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百德堂 被骗医托究竟怎么回事

手心里都是坑,并且坑越来越多是怎么回事
手心里都是坑,并且坑越来越多是怎么回事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手心里都是坑,并且坑越来越多是怎么回事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什么原因引起呢,是否属于疾病,若是怎么治疗
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直接与医生电话沟通,咨询更便捷,解答问题更详细,同时可获得健康顾问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颈椎病,腰椎病等骨科疾病
擅长:颈椎病,腰椎病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肛门湿疹,直肠脱垂,便...
&&已帮助用户:9610
指导意见:你好,你的情况最好是皮肤科检查看,根据你的情况结合医生选择治疗措施的。
问手心脚心经常出汗是怎么回事???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小儿内科
&&已帮助用户:213493
病情分析: 手脚多汗,医学上称做"局限性多汗症,多发生在情绪波动度较大的青壮年身上。"局限性出汗症的治疗,一般采用维生素B1、谷维素、安定片等。如果汗出很多,意见建议:可适当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鲁本辛等抗乙酰胆碱药。但是,安定和抗乙酰胆碱药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故临床上多配合中医治疗。
问你好,我小腿上一摁一个坑是怎么回事
职称:医师
专长:心脑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62843
问题分析:你好,朋友,根据你的描述,小腿上一摁一个坑,这种情况考虑可能是有水肿。意见建议:建议你的情况可以去医院的做个肾功能的检查哦!
问指甲上一个坑一个坑的。好几个月了...
职称:医师
专长:小儿科常见病
&&已帮助用户:256191
病情分析: 有以上情况 一般考虑与缺钙 贫血 和营养障碍或是代谢异常有关, 与其他的关系不大
有以上情况
也没有特效治疗方法 科学补钙
和纠正贫血 科学营养就可以意见建议:你23岁 有以上情况 不能确定具体的病变
你的情况按以上要求治疗就可以
问手心出是怎么回事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盆腔炎,滴虫性阴道炎,妇科炎症,急性盆腔炎,外阴炎,慢性盆腔炎,细菌性阴道炎,附件炎
&&已帮助用户:3775
病情分析: 您好,患者的症状从中医角度分析,是属于肾阴虚的范畴,“阴虚则热”,所以会产生潮热盗汗等症状。患者的症状就是由于虚热引起的,建议服用中药治疗意见建议:建议到正规中医院就诊,服用滋阴清热,补益肝肾,调理冲任的中药治疗一段时间,症状还是可以得到缓解的,平时可以买点六味地黄丸服用,可以起到滋阴清热的作用
问无任何症状最近两天手心退皮,无红点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33265
病情分析: 建议外用维生素C注射液搽涂患处,每日两次,三天一个疗程.对皮损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意见建议: 方法:先将手洗干净,待稍干后,用维生素C注射液倒人手掌内,然后双掌将药液擦匀,待药液干后发白时洗掉.每日两次,每次两毫升. 平时要注意尽量避免接触诸如洗衣粉,肥皂等碱性的东西
问手心例口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32458
病情分析:这个是皮脂腺分泌少导致的, 是个体差异导致的 。与空气干燥也有关系的。意见建议:建议不要用肥皂和香皂洗 和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擦含有橄榄油的护肤霜和尿素软膏等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膝盖疼痛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人
请求医生帮助,患有腰椎间盘突出1年久,未治疗,想问需要怎么治疗
好,建议避免颈部受凉、长时间低头,平时要有正确的坐姿
上肢疼痛无力是因为受椎间压迫神经根引起,可同时引起躯体两侧
您好,您的这种情况为腰椎的退行性改变,需要减少腰部活动
百度联盟推广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揭百德堂医托:医托冒充病人翘边 开药3000元起
关键字: 揭百德堂医托百德堂医托揭百德堂百德堂医托
医托这种情况屡禁不止,近日有媒体揭百德堂医托,组团忽悠患者去百德堂看病。揭百德堂医托报道中提到,百德堂医托分工极为明确,三拨人轮番上阵忽悠患者。在百德堂内大约有四、五十人,一半病人一半医托,开药3000元起,医托还假装拿药降低患者的警惕。揭百德堂医托,“神医”两分钟看出糖尿病,也有幡然醒悟的患者,扔了药就走了。
揭百德堂医托:医托冒充病人翘边 开药3000元起
医托就是医疗骗子,经常出没于医院挂号处、医院大门附近、地铁口、火车站、汽车站、各大网络论坛、健康交流网站、正规医院及周边旅馆的人,他们用欺骗的方法引诱患者及家属误入歧途,把患者骗到一些无医疗资格的小诊所去看病,对患者进行恐吓、敲诈,甚至抢夺财物。
近日,记者在北京西站暗访发现,医托们在这里“组团忽悠”来京就医的患者。他们自制车站工作证、身穿蓝色制服,组团形成连环骗局,骗外地来京就医者到一家名为“百德堂”的中医诊所就诊。同样在北京站、积水潭医院、协和医院、阜外医院、301医院也是医托的重灾区。行内人士揭秘,此况已存在近20年。医托跟小医院倒三七分成,患者消费1万元,医托拿走7000元,而这些都是患者的“救命钱”。
“希望再也不要有无辜的人上当受骗了!”“百德堂医托害人!”“病没看好,白搭5000元!”……新京报记者统计,仅在百度搜索中,就有上百人自述在北京“百德堂”中医诊所受骗的经历。
来自西安的刘婷2013年6月来北京协和医院看“月经不调”,在大厅等待挂号时,一位妇女和她搭讪并称自己之前也患此病多年,后来在平安里附近的“百德堂”中医诊所看好了。今天正好有协和医院的专家在百德堂义诊,而且人少不需要排队,建议她去看看。刘婷初来北京,听说专家义诊便心动了。后来她跟随妇女前往百德堂诊所,一位60岁左右的老太太给她号了下脉后便写出了方子,同时还拒绝了刘婷带来的在大医院做的化验报告等。就这样,她稀里糊涂地花了5000元买药。
刘婷回去后,同事均认为她被骗了,她上网搜索“百德堂&被骗”等关键字,发现了很多人和她有同样的遭遇。
记者随机采访了近百位投诉者,发现他们均是来京就医的外地患者,受骗地点集中北京西站、北京站、积水潭医院、协和医院、阜外医院、301医院。受骗过程也几乎都可以概括为看病、医托介绍再高价拿药。
其中河南的何震今年4月带着儿子来看甲亢,他买了5000元的中药和中成药,儿子吃了一天后就开始拉肚子,全身无力。他拿着中药找正规医院医生鉴定,对方说这包药成本最多20元,成色也不好。
同样看甲亢的李刚回家收到邮寄到家的药后,发现“甲亢灵”还有一天就要过期,他给百德堂打电话,对方劝他安心吃药,“没问题”。
众多患者来京看病被医托领至“百德堂”,这是巧合吗?近日,新京报与一名老人扮作外地来京看病的母子,刚下火车,就被“医托”盯上。层层被忽悠后两人最终被带进“百德堂”。
6月20日,早上7时46分,由涿州到北京西的列车进站,不一会儿大批乘客从北二出站口涌出。新京报记者及闫春芳(化名)老人刚到出口就遇人搭讪。“你们坐几号线?”一名寸头男子拦住记者,他灰色T恤上挂着的“北京西站工作证”很是显眼。
得知记者要去朝阳医院看糖尿病,“寸头”旁边的一位长发女孩也上来搭话儿,直言朝阳医院看糖尿病不专业,建议去“中国中医研究院”看中医,“这个病(糖尿病)西医看不好”,并指出乘坐63路公交可到达。
顺着长发女孩指的方向出站,走出不到两百米,又出现一名白色T恤男子,称与记者同路,他也去“中国中医研究院”,并热心表示愿意给记者带路。而后,带着记者在北京西站内绕圈,数分钟后在站内一拐角处与两名中年女子接头。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这两名手拿北京地图扮导游的女子,听说记者要去中国中医研究院,瞬间转换身份,再次送给记者一个“惊喜”,称她们也是来北京看糖尿病的,更巧的是跟记者去同一家医院。
不由分说,其中一名女子就带着记者一块儿乘地铁。路上还主动透露,“中国中医研究院”虽然不大,但都是专家,糖尿病只要6000元就能看好。为了让记者相信,女子还称,看病的李教授是她亲戚。
一路上女子对闫春芳的病情格外关心,并劝说“来北京看病,不要怕贵。”
在4号线平安里站D口附近百米左右,即为医托所称的中医诊所。这幢二层小楼,门窗均为木质镂空雕花,门口挂着“北京百德堂中医门诊”牌匾,并无医托口中的“中国中医研究院”标示。
北京市卫生信息网上显示,“百德堂”中医门诊是一家有资质的医疗机构。但它却和“中国中医研究院”搭不上任何干系。据悉,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于1955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早在2005年已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所以目前已不存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这样的机构。
想见李教授很简单,只要交50元挂号费即可,北京西站出现的中年女子会全程陪伴。看病也很简单,号脉两分钟即能确诊“糖尿病”。但是患者花了钱之后,不能拿走处方,也没有发票。
6月20日上午,百德堂二楼“李教授”诊室门外。一名戴着金链子的男子询问记者是否来看糖尿病,并称自己患糖尿病已经七八年,在这里吃了两个月中药后病情明显好转,当天是来复诊的。中年妇女插话问男子需要花费多少,在得到一个疗程至少需4000元药费后,她劝告记者“能看好就行”。
诊室内,戴眼镜、身穿白大褂的“李教授”和一名男子对桌而坐。李教授给闫春芳左右胳膊各号脉几十秒,接着询问她是否有口干等症状。闫春芳说经常感到口干,“李教授”点头认同,接着拿出两张印有各种药名的A4纸,看了后便开出中药方子,并在病历上写下闫春芳患糖尿病二型。前后不足两分钟。
此时,李教授对面的男子开口了,“只要三个疗程”花费约八千元,保证有效。记者称只带了1000元,这时,中年妇女突然进入诊室,称1000元太少,至少要拿3000元的药。否则不予开药。
而后这名带着记者来的中年女子借口自己不看病了,随之溜掉。
两日后,记者带钱来“百德堂”取药。巧合的是几名在北京西站指路的男男女女也出现在这里。
按照李教授的“处方”,记者共花费2298元,发票由“北京市医疗服务门诊收费收据”代替。该收据显示2298元药费共两部分,中成药1300元,中草药998元。收据上的印章模糊,难以辨认盖章单位。
约15分钟后,几名男子从地下室拿出用编织袋装着的十盒“辽源誉隆亚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糖尿乐胶囊”及十包用中药袋包装的中草药。“中药每天一包,吃完再汇钱”。
根据收据,糖尿乐胶囊每盒130元,但据生产厂家“辽源誉隆亚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报价,同样规格的糖尿乐胶囊每盒60元。
那么10包中药里都有啥?近日,新京报记者将在百德堂开出的中药,拿到中医院咨询。一名从业五年的中药师仔细分辨后,排列出焦山楂、焦神曲、山萸肉、鸡内金、泽泻等18味药,其中一味药还掺杂着鞭炮屑。他称这些药品相劣质,不值钱。在该医院配齐这18味药仅需20多元。
多位中医医生还表示,糖尿病类型是西医说法,判断必须依靠西医相关检测结果。仅通过号脉不能判断糖尿病是一型,或者二型。
这些医托分工明确,与人搭讪的叫“清点”,领人就医的叫“带点”。他们“上班”也有规律,一般早上5点左右,蹲守在出站口,直到上午11点多才“下班”。
王伟(化名)是北京西站一家公司的老板,对附近医托较熟。王伟称,这些医托常年盘踞在北京西站,规模约60人,从周一到周五,每天蹲守在西站北2出口。
他们组织严密,分工明确。遇到看上去像是病人的乘客,哪几个医托上前搭讪,哪几个医托把病人送到地铁站,哪几个医托负责把病人领进小医院、诊所,都有分工。大的团伙,甚至会分出专门的人在旁边盯梢,以防被监管部门抓现行。
“医托们眼很贼!”王伟说,医托在出站口蹲守,一眼就能看出来京者是不是看病,“比如老人,或家长带孩子。”
在医托行业内,这叫“清点”,这也是医托忽悠人的第一步。
医托挑选目标后,第一拨人先是询问,胸前佩戴车站或地铁工作人员“胸卡”,这是他们自制的假胸牌,往身上一夹,摇身一变成为地铁工作人员,给外地来京看病者“指路”。
“他的目标是套话,问你去哪?并引导你怎么去医院。”王伟说。
选择目标后,这时第二拨人出现,这叫“带点”。
王伟称,套出话后,第二拨医托就上前说“我们家有个亲戚,跟你病一样,就在某个专科医院看好了。”
然后,医托就给看病者写一个地址,第三拨人就自称同样到这家医院看病,然后带着看病者坐地铁一起前往医院。
患者没到医院专家已知啥病
“老中医专家把脉,这边病人还没到,医托就提前打电话给医院专家,告知带来的人患什么病。”王伟还表示,不是医托带过去的病人,医院根本不给看病。
一位医托曾跟王伟表述,百德堂中医院不大,但“包治百病”。比如皮肤病、癫痫病和白癜风,甚至不孕不育都能治,“不论治什么病,就是开中药。”每一个疗程5000元。
王伟记得,去年,他见过一名到北京看病的患者,被医托领着买回一包中药。他拎着草药,再次回到西站坐车时,突然清醒过来了,哭着就走了,“他知道中药是假的,直接扔进了垃圾桶。”
“看病者到医院后,不住院,只开中药。”王伟说,这些看病者刚下车,头脑晕乎,又人生地不熟,而且看病心切,就很容易被医托忽悠过去。
王伟说,平时,百德堂医院里有四五十个人去看病,一半是托,一半是真病人,“不是医托带过去的,医院根本不给看”。
6月初,新京报记者曾试图进入百德堂,但是没有医托带进门,百德堂门口坐着的几个人直接制止记者进入,“这儿不看病。”
到了医院后,医托也装作是病人,同样拿药。为表演真实,医托先拿药,看病者一看,医托都拿药了,看病者也就拿了。
这些医托盘踞在北京西站出站口已近20年。一名医疗行业的知情者透露,这些医托基本都是湖南籍,规模大概七八十人,以前是往各小医院、诊所拉人,大概五年前,这些人开始固定往百德堂拉病人。
“现在,医托分成的行情是三七开。”7月3日,南三环一家民营医院,老板刘金生(化名)透露,现在很多小医院、诊所跟医托分成比例是“三七开”,而且是“倒三七”,也就是说,医托每引过来一个病人,病人在医院消费1万元,医托拿走7000元,医院只留3000元。
刘金生在北京开小医院10多年,也是靠医托活下来的。他说,医托这行以湖南籍和河北籍为多,两股医托势力都是靠老乡关系发展起来的,除了老乡介绍,外人万难加入,河北籍医托群体中,有部分是东北籍人。
“别的人根本插不进去。”刘金生透露,很多医托常年固守一个地方,周围的关系也打点得很好,如果有入侵者贸然进入“势力范围”,根本不用医托动手,会有人出面驱逐。
在刘金生看来,这些年,医托分钱的比例也是越来越高,医托生意最好的时候是暑假期间,现在有的医院和诊所给医托75%的分成。
纵然如此,刘金生称,在北京大医院看病的多是得了疑难杂症或大病的外地人,一些小医院如果不使手段,压根儿就不可能有很多病人来就诊。有了医托,一个三四百平米的小医院,每天流水能达到三十多万元,除去给医托分成,一年下来,也能落下几百万元。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大星揭北京百德堂医托骗人全过程 组团忽悠分工明确【组图】
我的图书馆
揭北京百德堂医托骗人全过程 组团忽悠分工明确【组图】
揭北京百德堂医托骗人全过程 组团忽悠分工明确【组图】日来源:中国新闻网
【导语】:医托自制车站工作证和制服,专骗外地来京就医者到百德堂就诊,跟小医院三七分成。医托本质上就是诈骗,\"专注医托20年\"赚得盆满钵满,整治医托20年效果寥寥,原因在哪?  近日,记者在北京西站暗访发现,医托们在这里“组团忽悠”来京就医的患者。他们自制车站工作证、身穿蓝色制服,组团形成连环骗局,骗外地来京就医者到“百德堂”中医诊所等医疗机构。  同样,在北京站、积水潭医院、协和医院、阜外医院、301医院也是医托的重灾区。行内人士揭秘,此况已存在近20年。医托跟小医院倒三七分成,患者消费1万元,医托拿走7000元,而这些都是患者的“救命钱”。  “专注医托20年”赚得盆满钵满  医疗资源冷热不均,看病贵看病难一时无解,信息不对称之下,谁能忍心指责民众跨区域看病续命?于是,医托应运而生。  “患者消费万元,医托提成七千”。如此暴利远超地产、银行和高速公路。“医托”实在是个过于美化的称谓,究其实质,不过是专职诈骗弱势者的古老罪恶行当。  北京医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投诉举报也是俯拾即是,那么,行政执法去哪儿了呢?  早在1998年12月,原卫生部、公安部就联合颁发了《关于清理整顿非法医疗机构、严厉打击医托违法行为活动的通知》。2013年底,卫计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司法部等11个部门还曾联合印发《关于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医托即是打击重点。规矩有了,行动有了,多年过去,为什么医托现象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今天的医托,已从“电线杆医院”、“厕所医院”升级到了“电视医院”、“互联网医院”,而整治医托的“技术”,似乎仍停留在多头管理、无人统帅的尴尬境地。医院没有执法权,有执法权的主体责任不明确,医托泛滥的20年,监管责任与能力果真“道高一丈”吗?  打击医托,其实也很容易。只要痛下决心,对医疗机构“一票否决”,有医托、则关门,那么,纵使医托舌灿莲花,没有医疗机构掀风作浪,谁来与之唱双簧?怕的是监管部门认为反正治不好、管不了,结果真是放任自流。
  “专注医托20年”盆满钵满,整治医托20年却效果寥寥。张弛之间、成败之际,差别的究竟是什么呢?  据悉,医托生意最好的时候是暑假期间。既然媒体暗访轻易能举证其间纷呈乱象,既然涉嫌违规违法的区域与诊所几可按图索骥,那么,相关职能部门的雷霆整治还须等待什么?&
更多关于 && 的信息 近日,记者在北京西站暗访发现,医托们在这里“组团忽悠”来京就医的患者。他们自制车站工作证、身穿蓝色制服,组团形成连环骗局,骗外地来京就医者到一家名为“百德堂”的中医诊所就诊。同样在北京站、医托自制车站工作证和制服,专骗外地来京就医者到百德堂就诊,跟小医院三七分成。医托本质上就是诈骗,\"专注医托20年\"赚得盆满钵满,整治医托20年效果寥寥,原因在哪?
[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揭北京医托:组团分工明确 与医院七三分成
6月20日,搭讪成功后,另外一对男女准备带“母子”去一家中医诊所就医。
北京西站A1出口外,身着“公交集团制服”的医托与来京患者家属搭话。女家属蹲在地上,抱着生病的孩子
7月4日,北京西站A1出口,一名女医托身着带有“北京公交集团”字样的衣服,与两名同伙聊天。
6月20日,北京西站,一男一女两医托(左一女子与灰衣男子)正忽悠母子俩去看专家。
位于平安里育德胡同的“北京百德堂中医门诊”又叫“北京中研晋唐中医药研究中心”。
当你千里迢迢来京求医,刚下火车,一两名“工作人员”或“热情老乡”就主动询问你的病情,并“好心”带你找“专家”看病,然后狠狠宰你一笔。这些人,就是混迹于北京西站地区的医托。
近日,记者在北京西站暗访发现,医托们在这里“组团忽悠”来京就医的患者。他们自制车站工作证、身穿蓝色制服,组团形成连环骗局,骗外地来京就医者到一家名为“百德堂”的中医诊所就诊。同样在北京站、积水潭医院、协和医院、阜外医院、301医院也是医托的重灾区。行内人士揭秘,此况已存在近20年。医托跟小医院倒三七分成,患者消费1万元,医托拿走7000元,而这些都是患者的“救命钱”。
百德堂看名医近百患者称受骗
“希望再也不要有无辜的人上当受骗了!”“百德堂医托害人!”“病没看好,白搭5000元!”……新京报记者统计,仅在百度搜索中,就有上百人自述在北京“百德堂”中医诊所受骗的经历。
来自西安的刘婷2013年6月来北京协和医院看“月经不调”,在大厅等待挂号时,一位妇女和她搭讪并称自己之前也患此病多年,后来在平安里附近的“百德堂”中医诊所看好了。今天正好有协和医院的专家在百德堂义诊,而且人少不需要排队,建议她去看看。刘婷初来北京,听说专家义诊便心动了。后来她跟随妇女前往百德堂诊所,一位60岁左右的老太太给她号了下脉后便写出了方子,同时还拒绝了刘婷带来的在大医院做的化验报告等。就这样,她稀里糊涂地花了5000元买药。
刘婷回去后,同事均认为她被骗了,她上网搜索“百德堂被骗”等关键字,发现了很多人和她有同样的遭遇。
记者随机采访了近百位投诉者,发现他们均是来京就医的外地患者,受骗地点集中北京西站、北京站、积水潭医院、协和医院、阜外医院、301医院。受骗过程也几乎都可以概括为看病、医托介绍再高价拿药。
其中河南的何震今年4月带着儿子来看甲亢,他买了5000元的中药和中成药,儿子吃了一天后就开始拉肚子,全身无力。他拿着中药找正规医院医生鉴定,对方说这包药成本最多20元,成色也不好。
同样看甲亢的李刚回家收到邮寄到家的药后,发现“甲亢灵”还有一天就要过期,他给百德堂打电话,对方劝他安心吃药,“没问题”。
刚下火车,就被“医托”盯上
众多患者来京看病被医托领至“百德堂”,这是巧合吗?近日,新京报与一名老人扮作外地来京看病的母子,刚下火车,就被“医托”盯上。层层被忽悠后两人最终被带进“百德堂”。
6月20日,早上7时46分,由涿州到北京西的列车进站,不一会儿大批乘客从北二出站口涌出。新京报记者及闫春芳(化名)老人刚到出口就遇人搭讪。“你们坐几号线?”一名寸头男子拦住记者,他灰色T恤上挂着的“北京西站工作证”很是显眼。
得知记者要去朝阳医院看糖尿病,“寸头”旁边的一位长发女孩也上来搭话儿,直言朝阳医院看糖尿病不专业,建议去“中国中医研究院”看中医,“这个病(糖尿病)西医看不好”,并指出乘坐63路公交可到达。
顺着长发女孩指的方向出站,走出不到两百米,又出现一名白色T恤男子,称与记者同路,他也去“中国中医研究院”,并热心表示愿意给记者带路。而后,带着记者在北京西站内绕圈,数分钟后在站内一拐角处与两名中年女子接头。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这两名手拿北京地图扮导游的女子,听说记者要去中国中医研究院,瞬间转换身份,再次送给记者一个“惊喜”,称她们也是来北京看糖尿病的,更巧的是跟记者去同一家医院。
不由分说,其中一名女子就带着记者一块儿乘地铁。路上还主动透露,“中国中医研究院”虽然不大,但都是专家,糖尿病只要6000元就能看好。为了让记者相信,女子还称,看病的李教授是她亲戚。
一路上女子对闫春芳的病情格外关心,并劝说“来北京看病,不要怕贵。”
在4号线平安里站D口附近百米左右,即为医托所称的中医诊所。这幢二层小楼,门窗均为木质镂空雕花,门口挂着“北京百德堂中医门诊”牌匾,并无医托口中的“中国中医研究院”标示。
北京市卫生信息网上显示,“百德堂”中医门诊是一家有资质的医疗机构。但它却和“中国中医研究院”搭不上任何干系。据悉,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于1955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早在2005年已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所以目前已不存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这样的机构。
“神医”两分钟看出糖尿病
想见李教授很简单,只要交50元挂号费即可,北京西站出现的中年女子会全程陪伴。看病也很简单,号脉两分钟即能确诊“糖尿病”。但是患者花了钱之后,不能拿走处方,也没有发票。
6月20日上午,百德堂二楼“李教授”诊室门外。一名戴着金链子的男子询问记者是否来看糖尿病,并称自己患糖尿病已经七八年,在这里吃了两个月中药后病情明显好转,当天是来复诊的。中年妇女插话问男子需要花费多少,在得到一个疗程至少需4000元药费后,她劝告记者“能看好就行”。
诊室内,戴眼镜、身穿白大褂的“李教授”和一名男子对桌而坐。李教授给闫春芳左右胳膊各号脉几十秒,接着询问她是否有口干等症状。闫春芳说经常感到口干,“李教授”点头认同,接着拿出两张印有各种药名的A4纸,看了后便开出中药方子,并在病历上写下闫春芳患糖尿病二型。前后不足两分钟。
此时,李教授对面的男子开口了,“只要三个疗程”花费约八千元,保证有效。记者称只带了1000元,这时,中年妇女突然进入诊室,称1000元太少,至少要拿3000元的药。否则不予开药。
而后这名带着记者来的中年女子借口自己不看病了,随之溜掉。
两日后,记者带钱来“百德堂”取药。巧合的是几名在北京西站指路的男男女女也出现在这里。
按照李教授的“处方”,记者共花费2298元,发票由“北京市医疗服务门诊收费收据”代替。该收据显示2298元药费共两部分,中成药1300元,中草药998元。收据上的印章模糊,难以辨认盖章单位。
约15分钟后,几名男子从地下室拿出用编织袋装着的十盒“辽源誉隆亚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糖尿乐胶囊”及十包用中药袋包装的中草药。“中药每天一包,吃完再汇钱”。
根据收据,糖尿乐胶囊每盒130元,但据生产厂家“辽源誉隆亚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报价,同样规格的糖尿乐胶囊每盒60元。
那么10包中药里都有啥?近日,新京报记者将在百德堂开出的中药,拿到中医院咨询。一名从业五年的中药师仔细分辨后,排列出焦山楂、焦神曲、山萸肉、鸡内金、泽泻等18味药,其中一味药还掺杂着鞭炮屑。他称这些药品相劣质,不值钱。在该医院配齐这18味药仅需20多元。
多位中医医生还表示,糖尿病类型是西医说法,判断必须依靠西医相关检测结果。仅通过号脉不能判断糖尿病是一型,或者二型。
挑选目标、带人拿药分工明确
这些医托分工明确,与人搭讪的叫“清点”,领人就医的叫“带点”。他们“上班”也有规律,一般早上5点左右,蹲守在出站口,直到上午11点多才“下班”。
王伟(化名)是北京西站一家公司的老板,对附近医托较熟。王伟称,这些医托常年盘踞在北京西站,规模约60人,从周一到周五,每天蹲守在西站北2出口。
他们组织严密,分工明确。遇到看上去像是病人的乘客,哪几个医托上前搭讪,哪几个医托把病人送到地铁站,哪几个医托负责把病人领进小医院、诊所,都有分工。大的团伙,甚至会分出专门的人在旁边盯梢,以防被监管部门抓现行。
“医托们眼很贼!”王伟说,医托在出站口蹲守,一眼就能看出来京者是不是看病,“比如老人,或家长带孩子。”
在医托行业内,这叫“清点”,这也是医托忽悠人的第一步。
医托挑选目标后,第一拨人先是询问,胸前佩戴车站或地铁工作人员“胸卡”,这是他们自制的假胸牌,往身上一夹,摇身一变成为地铁工作人员,给外地来京看病者“指路”。
“他的目标是套话,问你去哪?并引导你怎么去医院。”王伟说。
选择目标后,这时第二拨人出现,这叫“带点”。
王伟称,套出话后,第二拨医托就上前说“我们家有个亲戚,跟你病一样,就在某个专科医院看好了。”
然后,医托就给看病者写一个地址,第三拨人就自称同样到这家医院看病,然后带着看病者坐地铁一起前往医院。
患者没到医院专家已知啥病
“老中医专家把脉,这边病人还没到,医托就提前打电话给医院专家,告知带来的人患什么病。”王伟还表示,不是医托带过去的病人,医院根本不给看病。
一位医托曾跟王伟表述,百德堂中医院不大,但“包治百病”。比如皮肤病、癫痫病和白癜风,甚至不孕不育都能治,“不论治什么病,就是开中药。”每一个疗程5000元。
王伟记得,去年,他见过一名到北京看病的患者,被医托领着买回一包中药。他拎着草药,再次回到西站坐车时,突然清醒过来了,哭着就走了,“他知道中药是假的,直接扔进了垃圾桶。”
“看病者到医院后,不住院,只开中药。”王伟说,这些看病者刚下车,头脑晕乎,又人生地不熟,而且看病心切,就很容易被医托忽悠过去。
王伟说,平时,百德堂医院里有四五十个人去看病,一半是托,一半是真病人,“不是医托带过去的,医院根本不给看”。
6月初,新京报记者曾试图进入百德堂,但是没有医托带进门,百德堂门口坐着的几个人直接制止记者进入,“这儿不看病。”
到了医院后,医托也装作是病人,同样拿药。为表演真实,医托先拿药,看病者一看,医托都拿药了,看病者也就拿了。
病人消费一万医托拿走七千
这些医托盘踞在北京西站出站口已近20年。一名医疗行业的知情者透露,这些医托基本都是湖南籍,规模大概七八十人,以前是往各小医院、诊所拉人,大概五年前,这些人开始固定往百德堂拉病人。
“现在,医托分成的行情是三七开。”7月3日,南三环一家民营医院,老板刘金生(化名)透露,现在很多小医院、诊所跟医托分成比例是“三七开”,而且是“倒三七”,也就是说,医托每引过来一个病人,病人在医院消费1万元,医托拿走7000元,医院只留3000元。
刘金生在北京开小医院10多年,也是靠医托活下来的。他说,医托这行以湖南籍和河北籍为多,两股医托势力都是靠老乡关系发展起来的,除了老乡介绍,外人万难加入,河北籍医托群体中,有部分是东北籍人。
“别的人根本插不进去。”刘金生透露,很多医托常年固守一个地方,周围的关系也打点得很好,如果有入侵者贸然进入“势力范围”,根本不用医托动手,会有人出面驱逐。
在刘金生看来,这些年,医托分钱的比例也是越来越高,医托生意最好的时候是暑假期间,现在有的医院和诊所给医托75%的分成。
纵然如此,刘金生称,在北京大医院看病的多是得了疑难杂症或大病的外地人,一些小医院如果不使手段,压根儿就不可能有很多病人来就诊。有了医托,一个三四百平米的小医院,每天流水能达到三十多万元,除去给医托分成,一年下来,也能落下几百万元。
(责任编辑:UX005)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揭秘医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