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刀和军用开山刀刀哪个好?

蕞尔岛国,为何能制造出这么锋利的日本刀
14回复 1950浏览
暴雨倾泻中,一辆汽车风驰电掣般咆哮而来。男人站在路中央纹丝不动,脸上依旧冷冰冰的,就在汽车即将撞上他的瞬间,他挥起手中的刀,雨点横飞中,汽车被一刀劈成两半……这是科幻大片《》里的一幕。电影里的日本刀,斩汽车、斩僵尸、斩铁血战士,无坚不摧,俨然成为好莱坞大片第一利器。也无奈地承认:“长刀,此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闪而前,我兵已夺气矣……遭之者身多两断。”1、日本刀有多可怕锋利,是日本刀最可怕的地方之一。对刀剑的最高评价是十三个字:“吹毛立断,削铁如泥,杀人不见血。”《水浒》中有杨志卖刀一章,在泼皮牛二的纠缠下,杨志不厌其烦的演示了吹毛立断和削铁如泥的功能,只不过杨志剁的是比铁软很多的铜钱,你如果有兴趣,回家找把工艺好、分量重的菜刀,也能剁断铜钱。“削铁如泥”当然是艺术上的夸张之说,事实上,现代最锋利的*河蟹*,应该算医院里掺有金刚石粉的眼科手术刀,却也无法达到削铁如泥。说起刀枪的锋利,古代日本有很多文学色彩很浓的传说。比如将一把宝刀插入溪流中,刀刃冲着上游,随波飘来的落叶碰到刀刃会自动分成两断。比如名将本多忠胜有把名枪“蜻蜓切”,更是锋利到极致:一只蜻蜓如果不小心停到枪尖,会因为自身分量的压迫而被切为两截。甚至,日本传说中还有把杀人不见血的名刀,叫“村雨”,斩杀人后,从刀锋会有露水自动流出清洗血迹。从日本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浪人持着新铸的刀躲在树后,等待过路的商人、游方僧侣、乞丐路过,用以斩杀试刀。如果满意,还可以当场命名此刀。比如斩杀了一个米贩,就叫“米贩刀”。不过更多的有钱人是选择花钱买来死刑犯的尸体,底下垫上稻草,聘请专门的试刀师傅,选择吉日试刀。如果一刀斩断尸体,就可以在刀柄处得意的铸刻上“一胴切”的字样,推而广之,可以“二胴切”、“三胴切”等等,据说日本名刀“童子切”(日本平安时期源赖光的爱刀,因传说其斩杀了妖怪”“吞酒童子”“而命名。此刀为著名的刀匠大江安纲制作,日本国宝),曾一刀斩断了六具尸体,而且刀刃都透过稻草碰到地面了。唐顺之猜测:“闻道倭夷初铸成,几岁埋藏掷深井。”明末的博物学家屈大均则有更离奇的考证:“闻其国无论酋王鬼子,始生,即以镔铁百淬之溪中,岁凡十数炼,比及丁年,仅成三刀。其修短以人为度,长者五六尺,为上库刀;中者腰刀;短小者解腕刀。初冶时,杀牛马以享刀师,刀师卜日乃冶,以毒药入之,刀成埋诸地中,月以人马血浇祭,於是刀往往有神。其气色阴晴不定。每值风雨,跃跃欲出,有声,匣中铿然。”很明显,明代人的思维方式,仍然摆脱不了中国传统铸剑的“滴血刃内,投身于炉”的窠臼。到了今天,我们终于能解释古代人的疑问了。从理论上说,*河蟹*要想锋利,就得硬,越硬越锋利,但过硬就容易折断,所以古代的刀剑制造者,往往穷尽一生研制,怎样使刀刃又锋利又不至于折断。日本刀在学术上叫做平面碎段复体暗光花纹刃,是用低温高炭钢,反复锻打淬火冶炼研磨而成,简而言之,经过刀匠一系列繁琐细致的加炭锤打、淬火、研磨,可以确保刀刃的硬度和韧性。当然,使用起来也需要很细致的保养工作。除了工艺上的千锤百炼,日本刀独特的弧月形设计,也是它超强切割能力的奥秘所在。首先,日本刀本身的弧度符合工程设计原理和物理学原理,双手握刀更能在各种不同的角度下,随心所欲地展现出最大的切砍范围;其次,日本刀的刀刃有锐利的斜面,结合厚厚的刀身,就像一个楔形,最适合切割。对于血肉之躯来说,这样挥舞如飞的利器绝对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美国《武士刀传奇》里演示了用各种世界名刀砍假人的效果,唯独日本刀将假人斜劈成两半,比起同为世界名刀的大马士革刀,切割的效果更胜一筹。日本是个低资源国,除去少量铁砂之外,当时根本采掘不到易生高温的燃料矿源,自然环境的恶劣逼使工匠们别出心裁,经过几百年的去芜存菁,终于研制出世界上最锋利的冷艳刃,确实令人佩服。日本刀在江户时期传到欧洲时,立刻被欧洲人所叹服,和浮世绘一起被誉为东方两大奇迹,但是,工业技术水平远在日本之上的欧洲,却死活复原不出日本刀的工艺!直到今天,日本刀的工艺虽然不是秘密了,但研磨出一把精良的日本刀仍非易事。据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武士刀传奇》介绍,按古法锻造,十五个人耗费半年才能打造一把武士刀。日本刀的雏形是源自唐朝的唐刀,遗憾的是,我们自己反而遗失了祖宗的工艺。图:全世界仅存的藏于日本正仓院的唐样大刀中国古代宝刀宝剑辈出,战国时代吴、越的铸剑师,打造出干将、莫邪、巨阙、湛卢等传奇宝剑,时候曹操命有司制造出多把“百辟刀”,蜀汉著名的兵器制造家蒲元在斜谷口为铸刀三千口,能砍断灌满铁珠的竹筒。而东汉时代出现的“百炼钢刀”,已经达到中世纪刀剑制作的最高水准。可是百炼钢的技术,唐以后就失传了,以后中国所用的军刀大都用钢条锻打,用水或动物尿液淬火,刚性有余而柔韧不足,很容易锈蚀和折断。刀剑工艺的失传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的封建统治太严密了。拿宋代来说,民间不允许私藏刀剑,违者处死,锻冶刀剑的工艺资料更是当权者的忌讳。再加上承平日久,重文轻武,佩戴刀剑完全是出自装饰而忽略实用。至于地方上的铁匠,能打出耕田的锄头、切菜的菜刀,就算合格了。到了明代,刀剑的工艺更是每况日下,戚继光曾埋怨过军刀“砍入不深、刀芒一秃,即为顽铁矣。”顽铁岂能杀敌制胜?戚继光很快在军中仿造日本刀,成批量生产,后世也称为“戚氏军刀”。在蓟镇戚家军中,倭刀已经成为制式装备,“凡鸟统手,给长倭刀一把。”但是,就算明军士兵和倭寇都拿倭刀互砍,结果多半还是倭寇赢。2、 刀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使刀的人除了锋利,倭寇双手握刀的凌厉刀法,是另一个可怕之处。和戚继光同时代的武将何良臣就不胜感慨:“日本刀不过三两下,往往人不能御。”晚明武术家屈大均在他的《广东新语?语器》中的一段描述最为精到:“其人率横行疾斗,飘忽如风;常以单刀陷阵,五兵莫御。其用刀也,长以度形,短以趋越,蹲以为步,退以为伐。臂在承腕,挑以藏撇。豕突蟹奔,万人辟易,真岛中之绝技也。”写过《日本刀歌》夸赞日本民风,明代唐顺之写过《日本刀歌》感慨抒怀,但还是清末秋瑾的《红毛刀歌》一针见血:“自强在人不在器,区区一刀焉足豪?”
是非成败转头空,功过自有后人论。
感觉有blst没看
越发敬佩冷兵器时代沿海抗击倭寇的先辈们!
最是人间留不住,容颜辞镜花辞树。
引用2楼 @ 发表的:
越发敬佩冷兵器时代沿海抗击倭寇的先辈们!
其实倭寇没有说的那么弱的,是值得敬佩
是非成败转头空,功过自有后人论。
亮剑里面的魏和尚拿把红缨枪就和拿将官刀的鬼子高官打了一会儿完好无损,当时感觉就有点假发自手机虎扑
这个我看过
后来跟我大天朝的开山刀比了一下就没有然后了
申博 /shenbo/
申博138 /shenbo138/
工匠苦苦研究,战士苦苦练习,自然而然强大,不是什么秘诀,却也不是谁都可以做到
朝鲜还能造合弹呢……发自手机虎扑
“好在我始终坚信会有光明的日子等在前方,现在,我想更光明的日子已经开始了。”
日本制作要N多工序,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做一把起码半年以上时间,牛逼有什么奇怪。
其实阵地白刃战我们用废旧钢材打的鬼头刀也不输日本刀。
日本的冶炼技术是汉唐传过去的吧
一日紫金 终生湖人
= =精工细作的东西吧 毕竟人家当年有这条件
唐刀已失传
所谓承诺 都要分了手 才承认是枷锁
引用5楼 @ 发表的:这个我看过
后来跟我大天朝的开山刀比了一下就没有然后了
感觉开山刀和武士刀不是一个性质的,没法比,开山刀不能做的太锋利因为使用的环境问题,如果刀锋的太小的话容易爆刀,就是豁口。而武士刀是专门用于斩杀活体的,尽管有骨骼组织的影响,但是在斩开表皮放血的过程中,锋利度还是很关键的,所以武士刀会尽可能锋利。不过砍铁啥的就比开山刀弱很多
我家有一把小日本的陶瓷刀,切水果用的,那真的好用
日本刀不是量产型武器,是精工细作的产物,本身就只有少数武士可以装备,而明军一线抗倭军队的装备,都是三流工匠的产品(一流的都在北京为禁卫服务),两者本身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再加上原料的差距,中国的铁矿石本身就品位低,含硫高(这的问题至今依然无解,所以国家只能每年从澳洲进口大量优质铁矿石),再加上从宋代起因为森林资源的紧张中国人都用煤作为燃料,而中国的煤又是高含硫,所以导致最后的冶炼出来的钢铁因为杂质太多而脆的很
事实上就锻造工艺而言,中国人的技术至少甩那些蛮夷上百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53人参加识货团购388.00元164人参加识货团购169.00元32人参加识货团购168.00元147人参加识货团购348.00元161人参加识货团购479.00元24人参加识货团购549.00元44人参加识货团购149.00元74人参加识货团购429.00元84人参加识货团购368.00元83人参加识货团购208.00元16人参加识货团购288.00元97人参加识货团购359.00元锰钢,高碳钢,花纹钢,做武士刀哪个好?
扯东扯西扯擪苑
真正的好刀是必须设法融合高碳钢和熟铁的优点的.在古代,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折叠锻打,把高碳钢和熟铁一层一层细密地打在一起,这样打出来的刀就兼有高碳钢的锋利,和熟铁的韧度.这种工艺打出来的刀剑在古代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了,虽然这种工艺是中国发明的,但后来是伊朗(古代波斯)那边的锻造工艺最好,因此又被称为大马士革钢;又因为折叠锻打出来的钢,表面会有一层一层的纹路,很美观,因此又成为花纹钢
高炭钢,和锰钢选哪个
但必须是高锰钢
高锰钢主要指弹簧钢板,韧性好,适于做开山刀(刃长大于30cm),但最好用旧钢板,就类似揉过的面更劲道。锰钢因为淬火工艺简单,所以多用于手工刀(尼泊尔廓尔喀军刀,藏刀,新疆英吉沙小刀)
高碳钢硬度较高,但含碳量也分很多级,且跟刀的长短应该成反比。1085就适合做比1095更长的刀,碳增加硬度同时也就降低韧性。 (碳钢种类更丰富,淬火温度要求较高,所以多为工业化刀具厂应用,而且做为顶尖世界水平的瑞典和日本手工刀匠多用碳钢,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硬度HRC58以上,几乎没有用锰钢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抗战大刀VS日本刀 孰强孰弱?
冷兵器研究所
原标题:抗战大刀VS日本刀 孰强孰弱?要说中国的大刀让小日本真正尝到苦头,并写下浓郁一笔的,就要从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大刀队喜峰口大捷开始,这个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调调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我们今天聊聊大刀的对战鬼子刀枪的优劣:1. 中国军队普遍都装备着大片刀!这个是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工业水平决定的!抗战的中的中国,工业水平及其落后,经济水平也不咋的,所以这两大因素就直接制约了军工业的发展!打了多年内战的中国国民政府,本来就已经是千疮百孔!突然,小鬼子来了,而且是到了不得不打,不打就只能亡国灭种的时候了,那还能怎么办?只能打了!武器装备是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了,所以,大刀就应运而生!毕竟大刀装备起来简单容易!日军掳获的完整的中国大刀,皮质刀鞘上写有日军的姓名2. 中国军队普遍装备大刀是迫不得已!前面已经说了,战备不足,装备太差!大刀就有了用武之地了!其实这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是为了弥补武器弹药不足!总不能让士兵拿走锄头木棍去和鬼子拼命吧?肩抗大刀的29军士兵3. 中国军队装备大刀是因为这个容易制作!大刀的原材料都是普通的熟铁打造,也不需要太高的技术水平,找两普通的铁匠,支几口灶,准备一些家伙事儿,找点破锅熟铁就没能够打造!简单加工就能够使用!4. 中国军队的构成多为农民,几乎没有受过太多的军事训练!这个也客观上造成了抗战中的中国军队单兵素质低于日本军队!据相关史料记载,在实战中,往往需要三到四个中国士兵才能干掉一个日军士兵,主要说的是白刃肉搏的时候!这个时候,鬼子的三八大盖的军刺就开始真正遭遇中国的大刀!中国军队的单人掩体旁,都插有一柄近战肉搏时使用的大刀5. 在真正的白刃战中,极少单纯使用大刀和鬼子拼杀的!就宋哲元的大刀队来举例,他们基本上都是大刀加短枪的模式,在实战中,短枪配合大刀的战术效果是最明显的!只要还有子弹,基本上,就是远处的用短枪击杀,近处的用大刀砍杀!极少出现纯粹的拎着大刀和鬼子肉搏的情况!在与日军的对峙中,一名战士摆出蔑视敌人的姿势6. 鬼子的士兵都是经过的严格军事训练,其基层指挥人员基本来源于士官学校,所以单兵素质是没得说的,而这个是和中国军队是恰好相反的!所以在单兵素质上,中国军队是绝对不占优势的,武器装备也不占优势!所以神剧里面那种大刀对着鬼子可以砍瓜切菜的场景,基本上不可能出现的!一对一的情况,普通的中国士兵,没有武术基础的情况下,很难拼杀拿着三八大盖的鬼子兵!鬼子的个子不高,所以在制式武器的设计和配备上也就变态的弥补了这点,熟悉武器的铁友都知道,“三八大盖”全枪长1275mm,可以说是二战时期主要参战国家军用步枪中最长的步枪,比当时苏联红军使用的莫辛.纳甘.62mm步枪还要长43mm。再加上500MM的刺刀,加起来就有近1.8了,都知道白刃战的时候,一寸长一寸强,从物理学的角度上也就不难理解,大刀对三八大盖并不占优势!“九一八”前后在东北使用的大刀7. 也许有人会说,我中华民族自古尚武!这个不假,但是这个不代表所有的农民都是武术家,都是格斗高手!其他不说,看看抗战八年中日双方军队是战损情况就知道了;整个抗战期间中日军队伤亡比是:3600万/81万,想想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大刀成为了抗战期间国人的一种精神象征8. 从格斗技巧方面来说,中国大刀在军队中装配并结合实战经行研究和训练推广的祖师爷,恐怕就要数冯玉祥的西北军了!“破锋八法”,名镇山河!中国军队大刀玩法,恐怕都和这个沾上了一定的关系!而小日本的士兵是经过了严格和较为专业的刺杀训练的,白刃拼刺玩的是炉火纯青,而中国军队的士兵在这个时候就显示出了太多的不专业,毕竟都是一群平日里拿锄头的农民,拿家伙的工人,突然就拿起了枪,根本就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就上了战场,好的有三个月的短暂训练,差的甚至从穿上军服到上战场牺牲都是数日的事情,这个是根本没有办法比的!在这个时候,和鬼子玩刺刀吃亏是必然的,大刀在这个时候,就成了很好的补充!尤其是喜峰口一役,鬼子是吃够了大刀的苦,所以大刀的威名就迅速的在鬼子间传播开来,这个也有一定的因素!9.身体素质方面!中国军队在当时的身体较鬼子士兵来说,瘦弱不少,这个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经济发展情况是相关的,所以这个就注定了,对日军士兵的白刃格斗,很多时候只能是多对一,这个是合乎历史的,绝对不是神剧中那些一把大刀砍光一堆人的情况,这个简直就是东方夜谭!10. 所以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打的极其的艰难,是数以千万计的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的胜利!他们的丰功伟绩是不容践踏和亵渎的!来之不易的和平更是值得我们珍惜,居安思危,小日本亡我之心数百年就没有停止过,说什么中日友好邻邦,那就是瞎扯淡的事情!要想谋得百年安宁,唯有富国强兵!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剑指东瀛,马踏倭奴才是真正的安身立命之道!影视导演编剧们,请尊重历史,还原真实的抗战艰辛,给我们的年轻一代们一个争取的历史观,我们的八年抗战不是瞎扯淡的拿着狙击枪,挥舞着大刀片,泡着妞,吹着口哨就过来的,里面包含着多少的血泪,付出了多少年轻的生命。若您对刀剑感兴趣也可加龙泉铸剑师章师傅的私人微信号:ZJSSLZ若您想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zngu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砍刀开山刀货到付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