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急问下,花样三国下载什么样

孟繁华讲《三国演义》:古今事,谈笑间
——“名家讲经典”第四讲
日15:27&来源:十月文学院&
“名家讲经典”第四回
& &罗散人挥毫演三国,孟夫子煮酒论英雄
6月17日,十月文学院系列文学讲座“名家讲经典”第四讲在佑圣寺举办。主讲嘉宾为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孟繁华老师。他以“古今事,谈笑间——关于《三国演义》”为题,在谈笑风生中为我们带来了关于这部经典章回体长篇小说新的解读与新的思考。孟繁华老师对三国中的英雄人物、经典故事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更即兴高歌一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现场气氛热烈,大家踊跃提问和互动,文学氛围浓厚。
来自首都各大高校的学生代表、文学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活动,并现场与孟繁华老师就《三国演义》进行了深入生动的互动交流。幸运读者还获得由十月文学院提供的《三国演义》和孟繁华老师著作《1978:激情岁月》。十月文学院副院长吕约担任讲座主持。多家中央与北京媒体参与活动报道。
孟繁华讲《三国演义》:古今事,谈笑间(摘编版)
今天我来谈 《三国演义》真是很冒昧,同时也很冒险。我是一个做当代文学批评的人,《三国演义》是古代文学的范畴,而且大家都特别熟悉。我自己对《三国演义》的兴趣来自我的童年记忆。我小学三年级,初识几个字就去小人书店里看,四大名著基本是通过小人书了解的。有读书能力的时候《三国演义》我也常读,我在公众号预告的文章里讲,这是一部经世治国之书,是一部有情有义之书,也是一部男人必读的大书。
《三国演义》提高了小说的历史地位
《三国演义》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它和历史之间的关系很含糊,这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很多专家讲“七分史实、三分虚构”,陈寿的《三国志》是进行《三国演义》创作最基本的材料,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里也存在虚构的问题。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三卷本的《历史研究》里说,以《伊利亚特》为例,说如果把《伊利亚特》当做历史来读里面充满了虚构,如果把它当做文学作品来读里面充满了历史。汤因比认为,每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都应该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这个话就说明了,任何历史的著作都带有虚构的成分。
因此,进入叙事领域本身就是虚构的一种形式。比如三国的历史中发生了那么多的事件,存在如此多的人物。无论是陈寿还是罗贯中,他们为什么只选择了他们要写的这些事件和人物?这里有没有遮蔽和删除呢?当然有,遮蔽和删除本身就是虚构的一种形式。历史就像一个口袋,历史学家把它装满了材料,这段历史就站起来、立住了。
历史本身就是虚构的一种形式,何况《三国演义》作为小说呢?小说本身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虚构和想象。因此从文学者的角度来说,《三国演义》是一个虚构的历史小说,是以历史为基础进行虚构和艺术加工创造的一部历史小说。
过去讲“不学诗,无以言”,没有说“不读小说,无以言”。小说的地位抬到今天这么高,《三国演义》是有功劳的。明清时期的小说基本是世情小说,《三国演义》改变了那种讲述家常里短儿女情长的写法,继承了诗骚和史传的传统,并且增添了很多的诗词,比如开篇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词就成了千古绝唱。
再比如,《三国演义》里也有现代小说的元素。主要的人物里面都有叙事,曹操要称帝,统一中国就是他的动力,便有了从十八诸侯到赤壁之战的故事;诸葛亮要匡复汉室,自隆中对始一直到五丈原去世,一生历尽艰难险阻;关羽的特质是忠义。现代小说叙事要有动力和阻力的相互作用,那么忠义是关羽的动力,对哥哥的忠,对朋友的义。在这个过程当中他遇到了无数的事情,这是阻力。由此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对于推动小说创作和提高小说的历史地位做出了很大贡献。
三个国家,三种气质
《三国演义》了不起之处在于一共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我们耳熟能详的大概不下五十人,都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讲到这些人物的时候大家都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另外罗贯中对于三个国家的描述和整体氛围的把握非常准确,人物和人物之间有区别,国与国之间仍然有区别。用现代的批评语言来讲就是差异性,比如曹魏雄踞北方,曹操统一北方建立了曹魏王朝。曹魏政权是树大根深、兵多粮广的。这里有曹氏家族的人,还有夏侯家族的人,有五子良将,也有著名的谋士,一看就是强国。
东吴我觉得是一个写得很锦绣的国家,它在江南,三代帝王,无论是文臣武将都非常儒雅。周瑜今天一看就属于男神,文韬武略都可以,当然人家也娶了三国中最漂亮的美人小乔。在周瑜的领导之下,东吴政权都是鼓瑟弹弦、翩翩起舞的,在三国的舞台上非常浪漫。
刘备的蜀国多情重义,小说主要是写它的礼和义。刘备是一国之君主,但是对他的二弟和三弟情同手足。最后蜀国遭遇了困难,其实和他的二弟三弟之死有很大的关系。此时的刘备报仇心切,什么人的劝告都不听了,一定要去复仇,结果被人家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国将领也是这样,关羽和张飞为哥哥马首是瞻。
在我看来,蜀国的礼数太多,君臣之间束缚太多,需时时刻刻记挂着忠和义,不然就好像有点忤逆了,活的很累,不像曹魏和孙吴这样潇洒。罗贯中在整体上协调把控,把三个国家区分的清清楚楚,这都是《三国演义》里了不起的地方。
“三绝”之“奸绝”曹操
《三国演义》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自诞生以来被不断地改编成其他艺术形式。像借东风、定军山、空城计、群英会、单刀会、华容道、走麦城等等情节,看过这些被改编的戏就会知道三国里经久不衰的人物是哪些了。谁被改编得多,谁在《三国演义》中占的权重就大一些。
当然,《三国演义》里首屈一指的重要人物是曹操。我不太同意很多人一直把小说和历史比照着来说,很多人讲三国,一定要把历史真实的曹操和《三国演义》里虚构的曹操做比较。我觉得不要比较,小说里的曹操就是小说里的曹操,历史评价的时候是里始终的曹操,二者要区分开,不要混为一谈。按照历史来翻案也没有用,郭沫若这么大的史学家一直要为曹操翻案,可曹操最后在舞台上还是白脸奸雄,这个案能翻过来吗?再翻再有道理老百姓也不认,曹操再怎样有雄才大略,有帝王之相,是治国治军的大人物,但他还是背信弃义的奸雄,这个是改变不了的。
曹操这个人物第一个特质就是,他听谋士的话,听劝不专横。另外,我觉得曹操是个心胸很宽广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大事都以放纵的笑来应对,这份胸襟也很了不起。一个治国治军的大人物如果每天愁眉不展,非常猥琐,是做不了什么大事的。后来我看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鲍国安演的曹操,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样子,跋扈,非常魁梧,言谈举止口无遮拦,作为一代君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同时,曹操也确实奸诈,很多件事都能体现出来,比如杀吕伯奢一家他确实做的就太过分了。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曹操跟着陈宫出逃到了吕家,吕家非常热情的招待他,他突然听到厨房里有磨刀声,以为要被谋害,出来二话不问就杀了七口人,结果一看厨房里捆绑着一口猪,他才知道杀错了。此时正好吕伯奢打酒回来,曹操为避免追究连着他一起杀了。陈宫说他“知而故杀,大不义也!”在这里,曹操就说出了他那句流传千年的“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就把曹操内心的本质说出来了。
再比如另一些小事。曹操冤杀粮草官王垕,这不是不厚道,而是太奸诈。再比如曹操睡觉谁也不敢上前,有一次他在睡梦中把给他盖被子的下人刺死了,大家大惊。这些都表达了曹操的残忍、多疑,内心有很多不健康的东西,他就是这么一个人物。但必须要说,没有这么一个强势强权人物,统一北方、建立曹魏王朝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绝”之“智绝”诸葛亮
第二个人物就是诸葛孔明。他太重要了,毛宗岗说三国主要是“三奇”,曹操、诸葛亮、关羽。诸葛亮过去是一个隐士,我们读《三国演义》三十六回时诸葛亮还没有出现。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刘玄德领着关羽和张飞去三顾茅庐,诸葛亮才出现。
写“三顾茅庐”这一章对于作家来说非常重要。他先写诸葛亮的住所,雅致清幽之地,肯定是神仙高士住的地方。罗贯中在这里一层一层地铺垫,一顾没见着,二顾没见着,第三顾又来了,三顾时刘备等先看到的几个人都是诸葛亮的朋友。
过去讲“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孔子《论语·学而第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人翻译的是“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难道你不高兴吗?”这是理解错了的。题目《学而》,是学习的意思,自远方来的“朋”是有学问的人, 不是来喝酒没事找事的朋友,是来讨论学问的朋友来了我才感到高兴。一天一天来的食客,让你每天炒菜陪着喝酒你高兴吗?一天可以,两天可以,三天以后就讨厌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人要来谈学问,这样的人才是可以共同成长的。诸葛亮身边的都是很好的人,罗贯中没先写诸葛亮,先写周边的人来烘托,这就是讲究技法的体现。
最后诸葛亮出来了。“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他伸个懒腰起来了,一看刘备等人怎么来了,于是一番交谈之后,就有了著名的“隆中对”。“隆中对”预示了未来的三分天下。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在诸葛孔明这里完全应验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诸葛亮和刘备一起出山后,火烧博望坡和火烧新野城两个战役就把他的威信树立起来了。之后就进入了《三国演义》中最重要的战争,也是小说的高潮——赤壁之战。从四十三回到五十回,一共有八回写赤壁之战,在隆中对的时候“三分天下”完全是一种虚构和想象,赤壁之战一把火果然烧成三国鼎立。这完全践行诸葛亮当年在隆中的预言,所以诸葛亮是一位大战略家和预言家。
赤壁之战:一把火烧出三国
罗贯中对赤壁之战这场战争的描写与他写三顾茅庐,在笔法上是有很大相似性的。赤壁之战起因是曹军号称八十万大军要踏平东吴。这时东吴的三朝重臣张昭以及其他文臣都是主降的,张昭说八十万大军来打受得了吗,我们根本打不过人家,干脆咱们就降了吧。像黄盖、吕蒙、陆逊、甘宁等一堆武将认为主降有损江中将士的颜面,先祖奠定的基业怎么拱手让人,他们是主战的。
就在孙权回调周瑜的同时,诸葛亮想要联吴抗曹,前往东吴做说客。他通过经典的舌战群儒,让周瑜和孙权下定决心来打这场战争。这是“赤壁之战”前戏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决定与曹操对抗之后,怎么打变成另外一个问题。战争之前是文人斗智谋,战争进行时,就是政治家和军事家之间的斗争了。周瑜利用蒋干来访的机会,除掉了蔡瑁、张允。这两人是为曹操操练水军的,周瑜认为此二人如不除掉,那战争根本没办法打赢,这就有了“蒋干中计”的情节。
罗贯中对“赤壁之战”这八回的描写,凸显了战争背后各种矛盾的复杂性。
除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争斗外,每个国家政权的内部也存在很大矛盾,比如文臣和武将的矛盾。赤壁之战最主要的内部矛盾还发生在周瑜和诸葛亮之间。诸葛亮前往吴国联吴抗曹帮助吴国打仗时,周瑜一直在难为诸葛亮。因为有周瑜的刁难,才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候,周瑜为难诸葛亮,让其用十天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说不用,三天就够了。第三天晚上孔明叫上鲁肃一起去取。这一天江上有大雾,船一字排开,敲着战鼓就奔曹营去了,曹营一看漫天大雾,孙吴来攻也不敢出战,放箭。与此同时,诸葛亮安抚鲁肃,让他喝茶,等到天亮只管收箭。雾快散尽时,太阳出来了,士兵们把二十支船里面射出来的箭悉数搬到岸上去,远远超过十万支。这件事给周瑜的刺激实在太大了,说孔明实在太聪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周瑜跟诸葛亮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写出了两个盟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另外把两个人的性格也写出来了,在两个国家和两个人物之间,周瑜显然处于劣势,这个人的胸襟不宽阔,最后几乎是被气死的,死前还叹“既生瑜何生亮”。
赤壁之战真是一把火烧出了三国。当年在隆中对诸葛亮分析天下大事时认为会出现三国,当时还只是在想象中,到了第五十回的赤壁之战,就变成了现实。
赤壁之战的战争过程战争本身是很短暂的,一把火就完事了。今天的战争和过去战争的相似性在于,战争都是被讲述出来的。今天我们看每个电视台拍摄战争的视角和意识形态都是不一样的,立场不一样,战争的场面和性质肯定是不一样的。因此,赤壁之战同样是被讲述出来的,主要方式就是渲染战争之前文臣武将之间谋略和智慧的较量。
“三绝”之“义绝”关羽
下面我要讲另一个重要的人物,关云长。三绝里,关云长是一绝——“武圣”。特别是在民间,关云长的声誉极大,民间到处都有关帝庙,包括台湾,这个受儒家文化圈的影响很深。我去很多饭馆里都有关二爷,可是饭馆要发财,关二爷拿着刀,够吓人的,怎么进去吃饭。但尽管这样,连饭馆里都要供着关二爷,就说明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已经化身为忠义的符号代表。
吕布在民间是被认为三国第一勇士,第一战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第一是吕布,第二是赵云,第三是典韦,典韦曾经是曹操的贴身护卫,典韦战死以后是许褚,关羽排第四,马超排第五,张飞排第六,这是民间的说法。
张辽代表曹操劝降关羽时,关羽提了“降魏不降曹”等三个要求,在张辽的劝说下曹操最后全部答应了。关羽归顺了曹操之后,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过得非常舒坦。但是当听到“哥哥”的消息后,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毅然决然离开曹营,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去寻找哥哥。到这里,“义绝”关羽的形象就完全树立起来了。
关羽最后被孙吴政权给杀了。孙吴当然也非常希望他能归顺,但是关羽大骂了孙权,被留下来的赤兔马也绝食而死。当然这是神话传奇了,写一个人的忠勇,连他的马都是如此仁义。关羽的形象塑造的非常成功,他有很多了不起的事情,是一个大英雄。
就文学创作来说,我前一段写了一篇文章,讲当下文学的情义危机。我认为,当下文学是无情无义的文学,列举了很多名家的作品。这些七零后的中间作家每个作品单看都是好作品,放到一起,就会发现小说是无情无义的。这时候我们读三国,重新看关二爷才知道,有情有义对文学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文学作品是干什么的,文学作品是处理人的情感、思想、精神、心灵领域的。外部事务,国务院的各个部门都去处理,做生意找工商局,交税找税务局,犯了错误找纪委,想入党找党委,撞车了找交警队。那心灵和精神的事务谁来处理呢?文学来处理。情感的事务谁来处理呢?文学来处理。
《三国演义》的动人之处和关羽的多情重义有直接的关系。老话说“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我第一次看到关羽被杀的时候还是个三年级小孩儿,泪雨滂沱,失声痛哭,真是太感动了。小说里还写到关羽被杀后魂魄显灵,在东吴的酒宴上附体吕蒙,吕蒙抓住孙权并坐到主位上,用关羽的语言破口大骂——
“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我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
骂完后吕蒙七窍流血倒地而死,这是关公显圣了。《三国演义》正是用这种一惊一乍的方式完成了关羽最后的形象。
关羽这个形象在《三国演义》里是塑造的最成功的,在民间的口碑也最好。当然也有缺陷。关羽这个人,就是太义气了。“义”这个东西有时候会误事。比如“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情节,关羽放不下这份“义”而放走了曹操,也就为蜀国最终失败埋下伏笔。
进入共和国之后,当代的文学创作,向《三国演义》的结构和任务上学习了不少东西。文学创作中,《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这些作品在当代文学里只能算是二流作品,但这些二流作品里都有《三国演义》的影子。《铁道游击队》里刘宏他们五个,《烈火金刚》里的五个人,都有“五虎上将”的影子。社会主义文化,用的是新鲜的思想内容,形式上用的是大众化的《三国演义》,它通过大众化的形式构建起了社会主义的文化空间。《三国演义》作为一个创作了六百多年的作品,不仅在民间流传,渊源流长,而且至今对我们的文学创作仍然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孟繁华问答录
“诸葛亮为何选择刘皇叔?”
问:孟老师您好,我认为以诸葛亮之智,更应该选择一位有可能实现统一天下理想的君主,他为什么偏要选择辅佐刘备呢?
孟繁华:诸葛亮选刘备大概就是因为一个字,情。刘备真是礼贤下士,求贤如渴,他三顾茅庐看见那么多人都以为是诸葛孔明,可以想见他对孔明急切的心情。他也真是伯乐,他得千里马,能够用自己的真情打动他,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
过去我们讲立功立德立言,立功是普天下男人追求的东西。儒家文化最重要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而优则仕,读书是高,但学到最好一定要入仕做官。这不仅仅是个人的理想,还是那个时代的价值观,今天也一样。入仕做官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男人最重要的抱负和价值观,诸葛亮找到了刘备,事实上是对某种价值观的认同。
“蜀国有情有义有人才,为何无缘天下?”
问:孟老师您好,我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我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一直有一个困惑,刘备的蜀国有这么多人才,文臣武将都有,大家又都有情有义非常团结,为什么最后就是不能取胜呢?
孟繁华:你的困惑也是我的困惑,我也着急。在三国里最能打的战将几乎都被刘备收编了,还有天下第一谋士诸葛亮的协助,可他还是没有拿到天下,这个问题怎么解释呢?
我觉得一方面我们太爱蜀国了,蜀国多情重义,我们都希望蜀国能成功。这和《三国演义》里作者的讲述方式有关系,罗贯中的态度一直是扬刘贬曹的。其实如果从国家实力来说,曹魏确实地广人多,实力最雄厚。而刘备入了蜀之后,蜀是弹丸之地,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诸葛亮要突破这样那样的限制,辛辛苦苦北伐,六出祁山都没成功。蜀道打到关中来再打到北方去,路途太遥远,耗费的财力人力也太庞大了,所以蜀国要能成功是非常困难的,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允许,最后只能落得个“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窘境。人才都没了,你想统一三国怎么可能呢?不可能。
从情感上我们希望蜀国能够统一三国,从具体情况来看蜀国的人力、物力和地缘都不可能成功实现。天下就是不属于刘皇叔,历史就是这么书写的。历史不能假设,情感也替代不了历史。
“好的文学一定要有情有义”
问:孟老师您好,您刚刚在讲座中强调了《三国演义》刘关张三人的情义。我的父母和您年龄相仿,都是知青一代。您觉得这种对情义的重视是否和知青的经历有关呢?您在下乡时都读了哪些书,又是如何看待知青文学的?
孟繁华:我是知青,1968年下乡,初中念过一年级,文化很低,没有中学经历,我1978年考大学的时候百分制的数学打了5分,只会一道题叫因式分解,其他的不认识。但我其他各科都考的不错,考了90多分。那时候没有别的业余生活,看的最多的是灰皮书和黄皮书。下乡的时候偷了很多书带下去,一提包一提包的,然后大家交换,那时候读的书都是经典著作。当然是排遣打发寂寞的时间,少年时不懂什么是寂寞,就觉得无聊,没有意思。
明年是知青下乡五十周年纪念,我正在给中国青年出版社编中国知青文学大系,编书时重看知青文学,真是感触非常深,比如《今夜有暴风雪》这些作品里写的就是我们当年的生活。这些作品之所以动人,过去这么长时间还能够阅读,就因为这些作家是有情有义的作家,这些文学是有情有义的文学。
这和我们这代人对于情义的理解有关系。很多年轻人愿意看网络文学,比如我问北大的邵燕君老师,网络文学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她说因为网络文学有“爱”。我认认真真看了《芈月传》、《甄嬛传》、《琅琊榜》,果然里面有“爱”。我们当下的文学无情无义,选择有爱的文学有什么错误吗?没有错误,当代文学在这个角度应该向大众文学学习。情义对于文学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文学能够正面强攻地书写当下生活的时候,情义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关健词。
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几次会议上,有的人认为我说的是对的,我们的情义危机确实发生了。而有的人认为,我的思想经历和情感经历就是这样的,你让我向这个时代表达情义我没有,我如何给这个时代情义,这个时代给了我什么情义。我觉得事情不能这样,个人的经验和文学创作是两回事,如果一个文学作品连情和义都没有我看它干什么,我为什么要读它?一个文学作品不能改变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不能让我理解这个世界还有温暖的存在,我为什么要看这个作品,我会扭头就走。
学术主持人吕约总结
“古今事,笑谈中”,孟老师认为,这是罗贯中对待历史讲述的一种态度,也是在面对历史时,文学所采用的叙述方式。因此,他选择以谈笑风生的方式,也就是文学的方式,带领我们重新回到《三国演义》的世界。这么多的经典故事,这么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都在谈笑之间一一复活,熟悉又陌生,古老又新鲜。
孟老师以谈笑风生的方式来重述三国,背后隐藏着很多大的问题。他首先分析了《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说“大书”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以及文学和历史、虚构与真实的关系。就文学价值而言,一部经典小说作品,留在人们心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塑造,决定了小说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这也是《三国演义》世代流传的关键因素。
孟老师以“三绝”为中心,对《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做了精彩解读。作为名将和英雄的一绝是关羽。中国的文学作品里,如果说有一个主人公能够激起整个民族对他的情感,还变成了一个民间信仰中的神,这个主人公就是关羽。孟老师对关羽最有感情,他也客观分析了关羽的弱点。我们发现,恰恰是这种充满个性魅力,又留有遗憾的人物形象,才可能成为经典的文学形象。
作为文臣或者贤相的一绝是诸葛亮,也是中国人最崇拜的智慧男神。关羽代表勇,诸葛亮代表智,而他的智不是高冷的,还有很深重的情和义,所以成了智者形象中的一绝。
还有一个是曹操,奸雄形象中的一绝。历史上有很多奸雄,而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作为奸雄中的一绝,具有一般奸雄所望尘莫及的艺术魅力:文韬武略,既有宏大的格局,又有英雄的气魄。孟老师以曹操形象的复杂性和争议性为例,揭示了历史人物与文学形象之间存在差异的必然性。
艺术形象,不仅仅是单个的人物,《三国演义》里的三个国家,在孟老师的描述中,变成了三个人物的气质,这个发现具有高度的诗意。在他的描述中,曹操领导的魏国,具有雄健沉厚的气质,也像北方汉子的气质。孙权周瑜领导的吴国,江南之邦,文采风流,是浪漫和诗化的“锦绣国度”。他以“多情重义”来概括蜀国气质,关于“情义”的重要性与悲剧性,他有一个独到的发现:以情义维系在一起的人,活得很累,彼此责任过于重大。我想,读《三国演义》时我们所感觉到的悲剧美,也是从这里来的。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孟老师以谈笑风生的方式,为我们做了一场充满文学的感性,又具有宏观视野和精神深度的讲座。《三国演义》是一本读不尽说不完的大书,听完这场讲座,我们带着被激活的感受力去重读这部大书,相信会有更多新的发现。后使用我的收藏没有帐号?
所属分类: &
查看: 19|回复: 5
焦急等着,三国志哪个版本最经典,最好玩?,给个答案被 ...
焦急等着,三国志哪个版本最经典,最好玩?,给个答案被
问道新资料片【元婴初现】震撼上线!
全新大服玩法更新 论坛福利大放送!播放列表加载中...
正在载入...
分享视频:
嵌入代码:
拍下二维码,随时随地看视频
三国战纪 顶级大师也有着急的时候呀 大师你一定要淡...
上 传 者:
内容介绍:
我来说点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网文[0号 |
| 京公网安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403号
<img src="" width="34" height="34"/>
<img src=""/>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width="132" height="99" src=""/>
在线人数: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http://"/>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没有数据!
{upload_level_name}
粉丝 {fans_count}
{video_count}
{description}& 纯好奇的问下:世界上存在只看过三国志,而没看过三国演 ...
查看: 10587|回复: 112
UID3278640主题阅读权限40帖子精华0积分523金钱2704 荣誉0 人气8 在线时间936 小时评议0
Lv.4游侠高级会员, 积分 5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523金钱2704 荣誉0 人气8 评议0
自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尤其近代,基本成为了三国史甚至中国古代史的入门读物。看了近几天的讨论,突然有几个问题不解:
1、目前汉语文化圈中,还活着的人大约能有十几亿吧,这十几亿人之中,是否存在读了《三国志》《资治通鉴》,而没有读过《三国演义》的人?
如果不存在,为什么会有人持“三国演义误导百姓”的观点。
2、是否存在只玩《三国志11》《三国杀》《三国无双》等各种三国游戏,不看《三国演义》也不看《三国志》的人?
如果存在,他们会不会经常逛三国论坛?
会不会参与讨论一些三国历史话题?参与的话,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3、最近很多朋友发帖提出看法:“一些看了三国志的人,瞧不起三国演义,动辄正史如何让如何,让人不舒服,我就是不喜欢三国志,就是不喜欢正史。”
这是为什么?结合问题1,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出现?
另外从提出问题的朋友来分析,他们似乎认为读三国志很高端(实际上是比较易懂的古文,高中语文水平完全读得懂,不是易经、金刚经那种难解的古文),这是为什么?
4、有人提出:“三国志也是人写的,三国演义也是人写的,历史不过是被粉饰的故事,为什么不是三国演义更可信?”
为什么会有人提出这样不攻自破的问题?且不少人赞同?
这种讨论方式很像明星的粉丝之间的嘴仗,组成我们论坛的主体,是各个三国人物的粉丝?还是历史爱好者?还是游戏玩家?
楼主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神问题……
总评分:&人气 + 4&
~ § Yuuko Ichihara § ~游侠元老版主『会员事务处理区』游侠光荣游戏工作组【元老】黑龍公主·奧妮克希亞我本楚狂人
鳳歌笑孔丘★★★★★★★
UID1641794主题阅读权限150帖子精华16积分15545金钱17123 荣誉723 人气347 在线时间2128 小时评议5
帖子精华16积分15545金钱17123 荣誉723 人气347 评议5
1、演义毕竟是小说,适度的夸张更为读者所喜闻乐见,但是换个角度看,毕竟是对历史的扭曲和再造,如你所说,看过三国志,没看过演义的几乎没有,但是看过演义,没看过三国志的就一大把了
2、不晓得90后有没有,周围没读过三国演义的很少
3、演义里的英雄被粉饰的更带感更有传奇色彩呗
4、这个是胡搅蛮缠
过于执着的针对不一定都是好事。.
何必帖帖都认真……
总评分:&金钱 + 1&
UID1744002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387金钱3133 荣誉2 人气60 在线时间3597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3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3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387金钱3133 荣誉2 人气60 评议0
有人喜欢正史、有人喜欢演义,或者有人特别喜欢某个武将、讨厌另一个,这些本来无可厚非。但讨厌的就是有些人发表评论:游戏里XXX的数值应该怎么怎么样,XXX数值降了大快人心,或者XXX如果是这样的数值我就不玩了!光荣只是做个游戏,而且历代PK版都可以自己修改数据,看不过眼自己修改就是了。自己可以不满,但不希望有些人去强迫别人非要认同自己。我知道XXX可能在历史上只是个一般性的人,但我就是喜欢他,怎么办呢?我就是会在自己玩游戏的时候把他数值调得高高的,这些是我玩游戏的自由,而且我也不会强迫别人按着我的数值来改!
我与你想法一致,握手。
总评分:&人气 + 1&
UID5972525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43金钱388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8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43金钱388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1.看过三国志的,应该都看过三国演义,看过三国演义的,未必看三国志。
2.很多90后就会玩三国无双,但不会去看三国演义,更不可能看三国志。
3.三国演义是小说,简单易懂生动,一般人都能看得下去,三国志,呆板无趣,一般人都不能从头到尾的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
4.三国离现在一千多年了,到倒是什么情况,我们只能知道一个大概,三国志是史记类文献,有历史参考价值,而三国演义就是一本小说,相信三国演义的内容,和相信西游记的内容,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不可信。
UID4609723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67金钱1756 荣誉0 人气9 在线时间1429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67金钱1756 荣誉0 人气9 评议0
演义通俗易懂应该是大家充分了解三国的第一条路吧 至少我们那个年代是的
游戏大多数也是根据演义设定的
当一部分人看到三国志以后发现儿时的三国观完全是错的,或者更喜欢用政治历史的眼光去看三国,于是传说意味很重的演义就被鄙视了
我虽然没鄙视演义但是当得知被吹成神一样的某与某其实也就是普通人而已的时候也觉得小说神马的都弱爆了 从此不看此类传记小说只看史料
但是民间和游戏还是需要小说需要偶像的 这点我很支持
可爱的小花猪
夏磊游侠元勋版主『动作/射击游戏区』侠盗联盟组【组长】永远萌系会员·小花猪·夏磊动作游戏一统江湖.夏磊
UID449654主题阅读权限200帖子精华0积分123316金钱102366 荣誉858 人气21038 在线时间65535 小时评议60
帖子精华0积分123316金钱102366 荣誉858 人气21038 评议60
貌似只有关于历史的题材讨论的才口水横飞。
游戏运行库:http://www.ali213.net/zhuanti/yxk/
UID3278640主题阅读权限40帖子精华0积分523金钱2704 荣誉0 人气8 在线时间936 小时评议0
Lv.4游侠高级会员, 积分 5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523金钱2704 荣誉0 人气8 评议0
所以,如果读《三国志》的人,肯定读过《三国演义》,那么他怎么会认为三国演义误导群众历史观呢?我觉得这不可能出现啊。
同上,如果读《三国志》的人,肯定读过《三国演义》,那么他们会不会看不起《三国演义》?我觉得这种情况不会出现的,一个人怎会看不起他曾经喜欢的一本书。
接着,别人为什么会认为他们看不起三国演义呢?双方谁的心理出问题了呢?
UID4883231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50金钱1057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50金钱1057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本帖最后由 lixiaoyaoslove 于
11:40 编辑
如果用庄子的话,本论坛争论是与非的人都要挨骂了。
即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
你怎么知道你说的对,你要证明你说的对就得找第三个人来证明,谁知道第三个人是偏重于你还是偏重于我,偏于谁皆不能为之证明……
中国人嘛,糊里糊涂算了……
UID3278640主题阅读权限40帖子精华0积分523金钱2704 荣誉0 人气8 在线时间936 小时评议0
Lv.4游侠高级会员, 积分 5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523金钱2704 荣誉0 人气8 评议0
哦,我跟90后的年轻人接触不太多,就你了解,看三国演义的也不多了吗?
~ § Yuuko Ichihara § ~游侠元老版主『会员事务处理区』游侠光荣游戏工作组【元老】黑龍公主·奧妮克希亞我本楚狂人
鳳歌笑孔丘★★★★★★★
UID1641794主题阅读权限150帖子精华16积分15545金钱17123 荣誉723 人气347 在线时间2128 小时评议5
帖子精华16积分15545金钱17123 荣誉723 人气347 评议5
moonairen 发表于
回复 蝴蝶蓝 的帖子
你还没理解逻辑么
是,看过三国志的人也看过演义,这部分人没被误导
那只看了演义没看过三国志的这一部分人就直接被你无视了?
~ § Yuuko Ichihara § ~游侠元老版主『会员事务处理区』游侠光荣游戏工作组【元老】黑龍公主·奧妮克希亞我本楚狂人
鳳歌笑孔丘★★★★★★★
UID1641794主题阅读权限150帖子精华16积分15545金钱17123 荣誉723 人气347 在线时间2128 小时评议5
帖子精华16积分15545金钱17123 荣誉723 人气347 评议5
moonairen 发表于
回复 louis60 的帖子
哦,我跟90后的年轻人接触不太多,就你了解,看三国演义的也不多了吗? ...
嘛~没见过你这么歪别人意思的
仔细看看我说的和你意指的是不是一个意思吧,曲解别人很好玩么
~ § Yuuko Ichihara § ~游侠元老版主『会员事务处理区』游侠光荣游戏工作组【元老】黑龍公主·奧妮克希亞我本楚狂人
鳳歌笑孔丘★★★★★★★
UID1641794主题阅读权限150帖子精华16积分15545金钱17123 荣誉723 人气347 在线时间2128 小时评议5
帖子精华16积分15545金钱17123 荣誉723 人气347 评议5
moonairen 发表于
回复 蝴蝶蓝 的帖子
而且~不是说演义不好
只是说它和三国志是两个性质的读物
UID4609723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67金钱1756 荣誉0 人气9 在线时间1429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67金钱1756 荣誉0 人气9 评议0
因为有些人认为历史题材的游戏需要贴近史实有些人认为需要自己心中的偶像,前者中的一部分鄙视后者,于是吵起来,越吵越生气觉得后者很难救是演义毒害的。。他们想通过广而告之的形式让后者醒悟于是各种帖子出现了。但其实还是有很多读过三国志的人愿意按演义设定来玩游戏的觉得这部分人哗众取宠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度过三国志 于是就吵得更厉害了(当然这部分人里面确实有一部分是在哗众取宠)
其实双方没有谁对谁错 个人喜好而已
UID5957197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449金钱344 荣誉1 人气8 在线时间542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4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449金钱344 荣誉1 人气8 评议0
只看过三国演艺
o(︶︿︶)o欢迎来我的博客吐槽:
游侠剑阁工作组【制作】
UID2928217主题阅读权限60帖子精华4积分3815金钱10516 荣誉166 人气69 在线时间1573 小时评议0
Lv.6游侠黄金会员, 积分 38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85 积分
帖子精华4积分3815金钱10516 荣誉166 人气69 评议0
本帖最后由 zhuoludian 于
12:11 编辑
元代以前应该有吧,因为那时三国演义的作者罗灌水还没出生,因此这时候的读书人,能看的只有三国志。
正六位上 弾正大忠
UID1246834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1积分1583金钱7182 荣誉23 人气12 在线时间4057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5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7 积分
帖子精华1积分1583金钱7182 荣誉23 人气12 评议0
2、是否存在只玩《三国志11》《三国杀》《三国无双》等各种三国游戏,不看《三国演义》也不看《三国志》的人?
{:2:}我保证三年前是绝对存在过的
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
UID3455160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364金钱16 荣誉0 人气6 在线时间1726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3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6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364金钱16 荣誉0 人气6 评议0
介个。。。至今为止没看过纸质版水浒、红楼、三国,只看过电视剧的飘过~~~24史泛泛读过~
~ § Yuuko Ichihara § ~游侠元老版主『会员事务处理区』游侠光荣游戏工作组【元老】黑龍公主·奧妮克希亞我本楚狂人
鳳歌笑孔丘★★★★★★★
UID1641794主题阅读权限150帖子精华16积分15545金钱17123 荣誉723 人气347 在线时间2128 小时评议5
帖子精华16积分15545金钱17123 荣誉723 人气347 评议5
獵鸆者 发表于
介个。。。至今为止没看过纸质版水浒、红楼、三国,只看过电视剧的飘过~~~24史泛泛读过~ ...
难道是新版三国?
UID5677693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058金钱3475 荣誉17 人气140 在线时间2518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0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42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058金钱3475 荣誉17 人气140 评议0
moonairen 发表于
自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尤其近代,基本成为了三国史甚至中国古代史的入门读物。看了近几天的讨论,突然有几个 ...
这个不懂了吧?其实穿越这码事,早在许久之前就盛行了,弥合各种层面不同的需求。诸葛、2哥啦,都是穿越剧《演义》的典型代表。
穿越穿越,穿越一切,yehh!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拳王小斯,略输文采;
兰德妃子,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甜瓜梅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书豪。
UID3455160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364金钱16 荣誉0 人气6 在线时间1726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3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6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364金钱16 荣誉0 人气6 评议0
蝴蝶蓝 发表于
难道是新版三国?
老的日本赞助版、新的**都看过~
元老版主勋章
任职满36个月
任职满12个月
女性版主勋章
任职满24个月,女性版主限定!
资深版主勋章
任职满24个月
大头像勋章
永久勋章,统一售价:8888金币。购买地址:待定
白金会员勋章
用户积分达到6000
精华数量达到10
发帖数达到10000
荣誉达到150
特色头衔勋章
版区活动头衔达到三个
高级荣誉勋章
荣誉达到500
光荣游戏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
光荣游戏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
youki贡献勋章
youki贡献勋章
游侠元勋版主
任职满72个月
人气勋章·高级
人气值达到15000
人气勋章·初级
人气值达到3000
版主评议达到4,勤于处理版务
资深水手勋章
资深水手勋章
2013年度杰出版主勋章
2013年度杰出版主勋章
2014年杰出版主勋章
2014年杰出版主勋章
侠盗工作组一周年专属勋章
侠盗工作组一周年专属勋章
2015年杰出版主勋章
2015年杰出版主勋章
侠盗工作组二周年勋章
侠盗工作组二周年勋章
剑阁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
剑阁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12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