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手机游戏守城的 一波一波来 防守 有英国瓦伦丁步兵坦克克, 叫什么战争来着

西方主战坦克为什么不使用自动装弹机?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李平字体:
为什么原华约阵营国家装备的坦克大部分都装备了自动装弹机,而科技程度更高的欧美国家反而不采用?
用户回答1:自从苏联T-64坦克问世以后,由于猎-歼式火控还没有诞生,自动装弹机成为提高坦克射速的关键。当时摆在世界各国坦克技术人员面前有两条路,一条路是苏联已经形成的,不在火控系统上纠结,直接在火炮射速上下功夫,一炮打不准,能够先敌开出第二炮。另一条路,是继续在火炮精度上下功夫,这是后来西方世界采用的思路。在观瞄系统、火力火控上下功夫,争取先敌发现目标、先敌开火,一击毙命。▲M1的弹药选择方式是自动化的仅仅是没有完成从弹仓到炮尾所以,我们看到美国M1坦克虽然火炮口径小,但采用的穿甲弹弹芯尺寸偏大。这就是美国和俄罗斯坦克研发思路中,对于火力存在的不同认识。然而,在30年前,M1坦克也曾受到东方世界坦克设计理念的影响,专门设计了一套自动装弹机。在这一期的《总说装甲》中,我将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款被计划装在M1坦克上的自动装弹机。M1坦克并非自始至终都坚持人工装弹,在80年代中期,美国曾经设计出适用于M1A1坦克的自动装弹机。但与俄罗斯轮盘不同的是,美国设计的装弹机为旋转式弹仓,这种装弹机的结构比俄罗斯轮盘简单,当时俄罗斯的坦克自动装弹机都是依靠继电器控制,坦克界对于自动装弹机故障的评判标准是低于千分之五,所以在设计中难免会有运转程序错乱的情况发生,而程序错乱的最典型症状就是空装或者卡弹,因此当时自动装弹机的可靠性很难得到有效保障。美国为M1A1坦克设计的自动装弹机,由两个方向对置、设计相仿的弹仓组成,每一个弹仓分为内外两层,内层装有6枚炮弹,外层装有12枚炮弹,形状类似左轮手枪。两个弹仓一共能储存弹药36发。由于采用这种类似蜂窝结构的总成,使得每发炮弹的弹筒之间并没有采用支撑板件,而是依靠自身结构,相互之间形成了刚性可靠的支撑结构。M1A1坦克自动装弹机的旋转式弹仓排列十分密集,设计结构紧凑装弹机被布置在炮塔尾部两侧,这个地方原本就是为了存放弹药设计的,因此在炮塔尾舱的顶部,预先设计了两个泄压门,而且炮塔内采用隔舱化设计,两个弹药仓之间被一块实心装甲板隔开,这项设计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够使M1坦克装甲万一被击破,弹药室被引爆弹药的巨大能量能够顺着炮塔顶部的泄压门散出,而另一个弹药仓仍然能够继续使用。这对提高乘员安全性和车辆的作战能力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M1坦克炮塔尾部两个长方形就是泄压门,根据设计,弹仓一旦被击中,两个泄压门将会首先被弹开,释放车内巨大的爆炸能量。安装自动装弹机后,两个泄压门的外形将做一些改变,以适应装弹机弹仓的圆形结构。由于M1坦克采用的120炮口径比苏联(俄罗斯)坦克普遍采用的125毫米火炮略小,所以M1坦克自动装弹机每一部机构总成的重量比俄罗斯轮盘装弹机要轻得多,而且经过叠加后,装弹机尺寸也小的多,再加上M1坦克本身炮塔较高,所以内部空间能够布置得开。与俄罗斯轮盘采用分装式弹药不同的是,两部弹仓被直接横置于炮塔内,这种设计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炮弹的完整性。▲装弹机被布置在炮塔尾部两侧选定弹种后,推弹杆将炮弹推进炮膛。保留炮弹的完整性有多重要?这是提高坦克炮穿甲威力的一个有效途径。由于分装式弹药在装入炮膛内以后,装满推进药的主药筒与装有推进药与弹芯的副药筒之间存在一个很小的间隙,这个间隙在开火时,会消耗掉一定量火药爆炸时产生的能量,但分装式弹药却确实解决了如何在外形较为低矮的坦克车身内,布置下较大口径火炮弹药的难题,如果125炮采用整装弹药的话,在车内是很难布置的。虽然分装式弹药存在先天不足,但采用这种装填方式的坦克,能够适应更大口径火炮的装填需要。口径加大意味着炮弹药室容积加大,多出来的装药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分装式弹药的不足。所以,既不能因为有主副药筒之间的间隙,就武断地否定分装式弹药的性能;又不能因为分装式弹药的优势和特点而一味地加大火炮口径。▲分装式弹药主、副药筒之间的空隙(红色箭头位置)是造成推进药能量损耗的关键,所以在未来的坦克设计中,应尽量保持弹药的完整性M1坦克的自动装弹机搭配的就是120毫米口径火炮的整装弹药。操作人员通过传感器获得并传输到监视器上的数据掌握车内弹药情况,并通过遥控设备控制装弹机构运行。而在其它自动装弹机中,需要装填机先对弹药架中的弹药进行检索,在寻找所需要的弹药。选定弹药以后,通过大量电动和液压驱动装置,将弹药装进炮膛。而顺应复杂的机械动作,大量采用电驱动和液压驱动部件,是美国坦克设计的一大特点。由于美国对自己坦克的火控系统和火炮十分自信,认为一炮就能干掉敌人,再加上先进的观瞄装置,能够做到先敌开火、一击必中。海外战争天时地利人和,就将这个观点发挥到了极致。但装填手随着战斗时间延长,会出现体力不支等情况,混乱中也容易出现意外。自动装弹机给M1坦克带来最大的影响――是否保留第四名乘员。美国军方认为,坦克内乘坐四名乘员,不仅能够鼓舞士气,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坦克日常使用与维护当中,多一个人的力量。美国坦克设计者认为,四个人比三个人更高效,四个人分担坦克的使用与保养工作,不仅缩短了车辆维护时间,又减少了每一名乘员作战时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坦克的日常维护工作十分繁重,一般情况,谁驾驶,谁维护。到了保养期限再送工厂。所以对于车组而言,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从坦克设计角度看,是否保留的第四名成员一般指的是装填手,装填手在工作时采取站立姿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坦克的高度,如果采用16~18发的尾舱式自动装弹机,是最容易降低坦克高度的设计。但是在新的地面战场上,火控系统的进步和空中对地面打击的新手段,又使得坦克之间并不太明显的高度差变得不那么重要。再加上当时计算机技术限制较多,装弹机可靠性始终得不到解决,所以,美国M1坦克在后来的改造与升级中,就没有继续坚持自动装弹机的方案,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世界上最好的主战坦克继续采用人工装弹的原因。M1坦克至今仍有一个装填手站姿工作,这使得车辆高度难以降低。但对于空中反坦克武器攻击以及坦克之间交火的距离而言,这一点点高度似乎不是太重要了。而当年被美国搁置的自动装弹机技术,将会随着美军作战理念的变化和对自动化对破解需求,更重要的是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相信会在未来四代坦克中得到应用。笔者认为,自动装弹机将成为四代坦克的标配;而体积更小、可靠性更强的尾舱式自动装弹机将成为四代坦克的首选部件。用户回答2:西方主战坦克除法国的‘’勒克莱尔‘’有自动装弹机外, 其它主战坦克之所以不使用自动装填基本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西方主战坦克普遍内部空间充裕,如‘’艾布拉姆斯‘’和‘’挑战者‘’以及‘’豹-2‘’、‘’梅卡瓦‘’等,故没有俄式主战坦克对自动装填的要求迫切。 2、例如美国的艾布拉姆斯坦克,从内部人员分工来说装填手不但要负责装弹,而且要负责大量的侦查和指挥工作,经验技能一般仅逊于车长,相当于“副车长”角色。且使用自动装弹机对整个训练分工方面都要重新设计,而相关的规定暨制度却不能随意变动; 3、自动装填机的机械故障的负面影响要大于人工装填的速度弱势。 总的来说,其实还是由于俄式主战坦克外形低矮且炮塔内部空间狭小:如俄式的 T-90与美式的 ‘’艾布拉姆斯‘’相对比,T-90主战坦克的炮塔要明显小于艾布拉姆斯的炮塔:这就意味着前者的炮塔空间要大大小于后者,故而艾布拉姆斯的炮塔无疑为装填手提供了充裕的活动空间。所以,这就是西方主战坦克为何不使用自动装填的主要原因。当然,这应该说是因事制宜的自然抉择,而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现在也开始关注自动装填技术了:在新一代主战坦克的设计研发中也准备考虑自动装填技术,而对目前现役的主战坦克似乎并没有迫切的改进需求。俄式‘’T-90‘’主战坦克:美式‘’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英国‘’挑战者-2‘’型主战坦克:德国‘’豹-2‘’型主战坦克: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用户回答3: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自动装填机本身的优缺点和军队的制度两方面来说明了。先说自动装填机;目前自动装填机有两种型制,一种是使用分装弹药(弹头和发射药分开)的盘式自动装填机,主要是中、俄两国使用;这种装填机的优点是尺寸小且没有外露部件、结构简单且制造难度小、技术成熟且运作可靠,最主要是盘式自动装填机是将弹药放置在底盘装甲保护之内,安全性很好。但是盘式自动装填机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由于将弹药放置在战斗室内严重的限制了弹头的长度,使得盘式自动装填机的穿甲弹长径比不大。其次,弹药和成员混合布置不利于隔舱设计,对成员的安全不利(座在个火药桶上去战场,光想想就觉得屁股下边有点冰凉)。再次,由于盘式自动装填机每一次装弹都必须完成:选弹、提弹、推弹三个动作,降低了火炮射速,目前最好的盘式自动装填机最多能达到10发\分(法国的勒克莱尔可以达到15发\分的射速)。美英等西方国家都是用的定装弹药,如果要采用盘式自动装填机的话;整个弹药生产体系都要更改,所话费的成本将是个天文数字;而且,西方国家为了保证穿甲弹的穿甲能力,一般都使用大长径比的穿甲弹,弹头尺寸较长,根本无法装进盘式自动装填机。所以盘式自动装填机是不可能装备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图一:T-72使用的盘式自动装填机图二:盘式自动装填机的选弹图三:T-80的自动装填机,可以看到弹头的尺寸被严重限制图四:盘式自动装填机的推弹原理图五:盘式自动装填机的推弹原理二除了盘式自动装填机,还有尾舱式自动装填机;图六:日本90式坦克的尾舱式自动装填机图七:法国勒克莱尔坦克的尾舱式自动装填机,可以看到整个自动装填机完全暴露在坦克外部,而且尺寸巨大指的是安装在炮塔的尾舱里面,使用定装弹药(弹头和发射药安装在一起),法国的勒克莱尔和日本的90式、10式都是用的这种。它的优点是:装弹速度快(平均12至15发每分)、便于和成员隔舱设计有利于成员安全而且使用定装弹药有利于使用大长径比的穿甲弹。它的缺点更明显:尺寸庞大而且全部暴露在坦克外部,极易中弹;技术复杂造价高昂且可靠性不高(90式的自动装填机故障率是千分之2,平均每装填500发出现一次只能回工厂修理的故障)。其实,尾舱式自动装填机是目前西方国家最为热捧的自动装填机,美国、英国、德国都在研制;但是为什么只有法国和日本装备了呢?主要还是因为军队制度的问题。许多西方国家都认为四人车组是能保证战场坦克维护的最低人数(二战时德国和美国多采用五人车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保证坦克的战场维护),三人车组必须依赖专业的坦克维护车辆,不利于坦克的独立作战。大家可以想想坦克的尺寸和重量都十分庞大,其各个零件的尺寸和重量也是十分惊人的;坦克兵的三大累活:擦火炮、抬电平、换履带哪一个少了四个人都玩不转,所以一般采用三人车组的国家都是采用编组维护的方法:即把二至三辆坦克的成员编组共同维护一辆坦克,但是这种办法在和平时期管用,在战时嘛..........有点悬。图八:坦克成员换履带而且在这些国家中装填手还是一个替补队员的角色,如果驾驶员、炮长、车长有任何一人阵亡或受伤,装填手都可以立即补上,对坦克的战斗力影响不大;但如果是三人车组,有任何一个人阵亡或受伤,坦克的战斗力就会有较大的滑坡。所以,目前大部分的西方国家都没有装备自动装填机。用户回答4:我们知道,自动装弹机是一种机电结合的机器人设备,一般由供弹机构、推弹机构、控制机构和操纵台等组成。西方国家一致认为,坦克炮配备自动装弹机是一个发展方向,特别是一部分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使用口径为140毫米火炮之后,显然这种炮弹不可能由人工装填,势必使用自动装弹机。但西方国家坦克不使用自动装填机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设备性能不稳定,容易卡弹,坦克自动装弹机按装填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定角式装填和非定角式装填。若火炮采用定角装填式,则大部分部件安装在炮塔中,火炮须调整高低机使其固定在某个特定的角度并自锁才可以装填炮弹。这种定角式装填极大地减小了火炮的射击范围,限制了坦克的战斗力。纵观目前世界各国的自动装弹机的各种形式,装弹机运动规律的起点是弹仓的形式和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围绕坦克自动装弹机的弹仓安装位置衍生出多种自动装弹机的运动规律和机构运动形式,因为各种坦克炮的位置、结构、作用大致相同,而炮弹的位置根据装弹机的设计指标以及坦克的内部的结构会有多种摆放的可能,这就使得炮弹在进入炮膛前会有多种线路和运动轨迹,因而在运用机械推拉原理时,会有不同的运动规律可以实现,但同时也会造成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卡弹的问题。第二个原因是西方坦克使用整装弹药,弹药的药包和装甲弹都是装在一起的,弹药尺寸很大,目前没有比较合适的自动装填机,法国勒克莱克坦克使用自动装填机的代价是其自动装填机被安装在炮塔的后外部,很容易被击中造成爆炸。用户回答5:所谓自动装弹机,就是代替人工,为坦克炮装填弹药的机构。第一代坦克射击的时候,坦克弹药的装填,都是由装填手完成的。这样的装填方式需要比较大的作业空间,根据第一代坦克普遍数据,装填手需要坦克内直径不小于0.8米,高度不小于1.6米的空间。而有些坦克从弹药架取下炮弹后还需要将炮弹转位才能使弹尖对准弹膛,这需要的空间就更大了。在坦克自动装弹机诞生前夕,世界各军事强国都在追求机械化、自动化。最初自动装弹机的可靠性并不那么理想,但是装配自动装弹机的坦克至少能减少一名成员,所以世界各军事强国不论是否真的运用自动装弹机,在研制工作上都不肯落后。70年代以后,苏联步兵战车和T-72、T-80主战坦克,以及瑞典S坦克、法国勒克莱尔坦克都陆续采用了自动装弹机。自动装弹机一般由输弹机、推弹机、抛壳机及控制系统组成。输弹机是将弹药从待发弹舱输送到炮尾装填线上的机构,它包括贮弹舱、传送链、弹匣、提弹机等部件,可以按操作者的要求,自动向炮尾输送所需弹种的弹药。推弹机的功用是将炮弹弹丸和药筒推入弹膛。输弹、推弹机的动力一般由专门电机提供,推弹机有推杆式、链式和滑轮式等不同的结构形式,由于坦克战斗室空间狭窄,一般多采用链式“卷尺”推弹机,它象钢卷尺那样被布置在炮尾的后方。它可以平稳地将弹丸及药筒推入弹膛内。这种推弹机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控制系统包括操纵台、记忆装置、弹数指示器及各种电磁阀等。坦克火炮弹药装填的自动化,不仅可以使坦克内减少一名乘员,而且自动装弹空间明显小于装填手人工装弹所需的车内空间,从而有利于减小车辆尺寸和重量。随着坦克火炮口径的不断加大,弹药的尺寸和重量也相应加大.人工装弹已日益困难,并极大地影响火炮发射速度,所以自动装弹对提高坦克火炮威力是至关重要的。M1A2主战坦克为什么不用自动装弹机?这主要是两个原因:一种原因是因为美军认为,炮塔正面装甲和能确保摧毁对方的主炮显然更重要,对射速的要求到还在其次,正面投影面积大点也没啥。另一个原因就是T系列装弹机最初可靠性不高(这也是T64的一大槽点)。除了时不时的歇菜,T64的装弹机还出过把炮手手臂削下来的事故。因此美国在那个年代评估一番决定不用了。并且,自提出空地一体战理论后,在美国陆军中坦克的地位就从地面推进的主力变成了前沿存在的重要节点,火力输出的要求变小了,相比而言数字化则更重要一些。因此对装弹机的需求也并不急迫。另外,四人车组毕竟多一个人,也有自己的优势,维护上会轻松一些。比如换履带,标准配置是一侧两人,四人车组一次就可以搞定,三人车组要先搞定一边再搞定另一边。坦克的维护保养是个麻烦事儿,很多都需要车组干,多一个人毕竟要轻松很多。不管打仗还是演习,在车里颠一天后还是很累的。可见,西方坦克不用自动装弹机的原因,一个是战术问题,冷战时代的西方坦克的打法大多是定点防御靠精度和射程取胜,加上悬挂系统质量好,车体重,地形熟悉,跑路的时候稳定性一般可以接受,在静止和颠簸较小的情况下人工装弹效率是高于自动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技术问题了。就目前的技术而言整装蛋很难做成苏式转盘那种(实在是太长),做成尾舱式纯属无奈(不要被所谓的泄压舱门给忽悠了),而尾舱装蛋不论是故障率还是速度都不够理想,尤其选弹换弹实在是不容易。用户回答6:目前使用自动装弹机的坦克,主要是苏俄系统的转盘装弹机,但是西方坦克中,法国的勒克莱尔还有日本的90式坦克也使用自动装弹机,并不是西方坦克不使用。苏俄坦克中从T64开始全部使用自动装弹机,中国仿制了T72的自动装弹机,现在中国的96坦克开始也都是采用自动装弹机。西方国家的大部分坦克没有使用自动装弹机的主要原因还是现役的西方坦克研制的年代久远,在70年代中期时,自动装弹机的可靠性很差,不能够满足可靠性的要求。美国著名作家汤姆克莱西,还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一副18岁的强健臂膀比自动装弹机更加可靠,说得就是这样的情况。苏联采用的转盘式装弹机结构简单,但是采用这种装弹机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办法在坦克内部实现隔舱化的要求,就是要用装甲板把弹药油料分隔开来,使得坦克的二次毁伤效果降低。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出口型的苏制坦克由于弹药的殉爆,造成坦克一旦被击中就是被打成零件状态。西方坦克没有使用苏俄式的自动装弹机,它们一般把大部分炮弹都储存在炮塔的尾舱内,中间用装甲板隔开,或者把弹药储存在耐火水套中,这样对于防止弹药的殉爆很有好处,M1系列使用隔板加泄压板的结构,就是把弹药打爆了,炮塔内的成员也不会有事。挑战者则是把炮弹放在水套中,可以抑制炮弹的殉爆。目前各国的主战坦克都是冷战末期研制的,主要的结构已经形成,但是各国尤其是西方各国其实都是在研制各种自动装弹机作为技术储备,因为现在的坦克炮弹已经接近人类的体能极限,而下一代坦克,目前来看,加大主炮威力的办法还是会继续加大主炮口径,到时候人工装填将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所以下一代坦克,自动装填机将成为坦克的标准配置。苏俄使用自动装弹机,主要是为了追求很小的中弹面积,坦克的内部空间十分狭窄,坦克乘员操作不变,坦克乘员的身高都限制在1.6米以下,俗话说身大力不亏,块头小力气自然就小,所以苏联首先使用了自动装弹机。而西方坦克的内部空间相对大一些,成员操作方便加上前边说的可靠性问题,目前西方现役的坦克中很少使用自动装弹机。用户回答7:关于是否应安装自动装填机,看似技术问题,本质即是一个不同选择的问题。从人工工程学角度说,100毫炮弹使用人工装填即可达到理想的效率,但是120毫米就变成低下了,这才引出自动装填的问题。
苏联/俄罗斯在上世纪60年代的T64坦克开始,装自动装弹机做为标准配置之一,看中了它的优点,可以提高射速,又有利于减少坦克的体积。俄式坦克坦克外形低矮且炮塔内部空间狭小:如俄式的 T-72坦克明显要比小于西方坦克,战斗全重只有40多吨,相比之下,西方坦克坦克往往在50吨以上,通常达到60吨的水平。如此一来,外形尺寸小,中弹概率低。发动机功率虽说与西方差了一大截,但是车重轻的后果就是在功率比方面,并不比西方差,机动性反而显得更好。西方坦克除法国的勒克莱尔与90式,因出现较晚,采用自动装弹机外,其它坦克都没有使用自动装填,但是最早提出自动装弹机构想与研究就是西方,不采用原因大体可以说有几方面原因.1,自动装填机的故障率问题,西方认为太高,不能接受。2,是弹药问题。西方的120毫米坦克炮采用整装弹,采用自动填机会造成很大的技术问题,至少以60、70年代的技术没法解决。3,认为4人的坦克车组比3人车组更高效。这背后也有思想观,西方认为坦克防御的重点,是中弹之后不被摧毁,与苏式的不中弹理念不一样,这也是西方坦克更大更重的原因,再有西方的坦克动力水平高,也就是在意,战斗全重过高的问题。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西方也开始在新一代主战坦克的设计研发中考虑自动装填技术,对现役坦克则没有改装的想法,技术上太难了!用户回答8:美国Meggit公司为M-1坦克发展了一种紧凑型自动装填系统,安装位于炮塔后端,采用双排式旋转弹带来储存炮弹。运转时,弹带会将其上的弹药储存筒转至取弹位置,让炮尾的抓取臂取出弹药,送入炮尾。?整套系统的操作完全自动,乘员可在面板上控制各种动作,例如弹种选择等,平均射速达到12发/分。双排弹带上,每一排能储存17枚120毫米炮弹,总共能储存34枚,容量比起其他采用120毫米主炮与自动装填系统的西方战车如法国勒克莱尔(22发)、日本90式(25发)和 韩国K-2(24发)都多。?此外,M-1这套自动装填系统在炮管仰角-3至+10度的仰角都能运作(与早期美国陆军在M-26战车上测试的装填系统类似),不像上述三种西方坦克必须将炮管仰角固定在某一特定位置才能进行装填。这套装填系统完全不需要改变M-1炮塔结构,而且不会损及原本M-1的弹舱防护能力,包括乘员舱与弹舱之间的防爆隔门(装填时才会开启)、弹舱顶端的拱宥寄芗绦⒒幼饔谩?然而出于成本考虑,美国陆军始终没有让M-1加装这种紧凑型自动装填系统。除了紧凑型装填系统外,美国陆军也曾在M-1上测试其他型号的自动装填炮塔,例如类似斯特瑞克MGS机动炮的低轮廓无人自动炮塔,但最后都没有获得美国陆军的订单。用户回答9:自动装弹机是现代火炮或战车的自动设备灵感来自于枪械的弹匣,以取代人力搬运装填炮弹的体力负担和时间耽误,通常自动装弹机本身可以储存一定数量的炮弹,待打完后再以人力装填。二战以来的经验表明,训练有素的战斗人员永远比技术装备缺乏,(二战时期的中国战场除外中国战场),因此尽最大可能减少伤亡就非常重要了。除了增加防护,减少技术兵器操作人数也是一个途径。并且自二战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带动武器不断的更新换代,一线参战的人员在不断减少。以80年代苏联坦克师为例,一个坦克团1640人,坦克只有94辆,乘员才282人。这才是坦克上自动装弹机的大背景,射速什么的到还是其次。那么在苏联坦克普遍采自动装单机的情况下,以生命之上,科技领先的西方国家,它们的大部分坦克为何还在使用传统的人工装填呢?其一、战术上的考量,苏联的计划中,如果欧洲大战不幸爆发,将是苏军装甲集群在战术核武器的打击后向西一直滚,这个时候在被摧毁之前能多打几枚炮弹简直太重要了。另外T系列的装弹机还可以减少炮塔正面投影面积和降低车体高度,在进攻中意义重大。而美国呢?是在西德层层设防迟滞红军等待大洋彼岸的援助(当然80年代以后有所变化),反正可以依托预设阵地防御,侧后方和车体正面打击有掩体挡着,因此炮塔正面装甲和能确保摧毁对方的主炮显然更重要,对射速的要求到还在其次,正面投影面积大点也没啥。(当然这只是一种思路,另一种思路是也提高射速),以机动换防御,成果就是法国的摇摆炮塔小坦克)于是就这样了。 其二、西方坦克普遍50吨级,内部空间良好,相比俄式对自动装弹机的要求要小,故技术发展迫切性也要低; 其三、诸如美国M1A1坦克,从内部人员分工来说装填手不但要负责装弹,而且要负责大量的侦查和指挥工作,经验技能一般只亚于车长,是个“副车长”角色,使用自动装弹对整个部队的训练分工方面都要重新设计,因为空间大,相对于少多个人,多出来的事情要更让人头痛,而且军队的制度方面不可能随意变动的; 其四、相比苏式坦克动辄125毫米甚至更大的口径的滑膛炮,西方坦克口径普遍要小,故弹药体积和重量也要小得多,所以进一步降低了自动装填机的装备迫切性; 其五、自动装填机的机械故障率带来的负面因素要大于人工装填的速度劣势。 个人认为:还是因为苏式坦克外形低矮,内部空间小,而且炮弹体积和重量大,所以更为迫切的发展出了自动装填技术。而西方坦克没有这方面的迫切要求,所以选择更简单可靠的人工装填的多。应该说都是自然的技术选择,不存在绝对的优劣之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现在也开始关注自动装填技术了,在一些新的坦克设计方面也积极的考虑了自动装填机,只不过在目前的主力坦克方面没有迫切的需要进行改进罢了。用户回答10:西方坦克也没说全部都不用自动装弹吧,主要的大国主战坦克中法国勒克莱尔就用自动装弹机。 个人感觉其他国家不应用主要还是有以下原因: 1、西方坦克普遍50吨级,内部空间良好,相比俄式对自动装弹机的要求要小,故技术发展迫切性也要低; 2、诸如美国M1A1坦克,从内部人员分工来说装填手不但要负责装弹,而且要负责大量的侦查和指挥工作,经验技能一般只亚于车长,是个“副车长”角色,使用自动装弹对整个部队的训练分工方面都要重新设计,因为空间大,相对于少多个人,多出来的事情要更让人头痛,而且军队的制度方面不可能随意变动的; 3、相比俄式坦克动辄125毫米甚至更大的口径的滑膛炮,西方坦克口径普遍要小,故弹药体积和重量也要小得多,所以进一步降低了自动装填机的装备迫切性; 4、自动装填机的机械故障率带来的负面因素要大于人工装填的速度劣势。 总的来说个人认为还是因为俄式坦克外形低矮,内部空间小,而且炮弹体积和重量大,所以更为迫切的发展出了自动装填技术。而西方坦克没有这方面的迫切要求,所以选择更简单可靠的人工装填的多。应该说都是自然的技术选择,不存在绝对的优劣之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现在也开始关注自动装填技术了,在一些新的坦克设计方面也积极的考虑了自动装填机,只不过在目前的主力坦克方面没有迫切的需要进行改进罢了。用户回答11:西方是在地面作战大多处于防御状态。原因很简单,前苏联在空中是遮断与防御状态,而在地面战争则是进攻形式。前苏联坦克海与大纵深战略方式。坦克强大的火力,防御加上良好机动。是实施上述不二的法门。进攻方对于火力威力,射速与防护要求相对要高,这样才能平推对手。所以前苏联坦克加上自动装弹机,求得很好突击,突破效果。自动装弹机也大大减轻了车组人员体力消耗,有利于长时间,长距离做战。反观西方坦克大多属于被动防御做战,长距离做战能力相对薄弱(后勤与自身保障方面)因为是防御模式,什么重装甲(乔巴姆,贫铀装甲)什么战场机动性(提升机动灵活,降低大航程)什么远距离杀伤力(高动能,高出速,高长径比)多人车组(被击穿后,人受伤后,多个人还能打上几炮)结果就是西方坦克普遍超重,长距离机动能力差,少了协同兵种,做战效能直线下降。是做战方式决定了。法国是个例外,二战受的伤害太深。反观美英德那家不是重甲骑士,减少中弹二次效应,乘员多职能化。苏俄坦克海攻略真心不好对付。为您准备的好内容: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haoxy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好心游戏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蒂尔达步兵坦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