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剧情的剧情里地球咋样了?毁灭了

你现在的位置
>> 百变金刚 背景故事:地球遭到毁灭打击后
> 百变金刚 背景故事:地球遭到毁灭打击后
百变金刚 背景故事:地球遭到毁灭打击后
13:46:07来源: 网易作者:
  1、浩劫临近
  公元2010年&公元2029年  
  2011:12月,远东共和国收复离岛完成统一,经济再次进入高速发展期。
  2013:远东共和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22:能源价格高涨,寻找新能源的浪潮再次席卷全球。远东共和国除了在传统能源领域加大研究力度外,也开始将太空列入潜在的能源供应地,远东共和国的第一个太空站升空。
  2027:远东共和国5名宇航员首次登陆月球,承载这次任务的小型空天飞船标志着远东共和国开始扮演航天科技的领头羊角色。
  公元2030年&公元2049年  
  2030:按年GDP总量来算,远东共和国成为世界第一个经济大国。
  2047:大规模恒星风暴爆发,太空中的各种航天器受到波及,该事件促使全球加快空间研究,远东共和国在保持太空的同时,依然在挖掘传统核能的潜力。
  2049:电能无线传输技术得到普及。同年底,吸收能力更高的新型太阳能电池板研制成功。太阳能利用进入新的阶段。
  公元2050年&公元2069年  
  2053:远东共和国人均收入按购买力计算跃居世界第五,国家GDP占全球总量的1/3。
  2061:全球掀起了新一轮的太空探索热,这次的主角则是永久性基地,而月球则是首选地点,远东共和国是首先在月球建设永久性基地的两个国家之一。
  2066:3月,远东共和国研制成功单机功率100万千瓦的核反应堆,大型航天器的开发成为了可能。11月,全球第一个以收集太阳能为目的的实验卫星发射升空。
  公元2070年&公元2089年  
  2070:远东共和国人均GDP达到4.1万,跃居人均收入世界第一。远东共和国的机甲研制项目启动。
  2074:远东共和国核动力星际飞船问世,并实现光速飞行。
  2079:地球能源组织OPEC宣布,世界原油储量仅够全世界20年之用,而核能研究也进入瓶颈期,能源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受到重创,各国纷纷加紧开发新能源。
  2080:新能源开发合作组织(Organization of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operation,简称OC)成立,远东共和国是会员国之一。ONEDC将太阳能开发列为首要目标,并成立了新太阳能研究小组。
  2082:ONEDC的联合太空特遣队进入太空,开始在金星附近筹建大型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并在月球建设电能接收基地。远东共和国开始火星基地建设,其他国家紧随其后。
  2089:远东共和国的月球基地建成,第一批星际移民进驻,其他国家的基地也相继完工。为了应对新的环境给探索带来的不预测性,远东共和国各成立了新的应对研究小组,主要集中于保护太空人的机甲。其他几个世界大国则集中力量,希望能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
  公元2090年&公元2109年  
  2091:金星太阳能电池阵列完工,电能开始输送到地球,发电量占全球当年的0.03%,利好消息让世界经济再次进入高速发展期。远东共和国开始土星基地的建设,同时,第一款实用性机甲在远东共和国的土星基地建设中投入试用。
  2100:远东共和国火星基地建成。机甲科技也已开始进入民用领域。
  2105:在远东共和国的带领下,全球移民外星的人口已经达到2亿。占全世界总人口的2%左右。
  2109:现有技术对太阳能的吸收利用率已达到最大上限,而探明的核矿储量也进入了纯消耗期,如果没有新的途径,能源危机将继续困扰全球。
  2110:因研究进展缓慢,ONEDC重组了太阳能研究小组。与此同时,地球可开采的铀矿已经不多了,为此,远东共和国加紧了在外星的探索行动,并建立了更多的外星基地,触角逐步触伸到太阳系外。
  公元2110年&公元2129年  
  2116:在柯伊伯带的远东共和国队传回的消息,大大缓解了世界各国焦虑的心情。在这个以某种未知结晶体为主要形态的小行星带上,蕴藏着大量更为稳定高效的核物质。
  2118:远东共和国接收到第一份新核物质样本,并将一部分提供给了ONEDC。
  2119:ONEDC宣布,&新太阳能计划& 因某些原因而暂停,恢复时间待定。
  2123:在新核物质开采顺利的情况下,远东共和国新核能开发启动,主要目标为两个,一个是核反应堆小型化;二是超大功率核反应堆,功率可以提高到1亿千瓦。
  2128:&新太阳能计划&已经完成理论研究,进入可行性论证阶段。
  公元2130年&公元2149年  
  2132:地球圈太空科技论坛开幕上,&新太阳能计划&的负责人洛基博士,提出了加速利用太阳能的&珥射线计划&&&&新太阳能计划&升级版本。该计划利用射线发生装置刺激太阳外层向目标方向更多热能,由空间站的接收装置阵列接收这些热能并进行转化存储,最终使得太阳辐射的发散能源集中化,可以被人类最大限度的利用。由于这个设想如果成功,将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因此该计划引起全球关注,ONEDC最终决定中止新太阳能计划,直接进入&珥射线计划&的可行性论证。
  2138:在论证过程中,不断有科学家对计划中最关键的步骤&&人为刺激太阳以让其释放更多能量&&提出质疑,计划因此在世界各国引发争论,一派认为计划是安全可靠的,且一旦成功将彻底解决能源问题;而另一派认为外部刺激是有违自然规律的,会引发灾难。双方观点对立,论战持续了几年。
  2139:更为安全的小型核装置在远东共和国问世。ONEDC召集的由近百个国家组成的&珥射线计划&项目经过3年的论证和实验,正式立项。
  2143:远东共和国超大功率核反应堆研制投产,单机理论最大功率可达1.3亿千瓦。
  2146:&珥射线计划&竣工,太阳提供的能量源源不断的输入地球和太空基地,这些能源被称作&新太阳能&。有了廉价能源做后盾,地球科技得到飞跃,各种利用&新太阳能&的新型产品面世。
  2147:远东共和国小型的核反应堆已经应用到机甲制造,第一艘巨型的星际穿梭机也已下线,可以一次性将几千全副武装的特遣队送入太空。
  2149:太阳的异常活动频繁起来,太阳能接收阵列却频繁出现故障。但&珥射线计划&倡议人和主持者洛基博士却没有对这些危险信号采取应对措施,公众也毫不知情。
  2149:8月,洛基博士因病辞去&珥射线计划&主管工作,后与家人迁居外星,下落不明。
  2、黑暗年代
  2150年的第一个星期二,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气氛中,灾难降临了。
  太阳发生异变,&珥射线计划&中的太阳能接收阵列出现严重故障并爆炸。强大的太阳辐射和热能在太空中肆虐,太阳系内到处是高温和巨大的火球雨,地球的大西洋两岸被火球雨袭击,巨大海啸和漫长的雨季使土地被淹。海平面上升后的地表只占地球的不到5%,仅存的大陆是由原远东中西部和中亚高原构成,其中远东共和国祁连山脉到云贵高原及以西的大片陆地得以保存,幸存者中绝大多数为生活于此的华人。气候迅速恶化,幸存者陆续逃到远东共和国的中西部,这里有大量的军事基地和研究所,成为了这些幸存者最好的避难所。这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二&。
  灾后世界处于无政府主义状态。愤怒和痛苦使人失去理智,曾经支持 &珥射线计划&的人被认为是&罪魁祸首&,成为泄愤的对象,局势很快失控。很多无辜者也遭到恶意迫害。这种情况在全世界大范围的蔓延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任何保障。
  新一轮的热辐射中断了血腥的骚乱,被迫害者开始准备逃离地球,到太空中寻找生机,否则,一旦热辐射停止,新的迫害可能接踵而至,到时谁能活下去都是未知数。这些人联合了一批军人,夺取了几十艘远东共和国的空天飞船,并开始存储食物和水,一些科技成果甚至包括一套完整的机甲生产线也被搬到了飞船中。2151年10月,第一艘远东共和国的星际穿梭机驶离地球,逃亡者开始了长达1年之久的远程迁徙。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幸存者则决定留下来。这些留守的人中,大部分躲在各大避难所内,另一些则分散在其他陆地上。
  &黑色星期二&后的几年里,太阳异动仍然间歇性发生。可生存区域越来越小,人们越来越集中在几个大型地下避难所中勉强度日,人口持续降低,与太空的往来也中止了。8年后,太阳活动才恢复正常,地球的生态也有了复苏迹象。
  留守地球的幸存者走出避难所,开始了互助自救、重建家园的活动。与隔断往来多年的空间站和宇宙基地的联系也得以恢复。此时传统的国家概念早已不复存在,在远东共和国政治家的主导下,占绝对多数的华人联合其他国家及各个行星基地内的幸存者,于2160年1月建立了新国家&地球联邦&,国土包含地球及太阳系的各宇宙基地。幸运的是,在保留下来的军事基地及科研实验室的中,发现了完整的机甲科技,变形机甲生产线迅速恢复,变形机甲再一次出现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在此基础上,重建得以迅速展开。
  地球联邦利用仅存的几十艘远东共和国空天飞船为蓝本,建设巨型星际战舰作为首都,并命名为&太空堡垒&。太空堡垒的兴建,动用了国家2/3的变形机甲,到2167年方才竣工,历时整整7年。&堡垒&之名名副其实,繁华的城市在钢铁巨舰中有序运转。一旦地球出现异常,全世界的居民可以迅速搭载飞行工具进入太空堡垒,短时间内迁向宇宙。
  另一方面,从2151年10月开始逃亡的幸存者,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悲剧迁徙,陆续抵达了太阳系外的比邻星系的一个陌生星球,这里有适宜人类生存的空气和水,也有各种奇怪的动植物,而与人类相似的高智慧生物还没有出现。此时活下来的人还不到当初出逃幸存者的十分之一。
  由于准备比较充分,这些远离地球的逃亡者迅速投入到建设家园的行动中。科学家们恢复了机甲生产线,在机甲引擎的轰鸣声中,这个无名的星球很快就面貌一新。逃亡者们在荒蛮的星球上,建立了高度发达的城市,重建了地球上所拥有的全部工业,并迅速进入了太空时代。宇宙基地建立起来,人类文明以这个星球为中心,在太阳系外的比邻星系外缘星球完成了翻版。2158年逃亡者们建立起自己的国家&&星际同盟。同盟国国民希望能在此传承人类文明,所以无名星球被命名为希望之星。国家的首都为&星空之城&,那是个美丽璀璨的城市。人类文明于是在新国家中衍生。
  3、战前阴云
  就在两国民众重新建立起对未来的憧憬时,困扰人类已久的问题再度突显:能源匮乏!
  地球联邦虽然拥有柯伊伯带这个重要的矿场,但是在重建地球、建设太空堡垒等等一些列浩大工程中,柯伊伯带所探明的核矿储量已经消耗的所剩无几了。联邦人一直天真的以为,整个柯伊伯带中很多小行星上都会有新型核晶体,然而现实确实残酷无比的:柯伊伯带成千上万颗小行星中,只有个位数的小行星上拥有富矿。还有一些小行星虽然拥有核矿,却因极度分散而不具开采价值。而这几个还未开发的小行星上,其核矿储量也不过仅仅能支撑联邦全国最多四十多年的消耗。
  在联邦面临困境的时候,同盟一样处境不妙,甚至更为严重。
  星际同盟从立国之初开始,就一直笼罩在能源危机之下。相比联邦来说,同盟是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建国的,他们在比邻星系上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殖民地,所耗费的能源代价比联邦高出一倍多。如果不是在比邻星系的小行星带中发现了和柯伊伯带内相似的核矿,恐怕同盟能否建国都是个问题。而小行星带的情况和柯伊伯带几乎一模一样,拥有核矿的小行星就那么几颗,其他一些行星要么没有利用价值,要么就是虽有一些矿物,却不知如何利用。虽然同盟政府此后又在荒漠行星上建立了太阳能工场,在小行星带建立了地热工场,但电能存储的瓶颈一直无法突破,能源危机依然没有得到缓解。
  就在两国陷入一筹莫展之时,一颗立方体坠落在了木卫4上,一石激起千层浪。
  &立方体&首次坠落地球是在20世纪中叶,当时没人知道它的来历和用途,&立方体&这一名字也是来源于其外形。科学家从 &立方体&中发现了一些奇特的现象,因此当时的几个强国手中都通过各种手段弄到一两个&立方体&进行研究。而且,这些国家不约而同的将立方体的存在列为最高机密之一,直到21世纪50年代之后,&立方体&的存在才公布于世。
  可惜到现在人们还是无法确定&立方体&到底是什么。有人说它是生命体,因为有确凿证据证明&立方体&内部存在大量生命源;也有人说它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因为科学家已经通过&立方体&解决了很多悬而未决的难题,这只有超级计算机能做到;更有人说这是一个载体,承载了包含生物学、医学、物理学等学科中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因为诺贝尔医学奖的得主,艾滋病、埃博拉病毒的攻克者都曾申明自己从&立方体&那获得了启示。  
  当2116年远东共和国在柯伊伯带发现了新型核能晶体时,他们并不知道如何从这种晶体中提取能量。这些晶体样本就是被送到了立方体那儿检测后,才得到了最佳提取方案。因此,当联邦同盟两国再次遭遇能源危机时,他们第一个想到的还是立方体。可惜黑色星期二后,世界上已知存在的立方体要么毁于天灾,要么就在大骚乱中被毁,总之,在二十二世纪六十年代时,人类手上已经没有立方体了。
  所以,当一颗新的立方体出现时,在两国高层激起的震动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立方体坠落的木卫4属于联邦,从旧有的国际法来解释,这应该是属于联邦的资产。况且,立方体坠落点,正好就在联邦神舟宇宙基地附近。立方体坠落后,联邦立刻扩建了宇宙基地,一个守备森严的地下研究所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出现在了木卫4上。
  同盟国得知了立方体坠落的消息后,高层迅速从惊喜中反应过来。议会和政府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应对事宜。一部分激进的官员主张立刻发出通牒,要求联邦共享立方体;而大多数的政治人物则认为应该通过和平手段争取到分享立方体的使用权。在经历了思想挣扎和激烈辩论后,同盟政府终于还是决定派出和平使者团前往地球,争取和联邦尽释前嫌取共享&立方体&。但使团还是遭到冷遇,地球联邦态度模糊,谈判一直没有进展。
  事实上,地球联邦的确不愿与星际同盟分享立方体的使用权。这其中历史因素和民众情绪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毕竟&黑色星期二&已过去了十多年,血腥骚乱中两国的大部分人都是受害者,时间总会慢慢抚平伤口。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联邦一样受到能源危机的制约,其所探明的储量比星际同盟高不了多少。而仅存的&立方体&正是地球联邦复兴的唯一希望。在双方分隔了这么久,信任根本无从谈起的情况下,如此重要的资源就算没有历史积怨,联邦也不可能让同盟介入。但是联邦政府也明白立方体对同盟国来说同样不可或缺,如果直接拒绝,冲突可能随时爆发。这正是联邦政府一直不愿表明态度的原因。
  同盟对谈判保持了足够的耐心。但事态发展总是不尽如人意,日的谈判过程中,1名联邦联邦军士兵闯入会场,袭击同盟和平使团,使团团员8人全体罹难。这一事件使得同盟民间的敌对情绪高涨,一些同盟的激进分子开始活跃,在柯伊伯带和联邦军队发生多次冲突。联邦就安全疏忽向同盟郑重道歉。不幸的是,在同盟派出专员接收罹难者遗体时,又一名狂热分子以炸弹袭击会场,接收专员两人被炸伤。事态终于不可控制,民间的敌对情绪涨到极点,两国政府也关闭了外交谈判之门。双方激进分子相互袭击,两国政府的禁令也无法扭转事态,混乱开始。
  4、星际大战
  同盟对谈判彻底失去了兴趣。2170年6月初,在本国特使启程回国时同盟军开始了战争准备。
  同盟军首先集合了一些商船、补给舰等,增强了这些后勤舰的雷达反射面积,使其在敌方雷达上看来就像一艘艘战舰。2170年7月,同盟军将这些后勤舰与少量的战舰混合在一起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舰队,部署到了荒漠行星与柯伊伯带间,成功的将联邦军7大舰队中的5支舰队吸引到了柯伊伯带。同盟军利用联邦军不想开战的心理,将联邦军这5支舰队牢牢牵制在了柯伊伯带达两个月之久。
  与此同时,同盟军真正的主力则被混编成三个特混舰队。同盟军还从小行星带中收集了大批的中型陨石,他们在这些陨石上安装上数量不等的推进器。这些陨石被分别划拨给了三支特混舰队。同盟军三支特混舰队正是混杂在安装了推进器的陨石群中,巧妙的躲过了卫星前哨上大功率雷达的侦查,潜入了柯伊伯带。
  三支舰队兵分三路进入了柯伊伯带边缘后,卫星前哨的雷达已经无法分辨战舰与陨石了。此时,同盟军指挥那些用于伪装的陨石开足马力冲入了柯伊伯带,成功的开辟出了一个安全的通道,三支舰队悠然的穿过了柯伊伯带这个联邦天然的屏障。同盟军正式进入联邦境内时,还没有忘记将那些安装了推进器的陨石炸毁,彻底毁灭入侵痕迹。因此,当联邦察觉到柯伊伯带其他地方出现异常而前去查看时,除了大大小小的陨石外已经没有什么线索了。
  穿过柯伊伯带后的同盟军第一特混舰队,依然小心谨慎的驶向他们的目标土星系,并在达到目标点后隐藏在了土星的环带内,静候时机。而第二特混舰队的目标这是木星系,当他们达到时,也保持静默等待开战时刻的到来。
  比较特殊的是同盟军第三特混舰队,他们的目标原本是火星,但在冲进柯伊伯带前,同盟军军部忽然更改了第三舰队的目标,他们被派往了金星。原来,同盟特使回国后,向军方情报部通报一个重要的情报,那就是联邦在金星有一个重要的机甲材料工场和化学武器实验室,同盟军军部随即改变了作战目标。原本军部为三个舰队设定的作战目标分别是,第一舰队攻占土星,拿下伽利略工场,从而切断联邦军的机甲供应线;第二舰队实力最为强大,由他们负责攻占木星,夺取植物基因库和生物燃料工场,进而攻入木卫4上的神舟基地夺取立方体;第三舰队则进入火星,摧毁联邦军的机甲科研中心。但是新的情报指出了金星上有联邦第二个机甲工厂,那么金略地位就被提高到了火星之上。
  此外,同盟军还有第四舰队和第五舰队留守国内,其中第四舰队部署在了柯伊伯带伪装舰队之后,准备在战斗打响时,趁势攻占柯伊伯带和卫星前哨。而第五舰队则是守卫星空之城和希望之星的中坚力量。而同盟国内其他领地的防御任务,都交给了新组建的部队。
  公元2171年9月,经过三个月的策划和准备,同盟军三支舰队火力齐发,对地球联邦领地发起了代号为&风暴&的闪电战。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星系大战&。
  由于地球联邦的策略失误,联邦军主力被部署在了柯伊伯带附近。战争开始后,联邦军虽然震惊却也没有慌乱,他们在迅速回撤的同时,依然留下了摇光舰队(联邦军第二巡逻舰队)断后。果然,同盟军第四舰队对联邦军主力发起了突袭,被联邦军摇光舰队伏击,双方爆发了惨烈的战斗。最终这场战斗以同盟军第四舰队狼狈退回比邻星系而告终。
  这里要介绍一下联邦军的基本编制。联邦军总共有7大舰队外加两个的格斗机甲集群,七大舰队以北斗七星命名。其中,天枢、天璇舰队驻守地球;天玑舰队负责火星与木星的防务;天权舰队负责土星与天王星、海王星的防务;玉衡舰队负责冥王星及柯伊伯带的防务。而开阳摇光两支舰队则是机动巡逻部队,开阳负责金星到木星的巡逻任务,摇光的巡逻区域是木星到柯伊伯带间。此外,第一格斗机甲集群负责地球、金星和火星的地面防御任务,包括精锐的太空堡垒卫戍军;第二格斗机甲集群则分为5个战团,包括木星、土星和柯伊伯带驻军,外加两个配属给舰队的太空格斗机甲战团。
  由于金星也遭到了敌军的攻击,因此联邦军不敢轻易调动地球圈附近的舰队进行救援,而是从后撤的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四大舰队中,抽调机动能力最强的天璇舰队负责驰援金星,实力在7大舰队中排名第二的天玑舰队负责救援木星,天权舰队则负责救援土星,而玉衡舰队则回防地球圈,与驻守地球的天枢舰队以及负责巡逻的开阳舰队(联邦军第一巡逻舰队)形成三角阵势,共同护卫联邦的核心区域。
  联邦军天权舰队首先在土星与同盟军第一特混舰队发生了,这是一场毫无战术可言的消耗战,双方先后损失了近半的战舰,最后,同盟军第一舰队撤离战场。而联邦军天权舰队则对占领了伽利略工场的同盟军进行了多天的空袭,成功的压缩了同盟军登陆部队的活动空间,之后天权舰队将舰载机甲格斗战团空降到了伽利略工场,从而保证了工场不至于完全沦陷。而此时土星地表正处于混战阶段,太舰发挥不了作用,天权舰队于是将剩余的格斗机甲并空投到土星后返回了太空堡垒。
  而在木星战场上爆发的战斗就要复杂的多了。联邦军天玑舰队利用同盟军第二舰队分兵进攻农业卫星、木星基地以及神舟基地的形式,展开了各个击破的战术,首先击溃了进攻木星基地的同盟军第二舰队锉刀分队。但在攻击农业卫星上空的第二舰队蜂巢分队时,蜂巢分队释放的自杀性智能机甲潜入到天玑舰队中,成功的炸毁了天极舰队的主力巡洋舰,扰乱了天玑舰队的阵势,随后,攻击神舟基地的同盟军第二舰队虎鲸支队与蜂巢支队会合,与天玑舰队展开了殊死搏斗。由于木星系内有整场战场争夺的焦点,因此双方都没有退缩。木星会战的结局是,同盟军第二舰队除了地面部队外全军覆没,而联邦军天玑舰队也仅剩下几艘破烂不堪的后勤舰,名存实亡。
  最可惜的,则是联邦军的天璇舰队。由于路途遥远,为了不延误战机,天旋舰队一路开足马力冲向金星,一路因各种意外损耗的战舰有30%之多。天旋舰队因此也在2172年底进入金星战场后,被同盟军第三舰队歼灭。若不是驻守地球的联邦军开阳舰队也加入会战,恐怕金星早就落入了同盟之手。在联系遭到天璇,开阳两支联邦舰队的进攻后,同盟军第三舰队也撤离了战场,以一个弧形路线历时4个月逃回了星空之城,此时第三舰队仅剩各种战舰30艘。
  至此,在土星、木星和金星三大会战中,联邦军共出动了1400搜战舰,其中1200艘战舰被击毁,占联邦军战舰总数的60%;而同盟军攻出动了1100艘战舰,其中1000艘战舰被击毁,占同盟军战舰总数的62.5%。三大会战后,又陆续的发生了几次重要的太空战,但是规模都无法与三大会战匹敌,而两国的战舰总数也下降到了300艘(联邦)和200艘(同盟),只能满足战场输送需求,再也无力发起太空战了,这也就是为什么2174年后,太空战从整个星际大战中销声匿迹的原因。
  太空战虽然销声匿迹了,但是地面战斗依然进行的如火如荼。太阳系内几大战场的控制权几经易手,使用没有一方占据绝对优势。与此同时,联邦军也将战争推进到了同盟国内,荒漠行星上的风暴之眼已经陷入。
  机甲科技的登峰造极,新式变形机甲以其强大的战斗力、良好的驾驶舱保护和便捷的适应性而成为战争的主角。驾驶着能够变形为交通工具形态的机甲,两国战士一批批奔赴前线,两国的空间站、新兵基地里,到处闪耀着变形机甲的金属光辉。战争年代还没有结束的迹象&&
<button onclick='javascript:if(document.all){clipboardData.setData("Text","新游戏 "+location.href);this.innerHTML="已经复制成功请用 Ctrl+V 粘贴";}'>点击复制文章地址推荐给QQ和MSN上的朋友
阅读本文后已有0人给出评价,选你认同的表情后可看结果。
<span onclick='javascript:if(document.all){clipboardData.setData("Text",location.href);this.innerHTML="[文章地址已复制]";}'
class="btn">[与更多人共享]
小编在关注
热点新闻推荐
测试时间表
按地区划分类型
按画面划分类型
按类型划分类型
按特征划分类型
按状态划分类型
按模式划分类型
按厂家划分类型《星际》中的物理:让都教授来到地球的虫洞存在吗?
[摘要]美国“烧脑大片”《星际穿越》正在热映,剧中宇航员试图通过穿越时空中的隧道(虫洞),找到一个新的家园。而《来自星星的你》中,都教授就是利用它来到地球的。那么虫洞真的存在吗?电影《星际穿越》海报美国“烧脑大片”《星际穿越》正在热映,这部电影的情节讲述的是一个濒临毁灭的地球,绝望中的人类派出他们最后一批宇航员,试图通过穿越时空中的隧道(虫洞),找到一个适合生命生存的新的家园。但在欣赏精彩的科幻镜头的时候,一系列专业名词却让很多观影者“跪了”,更有人直呼“不好好学习以后连电影都看不懂了”。这些“傻傻分不清楚”的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电影里所描述的场景是否能实现?记者采访了远在大洋彼岸的江苏省天文学会秘书长、天体物理学家李&#26107;,他在看完电影后表示,这只是一部电影,内容所涉及的虫洞、高维空间等,都是物理理论,是否真的存在,目前人类还没能证明。 科学点赞有史以来最精准的黑洞模型可看到的人都没法“活着回来”作为宇宙中最黑暗质量最密集的物质,黑洞点燃了不少人的想像力,为众多科幻小说和电影提供了精彩的素材和设定。在这部电影里,黑洞其实是一个有史以来最精准的黑洞模型。这可是30个人,数千台计算机用一年的时间,制造了一个有史以来对黑洞面貌的最准确的模型。黑洞简单的说,就是空间一个引力非常强,强到光都无法逃出来的一个点。从广义相对论的角度,黑洞是个时空“奇点”,你可以认为在黑洞内时空凝固了。但是,物体进入黑洞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因为黑洞的引力太强了,所以物体才到它附近,就被吸在了一个巨大的绕着黑洞旋转的盘上,这个盘叫吸积盘。我们都知道物质能转化为能量,世界上能量转换率最高的地方就是黑洞附近的吸积盘了。它的转换模式就是初中学过的释放引力势能。以0.1克的水为例子,进入黑洞放出的能量可以杀死18亿人。因此吸积盘上是几百万高温的等离子体,放出大量的高能射线,比如X射线,伽马射线。天文学家发现的第一个黑洞&#8212;&#8212;天鹅座X-1就是一个强烈的X射线源,这个工作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奖。如果真的有黑洞,那么人类能够在里面存活吗?“不能。黑洞的引力场非常剧烈并且快速变化。任何掉进黑洞的物体都会像意大利面一样被黑洞的巨大引力拉伸,被撕扯成细细的一条物质。也就是说,任何物质或者任何人都无法在黑洞中幸存,通讯更是成为一种不可能。”天文专家说。不过,今年年初,著名宇宙学家霍金,曾通过论文指出在经典理论中黑洞是不存在的,他承认自己最初有关视界的认识是有缺陷的,并提出了新的“灰洞”理论,认为物质和能量在被黑洞困住一段时间以后,又会被重新释放到宇宙中。因为对它所有的认识都只是理论,所以黑洞里面是什么样子,物理学上尚无说法。天上一小时,地上已N年物理学家已证明“逆生长”可能!影片中这样一个情节引起大家广泛“吐槽”:永续号先到达米勒,在米勒上每度过一小时等于地球七年。库珀、艾美莉亚和道尔一行三人乘坐飞艇降落星球,而另外一位科学家罗米尼于永续号上留守。库珀等人发现米勒只有一片海洋且因加间塞亚的引力牵引而经常出现巨型海&#28506;。艾美莉亚因欲取回飞行记录仪导致道尔未能赶及返回飞艇而被海啸吞噬,飞艇亦因进水而需耗费约一小时排水才能起飞,众人返回永续号后发现对罗米尼而言已渡过了超过23年,他连胡子都白了。影片的最后,当已离开地球91年、技术上而言已是124岁的库珀出现的时候,还是当年离开的容貌。而他的女儿已经是耄耋老人。为什么会出现天上一小时,地上已N年的情况?“去那边简直就是天然逆生长啊。”周围影迷笑着说。专家说,其实这种现象符合爱因斯坦提出的理论。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当人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动时,时间便会变慢。在地球上,科学家已经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理论。这种现象已经得到验证。根据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以不同速度移动的物体经历的时间存在差异。例如,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移动速度超过地球上的任何人,他们的衰老速度略慢于地球上的任何人,但还没有达到显而易见的程度。除非,你的速度接近光速,但从这点上说很难实现。当物体快速在宇宙中移动,我们也能看到这种现象。“梦幻般的”高维空间对时空扭曲和时空隧道想象已到极致在电影的最高潮部分,库珀掉进了一个梦幻般的高维空间。就像打开了高能模式,这段精彩内容也让所有观影者对于该片的想像力“跪拜”。据李&#26107;介绍,这部分内容,已经把这么多年来我们对时空隧道,时空扭曲的视觉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本身的描述,从物理上来说完全是科幻,即从一个时空向另一个时空传递信息。而且男主角自己所处的时空,按照剧中所述是第五维,而我们的时空结构是四维的。事实上电影在黑洞以及这个超时空的描述上,非常复杂。影片中用了一个词Tesseract,中文翻译为四维超正方体。从几何的角度讲,它就是三维世界中的立方体在四维世界中的表现,就像立方体相对于正方形。男主角在陷入这个时空结构的时候,他肆意地看着自己的过去,努力找到一个可以跟过去交流的方式。理论“挑刺”都快被影视片“玩坏了”其实虫洞到现在仍没被证实在电影中,男主人公、前NASA宇航员库珀和他的队友,利用土星轨道附近的一个虫洞进入另一个行星系统。虫洞弯曲了空间,让超远距离旅行可以在瞬间完成。而在进入虫洞的时候,周围五颜六色的光让这个听上去很酷炫的“科幻产物”,更像是个色彩斑斓的迪斯科灯。“虫洞真的存在吗?”在观影的时候,记者身边的一位女观众疑惑起来。说到“虫洞”,相信很多女读者都不会陌生。之前热映的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中,帅到没朋友的都教授就是利用它,来来回回地到地球与千颂伊约会。“虫洞”就是连接宇宙遥远区域间的时空细管。暗物质维持着虫洞出口的敞开。虫洞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婴儿宇宙连接起来,并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虫洞也可能是连接黑洞和白洞的时空隧道,所以也叫“灰道”。如果举例子的话,可以将一张纸条视作通常的空间,那么从位于纸条一端的一点到位于另一端的一点需要跨过一段距离;然而如果我们把纸条两端接在一起,那么两点间的距离就很短了。虫洞就类似这种“接起来”的两端。虫洞实际上是个很早就诞生的概念,在1916年就从爱因斯坦场方程的解中发现了它,并由美国物理学家惠勒在20世纪50年代正式提出这一概念。虫洞的科幻意义巨大,因为,假设我们有个虫洞,那么星际探索就有成果了。但遗憾的是,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说,至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虫洞的存在。化学推动“不够”,离子推动太慢空间站燃料怎么解决的不过,李&#26107;也认为影片有不少小地方可以商榷,比如空间站为提供引力,应该转多快?比如如此遥远的太空飞行,空间站的燃料怎么解决?用什么做推动?如果化学推动,那显然10个空间站都不一定够,如果用离子推进器,速度又太慢。作为不同时空的“沟通”,表到底是怎么“动”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科幻与人文巧妙的结合,借助复杂的物理学概念,完成时间交叠与倒置,能横跨这么多领域来拍摄这本电影,实属杰作。”隐藏剧情“迎着太阳”飞离星球暗示了一个“双星系统”此外,这部电影里还有很多“脑洞大开”的情节。比如,他们进入一个全是水的星球,为了逃避如山川般的巨浪,他们迎着“太阳”飞离了星球。“这段在天文上非常有意思。因为它暗示着它们搜寻的生命系统是由双星系统所组成。其中一颗已经演化成黑洞,另一颗是矮星。双星系统的引力要比我们太阳系太阳提供的引力巨大的多,因此才有了滔天巨浪。”李&#26107;说。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smileche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际争霸2剧情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