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启系统 cf怎么调烟雾头xp系统 CF烟雾头?

拥有3个小站,订阅1个话题,关注6个小站
给西安思源学院管理学院点石成金辩论队孩子们的一封信: 今天我是全程的听完了你们的比赛,刚才在赛后也和你们一起开了总结的会议,看得出来你们对比赛的结果和对自己的表现很心痛很失望。我安慰了你们,帮助你们分析了失利的原因和自己不足的所在,也讨论了一些努力的方向和今后的工作进程!
但是这封信我不是想和你们再过多的分析和表述这些失利的原因,也不会进行一...&
给西安思源学院管理学院点石成金辩论队孩子们的一封信: 今天我是全程的听完了你们的比赛,刚才在赛后也和你们一起开了总结的会议,看得出来你们对比赛的结果和对自己的表现很心痛很失望。我安慰了你们,帮助你们分析了失利的原因和自己不足的所在,也讨论了一些努力的方向和今后的工作进程!
但是这封信我不是想和你们再过多的分析和表述这些失利的原因,也不会进行一些安慰,只是给你们说一说心里话。
其实我认识你们并不长,但是和你们的感情真的很深!还记得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我辞掉了工作,准备换一个工作,就在这个时间差里咱们学校的管理学院开始了这届的院辩,主办方给我打电话让我过去做评委,负责每一场的点评。我当时想了想,既然有一段时间没有关注学校的辩论了,也确实对你们09的孩子们很感兴趣,想知道下现在思源的辩论,管理学院的辩论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水准,于是我答应了,过去当评委,并且负责每一场比赛的点评。
当时第一天的三场比赛,我十分的失望,点评了三场很累,每次的点评我都好长,基本都半个小时了!因为发现的问题真的太多太多了,当时我就在想,怎么学校的辩论退步成这个样子了,08的没有任何进步,09的个个很狂但是实力差的让人想笑。我都后悔来做这个评委了,因为看比赛真的看的瞌睡很无聊,而且很多09的辩手还自大的跟个井底之蛙似的,让我很不爽!但是出于自己对辩论的喜欢,也出于自己对管理学院辩论队的感情,更出于对思源辩论未来的期待,我还是决定继续担任评委,而且会在每次的点评多帮助下大家,希望大家可以更多的成长!
第二天的比赛,我看到了你们当中的一些人,终于有一些辩手让我有些看比赛的精神了。我也感觉原来学校的辩论还没有衰亡,当我看到你们几个自己用脑子思考,网络上通过资料学习从而有了一些实力的时候,我发现,原来09的孩子们也有努力的,也有谦逊的,也有让我感觉很喜欢的!看着你们一场场的比赛,看着你们接连的胜利和干掉08的班级,我觉得你们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因此自己也就决定晚一点再找工作,毕业前多帮帮你们,一是希望自己的余热发挥一些,二是希望新学年的校赛你们可以继承管理学院每届院赛都进决赛的良好成绩和传统,三是希望你们可以成为不一样的09级,四最重要的就是我就是喜欢你们,因此想帮助你们!
就这样我和你们认识了,开始和你们一起交流,一起讨论。你们告诉我,你们知道自己现在的实力其实很差,只是相对其他09的而言还不错!你们不想让管理学院的辩论成绩和传统在你们这一届消亡,你们想续写我们之前几届的辉煌。我听了这些当时别提有多感动了!你们的很多话其实都引发了我的回忆,我曾经那点点滴滴的回忆!于是我帮助你们成立了队伍,把所有优秀的09级孩子聚集一起,成立了这个点石成金的队伍,并给你们推荐了CDA这个比赛,希望你们能在这个针对全国辩手的舞台中展现自己证明自己,从而成长自己,完善自己!我自己一直很忙,给你们的帮助并不多,也没有时间和能力教你们太多的东西,但是每当看到你们主动的努力学习,就真的从你们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
今天你们的比赛失利的,其实赛前我就有这样的预感,因为你们磨合的太少了,而且打过的比赛太少了,使得经验太少了,能力还很不成熟!但是我还是那句话,其实现在输输比赛比赢比赛重要太多太多了,这样才能帮助你们很好的定位,才能让你们知道自己那里不足,比别人差在哪,知道自己以后该怎么走,知道自己该在哪里去寻求进步!
跟你们讲讲我的过去,我开始根本没想到自己会打辩论更别说爱上辩论!我的第一场比赛是代表社团去打的,因为我觉得这个机会可以帮助我提高自己在文学社的威信和人缘,让自己在换届选举中得意优胜才代表文学社去打辩论赛的。当时因为那个队长一句:一个队不能全是男生。就把本来预定在一队的我贬到二队去了。我所在的文学社二队首战15分惨败!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多么要面子的人,我是个多么看重自己自尊的人!正是那场惨败让我发誓要在那个领域赢回来一切!
网上的辩论论坛,辩论QQ群,我不断的去认识其他朋友,翻阅其他资料,看很多的国辩海峡视频,关注学校里每一场比赛,都去观众提问!就这样我一点点的让自己进步,因为我那场比赛输痛了,真的输痛了!我要赢回来!大一下学期我带着班里的队伍去比赛,也是输过比赛,但是能看到自己成长和进步了!所以我就一直在坚持!大二一年的时间,我把当时那场比赛战胜我的队伍的四个人挨个的在不同的比赛中赢了个遍。后来胜率越来越高了,也品尝到了冠军和最佳辩手的滋味!所以我想告诉你们说,也许现在你们的实力还很差,但是没有人敢说你们以后就不行。也许你们这次输了,但是没有人敢说你们下次赢不了。也许这次你们输的痛了,但是没有体味过痛,就不会知道怎么去赢!为什么会输,只是你们还不够强,怎么才会赢,只要你比任何人都讨厌输!
也许你们现在很佩服我,觉得我很强!我告诉你们,我在争鸣里连前30都未必排的进去,更别说我在全国辩手中的实力了。所以说,我,是你们必须要超越的!我希望你们通过经验的积累,历练的增多,努力的进步和坚定的拼搏,有朝一日可以俯视我而不是仰视我!希望你们不仅可以代表管理院辩论队的荣誉,更可以代表思源辩论的巅峰,甚至在CDA以及其他大赛中证明自己!我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你们会觉得其实我刘昊亮的实力不咋的,你们会觉得原来已经超越了我,你们会觉得原来还有更高的境界值得彼此去追求!你们会觉得,你们的对手实际只有你们自己,因为你们要超越的,要不断去超越的不是别人,而是你们自己!
是的,可能那些对你们还很遥远,但是总没有天和地那么远吧,只要你们能保持着信念和你们和我说的初衷,以及你们永不言弃的精神,我相信你们可以像你们队名点石成金里的心语那样,化腐朽为神奇的!
今天的失利其实没有什么,而你们今天的对手农大也只不过是你们前行中的中转站罢了!不要再觉得自己没发挥好影响团队了,也不要觉得自己怎么实力这么差,也不要觉得未来的路太迷茫了。如果我说了这么多,你们还这样去觉得的话,那我只能太看不起你们了!所以,你们要振作,你们要成长!你们要超越!
我当初成立河北无名神话辩论队和帮助你们成立思源点石成金战队其实目的都一样,就是希望能够彼此信赖,彼此遗存,彼此去分享和承担我们家庭中的一切。无论是神话还是奇迹,无论是梦想还是初衷。这些都是需要每一个人用心去守护和追求的!
欣欣,再次像我们第一次见面那样,用那样的气势告诉我,你们一定会很强吧!伟健,再次像你给我打电话时那样,用自信的魄力告诉我,管理学院的荣誉由你们来抒写!晓彤,再次像你给我QQ语音那样,用期待的声音告诉我,你会不断的努力!董娟,再次像我们讨论时那样,用执着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肯定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本来和你们开完讨论会议我就想去睡觉了,明天还要去公司培训!但是睡不着,因为脑子里出现的,都是你们的点点滴滴。于是再次打开电脑,登录争鸣。用键盘敲打出了这些内容,给你们写了这封信件。我想,现在的你们估计还在自责和不甘和心痛的睡不着吧,还在想这场比赛怎么就输了,还在想为什么没有打好为什么我们还是犯了一些不该犯的错误。其实这些都过去了,太沉溺于过去也是无法成长的,但是也不要忘记过去的苦痛,不要沉浸在痛苦中,但是要让这块伤疤催促着你们前进!只要你们比其他人更讨厌失利,比其他人做的努力更多,你们就一定比其他人更接近胜利!
本来想简单写几句话的,不知不觉就这么多了,看来自己说废话的功力还是这么强啊!最后说几句吧,青春的时光、大学的时光其实很短很短,但是这些很短的时间里,有了我们拼搏的汗水,感动的点滴,彼此的牵绊,队伍的温暖,比赛的陪伴,梦想的追逐。就会使得这些短暂的时光变得很长,而且变得有意义!你们的结辩中不是有句话么,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把握好自己的青春吧,只有努力了拼搏了,才会青春无悔;只有坚持了追求了,才会青春永驻!加油吧,孩子们!
&&永远关注和支持你们的学长&&情诗杀手刘昊亮
西南大学辩论元老,西南大学辩论传奇灵魂人物,连续三届中华辩论爱好者联赛CDA的亚军和第四届CDA冠军、全系列最佳,忠诚的辩论战士,邹博童鞋,今天因时间流逝在重庆过生日,年龄28岁。邹博童鞋一直致力于辩论活动的发展和复兴,自觉抵制各种非辩论诱惑,一心辩论,鞠躬尽瘁,矢志不移,为CDA和西大辩论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争鸣辩论网、CDA团队、中国各界辩...&
西南大学辩论元老,西南大学辩论传奇灵魂人物,连续三届中华辩论爱好者联赛CDA的亚军和第四届CDA冠军、全系列最佳,忠诚的辩论战士,邹博童鞋,今天因时间流逝在重庆过生日,年龄28岁。邹博童鞋一直致力于辩论活动的发展和复兴,自觉抵制各种非辩论诱惑,一心辩论,鞠躬尽瘁,矢志不移,为CDA和西大辩论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争鸣辩论网、CDA团队、中国各界辩论队成员纷纷发来贺电,表示祝贺。
Albert_JIAO
你肯定收到过诈骗短信。你可曾担心过,那些诈骗短信编得如此劣质,骗子们会不会饿死?其实,他们才没那么笨。
XX集团举行三十周年大庆典,您的手机号码获得了20万大奖。
爸我在外嫖娼被抓手机被没收,快汇5万保释费到XX。
相信用过手机的人都收到过类似的短...&
Albert_JIAO
你肯定收到过诈骗短信。你可曾担心过,那些诈骗短信编得如此劣质,骗子们会不会饿死?其实,他们才没那么笨。
XX集团举行三十周年大庆典,您的手机号码获得了20万大奖。
爸我在外嫖娼被抓手机被没收,快汇5万保释费到XX。
相信用过手机的人都收到过类似的短信,你有没有这样的疑问:这些已经被媒体曝光成千上万次骗术为什么还是一再出现?骗子们看上去实在太不好学了,怎么也不开拓创新一下理念,这么out的东西还有人信吗?最近,微软的研究人员回答了这个问题,骗子才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从&尼日利亚王子&说起
在英文 Email 里,最流行的垃圾邮件就是&尼日利亚王子&,大体故事情节是尼日利亚几位高官要把巨额资金以&国家秘密&的形式转移到国外,需要使用你的名义和银行账户,转移成功之后你将获得上千万美元中的 10% 作为酬劳。如果答应和这些&高官&合作,过一段时间骗子就会以事情进展不顺利为由,让你先垫付一点&微不足道&的手续费和打点官员的小费,付过几次钱之后,对方就变得无影无踪。&尼日利亚王子&就是这样一种没有任何高明之处的诈骗方式。
一封&尼日利亚王子&邮件
这种骗术在之前的纸制信件里就开始流传,后来是通过传真,再到后来的电子邮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可谓&经久不衰&。由于不断被冒用名义,尼日利亚政府在 1991 年不得不公开发表声明不存在这回事,不过这封邮件直到今天依然很流行。微软的研究人员想弄清楚的是,这封文笔都不通顺、谷歌一下就能找到的邮件为什么还一直在被骗子使用。他们为何不写些生动形象、新颖逼真的版本?
依据损失而设定的灵敏度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把目光移向与诈骗邮件风马牛不相及的防火警报器。
在宿舍里,火灾报器常常半夜里叫起来,最后却发现是虚惊一场,它为什么这么不靠谱?这大概是因为警报器的本身&水平有限&,传感器总是不能区分真正的火灾和吸烟产生的烟雾、空气湿度变化、气温过高这些正常情况,因而就会产生两种错误:不应该响的时候乱响(false positive)和该响的时候不响(false negative)。可是 false positive 和 false negative 两种情况总是一个变小另一个就变大。如果把警报器调的灵敏一些,它就会经常没火的时候乱响,但是有火的时候失灵的几率就小了很多;如果让警报器迟钝一些,就不会半夜里总是把人吵醒,可是真着了火它也容易不响。警报器的灵敏度是一把双刃剑,什么样的灵敏度才是适当的,要视 false positive 和 false negative 两种后果造成的损失(即成本)大小而定。对于警报器来说,如果没火的时候乱响,损失不大,可是真有了火灾它没有发挥作用,就会造成巨额财产损失甚至生命危险,权衡利弊,我们宁愿把防火警报器调的灵敏一些,让它乱响几次以防万一。
警报器不该响的时候响、该响的时候不响的困扰也存在于其他很多场景,不过灵敏度却未必总是要越小越好。例如在法庭上,如果对一个嫌疑人的指控证据不充足,处于&半有罪半无罪&的状态,法庭也会像火灾报警器一样犯两个错误:把好人冤枉成坏人(false positive)和把坏人当好人放了(false negative)。这种情况下如果把灵敏度调得低一点,就意味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如果把灵敏度调得大一点,就意味着&永远不冤枉一个好人&。比较一下两种情况的造成的损失,如果把一个好人误判为有罪,这样的冤案哪怕只有几起,也会让法庭的公信力大大下降,比暂时放掉一个坏人的损失要大得多。所以大多数国家在这里会把敏感度调得比较高,这就是所谓的&疑罪从无&。
骗子没有看上去那么笨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灵敏度和诈骗短信有什么关系?微软研究人员认为,骗子发电子邮件和上述情形有共通之处。
对于骗子来说,目标就是在茫茫人群中找到一个受骗者,把钱骗到手。不过,大家要搞清楚的是,仅仅对骗子的电子邮件有兴趣,回复了邮件,只能称得上&上钩&,最后把钱汇到骗子手里才称得上被骗。人群里最后上当的人的比例跟电子邮件内容没很大关系,因为上钩者不会只因为最初的邮件内容就汇钱给骗子,更关键的是接下来与骗子的联系情况,一旦&上钩者&发现不对头的地方,就会中断与骗子的联系。电子邮件的质量相当于&灵敏度&,会先把人群里一部分可能上当的人筛选出来。
骗子们的false positive和false negative就是:
false positive:把人群里本来不容易上当受骗的人钓上来了,进行行骗。false negative:错过了人群里很傻很天真的人,没有骗到他们。
容易看出,骗子整体的骗术相当低劣,而如今人们警惕性又越来越高,能上当的人的比例少之又少,可能只有万分之一。如果&尼日利亚王子&的邮件写得像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一样滴水不漏,相当于把灵敏度调小,false positive会变大,false negative会变小,这就意味着骗子起初需要联系的人变多了,但最后真正上当交钱的人未必会增加多少,结果不见得划算。
那骗子在两种情况下的成本各是什么呢?
false positive:骗子进行这种诈骗也不是没有投资,群发邮件没有多少成本,可是如果跟钩上来的鱼一对一联系起来,成本就变大了。如果联系的人比较多,需要雇用更多的&客服&,需要开更多的银行账户,需要制作更多的假材料,甚至还有把&放蛇&的警察引进来这种风险成本。最后这些不傻也不天真的人会在深入的交流之后发觉真相,拒绝交钱给骗子,那骗子就是白忙了。
false negative:很简单,最后交钱的人少了,骗到的钱也减少了。
综合下来就是,彻底把一个人的钱骗到手概率不大,false positive成本不小,false negative成本没想象的大,三个因素合到一起会迫使骗子降低钓鱼的灵敏度。他们故意发一些很假的邮件,这样上当的都是些&真傻&的受害者,可以减少跟&钓上来的鱼&辛苦联系一番,最后却一分钱没骗到的情形。这一方面说明,现在这年代骗子们行骗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个行业越发不景气。另一方面也说明,骗子们其实还是很有商业头脑的。
参考资料:
因为需要对各种消息各种数据进行核实,并进行成熟的思考后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进行反驳等等,以免成为各种谣言的传播者。当然,实际上发现很多人觉得很不费心神,自要认定一个方向,然后就无大脑的转播和加以放大对己方有利的消息。其实当辩手是很累的,因为有辨识的自我意识,当脑残是很轻松的,不就是点转播,不就是大口骂异己么……不过有思考的人生才精彩,各位辩手,在各种不负责任的媒...&
因为需要对各种消息各种数据进行核实,并进行成熟的思考后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进行反驳等等,以免成为各种谣言的传播者。&当然,实际上发现很多人觉得很不费心神,自要认定一个方向,然后就无大脑的转播和加以放大对己方有利的消息。&其实当辩手是很累的,因为有辨识的自我意识,当脑残是很轻松的,不就是点转播,不就是大口骂异己么&&&不过有思考的人生才精彩,各位辩手,在各种不负责任的媒体和没有思考力的舆论传播者中,发挥你们的作用吧!
凌晨1点,看完了《the Great Debaters》。1930年代德克萨斯州一所不为人知的黑人学院里,1个老师带领4个学生组建起一支辩论队,他们在10年中保持了只有一次失败的记录,最终,这支黑人辩论队站到了哈佛辩论队的面前,并最终捧到了那次辩论的冠军。影片改编自真实的故事。后来,辩论队的成员成为了黑人运动的领袖、律师、知名的牧师。有人说,这是一部励志片,...&
凌晨1点,看完了《the Great Debaters》。&1930年代德克萨斯州一所不为人知的黑人学院里,1个老师带领4个学生组建起一支辩论队,他们在10年中保持了只有一次失败的记录,最终,这支黑人辩论队站到了哈佛辩论队的面前,并最终捧到了那次辩论的冠军。影片改编自真实的故事。后来,辩论队的成员成为了黑人运动的领袖、律师、知名的牧师。&有人说,这是一部励志片,让人冲破万难,终能等到胜利;有人说,这是一部反映美国社会矛盾的影片,影片结尾的胜利是另一种反讽。我却认为,电影最好地回答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辩论。&影片中的辩论和中国目前各类辩论有着极大的不同,无论是辩题的选择,还是赛制的安排,都使辩手能直面社会中各类最尖锐的问题,并自由而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一种真正的观点交锋,而不是空泛华丽地语言游戏。&但是,抛开这些不管,影片给人的最大歧视是,辩论,这种用语言方式进行的&争斗&,究竟有什么样的深远意义。电影中的3个黑人孩子(因为他们的指导老师在政治比较激进,1个孩子怕受到牵连,因而中途退出,所以只剩下3个辩手)一开始也只将辩论看做了&辩论&本身。布可在影片的开头参加辩论选拔时就直截了当地表示:&我将来想做律师,辩论队的训练对我将来的事业发展多少有些好处吧。&但他们的老师显然不这样认为,他让孩子们在训练的第一天,就用下面的这句话练习发声。老师问:谁是裁判?学生:上帝是裁判老师:为什么是上帝?学生:因为他能决定胜负,而不是我的对手老师:谁是你的对手?学生:根本不存在老师:为什么他不存在?学生:因为他只不过是我所说出的真理的反对声音学生们在一条河流的岸边站成一排,一遍又一遍地回答这些问题。老师坐在一条船上,离岸边越飘越远,学生们的声音也越来越响,响彻整个河谷。&在辩论队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每个辩手都遭遇到了他们未曾预料的&意外&。但这些意外在那个时代又看起来是一种必然,作为黑人,他们遭遇了社会的种种不公。甚至,在老师带领他们外出比赛的路上,他们亲眼目睹了一个黑人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施以私刑,他们四个也差点命丧黄泉。那一次,队员之一的小法默躺在床上绝望地哭泣:&我们只不过是一群黑鬼不是吗?我们这样辩论有意义吗?&&影片到这里,提出了中心的问题。对于一个社会的既成规则、既定法律,如果存在不公,那么是否可以反对它,用什么方式去反对才最有用?&是对现实的屈服忍让?法默的父亲法默博士,在不小心开车撞到白人的猪时,选择了屈服于白人不合理的要求,支付了远远超过猪本身价值的赔偿。正如辩论队第一次和一所白人院校辩论时白人辩手提到的那样:&现在还不到改变现状的时机。&黑人辩手问:&那么请问时机是什么时候?明天?下周?不如就在今天!今天!今天!&&是对现实的暴力反抗?至少影片中没有给出任何一点线索,表明有人想过用类似革命的方法去颠覆现行的制度。而这种&推倒重来&的思维,对短期来看,不啻为干净利落解决问题的捷径。但如同电脑出了问题就重装一样,如果不懂得怎样从根本上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装个杀毒软件、改变用电脑的不良习惯等&&那么下一次重装电脑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重装后短暂时间的&河清海晏&只是一种假象而已。&那应该怎么办?影片给出了答案&&以非暴力的形式推动改良。而非暴力的形式中,辩论又是最佳选择之一,又或者说是非暴力行动的基础。那些看似无关痛痒的口头争辩,因为有听众的存在,而变得有深远影响。语言的优势是取胜的一方面,但理也是越辩越明的。所谓辩论赛,评判的规则如何、最后的结果如何,这都无关紧要,因为它们大多是从辩论的技巧上去衡量台上选手。作为选手,需知道的一点就是,你的任务是思考怎样最有效地说出真理,说服更多听众,这也是辩论存在的一大意义。只要有更多人认同你的观点,那么即使你输掉了辩论又怎样?最终事情的发展会由台下一批又一批被你说服的听众照着你的思路去被推进。&而辩论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建立这样一种&常识&:事情的解决应该依靠理性的论争,而非诉诸暴力的形式。今天的国家,有多少人在赞美德先生,但是不是要先扪心问自己,我能好好招待德先生了吗?二十年前春夏之交的那次&世界瞩目&,不正好是一个反例吗?以理性自居的大学生,在少数几个领头人的煽动下,逐渐失去了理智,广场竟也变成了另一个独裁统治的小帝国。用暴力的方式去反抗现存的不公,却没有让大多数人获得价值衡量上的认同,那么胜利也只是一时强力压倒了另一方而已,基础不稳,何来长久。那要如何获得价值上的同一?我想,用和平辩论的方式去渐进式地、温和地推动观念的转变,才是最稳妥而有长效的方式吧。&
辩论不仅是一场游戏,辩论,是我们成长为一个有责任的社会成员所必备的姿态与素质。丛林法则不应是现代社会的唯一游戏规则,对于分歧的理性争鸣和冷静论辩才能在实质上给我们的实践以参考。辩论,忘记它是一场游戏、忘记它是一场比赛,请记住,它最深刻的价值,在于它是我们发言的舞台。忘记沉默,我要发言!&正如最后那场与哈佛的辩论中,黑人辩手的辩词:我的对手说,法律是治理国家最好的手段&&圣.奥古斯丁说过,不公平的法律等于是没有法律。那意味着,我们有权利去反抗,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要使用暴力吗?还是选择非暴力?你们应该感谢上帝,我选择了后者。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著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著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我苦恼着,任蜗牛往前爬,自己坐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声和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
我突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
原来上帝叫蜗牛牵着我去散步!
南山和尚有两名弟子。一天,大弟子外出化缘,得了一担鲜桃,他挑着桃儿乐滋滋地往回赶。路过李家庄时,大弟子内急,就把桃子放在树下,然后找地方方便去了。回来后,大弟子看见一群人正围在树下,吃桃子。大弟子大喊:&那是我的桃子,不许吃。&听到喊声,人们哄的一声散了。回到寺里,大弟子向南山和尚抱怨:&李家庄的人太可恶了,竟然偷吃桃子。&南山和尚慈祥的笑了:&不怪他们,愿...&
&&南山和尚有两名弟子。一天,大弟子外出化缘,得了一担鲜桃,他挑着桃儿乐滋滋地往回赶。路过李家庄时,大弟子内急,就把桃子放在树下,然后找地方方便去了。&&回来后,大弟子看见一群人正围在树下,吃桃子。大弟子大喊:&那是我的桃子,不许吃。&听到喊声,人们哄的一声散了。&&回到寺里,大弟子向南山和尚抱怨:&李家庄的人太可恶了,竟然偷吃桃子。&&&南山和尚慈祥的笑了:&不怪他们,愿佛祖保佑他们平安。&&&过了一阵子,二弟子下山化缘,一不小心摔伤了腿,倒在了李家庄的村口。村民发现了,就把二弟子抬回家中,还请来医生给他治疗。伤好后,二弟子回到了寺里,把经过告诉了南山和尚。&&南山和尚笑了,他问大弟子:&你还说李家庄的人可恶吗?&&&大弟子挠着头,说:&上次是挺可恶的,这次怎么友善了呢?&&&&其实啊,&南山和尚说,&大善大恶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都和这李家庄的村民一样,是些普通人。既有小善,也有小恶。你给他一个善的契机,它就表现为善;你给他一个恶的契机,他就表现为恶。所以说,恶要原谅,善要引导。你把一担桃子丢在树下不管,还怪别人偷吗?&&小站感悟:一个成熟的辩手,不是在生活中处处与人争辩,更不是习惯于&挑刺&发现别人的不足和否定人性,而是要感悟到世上的物件尚且是有多个角度和方面,何况人乎。学会包容他人的不同,就事论事的看待小恶,引导别人向善,辩者,思者也。
也许,这不是个好时代,也许,这不是个好环境,也许,这都不是一个好学校。但是,这有一个好队伍,但是,这有一个群好兄弟,但是,这有无限的欢乐。今天的比赛不可谓不遗憾,虽然没有上场,在审判对方的时间里上帝偷偷审判了我们,在追求胜利的坦途上胜利暗自嘲讽了我们。不败的记录终究没有抵住时间。但是,我们更渴望胜利。一直说,一个辩手失去了荣誉感就好像失去一半的信仰。我们,还...&
也许,这不是个好时代,也许,这不是个好环境,也许,这都不是一个好学校。但是,这有一个好队伍,但是,这有一个群好兄弟,但是,这有无限的欢乐。今天的比赛不可谓不遗憾,虽然没有上场,在审判对方的时间里上帝偷偷审判了我们,在追求胜利的坦途上胜利暗自嘲讽了我们。不败的记录终究没有抵住时间。但是,我们更渴望胜利。一直说,一个辩手失去了荣誉感就好像失去一半的信仰。我们,还是我们。我们,更爱我们。我,更爱你们。爱生活不论寒暑,爱辩论不管输赢,爱你们无关一切。
标题要直白。 辩论理念不同,仍可以共存。但这不是说,在场上,可以默许理解恶逃问题的辩手。辩论圈也应该有个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其中之一,就叫不能恶逃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本来不该成为一个问题。因为,从我还不懂辩论那天起,恶逃问题在规则里就是要被扣分的。但是它还是成了一个问题,因为,时至今日现实中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回答对方问题。而且,似乎还有很多人未被惩罚,反而因此...&
&&&&&& 标题要直白。&&&&&&& 辩论理念不同,仍可以共存。但这不是说,在场上,可以默许理解恶逃问题的辩手。辩论圈也应该有个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其中之一,就叫不能恶逃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本来不该成为一个问题。因为,从我还不懂辩论那天起,恶逃问题在规则里就是要被扣分的。但是它还是成了一个问题,因为,时至今日现实中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回答对方问题。而且,似乎还有很多人未被惩罚,反而因此得利。&&&&&&& 其实这个问题起于,我们为什么要问问题。因为人的表述总是不完全、不精准的。很多时候言而未尽的情况需要对方一再确认观点,并提出质疑。回答方懂得了对方尚存疑点的地方,进行进一步阐释。交流才会顺畅。如果,辩论倡导交锋,倡导真诚,而不是恶意抢占话语权,或者强词夺理,那么,就不该发生恶逃的情况。如果有问题答不出来,就坦白承认好了。这一条示弱于敌,看上去会在场面上丢分,但如果失去坦诚相待的态度,辩论赛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得分。&&&&&&& 所以,当被问到,&地震之所以对人类而言是不安全的,是不是因为地震带来的是心灵和肉体的伤害,即是一种身心不健康的状态&的时候,应该回答说,是或不是。而不是另一些毫不相关的东西。&&&&&&& 当被问到,&如果同意低碳生活就是能省则省,能骑车不坐车,能走路不骑车的生活状态,牺牲一些幸福换取低碳的结果,是不是我们也可以说,我们追求的最极端的低碳生活就是原始人的生活呢?&,应该回答是或不是。而不是另一些毫不相关的东西。&&&&&&& 第一个问题,如果你回答了是,那么就等于承认了,健康和安全是一体两面的事物。第二个问题,如果也回答了是,那么,如果说低碳生活让人的生活更美好,则,原始人的生活最美好。&&&&&&& 第一个问题,如果你回答不是,那么就必须解释,即便心灵和肉体受到了损害,依然可以是安全的状态。第二个问题,如果你回答了不是,那么就得做好被追问的准备:是定义有问题,是不是低碳生活本身其实不是能省则省,而是到了某个限度不能再省的生活状态,还是说,前提没错,低碳生活实质上的确没能让生活更美好。&&&&&&& 有些时候,我们是必须面临是或不是的选择的。你不能说,看情况吧。或者如某些人讲的,我凭什么必须回答你是或不是。简单说,逻辑是讲排中律的,而价值是可以求同存异的。因此,大体上,在逻辑体系下的判断,如果一定要做回答,就一定不能模棱两可。而在价值体系中,多重价值是可以共存的,反而可以相对模糊去回答:看情况。&&&&&&& 但是,事实上,很多人恶逃问题不是因为不知道什么必须答,什么不必须答。他们知道,就是不想打。可能是准备不充分,不能回答,回答了逻辑线就会被打穿,或者回答就必须捏造数据。无论怎样,总之,很多时候,讨论就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对方辩友,您方立论里说:1+2=3 。是么?&&是的。但也不尽然。&&哦,就是说,有时候1+2&3 咯?&&没有啊,我方立论里说,1+2=3啊!&&等下,一会是一定,一会是不尽然,您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好了对方辩友,不要纠结这些了,关于这一点,我方立论很清楚,我方不想浪费时间讨论了,还是下个问题吧。&&&&&&&& 最让人难受的不是对方不回答关键问题还赢了比赛,最让人难受的是,评委居然说,纠结这些细枝末节,显得很小家子气。&&&&&&& 所以,正好现在比赛多,各位可以去录音或录像,回来好好看看,究竟多少比赛,看上去很热闹,但其实,有些时候场上就缺乏扎扎实实、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去交流的态度。在逻辑起点尚混乱的情况下,又有什么讨论辩驳是真正有意义的呢?辩论赛不好看,不是明摆着的事情么?&&&&&&& 本文第二个板块。评委,请不要随便安慰人家。&&&&&&& 如果赛制规定,最佳辩手来自失利的一方,那么就选择失利方中,最好的那个。如果赛制没有规定,只是评选最佳,那么再在失利一方中选最佳,还美其名曰:安慰,这样的评委就不仅仅是不守规矩,还有点自以为是了。如果赛程上写好,最后总排名与队伍获得最佳的次数有关,那么,这样的评委又超越了,实质上就是在干扰比赛公正了。伤害了公正的事物,一般都不会发展的太好。&&&&&&& 最佳辩手,顾名思义,是一场下来,场上最优秀的那个。不同的评委必然通过不同的判准,选出了公认的最佳。这很正常。&&&&&&& 但别动不动就安慰别人。首先,你不知道人家需不需要安慰。其次,如果辩手还很不成火候,你的最佳事实上可能是对其不良辩风或技术的一种肯定。再次,人家觉得打得太烂,都没脸见人了,你还施舍给人家一个安慰,这不是明显自作多情么?&&&&&&& 最关键的是,凭什么真正的最佳得不到奖励?因为赢了?凭什么你很牛的想去安慰人家,因为你觉得你够资格了?为什么够资格了?因为大三大四够老了?就算够资格,又凭什么可以摒弃&法治&,搞&人治&这一套了呢?&&&&&&& 让人认清自己的实力,很重要。如果评委真的关心辩手,就不要给个虚无的最佳,场下好好和其谈谈自己的看法,都可能是对辩手更大的帮助。
最近但凡说及辩论,总习惯用一句话开头&&
&不当辩手很久了,难免生疏,大家多多见谅。&
朋友总说我矫情,给我罗列证据。细数之下,哪怕在求职季,前前后后穿西装打领带也打了两场,评委大概也有十多场,更别提打酱油模辩什么的。说我要这都叫不打辩论,调侃自己不要紧,直接抹灭了绝大部分的辩论人口,岂不是罪莫大焉?
其实,只是不当&辩手&...&
最近但凡说及辩论,总习惯用一句话开头&&
&不当辩手很久了,难免生疏,大家多多见谅。&
朋友总说我矫情,给我罗列证据。细数之下,哪怕在求职季,前前后后穿西装打领带也打了两场,评委大概也有十多场,更别提打酱油模辩什么的。说我要这都叫不打辩论,调侃自己不要紧,直接抹灭了绝大部分的辩论人口,岂不是罪莫大焉?
其实,只是不当&辩手&很久了而已。
现在,听到&辩手&,总觉得跟&打手&挺相似的;
你看,都是接到任务,不管是谁给的,只看要求是啥。接着就摩拳擦掌锻炼身板体格或是口齿,还免不了内部过两招,等日子一到,一大批人马奔赴目的地,有掠阵有替补有指导说不定还有幕后黑手,跟着一句&同志们上啊!&就掐起来了&&
好了,吐槽完毕,切入正题。
这篇文字的许多内容,其实是蓄谋已久了。只不过一是忙二是懒,加上脑袋里各种思绪不知从何说起,因此就耽搁到现在。直到昨晚打了场比赛,聊的是&辩论赛对大学生学习利大于弊/弊大于利&,然后看到各种校内状态,觉得还是有必要说些什么。那就聊聊这大半年来对辩论和辩论赛的一些反思,和心得体会吧。
首先是关于辩论技术的运用。
其实我一直觉得,真正可以被称得上技术的只有一项,叫做&口语表达&。
所谓&口语表达&,一是把话说得精简,别人说三句说不清,你几个字就能够言简意赅;二是把话说漂亮,别人长篇大论平淡乏味,你两三句话就能画龙点睛;三是把话说动听,别人说着说着全场催眠,你通过抑扬顿挫快慢高低和停顿,能始终吸引大家的注意。
这就是&术&的层面,所谓辩论的技术。至于再往上,怎样把问题想明白看通透等等,则关乎三观问题,已经是道的层面。
然而也有往下的,我姑且称之为&伎俩&。
倒不是贬损,虽然这确实是贬义词。不过打辩论的,甚至不打辩论的,谁不会个三两招呢?教小朋友的时候,又有谁没传授过呢?以下说,我自己也曾干过一在此算是作一反思吧。
比如有一个叫&切口&的东西,对面提了一个问题,不去正面回答,而是说&我方一辩开篇陈词已经讲过了。&&&,然后不管一辩有没有讲,一个问题抛出去。
稍微高级一点的,就说&对方辩友说什么,我们就来看什么。&&&,然后一个问题抛出去&&
再高级一点的,&对方辩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请问对方辩友,&&&
爱搞笑的说,&对方辩友风度翩翩,偏颇之处在所难免。我来问个问题&&&
懒惰的直接就不回答了,&请问对方辩友,&&&
这种&伎俩&常见于自由辩,一是限于辩手能力,回答能答出来的就不多,能答好的更少,能答出彩的现役辩手,怕是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这种情况下,运用&切口&或是不回答,配合通过密集的设计好的问题,俗称&推战场&,营造出一轮攻势,同时削弱听众和评委对对方的论调的印象,在有限的时间里形成场面上的优势。
以上说的只是冰山一角。其余的包括用段子轰炸、以及一些耳熟能详的语句诸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你到底是没听清还是没听懂呢?&,干扰性的技术比如&对方四辩不回答,对方三辩您知不知道?&、&对方四辩和三辩说法不一,对方一辩您觉得呢?&,不一而足&&就不一一列举,不然真有教坏人之嫌了。
坦白讲,这是吵架的技术。只不过把&你他妈的&变成了&对方辩友&,再文绉绉羞答答地加上些许修饰,带上些又要从事服务业又要打造标志物的味道,就堂而皇之上场了。
怎么应对?只有把问题想通,比对手知道的更多,想得更深才行。然而,限于准备时间,限于辩手能力,更限于辩手阅历,这往往很难办到。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攻呗。
于是,常常出现激烈的自由辩论,双方各执一词,语速飞快。看似很流畅,却往往谁也不理谁。
这或许确实能帮助赢比赛。不过,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
当然,伎俩绝不仅仅只限于赛场上,更是完全贯彻在立论的过程中。
比如说,打过几场比赛的,总会接触到一种叫作比较性辩题的题目。多打几场就会知道,有一个问题出现频率特别高,叫做&您方的比较标准是什么?&本来这也是一个正常的问题,下一步应该就是问为什么是这么比较,确认如何比较,比出结果如何,等等&&然而,为了破坏对手的进攻,辩手总能提出各种万能的比较标准。
&我方的比较标准是何者更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我方的比较标准是何者更会有利于人的综合成长。&
&我方的比较标准是何者更能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
&&&&&&&&&&&&&&&&&&&&&&&&
这些比较标准简直都是废话,难道对面会认为他方不利于社会全面进步,不利于人的综合成长,不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么?
要再接下去问为什么?
&我方一辩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请问对方辩友,&&&
&喂,你那也叫说清楚了?你把逻辑抽出来理一遍?&
&三分钟的陈词怎可能几句话讲完?对方辩友您这不是强人所难嘛。请问对方辩友,&&&
所谓嘴硬总是能撑住,连无中生有的方舟子,在黑纸白字的情况下,都能咋呼大半个月。四个辩手在场上加起来对抗不超过10分钟,又有何难呢?
这当然也可以帮助赢比赛。不过,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
再比如,还有另一类辩题,叫政策性辩题。
打这类辩题的赛制通常有两种,一个是传统的赛制,另一种称之为奥瑞刚。
传统赛制里,最大的问题,就是空口白话。
比如&应不应该全面开征房产税&
反方问,税率多少?正方说,视各个城市具体情况而定。
反方问,什么时候开征?正方说,在合适的时候,能对投机够起到最好的打击作用。
反方问,你什么都不知道就说要征?正方说,这是应不应该,是价值上的判断&&
当然,更好的正方或许会说,这是细节问题,我也不是专家,更不是预言家,我也没法告诉你完全精确的结果啊。这是一步步调整的事情嘛。
嗯,当然,怎么能光是反方问呢?正方也要问。
正方问,那你说不征房产税,房价高企怎么办?反方说,可以政府调控,为什么要征税。
正方问,那你怎么调控?反方说,这不是今天讨论的辩题,我们今天讲的是房产税要不要征。
当然,更好的反方或许会说,限购啊,取消分税制啊,紧缩银根啊,等等。
正方继续问,那为什么不能多管齐下呢?反方说,您方今天到底是只征房产税还是一揽子政策都搞不清楚,我怎么跟你辩论呢?
双方都回答得很有道理吧?我也觉得。不过这么新闻发言人的回答,到底能让双方和观众收获到什么,恐怕要打个问号了。
当然,会有比较靠谱的正方,也会有比较靠谱的反方,只不过,这类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实在太难了。更多情况下,往往双方都是各拿着一个点相互扯皮,最后不了了之,贻笑大方。
这一定可以更轻松地应对比赛。不过,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
于是就有了奥瑞刚。这个本是从美国俄勒冈州大学生辩论赛引进,到了台湾就换了个名。这个辩论主要打政策性辩题,有一套自己的规则,正方要完成&需、根、解、损&,反方可以&全面反驳&、&维持现状&、&现状修正&、&相抗计划&,要求有&初步成立&,还有&时效性&、&连续攻防&、&强制认可权&等等自有规则,本意是希望双方就比赛探讨更深入。只不过,深入毕竟是靠积累的,在底蕴不足的时候去打奥瑞刚,往往比传辩更加惨绝人寰。
比如,&应不应该废除死刑&。正方说,应该,废除以后,取死刑犯的眼角膜啦、肾啦什么的去救人,顺便关着养着,定期抽血补充血库,平时就在牢房里织毛衣。
比如,&安乐死应不应该合法化。&反方说,不应该,应该让这些人去试新药。反正救活了最好,半死不活也没啥差别,死了嘛就得偿所愿,何必安乐死呢?
比如,&应不应该设立色情特区&。反方问,嫖过么?&&嫖过。在哪儿?&&附近很多的。多少钱一次?&&
以上都是真实例子,仅举出几例。奥瑞刚有其好处,尤其是那一套系统的立论方式很有价值,但往往容易沦陷到狭隘的细节之争,甚至出现缺乏最基本人文关怀的局面。而其质询的规则本是用来防止对手回避,却常常不幸被质询方用来长陈词和恶意曲解,就又有违本意了。由此引申出的一系列攻击和救济的技术,暂先不多展开。
我甚至不觉得这样能赢比赛。那么,然后呢?
当然就没有然后了。
当然,刚才列举的,这只是诸多问题中的三种,接下来再说两种更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定义和做切割。
就随便拿个辩题来举例子,比如&高薪能不能养廉&
正方立论很简单,工资多了,意愿小了,代价大了,贪官少了。
反方立论更简单,监管得当,低薪也廉,监管不当,高薪不廉。
当然,到了实际比赛,双方会举出更多的理论和实例。比如新加坡比如香港,比如美国英国等等,又或是边际效用递减立论。但总体思想,大约跳不出以上的界限。
正方玩的是做定义。高嘛,高一点的也是高。廉嘛,廉一点点也是廉。两者正相关,正方当然是对了。
反方玩的是做切割。凡是廉都是监管的好,凡是不廉都是监管的问题。监管万能论,反方当然也对了。
这两边似乎打不到一块儿去。
问题在哪里呢?
问题在于把事情看得太简单。理论终究是理论,但空有理论便会偏离实际。
于双方:中国现在腐败状况如何?贪官多少,金额大小?现在监管状况如何?效果如何?过去如何?最廉洁的时候是什么时候?那时候薪水如何?监管状况如何?和现在比如何?要高薪,高多少?成本多少?要监管,如何做?成本多少?国外高薪高多少,效果如何?监管如何?成功的有哪些?失败的有哪些?差别在哪里?文化对于廉洁的影响?体制对于廉洁的影响?&&
这才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而不是仅仅打辩论的态度。
当然,研究这些,坦率说,对赢比赛帮助不大。
定义和切割,可以更轻松地准备比赛。不过,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
如此种种,只是辩论,或者更确切说,是目前辩论赛常见的问题。限于篇幅,没法讲透,以后有机会再另外开篇。就我自己打比赛、评比赛和看比赛的经验来说,这几年,包括国辩,包括各种全国赛、省赛、市赛和校赛,往往是伎俩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少,至于内容的深度,更是难得一见了。
这是我过去曾钻研的,也是我现在所摒弃的。因为胜负之外,有更大的意义。
以上这些,与其说是对辩论赛的批判,毋宁说是对自己的反思,而接下来的这些,则是一些心得。
第一、关于胜负
我向来是好胜心很强的人,即使辩论也不例外。从大一至今,一直希望为复旦拿到冠军,可惜至今近三年,亚军一堆都快成赛亚人了,还是未能如愿,最后半年,不知有无机会,加油吧。
胜负是一个荣誉问题,也事有关资源问题,确实是重要的。然而,这却又是所有重要的东西当中,最不重要的。
无论是从理想主义的角度,还是从最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说,都是如此。这就好比一群人打80分,谁都想套对方一圈,但就算套上个十圈,除了爽一下之外,别无任何意义。而为了爽一下,去练就眼神传信号皮笑肉不笑之类不知有用没用的技术,还执着于此,那就近乎于变态了。
金庸小说有一段,说的是白驼山和全真教。前十年,全真弟子无论如何赶不上白驼山,二十年后,旗鼓相当,三十年后,那便远远胜出了。
这么说,并非是不要争胜,而是希望可以选择一条更有意义的道路。别人练五年顶我练八年,那我就加倍勤奋,一年顶两年五年顶十年,如此而已。
毕竟,辩论赛或许只能打几年,但人却是要活一辈子的。
第二、关于立论
立论不难。辩论的技巧,似乎可以让我们轻易地应对任何问题。就好像一个干咨询的菜鸟,搭出一个framework以为万事不愁。
立好论很难。一个立论,真正有价值的地方,绝不在于普遍应用的方法论,而在于就事论事的洞见。
立论不仅仅要想己之所想,更要想人之所想。一个性工作者哪怕不会辩论,对于色特问题的感悟,也绝对要比象牙塔里的学子多上许多,更真实许多。
立论更要想人之不愿想。
比如,很多题目,尤其是政策性题目,都会牵扯到钱的问题。
辩手往往会说,能有多少钱,你看每年三公支出多少亿,突击花钱多少亿,全打掉不就有钱了。
问题是,这笔钱真的全都不需要么?打掉的部分为什么不是用来补贴穷人,不是城市发展,不是福利保障,不是税收返还,而是要用在你说的那地方呢?
辩论中,钱可以不是问题,但是当问题到了现实的层面,钱就是最大的问题。
所以,如果回避掉这一块,这样的立论,就没有意义。
再比如说,许多题目,尤其是利弊比较,我们往往会撇清。
比如说,探讨山寨利弊,我们会说,有害的都是盗版,有益的才是山寨。或者山寨不好的部分是监管不力,不是山寨本身的问题,山寨本身是好的。
话当然可以说,但是这样的立论,意义又在哪里。
给自己划定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里自己无比正确,圈子外面的统统不看。当然,对是对了,但是意义在哪里呢?
辩题本就没有那么多定语,要谈一件事物的好,就要坦然接受它的不好。不要把这个不好的责任推卸出去,而是认下来,然后讲为什么可以不在乎。
现实的问题永远不是理论那么简单。两旁是看得见的岸,但当中才是真正的河。站在岸上相互喊话,固然不会湿了衣服,但只有走到河里,才能体会汹涌波涛。
所以,尽管水流湍急,不易站稳。但立论,还是应该勇敢地跳入河里。
第三、关于训练
就这两年我参与的训练,撇开欢快地一起吃零食调侃等等的不算,往往是两种倾向。一是偏立论,往往是大家一个个讨论或是七嘴八舌一起讨论,立论推翻再立论再推翻,直到最后一天甚至最后一刻,达成共识准备上场;二是偏操作,往往是教练定论,采用灌输的方式让辩手记忆,然后反复演练彩排。
在我看来,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应当针对不同的辩手采取不同的方法。
对于新手,偏操作更好。新手的眼界、思考的等,都远有所欠缺。与此同时,其自信心也尚未树立。通过灌输模仿等方式,能够迅速提高新手的外功,虽然内息此时依然不匀,但至少已能在江湖立足。这一阶段,教练的作用应当是给予信心,同时讲解辩论,使之入门。
对于进阶水平,应当两者结合。这一阶段,辩手的基本技巧已经具备,但是做论能力却非常糟糕。此时让辩手采取自己做论,反复对抗的强化训练的方式,促使其思考更为深入,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语言表达。这一阶段,教练的作用应当是作为陪练,通过大量的实战和评讲使之积累经验。
对于有经验的辩手,应当侧重立论。这一阶段,辩手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立论能力,而语言表达则基本无碍,虽然未见得精彩,但起码能做到简洁有效。这时辩手应当开始广泛涉猎,开阔眼界,积累阅历,对于各方面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入思考。这一阶段教练的作用更多的是导师,打开的不仅仅是辩论之门,更是知识之门,世界之门。
谨供参考。
第四、关于成长
辩手的成长,是一个振荡上升的过程。会有些时候,自我感觉无所不能,又有些时候,自我感觉一无是处。
每一次反复,都是一次突破,都是一次成长。
感觉自己遇到瓶颈了,怎么办?
记得当初,用同样的问题问过罗学长。
答曰:&你退役吧。&
于是我就从辩论台切出去了。
现在想想,真有道理,当放下对胜负的执念的时候,不论是思维还是眼界,都会开阔许多。
毕竟,辩手的成长,绝不仅仅是辩术的成长。
第五、关于变强
如果你不仅仅只是希望自我成长,也希望做个好辩手。那么这一段,就是告诉你怎么变强。
周伯通道:&是啊!兄弟,你年纪虽小,武林中的事情倒知道得不少。那你可知道《九阴真经》的来历?&郭靖道:&这个我却不知了。&&&& 周伯通拉拉自己耳边垂下来的长发,神情甚是得意,说道:&刚才你说了一个很好听的故事给我听,现下&&&郭靖插口道:&我说的都是真事,不是故事。&周伯通道:&那有甚么分别?只要好听就是了。有的人的一生一世便是吃饭、拉屎、睡觉,若是把他生平一件件鸡毛蒜皮的真事都说给我听,老顽童闷也给他闷死了。&郭靖点头道:&那也说得是。那么请大哥说《九阴真经》的故事给兄弟听。&&&& 周伯通道:&徽宗皇帝于政和年间,遍搜普天下道家之书,雕版印行,一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称为&万寿道藏&。皇帝委派刻书之人,叫做黄裳&&&&&& 郭靖道:&原来他也姓黄。&周伯通道:&呸!甚么也姓黄?这跟黄老邪黄药师全不相干,你可别想歪了。天下姓黄之人多得紧,黄狗也姓黄,黄猫也姓黄。&郭靖心想黄狗黄猫未必姓黄,却也不去和他多辩,只听他续道:&这个跟黄老邪并不相干的黄裳,是个十分聪明之人&&&郭靖本想说:&原来他也是个十分聪明之人&,话到口边,却忍住不说出来。&&& 周伯通说道:&他生怕这部大道藏刻错了字,皇帝发觉之后不免要杀他的头,因此上一卷一卷的细心校读。不料想这么读得几年,他居然便精通道学,更因此而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他无师自通,修习内功外功,竟成为一位武功大高手。兄弟,这个黄裳可比你聪明得多了。我没他这般本事,料想你也没有。&&&& 郭靖道:&这个自然。五千多卷道书,要我从头至尾读一遍,我这一辈子也就干不了,别说领会甚么武功了。&&&& 周伯通叹了口气,说道:&世上聪明人本来是有的,不过这种人你若是遇上了,多半非倒大霉不可。&&&& 郭靖心下又不以为然,暗忖:&蓉儿聪明之极,我遇上了正是天大的福气,怎会倒霉?&只是他素来不喜与人争辩,当下也不言语。&&& 周伯通道:&那黄裳练成了一身武功,还是做他的官儿。有一年他治下忽然出现了一个希奇古怪的教门,叫作甚么&明教&,据说是西域的波斯胡人传来的。这些明教的教徒一不拜太上老君,二不拜至圣先师,三不拜如来佛祖,却拜外国的老魔,可是又不吃肉,只是吃菜。徽宗皇帝只信道教,他知道之后,便下了一道圣旨,要黄裳派兵去剿灭这些邪魔外道。不料明教的教徒之中,着实有不少武功高手,众教徒打起仗来又人人不怕死,不似官兵那么没用,打了几仗,黄裳带领的官兵大败。他心下不忿,亲自去向明教的高手挑战,一口气杀了几个甚么法王、甚么使者。哪知道他所杀的人中,有几个是武林中名门大派的弟子,于是他们的师伯、师叔、师兄、师弟、师姊、师妹、师姑、师姨、师干爹、师干妈,一古脑儿的出来,又约了别派的许多好手,来向他为难,骂他行事不按武林中的规矩。黄裳说道:&我是做官儿的,又不是武林中人,你们武林规矩甚么的,我怎么知道?&对方那些姨妈干爹七张八嘴的吵了起来,说道:&你若非武林中人,怎么会武?难道你师父只教你武功,不教练武的规矩么?&黄裳说道:&我没师父。&那些人死也不信,吵到后来,你说怎样?&&&& 郭靖道:&那定是动手打架了。&周伯通道:&可不是吗?一动上手,黄裳的武功古里古怪,对方谁都没见过,当场又给他打死了几人,但他寡不敌众,也受了伤,拚命逃走了。那些人气不过,将他家里的父母妻儿杀了个干干净净。&&&& 郭靖听到这里,叹了口气,觉得讲到练武,到后来总是不免要杀人,隐隐觉得这黄裳倘若不练武功,多半便没这样的惨事。&&& 周伯通续道:&那黄裳逃到了一处穷荒绝地,躲了起来。那数十名敌手的武功招数,他一招一式都记在心里,于是苦苦思索如何才能破解,他要想通破解的方法,然后去杀了他们报仇。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终于对每一个敌人所使过的招数,他都想通了破解的法子。他十分高兴,料想这些敌人就算再一拥而上,他独个儿也对付得了。于是出得山来,去报仇雪恨。不料那些敌人一个个都不见了。你猜是甚么原因?&&&& 郭靖道:&定是他的敌人得知他武功大进,怕了他啦,都躲了起来。&&&& 周伯通摇头道:&不是,不是。当年我师哥说这故事给我听的时候,也叫我猜。我猜了七八次都不中,你再猜。&&&& 郭靖道:&大哥既然七八次都猜不中,那我也不用猜了,只怕连猜七八十次也不会中。&周伯通哈哈大笑,说道:&没出息,没出息。好罢,你既然认输,我便不叫你猜这哑谜儿了。原来他那几十个仇人全都死了。&郭靖&咦&的一声,道:&这可奇了。难道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的弟子代他报仇,将他的仇人都杀死了?&周伯通摇头道:&不是,不是!差着这么十万八千里。他没收弟子。他是文官,交的朋友也都是些文人学士,怎能代他杀人报仇?&郭靖搔搔头,说道:&莫非忽然起了瘟疫,他的仇人都染上了疫病?&周伯通道:&也不是。他的仇人有些在山东,有些在湖广,有些在河北、两浙,也没有一起都染上瘟疫之理?啊,是了,是了!对啦,有一项瘟疫,却是人人都会染上的,不论你逃到天涯海角,都避他不了,你猜那是甚么瘟疫?&&&& 郭靖把伤寒、天花、痢疾猜了六七种,周伯通总是摇头,最后郭靖说道:&口蹄疫!&一出口便知不对,急忙按住了嘴,笑了起来,左手在自己头上拍了一下,笑道:&我真胡涂,口蹄疫是蒙古牛羊牲口的瘟疫,人可不会染上。&&&& 周伯通哈哈大笑,说道:&你越猜越乱了。那黄裳找遍四方,终于给他找到了一个仇人。这人是个女子,当年跟他动手之时,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但黄裳找到她时,见她已变成了个六十来岁的老婆婆&&&&&& 郭靖大为诧异,说道:&这可真希奇。啊,是了,她乔装改扮,扮作了个老太婆,盼望别让黄裳认出来。&周伯通道:&不是乔装改扮。你想,黄裳的几十个仇人,个个都是好手,武功包含诸家各派,何等深奥,何等繁复?他要破解每一人的绝招,可得耗费多少时候心血?原来他独自躲在深山之中钻研武功,日思夜想的就只是武功,别的甚么也不想,不知不觉竟已过了四十多年。&郭靖惊道:&过了四十多年?&&&& 周伯通道:&是啊。专心钻研武功,四十多年很容易就过去了。我在这里已住了十五年,也不怎样。黄裳见那小姑娘已变成了老太婆,心中很是感慨,但见那老婆婆病骨支离,躺在床上只是喘气,也不用他动手,过不了几天她自己就会死了。他数十年积在心底的深仇大恨,突然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兄弟,每个人都要死,我说那谁也躲不了的瘟疫,便是大限到来,人人难逃。&郭靖默然点头。&&& 周伯通又道:&我师哥和他那七个弟子天天讲究修性养命,难道真又能修成不死的神仙之身?因此牛鼻子道士我是不做的。&郭靖茫然出神。&&& 周伯通道:&他那些仇人本来都已四五十岁,再隔上这么四十多年,到那时岂还有不一个个都死了?哈哈,哈哈,其实他压根儿不用费心想甚么破法,钻研甚么武功,只须跟这些仇人比赛长命。四十多年比下来,老天爷自会代他把仇人都收拾了。&
(摘自 金庸《射雕英雄传》)
没错,不需要什么天赋,不需要什么秘方,就这么简单。
我辩龄3年,看过的视频两三百场,不包括重复,带队二十几场,正式比赛三十多场,思考过的辩题近千个,非正式比赛和模辩也是数以千记,争鸣和华语技术版的帖子从头看到尾,执中学长的博客也是如此两遍。
而我同一届的辩手,多少比我强出好多的,现在还出来打比赛的,还能有几个呢?
再看几个我佩服的学长。杨皓学长打了9年,瑞宣学长10年,罗学长打了15年,熊浩学长13年,马来西亚初中生就有系统的辩论,渐彪学长打99国辩的时候也近10年,执中学长27岁打国辩,就算从高中算起,也有12年。&
而这些学长们,现在又还有几个同龄辩手呢?
所以啊,强者之所以强,其实就这么简单。你说,要一两年内就能赶上,那别人那么多年岂不是都白活了?
不单辩论,其实干什么都一样,
暴力成就一切,如是而已。
&光荣的桂冠,从来都用荆棘编成……&(艾青)
对想要加入辩论队的人仅仅说辩论赛的好处而不去讲会有哪些害处, 这就像只跟投资者大谈特谈投资这个项目会有多么丰厚的回报, 却一不说投入的成本, 二不算潜在的风险一样。其实没有一条通向光荣的道路是铺满鲜花的。 只有让想要加入辩论队的人对于参加辩论赛的好处和害处都有一个了解, 才...&
&光荣的桂冠,从来都用荆棘编成&&&(艾青)
对想要加入辩论队的人仅仅说辩论赛的好处而不去讲会有哪些害处, 这就像只跟投资者大谈特谈投资这个项目会有多么丰厚的回报, 却一不说投入的成本, 二不算潜在的风险一样。其实没有一条通向光荣的道路是铺满鲜花的。 只有让想要加入辩论队的人对于参加辩论赛的好处和害处都有一个了解, 才能算是对他们负责。 特别是很多新队员是在老队员的介绍和动员下加入辩论队的, 更是由老队员逐步加以训练的,因此从一开始老队员就应该有一个&对新队员负责&的意识。毕竟, 他们在让头顶上的桂冠变得光彩照人、 受人惊羡的同时, 也必须忍受荆棘带来的痛苦&&
~时间与精力的损失
如果想打好辩论赛, 而不是仅仅玩玩, 那么参加辩论赛是一项极其消耗时间与精
力的活动。不要说如西交、武大等参加全辩、国辩的队伍为了比赛要有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的集训, 就以仅仅参加学校内部辩论赛的队伍和辩手来说, 这方面的损耗也是极大的。
先看看每年的校辩论赛。 一般来说, 校辩论赛要进行五轮左右, 有些学校参赛队较多, 甚至会有七轮。 每轮比赛之间是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 这就要五周。 如果考虑到比赛期间可能碰上比如五一节等节假日, 或者最后的决赛因为现场抽签决定立场等原因而要准备两周, 那么整个赛程就是一个半月的时间甚至更多。 再加上打完辩论赛一般都会因为长时间投入做一件事而留下&辩论后遗症& &&具体表现为看不下去书、 听不下去课, 做什么事都没心思, 脑子里辩论赛的电影一幕幕划过&&所以一届校辩论赛打下来, 两个月时间就算全投进去了。 就算中途被淘汰, 平均而言也有一个月的时间是耗在辩论赛上的。
这一两个月是什么概念呢?一个学期大约是四个半月,而辩论赛一般是在学期中间, 那就意味着&&如果按学习来说&&别人上课、 上自习最勤的那段时间辩手将一个晚上接一个晚上的讨论可能与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 这段时间一般来说又是课程刚由浅入深的那部分, 而由于投入大量的精力准备辩题, 大脑对辩题的思考处于高度兴奋中, 上课的时间一般来说想不走神是不太容易的。 如果须要去那些开放时间与上课时间相一致的图书馆大量查资料, 可能有些课也是要逃的。 如果辩题比较难&啃&, 通宵也是可能的, 作业也可能是要迟交或者抄的&&而这段时间拉下的功课, 自然只能由自己以后再挤时间自己学、 自己补。 就算有队中的学长帮忙, 但和老师上课时的讲解相比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加上有些专业, 作业没有办法抄&&比如建筑系的学生赶图、 做模型&&那就更是只有抽吃饭、 睡觉等时间了。
有校赛的半年如此, 没有校赛的也好不了多少&&因为要招新。院系新生辩论赛从组织到最后比赛, 一般来说一个月出头也是很正常的。 虽然说老辩手一般不用准备比赛, 甚至不用组织&&这工作一般由学生会完成。 但从准备辩题、 抽签到评判,工作也有一些。 更重要的是新生入队以后的培训, 那就更是要老队员花时间和精力的了。 如果再考虑和其他院系打几场友谊训练赛, 那新老队员又得有几个星期的投入。
除了打比赛,辩手平时还要读一些不打辩论赛的人很可能听都没听说过的&闲书&。 毕竟, 分析一个辩题所需要的知识底蕴单靠比赛那一周时间去准备往往是不够的。辩手事先就要有广博的涉猎,至少拿到辩题时要知道到哪些地方去查资料,知道哪些人、 哪些学派、 哪些学科的知识对辩题所牵涉到的领域有&&或者可能会有&&比较重要的见解。 这个时间由辩手自己控制, 可多可少, 但付出的多少直接正是因为辩论赛是一项非常消耗时间精力的活动,辩手的成绩往往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部分课程几乎完全自学, 考试的时候会不会翻船都是问题。 而大学里的课程与中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各门课程前后连贯性极强, 一门基础性的课程没有学懂, 后面可能就会连着几门课听得稀里糊涂。 这种现象理工科尤其明显, 有些同学在大三大四学习专业课时甚至有不回头把以前的书再学一遍上课就听不懂的麻烦,至于做一门课的作业要查四五本甚至六七本书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在这样一条学习道路上, 落后了再想追回来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因此挂课、 留级、 试读甚至退学在很多辩论队里都不是什么吓唬人的玩笑。
如果不从学习的角度来说,那么可以想象一下:别人打游戏的时候你可能在读《中国哲学简史》;别人看电影的时候你可能在图书馆查资料;别人踢球或者打牌的时候你可能正和队友吵得脸红脖子粗;别人已经呼呼大睡的时候你可能还在为了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冥思苦想;别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时候你可能不得不守着一盏孤独的台灯写辩词&&可能还得想着回头怎么才能躲过跪CPU的惩罚&&这也不是什么玩笑&&因为打辩论赛而没时间陪bf或者gf而最终导致分手的例子也并非绝无仅有&&
~他人的不理解
就算是可以忍受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也只能算是过了第一关。由于很多人对辩论
赛还并不理解,身为辩手将不得不忍受一些冷嘲热讽。
不可否认, 的确有不少辩手刚开始打辩论赛时什么事都爱与人争个是非, 甚至为了锻炼所谓的&辩论技巧& 去和寝室里每个同学抬杠。 即使在参加辩论赛一段时间以后已经不再这样了, 他们这些过去的&劣迹& 和又一批新人继续同样的行为也会使得对辩论赛并不了解的人产生大量误解。有辩手这样写道:
&别人知道你是搞过辩论的, 因此每次你试图与人讲点什么的时候, 别人总会是
觉得你在运用口腔技巧, 这个时候, 再漂亮的微笑也有点无能为力了。 所以这样看
来, 赛场一时的快慰, 会带来生活中更多的麻烦。 不像足球的冠军会有人追星, 歌
唱的第一会有人邀请,辩论的冠军大家是躲还来不及。这样说有一点点的夸张, 不过道理差不多, 谁愿意整天面对着个最佳辩手讲道理呢?&(total《与辩论的缘》)
即使是功成名就的辩论高手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99年西安交大辩论队一辩樊登是一位敦厚儒雅的辩手, 人送外号&君子剑&。 但即使是他在工作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只要稍微说多两句就会有人指出:&别和他辩,他是&大辩会&里出来的。&& 《辩论赛是好的电视节目吗?》 )二辩郭宇宽也有同样的感叹:&我能理解有很多靠辩论起家的人, 通过辩论赛名利双收, 然后急忙跳出圈外, 不愿意把自己和辩手的形象化等号, 因为这意味着你将被很多人用有色眼镜看待。 如果你和他人发生观点碰撞, 你在角色上出于劣势, 就算你让他哑口无言, 他也会说, 你在玩弄技巧。 相反如果他占了上风他更会得意, 连搞辩论的人都说不过我, 显然是理屈词穷, 总之无论如何你都是在玩弄技巧, 他才是真理在握。& (《辩士之叹》 )
更为重要的是, 面对这一切, 辩手不可能去辩解。 因为当别人所诟病的正是&辩解& 本身的时候, 用&辩解& 去辩解很难不引起他人更大的误解和嘲讽。 很多时候,面对有人说你和你的朋友是&皆有湿意、 能言善便、 谈笑疯生、 出口成脏& 时, 你能做的可能仅仅是压住自己心中辩解的欲望,然后一笑置之。这种感觉并不好受。当然, 辩手的确可以把辩论和生活区分开来, 不把辩论赛中的东西带入生活。 可是这不仅仅意味着辩手从辩论赛中学到的东西变得一文不值, 而且即使如此, 观众也未必领情。 因为当整体上&辩手& 的形象就被扭曲的时候, 个人不可避免的受到&统计性歧视&。 这道理就如同虽然人人都知道所谓的二流大学里一样会有远远超出一流大学学生水平的优秀人才, 但人才市场上让并非系出名门的学生郁闷的事情还是不断发生。02年全辩最佳辩手, 中山大学四辩薛乐就是一位一直强调&在场上,我们追求的是辩论生活化;在场下, 我从不愿意生活辩论化& ( 《记忆》 )的优秀辩手, 但即使是他在夺标之后也有同学对他说&以后可没人敢跟你吵架了, 你的口才如此了得&&&
正如在《通论》 第一章里就说明的那样, 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在于从辩手到观众对&辩论之道& 的误解。 因此要想改变这一切也必须要从这里入手。 可是, 十年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消褪的。 也许若干年后, 人们对待一个辩手会像今天对待一个拳击手、 散打手那样, 然而现在, 不要说&相对真理多元论& 这个辩论赛的前提假设还远没有被人们所接受, 即使大家能够把辩手自己的观点同辩论赛中所持立场区分开来, 由于长期以来&辩手& 的不良印象也足以让一个想成为辩手的人在很长的时间内(可能是他的整个辩论生涯) 不得不生活在他人不理解的目光里。 顺应它固然让人痛苦,而要改变它则更要付出百倍的艰辛。
~付出未必总有回报
即使你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 也愿意忍受他人的不理解, 那也还不够。 对于很多辩手来说, 参加比赛想的就是获得胜利&&这也是在参加任何比赛的选手身上都很常见的心态。 但对于辩手, 如果有这种心态, 那一句忠告是必须的, 那就是&对辩论赛的付出,不管多大也未必会有如愿以偿的回报&。辩手首先要面对的一点就是:只能让自己做到最好, 却无法不让对手做得更好。有的时候, 这个&更好& 并不一定是对手准备得更充分、 对问题的分析更深入等等能让人即使不爽也还服气的因素, 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偶然地想到了一个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 或者干脆就是由于辩题本身的偏向性。 一周甚至更长时间的心血很可能由此完全付之东流。 有些非常优秀辩手可能在整个辩论生涯中也未能取得一场胜利。能够微笑的并不多,有着大量付出却得不到期望回报的才是大多数。
如果只是由于这些而失利也还不难忍受,难以忍受的还有其他因素。
辩论赛的胜负判断只可能是主观的, 很多时候胜负就在评委的一念之间。但遗憾是的,由于很多人对辩论赛本身特点并不理解,有些评委实际上根本不懂得辩论。甚至有些评委在点评的时候直接说出&我觉得反方的观点是对的, 明摆着就是&&正方根本就是糊搅蛮缠&&&
虽然像这样以自己的立场代替辩论赛规则的评委毕竟只是少数&&也幸亏只是少数, 但能避免这一点的评委中也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并不懂得如何欣赏辩论赛, 不懂得什么是应该提倡的、 什么是应该反对的、 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 自然也更不懂得如何去进行评判。 下面这段网友的文字可能代表了很多参加校园内部辩论赛辩手的心情:
&也许有入流的辩手,但是却少有入流的评判。这样说也许有点不敬,但这却是几年辩论下来最为痛切的感受。尤其是前三轮比赛, 评委中真正懂得去体会辩论的逻辑, 去欣赏辩手机敏反应的属于凤毛麟角,能尊重观众反应的也是难得的了。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一些很优秀的队伍在前三轮中往往会出人意料失手。这样想来真的令人沮丧:你的用心会毁于他人的无心,你的努力会葬送于所谓的院系利益平衡。 我不知道靠评委获胜是什么样的感觉, 但是我知道因评委而输是什么样的味道。&
除去那些低水平评委的因素, 一支辩论队参加比赛一般都代表着一个院系, 这个时候院系之间的利益就成了支配辩论赛胜负的那只&看不见的手&。 坐在台上的辩手可能并不知道, 当退席评议的评委进入比如团委办公室这样的地方后说的第一句话可能与双方的表现一点边也挨不上: &XX学院对这场比赛非常重视, 几位领导都来了&&&
即使是学校之间的更高层次的辩论赛, 这些现象也仍然存在。有些赛事冠军其实早已内定;有些队伍可能比其他队伍早一个月 拿到辩题;有些可以提前得悉赛制;而另一些却可能其他队伍准备了一半的时候才得知自己可以参赛&&至于临时违反规则的先讨论后投票,打分投票时有人干预等等就更多了。
如果一个辩手更多的是抱着求胜之心, 带着对成功、 胜利、 冠军、 最佳辩手的梦想来参加辩论赛, 那希望他能在做出决定前再冷静地思考一下。 因为在辩论赛的世界里, 付出未必总有回报, 二者可能根本不相匹配。 很有可能在长路尽头等着你的并不是什么掌声和欢呼声,而是另一种声音。那种声音,叫&心碎&&&
~走火入魔的危险
假设前面的艰难险阻都没有能够让你对加入一支辩论队产生犹豫,那基本上可以肯定你是出于对辩论赛这项活动本身的热爱而想成为一名辩手了。 如果真是这样, 那要小心的是带着这种热爱打辩论赛, 一不留神就会有走火入魔的危险。 前面说的有些辩手刚开始打辩论赛时什么事都爱与人争个是非, 甚至为了锻炼所谓的&辩论技巧& 去和寝室里每个同学抬杠就是一种初级表现。 这个阶段的辩手被人叫&大辩&就已经是很多的了。
再深一层,辩手可能在上课的时候&&特别是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时候&&去和书上说的那些内容辩论;与人交流时以&用不同的意见反驳对方&为行动准则。如果走火入魔到了经脉全乱的程度, 那表现差不多是说话做事处处透着&辩手&的味道。 甚至和老师讨论问题, 发表自己的意见等等让人一看就觉得是个&张一辩&、&李四辩&&&倘若到了这一步,那差不多就快众叛亲离了。
要达到高层次的走火入魔其实并不难, 很多人是不知不觉就走上去的。时间也并不须要太久, 对于很多全身心投入的辩手来讲, 可能只用一年多的时间。 更要命的是, 辩手自己对这种情况可能还并没有什么感觉, 等到发觉时往往就已经迟了。 有些辩手就是因为这个跟bf或者gf分手的。 而这种习惯、 性格一旦养成, 想再改变要花费的却是十倍百倍的努力,所以很多辩手离开了辩论赛后才会发出&辩论赛害我&的感叹。
当然, 如果不是很投入地去做, 走火入魔的概率也并不大, 只不过从辩论赛中能够获得的东西也会随之减少。 这跟武侠小说里练功确有几分相似&&如果不用心练功,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那没听说有人走火入魔。 但这些人也没听说练出什么东西来。而越是想学有所成的,走火入魔的风险也越大。这两者的概率是成正比的。
更大的麻烦在于, 辩论赛往往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投身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不止一位辩手发出过同样的感叹:辩论赛就如同童话里那只红舞鞋。 穿上她, 你可以跳出世界上最华丽、 最迷人的舞步, 可以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可以成就一段Final Fantasy&&但是, 只要穿上了她, 就再也脱不下来了&&你只能穿着她不停的跳动、旋转, 任生命和青春在乐章中挥洒。 直到心血耗尽才会在那众弦俱寂之时伴着唯一的一个高音扑倒在地,静静地停下来&&永远地停下来&&
&(辩手的) 故事可以美到极致, 美到成了一种残酷。 红舞鞋的舞步不像美人鱼的双脚, 须要以牺牲声音和长发为代价, 但它却要求全身心地投入和付出, 直到全部。& (99年第五届中国名校辩论邀请赛上海交通大学一辩党毅斐《穿上红舞鞋》 )
想要成为辩手的人就如同那个童话里的公主, 面对着从年迈的女巫嘴里嗫嚅出
的问题:&这双红舞鞋,你愿意穿上她吗?&
蜘蛛侠说&It(the great power)is my gift,and it is my curse.& 时间精力的损耗、他人的不理解、 付出未必有回报、 走火入魔的风险, 这些是辩论带给辩手的四重诅咒。 在成为辩手, 从辩论赛中获得好处之前, 想要加入辩论队的人应该先了解这一点,否则他日难保不会有&悔不当初&之言。
&这双红舞鞋, 你愿意穿上她吗?&如果愿意, 那么&&祝你能&痛并快乐着&。不要问别人这个选择是否正确。这是自己的选择,能回答是否正确的也只有自己。只是必须记住:接受了辩论赛带给你的礼物, 也就意味着你将同时承受起她带来的诅咒。
幸福就是一个人的现状小于他的能力(所能达到的状态),是不是很难接受?没关系,慢慢来分析:
一、幸福就是满足感
这个很好理解,所谓知足常乐,有些人家徒四壁也很幸福,另外一些人家徒四壁却不幸福;有些人家财万贯很幸福,另外一些人家财万贯却不幸福。
很简单,有些人感到满足,所以幸福,有些人不感到满足,所以不幸福。
有人说,要是想吃汉堡...&
幸福就是一个人的现状小于他的能力(所能达到的状态),是不是很难接受?没关系,慢慢来分析:
幸福就是满足感
这个很好理解,所谓知足常乐,有些人家徒四壁也很幸福,另外一些人家徒四壁却不幸福;有些人家财万贯很幸福,另外一些人家财万贯却不幸福。
很简单,有些人感到满足,所以幸福,有些人不感到满足,所以不幸福。
有人说,要是想吃汉堡了,就能买个汉堡吃,想穿衣服了,就能买个普通的、不用什么品牌的衣服穿,就知足了。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满足感,满足的是希望实现的愿望,也就是所谓的欲望。
欲望永远大于现状
接下来我们看看欲望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答案很显然,不是。
有人可能认为,我不过是想吃个汉堡,算什么欲望?很多人天天都能吃到汉堡呢,那根本不算很难达到的东西啊,所以不算欲望。
是的,那对他们不算欲望,对你是。而为什么?
因为你还不能想买汉堡就买汉堡。他们却可以。
所以吃不饱饭的人,会认为每天都有热乎大米饭吃,就知足了;
能吃饱饭,却吃不起肉的人,会认为想吃肉的时候就能吃肉,就知足了;
能吃的起肉,却觉得汉堡贵的人,会认为想吃汉堡的时候能吃汉堡,就知足了;
能吃的起汉堡,却喝不起星巴克的人,会认为想喝星巴克的时候能喝上星巴克,就知足了;
能喝的起星巴克,却穿不上名牌的人,会认为想买名牌的时候能买名牌就幸福了;
买的起名牌,却买不起房子的人,会认为能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就知足了;
能买得起房子,却还要看老板脸色的人,会认为能有自己的公司,就知足了;
而倒过来看,一个整天名牌的人,会认为能吃饱饭知足么?会认为想吃汉堡就能吃汉堡知足么?会认为喝星巴克是知足么?
因而,当你今天认为吃汉堡穿普通衣服就能知足,那么只说明一点,就是你现在还不能想吃汉堡就吃汉堡,想穿新衣服就能买新衣服。
等你能随便吃汉堡和买普通衣服的时候,你不会再认为能随便吃汉堡和买普通衣服是一件值得知足的事情了;你就会认为能喝星巴克和能买名牌衣服是知足的事情。
所以,一个人的欲望,或者说一个人的满足感的达到,一定是在一定程度上高于他目前的现状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富可敌国的人却要觉得当你啃馒头的时候有很多幸福,因为那时候他偶尔吃到热汤面就是幸福,而如今他已经很难再找,抑或很难满足高于现状的欲望了。
能力大于现状,欲望才容易得到满足
好了,继续下一个阶段。
一个人的欲望得到满足,自然是获得了比现状更高的东西(物质的精神的),比方说天天只能在家里做饭吃的,偶尔下一顿馆子;比如说天天都吃不上肉的,偶尔能痛快吃一顿肉;比如说天天都默默无闻的,偶尔在众人面前风光一把&&
那么根据彼得效应,每个人都趋向于到自己不胜任的地位上去,也就是说人会不断发展提升,直到那个自己能力的极限,甚至超过那个极限。
而一旦到了自己能力的极限,也就是现状能力的时候,欲望因为之前所说,是高于现状的,也就意味着要实现欲望,需要超越自己的能力极限,当然,这是可能的,诸如运气好,超水平发挥,贵人相助等。
然而这必定不是经常发生的。
所以要时不时的能满足一下欲望,就说明自己还有余力能够偶尔超过一下自己的现状,也就是说能力大于现状,欲望才能时不时的得到满足。
一个公式究竟是不是正确,不仅仅要看推导的过程,还需要带入现实中去验证一下,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现实中是否如此。
一个人如果能力很差,在平庸的生活状态下,会不幸福:能吃饱能穿暖,但是想吃的更好穿的更好,能力不足,总是无法得到,不幸福。
一个人如果能力平庸,生活在很差的生活状态下,会幸福:每天吃不饱穿不暖,但是经常用自己的才华和劳动换来几个稿费或者其他收入,给家人给自己备上几个小菜,来上一壶小酒,能够吃到饱饱的,就很幸福。
一个人能力平庸,生活在平庸的生活状态下,会不太幸福:每天能吃饱能穿暖,但是想吃的更好穿的更好,不过能力基本不足,偶尔能超常发挥获得些额外收入,却又不够追求优质生活的,还得存着以备不时之需。
一个人如果能力平庸,生活在很优越的生活状态下,会不幸福:每天锦衣玉食,就是想实现以下自己的价值,办了一个企业,黄了,又办了一个,黄了,好吧,家底子厚,生活还是挺好的,还是吃穿优质,不过郁郁寡欢。
一个人能力很强,生活在平庸的生活状态下,会幸福:每天能吃饱穿暖,但是想吃的更好穿的更好,偶尔用自己的才华能力当个顾问弄个讲座赚点外快,能带家人一起旅旅游改善生活,买几件好衣服给家人当礼物。
一个人能力很强,生活在优越的生活状态下,会不太幸福:开着一个大公司,每天应酬很多,公司内部问题也不少,精力都在处理这些上,没有自由的时间,想去国外旅游,又怕离开了自己公司不转了,甚至没有什么时间陪自己的家人。
一个人能力超强,生活在优越的生活状态下,会幸福:开着一个大公司,但是知人善用,有自己的左膀右臂甘于为自己卖命,有人负责内部管理有人负责对外公关,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自己主要负责大的决策和管好这几个核心人员,于是可以有大把的时间旅游和陪家人。
说这些不是告诉大家要不思进取,而是希望大家明白,人的欲望是一种很难控制的东西,无数人自以为自己可以控制欲望,实际上欲望永远是水涨船高的,在不知不觉中让人迷失。说自己能控制欲望的人,往往最后都会被欲望所吞噬。
其实很简单,欲望来源于自身,既然它一定会出现,那自然是难以控制的,如果可以控制,那自身就控制它不出现了。
佛家是教人控制欲望的出现,但是毕竟很难,也并未亲眼见到谁真的成仙入道。
而我们发现欲望不是什么坏的东西,相反,它是快乐的源泉,于是真的成仙入道了,固然不嗔不痴,也不喜不乐了。
那么如何让难以控制的欲望带来的是快乐而不是痛苦呢?
我们发现但凡欲望带来痛苦,均是因为欲望难以实现,以至于让人痛苦绝望,甚至于让人走而挺险。但凡欲望带来快乐幸福,均是因为欲望时可实现,让人知足常乐。
既然,我们控制不了欲望,而能够发现欲望的规律是高于现状那么一点点,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控制现实,让它不至于超出自己能力极限,使得自己能够偶尔在自己能力范围和法律道德内实现一下自己的欲望。
古人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能力不足却想驰骋天下,最后不过是如无数前人一般被欲望所吞噬,最后失去幸福,自己的、他人的幸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8系统怎么调cf烟雾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