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电视剧分集介绍一只五介的熊多少游戏币啊

资料:电视剧《春天后母心》分集介绍(1-5)_影音娱乐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资料:电视剧《春天后母心》分集介绍(1-5)
  小村中,一场婚礼隆重的举行着,阿德、L娥在简单的仪式中,结为夫妻,在这对新婚夫妇的心里,并没有新婚的憧憬。这是两人二次的婚姻,L娥原先的的丈夫是个渔夫,一次的船难使他被吞没于海涛之中,阿德的妻子则因难产过世。
  两人分别丧失了配偶…热心的徐婶是两家人的朋友,见L娥需要找个夫婿,阿德则需要找个能照顾孩子的女人,出于对两人的体谅与关怀,做主撮合了两人…
  初次见面,双方就对彼此烙下了极好的印象,阿德喜欢L娥沉默温柔却又刚毅的眼神,L娥则欣赏阿德爽朗的性格…于是在一段磨合后,两人决定在未来的人生中携手扶持,共同前行……
  两个孩子常因为生活和捍卫彼此父母亲大打出手,冲突不断,L娥、阿德头痛,阿德感到挫折,他想感动天柱,天柱却对阿德不假辞色,态度毫不软化。而父亲对继子讨好的态度,看在亲子虎子眼里却对此感到极度不以为然,甚至对父亲产生了误会与隔阂……这一切都让阿德、L娥感到为难头痛。
  外地连年大旱,小镇涌入大批饥民,造成治安上的混乱。镇民对这群流民都感到十分排斥。
  在小镇的桥头,来了个浑身褴褛,意识不清的肮脏男孩,他窝在桥头,厌厌一息、动也不动,镇民经过他身旁,都下意识自动的回避,再丢下一个排斥的眼神,而村中的顽童则是拿弹弓朝这男孩射石子,但这男孩依旧没有任何反应……
  宝妹主动接近那个男孩,跟着男孩一起帮忙家事,成为了男孩的跟班,男孩对宝妹悉心照顾。一开始,虎子对宝妹与男孩接近始终谨慎戒备,老跟在旁边不肯放松,但最后公公却又出面搅局,硬要参与宝妹与男孩间的游戏,并自顾自的带两人要玩游戏,让男孩与宝妹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
  面对宝妹,男孩露出自来这里以后从未出现过的笑容,他对宝妹千依百顺,细心照顾,宝妹越来越黏这个男孩,而虎子眼见男孩对妹妹的照顾甚至胜过自己,也不再有反对的意见。
  阿德、L娥眼见男孩越来越加开朗,两人看在眼里,极为欣慰。但在这同时,却又发生了其它的问题。
  窃贼始终未抓到,左右邻居依旧镇日上门来闹,张家天天鸡犬不宁。
  自从知道大龙的背景后,所有的孩子再见到李婶四处嚼舌的嘴脸完全无法再忍受,虎子、天柱在敌慨同仇的心情下,决定一起想办法帮大龙解套,揪出真正的小偷。
  公公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大家都义愤填膺,出了一堆馊主意,如晚上分批站岗,非要抓到窃贼不可。众小说到做到,整好装备,偷偷摸摸准备出门办案,但却被阿德发现,全员拦住,根本出不了门……
  众小的心意,看在大龙眼里,万分感激,兄弟姊妹之间感情更加团结厚郁。
  天柱负气离家,岂料当夜下起大雨,天柱心高气傲,特爱面子,虽然淋的浑身湿透仍死撑着不肯回家。直到阿德不放心,动员赵哥、大龙一起外出寻找,才在路边的角落找到浑身发烫的天柱。
  天柱大病,高烧不止,阿德请来中医西医,花了大笔的医药费仍束手无策。众小、公公在旁边紧张不已,大家七嘴八舌,猜东猜西,虎子虽担心天柱状况,但却也认为天柱会有今天的下场,一半以上来自于他的任性和傲气,是天柱自找的,并不完全值得同情。
  阿德知道虎子有这样的心思,把虎子抓过来教训一顿,却更增强虎子对天柱的反感。
 [1]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     《春的三月》---代原作徐利国老先生发
简序:徐利国老先生系爱书之人,也是关注博来居书吧的热心人士。徐老先生满腹经纶,对于文字有执着热爱,对于文字运用更是推敲再三。正值三月好时光,徐老做此文,书吧代为发出,好文共赏。请大家详读,并体会老先生关于春天的情怀!
首先看一首诗:“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醇醑陶丹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这是有名的东晋兰亭修楔集会上谢安作诗之一,语近玄言;而同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却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他似在辩解批评。有趣的是上世纪50年代这两句话又引发了关于《兰亭集序》真假问题的争论。郭沫若提出这两句话不是王羲之的思想,它表面上看来是批判庄子的,而王羲之是个庄子思想的信徒,他不可能这样说,所以从这证明《兰亭集序》是假的。到是今天南开大学罗宗强教授”解析了这里奥秘,其道理就是说当你把这个问题看透的时候,你的生命融入万物之中,融入群体之中的时候,你是会感到胸怀坦荡。你就不会过于去计较个人的一些事情,一切都是很自然的。以此有他应对政敌(桓温)宽容愈于表的雅量;有他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淝水之战,留下我国军史上以少胜多的范列。又看王羲之诗:“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在此实举万殊靡不均、和谐、合理,各愉其意,自然界的各种事物虽千差万别,但无一不是新鲜而充满生机。我们胸怀坦荡顺应自然,一朝取乐,犹如度过千载一样没有区别。兰亭集会促成了我国书法史上不朽之作——《兰亭集序》的诞生,而此不但掩盖了王羲之他们的诗名及韬晦。让后人追念其流觞曲水及兰亭山水之美,咀嚼那抒发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且绝世书法也淹没了当时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这集会为什么有如此魅力?因为此时是三春,王羲之诗:“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暮春者……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与孔夫子、曾皙他们异世同流。此时是上巳节佳节,《诗经》时代就有“赠勺”之约,还有“褰裳”悬念,或水边祓除衅浴,或祈子高禖,或奔者不禁等活动,为我国古老传统重要节日,一直延续至今,但名称、刑式和内容已大改变。
王羲之他们集会此时,曲水流觞,低吟浅唱,是雅土文人的集会,而今有“三月街”,我国云南大理白族盛大的节日,“大理三月好风光,
蝴蝶泉边好梳妆, 蝴蝶飞来采花蜜,
阿妹梳头为哪桩……。”《五朵金花》的插曲传遍国内外,这样的恋歌对唱,或也可说就是情人节?“清明节”这是我国近年来由政府法定的假节日,可祭祖扫墓,或郊野踏青春游,踏歌起舞,或放眼异土游山玩水,总之现实见闻就是春的美好,赏心悦目。又如此期间正置我国二十四节之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
此时在我国河南洛阳、山东荷泽等地还有规模盛大的牡丹节,延续月余。牡丹发源于我国横断山区,亦有说滇西北者,它无翼而到我国北方,且有争论国花的显贵,这些有趣的问题不妨作一了解。“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春的三月万紫干红,春的三月人心振奋,春的美好玩味无穹。就说农历三月初三为我国传统令节,与“上巳节”、“清明节”、“踏青节”等都有密切的关连。
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又说,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即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孙悟空也说是吃了此蟠桃而长生不死。此后,在一些志怪的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江淮、江南一带,每年农历三月三称为鬼节,传说这一天鬼魂出没.夜晚,家家户户在自家每间房屋里鸣放鞭炮,来吓走鬼、驱鬼。台湾、福建地区三月三为“三月节”,“采鼠麹(曲)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扫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汉族有吃地(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该日民间还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清明会等活动。解放前,四川简阳石桥镇每年还要搞一次九莲灯的表演,观者人山人海,极其热闹。九莲灯是伴随着城隍出驾的一种民间艺术,难免不带一些迷信色彩。城隍出驾的起因,主要是为了祭祀城隍这位阴间的地方官吏。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赶会”(即庙会)的成分却日趋浓厚,甚至超过了祭祀本身。这种变化,充分反映出汉民族尤其是客家传统祭祀中“以神娱民”的共同特点。儿时所见,在清明节唱完大戏后,接着城隍出驾,陪随的还有男子所扮:阴阳五倡(黑白无常)、鸡脚神、吴二爷、判官、小鬼等加上九莲灯长长的队伍,观者如潮,使得古镇不宽的街巷人流如织挤得水泄不通,当然现代的表演是没有城隍出驾的队伍了。
汉族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唐代大诗人杜甫《丽人行》写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这样的诗句。宋·欧阳修在一首《采桑子》词中写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南宋·高翥《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暮狐狸眠坟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此除祭祖扫墓之外,又有家人团聚、游春赏玩之意。这或也是以祭娱民吧,清明、蝴蝶、杜鹃、欢笑、醒醉,这是春的节日。这些都说明,三月三的习俗,唐宋时期仍在盛行。同时这个节日也是男男女女出游踏青的日子,亦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女儿节。为了尽早申报联合国“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师范大学决定行动起来,保护女儿节这一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日本女儿节亦名“上巳”或“桃节”。日本历史上江户时代,幕府将每年的3月3日正式定为女儿节。每年女儿节前约半个月到节日当天,日本民间都举行盛大庆典,祈愿女孩健康成长并获得幸福。每逢此时,有女孩的人家都会摆出做工精湛、造型华美的宫装人偶来祝福女孩幸福平安,健康成长。女儿节在日语里被称作“雏祭”。又旧历3月3日是桃花盛开的时节,因此又有“桃花节”的名称。很多人认为,女儿节源自中国,在融合了日本本土文化之后才形成了节日。“上巳节”是什么含义,这得从《诗经·溱洧》谈起。
《诗经·国风·郑风》: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朱熹注释:赋而兴也。涣涣,春水盛貌。盖冰解而水散之时也。蕳,兰也,其茎叶似泽兰,广而长节,节中赤,高四五尺。且,语辞。洵,信。訏,大也。勺药,亦香草也,三月开花,芳色可爱。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辰,采兰水上以祓除不详。故其女问于士曰,盖往观乎?士曰,吾既往矣。女复要之曰,且往观乎?盖洧水之外,其地信宽大而可乐也。于是士女相与戏谑,且以勺药相赠而结恩情之厚也。此诗淫奔者自叙之词。赋而兴也。浏,深貌。殷,众也。将,当作相,声之误也。
余冠英今译:溱水长,洧水长,溱水洧水哗哗淌。小伙子,大姑娘,人人手里兰花香。妹说“去瞧热闹怎么样?”哥说“已经去一趟。”“再去一趟也不妨。洧水边上,地方宽敞人儿喜洋洋。”女伴男来男伴女,你说我笑心花放,送你一把勺药最芬芳。
溱水流,洧水流,溱水洧水清浏浏。男也游,女也游,挤挤碰碰水边走。妹说“咱们去把热闹瞧?”哥说“已经去一遭。”“再走一遭好不好,洧水边上,地方宽敞人儿乐陶陶。”女伴男来男伴女,你有说来我有笑,送你香草名儿叫勺药。
《韩诗》对《诗经·郑风·溱洧》的解释为:“《溱与洧》说人也,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于两水上招魂续魄,拂除不祥。故诗人愿与所说者往观也。”
题解:这诗写三月上巳之辰,郑国溱洧两河,春水涣涣,男女在岸边欢乐聚会的盛况。节日的气氛是很浓厚的。全诗属旁观者语气,不是诗中人物自作。
就论此诗作者,从上可见已有“ 此诗淫奔者自叙之词。”“故诗人愿与所说者往观也。” “
全诗属旁观者语气,不是诗中人物自作。”现代人们多从后说。
三月上巳节
前人有通过对《郑风·溱洧》等十五篇诗经作品的分析,论证了《诗经》中许多恋歌与上巳节有关,指出:上巳节的风俗,是在春天聚会、在聚会时祓契和祭祀高媒等。&
古时以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三月初三多逢巳日,魏晋后就改定为三月三日。查看现代的农历三月三如下:
农历岁次& 戊子年& 3月初3日
&&&&&&&&&&&&&&
3月初3日&&&&&&&
&&&&&&&&&&&&&&
3月初3日&&&&&&&
&&&&&&&&&&&&&&
3月初3日&&&&&&&
&&&&&&&甲戌年&
3月初3日&&&&&&&
&&&&&&&&&&&&&&
3月初3日&&&&&&&
&&&&&&&&&&&&&&
3月初3日&&&&&&&
&&&&&&&&&&&&&&
3月初3日&&&&&&&
现在看这三月三与今公历对照悬差还是较大的,主要在四月上、中旬,或是三月下旬。又看上巳的“巳”,早有《风俗通·祀典》“巳者,祉也,邪疾巳去,祈介祉也”,巳、止同部,即以“巳”声训“止”声之字。《说文》:“祉,福也。”
祈求大福。拾补识语云:“案古书以上辰,上巳连举,意是辰巳之巳,巳之为止,古今达诂,此文释巳为祉,亦佳证矣。”器(王利器)案:卢说非,徐说是。史记律书:“巳者,言阳气之已尽也。”汉书律历志:“已(音以)盛于巳。”太玄玄数:“辰巳午。”注云:“巳取其已盛。”淮南天文篇:“巳则生已定也。”说文:“巳,已也,四月阳气已出,阴气以臧,万物见,成文章。”释名释天:“巳,已也,阳气毕布已也,如出有所为,毕已复还而入也。”是汉人皆以辰巳之巳,取终已为义。另又今见孙作云《关于上巳节二三事》认为,“上巳”的“巳”字即“子”字,“上巳”即“尚子”,上巳的最初意义是为了求子。上巳节与商族的高媒祭祀、以燕为图腾的原始信仰有关。而彭卫撰(《东岳论丛》,~39页)则认为祓禊与求子无关。所有關於三月上巳日祓禊的資料都明確表達了其去災求祥的基本功能。
从时历看,后又有说这“巳”应是己,其理由是:古人记日用天干,而不用地支(见《癸辛杂识》),&常建华“上巳由来——祓禊与求子”:但历史学家劳幹在《上巳考》提出,上巳之巳的确是十二地支的巳日。用地支系日,可能与腊祭有关,腊祭用戌日是汉承秦的风俗。这“戌日”也是天干中没有的。另外这也可能受到了战国“建除家”择日方式的影响。十二辰中六吉六凶,满所在之辰,平所在之“巳”都属于凶的范畴。建除家用了以凶克凶的法子,让两凶相遇强者胜,以满破平,如《越绝书》载:“执辰破巳。”所以,三月(辰月)上巳正是这样一个破除巳凶的重要日子。故此,上巳除了元巳、三巳的别名外还作上除、除巳。明彭大翼《山堂肆考》说:三月建辰,则巳为除日,故“‘上巳’一曰‘上除’”。上除之除,即破除之意。这样一翻译,上巳的节日内容就很清楚了。晋左思《齐都赋》有“上除”的用法:“太阳季月,上除之辰,无大无小,祓于水阳。”,至于除巳,与上除同意如东汉蔡邕《禊文》讲:“洋洋暮春,厥日除巳。”
再还见刘晓峰论文《上巳考——源自民间信仰中三月叙事的一个检讨》,上巳节之所以叫“上巳”,道理其实很简单。巳,初文即象蛇,故十二生肖中以巳为蛇。上巳节(以及惊蛰、春社等)源于春分节气,仲春春分发,蛰者起,蛇(巳,它)为故以“巳”日记之。刘文认为上巳节的来历与蛇崇拜有关,以蛇日为节,似乎更为此说提供了一条有力的旁证。而刘宗迪以为当与龙星纪时有关,上古时代,仲春时节,“见龙在田”,苍龙初见,即为农事始起之象征,上巳节所祀之对象为天上的龙(星),而非蛇。夏历以十二支纪月,三月为辰,四月为巳,也与龙星有关。辰者,大火也,即苍龙七宿中的心宿,三月心见,但龙星整体尚未全部升出地面。巳者,龙也,四月龙星全体毕见于东南方,《左传》所谓建巳之月“龙见而雩”是也,雩,为禾苗求雨水也。……故可断定,在渊源上讲,上巳=清明=寒食=春社=春分。春分的确定最初是靠龙星初见,因此可以断定上巳之蛇叙事是由龙星纪时而来。刘君援引“秃尾龙”故事,秃尾龙故事流行深广,龙何以无尾?窃以为这是指春天初见之龙星,尚仅见其首,而其最后的尾宿尚隐于地面不可见,故无尾。
现在看来上巳节的词义、时间和来源还是有争议的,到是后者将二月、三月的时事聚到了一起,如《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周礼·地官司徒第二·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论语·先进》:“(曾皙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等等这些活动似乎都归并干三月上巳节了,这道也合于今人求统一、规范化之行为模式。
其实这上巳的名称也首见于汉代古籍,是汉儒或说汉代韩诗学派,发覆《诗·郑风·溱洧》意旨,倡扬而趋定型。《溱洧》诗中并未详细介绍诗文创作的背景,对时间、祓禊只字未见。如《韩诗》对《诗经·郑风·溱洧》的解释为:“《溱与洧》说人也,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于两水上招魂续魄,拂除不祥。故诗人愿与所说者往观也。”
据唐代徐坚等辑的《初学记》转引《韩诗章句》:“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于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魂,秉蘭拂除不祥……。”而《溱洧》与“上巳”联系到一起,其内容既得丰富也似有了变化。
《周礼·春官·女巫》曰:“女巫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熏草药之汤沐浴。”《風 俗 通 義
祀 典 第 八》 也单列了禊:谓“禊者,洁也。春者,蠢也,蠢蠢摇动也。”《汉书
礼仪志》:“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洁。”而祓除也自非一时一式,俞平伯“与绍原论祓”即举了五种方术,祓,是祓除病气,禊,是修洁净身。祓禊,即洗濯以除去凶疾的祭祀仪式。三月时令于水边祭祀、沐浴,称为“春禊”,以除去整个冬天所积存的污垢和病害。如此周礼中的祓禊、祠高禖等活动以致有《诗·溱洧》:“女曰观乎?”,这就是韩诗学者将其结合一起了,此是说的内容问题,而上二刘则是重在发源讨论。
三月上巳“赠芍”是牡丹
“赠之以勺药。”这勺药是《诗·郑风·溱洧》:士与女在“上巳节”中两情相投相离的信物。但有唐·吕温诗:“绿原青垄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可见芍药是在农历四月开花,而不是在三月三日的上巳节。历代的学者,多主张“赠之以芍药”的“芍药”不是今天的芍药,是另一种香草。由此又另有人谓:“赠之以芍药”者,就是今天的芍药,但不是花而是根头。是另一种香草也好,或是根头也好,看来都与三月上巳节相关,“郑国的三月上巳,就是阴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洛阳和郑州的气候差不多,而这个时候洛阳盛开的芍药当然是牡丹。因为古时候,牡丹和芍药是不分的,大概在魏晋时期分出了木芍药和草芍药,而后至唐,木芍药就成了牡丹;草芍药就是现在的芍药了,是初夏开花,即阴历的四月、阳历的五月;牡丹的花期在谷雨节前后,接近阴历三月上巳。所以在郑国的上巳节上,士与女分别时赠送芍药意象离愁,当然就是现在的牡丹而不是芍药了。芍药又叫‘将离’,也示依依惜别之意,相赠以结思念之情,所以也称‘爱情花’。”在此秉兰赠芍可说是这节日的重头戏。那芍药是怎么回事呢,为何物?这里先谈勺药:
芍药自唐以来就与牡丹花并称“花中二绝”。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之说,芍药花是春天百花园中的压台好花,每当暮春之时,红英将尽,芍药正含苞欲放。如遇上一夜喜雨,清晨便会烁然盛开。婷婷娇娜,清香四溢,笑靥迎客,沁人心脾。所以牡丹称谷雨花,芍药又名殿春。因为芍药花开时已是春末夏初,被称为“殿春”,是春天最后一点亮色,所以特别惹人怜惜。牡丹与芍药实有不解之缘,一王一相,一前一后(牡丹一般在今4月中下旬开花,而芍药则在5月上中旬开花,牡丹比芍药早开花半个月左右。),一木一草(牡丹亚灌木,芍药多年生草本)它们深层关系如何?这里试求一谈:
首先看二者最早的文字记载,芍药出自《诗·郑风·溱洧》不用说了,而芍药和牡丹也同载于中医早期典藉,据考是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本经》:“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艺文类聚》引云:一名白术,《大观本》,作黑字)。生川谷及丘陵。”
“牡丹,味苦辛寒。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淤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创。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以上白术一名,据《证类》和日人森立之据《本草和名》引《释药性》改正为白木。如直接求芍药同牡丹关联,首先见载于三国魏·张揖撰《广雅》:“挛夷,芍药也。白术(白木)、牡丹也。”继后有晋·崔豹《古今注》云:“芍药有三种,有草芍药,有木芍药,木有花,大而色深,俗呼为牡丹,非也。”看来崔豹还不同意这一说法。不过在此也表明,民间或说是《广雅》将芍药—白木—牡丹—木芍药看作一物。而从崔豹谓“非也。”可见当时已认识芍药有二即木芍药和草芍药,但也非牡丹。
查两汉魏晋南北朝期间文献:芍药有作服食者,如陶弘景谓:“道家亦服食之,又煮石用之。”
《安期生服炼法》:“芍药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味苦。”有作调味者,如枚乘《七发》记:“熊蹯之臑〔nao〕,芍药之酱。”韦昭《上林赋》注:“芍药和齐咸,酸美味也。”至后还有如元人马祖常《竹枝词》:“红蓝染裙似榴花,盘蔬饤饾芍药芽。太官汤羊厌肥腻,玉瓯初进江南茶。”
。也有借写离别情愁者,如南朝梁·江淹(444年—505年)《别赋》:“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与子之别,思心徘徊。”南朝陈·徐陵
(507~583)编选《玉台新咏》卷一:“清文满箧,非惟芍药之花;新制连篇,宁止葡萄之树。”
《乐府诗集》二十一。南朝陈·江总(519~594)《宛转歌》:“欲题芍药诗不成。来采芙蓉花已散。”芍药亦有写其娇艳神态者,晋·傅统妻辛萧《芍药花颂》:“晔晔芍药.植此前庭.晨润甘露.昼晞阳灵.曾不逾时.荏苒繁茂.绿叶青葱.应期秀吐.缃蕊攒挺.素华菲敷.光譬朝日.色艳芙蕖.媛人是采.以厕金翠.发彼妖容.增此婉媚.惟昔风人.抗兹荣华.聊用兴思.染翰作歌.”宋·王徽(424~453)《芍药华赋》:“
原夫神区之丽草兮,凭厚德而挺受,翕光液而发藻兮,晖而振秀。”
齊·謝朓(464—499):《直中書省》:“紫殿肅陰陰,彤庭赫弘敞,風動萬年枝,日華承露掌,玲瓏結綺錢,深沉映朱網,紅藥當堦翻,蒼苔依砌上,茲言翔鳳池,鳴珮多清響,信美非吾室,中園思偃仰,朋情以鬱陶,春物方駘蕩,安得凌風翰,聊恣山泉賞。”南朝梁王筠(481~549)《梁书·王筠传》:“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文佚。”
次后“唐人吟咏芍药更加注重花之形、色、香,对其外部特征的描写可谓神形兼备。在不同的诗人心中所创构的意象无疑是迥然有别的。吟咏芍药的诗文数量以宋代为最,芍药花意象也可以说取得了一个质的飞跃,达到了写景状物的极致:遗貌取神。”继有唐·張九齡(678-740)《紫薇庭芍藥》:“仙禁生紅藥,微芳不自持,幸因清切地,還遇艷陽時,名見桐君錄,香聞鄭國詩,孤根若可用,非直愛華滋。”·
(772-846)《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因咏小谢红药当阶翻诗》:“罢草紫泥诏,起吟红药诗。词头封送后,花口拆开时。坐对钩帘久,行观步履迟。两三丛烂熳,十二叶参差。背日房微敛,当阶朵旋欹。钗葶抽碧股,粉蕊扑黄丝。动荡情无限,低斜力不支。周回看未足,比谕语难为。勾漏丹砂里,僬侥火焰旗。彤云剩根蒂,绛帻欠缨緌。况有晴风度,仍兼宿露垂。疑香薰罨画,似泪著胭脂。有意留连我,无言怨思谁。应愁明日落,如恨隔年期。菡萏泥连萼,玫瑰刺绕枝。等量无胜者,唯眼与心知。”唐.白居易《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元稹(779~831)《紅芍藥》:芍藥綻紅綃,笆籬織青瑣,繁絲蹙金蕊,高焰當爐火,翦刻彤雲片,開張赤霞裹,煙輕琉璃葉,風亞珊瑚朶,受露色低迷,向人嬌婀娜,酡顏醉後泣,小女妝成坐,艷艷錦不如,夭夭桃未可,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將墮,結根本為誰,賞心期在我,採之諒多思,幽贈何由果。
其实,在大唐朝直写芍药诗歌也屈指可数
。唐.钱起(722?-780)《故王维右丞堂前芍药花开,凄然感怀》:芍药花开出旧栏,春衫掩泪再来看。主人不在花长在,更胜青松守岁寒。唐·孟郊(751-814)《看花》:芍藥誰為壻,人人不敢來,惟應待詩老,日日殷勤開。唐五代·
杜牧(803—约852)《 旧游
》:闲吟芍药诗,怅望久颦眉。盼眄回眸远,纤衫整髻迟。重寻春昼梦,笑把浅花枝。小市长陵住,非郎谁得知?唐·
潘咸(与喻凫: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进士,同时)《芍药
》:闲来竹亭赏,赏极蕊珠宫。叶已尽余翠,花才半展红。媚欺桃李色,香夺绮罗风。每到春残日,芳华处处同。唐·(842-914)《芍药》:“香清粉澹怨残春,蝶翅蜂须恋蕊尘。闲倚晚风生怅望,静留迟日学因循。休将薜荔为青琐,好与玫瑰作近邻。零落若教随暮雨,又应愁杀别离人。”
唐·&王贞白(875—?乾宁二年895进士。后七年,始授校书郎)《芍药》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唐·宋之问
(约656—712),诗全集〔卷三〕《游法华寺》:高岫拟耆闍,真乘引妙车。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后果缠三足,前因感六牙。宴林薰宝树,水溜滴金沙。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台香红药乱,塔影绿篁遮。果渐轮王族,缘超梵帝家。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江郡将何匹,天都亦未加。朝来沿泛所,应是逐仙槎。唐·&李紳(772—846)《憶春日曲江宴後許至芙蓉園》:“春风上苑开桃李,诏许看花入御园。香径草中劻玉勒,凤皇池畔泛金樽。綠絲垂柳遮風暗,紅藥低叢拂砌繁。歸澆曲江煙景晚,未央明月銷千門。”唐·
李商隱(约812或813—858年),(《全唐诗》卷539_6)《自喜》:“自喜蝸牛舍,相容燕子巢。綠筠遺粉籜,紅藥綻香苞。虎過遙知阱,魚來且佐庖。慢行成酩酊,鄰壁有松醪。”
在这里宋、李之红药为芍药耶?牡丹耶?或是泛指?从“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台香红药乱,塔影绿篁遮。”描写的物候来看,或是指牡丹!如五代·窦梁宾(《全唐诗》卷799
)《雨中看牡丹》:
“东风未放晓泥干,红药花开不奈寒。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携手雨中看。”题名即知了。其实上述謝朓:“紅藥當堦翻,……春物方駘蕩。”这不是暮春,又不是殿春,也就大可惑疑是牡丹了;所以对唐.柳宗元(773
819),《戏题阶前芍药》: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此诗今人也有注为牡丹者?
唐.韩愈(768--824)《芍药歌》: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翠茎红蕊天力与,此恩不属黄钟家。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霜刀翦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娇痴婢子无灵性,竞挽春衫来此并。欲将双颊一睎红,绿窗磨遍青铜镜。一尊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花前醉倒歌者谁,
楚狂小子韩退之。唐·韩愈《芍药.》: 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
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唐·韩愈&《戏题牡丹》: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斗轻盈。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宋·&范仲淹(989
~ 1052 ): 桐庐方正父家,藏唐翰林画白芍药,予来领郡事,因获一见,感叹久之,题二十八字(景佑元年十月七日):
治乱兴衰甚可嗟,徒怜水调诉荣华。开元盛事今何在,尚有霓裳寄此花。在此可见韩柳二位古夫子,他们推崇的是芍药,也或有另外人同样如此,赞颂芍药似不屑牡丹,即不附庸一般。勺药犹綽約也,女貌郎才相依托,芍药调和五味也,犹忆青梅竹马情,勺药和约也,媒妁相邀当及时,初出显现爱慕情愁。芍药从山野走进了宫室,身价非比一般,名字从新认订,总有异议!不是吗?柳宗元是“戏题芍药”!而“愿致溱洧赠”似也牡丹,韩愈&则「戏题牡丹」,“何须相倚斗轻盈”,在盛世大唐,却也是少数人,自然咏芍药者也即少了。到是宋人公允,&范仲淹感叹兴衰,也唱出了“尚有霓裳寄此花。”确实李白《清平调词》三首也未名是牡丹,且所表现也是《诗·溱洧》中男女情结意象。范公咏出了唐画中白芍药,此前似也见辛萧“素华菲敷”,而我们在唐诗中则至此未见。
不但如此,就是白牡丹在唐诗中也为数不多,但却另有一番风采,其咏颂现见如下之作:唐·裴士淹(开元末进士)《白牡丹》: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别有玉盘乘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唐·白居易(772-846)《白牡丹&》&:&白花冷淡无有爱,亦占芳名道牡丹。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唐白居易《和钱学士作白牡丹》: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从行。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唐末五代韦庄(836-910)
《白牡丹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唐·王贞白(—?)《白牡丹》: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唐·徐夤(唐乾宁元年894进士)《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蓓蕾抽开素练囊,琼葩薰出白龙香。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雪句岂须征柳絮,粉腮应恨帖梅妆。张又新《牡丹》: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近日满园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李商隐(约813
— 约858)《回中牡丹为雨所败》: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前溪午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殷文圭(875及第904前后在世)《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吴融《僧舍白牡丹二首》云:“腻若裁云薄缀霜,春残独自殿群芳。梅妆向日霏霏暖,纨扇摇风闪闪光。月魄照来空见影,露华凝后更多香。天生洁白宜清净,何必殷红映洞房。”其热情并不亚于对红紫牡丹的吟咏。唐·吴融(龙纪889初,及进士第)《红白牡丹》:不必繁弦不必歌,情中相对更情多。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傍边月飐波。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待鲁阳戈。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这里似可惑疑唐人并没有把牡丹和芍药全然分开,可能部分写牡丹的诗词实也是芍药。而在唐人的诗文中,芍药、牡丹,多是以红色等华丽的色彩形象出现,两者分别则只有看题名、表现的时间和背景了。唐人喜颂牡丹,自然是大红大紫富贵热烈的场景,所反映者则是大唐一世兴衰(待后述)。
这时期能见到自然开放牡丹的地方,只有处于特殊地理条件的川东平行岭谷区,明月山脉的内槽地带石灰石土壤中,现在已是尾声了。如2009年“中国重庆第十届垫江牡丹文化节”于3月6日至4月12日在垫江县举行。垫江牡丹:每年3月初现蕾,中旬初花,4月上旬开花结束,花期较安徽铜陵早10天,较河南洛阳早15天,较山东河泽早20天,花朵硕大,花径可达20cm以上。植株高30—40cm,可达2米以上,立秋后落叶进入休眠状态。这是全国不可多得之地。
三月禁火与寒食节
西汉末·桓谭(约公元前40年至公元后32年)《新论》:“太原郡民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之推故也。”此似可见寒食之称最初出现,也就是因介之推而设。继见《后汉书·周举传》:“太原一郡,旧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李贤注:“龙,星,木之位也,春见东方。心为大火,惧火之盛,故为之禁火。俗传云
以此日被焚而禁火。”再后是曹操《明罚令》(《禁绝火令》):“闻太原、上党、本河、雁门、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之推…”此从一月寒食,衍而为百有五日的一个大过程,正是隆冬之季,那是过什么节日啊!寒食节演变到南北朝时期,定在清明节令的前一至二天(由于冬至清明七个节令间共计105天或多一天至二天,故寒食节又称“百五节”),即开始与清明节相继连通而过。久而久之,则渐被扫墓、踏青取代,“寒食”称谓也为
“清明”替而代之。从情理可备一说。
这里我们注意到太原不是介山、隆冬非节日以及龙忌之禁,就此近人亦有撰文谓:“清明节:拥抱自然的春天仪式”(
, , )……
这一节日的形成,和古代中国人关于火的信仰、对星辰崇拜、以及地域文化的特殊性等关系密切。但与此同时,还有它自身特殊的契机,比如它后来影响几乎遍于整个中原地区,就与唐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
初春雨季来临之前,正是草木极枯之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周礼》强调说,“凡国失火,野焚莱,则有刑罚焉。”意思是,如果不小心引起火患,或者有人在野外烧荒,那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郑玄说,“火禁谓用火之处,及备风燥。”又说,“火星以春出,以秋入,因天时而以戒。”可见,冬末春初禁火,至少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
我们认为这才是禁火的本源,结合现实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火险天气以及春节、清明、冬至等火灾高发时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发布森林禁火。”
山西省林业厅(日):山西省森林防火指挥部下发紧急“禁火令”,要求从即日起到5月31日,全省严格执行野外火源管理,适时发布封山禁火令。&
新华网日,记者从福建省森林防火指挥部了解到,从2月13日至3月13日,福建省将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燎原之势谁不畏惧,《周易·下经》第六十三卦:“离下,坎上”《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周礼·秋官司寇》“司垣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这是 “防患于未然”的观点,“然”,《说文·火部》:“然,烧也。”
“然”即“燃”的本字。这里说患自然是指火灾了,灾( 災、烖、菑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火焚屋的形状,本义:火灾。禁,《說文》吉凶之忌也,从示,林声。示,《說文》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徐曰》二,古上字。左畫爲日,右爲月,中爲星。畫縱者取其光下垂也。示,神事也。故凡宗廟社神祇皆从示。《玉篇》示者,語也,以事告人曰示也。天象時變,林声者必风急,神事告人,及备风燥,有备而无患,即当火禁。今天看来这风、这燥,都是自然现象,但在远古时代,生产、生活、文化、科学又哪能同现代相比。神事(各种自然现象)告之干人,诸事依托于神,文字,神化,节俗赖以产生,我们也藉此说三道四。华人为炎黄子孙,说明我们的先民在初期,或说某部落、某氏族是火的崇拜者;为兴利除弊,《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员,
或谓《左传》:“炎帝氏以火纪。”
祝融担任的"火正"是专门观测大火星的运行变化以确定季节的官职。不管如何说,在《周礼》中载有“宫正”、“司爟”、“司烜氏”这对火的明细分管已是十分完备的了,说明火的利弊在当时国济民生之重要,又说农字也从林,示焚林之原始耕作,也显示农林相关。《礼记·郊特牲》:“季春出火,为焚也”《说文》:“平土有丛木曰林,从二木”
;“焚,烧田也,从火林”,焚字从火即烧林意思,特为农耕而焚,《尸子》:“遂人察辰心而出火”,出火就是烧荒种地,辰心就是大火星,即是大火昏见之际。古代“大火”星昏见时恰好在春分时节,火正在这一天观察到大火星位于南方正中的位置,于是向民众发布春分已经到来,可以春耕播种了。从今阳历看,春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在我国特别是北方这段时期,多见天干地燥或又风沙浸袭,现今预报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可为5级,如果真是山林或说森林一旦焚烧起来,当今不是也难控制吗?所以说防患于未燃,古来禁火。至于禁时的长短,则看时据地而论,古来如此。这禁火也揭示对林的崇拜,“吉凶之忌也。”这双重性具吉具凶,可见用也自当其中,那该是多早多早的事了,自然《九章·惜往日》:“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立枯说始自屈原,燔死说始自庄子”等,事在其后,要早也没过于晋文公之时。要禁火安全,莫过于寒食,能以恒定则需有神人支持,介子推于是就成了这人神合一的受崇者。由《左传》:“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庄子·盗拓》“自割其股……抱木而燔死。”
《吕氏春秋·介立》 自为赋诗曰:“有龙于飞,……桥死於中野。”
东方朔《琐语》:“公抚木衰叹,遂以为屐…。”以至又将《诗·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不舍之情附托,改木为柳,使有“清明柳”、“清明节”之称,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由如端午节赛龙舟传说,划船是为追赶拯救投江死去的屈原。如述,以至西汉以来,统治者出于用伦理道德凝聚人们思想,百姓们需要政治清明,也不忍介之推不言禄之忠贞泯没,这样几者结合,禁火、寒食、及至清明、拜扫等节日、民俗先后出现。值得注意的是《诗·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礼记-孔子闲居》:“清明在躬,气志如神。”《礼记·玉藻》:“色容厉肃,视容清明。”《礼记·乐记》:“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一词内涵丰富而久远。传说总是依恋、美好的愿望反映,南北相辉,即此我们今天有“三月清明”、“五月端年”等节日丰富多样的吉庆活动,这也得益于当初文人的彩绘。
三月清明节、扫墓与踏青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周礼·春官·冢人》:“凡祭墓,为尸。”可见古人有设冢人主持祭墓之俗,祭时要立尸。尸即神主之意。东汉王充《论衡·四讳》说“古礼庙祭,今俗墓祀。”《汉书
. 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还归东海扫墓地"。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应劭的《汉官仪》:“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及四时上饭其亲。”《唐会要卷二十三·寒食拜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
“宜许上墓”诏令的原文:“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由皇家的“上饭其亲”转而为如严氏的扫墓,由节气,转为节日,又由官到民的正式确定,这过程不很清楚,但也可见一些踪迹。
看黄庭坚(北宋,今江西修水人)的《清明》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此用二典与本文紧密关联,一则,墦间乞余,出自孟子的寓言故事,讲齐国有个男人每天出门,到别人祭祀祖先的坟地,乞求别人祭品酒肉吃,然后回家,向妻妾吹嘘说是朋友请自己大吃了一顿。其二,即指上述介子推故事,讲的是晋文公早期出逃在外,介子推割股奉文公活命,待其执政忘了过去,“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和母亲一道隐居深山。晋侯求之不获,焚山望出而“燔死”绵山,以此,公令禁火、寒食,及又扫墓之祭。这里还是不能确切的说,墓祭起之于齐、晋,但汉严延年扫墓是明文有载的。
三月清明节又有春游或说踏青等活动,其发源早见《诗·溱洧》、《诗·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等典籍,但春游或说踏青之称大概始出唐代,如踏歌、踏青在唐诗词中不泛少见,可能与农业生产相关,如南宋·宁宗赵扩题《马远山水画·踏歌行》:“宿雨清畿时,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今有孙颖先生创作舞蹈《踏歌》“所展现的即是一幅古代俪人携手游春的踏青图,用萋萋美景、窕窕佳人的意象抚慰纷纷扰扰的现代众生。”又见今年春季抗旱,某地一群人在麦田里“踱着小步”,有说有笑,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原来,这是通过人工踩压的方式对小麦进行镇压。”看:此情此地如作艺术升华,或可配上复苏的壮苗图,以示丰收在望,难道这不可说是:天旱人作业,塬地踏歌(或说踏青)行吗?原来“以前,春节前后,如麦苗长得太好,还要故意去踩踏把青苗踩掉!根不死是关键!”“小麦分蘖前是不怕踩的,我们那里小麦返青前有时候还专门用车碾或放牛羊去啃麦苗以促使小麦多分蘖。”还有农谚:“麦田舞龙灯,小麦同样生”即是指小麦苗期镇压作用的,如在北方,春季小麦返青至拔节前,都要普遍进行一次耱地、镇压,目的是能起到促进小麦正常生长和土壤保湿的双重作用。如有石磙子、镇压器可以使用,如无则可人为踩踏麦苗。小麦压青苗最佳时期是“三叶期”,小麦生长到三叶期,非要来一次镇压不可,否则,贪青陡长极易倒伏。压青苗抑制了小麦的地上部生长,但却促进了小麦的根系发达,促进了分蘖,从小麦栽培的全过程看,压青苗正是为了抗倒伏,促分蘖,获高产。压青苗具有提墒、促根、增蘖和防止倒伏等优点,是麦类作物苗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压青苗即称苗期镇压,多用于小麦、粟、高粱、黍等作物的苗期。
其实,中国在2000多年前的中曾记载:每次播后都要“摩”“蔺”土地;碎土、平土绝不仅是播后覆土作业的一部分:“春地气通,可耕坚硬强地黑垆土,辄平摩其块以生草,草生复耕之,天有小雨复耕,和之,勿令有块以待时(按,指播种之时)。所谓“强土而弱之”也。……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耕辄蔺之。草生,有雨泽,耕重蔺之,土甚轻者,以牛羊践之。如此则土强。此谓“弱土而强之”也。春气未通,则土历适不保泽,终岁不宜稼,非粪不解。慎无旱耕。须草生,至可耕时,有雨即耕,土相亲,苗独生,草秽烂,皆成良田。“
这里的“摩”,后亦作“耱”,其中的“蔺”通“躏”;即为践踏镇压之义。当时亦应有“挞”一类兼有镇压功能的摩田器,或是在被称为“摩”的农具上加上重物,使之起镇压作用。这里持别要注意的是“草生复耕之”、“草生,有雨泽,耕重蔺之”、“须草生”、“草秽烂,皆成良田”,为什么一定要“须草生”,这是充分利用田间青草,“草秽烂”把它翻压作肥料,即是为了“压青肥地。”这压青不就是践踏青草吗?同是如此,也以“以牛羊践之。”可以说它是古老的原始农活,如果这
“踱着小步”,“有说有笑”,越是高兴,加块脚步,放声而歌,再即《毛诗序》:“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此不就是踏歌或踏歌舞吗?旁观者不也可说这是踏青啊!原来踏青就是欢歌起舞!
古时的农活,随时代发展,其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改变,先是蹂躏或牛羊践之,后有人拉、牛挽的木磙子、石磙子,到今天又使用机动镇压器,作用扩展到多种农作物,特别是小麦,种前、种后、中耕、抗旱,这是先民们的多年总结啊!到是孟浩然《大堤行》:“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或也未变,不过这已是士女们开春郊游、文人们讴歌赞颂的代言词了,性质已经改变,今天我们也谓踏青节,而对它的渊源却是模糊不清了。唐初·孙思邈《千金·月令》记载,“
三月三日曰踏节。”要向尊长上踏青鞋履。又唐末五代·李淖(约880以后在世)《秦中岁时记》:“上巳,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曰踏青履。”.唐·韩偓《踏青》:“踏青会散欲是时,金车久立频催上。收裙整髻故迟迟,两点深心各惆怅。”
踏青于上巳,老少宜行,对士女们来说,又确有《诗·溱洧》的意象场景。而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这或也可说从唐代开始,清明节逐渐成为一个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习俗的重要民俗节日。
清明节踏青又谓春游,一路欢声笑语高兴时也少不了踏地而歌。说踏歌自然联系到李白的《赠汪伦》(汪伦,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刘禹锡也有《&踏歌词四首》,如其四:“日暮江南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资治通鉴音注》“蹋歌者,连手而歌,蹋地以为节。”
踏歌是歌或亦舞。踏歌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应是人类最早歌舞形式。&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表明,多人连手而舞的表演形式,在新石器时代已经产生。
《周礼》中有“鞮鞻氏”,是掌“四夷之乐”的官职。 “鞻”是不带装饰、不系带的舞鞋;
“鞮”即踶(《说文》:“踶,躗也。”躗就是牛用足自卫。后引申为踢、踏等义),也即蹋踶。是以足踏地的歌舞表演,即踏歌。《乐府诗集》卷五十九蔡琰《胡笳十八拍》第十二拍:“羌胡踏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这里的“踏舞”、“讴歌”,无疑就是踏歌,是汉末西北地区流行踏歌的明确记载。踏歌,唐、宋尤盛,至清有·曹树翘《滇南杂志·卷十八》载:“按,滇黔夷歌,俱以一人捧芦笙歌于前,而男妇拍手顿足,倚笙而和之,盖古联袂踏歌之遗也。”长久的历史记载遍及我国北南西东……。据考证,上述青海出土的“舞蹈彩陶盆”,它是属羌文化的见证。现在独居一隅的四川羌族,仍保留着这样的舞蹈特征,羌族著名的自娱性圆圈舞蹈《萨朗》分“喜事锅庄”和“忧事锅庄”两大类,这些舞蹈都以连臂歌舞、踏地为节为主要舞蹈形式,以胴体的轴向转动为主要舞蹈韵律;彝族踏歌也是一种以火为圈心,乐、歌、舞三者结合的活动;"踏歌"转音而为"打歌",在今云南大理彝、白、苗等民族中十分盛行,将清乾隆时期的《松下踏歌图》与桂馥《滇游续笔》参照来看,可知的确与古代西北的踏歌相同。
再看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五:“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竹枝词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的踏歌有人就释为踏青一路的歌声,这里有踏青、踏歌、竹枝,而其九首中有六首直白春天的风土,分别为:1白帝城头春草生;2蜀江春水拍山流;3桥东桥西好杨柳;4日出三竿春雾消;5家家春酒满银杯;9山上层层桃李花。即是三分之二都为春天的事,自以感春为主了,当然少不了农事耕作,如其九:“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这农事忙碌中唱歌、对歌也是常事,即有《插田歌》:“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这是写今广东连州事,但《竹枝词二首》之二即载:“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至清康熙时陈祥裔《巴渝竹枝词》:“梅子初黄落雨天,插秧妇女满山田。山歌唱出《巴渝曲》,交易工夫不用钱。花布春衫白布裙,斜阳牛背醉醺醺。”
清·刑部尚书王世贞
“野宿”木洞写有《泊木洞驿》诗:“新月数声笛,巴歌何处船,今宵羁客旧,流落竹枝前。”&清代乾隆年间刻本《巴县志》载:“六月芒种是月也,薅头秧,旬以后薅二秧,去莠稂,农歌四闻。”“
木洞山歌的重要歌类还有儿调。其曲词体式和曲调特征与唐代以来巴渝民间流传的竹枝歌颇为相似,是竹枝歌在木洞地区的‘嫡传’。”“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
李白《襄阳歌》:“ 李白落日欲沒峴山西, 倒著接● 花下迷。落日欲没岘山西,倒着接
﹡(﹡梨或篱,一种白色帽子。)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 欄街爭唱《 白銅鞮》 。襄阳小儿齐拍手,栏街争唱《白铜鞮》。旁人借问笑何事,
笑杀山公醉似泥……。”
《白铜蹄》歌即《襄阳蹋铜蹄》――踏歌,小儿都喜欢唱,两者都有明快的节奏感,这也就难怪刘禹锡《阳山庙观赛神》诗云:“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娑娑起颜醉。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从此可见岭南、荆楚都在唱竹枝,而
“蹋”指舞容,“竹歌”即竹枝词,指音乐或歌词。在这里
“踏歌”和《竹枝词》构成两者一体了,“踏歌”――打歌今见承于羌族、彝族。
民国《宣汉县志》:“土民自古有薅草锣鼓之习。夏日耘草,数家趋一家,彼此轮转,以次周而耘之,往往集数十人,其中二人击鼓鸣钲,迭应相和,耘者劳而忘疲,其功较倍。”
又见宋·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其三:“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这里有:二麦、绿未耕(待翻压作肥)、桃杏、春似锦、踏歌、擂鼓、请明,笔者想来即是大好春光,农民赶忙春耕作业场景,其理由:1、原作者在同组诗里对寒食、拜扫、行春、寻春及社日斗草等皆有描写,既是田园感叹,对其劳作也当有兴;2、又见,夏日(其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秋日(其八)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其间的忙碌可见;3、明代《三才会图》:“薅田有锣鼓,其声促烈清壮,有缓急抑扬。”&&敲锣打鼓助春耕,这里的请明或可理解为这段农耕时期,但不是以庆请明为主题。上述《插田歌》:“嘤伫如竹枝。”
“薅田有锣鼓。”
“农歌四闻。”显示其音有“缓急抑扬”即是说插田歌、薅秧歌、薅草歌这些川渝湘鄂的土家民歌是近似竹枝词、或者就是竹枝词的遗存。这里请明、踏青、踏歌、竹枝胡扯一起似无道理,但春总是美好的,在此摘录一些相关知识、文献或也有益于阅者。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天里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