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手机上什么软件可以一直按屏幕的一个部分?安卓5.0玩游戏闪退需要爆点屏幕

大家对节操手机有什么看法?
节操手机请了网络上比较火的俩人(少林修女、琦殿)做宣传,官网上的手机介绍也挺没节操的。宣传称,节操OS是首款融合了IOS和安卓优越性能的系统。四核,双卡双待......大家对节操手机有什么看法?节操手机官网:
按投票排序
之前注册知乎的时候,回答过几次问题。后来就没上了。今天无意间进入账号,发现还是有人在邀请我回答问题。于是,看到这个评论。挺让人感动的评论。以上都是废话。实话是,死了就是死了。节操的历程,因为他死了,所以我不会再说。谁也不愿意听一个失败者叨逼叨。但在我个人心中,节操给我留下很多东西。学费不是白交的。交了学费还记不住,那不成猪脑子了。曾经被节操打动过的人,哪怕只有一小撮人,真是发自内心地说声谢谢。我已经从节操中走出来了,在做一个新的项目。给自己挖了一个比节操还要大的坑。希望有机会让你们看到。(不会用知乎。在别人底下的评论,我自己看不到。所以再发一下,让愿意看到的人看到吧。#话说我连知乎都用不好还有什么脸说要做互联网啊#)
当我们谈论一款手机时,我们谈些什么?1.
品牌节操手机是怎样火起来的自然不必多说,主要是靠微博红人@顾异的 (豆瓣ID少林修女)的微博推广。她的日志语言风格诙谐幽默不装逼不矫情,在微博积累了12w粉丝,后来去了深圳卖手机,后来加了V,时不时在微博宣传一下,粉丝也不反感,就当图个乐呵。手机上线后,我们在官网看到了很有她语言风格的产品介绍:有趣,坦诚,不装逼。(所谓的坦诚,可以理解为,说出来的基本为真,没说的缺点都被799掩盖了)这条微博很多段子手参与转发,因为这本身就是个不错的段子,文案句句是亮点。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很成功的线上营销,因为我们知道了节操手机:一款之前没有名气、没有业界知名度的中低端国产安卓手机,而且评论反馈良好,很多人表示很期待。这就够了。2. 配置国内大多数二三线城市手机用户的需求是功能机,或者说能玩游戏能刷微博能摇一摇不太丑不太过时的功能机,而现在市面上的手机,对他们来说也是搭载了安卓系统的功能机。不是每个人买手机时都会研究对比手机参数,就算看了也不一定看得懂。很惭愧,我买手机时专门对比过同类机型手机参数,但我只是觉得内存越大越好,CPU核越多越好。这些数据具体意味着什么?不知道。而且现在安卓手机同质化严重,市面上同等配置的手机价钱不会差太多,堪比台式机的攒机时代。在这种情况下,节操手机说,“你知道以上是国产品牌机通用硬件配置就行了”,放心吧够用了,能刷微博能切水果能摇一摇只要799在当下的手机市场很良心了。也许这样的价格这种配置,其他的深圳手机作坊也能做到,但是节操有品牌有售后有节操呀。没错,节操手机最大的卖点是性价比。它并不完美,但也不装逼,面对一切质疑,一句话:只卖799,你还想咋的。这应该是国内第一款毫不掩饰地承认自己是屌丝机的品牌(对比小米的“为发烧而生”) 。3. 渠道姑且把渠道不科学地分为两种,线上和线下。怎么在线上卖手机,小米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把手机当期货卖也是小米为人诟病的原因之一,对此,节操手机承诺预定后48小时发货。节操官网的预定流程还算流畅,至于物流配送等环节,我没买啊不知道。那么说线下吧。以我所见的线下手机推广渠道主要有两种:运营商和销售终端。像小米一样只在线上销售当然可以获得成功。但是真正的手机价格敏感群体,除了学生还有低收入的中年人。他们不上网只看电视,连手机流量套餐都不开通更不用说微博,他们知道“节操”的意思吗,如果能针对这部分人群推广这款手机,可以获得更大的销量(毕竟性价比这么高)。这也是为什么其他国产低端手机只管铺设渠道,很少去做线上营销。毕竟线上传播只是渠道之一,噱头做足了,也不能忽视线下的渠道推广。比如我以前住的回迁房小区,楼下卖手机的天天喊着“波导手机只要999”,我意外地发现当年的“手机中的战斗机”竟然还活着,而且在那个小区市场占有率还挺高……4. 系统节操手机号称预装了安卓4.2改良版,所谓的“节操OS”(笑)。大部分国产手机预装的流氓软件不要太多,后台推送不要太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再看小米,小米的MIUI已经很成功了,节操手机在这方面跟小米硬碰硬不值得也没有必要(只要799啊亲)。“桌面净化、无预装、免打扰、自定义推送”,能做到这几点,就当是个第三方精简ROM,省得用户再去刷机,已经是业界良心了。至于节操OS的具体使用体验,暂时无法评论,很多ROM的细节好坏需要日常使用才知道。且看IOS7话题下,不是也在每天更新么。5. 售后这也是小米颇为人诟病的一点,被小互没少黑,很多手机厂商的售后部门也是有盈利指标的。在这方面,节操能否做好值得期待,暂时无法评论。毕竟卖手机不是一锤子买卖,很多人选购手机时,比起配置参数品牌,他们更相信口碑,而售后也是打造口碑的一部分。2011年9月,我拿着实习攒下来的两千块钱小心翼翼地研究市面上主流安卓机参数,最后买了defy
525+,如果那时候有节操多好。 2012年3月,defy丢了,继续研究主流安卓机型最后买了LG P970,如果那时候有节操多好& &…….Update:荣登知乎日报有点惭愧,把之前的想法整理了下,特此更新 日15:40:08
因为很喜欢修女的写作风格,所以当节操刚一面市我就买了2台,老公一台我一台,当作备用机。现在我已经用了一段时间的节操了,对节操手机有一定的发言权,可以实话实说,这款手机缺点优点都很明显缺点:1、跟我现在用的另一台note2比,触屏的感受差了一个档次,当然相比起价格的差距,触屏的这点差距我完全可以接受。我把出厂的贴膜给撕了,比以前灵敏了一些。2、没有LED灯,未接来电、短信什么的,都要点开屏幕才能知道。3、我摔了两次,磕掉了两个角,信号也被我摔得少了两格。好吧,这不是节操的问题,是我的问题。4、来电铃声震动略小,反正在嘈杂的公交车上放在包里绝对听不见那种。对,没错,我是穷逼,我没有车……优点:1、799的价格2、清爽的系统3、良好的质量4、售后的良心这四点可以让我忍受一切缺点。如果这台节操坏了,我还会再买一台,前提是徐厂长的企业不要破产。借用修女的文章大家感受一下节操公司的近况:(再次表达一下对修女的文字的热爱,这姑娘真是宝物来的!!)
印象最深的是公司口号:为中华崛起而做机——瞬间被一种难以抵挡的霸气波所征服。看法就是,你把东西做出来了,再宣传,很好。不然你宣传个锤子?(我不是一个官微,罗永浩不服来砍)
(更新)不要被企业的宣传方式,影响了我们对产品的客观评价,任何的主观好恶,都不要影响我们客观的看待一个产品。注:我手上并没有这部节操手机,所以以下言论可能有不客观确切的地方。我对节操手机的看法:1、这个配置挺良心的。我说的配置是针对中国广大手机厂商说的,某些厂商MTK6589的处理器也敢配1080P的屏幕,真是把消费者当爹坑啊!借这个机会给大家做个科普(转自移动叔叔论坛),先上图这是联发科MTK6589的构架图1.从图上所知,处理器部分是4个ARM CPU的A7构架指令集,简称为A7。是最佳能耗比的ARM处理器,拥有A8性能与A9 80%的处理器性能而只有A8/A9的一半的功耗甚至更低。2.MTK6589采用了两个MD MCU,即通常意义上的DSP处理器。一个WG采用ARM R4构架指令集(可以看作针对视频硬、音频辅助硬解码),一个G采用ARM9构架指令集(针对低功耗数据处理)。这也解释了,手机进入待机状态所必要的最低等级的处理器运载需求,ARM9构架指令集很适合最小系统运行的硬件基础。3.MTK6589的GPU搭载的是SGX544单核模块,比上一代SGX531U(超频版)性能强不少,相当于高通A305的水平。4.外置存储扩展支持最大32GB TF卡。5.MTK6589的最大支持4GB MMC存储芯片和8Gb LPDDR2运行RAM(1G=8Gb,2G=16Gb,4G=32Gb,8G=64Gb)。也就是说MTK6589最佳搭配是4GB内置存储和1G运行内存。因此绝大多数基于MTK6589平台都是4GB MMC与1G RAM的搭配组合。搭载2G RAM对MTK6589意义不大,就好像主板只支持单通道内存,插多一根芯片组也是不会支持双通道的。6.MTK6589最佳搭配500W AF摄像头,最大硬件可以支持1300W AF摄像头。前置摄像头的可以支持130W。7.屏幕分辨率MTK6589平台最佳搭配是QHD(960*540),硬件最大可以支持720P(),意味着对1080P屏幕是不支持的,GPU硬件不支持。就是采用1080P屏幕也只能当720P输出驱动。8.MT6628,支持BT、WF、FM、GPS混合芯片。9.MT6320,音频解码芯片、电源管理芯片。10.MT6167,基带芯片。11.支持G-SENSOR和ALS、PS-SENSOR。 12.支持USB2.0的M-USB接口。13.支持双卡(SIM卡01和SIM卡02),硬件支持双卡双待、双卡单待切换,最终手机终端双卡是双待还是单待取决于手机厂家。14.最重要的一点MTK6589是一款28nm制程工艺的SOC。再给大家看看节操手机的配置(图片取自官网)所以我说节操手机比较有良心是说它没有虚堆配置,基本上用的都是最适合的配置,比那些吹嘘配1300万摄像头、1080P屏幕的手机厂商强多了。所以我说节操手机比较有良心是说它没有虚堆配置,基本上用的都是最适合的配置,比那些吹嘘配1300万摄像头、1080P屏幕的手机厂商强多了。2、价格是否良心尚不确定。一部手机,配置是体验的基础,但是配置不等于体验,而我(消费者)认为体验才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你要相信这样一句话:一分钱一分货,你有可能两分钱买到一分货,但绝对不可能半分钱买到一分货。799的价格是还不错,但有的厂商可以更低。那种粗制滥造的模具外观,散发着刺鼻塑料味的数据线,一副时响时不响的耳机,或是可以当电暖宝的发热棒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无法在配置上体现出来的,但却又都是要花钱的。所以在没有摸到或见到真机的情况下,追求所谓的性价比的同学还是好好想想吧。3、我对其宣传方式的理解。是否真的是良心的宣传?对于这点,我持怀疑态度。举个例子,官方在屏幕这一方面怎么介绍的?TCL生产,4.5英寸,全视角IPS屏幕,分辨率960*540。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一个很重要的数据没有提到,就是采用的贴合技术或者LCD技术。有无使用全贴合对手机操控的体验影响非常大的。图标好像浮在屏幕上用手就可以直接碰到,或是感觉隔着玻璃来操作,你觉得哪个更好呢?我也私信了橙品公司节操手机测试科的副科长,节操屏幕采用的是G+F结构,不存在贴合,是拼装而成的。(下图是私信记录)那是不是说这种宣传是不好的呢?不是的,我认为这种宣传方法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吹嘘自己的配置有多高,价格有多低已经无法吸引很多的眼球了;雇水军,写软文又比较花钱;对自己产品有信心找独立测评团队测评,人家又看不怎么上你的手机。那好,我反其道而行之,同样可以博得关注。起个比较奇葩的名字,越多的人来看热闹我越开心。有的知友说节操手机名字不好听,点开官网你就会知道其实这家公司叫橙品。所以,当你在纠结、在讨论节操手机的操作方式的时候,它已经成功了。最后总结一下,我对节操手机的宣传方式是肯定的,如果它能保证799元买到的是一部做工还算扎实的手机,那我对其手机本身及这家公司也是持肯定态度的。现在我低盈利,甚至负盈利都是暂时的,只要你的产品真正的好,口碑建立起来之后,赚钱是肯定没问题的。在这里有些话想对国产厂商说,我知道现在生意不好做,但是也拜托你们不要那么短视,打一枪就换个包装的做法决定了你只能挣小钱。给你们推荐个例子,夏新的大V系列,看看夏新是怎么做产品和怎么树立口碑的。
.先容我将缺点一一列来:触屏不灵敏。不灵敏到何种程度呢?自带锁屏五次以内划不开,文字输入我按得最顺手的就是退格,冬天早晨把手机拿进被窝糊上水雾整屏抽风。后来,我的手指长扁了,情况好了很多。因为被之前几台手机惯出了不贴膜的毛病,也没想到原来这个世界是真的需要手机膜的,有一天手机被我用来当杯托,然后屏幕花了。「节操 OS」集 MIUI 不遵守
Android Design 原则之罪与 Flyme 的 Smart Bar 虚拟按键之局限性于一身。如下图知乎日报刷新时,左上角的 Loading 图案简直是在挑战我的审美极限。(对,我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这副连都抗锯齿没做过的样子!)信号不行。室内信号,摔一次、少一格。我摔了三四次,所以寝室里我的信号在窗台那是一格,在床上那是没有。严重妨碍生活。不过这属于我自找的,本想返厂修一修,却待我忙完手头这一阵,节操手机已然破产。节操手机已然破产,2013年11月发布的公告,售后服务转接 Utime 联合时代。想我,是先从知乎听得「节操手机」这等国产中低端手机,再知「少林修女」其人有着这等讨人喜欢的文笔。本是听过算数的玩意,奈何2013年国庆节,手头的 MX2 不慎落水,修不起;而啧啧啧现在我们这群被网络绑架的大学生啊,聊聊微信、看看闲书、听听小曲,怎么离得开智能机。遂购入。节操手机却已然破产,破产时正是节操二代热火朝天开发之时。操一的毛病除了我上面指出的,尚有不少,不过有的没的,操二全都改进了——屏幕总算全贴合了、摄像头总算有了除板书 Memo 之外的用法了、总算不用拿附赠两块电池来慰藉手机耗电的痛了、而且据说有超强信号呢。节操手机却已然破产,压死节操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红米。修女和徐厂长也在微博里坦然,红米哪样都比节操好,无论价格、配置还是 OS。这是一个竞争多么激烈的时代啊!这是一个优胜劣汰多么冷峻的时代啊!若不是上台魅族带来的惯性,节操和红米,我或许也没有理由选择节操吧。(当然没有人有理由选择节操啦~笑!)所以,节操破产了。这个话题也已经沉默很久了。偶在贴吧看到有人求购节操一代,犹豫过,不想出手。我愿把节操留在身边,提醒自己,人们是好奇的,人们是健忘的。还有,从来,我都没有讨厌过节操,从来,我都只是心疼它。之前,有人问起我的手机,我会自豪地介绍,「它叫节操,它真的叫节操」;之后,有人问起介绍末了我会用一副看破红尘的口气加一句「可惜生不逢时,厂家前不久倒闭了。」有人信,有人不信。关于节操,光谈手机,那没什么好处可说的;手机之外的,是一种烈士的气质,还有到死都不曾消逝的幽默感。---注1,节操手机售后转接事宜:注2,原文案可见:。注3,徐厂长现在好像在卖牛排,不知道卖完肉会不会回来继续做机。.
看Logo我还以为是中石油呢。
因为少林修女之前和我是同行,所以一直都在关注这款手机,当看到官网上的定价,手抖,就买了一部。上午刚刚到货。现在,我可以说,这是我用过最好的安卓机。(因为只用过一部摩托里程碑2,坑爹的android2.2……)向来不是配置党,因为我看不懂,也感觉没必。就好像交朋友不必知道朋友的脉搏是多少,血压是多少。不卡不热不死机就说明这人还可以交。节操os融合了ios和android风格。操作方便,简洁流畅。比起其他安卓机自带的那些乱七八糟应用,真是良心,连root都省了。有很多小细节可以看出其用心在做。至于续航问题。在技术没有更新换代之前,你指望开着各种应用刷来刷去打电话,还一两天不用充电。基本纯扯淡。工业设计照比小米差很多。(因为小米这个名字,我始终对其没有好感。因为我极度讨厌吃小米粥)小米和节操,就像小清新与屌丝一般。一个碧玉无瑕,一个是芳苑奇葩。小米是一个每天把梦想和奋斗挂在嘴边的选秀歌手。节操就是一个在地铁站,一块钱听七段的卖唱歌手。选择节操,你不用每天为自己的偶像摇旗呐喊,不用为了去看他的演唱会吃不起午饭,不用在网上搜他的信息,害怕别人黑他。再说说广告。本人身处100句话里101句话都是废话假话的房地产广告圈。对节操的广告表示,真TM的良心啊。什么情感诉求,什么故事打动。什么炫酷语言。接地气,说人话,有啥说啥。但究其根本,他哪里的勇气?799的价格吧。刚刚去搜了一下里程碑2的价格,新机还要840块。看到上面有人说。肯花这个价钱买手机的用户,基本都希望手机里给他装一堆东西。这话我同意。所以对于节操手机的前景不是很看好。做个备用机也挺好。啥?续航不行?人家还送电池呢。
一直在产品介绍页出现之前都闻所未闻,爆点和神秘感并存。800块钱的定价就像是买个玩具,网上那么多草根、3C发烧友测试员估计都会忍不住手贱吧。这年头换个号码谁不搞个便宜的备用机呢,谁不想顺手给爸妈弄个便宜的智能机呢,花799就能买到节操,在聚会的时候也可以成为话题吧。面对所有的质疑,只需要一句“只卖799,你还想咋地”。期待销量...
看到那句无预装软件,然后看了下配置,看到价格的时候过断下单买了。节操手机已到货,非专业托,渣画质,渣灯光。东西送的蛮多的。仔细的看了说明书---------果然没节操啊!!!说明书上没有告诉怎么打开后盖啊!!!!东西送的蛮多的。仔细的看了说明书---------果然没节操啊!!!说明书上没有告诉怎么打开后盖啊!!!!不是专业的,自己看,自己问吧 我也不知道说点啥。不是专业的,自己看,自己问吧 我也不知道说点啥。传这个图片只是想说,节操手机的手工一般,不过也对得起价格。不过音量按钮和开关机按钮太糙了!!从哪拣了一块塑料粘上去的啊???系统挺好的玩,正在体验。修女是骗子,说好没预装的,居然有新浪微博....................(就这图片,就这解说,你们特么的还好意思说我是托么?)有问题留言回复。。。。手机是给基本0数码产品经验的本家妹妹买的。她要是玩好了,至少证明这手机用户交互还不错。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无论屏幕多大,拇指驱动的重要性不会递减
我们的手和指头点在设备上的哪里?这个问题是关键,本书(本文是节选)考察每个成因,告诉你如何舒服和有效的设计布局。每当我们以不同方式拿着小屏手机,大屏手机,平板和笔记本,每种触屏都有他该有的UI是很正常的。但是这些设备同样分享了很多一致性,尤其是拇指的关键作用。不管我们在小手机还是大平板上点击,我们的拇指都使用的最多。是个事实帮我们建立了可靠的跨平台规范。本文着重介绍了为什么大拇指非常重要,通过我们如何抓住不同大小的屏幕来说明“拇指规则”。智能手机当然是我们持有的最多的设备。我们用在手机的时间占用超过我们的走路时间的20%,平均每天访问手机221次。让我们从最熟悉的设备开始。
在2013年,研究者 Steven Hooker上街观察了超过1300个人点击他们的手机。他发现在几乎所有案例中,他们拿手机的姿势都是基于以下三种。49%的人使用单手操作,是最多的;36%用一只手抓住手机,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指点击屏幕;有15%的人采用双手操作,用两个大拇指点击。
智能手机被定义为三种手持方式,我们在这之中切换。
这个研究表明了我们大多数人使用手机的习惯:我们频繁的改变手持方式,取决于是否方便和在当时所处的情景。我们在单手和双手之间转变,或在左右手间交换,有时候是正在做某事的时候随便点击,有时候我们停下来集中全部的注意力。我们都非常的灵活。Hoober发现三分之二的单手操作都是右手,占大多数。但是远远小于占90%的惯用右手人群。这意味着我们很多人喜欢用非惯用手,比如在惯用手写作、喝咖啡、抱小孩儿或者读书的时候。所以当只有很少人一直使用同一种姿势的时候,我们才能展示明确的单手使用喜好。也就是使用大拇指的手势。当我们单手拿着我们的手机,大拇指是唯一舒服好用的手指。甚至在双手姿势的情况下,很多人还是喜欢用大拇指。在一只手持机,用另一只手点击的人中,Hoober发现他们大部分也使用大拇指。经过计算,大拇指胜出:
大拇指驱动了75%的手机交互。
虽然我们经常思考“手指友好”设计,但是拇指才是最重要的。
小屏手机上的拇指点击区域
当拇指在小屏手机上滑动,只有三分之一的屏幕真正的无效:在底部拇指的反方向。例如如果你右手持机,你的拇指自然下滑,在屏幕左下角会呈一个弧形(不要拉伸拇指或转变手机的需求)。这个弧形同样可以应用到双手持机,但是弧形更大因为拇指的移动范围更大。
但是舒适和精确并没有对应。在舒适区中,存在一个拇指点击最精确区域之外的扇形区域,由阿里巴巴的Qian Fei的研究发现。她也发现,对于右手操作用户来说,底部和右上角是最不精确的拇指区域。
单手持机,绿色区域是单手持机用户的最舒服和精确的范围。避免触及红色区域,或者用较大的点击目标作为补偿。
那左撇子呢?点击区域翻转。但是左和右的区别并没有那么明显,因为大部分人在不同情况下,很容易换手。甚至对一只手的优化会不利于另一只手:最好的办法是,将核心功能放在屏幕的中心,无论左右拇指都可以点击。最后,顶部和底部的位置,比起左右来说更重要。不管使用哪只手,屏幕底部都是舒服的,但是顶部要求拉抻手指。这个规则适合所有手机屏幕,大屏小屏。但是当手机增长为巨大的屏幕,顶部屏幕拉伸变为一个可变化的区域。
在第一代iPhone后,设备都始终维持在4寸以下,便于单手操作。但是2014年中期后,三分之一的移动浏览器被大屏占领,因为大屏手机成为了市场的依靠。超大屏手机在手机和平板之间,于是phablet一词出现了,有将近7寸的大屏。
三星的galaxy w和同类设备模糊了手机和平板的界限。
尽管大屏手机有巨大的尺寸,但人们仍然像小屏手机一样使用,并且仍然用以前的三种姿势。不同于小屏手机,大屏手机用户转变了姿势,开始使用整个屏幕,并需要双手操作。在另一个研究中,Hoober和Patti Shank 发现大屏手机使用者70%使用双手操作。在最受欢迎的三种姿势中,35%是用一只手抓住手机,用另一只手的食指点击。但是大拇指点击仍然保持了比例:60%的大屏手机使用者使用拇指或者双手拇指。
虽然拇指驱动姿势和食指点击差不多,但是拇指操作积累了更多活动。
大屏手机的点击区域
随着拇指越来越多的使用,拇指区域对于4-7寸屏幕来说越来越重要。大屏手机用户往往使用双拇指,这样可以对称,扩大屏幕底部的区域,并同时有一个细长的很难到达的顶部区域。尽管双拇指很普遍,但是这并不值得优化。虽然我们单手持机的姿势占25%,但单手拇指姿势对于设计师来说却异常的重要,因为单手拇指范围非常小。
让我们翻回到拇指规则:往往要为最不舒服的手势而设计,这样人们不管他们如何选择拿你的设备,都可以使用你的UI。在大屏手机上,意味着设计值应该把目标及中在单拇指姿势。
有一个惊喜:虽然大屏手机的单手拇指操作区域远远小于小屏手机,但随着屏幕增大,拇指区域却维持了大概同样大小和形状,且基于屏幕底部。除非改变一种稳定的手势,击中了爆点。在这种手势下,大部分人滑动他们在手机下方的小指使手机保持在舒适的位置,这样就减少了拇指的范围。
当手机需要小指的支持时,拇指区域的大小和形状改变。
由于拇指的局限性,屏幕上的一些狭长区域无法触及,一些单手拇指重度使用者,出现了操作被“阻塞”――必须要更高的滑动才能拓展拇指触及范围。在大屏手机中,这种姿势比传统的在手机屏幕底部滑动的姿势给人们更大的拇指范围。
大屏手机上,一个更高的单手操作会获得更大的拇指区域,但是底部的一半则无法到达。
平板:更大屏幕意味着更多的手持
当小屏手机和大屏手机用之前三种姿势时,平板则没有那么幸运。更大的屏幕意味着要用更多方法,这让事情变的无法预测。拇指规则仍然有效,但是有一个特别的问题:拇指区域并不一致,即使是独立设备。拇指区域转变取决于姿势和动作。
一般,我们典型的使用两只手控制大平板,比如ipad,利用杠杆原理,可以从半中间拿住(可以选择接近底部,超过平衡点),一些人装了像文件夹一样的外壳,用另一只手点击。更有可能,我们是坐着操作。Hoober和Shank发现88%的平板使用发生在坐态的时候。手机则为19%。坐在桌边,我们喜欢用一只手拿着平板的下方三分之一,用另一只手点击。在沙发上,我们倾向于把平板放在肚子上,或者用小毯子裹着,用另一只手点击。姿势中转变最大的,是每一种姿势往往影响我们拿设备的距离:我们倾向于在站立时拿平板距离最近,依靠时距离最远。
随着屏幕变大,同样也会越重,我们往往会把它放下。Hoober和Shank发现人们人们愿意把平板放倒,占比例为三分之二。我们有40%会把平板放平(无论桌子上还是大腿上),在站立时有22%会把平板竖直(小于7-8寸的平板非常容易拿住,69%的小平板是手持的),这些平放或者站立的姿势说明我们使用平板更像是使用传统监视器而不是手持设备――换句话说,更接近带键盘可触屏的平板电脑。
平板拇指区域
当我们拿起我们的平板,对于一只手的操作来说还是太大了,所以要使用两只手。再次,拇指很重要。我们倾向于在边缘抓住平板,在确定的位置上下移动,拇指位置在中部到顶部三分之一范围移动。这个姿势使得相邻边和顶部角非常容易点击。在手指不相邻边,顶部和底部是不友好的区域,由于需要拉伸拇指。底部尤其困难,拇指几乎没有靠近底部。有时候,那个部分甚至无法看到,因为最懒或许也是最正常的平板姿势是:放平平板,底部边沿靠近毛毯,毛衣或者腹部。
由于平板握姿在屏幕边缘,拇指区域和手机上的完全不同。
当然我们也点击屏幕中间。屏幕增大,我们手的区域也增加。但是不同于鼠标光标,我们的手指被胳膊的拖累,不能非常有效的在屏幕上滑动。 手指要带动整个肩膀,这样做需要花更多力气。一个界面不应该要求生理运动:
将常用操作成组的放置在拇指可到达区域。
大家都愿意使用拇指。
笔记本平板电脑:在上面装一个键盘
如果按比例放大屏幕对于我们如何操作设备有一个很强的影响,那么增加键盘对于使用习惯产生更加巨大的改变,则很容易理解。我们的姿势,包括我们的手和胳膊,随着增加了键盘而改变。直到最近,平板触屏结合键盘的电脑几乎不能被辨认出来。直到win8出现。
在2012年,windows用尽全力,向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系统的人,介绍了笔记本的触摸交互。作为结果,一个新触摸设备类型――触摸屏笔记本和平板加键盘的组合,冲击了消费市场,创造了全新的经济环境,刷新了对设计师的要求。
亮点是,平板电脑要求我们的双手在键盘和屏幕之间移动。在平板电脑一代来临之前,很多对这个概念的冲击都失败了:手来来回回要做太多工作,乃至使人变成了大猩猩一般笨重。在科学小说《少数派报告》和《钢铁侠》中也有同样的批判:”谁想要在空中不断地用他们的胳膊工作?““没人想垂直的点击屏幕。”2010年乔布斯蔑视地说。“这是个不错的dbo,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你开始疲劳,再过一段时间,你的胳膊就抬不起来了。”
研究表明并不需要有这种担心。一项intel的研究表明,人们快速适应在这类新设备上触摸,选择使用触屏相对于选择鼠标和键盘,占了77%。尽管老式的光标有可用性和精确度,但人们所触屏感觉更加自然和直接。其他的研究也说明了这种情绪共鸣。其中一个研究说,当人们“触摸”一个网站而不是用鼠标点击时,人们对产品附加了更多价值。当点击被引入,冷冰冰的像素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有了物理对象般的温度和情绪化投入。我们将更加深入的探讨这一话题,在第四章中,我们主要谈谈手势界面。
同样的,触摸屏不能完全取代鼠标,但是可以欢迎这种混合的附加“就像有一个额外功能的笔记本,”一个intel测试员说。通过使用平板电脑,人们可以轻松的通过触摸,键盘,鼠标和触控板操作:不管怎样,输入变得更方便了。虽然有很多批评,使你觉得这只会比大猩猩的胳膊更糟。但为什么大家的胳膊没有变得麻木?原来,人们很快就找到了如何不需要抬起胳膊使用触摸屏。John Whalen的一项研究表明,当我们使用触摸屏,我们把我们的手臂放松的放在键盘旁,在屏幕的角落保持一个放松的手势。
平板电脑的点击区域
这种“手在角落”的姿势,定义了平板电脑拇指区域。又一次,把触摸目标放在拇指容易接触到的位置,避免抬高手臂。
在平板电脑中 ,拇指的热区在设备的底部角落,拇指热区之外的其他区域是食指热区。
不是人人都适应底部姿势。有一些人用食指点击屏幕作为主要手势。对于设计师,这样会抓不着头脑。食指的热区和拇指的热区正相反。对于食指,屏幕的中心很容易点击,角落则比较困难。
优化拇指意味着会弱化食指,反之亦然。虽然一个布局不得不获得,和其他的触摸设备一致,研究仍然给出了边界。在随着使用设备的经验增加,平板电脑用户更倾向于使用拇指,将手臂平放。
触摸屏平板电脑的专家级用户更偏向于使用拇指,甚至点击屏幕较深的位置。
通过我们审查,成因中最惊人的一致性是:
无论屏幕多大,均为拇指驱动。
拇指提供了最方便的移动范围,而出了最小的力。这种生理上的放松是贝尔实验室的研究者们在设计界面时不得不去重视的,这点同工业设计师们一致。这种人类环境学的考量会决定数字界面的布局。我们开始着手于一些关于触摸设计的普遍规律研究,然后驱动不同设备的规范。
原文地址:/detail/87858.html
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分享给您的好友,也可按Ctrl+D收藏本页面,谢谢!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卓模拟器玩游戏黑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