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京肯巴特尔陈列馆在乌审旗政府网的什么位置

乌审旗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的图书馆
乌审旗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民俗:察干苏力德祭祀& & & 察干苏力德,也叫做九游白旗或九斿白纛,1206年由成吉思汗所建,是与天地沟通、与大自然相联系,“获得”长生天旨意的中介。在成吉思汗之后,察干苏力德由其继任者代代相传,经元十几代和北元二十几代可汗,最后传到了汗林丹汗手里。林丹汗与后金交战失利,西走青海,1634年驾崩于青海。1635年,其子与母后东去沈阳降后金,途径乌审旗时,护旗的察哈尔部将士不愿跟从,便携察干苏力德悄悄留下来,藏匿在乌审旗南部,秘密供奉,未曾中断。这是乌审旗境内祭祀的第一枚察干苏力德,俗称察哈尔察干苏力德,现存乌审旗无定河镇毛布拉格村。系成吉思汗所建察干苏力德之真传,渊源清楚,脉络清晰。供奉仪式分天祭、星祭、火祭、日祭、月祭、季祭、年祭、过年祭、大祭等,祭祀内容和程序也极其繁杂。& & &此外,乌审旗还有一枚察干苏力德,俗称木华黎察干苏力德,系1217年成吉思汗为木华黎所赐。之后木华黎携此,与金和西夏作战,于1223年在山西文水去世。其子未嗣父职,该察干苏力德即失去原有功能,由其部属将其与木华黎陵寝和其它遗物一起祭祀,沿袭至今。实际上,这是一枚副察干苏力德或子察干苏力德,其功能与供奉仪式与第一枚察干苏力德相同,现存乌审旗苏力德苏木塔莱乌素嘎查。察干苏力德祭祀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保留和传承得最为完整,牧户门前大多立有苏力德形状的“赫依莫力”,是察干苏力德文化在这一地区的集中体现。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民间文学:乌审蒙古族口头诗& & 乌审旗素有创作口头诗悠久传统。口头诗,是蒙古族民间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游牧生活,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即兴创作,脱口而出;多以讴歌大自然、赞美新生活,鞭挞时弊,讽刺腐败,颂扬纯真友谊和美好爱情为主题;不受时间、地点和格式限制,感情真挚,寓意深刻,风趣幽默,脍炙人口;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和审美情趣,千百年来生生相袭,长盛不衰,至今仍为人们抒情言志的重要载体。& &2.民俗:& &萨冈彻辰祭奠& & 萨冈彻辰是成吉思汗直系后裔,著名历史学家,所著《蒙古源流》被列为蒙古族三大历史经典之一。萨冈彻辰去世后,乌审旗民众即开始祭奠并由嘎拉哈腾氏世代传承,至今已延续300多年。原祭祀地在今陕西省榆林地区,多年来周围汉族农民也纷纷自愿前来与蒙古族民众一同祭奠,从而使其成为乌审旗和榆林两地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和传承的民间祭奠活动。3.民俗:十三阿塔天神祭祀& & & 十三阿塔天神祭祀是蒙古族古老祭祀活动之一,由原始萨满教祭祀形式延续而来,主要体现草原上的芸芸众生对长生天的崇拜。据史料记载,公元十世纪时成吉思汗前十代光祖布古哈特格就曾祭祀“家族十三阿塔天神”。到了元代,由鄂尔多斯哈达斤部族祖先巴音哈热传承,现供奉于沙尔利格乌孙柴达木。十三阿塔天神为一幅象征十三重天的画像,供奉于毡帐之内,祭祀活动含牲祭、火祭、奶祭、酒祭等内容。4.民俗:木华黎祭奠& & & 木华黎是蒙古扎刺尔部人,成吉思汗麾下八杰之首,1223年病故后其陵寝葬于京肯敖包(今榆林市榆阳县),由乌审旗畏兀儿津尔津部守护和世代祭祀。清光绪30年(1904)由于寝地开垦,将其中象征军魂的黑纛北迁,后又送往成陵供奉,1984年乌审旗畏兀儿津部后裔将其请回乌兰陶勒盖镇巴音敖包供奉。木华黎,民间尊称“京肯巴特尔”(意为真正的英雄)。祭祀活动分为公祭和民祭两种,有日供、月祭、季祭、年祭等。年祭为公祭,季祭、月祭、日祭为民祭。& &5.传统体育、杂技与竞技:& &走马驯养技艺& & & 乌审旗是“乌审走马”发源地。元朝在这里设置全国14个官办牧场之一察汗淖尔牧场,迁来3000户牧民养马,使得这里的牧马业空前繁荣,竞技走马蔚然成风,赛马评级,比赛规则,鉴别标准日臻完善,逐步形成富有地域特色、极具影响力的竞技体育比赛方式。时至今日,乌审草原上仍有不少牧人沿袭千年遗风,崇尚走马竞技,热心马文化研究及走马驯养技艺,成立各类马文化协会,开展各种各样的走马比赛和马文化技艺切磋交流活动。6.传统医药:蒙医五味阿尔汕疗术& & 蒙古医学是中华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就是以动植物和部分矿物入药,侧重阴阳平衡和盈亏调理,往往具有神奇疗效。蒙医五味阿尔汕疗术又称五味甘露药浴疗法,属蒙古传统医学五种疗术之一,它以本地特有的沙地柏、麻黄、银蒿、红柳、蒙获五种植物为原料,用毛乌素沙地纯净泉水熬制而成,具有通经活络、消炎止痛、减肥美容、解毒排毒等功能,对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半身不遂、皮肤病等疑难杂症均有独特疗效,配合蒙药点穴,疗效更佳。7.民俗:祭火(祭灶)& & &蒙古民族极其崇拜火神。千百年来,每个家庭每逢生火备灶,都必须往灶膛里点撒食物,每当出门办事返家后,都必须在灶台上供奉祭品,以祭拜火神;婚礼上,新郎新娘最先要祭拜火神;遭遇灾难和不幸,祭拜火神以求火神保佑,消灾免难。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火。相传蒙古族本来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火,但因一部分在宫廷里执勤的将士要陪成吉思汗祭火,所以他们只能等到第二天回各自家祭火,于是渐渐形成了腊月二十三黄金家族祭火,腊月二十四民百姓祭火这一习俗。8.民俗:祭泉(拜兴河)& & & 拜兴河是发源于乌审旗乌审召镇巴音陶勒盖嘎查察干淖尔牧业社的一条小河,源头为一眼喷泉。拜兴河喷泉祭祀活动,最晚始于1774年,鄂尔多斯历法每年八月十六日(农历五月十六日)举行。届时当地牧民带上全羊、奶酒、哈达和各类奶食品,供奉于泉水前,吟诵祭词,祈求神泉庇佑草原风调雨顺,百姓幸福安康,然后举行珠拉格盛会和那达慕竞技项目。9.传统技艺:银碗制作技艺& & & 乌审旗银碗制作工艺,承载着几百年来的鄂尔多斯蒙古人的历史、文化、信仰、民俗、情感、理念、审美思想的积淀,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制作了造型独特、图案和纹样千变万化、富有民族特色的银碗。这些银碗在乌审旗人的衣、食、住、行、婚嫁、年节、群众集会以及宗教信仰等社会生活各个环节中,都起到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有效地美化和丰富了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通过这种实用工艺品,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豪放性格和细腻情感,以及民间美术的朴素大方和实用美观等特色。10.民俗:& & 呼图克台彻辰洪台吉祭祀& & & 呼图克台彻辰洪台吉祭祀在于乌审旗图克镇巴彦淖尔嘎查的达日罕喇嘛庙举行。&呼图克台彻辰洪太吉是成吉思汗第十九代后裔,也是巴图孟克达延汗第四代孙子,1540年诞生于乌审旗萨拉乌苏河南岸伊克锡泊尔旁边的莽茹克布拉格泉边,1586年逝世。乌审旗牧民每年定期去此地祭奠。 11.传统技艺:& & & & 什拉米制作技艺& & & 什拉米(什拉是蒙古语,是金黄色的意思)是用半成熟的鲜嫩的糜子经过炒、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食用谷品。沙拉米对上奶酪、奶皮、酥油等奶食品一起泡茶食用,解饿又解渴,清香爽口,是别具风味的传统食品。
12.传统技艺:乌审风干肉制作技艺& & & 蒙古族风干肉产于天然牧场,采用传统技艺“天然风干”制成的草原美食,早在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时,蒙古骑兵就与风干肉有着不解之缘。风干肉具有肉质松脆,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特点,素有“蒙古军粮”之说。
13.传统技艺:蒙古族熟皮制作技艺& & & &熟皮是蒙古族古老而悠久的传统技艺,主要以牲畜皮为原材料,把皮子熟后制作各种生活用品。无论制作什么样的皮制品,制作前必须熟皮,牧民熟皮子使用酸奶,往里面掺入适量酒、盐、碱、米和水,再放入大锅煮。煮十几分钟后温度四十摄氏度左右时倒入大缸里,每天搅拌一次,10天左右开始脱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皮子的颜色和软度,如果颜色仍旧是黄的,说明皮里面还有油脂,继续压在缸里。若已发白,说明油脂去得差不多了,可以拿出大缸,放阴处平地上晾干。为了让皮条更加结实、柔软、有弹性,就必须抻皮子,将熟好的皮子固定在特制的架子上,用钩子、刮刀等工具将皮子上残留的肉、米铲除,如此反复,增加皮的柔韧性。这就是最普遍使用的熟皮过程。&14.翁滚锡里北元帝王陵寝祭奠& & 翁滚锡里是成吉思汗的第十五代巴图孟克及其四代后裔巴日斯布鲁德,贡毕力格图,胡图克台彻辰洪太吉,脑门塔日尼等五代大汗永眠之地,自16世纪开始旗扎萨克委派太阁南梅林及其后裔专职负责祭祀,现在主要由广大牧民负责祭祀供奉。市级非物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 & 1.传统戏曲:& & 古茹查玛(乌审召查玛)& & & 古茹查玛是独具特色的民间宗教艺术表演形式。产生于6世纪的古茹查玛艺术随藏传佛教进入蒙古地区后,渐渐融入许多蒙古族文化元素,进而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特的宗教艺术形式,一直在乌审旗各召庙中均有传承和表演。2.传统美术:乌审雅西乐(雕刻)& & & &乌审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古老而稀有的神奇植物,学名小叶鼠李,蒙古语雅西乐,其根深入地下,盘绕错结,异常坚硬,非常适于造型雕刻。自古以来,当地就有民间雅西乐雕刻传统,涌现出众多雅西乐根雕艺人,作品流传甚广。& 3.传统体育、杂技与竞技:鄂尔多斯马文化& & & &鄂尔多斯草原出产一种世界少有的耐力型良种马,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乌审马”。“乌审马”体型强壮、结构匀称、外貌清秀、性格温和,反应灵敏、抗逆性强,善于在沙地上奔跑。千百年来,乌审旗人民与“乌审马”相依为命,养马、驯马、骑马,与马共患难,创造了灿烂而丰富多彩的乌审旗马文化。&4.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鄂尔多斯西部蒙古族服饰及 & &制作技艺& & 鄂尔多斯西部蒙古族服饰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它以实用,质朴,精致、庄重的整体风格屹立于世界民族服装之林,堪称服装文化之精品。鄂尔多斯西部蒙古族服饰,由首饰、长袍、马夹、裤子、马海、饰袋和靴子组成,各旗之间略有差别。服饰制作以手工缝制和刺绣为主,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图案生动,色彩艳丽,强烈彰显蒙古民族精神特质,为节庆活动中最时尚的民族盛装,其加工制作技艺已进入各级非遗名录受到保护。& & 5.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鄂尔多斯西部蒙古族头饰及制作技艺& & 鄂尔多斯西部蒙古族头饰,是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在最精美的部分,用料十分考究,材料珍贵稀有,制作工艺复杂,造价非常昂贵,素有“头饰之冠”之称,式样较多,各地风格迥异,头戴中大量使用珊瑚、玛瑙、珍珠、松石及金银,辅之以刺绣等人工雕琢,纹案精制华美,造型堂皇瑰丽,精美绝伦,堪称民族妇女头饰中的极品。 6.传统音乐:乌审召查玛音乐& & 查玛音乐是查玛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节奏缓慢,韵味绵长,具有神秘莫测的浓厚宗教色彩。查玛音乐是原生态草原之音,曾经给予许多音乐艺术家以创作灵感。目前通晓和演奏查玛音乐的人士已不多见,只有少数民间艺人在传承。
7.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乌审召查玛服饰& & & 查玛服饰即查玛表演服饰,多由蟒缎和璎珞裁剪缝制而成,衣襟上缀有瑞金(念珠子),颜色造型特色鲜明,极具浓厚的民族宗教色彩。但目前已很少见到完整保存的原始实物,亟待抢救发掘。& & &8.传统音乐:马头琴鄂尔多斯传统演奏技艺& & & 马头琴是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因琴首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语称“木林胡尔”,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必不可少的乐器,被誉为“草原钢琴”。 马头琴音乐,在乌审旗文化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最典型的蒙古族民间音乐表现形式,已成为乌审文化品牌的代表。9. 传统音乐:玛尼颂诗& & & 玛尼颂诗,蒙古语称“玛您·玛克他乐”,是源自于乌审旗的一种类宗教文学。玛尼颂诗,约在300多年前(清同治五年),由乌审旗海流图庙普通喇嘛、曾获额尔德尼班第达固什称号的沙姆腾扎木苏首创,他针对佛教须用藏文念经,虔诚的信众不懂藏文,离开了寺庙和喇嘛,便无法表达自己的祝福和意愿的现状,先后用蒙古文编写了一百多首玛尼颂诗,很快由海流图庙向外流传,遍布了乌审旗大部分地区,后来也向乌审旗周边地区,如伊金霍洛旗西部,鄂托克旗南部和鄂托克前旗东部流传。在流传过程中,更多的人参与编写,使其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据初步统计,现在能够记录到的玛尼颂诗有500余首(种)。& & 10. 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乌审枣儿饼制作技艺& & & 乌审饼,蒙古语称“乌审包尔苏克”,发源于乌审旗。其历史可以溯源到北元时期,据传那时,呼图克台彻辰就曾用乌审饼招待三世达赖喇嘛。据乌审当地老人说乌审饼的前身叫裹馅儿,意思就是用面把馅儿裹起来的饼,当时因为生活经济条件的原因人们很少吃到裹馅儿,每年逢年过节和娶亲等重大节日时人们才能见到或吃到裹陷儿。7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乌审旗蒙古族人们把裹陷儿演变成了现在的乌审饼,裹陷儿和乌审饼的区别是裹陷是把油、面和水一起和起来后里面包进馅儿,烤出来以后很硬,不会掉面皮。而乌审饼有单独的油面包在面里边烤出来特别的酥,比裹陷儿好吃。乌审饼是乌审旗蒙古族人民的一种神圣的食物,跟奶食品一样是招待最尊贵的客人的食物,还是过年和娶亲等事务上必须摆在桌子上的食物,而过年和娶亲时摆在桌子上的乌审饼是不能吃的,在盘子上也不能摆单数的饼,通常都摆10个或10个以上偶数,寓意什么都成双成对。乌审旗蒙古族人们拜年或看望老人时都会带上乌审饼意表尊重。所以,一盘乌审饼,早已不是一种普通意义上的食品,而完全是一种礼仪用品。11. 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蒙古馅饼传统制作技艺& & &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蒙古族人类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其中包括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太阳饼,俗称(馅儿饼)历史悠久,是蒙古族传统佳肴“红食”之一,主要成分为小麦面、牛羊肉以及辅料。由两张圆形薄面片,中间夹入调味肉馅,捏合封边并制成螺纹花纹后羊油油炸而熟。特点是脆、香、有嚼劲、热量高,非常适合高原寒冷地区的食物。太阳饼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同时制作精致美观,便于储存和携带。小小的太阳饼,不仅体现着蒙古族以高热量 “红白食”为主的饮食特色,同时保留着游牧文化的印记。有文献记载蒙古馅儿饼,是如今盛行的“快餐”的鼻祖,蒙古馅儿饼传入西方后几经演变形成了如今的快餐“汉堡”的说法。& & 12. 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老油坊卧式木制压榨油传统制作技艺& & & 乌审旗天思旅游度假村古法榨油坊位于乌审旗嘎鲁图镇巴音温都尔嘎查,是鄂尔多斯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手工榨油作坊,它延续了清朝时期“立式”(中国现存古代榨油术多为“卧式”)传统、古朴、原始的榨油方式,经过有30多道工序,不依赖任何现代机械设备,压榨出醇香浓郁的植物油。堪称民间手工榨油技艺的“活化石”,是关中地区民族工业的缩影。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民间文学:贺希格巴图诗歌& & & 贺希格巴图(),乌审旗近代蒙古族民主主义诗人、历史学家、教育启蒙家,精通蒙、汉、藏文,清同治八年(1869)年,出任准格尔王府仕官,多次进京亲眼目睹了封建王朝的黑暗和腐败,萌发民主思想,支持锡尼喇嘛“独贵龙”运动。后被革职回乡,以诗歌与黑暗势力挑战,作品以口头和手抄本形式广泛传播。贺希格巴图诗歌传承者对民间流传的贺希格巴图诗歌进行搜集整理,使《贺希格巴图诗歌集》等很多弥足珍贵的资料得以出版,使其成为乌审旗独树一帜的民族文化遗产。2.传统舞蹈:民间筷子舞& & & 《筷子舞》(萨兀哈舞)是流传乌审旗各地的民间舞蹈之一,由《弹条舞》(细兀哈舞)演变而来。从前牧民们集体擀毡,在劳动间隙习惯手持弹毛用的弹条起舞,后来内地筷子传入草原,便用筷子代替弹条跳舞,《筷子舞》由此产生,很快成为最受欢迎的民间舞蹈之一。3.传统戏剧:嘎鲁图庙古茹都拉乐& & & &古茹都拉乐是查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戏剧艺术形式之一。古茹都拉乐,有故事情节,有完整的戏文,主要讲述了贡布道尔吉和额日尔岱两个人从原来的杀牲打猎者转变为佛门施主的全过程,情节生动,寓意深刻,体现了扬善惩恶的永恒主题。早在十六世纪70年代乌审旗就有表演古茹都拉乐的记载,1902年嘎鲁图庙修建以后,该庙一直在表演古茹都拉乐。&4.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孟克那顺手工技艺& & & 孟克那顺,蒙古族,苏力德苏木牧民,早年随父传承说唱艺术,精于民族乐器演奏和制作以及传统美术如木雕、骨雕、铜雕、泥塑等;由他发明或改制的低音马头琴、电三弦、脚踏式七弦琴等,发展和丰富了蒙古族民族乐器种类;他发明的马头琴“三度定弦法”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以上概括起来定名为“孟和那顺手工制作技艺”,确定为乌审旗第一批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马海制作工艺& & & 马海是蒙古族传统服饰之一,属靴类。传统的马海用牛皮制作,现在则多用布或绒制织物缝制。马海的制作工艺极其复杂,但掌握此项技艺的人少之又少,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抢救保护迫在眉睫。6.民俗:白神马文化& & & &白神马,自古以来与成吉思汗八白宫一起供奉,是世界上惟一能够转世的神马,传说是霍尔穆斯塔天萨尔勒神骏的化身,曾被圣主成吉思汗禅封,与成吉思汗八白宫一起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转世神马的认定非常严格和审慎,毛色须通体粉白,不得有一点瑕疵;鬃毛须从未修剪;须双耳对称,两眼乌亮,四蹄漆黑。神马一旦被确认,便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不得骑乘、役使、鞭打和咒骂。白神马是蒙古人力量的象征、精神的寄托,他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灵。7.民俗:敖包祭祀文化& & & 敖包祭祀起源于远古时期,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人认为天地万物均有灵魂,敖包祭祀就是蒙古人自然崇拜的集中表现。16世纪末,藏转佛教传入之后,敖包建筑和祭祀仪式具有了一些佛教色彩。乌审旗是著名的“中国蒙古族敖包文化之乡”,蒙古族群众每年都参加各处的敖包祭祀活动,敖包祭祀早已是乌审旗经久不衰的文化现象。8.民俗:苏力德祭祀& & & 苏力德是蒙古族的人文精神象征,由乌审旗民众世代守护和祭祀,并传承到了今天。在乌审旗既有人们共同祭祀的苏力德,也有每家每户单独祭祀的苏力德,至今仍有93%的牧民在自家门前竖立着苏力德,且从未间断祭祀活动。乌审旗的苏力德祭祀,群众基础广泛,祭祀内容丰富,祭祀程序严密,已形成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鲜明而奇特的苏力德文化,曾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苏力德文化之乡”。&9.民俗:“敖伦呼日胡”文艺集会& & & “敖伦呼日胡”文艺集会是乌审旗特有的现代民间文艺形式,也是继那达慕大会之后出现的又一重要群众性文化活动,日创办,每年举办一次,影响日盛,成为一道民族文化风景线和标志性品牌,并开始扩展到相邻地区。“敖伦呼日胡”文艺集会,立足民族文化土壤,坚持健康向上,突出民族性、时代性、群众性。每次的集会,各地、各阶层和各个年龄段的人纷纷自愿前来参加,争先恐后登台表演,场面热烈而祥和,表现出盎然向上的生机和活力。10.传统音乐:鄂尔多斯短调民歌& & & 鄂尔多斯一向享有“歌乡舞海”美誉,民歌传统尤为璀璨,其中曲目最多、内容最丰富、传唱人最多的是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只要是鄂尔多斯人没有人不会唱,没有哪一天不唱歌。有人说“有十个鄂尔多斯人,其中九个是歌唱家,剩下的一个是著名歌唱家”,从一个方面揭示了鄂尔多斯民歌传统的深入人心。鄂尔多斯民歌以其内容可分为思乡歌曲、思念父母歌曲、歌颂英雄歌曲、歌颂骏马歌曲、爱情歌曲、婚礼歌曲、宗教歌曲、红色歌曲、儿童歌曲、诙谐歌曲等多种。11.传统手工技艺:& &&蒙古族刺绣& & & 鄂尔多斯蒙古族刺绣艺术源远流长,是一支年代久远、流传广泛、种类繁多的民间艺术奇葩。鄂尔多斯蒙古人的生活中,衣服、帽靴、穹庐、马具和各类用品无处不绣优美的图案;鄂尔多斯传统刺绣作品中,云霓星辰、飞禽走兽、花鸟蝶虫等自然万物无一不用彩线描绘;鄂尔多斯蒙古刺绣针法,独特、隽永、秀丽、生动,无时不体现草原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审美情趣。但如今所存旧时作品非常少,全面掌握此门艺术的传承人更是少之又少,亟待抢救和保护。12. 传统:蒙药鼻疗术& & & &蒙药鼻疗术是蒙古传统医学外治疗法之一,传承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蒙医学三大经典著作《甘露四部》、《蒙药正典》、《方海》及《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卷》、《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高等教材》中都有次疗法和药方的记载。这种医术是蒙古高原的蒙古族及其先民们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积累,逐渐形成的宝贵的养身医学财富。当代鄂尔多斯老蒙医们在继承传统疗法的同时改进、创新此疗法,普及推广。 这种疗法的蒙药方主要有冰片、麝香、檀香、紫檀香、蒜炭、旋复花、信筒子、丁香及在毛乌苏沙漠独有的某几种药材精配而成,用特制的器具把鼻用药放到鼻腔内治疗或缓解亚麻病(鼻炎以及并发症)的一种疗术。13. 传统:& &&蒙医羊肾外敷震肾疗术& & &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盟市流传着传统疗术—羊肾外敷震肾术,在鄂尔多斯市西部旗区较传承此项技术,在乌审旗基层牧区羊肾外敷震肾术一直流传至今,并不断创新此疗法。蒙医学三大经典著作之一《甘露四部》的《甘露之泉》部分中有有关此疗法方面的记载。& & & 蒙医羊肾外敷震肾疗术是蒙古传统医学的外治方法之一,是广大蒙古族及其他先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和总结,几千年来,为蒙古民族和其他各民族的健康作出重要贡献,至今仍是蒙医常规的外治方法。羊肾外敷震肾疗术作为蒙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14.&民俗:大日如来仪轨经& & & 大日如来仪轨经,又称大日如来行部毗卢遮那现证佛祈文法,是明代末藏传佛教在北方蒙古地区不断盛行时传承到内蒙西部地区。陶日木庙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苏力德苏木陶尔庙嘎查所在地,1708年创建时将该经传承到当地。在历史长河中,经历过年间的陕甘反清回民起义军的践踏、1943年的国民党第26师的破坏、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左右倾错误,但是在寺庙僧人和广大信众的不懈努力下,该经和其念颂礼仪却完整地传承保护至今。 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对法身佛毗卢遮那佛的称呼。如来是佛教对佛的称谓,即指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者。毗卢遮那佛是佛教法身佛,意译为“光明普照”、“遍一切处”、“大日”,故密教称毗卢遮那佛为“大日如来佛”。据《菩萨心论》称,大日如来具有五种智慧,为教化众生,化为五方五佛:中央为毗卢遮那佛,代表法界体性智。五智中以法界体性智最为重要,即理智具足,觉道圆满,达成佛我一致,其他四智均为转识所生。·&END&·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成吉思汗哈日苏力德暨木华黎京肯苏力德龙年清明祭祀大典
2012324...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乌审旗教育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