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mm子弹命中人体会产生断肢效应吗?14.5mm 12.7mm会打碎人体吗?

现代医学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但解剖学无法解释人体的经络现象。经过全世界范围50多万人次的实验,已经证明经络现象的客观存在。    人体经络是中医学及中医治疗的基础。中医学认为,在人体内存在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经络系统。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粗大、纵行于体内的主要干线称为“经”或“经脉”;络,又称“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横行于体内,与经脉交织成网络。经络把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联结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经脉由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及附属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组成,起着控制全身的主导作用。络脉由十五别络、浮络、孙络组成,后者自络脉支出,遍布全身,难以数计。    2500年前中国就发现了人体经络。宋代著名医学家王惟一把《内经》里描述的14 条经络及354个穴位刻画在一个铜人上,成为世界上第一台针灸、经络学教学和临床治病的模型。《内经·经脉篇》说,经络可控制人体功能,具有“决生死,处百病”的作用。也即生命之是否存在,疾病之所以发生以及得到治疗都决定于经络。祝总骧教授主编的《锻炼经络 百岁健康》一书认为:“各种医疗保健法,如针灸、推拿、气功、民间疗法、武术、体育运动以及生活中的一举一动等等之所以具有医疗保健的效果,无一不是由于激发和锻炼了人们的经络系统而产生的,因而可以说经络系统就是人体健康的总控制系统,或者说经络系统就是人体的保键系统。”    中医还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的通道。然而,经络所运行的气血并不是显在的气血-红色的血液及其所携带的氧气,显在的气血是通过血管而运行的。中医所说的经络内所运行的气血,指的是潜在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内气。经络对人体内部的调节、控制,也是经络通过运行潜在的内气来实现的。    经络同其内运行的内气一样,也是潜在的,看不见、摸不着,也不能被解剖出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西方医学一直没有发现经络,在1989年以前也不承认经络的存在。直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经络组和北京经络中心等在祝总骧教授领导下,用三种实验方法证实了经络的客观存在,西方医学界才承认经络。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西方医学界承认经络。  ===============================  有这事儿?  
  这是其实还得方舟子说了算    不过我们的祖先也挺能忽悠的    就百把斤的臭皮囊也能忽悠出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及几百上千个穴位出来。    听说传统武术里还有什么“点死穴”的功夫    如果在方舟子身上试一回的话,不知道会不会真死人!    “打假专家方舟子三否老中医称经络并不存在”        
  西方叫做神经反射区。原理是从胚胎细胞分裂,同一类的细胞分裂成了不同的器官和神经组织,从而产生的一定联系。
  转载:证实经络客观存在的三种实验方法     1、电激发下的机械探测法     把脉冲电源的一个小电极放在被试者古典经络线的指或趾端的经穴(即井穴)上,  再把大电极放在对侧大腿上,通以电流很弱的脉冲电后,经穴处就会感到发麻。  这时,用一个小橡皮锤在皮肤上沿古典经脉线垂直方向叩击。只要小锤一碰到经  脉线,被试者就会觉得酸、麻、胀,有的还有上下串的感觉。凡遇到这样的高度  敏感点,就用红笔点一个红点,最后将这些点连起来,它正好和古典经络线相符。     2、电阻测量法     用特制的电阻仪通以低频脉冲电流,被试者手拿一个电极(称为参考电极),用  另一个电极(称为探测电极)沿古典经脉线垂直扫描。当探测电极到达经脉线时,  人体电阻就突然下降,微安表指针摆动。将这些低电阻点用绿笔点一绿点。将这  些绿点连成一条线时,它也正好与古典经脉线一致,并和红点连成的线重合。     3、高振动声测法     用一个小锤、一个听诊器也能找出经络。将听诊器置于古典经络线上,然后用小  橡皮锤沿古典经脉垂直叩击,当叩击到经脉上时,通过听诊器就能听到一个音量  加大、声调高亢、洪亮、如叩击在空洞处的嗡嗡声。用蓝笔标记这些点,这些蓝  点所连成的线也恰与古典经络线一致,并与前面的红点、绿点的连线重合。     如上实验不仅证明了经络的客观存在,而且还证明我国古代对经络的描述是非常  准确的。     ------------------------------    这就是你说的祝某某的实验方法吗?
    这能说明什么呢?  另外,我找了半天,也没看到哪里说有经过“50万”人次的实验啊?
  我怀疑“西方医学界”是不是知道中国有经络这一种说法。  咱们的东西博大精深,西方人不懂的。
  作者:shao 提交日期: 19:46:00
    ??现代医学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但解剖学无法解释人体的经络现象。经过全世界范围50多万人次的实验,已经证明经络现象的客观存在。  ------------------------------------------------------------  请给出文章出处。  
  那三种方法,学过物理的都能看出破绽来,至于什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经络组,大家baidu一下,除了和楼主的文章内容相同的,基本上就没别的了,顶多是同一现象的不同解释罢了,我宁愿用神经网络的角度来看待
  中医现在能解释人体的“经络现象”了?中医现在发现人体有“经络现象”了?怎么霉体不好好报道一下捏~~~~
  经络确实存在,这已经是通过现代科学实验证实的。这就不用争了,好吧。    中医的确有其玄妙之处,你看几千年前就能发现经络,到现在被科学所证实,的确不简单。    叫嚷着废除中医的那些人,他们对中医了解多少呢?    
  叫西医解释人体经脉现象之前,中医能不能自己先解释清楚啊?  
  作者:michael23 回复日期: 12:22:42 
    经络确实存在,这已经是通过现代科学实验证实的。这就不用争了,好吧。        中医的确有其玄妙之处,你看几千年前就能发现经络,到现在被科学所证实,的确不简单。        叫嚷着废除中医的那些人,他们对中医了解多少呢?    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证实的,能不能说说捏?
  楼上的,他是说不出来的!而且我看他也不一定了解中医,不了解你有什么道理极力维护呢?
  好象哪看到的,说西医中没穴道,经络的概念....
  作者:Ginux 回复日期: 13:05:49 
    作者:michael23 回复日期: 12:22:42        经络确实存在,这已经是通过现代科学实验证实的。这就不用争了,好吧。            中医的确有其玄妙之处,你看几千年前就能发现经络,到现在被科学所证实,的确不简单。            叫嚷着废除中医的那些人,他们对中医了解多少呢?        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证实的,能不能说说捏?  ===========  他当然不想争了,因为他说不出...  
  人死亡后,动脉血管中没有血,因此被误认为运输“气”的经络。  估计就是这么回事。  要不楼主谈谈古代中医是靠什么引出“经络”这个概念的吧,总不会是无的放矢吧?  至于现代科学去验证经络,呵呵,除了脑子进水或者有意骗经费的,不会有人傻到这种程度的。解剖学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了,没人会认为现在还能在这方面有什么建树。
  方舟子就是个大垃圾.
  俺是个大老粗,没啥文化,也没想争个啥的,俺就想知道一哈,这个“现代科学”是咋个证实“经络确实存在”滴~~~
  你用中医解释一下“三羧酸循环”?好不好?
   同位素示踪法显示经络的循行      全世界学者从60年代即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经络。采用在穴位上注入P32观察到所测12条示踪轨迹与古典经脉线基本一致。近年来采用高锝酸钠注入穴位,用大视野数字 照相机记录。观察到      ①四肢部可迁移30-110CM,轨迹主要位于皮下;      ②移行速度3.5-76cm/m,在非穴位注射则有淤积;      ③在活体观察与淋巴和神经干无直接关系,但与血管关系密切;      ④在四肢部的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基本循古典记载走完全程。仅大肠经和心包经有一定变异。专家鉴定认为此法直观、客观、重复性均较强。       循经声信息检测      学者们观察到刺激穴位的声信号(低频振动)可沿经络的路线传导,其轨迹与古典记载相吻合,信号的频率在8-97赫之间,高峰集中于30-40赫。结果稳定,可重复。    光检测法①体表超弱冷光检测:以体表超冷光信号为指标,观察到高发光点基本循十四经分布.某些患者在不同经穴发光有不对称变化,与健康人有显著差异。②红外成象法检测:一切物体温度高于-273co时,它内部的分子就会因热运动而向空间放射红外线。用高灵敏度的探测器通过荧光屏或拍照可以出现亮带和暗带,其显示的路线与古典经络相符,而不同于神经和淋巴。CO2和O2分压的测定,H+、Ca+的测定近年来有些学者还进行了人体经络体表循行线二氧化碳呼出量特性的研究,发现经线上二氧化碳呼出量(RCO2)高于经线外。并且从井穴向合穴不断增大。还有人测查了经穴非经穴H+、Ca+ 变化。针效阻滞定位检测利用针刺时出现的循经感传经压迫可以出现阻滞的特性,测出一系列的阳性阻滞点,将这些阳性阻滞点连接起来即绘成一条轨迹,此轨迹基本与古典记载相吻合。这是一种应用于临床的检测。  
  中医除了扯淡,编造证据    还能来点新鲜的吗?
  否认经络的西医都是物理学不及格的知识面极为狭窄的垃圾西医  。这种垃圾西医因为从解剖学上看不到经络,就认为经络不存在。  那么电磁波也是看不见的,是不是这些垃圾也要否认电磁波的存在?!  全世界科学家早在60年代就用同位素示踪法证实了经络的存在并显示了经络的运行轨迹,而这些不懂物理学的垃圾西医不仅无知,还不肯虚心学习。
  作者:天下无不可治之病 回复日期: 14:58:19  ----------------------------------------------------------  世界考古权威学者在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埃及金字塔内发现了一台类似于现代电视机的装置。通电后,哇居然还在播cctv的新闻联播。
  作者:半山千树 回复日期: 19:44:50 
    西方医学界承认经络。    ===============================    有这事儿?  =====================================================================  就知道朝鲜自称搞出来过。可惜搞出来的人无法自圆其说而自杀了
  人体有时出现类似古代文献所载的经络路线走行的感觉传导,或呈现可见的肤色变异等都属经络现象。它的基本特征是循经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为循经感传现象。   一、循经感传    当患者接受针灸等治疗时,常会出现一种特殊的感觉,表现为酸、麻、胀、痛、蚁走感或流水感等,从被刺激穴位开始,沿着经络路线传导,这种现象就称为循经感传。  (一)循经感传的普遍性     1.循经感传的调查 循经感传在古代文献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内经》中所说针刺时的“得气”,实际上就是循经感传现象。从50年代开始,人们又进—步探入研究经络感传现象,并取得可喜成果。此时,日本长滨善夫和丸山昌胡,在一例感传显著者身上,系统地对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进行了循经感传的观察,著成《经络之研究》一书。国内也先后有关于经络现象的报道,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197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等单位进行协作,在8名感传显著者身上全面地、细致地观测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结果报道后,引起国内普遍的重视。从此,循经感传现象的观测,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地开展起来。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做了20万例的普查。普查循经感传显著程度的分型标准是     I型(显著型) 刺激井穴(或原穴)时,有6条以上经脉的感传能通达经脉全程,其余经脉,感传能超过肩髋关节,但不能抵达经脉终点者。    Ⅱ型(较显著型) 有2条以上经脉的感传能通达全程,或3条以上的经脉的感传能超过肩髋关节者。     Ⅲ型(稍显著型) 有1条以上能过肩髋关节,或2条以上(刺激井穴)能过腕踝关节,或(刺激原穴)能过肘膝关节者。    IV型(不显著型):所测各经感传均不能超过腕踝关节,或仅1条经脉感传能超过腕踝关节者。  普查循经感传所刺激的穴位常用井穴或原穴,刺激方法大多采用低频脉冲电。    据28个地区和单位对63,228人的普查结果,感传出现率在5.6%—45.2%之间,三分之二以上在12%—24%之间,分布比较集中。对循经感传的一般调查在70年代末期即告一段落,但对某些特定人群的调查工作仍不断有人报道。我国援外医务人员曾应用国内通用的方法和标准,对莫桑比克人(203例),尼日利亚人(182名)、塞内加尔人(193名)、英美德法等白人(110名)的循经感传进行了观察,证明循经感传在黑人、白人中同样存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并无人种和地域的差别。国外近年来也有人对循经感传进行了研究,基本上是重复我国70年代末期所做的工作,重点是研究循经感传在正常人体及各种疾病患者身上的出现率,并对其特征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大致与我国该项工作的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工作的可靠性。    2.隐性感传 一般来说,有感传的人是少数,特别显著者尤为少见。因此有人认为经络感传现象的普遍意义不大,或不充分。也有人认为是病理现象。1977年有人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即使在感传阴性者身上,当在井穴电刺激后,用特殊横行叩击法可在肢体上叩出一连串敏感点。这些点的纵行联线恰好就是经络线。因此,把这种叩击出来的联线命名为隐性感传线,它的潜在活动称为隐性感传。实验表明,隐性感传具有循经性,它是显性感传的基础,又是显性感传的延伸或继续,在一定条件下,隐性感传可转化为显性感传。  从国内外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来看,循经感传(显性或隐性)在人群中的出现率与地区,民族、性别等因素无关,可能与年龄,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用一定的方法可以提高其出现率,说明循经感传广泛存在于各种人群之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循经感传现象的主要特征    1.循经感传的路线 一般说来,在四肢部,感传线与古代经络线大体一致,在胸腹部则不大一致,头部则大半不一致。     2.循经感侍的感觉性质 探查时采用不同的刺激原,所产生的感传感觉会有不同。例如,①针刺——一般产生酸、麻、胀、抽动、冷,热等感传,②指压一一一般和针刺类似,⑧电脉冲刺激——一般和指压同,还可有流水感、虫跳感,蠕动感等,④艾灸——多见热感及麻感。    3.循经感传的方向 呈双向传导。在躯体(除外四肢末端)上任何一穴给予刺激时,一般均可自该穴发出两个相反方向的感传。例如刺激曲池穴,一条感传线自曲池走向肩髑,同时一条感传线自曲池走向合谷。    4.循经感传的宽度 有粗有细。在四肢多较细,约在0.2~2.Ocm之间。多数反应为琴弦状或电线状。进入躯干后,可变宽达lOcm以上。    5.循经感传的速度 一般感传速度较植物神经慢,较躯体神经更慢。在大多数情况下,其速度约为lOcm/s。而且感传不是匀速行走,存在一个个停顿点,即停一下再走,这种停顿点多为穴位所在处。    6.循经感传的阻滞 当感传自刺激点双向传导时,在任何方向一点施加压力,多数可阻断感传自压迫点继续前进。例如刺激曲池发生感传后,压迫手五里,感传即终止于手五里,不再走向肩髑。压迫手三里,感传即终止于手三里,不再走向合谷。各经线的有效阻断压力通常在350—6126g/om’之间,多数为500g/om’。另外,在感传线上放置冰袋局部冷冻降温,也可造成感传阻滞,撤去冰袋,局部温度回升后,感传又可恢复。    7.循经感传的回流性 在多数情况下,刺激停止后,感传并不立即消失,而是向针刺穴回流,到达该穴位后才消失。与前进的速度比较,回流的速度有的较快,有的则较慢,因人而异。    8.循经感传的趋病性 在病理状态下,当感传自四肢出现后,进入躯干有趋病所性,即所谓的“气至病所”。例如有心脏病的患者,不同经脉出现感传后,都有趋向心脏的集中现象。    9.循经感传的效应性 当感传沿经脉到达所络属的脏腑时,相应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便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劣性的,此即为循经感传的效应性。感传的效应性不仅仅是受试者的主观体验,而且可以客观显示。如当感传沿肺经到达肺部时,受试者有胸闷、气喘、咳嗽,呼吸困难\Jb悸等感觉。感传沿胃经到达上腹部时,可出现腹胀、呃逆、恶心、胃部烧灼感或饥饿感,或者出现节律性膈肌痉挛,肠鸣音和胃蠕动明显增强,而当阻滞感传时,可看到胃肠运动功能减弱、消失或膈肌痉挛消失。有1例感传显著者,当感传到达头部时即进入睡眠,当感传停止时又自动苏醒。一般循经感传的这种效应性的出现率平均为50%~90%左右。    10.循经感传的相对稳定性 对54名感传显著受试者所做的近、远期追踪观察表明,感传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9名观察对象中,循经感传保持相对稳定者,在1月内占94.9形(37人),1年后降至74.3%(29人),3年后则降至64.1%(25人)。说明过一段时间后,感传可部分或基本消退。   二、其他经络现象  (一)循经性皮肤病和循经性皮肤显痕    循经性皮肤病是指沿经络路线分部的呈带状的皮肤病,循经性皮肤显痕是指沿经络线发生的以皮肤色泽变化为特征的功能性皮肤病理变化现象。因二者能‘看得见”或‘摸得着”,故有人称之为“可见的经络现象”。1958年,自有人报道脊柱结核患者沿肝肾两经出现皮疹以后,陆续有人发现和报道各种循经性皮肤病,其中北京市第六医院对此进行了长期妁系统的临床观察。在国外,匈牙利、日本也有有关循经性皮肤病的报道。    目前对循经性皮肤病观察的例数已达846—478条,包括贫血痣、神经性皮炎,皮肤色素沉着等25个病种,其中有些疾患是先天的,有些是后天的,并广泛地分部于十四经脉及带脉上,可见于经脉的一部分,也可波及经脉的全程,有—些皮肤病损(如贫血痣、色素痣)边缘整齐,连续不断,宛若一条细带或细线,十分醒目。循经皮肤病与相关内脏的病变可能有联系,如足少阴肾经皮损伴发肾脏及神经、精神方面状况变化,足太阴脾经的皮损多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另外,从循经皮肤病的病理变化来看,真皮上部血管变化、血管周围炎性浸润及表皮变化,可能是循经性皮肤病的共同特点,但未见到特殊的形态结构。循经皮肤病的发现为经络的客观存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还有一些单位观察到,有的受试者针刺时还可沿经出现红线、白线、红疹和皮下出血等血管神经性反应。这是可见经络现象的另一类型,它是由刺激穴位引起的。反应波及的距离有长有短,长者几乎通达经脉的全程。出现的潜伏期因人而异,短者留针时即出现,长者达数小时。曾有人将循经出现的红线与皮肤划痕反应相对比,在划痕反应完全消失之后,循经出现的红线仍可保持几小时至十几小时之久,说明二者有所不同。  (二)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感觉异常    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感觉异常均系病理状态下,机体‘自发’出现的一种经络现象,亦有人称之为循经性感觉病。循经性疼痛性质为钝性轻痛或压痛,有时疼痛难忍。疼痛区域边界模糊,不伴红、肿、热等现象。循经性感觉异常的性质多种多样,如麻感,痰感、痒感、灼热感,热流感、冷气感或吹风感等。二者的分布路线既不同于神经血管的走行路线,也不同于某些神经痛、感觉障碍或内脏病变所致的皮肤过敏的Head氏带,而与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吻合。其长度大多短于或等于经脉全长,少数可比经脉全程长。病变可局限于一条经脉,也可出现于数条经脉,还有表里经脉同时出现或同名经脉对称出现者。病程最短者2—3天,长者可达15年。    以上研究说明,古人赖以建立经络学说的主要依据之一的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其中循经感传尤为多见,它是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的一种正常生命现象。                第二节 经络检测及其与脏腑相关的研究  一、经络检测法     近代研究发现,人体或动物的体表经络,腧穴部位皮肤电阻或电位不同于非经非穴部位,并随相应脏腑功能的变化而变化,后来又进一步发现,机体体表经络,腧穴部位不仅在电学方面,而且在光、声、热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经穴的这些特异性,为经络的客观显示和探测提供了可能,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经络检测法。  (一)皮肤电阻和电位检测法    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国内外学者对于经络的研究,比较集中在皮肤电现象上,主要是测定经穴上的皮肤电阻。这方面的工作表明,经穴部位都呈低电阻性。这些穴位的沿经排列,当时被认为可证实经络的客观存在。既然是低电阻,电流即易通过,因此在日本又称经络为良导络。我国学者近年来又对皮肤低阻点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些重要的改进,并对检测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系统论证,通过对十四经脉的测试结果,证明皮肤低阻点的分布基本是循经的。低阻点密集分布,沿经排列,但并不连续,结果稳定,可以重复。  也有人对经络皮肤电位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反映经络或内脏器官功能活动方面,皮肤电位可能比皮肤电阻更有意义。因为皮肤电位的活动可能是活组织代谢过程的表现,而皮肤电阻则可能是机体对外加电流通过组织时所表现的一种物理特性。通过一些实验表明,穴位与非穴位的皮肤电位差异也较明显,可作为检测经穴的一种方法。  (二)同位素示踪法    早在60年代初,我国学者即已开始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测经络的循行路线。发现在人体的穴位上注入P”,通过盖胶计数器记录放射性的强度,可以观察到经络循行路线上的放射线强度较其两侧旁开的对照部位高。所测试的十二条示踪轨迹与古典医籍中所描述的十二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     科学技术的进步给同位素示踪的研究开拓了新的前景。近年来,罗马尼亚、法国,中国的学者都先后应用丫—闪烁照相技术对此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如将99mTc高锝酸钠注入穴位,以大视野数字丁照相机进行记录,可以观察到 ①注入四肢穴位的同位素可循经迁移30~110厘米,其中长者可从四肢上达躯干。在躯干部穴位注入同位素亦可在不同程度上循经向上下迁移。同位素迁移的轨迹主要位于皮下,②穴位注射时同位素开始移行的潜伏期平均为31.29秒,移行的速度为3.5—76厘米/分,各经之间有一定差异。在非穴位部注射时,同位素淤积于注射部位,之后,逐步趋向其邻近的经脉,再循该经脉继续循行,③同位素的示踪轨迹与古典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基本一致,吻合率在70%以上,④在同一肢体的两条经脉的穴位上注入同位素,可同时显示出两条行程不同的轨迹,⑤同位素迁移过程中可以看到经络学说所描述的某些特点,针刺可使迁移的潜伏期缩短,清除率增加,标记经穴与示踪轨迹的吻合度提高,⑥在猴、狗等动物肢体上也可观察到类似的同位素示踪轨迹,⑦上述同位素示踪轨迹与淋巴循环和神经干无直接关系,与血管的关系则密切而复杂。    以上结果表明,应用穴位注射同位素的方法可显示与古典经络循行路线大致相同的示踪轨迹。结果直观、稳定、可重复,是近年来经络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进展。  
  推荐一个风险投资项目,成了名利双收,败了血本无归,感兴趣的进      荷兰病理学家爱因托文因为发现心电图原理并制作了第一台心电图机于192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科马克和豪斯菲尔德(Housefield)因为提出CT成像技术并研制了第一台CT机获得197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美国的保罗·C·劳特伯(PaulCLauterbur)和英国的皮特·曼斯菲尔德(PeterMansfield)因为MRI(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2003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我要说的这个风险投资项目跟以上几个成果可以相提并论。         第一个项目就是脉象图机。脉象是中医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跟心电图类似,不同的脉象可以反映出人体不同部位的健康状况(心电图只限于心脏而已),目前中医诊断中脉象只是考人的主观感觉去判断,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对临床实践和教学都很不利。如果能以中医脉象理论为依据,研制一个能记录脉象图的仪器出来,必将能促进脉象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本项目研制成功的话,和心电图类似,可以推广到所有的大中小医院和医学院校,市场前景非常好,可以创造巨额的经济财富。同时,对医学诊断技术是个巨大的进步,可以使无数的病人受益,其共享足以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第二个项目是经络成像仪。对中医有过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经络是中医的重要理论,2500年前中国就发现了人体经络。宋代著名医学家王惟一把《内经》里描述的14 条经络及354个穴位刻画在一个铜人上,成为世界上第一台针灸、经络学教学和临床治病的模型。《内经·经脉篇》说,经络可控制人体功能,具有“决生死,处百病”的作用。也即生命之是否存在,疾病之所以发生以及得到治疗都决定于经络。祝总骧教授主编的《锻炼经络 百岁健康》一书认为:“各种医疗保健法,如针灸、推拿、气功、民间疗法、武术、体育运动以及生活中的一举一动等等之所以具有医疗保健的效果,无一不是由于激发和锻炼了人们的经络系统而产生的,因而可以说经络系统就是人体健康的总控制系统,或者说经络系统就是人体的保键系统。”但是经络同其内运行的内气一样,也是潜在的,看不见、摸不着,也不能被解剖出来。所以目前很难对经络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实践上目前都是以宋代王惟一经络铜人为依据,在每个个人上定位的准确性很难把握。1989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经络组和北京经络中心等在祝总骧教授领导下,用三种实验方法证实了经络的客观存在。如果能将他们的实验手段进一步改进,发明一个与CT、MRI类似的能获取人体经络图像的仪器,那么该项技术对人类的贡献必将超过CT和MRI,因为中医在看见经络之前就已经对经络有了很深入的研究。以后这样的设备也必将像CT和MRI一样,成为每个医院的必备检查和治疗仪器。具有很高的市场前景、社会价值和研究价值,拿个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根本不成问题。         风险提示:这2个项目以脉象和经络等中医理论为基础,所以首先需要对这个理论基础进行必要的可行性研究。         希望广大有经济实力的中医fans们来投资这2个项目,欢迎广大有研究实力的中医学者们在这2个领域一起努力。         本人不是中医fans,只是提出这2个项目,而不想参与其中,只是想知道最后的研究成果是怎么样的  
  三)循经声信息检测法 ,    以四个探头同时进行记录,观察到刺激穴位引起的低频振动可沿经络的路线传导,其轨迹与古典经络路线基本吻合。信号的频域在8~97赫之间,其高峰集中于30—40赫,以定量的低频信号直接输入穴位,新输入的信号也可循经传播,在经脉线上各个部位所接收到的声信号的强度,与其两侧旁开对照点都有显著的差别。结果稳定,可以重复。  (四)光检测法    1.体表超弱冷光检测 以体麦超微冷光信息为指标,观察到高发光点也基本上是沿十四经脉的循行路线而分布的,经上发光点的强度明显高于其两侧旁开对照点。发光强度与年龄、体质有关,不同部位发光强度不同,井穴部位的发光强度大于其他穴位或非穴部位。某些疾病患者在不同经穴上的发光强度也有不对称的变化,与健康人比较有显著差异。    2.经络红外钱成象技术 一切物体(包括有机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6℃)时,它内部的分子就会因热运动而向空间放射红外线,其放射量随物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红外线也是物体(或有机体)内能量变化的一种信息,用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可将这种信息转换成等量的电信号,经电子装置处理后加以显示,这样“不可见”的红外线便可转换成可见的图像。针刺得气时,相应的经、穴常出现“热感”或“凉感”,在荧光屏上也相应出现亮带或暗带,其显示的路线与古典经络相符,而不同于神经或淋巴的走向。此方法为经络的显示提供了一条途径。  (五)以针效阻滞定位检测法    这一检测方法的原理与以上采用各种生物物理指标检测的方法完全不同。它建立在针刺效应的基础上,而且也只有在针刺过程中方能检测出来。正如本章第一节所述,在循经感传线上施加压迫即可将感传阻滞,感传被阻滞,针刺的效应亦随之显著减弱或消失,但压力必须施加在感传线上。压迫感传线两侧的对照点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则对感传和针效均无影响。利用循经感传的这种特点,以针刺效应为指标,即可在体表测试出一系列的阳性阻滞点(压迫该点,针效显著减弱或消失)。将这些阳性阻滞点连接起来,便能绘出一条轨迹,其行程与受试者的感传路线一致,与经络的循行路线也基本一致。由于压迫循经感传线上的任何一点,都可将感传和针效阻滞,因而所测得的实际上是一条连续不断的轨迹。这一检测方法,最初是建立在感传显著的受试者身上。但同样也适用于没有感传的受试者。只要针刺的效应显著,便于记录,即使没有感传,沿着经络循行的路线施加压迫,也可获得同样的结果,是一种可以普遍应用的检测方法。  
  二、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    经脉“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通过经络的联系,脏腑病变可以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经穴,表现出特定的症状和体征,而刺激体表一定的经穴,又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此即为经穴—脏腑相关。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穴位的功能存在相对的特异性,脏腑疾病在体表穴位的反应亦有相对特异性。但是,穴位归属于经脉,不等于就是经脉,研究一个穴位的功能,也不等于研究一条经脉的功能。经络要强调的是一条通路、一条联线及其与脏腑的关系,所以经脉—脏腑相关及其特异性是经络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也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报道。    有人观察了针刺左心包经的内关、郄门、曲泽、天泉4个穴位和心包经线上的两个非穴点,以及上述4个穴位两侧旁开2厘米处的8个对照点,对126名受试者心功能(包括LVET、P/L、SV等8项指标)和心电的影响,发现针刺心包经上的穴位和非穴位测试点,对受试者的心功能和心电都有显著的影响,与针刺经线两侧旁开对照点的针效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内关等穴位的针效又优于经线上的非穴位点,这表明心包经作为一条经脉,与心脏的功能活动具有密切的关系。也有人在动物实验上发现,当家兔出现实验性心律失常时,在其外周手厥阴心包经线上的Ca存在特异性变化,而旁开对照点的非经非穴部位则无此变化。而且心包经上的Ca浓度变化与心律失常的程度,向愈密切相关,当络合掉手厥阴心包经线上几处的Oa后,针刺治疗家兔实验性心律失常的效应消失,提示手厥阴心包经整条经脉与心脏活动密切相关。    国内外关于经穴—脏腑相关的研究较多,而关于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较少,随着经络研究的深入,这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第三节 关于经络的见解和假说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也不例外。经络实质究竟是什么?古人所说的经络究竟是指机体的哪些组织结构?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种种假说,从不同的角度对经络实质进行了阐释。也许他们还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甚至各持相互否定的观点,然而其中又包含有互为补充的内容。因此,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认识的不断提高,这些不同角度的假说或观点可能从某些交叉点上逐渐融合,从而在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对经络实质的彻底了解,此节对这些观点和假说进行一简单的介绍。  一、对经络实质的几种观点  (一)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有些学者指出,经络的物质基础就是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其中神经系统起着主导的作用。他们指出 ‘经脉”、‘络脉”中的“脉”字,无疑指的是血管,淋巴管系统在经络实质中所占的地位也不可忽视。有人还提出了一些解剖学或生理学的实验观察报,作为支持自己所持观点的论据。  (二)经络是独立于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之外而与之又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功能调节系统。有一些学者认为,经络现象以及古典医籍中对经脉的循行路线和血气运行规律的描述,用已知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尚难加以解释。他们设想,人体中可能还有一个尚未被发现的系统,这就是‘经络’系统。至于这种系统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则看法各有不同。有人强调“经络”可能是一个“生物电传导系统”,也有人从低频振动,冷光或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角度来探讨作为信息通道的“经络”,还有人试图以生物场或控制论的理论对经络的实质进行阐释。这些学者大都有自己的实验观察,报道了一些比较独特的具有‘经络’特征的观察结果。而且不拘泥于目前已知结构的功能,果断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说。但也有一些对‘经络”实质的讨论,仅仅停留在一般的设想或推论上。  
  中医神仙们,解释一下为什么中医院手术不用针灸麻醉?  作者:差它岁月2 回复日期: 15:06:57 
    作者:天下无不可治之病 回复日期: 14:58:19    ----------------------------------------------------------    世界考古权威学者在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埃及金字塔内发现了一台类似于现代电视机的装置。通电后,哇居然还在播cctv的新闻联播。  ====================================  新闻里说帕瓦罗蒂没有听中医的话,所以挂了  
  要么是武侠小说看多了,要么是来骗经费来了。
  支持中医~~
  (三)经络可能是既包括已知结构,也包括未知结构的综合功能调节系统  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古典医籍描述的经络概念出发,结合近代生物科学的进展,用目前已知有关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可以解释经络实质的一些问题,在这一点上,他们同意上述第一种观点。但是,这些作者也指出,以已知结构的功能,还不能对各种经络现象作出恰当的解释。因而认为人体内可能还存在与经络现象有关的某些已知结构的来知功能,或者是某种未知结构的未知功能,对循经感传现象及其形成机理的讨论,可能是表述这种观点的一个典型例子。  二、关于经络实质的假说  (一)经络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说    有人根据循经感传的一些特征,认为在体表发生的感传线并非就是体表存在这种线,而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里发生的过程。认为经络是大脑皮层各部位之间特有的功能联系,经络上的穴位在大脑皮层上各有其相应的点。针刺一个穴位弓I起大脑皮层相应的点兴奋后,这一兴奋就按其特有的功能联系,有规律地扩散到同一经上有关穴位的相应点,引起该系统的兴奋,大脑皮层某一经系统发生兴奋后,在体表的投影,在主观上就形成了循经传导的感觉,即‘感在中枢,传也在中枢”。中枢说的形成基于以下事实 ①针刺截肢病人残端肢体引起的循经感传,可通过并不存在的肢体,在不存在肢体上的传导,仍具有循经性,速度慢等感传的特征,它是出现在已失去外周物质基础的缺肢中,说明其产生主要是‘中枢’因素发挥作用.②在气功煅炼中,在并无外周特定刺激的情况下,仅由于对穴位的意念集守,如意守丹田,即可弓1出循经感传。⑨感传最基本也最奇特的征象,是既能扩布,又可回流,而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正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电刺激大脑皮层的第一躯体感觉区(81区),可在身体对侧引起蚁走感,与循经感传的感觉相似。④感传可通过麻醉区而保持性状不变。如果感传的基本过程在外周,则上述情况就不可能存在。如有人研究腰麻和持凑硬膜外麻醉条件下的循经感传,发现腰麻后刺激气户穴,多数受试者出现的感传能向下进入麻醉区,并继续向下至足趾端,此为中枢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⑤入静诱导仅改变了中枢的功能状态,便可大幅度提高感传出现率。⑥脑部病变可诱发循经感传现象。以上说明循经感传的发生与中枢有密切关系。  另外,也有人认为,经络与内脏有着肯定的联系,而大脑皮层与内脏亦有肯定的联系,从而推测经络、内脏、大脑皮层间也必有联系,提出了经络一皮层一内脏相关假说,并进行了一些实验加以论证。  (二)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    这种观点是建立在直观解剖基础之上的。因为全身大多数穴位或其附近都有神经干或较大分支通过,显微镜观察也证明穴位处从表皮到肌肉各层组织中都具有丰富多样的神经末梢、神经丛和神经束。有人观察,在十二经脉和任脉的324个穴位,有脑神经或背神经支配的共323穴,占99.6%,经络的循行分布大部分和周围神经分布基本一致,从而认为经络与周围神经关系密切。也有人根据经络感传中有时伴有循经出闩 ,循经汗毛竖立;循经皮丘带等与植物神经有关的现象,设想经络可能是植物神经末梢结构的一种特殊联系。用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遍及全身来说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用这些神经沿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前动脉的分布来说明运行于经脉内外的营与卫、气与血之间的关系。认为机体小血管上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位于中外膜之间,是在脉外的,它们分布在全身小动脉和细小动脉直到毛细血管前动脉这些阻力血管的部分,正是与血密不可分的卫气,从而认为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及阻力血管密不可分,和中医学中气血与经络密不可分,因此认为交感神经系统是经络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第三平衡论     1978年,在我国生理科学会上有人首次提出第三平衡论的观点。按现代生理学中已知的人体平衡系统有三 躯体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前二者的反应(传导)速度分别为100米/秒和1米/秒左右,而内分泌系统的反应速度(或作用时间)则以分计,比感传的速度慢。经络感传的速度约在10~20厘米/秒左右,比神经的传导速度慢,但比内分泌系统快。因此四者可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平衡系统,经络感传则为第三平衡系统。维持人体整体平衡不可能只有一种装置,而是有多种装置,这些装置的作用各有不同。第一平衡系统维持快速姿势平衡,第二平衡系统维持内脏活动平衡,第三平衡系统维持体表和内脏间的平衡,而第四平衡系统则维持全身慢平衡。它们的分工虽有不同,但互相影响、制约,维持着整体平衡。  第三平衡系统的生理功能属于整体区域全息性质。即对于一个完整人体来说,他的某些局部具有影响全身信息的作用。如分别针刺背部的十二俞穴,均可引出通向相应脏腑所属经脉的感传,说明背部俞穴有通全身的全息作用。耳部针刺也可产生全部十四经感传线。其特点是不像背俞穴那样具有较大的特异性,即刺激某一点,不只产生某一经的感传。即使垂直进针,压力相同,针刺同一点,前后产生的感传线也不一定相同,这说明耳区也具有对全身的全息作用。    这些特定的区域都各自具有调整全身平衡的全息作用,它们的通路可能是APUD系统。它们的核心似在苍白球。整个经络系统是最原始的反应系统,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虽然不断有新的神经成分的增加,但其最古老的部分并未消失。  (五)经络与进化论    有人认为,经络作为一种生物状态无疑是进化的产物,其起源与演化在进化过程中应有痕迹可循,即可用比较生物学的方法利用低等动物模型来概括了解经络的实质。提出了一个兼容经络现象,符合现代理论的经络模型——八子午干神经系统原型。主要内容如下 ①经络体系原型具辐射对称的八条纵传导道为主的网络结构特点,具有与内脏和体表定域联系的功能特点,是一个完整的调节系统。②经络系统可能主要是动物进化史上原始子午干(梯形)神经系的保留,这两者在结构功能方面,如体表循行道的数目、走行以及功能联系等几乎完全雷同。⑧现存某些低等动物(如猪蛔虫)体内的子午干神经系之神经干的走行,联系和功能等方面与经络系统之经脉的特点有显可比性。④人体显行循行感传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返祖现象。但经络研究并非单纯“考古’,它将极大地促进我们对神经系统全面的认识,并有可能对未来的医学、生物学产生重要影响。  (六)生物电磁场假说    1.经络的波导说 有人认为,当代医学只拄重研究分子、原子等实物的作用,却没有研究光、场等在人体的重要性。在生物体内,光,场这些物质决不是不值得一谈的东西,而是与实物结构平分天下的角色。从场的角度来看“内气”或”“经气”的本质,实质上就是在体内不断运行传播着的,以红外线、微波波段为主体的电磁波。它们在体内的运行传播过程中,能产生与代谢相关的无线电波化学反应,经络就是引导电磁波传播的“波导管’,脏腑则是它的谐振腔。由此可对许多经络理论和经络现象进行解释。    2.体电对向环流假说 人体是一个活的带电体,它有自身对立统一的电场。该电场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受精卵细胞的生物电场发展而来的,即细胞生物电场组成脏器的生物电场,后者又组成了人体的体电场,人体的细胞、器官及整体的正负电场之间,存在着稳定的生物电对向环流。内脏新陈代谢所形成的脏器生物电场,是体内外生物电场存在的依据和生物电对向环流最基本的生物电源。内脏的生物电按照容积导体导电的原理,将其电场投射于体表各区,尤其是体衷皮肤,形成具有节段性对应关系的敏感点,良导点或穴位。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节段性(体节)和层次性(三胚层)是经络线段走向性及经络活动顺序性的生物学基础。针刺的机制,是一种多层次体电对向环流的效应,即针刺时,针尖部产生损伤电位,它既影响皮肤穴位的电场,也作用于神经血管等各种组织而产生多重效应。故经络是神经——血管等组织——体电环流三者相结合的相对统一体。
  (七)细胞间直接通讯说    有人分析了人体内的三种细胞间信息传递方式,即长程通讯、短程通讯和直接通讯,认为经络与细胞简直接通讯关系密切,认为经络可能是特化的细胞间隙连结直接通讯系统,这个假说的依据是 ①循经感传的速度与离子等物质在细胞间隙连结中的传导速度是相近的。②实验证明,经络线上细胞间隙连结的数目,直径比非经线处要多,直径要大。⑧经络线上细胞间隙连接的启闭与经络表皮的低电阻密切相关旷④影响间隙连结通道启闭的因素可影响针刺效应。此假说是从细胞通讯角度探讨经络实质的一个新尝试。  (八)经络与肌肉相关说    有人认为,肌肉系统与《灵枢》中的经筋类似,上下关联性非常明显,刺激下部肌肉会传导到上部。组织液是由肌肉运动而移动的,这类组织液就是中医学里的水液,而促使组织液运动的肌肉群系统就是经筋,考虑经络现象时,应以肌肉系统为主体。也有人持类似的观点,认为经络的实质乃是以肌纤维为基础。经筋即是解剖中所见到的肌肉、肌腱等组织,全身横纹肌大致以纵向排列,经络的走向与此规律一致,而且凡是肌钎维交错排列之处,如面,颊,肩,臀,经络走向也呈曲折回绕现象。同时,用肌纤维的生理也能解释一些经络现象。    以上为有关经络实质的几个代表性的假说,另外,我国学者还对经络实质提出许多不同的看法。如有人认为经络是某种类传导系统,古老的应激系统,细胞膜外离子泳动系统,化学组成相似程度较大的细胞群等,也有人从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等角度来探讨经络,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设想。当然,各种假说和设想都还有待于今后工作中加以验证。   腧穴的研究进展
  腧穴是多种疗法的刺激部位,针灸、推拿、气功等治疗方法都要通过作用于特定腧穴,出现特定效应后,方能产生疗效。因此,腧穴研究是提高针灸疗效,探明针灸机理的基础。笔者对最近几年国内杂志刊载的相关论文进行整理的结果表明,最近最近几年来,腧穴研究在腧穴特异性、腧穴定位及腧穴主治的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择其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1 腧穴特异性研究  关于腧穴特异性研究主要涉及腧穴形态结构特异性、腧穴生物物理特异性、腧穴病理反应特异性、腧穴刺激效应特异性等几个方面。  1.1 腧穴形态结构特异性研究  (一)腧穴与感受器  作为针灸治病时的一个刺激感受点,腧穴应和某些感受器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腧穴所处部位的不同,其感受器的类别和数量亦不同。西安医科大学等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到 足三里、合谷、内关等肌肉丰厚处的穴位以肌梭为主;肌腱附近的曲泽、昆仑等穴多为环层小体;肌键接头处的承山等穴的中心多为腱器管,周围为肌梭;头皮处的百会、印堂、攒竹、丝竹空等穴主要是游离神经末梢和包囊感受器;关节囊处的内、外膝眼等穴以露菲尼小体为主。在指尖部穴位观察到,其表皮基层细胞之间,有新月状或小环状游离神经末梢;棘层细胞间,有更为纤细的、无特殊形态的游离神经末梢;真皮乳头层内,有构造复杂而多样化的触觉小体;真皮网状层内,有游离神经末梢、露菲尼小体和克氏终球;皮下组织与真皮交界处,可见到大量环层小体;在血管周围有粗细两类纤维构成的神经束与血管伴行。足趾部的隐白、大敦等穴主要为触觉小体和游离神经末梢。在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等穴处还可见各种游离神经末梢、露菲尼小体、麦氏小体、克氏终球、环层小体和高尔基—马楚尼小体等无囊和有囊感受器。穴处血管周围尚有血管旁包囊感受器。上海生理研究所采用神经组织学方法在对人体皮肤的观察中发现,每lmm2皮肤内有100多个来源于许多不同的神经纤维的神经末梢,即使是极细的点状刺激也避免不了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所以,每个腧穴的相应皮肤上可能都有神经末梢的分布。奥地利组织学家V.G.Keller在12000张组织学连续切片中观察到,穴区神经末梢比周围非穴丰富,穴区由感觉神经末梢支配的皮肤表面积为2.8mm2,而非穴区为2.8mm2,穴位在直径5-7mm内的组织学结构与非穴明显不同;穴位是麦氏小体、克氏小体、巴西尼小体等感受器和效应器明显集中的部位。Keller认为,穴位区域相当于皮肤的感觉区。还有研究显示,合谷、内关等穴区内肌梭密度远较周围非穴区大;足三里穴区内压力感受器密度也较非穴区大得多;穴位的分布部位与各种感受器在体表的聚集部位相一致。因此,虽然未见穴位中有什么普遍存在的穴位感受器和新的特殊结构,但穴处的感受器有相对密集的趋势,不同部位的腧穴,其感受器的类型亦不尽相同。感受器数量上的差别可能是穴位与周围非穴比较所具特异性的一种体现,而穴位与其他穴位比较所具的特异性可能体现在感受器类型上的不同。  
  (二)腧穴与神经  有关腧穴形态结构特异性的研究,早期和主要的研究是从解剖学和组织学人手观察腧穴和神经的关系。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在对经穴的尸体解剖中发现,所观察的324个穴位中有323个穴位与周围神经有关(占99.6%)。其中与浅层皮神经有关者304穴(占93.8%),与深部神经有关者155穴(占47.8%),与浅层皮神经和深部神经均有关者137穴(占42.3%)。徐州医学院对全身所有经穴作全面观察,结果,361个经穴中205穴(占56.8%)靠近神经干,其中靠近皮神经主干者104穴(占38.8%),靠近深部神经主干者122穴(占33.8%)。上海中医药大学对309个穴位的针刺解剖中观察到,直接刺中神经干者152穴(占49.19%),针刺点旁0.5cm内有神经干者157穴(占50.81%)。有关腧穴和神经感受器关系的研究已在上面介绍。其他一些单位所作的大量的穴位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均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表明穴位与周围神经的关系非常密切,大多数穴位位于神经干和神经分支周围,大部分穴位都有细小神经分支通过,而非穴区的神经干支均较穴区少。腧穴的组织穴研究还显示,穴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肌肉层及血管壁上都有丰富多样的神经末梢、神经束或神经丛,其神经纤维的类型多为有髓传人纤维、粗纤维和Ⅱ类纤维,而非穴区不具备穴区的这种结构特征。  (三)腧穴与脉管   早期和近年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均表明,腧穴与血管的关系也很密切。上海中医药大学观察了309个经穴与动、静脉的关系,发现有286穴(占91.62%)正当动脉干或位于动、静脉干旁。尚有研究显示,穴区皮下组织内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网非常丰富。有人以蓝点法对家兔足三里等7个穴位的组织结构作了形态学观察,发现蓝点中心的小血管出现次数较多,并由此向外逐渐减少。第二军医大学采用巨微解剖、组织切片、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到,在小腿骨间膜胆经和胃经穴位“地”区都有特定的血管分支,这些分支主要是胫前动脉特定的骨膜骨间膜支。它们在骨间膜上的分布区与胆经的外丘、光明、阳辅和悬钟穴及胃经的足三里、上巨虚、条口和下巨虚穴相对应。穴位区的血管以微动脉为主,管径在14-84μm之间,主要分布于骨间膜前面的浅表位置。上海中医药大学以H.E染色组织切片法观察到足三里穴区的微小血管分支明显多于对照点。在对穴区血管观察的同时,有些研究者还观察了穴区的淋巴管分布,发现两者也有一定联系。哈尔滨医科大学报道,有些穴区有一条或数条淋巴管通过,一条淋巴管也可通过数穴。上海中医药大学用墨水和电泳法观察到,不少穴位位于淋巴收集丛的部位。缺盆、云门、中府、极泉、周荣和天池穴分别与锁骨上、锁骨下和腋淋巴结相应;维道、气冲、冲门和急脉与腹股沟淋巴结有关;秩边和承扶穴分别与臀上、臀下淋巴结一致;委中和委阳分别与胴窝淋巴结和胭窝处股四头肌上的淋巴结相一致;在三阴交穴处还见相互吻合的三条淋巴管。上述资料显示的穴区脉管的分布特征可能是腧穴形态结构特异性的一个方面。  
  作者:天下无不可治之病 回复日期: 15:05:50 
    否认经络的西医都是物理学不及格的知识面极为狭窄的垃圾西医    。这种垃圾西医因为从解剖学上看不到经络,就认为经络不存在。    那么电磁波也是看不见的,是不是这些垃圾也要否认电磁波的存在?!    全世界科学家早在60年代就用同位素示踪法证实了经络的存在并显示了经络的运行轨迹,而这些不懂物理学的垃圾西医不仅无知,还不肯虚心学习。  ————————————————————————————————  既然经络是看不到、摸不着、解剖也发现不了的,请问2500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发现经络的?是凭什么对这么多的穴位进行定位的?现在我们都没有技术可以看到所谓的经络,难道古人掌握了什么更先进的技术?又或者是他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呢?
  (四)腧穴与肌肉和肌腱   据统计,占经穴总数62.5%的穴位分布于“分肉之间”,其余37.5%的穴位则多位于肌肉、肌腱之中或其起止点上。加拿大C.C.Gunn等在对70个穴位的研究中发现,有35个穴位位于肌肉运动点上,这些部位正是肌肉神经最接近皮肤的位点,对电刺激最敏感;还有一些穴位位于肌—腱连接处。第二军医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近年的研究表明,胆经、胃经在小腿的穴位均位于肌肉起点范围内。有关腧穴与肌肉和肌腱关系方面的研究开展的比较少,但这些已有资料也说明了腧穴与非穴在与肌肉和肌腱关系上的差别。  上述研究资料显示了腧穴在几种不同的、单一的组织结构上的特异性。但也有些研究人员认为腧穴与多种组织结构相关。   1.2 腧穴生物物理特异性研究  (一)电阻特性   继1955年日本中谷义雄发现穴位“良导点”之后,国内许多研究人员也开展了大量的穴位电阻的研究工作,尽管结果不很稳定,各家报道差异较大,但总体上基本肯定了穴位的低阻(高导电量)特性。在1700余人身上检测到的690多个良导点的分布与经穴部位大致相符。应用皮肤电阻抗检测的微机系统对人体皮肤低阻点分布检测结果表明,皮肤低阻点基本上是循经分布的。对家兔“内关”穴皮肤电阻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的观察显示,穴区皮肤电阻明显低于非穴区,麻醉和死亡均不改变穴区低电阻特性,穴区局部皮肤状态的变化,如温度、湿度和损伤等,可使皮肤电阻降低。对排卵前后三阴交等穴电阻变化及雌激素对其影响的观察表明,穴位电阻的增高与排卵活动存在着一定关系,雌激素可降低穴位电阻。对妇女月经周期和妇科虚实证经穴电阻变化的研究显示,育龄妇女在月经周期各期中,经前与经后冲、任脉电阻有明显差异;在病理状态下,虚证组的电阻比正常组高,实证与正常组均较低。  (二)电位特性   皮肤导电性能(电阻)测量,通常是指当外加一个电流于皮肤两点时皮肤导电量或皮肤电阻的变化,而穴位皮肤电位测量,一般是指在没有外加电流时从皮肤导出电流或皮肤电位的变化。1955年,前苏联 LI发现人体体表有许多皮肤电位较周围皮肤高,它们能反映内脏活动的变化。这些被称为“皮肤活动点”的部位大多与传统经穴的位置相符。此后又有不少研究表明穴位皮肤电位较非穴高。国内许多学者也应用高灵敏度检流计证实穴位确有较非穴为高的皮肤电’位,并随机体不同机能状态而发生相应变化。国外许多学者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Dumitrescu等测得穴位的皮肤电位比周围非穴皮肤高2-6mV。Brown等发现在人体双侧上臂可测出分布于各经脉线上的18个穴位。尽管受试者身材不同,但各穴分布的位置相似,其皮肤电位值为2-42mV。Wheeler等分别用皮肤电阻和皮肤电位测定技术证实羊也有左右对称的穴位,且在同一个体不同日期测得穴位位置是固定的,并据此绘制出羊的针灸穴位图。中国中医研究院将多头探测电极分别固定于穴位和非穴上测试,结果,有70%的穴位皮肤电位明显高于非穴位。尽管不少资料显示穴位皮肤电位与非穴比较具有特异性,但由于测试方法和测试条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所以对结果的可靠性及其意义的评价尚有争议。因此,这方面的工作有待理论和实验上的进一步验证。
  (三)伏安特性  导体的电阻特性有线性和非线性之分。在线性导体上用欧姆定律计算的结果不受测试条件(测试电流或电压)改变的影响,其伏安曲线呈一直线。当检测电流(△I)增大或减小时,通过被测导体的电压(△V)也相应地呈相同倍率地增大或减小,即△I和/△V的比值一相应电阻值并不因检测电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人体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容积导体。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正常人和病人穴位伏安曲线的检测中发现,人体这个容积导体的电阻特性是非线性的。电阻非线性是指电阻的伏安曲线不呈一直线,在这种情况下,用不同的电流或电压所测得的电阻值是不同的,当检测电流(△)增大或减小时,被测穴处的电压(△V)并不相应地呈相同倍率地增大或减小,这时和△I/△V的比值—相应电阻值可因检测电流的改变而出现变化。但是,以往的穴位电阻测试,各家常采用不同的某一固定的电压或电流值,因而各家所测得的结果实际上仅是被测穴位伏安曲线上不同的某一个点,它们都不能反映穴位伏安曲线的全貌一不同电压或电流下电阻的动态变化状况。这种用线性电阻检测法来测量呈非线性的人体穴位电阻,是导致穴位电阻实验结果混乱的根本原因。上海中医药大学对人体穴位及对照点伏安曲线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正常人穴位伏安曲线具有非线性和低惯性特征。   (四)超微弱发光特性   人体活体体表可向外发射超微弱冷光。研究人体腧穴的超微弱发光特性,可从一个侧面探索腧穴的生物物理特异性。对144人的139个穴位和278个非穴的10000多次的超微弱发光测试显示,穴位的发光强度均明显高于非穴点;特定穴与非特定穴的发光强度也有差异,井、荣、输(原)、经、(下)合、络、郄穴等特定穴不但显著高于非穴,而且还明显高于非特定穴;不同类型特定穴的发光强度又有差别,井、输、原穴和下合穴的发光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特定穴。健康人井穴的发光强度明显高于四肢部的其他经穴,上肢经穴的发光强度高于下肢,左右同名经穴的发光强度基本相同,三阴经和三阳经穴的发光强度也基本相同。可见,腧穴与非穴及与不同腧穴比较在超微弱发光强度上具有特异性。   (五)红外辐射特性   人体的红外辐射可反映人体脏器和全身各部的代谢变化。1970年,法国J.BorsareHo最早应用红外线热像图摄影术来显示人体经络穴位;此后,国内外研究者在这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日本芹泽胜助等在50名20~36岁的健康男子的胸、腹、背、头等部位共拍摄全身红外热像图照片2万张,发现穴位部位的温度比其周围组织高约0.5℃-1.0℃度。西条一止在8名健康成年男子的胸、腹部发现有较周围高0.5℃-1.0℃的高温点和高温线,其分布虽有个体差异,但与募穴部位相符。高温点的位置恒定,四季不变,其热传导率也较周围组织高。萩原挥章报道,应用红外线摄影技术通过温差可清楚地确定经穴部位,经穴在体表的直径为2mm。美国大村惠昭在背部皮温图上见到沿脊柱两侧有与膀胱经穴位相应的小白点区,在头面部还可辨认出膀胱经的睛明、攒竹和眉冲等穴。国内也有不少这方面的报道。对肢体、躯干和面部热像图分析后发现,体表存在着许多高温点和低温点,它们中一部分所在的部位与穴位的分布有关。从已有资料看,穴位的红外辐射特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但尚待进一步的证实。   
  你既然说现代医学证明了经络的存在,那你就用现代医学解释解释经络吧,洗耳恭听!
  1.3 腧穴病理反应特异性研究  这里所说的腧穴的病理反应,是指腧穴能反映相应脏腑器官的病理变化。 古人对腧穴的这种特性早有认识。《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 “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 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这是说,五脏有病,可反应到十二原穴,各原穴可反映相应脏腑的病变,分清五脏相应的原穴,审视原穴的反应情况,就能知道五脏的病变了。腧穴的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穴处感觉、组织形态和生物物理特性三方面的变化。  (一)穴位感觉变化  穴位感觉变化主要表现为穴处的压痛或疼痛、酸、麻、胀和知热感度变化等。临床观察表明,膻中穴压痛可反映支气管炎;横骨穴压痛可反映月经不调和遗精;传染性肝炎患者可在中都穴出现敏感点;胰腺炎、阑尾炎、肾结核和肺癌患者可分别在左脾俞、右天枢、肾俞和肺俞穴出现明显压痛。穴位压痛有时还可反映疾病的证型,如阳明头痛可在阳白穴出现压痛,太阳头痛可在天柱穴出现压痛,期门穴压痛为肝火上亢头痛,京门穴压痛为肾亏头痛。  (二)穴位组织形态变化  通过触摸、按压、循捏、观视等方法常可发现穴处组织形态的异常变化,如可触及麦粒或黄豆大小的结节、条索状反应物和组织松弛,或可发现穴处皮肤脱屑、凹陷、隆突、皱纹、丘疹、斑点和色泽改变等。腧穴的这些组织形态的变化常可反映相应脏腑器官的病理变化。如胃癌患者可在胃俞穴出现条索状反应物,脾胃虚弱患者可出现脾俞、胃俞穴的松弛和凹陷,期门、太冲、曲泉穴处的结节常提示患者有严重肝病。   (三)穴位生物物理特性变化  这里所说的穴位生物物理特性变化,是指当脏腑器官发生病变时其相应穴位失去正常的。生物物理特性。在电学特性方面主要表现为穴位皮肤电阻降低、电位增高或左右失衡等变化。北京医学院观察到消化性溃疡患者胃经穴位电阻左右失衡。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在对60名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测试中发现其胃、脾、肾、肝和胆经井穴的导电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河北医学院发现肺结核患者的神藏、中府和肺俞穴的电位常呈失衡态,肝硬化患者常在肝俞、行间穴出现电位失衡。Lahcehko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头面部穴位的皮肤电位明显增高。近年,上海中医药大学观察到胃炎发作期患者所测足三里、冲阳、梁丘、公孙等穴伏安曲线的惯性面积均大于正常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肝俞、期门、太冲、太溪、鱼际等穴位的光谱值左右不对称性,发作期患者肝俞、期门、太冲、太溪等穴位的光谱值呈现不对称性;太冲、太溪穴的光谱峰区值还明显高于正常人。有人对呈阳性病理反应的背俞穴作红外热像检测,发现背俞穴的温度异常与相应疾病有关,符合率达95.12%。   腧穴的病理反应特异性并非绝对,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一个穴位通常不只反映一种病证或一个脏或腑的病证。如足三里主要反映胃的病证,但胃溃疡、胃炎、胃癌都是胃病,这些胃病都可反应到足三里。除胃病外,足三里尚可反映大肠、小肠和肝的病证。通常在生理病理上联系密切的脏腑的病变可在相同穴位上出现病理反应。第二,一个脏或腑的病证不只反应于某一特定的穴位,有时还可反应于一些与所属脏腑不很相关的其他穴位。如冠心病,除主要反应于心俞、神堂穴外,患者T3-4左侧的皮肤还常出现皱纹和增厚等病理反应,有时小肠经或肾经的一些穴位也出现病理反应。上述两方面的情况说明,腧穴的病理反应特异性是相对的。  
  1.4 腧穴的刺激效应特异性研究  腧穴的刺激效应具有特异性,即刺激穴位可特异地对相应脏腑器官产生调治效应;腧穴刺激效应的这种特异性主要是与非穴和其他穴位比较而言的。  (一)对呼吸系统的调整作用  针刺足三里捻针时,安静通气量、耗氧量均比针前增加;而针刺冲阳、厉兑、中脘等穴虽也可使呼吸和代谢机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但均较针刺足三里效应为弱。针刺腹部穴位对呼吸机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针刺郄门、鱼际、太溪,可使因开胸引起的纵隔摆动现象趋于平衡,其效果远比肺门周围神经封闭的古老方法优越。动物实验表明,针刺素髎、人中、会阴等穴均可引起呼吸即时性增强,对呼吸暂时停止皆有急救作用,但针刺不同穴位呼吸变化的阳性率不同,由高到低依次为素髎、人中、会阴,非穴位点则无此效应。  (二)针刺对心血管系统的调整作用   对冠心病患者针刺膻中、内关、足三里等穴,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针后20分钟内,心电图出现明显好转。在以内关为主穴对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中发现,内关穴对心率、心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300例冠心病患者针刺内关、心俞等十穴后,患者左右心功能多呈良性变化,在改善指标的数量、程度、心肌氧耗量MVO2和心电图疗效上,以内关、三阴交最为明显。另一项临床观察显示,针刺冠心病患者内关穴具有良好的调整心脏自主神经及改善变异性(HRV)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针刺内关、郄门、神门等穴,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降低由于缺血造成的心肌组织损伤的程度。   (三)对消化系统的调节作用  针刺膻中、天突、合谷、巨阙穴,可使食道蠕动增强,管腔增宽,痉挛解除。不同穴位对胃蠕动具有不同的影响,针刺手三里后主要表现为胃蠕动增强,而针刺足三里后则主要表现为胃蠕动抑制。针刺肺俞、中府穴可使肝血流量明显增加,而针刺期门、肝俞穴则使肝血流量明显减少。在正常情况下,针刺足三里穴可明显促进葡萄糖的生成,并降低酮体、游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针刺胆瘘病人的足三里、阳陵泉、承山等穴,可使胆汁流出量减少。对胆囊的收缩作用,穴位间的特异性表现也很突出,针刺足三里、胆囊、心俞、丘墟、阳陵泉等穴,可使胆囊明显收缩,其中正常人以阳陵泉最为明显,非胆经穴和非穴位无明显作用,而病人则以足三里最为明显,胆俞最弱。  (四)对泌尿系统的调整作用  针刺肾炎患者的肾俞、气海或照海、列缺、太溪、飞扬等穴,可使患者肾脏泌尿功能明显增强,酚红排出量较针前增加,尿蛋白减少,高血压及浮肿亦有明显好转。针刺正常受试者的肾经复溜穴和膀胱经志室穴,多数于24小时内尿量、环磷酸腺苷及肌酐显著增高。针刺关元、三阴交等穴对功能性尿失禁的疗效非常显著。以肾俞、关元、阴陵泉为主穴,对泌尿系结石及由于结石梗阻所致的痉挛都有良好的调整作用,针刺次髎、曲骨、中极、关元穴可使膀胱内压升高者达126%,而针刺四肢部三阴交、阴陵泉、阳谷、列缺穴效应较差。  (五)对神经—体液系统的调节作用  针刺气舍、天突、合谷等穴,可使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缩小,症状减轻或消失,尿中排碘量明显降低,甲状腺对碘的吸聚和利用能力提高。针刺天突、廉泉、合谷等穴可使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甲状腺缩小,症状消失,基础代谢明显降低。给正常人服用大量糖后,针刺合谷、肝俞、胃俞、膈俞和足三里穴,可得到三种耐糖曲线,即耐糖曲线原水平高者显著下降,而原水平低者略有升高,少数变化不定的,可能与个体差异及穴位的特异性有关。针刺空腹正常人合谷、内关和足三里穴或艾灸曲池、足三里等穴,空腹血糖大多上升,特别是原血糖较低者,上升尤为显著。选用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治疗不孕症或继发性闭经,可使病人的排卵过程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针刺中极、归来、血海、关元、三阴交等穴,可使继发性闭经病人出现激素撤退性出血现象。  和腧穴的病理反应具有特异性一样,腧穴刺激效应的特异性也是相对的。腧穴的主治作  用有时不只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相应的脏或腑的病变。如内关穴除主要用于心脏病的治疗外,  又可用来和胃止呕,有时还可用于头痛等脑部病变的治疗。合谷穴除对头面部相应器官和部  位产生镇痛作用外,有时还可产生全身性的镇痛效应。因此,腧穴的主治作用具有相对性。  
  2 腧穴定位研究  历代医家十分重视腧穴定位,取穴准确与否,关系着疾病疗效的好坏。关于解剖变异引起的八髎穴位置改变,陈氏提出了具体的定位方法。  有些脸穴位于特殊部位,准确定位后应注意针刺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CT定位研究表明,风池穴刺向鼻尖方向危险性最小,刺向对侧眼球危险性最大,将有可能伤及延髓。  张氏等通过用解剖学断面方法对胸、腹及背部危险穴位进行切割测量分析,具体提出了不同部位针刺的平均危险深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可靠的参考数据。  3 单穴主治研究  有关单穴主治研究的报道较多,其中研究比较深入的腧穴有列缺、合谷、曲池、足三里、隐白、睛明、秩边、至阴、肾俞、涌泉、内关、翳风、关元、神阙、后顶、水沟。现将这些腧穴的研究情况分述如下。  3.1列缺(手太阴肺经穴)  实验研究表明,针刺列缺穴对于机体不同机能状态的脑血管的舒缩作用不同,呈现出一种双向良性调整作用,对正常血管的舒缩状态无明显影响,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测,结果表明针刺可使加快的血流速度降低,使减慢的血流速度增加。针刺列缺穴对高血流速和低血流速均有影响,当这体现在同一个体时,则是使脑血管的血流速度趋向平衡。  3.2 合谷(手阳明大肠经穴)  在合谷穴进行穴位注射用于产时镇痛效果较好,此法是将产妇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3个实验组于合谷穴分别注射度冷丁、利多卡因、生理盐水,对照组则在产程中不用任何镇痛药物,观察镇痛效果及血浆皮质醇浓度和内啡肽的变化,结果发现实验组可加强产程进展,尤以合谷穴注射度冷丁实验组效果最佳。同时,血浆皮质醇浓度有不同程度升高,β-内啡肽无明显变化。  3.3 曲池(手阳明大肠经穴)  针刺曲池穴具有降压作用,临床已有较多报道,为了进一步探讨针刺曲池穴降压的起效时间,将针刺曲池穴与含服药物心痛定的即时降压作用进行对比观察。研究表明,针刺曲池穴3分钟后降压效果明显,且其起效时间明显早于心痛定。因此作者认为,曲池穴降压作用平稳,无副作用。  3.4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穴)  沈氏临床对肿瘤化疗患者采用不同针灸治疗方法,即温针灸、针刺、艾灸相同腧穴—足三里,观察到不同的针灸治疗方法止呕效果不同,针刺足三里穴即时止呕效果优于温针灸、艾灸、温针灸的持续止呕效果又明显优于针刺、艾灸,提示不同的针刺方法会影响腧穴的效应特异性。  脐血足三里穴注射可以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引起骨髓抑制时产生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尤其对I-度骨髓抑制疗效较好,贾氏等以此方法治疗46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其有效率95.1%。临床及实验研究资料表明,足三里穴对外周血白细胞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脐血中含有大量干/祖细胞、造血刺激因子,可有效刺激骨髓恢复造血功能。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局部不良反应。  3.5 隐白(足太阴脾经穴)  脾主统血,刘氏通过对11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单取隐白穴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与隐白加配穴的临床疗效基本相同,统计学处理两组无差别,提示临床可以单取隐白穴进行针刺治疗。  
  3.6 睛明(足太阳膀胱经穴)  睛明穴为膀胱经起始穴,膀胱经循头项,入络于脑,深刺睛明穴治疗急性中风,其疗效与应用冬菱克栓酶治疗相似,二者在脑水肿消退、下肢肌力和肌张力恢复方面都有较好疗效,但在神志恢复方面,无论是即刻疗效还是远期疗效,睛明穴治疗组均优于冬菱克栓酶对照组。  3.7 秩边(足太阳膀胱经穴)  临床上深刺秩边穴治疗膀胱尿道炎有良好作用。季氏采用秩边与其他穴位组对照的方法进行针刺治疗膀胱尿道炎,结果深刺秩边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别,说明深刺秩边穴治疗膀胱尿道炎有良好作用。  3.8 至阴(足太阳膀胱经穴)  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已有悠久历史。与过去报道相似,艾灸至阴穴可引起血浆皮质醇含量升高,前列腺素F与前列腺素E的比值(PGF/pC2)增加,引起宫缩增加,促进胎动,B超观察发现孕周在26-33周、胎儿双顶径小于8.5cm者矫正成功率较高。另外,成功率高低还与胎盘附着于子宫的位置密切相关,附着于子宫左、右侧壁及正前壁的成功率较高,附着于子宫底部的成功率较低。  3.9 肾俞(足太阳膀胱经穴)  肾俞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针刺肾俞可以明显升高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RFER),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在抗衰老及疾病防治方面有积极作用。  针刺肾俞穴对青少年的泌尿功能有一定影响,通过对16名在校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在无负荷情况下,针刺肾俞时尿量、尿钠等排出量显著增加。在急性水、盐水负荷等情况下,30分钟时尿量增加,60、90分钟时尿量、尿钠的排出均降  低,提示针刺肾俞可能有双向调节作用。  3.10 涌泉(足少阴肾经穴)  针刺涌泉穴能够扩张脑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和紧张度,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管弹性,增强脑供血。曹氏通过临床治疗颈性眩晕发现针刺可以明显改善脑血流图,使上升时间缩短,波幅增高,流人角缩小。  3.11 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  针刺内关可以增加心率,改善心血管功能,调节自主神经反射系统,解除窦房结抑制,排除假阳性病窦综合征。  实验表明,针刺内关穴对心率具有双相调节作用。通过观察针刺健康人内关穴的脉率变化,发现内关对越接近正常脉率平均值者,调节作用越小,对离正常脉率平均值越远者,调节作用越大,而且脉率减慢效应大于增快效应。针刺内关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短时心率变异各项指标,其临床疗效不与针刺时间长短呈正比,提示临床治疗应注意针刺时间问题。内关是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阴维又与冲脉交通,相合于心、胸、胃,针刺内关不仅可以治疗胸部疾患而且还可以治疗胃部疾患。针刺双侧内关穴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所致的胃痛可在短时间内缓解疼痛,其疗效与盐酸山莨菪碱相类似。  
  3.12 翳风(手少阳三焦经穴)  近年来针刺翳风穴治疗面瘫收到肯定疗效,在机理探讨方面,张氏等从重灸翳风穴治疗青少年面瘫人手,研究免疫功能与面神经炎的关系,结果显示重灸翳风穴疗效明显好于常规针刺治疗组,T淋巴细胞CD3、辅助T淋巴细胞(CD4)明显上升,辅助T淋巴细胞/抑制T淋巴细胞的比值(CD4/CD8)明显改善,提示重灸翳风穴治疗青少年面瘫的疗效可能与T细胞亚群的变化有关。  3.13关元(任脉穴)  关元穴是足三阴经、任脉交会穴,小肠腑病、下元虚冷和生殖泌尿系统的一些病证多在此出现压痛及异常反应。近几年,有关临床报道较少,基础实验研究较多,有学者认为,针刺关元穴可给予膀胱壁较强刺激,引起膀胱逼尿肌细胞发生即时性膜电位变化,使膀胱肌收缩及内膜粘膜皱襞形成,促进排尿功能,因此,长毫针深刺治疗尿潴留症具有很好的效果。  3.14神阙(任脉穴)  神阙穴属任脉,是十二经之根,五脏六腑之本,应用范围较广,常通过药物贴敷方式发挥作用。药物贴敷神阙穴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其为温阳、回阳救逆的要穴,近年来临床多用于治疗虚寒性腹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单纯性肠痉挛、婴幼儿肠绞痛、痛经、滑胎、过敏性鼻炎。关于机理研究方面,汪氏等人在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高血压病时,对血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穴位敷贴神阙穴可增加高血压病患者每搏心输出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对高血压病有很好的降血压作用。  神阙穴中药贴敷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机体血瘀状态,消除黄褐斑,改善月经不调等症状。研究表明,神阙穴贴敷治疗后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过氧化脂质(LPO)水平,有效清除自由基,提示神阙穴贴敷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3.15后顶(督脉穴)  临床研究表明,针刺后顶穴可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明显增加即刻、20分钟、24小时的舒张、收缩血流速及平均血流速,对血管弹性指数无明显影响。相反,傍刺后顶穴可使血管扩张,降低血流速,增加血管弹性,增加血流量,对高血流速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显著疗效。  3.16 水沟(督脉)  督脉与手足阳明经的交会穴,重刺具有开闭泻热、醒神开窍、通腑降热之功,是主治神志病、督脉病的常用穴。有学者通过对临床6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表明,针刺水沟穴可使血压升高,复苏时间缩短,对于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大量补充血容量情况下,针刺水沟穴升压效果及苏醒作用均明显优于不针刺组,对于改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避免不可逆休克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近4年来我国在腧穴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在腧穴特异性研究方面,主要进行了腧穴形态结构特异性研究、腧穴生物物理特异性研究和腧穴病理反应特异性研究、腧穴刺激效应特异性研究。腧穴形态学研究已从大体解剖方法开始向穴位巨微结构形态学观察方法过渡。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穴位是由多种组织构成,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今后,有必要扩大所研究喻穴的范围,以进一步证实以上结果。腧穴生物物理特异性研究有了与以往不同的发现,提出穴位的低阻抗特性并非普遍存在,而一些穴位的电阻抗震荡波动幅度有特异性表现,下一步应寻找人体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的变化规律及特点,并探讨其产生的机理。腧穴定位研究需要对有危险性的穴位进行系统的、大样本的实体测量,以确定针刺时的深度和角度,为针灸教学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数据,以保证针灸治疗的安全和疗效的提高。近年来,较为科学、系统的单穴主治研究主要有 列缺穴治疗头痛,合谷穴用于产时镇痛,曲池穴降血压,针刺足三里穴治疗化疗中出现的恶心呕吐与外周血白细胞减少,隐白穴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睛明穴治疗中风,秩边穴治疗膀胱尿道炎,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肾俞穴调节免疫及促进泌尿功能,涌泉穴治疗颈性眩晕,针刺内关穴调整心率,改善心血管功能,艾灸翳风穴治疗面瘫,关元穴治疗尿潴留,神阙穴治疗高血压与黄褐斑,后顶穴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针刺水沟穴在失血性休克中的升压苏醒效果等。从上述的研究情况不难看出,改善和缓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症状和体征是针灸的优势所在。腧穴的主治研究应将此作为研究内容之一,以确定腧穴治疗的有效范围。另外,在研究对象上,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不同针刺方法的疗效、针刺与中西药物的疗效、针刺与针刺加药的疗效、单穴与穴组的疗效进行了比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腧穴研究在系统性、科学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在系统性方面,首先,临床有关文献大部分停留在简单的病例报道方面,重复较多,临床机理研究较少,治疗疾病的种类局限;其次,关于腧穴主治规律性研究报道甚少,基本处于散乱状态。在科学性方面,临床研究较少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和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疾病诊断及疗效评定缺少国际化标准,从而影响了结论的可靠性。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针灸治疗作用的重要性。实践证明,针灸疗法在临床方面有其独道之处,与现代医学在疾病治疗方面相辅相成。近几年,腧穴特异性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缺乏突破性进展,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腧穴定位提出了标准化思想,单穴主治临床研究正处于前进阶段,腧穴主治标准化研究目前已成为腧穴研究的重点,而且对腧穴配穴处方主治规律性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笔者认为,腧穴研究应属于生命科学研究范畴。有理由相信,随着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方法在针灸临床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腧穴的主治范围将得到进一步的肯定,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以及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腧穴机理的研究将为针灸治病原理的揭示掀开崭新的一页。
   国外针灸研究进展     --------------------------------------------------------------------------------    国外针灸研究范围很广,报道很多,这里只概括四个方面的进展。  1 临床研究  1.1神经精神科疾病  国外针灸用于神经精神科疾病较为广泛,其疗效也较高,如治疗各种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脑震荡、脑梗塞、中风后遗症、失眠和精神分裂症等。其中以头痛、面神经麻痹和脑血管病及其后  遗症的临床研究较为深入。  除了观察临床疗效外,有的也应用脑血流图和血液流变学等客观指标进行研究,观察到针刺可使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脑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小,脑血流量增加,血细胞聚集和血液粘度有明显改善。说明针刺可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1.2 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以支气管哮喘的报道最多。研究证明,针灸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人观察患者的肺活量、一秒钟用力呼气量以及二者的比值,证明针刺治疗有效者在治疗期间呼吸功能不断改善,治疗后明显好转。还有报道,针刺患者定喘穴后,呼吸阻力明显降低,肺泡通气量增加。  实验还证明,针刺穴位的疗效虽然不如异丙肾上腺素,但确能部分缓解由乙酰甲基胆碱引起的支气管痉挛 ,也进一步证实了针刺的治疗作用。   在针刺治疗该病的原理研究中发现,长 期应用激素的重型支气管哮喘患者针刺治疗 后,血浆11一羟皮质醇和17一酮皮质类固醇 含量都有明显好转,多数病人可以完全停服或减少激素的用量,说明针刺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有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并调节了呼吸功能。针刺有效者血浆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也有明显提高,从而加强了机体的防御机能。此外针刺治疗后患者血浆cAMP/cGMP比值可见明显升高,认为针刺治疗对本病有效可能是部分通过对植物神经调节而使气管扩张所致。  国外针灸治疗循环系统疾病,以高血压病、心率失常、冠状动脉供血不全和心绞痛报道较多。针灸治疗高血压以原发性为主,一般认为针灸对早期高血压患者效果较好,疗效持续时间也较长。对收缩压的降压作用比对舒张压明显。无论从临床或动物实验均证明,针刺可调节心脏功能,增加心输出量和心搏量,增加循环血流,促进静脉回流,降低外周阻力。针刺不同穴位的降压效果和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有人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探讨穴位作用的特异性分别观察针刺肩井、肝俞、膈俞、丰隆、天枢等穴位的降压效果,认为肩井穴降血压效果最好,天枢穴最差。  在治疗机理研究中,有报道指出,高血压病人针刺治疗前血清醛固酮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经10次治疗后,醛固酮水平与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之间呈正相关,认为针刺降低血中醛固酮的作用是治疗高血压的机理之  一。此外,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针刺后可见到血清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降低,血清中11一羟皮质类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也表明针刺调节了患者神经体液系统的功能。    
  1.7 代谢性疾病  国外对糖尿病、高脂血症也开展了针刺临床研究,据报道,针灸降血糖、血脂、减肥都有一定作用。针刺对非胰岛性糖尿病(胰岛功能良好)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可使血糖下降,血浆胰岛素含量也能明显降低。但对胰岛性糖尿病(胰岛功能不全)患者,针刺没有疗效。有人在动物实验观察到,艾灸中脘等穴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家兔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关于针刺对高血脂症的治疗,有人报道针刺内关可使患者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减少,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加。  1.8 戒毒和艾滋病治疗  1972年香港医师温氏现针刺可控制吸毒者戒断综合征症状,且无副作用。这一发现引起国际针灸界的广泛兴趣。随后在美国、瑞典、德国、巴基斯坦、印度、法国等国家也相继开展该项研究。报道认为,针灸可以减轻吸毒者的吸毒欲,能很大程度上减轻吸毒成瘾者的戒断症状,如焦虑、失眠、疼痛等,还能使肌肉痉挛得到控制。甚至有入认为坚持用针刺治疗病人能忍受戒断症状而不需要替代药物治疗。据有人对2500多例吸毒者使用针刺戒毒的临床研究19篇报道进行统计,平均即时戒断率为46%左右,随访1年时的戒断率为10%左右。报道还指出,针刺加劝戒适用于吸毒者的早期阶段,它作为一种廉价而有效的疗法受到门诊戒毒者的欢迎。同时,针刺在一些场所,如监狱和收容所对吸毒者也是一种有用的治疗和康复手段  。但也有报道认为,单纯针刺不足以治疗吸毒成瘾者,对针刺戒毒效果有待进一步探讨。  针灸戒毒机理的研究也有些报道,目前主要探讨针灸戒毒对机体神经化学和内分泌学的影响。有人发现,海洛因成瘾患者戒断时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含量均较正常人明显提高,电针后,两者均可明显降低。还有研究报道,电针能有效地抑制小鼠和大鼠戒断症状以及血浆中ACTH和皮质酮水平的升高,这些发现说明戒断症状的发生与血浆ACTH和皮质激素的含量有关;电针对血浆ACTH和皮质激素的抑制效应,表明电针可能通过影响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而防止和改善戒断症状。  此外,在吗啡成瘾的小鼠,电针可使纳洛酮引起的吗啡戒断行为明显降低,脑内β-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电针也能使有戒断症状的海洛因成瘾患者脑脊液中甲硫氨酸脑啡肽水平明显升高。推测针刺穴位后脑内的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含量明显增多,从而弥补了因外源性成瘾物质供应终止所造成的体内阿片类物质缺乏,从而减轻吸毒欲,并改善戒断症状。  关于针灸治疗艾滋病也有报道,认为针刺可以有效地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艾滋病的症状,如疲劳、多汗、腹泻和急性皮扶反应,延长生存时间,并可降低治疗艾滋病物的副作用。  2 针灸对免疫系统的调节  2.1 对末梢血中各种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比例的影响  报报道 针刺健康人穴位后具有IgG的Fc段受体的Tr细胞、有细胞毒作用的K细胞比例降低,而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中CD57阳性细胞比例增加,CDl6阳性细胞减少。末梢血T细胞中,CD8阳性细胞比例升高。  应用单克隆抗体并采用激光流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分析,观察针刺对健康人末梢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发现针刺后末梢血中表示抑制性或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OKT8阳性细胞比例显著上升;表示调控机体免疫反应平衡的OKT4/OKT8比率有降低趋势;在末梢淋巴细胞中,羊红细胞受体之单克隆抗体的OKT11阳性细胞明显升高;能与NK细胞反应的抗体Leu7阳性细胞增加,能与NK细胞反应,而且与Leu7不同的,能与NK细胞表面抗原反应的抗体Leull阳性细胞明显下降。  由此可见,对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4.5mm高射机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