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登录月球的人过月球几次并在今年并在第几年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时间是几几年几月几日?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时间是几几年几月几日?
09-02-19 &
日美国时间22时56分,3名美国宇航员叩开了冷寂的月宫大门。两名宇航员走下太空舱,双脚踏上了月球的土地,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对月球做的最伟大的探险。  登月旅行只有短短8天时间,但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走下密封舱足踏月球表面的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的同伴迈克尔·科林斯则乘坐卫星在月球轨道上继续运行,准备接回两名登月者返回地球。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走下密封舱,奥尔德林紧随其后。两名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停留了21小时36分21秒,采集了24千克月球岩石样品。  当阿姆斯特朗代表所有的“地球人”向月球迈出第一步时说道:“这一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步。”全世界的人通过电视转播目睹了阿姆斯特朗走下“天鹰座”宇航密封舱的9级阶梯,并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个脚印的壮观场面。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延续了17分钟,使地球上的电视观众大饱眼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日,载有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3名宇航员的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把人类送上月球。7月21日格林尼治时间2时56分,阿姆斯特朗将左脚踏到月球上,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他说:“这对一个人来说,只不过是小小的一步,可是对人类来讲,却是巨大的一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日美国时间22时56分,3名美国宇航员叩开了冷寂的月宫大门。两名宇航员走下太空舱,双脚踏上了月球的土地,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对月球做的最伟大的探险。 登月旅行只有短短8天时间,但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走下密封舱足踏月球表面的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的同伴迈克尔·科林斯则乘坐卫星在月球轨道上继续运行,准备接回两名登月者返回地球。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走下密封舱,奥尔德林紧随其后。两名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停留了21小时36分21秒,采集了24千克月球岩石样品。 当阿姆斯特朗代表所有的“地球人”向月球迈出第一步时说道:“这一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步。”全世界的人通过电视转播目睹了阿姆斯特朗走下“天鹰座”宇航密封舱的9级阶梯,并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个脚印的壮观场面。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延续了17分钟,使地球上的电视观众大饱眼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5:53 pm on September 23, 2011
09/23 作业:
《僧人自焚事件:不同媒体的表述》
上个星期我们在课堂上讨论了几篇关于僧人自焚事件的新闻,而且新闻都是从不同的媒体来的。我想仔细地检视并评论其内容。
首先,我想介绍自焚事件的具体情况,其次,我想检视不同媒体出处是如何解释该事件的。今年中国有两起僧人自焚事件。第一起3月16日发生在四川省阿坝,格尔登寺。一名叫彭措的年轻喇嘛引火自焚。第二天因伤势过重而死亡。当局的反应是出动大量军警包围而封锁该寺庙。第二起8月15日发生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灵雀寺。一名叫次旺诺布的29岁喇嘛又引火自焚身亡。中共又派出武警镇压任何骚乱或示威。
第一则新闻链接包括美国之音和路透社的报道。这个报道关于第一起自焚事件。自焚时,警方扑灭他身上的火,并殴打这名喇嘛。这则新闻报道强调,真实的情况是格尔登寺仍被封锁监控,而且僧人都在忍受“爱国爱教的教育”。我认为他的意思就是中共想向僧人们灌输共产党思想,也就是说“洗脑”。然而,新华社却说格尔登寺已经恢复正常生活。
第二则新闻是通过台湾的网站传播的。新闻来源是法新社的。他们报道的事件是第二起自焚事件。他们描述该僧人的行动:喝下汽油,在身上泼洒汽油,点火自焚,大喊“西藏人要自由”、“达赖喇嘛万岁”及“让达赖喇嘛返回西藏”。他们提出新华社的报道,新华社证实一名僧人自焚但是不知道僧人的动机。然后,法新社的报道提出总部设在伦敦的维权团体“解放西藏”组织的评论:该寺庙被断电、断水但是几天后当局恢复水电供应。“解放西藏”暗示之所以当局放宽是因为国外媒体报道这起事件。
第三则新闻来源是大纪元。这个报道则强调最近有三起自焚事件,都是为了抗议中共的高压统治。他们还暗示最近发生过的血腥的群体事件都是因为当局暴力地镇压藏族抗议。这个报道也提出,中共已任命下一个达赖喇嘛,居住在北京的班禅喇嘛。报道暗示这名喇嘛会被当做中共的“傀儡”。
这三则新闻来源都是西方的新闻组织。但是他们提出的信息,有些地方不尽相同。法新社强调国外媒体会影响国内的情况发展。美国之音和路透社的报道提出中共控制和镇压藏族的自由梦想的策略。大纪元的报道更主观。他们强调藏族都在抗议中共的暴力性镇压,而且中共用各种各样的策略来保持他们的势力。我们读新闻的时候,我们至少要读两则不同的新闻来源,因为不同新闻来源皆有不同观点。
Do not use:
cCompose new post
jNext post/Next comment
k Previous post/Previous comment
o Show/Hide comments
t Go to top
l Go to login
h Show/Hide help
shift + esc Cancel致中秋:“爱月”20年 天文望远镜下的月亮究竟有多美? | 北晚新视觉
致中秋:“爱月”20年 天文望远镜下的月亮究竟有多美?
见到刘晓义是在昌平一个很小的作坊里,夏天闷热,他的哥哥在外屋的设备上忙活,他本人,则正埋头在里屋握着个很大的望远镜镜头调试。因为这里手机信号很差,我一度在去找他的路上与他“失联”。作坊门口一只小狗,大摇大摆地卧在门中间打盹儿。
14年前,这个江西大山里出生的男人不顾父母反对,从方兴未艾的IT业辞职,放弃稳定收入,开始以制作天文望远镜为生。“我在大山里生的,从小就喜欢看星星。”简单一句话,让我觉得眼前这个普通的男人,顿时散发出一丝浪漫的光彩。
今年“奔四”的刘晓义,在小学五年级时跟随父母来北京旅游,得到了平生的第一个望远镜。“几十元买的,拿到我手里没过一个月,我就给拆了,然后自己再装上。”1997年,学软件专业的刘晓义因为从小特别喜欢机械加工,业余时间不但在网上加入了“天文家园”群,还开始坚持自己学做望远镜。随后,他开始把爱好当成了自己的专业——和一个发烧级玩家一起,投资百万开了这个小作坊。
“我在大山里生的,从小就喜欢看星星。”
如今,刘晓义做的天文望远镜虽然没有冠以很炫酷的品牌,但他的名字就是金字招牌。天文爱好者的群体里,以拥有“LXY”牌私人定制手工天文望远镜为荣。订单越接越多,他拉来亲哥哥帮忙,在小作坊里默默地当着“匠人”。从下单起,买家一般要两三个月之后才能拿到货。除了镜片是国外买的,机圈、调焦组件在内的几乎所有部件,都是哥俩制作的。“镜片得买家自己购买,价格跨度很大,以80mm的镜片为例,从50元一个到2万一个,都不一定。”
刘晓义告诉我,目前日本、美国的天文望远镜成品,质量好但价格昂贵。“比如180mm口径的APO望远镜,市场上同级别的15万多,304mm口径的,甚至要上百万。”但刘晓义做的,价格会便宜很多,但质量却绝对不打折扣,所以,他得到很多业内人士和爱好者的认可和追捧,这个不起眼的小作坊,甚至迎来了新加坡、美国、日本、西班牙的买家。“刘晓义的专业那不是盖的,调焦座轻轻一拧,他就知道好坏,这些,他都是自学成才。”一位买家告诉我。
“这是小众购买品,我现在挣的比做IT时少,但我不用去那些无聊的应酬了,可以专心干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特别知足。业余时间还爱去看星星看月亮,虽然有时候熬夜很冷,还有蚊虫叮咬,但有趣啊,房山百草畔、密云水库等地方,我都去看过。”刘晓义说。
和刘晓义聊天的时候,他的哥哥一直在外屋忙活着,一句话也没有说。原来搞贸易却不怎么成功的哥哥,如今只是默默帮弟弟完成梦想,忙起来的时候,他和弟弟两天两夜都没法睡觉。我忍不住问哥哥:“是不是和弟弟一样喜欢天文望远镜,喜欢看日月星辰?”出乎意料,看了弟弟刘晓义一眼,哥哥轻轻摇了摇头,但这并不妨碍哥哥帮弟弟成就梦想。
刘晓义介绍,拍月亮只是入门级天文拍摄,对于喜欢拍摄的天文爱好者,最难的是拍近地行星,甚至拍星云。目前,大都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观星拍月爱好者而言,是最大的困扰,相关的摄影设备是有的,但都市里的大气环境不行。不同配置品牌,望远镜价格差异是巨大的。对于拍月亮的初学者,有个80口径或或90口径的APO望远镜就够用了,价格在4500元到7000元不等。还没有工作的学生爱好者,可以考虑购买网上800元到1000元的普消镜。
和刘晓义联系可发电子邮件,他每天都会阅读该邮箱信件。
老白的工作就是摄影,工作时他拍摄的内容五花八门,但他业余时间最爱拍的东西只有一样——月亮。“追着”月亮一拍就是20多年,从十几岁的青葱少年,一下子拍到四十不惑的壮年。“我喜欢天文啊,拍月亮拍星空,感受到人类的渺小,自然的伟大。”
老白说,天文摄影爱好者以男性为主,医生、老师、警察、公务员、修车工,什么职业的都有,从十几岁的少年,到五六十岁的老者,什么年龄段的也都有。30年前,老白在新疆看到一个大哥哥拿着七倍的精密仪看月亮,在大哥哥的指点下,当时的“小白”第一次看见了月亮上神奇美丽的环形山,从此爱上了月亮,爱上了天文。
上世纪90年代初,老白第一次背包旅行,工作两年的工资加起来1000多元,他在北京天文馆一下子花掉了400元,买了一个20倍的俄罗斯产小天文望远镜,只为清晰的望见月亮上那些知名的环形山,比如第谷、开普勒、哥白尼,还有小行星撞击月亮的痕迹。“产生的那些抛物辐射线,要多美有多美。”
老白说,月亮是最容易观察的星球了,谁都可以轻松赏月,要想更仔细观察和拍摄月亮,千元左右的普通望远镜加个单反相机,就可以看见更多月亮的迷人细节。在没有雾霾的城市里,可以拍摄到很美的月亮。郊区空气通透度高,拍月亮更好,而且没有高大建筑物,可以拍摄地平线上的月亮。“我常拍月亮的地方就是北京东部自家阳台,房山白草畔景区,平谷也不错,位置高一些的地方,空旷的地方,都好。还有一次在新疆丝绸之路古道上,我在无人区徒步走了两公里,试着拍摄了月亮从地平面升起,并把远处站立的朋友‘拍进’了升起的月亮里。”老白承认,那一刻永远也忘不了。
老白今年上半年去国外拍了一次日全食,他觉得很多人误会觉得日全食是去拍太阳,其实日全食是月亮挡住太阳,主要还是在拍月亮。“月亮挡住太阳时贝利珠才会显现,拍摄那样的美景挺难的。”老白还喜欢从每月初三开始,每天坚持拍月相的变化,一直拍到阴历二十九,形成一组图片。“遇到天气不好的那天,下个月找好日子再继续补拍。”
最有争议的是老白拍的飞机在月面飞行划过的图片。“这得看运气,了解满月升起的时间和位置,了解拍摄地上空飞机的航线,自己确认大概在哪个位置飞机有可能飞到这里会和满月重叠。2009年中秋节的晚上9点左右我第一次拍摄成功,这个图片发表后很多人留言说是我PS的图,是假的,他们觉得不可能抓拍得那么准确。可他们不知道我做了多少功课,失败了20多次才成功一次。从2009年到今年,拍飞机飞过月亮的图片,我成功了6次,失败了不知道多少次。”
老白对于近年来炒作天象的新闻比较反感,什么“超级月亮”啊“流星雨”啊,这些肉眼其实感受不到太多震撼。“大月亮,对比才显得大,只是炒作概念没有什么意义。我觉得,对于月亮,对于天文,需要持之以恒的爱。”
想拍月亮,老白建议花元买一个拍摄级望远镜——80或是90折射镜均可,方便携带、成像较佳,再有一个入门级单反相机,设备上就够了。还要多了解多看看相关知识,《天文爱好者》和《中国天文》杂志都不错。“不过,最重要是真正走到天空下去,才会有更深的触动。”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孟环
摄影 白继开
14年前,这个江西大山里出生的男人不顾父母反对,从方兴未艾的IT业辞职,放弃稳定收入,开始以制作天文望远镜为生。“我在大山里生的,从小就喜欢看星星。”简单一句话,让我觉得眼前这个普通的男人,顿时散发出一丝浪漫的光彩。
今年“奔四”的刘晓义,在小学五年级时跟随父母来北京旅游,得到了平生的第一个望远镜。“几十元买的,拿到我手里没过一个月,我就给拆了,然后自己再装上。”1997年,学软件专业的刘晓义因为从小特别喜欢机械加工,业余时间不但在网上加入了“天文家园”群,还开始坚持自己学做望远镜。随后,他开始把爱好当成了自己的专业——和一个发烧级玩家一起,投资百万开了这个小作坊。
“我在大山里生的,从小就喜欢看星星。”
如今,刘晓义做的天文望远镜虽然没有冠以很炫酷的品牌,但他的名字就是金字招牌。天文爱好者的群体里,以拥有“LXY”牌私人定制手工天文望远镜为荣。订单越接越多,他拉来亲哥哥帮忙,在小作坊里默默地当着“匠人”。从下单起,买家一般要两三个月之后才能拿到货。除了镜片是国外买的,机圈、调焦组件在内的几乎所有部件,都是哥俩制作的。“镜片得买家自己购买,价格跨度很大,以80mm的镜片为例,从50元一个到2万一个,都不一定。”
刘晓义告诉我,目前日本、美国的天文望远镜成品,质量好但价格昂贵。“比如180mm口径的APO望远镜,市场上同级别的15万多,304mm口径的,甚至要上百万。”但刘晓义做的,价格会便宜很多,但质量却绝对不打折扣,所以,他得到很多业内人士和爱好者的认可和追捧,这个不起眼的小作坊,甚至迎来了新加坡、美国、日本、西班牙的买家。“刘晓义的专业那不是盖的,调焦座轻轻一拧,他就知道好坏,这些,他都是自学成才。”一位买家告诉我。
“这是小众购买品,我现在挣的比做IT时少,但我不用去那些无聊的应酬了,可以专心干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特别知足。业余时间还爱去看星星看月亮,虽然有时候熬夜很冷,还有蚊虫叮咬,但有趣啊,房山百草畔、密云水库等地方,我都去看过。”刘晓义说。
和刘晓义聊天的时候,他的哥哥一直在外屋忙活着,一句话也没有说。原来搞贸易却不怎么成功的哥哥,如今只是默默帮弟弟完成梦想,忙起来的时候,他和弟弟两天两夜都没法睡觉。我忍不住问哥哥:“是不是和弟弟一样喜欢天文望远镜,喜欢看日月星辰?”出乎意料,看了弟弟刘晓义一眼,哥哥轻轻摇了摇头,但这并不妨碍哥哥帮弟弟成就梦想。
刘晓义介绍,拍月亮只是入门级天文拍摄,对于喜欢拍摄的天文爱好者,最难的是拍近地行星,甚至拍星云。目前,大都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观星拍月爱好者而言,是最大的困扰,相关的摄影设备是有的,但都市里的大气环境不行。不同配置品牌,望远镜价格差异是巨大的。对于拍月亮的初学者,有个80口径或或90口径的APO望远镜就够用了,价格在4500元到7000元不等。还没有工作的学生爱好者,可以考虑购买网上800元到1000元的普消镜。
和刘晓义联系可发电子邮件,他每天都会阅读该邮箱信件。
老白的工作就是摄影,工作时他拍摄的内容五花八门,但他业余时间最爱拍的东西只有一样——月亮。“追着”月亮一拍就是20多年,从十几岁的青葱少年,一下子拍到四十不惑的壮年。“我喜欢天文啊,拍月亮拍星空,感受到人类的渺小,自然的伟大。”
老白说,天文摄影爱好者以男性为主,医生、老师、警察、公务员、修车工,什么职业的都有,从十几岁的少年,到五六十岁的老者,什么年龄段的也都有。30年前,老白在新疆看到一个大哥哥拿着七倍的精密仪看月亮,在大哥哥的指点下,当时的“小白”第一次看见了月亮上神奇美丽的环形山,从此爱上了月亮,爱上了天文。
上世纪90年代初,老白第一次背包旅行,工作两年的工资加起来1000多元,他在北京天文馆一下子花掉了400元,买了一个20倍的俄罗斯产小天文望远镜,只为清晰的望见月亮上那些知名的环形山,比如第谷、开普勒、哥白尼,还有小行星撞击月亮的痕迹。“产生的那些抛物辐射线,要多美有多美。”
老白说,月亮是最容易观察的星球了,谁都可以轻松赏月,要想更仔细观察和拍摄月亮,千元左右的普通望远镜加个单反相机,就可以看见更多月亮的迷人细节。在没有雾霾的城市里,可以拍摄到很美的月亮。郊区空气通透度高,拍月亮更好,而且没有高大建筑物,可以拍摄地平线上的月亮。“我常拍月亮的地方就是北京东部自家阳台,房山白草畔景区,平谷也不错,位置高一些的地方,空旷的地方,都好。还有一次在新疆丝绸之路古道上,我在无人区徒步走了两公里,试着拍摄了月亮从地平面升起,并把远处站立的朋友‘拍进’了升起的月亮里。”老白承认,那一刻永远也忘不了。
老白今年上半年去国外拍了一次日全食,他觉得很多人误会觉得日全食是去拍太阳,其实日全食是月亮挡住太阳,主要还是在拍月亮。“月亮挡住太阳时贝利珠才会显现,拍摄那样的美景挺难的。”老白还喜欢从每月初三开始,每天坚持拍月相的变化,一直拍到阴历二十九,形成一组图片。“遇到天气不好的那天,下个月找好日子再继续补拍。”
最有争议的是老白拍的飞机在月面飞行划过的图片。“这得看运气,了解满月升起的时间和位置,了解拍摄地上空飞机的航线,自己确认大概在哪个位置飞机有可能飞到这里会和满月重叠。2009年中秋节的晚上9点左右我第一次拍摄成功,这个图片发表后很多人留言说是我PS的图,是假的,他们觉得不可能抓拍得那么准确。可他们不知道我做了多少功课,失败了20多次才成功一次。从2009年到今年,拍飞机飞过月亮的图片,我成功了6次,失败了不知道多少次。”
老白对于近年来炒作天象的新闻比较反感,什么“超级月亮”啊“流星雨”啊,这些肉眼其实感受不到太多震撼。“大月亮,对比才显得大,只是炒作概念没有什么意义。我觉得,对于月亮,对于天文,需要持之以恒的爱。”
想拍月亮,老白建议花元买一个拍摄级望远镜——80或是90折射镜均可,方便携带、成像较佳,再有一个入门级单反相机,设备上就够了。还要多了解多看看相关知识,《天文爱好者》和《中国天文》杂志都不错。“不过,最重要是真正走到天空下去,才会有更深的触动。”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孟环
摄影 白继开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邮箱:takefoto(at)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登录月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