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尚且有没有没用的qq号,老了有何用

[转载]矫老师对大学的解读很提纲挈领,收藏了,经常学习。
[转载]矫老师对大学的解读很提纲挈领,收藏了,经常学习。
转载▼
.cn/s/blog_622e966c0102w73z.html
原文地址:作者:
标签:&&&&&&&&&&
08:52&阅读(4)
《大&学》&之解读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我倾向于认可“在新民”这个意思的版本。
《大学》第一句,开门见山,把求学、人生的总纲领规划了出来。
我们都知道,教育要引导好孩子树立起的三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这三观如果发生了扭曲,会导致一生心理的扭曲。
《大学》明确指出,一生求学,为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明明德,把自己内心天赋的明德发明出来,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出光明。
自己光明以后,要去“新民”,点燃别人心中的光明。最后一起“止于至善”。全体达到至善的境地。
西方教育学家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最高层次的哲人,思想都是相通的。
这文字背后蕴含的思想,是坚信人性本善。人人皆可为尧舜。
先知的人要觉醒后知者,先觉的人要觉醒后觉者。
这是上天赋予先知先觉者的任务。
要去觉醒多少人呢?
全体人类。
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
到死的时候也完不成。薪尽火传,以待后来者。
曾子曰:“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唯有这样自我期许的心灵才可以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一生。才可以度过百折不挠,永远充满希望的一生。
钱穆说:“只要我眼里有光明,世界就不黑暗。”
李大钊说:“只要你心中的光明不灭绝,世间的黑暗终有灭绝的一日。”
否则,一个错误的三观指导之下,人生可能险进无尽痛苦的深渊。而我们今天的教育,正在大批量生产这样的人物。请看下面故事中人物的痛苦。
&&&&大学即将毕业,三位学生分别去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辞行,不约而同地讲了自己的困惑:假如在未来的就业中遇到不适应的环境该怎么办?
  老教授没有正面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给他们提了一个问:有一只迷路的蜜蜂不小心撞入了厕所,你知道,这本不是它应该去的地方,在厕所里,蜜蜂很痛苦,面对恶臭的空气和粪便以及无所不在的苍蝇,它无时无刻不在挣扎着寻找离开的方法,而离开的可能性之小,也是超出想象的,只有万分之一的把握,因为所有出口都布满了足以致命的蜘蛛网。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你是那只蜜蜂,你会选择以下的哪种方式来应对?
  A、坚决拒绝认同自己所处的恶劣环境,以九死一生的勇气去面对几乎渺茫的希望,甚至不惜挣扎得肢残体破也要飞出去,到自己应该去的花园中,尽管逃出去之后,也不一定能够找到花园。
  B、对自己所处的恶劣环境进行冷静的评估和分析,计算出自己逃出去的几率如何?在清醒地明白自己逃出去与活下来之间的代价不成比例后,决定接受现实,尽管如此,你很清醒地知道你是蜜蜂而不是苍蝇和蛆,你每天要做的,除了让自己活下来之外,更多的则是和自己内心的坚持做斗争。内心的声音无时不在告诉你,你是一只蜜蜂,生活在厕所中是无奈而不情愿的事,我逃不出去,但有逃的愿望。虽然这愿意除了让你内心更痛苦之外,再无别的价值。
  C、在经历了痛苦的挣扎和对环境的冷静评估之后,你发现逃出去很渺茫,而挣扎除了让自己身心受折磨之外便再无别的意义,于是选择了对现实的认同,从心灵深处,将自己先前作为蜜蜂时树立起的世界观彻底放弃,而选择更接近现实的审美观,让自己放弃鲜花是香的而屎是臭的;蜜蜂是可爱的而苍蝇是讨厌的之类的既成观念。学习与苍蝇为伍,把粪便当成美食,由最初的不适应到逐步适应,最终发展为爱之若狂。最后,干脆和苍蝇小姐结了婚,在厕所的一角筑下一个爱巢,生下一大堆蛆虫,在食之不尽的粪便中度过并不太长的一生。
  因为是个游戏题,三个同学心无顾忌地做出了自己觉得合适的答案。老教授用信封将它装了,封存起来,放入到一个装满了各种相同信封的箱子中。
  多年后,在一次校庆聚会上,老教授又遇到这三个同学,聊起了近况,也聊起了那次游戏。
  老教授说:在我看你们的答案之前,请你们先告诉我你现在在干什么?
  学生甲答:我在一家私立学校当外语老师,这是我留学回来之后干的第八个工作,我一直在寻找和适应当中,但总觉得无所适从。
  学生乙答:我在一个局级机关里当小科长,每天被一些我聊杂事和人事争端搅得不胜其烦,苦恼得很。
  学生丙答:我在一家国企当老总,小小挣了些钱,日子还算可以,几乎没有不适应的感觉。如果说有,那也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老教授笑着说:不用再看,我也知道你们当年选择的答案了。在此之前我已连续做了十年实验,基本上没什么出入,小蜜蜂们,你们的生活状态,直接决定于你对现实这个大厕所的态度。
  三个同学有些不信,纷纷要求印证。
  老教授指着他们三个说:你们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选的是A、B、C。
  打开箱子,取出当年封好的信封拆开印证,果然。
『2』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
人性如水,变化不定。一定要知道“止”于何处,才能定,静,安,虑,得,才能进行真正的学习,拥有真正的成长。
知道生命的最高追求是止于至善,是对德性的追求,就知道不用为了分数而去学习,不用为了攀比而去学习,不用为了虚荣而去学习,不用为了父母老师的面子而去学习……
学习,只是为了增长德性而学习。
离开了德性的增长,没有学习。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要知道事物的根本,重点,核心在哪里。事物的表面在哪里。事物的开端在哪里。终结在哪里。这样才能“近道”——靠近人该走的道路上。
『4』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那么,本末、先后究竟应该怎样安排呢?
无数代的中华民族的祖先牢牢地记住了上文这个先后规律。
其中要诚意,正心,修身,把握住了内在的根本,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为了诚意,先要格物、致知。
如何能格物,如何能致知呢?致知又如何带来“诚意”这样了不起的效果呢?
请看稻盛和夫的格物致知——
拼搏在当下这一刻——自然界任何微小的生命活动都在无声中告诉我们这个真理。比如,北极圈的冻土地带,众多植物趁着短短的夏季一起发芽,尽量多开花,多结果实,让短暂的生命活得精彩。
&&&&为此,它们在漫长的冬季里拼命储备,努力把自己的生命延续给下一代。真可谓无杂念、全心全意活在当下这一刻。
&&&&非洲干旱的沙漠每年也会下一两次雨,每逢天降甘霖,植物也是迅速发芽,急急开花,就在短短的一两周内结子留种,然后就一直在酷热的沙中忍耐,等候下一次的降雨,让新一代的生命繁衍下去。
&&&&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在规定的期限内,紧紧把握自己生存的每一分每一秒,拼命活在当下这一刻,才使渺小的生命可以延续。花草尚且如此,我们人类岂能落后。我们必须抓紧每一个今天,“极度”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人生。
&&&&我认为,这应该是我们对宇宙的承诺,宇宙让我们降生于世,并赐予我们生命的价值。同时,这也是我们人生的戏剧能称心如意、淋漓尽致演下去的必要条件。
请看蒙台梭利的格物致知——
大意:大自然的一切生命,都不是为自己生存,都在为别的生命做贡献。
所以,人类也不能自私。应该奉献。相互帮助。相互成就。
(原文待查)
『5』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诚。意诚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齐。家齐而後国治。国治而後天下平。&『6』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台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就是中国祖先的智商。为了配合理解这个智商的高度,我们来看看下面这篇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碑文,或许更能更深刻地理解。
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是英国著名大教堂之一,教堂内除了有许多礼拜堂外,还安置无数名人墓碑,包括丘吉尔、史考特、莎士比亚、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在内的政治家、诗人、艺术家等人士,以及许许多多的无名战士都在此安息。2011年4月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也在此大婚。
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十分普通的墓碑,精糙的花岗石质地,造型也一般,同周围那些质地上乘、做工优良的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二十多位英国前国王的墓碑,以及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名人的墓碑比较起来,它更是一块十分普通的墓碑,没有姓名,没有生卒年月,甚至上面连墓主的介绍文字也没有。
但就是这样一块墓碑,却是名扬全球的一块著名墓碑,每一个到过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人,他们可以不去拜谒那些曾经显赫一世的英国前国王们,可以不去拜谒那些诸如狄更斯和达尔文等世界名人们,但他们却没有人不来拜谒这一块普通的墓碑。他们都被这个墓碑深深震撼着,准确些说,他们都被这块墓碑上的碑文深深震撼着。
当年轻的曼德拉看到这篇碑文时,他顿然有醒醐灌项之感,声称自己从中找到了改变南非甚至整个世界的金钥匙。回到南非后,这个志向远大原本赞同以暴抗暴来填平种族歧视鸿沟的黑人青年,一下子改变了自己的思想和处世风格,他从改变自己、改变家庭和亲朋好友着手,历经几十年,终于改变了他的国家。
在这块墓碑上,刻着这样的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然而,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真的,要想撬起世界,它的最佳支点不是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不是别人,它的最佳支点只能是自己的心灵。
要想改变世界,你必须从改变你自己开始。要想撬起世界,你必须把支点选在自己的心灵上。&
曼德拉,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成功地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于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总统。曼德拉曾在牢中服刑了27年,在其40年的政治生涯中获得了超过一百项奖项,其中最显著的便是199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7』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以上碑文可证明这句话。
印度电影有一句经典台词——追求卓越,成功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就道明了这种厚此薄彼的高度智慧。
而我们的古人,进到智慧的更高一层——
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卓越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用最多的精力,厚待生命中最根本的东西。很多东西会追随而来。
第一章&『1』康诰曰,「克明德。」&『2』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3』帝典曰:「克明峻德。」&『4』皆自明也。&&
这一章,是在讲“明德”。《大学》是曾子做的。但曾子也是“述而不作”。只传述古人的智慧。
《康诰》,记载的是周成王任命康叔治理殷商旧地民众的命令,曰:“能够光明自己的美德。”
《太甲》,记载的是伊尹归政太甲时对太甲的嘱咐,曰:“顾念上天给你的明德。”
《帝典》,指《尚书》中的《尧典》,记载帝尧的德行,曰:“能够光明伟大的德性。”
第二章&『1』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康诰曰,「作新民。」&『3』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4』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这一章,实在讲“自新”与“新民”。也是述而不作。
汤王在自己洗澡的盆子边刻上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督促自己天天进取,不断更新。
《康诰》中讲“作新民”。
《诗经》讲周文王禀受天命,昭示天下:“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自新又新民。”
第三章&『1』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2』诗云,「缗蛮黄鸟,止於丘隅。」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3』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4』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5』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这一章在讲止于至善。首先要知止。直到生命追求的重点,然后才有修身的可行性。
第一句,邦国有自己的“止”。
第二句,黄鸟有自己的“止”。
第三句,周文王止于“熙敬”。熙,光明。敬,敬重。文王以这两个美德赢得了百姓的永久爱戴。
所以,为人君&;为人臣&;为人子&;为人父&;与国人交,&&
每个身份的人都有自己的“止”。
第四句,《诗经》说,&“看那淇水的河湾,绿竹婀娜郁郁葱葱。斐然文雅的君子啊。像切磋过的象牙,如琢磨过的美玉般纯美无暇。庄严而又敬畏,显赫而有威仪。斐然文雅的君子啊,让人始终难以忘怀!”
像切磋过的象牙,指他勤于学问,励耘大道;
如琢磨过的美玉,指他修身养性,追求日臻完美;
瑟兮僴兮,指他心存敬畏,态度谨慎;
赫兮咺兮,指他行有威仪,尽善尽美。
不可谖兮,指的是民众景仰爱戴他,始终难以忘怀。
这里指出君子最终“止”于的境界——至善。成为子孙后代做人的楷模,永远不会被遗忘。
像这首诗歌中赞美的卫武公。
第四章&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孔子说:“如果百姓有了争执,来我这里争讼,那我和别人一样,没有什么好办法。如果说我有什么智慧的话,我就是能教化他们,使他们懂得礼让,不再争讼。”
现在很多教育专家心理专家,特别会指导家长应对青春逆反期孩子的问题。这些专家都成了著名专家。
而孔子说:“怎么应对青春逆反期,我和普通家长一样。我能做到的,是让青春逆反期不出现。正常教育之下,青春期不应该逆反,而应该十有五而志于学。”
第五章&『1』此谓知本。&『2』此谓知之至也。
在问题出现之前就把问题避免,这才是真正高明的智慧。
&分享故事——
根据典记,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魏王大悟。& 
&第六章&『1』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2』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後厌然。&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3』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这章解释诚意。
现在我们对“诚”的理解,基本是西方的理解。
诚,基本上就是不撒谎,不骗人的意思。
所以有的人会很委屈。
“我”明明有真诚的美德,却被别人讨厌。还没有圆滑虚伪的人受人欢迎。
但是,在《中庸》中专门解释过这个“诚”——天之道。
“诚之”,把天道表现出来就是“人之道”。
诚,就是天人合一的状态。
是“人的美德”完全符合“天的美德”的状态。
在这种“诚”之下,甚至撒谎也可以是一种天经地义的权变。
《论语》中记载,“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弟子有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宁斗而死。”
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
与之盟,出孔子东门。
孔子遂适卫。
子贡曰:“盟可负邪?”
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途经蒲邑,遇到卫国大夫公孙氏占据蒲邑反叛,蒲邑人扣留孔子。有个叫公良孺的弟子,带着五辆私车随从孔子。他为人长大贤能,又有勇气力量,对孔子说:“我昔日跟着您在匡遭遇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遭遇危难,这是命啊。我与您再次蒙难,宁可搏斗而死。”搏斗非常激烈。蒲邑人恐惧,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去卫都,我们放了你,”孔子和他们立了盟誓,蒲邑人将孔子放出东门。孔子接着前往卫都。子贡说:“盟誓难道可以背弃吗?”孔子说:“这是要挟订立的盟誓,神是不会理睬的。”
这种诚,维护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话”,而是天与人之间的“真道。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因为天命给我们美好的本性,所以我们热爱与天道统一的一切美好事物和美好品质。这是我们的本能。
只是我们后天培养起来的世俗之心,往往掩盖了这个本能。令我们不自觉地做了很多错事。
诚意,就是让我们回归天赋本性,直面它的感受。
像厌恶的气味,像喜好美好的容貌,我们只有完全听从内心本性的声音,才能“自慊”——心安理得。
诚于中,形于外。德润身。
内心的活动,最终会塑造我们的形体。
曾子说:“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说到底,还是要修炼内心才能达到。
第七章&『1』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2』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3』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这一章在解释正心。
“身有所”……,其实应该是“心有所”……
心有所愤怒,恐惧,好乐,忧患,都就没有办法让心正。
举例,一个人,心中在愤怒领导扣了他的工资,或者在恐惧明天要下岗,或者迷恋刚发的厚厚的红包,或者忧患领导或许会不喜欢他,那么他的心没有办法感受到路旁一棵小草中蕴含的生机,传达的宇宙的奥妙。
要想让心灵达到修身的状态,一定要宁静,安详,平和,喜悦,知足,才能让自己处在“天之子”的生命状态之中,才能睁开眼睛看到自然中万事万物寓意出来的真理。
《复活》开头这样写道——
尽管好几十万人聚居在一小块地方,竭力把土地糟蹋得面目全非,尽管他们肆意把石头砸进地里,不让花草树木生长,尽管他们除尽刚出土的小草,把煤炭和石油烧得烟雾腾腾,尽管他们滥伐树木,驱逐鸟兽,在城市里,春天毕竟还是春天。
阳光和煦,青草又到处生长,不仅在林荫道上,而且在石板缝里。凡是青草没有锄尽的地方,都一片翠绿,生意盎然。桦树、杨树和稠李纷纷抽出芬芳的粘稠嫩叶,菩提树上鼓起一个个胀裂的新芽。寒鸦、麻雀和鸽子感到春天已经来临,都在欢乐地筑巢。就连苍蝇都被阳光照暖,夜墙脚下嘤嘤嗡嗡地骚动。花草树木也好,鸟雀昆虫也好,儿童也好,全都欢欢喜喜,生气蓬勃。
唯独人,唯独成年人,却一直在自欺欺人,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他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不是这春色迷人的早晨,不是上帝为造福众生所创造的人间的美,那种使万物趋向和平、协调、互爱的美;他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发明的统治别人的种种手段。&  
——这一段文字,可以深刻地现示“心不正”的结果。是一个正心之人对“心不在焉”之人的深刻怜悯。
苏东坡有一首诗曰:“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广长舌,是指佛的舌头,佛因为从不说诳语,所以舌头很长,伸出来,能把整个脸都盖到。
清净身,是形容佛身清净,无诸染垢。
 翻译:.佛陀的声音遍在大自然中,生灭潺潺的流水声,就是佛陀的说法声。青草翠木便是佛陀清净的法身!
  佛性乃是一切生命最根本的属性,是最持久的金刚不坏之性,它在你身上、在自然草木身上,都可以说无处不在。你静下心去体悟,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心灵的镜子,引导你回到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心中潜藏的珍宝。
  一夜之间,佛陀通过万物所说的法,就已经是不可尽数了。我们在万物之间悠游,就如同掉进了佛法的宝藏中,身边充满了无价之宝,简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呢,无论拿到哪样,都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而那些入宝山去空手回的人,不说自己看不到身边的宝藏,却只会抱怨自己命苦,终日陷在烦恼中,一再错过真正的珍宝,一再迷失自己的真心,他们难道不可怜吧?&我如何才能让他们理解这其中的奥妙呢?
这又是一个“正心之人”对“心不在焉”之人的深刻怜悯。
最终写出有价值的文章的人,一定是那个“心正”之人。
能做成一个有价值的人,更要是“心正”之人。
第八章&『1』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2』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3』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这章节是解释“修身”。
一个家长,如果修身成功,应该有一颗正心,与天地同等胸怀的心,他会“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知道人人都可以为圣贤,而人人尚且没有成为圣贤,
所以,他会对“好者,恶者”以同样的期望,同样的引领。他知道值得喜爱的那个人也没有成圣贤,还需要修炼。那个被厌恶的人,其实心中也有圣贤的种子,外表这些缺点不是他的本质。只要给以引领,假以时日,同样可以成圣成贤。
如果修身不够,不能用一颗正心来看待亲爱的人,以自己的私人情感将家族中人分成贱恶之人,畏敬之人,哀矜之人,傲惰之人,那么他就会“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
对喜爱的人,总想让他活,对不喜欢的人,总想让他死。不知道去引领和提升。通过“新民”这一条路,帮助每个人都成为圣贤。
对自己亲爱的人,行为有偏差。不知道去引领和提升。比如妈妈溺爱孩子。可能两三岁的孩子骂了妈妈一句,打了妈妈一下,妈妈还去亲他的小嘴小手。岂不知已经把不孝的种子种在孩子的生命中了。
对自己贱恶的人,行为有偏差。比如王夫人对晴雯。
对自己畏敬的人,行为有偏差。比如贾宝玉对父亲。贾政对贾母。
对自己哀矜的人,行为有偏差。比如一个家中有一个残疾的孩子,大家都哀怜他,对他格外宽容,甚至纵容,这个身体残疾的孩子最终会成为一个灵魂也残疾的孩子。
对自己傲惰的人,行为有偏差。很多离婚的人,理由都是瞧不起对方身上的缺点。造成妻离子散的结局。
第九章&『1』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2』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後嫁者也。&『3』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4』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後求诸人。无诸己,而後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5』故治国在齐其家。&『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於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国人。&『7』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国人。&『8』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9』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这一章讲齐家。
要齐家需要一个家长什么样的品性呢?
孝,悌,慈
要治国需要一个君臣什么样的品性呢?
孝,悌,慈。
有孝的品性就可以用之事君。
有悌的品性就可以用之事长。
有慈的品性就可以用之使众。
国君保育子民,与家长保育孩子需要同一种心——“如保赤子”。
将保育孩子的心,推广开来,延及到百姓身上,就可以保育天下万民。
就像女孩子出嫁,养育孩子,是没有经验可以依凭的。只能靠一颗天生的慈母心。
国君养育国民,也没有经验可以依凭,只能靠一颗天生的慈君心。
但是,这就已经足够了。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一个国君贪污,追求钱财,而要求他的子民清廉,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季康子贪污,希望他的子民不要偷盗。
为了治理偷盗,他想靠刑罚,杀一儆百。
可孔子说:“你不用杀,只要你做到不贪就行了。”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恕,如心。
推己心及人心。
将人心待如己心。
自己能做到的,再要求别人做到。
自己完全修身好了,再批评指导别人。
治国,只是将齐家的品德“推而广之”而已。
不能推己心到人心,还想教导好他人,是不可能的。
三首《诗经》都证明了齐家而后治国的这个道理。
第十章&『1』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契矩之道也。&『2』所恶於上,毋以使下。所恶於下,毋以事上。所恶於前,毋以先後。所恶於後,毋以从前。所恶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恶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谓契矩之道。&『3』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4』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
此章讲治国。
上,即国君,有什么品德。百姓就有什么品德。
国君有契矩之道——是百姓的规矩准绳。
所以,国君要更实行好“恕”道。
推己及人。
关爱上下前后左右的每一个人都像关爱自己。
这样就能让天下人都拥有爱心。也就是治好了天下。
正面的例子:诗经赞美堪为“民之父母”的君子。
反面的例子:诗经批判的“师尹”。
《诗》:那高峻巍峨的南山,山石超拔耸立,大名鼎鼎的周太师尹氏,人民都在注视着你。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说的是,作为,一定要有爱民如子的能力,一旦行为偏差,就会被“天下戮”。
『5』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於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诗经》说:“殷朝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还是能够与上天的要求相符的。请用殷朝作个鉴戒吧,守住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就是说,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
『6』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7』德者本也。财者末也。&『8』外本内末,争民施夺。&『9』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10』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我的理解,这一段是反驳治国看重财的低俗论调。
讲清楚“德”与“财”的关系。
因为前文一直在讲德,德,德。
作者坚信,德为根本,一定会长出财的枝繁叶茂。
无德而聚敛的钱财,是违背常理正道而入的。“悖而入”,一定会“悖而出”。
『11』康诰曰,「惟命不於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12』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13』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14』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康诰》,《楚书》,舅犯(晋文公重耳的舅舅,是重耳的头等谋士),《秦誓》,这些古籍、圣贤,都教导为国者先要有德。以道、以德、以善、以仁亲为先。
秦穆公所做的《秦誓》中说:“一个大臣,品性忠厚,即使他没有其他本领,只要他的心地美好,能容忍,看到别人有本领,就好像自己有。看到别人有圣贤美德,心中就喜好。不只是口中这样说,心中实在能包容。这样的大臣就能保育我们的子孙黎民,对国家有利。反过来,一个不能容贤的大臣,嫉妒有本领有贤德的人,处处设置障碍不让有贤德的人升迁,就不能保育我们的子孙黎民,实在是危险。”
『15』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16』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1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命也。怠慢。
过也,过错。
人人都爱仁人。渴望仁人能在高位。
所以,国君应该顺应这个民心。提拔仁人。贬退小人。
如果与天下人心相违背,悖逆了人性,灾必定上身。
『18』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19』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20』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21』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22』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於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23』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仁义一定会带来财富。而财富,又只有用来塑造自身的品格时才是最有价值的——“以财发身”。为财富而财富,以身发财,是愚蠢小人的选择。
只追求财用,而忽视了仁义,一定会带来灾害。
在上位的人应该提倡仁,下位的百姓就会有义。有仁有义的国家,才有真正的府库财。因为在上位的爱民如子。在下下位的敬君如父。上下一体,才能长治久安。
对于国家来说,宁可有偷盗之臣,让国家失利,也不要有聚敛之臣,让百姓失利。
在上位执掌国家的人,如果离开了德,而一味追求财用,一定是因为有大臣中的小人挑唆。国君一旦有了这样私利的心,再有善者来教导他仁义,国君也听不进去了。灾害一定会不可阻挡地到来。
所以,治国最根本的原则是,以义为利。不能以利为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没有没用的qq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