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东北边境自驾游距离加德满都距离

【南亚研究】崔莹:中印对峙下,中国-尼泊尔更亲密
作者系FT自由撰稿人
尼泊尔这个“小资的后花园”、“嬉皮士的乐土”到处是中国元素。它亲近中国的举措自然招致了印度的紧张。
在尼泊尔博卡拉的费瓦湖畔,“詹大师”餐厅的老板詹江松告诉我他未来的发展计划:因为来这里徒步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他准备组建面向中国游客的户外俱乐部救援中心。尽管现在,时间尚未抹去2015年尼泊尔地震的伤疤,但詹老板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六年前来到博卡拉时这里只有几家中国人投资的餐馆,如今在当地,中国人投资的餐馆、宾馆达26家。8月2日,由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援建的尼泊尔博卡拉国际机场工程施工正式启动,这意味着在不久的未来,更多的中国游客可直飞博卡拉徒步周围的雪山。而在三个月前,中尼两国政府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许多双边合作项目和投资更是如火如荼地展开。
很多中国元素的尼泊尔
2017年7月中下旬,我在尼泊尔游历了两周,发现这个“小资的后花园”、“嬉皮士的乐土”,到处是中国元素。飞机降落在加德满都特里布万国际机场,人们排队入境,入境后首先看到的是很显眼的吉龙商城的广告:离加德满都150公里处,销售“中国制造”商品的商场。广告中标注,来自广州、义乌、成都、泉州等地的商品会在四天内通过兰州—日喀则铁路,日喀则—吉隆线公路到达加德满都。
上海建工集团、广东重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和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合作进行加德满都内环公路改造项目。在卡兰基(Kalanki)立交施工现场,我看到灰尘漫天,施工告示牌破旧不堪,周围是拥挤的人群、商贩,以及繁忙的车辆,过往的民众戴着口罩或蒙面。实际上,加德满都污染严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世界数据网站Numbeo新近公布的2017年世界污染指数报告显示,在全世界严重污染的城市排名中,加德满都位居第五位。我不禁感慨此处恶劣的施工条件。
加德满都以东约14公里处是巴德岗古城,古城对外国游客收取约15美元的门票,对中国游客只收取约5美元的门票。在附近等生意的尼泊尔导游解释,因为中国是尼泊尔的好朋友嘛!尼泊尔地震后,中国给予尼泊尔很多援助,尼泊尔当然也要向中国人示好。而从2016年1月起,尼泊尔给予中国公民免签证费待遇。同时,这些措施也显示,尼泊尔希望吸引更多中国游客。
在博卡拉街头,除了火锅店、麻辣烫店等各种中餐馆,以及销售苏州宝石、中式奶茶的店铺等,我注意到数盏标注着“中国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路灯。“詹大师”餐厅的老板詹江松也是博卡拉华人华侨协会的会长,告诉我,这些路灯由西藏自治区援建,总共1000盏,今年5月刚交接。问这些路灯给当地带来的变化,他表示,“当地老百姓肯定高兴啊,以前路灯很少,现在终于亮堂了。”詹江松原本是中铁四局的员工,他2004年跟公司来这里做工程,后来喜欢上了尼泊尔,决定留下来。他说,“以前是普通职员,工资也不高,现在不用给别人打工了,自由。”
在巴德岗的陶器广场可以用人民币购物。很多店铺老板都会讲汉语。用汉语向我推销颂钵的尼泊尔小伙瑟鲁告诉我,他和古城餐馆的工作人员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两年前,他的合伙人曾在中国石家庄学习了半年的汉语。瑟鲁特别想到加德满都的孔子学院系统地学习汉语,把汉语说得更流利。10年前,加德满都大学和中国河北经贸大学共同创办了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在过去10年时间里,该孔子学院已经为尼泊尔培养了2万汉语人才。
修建中尼铁路的呼声愈高
杜利克尔位于加德满都东北方向30多公里的山上,是坐落于中国西藏与尼泊尔之间的贸易要道“丝绸之路”的重镇,它将中国和尼泊尔、印度以及其他南亚国家联系在一起。在这里可以看到海拔7181米的门隆策峰是欣赏喜马拉雅山脉的最佳地。我在这里的山谷间散步时,被六、七名尼泊尔大学生围了上来。有趣的是,他们在做关于“一带一路”的问卷调查。调查的主题: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下,理解跨境基础设施对尼泊尔城市和旅游发展所起到的潜在的作用。这些大学生是尼泊尔特不里万大学(Tribhuvan University)商学院的学生,他们坐两小时大巴从加德满都来到这里提问游客。他们表示,这个项目是老师布置给他们的,他们对“一带一路”也不怎么了解。调查问卷中的问题设置包括,哪些旅游设施影响你在该地的旅行,你在该地参加了哪些运动项目,你在该地选择的住宿,等等。除了问卷标题和“一带一路”有关,题目设置没有一点关联。若非问题设置者的水平有限,所表明的就是“一带一路”火了之后,学术人员也抓住机遇、蹭热点。
积极蹭热点的还有中尼铁路的修建。詹江松告诉我,好几年前,中国就答应帮尼泊尔修铁路,但是一直没有进展。中国日喀则距中尼边境的直线距离为253公里,目前两国尚无铁路互通。公路方面,受2015年地震影响,樟木口岸关闭至今。目前,从陆路唯一能进入尼泊尔的是西藏的基隆口岸,但是尼泊尔境内前往基隆口岸的路太差,经常塌方。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学者于5月5日在京发布《中尼铁路可行性与中尼共建“一带一路”调研报告》,建议尽快上马从西藏日喀则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铁路建设项目。而据尼泊尔《共和国报》报道曾参与设计川藏铁路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表示,愿意参与中尼铁路项目的勘察和研究工作,推进跨境铁路项目的建设。据悉,这条铁路总造价将高达80亿美元。美国《外交学者》杂志高级编辑安吉特o潘达评价,这条铁路建成后将改变尼泊尔的地缘政治面貌。
尼泊尔境内的路面状况普遍很差,有些重要路段依然是没有铺沥青的土路,雨后泥泞不堪,堵车情况更是常见。我从加德满都乘坐当地大巴到博卡拉,约200公里的距离,走了7个多小时。返程中遭遇堵车,幸亏司机自带了“交通协管员”,终于从层层围堵中杀出一条路,否则估计10个小时也无法到达目的地。
中尼亲密让印紧张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一面和中国西藏接壤,其余三面和印度接壤。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都被视为中印两国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早在18世纪,尼泊尔国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Prithvi Narayan Shah)将尼泊尔比喻为“两大巨石之间易碎的山芋”。尼泊尔小心翼翼地和中国、印度保持有良好的关系,同时也时刻关注着中印两国之间的竞争。
在加德满都特里布万国际机场候机时,我遇到了尼泊尔的水利工程师拉姆,他也在候机前往北京,和在那里开会的妻子汇合。我问他如何看待中国、印度和尼泊尔的关系。他表示,不喜欢印度,喜欢中国因为“印度就想控制尼泊尔”。长久以来,尼泊尔在对外贸易、能源物资输入方面严重依附于印度,几乎成为印度的附庸国。2015年,因反对尼泊尔实施新宪法,印度停止向尼泊尔运送燃油,一度导致尼泊尔爆发持续燃油危机。拉姆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尼泊尔多与中国经济合作,可以摆脱印度的钳制。
然而,印度对尼泊尔的影响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上的,还包括文化、宗教、语言和种族上的。尼泊尔的大量影视节目来自宝莱坞尼泊尔的国教是印度教。印度和尼泊尔之间是开放性边境,两国人不需要任何手续便可到邻国生活、工作。据2015年12月出版的《孤独星球:尼泊尔》表述,目前约有80万尼泊尔人在印度工作,也有大量印度人在尼泊尔工作。
我在加德满都杜巴广场附近的一家服装店购买了两身当地特色的服装店主说很流利的英语。聊天中得知,店主是印度人,她和妹妹经营这家服装店,她同时在加德满都上学,读商科。我问她为何来尼泊尔做生意她告诉我,和在印度开店相比,在尼泊尔开店更容易,竞争压力相对小。并且,尼泊尔的物价也较低。
尼泊尔亲近中国的举措自然招致了印度的紧张。7月20日,印度英文日报《经济时报》发表标题为《印度必须和尼泊尔联手》的文章,指出最近几年,中国和尼泊尔在双边关系上变得更具战略性,中国对尼泊尔的投入包括时间、能源和资源,所影响的对象既包括尼泊尔的政策制定者,也包括尼泊尔的企业家、官员和普通老百姓。文章建议印度政府应改变对尼泊尔的态度,调整印、尼之间的关系。8月14日,中国领导人抵达加德满都,开始对尼泊尔的访问希望此访推动中、尼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务实合作。不知这一互动,是否会令印度感到更紧张。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平台观点
文章来源:FT中文网;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微信公众号平台编辑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当前位置:&>>&&>>&&>>&正文
流浪尼泊尔 感受大自然的神秘和美丽
来源:环球网 时间:12-06-07 03:28:00   编辑:zhusijia
尼泊尔美景
  一、博克拉享受小资生活
  博克拉(Pokhare)以登山和徒步等户外运动的基地而闻名于世,位于加德满都以西约200公里,人口约10万人,是尼泊尔主要城市之一。30多年前欧美游客发现博克拉,从此这里成为嬉皮士的乐园。
  我们一路颠簸着来到了博克拉,长途站破烂不堪的土路,让我们质疑就这就是博克拉。骄阳似火的天气,酒店派来接我们的出租车司机找到我们,立即跳上出租车,与我们一路同行的智利和墨西哥2人早已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
  住的酒店招牌竟然英文和日文同时标注,心里看着有点不舒服,在路上经常能够看到成批的打扮怪异的亚洲人,从语言中听出是日本游客,后来发现博克拉的许多酒店都是英文和日文同时标注,也就不足为奇了。
  费瓦湖(Phewa Lake)是尼泊尔第二大湖,可以乘船在湖上欣赏雪山景色。我们花350卢比租了一条木船自己划向湖中,尽情的玩了3小时。有些游客是雇用当地的船夫划船,或者只去湖中的小岛。其实自己划更有趣,虽然我划的不好,但在费瓦湖划船的乐趣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到。
  在湖中有一小岛,岛上有Varahi寺庙,是一个二层式印度教寺庙,许多教徒去岛上朝圣,我们划到岛的岸边,但没有登陆。一些欧美皮划艇爱好者轻松的在湖面行驶,我们享受着湖光山色和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这种日子真是安逸。
  位于费瓦湖南岸山顶是世界和平塔(World Peace Pagoda),是一座佛教白塔。上到山顶,可居高临下观赏博克拉全景,费瓦湖全貌,也是观雪山的好地方。晚上可以看见亮灯的佛塔,是博克拉的标志性建筑。看家懿没有去的意思,我也只好作罢。
  无论是Lakeside,还是Damside到处都是货币兑换的小店,美元、欧元、英镑、等货币都可以兑换成尼泊尔卢比,一点儿也不用担心货币兑换的问题。我们也经历了美元与尼泊尔卢比汇率逐渐升高的行情,从在加德满都的1美元兑换75卢比,到后来1美元兑换78卢比,再后来1美元兑换80卢比,几天功夫损失了数千卢比。
  博克拉有许多藏族人开的的店铺,出售藏式地毯、银器和首饰等,我们想看一下尼泊尔的藏族村庄,索性包车前往Damside西南部5公里的Tashiling藏族小村庄。几排平房并列的排开,几个藏族妇女在门口坐着手里转着佛珠,嘴中默念着佛经。街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当我们比较失望的走回村口时,喇嘛寺旁看见几个小喇嘛和当地的孩子们在玩篮球,我们席地而坐看他们玩。
  家懿一直担心有“恐怖分子”伤害我们,害得我们一直不敢说中文。有个摆摊的藏族妇女,先用“您好”和我们打招呼,看我们没有理会,又接连说了こんにちは(日语您好)、Hello(英语您好),但我们一直没有理会,她惊异的眼光,分明是在想,这些是哪国的人啊,难道是外星人?
  博克拉除了可以品尝地道的尼泊尔餐饮外,还可以吃到印度、、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各国的美食,满足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我们几乎吃遍了Lakeside主街上所有的餐厅,尝试了各种风味的菜,后来发现博克拉的牛排还算不错,几乎天天吃牛排,彻底的腐败。
  欣赏喜马拉雅山脉日出和日落是很流行的,最佳观赏位置是博克拉西北部的沙拉阔(Sarangkot),海拔1592米,在小山丘上有很多观景台,供游人观看雪山日出和日落。我们最终也没有去,这也许就是给我们再次来尼泊尔留下一个借口。
  在博克拉的北部,喜马拉雅山脉连绵不断的雪峰犹如屏障横亘在那里,鱼尾峰、安娜普纳峰等数座雪山近在咫尺,天气晴朗时,在博克拉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壮美的雪山,特别是鱼尾峰,好像无处不在,抬头可见锐利如刀锋的顶峰。
  在博克拉乘坐动力伞空中观光是一种刺激的户外运动,动力伞可以上升到海拔米,靠近喜马拉雅山脉,可以更近距离观看雪山景色,家懿对我没有让他去玩动力伞一直耿耿于怀,他说下次直接来博克拉尽情的玩。
  包车去往博克拉北部的Binde Basini寺庙,Bazaar一带是当地居民的聚居区,街道也没有Lakeside干净整齐,来往的行人很多,各种商铺云集,司机介绍说这是博克拉的市中心。我们登上小山丘,可以清楚的眺望终年积雪的鱼尾峰。据说这是博克拉最好的寺庙,许多人是全家出动前来朝拜,看到一家人在寺庙前合影,我也把她们留在了记忆之中。
  Mahendrapul东南部的山丘上有一个很大的喇嘛寺,站在那里可以俯视博克拉,还有巍峨的雪山。我们小心翼翼的来到最上面的大殿,看到一个欧孩和一群喇嘛坐在一起交谈,我们只是,不闻不问。最多一句Hello打个招呼。
  我在街边等雪娇和家懿,一个男人主动和我打招呼,我们攀谈起来,知道我来自中国后,开始用中文和我交谈,他叫Feroz,他的中文名字叫高赫,后来干脆邀请我参观他的帕什米纳围巾店铺,不一会儿他的朋友都来了,他说他们都来自印控克什米尔,但他们不喜欢印度。
  后来我把雪娇和家懿也叫到他的店铺,大家胡侃起来,他的中文都是跟中国游客学的,他特别喜欢中国的旅行团,每次都是狂购一番,他说他们的工资不到两千卢比,他们都认为中国人很有钱,我笑着说我就是穷鬼,引来大家一片笑声。看着我拿着相机,他们要求大家合影,这也是我们尼泊尔之旅的一个有趣的插曲。
尼泊尔美景
  【旅游局】位于博克拉费瓦湖Damside,电话061-535292。
  【邮政局】在博克拉New Bazaar的Mahendrapul附近,距离费瓦湖Lakeside比较远,费瓦湖Lakeside的书店有卖明信片和邮票的,可以代为邮寄。
  【交通】
  飞机:博克拉飞机场在Mustang Chowk附近,博克拉至加德满都,全程20分钟,5600卢比。
  巴士:长途巴士车站在机场的西北部,博克拉至加德满都,全程6-7小时,乘Greenline车800卢比,旅游巴士300卢比,当地巴士200卢比;博克拉至奇特旺国家公园附近的Sauraha,全程6-7小时,旅游巴士200卢比;博克拉至Bhariahawa,全程6-7小时,旅游巴士500元。
  【住宿】
  Hotel Snowland:位于Lakeside主街上,电话061-520384,单人间650卢比,双人间1600卢比。
  Hotel Avocado:在Lakeside主街上,电话061-523617,单人间400卢比,双人间600卢比。
  Hotel Mountain Top:位于Lakeside主街上,电话061-520779,单人间400卢比,双人间600卢比。
  Hotel Fishtail Villa:在Lakeside小巷中,电话061-462451,单人间600卢比,双人间800卢比。
  Camping Ground:位于Lakeside的Camping Chowk附近,电话061-524052,靠近湖边有一片草地,可以露营,不远处就是租船的码头。
  注:几乎所有的旅馆都可以打折,的高低取决于条件设施和讲价能力。通常另收10%的税,需入住前询问。旅馆可以代订车票、登山向导等服务。
  【餐饮】
  Lemon Tree:在Lakeside主街上,牛排比较不错。
  Maya Pub:位于Lakeside主街上,环境很舒适。
  Restaurant …Once Upon a Time:在Lakeside主街上,服务很好。
  Punjabi Restaurant:位于Lakeside主街上,环境不错。
  Boomerang Restaurant:在Lakeside主街上,晚上有民族舞表演。
  注:Lakeside有各种风味的餐厅,通常另收10%的服务费。
奇特旺国家公园
  二、深入奇特旺国家公园
  奇特旺国家公园(Chitwan National Park)位于加德满都西南150公里,是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刚下长途汽车,一群揽生意的围拢过来,在人群中有个人对我喊:"中国人?",原来他是我们预定营地的工作人员,开车来接我们的。
  跳上那台改装的敞篷吉普车,狂颠着沿着崎岖的土路去往住地,不一会儿与我们一路同行的智利和墨西哥2人乘坐的敞篷吉普车也赶了上来,再次相逢大家都很兴奋,他们也拼命的朝我们招手,但好景不长,他们的车开出不一会儿就抛锚了。
  我们的车也停下来去救援,修了一会儿也不能启动,他们2人上了我们的车,原来他们与我们同住一个营地。路边都是普通的民居,还不时的有牛经过。Sauraha是奇特旺国家公园的外围,有许多旅馆,提供奇特旺国家公园的徒步、探险、独木舟、骑象、越野等户外活动。
  奇特旺国家公园有43种不同的哺乳,450种不同的鸟,67种不同的蝴蝶。这里原是一个皇家狩猎区,一部分密林地带已开发为广阔的田园,未被开发的地带于1964年辟为国家公园。公园占地540多平方千米,以世界濒危的独角犀牛而闻名,还有孟加拉虎也是公园重点保护动物。
  乘狭长的独木舟沿Rapti河观赏水鸟,坐久了不如看上去那么舒服,只要有人晃动身体,船就两边摇摆,总有一种不安全感,但是还是非常有趣。特别是在河中行驶一半的途中,几头巨大的鳄鱼出现在我们的身边,雪娇让向导迅速离开,我还笑她胆小,其实我心里也很紧张,更让这次独木舟之行充满了刺激。
  河水清澈无比,看到无数的白鹭、鸳鸯,还有很多不知名的水鸟,向导不断的指给我们看,他有一双千里眼,很远就提醒我们。奇特旺国家公园建立时有2.2万居民迁出国家公园,可以看到河的北岸居住的一些民房,三三两两的村民在河中洗衣服。
  国家公园的售票亭简陋的只有一个小亭子,不仔细看都不知道是售票处。公园周边也没有柏油路,全都是土路,有一个军营驻守在这里。想想国内的景区,景区内是便利的柏油路、高架桥、索道,到处都是旅馆和夜总会。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自然环境?
  由于发生多名游客和向导在丛林徒步(Jungle Walks)中被独角犀牛杀害的事故,丛林徒步一般都是2个向导,都带有1.5米长的木棍,一个开路另一个收队。乘独木舟来到河岸,向导停下来告诉我们注意事项:如果遇到孟加拉老虎攻击,就拼命往河边跑,他们负责断后;如果遇到独角犀牛攻击,会爬树的要立即上树,不会爬树的就绕S形跑,独角犀牛只会直着跑,不会转弯。
  心里还真有点不安,我也一直提醒雪娇和家懿,跟上向导的脚步。没走多远,向导指着路上的脚印说,这是老虎的脚印,不多时又发现了犀牛的粪便,大家既兴奋又害怕,这些猛兽可不是闹着玩的,2根木棍可比不上2支枪啊。
  现在是旱季,一条曲折的土路的两边的杂草都烧掉了,开始以为是着火了,视野也广阔了,后来一想这可能是为了游客的安全,如果在杂草丛里潜伏着一只或两只食肉的猫科动物,我们可就成它们的早点了。
  向导发现了一棵大树上的猴子在散步,它看到我们后停了下来,非常配合我们拍照。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到另一支欧美徒步团队,我们很快就超过了他们。我们走出了小路,爬上一个瞭望亭,两个女人也上来了,她们的向导看到我们马上和她们说:中国人,两个台湾女人半信半疑的看着我们说,中国人?我们说是,她们一脸的惊异,也不知其中的含义。
  我们没有选择越野车丛林探险(Jungle Drives),对环境破坏性强,费用也不菲。我们来到Rapti河边看大象洗澡(Elephant Bathing),围观的人很多,几个欧美游客更会享受,坐在河边点了早餐在那里观赏。驯象师拿着刷子在给大象洗澡,大象鼻子和耳朵的皱褶的皮肤被洗成了白色,这也许不是大象所情愿的。
  一个欧美来的女孩体验了一下,她爬到大象的背上,驯象师站在大象的背上,随着驯象师的一声吆喝,大象鼻子吸水后喷向女孩的身上,女孩被冰凉的河水淋得大喊,这个淋浴一定很爽。不一会儿女孩再次接受大象式淋浴,她的尖叫声还没有消失,更刺激的就来了,驯象师给了大象指令,大象迅速沉入河底,驯象师和女孩都落水了,他们游向大象再次爬上象背。反复折腾了几次,女孩筋疲力尽的上岸了。
  骑象探险(Elephant Safari)是奇特旺国家公园最受欢迎的一项体验活动,我们是下午3点左右参加这个活动。3至4人骑一只大象,家懿块头比较大,加上我和雪娇,也容不下其他人。大象作为森林的庞然大物,对我们来说也是安全的保障,食肉动物也不敢招惹它。
  不一会儿功夫看到十多只大象载着数十人涌向丛林,看着象夫黝黑的皮肤,还有大象伤痕累累的皮肤,为了生活,象夫和大象都得努力工作,多少有点心痛。我们骑的大象有点顽皮,边走边玩,偶尔会用鼻子扯路边的一些树枝或草,象夫严厉的用铁钩敲打大象。
  走了很久也没看到什么大型动物,只看到一些飞禽、野鸡、凤凰、猴子、鹿等动物。为了让我们近距离观赏动物,象夫有时会让大象抄近路,大象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一些树枝扯断给我们开路,我在想这其实也是在破坏自然啊。但也苦了我们,穿过丛林,我们得处处提防横在空中的树枝,我腿上多处被树枝刮伤。
  象夫突然发现了什么,小声的喊着,原来是一只独角犀牛在吃草,大象慢慢的走进它,这时另外的那些象夫也都发现了,数只大象围拢过来,开始独角犀牛也许是习惯了人们骑象观赏它,还是安心的吃草,后来发现这么多大象把它围住,独角犀牛急了开始乱窜,最后走投无路,干脆低着头也不吃草了。大家狂拍一气之后离开,独角犀牛也解放了。
  当年乔治五世和他的儿子威尔士王子1911年11天中在奇特旺国家公园猎杀39只孟加拉虎和18只独角犀牛,可见当时野生动物之多。但现在独角犀牛数量不到600只,孟加拉虎不到90只,想看孟加拉虎也只有深入丛林深处凭运气了。
  夜里曾被叫声吵醒,房顶先是猴子的叫声,不一会儿引来狗的咆哮声,接着又惊动了大象,大象呻吟了几声就平静了许多。在漆黑的夜里,又没有电的情况下,谁也不敢出门。蚊子和蚂蚁这些微型动物骚扰也就罢了,大型动物的骚扰我们也惹不起。
  晚上我们乘敞篷吉普车去镇中心看塔鲁舞(Tharu Dance),镇中心热闹一些,有些商店,还有网吧,不像我们住的营地那么安静。塔鲁舞是一种传统的民族棍舞,舞蹈很有趣,演员边跳边敲打着木棍,还有一人打扮成孔雀的样子喝水并开屏,引来大家的热烈掌声。
  看看他们穿的鞋,旅游鞋、拖鞋、布鞋各式各样,再看看这个表演场,四处透风,高低不平的木凳子,还有这里全靠发电机发电照明,但演员全身心投入的表演,让人感动。最后是自愿付小费时间,印度游客迅速离开,欧美游客开始上前往小费箱里放小费,我们也各自付了小费。
尼泊尔女孩
  【问讯处】游客中心在Sauraha镇靠近Rapti河边。
  【交通】
  飞机:Megauli至加德满都,全程30分钟,6600卢比。
  巴士:Sauraha至博克拉,全程6-7小时,旅游巴士200卢比;Sauraha至加德满都,全程6-7小时,旅游巴士200卢比。
  【住宿】
  Chitwan Tiger Camp:靠近Rapti河边,电话056-580060,单人间400卢比,双人间600卢比。
  Jungle Adventure World:靠近Rapti河边,电话056-580064,单人间700卢比,双人间800卢比。
  Skyline Jungle Camp:电话056-580024,单人间200卢比,双人间400卢比。
  Nature Safari Camp:电话056-580019,单人间200卢比,双人间400卢比。
  Safari Wildlife Lodge and Camp:电话056-580107,单人间300卢比,双人间500卢比。
  注:所有提供住宿的地方,也同时提供餐饮。
  三、参拜佛祖诞生地
  在博克拉闲逛数日之后,望着近在咫尺的雪山而没有去山区徒步,我有点郁闷。无意中和雪娇、家懿提到,在尼泊尔与印度边境有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生地,他们倒是很感兴趣,马上决定第二天我们就去。
  查看了地图和资料,从博克拉到蓝毗尼,长途汽车大约6个多小时,我们盘算着时间也就是下午2点左右到达。长途汽车站众多的背包客中去蓝毗尼的竟然如此少,我们万万没有想到,只有4位乘客,更没有想到此行将是那么漫长,那么艰难。
  汽车还没有离开博克拉就已经停了3次,每次都是10分钟左右,售票员、副驾驶都在街边拉客。后排的那一位"地中海"亚洲男子开始忍受不住了,他大喊着"什么时候发车?"司机立即用尼泊尔语喊了一声售票员,售票员说马上。
  这个马上没有真正的马上,这位亚洲男子暴跳如雷,好像用韩语在骂着什么,我们才知道他是韩国人,他冲下车,与售票员争吵起来,走走停停是很让人生气,我也想下车助他一臂之力,可想到尼泊尔的交通状况,还是忍气吞声了。他要求卸下背包让售票员给他退款,售票员说这票是在售票处买的,你去售票处……
  我们一点儿没有同情韩国男人,反而同情起长途汽车,只有这么几个乘客,拉客就拉客吧。也许是我们太善良,也许是我们心情太好,就这样坐在蜗牛车里,没有怨言,心里想着这哪里是"旅游巴士",沿途上来了一些当地人,我们是车里唯一的3个外国人。
  沿着Siddharta高速公路一直南行,经过无数个小村庄,车子停在一个路边小吃摊,售票员告诉我们有15分钟的早餐时间。我下去巡视一番,路边土灶的油锅里炸着面饼似的食品,一个破衣烂衫的小孩子望着油锅,也许是饿坏了。
  没什么可吃的东西,看着也不卫生。索性上车休息,大厨在忙碌着,一股浓香飘进车里,厨师用洋葱爆锅,接着把一盆羊内脏放进炒锅,不一会儿又倒进锅里一盆羊血,看着看着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有点反胃。
  乘客越来越多,长时间的颠簸,我也坚持不住,迷糊着就睡着了,车的座位不舒服,路况也不好,但总也睡的不踏实。再看看窗外,乌烟瘴气,感觉口罩是多么的实用。后来上来一位妇女带着一个婴儿,及其可爱,我问孩子的母亲,原来是个小帅哥,我逗他,他开心的笑。
  汽车再次停下来,售票员说是午餐时间。这是一个看似还不错的餐厅,我们随便找了个桌子坐下,墙上有简单的英文菜单,对面是尼泊尔文的菜单,看来也有外国游客到访。也没有什么选择,午餐依旧是咖喱鸡饭,多日以来吃的最多的就是咖喱鸡饭,我都担心鸡吃多了,身上会长出鸡毛来。
  这是一顿标准的咖喱饭,咖喱鸡、咖喱蔬菜和咖喱土豆丝,四周的人均是把咖喱鸡和汁浇到米饭上,用手搅拌然后抓着吃,服务员看我们是外国人,给我们准备了勺子。味道很棒,咖喱很辣,吃着吃着服务员来免费加米饭,接着又来免费加咖喱蔬菜和咖喱土豆丝,不一会儿又来免费加饭菜,这是我们在尼泊尔吃的最便宜、最好吃、最难忘的一顿饭。
  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下午的车程是如此的一波三折,当汽车突然停下时,我还以为是技术暂停,当10分钟、20分钟过后,没有人告诉我们是怎么回事,我下车一看,数十辆车一字排开停靠在路边,据说前方发生骚乱,隐隐约约的看到路上的路障。不知过了多久,一车全副武装的军人来到最前方,清理了路障我们才顺利通行。
  已经行驶8个多小时了,什么时候能到达蓝毗尼,我心里开始没底儿了。好景不长,汽车再次停下来,天色渐暗,我走下去顺着汽车长龙走到前面,我再次崩溃,前方发生交通事故,一辆大货车与一辆汽车相撞,救护车刚刚运走伤员。尼泊尔人也许习惯了这种状况,大家都坐在路边聊天,可我心急如焚,这黑不见五指的地方,如果不能正常到达,我们去哪里啊。
  当汽车再次发动时,我迫切的追问售票员,什么时候到达蓝毗尼,他说这车只能到白拉瓦,第二天再去蓝毗尼。我查看了地图,到了白拉瓦对于蓝毗尼来说,也算是近在眼前了。总比困在半路上好。算算这6小时的车程,竟然行程了足足12小时!这也许是佛祖在考验我们吧。
  询问旅馆老板得知,没有去往蓝毗尼的公共汽车,他同时建议我们不要在蓝毗尼住宿,而在白拉瓦住。满街都是人力三轮车,我们找了2辆,谈好价格就开始往蓝毗尼进发,我和雪娇一辆车,家懿独享一辆车。一路欣赏田园景色,感觉很棒,22公里的路用时2个小时,车夫累得满头大汗,我们颠得也很疲劳。
  这里是佛教圣地,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孔雀王朝国君阿育王亲自来蓝毗尼朝圣,并建造了尼加里瓦石柱和毕波罗瓦塔,尼加里瓦石柱上刻有用巴利文写的祷词和日期。公元403年晋代高僧法显、公元636年唐代高僧玄奘均曾到过兰毗尼。
  也许是交通不便游客很少,从近500米的长道走到古寺群外围,经过一排旅游纪念品摊位,首先看到一个喇嘛寺,远远的听见经声,看到阴暗的寺庙正中摆有一个巨大的Dalai喇嘛像,我们没有进入寺内,只是在外面远观。
  进入古寺群需要购票,红砖砌成的Mayadevi寺非常醒目,这里还在维修中,脱鞋进入寺内,可以看到千年前的古寺遗址,家懿和雪娇是虔诚的佛教徒,捐了很多香火钱。圣水池也在清扫,清晰的看到一只小龟浮到水面,可能是人们放生的。
  一棵巨大的菩提树挂着经幡,人们慕名前来参拜,可爱的小松鼠竟然旁若无人的偷吃人们供奉的爆米花等食物。家懿和雪娇跪拜之后,我们坐在菩提树下感受佛,想想那些关于佛的各种故事,对我来说还是比较陌生。
  我们沿着土路一直往西北的寺庙群走去,家懿腿伤愈发严重,行动不便,我们找了2辆计时的人力三轮车,环游附近的寺庙群。寺庙之间相隔的都很远,都是土路,三轮车开起来颠簸的厉害。车夫对周边非常了解,还兼做解说。
  我们一气参观了中国、泰国、德国、缅甸、尼泊尔等国家的寺院,还有斯里兰卡、印度、韩国、越南、日本、法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在蓝毗尼修建了具有本国风格的寺院。包括中国等许多国家的寺庙都在扩建中,相信数年之后,世界各国的寺庙云集在这里,别有风趣。
  【问讯处】Lumbini Development Trust:电话0-,
  【交通】
  飞机:机场在白拉瓦镇西部1公里,白拉瓦-加德满都6500卢比。
  汽车:博克拉(Pokhare)-白拉瓦(Bhariahawa),长途汽车500卢比。
  三轮车:白拉瓦(Bhariahawa)-蓝毗尼(Lumbini),乘坐人力三轮车单程600卢比,摩托车单程1000卢比,出租车单程1500卢比。
  【住宿】
  白拉瓦(Bhariahawa):
  Hotel Everest:在Bank路的警察局对面,电话0-520317,双人间700卢比。
  Hotel Shambala:位于Bank路的警察局对面,电话0-520167,双人间600卢比。
  Hotel Precious:在Siddhartha Rajmarg,电话0-521170,双人间400卢比。
  蓝毗尼(Lumbini):
  Lumbini Village Lodge:位于Lumbini Bazaar,电话0-580258,双人间500卢比。
  Hotel Lumbini:在Lumbini Bazaar,电话0-580142,双人间400卢比。
  【餐饮】Lumbini Garden Restaurant:位于停车场南部,售票处后身的小巷中,提供简单的素食。&
尼泊尔美景&
  四、心惊胆颤的潜入印度
  酒店老板告诉我,去往加德满都的路发生严重的事故,路已经封锁了。他说能帮我们联系到去加德满都的吉普车,我们付了车费。凌晨3点钟我们来到酒店漆黑的门口等车,半个小时过去了,没有车的影子,我立即给沉睡中的老板打电话。我们继续等,一个小时也没等到车,看来这儿车没谱,索性我决定大家回去接着睡。
  后来老板解释说拼车的人数没有凑齐就取消了,我心想取消了也不告诉我,对他我有点儿不放心,我立即要回我们的车费,我和雪娇去长途汽车站,找到一个旅游公司买了当天晚上去往加德满都的长途汽车,买到票后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踏实了。
  既然来到边境,不去印度看看有点可惜,把背包寄存在旅游公司我们就可以去苏那利了,是尼泊尔与印度交界的边境小镇。从白拉瓦乘人力三轮车来往于苏那利的人很多,苏那利距最近的印度小镇瑙登瓦(Nautanwa)4.5公里,是最繁忙的边境口岸之一。
  我也不确定跨过边境线进入印度是否需要印度签证,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让人力三轮车停在尼泊尔移民局办事处外边。想到如果我们硬闯边境,一旦被印度警察扣押或者遣送回国,那将是一种耻辱,雪娇和家懿不敢冒险,我先去尼泊尔移民局办事处询问得知不需要印度签证可以进入印度边境。
  还是有点忐忑不安,尼泊尔边境线上荷枪实弹的军人看着我们,没有阻拦也没有询问我们,我们顺利走出尼泊尔国门。我们步行了约20米,来到印度国门,来往的各种车和行人非常多,印度警察在维持秩序。看到许多从印度进入尼泊尔境内的妇女和儿童都是怀抱着一塑料袋的东西,我推测应该是,她们趁印度警察不注意就溜入尼泊尔这一边,警察也速手无策。
  是否真的可以不需要印度签证就能进入印度呢,我还是问了一下印度警察,我说我们只是进入印度看看,当天就返回尼泊尔,他说不需要签证我这才放心,我们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跨过印度国门,印度这边等候过关的车辆更多,商店和尼泊尔没有什么两样。几个带着口罩的印度警察蹲在路边斜视着我们。
  乌烟瘴气的路面,感觉人们就像逃荒一样,很多破衣烂衫的行人,苦行僧也夹在人群中。对于印度只是喜欢印度的文明古迹,而对于印度其他一点也不感兴趣,也许是因中印两国领土争端的原因,对印度没有什么好印象,只有脏乱差的感觉。
  再往前走就是印度移民局办事处了,我们也不想再深入了,拨开人群往边境走去,一个印度警察拦住了家懿和雪娇,他问我们是否在印度移民局办事处办理了签证,又问我们来自哪个国家?想到中印不是很友好的关系,家懿随口说来自日本,警察再没多问放行了,我心也舒了口气。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我们迅速溜回尼泊尔境内,尼泊尔大兵们友好的和我们打招呼,雪娇立即拿出相机和几个荷枪实弹的军人合影,大兵们也非常高兴。虽然是军人,但丝毫也没有印度那边紧张的气氛。
  我们来到边境线附近的一个餐厅坐下来休息,点了奶茶开始欣赏边境上来来往往的人,尼泊尔军人们检查过往的各种车辆,拦下许多提着塑料袋或者骑车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们依旧是“走私”货物,趁军人们不注意,就溜进尼泊尔境内,军人们也不刻意追踪。
  这个小餐厅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吸引了过往的行人。闻着咖喱的香味,还真是让人有种冲动的感觉。最终我们没有经得住诱惑,还是品尝了咖喱鸡饭,没想到这里的咖喱鸡是用大块儿的鸡做成了,非常的实惠,味道也很棒。
  【问讯处】在苏那利镇靠近边境线,电话0-520304,附近有尼泊尔移民局办事处。
  【交通】
  飞机:机场在白拉瓦镇西部1公里,白拉瓦-加德满都6500卢比。
  汽车:博克拉(Pokhare)-苏那利(Sunauli),长途汽车600卢比。
  三轮车:白拉瓦(Bhariahawa)-苏那利(Sunauli),乘坐人力三轮车单程150卢比。
  【住宿】
  白拉瓦(Bhariahawa):
  Hotel Everest:在Bank路的警察局对面,电话0-520317,双人间700卢比。
  Hotel Shambala:位于Bank路的警察局对面,电话0-520167,双人间600卢比。
  Hotel Precious:在Siddhartha Rajmarg,电话0-521170,双人间400卢比。
  苏那利(Sunauli)
  Hotel Paradise:位于尼泊尔移民局办事处附近,电话0-522777,双人间500卢比。
  Nepal Guest House:在汽车站附近,电话0-520877,双人间300卢比。
加德满都美景
  五、加德满都走街串巷
  加德满都是一座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以精美的建筑艺术和木石雕刻而闻名,尼泊尔历代王朝在这里修建了数目众多的宫殿、宝塔、寺院等。游客、商人和学生纷纷涌入这座小城,寻找各自心目中的尼泊尔旅行生活。看了无数人的尼泊尔游记,轮到自己来体验时,依旧很新颖和刺激。
  走出机场大厅在靠近出口处有外币兑换柜台,家懿和雪娇用美元兑换卢比,我给了工作人员400美元兑换卢比,他用计算器输入300X75=22500卢比,“什么300美元?”我不解的问,他说我给了他300美元,他还示意让我看他的桌子上没有多余的钱,我立即火冒三丈,这是明抢啊!家懿提示我,他看到工作人员把100美元放进抽屉里了。我恨不得冲进柜台抽他两耳光,我明确的说我给了400美元,我愤怒的瞪着他,最后他投降了,他悄悄打开抽屉,拿出100美元说不好意思,他弄错了。我指着外币兑换卢比的牌价,明明写着1美元兑换77卢比,你怎么按照1美元兑换75卢比啊,他说这是最新的牌价。深夜了也不计较了,没想到刚到尼泊尔就给我一个下马威。
  看到有人举着写有我名字的牌子,心想应该是旅店派人接我们的。一位老者带我们来到一辆破旧的小轿车,我们把背包放进车后备箱,他帮着扶了一下包。我们坐上车,他大方的和我们要小费,我说小费?他说“我帮你们拿包了!”这也太会赚钱了,司机对我们说给他人民币也可以,原来他不是接我们的,他就是在机场混饭吃的,家懿甩给他5元人民币,他还不肯走,被我推开了。
  泰米尔(Thamel)是加德满都世界各地游客的集中地,这里云集了旅行社、旅馆、餐厅、工艺品店、书店、外汇兑换等各种店铺。我们在漆黑的夜晚来到了预定的旅店,房间也没有想象中的好,竟然没有电,洗个热水澡的梦想也破灭了,只好忍着睡一夜了。
  加德满都许多街道没有名字,一张地图也许并不能准确的分辨方向,我们经常是昨天吃的那家餐厅不错,今天再想去,总得费力的在泰米尔的几条主要街道转上几圈才能找到。如果呆的久了,也会很快熟悉这里的环境。
  走在泰米尔狭窄的小巷中,有时会感觉这里并不是尼泊尔,犹如到了欧洲某个小镇,街上尽是金发碧眼的欧美游客。这里可以买到各种尼泊尔民族特色的丝巾、金银饰品、廓尔喀弯刀、纸灯笼、木偶、面具等。雪娇买了许多民族服装,在她的参考下,我也给无双买了一些。不愧为购物天堂,物美价廉的商品让人会失去理性疯狂采购。
  户外店和旅游公司也遍布大街小巷中,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牌匾,各种登山、徒步装备琳琅满目的挂在店门口。逛了一些店铺,THE NORTH FACE、MOUNTAIN HARD WEAR、ARC TERYX、MILLET、Columbia等品牌应有尽有,从做工上能分辨出有些是假货。有些户外店出售二手装备,有的是各国登山队留下的。
  世界各国各种风味的餐厅散布在狭长的不知名的小巷内,中国、泰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爱尔兰、法国、墨西哥餐厅应有尽有,我们基本是每天都选择不同的餐厅,尝尽加德满都各种美食。晚上酒吧里传来悠扬的音乐,我们没有选择这种方式放松,而是去网吧打发时间。
  杜巴广场(Durbar Square)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观赏尼泊尔寺庙建筑的好地方。这里囊括了尼泊尔16世纪至19世纪之间的古迹建筑,广场上总共有50多座的寺庙和宫殿。广场是开放的,司机把我们送到广场内,我们也忘记买票就这样大摇大摆的去参观了。后来我们发现在广场的四周有售票处,我们没有补票,这是我们在尼泊尔唯一的一次逃票。
  杜巴广场上的寺庙外观看来都十分类似,有点不知所措,首先看到的是纳拉扬庙(Narayan Temple),它的左边就是建于17世纪夏哈王朝的湿婆·帕尔瓦蒂庙(Shiva-Parvati Temple),红砖结构,两尊简朴的湿婆和帕尔瓦蒂木雕神像屹立在窗口。
  湿婆·帕尔瓦蒂庙斜对面是建于1690年的玛由帝维庙(Maju Deval),是巴克塔普尔国王布帕亭德拉·马拉(Bhupatindra Malla)的母亲下令修建的。有九层台阶,这里是当地人和游客的休闲场所。成双结对的年轻人坐在寺庙的台阶上,看着川流不息的汽车和人群。寺庙有一个三层的屋顶,屋檐上**雕刻非常的生动。
  继续往西南方向走是独木庙(Kasthamandap),大约建于12世纪。据说加德满都(Kathmandu)这个城市的名字就是由此庙名字而得。据说整个建筑的木材都来自一个棵树,所以称之为独木庙。是一个三层的建筑,威武的青铜狮子镇守着庙门。
  独木庙的东侧是始建于1757年的库玛莉寺(Kumari Bahal),白墙木窗的外观,大门台阶上有两只彩色石狮镇守寺庙,窗户上雕刻着许多神像和孔雀图案。最有名的是寺庙里面住着女活佛库玛莉,不过见女活佛得需要缘分。
  再往北走既是巴格沃蒂庙(Bhagwati Temple),有三层的屋顶,在建庙初期寺内珍藏着很多珍贵的神像,不幸的是1766年被偷走了部分神像。当沙阿王朝的第一任国王纳拉扬统一尼泊尔后不久,他将珍藏的巴格沃蒂女神像供奉在神庙内。每年四月,女神像会被送到距离加德满都65公里的Nuwakot村,那里有隆重的印度教节庆活动。
  不远处的哈努曼多卡宫(Hanuman Dhoka)是旧皇宫(Old Royal Palace),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建筑群,是经过历代国王不断扩建逐步建成的,历时数百年。1768 年尼泊尔统一后,哈努曼多卡宫成为沙阿王朝的王宫,直到19世纪70年代迁宫为止。我们商量了一下最终没有进入旧皇宫参观。
  1670年修建的德古塔雷珠庙(Degutaleju Temple),是哈努曼多卡宫的一部分,门口有士兵把守,在王宫的宫墙外,第一眼就能够看见这座寺庙,是现存同类型庙中最大的。斜对面的哈努曼雕塑(Hanuman)的脸部已经毁掉,穿着红色斗篷圣衣,感觉有点阴森。
  旧王宫对面的贾格纳寺(Jagannath Temple)是广场这一区域最古老的寺庙,屋檐上的**雕刻让人叹为观止。这座寺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63年马享德拉·马拉(Mahendra Malla)执政时期。这座两层高的寺庙有一个三层的平台,寺庙的每个侧面都有三扇门。
  贾格纳寺左侧是普拉塔布·马拉国王雕像(King Pratap Mallas Column),高高的地坐在一根柱子上。道路左侧,是一座八角形的库里须那寺(Krishna Temple),库里须那是湿婆神的第八个化身,尼泊尔人非常崇拜他,加德满都到处都有供奉库里须那的寺庙。
  继续往东北方向步行,可以看到一座红砖地基、白色尖顶的卡凯喜瓦庙(Kakeshwar Temple),始建于1681年,1934年时毁坏,经过重建后,保留了传统的红砖地基,其屋顶为印度特有的锡卡拉式(shikhara)的白色尖顶。
  右侧宏伟的塔莱珠庙(Taleju Temple),高35米,建于1564年。这座寺庙是广场上最显眼的寺庙,但目前不对外开放,只有宰牲节(Dasain Festival)期间可以参观。远远的望着高大的八角形三层塔,屋檐上有精美的木雕。
  【旅游局】在Bhrikutimandap Marg,移民局附近,电话0-4256909;机场有个旅游局办事处,有免费的地图和明信片,电话0-4470537。
  【邮局】邮政总局在Kantipath和Khichapokhari的交叉路口;在Thamel的Tridevi Marg有个小邮局。
  【交通】
  飞机:特里布万机场(Tribhuvan),加德满都(Kathmandu)-博克拉(Pokhare)20分钟,5600卢比;加德满都(Kathmandu)-白拉瓦(Bhariahawa)6500卢比。
  汽车:加德满都(Kathmandu)-博克拉(Pokhare)8小时,长途汽车400卢比;加德满都(Kathmandu)-苏那利(Sunauli)10小时,长途汽车500卢比。
  出租车:加德满都杜巴广场(Kathmandu Durbar Square)、斯瓦扬布纳特寺(Swayambhunath)、博达哈佛塔(Bodhnath)、帕斯帕提那寺(Pashupatinath)4个地方包车6小时,往返1000卢比。
  【住宿】
  OM Tara Guest House:位于Thamel,电话0-4259634,双人间500卢比。
  Marco Polo Guest House:在Thamel,电话0-4251914,双人间650卢比。
  Kathmandu Guest House:位于Thamel,电话0-4413632,双人间1200卢比。
  Pilgrims Guest House:在Paknajol,电话0-4440565,双人间900卢比。
  Hotel Su-Hang:位于Jaytha,电话0-4252867,双人间800卢比。
  Tibet Guest House:在Chhetrapati,电话0-4260556,双人间1600卢比。
  【餐饮】
  Sandwich Point:位于Thamel,三明治吧,24小时营业。
  Fire & Ice Restaurant:在Thamel,意大利餐厅。
  CaféJalapeno:位于Thamel,非常热闹的餐厅。
  Alices Restaurant:在Thamel,在CaféJalapeno的楼上。
  Yin Yang Restaurant:位于Thamel,泰国餐厅。
  Kilroys of Kathmandu:在Jaytha,爱尔兰餐厅。
  斯瓦扬布纳特寺(Swayambhunath)
  六、感受加德满都的文明
  司机准时在我们的旅馆附近等候我们,十多分钟我们就来到加德满都西部的一个山丘上,这就是是著名的斯瓦扬布纳特寺(Swayambhunath),是世界文化遗产,远远的就能看见高高的圆佛塔,由于寺庙有非常多的猴子,也被称为猴庙(Monkey Temple)。
  斯瓦扬布纳特寺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亚洲最古老的佛教圣地之一。我们沿着台阶往山顶走去,这时一个喇嘛正在从山顶的台阶往山下膜拜,几乎就是爬着从山顶到山下,如此陡峭的台阶,虔诚的信仰非常让人敬佩。
  继续往山顶走能看到许多小佛塔,路上的游客不多,临街的店铺售卖尼泊尔各种工艺品以及藏式饰品,看到许多前来膜拜的藏民,据不完全统计尼泊尔有三万多藏族,也是尼泊尔重要的少数民族。家懿对某些安全问题比较担心,总不直接面对,我也深受影响,想想临出发前,一个朋友说这个时候去尼泊尔有点危险,我也只能从容面对了。
  登上山顶,经过一片塔林,无数的鸽子和猴子在山顶觅食,膜拜的人很多。我们是从停车场方向走上来的,许多人是从东面的山脚下直接沿着台阶爬上山顶。迎面看到的就是大佛塔,纯白色的塔基,金黄色的塔身,强烈的阳光不能直视佛塔,只好沿着佛塔转一圈。家懿和雪娇走的比较快,我在后面慢慢的看,找最好的角度拍摄照片。
  圆佛塔下部巨大庄重的塔基为一巨大的白色半球实体,塔基四面都有三重檐的金门金顶佛龛,内供着五大如来金佛。第二层是一截镀金的方型砌石建筑,四面绘着4双巨眼,称作"慧眼",每对慧眼之下还有一个红色问号形的鼻子。第三层是层层叠起的 13个铜制圆盘,叠成圆锥形,四面装饰佛像的图案。
  佛塔第四层是象征日、月二光的两层圆轮。第五层塔顶结构比较复杂,圆顶四周悬铜质饰物,下面又悬挂着一口小铜钟,一阵微风吹来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几个喇嘛围绕佛坛转着经轮,我站在这里默默的注视着这神圣的佛塔。站在山顶远眺四周,能见度较好,模糊的看到山谷中的加德满都。
  帕斯帕提那寺(Pashupatinath)
  来到加德满都城东的印度教寺庙帕斯帕提那寺(Pashupatinath),是世界文化遗产。司机带我们进入,帕斯帕提那寺的入口的两边是商铺,所出售的物品多数是印度教教徒用的鲜花和各种颜色的粉。这里是印度教教徒举行火葬的地方,印度教教徒相信人死后燃烧躯体并将骨灰撒入河中,灵魂就可以脱离躯体而得到解脱,所以这里还有"烧尸庙"的别称。
  跟随司机来到售票处,主要进口只有印度教教徒才能进入,我们从侧面过桥来到河的对岸。人来人往,乌烟瘴气的空气,游客只能站在桥上或者河的对岸观望。Bagmati河非常脏,更像一个臭水河,尸骨、死者的衣服、祭祀用品等均撒进河里,很难想象这就是圣河。
  几个苦行僧坐在塔林那里卖弄风骚,指着我的相机让我们给他们拍照,我没有理会他们。我知道他们不是真正的苦行僧,只是打扮成这个样子赚取拍照的小费。一些欧美游客拍完他们,他们立即伸手如愿以偿得到了小费。
  站在河对岸看着帕斯帕提那寺,这座寺庙有三层屋顶,周围还有一些黄色和白色的寺庙建筑。河边已经挤满了前来参加死者火葬仪式的人们,也有一些人是前来祭祀的,在河边摆了很多祭祀用品。不时的有人在河里洗手和洗脸,虽然感觉有点不能接受,但作为一种风俗还是非常独特的。
  河边有数座石造的火葬台,遗体先是用白布垫底放在河边,身上盖着红色的布,亲属在河里洗手后,开始往遗体上放黄色的花环。火葬对于死者的家属来说也许是严肃和悲痛的,但对于我们这些游客来说,等待仪式之后的火葬是件无聊的事情,几个欧美游客谈笑风生,边吃东西边观看仪式。
  最后的送别仪式之后,死者的衣裤均被脱掉扔进河里,遗体放到担架上后,4位男士扛起担架把遗体抬到紧靠河边的平台上,平台上有圆木搭的架子,遗体就放在架子上然后铺上干草引燃焚烧,三个小时后尸骨将被推到河里随水而逝。
  博德纳佛塔(Bodhnath)
  博德纳佛塔(Bodhnath)位于加德满都东北6公里,是尼泊尔最大的佛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塔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司机让我们自己进去,进入佛塔的大门很不起眼,佛塔其实就是建在居民区里。
  这个佛塔建筑群的第一座佛塔大约建于600年,佛塔的基色为白色,塔身均匀的洒上用来敬神的香料和酥油,酥油在阳光的曝晒下融化,于是塔身上也流淌着一道道凝固的油渍。方形塔的四面都画有巨大的佛眼,佛眼上面是座金色的尖塔。塔基外缘刻有108尊小佛像,小佛像沾染着红色涂料和戴着黄花,佛塔周围的砖墙上有147个壁龛,每个壁龛内有4或5个刻有祷文的转经筒。
  巨大的经幡随风飘扬,许多藏民前来膜拜。佛塔的四周放了很多经幡,是藏民膜拜放上去的。20世纪60年代佛塔附近重建了很多喇嘛寺,色彩斑斓的唐卡,金光灿灿的经轮,浓浓的酥油味,这里仿佛就是到了西藏。
  随着诵经声我们来到了Tsamchen寺,左侧入口处有一个巨大的转经筒,寺庙内有许多精美的绘画和一幅绣着来世佛像的华丽刺绣作品。脱鞋后可以进入参观,这也是我在尼泊尔看到的唯一一个可以进入和拍照的喇嘛寺。
  Tamang寺在佛塔的北部,寺庙里有一块嵌板,是纪念第一位抵达西藏和博德纳佛塔的日本人Ekai Kawaguchi(年)。格鲁派寺庙Samtenling寺位于佛塔的东面,是博德纳佛塔建筑群最古老的寺庙。可以往东北部继续参观,那里有萨迦派的Tarik寺,寺庙内有很多精美的壁画,从Tarik寺的东门出去是葛举派的Tabsang寺。
  佛塔的周围有卖各种旅游纪念品的店铺,许多是藏式的饰品和工艺品。熙熙攘攘的信徒和各国游客绕佛塔而行,看着彩色经幡在微风中飘舞,我那时什么私心杂念都没有,也许是受了感化。
  【交通】
  出租车:斯瓦扬布纳特寺(Swayambhunath)、帕斯帕提那寺(Pashupatinath)、博达哈佛塔(Bodhnath)3个地方包车5小时,往返800卢比。
  帕坦古城逍遥
  帕坦(Patan)位于加德满都以南约3公里,与加德满都仅一河之隔。建于公元299年,是包括加德满都和巴克塔普尔在内的三座古城里历史最为悠久的,寺庙和古迹众多。是加德满都河谷古代商业中心,也是木雕和金属雕刻手工艺中心。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帕坦杜巴广场(Patan Durbar Square),广场上的建筑物比加德满都更密集。广场呈长方形,分列着精美雕工的佛塔和寺庙,多建于16-18世纪之间,犹如一个露天博物馆。
  走进广场首先看到右侧的库里须那寺(Krishna Temple),始建于1723年,全部用石块砌成。呈棱锥型,分为四层,做工精美。底座为正方形,上为三层的屋檐。共有21个尖顶,雕刻精美,石塔内部的石刻更加生动。
  库里须那寺斜对面是拜伊德嘉寺(Bhai Dega Temple),一直往北走先看到的是哈里桑卡寺(Hari Shankar Temple),是一座建于17世纪的三层式寺庙,它的大门和门柱上都饰有精彩的雕刻。约克纳伦德拉国王雕像(King Yognarendram Mallas Statue)就在哈里桑卡寺的前方,国王的雕像是盘坐在一根高柱上,眼镜蛇从其后罩住国王的头顶,还有一只石刻的小鸟站在上面。
  国王雕像的东部是塔莱珠寺(Taleju Temple),高32米,建于1640年,1934年地震后重建,是一座规模宏伟的皇家寺庙,八角形的三层塔高大宏伟。帕坦的皇宫(Royal Palace)建于200多年前,规模比加德满都的皇宫稍小,三层高的皇宫呈回廊式,中间有一个大大的庭院,皇宫的一部分已辟为帕坦博物馆。
  帕坦博物馆(Patan Museum)位于帕坦皇宫一侧,博物馆里专门收集、研究青铜雕像和宗教物品。目前陈列展品约900件,大多是一些印度教和佛教的各大神雕像。皇宫的后院有一个原皇室御用泉眼,被称为“金泉”。石砌的方形池上,泉水从镏金的铜质鳄鱼口中流出。
  走出博物馆对面是嘉格纳那扬寺(Jagannarayan Temple),始建于1565年,是广场上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库里须那·曼德寺(Krishna Mandir)在嘉格纳那扬寺的东北部,俗称黑天神庙,于1667年修建,整个神庙坐落于三层方形的高台基之上,朝东的基座上有两对石狮。不远处就是葛鲁达雕像(Garuda Statue on Column)。
  家懿和雪娇走累了他们坐在寺庙的台阶上休息,我独自在广场上闲逛,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和我搭讪,问我来自哪里?我开始以为她是想做我的导游,看到我和家懿和雪娇聊天,她也跟着过来了,我给他一块糖,她不好意思接,一个劲的摇头,在我们的劝说下最后收下了。
  尼泊尔的古城是真正的古城,商业气息相对来说不是很浓,人们正常的在古城里生活,没有因为游客的到来而改变什么,历史还在延续。如果这样的古城在国内,也许基于商业目的,早已酒店和餐厅遍布,城中的居民也可能迁出了。
  一直往广场的北部走,有一个建于12世纪著名的金庙(Golden Temple),是一座金顶的塔式寺庙,包括一座1409年建造的金顶小圣堂。寺庙四角的4个金属猴也很有趣,寺庙内的屋檐、宝顶、大门、佛像全是纯铜铸造。
  准备离开时,一阵鼓乐声传来,原来是结婚的巡游队伍,这是我在尼泊尔看到的第二次结婚巡游了,长者们都头戴尼泊尔民族帽子,吹着笛子等乐器,后面的人载歌载舞,引来许多游客的目光。
  沉迷巴克塔普尔
  去往加德满都东部13公里之外的巴克塔普尔(Bhaktapur),一路上路况很不好,尘土飞扬不说,颠簸的让人头晕。司机让我下车去买门票,我走到街道对面四处张望没有看到有售票处,这时站在路边的一个不起眼的男士和我打招呼,问我是否是买票,原来他就是售票员,出示中国护照750卢比的门票只要50卢比,终于享受了一次中国人的优待,心中窃喜。
  巴克塔普尔原名为巴德岗(Bhadgaon),是加德满都河谷最早出现的村落之一,12世纪以前已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城镇,是14至16世纪期间马拉王朝的首都。我喜欢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古城,游客相对较少,历史遗迹保存的很好。
  司机把车停在塔乌玛蒂广场(Taumadhi Tole),我们开始游览古城,广场四周有一些旅游纪念品店铺和餐厅,城里的居民人来人往完全是一种很自然的生活状态。五层三十米高的尼亚塔波拉寺(Nyatpola Temple)在广场上非常醒目,几个欧美游客顺着台阶爬上寺庙,台阶最底层是传说中的大力士加亚马(Jayamel)和帕塔(Phattu),然后从下至上分别是二只大象、二只狮子、二只半狮半鹫的怪兽和二个神像。
  不远处就是拜拉那寺(Bhairabnath Temple),最初是一座建于17世纪早期的一层的寺庙,后来1717年被布帕廷德拉·马拉国王改建成两层,1934年地震后又被改建成三层。供奉的神像只有30厘米高,很不可思议,诺大的寺庙神像竟然如此的渺小。
  再往南走是二层的蒂尔摩赫戴纳拉扬寺(Til Mahadev Narayan Temple),是巴克塔普尔古城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是一座供奉毗湿奴人身纳拉扬的神庙。这座寺庙具体的建立年代不详,碑文记载1080年开始这座寺庙就在使用,一直延续到现在。
  家懿在塔乌玛蒂广场闲逛,我和雪娇继续往东部走,来到巴克塔普尔古城最古老的城区塔丘帕广场(Tachupal Tole),狭窄的小巷,几乎没有游客,街上年纪大的男士都带着尼泊尔传统的帽子,好奇的看着我们。路边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摊位,看着很诱人,这些天饮食总是肉多菜少。
  刚走进广场就能看到始建于1427年,高大的三层结构的塔特拉亚寺(Dattatraya Temple)。广场东南角是木雕博物馆(Woodcarving Museum),收藏了巴克塔普尔很多精美的木雕,最出名的是木雕博物馆东面外墙上精雕细刻的孔雀窗(Peacock Window),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我们也不想继续往前走了,著名的巴克塔普尔杜巴广场(Bhaktapur Durbar Square)还没有去,我们绕回到杜巴广场。建于15世纪的二层的泰德汉臣寺(Tadhunchen Bahal)首先映入我们的眼帘,在庭院内的柱廊上雕着很多恐怖的雕塑,描绘酷刑的一些场面。
  在杜巴广场东侧有两座巨大的石狮,石狮北面是一座红砖基座白色尖顶的法希德加寺(Fasidega Temple),整个寺庙有六层基座,台阶两侧分別立有大象、狮子和公牛的石雕。正前方是瓦特萨拉(Vatsala Temple),接着就是希提拉客希米寺(Siddhi Lakshmi Temple),台阶两侧分别立有对称的马、犀牛、人面狮身等石雕,我刚想拍照,一位当地的阿婆爬上台阶席地而坐,她也进入了我的照片。
  逐渐进入杜巴广场的中心地带,众多的古寺庙,让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曾经拥有九十九座宫院,精致的亭台楼阁和花园水池,规模庞大的皇宫(Royal Palace),由于地震等沧桑岁月的洗礼,时至今日皇宫的宫院仅存七座。
  金门(Golden Gate)是布帕廷德拉·马拉国王始建,一直到1754年才建成。金门是通往55窗宫主院的入口,有军人驻守在门口,金门上装饰有维湿奴神的坐骑和巨蛇图案,下面是四头十六臂的女神塔蕾珠,外观非常漂亮。
  虽然可以进入参观,但不能进入塔莱珠(Taleju Chowk)。非印度教教徒可以去观赏附近的纳戈坡克赫瑞(Naga Pokhari),这是一座建于17世纪的皇家水池,周围盘绕着扭曲的石蛇,从鳄鱼魔王口中探出一个山羊头,水流从山羊头倾泻而出。
  55窗宫(55 Window Palace)建于1427年,是一座四层砖木结构的宫殿,上面饰以优美的背景和雕刻图案,飞檐下有55窗一体相连的黑漆檀香木雕花窗,雕工精细,以55扇黑漆檀香木雕花窗而闻名于世,故得名55窗宫。是国王甄选过夜妃子的地方,佳丽和明月都已是过眼云烟。
  走出金门就是布帕廷德拉·马拉国王雕像柱(King Bhupatindra Mallas Column),国王双手合十,端坐莲花柱头,面向金门。55窗宫的一部分现已辟为国家艺术博物馆(National Art Gallery),博物馆里面收藏了古代佛经,以及一些深奥难懂的宗教艺术绘画,露天博物馆我们还没有参观完,艺术博物馆也就没有进去。
  陶器广场(Potters Square)位于杜巴广场南部,据说原来广场有非常庞大的陶器品陈列,现在有点像作秀一般,广场只有一些不规则的陶瓷品随意堆放在广场的角落里,只有几个老人在现场制作、画纹、晾晒陶瓷品。
  最后来到巴克塔普尔北部4公里的昌古村(Changu),这里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昌古纳拉扬寺(Changu Narayan Temple),这是一座印度教保护神毗湿奴的寺庙,该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世纪,直到5世纪才正式建成,至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是尼泊尔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
  买票进入村子,村子正在大兴土木,即使是商业规划比起国内还算合理,起码不算过渡开发。街道两边是红砖的老房子,也基本没有游人,两个手拿大饼的孩子从高高的窗上检阅我们的到来,村里一些老人坐在路边发呆,一位穿着民族服装的妇女拿着水壶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目光。
  寺庙主体高两层,外表是精致的石雕、木刻、金属手工制品装饰,金碧辉煌,寺内主要供奉调和之神毗湿奴神和其十种化身。首先看到的是昌古纳拉扬寺东门前的二只半狮半鹫的怪兽石雕,顺时针绕寺庙参观,南门前是两只大象石雕,石雕前面一群老年妇女席地而坐做祈祷吃斋饭。司机是和我们一起进来的,由于这是一个宗教圣地,他也在虔诚的祈祷。
  寺庙西门前是两只狮子石雕,石雕前是布帕廷德拉·马拉国王和王后的雕像,雕像后面是毗湿奴的坐骑半人半鸟的金翅鸟哥鲁达(Garuda)石雕,是5世纪的作品。北门是两只带翅膀的狮子铜雕,狮子头被人们触摸的非常光亮。
  太阳缓缓着下山,回加德满都的路上看着熙熙攘攘的行人和车辆,一切都放慢脚步,尘土飞扬的街道,年久失修的寺庙,低矮破败的房屋,这就是巴克塔普尔的快乐生活。
相关新闻:
咸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主管: 中共咸宁市委宣传部 咸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办:咸宁日报社 承办: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鄂备2013001号
2005-.cn 鄂ICP备号
未经咸宁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咸宁新闻网举报电话: 网站技术服务QQ:
咸宁市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不良信息专项行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德满都国际快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