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3d万联大智慧高端版打印设备

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2016年推出的高端3D打印设备汇总
3d知道网讯 近年来,全球飞速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3D打印的逐渐普及,3D打印设备的发展也成为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热点之一。今天,小编将今年推出的各种&出类拔萃&的3D大衣呢设备搜了个遍,并进行了总结,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
  理光最新金属3D打印机欲替代金属注射成型技术
  虽然适合小批量生产的金属3D打印正在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但它并非唯一一种日益普及的金属制造技术。比如金属注射成型(MIM),这是将金属颗粒、聚合物有效地与结合在一起的技术。2012年MIM技术的市场大约为15亿美元,目前仍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为了替代这一技术,日前日本知名打印技术公司理光刚刚披露了他们设计的一款最新的金属3D打印机,这款机器也使用了树脂粘合剂来帮助在高度精细的3D打印过程中金属颗粒更加高效地烧结在一起。
  当然这并不是理光公司第一次涉足3D打印技术,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办公设备及光学机器制造商,理光公司之前就已经推出过一款大尺寸、高分辨率的理光AM S5500P SLS 3D打印机现在一些时间。不过该公司的雄心显然不止于此,在本周举行的日本第27届设计暨制造解决方案展(~24日于东京有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上,理光公司就展示了其最新开发的金属3D打印机的一些制造样品。该打印机使用在金属颗粒上施以薄树脂覆膜处理的材料。理光表示,此次是为了调查是否有接受的用户而展出的,目前尚未决定是作为3D打印机产品来销售,还是作为原型服提供,这也是正在调查的内容。
  据了解,理光的这款尚未露面的3D打印机采用了在金属粉末上涂布粘合剂的粘合剂喷射方式,粘合剂的树脂作为&纳米级树脂覆膜&,事先在金属粉末表面形成。然后向覆膜喷射油墨,利用油墨使树脂覆膜之间溶解、凝固。凝固后,在烧结炉中使树脂成分挥发,从而使金属粉末相互融合,获得金属成型品。与利用金属粉末与树脂的混合物实施射出成型的MIM方式相比,理光技术所需的树脂量可减少至1/10左右,因此无需在烧结前实施去除树脂的工序。而且也不需要模型。理光公司宣称其&有望成为MIM的有力替代技术&。由于属于粘合剂喷射方式,因此无需实施支撑部的造型及去除工序,这也是该3D打印机的一个优点。金属粉末可由理光提供,此外还可对用户正在使用的金属粉末涂布树脂后供应。
  EnvisionTEC推出世界首款工业级复合材料3D打印机
  日,知名工业级3D打印解决方案提供商EnvisionTEC宣布推出SLCOM 1工业级复合材料3D打印机。EnvisionTEC是一家老牌的3D打印机生产商,2002年的时候该公司推出了市场上第一款商业化的DLP 3D打印机。经过多年的不断创新,如今该公司又通过SLCOM 1的推出为市场带来了另一个第一:第一款工业级复合材料3D打印机,该机器首次使用了一种被称为选择性分层复合对象制造(SLCOM,Selective Lamination Composite Object Manufacturing)的专利技术。
  据了解,SLCOM技术使得制造商可以通过一卷材料逐层层积热塑性复合纤维板材来构建复合材料 部件。作为第一款采用此项技术的3D打印机,SLCOM 1的最大3D打印尺寸达到惊人的24&30&24英寸。SLCOM 1可以根据客户的性能要求处理范围广泛的定制化热塑性增强单向或多向纤维。据悉,SLCOM 1可以处理的复合材料基体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织物、碳纤维织物或其他种类的增强型芳纶纤维织物,比如尼龙6、尼龙11、尼龙12、聚醚醚酮(Peek)、聚醚酮酮(Pekk)、聚碳酸酯(PC)等等。它可以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消费类产品、体育用品和医疗等领域内相关高质量3D打印部件的制造。这些复合材料可以针对不同的韧性、耐环境性能、减震、低易燃性、高耐磨性和高强度重量比等属性进行定制。
  惠普推出MJF工艺3D打印机
  时隔两年的热身,惠普终于向3D打印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宣告着这个在平面世界的打印机老大开始进军三维世界。惠普第一次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3D打印机理念是在2014年的10月29日,当时的执行副总裁Dion Weisler(现任CEO)在活动会上中提到&混合实境&(Blended Reality)的概念,期待建立一个能够激发人类创造力的生态系统,随之抛出惠普希望开发3D打印机的愿景,并展示了如今已经应用到惠普3D打印机产品上的Multi Jet Fusion Process (备注,在此称其为多喷嘴式熔融技术)。
  MJF具备以下优势:简化工作流程并降低成本,实现快速成型;以突破性的经济效益实现零部件制造;降低了使用门槛、并支持各行业新应用的开放式材料与软件创新平台。惠普3D打印业务总裁Stephen Nigro称,HP 多喷嘴式熔融 3D打印解决方案以业内的创新方式实现了高速度、高质量和低成本的有效结合。这令企业和制造商可以重新思考为客户设计和交付解决方案的方式。
  实际上,现在看到的惠普3D打印机,运用了两年前的技术理念。即便如此,相比较其他的已经耳熟能详的技术例如工艺熔融沉积制造 (FDM), 光固化成型(SLA),激光烧结(LS)等等,还是吹来一阵新鲜的风。
3D打印技术总是能让人拍手叫绝,无论是可以存活几十天的3D打印大脑皮层组织,还是移植到老鼠身上的3D打印卵巢,往往让人感觉不可思议。近日,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的研究人员们更是开发出了一种生物3D打印笔,简单说就是生物界的3Doodler。这只笔被称为 BioPen(生物笔),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医生可以在手术过程中,直接拿着笔将细胞&画&在患者受损的骨头或者软骨组织上。
  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办到的呢?据了解,BioPen内部装着含有干细胞的生物墨水,它们被裹在生物聚合物中,如褐藻胶(一种海藻提取物),外部再由一层水凝胶保护着。这些墨水可以直接挤压在骨头上,再通过笔身的UV灯凝固,之后这些干细胞便会在人体内繁殖,与神经,肌肉,骨细胞分隔开来,最终形成组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该项研究对于修复软骨组织手术有着变革性影响,软骨组织损伤后,往往很难确定究竟要植入何种形状的人工软骨,而如今只需用BioPen将受损部位填满,软骨组织便可自行恢复。
  此外,该项解决方案还可以更进一步地做成定制化模式,加上特定的药物,促进康复和再生长速度。据了解,目前BioPen的原型是用医疗级塑料和钛金属3D打印而成的,重量很轻且利于消毒。迄今为止从3D打印笔BioPen挤出的细胞存活率在97%以上,后期完整的研究报告将发表在 Biofabrication(生物制造)学术期刊上。
  横空出世:一款超强性能的生物3D打印机
  今年3月份的时候,我们曾经报道过来自旧金山的科技公司Aether推出了号称最先进的3D生物打印机Aether 1。当时这款生物打印机号称可同时打印10种材料,而且价格不高于9000美元,这就相当有震撼性了,因为当前市场上的生物3D打印机动辄10万美元以上。近日,为了迎合市场的期待心理,Aether公司发布了一个8分钟的视频片断,以22倍的播放速度展示了Aether 1的诸多应用之一:3D打印了两块包裹在石墨烯里的骨头,这两块骨头彼此以肌腱项链。另外还有一块集成电路芯片插在比较大的骨头里,并通过3D打印的导线与石墨烯相连。
  据了解,这些骨头是用A型干细胞3D打印出来的,而肌腱则是用B型干细胞3D打印的。与此同时,该3D打印机还使用了紫外线LED灯使其固化在一起。这款3D打印机原型从头到尾使用了6种材料,用了4个注射器挤出机和2个滴液喷射挤出机。这六种材料分别是:
  注射器1&&白色的人工骨材料(类似于羟基磷灰石)
  注射器2&&染成红色的硅胶
  注射器3&&黑色石墨烯氧化物糊
  注射器4&&灰色导电银纳米颗粒糊
  液滴喷射1&&A型干细胞,染成明蓝色
  液滴喷射2&&B型干细胞,型染成暗红色
  Aether 1生物打印机的beta测试机已准备在今年夏天发送给第一批测试用户,这些用户中包括一些著名大学的研究人员。
  口腔设备领导者普兰梅卡推出牙科专用3D打印机
  日前,世界最大的牙科设备制造商之一普兰梅卡(Planmeca)推出了一款3D打印机来扩大其产品组合。这台3D打印机被命名为Planmeca Creo,它可以帮助牙科实验室和大型诊所来完善他们的工艺并发展他们的业务。Planmeca Creo是一台强大的3D打印机,可以高精度有效率地创建牙科夹板、模型和手术导板。在不久的将来,该设备还将支持创建其它拥有复杂细节的牙科物品,如临时填充物和正畸模型等。
  Planmeca Creo使用由基于UV固化树脂的数字光处理(DLP)技术来创建3D对象。这台3D打印机还包括该公司自行开发的专用软件。
& SLA 3D打印机Ilios Beam
  塞浦路斯3D打印机厂商Ilios日前宣布推出最新款SLA 3D打印机Ilios Beam。公司打算将该可折叠3D打印机有关产品图像延迟到最近出货日期公布;预订价格为1989美元。公司生产的下一代SLA 3D打印机Ilios Ray嵌入了新功能,并改进了技术规范,并将机械减小到更易管理的尺寸。
  而最新款便携式可折叠SLA 3D打印机Ilios Beam,延续了这种实用方式,同时还能提供高质量的3D打印。该超紧凑型3D打印机Ilios Beam折叠尺寸仅为30x38x15cm,打印尺寸能达20x29x20cm;轻质铝合金构造使得该机械非常轻巧。其创造者表示Ilios Beam采用了高度复杂的软件来简化该机器的物理组件。此外,Ilios Beam还配备了彩色触摸屏接口、WiFi连接,以太网等功能。为了降低该SLA 3D打印机的成本,Ilios移除了自动送料系统;也就是说Ilios Beam 3D打印机用户需要手动添加树脂等材料。
  创客将宜家桌子改造成精美3D打印机
  作为一个机械师和3D打印爱好者,Wayne Mason-Drust&变废为宝&,将两个宜家的桌子制作成了一款可进行自定义生成的大格式3D打印机Printtable。一个由桌子制成的3D打印机?虽然我们从来没有在我们的家具上发现如此特殊的潜力,也没有在Ultimaker 2上吃晚餐的经历,但Wayne Mason-Drust将这一切不可能变为了可能。这款时髦的DIY机器的零件仅售395美元,并且你只需要25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自主成功建造。
  几年前,Drust还是一名汽车修理工,发现自己会一次又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尽管车灯内部只有轻微的损伤,但还是要把整个灯都换掉。一次偶然的机会,Drust在YouTube上看到了MakerBot 3D打印机的视频,并认识到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更换汽车配件,还可以为他的客户节省很多钱。于是Drust购买了一款3D打印机,他学了一段时间,并最终成功通过它制作了客户的汽车零部件。然而,Drust一直想自己制作一款3D打印机;配备加热室和打印床。但他很快就决定,他应该做一个大家都可以学习制作的3D打印机。
  有一天,当他在客厅看到他的3D打印机放在宜家的桌子上时,灵感顿现。五年来,这个桌子经受住了3D打印机的振动和强力,但几乎没有磨损。此外,这款宜家的桌子表面凉爽、优雅,比3D打印机的盖子要好看得多。于是Drust决定:用这个桌子本身建造一个新的、大格式的3D打印机。继Drust之后,我们还能在这个家具与技术相互交错的世界中看见哪些新的创造么?是一个用椅子制作的数控铣床?还是一个松糕托盘制作的旋转激光切割机?我们不能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但今年我们已经见证了这个&小聪明&的DIY发明。&printtable的下一步是扩大范围,创造更大幅面打印机。&Drust说&我们计划最终创建一个装箱套件,甚至再创造一个Pro版本。&
3D打印技术著称的Nano Dimension正在和以色列干细胞研究公司Accellta进行合作来测试一台使用干细胞的3D生物打印机。两家公司已经在今年5月份测试过该款打印机,同时计划成立一家专注于干细胞打印的合资公司,其最终目标是生物打印人体器官和组织。
  &活细胞3D打印技术已经在医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为了发挥这项技术的全部潜能,以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必要提高打印速度、打印分辨率、细胞控制和活力以及细胞的可用性和生物墨水技术&,Nano Dimension公司首席执行官Amit Dror说道,&我们将把自身的高速度、高精准度的喷墨功能与Accellta的干细胞悬浮技术和诱导分化功能结合在一起。这个过程将由一个世界知名团队来领导,团队成员均是一些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这样,我们使得3D打印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容量&。
  NASA委托Firmamentum开发带回收功能的太空3D打印机
  Firmamentum是总部位于华盛顿Bothell的太空技术开发公司Tethers Unlimited(TUI)的下属企业。近日,Firmamentum宣称它已经获得了来自美国宇航局(NASA)的75万美金,其任务是为国际空间站开发出一款结合了3D打印机和塑料回收功能的设备。这款被命名为Refabricator的设备将会在明年交付给美国宇航局,TUI/Firmamentum总裁Rob Hoyt说。&这是一项实验,主要是看看在微重力环境下,聚合物在最后分解之前能够被回收多少次。&Hoyt在西雅图举办的NewSpace 2016会议上说,这次会议是由太空前沿基金会(Space Frontier Foundation)举办的。
  Firmamentum拥有一种被称为Positrusion的塑料回收工艺,也是在NASA的小企业创新研究项目(SBIR)的资助之下开发出来的。Hoyt称其最近一次拨款支持是在上周五,资金主要来自SBIR以及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的太空制造(In-Space Manufacturing)项目。据了解,另一家来自美国加州的公司Made In Space,已经打造了两台可以在太空中使用的3D打印机,并被先后送上了国际空间站。这两台3D打印机使用的都是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即融化塑料线材并根据计算机设计的CAD模型逐层沉积称3D对象。
  Hoyt称Refabricator设备的开发将通过把一台3D打印机与一个能够将3D打印出来的对象回炉成塑料线材的Positrusion系统结合起来推动3D打印技术的发展。这种系统将会在人类登陆火星的任务中派上用场,Refabricator项目首席研究员 Jesse Cushing称。&这种能力将使宇航员可以使用原本是废物的材料来维持他们的飞船和应对在火星表面不可预见的挑战。&Cushing说。Hoyt说,在地面试验中,塑料原料可以承受Firmamentum这款回收装置的三到四个制造周期。下一步是要看看这款装置在零重力的状态下工作得怎么样。这个装置差不多有两个手提箱叠起来那么大。
  有人可能会说,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塑料回收设备,但是Hoyt宣称说Firmamentum 的设备可以安装标准规格生产出线材,而且无需这种设备通常所需要的&不断摆弄&(宇航员也没有那个时间)。它同时也可以使塑料在反复融化和挤出过程中产生的化学降解减至最少。Hoyt称这款Refabricator设备目前没有确定要在什么时候交付给国际空间站。具体时间需要在NASA检查完这款设备并通过之后才能定下来。而且Hoyt认为这款新型的封闭循环3D打印系统在地球上也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Tethers Unlimited公司是Hoyt和已故科幻小说作家Robert L. Forward在1994年成立的,其产品包括先进的太空推进系统、用于小卫星的可编程无线电装置和增材制造技术等。
  俄罗斯将推出太空制造卫星零部件的碳纤维3D打印机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俄罗斯研发团队目前正在研发能在国际空间站(ISS)使用的3D打印机。设计人员表示,他们的打印机将使用复合打印材料在太空直接生产电池、天线以及CubeSat立方体纳型卫星所需的技术部件。该项目将结合斯科尔科沃基金会(Skolkovo Foundation)常设公司Sputnix和Anisoprint,以及莫斯科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
  Sputnix公司主要进行高科技微卫星组件的开发,并在2014年发射了俄罗斯首个私人地球遥感卫星。Anisoprint主要生产高性能纤维增强塑料。该合作项目旨在克服外太空制造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创伤、尺寸限制以及将新材料发送至轨道等。美国已经在国际空间站开发了一款目前正用于试验项目的3D打印机。在2014年推出的、由NASA和美国太空制造公司(Made by Space)生产的3D打印机使用塑料线材,能打印原型和备用小零件。
  在今年4月,NASA安装了另一台由美国太空制造公司生产的增材制造设备(AMF)3D打印机。该AMF 3D打印机也能制造工具并提供维护,并对第三方开放使用,在太空3D打印物体。
  俄罗斯团队将推碳纤维3D打印机 太空制造卫星零件而该俄罗斯团队计划进行两种材料组合打印,并最终实现小型卫星部件的打印。虽然许多其他3D打印机使用熔融塑料,这款3D打印机结合了热塑塑料与持续加固碳纤维材料。据说这种复合结构比传统的熔融塑料硬度强10倍。
  设计人员表示这款3D打印机能被用来生产反射器、天线以及太阳能面板。Anisoprint公司主管Fyoder Antonov表示:&我们发明的3D打印机和NASA所使用的3D打印机的根本区别在于,我们的打印机能使用复合材料:不仅仅是塑料,还包括持续加固碳纤维材料。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的设备,直接在太空轨道上,通过碳纤维增强塑料打印卫星部件。&
分享给小伙伴们:
医疗相关视频
播放: 1901
播放: 1391
播放: 867
播放: 1891
播放: 945
播放: 1579
3d打印机热销排行榜
医疗热门文章
3d知道网-最全面的3D打印资讯百科分享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1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全球最新3D打印设备排行TOP6
无论3D打印应用于哪个行业,其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在于3D打印设备本身的性能。如今,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工艺的不断被开发以及各种技术的相互集成。这些无疑加快了整个3D打印设备的市场发展速度。
  NO.3 日本神兽级5轴工业级切削设备  将3D打印这种工艺与当前成熟的减裁制造技术(比如切削、研磨)相结合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潮流。在这方面,日本是绝对的全球领先者之一。在2015年中旬,该国知名工具设备制造商Enomoto Kogyo(榎本工业)就已经展示了他们与静冈文化艺术大学和软件开发商C&G Systems联合研制的日本的第一款5轴工业级3D打印切削复合制造设备3D5X-&。现在,让我们再来更深入地了解一下这款设备吧!  据了解,这台设备的主要亮点有两个:  第一、正如其名,它在普通X、Y、Z三个轴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轴,也就是能转动打印件然后以不同的角度进行打印,是真正的立体打印(相对的,传统3轴机的平台只能直线上升或下降,不能改变角度)。由此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不再需要任何支撑了,也就是说原来的人工去支撑和材料浪费都不会再出现了,而这些都意味着能显著节约成本,对于任何的制造业来说都很有意义。  第二、安装了电脑控制的研磨系统,能用高速旋转的研磨棒打磨打印件,从而令后者更光滑,质量更高。这不但同样可以节省人力,而且更精确,效果更好。  据说这款设备的通用性很强,尤其适合用于原型产品开发、辅助加工、医疗植入物,以及制造汽车飞机零部件。榎本工业目前还没有透露这款设备的价格,不过他们表示,一旦完成最终的测试就会将其正式推出,最早也许2017年就能开始订购了。事实上,5轴加工设备早在数十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之前集成的全部是减裁制造工艺,直到最近几年才随着3D打印的火爆开始与之相结合。另外,虽然3D打印市场一直在迅速增长之中,但迄今为止,它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适合于制造无法用其他方法生产的样品和小型零件。因此,通过在一台机床上将增材制造与传统的减材制造两种加工技术结合在一起,使增材制造的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扩大和补充,未来可能会颠覆传统制造业中的某些领域。  NO.2 武汉造最大激光3D打印设备  近日,由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完成的&大型金属零件高效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俗称激光)&顺利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深度融合了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等特征的激光3D打印技术,由4台激光器同时扫描,为目前世界上效率和尺寸最大的高精度金属零件激光3D打印装备。该装备攻克了多重技术难题,解决了航空航天复杂精密金属零件在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及减重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复杂金属零件的高精度成形、提高成形效率、缩短装备研制周期等目的。  据了解,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教授曾晓雁领导的激光先进制造研究团队,在国家863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下,经过十年的长期努力,在SLM成形理论、工艺和装备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特别是突破了SLM成形难以高效制备大尺寸金属零件等瓶颈。此前,我国在SLM技术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大部分装备依赖进口。项目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并研制出成形体积为500&500&530mm3的4光束大尺寸SLM增材制造装备,它由4台500W光纤激光器、4台振镜分区同时扫描成形,成形效率和尺寸迄今为止同类设备中世界最大。  此外,项目还攻克了多光束无缝拼接、4象限加工重合区制造质量控制等众多技术难题,实现了大型复杂金属零件的高效率、高精度、高性能成形。首次在SLM装备中引入双向铺粉技术,其成形效率高出同类装备的20-40%,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SLM成形技术与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所研制的零件不仅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研制周期,简化了工序,更重要的是将结构-功能一体化,获得性能优良的、轻质的零件。SLM技术成形精度高、性能好、且不需要工模具,属于典型的数字化过程,目前在复杂精密金属零件的成形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精密机械、能源、电子、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几乎所有的高端制造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经过质询与讨论后,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在SLM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SLM装备的成形尺寸和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建议进一步拓展材料与装备的应用范围。  NO.1 台湾建成首座6千瓦高功率激光金属3D打印试制平台  日前,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建成台湾岛内第一座6000瓦高功率的激光金属沉积(LMD)3D打印试制平台,并结合6家全金属厂商成立&激光披覆表处试制联盟&,用绿色增材制造工艺提升效率及产品竞争力。工研院激光与积层制造科技中心主任曹芳海表示,激光金属沉积(Laser Metal Deposition)3D打印可利用铁材、钴基、镍基合金、碳化钨等金属粉末在金属工件上披覆强化、修补再生或直接制造,此种3D打印因打印速度快,解决传统加工耗时或困难的问题,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与时程。  为此,工研院在台湾经济部科专支持下已成功开发出LMD同轴送粉及送线式激光金属沉积加工头,也于工研院六甲院区建置国内首座LMD 3D打印试制平台,与国内最高功率的6000瓦激光源,结合机械手臂与国内CNC五轴机台,提供从设计、模拟分析、复合制程与整合验证的完整金属3D打印解决方案。工研院激光与积层制造科技中心组长张方指出,工研院筹组的&激光披覆表处试制联盟&包括了特殊合金制造大厂荣刚、线材大厂广泰、激光加工设备厂商京码、激光加工代工厂商德仕雷、扣件厂商唯文及五金扣环厂商乃弘等六家厂商。  这六家厂商将导入工研院金属沉积3D试制技术,共同对金属模具披覆、功能性零组件强化加工、再生修补及直接成型大面积与具曲度金属元件,进行更耐磨、抗蚀、寿命更长与加工速度更快的试制合作。此外,由于激光金属沉积(LMD)3D打印可应用于披覆、成型大面积、具曲度金属元件、二次加工强化及再生修补出具强度的零组件,适合用于航空发动机组件、电厂气涡轮、油井钻头及转动相关轴承加工等,进而改善材料硬度、增加原件耐用度、降低制造成本。工研院还透露,尽管该机构尚未对台电公司进行技术转让,但是目前台电也在应用此LMD金属3D打印技术修补气涡轮机叶片,解决机台因为尖峰负载、高温运转、启停频繁所造成的叶片损伤。  为扩大岛内金属沉积3D打印需求,在试制平台及联盟的基础上,工研院另邀集30家应用厂商,包括汉翔、亚航、长荣航宇、台电等终端应用厂,荣刚、大银微、广泰、中钢等材料及模块厂,东台、台励福、庆鸿机电等设备系统业者共同筹组&激光表面处理产业应用群聚&。这个&激光表面处理产应用群聚&未来将引入工研院激光金属沉积3D打印试制平台创新制程技术,让台湾产业在激光金属沉积3D打印的加工优势催化下,改变完全以机械加工的制造思维,进而带动数字化制造以及大规模定制化的市场成长。&
责任编辑:Xad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OFweek3D打印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邮箱/用户名: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江苏省/无锡市
江苏省/无锡市
江苏省/无锡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江苏省/无锡市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西安市周一至周五 9:00-18:00(仅收普通话费)
海芯, 清软, 优琢, 3D, 打印, 打印机, 增材制造, 熔融沉积, 海芯科技, Neobox, 打印工场, mall3d, printing, hesion, fdm, 小飞侠, pancake, 三弟画饼。 海芯科技是一家 3D 打印机制造商和 3D 打印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让所有公众享受到 3D 打印技术变革带来的方便和欣喜,推动 3D 打印技术和娱乐的全面对接。 海芯科技 - 智慧商用 3D 打印技术引领者重庆洋人街一水上乐园众多游客扎堆水中如“下饺子”。
事件造成1死1伤。老虎袭击游客现场监控视频曝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近年来,全球3D打印技术飞速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 的逐渐普及,3D打印设备的发展也成为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热点之一。今天,小编将今年推出的各种“出类拔萃”的3D打印设备搜了个遍,并进行了总结,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
  工业篇
  理光最新金属3D打印机欲替代金属注射成型技术
  虽然适合小批量生产的金属3D打印正在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但它并非唯一一种日益普及的金属制造技术。比如金属注射成型(MIM),这是将金属颗粒、聚合 物有效地与注塑成型结合在一起的技术。2012年MIM技术的市场大约为15亿美元,目前仍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为了替代这一技术,日前日本知名打印技 术公司理光刚刚披露了他们设计的一款最新的金属3D打印机,这款机器也使用了树脂粘合剂来帮助在高度精细的3D打印过程中金属颗粒更加高效地烧结在一起。
  当然这并不是理光公司第一次涉足3D打印技术,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办公设备及光学机器制造商,理光公司之前就已经推出过一款大尺寸、高分辨率的理光AM S5500P SLS 3D打印机现在一些时间。不过该公司的雄心显然不止于此,在本周举行的日本第27届设计暨制造解决方案展(~24日于东京有明国际会展 中心举行)上,理光公司就展示了其最新开发的金属3D打印机的一些制造样品。该打印机使用在金属颗粒上施以薄树脂覆膜处理的材料。理光表示,此次是为了调 查是否有接受的用户而展出的,目前尚未决定是作为3D打印机产品来销售,还是作为原型服提供,这也是正在调查的内容。
  据了解,理光的这款尚未露面的3D打印机采用了在金属粉末上涂布粘合剂的粘合剂喷射方式,粘合剂的树脂作为“纳米级树脂覆膜”,事先在金属粉末表面形 成。然后向覆膜喷射油墨,利用油墨使树脂覆膜之间溶解、凝固。凝固后,在烧结炉中使树脂成分挥发,从而使金属粉末相互融合,获得金属成型品。与利用金属粉 末与树脂的混合物实施射出成型的MIM方式相比,理光技术所需的树脂量可减少至1/10左右,因此无需在烧结前实施去除树脂的工序。而且也不需要模型。理 光公司宣称其“有望成为MIM的有力替代技术”。由于属于粘合剂喷射方式,因此无需实施支撑部的造型及去除工序,这也是该3D打印机的一个优点。金属粉末 可由理光提供,此外还可对用户正在使用的金属粉末涂布树脂后供应。
  EnvisionTEC推出世界首款工业级复合材料3D打印机
  日,知名工业级3D打印解决方案提供商EnvisionTEC宣布推出SLCOM 1工业级复合材料3D打印机。EnvisionTEC是一家老牌的3D打印机生产商,2002年的时候该公司推出了市场上第一款商业化的DLP 3D打印机。经过多年的不断创新,如今该公司又通过SLCOM 1的推出为市场带来了另一个第一:第一款工业级复合材料3D打印机,该机器首次使用了一种被称为选择性分层复合对象制造(SLCOM,Selective Lamination Composite Object Manufacturing)的专利技术。
  据了解,SLCOM技术使得制造商可以通过一卷材料逐层层积热塑性复合纤维板材来构建复合材料 部件。作为第一款采用此项技术的3D打印机,SLCOM 1的最大3D打印尺寸达到惊人的24&30&24英寸。SLCOM 1可以根据客户的性能要求处理范围广泛的定制化热塑性增强单向或多向纤维。据悉,SLCOM 1可以处理的复合材料基体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织物、碳纤维织物或其他种类的增强型芳纶纤维织物,比如尼龙6、尼龙11、尼龙12、聚醚醚酮(Peek)、 聚醚酮酮(Pekk)、聚碳酸酯(PC)等等。它可以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消费类产品、体育用品和医疗等领域内相关高质量3D打印部件的制造。这些复合材 料可以针对不同的韧性、耐环境性能、减震、低易燃性、高耐磨性和高强度重量比等属性进行定制。
  惠普推出MJF工艺3D打印机
  时隔两年的热身,惠普终于向3D打印机行业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宣告着这个在平面世界的打印机老大开始进军三维世界。惠普第一次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3D打 印机理念是在2014年的10月29日,当时的执行副总裁Dion Weisler(现任CEO)在活动会上中提到“混合实境”(Blended Reality)的概念,期待建立一个能够激发人类创造力的生态系统,随之抛出惠普希望开发3D打印机的愿景,并展示了如今已经应用到惠普3D打印机产品 上的Multi Jet Fusion Process (备注,在此称其为多喷嘴式熔融技术)。
  MJF具备以下优势:简化工作流程并降低成本,实现; 以突破性的经济效益实现零部件制造;降低了使用门槛、并支持各行业新应用的开放式材料与软件创新平台。惠普3D打印业务总裁Stephen Nigro称,HP 多喷嘴式熔融 3D打印解决方案以业内的创新方式实现了高速度、高质量和低成本的有效结合。这令企业和制造商可以重新思考为客户设计和交付解决方案的方式。
  实际上,现在看到的惠普3D打印机,运用了两年前的技术理念。即便如此,相比较其他的已经耳熟能详的技术例如工艺熔融沉积制造 (FDM), 光固化成型(SLA),激光烧结(LS)等等,还是吹来一阵新鲜的风。
  生物医疗篇
  生物打印笔BioPen问世
  生物3D打印技术总是能让人拍手叫绝,无论是可以存活几十天的3D打印大脑皮层组织,还是移植到老鼠身上的3D打印卵巢,往往让人感觉不可思议。近日,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的研究人员们更是开发出了一种生物3D打印笔,简单说就是生物界的3Doodler。这只笔被称为 BioPen(生物笔),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医生可以在手术过程中,直接拿着笔将细胞“画”在患者受损的骨头或者软骨组织上。
  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办到的呢?据了解,BioPen内部装着含有干细胞的生物墨水,它们被裹在生物聚合物中,如褐藻胶(一种海藻提取物),外部再由一层水 凝胶保护着。这些墨水可以直接挤压在骨头上,再通过笔身的UV灯凝固,之后这些干细胞便会在人体内繁殖,与神经,肌肉,骨细胞分隔开来,最终形成组织。从 某种程度上来说,该项研究对于修复软骨组织手术有着变革性影响,软骨组织损伤后,往往很难确定究竟要植入何种形状的人工软骨,而如今只需用BioPen将 受损部位填满,软骨组织便可自行恢复。
  此外,该项解决方案还可以更进一步地做成定制化模式,加上特定的药物,促进康复和再生长速度。据 了解,目前BioPen的原型是用医疗级塑料和钛金属3D打印而成的,重量很轻且利于消毒。迄今为止从3D打印笔BioPen挤出的细胞存活率在97%以 上,后期完整的研究报告将发表在 Biofabrication(生物制造)学术期刊上。
  横空出世:一款超强性能的生物3D打印机
  今年3月份的时候,我们曾经报道过来自旧金山的科技公司Aether推出了号称最先进的3D生物打印机Aether 1。当时这款生物打印机号称可同时打印10种材料,而且价格不高于9000美元,这就相当有震撼性了,因为当前市场上的生物3D打印机动辄10万美元以 上。近日,为了迎合市场的期待心理,Aether公司发布了一个8分钟的视频片断,以22倍的播放速度展示了Aether 1的诸多应用之一:3D打印了两块包裹在石墨烯里的骨头,这两块骨头彼此以肌腱项链。另外还有一块集成电路芯片插在比较大的骨头里,并通过3D打印的导线 与石墨烯相连。
  据了解,这些骨头是用A型干细胞3D打印出来的,而肌腱则是用B型干细胞3D打印的。与此同时,该3D打印机还使用了紫外线LED灯使其固化在一起。这款3D打印机原型从头到尾使用了6种材料,用了4个注射器挤出机和2个滴液喷射挤出机。这六种材料分别是:
  注射器1――白色的人工骨材料(类似于羟基磷灰石)
  注射器2――染成红色的硅胶
  注射器3――黑色石墨烯氧化物糊
  注射器4――灰色导电银纳米颗粒糊
  液滴喷射1――A型干细胞,染成明蓝色
  液滴喷射2――B型干细胞,型染成暗红色
  Aether 1生物打印机的beta测试机已准备在今年夏天发送给第一批测试用户,这些用户中包括一些著名大学的研究人员。
  口腔设备领导者普兰梅卡推出牙科专用3D打印机
  日前,世界最大的牙科设备制造商之一普兰梅卡(Planmeca)推出了一款3D打印机来扩大其产品组合。这台3D打印机被命名为Planmeca Creo,它可以帮助牙科实验室和大型诊所来完善他们的工艺并发展他们的业务。Planmeca Creo是一台强大的3D打印机,可以高精度有效率地创建牙科夹板、模型和手术导板。在不久的将来,该设备还将支持创建其它拥有复杂细节的牙科物品,如临 时填充物和正畸模型等。
  Planmeca Creo使用由基于UV固化树脂的数字光处理(DLP)技术来创建3D对象。这台3D打印机还包括该公司自行开发的专用软件。
  创意篇
  Ilios推出可折叠SLA3D打印机Ilios Beam
  塞浦路斯3D打印机 厂商Ilios日前宣布推出最新款SLA 3D打印机Ilios Beam。公司打算将该可折叠3D打印机有关产品图像延迟到最近出货日期公布;预订价格为1989美元。公司生产的下一代SLA 3D打印机Ilios Ray嵌入了新功能,并改进了技术规范,并将机械减小到更易管理的尺寸。
  而最新款便携式可折叠SLA 3D打印机Ilios Beam,延续了这种实用方式,同时还能提供高质量的3D打印。该超紧凑型3D打印机Ilios Beam折叠尺寸仅为30x38x15cm,打印尺寸能达20x29x20cm;轻质铝合金构造使得该机械非常轻巧。其创造者表示Ilios Beam采用了高度复杂的软件来简化该机器的物理组件。此外,Ilios Beam还配备了彩色触摸屏接口、WiFi连接,以太网等功能。为了降低该SLA 3D打印机的成本,Ilios移除了自动送料系统;也就是说Ilios Beam 3D打印机用户需要手动添加树脂等材料。
  三纬国际推出新型教育用3D打印机
  日,台湾3D打印机生产商三纬国际(XYZprinting)宣布推出其最新产品da Vinci miniMaker 3D打印机。这也是该公司第一款专门针对教育市场发布的3D打印机,因为在开发设计中专门考虑了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方面的应 用,适用对象为相关的教师、学生和家长等。由上述可知,da Vinci miniMaker是一款很适合初学者使用的3D打印机,它的目的就是要使实践教育尽可能地简化,通过各种3D打印应用吸引年轻学生,帮助他们在 STEAM教育中获得协作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此外,作为三纬国际很受欢迎的da Vinci系列产品的最新一款,miniMaker继承了很多上代产品很有用的特性。
  据了解,刚刚推出的miniMaker上安装了非常方便的自动校准系统,其最大3D打印尺寸为5.9&5.9&5.9英寸(约合15&15&15厘 米)。此外,为了保证用户和周围环境的安全,miniMaker将只能兼容三纬国际专有的线材,这些线材每一种都经过了有效测试,以确保它不含塑化剂和重 金属。据该公司称,尽管da Vinci miniMaker是为辅助STEAM教育而设计开发的,但是该3D打印机的应用并不局限于此。另外,那些购买该产品的顾客还将获得该公司的整个“教育生 态系统”,其中包括XYZmaker、XYZprinting STEAM和XYZ 3D Gallery。
  其中XYZmaker是一 款直观的三维建模软件,主要供年轻的学生使用;而XYZprinting STEAM则包括专门为K-12各年级学生开发的3D打印课件和相应的项目;最后,XYZ 3D Gallery将使学生和老师能够访问超过4,500个免费的3D模型,这些模型涉及九个类别,包括教育项目、艺术设计、玩具和游戏等。另外值得一提的 是,da Vinci miniMaker的零售价仅为229美元,这个价格真的非常实惠。该产品目前仅能在美国通过亚马逊(Amazon)网站预购,发货日期预计为2016年 秋天。
  创客将宜家桌子改造成精美3D打印机
  作为一个机械师和3D打印爱好 者,Wayne Mason-Drust“变废为宝”,将两个宜家的桌子制作成了一款可进行自定义生成的大格式3D打印机Printtable。一个由桌子制成的3D打印 机?虽然我们从来没有在我们的家具上发现如此特殊的潜力,也没有在Ultimaker 2上吃晚餐的经历,但Wayne Mason-Drust将这一切不可能变为了可能。这款时髦的DIY机器的零件仅售395美元,并且你只需要25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自主成功建造。
  几年前,Drust还是一名汽车修理工,发现自己会一次又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尽管车灯内部只有轻微的损伤,但还是要把整个灯都换掉。一次偶然的机会,Drust在YouTube上看到了MakerBot 3D打印机的视频,并认识到通过3D打印技术, 可以更换汽车配件,还可以为他的客户节省很多钱。于是Drust购买了一款3D打印机,他学了一段时间,并最终成功通过它制作了客户的汽车零部件。然 而,Drust一直想自己制作一款3D打印机;配备加热室和打印床。但他很快就决定,他应该做一个大家都可以学习制作的3D打印机。
  有 一天,当他在客厅看到他的3D打印机放在宜家的桌子上时,灵感顿现。五年来,这个桌子经受住了3D打印机的振动和强力,但几乎没有磨损。此外,这款宜家的 桌子表面凉爽、优雅,比3D打印机的盖子要好看得多。于是Drust决定:用这个桌子本身建造一个新的、大格式的3D打印机。继Drust之后,我们还能 在这个家具与技术相互交错的世界中看见哪些新的创造么?是一个用椅子制作的数控铣床?还是一个松糕托盘制作的旋转激光切割机?我们不能确定未来会发生什 么,但今年我们已经见证了这个“小聪明”的DIY发明。“printtable的下一步是扩大范围,创造更大幅面打印机。”Drust说“我们计划最终创 建一个装箱套件,甚至再创造一个Pro版本。”
  正在研发篇
  科学家正在研发测试高精度干细胞3D生物打印机
  以电子3D 打印技术著称的Nano Dimension正在和以色列干细胞研究公司Accellta进行合作来测试一台使用干细胞的3D生物打印机。两家公司已经在今年5月份测试过该款打印 机,同时计划成立一家专注于干细胞打印的合资公司,其最终目标是生物打印人体器官和组织。
  “活细胞3D打印技术已经在医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为了发挥这项技术的全部潜能,以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必要提高打印速度、打印分辨率、 细胞控制和活力以及细胞的可用性和生物墨水技术”,Nano Dimension公司首席执行官Amit Dror说道,“我们将把自身的高速度、高精准度的喷墨功能与Accellta的干细胞悬浮技术和诱导分化功能结合在一起。这个过程将由一个世界知名团队 来领导,团队成员均是一些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这样,我们使得3D打印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容量”。
  NASA委托Firmamentum开发带回收功能的太空3D打印机
  Firmamentum是总部位于华盛顿Bothell的太空技术开发公司Tethers Unlimited(TUI)的下属企业。近日,Firmamentum宣称它已经获得了来自美国宇航局(NASA)的75万美金,其任务是为国际空间站 开发出一款结合了3D打印机和塑料回收功能的设备。这款被命名为Refabricator的设备将会在明年交付给美国宇航 局,TUI/Firmamentum总裁Rob Hoyt说。“这是一项实验,主要是看看在微重力环境下,聚合物在最后分解之前能够被回收多少次。”Hoyt在西雅图举办的NewSpace 2016会议上说,这次会议是由太空前沿基金会(Space Frontier Foundation)举办的。
  Firmamentum拥有一种被称为Positrusion的塑料回收工艺,也是在NASA的小企业创新研究项目(SBIR)的资助之下开发出来的。 Hoyt称其最近一次拨款支持是在上周五,资金主要来自SBIR以及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的太空制造(In-Space Manufacturing)项目。据了解,另一家来自美国加州的公司Made In Space,已经打造了两台可以在太空中使用的3D打印机,并被先后送上了国际空间站。这两台3D打印机使用的都是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即融化塑 料线材并根据计算机设计的CAD模型逐层沉积称3D对象。
  Hoyt称Refabricator设备的开发将通过把一台3D打印机与一个 能够将3D打印出来的对象回炉成塑料线材的Positrusion系统结合起来推动3D打印技术的发展。这种系统将会在人类登陆火星的任务中派上用 场,Refabricator项目首席研究员 Jesse Cushing称。“这种能力将使宇航员可以使用原本是废物的材料来维持他们的飞船和应对在火星表面不可预见的挑战。”Cushing说。Hoyt说,在 地面试验中,塑料原料可以承受Firmamentum这款回收装置的三到四个制造周期。下一步是要看看这款装置在零重力的状态下工作得怎么样。这个装置差 不多有两个手提箱叠起来那么大。
  有人可能会说,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塑料回收设备,但是Hoyt宣称说Firmamentum 的设备可以安装标准规格生产出线材,而且无需这种设备通常所需要的“不断摆弄”(宇航员也没有那个时间)。它同时也可以使塑料在反复融化和挤出过程中产生 的化学降解减至最少。Hoyt称这款Refabricator设备目前没有确定要在什么时候交付给国际空间站。具体时间需要在NASA检查完这款设备并通 过之后才能定下来。而且Hoyt认为这款新型的封闭循环3D打印系统在地球上也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Tethers Unlimited公司是Hoyt和已故科幻小说作家Robert L. Forward在1994年成立的,其产品包括先进的太空推进系统、用于小卫星的可编程无线电装置和增材制造技术等。
  俄罗斯将推出太空制造卫星零部件的碳纤维3D打印机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俄罗斯研发团队目前正在研发能在国际空间站(ISS)使用的3D打印机。设计人员表示,他们的打印机将使用复合打印材料在太空直 接生产电池、天线以及CubeSat立方体纳型卫星所需的技术部件。该项目将结合斯科尔科沃基金会(Skolkovo Foundation)常设公司Sputnix和Anisoprint,以及莫斯科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
  Sputnix公司主要进行高科技微卫星组件的开发,并在2014年发射了俄罗斯首个私人地球遥感卫星。Anisoprint主要生产高性能纤维增强塑 料。该合作项目旨在克服外太空制造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创伤、尺寸限制以及将新材料发送至轨道等。美国已经在国际空间站开发了一款目前正用于试验项目 的3D打印机。在2014年推出的、由NASA和美国太空制造公司(Made by Space)生产的3D打印机使用塑料线材,能打印原型和备用小零件。
  在今年4月,NASA安装了另一台由美国太空制造公司生产的增材制造设备(AMF)3D打印机。该AMF 3D打印机也能制造工具并提供维护,并对第三方开放使用,在太空3D打印物体。
  俄罗斯团队将推碳纤维3D打印机 太空制造卫星零件而该俄罗斯团队计划进行两种材料组合打印,并最终实现小型卫星部件的打印。虽然许多其他3D打印机使用熔融塑料,这款3D打印机结合了热塑塑料与持续加固碳纤维材料。据说这种复合结构比传统的熔融塑料硬度强10倍。
  设计人员表示这款3D打印机能被用来生产反射器、天线以及太阳能面板。Anisoprint公司主管Fyoder Antonov表示:“我们发明的3D打印机和NASA所使用的3D打印机的根本区别在于,我们的打印机能使用复合材料:不仅仅是塑料,还包括持续加固碳 纤维材料。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的设备,直接在太空轨道上,通过碳纤维增强塑料打印卫星部件。”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高科技行业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端3d投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