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的猛安为了一个女人和狗动态图自相残杀掉不掉价 什么样的女神能让女真猛安六亲不认兄弟残杀

  最近工作较忙,晚上很累,暂停几天更新.
  三、完颜雍的反击  (一)  本人曾经和几位朋友空余时间闲聊有关工作职业的话题,大家都深感现代社会不论上什么班都太压力、太疲惫、太紧张,最好能找一个轻松、舒服、安逸、享受并且超级高薪的幸福工作。  有位朋友突发奇想,认为只有古代的皇帝才能符合以上条件,“皇帝”这个职业绝对称得上轻松、舒服、安逸、享受、高薪,当然也是绝对的幸福,因为整个国家都属于“皇帝”所有。  就像阿Q同志所幻想的那样,既然已经是“皇帝”了,那么就应该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喜欢谁就可以得到谁!  但我很快便反驳了这位向往“皇帝”生活朋友的幻想型观点!  “皇帝”这个职业其实有时候不轻松、不舒服、不安逸、不享受、不高薪,甚至还不幸福。  相反,“皇帝”是个相当高风险的职业,甚至于比“高空作业”、“超负作业”等工作的风险性要来得更高。  并不是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想当“皇帝”,至少我们这本书的老朋友、兼头号男配角赵构同志便和我持有同样的观点。  已经五十七岁的赵构同志在临安府的皇宫之中,独自一人,用古代博客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谁说当皇帝是个好职业,我赵构自从当上皇帝以来,几乎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几乎每天都在梦中惊现金国铁骑渡江饮马的恐怖画面,甚至害得我性功能发生障碍,无法再为南宋培育接班人”。  “如果说我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去西方极乐世界去见佛祖,那倒也算彻底解脱了,我再也不用继续忍受这种永无止境的煎熬了。”  “但佛祖似乎不想看到我,老是不肯出面召唤我,所以我还得继续当这个该死的皇帝,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啊!”  对于赵构的这段内心独白, 我个人表示充分理解!  赵构已经整整当了三十六年的南宋皇帝了。  三十多年前,当他作为北宋王朝的唯一接班人,踌躇满志地接过支离破碎的半壁江山,准备偏安江南时,金国的第二代掌门人吴乞买并不打算放过他,但赵构的运气和生命力如此之顽强,就连战神兀术的“搜山检海”都未能伤及赵构皮毛。  二十多年前,金国的掌门人从吴乞买变成了少年天子完颜亶,但赵构的恶梦没有终结,完颜亶和战神兀术再次发动了大规模的入侵战争,不过赵构的运气依然相当之好,熬死了完颜亶和战神兀术,赵构依然稳座在南宋临安府的皇帝宝座上。  一年前,金国的第三代掌门人完颜亮不甘寂寞,成为了第三个PK赵构的金国皇帝,不过赵构似乎已经成为了金国皇帝的头号“克星”,完颜亮也没能破除金国皇帝“逢构必败”的魔咒。  也就是一瞬间的时候,金国的朝堂再次变换皇帝脸,金国的第五代掌门人完颜雍隆重登场!  赵构同志虽然很不想当这个南宋皇帝,但就像南宋“小强”一样,赵构的生命力相当的顽强,一口气耗死了吴乞买、完颜亶、完颜亮三位皇帝,马上就要面对金国的第四位皇帝。  赵构同志似乎又要创造一个他的先辈们所无法创造的新记录,耗死第四位金国皇帝。  但在面临创造南宋全国记录的非常时期,赵构同志突然对皇帝宝座失去了任何兴趣。  因为赵构已经真正看透和真正理解到了“皇帝”这份职业和高风险性和高危机性,有时候当“皇帝”其实还不如当个普通老百姓,什么危险都不用考虑,什么风险都不用承担,什么恶梦都不用去重温,什么烦恼都不用去牵挂!  所以赵构同志终于做出了影响整个历史进程的一个重大决定——引退江湖,做个安享晚年的太上皇!  
  三\(二)  但赵构面临着一个所有男人都难以启齿的话题,传宗接代的话题。  由于常年遭受金国的入侵,作为南宋的头号领导人,赵构同志常年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时间一长,便患了男性性功能障碍症,也就是俗称的“男性阳瘘”。  不过赵构同志患的多半是“精神性阳瘘”,实在是被金国的一帮凶神恶煞们吓坏了,搞得连正常夫妻生活都无法操作。  如果换了普通人,得了“阳瘘”也无关紧要,但皇帝同志万万不能得“阳瘘”,尤其是像赵构同志这样还没有成功传宗接代的“皇帝”。  所以赵构同志虽然已经“看破红尘”,但要想将南宋皇帝这个烫手山扔出去,还必须得寻找一位合格的接班人!  汉族王朝皇帝的继承原则上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一般情况下皇帝死了都由皇帝的儿子来继承,如果皇帝没有儿子,那么就找血缘关系最接近的弟弟来继承。  但令赵构和南宋的文武群臣们万分尴尬的是,整个老赵家的所有男性几乎全部在靖康之难中阵亡了,即使个别没死的,最后也死在了金国东北有冰天雪地中了,再加上赵构同志又没有子嗣,所以如何寻找接班人成了赵构和南宋群臣们的一大难题。  虽然是难题,但并不是无解之题,为了延续南宋王朝的命运,终于有人主动站出来提及了以往几代君臣都不敢涉及的敏感话题,右仆射范宗尹要求赵构在赵匡胤的子孙后代中选择接班人。  以往这是个旁人绝对不敢触及的敏感话题,但目前的形势已经非常紧迫,如果赵构在未选定接班人的情况下突然死亡,那么将会给整个南宋带来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所以赵构接受了范宗尹的建议,毕竟大宋的江山是赵匡胤打找下来的,但“斧光烛影”的历史悬案让赵光义顺手得了个锦绣江山,赵光义毫不客气地侵吞了大哥的胜利果实,并且丝毫没有将江山交还给大哥的后代们。  老天似乎要惩罚背信弃义的赵光义后代们,所以委托金国的猛人们搞了一次靖康之难,“干了坏事,早晚是要还帐的,”已经看破红尘的赵构深谙这个道理,所以他决定为祖先赵光义还那笔两百年前的历史旧帐,决定将皇帝的继承要权交还给赵匡胤的子孙后代们。  公元1132年,赵构开始在全国各地海选赵匡胤的后代们入宫进行培养,海选皇帝就和海选超女的程序有些类似,先是入围64强,然后再决出32强,最后进入“选帝”决赛的是一胖一瘦两位小男孩。  按照赵构的本意是喜欢那位胖男孩,小孩胖乎乎的一般都比较讨人喜欢,所赵构打算选择那位胖男孩作为皇室接班人。  但随后的一件事情却改变了赵构的想法,有一天赵构召见两位男孩闲聊,正好有一只小猫从这两个男孩面前走过,瘦小孩看到小猫经过表现的比较友好,但胖小孩则心生厌恶,居然一脚把小猫踢跑了。  赵构看到这一幕后心情非常不爽,以往对胖男孩的好感顿时几乎化为乌有。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脚,中国的国足同志们非常擅长于一脚把世界杯的美梦给踢跑,而这位胖男孩的一脚则把自己的皇帝梦也几乎踢跑了。  不过还算好,赵构决定给这两位小孩公平竞争、平等竞赛的机会,两位候选人同时留在宫中,等长大以后再进行选择。  顺便提一下,这两位小男孩都是赵匡胤四子赵德芳的后代,胖男孩名叫赵伯玖,后改名为赵琢,瘦男孩名叫赵伯琮,后改名为赵昚。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赵琢和赵昚都已顺利成长,赵构同志必须要有所决定了,所以他对两位候选人进行了最后一次考试,至于考试的内容是什么,赵构暂时保密。  不过为了犒劳两位已经苦苦竞争了十多年的候选人,赵构决定在考试前各自送十位美女给赵琢和赵昚,美其名曰按摩放松。  胖子赵琢思想比较简单,行动比较粗鲁,性能比较冲动,所以很快十位美女便被胖赵琢就地正法了。  美女就在眼前,不用白不用,不采白不采,这是瘦赵昚第一时间的想法,但和冲动、简单、粗鲁的胖赵琢相比,赵昚显然多了份冷静和智慧。  为什么皇帝要在这和关键时刻奉送美女,难道仅仅是为了犒劳我吗?其中会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呢?  善于思考的赵昚多了点冷静,少了点冲动,美女随时都可以享用,暂时先存放着。  关键时刻,赵昚的老师史浩终于看出了这十名美女的问题所在,很有可能这十名美女就是皇帝大人所出的考题,皇帝正是想用这十名美女来考验你们两位候选人的控制力和意志力,所以美女还是先不要享用,等待或许是最好的方法。  老师果然还是老的辣,史浩的猜测完全正确,一个多月后,赵构突然袭击,又召回了这二十名美女,结果一目了然,送给胖赵琢的十名美女都已经变女人,而送给瘦赵昚的十名美女仍然还是美女。  考试在不经意间突然结束,历经二十多年的“选帝”活动宣告结束,赵昚战胜赵琢,成为了南宋王朝的正式接班人。  赵琢同志在失去皇位的那一瞬间,似乎也明白了很多道理:  一、 必须要爱护小动物。  二、 冲动永远是魔鬼,忍耐永远是良师。  三、有位好老师可以顶半边天。  赵琢同志遗憾地离开了南宋的皇宫,而赵昚同志即将成为南宋的第二代掌门人,他也将成为完颜雍一生之中最为强劲的对手!    
  请教一个问题:  完颜雍在辽东续娶了两个老婆——张氏和李氏。谁大谁小,谁是妻,谁是妾?
  完颜雍连着娶了两个老婆,谁大谁小?
  张氏、李氏都不是正妻,完颜雍后来没有再封皇后.
  还不更新?
  三、(3)    既然本章的主人公已经隆重登场,那么我们就必须要详细了解一下这位南宋王朝未来接班人的全面简历和详细资料。  赵昚,原名伯琮,字元永,是赵匡胤四子赵德芳的六世孙。  公元1127年,也就是北宋灭亡的那一年,当然也是南宋建立的那一年,我们的赵伯琮同志诞生了,伴随他降临人世的是“红光满室,如日正中”。  一般皇帝的诞生都会伴随各类祥瑞之兆,赵伯琮同志也不例外,所以还未成年的赵伯琮便幸运地参加了赵构同志发起的全国性的“选帝活动”大赛。  而且赵伯琮运气一直不错,经过连续几轮的过关斩将,居然一路杀进了决赛。  但决赛阶段好运不再,赵构同志一眼相中了他的决赛对手胖赵琢,如果没有赵琢临门的一脚踢猫世界波,我们的赵伯琮很有可能拿点赏钱,回家逍遥法自在去了。  所以说,临门一脚的射门很重要,对我们的足球运动员如此,对我们的选帝运动员也是如此,没有把握就不要进行无谓的射门,临门一脚不过关,很可能终结美梦。  赵琢同志的一脚踢猫世界波几乎踢飞了他的皇帝美梦,但给已经准备打道回府的赵伯琮新的机会。  赵伯琮是个非常珍惜机会的人,在获得了和赵琢公平竞争、参加长期附加赛的枯燥岁月里,赵伯琮表现出了作为一名合格皇位接班人所必须的优良品质:  一、对长辈非常孝顺。  二、不贪恋美酒、女色。  三、能够明辩事非,分清忠奸。  说实话,普通人能做到以上三点的也寥寥无已,更何况是常年生活在皇宫深院的皇位接班人了。  赵构同志虽然自己能力不够,但用人选人的能力却一直超强,更何况是选择自己的接班人,当然应该慎之又慎。  不过在赵构的心幕中,却已经将赵伯琮放到了头号接班人的位置上了。  但赵伯琮表现出来的超强能力却引起了权倾朝野的一代丞相秦桧秦丞相的猜疑和忌恨。  很久没有提起这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奸臣类人物了,自从公元1142年南宋和金国签订和平条约后,秦丞相简直就成了赵构眼中的头号“救国大功臣”  按理说,秦桧作为南宋的第二号人物,必须要和南宋的未来领导人搞好关系,否则怎么在朝堂上混日子过呢?  原因很简单,赵伯琮一向非常看不起只会屈辱求和的秦桧,而同情被莫须有罪名处死的岳飞,所以一旦赵伯琮成为南宋的第二代掌门人,那么秦桧将死的很难看。  所以秦丞相千方百计想把赵伯琮从南宋的皇宫中赶出去,最好能让胖子赵琢当皇帝,又胖又笨,很好控制,很好忽悠!  机会很快就来了,公元1143年,赵伯琮的新生父亲赵侑病逝,按理作为亲生儿子赵伯琮必须回家守孝三年。  秦丞相还没等赵构发话,便主动提出要求让赵伯琮回家守孝,目的很明确,乘赵伯琮不在皇宫的三年期间,撺掇赵构早确认赵琢的皇储地位。  即使秦桧不提这壶水,天性孝顺的赵伯琮也会主动提出回家守孝,孝顺不是做皇帝看的,而是出自内心的真实行动。  可惜秦桧忽略了一个关键人物——赵构,虽然赵构非常信任秦桧,但在立嗣问题上,赵构容不得秦桧插手。  三年守孝很快结束,赵伯琮很快就被赵构再召回皇宫继续参加“选帝”附加赛。  秦桧的阴谋没有得逞,而不久后他就要为自己的阴谋付出代价。  公元1155年,已经六十六岁的秦丞相病重,为了让自己的势力继续掌控南宋朝政,秦桧命令将自己病重的消息全部封锁,然后上奏推荐自己的儿子秦禧接替自己的丞相之职。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赵构同志说不定会考虑秦丞相的这次推荐,但秦桧是在隐瞒自己病重的情况下推荐自己的儿子,似乎有利用职权谋私之嫌。  消息灵通的赵伯琮很快获知了秦桧临终前的最后一次阴谋,为了阻止秦禧成为南宋的丞相,聪明的赵伯琮也用阴谋回击了秦丞相。  在一次不经意的谈话间,赵伯琮无意中提到了秦丞相的病情,言外之意是:秦丞相为了国家“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现在他老人家年老病重,皇上应该前去探望病情。    厉害,赵匡胤的后代就是比赵光义的后代们厉害,赵伯琮借皇帝赵构之手断绝了秦桧的“望子成相”阴谋。  同时赵构的亲自探病相当于是宣布了秦桧的死期已近,一般情况下皇帝是不会亲自探望大臣们的病情的,除非已经病入膏肓的大臣。  秦丞相也近似病入膏肓了,这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奸臣最后居然获得了善终,安安静静地去世了,这在中国的历史上绝对称的上是个奇迹。  在我的印象中,各朝各代的奸臣似乎都不得善终,秦桧绝对是个意外,更意外的是他死亡居然还获得了“忠献”的谥号,闹剧,绝对的闹剧,只有我们的赵构同志才能导演出这样的闹剧。  不过,随着秦桧的死亡,阻碍赵伯琮参加“选帝”附加赛的最大障碍已被扫除,赵伯琮对自己的最终获胜充满信心。  公元1159年,赵伯琮经受住了美女的诱惑,成为这场“选帝”附加赛的最终获胜者,被封为皇太子,建王,南宋的皇帝宝座似乎正在朝他招手!    
  宋孝宗赵眘
  出版了一本还写?
  不过皇太子和皇帝之间的距离可以说是一步之遥,也可以说是遥不可及。  历史的教训实在太深刻了,有多少个皇太子因为一时冲动,丢掉了太子的帽子,甚至丢掉了自己的卿卿性命!  对于一名皇太子来说,“忍耐”是个多么重要的单词,我们的赵伯琮同志已经苦苦忍耐了二十多年,但在即将登基的紧要关头,终于冲动了一回。  导致赵伯琮冲动的原因不是别人,就是我们的完颜亮同志。  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十月,完颜亮率领六十万金国铁骑浩浩荡荡渡过淮河,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无敌,很快来到了长江北岸的和州。  形势对南宋万分危急,我们的赵构同志甚至又动了迁都南逃的老念头,这时的赵伯琮同志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和愤怒,主动上书要求带兵出征迎击金国军队。  在宋朝的所有皇帝中间,赵伯琮是个难得的强硬派人物,不畏强敌,敢于反抗,金国已经整整欺负南宋三十多年了,应该是到了和金国总决战的关键时刻了。  所以赵伯琮主动请缨出征前线,在我的印象中,除了赵匡胤和赵光义外,宋朝皇帝敢于亲征的他是第三个,虽然他还是“准皇帝”。  但赵伯琮的老师史浩闻听此事后,大吃一惊,因为赵伯琮冲动之余,终于犯了赵构的大忌。  纵观整个宋王朝的历史,历代宋朝皇帝非常忌讳的话题的两个:一是武将割据,二是宗室带兵。  你赵伯琮希望带兵出征,本意没有错,但对赵构来说绝对是个非常不好的信号,太子掌握兵权,那要我皇帝还干什么?  既然错误已经酿成,必须立刻补救,好老师史浩再次发挥了他的重要作用。  在老师的指导下,赵伯琮立即再次上书,把自己要求亲征的想法说成是希望皇帝父亲御驾亲征,自己带兵保护皇帝。  一场政治危机就这样被史浩同志轻而易举地化解了,赵伯琮获得了赵构更进一步的信任和喜爱。  但是赵伯琮还要感谢虞允文同志,如果不是虞允文在采石渡口以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率领一群残兵败将破碎了完颜亮的春秋美梦,赵伯琮的皇帝梦也只能是一场空。  一个多月后完颜亮丧命瓜洲城下,金国军队群龙无首,开始主动自发地撤离江淮战场,南宋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亡国危机再次化解。  但经历了三次宋金大战的赵构同志终于彻底看破红尘了:  什么皇帝不皇帝,当得没有一点意思,责任太大,整天担惊受怕,既然现在“儿子”赵伯琮已经完全具备一名优秀皇帝的条件,那么就让赵伯琮来当南宋的皇帝吧,他一定能够带领南宋人民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同志们,我真的想退休养老了,游山玩水了,求求你们让我休息吧!  公元1162年五月,赵构执意要将皇位传给赵伯琮,但都遭到了赵伯琮的拒绝,原因很简单,赵构其实年纪并不大,只有五十六岁,按理还可以继续工作几年,作为赵伯琮来说,也不希望自己随意取代赵构的皇帝地位。  但赵构决心已决,经过一个多月的你推我让,公元1162年六月,赵构正式和赵伯琮办理皇位交接手续,也就是禅让手续。  赵伯琮改名为赵昚,正式成为了南宋的第二代皇帝。  坐在临安府的皇帝宝座上,赵昚不禁热血沸腾,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十几年来的雄心壮志了!  中原已经沦陷三十多年,作为赵匡胤的后代,赵昚每天都想着如何率军北伐收复失地,恢复自己祖辈们所创造的锦锈江山!  而历史给了赵昚一个天赐良机,金国国内政局不稳,完颜亮刚丧命,完颜雍刚上台,金国西北窝斡的契丹部落又在造反,金国目前对南宋根本无暇顾及,目前是收复失地,恢复故土的最佳时机!  公元1162年七月,刚登基一个多月的赵昚便开始朝着自己的雄心壮志进行计划了。  但要想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必须要有实现雄心壮志的硬件设施,皇帝的大力支持只是软件设施,但关键还得靠人才这些硬件设施,很可惜的是赵昚目前最缺的便是人才。  南宋将星如云的时代终于一去不复返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锜、吴玠等等都已成为历史,目前赵昚能用的军事人才屈指可数,只有张浚、虞允文和吴璘,而且张浚和虞允文还都是文人将领。  但现实所存在的困难并没能吓倒赵昚,赵昚的想法是“只要主义真,就能梦成真”。  人才凋零并不等于没有人才:张浚被任命为少傅、江淮东西路宣抚使、魏国公,负责江淮战场的军事进攻;原四川宣抚使吴璘兼陕西河东路宣抚、招讨使,全面负责陕川前线的军事进攻;书生救星虞允文则被派到吴璘军事参谋军事。  赵昚计划从东西两条战线进军,最后两路大军会师于河南汴京。  但北伐的行动还未正式开始,陕川前线的吴璘同志所率领的吴家军的境况却呈现出了不好的趋势!    
    不错1    
  三、  (5)  陕川战场是金宋大战永远的战场!  从南宋建立的那天起,直至金国的最终灭亡,陕川战场成了金宋对抗不或缺的一个重要话题,两国之间总共在陕川进行了六次大规模战役,而我们的小吴将军吴璘则参与了其中的五次。  从公元1161年九月至十一月,陕川前线的战局对南宋方面极为有利。  在吴璘的指挥下,南宋相继占领了凤翔府以西的秦、洮、陇、兰四州和凤翔府以东的商、华、陕、虢四州,兵峰直逼河南洛阳。  而金国方面,陕西统帅徒单合喜只能坚守大散关、凤翔、京兆一线苦苦支撑,随时都有可能丧失对陕西的控制权。  但随着完颜雍的突然称帝,完颜亮的突然丧命,整个陕川战场的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  按理说,随着金国的皇帝的丧命,整个金国的南征大军应该是如鸟兽散般四处逃窜,比如中路刘萼率领的十万汉南军、东路完颜元宜率领的六十万主力军纷纷渡淮北归,彻底放弃了对江淮地区的军事进攻。  但徒单合喜不能逃跑,因为他的对手不是别人,是南宋的百战名将吴璘。  而历史也不失时机地给徒单合喜出了个难题,因为身在大散关的他接到了一份足以改变他人生命运的一道诏令,金国新任皇帝完颜雍发来的诏抚令。  “岐国失道,杀其母后,横虐兄弟,流毒兆庶。朕惟创业之艰难,勉膺大位。卿之子弟皆自军中来归,卿国家旧臣,岂不知天道人事?卿军不多,未宜深入,当领军屯境上。陕右重地,非卿无能措画者。俟兵革既定,即当召卿,宜自勉之。”  接到完颜雍这份的诏令,徒单合喜和手下的将士们彻底迷惘了,非但迷惘,而且是惶惑不能决去就,毕竟两个月前大家的主人还是完颜亮了,怎么莫名其妙又冒出来个新皇帝完颜雍,那么到底要听哪个皇帝的指挥呢?  每逢历史的关键时刻,总是有历史关键人物站出来决定大家的命运,这次是金国的桥梁道路船舶专家张中彦工程师决定了徒单合喜和西中军将士们的最终命运。  张中彦一向是个非常善于观察时局的明白人,否则也不会和他的大哥张中孚五易其主,虽然被后来人所批判,但他在关键时刻的每次决断都被证明是正确的决断。  完颜亮的穷兵黩武已经失去了金国的人心,而作为新兴势力的辽东完颜雍势力正在取得整个金国的民心,所以大家还是顺应潮流,不要逆天而行。  张中彦的劝喻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给了徒单合喜和西路军一条通往光明的阳光大道。  徒单合喜继续担任陕西路统军使,并兼任元帅右都监,负责对南宋的军事总进攻;从采石战场撤回河南的武捷军总管蒲察世杰率领一万多武捷军从河南入陕,目标直指商、虢、陕、华四州。  反击正式开始!  猛将蒲察世杰一下子从采石战场来到了陕川前线,他的对手也从虞允文、刘锜换成了吴璘、王彦。  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正月,蒲察世杰率领一万多武捷军由汴京出发,将收复失地的第一个目标指向了陕州。  陕州位于今天的河南三门峡,临近洛阳、汴京,对金国的中原腹地威胁最大。  武捷军从江南来到陕西之后居然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  一败南宋军于石壕镇,二败南宋援军三千人,三败南宋援军二千人于潼关,四败南宋军万余人于斗门城。  而蒲察世杰本人的表现也相当之抢眼,“擐甲佩刀,腰箭百只,持枪跃马,往来军中,无人能敌”,被南宋将士称之为“神将”。  不过蒲察世杰最后攻破陕州城的方式和他前面的辉煌战果相比,有点虎头蛇尾,仅仅是三百士兵通过挖地道,轻而易举就攻破了陕州城。  过程精彩不精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携攻破陕州之余威,一月之内蒲察世杰又非常轻松的攻破了虢州,并在华州城下同南宋名将王彦展开拉锯战。  “神将”蒲察世杰在商、华、虢、陕四州的辉煌战果大大减轻了徒单合喜东侧的威胁,因此他决定将和吴璘的主战场放到德顺州!  
      久未来顶帖了  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有人说豆浆是女真金国发明的,这是真的吗?  ●我曾看到一种说法:女真人建立金国后要制作玉玺,但是因为没有好玉,所以悄悄派人到西夏购玉。(因为西夏掌控了通往盛产美玉的新疆的丝路要道。)是否有这回事呢?    
  三\  (6)  德顺州位于六盘山西麓的隆德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附近,隆德县东越陇山可通关陕,南下秦州能入川蜀,北连高平长驱宁朔,西走河西直达西域,被称为“关陇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在大散关受阻的吴璘决定将陕川大战的突破口放在德顺州,而固定大散关、凤翔府一线的徒单合喜当然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军事要地。  双方围绕德顺州的争夺从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十一月一直持续到了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二月。  公元1162年二月下旬,已经攻占了治平寨和千家堡的吴家军在姚仲、吴挺等名将的率领下向德顺州发起了猛烈攻击。  徒单合喜安排在德顺州的守军是丹州刺史赤盏胡速鲁改和押军猛安温敦蒲里海率领的四千军队。  双方在德顺城下展开激战,已经没有退路可言的金国军队在温敦蒲里海的带领下同姚仲的吴家军进行殊死搏斗,双方相持不下。  但仅仅区区四千人马根本无阻挡吴家军的前进步伐,徒单合喜深知德顺州的重要性,因此对德顺州的增援必须马上进行。  经过一番对战场局势的观察,徒单合喜任命顺义军节度使乌延蒲里黑率领万户完颜习尼列、大良顺,宁州刺史颜盏门等三部两万人马,会合刚刚收复河州的统军都监石抹迭勒南北夹击共同救援德顺州。  但徒单合喜在分兵救援德顺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减弱了大散关一线的防御力量,已经苦苦等待了半年之久的吴璘终于等到了夺取大散关的良机。  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闰二月十四日深夜,已经在大散关外和金国军队整整对抗了半年之久的吴家军将领杨从义率军向大散关及周边关隘发起了突然袭击。  激战一昼夜,大散关终于在半年之后重新回到了南宋的怀抱,长斯困扰吴璘的问题终于迎刃而解。  但大散关的攻克却并没有给吴璘带来预期的效果,因为徒单合喜在大散关失守后也及时作出了自己的军事调整:将大散关附近、渭河以南的军队全部撤至渭河以北的宝鸡和凤翔府两地,而军事进攻的重点继续放在德顺州,靠着宝鸡、凤翔、德顺州三点形成的防御网阻挡吴璘东进、北进的步伐。  徒单合喜继续在给吴璘不停地制造麻烦,要想彻底解决陕川战场的僵持局面,德顺州的得失成为金宋双方的平衡支点!  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闰二月二十五日,金宋双方的主力部队在德顺州以北的瓦亭寨展开激战。  瓦亭寨是六盘山重要的军事要塞,是渭州至德顺军的重要关隘。  为了达到围城南北打援的效果,姚仲驻兵六盘山,对付北面的石抹迭勒,而吴挺则抢占瓦亭要塞,对付乌延蒲离黑的两万大军。  双方都深知德顺州战役的重要性,所以不用总动员,吴挺和乌延蒲离黑都必须发挥百分之百的能量。  恶战一天,吴挺小有斩获,但并未对乌延蒲离黑的两万军队形成致命打击。  儿子有困难,必须要老子出马了,看到瓦亭战场的胶着态势,吴璘座不住了,他决定亲自出马搞定无名小卒乌延蒲离黑。  如果说让乌延蒲离黑对付吴挺还能勉强应付的话,那么随着老吴同志的出马,我们的乌延蒲离黑同志变真的要变成了“乌烟不里黑”了,虽然蒲离黑同学很勇猛,但无论从战术指挥还是作战经验方面相比,蒲离黑都要比吴璘差了一个档次。  结果没有奇迹可言,激战两日后,乌延蒲离黑力竭势穷,败走瓦亭。  吴璘和吴挺乘势一鼓作气攻克了德顺州。  形势立刻对南宋的吴家军非常有利,而这时采石渡口的“南宋第一书生”虞允文来到了四川,准备同吴璘商谈重要军事机密,吴璘无奈离开德顺州,回到河池同虞允文会面。  吴璘的离去给了徒单合喜新的希望,原本以为丢失德顺州对整个金国西路军来说将是一场灭顶之灾,但随着吴璘的撤离战场,徒单合喜又有了新的作战方案。  猛人开始出场!吴璘晚年军事生涯中的克星即将登场!  完颜璋又名胡麻愈,多勇略,通女直、契丹、汉字。  完颜璋同志原本在金国的众多将领中间并不起眼,大家对他的印象仅仅是记住了他的宗室身份,阿骨打弟弟斡者的孙子,虽然和阿骨打的血缘关系已经疏远,但好歹也算是贵族子弟。  完颜璋年青时代的个人简历平谈无奇,甚至还莫名其妙地犯了些错误,被贬到中都府担任佩金牌掌留府事的闲职,而他的人生命运也将就此开始发生改变!  
  三\  (7)    正隆六年十月的东京政变给了完颜璋改变人生命运的契机!  事实证明,完颜璋天生是个不甘寂寞的同志,在得知完颜雍称帝东京辽阳府后,完颜璋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到来了。  既然在完颜亮手下得不到重用,那么就应该及时加入完颜雍集团,说不定还能捞个开国功臣的封号。  但中都城的最高长官并不是完颜璋,中都留守左卫将军蒲察沙离知不同意投奔完颜雍,所以完颜璋同志必须有所行动了。  正隆六年十一月,完颜璋联合了另一位宗室成员、完颜宗强之子、金吾卫上将军完颜阿琐及守城官乌林答石家奴等志愿者,夜入留守府,杀死了沙离知。  阿琐被推举为中都留守,完颜璋任同知留守,当然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遣使向完颜雍表忠心。  忙着和完颜亮争夺人才的完颜雍当然不会对完颜璋等人的兵变行为加以指责,相反阿琐和完颜璋继续担任中都府的高级行政长官。  完颜璋原本可以成为毫无争议的开国功臣,但随着一个人的到来,完颜璋的命运再次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改变!  完颜可喜是完颜阿琐的哥哥,这位完颜宗强的次子材武过人,但狠戾好乱,阴有异志,说的难听点就是下一个完颜亮。  因为大家都是阿骨打的亲孙子,凭什么你完颜亮可以随意篡位?凭什么你完颜雍可以任意称帝,我也是皇子龙孙,我也可以当皇帝。  正隆六年末金国的混乱政局给了可喜做皇帝梦的机会,十二月可喜来到中都投奔了自己的弟弟阿琐,被新皇帝完颜雍任命为兵部尚书。  但完颜雍的小恩小惠并不能打动可喜燥动的野心,在中都城内可喜很快联络一批志同道合者,阴谋推翻完颜雍还未座热的皇帝宝座,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完颜璋。  说实话,我对完颜璋的这一荒唐而又愚蠢的行为一直无法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驱动完颜璋走上阴谋叛乱的道路,原本可以成为开国功臣,但一瞬间就有可能成为大逆不道者,其中的原因真的耐人寻味。  史书上的解释非常牵强附会,完颜璋是因为害怕自己擅自杀死中都留守沙离知的行为会遭到完颜雍的惩罚,所以走上了谋反之路。  但这个解释完全站不住脚,真正的原因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了!  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正月,完颜雍出城上谒山陵,可喜等人决定效仿完颜雍,再次发起军事政变。  枪杆子里出政权,要想夺取皇位,军队是必须要掌握的,可喜集团成员包括同知中都完颜璋、副都统完颜布辉、昭武大将军斡论、河南统军司令史斡里朵和我们的朋友“政变老手”李老僧。  李老僧同志有幸参加了十三年前的那场宫廷政变,但却没有得到自己应有的报酬,很快便被完颜亮遗忘,仅仅获得了延安府同知的职务。  不过和唐括辩、秉德、仆散忽土等哥们相比,老李同志绝对是幸运的,至少没有被完颜亮“内部处理”掉。  有着丰富政变经验的李老僧同志在得知可喜同志的政治野心后,及时地加入了可喜的谋反集团,我认为有时候谋反政变也是会上瘾的!  但可喜也面临着这个相当大的困难,那就是所以集团成员中没有掌握重兵的家伙,甚至连一个万户候都没有,拿这点人马去对抗完颜雍,无意于送死。  关键时刻,李老僧同志必须发挥老同志的能力,他自告奋勇去游说自己的同乡渤海万户高松同志。  但这次好运没有伴随李老僧,高松断然拒绝了李老僧的加盟要求,所以可喜的这场政变注定只能是失败。  既然阴谋已经被高松获知,那么只有主动自首,把李老僧等人当作替死鬼了,聪明的完颜璋决定中止这场荒唐的政变行动。  在他的劝说下,可喜和完颜布辉及时中止了政变行动,而不肯就此住手的斡论、斡里朵和李老僧则被当成替死鬼送给了完颜雍。  一场可能殃及完颜雍生命的阴谋活动就这样腹死胎中,完颜雍偿不是傻子,是非曲直、忠奸敌我还是能明辨是非的,很快阴谋主犯可喜被揭露,和斡论、斡里朵和李老僧等同犯被诛。  但对待这场阴谋的二号人物完颜璋,完颜雍却选择了放生,非但放生,而且是继续留用,担任彰化军节度使。  士为知已者死,碰到这样的好皇帝,算是完颜璋人生的最大幸事,大难不死的完颜璋必须以生命来报答自己的知已皇帝!  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四月,应徒单合喜的要求,完颜璋率领平凉、泾州、潘原、长武四地的二万人马,浩浩荡荡向陕川前线进军,目标救援处境危因的徒单合喜!  
  三\  (8)    在丢失了德顺州后,为了避免被吴家军抄后路、包饺子,处境日益危困的徒单合喜将前线防御的重点退缩至原州一线,希望通过攻占原州来抵御士气正猛的吴家军。  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三月,徒单合喜命令老将颜盏门都率领四千精兵攻打原州,但遭到原州守军的激烈抵抗,双方在原州城下展开激战,胜负难分。  完颜璋是个刚刚犯下滔天大罪的罪人,但幸亏碰到了贤明之主,否必将死无葬生之地,所以他必须帮助完颜雍,同时也是帮助金国,摆脱陕川前线的不利局面。  四月中旬,完颜璋集结原州城附近的所有金国军队,约五万余人,对原州城展开猛烈进攻。  对原州城势在必得的完颜璋甚至动用了十四座投石车向原州城内频繁不断地发射石炮。  大凡玩过《三国志》系列游戏的朋友们对投石车这种攻城武器应该不会太陌生,非常适合远距离攻击,而且自身不会受到损伤,绝对是守城一方的终极恶梦。  所以原州城的南宋守将孤力难支,只得向吴璘发起紧急救援信号,而原州城在完颜璋的疯狂进攻下已经岌岌可危,失守似乎就在眼前。  吴璘当然不希望原州落入完颜璋之手,很快吴璘便命令自己的战友兼亲家姚仲同志率兵两万急速援救原州。  姚仲原来是吴玠的部将,曾经参加过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重大战役,是吴家军中地位、荣耀仅次于吴璘的一员功勋老将。  但曾经击败过兀术、撒离喝的姚仲却不认识什么完颜璋,在当年饶凤关战役时,完颜璋只不过是撒离喝手下的一名警卫员,姚仲不可能认识毫无知名度的完颜璋  没有知名度并不代表没有能力,姚仲显然并没有把昔日的小小警卫员放在眼里,所以他要为自己的轻敌付出沉重的代价。  完颜璋在得知姚仲率兵增援原州后,立即做出了围城打援的战略调整。  “围城打援”是中国历史上十分经典、十分流行的一种军事战术。  这个战术的核心内容在于打援,但打援也得讲究技巧:  一方面要继续保证对原进攻城池的进攻压力,也说是不能因为要打击援军而放松对城池的包围,甚至让城池中的守军成功突围。  另一方面打援地点的选择很有讲究,不能离城池太近,也不能离城池太远,离城池太近,很可能让城中守军看到援军的到来,从而增加守军的士气和生存的希望,离城池太远的话很容易造成全军兵力的分散。  所以最好佳的方式是选择一个离原城池约五公里范围内的地点,让守军看不到任何希望,同时围城和打援的部队又能及时联系。  但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说说容易,要想成功实施却又是如此之困难,唐太宗李世民曾经使用过,大获成功;而宋太宗赵光义也曾经使用过,却惨败而逃。  完颜璋肯定是读过史书的,如何运用“围城打援”这个四字战术,他胸有成竹!  完颜璋开始出招了,他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对原州城进行看似猛烈的进攻,当然目的是继续对原州城的守军施加压力,然后兵分三路进行打援任务。  第一路是押军猛安石抹许里阿率领二千精兵埋伏于原州城北的高皇,第二路是万户完颜习尼列率领三千精兵在原州城西北十里的麦子原埋伏,第三路是完颜璋率领的主力埋伏于城西。  完颜璋三面埋伏,静候姚仲同志的佳音!  很巧合的是,姚仲同志的救援部队居然也兵分三路,而且正好遭遇到了完颜璋的三路伏兵,只不过双方遭遇的对象有所不同,姚仲的主力部队居然遭遇到了麦子原附近的完颜习列泥,而更可笑的是姚仲派出的一路两千人的先头部队居然遭遇到了完颜璋的主力部队。  在很快获悉姚仲的战场情况后,完颜璋果断地做出了军事调整,派遣万户特里失乌也率领押军猛安奚庆喜、照撤的二千后马增援石抹许里阿补,派遣撒屋出、崔尹率领的二千兵马前去增援完颜习尼列。  布阵麦子原的是完颜习尼列率领的金国军队,而他的运气也相当之不好,因为他正好遭遇到了南宋名将姚仲援兵的主力部队。  但运气不好还只是一方面,更令习尼列深感恐的是姚仲为了对付金国的骑兵,居然在军队中间设置了四组拒马,拒马外面设骑兵,拒马里面设步兵,拒以之间敢死队员,完全是一付要死大家一起死,完全不要命的作战方式。  如果换了其它金国将领,很有可能被姚仲的博命战术吓倒,但习尼列毕竟是自小深受先辈们熏陶的女真勇士,他的祖父就是“女真第一文人”完颜希尹。  和他那位一年前在商州城中被南宋军队轻易俘虏的弟弟完颜守能相比,完颜习尼列的勇气和胆识都要高出一筹!  拼命的不怕不要命的,既然你姚仲想和我博命,那我们就来次真正的较量吧!  
  三  (9)  习尼列真的不要命了,因为他居然命令金国骑兵抛弃马匹,改当步兵使用,而且他还疯狂地命令这些无马骑兵向姚仲拒马外面的南宋骑兵发起攻击。  舍弃自己之长处,用自己之短处攻击对手之长处,习尼列真的疯了,不过这只是姚仲所看到的表面现象。  因为习尼列并不是疯子,所以他当然给姚仲预留了足凶狠的杀手锏,那就是埋伏在这些无马骑兵身后的五千精锐部队。  无马骑兵们奋不顾身地对南宋的骑兵发直起了第一轮冲击波,当然这并不是习尼列的主要目的,见好就收,将南宋的骑兵们吸引到自己的埋伏圈内才是习尼列的真正目的。  然后,习尼列率领自己的五千精兵倾力而出,利用长枪、劲弓对南宋的骑兵们发起致使攻击。  受到攻击的南宋骑兵纷纷后退,姚仲的博命阵容受到猛烈冲击,而习尼列乘势发起反击,攻破拒马,大破七阵。  但姚仲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在一阵慌乱之后,很快压住阵脚,重新摆好了阵形,继续对习尼列发起攻击。  由于习尼列面对的是姚仲率领的主力增援部队,虽然一时取胜,但毕竟实力并不占优,很快便落入了下风。  不过,胜利的天来终究偏向了金国,因为完颜璋毫不费力地击溃了姚仲的一千多先锋部队,很快便率领主力增援习尼列。  完颜璋和习尼列合兵一处后,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对姚仲发起了更加猛烈的进攻,大败姚仲的增援部队。  《金史》上对原州战役的记载是“大破良辅(姚仲)军,斩首万余级,坠壕死者不可胜数,锁足行马者尽殪之,获甲二万余,器仗称是,良辅亦中两创脱去。”  姚仲遭受了军事生涯中的第一次惨败,仅率少数新兵逃回开边寨,而南宋方面的损失更加惨重,7位统领官、30位将官、73位队将战死,姚仲率领的两万士兵几乎伤亡怠尽。  由于原州城的惨败,吴璘之前在陕川苦苦拼争换来的有利局面几乎化为乌有,导致后来吴璘盛怒之处差点了将自己的儿女亲家姚仲军法处置。  而完颜璋则乘胜攻击,一举攻破了原州城,给处于困境之中的徒单合喜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获得了和吴璘交战以来的第一场大胜后,徒单合喜似乎对击败吴璘和吴家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和希望。  虽然这场大胜并非由他本人亲自导演,但他毕竟是金国在陕川前线的最高军事长官,完颜璋也得听他的命令。  所以徒单合喜决定彻底摆脱半年多来的被动挨打局面,乘胜追击,夺回德顺州。  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七月,徒单合喜命令原州围城打援战的两大功臣完颜璋和习尼列分别担任正、副都统之职,率领两万精兵重新夺回德顺州。  完颜璋同志考虑才真正开始,因为目前德顺州的守将就是南宋在陕川战场的最高长官,百战名将吴璘。  完颜璋同学,虽然你能够击败姚仲,但并不代表你也能击败吴璘。  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璘从和尚原开始到德顺州,就几乎很少打过败仗,毫无名气的完颜璋会是吴璘的对手吗?  对这个问题,徒单合喜其实很担忧,但有位同志却毫不担心,那就是完颜璋本人,完颜璋认为打仗凭的是真才实学,而不是高位虚名。  七月下旬,完颜璋率领的两万人马在德顺东北的张义堡同吴璘的前军部队遭遇,双方展开激战。  完颜璋很轻松地击败张义堡的南宋军队,斩杀先锋官高师中,继续向德顺州进军。  吴家军连续两次被同一位金国将领击败,这在吴璘和吴家军的军事生涯中绝对是头一次,因此吴璘不得不开始重视这位金国的无名将军。  如何重视,那就是必须采用非常规的战术对对付完颜璋,吴璘决定采用以攻代守的战术,在德顺州外安营扎寨,静候完颜璋的佳音。  当然,完颜璋同学是不会让吴璘失望的!  八月初,完颜璋率领两万精兵浩浩荡荡来到了吴家军的面前,没有任何的打招呼和问候语,双方的主力部队便在德顺城东大战五个回合,结果很意外,百战名将吴璘的部队似乎力不从心,向城北撤退。  完颜璋是个只相信实力而不相信名气的人,所以他认为吴璘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目前他所要做的唯一动作便是乘胜追击。  可惜,我们的完颜璋同学还是小看了百战名将吴璘,吴璘之所以在战场上能够保持极高的战胜率,当然有他特殊的本领。  吴璘早已在城北的山岗上埋伏了大量的弓弩手,万箭齐发之下,完颜璋终于遭受到了自出兵陕川前线以来的第一次败仗。  
  三  (10)    徒单合喜对自己的爱将完颜璋是相当的关注,因为在目前的金国战将中能和吴璘争锋相对的也就是完颜璋等少数几位猛人(注:仆散忠义、纥石烈志宁两位猛人正忙着对付窝斡的契丹军队,是不可能抽空来帮助徒单合喜的),所以对完颜璋必要的帮助也是必须的。  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八月中旬,徒单合喜命令统军都监泥河率领七千精兵从凤翔府急驰增援完颜璋,一方面给稍受挫折的完颜璋增加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增加完颜璋的军事力量。  完颜璋是个不相信名气的人,同时也是位经得起失败的人,在德顺城下被吴璘击败后,他立即和完颜守道、泥河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决定将突破口放在北山与德顺城之间的南宋军营中,因为那是整个南宋军队防御的薄弱之处。  和吴璘同志玩军事技术,完颜璋似乎还稍欠火候,吴璘很快便洞悉了完颜璋的军事意图,决定来将计就计,干脆把北山口的南宋军队全部转移到德顺城中,留给完颜璋的只是一座空营。  完颜璋终于领教到了吴璘同志的厉害,在气势汹汹地攻占了一座毫无价值的空营后,完颜璋有些泄气了,而以逸待劳的吴璘则乘势率军冲出德顺城向完颜璋发起了攻击。  正准备收兵回营的完颜璋猝不及防,第二次被吴璘击败。  但完颜璋同志有个优点,胜不骄,败不馁,屡败还要屡战,因为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击败赫赫有名的吴璘!  所以在二次兵败德顺城后,完颜璋同志又要开会总结经验教训了,既然连续两次进攻德顺城都惨遭失败,那么说明军队的进攻方向有问题。  完颜璋不想在同一个地方连续两次摔跤,所以他决定改变进攻方向,将德顺城的重点突破口放在东山堡,只有攻克东山堡,才有可能攻克德顺城。  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九月初一,完颜璋在德顺城正面摆开阵势同吴璘叫阵,当然这并非完颜璋的真实意图,因为他已经暗中命令副都统率领一路精兵暗中向东山堡发起进攻,他在德顺城下的虚张声势只不过是为了吸引吴璘的注意力。  声东击西的计策并非是你吴璘的专利,我完颜璋同样也会使用。  不过完颜璋的声东击西计策实施有并不顺利,要想和吴璘玩手腕、耍花招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吴璘在东山堡设置了多条战壕,防御非常坚固,要想突破似乎是件非常困难的任务。  完颜守道的勇猛毋庸质疑,在成功在越过几道战壕后,完颜守道率领的金国军队开始和南宋军队短兵相接,南宋的东山堡的守将李痒阵亡,但南宋军队依然据险死守,不肯撤退,战局成胶着状态。  虽然完颜守道对东山堡的进攻取得了明显的优势,但德顺城正面战场的局势却对完颜璋极为不利,吴璘在得知东山堡受到攻击后,非但没有派兵救援东山堡,相反却命令城山和城中的南宋军队全军出动,对完颜璋发起猛攻。  因为吴璘相信,只要击败完颜璋,整个金国军队便会群龙无首,东山堡之围不救自解。  而战场形势变化似乎也正朝着吴璘的估计进行着,德顺城北岭的六千南宋军队在击败了完颜璋的汉军后,立即烧毁了完颜璋的攻城机械,并一度将猛安移剌补的援军击退。  形势对完颜璋极为不利,如果战场局势按这个趋势发展,完颜璋很快将上演被吴璘连中三元的“三枪惊奇”。  关键时刻,围攻东山堡的完颜守道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放弃东山堡,救援完颜璋,也许完颜守道的选择是正确,也许又是错误的,但他必须做出选择,哪怕是错误的!  完颜守道的增援部队到来立即改变了德顺城正面战场的局势,移剌补和完颜守道携手作战,终于击退了北岭的南宋军队。  完颜璋在获知北岭的南宋军队被击退后,及时作出了新的战术调整,他要发挥自己的全部智慧和能量来彻底击败吴璘。  一方面完颜璋命令特里失乌也和移剌补率领两千神射手从正面对吴璘的主力部队展开攻击,始终对吴璘的部队施加强大压力,另一方面他命令万户石抹迭勒率领一支骑兵部队从南宋军队背后穿插,攻击吴璘的侧翼!  吴璘和他的吴家军当然不是那么容易被击败的,在当时南宋的几支军队中,吴家军的战斗力排名前列,尤其量防御战,吴家军少有败绩。  就连大名鼎鼎的兀术、撒离喝都不能从吴家军身上讨得便宜,那么你小名微微的完颜璋还能奢望什么东东呢?  吴璘将自己的三万主力部队三个阵列据险而守,每个阵列的外围都设置刀盾手和行马队,将整个阵列布置的水泄不通,要想破阵,难于上青天。  但吴璘终究还是忽略了完颜璋的能量,他的阵列最大的缺点就是骑兵太少,机动能力较差,虽然可以抵挡住来自正面的强大攻势,但如果侧翼受到骑兵的攻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很不幸,完颜璋发现并准确的掐住了吴璘的命脉,因此当石抹迭勒成功来到吴家军的侧方,向吴家军的侧翼发起致命攻击时,吴璘彻底服输了。  三万吴家军阵形大乱,在金国骑兵冲击下,纷纷落荒而逃,吴璘再也无法控制整个战场的局势,只好率领残兵败将逃回德顺城。  德顺城之败虽然没有原州之败那样的惨痛,但对南宋方面士气的影响却是致命的。  原州之战、张义堡之战,完颜璋击败的都是吴璘手下的部将,而并非吴璘本人。但德顺城之战,完颜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智慧,真正意义上完胜南宋的百战名将吴璘,可以说这场战争没有掺杂太多的水分,就连自视甚高的吴璘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  连南宋的常胜将军吴璘都打了大败仗,自然对整个陕川前线南宋将士士气的打击是相当严重的。  而吴璘在晚年的军事生涯中则遇到了自己一生之中的最大克星,我相信吴璘是会永远记住完颜璋这个名字的!  
  工作压力太大,需要休息!
    从总体上看,自南宋建炎四年(1130)以来,直到岳飞遇害之前的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在逐步朝着有利于南宋的方向转变。南宋由弱变强,金国由盛转衰。    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兀术)过去轻视南宋的军力,认为用武力可以灭宋,所以他才“锐意败盟,举兵南征”。但南侵的结果却是,金军“败于顺昌,败于郾城,败于柘皋”,金军一败再败,使兀术看到金国在军事上已失去了优势,想用武力亡宋是不可能的了。    金国主战派的锐气遭挫,于是,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兀术)就改变策略,重新提出要与南宋讲和,再开“始讲和,而南北无事矣”。很显然,如果金兵能在战场上取胜,那么向来轻视南宋的金国统治集团是不会与南宋讲和的。  
  由此可见,宋金尽快地达成和议,既是苟且偷安、疑忌武将的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和卖国求荣的权奸秦桧的愿望,也是金国女真统治者的需要。    古今中外,无数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和平并不需要条约保障,而需要实力保证。金真有实力灭亡南宋,再多条约也没有用。南宋要立足江南,也根本不需要条约,不要忘记南北朝时期,南朝什么时候向北国签和约啦?     当初,北宋与辽国达成“澶渊之盟”之后,宋辽两国之间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而南宋与金国先后达成两次绍兴和议,第一次不到两年就被金国单方面破坏,第二次不到二十年,又被金国单方面破坏。    ——并且“澶渊之盟”也没有南宋与金国达成的“绍兴和议”屈辱!    1. 早在绍兴八年(1138年)年底,宋金达成第一次和议。但是仅仅过了一年半,到了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上旬,金国统帅完颜兀术(宗弼)就突然撕毁和约,大举攻宋,宋高宗当时无奈地说:『夷狄之人,不知信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5)。    2. 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第二次达成议和,外强中干的金国在国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占了很大的便宜。然而,到了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不到二十年,金国再次单方面撕毁合约,大举南侵。    公元1142年岳飞遇害,南宋与金国达成了丧权辱国的第二次“绍兴和议”,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再次南侵,宣告了宋高宗赵构、权奸秦桧之流长期奉行的屈辱求和政策的彻底破产,再到公元1234年,金国灭亡。这中间隔了93年,其间宋金两国又发生三次大规模战争,其中有24年在打仗!此外,金国与北方的蒙古之间的战争也连绵不绝,难以有完全的统计!  
  人们珍视和平,但是绝对不能把和平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须知由于南宋小朝廷的偷安妥协,致使当时的中国饱受南北分裂之苦,经济文化惨遭摧残,自黄河以南到长江以北的广阔地区因为属于宋金两国交界区而长期处于荒凉状态。  
  在宋金达成和议以后,北方人民既要遭受金国女真贵族的残酷奴役,忍受来自金国女真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又要承担金国对蒙古战争引起的各种负担, 大批汉人壮丁被金国女真统治者强征戍边,在金国与蒙古之间的战争中,充当炮灰,苦不堪言。(注:金国始终存在着很强烈的民族歧视政策,当时的金国把民众分为五等,其中女真人是第一等,汉人是第四、第五等)  
  除了进行大规模的烧杀抢掠外,金国女真统治者对汉人的民族意识刺激最深者,一是对汉族男子强行“剃头辫发”,二是强制推行奴隶制。从金国建立到元朝初年,是中国北方社会奴隶制成分扩张的时期,这当然是严重的倒退。岳飞被害三十年后,南宋大臣范成大出使金国,看到一个女婢颊刺“逃走”两字,写诗说:“屠婢杀奴官不问,大书黥面罚犹轻。” 范成大从汉文明的高度,看不惯此种野蛮行为,表示义愤。  
  而南宋自与金国达成和议之后,南宋官府对南宋人民的横征暴敛不但没有丝毫减轻,反而不断加重.真正能够享受和平的只有金国女真贵族和苟且偷安的南宋君臣,少数统治者的骄奢淫逸、贪污腐化与大多数人的贫困痛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公元1140年岳飞北伐前后,金国内外交困。然而在达成宋金和议之后,经过将近二十年的休养,加上南宋每年进贡给金国的大量财富,到了公元1161年前后,金国的国力得以恢复,金军将士也养得膘肥体壮。而此时的南宋,经过秦桧及其党羽将近二十年的折腾,已经国困民穷,“国之府库,无旬刀之储,千村万落,生理萧然”。宋金国力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注:秦桧执政期间,是宋朝最黑暗、专制、腐败的时期之一。南宋日后的繁荣,大半是建立在宋孝宗的励精图治之上,与秦桧赵构之流毫无关系。)    经过秦桧及其党羽将近二十年的压制和破坏,到了金国再次发起攻宋战争的公元1161年(秦桧当时已经死了),南宋军备已废弛多年,宋军将士也早已失去绍兴十年时的那种进取之心和雪耻之志,此时算得上是兵无精兵,将无良将。结果,在名将刘锜(已经六十多岁)的指挥下,虽然集中了江州、池州、建康、镇江四支大军,但宋军在两淮还是一败再败。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听说金主完颜亮率大军气势汹汹地扑来,宋高宗赵构马上吓得尿裤子,赶紧备船,准备逃亡海上。多亏了临危不惧的文臣虞允文指挥宋军残部凭借长江天险据守,加上金国后来发生内讧,南宋总算又逃过一场劫难。  
  想当初,早在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二月,当曾被岳家军扁得满地找牙的金军再次进犯淮西之时,宋高宗颇不以为然地说:『中外议论纷然,以敌逼江为忧,殊不知今日之势与建炎不同。建炎之间,我军皆退保江南。杜充书生,遣偏将轻与敌战,故敌得乘间猖撅。今韩世忠屯淮东,刘锜屯淮西,岳飞屯上流,张俊方自建康进兵,前渡江窥敌,则我兵皆乘其后。今虚镇江一路,以檄呼敌渡江,亦不敢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9)  
  公元1161年,曾经亲历公元1140年宋金战争的金主完颜亮再次发起攻宋战争,当时金军中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岳飞不死,大金灭矣!”(原文『逆亮南渡,胡人自为「岳飞不死,大金灭矣!」之语』,相关记载可见于《浪语集》卷22《与汪参政明远论岳侯恩数》)。    公元1142年岳飞遇害,南宋与金国达成了丧权辱国的第二次“绍兴和议”,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再次南侵,宣告了宋高宗赵构、权奸秦桧之流长期奉行的屈辱求和政策的彻底破产,再到公元1234年,金国灭亡。这中间隔了93年,其间宋金两国又发生三次大规模战争,其中有24年在打仗!此外,金国与北方的蒙古之间的战争也连绵不绝,难以有完全的统计!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自认为准备就绪,灭宋之谋便不再遮掩,金军开始大举南侵功宋,“臣构”祈和不成,命且不保,南宋再度面临亡国的严峻形势。  
  金军的大举南侵宣告了宋高宗赵构、权奸秦桧之流长期奉行的屈辱求和政策的彻底破产,主和误国之罪昭然若揭,抗战派再次得到人们的尊重和仰赖。  
  南宋太学生程宏图、太学生直学宋芑,以及倪朴等人先后上书,请求南宋朝廷给岳飞平反昭雪,并追究秦桧祸国殃民的罪行,以谢天下,以激励南宋军民的忠义之气,进而振奋宋军将士的士气。此外,他们不仅要求南宋朝廷恢复岳飞的爵位和名誉,录用岳飞的子孙,而且还要求追夺秦桧的官爵,没收秦桧的家产,甚至还要将秦桧开棺戮尸!    就炮制冤狱,害死岳飞这一点上讲,罪责不全在秦桧,因为秦桧当时的权势尚没有达到架空皇帝的程度,决定权在于宋高宗赵构,秦桧是同谋,是帮凶,宋高宗赵构则是幕后主谋!    但是在害死岳飞之后,有了金国主子撑腰,秦桧当上了宋高宗赵构无法罢免的终身宰相,秦桧自此专权18年,权势如日中天。秦桧“挟强虏以要君”,也就是凭借外国人的强大来要挟皇帝。用今天的话说,大致可以类比为“挟洋人以自重”。秦桧的党羽布满朝堂,秦桧的权势越来越大,到后来甚至架空皇帝,——这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害死岳飞之后,秦桧大权独揽!在秦桧专权期间,秦桧甘当奸细、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结党营私、独断专行、徇私舞弊、迫害异己、贪污受贿、贪赃枉法、卖官鬻爵,破坏抗金力量,致使南宋军备废弛。    秦桧还拼命地榨取民脂民膏,大兴文字狱,进行严酷的舆论管制以粉饰“太平”,并大肆篡改历史档案以文过饰非,还“挟虏势以要君”,架空皇帝,秦桧晚年“颇有异志”,甚至想效法西汉的王莽,图谋篡夺皇位!    ——秦桧的这些罪恶是不能推给其他人的,从这些方面来看,秦桧生前作威作福,坏事做绝,罪恶滔天,一点也不冤枉!    
      公元1140年岳飞北伐前后,金国内外交困。然而在达成宋金和议之后,经过将近二十年的休养,加上南宋每年进贡给金国的大量财富,到了公元1161年前后,金国的国力得以恢复,金军将士也养得膘肥体壮。而此时的南宋,经过秦桧及其党羽将近二十年的折腾,已经国困民穷,“国之府库,无旬刀之储,千村万落,生理萧然”。宋金国力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注:秦桧执政期间,是宋朝最黑暗、专制、腐败的时期之一。南宋日后的繁荣,大半是建立在宋孝宗的励精图治之上,与秦桧赵构之流毫无关系。)    经过秦桧及其党羽将近二十年的压制和破坏,到了金国再次发起攻宋战争的公元1161年(秦桧当时已经死了),南宋军备已废弛多年,宋军将士也早已失去绍兴十年时的那种进取之心和雪耻之志,此时算得上是兵无精兵,将无良将。结果,在名将刘锜(已经六十多岁)的指挥下,虽然集中了江州、池州、建康、镇江四支大军,但宋军在两淮还是一败再败。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听说金主完颜亮率大军气势汹汹地扑来,宋高宗赵构马上吓得尿裤子,赶紧备船,准备逃亡海上。多亏了临危不惧的文臣虞允文指挥宋军残部凭借长江天险据守,加上金国后来发生内讧,南宋总算又逃过一场劫难。  
  想当初,早在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二月,当曾被岳家军扁得满地找牙的金军再次进犯淮西之时,宋高宗颇不以为然地说:『中外议论纷然,以敌逼江为忧,殊不知今日之势与建炎不同。建炎之间,我军皆退保江南。杜充书生,遣偏将轻与敌战,故敌得乘间猖撅。今韩世忠屯淮东,刘锜屯淮西,岳飞屯上流,张俊方自建康进兵,前渡江窥敌,则我兵皆乘其后。今虚镇江一路,以檄呼敌渡江,亦不敢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9)  
  公元1161年,曾经亲历公元1140年宋金战争的金主完颜亮再次发起攻宋战争,当时金军中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岳飞不死,大金灭矣!”(原文『逆亮南渡,胡人自为「岳飞不死,大金灭矣!」之语』,相关记载可见于《浪语集》卷22《与汪参政明远论岳侯恩数》)。    公元1142年岳飞遇害,南宋与金国达成了丧权辱国的第二次“绍兴和议”,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再次南侵,宣告了宋高宗赵构、权奸秦桧之流长期奉行的屈辱求和政策的彻底破产,再到公元1234年,金国灭亡。这中间隔了93年,其间宋金两国又发生三次大规模战争,其中有24年在打仗!此外,金国与北方的蒙古之间的战争也连绵不绝,难以有完全的统计!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自认为准备就绪,灭宋之谋便不再遮掩,金军开始大举南侵功宋,“臣构”祈和不成,命且不保,南宋再度面临亡国的严峻形势。  
  金军的大举南侵宣告了宋高宗赵构、权奸秦桧之流长期奉行的屈辱求和政策的彻底破产,主和误国之罪昭然若揭,抗战派再次得到人们的尊重和仰赖。  
  南宋太学生程宏图、太学生直学宋芑,以及倪朴等人先后上书,请求南宋朝廷给岳飞平反昭雪,并追究秦桧祸国殃民的罪行,以谢天下,以激励南宋军民的忠义之气,进而振奋宋军将士的士气。此外,他们不仅要求南宋朝廷恢复岳飞的爵位和名誉,录用岳飞的子孙,而且还要求追夺秦桧的官爵,没收秦桧的家产,甚至还要将秦桧开棺戮尸!    就炮制冤狱,害死岳飞这一点上讲,罪责不全在秦桧,因为秦桧当时的权势尚没有达到架空皇帝的程度,决定权在于宋高宗赵构,秦桧是同谋,是帮凶,宋高宗赵构则是幕后主谋!    但是在害死岳飞之后,有了金国主子撑腰,秦桧当上了宋高宗赵构无法罢免的终身宰相,秦桧自此专权18年,权势如日中天。秦桧“挟强虏以要君”,也就是凭借外国人的强大来要挟皇帝。用今天的话说,大致可以类比为“挟洋人以自重”。秦桧的党羽布满朝堂,秦桧的权势越来越大,到后来甚至架空皇帝,——这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害死岳飞之后,秦桧大权独揽!在秦桧专权期间,秦桧甘当奸细、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结党营私、独断专行、徇私舞弊、迫害异己、贪污受贿、贪赃枉法、卖官鬻爵,破坏抗金力量,致使南宋军备废弛。    秦桧还拼命地榨取民脂民膏,大兴文字狱,进行严酷的舆论管制以粉饰“太平”,并大肆篡改历史档案以文过饰非,还“挟虏势以要君”,架空皇帝,秦桧晚年“颇有异志”,甚至想效法西汉的王莽,图谋篡夺皇位!    ——秦桧的这些罪恶是不能推给其他人的,从这些方面来看,秦桧生前作威作福,坏事做绝,罪恶滔天,一点也不冤枉!    
  三    (11)      非但吴璘会记住完颜璋这个名字,就连远在临安府的南宋第二代掌门人赵昚同志恐怕也会记住完颜璋这个名字。  因这完颜璋给登基皇位才两个多月的赵昚献上了一份来自陕川战场的“厚礼”,不过这份“厚礼”就像一盆冷水,足以扑灭赵奢同志十几年来苦苦积蓄和酝酿已久的雄心壮志。  以前在皇宫中参加皇位争霸赛时,虽然对皇阿爸赵构同志的懦弱无能心怀不满,虽然对死对手金国的无端入侵深恶痛绝。  但无奈没有权力、没有实力,只能积蓄能量和力量,等待可以爆发的那一天!  而十几年的等待终于结束,一转眼自己已经登上了南宋王朝的最高宝座,雄心壮志终于可以酣畅淋漓地彻底爆发了。  不过,赵昚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光靠雄心壮志是远远不够的。  一个公司要想得到迅猛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光靠一个好领导,好上级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一批好员工。  赵昚终于发现自己面临着一个相当尴尬的问题,和对手完颜雍相比,他手中没有好牌。  岳飞、韩世忠、张俊、刘锜都已逝去,吴璘老了,连完颜璋都搞不定了。  有时候赵奢真的很忌妒自己的皇阿爸赵构同志,懦弱无能的领导周围却聚集着一大批猛人员工,确保南宋集团公司能够屡次摆脱破产倒闭的困境。  而如今新官上任的赵奢却发现那批猛人员工死的死、老的老,几乎无人可用,还谈什么北伐呢?  那么再看自己的对手金国集团,非但领导完颜雍能力超强,就连员工能力也是超强,诸如仆散忠义、纥石烈志宁、徒单合喜、完颜璋之类,随便找一位都能让南宋胆战心惊。  这还只是赵昚的内心担忧,当然不敢向群臣们透露,毕竟他对自己的雄心壮志还是抱有极大信心的。  因为,虽然南宋方面在陕川前线遭受了怪败,但是在江淮前线却进展顺利,原因很简单,完颜亮同志的死亡帮了南宋军队大忙。  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十一月,随着完颜亮命丧瓜洲城下,金国在江淮前线的六十万大军群龙无首,军心涣散,大家只顾着尽早逃离死亡战场,根本无心去关注南宋军队的动向。  短短一个时间,所以金国军队全部渡淮北撤,江淮之间的土地重新回到了南宋的怀抱。  而完颜雍同志在登基初始,正忙着集合全国的精锐部队全力以赴对付窝斡的契丹军队,所以机会等于是摆在了南宋面前。  不过,赵构同志并不热衷于搞什么北伐复国,所以机会悄悄地溜走了。  等到赵昚执政政权时,窝斡同志的契丹军队早已被完颜雍整得毫无还手之力,完颜雍很快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赵奢了。  赵昚同志很着急,他很想在完颜雍对付窝斡的时候发动北伐,使得完颜雍南北不能相顾,但很可惜,北方传来的消息是窝斡已经被俘,满门抄斩。  不过赵昚同样也得到了好消息,那就是窝斡同志的两位得力部将扎八和括里成功地摆脱了金国军队的追击,终于逃入了南宋的怀抱之中。  南宋方面一向是非常喜欢收留这些金国的敌人,而且在扎八和括里的带领下,南宋军队居然还渡过淮河,攻占了淮河以北的海、泗、唐、邓四州。  这对赵昚来说,绝对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北伐还未开始,便已经轻而易举地收复失地了,所有陕川前线的一切不愉快很快就烟消云散了,难道一切都预示着他将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吗?  赵佶老师曾经也做过这种美梦,不过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恶梦,赵构同志不敢做这种美梦,最终平平谈谈了完成了他的皇帝使命。  赵昚有他自己的雄心壮志,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再次实现自己先祖赵匡胤的不朽功绩,所以他必须先出招了。  公元1163年,金国大定三年,南宋隆兴元年四月,赵昚任命张浚北伐军总指挥,率领北伐大军浩浩荡荡向淮河北岸进军。  从三十年前的富平之战到三十年后的隆兴北伐,张浚虽然年过六旬,但北伐复国之心不死,不过他面临着和赵奢相同的尴尬问题,手里没人,准确的说是没有猛人。  采石渡口的‘夺命书生“虞允文毕竟是个文人,采石大战能够获胜更多地是凭着运气,你让虞允文真刀真枪地去打攻坚战,绝对是不行的。  矮子里面拔将军,张浚煞费苦心地选择了两位北伐军主帅,一位是曾经大闹陕西的异域英雄李显忠,另一位则是参加过江淮大战的邵宏渊。  但张浚的北伐大军似乎从踏出北伐的第一步开始,便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一支北伐大军同时任命两位主帅,到底谁听谁指挥?  信心十足的张浚似乎并没有把这个问题当作问题,隐患终于种下了,等待它爆发的那一天,那么就是张浚北伐大军的终结之日!    
  最近工作较忙,休息
  四、金国“双塔奇兵”的反击  
赵昚有的是信心爆膨的雄心壮志,而完颜雍有的则是能屈能伸的韬光养晦。  当皇帝光靠雄心壮志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时刻还得能屈能伸、隐忍不发!  完颜亮扔给完颜雍的金国摊子远比赵构移交给赵昚的南宋江山烂得多!  一方面,完颜亮毙命瓜洲城怔,江淮前线的六十万大军群龙无首,如鸟兽散,金国的江淮防线如同虚设。  另一方面,由于完颜亮种下的恶果,导致河北的汉族农民和西北地区的契丹农牧民反抗不断、愈演愈烈,甚至威胁到了完颜雍的统治。  “赋役繁兴、盗贼满野、兵甲并起、万姓盼盼、国内骚然,老无留养之丁、幼无顾复之爱,颠危愁困、待尽朝夕”。  这就是我们的完颜雍所面临的一片混乱局面,所以他在即位后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必须是拨乱反正,稳定政局。  南宋的朋友们:完颜亮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是不得人心的,既然完颜亮同志也已经为此付出生命代价了,那么我们也就不再追究你们的刑事责任了,让我们暂时和平吧。  大定元年(公元1161年)十二月,完颜雍及时派出了以元帅左监军高忠建为代表的使者团,亲自出使南宋,并提出“停止战争、归还完颜亮所占领的南宋领土”的妥协要求。  说到底,毕竟是金国打了败仗,而且败得一败涂地,再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而且西北的窝斡正在不停在骚扰完颜雍。  所以聪明的完颜雍知道目前最好的方式便是向南宋妥协示弱。  但南宋方面的反应是没有什么大的反应,既不想和平,也不想继续扩大战争,该打的地方继续打、比如陕川战场,该停的地方继续停、比如荆襄战场。  不过,南宋方面乘着金国主力大军南撤之际,还是乘势夺回了江淮流域的大片领土,甚至还将北进的战火燃烧到了淮北河南附近。  比如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二月,南宋攻金国唐州、汝州,三月南宋攻金国蔡州等等。  乘着邻居家新丧主人,家境不稳,乘机侵占点邻居家的土地,这应该是历朝历代皇帝们都喜欢干的事情,赵构算不上什么慈善家,当然也不会可怜完颜雍。  所以完颜雍还得忍耐,因为西北的窝斡同志还得不停地给自己找麻烦,“攘外必先安内”,有时候其实是一个正确的观点,不解决窝斡问题,就无法解决南宋问题。  因此,面对南宋军队咄咄逼人的攻势,完颜雍采取的灵活机动的守势,你进我退,你退我进,虽然表面上我处于被动,但你也休想占大便宜。  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九月,窝斡问题终于宣告结束,完颜雍的安内战争基本宣告结束,那么攘外战争正式宣布开始。  半年多的妥协示弱已经让完颜雍感到相当难受,因为他并不是一个懦弱胆小的皇帝。  有时候要伪装自己其实是件很痛苦的事情,看到自己的国家在危难时刻被邻居欺负,完颜雍其实比谁都难受和着急!  一方面,他使命完颜璋入陕协助徒单合喜发起对陕川战场的攻势。  而另一方面在正面战场,他命令刚从窝斡征讨战中得胜回朝的两位猛人仆散忠义和纥石烈志宁继续担任南征军正副元帅,率兵十万陈兵淮河,目的便是向南宋方面施加压力。  金国的“双塔奇兵”组合开始出场亮相了!  忠义和志宁是一对战场上的好搭档,二十年前,两位年青人跟随金国战神兀术参加了金国与南宋之间的第二次大规模战争。  那是个南宋猛将如云、将星耀眼的疯狂时代,而当时的金国人才匮乏、将星凋零,所以根本无法同强大的南宋军队抗衡,如果不是靠赵构同志帮忙,战神兀术和金国军队将败得一无是处。  二十多年岁月的时间,足以将战争的硝烟抹去,但时过境迁,南宋和金国的实力对比却发生了令人无法置信的改变。  南宋方面目前却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境地,一个老张浚,再加上李显忠和邵宏渊,这便是赵昚能打出的最强组合了。  而我们来看看金国方面,忠义和志宁组成了金国的“双塔奇兵”,这个强大的组合已经在对窝斡的战争中得到了实战考验。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金国的年青将领团结在“双塔奇兵”周围,组成了一个以“双塔奇兵”为核心的强大阵容,比如少年将军完颜襄、劳模将军徒单克宁、万户夹谷清臣、都总管孛鲁术定方等等,几乎就是讨伐窝斡的翻版阵容!  忠义和志宁的“双塔奇兵”准备反击了,不过完颜雍的一惯做风是先礼后兵,打仗是一回事,但打仗前的礼数必须做到位。    
  工作压力较大,休息
  顶,楼主辛苦,支持
  四、(2)  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十一月,金国南征军的副帅纥石烈志宁受主人完颜雍之命,向南宋的枢密使张浚同志发出了一道通牒。  通牒内容很简洁、很礼貌,但也暗中带着威胁。  “赵昚兄弟,既然我们都是新官上任,那么为何不能和平相处呢?你把以前侵占我们金国的领土归还我们,大家各自按照二十年前皇统和议的国家疆域进行治理,军队也都各自解除戒备。  “但是,如果你们不肯答应我们的合理请求,那么我们将战斗进行到底。”  先礼后兵,做到仁至义尽,这便是完颜雍的性格特点,比起穷兵黩武、无故寻衅的完颜亮来说,完颜雍所发动的战争在道义上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现在是你们南宋在侵略我们金国,淮河和秦岭是金、宋两国共同承认的国界线,你们既然已经越过国界,那我们就有义务进行自卫反击。  至于中原的领土以前是谁的,那我管不着,既然是我祖先打下的江山,我就必须寸土必争、寸步不让。  虽然中原的领土是完颜雍的父辈们从赵昚们手中抢来的,但对于完颜雍来说,那已经成为历史,目前金国的领土不能从自己的手中丢失,所以完颜雍必须发动针对南宋的反侵略战争。  张浚同志对志宁通牒的态度是大家可以座下来和谈,但和谈的时间能否延迟几天。  当然,张浚同志也绝不是被吓大的,虽然三十年前,他曾经被完颜雍的父亲完颜宗辅在富平县击败过,但面对完颜雍宗辅的儿子完颜雍,张浚感觉到还是可以进行忽悠和玩弄的。  所以,所谓的坐下来喝喝茶、谈谈话都是假的,因为张浚已经察觉到了完颜雍的反击力度,两大名将仆散忠义和纥石烈志宁陈兵十万于河南。  这是个令所有南宋将领们不敢轻视的超强阵容,所以张浚必须通过忽悠来争取时间进行军事布防,而在和忠义、志宁虚情假意的谈判期间,张浚同志暗中调集重兵于盱眙、泗、濠、庐州。  漫长的谈判、无言的结局终于令完颜雍察觉到了老狐狸张浚的阴谋,但是我们的小雍同志决定继续发扬自己先礼后兵的优良传统。  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正月,又是纥石烈志宁同志再次向张浚发出了通牒,不过是一道最后通牒。  最后通牒的内容和第一次大同小异,内容更加简单,直接要求张浚归还海、泗、唐、邓四州并继续交纳岁币,否则真的要刀兵相见了。  这次张浚同志决定不再搞忽悠战术,干脆来个托辞拒绝。  不好意见,小雍同志,最近海、泗、唐、邓四州治安混乱,我们必须要帮助你们金国整顿治安,所以暂时不方便交还,到于岁币吗,由于我们南宋方面最近财政困难,是否可以宽限几年。  说到底,我们的老同志张浚已经做好了针对金国“双塔奇兵”的军事部署,无须再和你小雍捣浆糊了,大家开门见山直接开打吧!  最后的脸皮也经彻底撕破,完颜雍对南宋方面不再抱有任何可能妥协的幻想,南征势在必行!  “双塔奇兵”开始出招了,纥石烈志宁命令部将蒲察穆徒、大周仁驻守虹县,两年前在江淮战场大出风头的万户萧琦同志驻守灵壁,所以将士们积粮修城、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发起对南宋的猛烈进攻。  不过,忠义和志宁这对“双塔”搭档还是低估了张浚的能量,其实张浚已经为南宋的北伐进行了将近大半年的军事准备,所以还未等“双塔奇兵”发挥威力,南宋的两大北伐军便先发制人,主动出击了!  以张浚为总指挥的南宋北伐军共分两路。  一路是异域神将李显忠率领的西路军,目标攻占灵壁。  另一路是萧琦同志的手下败将邵宏渊率领的东路军,目标攻占虹县。  李显忠同志俨然已经成为了南宋中生武将的杰出代表人物,自从二十多年前大闹西夏、陕川,威震西北以后,李显忠便成了赵构同志手底下的得力王牌。  但鉴于赵构同志实行的长期和平政策,李显忠同志基本属于天天练兵、却无仗可打的状态。  好不容易遇上了一次千年等一回的采石大战,运气欠佳的李显忠又没赶上高潮部分,风头全让夺命书生虞允文给占了!  所以一心想为国立功、光宗耀祖的李显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心情是相当郁闷的。  不过,对于天生喜欢打仗的李显忠说来,机会终于垂青了他,南宋的第二次北伐开始,李显忠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北伐军的统帅之一。  二十多年前的好运能够再次眷顾李显忠吗?上天不知道,他自己也不知道!  
    四、(3)  《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具体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行军打仗要学会对敌人进行忽悠和行骗,为了战胜对手有时候可以要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战术,比如忽悠、行骗、拍黑砖之类。  李显忠同志显然深谙此道,在二十多年前的陕西战场,李显忠先是忽悠了金国的陕西军区司令撒离喝一把,后来又行骗了西夏国的皇帝李乾顺一次,可谓是这方面的专家和天才!  二十多年后的江淮战场,李显忠决定故计重演,不过这次他选择实施“诡道”的对象并不是什么高层管理人士,而真是一名普通的金国将领,他的直接对手,金国在灵壁城的守将萧琦同志。  当然,萧琦同志也并不是位无名小卒,两年前的江淮战场之上,萧琦率领十万大军横扫淮东,曾经击败过刘锜和邵宏渊。  只不过史书的编撰者们似乎对这位仁兄怀有偏见,甚至在《金史》和《宋史》中都看不到这位仁兄的个人简历,类似萧琦的这种情况还并不少见,比如昔日战神兀术的心腹爱将韩常也是如此。  针对什么样的对象,才能实施什么样的诡道。  针对撒离喝,李显忠可以搞绑架,针对李乾顺,李显忠则改为行骗。  而针对萧琦同志,李显忠的诡道方式是“收买”。  某天某时,派心腹暗中向萧琦递交“收买”文件。  条件当然要极其诱人和优越,如果萧同志可以转投南宋集团,必然会得到比金国更为高级的官位职称、更为丰厚的薪资待遇、更为漂亮的美女美眉。  当然,李显忠知道这种“诡道”方式的成功机率很低,但越是成功机率低的方式,成功后的利润回报率越高。  如果失败,那也没有什么损失,大不了浪费点人工费和跑腿费,但是万一成功的话,那可就发大财了,不费一兵一座,不流一汗一血,就可以轻松得到灵壁城。  李显忠同志的运气还真的不错,因为对手萧琦同志居然抵挡不住高官、金钱和美女的诱惑,答应跳槽南宋集团公司。  李显忠丝毫不怀疑自己实施“诡道”的天才和能力,既然灵壁城已经唾手可得,他甚至开始作起恢复中原的美梦了。  攻占灵壁、北伐宿州、夺取汴京、连通关陕,这就是李显忠恢复中原的美梦,当然同样也是赵奢和张浚的美梦。  不过,当李显忠率领北伐大军信心十足地从濠州出地,渡过淮河,来到灵壁附近的陡沟时,李显忠发现一向忽悠别人的自己这一回却被别人给忽悠了。  因为,萧琦同志并没有按照他们所约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城池的交接和转让,相反萧琦同志却率领灵壁城内的精锐骑兵拐子马严阵以待,完全没有半点想要跳槽南宋集团的样子。  李显忠突然发现自己居然也被忽悠了,他不知道忽悠的作用其实是相对的,你可以忽悠别人,当然别人也能以其之道还其之身。  萧琦同志不是傻子,智商也没什么问题,当然不是那么容易被收买的。  所以他也和李显忠反过来玩了回忽悠,假装答应,事后反悔,玩你一把,你又能拿我咋样。  这种情景让我想起了《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和华夫人之间的搞笑对白。  唐伯虎:夫人,你居然说话不算数,你她妈的耍阴诈我。  华夫人:我就是说话不算数,你他爹的阴死你,气死你。  我相信,此时李显忠的心情和唐伯虎同学很相似,本想忽悠别人,却被别人忽悠,但又无可奈何。  唐伯虎虽然被忽悠,但最后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获得了成功。  李显忠虽然被戏耍了一番,但他丝毫没能受到情绪的影响,因为他本人对攻占灵壁、击败萧琦还是充满信心的。  既然搞收买失败,那就直接开打吧。  一声令下之后,李显忠率领的数度万南宋大军向萧琦的拐子马发起发了进攻。  拐子马一度是金国的特种部队、骄傲之师,但自己从被刘锜和岳飞相继击败后,拐子马成为了昔日的辉煌。  萧琦同志本人对南宋军队的战斗力还是相当熟悉的,两年前的那场辉煌胜利一直在他心中回肠荡气。  既然刘锜和邵宏渊都不是他的对手,那么久疏战阵的李显忠必然会成为他的下一个猎物。  在准备重温两年前辉煌胜利的美好回忆时,萧琦信心十足地率领自己的拐子马骑兵接受了李显忠的挑战!      
  不知楼主有没有好好看过《金史》和《大金国志》,因为楼主把绍兴和议时的南宋看的太强了,把金看得太弱了。
  最近出差,
  秦桧害岳飞,陈词老调  庸俗
  四、(4)    金国的特种部队拐子马在南宋人的眼中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武器,时隔二十多年后再拿出来吓人也只能是自吓吓人,更何况萧琦同志的对手是南宋目前的头号战将李显忠。  陡沟大战,耍阴招的萧琦被更会耍阴招的李显忠击败,当然曾经风光一时的萧琦同志并不是个轻易服输的人。  所以萧琦同志还要继续重温两年前的美好回忆,盛怒之下的萧琦将所有的主力全部背城阵队,准备同李显忠进行背城决战。  结果很失望、很严重,萧琦同志再次被李显忠击败,再次证明了如果要想耍阴招,同时必须得学会打明仗,在这方面李显忠的表现显然要好于萧琦。  因此,灵壁很快便被李显忠攻破,失魂落魄的萧琦同志无路可逃,最终被迫向李显忠投降。  如何对待降将萧琦是个非常讲究政治策略的问题,赵昚和张浚的雄壮北伐的主旨是以德服人、以理待人,尽管萧琦同志耍阴骗人,但你不仁,我必须讲义,萧琦同志得到了张浚的礼遇对待,后来被封为节度使。  对待降将尚且如此,那么对待灵壁城的原居民自然要更加显示出南宋朝廷的恩泽和惠赐,在这方面李显忠同志做的非常到位。  在进入灵壁城后,李显忠立即宣布了南宋朝廷的安民告示,欢迎大家回到南宋集团,希望大家继续安心工作,南宋集团肯定会保证大家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北伐的头一仗打得如此之顺利,令赵昚和张浚都未曾预料到,但喜事永远伴随着忧事同时发生,因为北伐东路军就遇到了麻烦!  邵宏渊在南宋的武将堆里可能连中游水平都排不上。  但可怜的张浚同志实在是无人可用了,邵同志好歹也参加过两年前的江淮大战,虽然战绩呵碜了点,至少也算得上是具备类似工作经验吧!  不过邵宏渊同志的运气显然要比李显忠差多了,虽然成功的避开了老对头萧琦,但邵宏渊既不擅长耍阴招,也不善于打明仗,所以北伐东路军对虹县的进攻毫无进展。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蒲察穆徒、大周仁的能力值高于萧琦,但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李显忠的能力值要明显高于邵宏渊。  看到自己的战友遇到麻烦,李显忠当然要出手援助。  对付蒲察穆徒、大周仁比对付萧琦要容易的多,不过李显忠帮助邵宏渊的方式还是耍阴招,派灵壁城中善言之降卒进虹县策反和游说蒲察穆徒、大周仁。  不知是降卒们的口才绝纶,还是李显忠同志的名气太大,总之经过李显忠这么一番折腾,蒲察穆徒、大周仁居然主动向南宋军队投降,李显忠不费一兵一卒轻松搞定虹县。  北伐居然如此之顺利,令所有的南宋将士们喜出望外、热血沸腾,当然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南宋的北伐东路军统帅邵宏渊。  我在前面提到过邵宏渊的致命缺点,“争强好胜、心胸狭窄”,身为北伐东路宫的统帅居然要靠自己的竞争对手来搞定自己的任务,这对邵宏渊来说是个天大的耻辱。  而且,邵宏渊还将心中的怒气发泄到了帮助过自己的战友李显忠身上,真正典型的恩将仇报。  一次偶然的事件,将两位重量级统帅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一位虹县的金国降将向李显忠举报,邵宏渊手下有位士兵擅自抢夺他的佩刀,希望能够对此违纪事件进行秉公处理。  北伐原来就是来解放中原将士和百姓们的,必须做到以德服人,以理待人,否则北伐如何成功。  对待违反军纪的行为,李显忠是毫不手软,所以李显忠很快便处斩那位违纪士兵。  本来也不算是什么大事,但原本就对李显忠心怀不满、心生嫉妒的邵宏渊认为是李显忠故意想让他难堪,两位统帅自此彻底闹翻,张浚的北伐美梦开始蒙上了一层可怕的阴云!  
  四\(5)  头顶压城阴云、脚踏江淮两岸,矛盾重重的南宋北伐军的好运还没终止,异域神将李显忠同志开始了自己晚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一段美好时刻。  携攻取灵壁、虹县之余威,李显忠向金国的南京汴梁府发起了进攻,中途第一站便是宿州府。  宿州就是今天的宿州,位于淮北平原中部,是江淮平原进入山东、河南的军事重镇。  前面窝斡故事中的两位超级男配角扎八和括里同志开始再次登台亮相。  扎八和括里都是非常善于忽悠的同志,在这一点上和李显忠同志都有相似之处,所以李显忠理所当然地把这两位活宝级人物吸收到了自己的北伐大军中,一是充当引路先锋,二是一起参谋军事,共同发挥忽悠的专长。  说实话这两位仁兄自从投奔南宋集团后确实为南宋集团做出了成绩。  首先是引导南宋乘乱攻占了金国的海、泗、唐、邓四州,然后在攻占灵壁和虹县的战斗中,帮助李显忠忽悠和大棒搞定了两座城池,三位金将,可谓劳苦功高。  因此,攻打宿州的战斗,扎八和括里还得继续发挥自己的能量。  首先通过忽悠加威胁加利诱、括里和扎八成功的游说河南路都统奚挞不也加入了南宋集团。  其次括里向李显忠分析了目前宿州城中金国军队的弱点,“北人恃骑射,战胜攻取。今夏月久雨,胶解,弓不可用。”  所以这两位活宝得出的结论是“上天保佑,南宋必胜。”  忠义和志宁在宿州安排的守将是归德尹术甲撒速、宿州防御使乌林答剌撒、万户温迪罕速可和裴满娄室。  这四位仁兄和李显忠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别的选手,而且其中宿州防御使乌林答剌撒甚至在以前的和平岁月中经常和李显忠进行商业交易,当然少不了经常接受李显忠的各种贿赂。  李显忠的贿赂岂是随便可以接受的,世界上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既然接受了李显忠的贿赂,那么必须在这场战争中全部给我吐出来。  以这样的一种平庸阵容如何去对抗神勇无比的李显忠,志宁对这四位部下的要求很简单,坚守宿州,等待援军。  很可惜,这四位仁兄平常在宿州城当惯了山大王,根本不肯服从志宁的约束,而他们压根没把李显忠和南军队放在眼里。  因此,当李显忠大军压城时,撒速和剌撒率领大军出城迎敌。  结果是军败、城陷。  不听领导话,结果很严重,四位仁兄的结局都很惨,剌撒被斩首,撒速、速可、娄室被免职并杖打。  南宋的北伐军再次获胜,李显忠出兵半月,连下灵壁、虹县、宿州,威镇中原,就连死对头邵宏渊也不得不佩服李显忠的军事才华。  好消息终于传到了临安府中,赵昚激动万分,亲自下诏嘉奖李显忠,“近日边报,中外鼓舞,十年来无此克捷。”  自从当年岳飞大破朱仙镇之后,南宋已经整整二十多年没有取得如此巨大的北伐功绩了,赵昚甚至自信的认为自己的雄心壮志必将实现,而李显忠则将立下不世之功劳。  几家欢喜,几家愁,正当南宋的北伐军势如破竹般地横扫淮北,剑指汴梁时,金国的双塔奇兵忠义和志宁终于要开始发起绝地反击了。  归根到底,还是轻看了张浚、忽视了李显忠,已经将材凋零的南宋居然还能发挥出如此巨大的能量。  靠着一个年迈的张浚和一个昔日的忽悠大王张显忠,难道金国真的要兵败中原吗?  忠义和志宁从来不相信幻想和猜测,他们只相信实力和事实,一年前讨伐窝斡的战斗中,面对顽强抗争的窝斡,这哥们曾经也对他们的获胜信心产生过怀疑和犹豫。  但最终,他们战胜了自己心中最大的敌人——自己的恐惧和疑惑。  这一次,他们面临着一个比窝斡更为强大的对手,李显忠。  永不服输是忠义和志宁的座右铭,前面已经为轻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那么以后必须重视这个可怕的对手。  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五月二十日,志宁亲率一万精兵从睢阳出发,目标夺回宿州。  自信永远伴随着志宁,当完颜雍派来的督军询问志宁军情时,志宁的回答非常自信和沉着,“皇帝大人不要担心,这场战争我们是必胜无疑,我现在担心的是李显忠会不战而逃”。  志宁的自信看起来有点狂亡自大,因为他似乎并不知道对手李显忠的真正实力,李显忠在宿州城的守军有约十万余人。  以一比十,志宁的牛皮吹得似乎太大了吧!  
  不知楼主有没有好好看过《金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个男人干一个女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