”
这样哪里有完的一天?你们不要被世上虚假的快乐迷住了,所谓“名利小事人人好,生死大事无人防。”很多人又怕子女没有钱用,于是拚命地为子女打天下,结果:
“财也大,产也大,后世子孙胆也大,
天下事儿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小,产也小,后世子孙胆也小,
些些事儿自完了,子孙产小祸也少。”
给子孙留钱愈多,愈容易惹出大祸;给子孙留钱不多,反而没有这么多麻烦。所以又说:“有子强如父,留财做什么?有子不如父,留钱做什么?”有子女比你更有本事,你留钱给他做什么?子女若不如父,留钱给他,让他去吃喝嫖赌,放逸无度,反而累了他。
“心性是一,迷悟天渊”,我们的心性和佛本是一体,迷与悟却有天渊之别。“静然思之,岂不可耻?”我们只懂得挂儿挂女,不会挂佛挂菩萨。没有人心里惦念佛菩萨多辛苦,只懂得为自己子女劳碌奔波,供他们读大学,考博士学位,将来出人头地,做个大老板,那时候我有私家车出入,吃得好,住得好,尽情享受。
“修德有功,则性德方显。”当你修行有德时,什么智慧、神通都自然显现出来。所以说:
“聪明乃是阴骘助,阴骘引入聪明路。
不信阴骘使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阴骘,就是人家见不到的功德,无形无相的好事,例如你默默地帮助他人,不要人知道,不居功。所谓:
“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不用到处去卖广告,说:“你知道吗?泰国哪间庙是我造的,新加坡哪座桥是我修的,香港哪个宝塔是我盖的。”
可是怎么知道你的钱来历如何,是否干净?或者你偷来、骗来的,那就功不补过了。佛,是你欺骗不来的。不可以造了罪业,然后到庙里说:“佛老爷,我送你一点钱,贿赂贿赂你,你能消我的罪吗?”佛不是这样的。
所以经文上说:“不辜佛化,不负己灵。”就是这个意思。
瓜田推荐辞:俞敏洪总有点新想法,他能把“新东方”从无到有搞成今天的规模和影响,不是因为运气太好,是因为他的脑子太值钱。他在这篇文章中谈的两个概念“有钱”和“值钱”,有点意思,对正在职场打拼的年轻人尤其重要。你如果家里有钱,就赶紧充分利用这良好的条件增长自己的本事,让自己值钱,而不是忙着炫耀,那太浅薄。如果你没有钱,就更要加倍努力,尽快地使自己增值。许多人容易安于现状,因为怕吃苦,就在一个平面上徘徊、滑动,没有攀登,没有坎坷,所以终其一生,既没有钱,也不值钱。许多人是拼搏了一辈子,但也没有达到值钱的阶段,这里原因复杂,就像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却没有收成一样。我们只能这样说:你好好种地,可能歉收(也可能丰收),但不种地肯定吃不上饭。
  很多人一辈子有两个追求:一个是有钱,一个是值钱。
  有的人运气好,出生在富贵之家,一出生就像贾宝玉一样嘴里含着玉,有钱就不是问题。但有钱解决不了第二个问题,也就是你本人值不值钱的问题。
  值钱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比如你去找一份工作,人家给你开出百万年薪,那就表明你很值钱;如果人家每个月只给你开一千元工资,那就表明你还不够值钱。有钱和值钱是两个概念。有钱的人不一定值钱,比如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富二代”腰缠万贯,但除了挥霍什么都不会,这样的人“分文不值”。但值钱的人早晚会有钱,因为值钱的人都有足可夸耀的某种能力,凭借这种能力,他不仅可以安身立命,还能积累财富,这样的人甚至连存钱都不需要。比如一个著名的画家,他需要钱的时候只需画一幅画就行了。所以人们常说,不要把自己变成“储钱罐”,因为没有人能够靠储钱变富;但一定要把自己变成“印钞机”,需要钱的时候可以随时靠能力去取。
一个人与其有钱,不如让自己变得值钱。值钱的人才能体会到什么叫成就感。对于一个追求有意义人生的人来说,成就感至关重要。成就感从哪儿来呢?来自于自己付出努力之后得到的某种收获。收获越大,成就感就越大。如果一个人的钱是伸手向父母要来的,那无论有多少钱他都不会有成就感。如果一个人的钱是靠自己赚来的,那不管赚多少他都会有成就感,而且只要来路正,钱越多,成就感会越大。
说到底,赚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把思想放入一个人的脑袋之中,就像把钱从别人的口袋里掏出来一样困难。这句话是想说明一个人思想改造的困难,但同时也恰恰说明了赚钱有多么不容易。所以,能够赚到钱的人都应该是有点能力的人,也就是值钱的人。如果一个人最初身无分文,经过自己的奋斗,最后功成名就,那么他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成就感是幸福的重要基石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体会过奋斗所带来的成就感,那么他的人生幸福值也必定要打个折扣。现在,很多父母以爱的名义为孩子今后的人生准备好了一切,可谓用心良苦,但事实上却剥夺了孩子的奋斗空间,也因此剥夺了孩子原本能够体会到的幸福。我们在中国的“富二代”身上常常能看到这种情况。
  一个人是不是值钱,有一个转折点。大学毕业的时候,你急于找工作,四处求爷爷告奶奶,不管给多少工资都愿意干。这个时候是你求别人,你的个人价值尚未得到体现,也可以说,此时的你还没有个人价值。当你踏上某一工作岗位时,因为对工作内容尚不熟悉,需要央求别人来教你,这个时候你也不值钱。之后,通过不断的努力,你成了某一领域的专家或非常出色的管理者,这个时候就是别人来求你了:老板会给你升职加薪,求你不要离开;别的单位会提供更高的职位和更高的工资,千方百计来挖你。这个时候,你才算真的值钱。一个值钱的人就可以摆谱了,因为有了摆谱的资本。比如诸葛亮,他为什么要刘备三顾茅庐方才答应出山?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要摆一下谱,这样刘备会更重视他,未来会给他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摆谱是需要能力作为资本的,否则就是找死。比如《三国演义》中的祢衡,光知道摆谱和骂人,却没什么治国方略,最终死于刀下。
  一个人不断努力的过程就是让自己不断值钱的过程:值钱之前,是你求别人;值钱之后,是别人求你。我把值钱前后的这一转变叫做“价值转折”,也就是一个人的个人价值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这里说的“别人求你”,不是因为你有权,而是因为你有能力。假如你碰巧有能力而且有权力,那就该一心一意当好人民的公仆,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千万别让人民天天求你。这个时候,不管你有多么值钱,都得离钱尽量远点(文:俞敏洪)
这个电影拍摄年代比较早,所以画面没有那么fashion啦,主要讲了达摩祖师出家因缘、求道因缘、来中国普法的经历。电影虽然年代早,也有些奇幻的成分,但佛理还是很深的。看过电影之后有些浅见和心得,写出来分享。
1.因果相续,冤冤相报何时了
菩提达摩的父亲遭鬼附身,其实这个鬼就是因为国王灭了他家族而回来报仇的啦。这个桥段很多电影里都有,我们却都当做情节看而已。事实上,这就是因果的道理,有因必有果。他人对你不满,必有因也。有因则有果,没有人逃得了因果。冤冤相报何时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你的执著,即见明澈的天空。
2.吃素还是吃肉
还是三太子的达摩与和尚讨论吃素还是吃肉的问题。三太子说为了营养得吃肉呀,和尚说自己一生吃素,照样勇猛刚进,可见肉不是维持生命和健康的必要因素。三太子说自己不出家,自己出身就是王子,和尚说那就随缘吧。谁说这和尚只能天生哒。。。机缘成熟,剃发修行,一介布衣,左右清明。事实证明,吃素确实有好处吧。三太子此后吃素,头脑越来越清明。之前和尚说他智慧忽明忽暗,后来三太子就觉悟出家喽~.~
3.为什么出家
出家的理由是什么? 三太子说,任何答案都不能说明我求佛之心,不如不说。
和尚让三太子盖一间稳固的自修室以表心迹。三太子盖了好多次,一直发愁怎么老是盖不好呢,心里想着,盖不好就无法出家修佛呀。后来房子总是被毁,心生困顿,心想,难道是自己与佛无缘嘛。这就是执著幺。房子改好了才能学佛吗,房子好坏与学佛有关吗,有没有房子与学佛有关吗? 后来三太子醒悟,找到了自修室,佛道修行在心中。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师父为达摩祖师剃度,第一刀:断除一切烦恼,第二刀:誓修一切善法,第三刀:普渡一切众生。六祖慧能传里面也有这个剃度的过程,好感动,哇咔咔~~~
5.污泥与莲花
没好没坏,因人而已。好坏不都是个人自我的投射吗?
6.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普通人随缘即变,觉悟者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7.磨瓦成镜
既然磨瓦不能成镜,那么坐禅岂能成佛呢? 禅修,非独独坐禅,而坐禅也未必可以成佛。坐禅只是个修行的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要执著于只有坐禅才能成佛。禅修,即是修心也。心就是根本。念从心生,亦从心灭。
8.与皇上的对话
皇上说我做了那么多善事,功德如何呀;达摩说木有功德;为了什么而做什么,起心动念皆已造业也;
皇上问这世上有木有佛呢? 达摩说没有。佛,是名为佛;本质是佛性,人人都具有;
皇上问你知不知道自己是谁呢? 达摩说不知道,无我了哦。。。
神会受困于噩梦,跟师傅说,自己天天念经,每次都很诚心所求的。师傅说你错了,不应有所求。所以我说过,禅修、念经等都是一样的,仅仅是形式不同,其实法门都一样:定一心而已。
师傅说,儒释道本一家,神光,不要太执着。认为自己是对的,别的是错的,不就是根本的分别心。所谓对错善恶,一体多面,因人而异。
有个和尚请教达摩祖师佛法,说一切皆空也。达摩敲了他一下,他疼了哦。空了还疼什么哦。这是学佛初学者经常遇到的问题,这里面有两个错误:第一,顽空,执著于空,和执著于有,又有什么区别;第二,好高骛远,知道的人多悟道的人少啊,“空”可不是你所理解的这个意思哦。
12.面壁九年
有关面壁九年,网上有很多解释。我个人认为,这是因时宜的善巧开示。
13.神会遇兔
嘿嘿,兔子是善缘哦,来渡化神会滴。这就是“缘”。没有兔子,神会怎么知道有达摩面壁;没有兔子,神会又怎么看得到自己在男女关系上的弱点。兔子就是镜子,世界就是镜子,照出了你的内心。
14.禅宗以心传心
禅宗衣钵传到六祖不必再传,到时候禅宗法门已传遍各地,不过知道的人多,行道的人少;说理的人多,而悟理的人少。“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衣钵为何还传,因为很多人不信佛教,所以僧传衣钵只是一个形式,让众人有所信的工具。
电影里面有很多奇幻和神通的故事,当然有一些是情节,有一些未必是假。我只说一个,就是贼人射杀达摩,但是后来其实达摩并没有死,反而在寺里敲木鱼。这个看上去很奇幻,类似的故事其实在佛教历史里面诸多人物里都有提到;也就是说,很多人有这样的能力;近代的虚云大师,其弟子就多次记录了虚云大师这样的能力。明明刚才还在跟师傅说话,一出门,师傅已经在门外了。这是对时空的超越。
发布时间:日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蔡薇 葛新
核心提示:据报道,长江当涂水域鱼类监测站在检测中发现:安徽马鞍山江段出现多种外来物种,这些外来“洋生物”不少是被人们放生进入长江的。专家呼吁:外来物种不能随意放生,否则会对长江水生生态系统造成难以挽回的恶果。
央广网马鞍山10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长江当涂水域鱼类监测站在检测中发现:安徽马鞍山江段出现多种外来物种,这些外来“洋生物”不少是被人们放生进入长江的。专家呼吁:外来物种不能随意放生,否则会对长江水生生态系统造成难以挽回的恶果。
长江当涂水域鱼类监测站在对鱼类资源抽样调查时发现:马鞍山市当涂江段出现多种外来物种,这些外来“洋生物”侵入长江,严重威胁着长江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安全,对长江原种资源构成很大威胁。
长江当涂水域鱼类监测站工程师徐东坡:我们在日常监测在发现:江段出现了多种外来“入侵者”,比较典型的是巴西龟、鳄鱼龟、福寿螺、淡水白鲳。其中,巴西龟发现得最多,这些“洋生物”之所以会侵入长江,就是因为市民随意放生所造成的。
我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明文禁止使用外来水生生物物种进行增殖放流。然而,目前一个严酷的事实是:由于许多人不了解放生的具体规定,对外来品种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清楚在江河野外具体该放生什么、不适合放生什么,导致市民从流动的摊贩手中购买外来物种在长江放生,原本善意的放生,造成 “好心办坏事”的不良后果。
长江当涂水域鱼类监测站工作人员程国清:外来物种经过侵入、定居、适应和拓展等过程,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导致生态环境变化,长江原有的生态资源不能支持当地物种繁殖,严重的话会导致当地生态系统崩溃。
渔业专家呼吁,个人或组织到江河放生,首先应该遵守有关水生动物保护规定。个人在放生水生生物前,可以通过渔政部门联系原种场,购买正确的放生物种,或者参与到渔政部门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中来,切不可将外来物种随意放生到江河湖泊,市民一旦发现奇怪物种,请及时向渔政部门报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进步英语怎么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