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未成年人出售充值卡游戏充值卡该向哪个部门投诉

新奥天气:
12岁少年偷拿父母钱买手游充值卡
导读:原标题:12岁少年偷拿父母钱买手游充值卡家长称半月花了2920元;发现向未成年人出售游戏储值卡行为,可向工商部门投诉图/记者金林潇湘晨报实习记者周凌如长沙报道家里先后少了3000元钱,谁拿走了?在红星大市场做生意的张女士,心里嘀咕。未满12岁的儿子亮亮(化名)承认,这钱是他偷拿的,用以买游戏充值卡了。隔壁的文具店老板也承认出售充值卡的事,但对金额有异议。相应法规明文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游戏储值卡。
12岁少年偷拿父母钱买手游充值卡
相关新闻:投诉忠县一小超市向儿童出售游戏充值卡_重庆市政府公开信箱
重庆市忠县政府公开信箱
&&&&&&&&&&&&
邮件字号:
忠县信箱[2013]21
发布单位:
来信内容:
投诉忠县一小超市向儿童出售游戏充值卡
我是一名8岁儿童的家长,在日中午,我儿子和一个朋友家的儿子(9岁)用身上的零钱偷偷在忠县中博大道30号附24号嘉润超市购买了三个赛尔号充值帐户(卡号为:;;),一共付了30元钱。在今天早上(2月14日)被我发现,严厉批评后,陪同他到嘉润超市退还游戏充值卡,来到该店后,老板不同意退,他的理由是国家没有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向未成年特别是儿童出售游戏充值卡,并且是网上虚拟货币交易,不是实物交易,不退。
  我想向重庆市忠县文化局、重庆市忠县工商行政管理局、重庆市忠县税务局举报:一、该商户经营范围有没有经营游戏点卡(虚拟货币)的范围,如果没有,是不是属于非法经,该商户还经营电信充值缴费和出售福彩业务,不知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有没有相关经营范围;二、该商户出售游戏点卡没有出具发票,涉嫌偷税漏税行为,望税务部门予以核实;三、法律法规有没有规定不能向未成年人,特别是儿童出售游戏充值卡。如有相关规定,希望执法部门加大处罚力度,杀鸡敬猴,还未成年人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
  当然,我们作为父母的也有自己的责任,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教,这里先自我批评。
办理单位:
办理结果:
你好!来信收悉,现将你反映的情况回复如下:
经查,你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经营者不予退钱的原因是由于小孩购买的30元充值卡已充进小孩的游戏账号中,无法退回。已对经营者胡洋进行了批评教育。同时,已将调查处理情况及时反馈给你,你表示接受和理解。
发布时间:
ICP备案编号:渝ICP备号查看: 482|回复: 9
营盘山小学门口战神文具和168蓝月亮书店为了赚钱多次向孩子出售游戏充值卡
营盘山小学门口战神文具和168蓝月亮书店为了赚钱多次向未成年小孩出售游戏充值卡,有关部门真应该查查。
(277.07 KB, 下载次数: 0)
11:10 上传
(257.66 KB, 下载次数: 0)
11:10 上传
(96.2 KB, 下载次数: 0)
11:10 上传
(149.12 KB, 下载次数: 0)
11:10 上传
(211.83 KB, 下载次数: 0)
11:10 上传
(174.83 KB, 下载次数: 0)
11:10 上传
(285 KB, 下载次数: 0)
11:10 上传
首先你要明白针对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这个问题,目前国家并未禁止,只是管控玩游戏的时间,一天不能超过2小时(防沉迷)!故而每个网络游戏都有防沉迷设定!既然玩游戏都不犯法,卖游戏点卡犯法?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家庭有家庭的责任,社会有社会的责任。但是针对这件事情,家庭的责任在主要:1.你孩子玩游戏,自己家长难道不应该管理教育?2、孩子偷家里的钱,也说明你对自己的金钱管理不当。3、孩子玩游戏上瘾也是你家长管理的失职,你应该多花时间陪孩子,这样他还会玩游戏?为何别人家的孩子不沉迷游戏?4、商家只要合法经营、没有强买强卖。(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没有明文规定不能向未成年人出售游戏点卡)就不违法。故而,出了问题还是多找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一贯的去找别人的原因。
不过商家针对和未成年人的买卖交易,也应多尽尽社会的义务,多多保护,此类事件能尽量避免就尽量避免!
来自手机版
严打& &刚才我问我们娃儿&&他也买过
我只买Q币,4399玩玩就好,充钱是骗人的
我觉得不全是商家的问题,主要还是要管好自己的娃儿才是,你娃儿的钱是哪来的呢?
现在都是买卖自由 如果你娃儿硬要买 难道不卖?首先还是应该先教育好自己的娃儿 卖不卖是别人的自由 买不买是你的自由
是不是今天上午那事哟,当时我娃儿也在蓝月亮买书,我也看了一下,你娃儿偷钱买游戏卡你不教育反而带起娃儿去商家闹,自己回去管教下自己的娃儿,反思自己的教育
无忧花开 发表于
是不是今天上午那事哟,当时我娃儿也在蓝月亮买书,我也看了一下,你娃儿偷钱买游戏卡你不教育反而带起娃儿 ...
自己的娃儿该教育,如果是卖给你的娃儿可能你比我闹得更凶
自己的娃儿该教育,如果是卖给你的娃儿可能你比我闹得更凶
你带着娃儿去闹,会让孩子觉得错不在他,这不利于教育!自己还是多多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和陪伴孩子的方式!社会不是一尘不染,不是每个人都会像你自己一样善待你的孩子,帮你管孩子。还是多教育孩子吧!
来自手机版
还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吧!比如有的孩子去偷钱偷东西是不是可以怪别人为什么有东西让孩子偷?都说肯德基麦当劳卖的是洋垃圾,不可能去砸场子啥!不要把所有的责任抛给社会,别人没有义务替你管孩子,难道你孩子偷钱你不该管教?你孩子玩游戏你不该教育?你的思维方式首先就有问题,多检讨自己吧!自己对孩子是否起到了监护作用!偷
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 )” 并署上作者姓名,商业用途须获得作者和本论坛授权。学校周边商店充斥游戏充值卡 家长要求严管销售_爱玩网
十天内免登录
学校周边商店充斥游戏充值卡 家长要求严管销售
“学校对面的文具店竟然卖游戏充值卡,孩子为了充值玩游戏甚至偷家里的钱。”家住李沧的向女士有个上初二的儿子,最近学习总是不上心,直到向女士发现孩子手里的充值卡,才知道孩子迷上了网络小游戏。9月15日,记者在南京路 、湘潭路和遵义路附近的中小学调查发现,不少文具店里都卖游戏充值卡。对此,文化执法部门称网游充值卡不被认定为虚拟货币,不归他们管理。工商部门则表示,若销售游戏充值卡的文具店超范围经营,才会受到相应处罚。事例 孩子偷钱,原是沉迷网游家住李沧区的向女士有个上初二的儿子,从上学期她就发现孩子的成绩不断下降,但一直找不到原因。9月 14日晚上,向女士接到丈夫电话,称钱包里刚结算的物流款少了50元,是不是她临时用了。“后来我们琢磨半天,发现是孩子偷拿了,问过孩子后发现了更让人担心的事情。”向女士说,孩子承认钱是自己拿的,而且当天下午就跑到学校附近一家文具店,买回了5张面值10元的游戏充值卡,回到家后就全部充到了所玩的游戏中。后来孩子又承认,之前还曾拿过家里的钱,但多数都是十块八块的,向女士和丈夫也没有留意。“孩子从半年前就开始玩游戏,当初我们看不懂他在玩什么,还寻思让孩子劳逸结合,觉得偶尔玩一玩没关系,谁知道还得花钱升级,而且孩子们之间还互相攀比。”向女士生气地说,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孩子购买的游戏充值卡竟然就在学校门口几米远的文具店里。向女士和别的家长沟通后发现,和她孩子一样在学校附近文具店买游戏充值卡的学生不在少数,孩子们凑在一块不聊别的,就谈闯关练级到了哪个层次。调查 游戏充值卡主要卖给学生向女士展示了孩子的游戏充值卡,记者看到,这些印着各种卡通图案的卡片与手机充值卡十分相似,正面印有卡片的面额和适用的各种游戏产品,背面则印刷着卡号和密码,这几张卡的密码层已全部被刮开。按照向女士的提示,记者随后来到青岛第四十九中学,走进学校门口对面一家文具店里,里面摆满了各种文具、玩具以及零食,当被问及是否有游戏充值卡时,正忙着收拾物品的女店主来到柜台处,打开抽屉里的一个纸盒,从里面拿出厚厚一沓崭新的卡。“你们要什么样的,这种充值卡大部分的游戏都能行 。”女店主称,学生们之中流行的游戏有很多,针对不同的游戏也有不同的充值卡。当记者表示这些游戏充值卡并不适用所玩的游戏时,女店主赶忙将这些游戏充值卡放回到盒子里盖好,然后关闭抽屉。记者随后又调查了遵义路小学、湘潭路小学、南京路小学等周边的文具店,发现销售游戏充值卡的现象十分普遍。在南京路小学附近的几家文具店里,当被问及是否有游戏充值卡时,正忙着给另外一位顾客结账的女店主头也不抬地问道 ,“给什么游戏充值的,要多多卡还是米米卡?”随后她拿出10元、30元等面值不同的充值卡让记者挑选。而在不远处的另外一家店里,店主不避讳地介绍,这些游戏充值卡的主要顾客就是旁边学校的学生,不会像其他文具一样摆放在外面,有人购买时才拿出。回应 卖游戏卡管理缺依据据了解,在2010年文化部曾发布《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20条显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记者就此咨询了文化执法部门,据介绍,网络游戏充值卡不属于虚拟货币,该项事物的管理职责并不在文化执法部门的权限之内。“主要是无法可依。”文化执法部门对此表示无奈。那么工商部门对于文具店向未成年人销售网络游戏充值卡又是什么态度?记者将家长的担忧反映给了12315热线,一位工作人员详细记录情况后称,对于学校附近的文具店销售游戏充值卡是否合法,暂时还没有相关法律依据,他们会将该投诉反馈到文具店所在地的工商部门,派工作人员到现场调查,若文具店销售游戏充值卡超出其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则要受到相应处罚。建议像管烟酒一样管学校周边充值卡“中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有一次我听孩子跟他同学在一块说话,学习上的事没讨论,说的净是些"你几级啦"、"有啥好玩的新游戏啊"之类的,这些事我们作为家长有时也是很无奈。”市民迟女士称,在她看来 ,学校周边的小卖部卖这些网络游戏充值卡,就像是在怂恿孩子玩游戏,应该予以制止。“孩子偷钱买游戏充值卡这事对家长的触动很大,这关系到孩子的成长,除了学校和家长加强对孩子上网时的监督,相关部门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像管理烟酒那样,管理学校周边销售网络游戏充值卡的行为。”学生家长陈先生如此建议。记者查询相关政策后发现,2007年出台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规定,中小学周围的店铺不予发放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第35条也规定,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有害于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对于此事,在岛城家长中其实早已形成讨论,有学生家长称,相关部门特别是作为店面主管的工商管理部门,是否可以在对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核定时考虑一下未成年人的特殊性,不允许学校旁边的店面销售网络游戏充值卡之类的有害孩子健康成长的物品。(本文来源:半岛都市报)
下载爱玩app收看最新最快游戏资讯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新游测试表
执行主编:王欣_NG166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充值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