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冲突九本阵型最强阵型分享针兴奋剂与实战视频的那个音乐是什么音乐

五月最火的音乐游戏,只靠这两位小哥哥就做了出来五月最火的音乐游戏,只靠这两位小哥哥就做了出来游研社百家号前些日子,我们介绍过一款“反常规”的VR游戏在社交网络上引起的热潮:在几乎所有VR游戏都很难引起大众关注的当下,有一款VR音乐游戏的演示视频,往往能迎来海量的转发与传播,光是游研社的微博下,就有几条关于此游戏的视频转发数千。这对于抽奖都没人要的VR游戏来说,是极其罕见的一幕。这款游戏特殊的话题性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所以今天,我们来聊聊它诞生的故事。天哪!濒死的VR游戏居然活过来了2018年,曾被视为资本市场下一个风口的VR产业,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寒冬。就在过去的一年里,Facebook撤销了VR内容部门,CCP宣布不再生产EVE题材的VR游戏,号称VR社交标杆的Altspace停止服务……整个VR市场弥漫着恐慌和悲观,只能靠主机游戏的边角料和成人题材的擦边球苟延残喘。谁也没有料到,在一片哀嚎的五月,一个音乐游戏横空出世,将半死不活的VR游戏硬生生带回到大众玩家的视线之中。已经打退堂鼓准备收拾细软的VR开发者们,仿佛一夜之间被打了三罐兴奋剂,决心再咬咬牙挺下去。这个奇迹般的游戏,名叫《Beat Saber》,它甚至连中文名字都没来得及想好就火了。浏览器版本过低,暂不支持视频播放五月的在线视频平台都疯了,YouTube、Twitch、Facebook……到处都在直播、发布《Beat Saber》的游戏过程。这个只能用昂贵的HTC Vive或Oculus Rift玩的VR游戏,早已突破VR设备的限制,成为使所有玩家着迷的新宠儿。这股热潮也被带到了VR用户寥寥的中国,你可能在网上见过有人这样玩,也有人这样玩,更有人这样玩,这张好像不对……这些视频像病毒一样,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飞速扩散,仅仅是游研社的微博下,相关的视频就往往有数千转发国外播主Verlisify拿下当时全球第一名时的游戏视频:视频链接&&&&
https://v.qq.com/x/page/haz.html很多从业者都在猜测,是谁造就了这个可能拯救VR产业的现象级游戏?他们既不是知名的游戏制作人,也不是欧美日大厂的资深员工,他们只是两个普通的独立游戏人。当二次元阿宅遇到不入流的音乐人没有《Kingdom Rush》,人们不会知道乌拉圭人除了踢足球还会做游戏;没有《部落冲突》和《愤怒的小鸟》,谁也不会料到芬兰会成为手游大国;没有《巫师》系列,波兰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可能还只是欧洲擦鞋垫。某个小国突然就冒出一个惊世神作,也不用感到惊讶。那么说到斯洛伐克这个国家,你能想到什么游戏吗?正是两个来自这个中欧小囯的游戏人,创造了《Beat Saber》。扬·伊拉夫斯基和弗拉基米尔·希林卡,两个人生长在波普拉德的斯洛伐克人,在这个靠近捷克边境的小城里,开始了他们的游戏生涯。是中间两个扬和弗拉基米尔是高中同学,也是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可除了编程和游戏这样的共同爱好,两个人的兴趣可是相去甚远。弗拉基米尔是个不折不扣的二次元瘦宅,疯狂迷恋着来自日本的ACG东西。他官网地头像是这样的——他在推特上的头像是这样的——他穿的衣服是这样的——他的编程速度可能是别人的三倍而网上自称Split的扬则是完全另一种画风。他本来的第一梦想其实不是做游戏,而是搞音乐。从小就会十八般乐器的扬,疯狂地迷恋着爵士乐,梦想将来成为一个著名的音乐人。高中一毕业,扬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和祖国,来到音乐之国捷克的首都布拉格,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说是学编程当码农,实际上身心全都扑在了音乐上。大学整整四年光景,扬计算机课没怎么好好上,都在捣鼓自己的小乐队。大概是命运捉弄,扬在大学毕业后并没有成为职业的音乐人,而是真的当上了码农。他和弗拉基米尔原本可以一直这样平稳的生活下去,但是2008年,大洋彼岸一个公司的一项策略,改变了他俩的命运。那一年,苹果公司宣布向所有开发者公开苹果手机的应用开发包,不久改变软件分发模式的App Store上线。从此,游戏软件的开发再也不是大型游戏商的特权了。当时在布拉格工作的扬和弗拉基米尔看到了苹果的转变,他们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两个人立刻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在布拉格合伙成立了一家全新的游戏公司,起名Hyperbolic Magnetism。在之后好几年内,这家创业公司都维持着这样一种微妙的状态:公司人数:2人办公地点:各自的家里工作方式:早上打电话开会,剩下时间自己干自己的就是这样一家不像公司的公司,连公司的地址都没有,竟也能勉勉强强支撑了好多年。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他们既有过小小的成功,也有令人沮丧的失败。捷克和斯洛伐克都不是游戏大国,他们作品的影响力一直都无法扩展到更大的市场。《Chameleon Run》是他们之前最成功的产品,是唯一获得苹果商店奖项的捷克游戏在辞职创业的最初时间里,恰逢苹果应用商店快速膨胀期,每一个晚上都可能创造新的神话。2010年,扬曾经只用一个星期,就做出了一个名叫Midnight(午夜)的应用。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粒子模拟器。屏幕上会喷射出多个粒子特效,并且追随玩家的触摸移动,变化出各种梦幻的视觉效果。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iPad应用,一上线居然卖过了五万多份,让扬直呼意想不到,也见识到即将到来的移动时代会多么厉害……可是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家公司就再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疯狂的好事了。2013年,扬和弗拉基米尔做了一款名为《Lums》的手游。游戏的玩法是基于物理效果的解谜游戏,带有强烈的动作成分,画面里有绚丽的特效和光影。摆在手机上就是这种效果——苹果的玩家们立刻就炸了,纷纷在这个游戏的评价下面打一星差评,理由基本都差不多——“这就是个《愤怒的小鸟》的山寨货。”这真的是山寨吗?至少扬觉得挺委屈的。他认为这个游戏除了都用物理碰撞,其他一点都不像《愤怒的小鸟》。可玩家们是不会这样思考的,他们愤怒的评论,让扬和弗拉基米尔甚至产生了放弃做游戏的念头。误操作引发的VR奇迹二十一世纪进入到第二个十年后,手机游戏的大门正在向独立开发者关闭。与此同时,另一扇大门正在悄然开启,那就是虚拟现实(VR)的世界。扬和弗拉基米尔都是技术爱好者,当他们听到HTC即将开始接受VR设备Vive的预订时,兴奋得第一时间就下了订单。此刻激动的心情,绝不亚于当年听到App Store诞生的时候。即便HTC宣称做足了预案,在设备发售之后仍然遇到了产能不足的困扰。扬每天都在家等着自己的Vive能够送上门,可是一周又一周,直到发售日已经过了四个月,他才收到HTC发来的VR设备。迫不及待的扬立刻待上头盔,沉浸到虚拟现实的世界之中。一直以来,就算是以做游戏为生,扬也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VR时代的到来,让他的梦想终于可以和工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尝试遍市面上所有的主流VR游戏后,再次拿起Vive的手柄,灵感突然涌入扬的大脑,他一下子明白下一个游戏究竟要做什么了——一个基于音乐节奏玩法的VR游戏,这就是《Beat Saber》。熟悉VR游戏的朋友一定知道,《Beat Saber》这种音乐和动作相结合的玩法并非完全原创。左右双手分别处理不同颜色的移动物体,这个机制其实来自另一款热门的VR音乐游戏《Audio Shield》(音盾)。但是扬针对《音盾》的致命缺陷,做了非常重要的更改,使《Beat Saber》能够青出于蓝。当初《音盾》在上线的时候,为了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延长游戏时间,采用了自动采样生成关卡的方式填充内容。这种方法固然可以在理论上无限生产游戏的关卡,只要你有音乐文件,就能玩到相应的关卡。然而由算法做出来的关卡,实际效果却难以满足音游玩家的基本需求,许多打击点根本对不上节拍,体验效果大打折扣。扬决定做一个完全由自己设计关卡的音乐游戏,创造虚拟世界里完美的音乐和动作体验。扬和弗拉基米尔都非常喜欢PS VR上《暴走甲虫》,还有去年热门的《Super Hot》和网易即将代理的《Raw Data》,这些VR游戏都成了《Beat Saber》诞生的灵感来源。《暴走甲虫》的问题在于连续关卡会让VR用户产生视觉疲劳在2017年初,《Beat Saber》开始制作。一开始只有扬一个人工作,因为弗拉基米尔正在忙公司的另外一个项目,仍是一款手机游戏。当手游的工作结束之后,弗拉基米尔也投入到了全新的VR游戏开发之中。他负责底层和工具的开发,扬负责画面、操作、UI等游戏层面的工作。大约忙了四个月左右的时间,游戏的第一个Demo诞生了。在这个Demo中已经具备今后游戏最基本的要素,虽然画面非常简陋,但游戏的乐趣已经能够从中清楚地感受到。扬把这个画面简陋的视频发布到Facebook上,让布拉格当地的一个好友群组观看。尽管看到的人很少,反响却十分热烈。很多人在看完游戏视频之后不吝赞美之词,纷纷表示这是一款令人震惊的游戏,并且鼓励他们继续做下去,最好是把它做成商业游戏,直接到市场上去卖钱。扬对待这些褒扬极为冷静。他没有被别人的夸奖冲昏头脑,而是对他们的嘉奖犹豫不决,因为他不知道这些人宣称的喜欢,究竟是喜欢VR还是游戏本身。Facebook上的Demo吸引了另外一个人的注意。他叫雅罗斯拉夫·贝克,是个真正的音乐人。雅罗斯拉夫是捷克最有名的游戏音乐制作人,他的作品连中国玩家也很熟悉。《守望先锋》的头三部短片《新生》、《英雄》、《双龙》就是由他谱曲。每当看到这图就忍不住自行配音雅罗斯拉夫曾经在布拉格的一些会场上和扬打过几次照面,但两人却几乎没说上过什么话,也没有进一步的合作,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在Demo放出后不久,扬就接到了雅罗斯拉夫打来的电话。电话的那头传来兴奋不已的话语:“我看到了你们的Demo,我想要为你们的游戏做音乐,这样一定会非常棒!”扬一听电话就乐了,这可真是无巧不成书,他原本就打算第二天给雅罗斯拉夫打电话,请他来给《Beat Saber》做音乐,没想到人家主动送上门来了。两人一拍即合,在过去了快十年的时间之后,这个捷克的游戏公司终于迎来了第三名员工,一名作曲家。经过一年半的开发,《Beat Saber》终于将要在Steam上和全世界的玩家见面。他们把游戏的发售日定在了2018年5月的第一天。可就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弗拉基米尔突然跑了。在多很多玩家翘首以盼游戏解锁的时候,弗拉基米尔正坐在飞往悉尼的客机上睡着大觉。别觉得这是件小事,因为此前公司所有的游戏,都是由弗拉基米尔一人负责发布的。换句话说,扬对游戏如何上线一窍不通。弗拉基米尔出差的目的难道是……弗拉基米尔知道这个情况,细心的他在上飞机前给扬留了一份详尽的备忘录,告诉他这个按钮就是发布键,你就乖乖地等着,到了六点半的时候点一下这个按键,接下去游戏就能正常上线了。扬老老实实等到六点半,照着伙伴的留言按下了发布按钮,以为游戏成功发布了。过了一会等他一刷社区页面,才发现那里已经被玩家的抱怨塞满了——“说好六点半的,怎么连影子也没有?”“为什么还没有上线?”扬赶紧去查游戏的商店页面,果然没有他们的游戏。他又回去翻弗拉基米尔的备忘录和Steam的后台操作页面,又发现了另外一个发布按钮,上面写着“发布抢先体验”。抢先体验是个什么鬼?不管了,看见按钮就忍不住按下去。就这样,扬把游戏以抢先体验版又发布了一遍。这下可就遇上麻烦咯。一个游戏突然发布了两次,页面上出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游戏,而抢先体验版只和正式版差了几分钟。原本只是发布有些延迟,却因为扬的误操作产生了bug。最后扬不得不请G胖的手下把游戏版本收回,原本应该正式发布的游戏,阴差阳错地变成了抢先版。Steam页面上显示的发售日期也比预定的晚了一天。等弗拉基米尔从澳大利亚回来,非但没有责怪扬,反而觉得这样做还挺不错的,因为抢先版通常会得到玩家更多的宽容。可是玩家对《Beat Saber》的态度岂止是宽容,简直就是狂热地追捧。在没有任何市场推广费用,完全依靠自然流入的前提下,《Beat Saber》突然火到让所有业内直呼看不懂。游戏上线仅仅一个星期,销量就突破了五万份。一个月还没到,已经卖出了十万份。要知道这在VR游戏里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足够让其稳坐Steam VR游戏销量榜的榜首。更热的是游戏的评价。在最初几天里,游戏的好评率高达99%,在Steam所有游戏中高居榜首。现在这个游戏依然保持着三千多份评价,98%好评的骇人成绩。可以说,这一年来被劣质游戏和没下文Demo坑苦了的VR用户,突然找到了一个报复性好评的机会。为了表达压抑已久的喜爱之情,评论里果然有人贴出了“拿好钱,闭嘴!”的经典图片。与此同时,一项名为LIV的新技术为《Beat Saber》的热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LIV是一款专门用于VR视频输出的抠像工具,只要直播主挂上绿幕,就能把他的身影投射到VR世界之中,输出逼真的视频信号。我们在YouTube上看到的各种《Beat Saber》的神视频就出自LIV的技术。由于游戏视频可以直观地展现玩家在VR世界里的姿态,也就促成一大批毒视频的诞生。外国的直播主翻着花样玩起了《Beat Saber》,什么插棍子上玩,绑绳子上甩,甚至穿着霸王龙皮套玩……突如其来的狂热,是两个斯洛伐克人始料未及的。他们自己也没想到,VR市场的颓势居然会被他们一举扭转。面对一夜爆红,扬保持着一颗朴素的平常心,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我们可能穷到没有一分钱,我们可能饿到没有东西吃,我们可能要做些别的事情维生,但我们是做游戏的人。现在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将会把游戏永远做下去。”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游研社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每天发一些有意思的内容,基本都是游戏相关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你当前的位置:
《部落冲突》蓝精灵的崛起,视频两连发
《部落冲突》蓝精灵的崛起,视频两连发
作者:阿B老师
来源:九游
发布时间: 09:54:00
本文由论坛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与作者互动交流~ 如你也有优质内容分享,可在论坛发帖投稿~
感谢版主和捧场的各位朋友,本人一篇帖子被小编推荐上了首页,3Q very much!!!
COC常见打法历程:
coc作为一款战略加塔防的游戏,打法众多。随着兵种平衡性的调整,部落战的加入,我经历过以下几种常见打法。
苍蝇龙流,小恶魔加龙无脑打法,那个时候没记错的话bug塔是不能多攻击的
女巫石法流, 当时女巫射程远,几乎就是bug的存在
治疗野猪流, 野猪由进攻任意目标变成了favorite target defences(防御优先),那时到处都是沐浴在治疗下狂奔的野猪
狗球流, 熔岩猎犬的加入配合行动缓慢但攻击暴强的气球加上兴奋剂,三星你没商量,简单粗暴
拆迁队流, 女武神的增强导致了前段时间到处都是拆迁队的身影,不多解释,本人视频都收录很多拆迁队,顶级满防11本照拆不误
无脑投石人, 目前应该算是比较新的打法了,也是简单粗暴,一队投石人可以把你家砸成飞机场。
最近的矿工和飞龙宝宝来自于sc的另一款游戏【皇室战争】。碰巧我也在玩,目前还在升级兵营中,暂时没玩过,比较遗憾。以后有相关的视频一定第一时间奉上。
最后四个视频送给大家,两个蓝巨人的打法,想玩的可以试试,战斗力略屌。上次记得有人回帖说来点部落战的,所以附赠两个部落战三星的(PS:我们部落已经10级啦)。
也许你在生活中是个loser,但是时间是公平的。有点后悔以前没有记录下coc的点滴。现在我坚持下来了,每天把打得不错的都记录下来,也许若干年后,我翻翻优酷【阿B老师】频道,还能想起当年的青春。
最后谢谢大家多多支持~~~
苹果版下载
正在加载,请稍后...
部落冲突(新村庄)
部落对战以来最大更新现已上线!
加入全球数百万玩家的行列,建立自己的村庄,组建
部落对战以来最大更新现已上线!
加入全球数百万玩家的行列,建立自己的村庄,组建自己的部落,参加史诗般的部落对战!
建立村庄,组建部落,保护自己的村庄,掠夺他人的村庄,与全球数百万玩家一起享受其中的乐趣!
怒气冲天的美髯野蛮人和爱玩火球的法师等兵种待您招入麾下。
开发者:北京昆仑乐享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安卓版下载
部落冲突安装包下载
点击下载按钮,或通过UC浏览器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
部落冲突Clash-of-Clans 10.322.20 安装包前些日子,我们介绍过一款“反常规”的VR游戏在社交网络上引起的热潮:在几乎所有VR游戏都很难引起大众关注的当下,有一款VR音乐游戏的演示视频,往往能迎来海量的转发与传播,光是游研社的微博下,就有几条关于此游戏的视频转发数千。这对于抽奖都没人要的VR游戏来说,是极其罕见的一幕。这款游戏特殊的话题性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所以今天,我们来聊聊它诞生的故事。天哪!濒死的VR游戏居然活过来了2018年,曾被视为资本市场下一个风口的VR产业,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寒冬。就在过去的一年里,Facebook撤销了VR内容部门,CCP宣布不再生产EVE题材的VR游戏,号称VR社交标杆的Altspace停止服务&&整个VR市场弥漫着恐慌和悲观,只能靠主机游戏的边角料和成人题材的擦边球苟延残喘。
谁也没有料到,在一片哀嚎的五月,一个音乐游戏横空出世,将半死不活的VR游戏硬生生带回到大众玩家的视线之中。已经打退堂鼓准备收拾细软的VR开发者们,仿佛一夜之间被打了三罐兴奋剂,决心再咬咬牙挺下去。这个奇迹般的游戏,名叫《Beat Saber》,它甚至连中文名字都没来得及想好就火了。
五月的在线视频平台都疯了,YouTube、Twitch、Facebook&&到处都在直播、发布《Beat Saber》的游戏过程。这个只能用昂贵的HTC Vive或Oculus Rift玩的VR游戏,早已突破VR设备的限制,成为使所有玩家着迷的新宠儿。这股热潮也被带到了VR用户寥寥的中国,你可能在网上见过有人这样玩,
也有人这样玩,
更有人这样玩,
这张好像不对&&这些视频像病毒一样,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飞速扩散,仅仅是游研社的微博下,相关的视频就往往有数千转发国外播主Verlisify拿下当时全球第一名时的游戏视频:视频链接&&&& https://v.qq.com/x/page/haz.html很多从业者都在猜测,是谁造就了这个可能拯救VR产业的现象级游戏?他们既不是知名的游戏制作人,也不是欧美日大厂的资深员工,他们只是两个普通的独立游戏人。
当二次元阿宅遇到不入流的音乐人没有《Kingdom Rush》,人们不会知道乌拉圭人除了踢足球还会做游戏;没有《部落冲突》和《愤怒的小鸟》,谁也不会料到芬兰会成为手游大国;没有《巫师》系列,波兰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可能还只是欧洲擦鞋垫。某个小国突然就冒出一个惊世神作,也不用感到惊讶。那么说到斯洛伐克这个国家,你能想到什么游戏吗?
正是两个来自这个中欧小囯的游戏人,创造了《Beat Saber》。扬·伊拉夫斯基和弗拉基米尔·希林卡,两个人生长在波普拉德的斯洛伐克人,在这个靠近捷克边境的小城里,开始了他们的游戏生涯。
是中间两个扬和弗拉基米尔是高中同学,也是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可除了编程和游戏这样的共同爱好,两个人的兴趣可是相去甚远。弗拉基米尔是个不折不扣的二次元瘦宅,疯狂迷恋着来自日本的ACG东西。他官网地头像是这样的——
他在推特上的头像是这样的——
他穿的衣服是这样的——
他的编程速度可能是别人的三倍而网上自称Split的扬则是完全另一种画风。他本来的第一梦想其实不是做游戏,而是搞音乐。从小就会十八般乐器的扬,疯狂地迷恋着爵士乐,梦想将来成为一个著名的音乐人。高中一毕业,扬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和祖国,来到音乐之国捷克的首都布拉格,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说是学编程当码农,实际上身心全都扑在了音乐上。大学整整四年光景,扬计算机课没怎么好好上,都在捣鼓自己的小乐队。
大概是命运捉弄,扬在大学毕业后并没有成为职业的音乐人,而是真的当上了码农。他和弗拉基米尔原本可以一直这样平稳的生活下去,但是2008年,大洋彼岸一个公司的一项策略,改变了他俩的命运。那一年,苹果公司宣布向所有开发者公开苹果手机的应用开发包,不久改变软件分发模式的App Store上线。从此,游戏软件的开发再也不是大型游戏商的特权了。当时在布拉格工作的扬和弗拉基米尔看到了苹果的转变,他们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
两个人立刻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在布拉格合伙成立了一家全新的游戏公司,起名Hyperbolic Magnetism。在之后好几年内,这家创业公司都维持着这样一种微妙的状态:公司人数:2人办公地点:各自的家里工作方式:早上打电话开会,剩下时间自己干自己的
就是这样一家不像公司的公司,连公司的地址都没有,竟也能勉勉强强支撑了好多年。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他们既有过小小的成功,也有令人沮丧的失败。捷克和斯洛伐克都不是游戏大国,他们作品的影响力一直都无法扩展到更大的市场。
《Chameleon Run》是他们之前最成功的产品,是唯一获得苹果商店奖项的捷克游戏在辞职创业的最初时间里,恰逢苹果应用商店快速膨胀期,每一个晚上都可能创造新的神话。2010年,扬曾经只用一个星期,就做出了一个名叫Midnight(午夜)的应用。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粒子模拟器。屏幕上会喷射出多个粒子特效,并且追随玩家的触摸移动,变化出各种梦幻的视觉效果。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iPad应用,一上线居然卖过了五万多份,让扬直呼意想不到,也见识到即将到来的移动时代会多么厉害&&
可是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家公司就再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疯狂的好事了。2013年,扬和弗拉基米尔做了一款名为《Lums》的手游。游戏的玩法是基于物理效果的解谜游戏,带有强烈的动作成分,画面里有绚丽的特效和光影。摆在手机上就是这种效果——
苹果的玩家们立刻就炸了,纷纷在这个游戏的评价下面打一星差评,理由基本都差不多——“这就是个《愤怒的小鸟》的山寨货。”这真的是山寨吗?至少扬觉得挺委屈的。他认为这个游戏除了都用物理碰撞,其他一点都不像《愤怒的小鸟》。可玩家们是不会这样思考的,他们愤怒的评论,让扬和弗拉基米尔甚至产生了放弃做游戏的念头。
误操作引发的VR奇迹二十一世纪进入到第二个十年后,手机游戏的大门正在向独立开发者关闭。与此同时,另一扇大门正在悄然开启,那就是虚拟现实(VR)的世界。扬和弗拉基米尔都是技术爱好者,当他们听到HTC即将开始接受VR设备Vive的预订时,兴奋得第一时间就下了订单。此刻激动的心情,绝不亚于当年听到App Store诞生的时候。
即便HTC宣称做足了预案,在设备发售之后仍然遇到了产能不足的困扰。扬每天都在家等着自己的Vive能够送上门,可是一周又一周,直到发售日已经过了四个月,他才收到HTC发来的VR设备。迫不及待的扬立刻待上头盔,沉浸到虚拟现实的世界之中。
一直以来,就算是以做游戏为生,扬也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VR时代的到来,让他的梦想终于可以和工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尝试遍市面上所有的主流VR游戏后,再次拿起Vive的手柄,灵感突然涌入扬的大脑,他一下子明白下一个游戏究竟要做什么了——一个基于音乐节奏玩法的VR游戏,这就是《Beat Saber》。
熟悉VR游戏的朋友一定知道,《Beat Saber》这种音乐和动作相结合的玩法并非完全原创。左右双手分别处理不同颜色的移动物体,这个机制其实来自另一款热门的VR音乐游戏《Audio Shield》(音盾)。但是扬针对《音盾》的致命缺陷,做了非常重要的更改,使《Beat Saber》能够青出于蓝。当初《音盾》在上线的时候,为了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延长游戏时间,采用了自动采样生成关卡的方式填充内容。这种方法固然可以在理论上无限生产游戏的关卡,只要你有音乐文件,就能玩到相应的关卡。然而由算法做出来的关卡,实际效果却难以满足音游玩家的基本需求,许多打击点根本对不上节拍,体验效果大打折扣。
扬决定做一个完全由自己设计关卡的音乐游戏,创造虚拟世界里完美的音乐和动作体验。扬和弗拉基米尔都非常喜欢PS VR上《暴走甲虫》,还有去年热门的《Super Hot》和网易即将代理的《Raw Data》,这些VR游戏都成了《Beat Saber》诞生的灵感来源。
《暴走甲虫》的问题在于连续关卡会让VR用户产生视觉疲劳在2017年初,《Beat Saber》开始制作。一开始只有扬一个人工作,因为弗拉基米尔正在忙公司的另外一个项目,仍是一款手机游戏。当手游的工作结束之后,弗拉基米尔也投入到了全新的VR游戏开发之中。他负责底层和工具的开发,扬负责画面、操作、UI等游戏层面的工作。大约忙了四个月左右的时间,游戏的第一个Demo诞生了。在这个Demo中已经具备今后游戏最基本的要素,虽然画面非常简陋,但游戏的乐趣已经能够从中清楚地感受到。
扬把这个画面简陋的视频发布到Facebook上,让布拉格当地的一个好友群组观看。尽管看到的人很少,反响却十分热烈。很多人在看完游戏视频之后不吝赞美之词,纷纷表示这是一款令人震惊的游戏,并且鼓励他们继续做下去,最好是把它做成商业游戏,直接到市场上去卖钱。扬对待这些褒扬极为冷静。他没有被别人的夸奖冲昏头脑,而是对他们的嘉奖犹豫不决,因为他不知道这些人宣称的喜欢,究竟是喜欢VR还是游戏本身。
Facebook上的Demo吸引了另外一个人的注意。他叫雅罗斯拉夫·贝克,是个真正的音乐人。雅罗斯拉夫是捷克最有名的游戏音乐制作人,他的作品连中国玩家也很熟悉。《守望先锋》的头三部短片《新生》、《英雄》、《双龙》就是由他谱曲。
每当看到这图就忍不住自行配音雅罗斯拉夫曾经在布拉格的一些会场上和扬打过几次照面,但两人却几乎没说上过什么话,也没有进一步的合作,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在Demo放出后不久,扬就接到了雅罗斯拉夫打来的电话。电话的那头传来兴奋不已的话语:“我看到了你们的Demo,我想要为你们的游戏做音乐,这样一定会非常棒!”扬一听电话就乐了,这可真是无巧不成书,他原本就打算第二天给雅罗斯拉夫打电话,请他来给《Beat Saber》做音乐,没想到人家主动送上门来了。两人一拍即合,在过去了快十年的时间之后,这个捷克的游戏公司终于迎来了第三名员工,一名作曲家。
经过一年半的开发,《Beat Saber》终于将要在Steam上和全世界的玩家见面。他们把游戏的发售日定在了2018年5月的第一天。可就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弗拉基米尔突然跑了。在多很多玩家翘首以盼游戏解锁的时候,弗拉基米尔正坐在飞往悉尼的客机上睡着大觉。别觉得这是件小事,因为此前公司所有的游戏,都是由弗拉基米尔一人负责发布的。换句话说,扬对游戏如何上线一窍不通。
弗拉基米尔出差的目的难道是&&弗拉基米尔知道这个情况,细心的他在上飞机前给扬留了一份详尽的备忘录,告诉他这个按钮就是发布键,你就乖乖地等着,到了六点半的时候点一下这个按键,接下去游戏就能正常上线了。扬老老实实等到六点半,照着伙伴的留言按下了发布按钮,以为游戏成功发布了。过了一会等他一刷社区页面,才发现那里已经被玩家的抱怨塞满了——“说好六点半的,怎么连影子也没有?”“为什么还没有上线?”扬赶紧去查游戏的商店页面,果然没有他们的游戏。他又回去翻弗拉基米尔的备忘录和Steam的后台操作页面,又发现了另外一个发布按钮,上面写着“发布抢先体验”。抢先体验是个什么鬼?不管了,看见按钮就忍不住按下去。就这样,扬把游戏以抢先体验版又发布了一遍。
这下可就遇上麻烦咯。一个游戏突然发布了两次,页面上出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游戏,而抢先体验版只和正式版差了几分钟。原本只是发布有些延迟,却因为扬的误操作产生了bug。最后扬不得不请G胖的手下把游戏版本收回,原本应该正式发布的游戏,阴差阳错地变成了抢先版。Steam页面上显示的发售日期也比预定的晚了一天。等弗拉基米尔从澳大利亚回来,非但没有责怪扬,反而觉得这样做还挺不错的,因为抢先版通常会得到玩家更多的宽容。
可是玩家对《Beat Saber》的态度岂止是宽容,简直就是狂热地追捧。在没有任何市场推广费用,完全依靠自然流入的前提下,《Beat Saber》突然火到让所有业内直呼看不懂。游戏上线仅仅一个星期,销量就突破了五万份。一个月还没到,已经卖出了十万份。要知道这在VR游戏里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足够让其稳坐Steam VR游戏销量榜的榜首。
更热的是游戏的评价。在最初几天里,游戏的好评率高达99%,在Steam所有游戏中高居榜首。现在这个游戏依然保持着三千多份评价,98%好评的骇人成绩。可以说,这一年来被劣质游戏和没下文Demo坑苦了的VR用户,突然找到了一个报复性好评的机会。为了表达压抑已久的喜爱之情,评论里果然有人贴出了“拿好钱,闭嘴!”的经典图片。
与此同时,一项名为LIV的新技术为《Beat Saber》的热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LIV是一款专门用于VR视频输出的抠像工具,只要直播主挂上绿幕,就能把他的身影投射到VR世界之中,输出逼真的视频信号。我们在YouTube上看到的各种《Beat Saber》的神视频就出自LIV的技术。由于游戏视频可以直观地展现玩家在VR世界里的姿态,也就促成一大批毒视频的诞生。外国的直播主翻着花样玩起了《Beat Saber》,什么插棍子上玩,绑绳子上甩,甚至穿着霸王龙皮套玩&&
突如其来的狂热,是两个斯洛伐克人始料未及的。他们自己也没想到,VR市场的颓势居然会被他们一举扭转。面对一夜爆红,扬保持着一颗朴素的平常心,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我们可能穷到没有一分钱,我们可能饿到没有东西吃,我们可能要做些别的事情维生,但我们是做游戏的人。现在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将会把游戏永远做下去。”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vimg1.ws.126.net/image/snapshot/2018/5/R/R/VUI2HSORR.jp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落冲突九本阵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