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蒙古族的房子是什么样地区捡了点石头,透明的,还有几种颜色,是什么石头,

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view//id_XMzk2NDky.htm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蒙古国都产什么宝石
蒙古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经普查探明的有80多种矿物、6000多个可采矿点,主要有铜、铁、煤、锰、铬、钨、钼、铝、锌、汞、铋、锡、砂金矿、岩金矿、磷矿、萤石、石棉、石墨、云母、水晶、绿宝石、紫晶、绿松石、石油、页岩矿等,这些矿藏绝大部分有待于开采
玛瑙 戈壁奇石之类的
金银跟其他地方一样
羊毛地毯、挂毯;牛皮钱包、皮靴;奶茶、奶糖;蒙古袍
看起来应该是俄罗斯碧玉。
蒙古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经普查探明的有80多种矿物、6000多个可采矿点,主要有铜、铁、煤、锰、铬、钨、钼、铝、锌、汞、铋、锡、砂金矿、岩金矿、磷矿、萤石、石棉、石墨、云母、水晶、绿宝石、紫晶、绿松石、石油、页岩矿等,这些矿藏绝大部分有待于开采。
没有 主要还是稀土和煤
你说这种石头的蒙文拼写和汉语意思见下图:
坦率地讲,如果不是特别的大,在蒙古国不值钱。有些时方出产,随便捡。
最常见的应该是玛瑙、玉髓一类的石英石。内蒙、新疆、宁夏等地都是著名的玛瑙产地。一般把带很多颜色和条纹的叫玛瑙,把颜色比较单一纹路很少的叫玉髓,其实都是石英石矿物。
Copyright &
就爱阅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号-4
声明:文章《蒙古国都产什么宝石》由就爱阅读网友共享发布,目的只是为了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用户分享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我在蒙古族地区捡点石头透明的,还有几种颜色是什么石头_百度知道
我在蒙古族地区捡点石头透明的,还有几种颜色是什么石头
我在蒙古族地区捡点石头透明的,还有几种颜色是什么石头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10(财富值+成长值)+提问者悬赏5(财富值+成长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玛瑙,或者戈壁石。都是这样的,价格一般。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男朋友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input type="hidden" name="header" value=''
欢迎您访问青海省人民政府网站,您在访问过程中对网站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请联系我们。
青海发布&& [
您的位置:
发布时间:
  民族渊源
  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据2011年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省共有蒙古族9.9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7%。主要聚居于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乌兰、都兰、德令哈、格尔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托勒乡、哈勒景乡,刚察县的哈尔盖乡,祁连县的默勒乡、多隆乡、野牛沟,门源回族自治县的苏吉乡,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倒淌河乡,也有小片分布。西宁市和东部农业区也有少量散居。??
  青海蒙古族是全国蒙古族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蒙古族形成以后,陆续进入青海地区的。蒙古族最早进入青海是南宋宝庆三年,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蒙古族自蒙古汗国时期进入青海,就把它作为放牧马牛羊驼的基地,在70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经营着这块水草丰美的土地,为开发青海,发展畜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济生活
  畜牧业生产始终是青海蒙古族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生产部门。蒙古族进入青海,即把青海看作是屯聚牧养、发展畜牧业的根据地,先后派宗室诸王率部进入青海屯聚牧养。农业生产一直比较粗放,没有大的进步。青海解放后,在蒙古族聚居的柴达木地区,大块宜耕地得到开发,在这些地区的部分蒙古族牧民,由畜牧业转为农业生产。从合作化到人民公社时期,在畜牧业合作社、牧场和人民公社中,一般都建立了农业专业队,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由于国家在柴达木地区先后建立了一些农场,在这些农场的带动下,从事农业生产的蒙古族群众的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作物品种增加很多,而且较早的实现了机械耕作,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90年代以来,柴达木地区的蒙古族群众,根据国家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退耕还牧还林,将一部分耕地退出,种草种树,而保留的一部分农业,由于采取科学种田,精耕细作,选用粮油作物的优良品种,使这一部分农田成为优质高产农业。? 青海蒙古聚居的柴达木盆地是我国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的聚宝盆。许多矿产资源的品位、蕴藏量都在我国属于首位。蒙元时期,蒙古族进入青海的柴达木地区后,即开始对柴达木的资源进行开发。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开发过的资源,从古代史籍记载青海蒙古商贸活动中销售的物资可知,主要有青盐、硼砂、火硝、铁制品、铅制品、沙金制品等。
  语言文字
  蒙古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族方言差别不大,大致分为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内蒙古方言分布最广,占我国蒙古族总人口的90%以上。青海蒙古族语言属卫拉特方言,它同内蒙古察哈尔语言为标准的蒙古语基本一致,但也有些自己方言特点。青海蒙古族虽然有成片的聚居区,但有相当多的人口与汉族和藏族长期杂居。在杂居区汉族和藏族人口比例大于蒙古族人口,目前在青海蒙古族中懂汉语和不懂汉语的人口比例为6:4,一般兼通汉语汉文,甚至兼通藏语藏文。
  蒙古文已创制近千年的历史。今天在中国蒙古族中使用的蒙古文字有两种,即胡都木蒙古文和托忒蒙古文。胡都木蒙古文,历史上称它为&回鹘式蒙古文&,因为它是在回鹘文字母或叫畏兀字母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胡都木蒙古文在推行在历史过程中逐步改进、提高的;托忒蒙古文是17世纪中叶,由卫拉特蒙古学者扎牙&班迪达根据卫拉特方言特点,在胡都木蒙古文的基础上创制了符合卫拉特口语和书面语比较一致的文字。现在托忒文只在新疆蒙古族中使用;元世祖时西藏僧人八思巴应忽必烈之令而创蒙古新字,俗字八思巴字,一度推行,后渐停止使用。青海蒙古族自从1637年顾实汗挥军进到青海草原以来一直学习使用胡都木蒙古文。因为这部分蒙古族从新疆迁移到青海时就使用的是胡都木蒙古文。清朝和民国时期,青海蒙古族各旗长都有自己的文书人员,其他民族与蒙古族交往时,一般都有自己的翻译人员,无专门的翻译机构。胡都木蒙古文共有31个字母,其中元音7个、辅音24个,辅音字母中的最后7个字母是专门用来拼写外来借词的。
  胡都木蒙古文从左至右竖写,没有大写小写之分,是拼音文字。青海蒙古族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情况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聚居的蒙古族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全面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完全保留着传统的蒙古语言文字;二是海北藏族自治州聚居的蒙古族基本操持蒙古语言,兼通藏汉语文,不使用蒙古文字;三是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聚居的蒙古族因历史原因和环境影响已转用藏族语言文字近有200年的历史。该地区会讲蒙古语言的人寥寥无几,95%以上的蒙古人精通藏语;四是大通、乐都等农业区聚住的蒙古族早已转用汉语文。因为这部分蒙古族进入青海时间最早,在农业区同汉族杂居时间长,所以失去本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的时间也很长。
  文化艺术
  文学艺术
  民间文学?青海蒙古族群众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包括民歌、颂辞、英雄史诗、故事、寓言、谚语等,具有强烈的民族和地区特色。青海蒙古族民歌,热情乐观,富有草原生活气息,逢年过节,放牧割草,随时随地都能吟唱,曲调悠扬,格式多样,词汇华丽,气度豁达。民族历史、英雄人物、大好河山等内容通过民歌表现。颂辞是蒙古族有着悠久历史、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学形式,包括祝辞、赞辞、祭辞、召唤辞等。青海蒙古族的颂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词句工整流畅。有颂扬天地万物的赞辞,有赞扬美满生活的颂辞,有赞美蒙古包的颂辞,有关于婚礼的颂辞,有关于马的颂辞。叙事诗和英雄史诗在蒙古族民间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汗青格勒》、《顾实汗》、《巴陵海巴特尔》等,都是歌颂历史上本民族英雄人物的著名的民间叙事诗。蒙古族英雄史诗,流传在青海地区的主要是《格斯尔传》,它是我国藏族和蒙古族人民共同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这部英雄史诗经过蒙古族人民群众的再创作,使其逐步发展成为蒙古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史诗,在蒙古族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除此,还有中短篇英雄史诗。蒙古族英雄史诗都是勇士惩治了害人的魔王,保护了人民。作品的语言来自人民生活的口语,又大量吸收了神话传说、歌谣、颂辞祝词等,采用了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民间故事是青海蒙古族人民中间流传很广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在海西蒙古族流传的民间故事《可乃布拉》等,情节曲折,幽默风趣,给人以艺术享受和生活教益。在河南县蒙古族中流传的《猎手的故事》、《财主泽登》、《贪财的国王》等,内容丰富,感情真挚,人物形象典型生动,从多方面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的黑暗和残暴,强烈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爱好、憎恶和追求。蒙古族民间故事的艺术特色十分鲜明,粗犷、质朴、明朗的基调,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地形象画面和清新隽永的语言风格。许多民间故事还穿插普诗歌、谚语、格言、颂辞祝词、对英雄人物、美好事物加以赞美,对恶势力进行抨击。蒙古族神话传统涉及的社会生活面很广,有关人类、山川、部落的起源和本民族族源的种种神话传说。蒙古族神话传说是古代狩猎畜牧经济基础上培植起来的艺术花朵,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谚语和格言是蒙古族民间文学中的一朵奇葩。这是蒙古族人民从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集体积累起来的经验的高度总结,内容丰富,短小情炼,通俗易懂,男女老少都喜欢运用,世代又口相传,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起着百科全书的作用。
  作家文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青海蒙古族广大群众生活极其艰苦,很少有人上学读书,识字的人不多,因此没有形成自己民族的作家文学,很少有书面文学作品。青海蒙古族作家文学,即现代文学是在蒙古族人民觉醒和奋斗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人民得到翻身解放,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大批青少年进入各类学校读书受教育,培养了各类专业人才,有了蒙古族的文学家、艺术家,他们满腔热情的投入到蒙古族的民众中,以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为背景,写出了大量的小说、散文、诗歌,创作了一些歌曲、戏剧,整理了许多民族文学作品,先后出版的创作作品有:?小说散文、诗歌集《柴达木摇篮》(多人集)、诗歌集《献礼》(图格、卡木特尔著)、小说集《夜明珠》(齐&布仁巴雅尔著)、诗歌集《高原&母亲和太阳》(齐&达莱著)、诗歌集《梦里沸腾的青海湖》(巴音著)、诗歌集《梦中的银叶》(纳仁珠格著)、诗歌集《洁白的礼物》(格&孟和巴雅尔著)、诗歌集《离太阳最近的山》(斯庆夫著)、诗歌集《穹庐晚照》(可可西里著)、小说散文诗歌集《高原回声》(多人集)、诗歌集《朝拜者》(江木尔著)等。整理出版的民族文学图书有:《青海蒙古族民族间故事集》(才布西格、莎仁格尔勒整理)、《青海蒙古族习俗》(莎仁格尔勒著)、《英雄史诗〈江格尔〉和蒙古文化》(莎仁格尔勒著)、《青海蒙古族民间文学精华集》(齐&布仁巴雅尔主编)、《海西民间歌谣》、《海西民间谚语》、《海西民间故事》三套集成等。
  音乐舞蹈
  歌曲?蒙古族自古至今即以能歌善舞著称,而且歌与舞紧密联系在一起,总是边歌边舞或者唱歌伴舞,跳舞拌歌,歌舞结合,融词、曲、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蒙古族歌曲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有曲调的诗,反映了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思想感情、风俗习惯和聪明才智。在形式上主要可分为叙事歌、抒情歌和对歌。
  舞蹈?蒙古族的舞蹈分单人舞、双人舞和多人集体舞。单人舞有男单与女单的区别,双人舞和集体舞为男女混跳。自古至今,凡遇节日、喜庆、迎接贵宾、庆祝丰收和胜利,总以舞蹈来表达欢乐的心情。大的喜庆活动,主要以跳集体舞来庆贺。有着悠久历史并流传至今为蒙古族群众所喜欢的集体舞&安代&,是集体舞蹈、奏乐、唱歌相结合的文艺形式奇葩,很受各族人民的喜爱。自古以来,蒙古族与歌舞相配套的乐器也是丰富多彩,吹奏乐器有口琴、箫、冬(即海螺),弹奏乐器有筝、马头琴、提琴、琵琶,打击乐器有鼓、铙、铃、铜角等。
  造型艺术?
  青海蒙古族有着悠久的独特的造型艺术传统。蒙古族的造型艺术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诸如衣食住行、婚嫁寿宴、年节喜庆、宗教活动、生产劳动等,通过装饰、描绘、镶嵌、织绣等艺术手段,把自然界中美好的东西奉献给人们,以美化人们的生活。蒙古族牧民的衣食住行用的任何一件东西都与图案有关,在蒙古包的圆顶、墙壁和门上,在棚车的帘、木箱、桌椅、毡子、铜壶、银碗的面表上,在马鞍、鞭子、刀子上,在袍子、靴子、荷包上以及在奶豆腐等硬奶食品上都装饰着各种图案纹样。其传统图案有回纹、方纹、火纹、水纹、卷草纹、犄纹、锤文、盘肠图案、?形图案等。随着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装饰花纹,如龙凤图案、喜、梅图案、福寿图案、宝瓶、宝伞图案、双鱼图案、各种花卉图案等,并把这些图案融化到蒙古传统图案之中,使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刺绣,是蒙古族妇女的专长,他们用彩色丝绒、棉绒、驼绒线、牛筋等在绸、布、羊毛毡、牛羊皮品上绣花或作各种贴花。刺绣的针法有齐针、散套、施针、接针、分层衔接等。
  蒙古人的服饰和一些奢侈品上都有精巧、美观、大方的刺绣。袍子、坎肩、靴子的镶边,帽子、耳套、绣花毡、门帘、鞍鞴、荷包、手袋以及敬奉的佛像等,都是妇女施展刺绣技巧的园地。蒙古族的金属工艺品朴素大方、实用美观,体现了蒙古艺人聪明才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才能。金属工艺品一般用金、银、铜、铁几种原料制作,包括桶、碗、壶、勺、酒器、头饰、马具、火链、刀子等生活用品和佛像、宗教舞蹈道具和供佛的法器等宗教用品。金银匠善于采用錾雕手艺,在金属制品上錾出精美的花纹和图案。雕刻艺术是蒙古族造型艺术中又一美丽的花朵。民族艺人用刀或铲子等工具,对木材、粘土、石块、兽骨等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出木桌、木箱、木桶、木碗、茶具、马鞍、马头琴、象棋等工艺精美的用品。蒙古象棋的棋子有骆驼、马、狮子、人等,是人物雕刻和动物雕刻的佳作,造型美观、形象生动,富有草原生活的气息。
  摔跤:是从12世纪开始蒙古族称之为&男子三项竞技项目&之一,也是选拔勇士的主要项目之一。蒙古族摔跤发展到元朝,已设有专门管理机构,称为&校署&,并有了专供摔跤穿的衣服,并由摔跤界中有名的力士充任裁判。清朝,蒙古族的摔跤已成为正式体育比赛项目,已有了正式的比赛场地,在平坦的场地内,挖一直径6米、深1米的圆坑,坑底填上树枝、树枝上铺上厚毡。在进行正式摔跤比赛或举行摔跤表演时,摔跤手要穿上无领、短袖、袒胸露臂的竞技服;下衣是肥大的白色裤子,白裤子之外又套以绣有花纹的肥大套裤;脚穿蒙古式长统皮靴。摔跤时,摔跤手均带五彩绢帛编帛的项环,互相不能侵犯带项环的部位。摔跤者除互比力气外,也互比招数技艺。比赛取单淘汰制,使对方脚掌以外的任何部位着地即为胜利。在比赛的全过程中,摔跤手都很注重礼貌,比赛前,他们分左右两排站立,出场时全体摔跤手,在场外的伴歌声中,以雄鹰展翅之姿式,伸展双臂,跳跃出场,绕场一周,然后至主台前向嘉宾合掌致意,向主持人、裁判合掌致意,向观众合掌致意,即退回原地。逐对出场比赛时,仍跳跃着进入赛场,稍整顿衣裤,在裁判的指挥下即开始力搏格斗。获胜者要把对手搀扶起来,然后两人伸展手臂,翩然飞跃归队。蒙古族摔跤运动中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深受广大蒙古人民的喜爱,被国家纳入体育运动的正式项目,并被国家体委命名为&中国式摔跤&,为适应现代体育的要求,对有关规则加以改变,使之更加规范,更加科学,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多次获得好成绩。
  射箭:弓箭是古代蒙古族人民猎取生活资料、进行自身防卫和部落之间战争的武器。早期,弓箭是游牧民谋生的工具,他们靠弓箭狩猎获取食物和皮张等生活资料;后来,成为征战的工具,常以每个部落拥有控弦之士的多寡论强弱。因此,蒙古民族无论男女老少、武士文人、贵族贫民都会弯弓射箭,甚至幼儿的第一件玩具就是木弓箭。可见弓箭对于古代蒙古族的生存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射箭何时成为蒙古族的体育竞技和娱乐项目,因史无明确记载,虽不可考,但其历史已相当久远,自古有之,凡遇节庆和那达慕大会,必有射箭比赛项目。作为体育项目,古代蒙古族射箭分骑射与静射两种,其中骑射历史最久。比赛时,男女老少都可参加。弓箭之式样、重量、长度、拉力等皆无规定,射箭比赛的设置也比较简单,备一皮革制的靶子,宽1米长2米置于距离四、五十步远处,五、六人一组轮射,以能射穿者为最优胜。
  马术:自古即被称为马上民族的蒙古族人民,从儿童时就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五、六岁时就学习骑马,十一、二岁就随大人骑马放牧,十五、六岁就开始了控弦之士、马上战斗的生涯。赛马、打马球、骑马围猎、马上拼刺,便成为他们日常不可或缺的活动。?作为体育和竞技的马术,在蒙古族中主要有赛马、骑射、打马球、套马等,而男女、大人儿童都参加群众性的马术活动则是赛马。赛马分奔马和走马两种,其中以奔马为主。赛奔马主要是比赛速度,赛程长,多为青少年参加;赛走马主要是比赛毅力和稳健迅速的对侧步伐,赛程短,多为中老年人参加。群众性的赛马活动,多在重大节庆活动如那大慕大会期间和庆丰收的秋季。凡有大型赛马活动,周围百里、几百里的蒙古族牧民,都身着盛装乘车骑马带着蒙古包赶来观看。届时,骑手身穿紫、红、黄等各色服装,头缠各种鲜艳的头巾,手牵千姿百态的扎尾骏马,停立于赛场上。群众性的赛马活动,没有固定的专门赛场,只是选择比较平坦的草原即可。赛程一般30公里。如何赛法,例如备鞍不备鞍,分组不分组等,由临场选出的主持人决定。青海蒙古族的赛奔马,一般不备鞍子,也多不分组,一般以到达终点先后分名次。比赛结束,按传统仪式,对获得名次的马匹和骑手,在司仪的引导下入场,给马匹和骑手披红戴花,按名次对马命名,对骑手按名次给予奖励,随后由赞马老人边唱赞马词,边为获得优异成绩的骏马洒鲜奶,表示庆贺。
  传统医药
  在蒙古族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蒙医蒙药的技术和应用是一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的医学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蒙古社会生活和气候地理特点有关,是蒙古族人民长期同大自然,特别是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据史书记载,游牧于辽阔草原上的蒙古族的先民,在同各种植物和动物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了一些野生植物的根、茎、叶、皮、果和一些动物的器官的药物功效,已知道用草约止血,用绕红的烙铁治伤口,杀死牲畜立即剥皮裹患者病处,用热敷和炙疗医治各种跌打损伤及骨折等游牧民最常发生的外伤和内寒疾病。蒙古族在总结提高传统医药的同时,重视吸收阿拉伯、中亚等国和国内回回民族、汉民族和藏民族的医学理论和医药知识,建立医药研究机构和医疗机构,极大地充实和发展了蒙古医学,创立了饮食疗法、马奶酒疗法、药浴疗法医治寒冷地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应用大黄治疗瘟疫等疫病。通过藏语系佛教寺院的传播,蒙医药与藏医药的结合发展,不仅丰富和提高了蒙医学的体系,同时在民间有了广泛的普及,地方性的多发病、常见病,跌打损伤和瘟疫等,几乎每个部落的民间医生都有一套行之有效、就地取材的治疗方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蒙医蒙药的研究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支,得到了重视,通过挖掘、整理,进行深入研究,为中华医学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传统习俗
  青海蒙古族的服饰包括衣服、鞋帽、佩戴、装饰等。从13世纪开始,即已形成具有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的衣着。早期进入青海的蒙古族人民,无论男女老少、具有既是牧民又是战士的双重身份,故其衣着最主要的是&蒙古袍&,即右衽、斜襟、高领、长袖、宽大、镶边、下摆不开叉的长袍。虽然衣服的样式相同,但贵族与平民衣服的面料和质地却有天渊之别,贵族的面料为天鹅绒、织锦缎、丝绸之类,冬季长袍的里为羔羊皮、貂皮、狐皮、水獭皮等;平民的面料为粗麻布、褐子、毡、革等,冬季则着无面料的老羊皮、山羊皮、狗皮、毡袍等,腰间扎红、绿腰带。冬天穿皮裤或棉裤,夏天穿布裤。冬季戴棉皮帽,夏季戴单皮帽,贵族与平民的帽子在质地上有很大差异。贵妇戴以木为骨、高三尺许、外包红绢、其上缀珠玉、顶插翎毛的&故姑&帽,又称&顾姑冠&;平民妇女戴平顶皮帽或扎头巾。男女老少皆足穿皮靴或毡靴、布靴,内套毡袜或布袜。明朝青海蒙古的部落比较庞杂,既有元朝青海蒙古的后裔,又有瓦剌部(西部蒙古)、鞑靼部(东部蒙古)徙牧青海,故其服饰较为复杂,除原有的传统服饰外,还有布衬衫、无袖短衣、毡斗篷,以及皇帝赐给朝贡贵族的绵衣蟒服等。皮靴、帽子的式样品种繁多。衣着上的佩饰金银珠玉很多,妇女的头饰,衣服皮靴上的刺绣绚丽多姿。清朝青海蒙古族的服饰,贵族的服饰变化较大,平民变化不大,基本保持了传统服饰的特点。
  青海蒙古归服清王朝以后,大小贵族均受到清王朝的封赐。按清制,受封者按品级着统一的官服。官服有朝服与便服之分。朝服又有冬服与夏服之分。冠戴则有冬朝冠、夏朝冠与吉服冠三分,并佩宝石、饰东珠。民服主要还是蒙古袍,品种有皮袍、棉袍、绸缎袍、棉布袍。男袍朴实、宽松、女袍华丽秀气。扎袍子的腰带以整幅绸子为之,男子喜用金黄色和橙黄色,女子爱扎紫色和绿色。帽子的品种更多,冬季有风雪帽、皮帽、圆帽、羊绒帽,夏季有尖顶圆帽、毡帽。妇女特有的帽子,有带耳朵套的帽、凉圆帽。帽子一般以兽皮和畜皮做里子,以绸、缎、布做外套,外套上绣花纹以装饰。靴子有革靴、毡靴和布靴,男式布靴、毡靴绣有花纹,女式布靴、毡靴则用鲜艳的彩线绣有花草鸟兽图案。男子的佩饰,左侧腰悬挂绣褡裢,内装鼻烟壶,右侧挎腰刀和火镰。妇女带金银耳坠、手镯、戒指;头发从中间分开,在两边梳半圆形的辫子,套以辫套,辫套用黑色料子做,两段饰以黄边及彩色刺绣,辫套下接黑色长带,饰以金银珠宝。?
  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制定了《蒙古冠服制》,废除清王朝规定的蒙古贵族的官服,因蒙古王公贵族均握有军权,故规定蒙古受封的王公贵族的礼服分甲乙两种,甲种为军服,依不同的爵位,着不同军阶的官礼服;乙种为蒙古族传统袍服,按不职务,穿不同面料的蒙古袍。故青海蒙古的衣着基本保持了传统的特色,仍以蒙古袍为主,只在服装的面料、质地和花色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变。?青海解放后,随着蒙古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传统服饰有了很大改变,把笨重的蒙古袍改造成轻盈柔软的袍服。面料上多采用丝绸、棉布、毛华达以及现在的化纤织品,里子多用羔皮、二毛、狐皮以及经过加工的羊毛、驼毛等,穿着可体、美观、保暖、散热;冬天的帽子多为羔皮、狐皮帽,夏天多戴鸭舌帽、礼帽和军便帽;靴子用柔软的皮革制成。改革开放后,蒙古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装束打扮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服、加克衫和中山服以及皮加克、太空棉服、羽绒服、西式大衣、风衣等成了流行服。但是,蒙古人人人都保存有传统服饰,每逢嘉庆大典,逢年过节,有规模较大的社交活动,或出席隆重的大型会议,蒙古族人民都喜欢穿民族服装,以示庄重,显示自己的民族气质,增添节庆气氛。
  青海蒙古族从13世纪进入青海即已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征稳定的以肉食、奶食、饮料三大类为主的饮食文化,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这是由蒙古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所决定的。自古至今,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畜牧业不仅是他们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基本的生活资料,肉、奶、奶制品是主要的食物和饮料,皮、毛是制作衣裤、鞋帽、毡房、地毡、鞍辔、马具、日用器皿等主要材料,大牲畜是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红白喜事、节日庆典活动都离不开牲畜。
  肉食?蒙古人喜欢吃绵羊肉,肉食种类很多,而普遍的吃法是手抓肉。将刚宰杀的羊,剥皮取出内脏,去头去蹄后,将整羊按关节卸成若干块,放入清水中煮沸,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上桌,先请年长者用刀切下一块品尝,然后由主人操刀将盘中肉切成片,用鲜肉汤拌盐,葱等各种佐料浇其上,拌以肉汤煮熟的面片食之;或将肉块顺肋条或关节切成小条、小块,客人或家人手抓骨头自食或用刀削肉而食。羊的内脏洗净后作成血肠、肝肠、肉肠,煮熟后切成段与手抓肉同食;羊头肉、肝子、肚子切成块做成碎汤就馍而食。烤全羊是蒙古族创造的举行家宴及招待贵宾的美味佳肴。源于狩猎中以猎获物构架烧烤,聚众野餐发展而来。用特制的烤炉,以梭梭干枯柴作燃料,将刚宰杀的大尾绵羯羊,剥皮取出内脏,经烫、装、涂配料后烘制而成,皮黄而泛红,肉质鲜嫩,无膻腥味,香气扑鼻,酥脆适口,浓郁不腻。其吃法也很独特,先将烤好的全羊放置大木盘上,抬出让宾客观赏,并从脊背上削几片肉,让宾客品尝,然后由表及里按肉、骨顺序或削或砍,分置盘内,摆放桌上,由宾客自食。最后吃用烤羊肉汁调汤煮的柳叶面。羊胸骨专门用于招待女宾客,称&羊胸席&。风干肉,是蒙古族储备肉食以备青黄不接时或外出远门时食肉的方法。青海牧区为高寒地区,冬春寸草不长,牲畜瘦弱,为了储备冬、春肉食,于上年秋季牛羊肥壮时宰杀牛羊,将一部分自食的肉切割成细条,抹上盐,晾晒干后保存,可以煮食,也可切碎放入面条中煮食,或捣成粉沫熬成汤泡馍馍吃。?蒙古族除喜欢食绵羊肉外,也喜欢牛肉和食草野生动物肉。认为绵羊的胸骨、羊背子、头、肩胛骨等部位是肉食中的佳品,往往用来祭祀、招待客人、敬奉老人以及探亲访友时做为馈赠的礼品。
  奶食?奶食为蒙古族主食之一,奶制品的种类很多,如奶茶、酸奶、奶皮、奶酪、酥油、奶豆腐、鲜奶干、酸奶疙瘩、酸乳、奶饼、奶酒等。这些奶制品,既是食品,也是饮品。其中最主要的是奶茶、酸奶、奶酒。奶茶既是蒙古族群众每日不能离开的饮料,也是早饭不可离开的食品。其做法是,先将水烧沸,加入适量的茯茶、青盐,再用文火将茶煮成如牛血颜色,滤出茶叶,加入煮熟的牛奶,调均即可饮用。饮用时,有时还在奶茶中放入奶酪、奶干、奶豆腐等。早饭一般用酥油、白糖和炒面调一点奶茶,用手拌匀成团,边吃炒面,边饮奶茶。有时晚饭也是这种吃法。酸奶是蒙古族群众饭后的饮料,可用牛、羊、骆驼奶酿制。但最常见的是以牛奶做酸奶,即用鲜牛奶煮熟加酵母,使其自然发酵而成。酸奶营养丰富,具有开胃、促消化的作用。对于以肉食为主的蒙古人说,酸奶能止渴祛火,帮助消化。还可用来制作奶酒、提炼黄油以及其它奶制品。奶酒是婚姻嫁娶、款待宾客、节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饮品。其制作方法是,将发酵的酸奶倒入酿酒的大锅中加热,大锅上置无底甑桶,顶上盖上冷却锅,入凉水,冷锅下接酒罐子,使酸奶蒸气上升遇冷却锅后变成水珠顺冷却锅底流入下面的酒罐里,即成为奶酒。奶酒营养丰富,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起到补血助消化的作用。奶酒中的佳品为马奶酒,味道醇香,清凉解渴,常饮可治胃溃疡、肺结核等疾病,是接待贵宾饮品中的珍品。蒙古族群众平常饮用的酒为青稞酒,俗称酩醯。蒙古群众常年住高寒地区、睡地铺,以酒暖身成为家常便饭,男女老少、春夏秋季都饮酒,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奶酒和酩醯,和制作奶茶、酸奶一样方便。
  面食?居住于农业区的蒙古族群众,其饮食习惯基本上与当地兄弟民族相同,是以面食为主,肉类、蔬菜为辅。牧业区的蒙古牧民,虽以肉食为主,而面食、蔬菜也是缺少不了的。自古以来,蒙古族与官方、民间进行的贸易,其中换取的物品中,炒面青稞与豆类炒熟磨成的混合面。挂面数量较大,其次是麦面、大米。面食的做法有面片、面条、烙饼、牛羊油炸、油饼、炸肉饼、肉包子、饺子、糖包子等。王公贵族家中做面食、炒菜一般用清油,牧民家则多用牛羊油。用面食制作的甜的、咸的各种油炸点心的品种也很多,特别在解放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强,青海蒙古人民的膳食结构有了很大改观,由单一品种向多样化发展,由粗放的制作向精制细作发展,由满足于吃饱向科学营养方向发展,同时还把蒙古族的传统饮食推向市场,使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成为繁荣民族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历史上青海蒙古族曾在王公贵族中存在一夫多妻制,即正妻之外可以纳妾,而正妻必须是贵族家的女儿,妾可以是平民家的女儿;在平民中则实行一夫一妻制,讲求伦常,严格辈分,实行同姓不婚,禁姑舅表兄弟姊妹或姨表兄弟姊妹婚。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中,还曾出现过赘婚、换亲、转房以及相奔婚、偷婚和花婚等。早期的婚姻礼俗比较简单,只要男女双方互相满意,取得双方父母的同意,即可结婚。明清以来,蒙古族受汉族、满族及周边民族婚姻礼俗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繁琐的礼仪,大体上要经过相亲、订婚、过礼、婚礼、回门等过程。
  蒙古族把生育看得很重,认为这是传宗接代、继承灶炉和壮大民族的大事,必须举行种种仪式,以示庆祝新生儿的降生,祝愿新生儿健康成长。据文献记载,古代蒙古族妇女和男人一样,都是很能喝酒的,在怀孕期间,则要停止饮酒,不能进行过重的体力劳动,忌讳大喜大悲,注重饮食的营养。生产时,在所居蒙古包旁边另搭毡房,满月后才回原居室。当时接生的是女萨满,在有经验的中老年妇女协助下进行。分娩后马尾结扎婴儿脐带,用小刀断之,用白棉布、柔软的熟皮子、羊毛布包裹婴儿。产妇的饮食很受重视,主要食新鲜绵羊肉,黄米稀饭,饮用羊奶,不食山羊肉、牛肉和葱蒜、辣子等剌激性的食物。产妇的居室21天或一个月内不许外人进入。如产男孩,产妇毡帐门右侧悬挂弓箭,产女则在门左侧挂上一块红布,以标明生了男孩还是女孩,并警示来人不要贸然进入。在婴儿生产的三至七天内,举行婴儿&洗礼&仪式。&洗礼&是婴儿的父亲与他的兄弟姐妹共同承认、接受新生儿,并为他(她)祝福,用他(她)出生地的圣洁的水洗礼,为他(她)举行命名仪式。在仪式上准备丰盛的宴席招待客人。宴席上,接生妇与帮助接生的妇女,是最尊贵的客人。仪式中,接生者用温红茶、柏树枝叶水、牛奶兑的水或盐水洗新生儿全身,并由新生儿父亲向年岁最大、知识渊博的客人求赐名子,当众宣布,并在婴儿耳朵跟前轻声念其名字,并按男右女左的传统,对男婴右耳念,对女婴左耳念。洗毕命名之后,亲朋客人向婴儿赠送礼品,向婴儿祝福,轻声哼唱摇篮曲。
  洗礼宴会上,要吃羊背子、羊右后肢的胫,喝酒不能喝醉,并在日落前散去。&理胎发&仪式是蒙古族为儿童成长过程举行的比较隆重的仪式。当男孩长到三岁,女孩长到四岁时,要举行&理胎发&的仪式。理发那天,准备酒席,邀请亲戚朋友参加。当亲朋好友在蒙古包中坐下来,即请一位手巧、与孩子的生年属相不相克的老人主剪。当老人接过剪刀,即向剪发儿童祝词,边祝词边剪下第一撮头发,放在哈达上。接着,亲友们以辈份高低依次边祝福边剪下小孩的头发,将头发放在哈达上,并给邀请未曾赶到的亲戚留一部分头发,如三天内未来,即由小孩的父亲剪完,并修理整齐。赴宴的亲戚朋友,还向小孩赠送礼品,主要是羊羔、牛犊、马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蒙古族的卫生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妇女生产多到医院、妇幼保健站住院生产,在家生产,也请医生、助产士、接生员接生。但历史上形成的生产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并随着各民族之间的接触和文化交流,解放以后,在生育习俗中又吸收了兄弟民族做满月、过周岁的宴会仪式。
  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惯,家中有病人时,全家人即精心照料护理,请医生进行治疗,夜间杜门谢客,忌讳外人进入病房打扰病人。病危时,全家人及至亲好友都守在病人身旁。病人去世后,全家致哀。如长辈去世,只说&老了&、&升天&等,而不说&死了&,以示尊敬,并在两三天内送葬。丧葬仪式比较简单和节约,不兴师动众,不大操大办。子女为父母、妻子为丈夫要服孝49至100天,其他人也要服孝49天。在服孝期间,21天内,死者亲属见人则垂目低头而过,不行见面问候之礼,既不接待客人,也不走亲访友,亦不宰杀牛羊。妇女去饰物,夫死则剪发志哀,49天内不著彩绸衣物;男子不修面剃发,不饮酒、不宴宾客;不参加任何节庆歌舞活动。
  百日和忌辰,则供果品、奶食祭祀,或酹酒奠之。历史上,蒙古族的葬俗,有土葬、野葬(又称天葬)和火葬,而主要是土葬。土葬是蒙古族的传统葬法,在荒郊野外掘穴,将装有尸体的棺材放入穴内埋葬,蒙古贵族开始仿照汉、满民族的葬仪,有了家族的坟园,坟起堆并树碑,并设守坟人。而普通牧民仍沿旧习。野葬起源于藏语系佛教传入蒙古之后,多用于贫苦牧民和下层僧人。其去世后,白布裹身,置尸体于荒野或天葬台,任鹰鹫和其他禽兽啄食。如一两天肉食完,认为已顺利进入天国,家人额手称庆,就地埋藏遗骨,如禽兽不食,则要请喇嘛诵经赎罪。火葬与蒙古族的尚火习俗有关,起源较早,但盛行于藏语系佛教传入蒙古族之后,进行火葬的主要是上层喇嘛、王公、台吉等贵族阶级,牧民中火葬者限于鳏寡孤独、未婚者或?恶疾&如传梁病者、产后病而死者。火葬一般在荒郊进行。
  具体做法是除去死者生前衣服。以绸或白布缠裹尸身,置棺中,放到车上,按喇嘛占卜的方向驱车郊野,将棺置于募取来的百家柴上,点燃木柴,棺木尸骨焚化后,上层喇嘛的骨灰装入瓷罐送寺院埋葬或置入灵塔,贵族骨灰埋入家族坟园,其他人则就地埋葬。青海解放后,随着科学文化的普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一些带迷信色彩的葬俗逐渐消失,火化已日益普及。缅怀死者,寄托哀思的形式更讲求礼仪,如为死者开追悼会,春季扫墓,向子女讲述继承长辈勤劳、节俭及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优良传统等,都是对先辈缅怀和悼念的很好形式。
  青海蒙古族的传统住房是蒙古包,汉文史籍称为穹庐、毡帐或帐幕。蒙古包是适应游牧经济生活而形成的,易拆卸,易搭盖,便于搬迁。一顶蒙古包只需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只需半小时就能搭盖起来。再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就地制造,当地手工艺人就能制作。还有,蒙古包看外形不大,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室内光线好,空气流通,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很适合于经常移动放牧的游牧民居住使用。蒙古包底部呈圆形,上部圆锥形。由条木椽子、木门框、圆形无窗架和底部的网状编壁作骨架,外面蒙上特制的白毛毡、顶盖、天窗帘,再用鬃毛绳子勒紧,装上木门,挂上门帘,一座精巧美观、浑然一体的冬暖、夏凉的蒙古包就搭成了。然后在包内把红毛毡或地毯铺好,挂上壁毯,井然有序地摆放好木箱、地毯铺好,挂上壁毯,井然有秩地摆放好木箱、低柜、食品、桌子,挂上帐幔。在包中央泥好炉灶,炉筒从天窗伸出去,围炉也是饮食和取暖之处,摆放着炕桌和坐毡。蒙古包的门一般朝东南方向,便于采光和判断时辰。进门正面及西南为家中主要成员起居处,东面一般是晚辈的座位及寝所。
  牧民群众一般吃住在一个包里,贵族及富户,一家多分居数包。王公贵族既建有规模宏伟的宫殿式王府也设置有奢侈豪华的大蒙古包,内可举行大型歌舞晚会,可坐二三百人。蒙古包随游牧经常搬迁,冬季一般要寻山湾或洼地,或山间阳坡设包房,这样一则牲畜易饮水,二则可避免暴风雪的袭击,称&冬窝子&;夏季要找地势高、通风的地点支包,这样既可以防止牲畜受热,也有利于转换草场,称&夏窝子&。青海解放以后,特别是从80年代以来,随着实现定居放牧以来,蒙古族居住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在定居点上盖起了宽敞明亮的砖木结构的房屋,修了院落,一般都建有会客室、起居室、厨房、库房等,房内的摆设有桌椅、沙发、有组合柜,有火炕、木床,拉上了电灯,购买了组合音响、电视机、洗衣机等。富裕之户还在室内铺了地毯,墙上挂了挂毯。院内拉了自来水管,因地制宜地种植了树木和花草等。修建了牲畜的保温棚和饲料室,使牲畜也避免了风雪灾害之苦。蒙古族牧民虽然住上了砖木结构的房屋,但他们对先辈居住了700多年的蒙古包情有独钟,几乎家家户户都保存的蒙古包,或支架在院内,或到较远地方放牧即带上蒙古包支架起来,每逢那达慕盛会,举家带上蒙古包在会场附近支架起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住蒙古包、体验游牧生活的中外游客,也是蒙古包常盛不衰的一个原因。
  社会习俗
  家庭?家庭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青海蒙古族的家庭,是由双亲和子女构成。未婚子女通常总是与双亲住在一起,婚后,则建立单独的家庭。只有幼子婚后仍留在父母身边,并继承父母的主要财产。因此,幼子被称为&家主&,是&炉灶和帐幕&的守护人。在家庭中,夫权、父权占支配地位。如果一个大家庭由双亲(父母)、子女、孙辈三代人组成,在这个家庭中,老父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处于支配地位。但当他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时,将由长子代行权利,成为一家之长,掌管家庭的经济,安排家庭的生活,代表家庭参与社会活动。但他并不掌握全面的权利,他的任务只是使家庭的生产和生活正常运转,分配家庭各成员的生产劳动,一切重大问题则需要得到老人的允许,并通过家庭成员共同商量解决。母亲掌管家务,其次是长媳。在母亲或长嫂的主持下,媳妇和女儿完成所有家务劳动,要做吃的、喝的、挤奶、挑水、缝制衣物、熟皮制革、纺毛线、做毛毡、制作各种奶制品等。家庭主妇(即母亲或长嫂)一般都非常温顺勤勉,他们终日操劳,对翁婆孝顺,对丈夫贤惠,对子女慈爱,对亲和睦,形成了蒙古族妇女勤俭朴素的传统治家美德。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蒙古族家庭伦理道理最主要的内容。蒙古人把父母、老人看成是最有社会经验、科学知识的人,是智慧的化身,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爱戴。子女对父母的教诲言听行从,不得违逆,更不能对父母发脾气、变脸色。父母与同辈长者交谈时,晚辈只能洗耳恭听,不能插嘴,不能说三道四,更不能小声议论,出言不逊。平时自家吃饭饮茶,也总是长辈先动筷,先吃、先喝,其他人才能动筷吃喝。平时出门、进门,都要老人先行。骑马路遇老人,年轻人必须下马恭立道旁,待老年人过去后,然后才上马启行。到长辈家,须在离蒙古包较远的地方下马步行到门前,得到主人允许后才能进入蒙古包。由于历史上蒙古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生活、卫生条件的限制,婴儿出生后成活率不高。家庭的延续依赖于人口的繁衍而儿童又是代表家庭、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爱护儿童是蒙古人又一传统美德。对于儿童,从婴幼开始,家中所有成员对儿童的一切活动,衣食住行都倍加关心和爱护,保护他的健康成长。蒙古族对儿童的爱护不是溺爱,而是严加管教,自小教育他们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自小就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锻炼他们的生存能力、道德礼俗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对五六岁男孩就教他们骑马射箭、放牧牛羊;教女孩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蒙古族人民对子女从小进行这种严格的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长大成人,都受益匪浅,男的勤劳勇敢,女的端庄大方,兄弟之间、姐妹、姑嫂之间、妯娌之间,很少出现家务纠纷,很少出现红脸、翻脸的事,均系自幼严加管教的结果。
  交际?蒙古人民性格爽朗,心胸开阔,在社会交往中,对人处事诚恳实在,重承诺、守信用,凡许诺的事情,一定认真、妥善予以办理,决不失信于人;而办不到的事情,则开诚布公的说明自己办不到,决不开&空头支票&。蒙古族是好客称著的民族,无论过去和现在,来了客人,不管认识不认识,男女主人都要迎出门外。主客相见,晚辈要向长辈躬身请安。主人赔同客人走到门前,主人站在蒙古包门外西侧,右手贴胸,身体微躬,左手指门,请客人进屋。客人把马鞭放到门旁,或挂在马鞍上,将门帘从左边掀开进屋。幕中主客坐次有严格顺序,客人坐西北隅,主人坐东北隅,若客人比主人辈分底,则不能坐正座。蒙古人忌讳空手,因此客人最好备有茯茶、酒和哈达等礼品,双手敬献主人,客人走时,主人也会赠礼物给客人送行。主客在蒙古包内坐定后,客人向主人家人一一问好,主妇即将新鲜奶茶右手拿碗,左手指尖从碗底轻托到客人面前,客人双手接碗。接着主妇将奶食品、面食品、糖果等摆在桌上。奶茶是必须喝的,不喝是对主人不敬。客人在饮奶茶的同时要品尝奶食品。茶后,端出酒和新煮的羊肉招待客人。煮那个部位的肉,根据来客的身份、年龄、性别以及同主人的关系而定。对尊贵的客人上羊背子,对老年人上羊背子、肩胛、胫等,对年轻人上脊椎、肋、给女人上胸、肋等。待来客酒足饭饱,满意而去时,全家人出门相送,如客人年长,还要扶客人上马,郑重祝福道别,待客人已远去,才能返回蒙古包内。若客人是从远道而来,提出借宿,主人也是热情接待,有条件的还为客人扎简易蒙古包,无条件的主人即把包内最好的地方、最干净的被辱让给客人,无论客人住几天,主人都是热情款待,问寒问暖,直到客人离开。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公德自古以来,蒙古族就非常重视公共道德,遵循公共道德的原则待人处事。1、与人交往礼仪为先,言行一致,重义气,守信用。蒙古人无论同谁打交道,总是把礼节摆在首位,一点也不马虎。在与人相处中,总是虚心谦让,话语诚恳,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心实意的待人。在与人进行交换时,公平交易,宁可自己吃亏,也不以次充好占人便宜。当发现与自己打交道的人嘴上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是在哄骗自己时,对这种信不过的人再也不会理他,从此断绝往来,再也不同他打交道、做交易。2、亲朋邻里,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自古以来,蒙古族人民之间形成了互帮互助的习惯,这种习惯也是延续至今,并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发扬光大。在辽阔的草原上,常常几十里、几百里无人家,远行人饮食和住宿都需要帮助。由于生产力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弱。人们生活在不富裕的社会中,青黄不接时人畜都面临着生命的威协。面对这些以及预想不到的难关,都需要大家互相帮助,同舟共济,才能共渡难关。所以,蒙古人在茫茫草原上,不仅亲朋邻里和睦相处、互助互济,一家有事大家帮,一家有难大家助是很平常的事,就是从未谋过面的陌生人,远道而来,大家都把他视若亲人,让入包内,端茶端饭,热情留宿。在草原上,牧民之间无私无争,因此很少发生争吵斗殴之事。历史上虽然也发生过草原纠纷这种不愉快的事,但一般都能很快经过协商加以解决。3、爱护公共财产。蒙古人不仅在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在人与自然之间也能和谐相处,重视对自然环境的爱护和保护,他们把自然界的一切都看成是公共财物,不是那个人的,也不是某个民族的,因此必须加以保护。对被称为俄博的山包,这本来是行旅、游牧的路标,蒙古人认为它是地方保护神住宿的圣殿,不准人和牲畜登上去,不准损伤它的一草一木,如爱护大海上的灯塔一样保护它。对于河流、泉水、湖水,对于树木、花草等,蒙古人也是倍加爱护,不准向水里大小便、倒污物和洗脏物,以保证人和牲畜有清洁的饮用水,用无污梁的水灌溉草原,保证牧草不受污染;树木在草原上极为珍贵,严禁人们攀折、砍伐;花草不仅是牲畜的生活资料,也是美化草原、保护环境的植被,所以禁止人们挖草皮、草根,放火烧荒。马驼牛羊是蒙古族最主要的生产资料,也是最主要的生活资料,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蒙古族人民把它视若生命加以爱护,世世代代与它相依为命,形成许多爱护牲畜的良好习惯而世代传承。在历史上,进行狩猎时,不准捕杀野生幼畜和母畜,不准在野牲怀孕期或哺乳期狩猎,每次狩猎不准只捕杀一种动物,不能捕杀生存数量少的珍稀动物。并对狩猎圈定一定的区域范围,若动物已逃出狩猎区界不能越界追杀等,都对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均衡发展、保持生态平衡是有好处的。4、热爱公益事业。蒙古人民所处的生存环境铸就了他们对公益事业非常热情、积极参与的习惯。凡是修桥铺路、打井挖渠、抢险救灾、保卫家园等利国利民的事情,凡是亲朋邻里婚姻嫁娶、丧葬、搬迁移牧、打草修圈、育羔剪毛等需要帮忙的事情,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放下自己家里的活。积极主动地、真心实意地去干这些事情,他们干这些事情时,并没想到自家能得到什么,他们不图名不图利,不计较自家的得失,把做好公益事业看成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做好了,对大家都好,这就行了。蒙古族这种热心公益事情并积参与的传统美德一直传承至今,并得到升华和发扬光大。
  宗教信仰
  早期信仰蒙古族早期宗教信仰是萨满教。萨满教是我国远古时代北方狩猎民族普遍崇奉的原始宗教,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最初形成的萨满教,是崇拜多神的自然宗教,是一种自发的无组织、无人为因素的群体行为,既无创始人,也无明确的宗教仪规和宗教活动场所,更无教主和专职宗教人员。崇拜的神灵,也无高低上下等级之分,人与神灵的所谓沟通是通过氏族中有威望、头脑灵活被称为萨满的人的跳神活动来实现的。萨满有男有女,男萨满蒙古语称为&博额&,女萨满蒙古语称为&乌达根&。萨满自言能交往于人神之间,代人祈祷,求神佑护;还能引神附体,捉鬼驱邪,消灾解厄。因此,人们生了病要请萨满;牲畜得了病要请萨满;猎人打不到野兽也要请萨满。随着阶级的形成和分化,氏族部落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由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不平等关系所取代。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为宗教的创立和传播,人为宗教的一些内容开始被萨满教所吸收,萨满教的神灵有了高低等级之分;萨满也有了等级之分,出现了脱离生产的专职萨满;统治阶级在统治机构中专设&长老&;即凌驾于百官之上的高级萨满,参与统治集团的决策活动。13世纪初,进入青海的蒙古族全民信仰萨满教,虽然后来一些部落信仰了藏语系佛教,但并没有放弃对本民族的原生宗教萨满教的信仰,日常生活仍以萨满的礼俗行事。如流传至今蒙古族一年一度的祭俄博以及随后举行那达慕,均为萨满教祭天地神灵的遗俗。这种遗俗已摆脱宗教活动的内容,成为蒙古族的民族节日而保存下来。
  藏语系佛教蒙古族与藏语系佛教接触并信仰藏语系佛教是从元朝开始的。13世纪时,藏语系佛教萨迦派僧人八思巴归附蒙古,中统元年(1206)忽必烈封他为&帝师&,并在西藏设官封职,以八思巴为最高政权首领。萨迦派遂开始掌握西藏地方政权。随后元朝皇帝多沿袭此举,多封有藏语系佛教高僧为&国师&、&帝师&,邀请入朝向皇室讲经说法,藏语系佛教成为皇室主要信仰的宗教。15世纪初,青海高僧宗喀巴在西藏创立藏语系佛教格鲁派。格鲁派在初创时期即传入青海,在青海各地影响很大,传播很快。明万历六年(1578)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应蒙古土默特俺答汗之请来青海,二人在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的由俺答汗专门修建的仰华寺相会,索南嘉措向俺答汗宣扬格鲁派教义,得到蒙古上层人士的拥护,并举行剃度和传戒法会,受戒者千余人,使藏语系佛教格鲁派扎根于蒙古族中,大批格鲁派寺院很快就在青海、内蒙古修建起来,从此藏语系佛教成了蒙古族的主要信仰。
  民族节日
  春节?青海蒙古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是过年。年节有大小之分,小年在农历腊月23日,为送火神之日,是日,大家把蒙古包打扫干净,把各种家具擦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把畜群圈好,聚集于火灶之旁,点燃火灶四周的油灯,摆上酒、奶、果品,供奉火神;大年在农历正月初一,最新年的第一天,也是蒙古人又长一岁的欢喜日子蒙古习俗,每过一个正月初一,人们就再增添了一岁。腊月三十夜为除夕之夜,家人无论到那里,都要在黄昏时赶回家中,阖家团聚,共同守岁。初一早晨,各家摆上肉食、点心、奶品、糖果、酒类,然后小辈给长辈拜年,互相祝福,从早餐开始,即饮酒作乐,唱歌跳舞,欢庆这一最重要的节日。蒙古人尚白,把正月称为白月,是一年中最吉祥的月份,故喜庆从正月初一一直延至正月三十。在节日里,人们都穿最好的衣服,骑最好的马,吃最好的饭,喝最好的酒。人们互相之间走家串户,给亲友、近邻拜年,互相祝福,互献哈达,互赠节日礼物。
  初夏节?有的蒙古地区称为丰收节,俗称俄博盛会,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举行,因为青海牧区多为高寒地区,寒冷季节长达半年以上,农历五月,草原才为绿草所覆盖,牲畜繁衍,牛犊、马驹、羊羔在绿草中撒欢,牧民绽放了笑容,草原又恢复了盎然的生机。牧民认为这是值得庆贺的,而这些又是神灵所赐给的,应对神灵表示感谢,故而形成了盛大的祭俄博的仪式。节日晨,蒙古妇女早起来彩摘花草和树枝装扮蒙古包和拴幼畜的木桩。当太阳升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始向各家各户以及他们的家业祝愿,向蒙古包、孩子们和牛犊、马驹、羊羔点洒牛乳或酸奶。节日的第二天,举行隆重的祭俄博活动,以谢神灵赐福。祭俄博有的地方以旗为单位,有的以苏木为单位。人们身着节日盛装,骑马乘驼或驱车,带上简易帐篷和羊肉、奶酒、奶制品等祭品,汇集到俄博周围,献上祭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祈求吉祥如意,风调雨顺,牧草茂盛,人畜兴旺,礼拜毕,众人一起围俄博从左向右转三圈。祭祀仪式早期由萨满主持,后来由喇嘛主持。祭俄博时,妇女儿童不能参加,只能待在帐篷里。祭祀毕,参加祭祀的牧民相互邀请作客,欢聚宴饮,并开展各种游艺活动数日,尽兴而归。
  那达慕大会&那达慕&为蒙古语音译,意为娱乐或联欢的意思。历史上曾经是祭俄博活动的一部分。后因它是男女老少都参加的联欢活动,逐渐从祭俄博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草原上单纯的娱乐性节日,也可以说它是草原上规模宏大的狂欢节。为使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节日的时间也由初夏移到风和日丽、气候宜人、牛羊肥壮的夏秋之交的八、九月间。节前,蒙古族群众即宰杀牛羊,作好全家和宴请客人的饮食准备,然后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驮上饮食炉灶和蒙古包,或骑马驼、或者坐车向会场走去,到了会场即在周围扎下蒙古包,拴好马驼,互相串门拜访,祝贺节日欢乐,相约参加盛会上的节目。大会开始时,大家均坐在会场周围,会场中间为参加比赛的人员,由主持人讲话,宣布联欢的时间、活动项目和规划。然后进行检阅,参加比赛人员按项目列队绕会场一周接受检阅。活动项目主要有赛马、赛驼、射箭、摔跤和歌舞表演,各项活动穿插进行,欢歌笑语此起彼伏,昔日宁静的草原,成了欢乐的海洋。参加比赛的项目,优胜者不仅获重奖,还会获得&勇士&的称号,披红戴花,骑马游行。参加会议的群众还互相走亲访友,相互晏请,开怀畅饮,共叙友情。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蒙古族的那达慕盛会更显盛况空前,成为各民族人民共同联欢的节日。届时,各族人民不仅为蒙古族助威、助兴,也积极参与蒙古族传统体育和歌舞的比赛,还把各个民族的节目献给蒙古族人民;省内的科普单位、医药卫生单位也到会宣传科普知识和医药卫生知识;省内外的商业部门也赶来摆摊设点,开展各种商品的展销活动,使各族人民顺利就近购买到所需的商品。解放以来,青海蒙古族人民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本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也和兄弟民族一样过上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使节庆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了。
  土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体育文化。土族传统体育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主要有狩猎、轮子秋、赛马、射箭、举碾子、踢毽子、打梢、打毛蛋、抓石头、丢钱、抓羊、碰鸡蛋、蹬棍、拔腰、扳手腕、打秋千、拔河、棋类、解绷绷等。其中既有力量型的,也有智力型、技巧型和综合娱乐型的,许多项目老少咸宜,普及率很高。
  轮子秋是最具有土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它的比赛规程是每两人一组,各坐在梯子两端,紧握皮绳,转动车轮后随之旋转,以转速快、时间长、又不头晕、眼花者为胜;土族人民十分喜爱荡秋千,尤其在春节期间,荡秋千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赛马分走马和跑马两种,走马比赛时,马以碎步平稳地急行,要求&走&,在&走&的过程中&跑&起来就算犯规。这种马一般要经过专门训练。跑马比赛时,则不管驰骋技艺如何,只要最先跑出终点即算胜利;蹬棍子,亦称蹬拉,是土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之余,为解除疲劳,活跃生活而进行的一种娱乐型的体育活动。比赛时,两个伸腿坐地,两脚相蹬,双方同握一根一米左右的木棍,发令后,各自作力相拉,不许曲腿,以臀部离地者为负;解绷绷多为少年儿童所喜爱,一般由两人玩,将一段细绳接两头,先由一人用双手撑开构成某种几何图形,然后由另一个人用双手勾、挑、穿等法使之改变原型,构成新的图形。两人轮流解绷,巧妙地绷出各种有趣的图形,能者为胜;抓羊,即由一人扮狼,另一人扮牧羊人,其余人均扮羊群。以牧羊人为排头,羊群随后排成一行,各自抓紧前面一人的腰带。&狼&要吃&羊&,&牧羊人&要保护&羊&,&羊群&紧随牧羊人避开&狼&的袭击。以&狼&抓完&羊&或&牧羊人&保护住&羊&为胜,否则为负,此项目活动热烈、灵活多变,为土族少年儿童们所喜爱;棋类主要有赶牛、熬油锅、下方、象棋等,其中赶牛、熬油锅、下方等项目的规则主要是用甲方的棋子去围死乙方的棋子,围死一个取掉一个,直至困死为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蒙古族的民俗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