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剑网三自动喊话插件boss喊话的音频和类似于“请面对目标”的系统提示音└(^O^)┘

职业攻略:
特色玩法:
日月凌空:
剑网三仇恨机制攻略 以明教T为例仇恨机制
仇恨机制详解,本文章旨在介绍剑网三仇恨机制,希望可以帮助一些T走出误区。
专区授权发布,未经原作者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明教吧@月光下de熊
一、威胁值
首先直接给出结论,剑三中的仇恨可以理解为“威胁值的累积”,其本质与DPS相同,想象一个DPS列表,以第一为100%,将其他人的DPS进行百分比换算,得到的就是游戏中的仇恨列表。下面开始详细解释。
玩家在战斗中对NPC使用的技能会附带“威胁值“,这种威胁值和伤害类似,是根据技能和装备产生的精确的数值。战斗中,随着技能使用的越来越多,威胁值就不断累积而仇恨列表,是将NPC当前目标视为100%,将其他目标的威胁值进行同比例换算之后得到的。
其公式推测为:
技能威胁值=技能基础威胁值(1+威胁值增益)+技能伤害×伤害威胁兑换系数×(1+威胁值增益-威胁值减益)
基础威胁值指的是明尊心法下日破自带的固有威胁值,不会受到其他效果的影响;
威胁值增益指的是自身所有对威胁值增益的效果,如T装属性“威胁值提高X.XX%”、小药小吃“威胁值提高X.XX%”、装备附魔“威胁值提高X.XX%”、技能附带效果“N秒内技能威胁值提高X.XX%”等;
技能伤害即技能对目标产生的伤害;
伤害威胁兑换系数指的是每个技能的一个固有系数,该系数决定了此技能的伤害转换为威胁时的比例;
威胁值减益指的是自身所有对威胁值减益的效果,如戒指附魔“威胁值降低X.XX%”、无威胁气劲(实际可以视为威胁值降低100%)等。
那么,想要提高单个技能产生的仇恨,方法就只有两个
①通过装备、附魔、小吃小药、仇恨增益技能提高自己的仇恨增益。
②提高伤害。
但是显然,副本中为了生存,T是很少会使用DPS装备的,所以方法只有①,一般可以理解为,通过优秀的配装,解放出自己的仇恨附魔位置;通过合理的技能奇穴搭配,提高仇恨增益效果的覆盖率。
当然,实际战斗中,提高仇恨并不一定需要提高单个技能的仇恨,而是可以通过增加技能数量、增加高威胁值技能的比例来提高总威胁值。加速是一个非常直接的方法、另一个方法就是选择优秀的“循环”。
循环指的是角色在面对boss时技能的释放顺序。
对DPS来说,优秀的循环指的是最高的秒伤,T也一样,优秀的循环指的是最高的每秒威胁值(当然T的循环还要注意覆盖易伤和减伤,这里暂时忽略)。和DPS一样,T也有许多的“爆发”技能,可以提升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技能的威胁值。
明尊琉璃体技能【极乐引】,使用后4s内技能威胁值提高100%(个人只熟悉明尊,就不举其他T心法的例子了)。实战中,利用这些爆发效果覆盖到高威胁值技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提高自身的仇恨。
举例①【朝圣言】在覆盖到足够的友方玩家时,每跳都会对目标产生很高的威胁值,是一个高威胁值技能,如果在使用【朝圣言】之前使用【极乐引】,就可以让朝圣言的前4跳享受到100%威胁值加成,从而提升自身的每秒威胁值,提高整体仇恨。
举例②明尊循环中,破魔和银月斩都是高威胁技能,那么想办法让极乐引的4s增益效果覆盖上两个破魔和一个月斩,也可以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整体仇恨。
强仇技能是剑网三仇恨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谓强仇技能,有两个效果
①复制目标当前最高仇恨;②赋予目标强制目标buff。
根据第一部分说的威胁值系统,如果队友已经对目标输出了很长时间,你很难通过打威胁让自己的仇恨追平队友,但是强仇技能可以瞬间解决这个问题。强仇技能可以让你复制目标的最高仇恨,换言之,可以让仇恨列表中的你瞬间变为100%,且所有高于100%的队友,在强仇后都会降到100%或之下。另一方面,强仇技能会赋予目标数秒的强制目标效果,换句话说,在效果时间内,boss不会因为某DPS的仇恨过高而转移目标。
顺带说一下,强制目标buff是分等级的。与控制分不同等级一样,强制目标效果也会根据强仇技能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等级。不同级别强仇之间的关系为“高等级强仇可覆盖低等级强仇;低等级强仇对在高等级强仇状态下的目标无效;同等级强仇之前后使用的覆盖先使用的”。
以明尊的三个常用强仇技能为例,其强仇等级为【朝圣言】>【慈悲愿】>【极乐引】。
在明尊A使用【朝圣言】时,明尊B无论使用【慈悲愿】或【极乐引】,都无法给boss赋予强制目标效果,此时这两个技能都只剩下复制仇恨的效果。如果明尊A对boss使用【慈悲愿】,在效果结束前明尊B也使用【慈悲愿】,则boss会获得一个新的3s的强制目标效果。
三、威胁值和强仇技能的关系
有一部分新人,会因为自己仇恨不足,而把频繁使用强仇当作不OT的方法,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OT的仇恨阈值是120%,那么,如果利用优秀的配装和循环,全程保证,每秒仇恨都是DPS的两倍以上,即DPS的仇恨全程不超过50%,那么就根本不需要强仇技能,因为根本不会被OT(忽略boss可能的特殊阶段)。
而遇到特殊阶段和特殊情况,如自己重伤(脱战后自身仇恨清零)、突然出现的小怪、DPS装分远高于自己且boss机制导致无法打出最优秀的仇恨循环等,就需要强仇技能来应急。
因此,二者的关系就是,在依靠循环保证仇恨的前提下,利用强仇技能处理突发情况,新人切勿无脑按强仇。
四、实战中如何避免被OT
所谓OT,指的是boss因为仇恨情况,攻击T以外的玩家。其机制为:当有其他玩家仇恨超过当前目标仇恨120%时,boss会重新选择场上仇恨最高的玩家为目标。
实战中一半有如下3个情况:
①T的仇恨没有做好,DPS过于暴力,仇恨超过了120%,OT;
②主T重伤脱战,仇恨清零,被战复后boss攻击其他玩家,OT;
③boss选择玩家释放技能(点名),技能结束后,主T仇恨未达到被点名玩家仇恨的120%,boss继续攻击被点名玩家,OT。
情景①确定boss短时间内无点名技能时,在DPS到达100%以上120%以下时(推荐110%)使用强仇技能,此时强仇会复制DPS的仇恨,使得其仇恨降低到100%左右,然后使用一些高威胁技能,和DPS拉开差距,避免OT。
情景②重伤时考察自己的强仇技能CD,在被战复后,拉近距离使用强仇技能,并在强制目标效果时间内使用高威胁级技能,提高自己的仇恨,避免OT。
情景③这是一般副本中最容易出现的情况。队友100%时,若自身仇恨超过120%,则当自身为100%时,队友仇恨低于83%。换言之,boss点名技能如果点到任何仇恨超过83%的队友,在点名技能结束后都会OT。这种情况下需要在点名技能即将结束时,使用强仇技能,则点名技能结束后,boss会因为强制目标效果直接选择主T为目标,从而避免OT。
当然,上述的三种情况都是在自身仇恨不够,DPS超过安全范围时的处理方法,如果战斗中可以合理使用技能,保证DPS仇恨全程在安全范围内,则并不需要上述的处理方法。
17173剑网三专区授权发布,未经原作者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明教吧@月光下de熊
更多剑网三T攻略尽在17173剑网三专区
投稿请联系QQ: | 云荒,17173剑网三专区感谢有您。
手机看攻略,电脑玩游戏两不误!
加点再也不需要切来切去啦~
【剑侠情缘OL3】最新消息第一时间推送给您&p&这种皮肤状况常常跟遗传,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内服某些药物和使用油性有阻塞毛孔作用的护肤品有关。过多地暴露于紫外线也可以引起或加重这种状况。想把长时间扩大的毛孔收缩到正常是难以做到的。但正确的处理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改善毛孔状况,减少和阻止毛孔进一步扩大。对于这种肤质的处理上跟痘肌的护肤差不多。首先要选用合适的护肤品,避免使用有阻塞毛孔作用的产品。避免使用油性产品,尤其含有椰子油,可可脂,橄榄油,小麦胚芽油等有阻塞毛孔功能的油性产品。建立一个好的护肤程序。&/p&&ol&&li&&p&洁肤: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洁肤产品,每日两次用温水清除表面的污垢和过多的油脂。
洁面时不要用力过度,不要时间过长,重点放在黑头区,按摩20-25秒钟即可用清水冲净。以免过度刺激皮肤。避免使用热水清洁。使用彩妆者每晚需将妆卸净,再认真洁面。一定不能带妆过夜。&/p&&/li&&li&&p&定期去角质:根据情况使用含水杨酸和果酸成分的温和磨砂膏每周去角质1-2次。避免使用过强的酸性脱角质产品和DIY产品。敏感性肌肤可选用含有燕麦成分的产品。&/p&&/li&&li&&p&洁肤后使用爽肤水来收缩毛孔。注意避免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爽肤水。&/p&&/li&&li&&p&选用无油型面霜和含有调整皮肤功能的活性配方。如:维生素B3,维生素A等。&/p&&/li&&li&&p&防晒是防止毛孔扩大的重要程序之一,不能省略。注意选用不阻塞毛孔的防晒霜。&/p&&/li&&li&&p&使用法国绿泥每周一次鼻膜护理能有效地拔除过多的油脂,清洁阻塞的毛孔。&/p&&/li&&/ol&
这种皮肤状况常常跟遗传,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内服某些药物和使用油性有阻塞毛孔作用的护肤品有关。过多地暴露于紫外线也可以引起或加重这种状况。想把长时间扩大的毛孔收缩到正常是难以做到的。但正确的处理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改善毛孔状况,减少和…
敝实验室测试并推荐过的防晒产品:&br&欧莱雅水漾清爽防晒露SPF30(不贵同时波段全)、&br&大宝SPF20(便宜大碗防晒够)、&br&小金瓶SPF50/PA++++(防水一流游泳爬山首选)、&br&资生堂新艳阳Urban Environment Extra Mild防晒霜(纯物理、防水但不必卸妆)、&br&DQ舒安倍护SPF25(简洁温和)、&br&雅漾小金刚(防晒波段全不必卸妆防晒力惊人)&br&&br&至于某日本产被赞肤感好到爆,某宝只卖四五十块的那款,如果只用一个字形容其防晒效果,那就是:渣。
敝实验室测试并推荐过的防晒产品: 欧莱雅水漾清爽防晒露SPF30(不贵同时波段全)、 大宝SPF20(便宜大碗防晒够)、 小金瓶SPF50/PA++++(防水一流游泳爬山首选)、 资生堂新艳阳Urban Environment Extra Mild防晒霜(纯物理、防水但不必卸妆)、 DQ舒安倍护SPF25(…
我把废话删了些,方便阅读&br&—————————————————&br&&br&&b&研,我考了。而且一直坚持着复习下来的,但是,考完以后我感觉不大好,所以很大程度上我可能是个失败者&/b&…所以,如果有的小伙伴觉得失败者的经验不可取,&b&我也可以给你们推荐身边已经成功了的师兄师姐的联系方式…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如果能找到有经验的人指点你们一二,是好事,但是,还是那句话,经验只是经验,更多的要自己琢磨!!!来问我也可以的,我不怕打扰的,尽管来问吧,乐意解答~&/b&&br&&b&&br&另外,我的公众号里有一些经验整理和相关推荐,还有更详细的经验贴,欢迎你来~&/b&&br&&b&公众号:muhaha0621&br&&/b&&br&&br&&br&&br&&br&&br&&b&新闻传播类的同学可以关注下这个微博:夏日之阳传媒考研。&/b&这是个中传的博士师哥,主要负责新闻类传播类学硕专硕都有,人很好,超级好,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他,他是十世修来的好人(不过吃了不会长生不老哈不要乱想……对不起我最近被西游记洗脑很严重………=_=),专业课方面他很有经验,跨考的同学尤其推荐关注下,可以跟着他的节奏来,考什么学校都可以的,不止是中传…尽管骚扰他吧,他很耐似的…比我还耐似…( ̄▽ ̄)&br&&br&&br&————————————————————————&br&&br&二更:&br&&br&总结了一些问题,我再来补充一部分,这是最后次更新了,以后不更了。有什么问题直接来问我吧:&br&&br&背单词的事:因人而异吧,有的习惯用手机,有的不喜欢,我就是不喜欢看着手机背的,早期用过app,推荐乐词或百词斩或扇贝,这些是身边人用过觉得还不错的,具体哪个好我还是建议大家去试试看。app其实自带那个背诵曲线,它每天会帮你复习之前的,我有注意过,其实就是按照那个曲线来的,我用的乐词,背了一段时间后感觉成效不大,7月开始我就用的书背了。单词书市面上很多,我用的那个比较偏,是很早之前什么都不知道随便买的,但我还是拿来把核心词汇背了。推荐红宝书,大家都说好呀。&br&时间安排以及作息问题:这挺重要,我之前忘记说了,不少人来问我,现在可以开始了吗?开始做什么呢?&br&我的建议是:&br&1,先确定好你具体到底要考什么专业和学校。我知道,可以跨考了,所以很多人想借考研来跳出已有的不喜欢的专业,想借此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我明白,我太明白。但是,也要中和实际。有的专业真的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它有的要求不一样的。所以在确定之前,一定要借助各种资源渠道了解清楚你想考的那个专业。了解什么?参考书目,招生人数,初试要求,复试要求等等,再结合自身情况,确定你是否要考这个。这点很重要。漫漫长路,第一步没有选好,后面会后悔,会犹豫。考研是经不起这些的,选好一个目标,它要能支撑你一直坚持走到最后。你要确定你可以一直保持对它的热情到最后。不能确定?好的,那么选好了目标,就坚定吧,哪怕后面发现它其实很遥远,哪怕后面发现它招生又减少了(这都是我的真实情况……),也不要动摇,告诉自己,就这样走下去吧。&br&2,总体时间:分三段,前期打基础,中期强化,后期冲刺。强化大概是暑假和九十月份的时候,这段很关键。冲刺时段,其实大家都是主要抓政治了。我再多说几句政治吧——这是一门神奇的学科,每年政治事件考到12月,就是说该年的试卷里出现的事件啊会议啊什么的,一直考到12月的时事。所以,最后阶段政治是大头。&b&建议暑假开始政治。专业课要一直重视着&/b&,&b&它的分值最重。英语则是不管怎样都不能落下。&/b&&br&3,作息安排:这个很重要!&b&&u&一定要有计划,一定要有计划,一定要有计划!!!&/u&&/b&我知道,肯定很多人和我一样,其实生活里不是个特别有计划的人。但是,考研这事,必须要学会有安排。&b&小到每一天每一小时,大到每一周每一月每一阶段,都要有安排。&/b&我举个例子吧,有一段时间我每天的安排是这样,注意,是有一段时间,随着任务的完成,我都要调整时间安排的:&br&早上一小时单词(8—9点,或者早半个小时)或者半小时单词半小时作文,一个半小时小时政治(9—10:30),一小时专业课(10:30—11:30),然后吃饭,这是我个人的习惯11:30吃饭;&br&中午午睡一会儿&br&下午一般两点开始看书,一小时英语阅读(2—3点or3点半),两小时专业课(—5点半)这也是我的习惯5点半吃饭;&br&晚上一般七点开始,晚上一般我都是看专业课了,基本上都是,有段时间在按照那个曲线背单词,所以会有半小时温习下白天的单词。&br&有句话叫计划赶不及变化,没错。但是,&b&你可以随变化而改变你自己的安排,不变的是,你的任务,要完成。这是一种决心。&/b&&br&今日事今日毕。但是如果实在实在没有办法了完不成,&b&请至少一定把英语的任务完成!!!&/b&&br&至于作息时间,前期每天八小时学习就够了,最好十一点睡觉,后期,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的话,可以把学习时间延长到9—10个小时,&b&建议要睡午觉&/b&,多少眯一会儿,不然下午效率会很差。&br&&br&&br&———————————————————————————————&br&&br&&br&&br&我再来更新一下…突然想起了觉得可以推荐一些东西:&br&&br&app:&br&1,考研帮:这个很好,有很多干货,还有一些考研相关事宜,值得看一看&br&2,粉笔考研:这个是做题的,但是只有政治和英语,英语我没做过,政治我后面才下下来做的,缺点是要联网才能做,优点是题多呀,而且每次也就15道选择题(政治选择题很重要!!!)&br&&br&&br&微博:&br&传媒老跟班:它有免费的一些资源(视频什么的),可以关注下&br&研招网:好像叫这个,大家可以去搜,关注一个类似的,是为了有时候可以获取一些相关事项的通知,比如报名什么的&br&何凯文,王江涛:凯文偶尔会发些题材可以看下,王江涛最后会发高分作文,很有借鉴意义&br&蒋中挺,肖秀荣:这只是我关注的,大家也可以关注别的,他们偶尔会给你打打鸡血,偶尔也有些知识梳理或者复习建议,我觉得挺好的…&br&&br&&br&&br&&br&&br&以下是原文&br&&br&&br&———————————————————————————&br&&br&&br&&br&&br&&br&&br&絮絮叨叨说了好多,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列个目录吧…但是感觉还是有点混乱,大家凑合看吧,纯手工码的!码了两天了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可以不用全部看完,选你想知道的看吧,有问题也欢迎来问我,乐意解答~虽然我可能今年并不能考上,但真的,收获很多,经验很多…&br&&br&目录:&br&第一部分:絮叨废话—关于我的基本情况;&br&第二部分:雪的教训—关于我的真实经验&br&
1—4相关背景问题&br&
5政治英语经验&br&
6—7学习资料和经验贴问题&br&
8其他&br&第三部分:再次絮叨—考研教会我的事&br&&br&&br&&br&&br&&br&我从来不知道自己长大后要做什么,也没有想过。中考的时候,只是想要好好考然后留本校。高考的时候,只是想要好好考然后去感受下大学生活。到了大学。一切,就此改变。&br&我开始放宽松,不用像高中那样每天都满满的课。我开始没了斗志,每学期期末考试都是临时抱佛脚只求不挂科。我开始享受自由,逃课睡觉看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br&我想,大部分大学生都一样。&br&直到到了必须要做决定的时候。我却选择了考研。&br&我的成绩在年级算中下了,我也不是一个做事很有目标很有计划很有决心的人,我不止一次担心自己坚持不下去,&b&可是,从三月份到现在,我就这么一直怀疑着怀疑着怀疑到了最后,怀疑到了我考完最后一门踏出教学楼的那一刻。那天,正好是晴天。那一刻,阳光很好。&/b&&br&有过想放弃的时候,有过很失望很难过很无助的时候。最难忘的是有一次,我记得那是离考研还有60天的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爸骂我,他说,这么多年来其实我都是失败的,不管做什么事。他说,你考不上的,何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我被他说哭了,哭着跑了出去,跑出去时都还想着我要去看书了。我醒过来,发现自己真的满脸都是泪。一想到那个梦,眼泪继续不停地流…&br&可我还是走下来了。&br&考前几天真的难熬,以为自己完了以后要疯耍,但是真的考完了出来,什么都不想说不想做也不想发什么,&b&只想自己静静地休息,看没看的电影,追没追的剧,可以自在地听想听的歌,走路不用再大踏步,在餐馆等饭上来的时候不用再看书,打开手机不用再限制自己耍手机的时间,桌子上不再堆满书,多聊一会儿天不会再觉得负罪,不用再计算时间,不用再提心吊胆,不用再担心晚睡了起不来,不用再担心书看不完,不用再脑海里不停规划科目安排,不用再屏蔽一切的推送…&/b&&br&因为能够做的真的都做了,不能做的我也真的改变不了什么了。&br&很多人都说,你坚持下来真是不容易,然而有很多人真的只是说说而已,只有我自己,最明白,有多不容易,特别对于自己而言。&br&只有我自己,最了解,我承受了多少,收获了多少。&br&今天去参加了年级的一个专门针对考研党的就业辅导会,听到了一个消息,我们系每年考上研的也就20多吧。我想了想,觉得身边努力的人有很多,远远不止20个。但可能现实就是这样的。我算了一下,估计了一下,我可能并不在这之间。虽然自己尽力了,但是有些事,真的并不是尽力了就能够成功的。&br&但是,我还是想从过来人的角度说一下我的感触:&br&&br&&br&1,&b&不要太依赖于别人的经验,每个人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b&。我知道,这话很空,但是,真的是这样。不要总是依赖别人的经验,更多的需要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实践。别人的经验是别人走出来的,只能作为参考,更多的要自己去摸索。&br&&br&2,&b&如果可以,最好不要在家里,除非,你真的觉得在家里的效率要高很多。&/b&我大学宿舍共四个人都考研。这一条是我在四个人以及一些身边的人中总结出来的。我在学校呆过,在家里呆过,也在宿舍呆过,最后证明,虽然在家里的效果比我预想的好很多,但是,气氛不对,远远没有在教室的好。不仅是我,我们宿舍都这么觉得。而且回学校后,会更有那种氛围,学习的气氛。没错,家里太舒适。&br&&br&3,&b&找到和自己考相关学校和相关专业的组织&/b&。这个我觉得比较好。我是跨考,很多事情不清楚,所幸,遇到了一个师兄,他有办自己的班辅导专业课,也有卖专门的笔记,而且,有Q群,大家平时在群里只能讨论问题。我觉得这个很好,有问题可以有问的地方,而且,有一些信息比较重要的,这样一个群体你可以求助。况且,容易找到归属感。去哪里找?很多渠道的,贴吧,微博都可以,不过要小心不要被骗了。&br&&br&4,&b&关于心态&/b&。本来只是想来简单说说,没想到真是控制不住。太多想说的了,一路走过来感触颇多。心态问题,我想说,大家都有挺不住的时候,我们宿舍四个,每个人在过程中都徘徊过犹豫过想放弃,也都好几次坚持不下去压力太大,但是,还是坚持下来了。如果中途放弃,那么,你前面走过的路算什么?记得很早听过一个课,那个老师说了一句话,我至今记得,他说,&b&你要是觉得自己考不上的时候,你就看书吧&/b&。不要觉得不可思议,到了你真正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沉迷其中而有乐在其中。&br&&br&5,&b&关于具体学科问题&/b&。我没有考数学,但是如果有想知道数学怎么复习的我可以问问我的室友,她有一堆雪的教训…我说说政治和英语吧。&br&&b&首先说英语。&/b&大家,&b&千万不要把考研看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这世上没什么事是简单的&/b&,如果你想把它做好的话。我的英语是个很虐的故事。我一直以来英语都不差,初高中都是班里前几那种,四六级都是裸考过的。但是!这都并没有什么用!当我开始做英语阅读了,我的内心对英语的所有自信瞬间完全崩塌掉…我看着自己错的阅读,就感觉它们在扇我耳光。然而,英语这种东西,是最难在短时间内提升效果明显的学科…我现在依然不敢保证它到底考的怎么样。但是,因为它对我来说虐我最多,所以我真的有很多话说:&br&(1).&b&背单词&/b&。这个大家都知道,单词很重要。我不说它多重要了,不背我觉得基本没法考。我只说下方法。我知道很多人很头疼背单词,我也是,后来有朋友推荐我一个方法,我试了,至少比我自己之前那么盲目地背好了很多。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叫&b&艾宾浩斯记忆曲线。&/b&去百度搜索,记得,一定要按照那个来,&b&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坚持!!!不坚持?别考了,考研首先拼的就是坚持。&/b&我比较那个,这个方法背单词了后感觉还不错于是我也拿来用在了专业课上…怎么说,效果还可以,但是,我的专业课总归是有走了弯路的…这个记忆曲线的核心其实很简单,就是重复。&b&一定要重复!!!&/b&&br&(2).&b&关于阅读。&/b&我开始做是七月,做真题,很崩溃真的,每次错很多,导致我很怕做很怕对答案。结合朋友的经验,时间还早的话可以试着翻译阅读全文,是比较费时,但是会有效果。我没有这样做,因为我总觉得太费时,这个大家要自己试试,后面我再说关于经验贴的事。我的方法,也是我室友,推荐了一个老师,我用了他的方法,后来做顺手多了。因为我可能是一直做阅读的方式不对,所以他的方法对我很有用。这个老师叫吴耀武,微博是本名,但他不怎么宣传自己。记得,前提是你觉得自己的阅读方法有问题你再去听,如果是因为单词积累不够,那请多背单词!后面我会有贴关于视频课的内容。&br&(3).&b&关于作文。积累。&/b&我的感觉就是要积累,不要等到最后,会来不及。也不要指望模版,老师很讨厌模版的。怎么积累?我没有做到,但我后面有这样来,虽然没用到(今年作文太那个了好不好…),但我觉得很好。做阅读时看到阅读里的好的句子短语可以摘抄下来,不时温习一下,培养出一种语感来。我这里有相关师姐的笔记,有需要的也可以私信我发链接给大家。&br&&br&&b&然后是政治。&/b&又是超多可说的。这个是最惨痛的教训…后面我政治做到哭…很多人都说很容易,但我觉得,这种事真的因人而异,我是文科生,然而,政治把我虐很惨(怎么什么都惨?专业课更惨…):&br&(1)&b&不要等到大纲出了才看政治。&/b&建议九月开始,做什么呢?听课!每年大纲会改一部分,但是,还有一部分不会改也改不了,那就是&b&马原和史纲&/b&。基本改的不多,马原是哲学和政经,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可能改,史纲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不能改。所以,先抓这俩部分。&b&马原偏难,要掌握框架&/b&&b&,&/b&除了哲学部分就是政经,尤其政经(个人感觉)很难理解。但每年会有3,4分左右。&b&史纲要抓脉络&/b&,即是历史发展的线索,而且,会有细节题。关于听课,推荐蒋中挺的,不是因为他打中了题,是他的史纲的确很不错。他今年的那个卷子我有做,然而…我没有看大题…所以,这个东西怎么说,真的有运气在里面。但是实力可以抵过运气。马原推荐阮晔。我觉得他讲的不错,而且他的背景还挺牛的。这是我听的,大家要自己去试听,不是我说的就是好,是我觉得他好你可以去试试看你觉得怎样。像我室友,有一个和我一样觉得他不错,另一个觉得他太啰嗦。她听的徐之明,据说也不错。这个我后面再补充下。&br&(2).&b&高能高能!!!大纲很重要大纲很重要大纲很重要!!!&/b&有时间多看大纲,因为,所有的题,基本都来自于它。怎么说,我过完两遍后开始做套题,感觉很差,于是我又看大纲,知道怎么了吗?不是说我立马就做的很好了,而是,我发现我做过的题里面的那些话那些选项,在大纲里都有!曾经有个师兄过了大纲五遍,政治考了75。注意,&b&不是说你也要看五遍,是要你知道,大纲多么重要。&/b&看的时候要细。&br&(3)&b&做题。&/b&要做的,真题借鉴意义不大,多做些套题吧,&b&记得,错题不要丢了,没时间整理就把卷子留着,考前可以看看。&/b&市面上套题很多,估计今年以后蒋五套要火了…蒋中挺的小册子很好,推荐必入。哦对了,关于错很多。一定会有小伙伴和我一样错很多,这个时候不要急,去厕所哭会儿就好了…哈哈哈开玩笑的哈,不过我还真有过,那是考前一天,做太差,一下子就崩溃了,在教室里不太好就跑去了厕所,哭了分多钟,出来回去就继续对答案看自己错了那些…&b&你没有过多的时间悲伤的,必须舒缓了情绪后继续奋斗继续努力。你没有理由不努力,因为大家都在努力。你没有理由不坚持,因为大家都在坚持。&/b&错很多,也别怕,说明你还有提升空间,每次做题不是考试,是为了给你自己&b&查漏补缺&/b&,是为了最后次的绽放。所以,有查到你漏掉的地方,恭喜你,这一题,你不会再错了。&br&&br&&br&6,关于经验贴和视频。其实我前面已经说了经验贴的事,可我还要再次强调。&br&&b&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不要迷失在别人的神话里!&/b&&br&&b&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不要迷失在别人的神话里!&br&&/b&&br&&b&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不要迷失在别人的神话里!&/b&&br&&br&这句话来自我的一个师姐。伴随我走过了全程。不要迷失在别人的神话里,牛的人有很多,做你自己就好。经验贴给的是经验而不是必须要那样去做,大家看了会发现不是每个经验贴都一样,要你自己再去揣摩,我知道我说的有点不清楚,在哲学上,原理就是,你不要多想多说,要去做,&b&只有实践了,你才能获得最好的经验。&/b&所以,以上关于两门课程的我的经验,真的只做参考,不过必须得知道两件事:&b&英语单词很重要,政治大纲很重要。&/b&其他的大家要是觉得我有诚意,可以去看看去试试看自己到底适不适合。&br&&br&&br&7,视频课。淘宝有,我没有报班,买的淘宝。我们宿舍二二分。两个报了班,两个造福了淘宝…&b&淘宝&/b&很万能的大家要好好利用!!!还有一个叫做传媒老跟班的微博,它里面有分享的很多视频可以去看看。&br&&br&8,其他。我的专业课是&b&传播学&/b&方向的,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来问我,我还有一些资料或者是师兄师姐可以推荐。再补充几个微信公众号,就是蒋中挺和何凯文的。蒋中挺的叫 &b&老蒋讲政治&/b&,其他有冒牌。&b&何凯文&/b&,我没有推荐他的阅读,个人听了觉得不适合,但微信做的很好,而且他很温暖哦~还有石磊,考试机器…这些微信号我觉得可以平时没事看看,&b&日积月累&/b&,会有好收获。&br&&br&&br&&br&&br&&br&不知不觉自己居然写了这么多,这都是雪的经验啊…我可能是没有机会了,大家一定要加油~&br&&br&我问我的室友,考研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个是这样说的,考研教会我坚持教会我做事要有计划。还有个说,教会了我好多哲理,我现在都还是好辩证。&br&考研教会我的事是,原来我还没有太老,原来我还会努力,原来我还可以让自己出乎意料,原来我还有初心,原来我可以战胜许多。我还记得我有一个室友说,她觉得她自己大学四年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报了名考了研,她说,考研这一路带给她的太多,她好想建议师弟师妹们都考考研囧………&br&&br&&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87& data-rawheight=&287& src=&/v2-536b24da97ea0acb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7&&&/figure&
我把废话删了些,方便阅读 ————————————————— 研,我考了。而且一直坚持着复习下来的,但是,考完以后我感觉不大好,所以很大程度上我可能是个失败者…所以,如果有的小伙伴觉得失败者的经验不可取,我也可以给你们推荐身边已经成功了的师…
两天前在某处做了一个时间管理的分享,反馈还好,于是整理了一下内容,分享给大家,希望有所帮助,推荐拖延症、对日程表感兴趣,希望提升工作效率的朋友阅读。&br&&br&&br&&u&(话说收藏是赞的近3倍,什么鬼,都偷偷地搞私活,不想分享出去让别人知道啊,年轻人,你们这样纸是不行滴呀!我为你们捉急呀!)&/u&&br&&br&&br&1,&br&&b&如何长时间高效学习,我觉得应该分成两部分。&/b&&br&&br&&br&&b&&u&长时间 + 高效&/u&&/b&&br&&br&客观上讲,长时间是比较容易的,很多人也都是在这方面下工夫,但是高效却难。&br&&br&小学时课本上学《愚公移山》,我是真不能理解的,在我看来,愚公所作所为,既无意义,也无价值,当然,这可能跟他们那时候也没什么娱乐消遣有关系。&br&&br&换到现在,愚公绝对是长时间工作的典范,但是高不高效呢,太低效了,真正高效的是后来帮他移开了山的大BOSS,因为他真正掌握着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br&&br&就我来说,长时间学习是肯定没问题的,但是不是高效呢?&br&&br&我一直以为自己是高效的,直到2011年,因缘巧合的看了《奇特的一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尝试做了时间日程表。&br&&br&然后,惊呆了!&br&&br&&b&我本以为自己一天认真工作学习,怎么着也有8个小时,可是最后一看,有记录的工作时间才3~4个小时!&/b&&br&&br&&b&时间都到哪儿了?!&/b&&br&&br&&b&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做日程表记录,到现在,有5年了。&/b&&br&&br&我知道有人一定会留言,活得累不累,在这儿正面回一下,不累,而且很享受。&br&&br&我从中拿到了好处,占了便宜,快活极了。&br&&br&&br&2,&br&我要讲的,大致是以下四点,然后会补充一些别的,所以本文会略长,建议有时间静下心来看,不适合边吃边读。&br&&br&我有一个偏执的习惯,就是吃东西的时候从来不看东西,我以为这是对文字作者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对食材的尊重。这是题外话,略过。&br&&br&&figure&&img src=&/237b70a1eb5c47cdb2efaa_b.png& data-rawwidth=&703& data-rawheight=&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3& data-original=&/237b70a1eb5c47cdb2efaa_r.png&&&/figure&&br&需要提前说明一点:要讲的四部分里面,很多东西是重合的,这不是糊弄,而是很多道理本身就是这样简单,只是我们人为的把它搞复杂了而已。&br&&br&重复一遍:大道至简!&br&&br&&br&3,&br&&figure&&img src=&/b9eabf6afb51924ccc61a0_b.png& data-rawwidth=&719& data-rawheight=&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9& data-original=&/b9eabf6afb51924ccc61a0_r.png&&&/figure&&br&大家不要纠结于那个百分比的数字,那个是随便写的,要关心的,是这些情况,是不是正在你身上发生。&br&&br&很多时候,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很努力,什么朝九晚五忙成狗,什么天天都是996,但你的时间真的是拿来工作了么?&br&&br&很多时候,你的工作就是上面这样,以为很努力,其实只是低效率,然后发个朋友圈,在别人还未感动之前,自己先感动了自己。&br&&br&&br&4,&br&&figure&&img src=&/e7be6fa7a61db15a6f1f776_b.png& data-rawwidth=&715&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5& data-original=&/e7be6fa7a61db15a6f1f776_r.png&&&/figure&&br&1)&b&纯粹工作时间,是指你真正拿来工作的时间。&/b&&br&&br&冲咖啡,拉个花,美美的享受了半小时,这个不叫纯粹工作时间,同理,吃喝拉撒都不叫纯粹工作时间。你会说,是的,我冲了个咖啡拉了个花,美美的靠在办公椅上,但我在想项目策划啊,在想文案啊,这个怎么不能唤作纯粹工作时间了?&br&&br&我的回答是,你随意,你觉得算就算呗。&br&&br&2)&b&为什么要记录纯粹工作时间,很简单,因为纸和笔是不会撒谎的,会撒谎的是你。&/b&&br&&br&如果你真的认真仔细的做了记录,那么必然能够客观反映你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这样当你用心调整时,必然会有所提高。&br&&br&3)在你一开始记录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不仅仅做不到长时间的工作与学习,工作效率也堪忧,这时候,请一定不要逃避,更不要糊弄自己,随便把什么都记录了进去,恨不得把造人作业都当成健身运动算进去,这样不好。&br&&br&这样你就让记录日程表这件事,失掉了意义,我们的目的不是成绩单好看,而是切切实实地提升自己,既能增加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又能提升效率。&br&&br&&br&5,&br&&figure&&img src=&/c9c915b8eb10d0bca75f6d3_b.png& data-rawwidth=&714& data-rawheight=&3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4& data-original=&/c9c915b8eb10d0bca75f6d3_r.png&&&/figure&&br&&br&前面提到的《奇特的一生》,就是描述了柳比歇夫的生平。&br&&br&柳比歇夫,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著作,后面的几百字介绍,我用两个字来总结一下吧:&br&&br&&b&碉堡,牛逼!&/b&&br&&br&他在26岁时独创了一种“时间统计法”,通过记录每个事件的花销时间,通过统计和分析,进行月小结和年终总结,以此来改进工作方法、计划未来事务,从而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期间他不断完善这一统计方法,并一直沿用了56年直到逝世。&br&&br&&figure&&img src=&/e823d09fac_b.png& data-rawwidth=&712&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2& data-original=&/e823d09fac_r.png&&&/figure&&br&&br&&br&数十年如一日,柳比歇夫都是这样记录的。&br&&br&在我看来,柳比歇夫真正做到了长时间和高效率。&br&&br&关于《奇特的一生》这本书,比较枯燥,对于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推荐只读一下时间管理那部分就可以了,其它部分不是很有必要去读。&br&&br&&br&6,&br&&figure&&img src=&/83c4599868eef96e017a4_b.png&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3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1& data-original=&/83c4599868eef96e017a4_r.png&&&/figure&&br&&br&有一句话说在前面,很多朋友有一个习惯,就是看到某个文章,卧槽,牛逼,然后点一下收藏。&br&&br&然后,那个答案就永远地尘封在了收藏里,此生再没有被翻过牌子。&br&&br&然后一百年后,一个稚龄少年在一本笔记里,发现了太爷爷留下的的知乎账户,登上去以后,在收藏夹里看到这篇文章,发出了和太爷爷一样的惊叹:卧槽,牛逼!&br&&br&然后跑去给太爷爷烧了一柱香,表示感谢,此后逐渐成长为一代……&br&&br&咦……画风好像有所改变,让我强行拉回先!&br&&br&我希望,看了这个答案,如果感觉不错,那就马上去试一下,我们要讲究学以致用,这样才会有一寸一寸的提高。&br&&br&不是明天用,也不是后天用,是等一会儿看完了,马上用。&br&&br&你不要马上夸我,不能我说好就是好,首先你得用一下,用完以后,你就会发现——&br&&br&DUANG!!!&br&&br&是真的好用啊,然后你就不仅自己用,还会推荐给你的同学和亲人用了。&br&&br&关于精确记录为什么是第一要则,不再赘述,因为你不精确记录,这个事情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了。&br&&br&事实上,精确记录确实是非常难的,分两方面,主观和客观。&br&&br&客观呢,是你没条件及时记录,出门在外见客户啦,手头的活儿太忙啦,啦啦啦啦,等等等等。&br&&br&主观呢,是你发现自己一天啥都没干,又混过去了,不甘心,所以就更倾向于给自己填一些模棱两可的时间记录。&br&&br&&blockquote&冷叔,什么叫模棱两可的时间记录?&/blockquote&&br&这是个好问题,比如思考人生啊,做计划啊,寻找思路啊之类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以算,说白了,就是自欺欺人。&br&&br&我的建议是,实在不行,就随身一纸一笔,纸可以是便笺什么的,卫生纸也行,做了什么随手记一下,然后晚上整理,相信我,花不了五分钟。&br&&br&但你收获的,却是巨大!&br&&br&&br&7,&br&&b&选适合自己的日程记录方式,而不要追求完美和完善。&/b&&br&&br&生活中,我见过的最可笑的一类人,就是为了给自己的懒惰、无能、失败找借口,而自称完美主义。&br&&br&那个谁,我知道说到你痛点了,但你也不要点反对+没有帮助嘛,这样真的大丈夫么?&br&&br&你还点!!!&br&&br&就像健身一样,你一上来就要吃最好的蛋白粉啊,肌酸啊,谷氨酰胺啊,但其实你的锻炼强度呢,根本还用不着这些。&br&&br&因此找适合你的很重要,毕竟每个人的工作性质不同,内容不同,理想和目标也不同。&br&&br&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别忘了你的初衷!&br&&br&我们的初衷是,也应该是切切实实的自我提升,更多时间的工作和学习来充实自己,同时更好地提升效率,而不是为了账面上的好看,瞎涂些虚的时间和工作记录来哄骗自己,这个是没意义的。&br&&br&&br&8,&br&&br&下面我拿自己的日程表举例,来作简要说明:&br&&br&&figure&&img src=&/9bdfc6aefdced_b.png& data-rawwidth=&584& data-rawheight=&5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4& data-original=&/9bdfc6aefdced_r.png&&&/figure&&br&最一开始,我的记录是这样的,推荐新手使用,优点是很直观,也不容易糊弄自己,他就像是你时间轴的坐标,很精准的让你看到你在某一时间做了些什么。&br&&br&缺点是记录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切记,不要记录吃喝拉撒这种流水帐的东西,没意义的。&br&&br&但是,在用这个记录了很短的时间后,我就发现了自己在时间管理上的漏洞和问题,然后针对性的去做了调整和改良。&br&&br&&br&9,&br&&br&这是改良了两版的日程表,现在笔记软件这么多,随便哪个都可以做,就是用Word自带的功能做个表格也行啊,实在不行,买个三五块钱的笔记本也行啊。&br&&br&&figure&&img src=&/2e602ab063ec5d7b654fbc1e3a6a59c6_b.png& data-rawwidth=&766& data-rawheight=&5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6& data-original=&/2e602ab063ec5d7b654fbc1e3a6a59c6_r.png&&&/figure&&br&在这一版本里,我对原来的日程记录做了较大的调整,不细说了,如图。&br&&br&在此要强调一点,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做这个表格和记录,比如你的工作是财务或者金融,那肯定不会是我这样的表格。&br&&br&重复一遍:&b&选适合自己的,而不是最好的。&/b&&br&&br&不仅仅做表格,恋爱婚姻亦如此。&br&&br&&br&10,&br&&br&在使用了一年多以后,我对日程表又进行了改良,大家会发现,越来越简单了。&br&&br&&figure&&img src=&/fcb6f94a22_b.png& data-rawwidth=&706& data-rawheight=&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6& data-original=&/fcb6f94a22_r.png&&&/figure&&br&我在奋斗一栏,会写当天做过的一些值得记录的事情,或者矫情一点,就是梦想进度条,所以为梦想付诸的时间,都可以算进去。&br&&br&而备注一栏,则随便写写划划,但更多的是看到了什么有意思的文字,随手摘进来,然后月底统一整理总结一次,按段子、名人名言、各门类知识等等,细分的整理一下,这些就是当月的收获。&br&&br&不要小看这些碎片的积累,等你积累的多了,就是一大笔财富。&br&&br&到了现在,日程表基本固定就是这样了,不过有一点,2015年后半年开始,我不记录睡眠时间了,因为已经养成固定习惯,每天就是7小时10分钟左右的睡眠,既然如此,再记录又有什么意义呢,无非是每天多写了几个字,多看了两眼表。&br&&br&&b&所以,不要纠结和拘泥于形式,要始终记得,所有的记录都是为了让你保持自律,而自律是为了让你拥有更好的工作效率,把时间安排得更好,更加的自由,不受拘束。&/b&&br&&br&&b&千万不要搞形式主义,这些东西你是写给自己的,不要自己照镜子,都像在镜头面前一样搔首弄姿。&/b&&br&&br&&br&&b&知道你早晨起不来,别想了,戳进来吧:&/b&&br&&b&&br&&br&&br&&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不好的运气可以多大程度上毁掉一个人的努力? - 张兆杰的回答&/a&&/b&
两天前在某处做了一个时间管理的分享,反馈还好,于是整理了一下内容,分享给大家,希望有所帮助,推荐拖延症、对日程表感兴趣,希望提升工作效率的朋友阅读。 (话说收藏是赞的近3倍,什么鬼,都偷偷地搞私活,不想分享出去让别人知道啊,年轻人,你们这样…
&b&不定期更新&/b&&br&&b&&br&虽然我也很想告诉大家一种简洁明快的“欲罢不能的学习方法”,然而,在我看来,并没有&/b&&br&&b&以下都只是一些较好的学习方法或关于学习的思考&/b&&br&&b&多思多行,提出你自己的方法吧&/b&&br&&b&&br&最新更新:&/b&&br&&br&每次我折腾电脑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个莫名其妙的欲罢不能的状态。&br&比如 搞LFS什么的,不解决就不想吃饭,不想睡觉,而且真的不会感到困哦,凌晨五点也不困哦。&br&你也有类似的状态吧,那么为什么会这样?&br&&br&&b&************** 启:学习成瘾 ****************&/b&&br&&br&其实,欲罢不能 说白了就是一种&b&成瘾&/b&状态,就像网瘾,烟瘾之类的。&br&学习,也是可以成为形成一种成瘾状态的。&br&&br&要成瘾,关键是形成正反馈,说的直白点,就是形成越学越爽,越爽越想学 的循环。&br&然而,由于一般的学习的成效,往往来的比较慢,不像网络、香烟一样,当场就让你爽,所以难以形成强烈的及时的正反馈。&br&但是,这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自我培养与训练(需要了解自己、了解 人),形成正向循环激励的。&br&比如,学习一项新的东西的时候,务必 务必!! 在最初的三天内,(最好是三小时、或三分钟内)让自己尝到甜头。 就像,学编程,最好三个小时内,作出个让自己感到“卧操,我怎么这么牛逼”的东西,而不必搞清楚那些原理与概念什么的。这样,最初的成就感能支撑你向前走一段时间,渡过最初的攻坚期,达到在外行看来有些牛逼的程度。然后,你就可以通过不断地在别人面前“显摆”获得成就感,支撑自己走下去。&br&&br&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所需的核心技能,让自己有动力&自主&顺利地继续学习。&br&参考:&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学习一个新领域的知识的最佳方法和最快时间各是什么? - 学习&/a&&br&************
更新下这部分,关于 快速有效的学习方法,BEGIN **************&br&结合上面链接中的TED(《The first 20 hours-How to learn Anything. Josh Kaufman》)和其他相关的书籍&br&核心:“刻意练习”&br&“刻意练习”其实就是上面的TED中的核心方法,也是“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核心。&br&该TED中所提到的“20小时快速入门学习方法”的四个步骤:&br&1. 分解、细化技能(定位自己真正需要的技能,避免目标泛化)&br&2. 学习 直到 能够自我纠正(获得能够得到“及时反馈”的能力)&br&3. 排除干扰(保持精神高度集中)&br&4. 持续学习20小时(核心在于:越过“困难边界”,克服“陌生”,达到“入门”)&br&&br&而“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核心“刻意练习”的四个方面则是:&br&1. 只在“学习区”练习&br&2. 大量重复练习&br&3. 获得及时有效反馈&br&4. 保持精神高度集中&br&(&b&不符合“刻意练习”理论要求的学习过程,即使持续十万小时也并没什么卵用&/b&)&br&&br&可以看到,“20小时快速入门学习方法”是符合“刻意练习”的。&br&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能让你更快、更顺利地获得正向反馈激励,从而更有利于持续前进。&br&&br&参考:&br&&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401018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哪来的天才?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tech/learn-program-psychology.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何学习一门新的编程语言?——在学习区刻意练习&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51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怎样练习一万小时 <<
学而时嘻之&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100/comment-page-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天才训练指南 <<
学而时嘻之&i class=&icon-external&&&/i&&/a&&br&***************************
*************************&br&&br&&br&各人的价值观不同,重视的事物不同。一般而言,大家都是有虚荣心的,所以“显摆”这个途径是比较通用的。当然,如果你与众不同,你需要把学习和你所重视的价值&事物联系起来,比如:追女生、获得认可、获得财富、证明自己、报仇雪耻等等。&br&也就是说,要找到&b&动力!动力!动力!&/b&&br&让学习成为你 获得自己所渴望的事物的 最习惯&最顺手 的方法,就像你口渴就想喝水一样,形成“路径依赖”。&br&&br&举例:&br&1735年,28岁的欧拉发现了新的行星轨道计算方法,用了三天时间计算一个彗星的轨道,结果导致了右眼失明。高斯的评价是“如果我用那个方法计算三天,我的两只眼睛都会瞎掉!”&br&摘自:&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智商高低是因为思维习惯不同造成的吗? - 教育&/a&&br&备注:网上的名人事迹都是真的,你可以相信!呵呵&br&参考:&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为什么嗑瓜子可以嗑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以上,看书学习却不可以? - 心理学&/a&&br&&br&&b&*************** 学习理论的实践:背单词 **************&/b&&br&知友 &a data-hash=&f20c776744bcdc& href=&///people/f20c776744bcd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Jessie& data-tip=&p$b$f20c776744bcdc& data-hovercard=&p$b$f20c776744bcdc&&@Jessie&/a& 问到“背单词之类的怎么短时间让自已尝到甜头?”&br&&p&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中提到了背单词的方法:&/p&&blockquote&&p&在背单词的时候,事实上,在做所有类似的必须记住大量信息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由衷地把这件事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p&&p&我的一个朋友曾跟我分享他的做法:当年他终于搞明白要拿到奖学金就得获得GRE高分的时候,背单词量要求吓了一跳。他说,他用两天才说服自己这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一共要搞定20000个单词,而因此可能获得的奖学金是40000美元左右 且连续4年没有失业的可能,那么每个单词就值20元人民币,这还只不过是算了一年的收入而已。&/p&&p&所以,他终于明白背单词是很快乐的,他每天都强迫自己背下200个单词,每在确定记住了一个单词前面画上一个勾时,他就想象一下刚刚数过一张20元人民币的钞票。每天睡觉的时候总感觉心满意足,因为今天又赚了4000块!&/p&&/blockquote&上面的这种方法,应该是可行的(毕竟是李笑来大神说的)&br&然而,人与人情况不同,应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br&个人认为,对于背单词,在找甜头方面不好搞,倒是可以探索下“如何减少背单词的痛苦,增加背单词的乐趣?”&br&或者,可否优化自己背单词的方法,使之效率更高、痛苦期减少?&br&或者,找个共同前进的战友吧,和你的战友一起背单词,每天相互监督,相互提问,谁输谁请吃饭,这样会好些。&br&比如,可以用个背单词APP,我只用过 扇贝 和 百词斩。在我看来,百词斩比较有趣,但是它的看图识词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使得用户依靠印象选择熟悉的图片,而非真的掌握词的意思。它可能适合平时没事看看的人。扇贝则相对较为枯燥,适合考研等需要短时间内刷单词的人群。&br&背单词却不使用的,都然并卵。背单词的过程中,一定要伴有大量的阅读等,可以看英语新闻、小说之类的。可以试试 扇贝新闻。&br&可参考:&br&&ul&&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大一学生,英语基础非常一般,下决心想利用空闲时间学英语,请大神指教(&_&)? - 英语学习&/a&&br&&/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每天坚持做什么(一小时左右)可以让英语水平在一年半载内得到大幅提升? - 学习&/a&&br&&/li&&li&如何才能坚持学英语?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每天坚持英语学习为什么还是学不好? - 学习方法&/a&&/li&&/ul&&b&***************** &/b&&b&学习系统的升级:&/b&&b&学习方法优化 ******************&/b&&br&&blockquote&你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b&战略&/b&上的&b&懒惰&br&&/b&&/blockquote&参考:&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怎样理解雷军说的「你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 互联网&/a&&br&&br&欲罢不能是种被动状态,也是个牢笼,有时候甚至会形成一种强迫症,比如不学习就会焦虑。哈哈,那种感觉很酸爽。但是,你也要意识到,&b&学习在于结果,不在于过程、不在于时间的消耗、不在于你时时刻刻都在学习,更不在于满足自己“我在努力”的感觉&/b&。而为了达到较好的结果,&b&你需要的不仅仅是持续的学习(欲罢不能),同样重要的还有学习的效率&/b&。&br&所以,你要留出时间去思考:&br&&ul&&li&如何提高学习效率&br&&/li&&li&自己适合哪种学习方式&br&&/li&&li&学习的目的是什么&br&&/li&&li&你想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li&&/ul&并且,还要保持良好的精力:&br&&ul&&li&合理作息(无论今天的学习效果是否满意、学习目标是否达成,都要按时休息)&br&&/li&&li&坚持运动&br&&/li&&li&留出时间处理杂事(比如,保持个人良好形象、换洗衣物)&br&&/li&&li&陪伴家人 等等。&br&&/li&&/ul&&br&没达到欲罢不能的状态之前,简单点,不要考虑这么多,轻装上阵。&br&思考:为什么要学习?知识有何用?
参考:&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我的成绩那么好,最终还是成了一个没用的人? - 人际交往&/a&&br&&br&&b&**************** &/b&&b&学习系统的构建:&/b&&b&个人理念部分—& 学习的意义 *****************&/b&&br&&b&论学习的重要性:&/b&&br&假如你想在某一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研究下学习方法是十分必要的。&br&讲个寓言小故事:&br&&blockquote&老员工向老板提出加薪,“我已经有十年工作经验了,为什么一直没有涨薪”。&br&老板反问:“你真的有十年经验?你只是把一年经验复用了十年”&/blockquote&反思你自己的情况:&b&上学十来年,有没有十来年的学习经验?是不是把很少很初级的学习方法用了十来年?&/b&&br&所以, 你需要主动地去研究和学习&b&学习方法。&/b&&br&那么还可以拓展下,&b&你的看待和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呢? 你真的有和你年龄基本一致的经验和水平吗?&/b&&br&再者,我们考虑一个问题:人类社会发展了数千年,人类这个群体发展并积累了数千年的文化、知识、智慧,然而,“人”自身并没有进化多少,今天出生的人类和数千年之前出生的人类有什么不同?没有吧。所以,只有去接受和学习现代社会的知识&理念&智慧,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br&&b&参考:《把时间当作朋友》 李笑来&/b&&br&&br&&br&&b&论坚持与如何坚持:&/b&&br&&b&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b&&br&上面已经提到了:&br&为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率&效果,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精力,所以需要 合理作息、坚持运动 等等。&br&还要补充一些:&br&对于 学习 要形成一套&b&完整的体系。&/b&&br&简要说下,学习的过程,并不是 看看书做做题就完事了,应该形成 &b&理论-&实践-&评估-&总结-&修正缺陷和问题-& 理论&/b& 这么一个循环。&br&&br&&br&&b&具体的初步行动方法(依旧先行动再说别的):&/b&&br&建个Excel文件,记录每天的学习情况,包括:日期、所用时间、所学内容、次日安排、当日自评(5分制)。&br&每天记录,次日注意修正前一天所存在的问题,每周总结。&br&&br&你可能会说,至于这么麻烦嘛。&br&其实,不至于的,这就是个选择题,选择成为大神就别嫌麻烦。&br&&b&拓展关键词:时间管理&精力管理&/b&&br&&br&一句话:&b&你要成为你的学习之路的指挥官!掌控大局!&/b&&br&&br&&b&*************** 学习系统的构建:学习状态的稳定性
*****************&/b&&br&知友 &a data-hash=&bbd795e33a362f7c8fcb3eda& href=&///people/bbd795e33a362f7c8fcb3ed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雨燃& data-tip=&p$b$bbd795e33a362f7c8fcb3eda& data-hovercard=&p$b$bbd795e33a362f7c8fcb3eda&&@雨燃&/a& 评论到:正反馈系统不稳定啊,如果不是真的热爱学习,万一哪天觉得学了竟是些没用的东西岂不崩溃。&br&先说后半句,人总会走错路的,走错了就改正呗,还能有什么办法?&br&然而,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br&学习知识或技能,可以简单地归为基于两种目的:&br&&ol&&li&为了生存、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br&&/li&&li&仅仅出于兴趣,觉得有意思&br&&/li&&/ol&对于后一种,应该不存在什么有没有用、会不会崩溃的问题。&br&而对于前一种,前面已经说过了,&b&学习 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b&&br&在实践阶段,检验学习效果、检验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使用效果。&br&在评估和总结阶段,时刻谨记:你的学习是有目的的,是功利性的!&br&思考:&br&&ol&&li&我的目的是什么?&br&&/li&&li&我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于达成目的到底有多大用处?&br&&/li&&li&目前这种方法或学习方向是否是最佳的?&br&&/li&&li&如果不是,该如何修正?&br&&/li&&/ol&多反思,多问自己问题,&b&思考!思考!思考!&/b&&br&&br&说说“正反馈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才疏学浅,说的不好别打脸&br&这玩意不稳定吗?我要说 不一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好吧,等于没说。&br&在理想情况下,具有良好反馈的学习方法,是具有可持续性的,是可以良好的运行下去的。&br&那么,现实情况呢?实际上,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阻力,所以不可能到达理性情况。&br&那么,怎么办?发现产生阻力的事物,然后 &b&干掉它。&/b&不让老子学得爽,就去死,哈哈&br&比如,我喜欢跑步,跑起来就感觉很开心。但是鞋里有个沙子,呵呵,这让我很不爽,那就把它清除出去喽。&br&上面提到的:合理作息、坚持运动、处理杂事、陪伴家人等等,就是为了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减少阻力。试想,假如本来想着今天可以搞定一个学习章节什么的,战意爆棚,但是你没有休息好,头昏脑胀。这种时候的感觉,啧啧,简直是怒火焚身、纠结要死。&br&&br&接下来,再给 我挚爱的学习 减少点阻力:&b&观念&/b&&br&人的行为是观念的反映,与个人的观念息息相关。只是有些观念,自己可以察觉、知晓,而有些深层次的、潜意识中的观念,难以察觉,却又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个人的行为。&br&那么,观念在学习过程中是如何发挥影响的,我们又该如何弄清楚并对它形成有效的控制呢?&br&请移步:&br&&a href=&/individual/& class=&internal&&普通人怎么让自己更努力?(1) - 修行 - 知乎专栏&/a&&br&&a href=&/individual/& class=&internal&&普通人怎么让自己更努力?(2) - 修行 - 知乎专栏&/a&&br&&a href=&/individual/& class=&internal&&普通人怎么让自己更努力?(3) - 修行 - 知乎专栏&/a&&br&&a href=&/individual/& class=&internal&&普通人怎么让自己更努力?(4) - 修行 - 知乎专栏&/a&&br&第一次看到这个时,我如获至宝。但是现在再看,又觉得并不是完全正确。&br&有些人的某些行为只是出于习惯,而非什么观念。&br&之后有空再展开说。&br&&br&&br&思考:&br&欲罢不能的学习状态,是不是最佳的学习状态?&br&上面提到过,欲罢不能是个牢笼,是被动的。陷入这种状态后,情绪被其左右,生活被其左右。试想,假如你今天学习效果不佳,看谁都不顺眼,女朋友这时候撒娇发脾气,你会是什么反应?别他妈的烦老子,老子没学爽,这个世界都想毁了。呵呵,显然这种情况不太好,并且没学爽的时候很常见啊,比如,有个知识点想了半天没想明白,有个程序死活调不通。&br&所以,我更推崇&b& 可控的、平衡的、主动的&/b&学习。其实也就是建立上面所提到的学习体系:理论-&实践-&评估-&总结-&修正缺陷和问题-& 理论,并且做好及时放松与泄压、合理作息、坚持运动、处理杂事、陪伴家人等等这些事情。&br&换个角度讲,也可以说是,把狂热的学习状态关进笼子里,自己做主人。&br&&br&说到这里,恐怕大家想要的 不是 欲罢不能的狂热式的学习,而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自律、高效、完全投入、能达成目标。&br&而 欲罢不能的狂热式的学习,之所以吸引大家,可能就在于它能让我们做到:高效、完全投入。&br&&br&给个关键词和链接:心流状态&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在工作中如何获得心流(flow)? - 心理学&/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什么快速進入心流状态 (flow) 的方法? - 心理学&/a&&br&&br&完毕。&br&************************************************&br&&blockquote&不能把世界让给你所鄙夷的人
—— 老子曰&/blockquote&&br&&blockquote&大V是知乎第一生产力
&/blockquote&&br&赞同不点赞,就是沉默的大多数!!就是对于美好世界的不负责!!
不定期更新
虽然我也很想告诉大家一种简洁明快的“欲罢不能的学习方法”,然而,在我看来,并没有 以下都只是一些较好的学习方法或关于学习的思考 多思多行,提出你自己的方法吧
最新更新: 每次我折腾电脑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个莫名其妙的欲罢不…
很多人问过毅力类的问题,在此一并回答。&br&&br&人做事情,都需要有个反馈,反馈的周期越久,感觉上就越困难。&br&&br&先做个实验,找个空旷地,走直线,二十步,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问题。现在闭上眼睛,再走一遍,看看还是直线吗?为什么变难了?(实验时请注意安全,尽量两个人配合)&br&&br&因为没有反馈。&br&&br&再来个实验,磕瓜子,题主能磕一个小时无压力。我们换个规则,现在你只能磕,不能吃,瓜子仁留下来。磕一个小时,才把瓜子仁一次吃完。是不是有点无趣了?同样的时间,瓜子仁也没少吃,为什么感觉变了?&br&&br&因为反馈的周期拉长了。&br&&br&很多大事情,都是由一个个小事务重复或迭代而成,每个小事务中,包含了反馈和校正。反馈的周期越短,越为容易上手。磕瓜子容易,因为在两秒内就能得到反馈。而学习难,因为学习的反馈周期长。&br&&br&一个典型的学习周期是这样:学习,思考,应用,校正。这个周期越短,学习就越轻松。合理的安排学习计划,缩短学习周期,同样的东西,可以学得更高效,轻松。&br&&br&毅力重要,但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重要。&br&&br&毅力决定了我们可以忍受多长的反馈周期,但没有决定我们可以学什么,不可以学什么。我曾以为自己背不了GRE单词,但在应用了合适的方法后,把1,2个月的学习周期缩短在1,2天内,5个月左右就把单词刷到了2万多。毅力可能是天生的,但方法是灵活的。&br&&br&不仅学习如此,很多事情都可以应用这样的思路。&br&&br&健身,就对着镜子举哑铃。&br&&br&减肥,就每天早上称体重。&br&&br&考试,就要刷题加改错。&br&&br&学编程,就一边翻书,一边打开IDE。&br&&br&买衣服,就要穿到身上照镜子。&br&&br&刻意的提高毅力,是一个事倍功半的事,不如思考如何缩短反馈周期,降低学习难度,既提高了成绩,又增加了自信。&br&&br&这有一个应用的实例,略枯燥,供参考,&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095552& class=&internal&&怎样缩短学习周期?&/a&
很多人问过毅力类的问题,在此一并回答。 人做事情,都需要有个反馈,反馈的周期越久,感觉上就越困难。 先做个实验,找个空旷地,走直线,二十步,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问题。现在闭上眼睛,再走一遍,看看还是直线吗?为什么变难了?(实验时请注意安全,尽…
&p&经管类专业硕士备考经验,涉及科目,政治,英语一,396经济学联考,432统计学。&/p&&p&此答案长期维护,有其他问题或评论或私信,都会回复。个人观点,仅供参考。&br&&/p&&br&&p&&b&谨以此文,纪念过去的一年,并感谢所有帮助我鼓励我的人。&/b&&/p&&br&&ul&&li&&b&
中央财经。
&/b&&br&&/li&&/ul&&br&&p&&b&前言&/b&&/p&&br&&blockquote&&b&
可能我没有把全部知识都学到,但是我知道要考什么。&/b&&/blockquote&&p&
————我的学霸女友&/p&&p&
我一直认为战略比战术要重要些,所以本文侧重交代各门考试的&b&构成、&/b&&b&考核目的、&/b&&b&特征&/b&,希望大家能对各门考试有感性认识进而&b&把握复习方向&/b&。条条大路通罗马嘛,不同人面对问题都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里,我想告诉你准备考研的过程可能会面对的问题,然后你就可以找到自己的路,当然这里也会提到&b&我的学习步骤和方法&/b&,觉得我的套路还行,你也可以按着下面写的来,&b&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做些调整&/b&。&/p&&ul&&li&&b&全文共一万五千余字,略长,耐心一点,你一定不虚此行。&/b&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b&第一部分&/b&是前期准备,包括考研原因,学校选择,作息时间等问题;&b&第二部分&/b&是关于考试科目的经验分享,顺序是政治,英语一,396,专业课(大家各取所需),&b&第三部分&/b&是彩蛋,&b&第四部分是&/b&感谢。&br&&/li&&/ul&&br&&ul&&li&&b&下面,一切为了考试。&/b&&br&&/li&&/ul&&br&&p&&b&第一部分 前期准备&/b&&/p&&br&&p&&b&1.1
&/b&&b&基本情况
&/b&&/p&&p&
本科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投资经济及管理专业,金融双学位,六级519(托考研英语的福),纯理科生,高考不到六百,七月中旬正式准备考试。&/p&&p&
考研结果,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应用统计专业,&/p&&p&
初试 366,政治 67,英语65,经济学联考 126,专业课 108,排名 20/53;&/p&&p&
复试 92.34 排名 7/53,综合排名 9/45。&/p&&p&&b&1.2
&/b&&b&考研原因
&/b&&/p&&p&
我应该有一个创新保研的资格,有一个考中央选调生的名额,这么算来死心塌地考研确实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沉没成本也不小。&/p&&p&
在实际上还在犹豫是不是考研的过程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p&&p&
一直关注的 &a data-hash=&6e5d9c6ddc61e60c9a14& href=&///people/6e5d9c6ddc61e60c9a1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Lydia& data-tip=&p$b$6e5d9c6ddc61e60c9a14& data-hovercard=&p$b$6e5d9c6ddc61e60c9a14&&@Lydia&/a&
突然把签名改成了“进城务工人员”,仔细留意了一下,发现是去北京某自媒体公司工作了。要知道,&b&一个女生放弃了一个相当稳妥的事业单位跑到一千多公里外的城市做与之前几乎完全不相关的行业&/b&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哎。同期,她在某答案(或是微博)里说了一句话,原话记不太清,大意这样:&/p&&blockquote&&b&
年轻,就是要站在风口浪尖嘛。&/b&&/blockquote&&p&
她可真没跟大家说说笑笑,喂喂鸡汤,她真的跑去北京了!&/p&&p&
(从此我开始认真粉李老师)&/p&&p&之后的某一天,我也突然想明白:&/p&&p&&b&总不能一辈子都平凡下去啊。&/b&&/p&&p&
当然不是说考了个研究生就能酷炫起来,但是毕竟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嘛。真的想做的事情,努力过就是失败也不会后悔,不是嘛?关键,咱还年轻还有好多时间可以输啊,要是都平平淡淡,到老了还不能心安理得的吹牛逼,也会很后悔的吧?所以…从这一下就开始专注起来准备考研。&/p&&p&&b&1.3专业及学校选择&/b&&/p&&p&
我本科学了管理,懂些金融,但是这些科目大都是偏于理论,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的距离。所以,我必须要找一个学科把他们联系起来,有一个核心竞争力,增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把本科的知识作为有广度的背景,把研究生的专业作为日后纵深的切入点,blablabla…,在这个互联网、资本市场日渐繁荣的大背景下,综合这些因素在我了解的学科中…&b&我选择了统计学,这样不是完全因为兴趣,是必须要学。&/b&&/p&&ul&&li&&b&学硕还是专硕&/b&&br&&/li&&/ul&&p&
坦白说,我理解的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大致是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区别,前者偏向理论、概念的学习;后者偏向职业技能培养。因为本科参与过老师的项目,自己做过项目,发过渣期刊的论文,发现是在是对学术研究不感兴趣,所以选了专业硕士。&/p&&ul&&li&&b&学校&/b&&br&&/li&&/ul&&p&
个人并不认为可以仅凭985,211就决定自己要考的学校,或者考虑的权重也不应该太大,更多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日后需要确定。&/p&&p&&b&
综合各种情况,我觉得自己去中央财经的把握还是比较大的。&/b&&/p&&p&这时候大致是五月份,因为有期末考试和假期,正式看书准备考试的时间是七月十四号。&/p&&p&&b&1.4 作息安排&figure&&img src=&/62fda10ec8a8b4c8a61f0415_b.jp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62fda10ec8a8b4c8a61f0415_r.jpg&&&/figure&&br&&/b&&/p&&ul&&li&&b&学习&/b&
每一段的三个小时是真的学习,心无旁骛的高效率。做到这样,需要三点,一个超安静的自习室,知道自己为什么考研,手机不能上网。如果有一个乖乖的女朋友在旁边,会有很大的加成哎~(之前有研友,后来有了女朋友就没有研友了)。注意,每一段结束后要好好休息一下,自己很累会低效率,知识记不住,很耽误时间的。&br&&/li&&li&&b&至于为什么是三小时 &/b& 因为考试时候每科规定的时间是三小时啊,学习是在是个体力活,挺累的,所以每个阶段结束后要休息下。三小时不上厕所,注意力高度集中,说实话开始挺难的,后来锻炼锻炼也就好了,不用一定要做模拟题的时候再规范时间和习惯,平时就好。&br&&/li&&li&&b&手机使用&/b& 那时候我随身携带的手机换成了诺基亚1050,至今我也很感谢他,他不能上网,让我精力集中;输入法简单,让我自觉降低发短信的长度和频率;九宫格键盘,会有种中学的感觉,很怀念哎。&br&&/li&&li&&b&关于如何静心&/b& 送你个秘籍叫
&b&关你屁事&/b&。我把这四个字一直贴在了平时自习的桌子上,以示告诫。&br&&/li&&/ul&&p&
暑假有人开始保研,有人找工作,有人出国,&b&你要考研&/b&;&/p&&p&
当保研、找工作、出国的同学的事情都办妥的时候,&b&你仍然要考研&/b&。&/p&&p&
别人出去吃饭,看电影,旅游,秀恩爱,&b&你一直在考研&/b&。&/p&&p&
可是,别人事关你屁事啊,也不是你的,即使考研很累还可能没有结果,但是之
前不是做好了决定的么?不是说好准备酷炫起来的么?答应自己的事情都不尽力去
做,以后怎么面对别人,昂?&/p&&p&
准备考研的时候,有些事还是不知道的好,别人保北大保人大,签银行签券商,你不去问可能也就不知道了,有那时间看看书不好么,听说好奇害死猫。&/p&&p&&b&1.5&/b&&b&我对考研的理解&/b&&/p&&p&
考研,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逻辑清晰的知识体系和众多细节。让人开心的是,&b&考研拼的不是智商而是体力和耐力事情&/b&。如果你能看到这片文章,我就默认你之前在考研论坛、贴吧、QQ群以及别人嘴里知道好多传说中逆袭的事情:某校大一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数人荣登清北;一战渣,二战逆袭斩获理想学校各种浮夸的例子,之前我不信啊,觉得...既然这么强,高考的时候干嘛来着,&b&后来我发现这是真的,这不是梦!&/b&也就是说,对考研初试这件事,是英雄不问出处的:按照稳妥的学习方法,做好时间管理,学够足够的时长。&b&只要目标不太诡异,都没问题的。&/b&问题就出在,&b&方法不对,不知道反省,静不下心,半途而废。&/b&考研的过程中,我还真是认真留意了一下身边认识和不认识的战友们,上述四条,会虐掉80%以上的人。&/p&&p&&b&第二部分 各学科介绍&/b&&/p&&p&
对刚刚接触的学科我一定先要有个整体把握,要不学起来没有整体概念我不安心。比如&b&要了解该学科分成那些部分,各部分特征和主要脉络,这些部分是分别用来做什么的,整个学科是用来做什么的&/b&,比如看一本书,首先要看目录,把握整体后再各个击破。&/p&&p&&b&2.1
考研政治&/b&&/p&&p&&b&
2.1.1 考研政治概述及学习方法&/b&&/p&&p&
作为理科生,看着这个东西也是头大,但是,说好要披荆斩棘的啊。&/p&&p&
政治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与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政治五个部分,试卷分为选择题50%,大题50%,其中每个科目基本上固定对应一个大题。这也让准备考试分成两部分,选择题和大题,总体来说,&b&选择题靠听课(这个后面会介绍),靠刷题;大题靠押题&/b&。&/p&&p&
考研政治一个&b&时效性非常强&/b&的科目,学到最后,你也许发现除了马原(很可能从领导人今年的讲话中截取),毛概,史纲,思修,形势与政策,世界政治经济,几乎全部都从今年的热点问题、事件、领导人讲话、方针政策中出发,并各学科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考察。例如:14年的APEC、经济新常态、互联网大会成为重点。&br&&/p&&p&
但是咱也不用自己去刷新闻。十一月中旬开始各个机构、老师都会陆续整理一整年的热点时事并结合知识点,然后开点题班、押题班来帮大家解决大题的问题,注意,&b&只压大题&/b&,在这之前你要把必须所有基础知识都学一遍或是几遍,也就是自己解决选择题的问题,这样老师在让大家抱着押题的资料背的时候,你会更好上手,更好理解。不过,提醒一下,&b&考试的时候真的没有时间仔细构思写什么内容的&/b&,三个小时的考试,我整整也写了三个小时。拿起笔就写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卧槽,这是啥来着,我肯定背过…..”可就是想不起来的情况。所以提前准备好选择题,&b&尽量根据每个找到各学科内的逻辑主线,找好知识点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各种联系,把知识点变成知识网&/b&(这个工程我只完成了一部分,效果还好)。重要的是量变引会发质变,在做题和看书的过程中,很会突然一下明白这个知识点和其他知识点潜在的关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让你在这方面&b&形成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解题逻辑&/b&,如果在英语里,这叫语感。
最后老师交给你押题时,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校正一下关键词的使用,着重记忆新加入的知识点,毕竟有靠谱押题时已经临近考试了,这时候,效率很重要,效率高你有时间找来其他老师的押题,对比下不同,多背几道,心里会更有底(一道十分,你感受下),也更有把握。&b&有老师说大题就是选择题知识点的集合&/b&,这点我双手赞同。虽然老师会押题,这并不代表自己可以不学。&/p&&p&
老师押题也不会全准,自己也要努力。&b&研究生考试是选拔性考试&/b&,假设大家都用一样准确的押题,那考试就是拼记忆准确性,拼短时间的效率高低。实际上,老师们押题相同是很可能的,因为一年的热点事件就那么些,涉及的知识点也是有限的,老师也会相互借鉴。但是!这并不能保证押题是准确的,因为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老师也都很牛掰,侦查能力也都很强,随便甩个反押题的技能,&b&很可能就把政治老师们团灭掉,来个四杀,三杀也不是不可能&/b&,15年就是个例子。&/p&&p&
我对各科的理解是:考研政治,其实是从各个角度&b&考察考生对我党执政理念、奋斗历史、发展方向的认同程度。&/b&&/p&&p&
马克思原理——我党的精神支柱,思想根源。&/p&&p&
史纲——以历史为依据的我党奋斗史&/p&&p&
毛中特——我党各代领导集体思想结晶和政策方针&/p&&p&
思修——如何建立正确的三观&/p&&p&
形式与政策当代政治经济——世界这么乱,我们怎么办。&/p&&p&
(这些其实是我后来领悟到的,当然你也许会有其他的感觉)&/p&&p&
我的政治复习比较诡异,之前刷过很多经验贴,大致是&b&不建议报基础班,考试大纲出来后再开始复习来得及,抱着大纲背,抱着风中劲草背&/b&等等等等…&/p&&p&
认真考虑下,我知道&b&这些都不适合我&/b&,我要对&b&知识体系有全面、感性的认识&/b&;我&b&硬记知识是记不住的&/b&,哪怕会记住忘掉也是必然的。&/p&&p&
我选择了网课,优点是:听课时间灵活,听不懂的可以重复听,能倍速,能暂停。所以几乎政治多余一半的时间,自制力比较好的,你会有惊喜我是在听老师讲课,&b&认真听&/b&。&/p&&p&
时间大致都在晚上,那是我自主学习学不动的时间,以及其他我不想去自习室的时间。这样&b&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放松一下&/b&。私以为老师讲知识会比自己看理解更深入更系统更容易记忆,当然也会有答题的技巧。&/p&&p&&b&2.1.2
考研政治参考资料推荐&/b&&/p&&ul&&li&&b&视频内容&/b&&br&&/li&&/ul&&p&
马原:阮晔老师基础知识,强化,点题。张俊芳老师(面授) 强化&/p&&p&
毛中特:石磊老师基础知识,强化,点题。肖秀荣老师(面授) 强化。&/p&&p&
史纲:刘源泉老师基础知识&/p&&p&
思修:张云天老师 基础知识,强化,点题。&/p&&p&
形势与政策:徐之明老师 肖秀荣老师。&/p&&p&
押题:肖秀荣(面授)&/p&&ul&&li&&b&参考书及练习册&/b&&br&&/li&&/ul&&p&
1.&b&各科新东方讲义&/b&(基础,强化,点题)
认真听课记笔记,过后至少复习一遍(大致浏览下就行,硬记的话,我记不住),新东方更新了就及时看的,基础课会在暑假之前出。之前看别人经验贴,都是大纲之后再开始复习,但是...七月份我就有看了,因为老师也都很专业,讲述内容和九月份大纲基本一致。&/p&&p&
2.&b&肖秀荣1000题&/b&
我做了两遍,第一遍在听了基础课之后,第二变在强化课之后。两遍都是在查缺补漏,看自己那部分的知识点比较薄弱,薄弱看笔记,很薄弱再听课。&/p&&p&
3.&b&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b&
因为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的,内容非常全,大家都说好,但是,全重点就不突出。根据当时的复习情况,我认真看了马哲和思修部分,其他的参考新东方讲义。&/p&&p&
4.&b&历年考研政治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b& 这个要做一下,尤其是近几年,看看出题人是怎么把知识点转化成考题的。&/p&&p&
5&b&.肖秀荣八套卷
&/b&肖秀荣四套卷 我就只有时间做了这两个,押题的卷子一定一定要做完整一本,老师们通常是在对全年各科的全部重点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整合知识点编成押题练习册的,所以,做不全很可能会落点。&/p&&p&
6. &b&肖秀荣四套卷&/b&
这个没说的,背好。&/p&&p&
关于肖秀荣老师,我有幸上过肖秀荣老师的面授。直观感觉,肖秀荣老师对各个学科内容、脉络的理解和对热点的把握确实在我接触的其他老师之上,听了课会有一种…”啊…原来是这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短时间内自己为了应试而学习是绝对感受不到的,所以他之前押中政治大题的傲人战绩是有原因的。&/p&&br&&p&&b&2.2
&/b&&/p&&p&&b&
2.2.1 英语一概述及学习方法&/b&&/p&&p&
14年初的那个暑假,我被基友拉去上了某著名英语培训机构的考研英语面授,两周左右,这是对我整个考研过程影响最大的一个课程,没有之一。(一个神奇的课堂,四个高中同学一起,A保研,B考上中国石油大学,C搞定司考之后去了上海财经,D是我)。&/p&&p&
现在想想,因为单词都不怎么认识,那两周的课在知识和答题技巧上并没有太大帮助,关键解决的是研究生考试各门学科准备的方向,步骤,和注意事项等这些战略性的问题。后来和搞定研究生考试的同学们交流,虽然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尽相同,但都赞同一句话。&/p&&blockquote&&b&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b&&/blockquote&&p&下面是那两周的课程告诉我的,用半年去实践,效果不错。&/p&&ul&&li&&b&自己背单词&/b&,要花时间;不要轻信花式记单词大法;前后缀记单词有依据,但要记区别;做真题,&b&只做真题&/b&,认真做真题(这个后面会有);&b&作文第一段要会写,第二段要背,第三段要全背&/b&。&br&&/li&&li& 政治,介绍了几个老师,政治部分有写。&br&&/li&&li& 专业课,除了学校指定的参考书,要找到对应学校,对应专业的本科生用的书,练习题,期末题,课件,初试的真题,复试的真题…越全越好。一定要找!最好是还可以找学长学姐交流一下。(&b&在此感谢给过我指点的学长和学姐们,学校见!&/b&)&br&&/li&&li& 吃得好睡得好一定会长肉,但&b&别在意体重&/b&,肉一点就肉一点嘛,反正也没多久。&br&&/li&&li&这段时间别谈恋爱,别分手,尽量维持现状。(额…这点…因人而异)&br&&/li&&/ul&&p&&b&考研英语&/b&,分成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新题型,翻译,写作(大作文,小作文)这几部分。英语考试的目的,是考核学生对英语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毕竟研究生一定会涉及直接阅读外文文献,读不懂,会很麻烦的。所以,考研英语的设置还是很必要的哈。&/p&&p&&b& 出题人&/b&,是这方面专家中的专家,说全国顶配的英语试题研究团队也不为过,所以,不同层次的考生哪些会哪些不会,他们最清楚了,所以&b&,只要补兵够多,团战的时候不掉线,搞定考试是没问题的&/b&。题目文章选自经济学人、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这类受众为给欧美中产阶级以上期刊杂志,虽然里面超纲的词语已经被替换掉,但用词仍然非常考究,让理解起来增加不小的难度,所以老师都说百分制的七十分就挺好了。&/p&&p&&b&完形填空&/b&,我听过课的大部分老师都说:考试的时候,&b&完型这个你就最后写吧,用来调节时间,乱选的不一定比认认真真思考的结果对的多&/b&。情况没这么夸张,但是大体是这样。我自己选的时候,读题看选项,第一感觉是哪个就选哪个,总体来看,这样确实比瞻前顾后仔细考虑准确率会高一些,还节约时间,不信你到时候自己体会下。人家文章取自欧美科研文章,翻译成中文都不一定能完全明白,再让你选里面动词、副词、形容词......但是别担心,选拔性考试,难度肯定会有,专家出的题,区分度也会有,按部就班的学,分数自然会有。&/p&&p&&b&阅读理解&/b&,用来考核考生对英语文章含义的理解。这个是整个考研英语&b&占分数最多&/b&,最重要的部分,也是&b&学习考研英语的切入点&/b&,这&b&是完形填空,翻译,写作最棒的练习题&/b&。阅读的学校分成两部分,核心是单词,搭配的是技巧。大纲规定5500个,这只是表象,因为每个单词不只是只有一个意思啊,就像中文的,靠,“依靠”的靠和“我靠…”的靠,看起来是一个,实际上根本不是一个嘛,例子有些极端,意思是这样的,所以,单词很重要,是用来雪中送炭的。而技巧,属于锦上添花,比如,确定答案在文章中位置,在两个答案中琢磨不定的时候,有一个稍微靠谱的标准。&/p&&p&&b&新题型&/b&,有一位老师解释的很棒:新题型是考核学&b&生对文章写作特征、习惯掌握和文章整体把握&/b&。所以他会有选段填空和排序两种形式。所以这部分会有一些,看连词,看关键词,看数字,看标点等一些小技巧。&/p&&p&&b&
翻译&/b&,考查学生英译汉的能力。重点还是单词,有些单词你一定见过他,而且知道他好多个意思,但是…就是不知道这里面怎么翻译。比如&/p&&p&
1.读一下句子,大致理解一下意思;&/p&&p&
2.找到分析句子结构,理清修饰关系;&/p&&p&
3.注意下可能考察的关键词;&/p&&p&
4.用汉语把理解的含义写出来,注意把修饰关系,重点词语翻译好。&/p&&p&
对,这都是老师教的,后面给大家介绍的老师授课内容了说的更细致,考试的时候题目的时候,感觉和 &a data-hash=&92d367b87a0d521a6dc8e8& href=&///people/92d367b87a0d521a6dc8e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向日葵人生& data-tip=&p$b$92d367b87a0d521a6dc8e8& data-hovercard=&p$b$92d367b87a0d521a6dc8e8&&@向日葵人生&/a& 学长一样。 (谢谢学长的图)&/p&&figure&&img src=&/756de7c33b172c3162befe_b.jpg& data-rawwidth=&466& data-rawheight=&2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6& data-original=&/756de7c33b172c3162befe_r.jpg&&&/figure&&br&&br&&p&所以,大家在复习时候,&b&要先把阅读理解决好&/b&,其他的…再说。&/p&&p&&b&写作&/b&,考试前我很抓狂。二月份老师说:“这个是慢功夫,虽然考试前会有押题、会有模板,但是要慢慢背句子,到时候即使题目奇怪也会写出来,给你们二十个段落,一个月背两段,背熟,没问题吧?”那是年轻的我,略带青涩的大声喊,“没问题!”
结果,呵呵,我从七月份开始到十一月中旬都告诉自己,不着急,不着急。搞得最后很抓狂。&b&所以想告诉你们,作文的事,要适当提前&/b&。&/p&&p&&b&2.2.2 考研英语参考资料推荐&/b&&/p&&ul&&li&视频内容&/li&&/ul&&ol&&li&&b&单词&/b&&b&朱伟老师 《练恋有词》 四十个单元
&/b& 记单词不能硬记中文解释,要记词的感觉。单词按错出现频率选自真题文章(几乎就是考纲中经常出现的),例句是真题摘录的(不要担心到时候做题会测不出真实水平,到你真的掌握这些长难句的时候,就可以搞定考试了),这位老师的单词课给我&b&整个考研的过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帮助我高效地解决了英语单词的问题,之前提过单词是整个考研英语的核心,所以搞定单词之后顺带着也就解决了完型,阅读,翻译,写作等很多问题(这是后来才发现的),十月中旬之前,除了最近几年的英语真题没做和写作部分,几乎完成了所有英语学习任务,&b&给后面专业课,396,政治节省了很多时间&/b&。这是裂墙推荐的内容,如果选择这个课程,请大家务必坚持下去,很可能你觉得老师很墨迹;开始讲的几单元很慢;讲例句的C部分之前听blablaba…….那时候我也这么想,但是请你坚持下去!这个课程配有讲义可以打印,也有卖讲义直接整理成的书,我都有买。买书主要是因为拿着方便,也留个纪念。笔记什么的主要记在了打印的讲义上,跟着老师认真听过一遍,自己认真背过一遍,大致浏览过一遍(40单元算是一遍哈,听了课要及时复习,没事的时候也可以翻一翻)。这个大致在八月底的时候就完成了三十个单元,然后开始做了真题(后面书目介绍的部分,会有有关真题的使用),十月的时候,拿着之前的笔记,我又听了一遍课程,因为单词会忘,那时候只是觉得有必要复习了),考试前,拿着书还过了一遍单词。&/li&&li&&b&阅读&/b&&b&李剑考研阅读真经&/b&
我是在解决了单词问题、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剑网三喊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