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电脑下载的亲朋打鱼快捷键路径转换为选区快捷键炮塔不能用了?以前一直都可以的

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view//id_XNDIwOTg2.htm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您的位置: →
→ 亲朋棋牌 相关合集
亲朋棋牌官方下载_亲朋棋牌手机版_亲朋棋牌游戏
亲朋棋牌专题为玩家们整理出了亲朋棋牌推出的各种游戏,如:亲朋爽翻扯旋、亲朋爽翻牛牛、亲朋爽翻十点半、亲朋爽翻二人麻将、亲朋爽翻捕鱼等。每款游戏都是亲朋棋牌精心开发的,在传统玩法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和玩法,都非常具有特色,会给玩家们带来全新体验的。喜欢玩棋牌游戏的朋友,赶快下载体验下吧!亲朋棋牌介绍亲朋棋牌有游戏规则本地化、配音本地化、玩家本地化三大主要特点,更有易操作、上手快、赛事丰富、服务好、够安全、互动性强等特点于一身。用户可以通过它及时了解并体验本地和全国正在流行的棋牌娱乐玩法,更能体验VIP般的客服服务和安全保障服务、畅享精彩网络生活。
全民豹子王游戏是一款内容非常全面的手机棋牌游戏,在游戏中我们可以全国的高手过招,看看谁的牌技更加的高超,有兴趣的小伙伴们不妨来绿色
三人关牌手机版是一款玩法非常独特的棋牌游戏,游戏可以智能选牌,全新的撮合机制,精致的画面,较为真实的玩牌体验,更有特色音效,快来绿
亲朋棋牌捕鱼手机版是一款非常好玩的手机捕鱼游戏,由亲朋棋牌官方推出。游戏在传统捕鱼游戏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一样的玩法,不一样的体验
亲朋手机令牌是亲朋棋牌官方发布的一款登录验证的安全工具,使用手机令牌动态密码进行验证更安全有效,是亲朋最简单、最方便、最安全的验证
亲朋棋牌手机版是亲朋棋牌游戏大厅的手机客户端,一款棋牌游戏为主的游戏平台,还提供一些休闲游戏,现在的游戏包括:爽翻二人麻将、爽翻牛
亲朋手游爽翻扯旋是一款在我国非常流行的纸牌游戏,游戏玩法跟牌九类似。扯旋游戏用的是扑克牌,共32张,每桌可以2~6名玩家一起游戏,共3轮
爽翻十点半是一款极具地方特色的纸牌游戏,以贵州地方最为流行,参与游戏者最少为2人。使用1副牌中的52张进行游戏,需要拿掉牌中的大小王。
亲朋爽翻打地鼠是由亲朋棋牌推出的手机打地鼠游戏。游戏在经典玩法的基础上,加入了技能玩法、新生物等全新元素,是游戏更加有趣。快来绿色
亲朋棋牌是一款极具地方特色的棋牌游戏大厅,平台融合了浓郁的川渝地方特色,更有易操作、上手快、赛事丰富、服务好、够安全、互动性强等特
亲朋打僵尸手游是一款休闲益智手游,游戏以技能特效和玩法多样著称,搞怪的僵尸造型配上华丽的特效武器,给玩家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亲朋沅江麻将作弊器是一款专为同名麻将游戏打造的游戏作弊工具,无限房卡任你玩哟,还能透视牌友的牌,需要的朋友赶紧来绿色资源网下载吧游
爽翻捕鱼3D送金币版是一款非常有趣的Q版手机3D捕鱼游戏,由亲朋棋牌官方推出。游戏最大的特色在于,在线即可送金币,每天都有金币拿,金币送
爽翻二人麻将手机版是一款移动端的二人麻将游戏,由亲朋游戏官方打造。游戏采用国标麻将算番规则,方便大家接受。游戏新增多种玩法,还有多
亲朋手游爽翻牛牛是一款创新玩法的扑克游戏。游戏在传统牛牛的玩牌基础上,改变玩法规则,让你感受更加快乐爽high。游戏画面精美,让你看起
亲朋手机令牌电脑版是一款非常便捷的登录验证安全工具,有了它以后,用户就可以非常轻松的进行亲朋账号的登录和验证了,欢迎有需要的朋友到
亲朋手机令牌是亲朋棋牌官方推出的帐号保护应用,用于登陆游戏时的安全验证。使用手机令牌动态密码进行验证更安全有效,是亲朋最简单、最方
亲朋棋牌苹果手机客户端是由亲朋游戏官网推出的一款以四川棋牌为主的游戏平台,精选海量优质棋牌游戏,地道的四川棋牌游戏玩法,汇集海量游
亲朋沅江麻将游戏是一款专为喜欢打沅江麻将的朋友打造的手机麻将游戏,游戏玩法丰富,画面精致,喜欢的朋友赶紧来绿色资源网下载吧游戏说明
亲朋棋牌刷分器是一款亲朋棋牌作弊刷分软件,在线刷分,无上限,哈哈,无节操,上分就是这么简单,切记低调使用,小编亲测,稳定可靠,喜欢
亲朋麻将作弊器是一款手机棋牌辅助工具,帮助各位牌友们更加轻松地赢得牌局胜利,千分作弊、看牌透视、记牌摸牌等功能应有尽有。还等什么,
亲朋爽翻捕鱼3d版是由亲朋棋牌推出的手机3d捕鱼游戏。游戏加入新的鱼种,3d画面更加精美;可以自由选择倍率,玩起来更刺激。赶快下载体验吧
亲朋打旋透视作弊器是一款非常好用的手机棋牌辅助工具,功能强大,看牌透视、记牌摸牌等都可以,免除封号烦恼。还等什么,快约上你的小伙伴
亲朋扯旋作弊器是让你在亲朋棋牌推出的爽翻扯旋游戏获得透视棋牌、快速上分等功能,还能获取无限金币和大量方法,需要的朋友快来绿色资源网
亲朋放炮罚作弊器是一款发万能的放炮罚游戏作弊辅助工具,拥有透视显牌、修改游戏数据、牌型设计等多种功能,一键开启智能辅助轻松完胜全局
爽翻打地鼠游戏是一款非常好玩的手机打地鼠游戏,是否还记得自己在电玩城是如何疯狂的打地鼠吗,现在完全将打地鼠移植到手机上来了,自己随
亲朋棋牌ipad版是由亲朋游戏官网推出的一款以四川棋牌为主的棋牌游戏大厅,精选海量优质棋牌游戏内容,内含血战麻将、四川斗地主、德州扑克
亲朋之星是《亲朋棋牌》新一代比赛平台,通过比赛的方式与其他玩家竞技,并领取比赛奖金和礼品。亲朋之星作为四川十年本土棋牌亲朋游戏倾力
亲朋极速捕鱼是一款非常好玩的手机捕鱼游戏,画面精美细腻,超多种类不同的鱼类供你们捕捉,快速射击,不卡顿,万人在线娱乐。还等什么,快
2017亲朋棋牌作弊器是一款亲朋棋牌作弊软件,官方打造,十分好用,使用于亲朋棋牌系列所有麻将棋牌游戏作弊,绝对专业靠谱,最好用的作弊器
亲朋斗地主游戏是一款经典的手机斗地主游戏,和现实生活中的斗地主玩法一样简单有趣,不同的是这是在手机上玩,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玩,与好
亲朋爽翻扯旋iPhone版是一款具有特色的手机扯旋游戏,游戏采用了经典四川棋牌玩法,支持各种联网方式,旨在为广大玩家带来一个全新的游戏体
亲朋放炮罚是一款湖南地方传统的放炮罚纸牌游戏,玩法简单20胡起胡牌,玩法简单多样约上三五好友开房一起畅玩更过瘾。快来绿色资源网下载体
亲朋棋牌刷金币软件是一款亲朋棋牌辅助软件工具,可以在线刷取大量金币,十分好用,绝对免费,不收费,没有广告的骚扰,让您嗨个够,您还在
亲朋极速捕鱼作弊器是一款靠谱的亲朋棋牌捕鱼高手辅助挂软件,具有刷分刷金币破解道具的强大功能,无需手动操作后台自带作弊,更酷炫更好玩
亲朋打旋是流行与四川一代的纸牌游戏,原汁原味还原了当地的游戏特色,画面精美操作简单,单机一键出牌,双击智能选牌,杜绝作弊杜绝机器人
爽翻二人麻将是一款手机版的二人麻将游戏。游戏以2人对战、高节奏的游戏速度、随机事件、诙谐动画音效、欢乐豆体系为主要特色,能给用户带来
亲朋放炮罚苹果版是一款湖南地方独有的放炮罚纸牌游戏,采用算胡游戏玩法,20胡起胡牌,智能语音读牌线上组局畅玩无限激情。快来绿色资源网
亲朋切水果是亲朋棋牌推出的最新游戏,喜欢玩休闲游戏的朋友们不要错过了,画面精美细腻,玩法升级,无心爱你连击取得高分。还等什么,快约
爽翻捕鱼AR是一款结合了最新的AR系统的超火爆街机捕鱼游戏,由亲朋棋牌游戏官方打造。游戏画面精致流畅,游戏角色萌萌哒,特效美轮美奂,强
亲朋之星游戏手机版是由亲朋棋牌打造的游戏大厅,汇聚多款棋牌玩法,如城墙不能倒、亲朋打旋、亲朋比赛斗地主、亲朋麻将、亲朋爽翻十点等,
亲朋打僵尸苹果版是一款非常好玩的休闲打僵尸游戏,游戏画面精美细腻,玩法丰富,关卡众多等你来战,还等什么,快约上你的小伙伴,一起来绿
亲朋捕鱼手机版是一款非常好玩的手机捕鱼游戏,喜欢亲朋游戏的朋友们不要错过了。游戏画面精美细腻,玩法丰富,超多鱼类等你来捕。还等什么
亲朋打旋游戏是一款新玩法的扑克游戏,简单有趣的游戏玩法,再加上结合了四川地区特有的游戏特点,使这款游戏也增添了很多乐趣。游戏完全杜
亲朋爽翻牛牛ios版是一款专为苹果用户打造的手机棋牌游戏,游戏延续了最经典的斗牛玩法,游戏画面简洁精致,当今最具专业感的设计给您带来高
亲朋爽翻十点半游戏是一款游戏玩法很特殊的棋牌游戏,也是属于扑克牌游戏,但是和斗地主、炸金花等游戏的玩法却大不相同,相信大家玩一次就
城墙不能倒.apk是由亲朋棋牌游戏推出的一款手机塔防游戏,百变炮塔卡牌手游的收集玩法,四大垫手点亮之间微操的动作手游技能,让你酷炫封神
亲朋之星手机版客户端是一款有着海量好玩游戏的手游平台。亲朋游戏中心有:亲朋棋牌个人中心领取、亲朋离线奖励网页领取等服务。还有“亲朋
亲朋麻将手机版是一款由亲朋棋牌以四川血战麻将为规则打造的手机麻将,麻将采用地道的四川定张血战麻将规则,提供了自摸加番/自摸加底、是否
爽翻捕鱼AR苹果版是一款采用最新AR技术的手机捕鱼游戏,画面精美,特效绚丽,玩家可在玩游戏的同时与好友进行实景互动,体验不一样的游戏乐
亲朋游戏中心是一款游戏集合软件,这里包含众多好玩的棋牌手游,玩游戏赚话费什么的应有尽有,还有数不尽的福利礼包等你来领取哦,欢迎到绿
亲朋麻将苹果手机版是一款为iPhone用户打造的手机麻将,玩家一般在发牌完毕后,系统会自动提示玩家定缺(天缺不会)。只要选择花色,便可以
欧洲杯竞猜平台app是亲朋手游官方推出的一款大型赌球竞猜网站的手机客户端,让大家一边欣赏欧洲杯热门赛事的同时还能增加一些娱乐中奖乐趣。
爽翻捕鱼vr手机版是一款娱乐休闲时间必玩的捕鱼类游戏,由亲朋棋牌游戏官方推出,开启vr模式之后再配合相关的道具,让你犹如在形形色色的神秘海
亲朋城墙不能倒金币版苹果版是一款为广大玩家打造的塔防类金币游戏,数十种技能兵种效果同屏展示,带你体验视觉盛宴,重回真实的战场,击杀
亲朋卡五星是一款非常好玩的卡五星麻将游戏,简单的麻将玩法融入多种游戏元素,买马点豆玩法多样,多人在线组局轻松畅玩。快来绿色资源网下
亲朋两房麻将是一款非常好玩的手机麻将游戏,画面精美细腻,玩法丰富多彩,海量牌友在线娱乐,开局秒进,流畅不卡顿。还等什么,快约上你的
亲朋跑得快游戏是一款非常好玩的手机跑得快游戏,经典的游戏玩法,精美的游戏画面,刺激的游戏对决,还有很多丰厚的游戏大礼包,只要大家积
亲朋猜拳手机版是一款休闲娱乐棋牌手游,本游戏规则十分简单,男女老少皆宜,这里完美演绎什么叫智慧的对决,模式多多,欢乐多多,感兴趣的
亲朋麻将血战到底是流行于四川一代的麻将游戏,提供当地的血战到底玩法,原汁原味还原经典的游戏规则,提供全新的好友房模式,玩家可通过好
亲朋比赛斗地主是一款棋牌手机斗地主游戏,通过此游戏,玩家可以参加丰富的权威斗地主比赛,赢取大奖指日可待,喜欢斗地主手游的玩家不容错
热门专题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c759ff-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我为李鸿章泣血(系列之一)兼驳林冲兄弟谬论-中外历史-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78|回复: 47
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我为李鸿章泣血(系列之一)兼驳林冲兄弟谬论
头像被屏蔽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人看了林冲兄弟的文章,发现此公,根本是一点历史常识都没有,为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今后特发一系列文章,让大家看看一个历史真实的李中堂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李中堂临终诗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评李中堂
仔细翻翻资料,发觉李鸿章很复杂,有几分狡猾,又有几分耿直,既忠于职守,又循私舞弊。用句俗话来说,他是矛盾的统一体。这是一个很真实、很特别、很有趣的人。
  李鸿章为人很聪明,读书也还用功,24岁中了进士,此前已师从曾国藩。此后五年多一直在北京当写写画画的小文官。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江皖吃紧。1853年,30岁的李鸿章在老家合肥随父母官办起了团练(当年,曾国藩也在湖南拉起了湘军)。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李鸿章不过是一传统知识分子,又不是革命先驱,这么干天经地义。太平天国、捻军也没少干烧杀抢掠之事,视为乱匪,有何不可?再者,1855年太平军曾攻克合肥,李鸿章的老婆、小儿子都被杀。所以李鸿章拼命杀太平军也有报仇的成分。李鸿章在安徽立了些战功,却因和同事搞不好关系,只好于1858年投奔了曾国藩。
  曾国藩一向有伯乐之誉,连自视甚高的左宗棠都说:&谋国之忠,识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李鸿章初来投奔时,满心欢喜,自以为曾乃恩师自会重用。没想到曾国藩爱理不理,摆足了架子,才让李鸿章当了个不带长的参谋。曾国藩后来说,他是觉得李鸿章少年科甲,志高气胜,难于驾驭,故要先折其锐气。看来,李鸿章当时确实有点年少轻狂。
 曾国藩一生又是著书立说,又是奖掖后进,又是建功立业,典型的传统知识分子。他深谙韬晦之术,一破天京立即请裁兵,立下庭训&耕读传家&,死得也早(61岁时卒),所以颇得美誉。曾国藩极重个人修养,自己每天三省其身,要求手下也要洁身自好。他选用将领要求&有理义血性&,选士兵要求&健壮朴实&,所以湘军中无绿营之暮气。而李鸿章虽是科举出身,却极好名利,对著书立说没有多大兴趣。李鸿章跟老师曾国藩学了一套定时起居的做派,每天5点即起,先临兰亭100字以养心自律,午饭后必沿廊散步,再昼寝一点钟。但李鸿章从不掩饰自己汲汲于名利,对下级也不严格要求,基本上是只要能办事品德差点也行。上行下效,淮军的军纪比湘军差了很多,其将领也有不少是贪鄙之人。后来的史学家曾指出,湘军还讲点理想(至少表面上如此),淮军却是实际第一。湘军领导人多是湖南人,淮军早期领导人(如程学启、刘铭传、潘鼎新、张树声、张树珊、周盛波、周盛传等)都是安徽人,还以合肥一带居多。其实今天的湖南人仍是颇好讲理想(当然落不落实是另一码事),今天的安徽人也仍是颇好名利,。偏偏世论常不齿于小人,又难识伪君子,所以李鸿章、淮军乃至安徽人名声不好也是常事了。
  李鸿章有时候还很耿直,常不给人留面子。甲午战后,李鸿章身败名裂,门生故吏大多别投他门。当时如日中天的翁同禾看上了李鸿章的文华殿大学士头衔,便让曾是李鸿章手下的袁世凯去当说客劝李鸿章辞职。没想到李鸿章一眼看出了袁的来意,大喝道:&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话我还配说。我一息尚存,决不无故告退,决不奏请开缺!花言巧语,休在我面前卖弄,我不受你的骗!&
  如此有趣之李鸿章却被后世千万人唾骂,主要原因还是他被当成了卖国贼。李鸿章自己辩解到:&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进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稍稍不带偏见认真看点材料的人,都会知道洋务运动一直就在裱糊大清朝这间破房子。不过在甲午战败一事上,李鸿章这个裱糊匠确有责任。李鸿章自知日本军力已非昨日,主张依靠外国来调停,尽力避战。这一基本认识是正确的。当时清朝之国力已经难与日本抗衡。有人说我中华泱泱大国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众志成城当可战胜日本。这实在有点书生意气了。关于中日甲午战争已经有很多著作,其中有大量中日两国国力、军力的资料。多看看自然会得出正确结论。当然这种假设也没有什么意义。反正当时日本是全国上下一心求战,此前明治天皇扣自己的薪水买军舰,出征的日军被视为民族英雄受到夹道欢送。而大清朝呢?慈禧挪海军银子建颐和园,清流派大叫开战却无力典兵,不少上战场的军队军纪涣散,京津一带送别人群哭声震天。就这个样子不败下阵来天理不容。
  李鸿章在甲午一战中的过错是本不欲战而强战,既战又欲保力求和,首尾两端,所以志不能坚、战不能胜,平生事业、名节扫地都休。但战败之罪决不应由李鸿章一人承担。李鸿章之部下,虽有卫汝贵节扣军饷,叶志超虚报军功,方伯谦不战先逃,但也多卫国死战之人。北洋海军全军上下英雄迭出,事迹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陆军左宝贵、马玉昆剧战平壤,宋庆力求恢复辽东,虽然败绩,但也算尽了力了。比诸湘军吴大澄大言炎炎未交锋则全军皆溃,刘坤一奉命出征却逗留数月不发,则淮军大可自豪。国内清流派、湘军一系指天画地,却无力一战。这些人才是忘国之本。李鸿章固然该骂,但这些人又哪有资格骂呢?
  当时各封疆大吏大多拥兵自重,作壁上观,把中日之战看成李日之战。最可笑的是,威海卫败后,竟有当事者向日本索要广丙一舰,说此舰原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关,肯请放还等等。战争本是国运所系,竟能出如此笑话,大清朝真是该完了!
  至于签订卖国条约一事,则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敌人屯兵国内,你无力再打了,不和能行吗?我每次读到马关、辛丑条约签订过程时,心里总是很感慨。当时明明是要和,朝廷上下竟&众人相对默默&,无一人敢出面去谈判。原因是简单,就是知道一去就得签不平等条约,怕自己因此担了卖国贼的千古骂名!衮衮诸公仅计自己荣辱得失,却不肯为国负污。这样的吏治也是千古一绝了。相形之下,李鸿章却算是勇担重任的好典型了。
  中国人都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但如果生逢乱世那也是没有办法的,总不能一看天下大乱就自杀吧?老百姓想的就是天下太平、丰衣足食,可当官的却不能这么想。李鸿章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志向,他就是觉得自己坐在那个位置,不能光说不练,有事就上。这种血性却在当时的中国极为罕见。就凭这一点,他远远胜过中国千百年来的无数达官。现在有句俗话:“没干活没有错,一干活就有错。”此话确有道理,在中国往往干活越多错误就越多。干了很多活的李鸿章就这样背负了很多骂名。
  李鸿章死后两个月,梁启超写出皇皇大作《李鸿章传》,称: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梁启超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只是,该怎样评价100年前这位不同寻常的大清重臣,中国人一向的定论与百年以来的世界舆论截然不同。
  在中国,评价一个人是很容易同时也是很难的事情。
再说去签定不平等条约就可以和卖国划等号吗?反问一句:如果李鸿章不去卖国,也就是说不去签定不平等条约会怎样?那么,可能的结局有两个,一个是继续打下去,但是以当时大清国的国力,如果能打得过列强,也就不会派人去签条约了;第二个,就是派别人去签,去卖国。但是,我看到一份材料中说到,签定《马关条约》的时候,清政府开始派了一个叫张阴桓的人去,结果被日本人给赶了回来,说他“人微言轻”,不够资格,最后没办法才派李鸿章去的。他肯定也知道,这一去,不论什么结局,必定会遭万人唾骂。但别无选择。如果在他的位置上,不去行吗?
外国人愿意和他打交道,不仅仅因为他“位高权重”,更主要他是当时满清王朝中思想最超前的几个人之一,最具有改革意识,可以和他们对话,所以他是“仅有的几个能赢得洋人钦佩的清朝大员之一”。再说了,堂堂大清王朝是他说一句话,签个字就可以卖得了的吗?说到底,他不过是大清国派出去的一个使者,如果没有最高统治者――慈禧和光绪的授意,李鸿章断然没有这样的胆子,也没有这个权力去卖国的。
李鸿章有他的苦处。身在那个时代,是他的不幸,同时代的梁启超也说:“吾悲李鸿章之遇”,说他卖国实在是委屈。因为“弱国无外交”,每一次不平等条约的签定都蕴涵着国力相去甚远的现实。作为战败国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根本没有资格和人家讨价还价,即使争取利益,也是非常有限度的。从《马关条约》的签定过程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一点
中国历史什么时候“认定”李鸿章是“卖国贼”?没听说过。我只知道,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典籍汗牛充栋,关于李鸿章的记载和评述也众说纷纭。但在那些莫衷一是的各种记载中,不管是在李身前死后,清朝官方都没有说他是“卖国贼”,而且还给他封了个“文忠”的谥号―――要说“卖国”,卖的也是“大清国”,清统治者应该最有切肤之痛、最有发言权;而即使是在维新变法时期为时势需要而极力丑化过李鸿章的梁启超,在李死后不久而著的《李鸿章传》中,也把李与中外十几名良相相提并论。梁承认:“以数次和议为李鸿章罪……亦旁观笑骂派之徒快其舌而已。”在百年之后出版的历史著作《晚清七十年》中,胡适的高足、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先生也说:“没有这个李宰相,八国联军期间,大清帝国没那个好下场!”实际上,在中国当今历史学术界,为李鸿章翻案,也早已是老生常谈。换句话说,李鸿章死后百余年,对他的“美化”和“丑化”一直并存,何曾有过“定论”呢!
  不独对李鸿章如此,很多历史人物也是如此。秦始皇已死两千多年,但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争论他究竟是“暴君”还是“英雄”。世人对历史人物仍然处于“再认识”之中,不可能有一个“万世不易”的评价。立场不同、角度有异,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世易时移、阅历渐广,也可能改变以前的看法。而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评价,关键取决于对其人其事了解的多少。随着时间推移和了解增多,以前的评价往往需要修正。而有时候,为了某种特殊的需要,故意扭曲历史、重新评价的事情,在历史上更是屡见不鲜。“历史有时像个小姑娘,可以随意打扮。”就是说给“历史工具论”者的。历史教科书常常被认为是最权威的“历史”,我相信,在视李鸿章为“卖国贼”的人中,大多数也都是受教科书的影响。但是试看二十多年来的历史“统编教材”,关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不也是在不断地修改吗?事情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而上述影响历史评价的种种因素也会无穷无尽。所以,历史是永远也不会有“定论”的―――这才符合唯物主义历史观。
不能因为李在《马关条约》上鉴字而推定他是卖国,他是代表清朝政府去的,清政府之所以派他去,也可以看作是对他洋务运动失败的惩罚,北洋水师是他一手创建起来的,打输了甲午战争,你总得负责。
而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我却有点不同的看法,因为你是依照中国历史书上的结论,如果这种结论有些地方是错的呢?转贴如下文章供参考
北洋水师覆灭是历史的必然
丁汝昌这个废物点心是北洋水师覆灭的根源!!
发生在一个多世纪前的甲午海战一直是我中华民族引为耻辱的战争,中日双方的吨位和战力都相当,却打了个五比零的惨败。为了给自己心理找一个平衡点,那些老学究们就总结了很多的理由,翻翻中学历史书可以看到,主要原因是晚清政府腐败无能、闭关锁国,还有万恶的慈禧太后和李鸿章等人处处卖国求荣、克扣经费造颐和园。海军武器质量低劣、舰龄老化。同时国际社会联合起来欺负我们,卖给我们的都是次品和哑弹,掺了很多的沙子。而且日本海军进行偷袭,我军正执行护航任务,因为弹药储备不足没带齐武器弹药,但是我们的北洋水师仍然用着劣势装备和优势的敌人英勇作战,出现了一大批如丁汝昌、邓世昌、林泰曾等宁死不降者,但因为有方伯谦那样的怕死鬼出现,海战打了个大败。于是乎丁汝昌、邓世昌、林泰曾等被捧为民族英雄,慈禧、李鸿章、方伯谦之流则永远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全体人民聚在一起就缅怀烈士,痛骂汉奸,充分获得了心里的满足。和那一句“不是皇军无能,是土八路太狡猾了”的解围心理如出一辙。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吧。
据说战斗失利的大因素是清政府腐败无能、闭关锁国,还有万恶的慈禧太后和李鸿章等人处处卖国求荣、克扣经费。那么我就不明白了,军舰和装备都买来了,光训练烧煤放炮保养发饷就可以了,还需要什么大规模的经费?清廷三十年来投资在建设舰队的全部经费也不过两千万两,战争失败后却向日本赔偿了两亿三千万两白银和台湾岛,这么有钱那一年几十万两的训练费用怎么会拨不出?而且战前不仅自给有余,还准备拨银三十五万两,暂为“定远”、“镇远”二舰先购12门120毫米口径的速射炮。可见,北洋水师不是穷的叮当响,就算不富裕,勒紧裤腰带还是可以维持现状的。况且这支舰队是李鸿章一手提拔出来的嫡系部队,相当与自己的亲儿子一样,有谁舍得把亚洲第一位的舰队给出卖?慈禧太后自己也不会愿意吧?
据说当时的国际社会联合起来欺负中国,卖给了我们的炮弹都是掺了沙子的假货。但是我查资料得知:当时的军舰“定远”、“镇远”、“济远”、“经远”、“来远”产自德国,“致远”、“靖远”来自英国,两国为了争这个项目互相攻击对方军舰的缺点,后来两国海军部甚至买通中国驻当地公使互相进行人身攻击。德国首相俾斯麦亲自给伏尔康船厂发公文:“卓越地和准时地执行中国这一次订货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接收德国军舰时为了防止英国人搞破坏,德国公使巴兰德甚至提出必须由德国人帮助驾驶回华,以免途中万一发生小事故,而被英国人充分利用。两国竞争到了这种地步,怎么可能联合起来欺负中国?关于炮弹里面掺沙子的问题,更是稀奇的说法,造船都这样竞争,怎么可能用弹药掺沙子的办法来赚小钱?而且,北洋水师平常就不训练么?就不放炮么?发现了这样的丑闻不早就炸锅了?
再说日本海军进行偷袭,我军正执行护航任务,没带齐武器弹药是因为储备不足。这个问题我却从丁汝昌的小传里面得到了答案:12时50分,双方相距5330米,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上305毫米口径的前主炮一声怒吼,其余各舰也相继开炮射击,世界近代史上规模罕见的中日黄海大海战就此打响了。战斗刚一开始,“定远”号发炮就震塌了年久失修的飞桥。正在飞桥上指挥战斗的丁汝昌坠落到甲板上,北洋舰队右翼总兵兼“定远”号管带(舰长)刘步蟾代替指挥……17时40分,日本联合舰队主动收队撤离战场,向东南方向驶去。历时长达5个小时之久的这场海上残酷大绞杀宣告结束。到底是偷袭还是有条不紊的遭遇战就已经很清楚了吧。“定远”、“镇远”的火炮射程远,威力大,它不开炮谁开炮?我军执行的是护航任务?有拿国家的全部舰队去护航的吗?可以说双方都是在拿主力寻机进行决战。说因为护航而没带齐武器弹药?7月25日中日已经开战,9月17日舰队主力出动不带弹药吗?不带弹药的话战斗怎么进行了5个小时?而且日军的主炮都是速射炮,弹药消耗量比中国军队平均快5倍,日军的弹药消耗量应比中国更快的多才对啊?就算没带弹药,全舰队没带弹药的责任应该由谁来负?
北洋水师的舰艇性能不如日本吗?“定远”级战列舰共2艘,即“定远号”、“镇远号”,1885年抵华交舰。满载排水量7335吨。全舰钢面铁甲,最厚处为炮台与炮塔达356毫米,舷侧为305毫米,甲板为76毫米,舰桥为203毫米,装甲共重1461吨;水密隔舱多达两百多个。装备4门305毫米25倍径主炮(装在两座双联装炮塔内,水压动力),2门150毫米副炮3具380毫米鱼雷发射管(携带21条鱼雷)。号称东亚第一巨舰。战舰的装甲就相当于日军的一艘巡洋舰的重量。相比之下的日本最高吨位的舰艇“松岛”、“严岛”、“桥立”、“吉野”都是5000吨级,但是为了提高速度减轻了各层装甲,速度比“定远”级快了将近三分之一,日本是牺牲装甲来换取机动速度,和中国的牺牲速度来换取装甲的思路相比并不高明太多。甚至还不如中国的思路。最后战果为“定远”中弹159发,死17人伤38人;“镇远”中弹220发,死13人伤28人。“定远”、“镇远”两舰的装甲及炮塔护甲,被日舰炮弹击出的弹坑密如蜂巢,但无一穿透,特别是“定远号”装甲没有一处被炮弹穿透,而且炮塔也没有发生任何故障”。战至最后,“定远”、“镇远”仍能率领余舰转入反攻,追击日舰。说明主力舰根本没有受重伤。
是武器威力不如别人吗?黄海海战基本上是大口径重炮和小口径速射炮的决战,北洋水师的主力武器为“定远”、“镇远”各为305毫米炮4门,2门150毫米副炮,“济远”双联210毫米炮两门,150毫米一门,“超勇”“扬威”各为2门254毫米炮,4门120毫米炮,“经远”、“来远”210毫米炮2门,150毫米炮2门,“致远”、“靖远”3门210毫米炮,2门150毫米炮,“平远”1门254毫米炮,2门150毫米炮。日本舰队的主力舰队为“松岛”、“严岛”、“桥立”各设120毫米速射炮12门,毫无用处的320毫米固定炮1门,“比睿”、“赤城”、“扶桑”为150毫米速射炮6门,“西京丸号”120毫米速射炮8门。奇袭舰队“吉野号”150毫米速射炮4门、120毫米速射炮8门,“浪速号”150毫米速射炮6门,“高千穗号”150毫米速射炮6门,“秋津洲号”150毫米速射炮4门、120毫米速射炮6门,“千代田号”120毫米速射炮10门。可以看出来,日军的炮多,但是威力普遍小,北洋水师的炮少,但是威力很大。日本舰队的速射炮对我战列舰基本没有效果,并不存在火力一边倒的问题。
既然武器装备上日本没有什么明显优势,这场本来有很大胜利希望的海战为什么会惨败而归呢?“定远”和“镇远”装备的305毫米主炮穿甲弹和通常弹均重329公斤,抛射火药91.99公斤,初速500米/秒,射程只有3海里(5500米)。威力极大,要知道现代的“飞鱼”反舰导弹弹头才重165公斤,命中速度300米/秒,一枚就可以把4千吨级的英国“谢菲尔德”级驱逐舰或一万吨级的大西洋运输者号运输舰击沉。当然当时的炮弹攻击装甲舰威力不如现代的导弹攻击非装甲舰,但是炮弹的初速很大,而且日本的军舰吨位也小,敌方舰队“畏定、镇二船甚于虎豹”,纷纷避开其前主炮,夺路而进。5小时战斗中有10发炮弹击中对方日舰“西京丸”、“比睿”、“赤城”、和旗舰“松岛号”。击中谁谁就得退出战斗,最后一击命中“松岛”的主炮弹药库造成对方旗舰大爆炸。?
那么,又是不是因为我方军舰的火炮鱼雷命中率低呢?似乎不是。李鸿章在光绪十七(1891)年五月初四日上奏的《巡阅海军竣事折》中有云:“四月二十一日,开赴大连湾,北洋各舰分行布阵,奇正相生,进止有节……次日。驶往三山岛,调集各舰。鱼贯打靶,能于行驶之际命中。旋以三铁舰、四快船、六雷艇演放鱼雷,均能中靶。”?为什么在实战中就射击不准了呢?据其中下级技术军官战后披露,舰队炮术训练的真相是“预量码数,设置浮标,遵标行驶。码数已知,放固易中”。“徒求其演放整齐,所练仍属皮毛,毫无裨益。”
原来这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是个欺下瞒上的豆腐渣工程!究竟是哪个庸碌无能的指挥官把国家栋梁的北洋水师当做豆腐渣来建设的呢?根源在志大才疏的门外汉: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
1853年,16岁的丁汝昌以豆腐作坊的学徒的身份投奔太平军,1861年丁汝昌向湘军投降;他随所部被编入湘军,开始为清朝政府效力。同年,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奉命编练淮军,丁汝昌等人改归李鸿章的淮军。1868年,32岁的丁汝昌升任总兵(相当于今天的师长),加封提督衔,被朝廷赐予“协勇巴图鲁”的勇号。此时的丁汝昌刚过而立之年已成为高级武官,骑在战马之上神采奕奕,可怜孤儿的模样早已荡然无存。1874年,清朝政府打算裁减丁汝昌统领的骑兵部队,丁汝昌闻悉此讯后,便连夜弃官逃回安徽老家。丁汝昌的文化程度原本不高,心情很不畅快。不甘寂寞的丁汝昌于1877年又到北京去谋求差使。朝廷让他到甘肃就职。但是,丁汝昌不愿意去西北苦寒不毛之地赴任。于是丁汝昌走了老上级李鸿章的后门,被派赴英国学习海军。1888年丁汝昌被朝廷任命为北洋海军提督。
这个文盲靠走后门得到的舰队司令能力究竟有多强呢?可以说是毫无能力,只是因为是李鸿章的亲信而被委派为舰队司令。日本联合舰队的12艘军舰则分列为两个战术分队:以航速较高的“吉野号”等4舰作为第一游击队,以单纵队在本队之前充作尖刀之用;其余8舰作为本队,以但纵队在第一游击队后方鱼贯跟进。我方舰队应当采用最能发挥远程火力优势的“长蛇阵”才对,而丁汝昌居然笨到采用类似“人”字形的涣散队形应敌,这样就造成后面的舰艇怕造成误伤和无法瞄准而不敢开火。海军舰艇排一条线列队攻击是海战基本战术,战列舰就是这么得名的。可见丁汝昌学了15年的海军,海战的时候连排什么阵型都不知道。并且在战前没有明令确定自己的代理人和代理旗舰,在交战过程中没有或已来不及采取任何补救措施,以致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指挥职能,使全舰队处于群龙无首而各自应战的被动局面。海战中的阵型是非常重要的,后来日俄大海战中日本主将东乡平八郎大将为了抢占“T”字横头对舰攻击的有利阵位,不惜消耗重大伤亡代价做了个“敌前大回头”动作,而丁汝昌居然把排阵型的有利时间白白放弃,自取灭亡。
1886年8月,丁汝昌率“定远”、“镇远”访问日本但当时的东京吴镇守府参谋长东乡平八郎大佐(“定远”管带刘步蟾的英国海校同学)上舰参观后却对旁人说此舰队必不堪一击,因为清朝水兵竟在堂堂主炮上晾晒衣裤;炮管里一摸一把灰。这个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这就有问题了,北洋水师的士气如此涣散,而且更严重的是部队平常不训练?常开炮炮管里会有灰吗?
前面已经说过了,丁汝昌所在的“定远号”在战斗刚开始进行了一回舰炮齐射,把自己的舰桥给震塌了,丁汝昌摔断了好几根肋骨。这更是留下了千古笑柄。古今中外哪儿有一开炮把自己的舰队司令给震成重伤的?说年久失修更站不住脚,“定远”、“镇远”1885年才交付,舰龄不足10年,何谈年久失修?学工科的朋友都清楚,不管什么机器保养不保养寿命差很大,根本原因是平常不保养、不检查、不训练(或许就平常没有开过炮)造成的恶果。
这场战争对世界海战史有着巨大的影响。直接导致了大舰巨炮理论的完善。各国都放弃了突出火炮攻击速度的设想,而追求火炮的穿甲能力。由于“定远”、“镇远”两艘战列舰的装甲的优异表现,各国海军无不优先发展拥有厚重装甲和大口径火炮的大吨位战列舰。那些海军专家无不认为,拥有着敌方主炮无法贯穿装甲的北洋水师被打个惨败,实属于两国海军都缺乏经验所致。日本如果拥有海战经验则不会轻易地和如此精良的舰队决战,中国如果拥有丰富经验则应全歼日本舰队。
??这场战争对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黄海海战失败后,日本获得了制海权,在威海卫战役全歼了北洋水师的剩余兵力,丁汝昌等畏罪自杀。
我们需要的不是这些庸俗无能、欺下瞒上的将领,不需要他们把北洋水师败坏光后怯懦可耻的自杀,我们需要的是这场能根本扭转近代中国历史的战争的胜利。正是这场关键的战争引出了八国联军的前奏、抗日战争的惨状和50年的殖民历史。
中国和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清朝向日本赔款2亿两和台湾岛,这些巨额赔款都是向英德法俄等国银行团借款偿付的,最后总计本息高达6亿两。但总括清廷30年来投资在建设舰队的全部经费也不过2千万两,而战前李鸿章因颐和园等工程挪用海军款致不足更新装备之数更仅不过区区6百万两而已。一着之差,影响中日两国命运至今,重读这段历史怎能不令人悲叹。
, , , , , ,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被遗忘的爱国者-走近真实的李鸿章我为李鸿章泣血(系列之二)
100年前的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生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李鸿章,生前身后都遭到诟病。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审视李鸿章,相信对仍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国人不无助益。
??离1901年的结束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回銮路上的大清国皇太后慈禧在黄河岸边的辉县收到了那个令朝野上下无不悲哀的消息:李鸿章死了。
??李鸿章,大清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就在他咽气之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他的床头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为了大清国与洋人争辩了一生的李鸿章已不能说话,他只有眼泪了。眼泪流尽了,他的眼睛闭上了。
??自1840年英国人用舰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后,中国人沿海岸修筑的所有整齐对称的炮台和花费巨银买来的位居世界第六的舰队,没有一次阻挡住“蛮夷”的入侵:“自道光中叶以来,外患渐深,至于今日,危迫极已。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都,毁圆明园,文宗出走,崩于热河……自此以后,法并安南,日攘朝鲜,属地渐失。各海口亦为列强所据,德占胶州,俄占旅顺大连,英占威海九龙,法占广湾……”而就在李鸿章死时,因为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军和几近天文数字的赔款而成为“将来无数困难问题发生之源”的《辛丑条约》刚刚签订,外国联军仍在整个朝廷逃亡在外的情况下占领着大清国的都城北京。
??对于风雨飘摇中的大清国来说,洋人的气焰永远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而李鸿章一死,大清上下就失去了惟一能够与洋人周旋的人。李鸿章的死令“太后及帝哭失声”,大清国犹如“梁倾栋折,骤失倚侍”。
??洋务重臣
??还在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李鸿章就显露出他与大清国所有官员的不同之处: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国内的经济活动有极大的兴趣。最初的动机是他组建的淮军需要银两购买武器。当淮军在两岸布满太平军营垒的水道上成*地进行了大穿越进至上海,从而一举扫平了长江下游的太平军后,李鸿章利用上海富绅的银两引进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李鸿章算过一笔账: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要卖到30两银子,1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 19两银子。大清国凭什么要把白花花的银子给了洋人?
??创办近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的更新。 李鸿章曾写有一份描绘蒸汽动力运转的奏折,无异于100年前的一篇科普文章:
??镟木、打眼、绞镙旋、铸弹诸机器,皆绾于汽炉,中盛水而下炽炭,水沸气满,开窍由铜喉达入气筒,筒中络一铁柱,随气升降俯仰,拔动铁轮,轮绾皮带,系绕轴心,彼此连缀,轮转则带旋,带旋则机动,仅资人力以发纵,不靠人力之运动。
??在几乎没人知道世界上有蒸汽机的大清国里,头上是顶戴花翎、脑后依然拖着辫子的李鸿章,能够如此细致地观察蒸汽机的运转原理,这着实令人惊叹。
??大清中叶以后,由于京杭运河淤塞,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招商局轮船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营轮船公司,它承揽了朝廷“官物”运输一半的运量,而其随后展开的客运业竟挤垮了英美合办的旗昌公司。 1
??而当洋人要在中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大清国朝野上下无不惊慌失措,以为“电报之设,深入地下,横冲直撞,四通八达,地脉既绝… …”李鸿章也不允许洋人从香港铺设来的海底电缆上岸。只是,时隔不久,由他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大沽口到天津城之间 开通了。李鸿章能够完全不理会“地脉”,也能够完全不理会洋人,因为他知道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用价值。之后,由大清国政府的银子作为投资、以赢利为目的的电报公司成立。李鸿章称此举为“官督商办”,因为在中国创办拥有自主权的企业“事体重大,有裨国计*生,故需官为扶持并酌借官帑以助商力之不足”。
??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生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他是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至关重要影响的洋务运动的中坚。但是,李鸿章一生所从事的另一种“洋务”,却使他在生前和身后招致众多的痛骂,因为根据国人一向的认知,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与不公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他所有竭尽心力的努力无不是在把国家的领土、财富和臣*出卖给洋人,这位大清重臣的罪责深重得几乎令人难以置信。
??大清国没有“外交”的概念,所有的外事统统归于“洋务”。洋务运动的首领李鸿章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大清国当然的“外交家”。李鸿章的外交生涯不但让西方人知道了大清国有一个“相貌堂堂”且“矜持、自信和傲慢”的李中堂,而且也让中国人在上一个世纪之交那段悲伤的日子里终于揪出了一个“罪魁祸首”????李鸿章让国人因为遭受屈辱而积淀的愤恨在怒斥他的过程中得到宣泄。
??洋人了解李鸿章的外交能力,是通过中英《烟台条约》的谈判。其时,英国人的军舰开入烟台,日本军队开始向朝鲜武装挑衅,以对大清国构成战争威胁。皇亲醇亲王主张与英国人决裂开战,而李鸿章的思路是:大清国不能再在外交上走一贯的老路,即事端一出,动辄开战,战则必败,败则议和,和则割地赔款。1876年9月,《烟台条约》签订。觊觎更多在华利益的英国人事后说:“这个文件既不明智也不实用,毫无意义,是一堆冗言赘语而已。”尽管洋人说,面对强大的威胁,李鸿章依然能谈出一个明显存有抵抗态度的条约,是一件“值得惊诧”的外交事件,但从烟台回到直隶总督府的李鸿章还是因为赔款和开放口岸而背上了卖国的罪名。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之战,是李鸿章一生遇到的最大的挫折???“海军费绌,设备多不完,惟鸿章知之深。朝野皆不习外事,谓日本国小不足平,故全国主战,独鸿章深知其强盛,逆料中国海陆军皆不可恃,故宁忍诟言和。朝臣争劾鸿章误国,枢臣日责鸿章,乃不得已而备战。”
??到日16时,日本联合舰队在风雪交加中开进威海卫,浩 浩大清国败于一个弹丸小国的事实,令自认为是“天朝中心”的国人举国愕然。朝廷顾不得“天国颜面”,再令李鸿章去日本议和。
??李鸿章在日本马关被一名刺客击中,子弹卡在他左眼下的骨头缝里,没有医生敢在这个位置下手术刀,李鸿章给朝廷的电报只有六个字:“伤处疼,弹难出。”而面对日本人割让辽东、台湾、澎湖,赔款军费3亿两白银的“要价”,朝廷在给李鸿章的电报中均是模棱两可的 “着鸿章酌量办理”。伤痛和心痛折磨着李鸿章。如果采取强硬的态度和立场,只能导致中日战争继续扩大。以大清国实际的军力状况而言,战争的结果只能是中国的东北被全面占领;而如果答应日本人的条件,大清国主权和财产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两害取其轻,这是面对残局的李鸿章的选择。
??1895年4月,带着《马关条约》草约和脸上的绷带回国的李鸿章,发 现他成了举国的“公敌”:朝廷斥责他办事不力,官员说他丧权辱国,*间暗示他拿了日本人的银子,更有人公开声明要不惜一切杀掉他以雪“心头奇耻大辱”。
??每一次在国家面临危机时出来收拾残局的李鸿章,被国人称为卖国者,只有全体军机大臣在上奏给皇帝的一份奏折中说过的“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曾令李鸿章老泪纵横。
??振聋发聩之声
??因为签订《马关条约》而被免去显赫职务的李鸿章,赋闲在京城贤良寺。
??1896年,俄国沙皇加冕,各国派员祝贺,俄国人特别提到了代表的级别问题,朝廷只有派李鸿章去。因为洋人们说,对于19世纪的中国,他们只知有李鸿章而不知有朝廷。李鸿章以在马关被刺为由一再推辞,而朝廷就一再坚决不准,当李鸿章认为确实到了“众望所归”的时候了,便表示自己“非敢爱身,惟虞辱命”,只有“一息尚存,万程当赴”。
??李鸿章的俄国之行还有一个重要行动,即与俄国结盟。
??“联俄拒日”是甲午之后大清国朝廷中的主流认识,以两江总督刘坤一说得最为明确:威胁大清国的国家以日本为最,日本企图占领东北的野心积蓄已久,而俄国因为与大清国东北接壤必最不愿意。所以“
我若乘此时与之深相结纳,互为声援,并稍予便宜,俄必乐我”。
??在插满了大清黄龙旗的彼得堡,李鸿章开始与俄国人商谈《中俄密约》。《中俄密约》的要点是:中俄两国针对日本的军事威胁结成互相援助的军事联盟;俄国在中国东北地区铺设铁路与俄国横穿西伯利亚的远东铁路接轨。
??这一次,李鸿章没能意识到一个具有近代常识的问题:铁路的延伸正是扩张领土的主要手段。至于当大清国受到日本威胁的时候,铁路能够便于军事援助这一点,李鸿章和大清国的官员都没想到,如果俄国人想侵入并占领中国的东北,这条铁路同样会给俄国人提供军事运输的便利。更何况在中国境内修建铁路,一旦“路权”模糊不清,俄国人就会有理由在铁路沿线派驻武装。后来的历史证明这就是对中国东北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的“中东铁路警察队”。关于后者,李鸿章想到了,于是他坚决反对俄国以官方的名义投资铁路,而坚持用私人投资的方式。李鸿章以为这样就可以将铁路的修建变成商业行为。
??离开俄国,李鸿章开始了他的欧美之行。在英国,他特意在代表西方*主制度的议院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李鸿章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而大清国要员的出现引起了英国人极大的关注。一位英国人这样描述了他所看到的73岁的李鸿章:
??他像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身材奇高、容貌慈祥的异乡人。他蓝色的长袍光彩夺目,步伐和举止端庄,向看他的每个人投以感激的优雅的微笑。从容貌看来,这一代或上一代人都会认为李鸿章难以接近,这不是因为他给你巨大的成就或人格力量的深刻印象,而是他的神采给人以威严的感觉,像是某种半神、半人,自信、超然,然而又有文雅和对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的优越感。
??令李鸿章感兴趣的是英国的海军和陆军。他还参加了汇丰银行的招待会,在英国商人们表示要到中国去开拓市场的时候,李鸿章的开明思想令他说出了:“实具同心。”
??当李鸿章乘坐的客轮到达纽约港时,美国海军最强大的舰队依次列阵港湾,鸣炮致敬以欢迎大清国的重臣。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说,当客轮驶往美国的途中,李鸿章在船上对每一位他见到的美国人都问这样的三个问题:你是做什么的?你能挣多少钱?你住得离纽约近吗?
??《纽约时报》记者接着报道说:“没有乘客表示他曾向女士问过这三个问题。”
??而对美国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回题,李鸿章的回答是: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必须邀请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帮助清国人*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要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这不可谓不前瞻。
??美国记者的另一个问题是:阁下,您赞成将美国的或欧洲的报纸介绍到贵国吗?
??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为了抗议美国的排华法案,李鸿章甚至宁愿选择经加拿大而非美国西部回国。李说: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家都承认,竞争促使全世界的市场迸发活力,而竞争既适用于商品也适用于劳动力。(引自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
??结束访美之后,李鸿章搭乘美轮回国。到达日本横滨港需要换船。李鸿章当年离开马关的时候曾表示“终生不履日地”,现在又有了《中俄密约》,让他痛恨起日本人更有底气了。换船必须先上码头,但是为了不让自己的精神和肉体与日本国土发生一丝关系,李鸿章无论如何也不上岸。侍从们只好在美轮和招商局的轮船之间搭起一块跳板,冒着掉到海里的危险将他扶上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2:38:12编辑过]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李鸿章的一生“可悲而不可耻”李中堂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我为李鸿章泣血(系列之三)
谈到李鸿章大多是一定要骂的,其罪名不外乎两条:一是卖国贼,二是刽子手。卖国贼当是指李鸿章签了一系列卖国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至于刽子手当是指其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了。
  真想认清一个历史人物,其实不能这么简单判断。中国人常说盖棺论定,李鸿章在身前死后却一直是毁誉难定。我们今天流行的看法,那是漂了白的官方意见,当不得真的。其实李1901年死后却颇为国人、外族所赞誉。欧美日本多赞之为“东方之俾斯麦”“中国最杰出之政治家”。当时在政治上还很进步的梁启超主动为李鸿章作传,称虽与李为“政治公敌”,然敬其才、惜其识、悲其遇。梁启超还作一挽联:“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另一位被官史大吹特吹的新派人物严复也作了一挽联:“使当时尽用其谋,知成败必不至此;设晚节无以自是,则士论又当如何?”这是说如果当时李鸿章练新军办洋务不受掣肘,则不会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进京的惨败。但如果李鸿章不出来主持议和,签订卖国条约,人们又要说他只顾自己名节不顾国家了。
  仔细翻翻资料,发觉李鸿章很复杂,有几分狡猾,又有几分耿直,既忠于职守,又循私舞弊。用句俗话来说,他是矛盾的统一体。这是一个很真实、很特别、很有趣的人。
  李鸿章为人很聪明,读书也还用功,24岁中了进士,此前已师从曾国藩。此后五年多一直在北京当写写画画的小文官。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江皖吃紧。1853年,30岁的李鸿章在老家合肥随父母官办起了团练(当年,曾国藩也在湖南拉起了湘军)。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李鸿章不过是一传统知识分子,又不是革命先驱,这么干天经地义。太平天国、捻军也没少干烧杀抢掠之事,视为乱匪,有何不可?再者,1855年太平军曾攻克合肥,李鸿章的老婆、小儿子都被杀。所以李鸿章拼命杀太平军也有报仇的成分。李鸿章在安徽立了些战功,却因和同事搞不好关系,只好于1858年投奔了曾国藩。
  曾国藩一向有伯乐之誉,连自视甚高的左宗棠都说:“谋国之忠,识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李鸿章初来投奔时,满心欢喜,自以为曾乃恩师自会重用。没想到曾国藩爱理不理,摆足了架子,才让李鸿章当了个不带长的参谋。曾国藩后来说,他是觉得李鸿章少年科甲,志高气胜,难于驾驭,故要先折其锐气。看来,李鸿章当时确实有点年少轻狂。
  其实李鸿章一辈子都有点轻狂。他接人待物一向很傲慢无礼,总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派头。他特别喜欢拿别人开玩笑,占点口头上的便宜。当时有“洋人怕百姓,百姓怕官,官怕洋人”的说法,但李鸿章一向很轻视洋人。他自称,洋人不过图大清的土地钱财,他既想要,那我们就摆摆架子讨价还价好了。
  李鸿章的这个毛病给他带来无数麻烦。国人是不必说了,前面说到的李鸿章在安徽混下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太轻狂了,很有些招人烦。日本的伊藤博文1872年曾至中国与李鸿章,李鸿章居高临下,吆三喝四,让伊藤十分恼火。到了中日甲午战后,伊藤就在谈判中百般为难李鸿章,报了当年之辱。
  李鸿章的这个毛病其实和民风有关。安徽一省为长江、淮河分为三块。其北为淮河以北,地贫人穷,民风近鲁豫,粗豪少文,轻财重义,乱世或有一二草莽,治世多无名人。其南为长江之南,山多地少,民风多贪利狭僻,难至高处。其中部地处江淮之间,人兼南北之气,喜权利,重亲朋,极任性狡猾,多出官吏文人。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大兴集人,正当江淮之间,也就不可避免会有些乡土气。
  江淮之间的人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很好财。李鸿章一生搞洋务,所办工商企业大致有江南机器制造局、天津机器局、轮船招商局、南北洋电报、开平矿务商局、上海织布局、漠河金矿等等。这些企业并非不赚钱,但大清朝肯定是没赚钱,那钱都落入李鸿章本人及其亲朋部下之手。时人多称李鸿章富可敌国,或比之于邓通和绅。
  在国内赚钱还不算,李鸿章又把手伸向了洋人。他拿了俄国人的50万两白银,就签了个条约把旅顺口租了出去。不过清末官场极为腐败,各种名目的贿赂层出不穷。上面提到的这些雁过拔毛的事当时天经地义。今天我们大谈什么国格人格,其实那时连独善其身都很难做到。曾国藩一生大倡德行,其实也没少拿少捞。天京城破后,湘军大掠城中,不少财物便进了曾家。这是有史可查的。更进一步说,湖南本是穷乡僻壤,自湘军奋起后,几十年间竟成全国风气先驱之地。究其原因,也有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烧杀抢掠大饱私囊之功。
  然而有意思的是,李鸿章竟也有不贪的时候。他当直隶总督的时间很长,其间练兵通商,大有油水,到离任时小金库竟达800多万两白两!这笔钱按法时官场惯例,李鸿章完全可以带走,但李偏偏将这笔钱交给了后任王文韶。这要是在绝对算得上是讲正气了,能上焦点访谈或东方之子的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既然当时人人都如此贪污,为何光是李鸿章被人臭骂呢?这得说还是李鸿章不太会做人,尤其不会夹尾巴。曾国藩是李鸿章的恩师,湘军也是淮军之母。比较一下湘、淮两军领导人,就可看两地民风的差异。曾国藩一生又是著书立说,又是奖掖后进,又是建功立业,典型的传统知识分子。他深谙韬晦之术,一破天京立即请裁兵,立下庭训“耕读传家”,死得也早(61岁时卒),所以颇得美誉。曾国藩极重个人修养,自己每天三省其身,要求手下也要洁身自好。他选用将领要求“有理义血性”,选士兵要求“健壮朴实”,所以湘军中无绿营之暮气。而李鸿章虽是科举出身,却极好名利,对著书立说没有多大兴趣。李鸿章跟老师曾国藩学了一套定时起居的做派,每天5点即起,先临兰亭100字以养心自律,午饭后必沿廊散步,再昼寝一点钟。但李鸿章从不掩饰自己汲汲于名利,对下级也不严格要求,基本上是只要能办事品德差点也行。上行下效,淮军的军纪比湘军差了很多,其将领也有不少是贪鄙之人。后来的史学家曾指出,湘军还讲点理想(至少表面上如此),淮军却是实际第一。湘军领导人多是湖南人,淮军早期领导人(如程学启、刘铭传、潘鼎新、张树声、张树珊、周盛波、周盛传等)都是安徽人,还以合肥一带居多。其实今天的湖南人仍是颇好讲理想(当然落不落实是另一码事),今天的安徽人也仍是颇好名利,所以湖南常出伪君子,安徽多产真小人。偏偏世论常不齿于小人,又难识伪君子,所以李鸿章、淮军乃至安徽人名声不好也是常事了。
  李鸿章有时候还很耿直,常不给人留面子。甲午战后,李鸿章身败名裂,门生故吏大多别投他门。当时如日中天的翁同禾看上了李鸿章的文华殿大学士头衔,便让曾是李鸿章手下的袁世凯去当说客劝李鸿章辞职。没想到李鸿章一眼看出了袁的来意,大喝道:“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话我还配说。我一息尚存,决不无故告退,决不奏请开缺!花言巧语,休在我面前卖弄,我不受你的骗!”其实知道了对方的来意也没必要如此,打个哈哈不表态,岂不大家都好过?李鸿章的身上还是乡土味重了点。今天合肥一带人还是主张“有理走遍天下”,只要自己有理就敢和人闹翻。一对骂起来,既有污言秽语人身攻击,又谈天说地大讲道理,花样极多。各位如到合肥大可一观。
  如此有趣之李鸿章却被后世千万人唾骂,主要原因还是他被当成了卖国贼。李鸿章自己辩解到:“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进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稍稍不带偏见认真看点材料的人,都会知道洋务运动一直就在裱糊大清朝这间破房子。不过在甲午战败一事上,李鸿章这个裱糊匠确有责任。李鸿章自知日本军力已非昨日,主张依靠外国来调停,尽力避战。这一基本认识是正确的。当时清朝之国力已经难与日本抗衡。有人说我中华泱泱大国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众志成城当可战胜日本。这实在有点书生意气了。关于中日甲午战争已经有很多著作,其中有大量中日两国国力、军力的资料。多看看自然会得出正确结论。当然这种假设也没有什么意义。反正当时日本是全国上下一心求战,此前明治天皇扣自己的薪水买军舰,出征的日军被视为民族英雄受到夹道欢送。而大清朝呢?慈禧挪海军银子建颐和园,清流派大叫开战却无力典兵,不少上战场的军队军纪涣散,京津一带送别人群哭声震天。就这个样子不败下阵来天理不容。
  李鸿章在甲午一战中的过错是本不欲战而强战,既战又欲保力求和,首尾两端,所以志不能坚、战不能胜,平生事业、名节扫地都休。但战败之罪决不应由李鸿章一人承担。李鸿章之部下,虽有卫汝贵节扣军饷,叶志超虚报军功,方伯谦不战先逃,但也多卫国死战之人。北洋海军全军上下英雄迭出,事迹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陆军左宝贵、马玉昆剧战平壤,宋庆力求恢复辽东,虽然败绩,但也算尽了力了。比诸湘军吴大澄大言炎炎未交锋则全军皆溃,刘坤一奉命出征却逗留数月不发,则淮军大可自豪。国内清流派、湘军一系指天画地,却无力一战。这些人才是忘国之本。李鸿章固然该骂,但这些人又哪有资格骂呢?
  当时各封疆大吏大多拥兵自重,作壁上观,把中日之战看成李日之战。最可笑的是,威海卫败后,竟有当事者向日本索要广丙一舰,说此舰原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关,肯请放还等等。战争本是国运所系,竟能出如此笑话,大清朝真是该完了!
  至于签订卖国条约一事,则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敌人屯兵国内,你无力再打了,不和能行吗?我每次读到马关、辛丑条约签订过程时,心里总是很感慨。当时明明是要和,朝廷上下竟“众人相对默默”,无一人敢出面去谈判。原因是简单,就是知道一去就得签不平等条约,怕自己因此担了卖国贼的千古骂名!衮衮诸公仅计自己荣辱得失,却不肯为国负污。这样的吏治也是千古一绝了。相形之下,李鸿章却是谋国尽忠、勇担重任的好典型了。
  中国人都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但如果生逢乱世那也是没有办法的,总不能一看天下大乱就自杀吧?老百姓想的就是天下太平、丰衣足食,可当官的却不能这么想。李鸿章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志向,他就是觉得自己坐在那个位置,不能光说不练,有事就上。这种血性却在当时的中国极为罕见。就凭这一点,他远远胜过中国千百年来的无数达官。现在有句俗话:“没干活没有错,一干活就有错。”此话确有道理,在中国往往干活越多错误就越多。干了很多活的李鸿章就这样背负了很多骂名。
据记载,李鸿章临死前“瞠视不瞑”,其老部下周馥扑地号哭道:“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经手未了事,我辈可以办了,请放心去吧!”李忽睁大眼睛,喃喃欲语,两滴清泪缓缓流出,须臾气绝。时为日。
  我一直很不明白,李鸿章临前为何如此?走过了78年的风风雨雨,受了那么多苦,挨了那么多骂,还会有什么事让他这样耿耿于怀呢?也许他就是因得不理解而感到很伤心,就像现在走在人群中的我一样。我知道,那是一种很伤心的伤心。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李鸿章全集》将浮出水面——还一位老人的本来面目,我为李鸿章泣血(系列之四)
& & “使当日尽用其谋,知成效必不止此;设晚节无以自现,则士论又当何如?”这是近代著名思想家、也是曾经当过李鸿章僚属的严复在李氏去世时作的挽联。从那时起到现在,李鸿章死了已经整整一百年,对他的评价仍然是毁誉不一,毁之者称他为“汉奸”、“卖国贼”;誉之者称他为“中国近代化走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相差不啻霄壤,盖棺尚未论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从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整个近代社会就进入了一个空前剧烈的大动荡、大分化、大转型的时代。一方面,中国正在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世界也在进入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各种矛盾错综交织,当时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中国人,纷纷提出各种说法和主张,试图寻找出强国富民的济世良方,真可以称得上是风云际会,思潮激荡。而李鸿章作为晚清一代重臣和权臣,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一直处于古今、中外、朝野、满汉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作为实力最强的洋务派淮系集团的首领、清政府重要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之一,为了因应不可抗拒的时代变局,他在中国早期的洋务——近代化活动中,所做的事情最多,因此而引起的争议和非议也最大。有人用八个字很形象地概括他:“权倾一时,谤满天下”。
& & 真正使李鸿章声名扫地的是甲午战败,当时弹章盈庭,国人一片唾骂。于是,就有曾经担任李鸿章机要幕僚、号称曾国藩四大弟子之一的桐城派名士吴汝纶挺身而出,为李鸿章辨诬止谤。他在给友人潘黎阁的信里说:“自倭事起至今,傅相为中国士大夫所唾骂,此由政府扬其焰,而后进之士闻声和之。弟以傅相经营远略三十年,前十年事俱在奏稿;中十年则奏稿尚或假手幕僚,至总署信函,全系亲笔;后十年则机要事件,皆在电报,亦不肯倩人代办,必出亲裁。现拟将此三书辑录成册,则历年支持危局、力求富强之苦心,俱在简册,亦止谤之一道也”。又在给周馥的信里说:“某区区欲删定合肥文集,不欲使贤相身后令名淹没于悠悠之口,以为功名本末具在此书也”。这就是传世的刻印本《李文忠公全集》的由来,共有奏稿八十卷、电稿四十卷、朋僚译署海军蚕池口教堂函稿等四十五卷,计六百余万字。吴汝纶编这部《全集》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把李鸿章在当政期间所作的业绩也即所谓“事功”,展示给世人。为此他把幕府历年保存下来的文稿逐一考订,分为详、简两套本子。但一是李氏后人拿出的经费有限;二是有些文稿涉及清政府最高机密,在当时出版还有禁忌;三是吴本人因病早逝。所以后来由他的侄女婿廉泉(吴芝瑛的丈夫)完成编印出版的这部全集只是简本。尽管字数已经不算少,但它只占详本的三分之一强,另有近三分之二的文稿未刊。这部详本的底稿为李氏后人保存,解放初期几经辗转,得到已故著名版本学家顾廷龙先生悉心收集保护,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前,一直尘封在上海图书馆的书库里。
& &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学术繁荣,在顾廷龙老先生的一再倡导下,上海人民出版社开始依据这部底稿重新编辑出版《李鸿章全集》,先编《电稿》,但由于经费和编纂体例等诸种原因,这套《全集》从1985年到1987年只出了三册《电稿》便告停止。此外,在李鸿章去世以后,陆续出版的李氏文稿还有:(1)光绪三十一年,李鸿章孙子李国杰编印的《合肥李氏三世遗集》,其中《李文忠公遗集》收录了李鸿章的诗文;(2)民国五年,由李经方、李经迈出资,将李鸿章另一个机要幕僚于式枚保存的李鸿章信稿三十二册石印出版,题名《李文忠公尺牍》;(3)民国七年,李鸿章的同乡兼门生黄书霖把他所保存的李鸿章在咸丰三年同治元年致曾国藩的亲笔信札二十八通和便笺三通交给坊间石印,题名《合肥李文忠墨宝》;因是手迹石印,且系李氏早年信稿,很具价值;(4)商务印书馆1957年12月出版的《捻军史料丛刊》第二集和1958年6月出版的第三集,分别收录了《李鸿章信稿》、《李鸿章信稿补遗》,这实际上就是吴编刻本《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里散失的同治四年至六年三月的一部分,由当时李鸿章的幕僚钱恩棨(字芝门)携带回原籍江苏太仓,1954年江苏省文管会在接受太仓图书馆的资料时发现,经江世荣先生整理考订后出版,弥补了剿捻期间李鸿章文稿的缺乏;(5)1960年3月,中华书局出版《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这是年子敏先生根据潘鼎新儿子潘永龄保存的李鸿章给其父的145封信、以及安徽社科所历史研究室从安徽博物馆辑录李鸿章残缺信稿4封整理而成,对于李潘交往涉及到“平吴”、“剿捻”以及中法战争的诸方面,均有一定的史料价值;(6)1984年,合肥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征集到李鸿章至吴赞诚信稿十二封;1986年,苏州大学历史系资料室发现李鸿章光绪十六年信稿一册共57封;前者经戴健先生、后者经董蔡时、陈珍棣先生整理后,分别发表于《安徽史学》;(7)1989年,广东省丰顺县政府出刊《丰顺文史》第二辑,发表了由江村先生整理的《李鸿章致丁日昌函稿》102封;(8)1997年6月,《近代史资料》总91号,刊发了辽宁博物馆藏《李鸿章手札》25封;另外,还有一些零星发表的李鸿章佚稿。总共出版的字数大约在七、八百万字之间。
鉴于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他逝世后不久,梁启超在所写的第一本《李鸿章传》里,就认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独一无二之代表人也”。并且提出:“读中国近世史者,势不得不曰李鸿章;而读李鸿章传者,亦势不得不手中国近世史。”据笔者粗略统计,一百年来,海内外已经出版了四十多部有关李鸿章的专著(大约是欧美、台港澳、中国大陆各占三分之一)和一千四百多篇论文。研究成果数量竟如此之多,表明了史学界对这样一个近代历史关键人物的高度关注。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么多的研究成果,主要依据的就是这七八百万字的已刊史料。这样一来,势必会给研究和评价李鸿章带来很大的片面性。因为任何科学全面的历史评判,首要前提就是充分占有史料。但史料的不足又使得研究结论不能尽如人意。例如著名史学家蒋廷黻先生说过一句名言:“一看李之全集,只见李做事,不见其为人。”其实这只能说他比较准确地解读了吴编《全集》的原意,而不能说准确评判了李鸿章。
& & 新编《李鸿章全集》是由顾廷龙、戴逸两位著名学者担任主编,由安徽教育出版社独家出资,组织全国三十多位学者于1992年开始启动编纂的。十年磨一剑,目前已接近尾声。编委会首先从上海图书馆接收了吴汝纶当年所编奏稿详本、以及该馆馆藏的李鸿章其他函稿共约1900万字,接着又收录了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十八册李鸿章信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藏《李鸿章李瀚章兄弟函稿》,加上安徽、山东、江苏、辽宁、广东等地陆续发现的散稿,和上述公开出版的李鸿章各类文稿,合起来也有约三、四百万字。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跑遍了李鸿章曾经活动过的十余个省市,得到了各地图书、文博、档案部门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当然也遇到过不少障碍和困难。其间甘苦,真可以应了著名史学家傅斯年先生的一句名言:“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资料。”
& & 在这些稿件中,数量最大的是奏稿,由幕僚抄录,基本上一月一册,从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担任江苏巡抚起,到光绪二十年底止,一共348册,甲午战败,李鸿章于签订《马关条约》回国后到北京入阁办事,或是因为无钱,或是因为当京官体制上有规定,或更可能因为避嫌,没有再请幕僚。所以光绪二十一年到二十五年的奏稿没有底本。到了光绪二十六年他出任两广总督,又有六册《督粤奏稿》,此外还有上图长乐路书库的两大册奏稿散页,以及另外一大册(四小分册)《曾李咨札》。我们在整理中发现,这些奏稿,虽然都经过吴汝纶的圈阅,留下编选的痕迹,但有不少部分只有月份而无准确日期。于是,便请戴逸主编出面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打招呼,看看从军机处录副档里能否再找出一些来,进行补遗和对勘。这样一来,一档馆也作为编纂单位参加,有三四位先生从1993年底开始花了将近三年功夫进行辑录。结果惊人!一共从军录副档里复印出李鸿章各类奏折和附片9600件约四万多页、宫中电报档九包。此外,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发现了一套较完整的李鸿章任直录总督期间的题本,一共24纸箱约3000多万字,于1996年10月全部复制运到合肥《李鸿章全集》编辑部。
& & 所谓题本,就是直隶总督督署,按照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由县、州、府层层上报的例行公文,在封套上盖上直隶总督的官印,以李鸿章的名义上奏。虽然严格说并不能算李鸿章本人的文字,但它对研究直隶当时的吏治和省情,颇有一定价值。面对这样一大堆珍贵的资料,我们又喜又忧。喜的是新编《李鸿章全集》总算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全集了;忧的是工作量又要加大,原定在2001年也就是李鸿章去世一百周年以前完成编纂出版的计划要推迟。题本如果全出,字数要膨胀一倍,体例上也要做重大调整,出版社财力也有限,因此全部收入《全集》势所不能。好在题本每一份奏折上,都有当时抄录者即“笔贴式”所作的摘要,也就是所谓的“贴黄”,每份数百字到千余字不等,仅这一部分“贴黄”就有260万字,目前已整理就绪,拟作为奏稿的附录部分收入新编《李鸿章全集》。这样,剔除重复稿件,新编全集的规模大致是:奏稿包括贴黄万字,函稿500余万字,电稿400万字,诗文不足100万字,全集总目录100—150余万字,总计约万字。堪称历史上个人文集之冠。
& & 由于李鸿章从事的活动几乎涵盖了近代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教育各个领域,这批数量浩繁的新史料的即将问世,对于近代史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乃至对李鸿章个人的评价,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从本人负责统编的奏稿来看:上海图书馆的底本一共有一万一千多件折、片,吴汝纶的刻本从中选取的只有约两千件,不足五分之一,而且多是按事抽样,互不连贯。新编全集通过和军录副档的对勘,一是将其中大多数折、片校准了上奏日期;二是军机处在收到折、片后,由笔贴式照录下朝廷所附在后面的谕旨,反映了最高当局对李鸿章呈报各事的处理意见,这在由幕僚抄录的底本里是没有的;三是除了上谕之外,在底本里附有一些其他大臣的奏折,往往是就洋务海防等重大问题发表意见,而由太后和皇帝发给李鸿章让他“妥议具奏”的;四是军录副档的9600件,虽然不能涵盖上图底本的11000多件,但两相对勘,除去重复的,另外还有约2300多件折片也是稿本里所没有的,除了补上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散失的部分以外,主要是李鸿章凡涉及边防军事、人才密保、对外交涉等机密大计,不能假手于幕僚,必须亲笔拟稿,所以在宫中留有底稿,弥足珍贵。就拿密保人才一项来说,通过上千件保举属吏将弁的折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李鸿章作为准系集团的首领,是如何网罗人才,左提右挈,扭结成这样一个近代最庞大的实力集团的。这可以说是李鸿章“做人”的一面。
& & 从做事的一面来说,李鸿章的奏稿,作为官方的正式文献,在有关清政府内政外交各项举措的研究和评价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目前奏稿的整理已经尽量趋全,一折数片,加上附录上谕和其他大臣的折片(用仿体字另行排出),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清朝官方在一些大政方针上的决策过程。举个例子来说,许多近代史学者曾反复引用李鸿章同治十三年十月十二日(日)的《筹议海防折》,有的认为它“振聋发聩,开了中国近代重视海防之先声”;也有的认为它“提纲挈领,揭示了李鸿章的洋务总纲”。其实这份奏折的起因是当年5月向清廷最高当局递上《海防亟宜切筹武备必求实际流》,提出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六条办法,11月19日,正在广东老家养病的淮系大员丁日昌得悉后,通过广东巡抚张兆栋把他1867年写成的《海洋水师章程》六条代呈朝廷,于是,清廷就把这两个“六条”发给沿江沿海的总督巡抚讨论,由此而引发出的第一次海防大讨论。李鸿章不只是自己上奏参加讨论,同时又去信丁日昌,示意他可以进一步发表意见,于是,丁日昌专门针对总理衙门的“六条”,又写了一份一万八千余字的《六条》,由李鸿章在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十九日附片密呈,这后一个六条,洋洋洒洒,涉及中国内政外交军事吏治的全方位改革,从而被保守派官僚于凌辰、王家璧谩骂为“直欲不用夷变夏不止”。而清廷最后的上谕是对于、王二人的谬论“着毋庸议”。长期以来,丁日昌的《后六条》原文一直找不着,甚至有不少人把丁日昌1867年的《海防水师六条》混同于他的《后六条》。在吴编《李鸿章全集》刻本里也只有李鸿章自己的这一份《筹议海防折》和他本人对于前“六条”的议复。现在的新编《李鸿章全集》里面,在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加上了总理衙门大臣文祥的密折;在光绪元年正月补上了李鸿章本人的《代奏丁日昌议复海防产条折》以及丁日昌的《后六条》全文;在二月补上了李鸿章的《遵旨保荐将才折》,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次海防大讨论的来龙去脉。尤其珍贵的是,经过中法战争,清政府痛定思痛,在廷臣疆吏中又开展了第二次海防大讨论,最后决定成立海军衙门,“大治水师”。我们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七月初四日,又补入军录副档留存的李鸿章《遵议切筹海防善后事宜折》及其附录上谕,这实际上是第二次海防大讨论中李鸿章的主导意见,而过去一直不太为人知道。诸如此类大量能够揭示历史真相的文献档案的披露,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李鸿章是既做事,又做人。
& & 至于函稿一共收录了一万余封公私信函,其中已发表的约三千多封,大量的未刊信函里,尤其在和亲朋好友的私房话里,多有李鸿章真实心态的流露,以及他对内政外交、国计民生的思虑。有学者说李鸿章“匮于学植”所以没有理论。其实从李鸿章信函里所讨论的问题来看,他应该还是有着自己比较系统的思想体系和较鲜明的立场观点的。至于电稿,更多的是反映李鸿章在战争状态和对外交涉中的应对和权变。新编《李集》,奏、电、函、文,四大部分都各有其不可忽略的价值。
& & 随着新史料的大量披露,对李鸿章的评价也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深化细化,由以往宏观的研究的定性的评判,转向微观具体的、有特指对象的量化分析。当然,这也与历史学本身的发展,学术视野和角度拓宽分不开。如李鸿章和淮系集团的研究,可以着重剖析这一集团在中国近代社会进程中的功用和地位;李鸿章在近代军事外交每一件具体事情上的具体做法,都有详尽的资料可供研考;再如李鸿章的吏治手段,李鸿章的赈灾举措,李鸿章的富民思想和理财经验,李鸿章的人际关系,李鸿章的教育改革等等,无论其成败得失,他山之石,对于今天仍然有着一定的参照作用。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说白了,要卖国还轮不到他李鸿章来卖!如果掌权者不点头,借他八个胆他也不敢在那些条约上签字.一味说李鸿章卖国是不公平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汉奸走狗卖国贼乎???——给林冲兄弟的《李鸿章》致命一击,我为李鸿章泣血(系列之五)
(纯学术讨论,不涉及个人,如有过激言词,还望见谅)
& & 李鸿章是卖国贼吗?林冲兄弟大作一篇,通篇充满了一种现代人的“爱国”气息。文中,李文忠公被批驳的体无完肤。但自习看来,林冲兄弟的观点却不敢苟同。
& & 一.中法战争与《中法新约》
& &林冲兄弟认为只凭几个暂的胜利,就以为大清国能击败法国。完全是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而不顾将来事态的发展。如果当时清军“乘胜追击”,法国及其盟国势必增兵。大清国如此虚弱的国力是不可能与欣欣向荣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抗的。冯子材在越北的局部胜利并没有改变战争的全局。当时法军已经占领澎湖,封锁了台湾。清国的福建水师在马尾海战中被法军全歼,南方海域的制海权彻底丧失,不可能保护台湾。当时日本已经窥探朝鲜,并且朝鲜对于清国的战略价值要远远大于越南。若一味的和法国开战,不仅胜负难料,日本更可能借机侵略朝鲜。大清国很可能会被逼上绝路。李鸿章主张求和。是为了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富国强兵。毕竟在战争状态下是无法有效的发展经济的。
& & 二.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 & 首先纠正林冲兄弟的一个常识性错误。中日甲午战争包括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等五个战役。不是只有黄海海战一个战役。说李鸿章在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中做汉奸走狗卖国贼,更是滑稽可笑。
& & 1.战前:当时的清政府政治腐败,苟且偷安。挪用海军军费,为慈禧准备“万寿盛典”。日本正是看准了这个机会,发动侵略战争。并且当时由于朝中一些大臣的阻挠,北洋海军的军费入不敷出,战斗力下降。一些盲目无知的主战派大臣空喊“攘夷”、“开战”而又没有任何的作战计划。并且竟有许多与李鸿章平日不和的大臣(翁同龢等),竟期望与日本开战来削弱李鸿章的实力。相比之下,究竟谁在卖国???
& & 2.战争中:很多人认为李鸿章在海战中是奉行“避战保船”的政策的。其实根据当时的档案和李鸿章指挥北洋海军的电报稿来看,没有一封电报是要求北洋舰队株守军港,避战保船的。相反,在战争中曾多次电令丁汝昌以鱼雷艇和海岸炮配合袭击日本舰队,扰乱其封锁,为铁甲舰出击创造机会。但是在战争中,清军的其他省份的封疆大吏们,竟无人出兵帮助。在开战初,李鸿章要求调南洋水师前去加强舰队实力,但张之洞不同意。在日军舰队围攻威海卫军港,并派海军陆战队登陆时,清军在烟台20营的驻兵竟无一前去救援。这究竟又是谁在卖国呢?
& & 3. 《马关条约》:当时的情况是,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日军已经占领东北和威海,并控制了渤海的制海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丧权辱国的条约是不想签就可以不签的吗?如果签约的不是李鸿章,历史也不会改变,将会由另一个人签约,那么我想这个人现在一定是”卖国贼”了。林冲兄弟认为两亿两白银的赔款是李鸿章主动给的,更是可笑。我想告诉林冲兄弟的是,当时伊藤博闻开的价码是三亿两白银!!!至于用两亿两白银再打造一个北洋水师,更是笑话。清国给日本的赔款是靠举借外债来兑付的,当时的国库已经空空如也了。就算有足够的白银,打造一支东亚第一的舰队是像你林冲兄弟玩电脑游戏那样容易的吗?且不说要向外国购买舰船、炮弹。连中国自己的海军将领和熟练水手也大都在甲午海战中牺牲或殉国了。并且在日本兵临城下,渤海已经成为日本内湖的情况下,就算又有一支北洋海军,又能有什么用。即以种种所谓“卖国”条约而论,国家危难,清流士大夫固然可以大肆贩卖爱国忠君的高调,然而,一提与洋人折冲周旋,则这些爱国人士无不面露畏色,至于上阵打仗,则是闻炮声而屁滚尿流。而李鸿章却每每慨然出行,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与洋人斡旋,争取中国权益。他当然也知道,这将给自己招来“卖国”臭名,然而,环顾朝廷上下,又有谁能够并且愿意担当这种忍辱负重的角色?两相比较,卖国者谁???
& & 三.历史定论
& & 明显可以看出,林冲兄弟你不是研究历史的人,连一个业余的研究历史的人都算不上。在史学中,没有那个人是可以被定论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视角,都能产生对历史人物的不同的评价。至于你说李鸿章是汉奸走狗卖国贼,是历史的定论这一点,更暴露了你的历史知识的浅薄。至今,没有一本权威的史学著作上,把李鸿章“定论”为汉奸走狗卖国贼。
& & 梁启超说:“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 林冲兄弟你属于哪种呢???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李中堂,之于中国,可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化之父!
没有李中堂就没有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没有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中国就会亡国!
是李中堂呕心沥血力挽狂澜
时至今日,因历史被篡改,而遭不白之冤!实乃千古奇冤!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好文,不过肯定不对FQ的胃口,看来被人骂是可以想见的了。看看现在的FQ,到是让我想起了二战前日本的FQ了,整天叫嚣着要对美国开战,日本陆军的相当部分的人也可以归入此类人。结果最后是如他们所愿,是既对中国开战又对美国开战,结果如何?现在的日本FQ也不少,小犬可谓其总代表,四处得罪人,看来结果也好不了哪里去。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晚清柱石!!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难得好文。
可惜于北洋舰队的战术和装备的分析错误很多。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我也同意这种观点,即使当时不是李鸿章签定和约,还会有其他人签定的。因此我们不能片面的看李鸿章,要从当时形势来分析他。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定,镇两舰的主炮是在舰肩部两侧.排成人字形可以在开战的时候让主炮全部开火.若排成一字形则有一半的主炮无法开火的.黄海海战北洋水师布阵争论很大.但说开战排成人字形就一定错了也是说不过去的.
广甲,平远等舰分别来自南洋,福建水师.其时,当时清朝最好的船都在北洋水师了.南洋,福建水师剩下的那都是些什么啊.让他们派船增援?你倒是告诉我还能增援出哪条可堪一战的船?
事实上在我看来.北洋水师除了定镇两舰.其他的舰艇比起日本当时的船就不怎么样了.广甲,超勇,扬威都不到1500吨.当然日本参战的也有区区622吨的炮舰赤城号.而定镇两舰在海战中的表现也确实没让人失望.最后两舰被日本船围攻多时而先撤退的也是日本船.反而日本著名的三景舰在战场上却没什么战果.
好像北洋水师跑的最快的船(除鱼雷艇外)都没吉野号快.好像鱼雷艇都没几条比吉野号快的.能撞到吉野号才是个笑话.每次看到这里我在钦佩致远的血性同时却感到悲哀.
关于北洋水师的话题争论很大,很难说清楚个谁是谁非.海战中运气成分也很大.不能唯吨位,武器论.比如622吨的赤城号就牵制来远等三舰达一小时 ﹐不但未沉﹐还击中来远舰尾﹐导致来远无法作战。但丰岛海战时﹐4150吨吉野被遍体麟伤的2300吨的济远的6寸尾炮击中而被迫放弃追击。海战中致远被鱼雷击沉,但同时北洋的鱼雷却从日舰底部穿过.不能说清朝鱼雷手定深没设好,这样也归为清朝水师腐败的例子我觉得说不过去.事实上是早期的鱼雷本就问题多多.只能说是运气了.文中很多关于北洋观点都不赞成.
说李卖国确实冤枉了,这个中心论点偶是支持的,表误会.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另外,李是当时北洋水师的最高统帅,虽然遭到种种掣肘,难以尽施其政,但他毕竟始终大权在握.而作为北洋水师的最高统帅,必然就要对北洋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小写转换快捷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