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驮天翔国语掀掌在哪个省哪个市造的大桥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樱桃沟导游词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樱桃沟导游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人工建筑地名
日期: 19:04:12 作者: &&浏览:59 次
人工建筑,本来仅为一建筑物,然久而久之,当地地名亦以建筑物之名称之。古今皆然。如现在之市标、爱国楼、科技馆、博物馆、体育中心、广电大楼、电力大厦;古代的状元衙、白毫庵、江上塔、安平桥、吟啸桥、御赐桥、龙山寺、石佛寺、西资岩、石鼓庙、三公宫、宝泉庵等。本章例举较有代表性者,有的并附文说明。第一节&古代部分一、六角亭六角亭,位于安海桥头村泉安公路与安东(安海、东石)公路交叉处中央。因亭有6柱6角,故名。20年代,泉安公路初修时建,往来车辆行人,每于此停歇。80年代,亭曾重修,并立碑记。六角亭己成为一个很知名的地名。二、兴济亭池店旧街上的兴济亭,为一小亭。兴,起之意。济,救济之意。原为驱鬼辟邪诰偿鬼魂的意思。因为亭壁龛上嵌着一方珍贵的印度教“舞王”石雕,而备受重视。从这方石雕像,见证了晋江多种宗教的共存共荣。兴济亭由此成了出名的地方。附文:兴济亭与印度教“舞王”雕像何振良在池店村旧街上,有一兴济亭,该亭壁龛上嵌筑着一方珍贵的印度教石刻,是广泛流行的南印度教艺术造型;即深受印度教教徒尊崇的破坏神湿婆的“舞王相”。该石雕,具有浓厚的异域情调,系辉绿岩雕成,高48厘米,宽66厘米,厚22厘米,浮雕莲座(大王游戏座)上的四臂神湿婆,头戴孔雀羽做成的扇形冠。左上手握达莫如鼓,右上手执拂尘;左下手持长矛,右下手拿铃铎,大神一脚踩着横卧在地的巨魔,巨魔用手撑住长矛徒然挣扎着。浮雕表现了湿婆脚踩魔鬼欢欣作舞蹈之状,意味着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印度教的崇祈对象是多种多样的,但最主要的是三位一体的梵天、湿婆、毗湿奴。湿婆被称为战胜毁灭之神、苦行之神和舞蹈之神,代表着生死、变化、衰亡和再生的力量。通常隐藏在阴暗无光,充满灾难的地方。战争、瘟疫、饥荒及其他自然灾害都在他的控制之下。在印度的石雕中,湿婆像通常有四臂,上边两臂或执手鼓、或执牡鹿,两边手臂则作“施与印”和“无畏印”势。因为湿婆代表了不可驾驭的大自然力量,所以在印度哲学世界里,他应当象征在宇宙进化底层的破坏势力——死乃是生存的真正法则。这一观念很集中地表现在“舞王”踩在巨魔身躯上的舞蹈。在湿婆身边的两个女神,应为湿婆的妻子婆婆娣和七母神。据印度教经典记载,两女神宛如湿婆,都是“生”和“死”,“创造”和“破坏”的象征。池店这一方“舞王”雕像,是1988年7月底,晋江县文管会在池店旧街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过去泉州亦曾发现过雕有“舞王”的龛状石刻一方。龛内正中刻的是四臂神湿婆,面貌呈忿怒状,左上手捧一团火焰,象征谬误的毁灭与真理的传播;右上手执兜鍪,左下手掌向地面垂下,表示“有我在此,不必惧怕”之意,右下手掌向天翘起,表示“不要惧怕”。一只脚向上举,象征超脱世间的一切羁绊和纷扰;另一只脚踩丑陋的巨魔,这乃是在死者尸体上的舞蹈,意味着战胜邪恶。此方石刻虽然构图精致,但雕像较小,且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岁月里丧失,至今下落不明。池店发现的“舞王”造像,塑造艺术有别于前者,并且糅合着古代泉州传统的雕刻图案和技巧,刻划入微,造型生动。根据池店旧街群众传说,这一方石雕是在明朝宣德年间,重修洛阳桥的池店大富豪李英(即李五)的媳妇误认为观世音而请入祭祀,用以驱除水鬼和辟邪的。这一尊浮雕的发现,是泉州宗教考古的一项有重要价值的收获,为研究印度教传入泉州的历史、教寺派属问题以及湿婆造像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这一尊浮雕的发现,也引起了中印关系史、宗教美术史研究者的注目,于是学者、专家纷至沓来考察,为池店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笔。三、安平桥安平桥在安海西畔,安海古称安平,故称安平桥。又因桥长五里,俗称五里桥。宋绍兴八年(1138)僧祖派始建石桥,镇人黄护与僧智渊各施钱万缗为之倡,功将半,派与护殁。越十四载未竟。绍兴二十一年(1151)太守赵令衿卒成之。桥“长八百十有一丈,广一丈四尺,疏为水道三百六十二”。五里桥之桥头、桥中(中亭)、桥尾景观各异,而以桥头、桥中为最佳。五里桥头、五里桥中亭都成为名胜及地名。附文一:石井镇安平桥记〔宋〕赵令衿濒海之境,海道以十数,其最大者曰“石井”,次日“万安”,皆距闽数十里,而远近南北官道所以出也。皇祐中,莆阳蔡公始桥万安,碑其事而请于朝。惟石井地居其中,两溪尤大,方舟而济者日千万计。飓风潮波,无时不至,船交水中,进退不可,失势下颠,漂垫相系,从古以然,大为民患。爰有僧祖派,始作斯桥,会派死不克竟。余至郡之初,父老来谒曰:“斯桥之不成,盖有所待。今岁太和,闾里无事,而公实来,事与时协,且有前绪,不可中废。请相与终之。而不敢以烦吏。使君幸德于我,是得邦之贤士。”新兴化令黄逸为倡,率僧惠胜谨洁而力实,后先之。经始之日,人咸劝趋,即石于山,依村于麓,费缗钱二万有奇,而公私无扰。自绍兴之辛未(1151)十一月,越明年壬申十一月而毕,榜曰:“安平桥”。其长八百十有一丈,其广一丈有六尺,疏为水道者三百六十有二。以栏楯①为周防,绳直砥②平,左右若一,隐然玉路,俨然金堤。雄丽坚密,工侔③鬼神。又因其余财为东、西、中五亭以附,实古今之殊胜,东南未有也。涓是良辰,属宾落祭其上。老壮会观,眩骇呼舞。车者、徒者、载者、负者、往者、来者,祈祈舒舒,无所濡壅④。日出雾除,海风不扬。岛屿瀴⑤湾,寂寞无声。空水苍苍,千里一色。神怪灵幽,波涛弭伏。凫雁之群,鱼龙之族。溯廻影隈⑥,翱翔上下。耿祝南山,通望扶桑。贝阙珠宫,鸿濛可想。恍如仙游,忽若羽化。虽驱石东来,游鱼?⑦水,不能绝也。斯桥之作,因众志之和,资乐输之费,一举工集,贻利千载,是岂偶然也哉!且乘舆济人,君子以为惠政;邮梁不修,古人讥其旷职。守令之职,固未有先于此者也。今国家安静,文明武戢⑧岭海之陬⑨,仁均无外。令衿误膺寄委,假守是邦。早夜之恩,惟惧弗称。其敢以此自为功乎?亦因民之利,而勉其所当为耳。既而邦人又请錾⑩诸石,以示永久,且作诗以系之。其诗曰:“维泉大海濒厥封,余波汇浸千里同。石井两间道所从,坐令往来划西东。怒涛上潮纩天风,舟航下颠一瞬中。孰锐为力救厥凶,伟哉能事有南公。伐石为梁柳下扛,上成若鬼丽且雄。玉梁千尺天投虹,直槛横栏翔虚空。马舆安行商旅通,千秋控带海若宫。震惊蛟鼍骇鱼龙,图维其事竞有终。我今时成则罔功,刻诗涯涘绍无穷。”宋朝散大夫权知泉州军主管学事兼管内勤农事赵令衿撰并书。〔注〕①楯:阑干。②砥:细的磨刀石,喻平坦。③侔:相等。④濡壅:停滞堵塞。⑤瀴:水绝远貌。⑥隈:山水等弯曲处。⑦?:水流貌。⑧戢:敛藏。⑨陬:角落。⑩錾:凿刻。纩:絮衣,意忘寒。鼍:爬虫类与鱼相似,叫鼍龙或扬子鳄。〔作者简介〕赵令衿,宋宗室,绍兴间泉州太守。附文二:安平桥粘良图安平桥又名安平西桥、五里桥,位于安海镇西畔,为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该桥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完成于绍兴二十二年(1152),全长2255米,横跨安海镇与水头镇之间的海湾,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历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1961年,安平桥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清源旧志》记载:安平桥“宋绍兴八年戊午,僧祖派始为石桥,镇人黄护与僧智渊各施钱万缗为之倡,功将半,派与护殁,越十四载未竟。二十一年辛未,太守赵公令衿卒成之。其长八百十有一丈,广一丈四尺,疏为水道三百六十有二,自为记,榜曰‘安平桥’。”桥近五里,所以俗称“五里桥”,又因安海镇东建有“东桥”,故相对称“安平西桥”。继承僧祖派、智渊、富商黄护完成这一浩瀚工程的赵令衿是宋代皇室,“博学能文,留心教养”,桥成之日,他写下《石井镇安平桥记》。记叙当日胜况:“……隐然玉路,俨然金堤,雄丽坚密,工侔鬼神。又因其余财为东、西、中五亭以附,实古今之殊胜,东南所未有也。涓是良辰,属宾落祭其上,老壮会观,眩骇呼舞。车者、徒者、载者、负者、往者、来者,无所濡壅。日出雾除,海风不动,岛屿湾,寂寞无声,空水苍苍,千里一色……”安平桥的建造,大大方便安海口岸的海陆交通,促进和繁荣中外贸易的发展。安平桥的构筑,充分显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能力。安平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属石墩石梁桥。根据桥梁横跨海湾中贯穿着五条港道的特点,原有的361座桥墩分别设计为三种形式:一种是长方形墩,筑于水浅流缓水域,计308座;一种是一头尖,一头方的半船形墩,筑于较深的水域,尖端朝向深海,以缓和海潮的冲力,计有25座;在深港处的桥墩则设计为双头尖的船筏形,用来分解溪流和海潮的冲击。桥墩概用长方形条石横竖交垒而成,上部顺桥梁方向有三四层出挑,以缩短桥梁跨度,增强桥面承受能力。桥基根据地层的不同分别采用“卧木沉基”和木桩基础。桥面每间架设5─8条石板,石板长度在5─11米之间,重量自4、5吨至25吨不等。相传这些巨大的石材采运自隔海的金门岛、大佰岛,建造时,利用潮汐的涨落,控制运石船只的高低位置,把石板架上桥墩。在水域较深处,桥身两侧17米远处,每隔50米还建立一座27米高的四方实心石塔,这是为减缓涨退潮水对桥梁冲击而设置的“防波塔”。种种设计,均显示出古代工匠的缜密巧思和科学性,而工程量之浩大、工作之艰辛,至今令人叹为观止!岁月风雨,使安平桥时有残损,或桥墩倾圮,或桥板断折,因之历代多有修葺,据记载,自明永乐二年(1404)至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有十数次重修。历年泥沙淤积和人工围垦,又使安平桥逐渐由水上桥变成陆上桥,桥墩因湮塞减少为331座。1962年起,国家多次拨款维修。1982年,又拨巨款进行全面整修,损坏的桥墩、桥板、桥栏都得到修复。桥身两侧开挖30米宽水渠,同时在桥南另辟一条新公路,使千年古桥不再承受交通重负,而成为游览观光的景点。安海镇南安平桥畔,矗立着一座高20.5米,五层六角,外涂白灰的砖塔,原称“瑞光塔”,明代重修后改名“文明塔”,是宋绍兴间建安平桥时,里人以造桥余资建成的镇塔,内有旋梯达塔顶,可以瞰望长桥雄姿。经修复的安平桥,气势雄伟,桥下粼粼清波映照着倒影,确有当年赵令衿《咏安平桥》诗中“玉龙千尺天投虹,直槛横栏翔虚空”的景象。桥东西两端各有一门楼,安海桥头一座建于清同治三年,楼上石匾题刻“望高楼”,下层拱门题匾“寰海镜清”。水头一端门楼系近年重建,拱门上“水国安澜”的题匾是清嘉庆十三年的旧物。桥上又分别建有五座桥亭,即桥东的“超然亭”、桥中的“水心亭”、桥西的“海潮庵”及二座路亭。“超然亭”内祀水月观音,旁有僧人居住的澄亭院,近代著名高僧弘一法师曾驻锡于此,并为该院写匾题联,刻石犹存。“水心亭”居桥中,又称中亭,内祀观音、韦驮及关帝,亭门柱镌联:“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因其工整切意而脍炙人口。水心亭周围,林立着明天顺至清道光年间立的十几方重修安平桥碑记,亭前立着两尊姿态雄武的石将军。中亭附近广植花木,配设亭台、石塔,现已成为一处风景佳丽的游览处。著名诗人郭沫若1962年秋来闽,游览了安平桥,为安平桥之雄伟壮丽所感染,欣然作诗《咏五里桥》:“五里桥成陆上桥,郑藩旧邸纵全消。英雄气魄垂千古,劳动精神漾九霄。不信君谟真梦醋,爱看明俨偶题糕。复台诗意谁能识,开辟荆榛第一条。”而今,这首诗已刻成诗碑,立于安平桥中亭。附文:东洋桥何振良东洋桥,位于安海镇的金墩村南,与东石镇井林村之间。据《清源旧志》记载:“东洋桥,宋绍兴二十二年壬申(1152)十一月,因安平桥成,父老复请于郡守赵令衿曰:‘镇东南隅,渡名东洋,其港深阔,愿复得桥’。赵公许之,乃由里人进士临漳尹椽史进督建。”经过近半年的努力,翌年三月建成。清道光《晋江县志》亦载:“宋绍兴二十二年,太守赵令衿偕进士史进建。”以此推算,该桥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主持建造东洋桥的郡太守赵令衿,也是安平桥的创建者,系宋朝宗室,宋太祖赵匡胤次子燕王赵德昭的玄孙,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任泉州太守。《泉州府志·名宦》记载他“博学能文,在郡留意教养,建堂祀姜公辅、秦系于九日山下,造安平桥,修惠安菱溪永济桥。泉人感其德,建祠祀之。”赵令衿知泉州第二年,即主持建设了闻名于世的安平桥,越年,又建造了东洋桥,可谓一年一个大手笔。他在安海港东西畔的海滩上主持建造的这两座大石桥,适应了宋代泉州海外贸易迅速发展的需要,不但便利民间往来,对繁荣泉州经济,发展海外贸易,更具有重要意义。两桥相继建成后,被誉为“天下无桥长此桥”的西桥安平桥,与东桥东洋桥合为安海一大景观,古人曰“双桥跨海”,系“安平八景”之一。有诗为证:“安海城边水若蒙,一桥西跨一桥东。”东洋桥的建造形式跟安平桥一样,属于石墩石梁桥,原长660丈,宽1.2丈,酾水242道,桥墩243座,桥上建有东西二亭。其长度虽只及安平桥(长811丈)的三分之二,但在当时也算是一座颇为雄伟壮观的海港大石桥。赵令衿自己对桥的建造相当满意。《安海志》记载他在桥落成时,不但亲自撰写了《东桥碑记》,还满怀兴致地题咏曰:“为问安平道,驱车夜已分。人家无犬吠,门巷有炉熏。月照新耕地,山收不断云。梅花迎我笑,为报小东君。”赵令衿曾在《东桥碑记》中赞颂东洋桥。他充满怡悦感情地说:“凿石横空,架梁为陆。水光清明,山势窕。朝日东升,暮云焕发。使龙蛇之窟宅,肆蚶蛎之栖托。一日肇兴,千古用壮。坦然砥平,四民帖泰。向之临深履危者,今则阔步徐行,无复留碍。往来慰悦,老稚呼舞。观者山立,叹未曾有。”明朝嘉靖三十六年(1557),倭寇犯安海城,为抵御倭寇的侵扰,晋江县令卢仲佃在安海筑造石城,刚筑及一半,倭寇悍然入侵,军民卒不及防,城陷,倭寇烧掠而去。后安海乡贤、安徽池州知府柯实卿继续筑造,并拆东洋桥之石以作城基。这样使得东洋桥废圮达150多年,逮至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才由安海人施韬重建,后又废,道光元年(1821)安海人蔡时昭、周益兴合力再造。光绪五年(1879),安海著名慈善家林瑞佑、林瑞岗昆仲合捐白银1500多两,对东洋桥进行一次全面翻修,“凡直栏横槛,基址梭尖,一一重新坚固。”东洋桥面貌得以焕然一新。东洋桥虽历经多次重修,但由于沧海桑田的变迁,其雄伟壮观的风貌已不复存在,现桥仅存48米,20座桥墩。尽管如此,东洋桥那磅礴的气势犹存,现被列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而今,伫立在东洋桥上,放眼四望,一幅清秀的山水画浮现在人们的眼前:清澈的溪水倒映着翠绿的木麻黄,两岸茂密的树林掩映着村里错落有致的楼房,田野吐绿,一派生机……故而游客若到安海游览安平桥,一定要到东洋桥参观,才能真正领略到“海畔双桥碧草连,东西形胜锁长川”的壮丽景象。五、营边大桥建于宋代的营边大桥,桥在池店营边村而得名。它又是另具一风格的古桥,这座全长不过45.6米长的桥,站在桥头却看不到桥尾,历来称作“隐龟桥”。附文:营边大桥何振良“隐龟桥”就是营边大桥。营边大桥位于池店镇营边村,桥以村名而称。明代,因桥的东畔有一座军营,故名“营边”。大桥全长45.6米,中间高,首尾低,人在桥头,根本看不到桥尾,远远望去,就如一只缩头缩尾的乌龟,所以民间叫做“隐龟桥”。据《晋江县志》记载:桥建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历代有重修。方形石墩13座,釃水12道,每间架巨石板5至6条,两侧有望柱,皆卧大石板作护栏,结构严谨。桥头建有廊亭1个,维修碑记2方,石塔1座,桥北20米左右有一个小寺庙,村人称之为观音庙。营边大桥全部由花岗石筑成。横跨桥墩之间的巨石板,长8至11米,宽0.6米至1米,厚0.5米到1米,每块重达3吨左右。它的桥基采用了“筏形基础”,即造桥前,先在江底沿桥梁中线抛撒石块,形成一条横跨的矮石堤,作为桥墩的基础。由此可见,该桥的工程十分浩大。该桥桥墩采用方形,是因该处水浅流缓,可增加桥的稳定性。通过该桥,不但可以研究宋代桥梁的建筑艺术,同时还可以研究当时开采石料的技术。营边大桥与潘湖村境内的吟啸桥、御赐村境内的御赐桥,是当时福州通往厦门、漳州,直至潮、汕、南粤交通大动脉上的一座必经的桥道,即古代的“官路”。该桥的建造是为适应唐宋以来泉州日益活跃发展的海上交通的需要,曾对促进泉州古代对外贸易起了重要作用。大桥自建成后历经800多年风雨、地震的破坏,至今仍牢固如初,它那粗犷雄壮的气势犹存。六、吟啸桥吟啸桥,桥在陈埭加沙村畔溪面之上。相传是因为晋江历史上第一名进士“唐欧阳詹曾吟啸于此”而得名。桥虽小,而历史长,至今可通行。附文:吟啸桥何振良吟啸桥,位于晋江陈埭加沙村畔,在闽南一带是一座既古老又负盛名的古桥。据隆庆《泉州府志》卷之十《桥渡》载:“吟啸桥,在三十都。唐日辉禅师架木为樑,刺史王延彬、余廷英相继修葺。宋咸平(998─1003)中,邑人王养及僧行珍始为石桥。长三十五丈,宽丈余。”根据记载,“吟啸桥”在唐朝初期直到末期,一直是木构结构,至宋朝咸平时候,才由“王养及僧行珍”改为石桥。可见,“吟啸桥”作为石桥,在建筑时间上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安平桥(1138年建),至少要早130多年;比洛阳桥(1053年建)也要早50余年。由此推断,泉州、晋江一带比较有名的石桥,在建造时间上来作比较,“吟啸桥”应该是列居首位了。“吟啸桥”的造型与同时代泉州一带的其它桥梁不同,它的建筑造型采用了“弓”形拱式,目前基本保持完好。现存桥墩十一座,每条桥板长约1.7米余,每墩八、九、十板不等。桥尚有粗雕栏杆十二对,顶端束腰,雕成球冠(其中在桥中间有四对,不作球冠,而雕为四方冠状,以示区别),栏杆高约1.7米左右,1米多见方,显得粗壮古朴。吟啸桥是当时八闽南北交通大动脉上的一座重要桥梁。从此桥往北,经御赐桥、新桥而入泉州城,再出城北的洛阳桥,便通福州至江、浙而达京都,往南经古陵过国殇宫、厚皮岭、潘境、康店驿,可达漳、厦至潮、汕、南粤。“吟啸桥”的得名源于唐朝的欧阳詹。据《泉州府志》载:“唐,欧阳詹尝吟啸于此,故名。”从很多史料证明,欧阳詹能成为与韩愈同登“龙虎榜”,与这座桥梁是大有关系的。很小的时候,欧阳詹即很聪颖,好读书写诗,常到幽静的水滨岩畔诵读,留连忘返。《泉州府志》载:“詹少时,读书龙头岭。”查这“龙头岭”,正是吟啸桥西北的紫帽山侧。欧阳詹从他的家中潘湖村,到“龙头岭”读书,吟啸桥是他必经之道。这里,山环水迴,风光秀丽,向东南而望,平畴无垠,沃野辽阔,晋东平原收在眼前。再向前展望,东海茫茫,天水交泰。欧阳詹徒步近十里路程到“龙头岭”攻读,必须在晨曦中冲着薄江朝雾而离家,经过日映禅师倡造的木桥上,仰视原野, 绚丽多姿;俯视桥下,清澈流水伴随着自由自在的鱼儿三五成群嬉戏着;不禁胸襟豁达,诗情横溢,往往发歌吟啸。山川毓灵秀。人为桥而吟啸,桥因人而益彰。后来,群众为纪念欧阳詹这位“开闽文宗”,就称此桥为“吟啸桥”。古朴坚固的吟啸桥,历经1000多年沧桑变化,仍旧巍然耸立,为游人赞赏不绝,惊为奇迹。如今吟啸桥已修整一新,被列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附文:御赐桥何振良御赐桥在池店镇下辇村的铺下的河渡上。这里因吐纳金鸡之水,沟渠纵横,构成了二段桥渡。靠东南近下辇村的一段,叫做“蜈蚣桥”;西北一段才是“御赐桥”。现在二道桥渡,已经连接如成一桥。“御赐桥”又名“下辇桥”,俗讹为“牛屎桥”。与“隐龟桥”齐名于世。据隆庆《泉州府志》载:“元至正间(),僧法助建,凡六百二十间。明洪武间,桥南沿江一带,悉陷于江。二十九年参议李庸、守金孟语命道士林正宗、里人黄胜生募资,徙入田中,行人赖之。”该桥的结构全用花岗岩石平构而成。桥面用又宽又厚的大长石条铺成,桥墩均用方石条和石块砌成方形,另一边筑成船形之状。现存规制:全桥长约39米,宽3.85米不等。有船形桥墩5座,净跨度4.2米,一桥墩上刻有“元至治元年”字样,推断建桥时间是公元1321年,至正间可能是重建。每段桥面均有4条大石板,石板最长者7.5米,宽0.69米,厚有0.52米。桥上有残存栏杆六根,桥端有附属的石人雕刻及石塔。石塔现已被毁,残迹茫然无存。1986年旅菲华侨林天启捐资重修,使该桥焕然一新。“御赐桥”与“顺济桥”等桥合称为泉州十大古石桥。其采用的船形桥墩是宋元时代闽南一带建造石桥时普遍采用的一种建造形式。它的优点是可以分解水流涨落之势,减少冲击力。每座桥墩都用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成,不灌灰浆,不衬隼石,上下交接,左右牵制,俗称“干砌”的方法构筑而成。这种建筑技术,不仅用于交通设施上,而且广泛用于构筑城墙的防卫设施上。桥墩两旁出拱三至四挑,缩短跨度,增强桥面承受能力。这种建筑文化,追根溯源应是古越族文化的流韵。“御赐桥”这个冠冕堂皇的名称,相传与南宋末幼主有关。据《泉州府志》载:“宋幼主遭蒲寿庚之叛,南行至此,下辇,故名。”《宋史》瀛国公本纪,景炎元年十一月条:“昺欲入泉州,招抚使蒲寿庚有异志……”;《闽书》云:“宋幼主过泉时,宋宗室欲应之,守郡者蒲寿庚闭门不纳。”又按《晋江县志》载:这里不但有“御赐桥”,在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处叫做“御亭头桥”。这些方志、史书,几乎都同样提到宋幼主之事。且查校部分私乘谱牒,也都从不同角度记载宋幼主遇难。这些记载,也和泉州南门溪亭“血泪石”传为文天祥寻找幼主是吻合的。故而认为宋幼主确曾从此桥经过,并使桥由此得名“御赐桥”。这为桥的由来增添了传奇色彩。明朱辂《咏御赐桥》云:“古庙荒邨里,英灵向北依;昔经玉辇驻,今见夕阳微;尘迹千年在,香烟到处飞;几番追宋室,惆怅欲忘归。”根据史载,御赐桥曾是福、泉、漳、厦的交通要道,是八闽南北陆上交通大动脉上的一座重要桥梁。宋元时代,泉州海外贸易迅速发展,离这里不远处有著名的溜石古渡头,金鸡水在此汇入晋江,舟楫由此可直通晋江,因而这里的水上交通亦日见繁忙,况且这里水面宽阔,便于舟船停泊,于是桥头、桥上便更加热闹,两旁店铺成排,各种摊贩在此叫卖。伫立桥头,旧时集市的喧哗声响似乎盈于耳际……现今桥西南头有一参天古榕,葱茏茂郁,有如一撑天巨伞矗立桥上,为过往行人撑起一片清凉世界。走进御赐桥,就像走进一座有屋盖的屋子,看着古榕吐绿,浣衣女的人影倒映水面,溪流淙淙,俨然一幅乡村水墨画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御赐桥已成为一座乡间行人的过路桥,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多年来,当地百姓及过往行人,更取“御赐”之谐音,戏称“御赐桥”为“牛屎桥”,现在知之为“御赐桥”者很少了。正因为如此,它那辉煌的历史,衍化成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研究宋代闽南桥梁建筑技术的实物依据,同时对于研究南宋小朝廷的崩溃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附文:江上塔何振良江上塔,俗称溜石塔,位于晋江南岸入海口处溜石山上。塔是用花岗石砌成的仿楼阁式的古塔,通高12层、约20米,实心,无塔门。底作须弥座,西向设台阶。底三层呈平面六角形,每层涩出檐略短,塔身每面都浮雕着“金刚”、“力神”等佛像,布局匀称。因海风带来咸性的侵蚀,苔纹斑驳,风化漫漶,令人为之生叹!四至十层为八角形,层层缩小,每面也雕像一尊,规制朴素,默然恬静。并以圆形莲瓣石相间。最上两层为方形,每面分别阴刻楷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顶装葫芦形塔刹。每层有拱石1道,上盖板石出檐,六角雕尖状翘脊。整座塔结构严谨,造型简约。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载:“明万历间(),郡守蔡善继建塔江上,以锁内堂水口”,后毁。清咸丰、同治年间,观察庄俊元将泉州西门定应宫内宋代石塔构件移建于此。1988年拆修时发现大量宋代石构件。现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上塔濒晋江下游,与泉州南门隔江斜对,该塔的建造并不纯粹是点缀风光,更重要的是起着航标的特别作用。早在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已成为“梯航万国”东方巨港,海外交通发达,至明代时,刺桐港虽一度衰落,泉州港往来船只进入晋江水域,必定要驶经溜石码头,这就是著名的溜石古渡头。溜石古渡头,为当时晋江沿岸村庄及石狮、安海、厦门、漳州等地进入泉州域内的主要码头。“江上塔”与石狮宝盖山的“姑嫂塔”和紫帽山上的“凌霄塔”遥遥相望,同样是引导外国货船进入刺桐港的航标。可以想象,那个时候的溜石古渡头曾是一派舟楫拥挤,货物堆积如山的繁华景象。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曾遒作有《溜江石塔》诗赞曰:“巍然高塔耸中流,遥瞰双江地势优。万劫乾坤烟漫草,百年风雨问寒鸥。位当离巽关文运,雄踞东南奠海陬。复见崚嶒新气象,老渔歌唱远天秋。”从诗中可以看出江上塔与明代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的关系,与航海“飞帆”的关系。(九)星塔星塔在市东北坑哈宫前。明崇祯二年(1629)间,太师郑香筑圃于其处,衣服每常蛀烂。识者谓其巽方稍旷,因造砖塔五层四角以镇之。今郑太师圃中榕树山石犹存。坑哈人因以星塔名乡。崇祯十六年(1643),因塔颓废,郑芝鹏鸠众集资重建之。郑成功少年曾读书其间,是以称星塔为“郑成功少年读书处”。附文:重建星塔小引〔明〕郑芝鹏桐郡之南五十里而遥,距安平数百武,有乡星塔。以其地去水之处,有塔曰星塔,而乡因名焉。夫乡以塔而名,则塔与乡,所由来旧矣。乃年久颓废,未有鼎而新之者,甚非所以壮方隅而耸诸乡之形势也。不佞近者避市之嚣,侨寓于兹,幸而群乡之人,习而安之。闻者流览其山川风景,慨然有鼎新斯塔之意。夫塔以星名者,言其高达接星辰,文明炳星日!其为文笔卓立,则儒学因之标题;其为砥柱水势,则民物因之康阜。昔人取此塔以名乡,不为无意,而气运未至,递兴递废,有能光旧物而开采美,岂非其无事哉。但事难独造,而功易众建。但一乡之胜,一乡共成之,当不遗力而让财。因会集诸长老,议设一册,随其家丰志趣,乐输题助,则力少功多,兹举固易易也。今夫安平文物甲郡邑,而此地盘居其上未里许,分余绪足陶铸。而天地变化,草木自蕃,则诸乡之吉祥善事,固未可量也。诸长老咸以为然,而命不佞为之弁其端。皇明崇祯癸未(1643)秋八月吉日,石井里人郑芝鹏书。〔作者简介〕郑芝鹏为郑成功叔。明崇祯间,郑芝龙筑第安平,时芝鹏寓居安平。十、龙山寺龙山寺,中国名寺。在安海型厝村。相传寺始建于隋唐间。寺中祀有千手千眼观音一座,为全国之最。寺主殿称“普现殿”,祀千手千眼观音,故又称“观音殿”,台湾佛寺以其寺为名者400多座,大多为分香者。附文一:龙山寺龙山寺,古称“天竺寺”,又曰“普现殿”,俗称“观音殿”。在安海镇型厝村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24座全国汉传重点寺院之一(泉州市仅开元寺、龙山寺两座)。传说寺原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58─75)的无诸庙,庙祀受汉高祖刘邦敕封的闽越王无诸。因有灵威,士民祈祷,各有其验。又传隋开皇(581─600)年间(一说为东汉永平年间,如清代柯琮璜等),天竺(今印度)僧人一粒沙至湾海(今安海),羁于无诸庙,结茅栖佛度化,并以西土“天竺”为号,故始称“天竺寺”,俗又称“普现”。庙中本有一水井,井边长一大樟树,大十数围。因其形似千手千眼佛,并夜发瑞光。人们异之,遂绘图像,延工匠就树雕千手千眼观音,历时几载而竣。还传说唐贞观(627─649)年间,鲁国公程咬金奉旨率军入闽,于滨海一带平寇,得“普现观音”神助,于是捐俸银千金,以襄修事。宋景德年间()修缮时,因见其主殿形似“龙穴”,故易名曰“龙山寺”。隆庆《泉州府志》载:“安海龙山寺不知所始。”《晋江县志》载:“安海龙山寺在八都安平,古称普现殿,以大樟树雕千手眼佛祖祀之,座下树根石井尚存,隋皇泰年间建。明天启间苏琰重修,书‘龙山宝地’勒石于山门。”寺在镇北里许,为安平来龙之屏。殿地宽广,栋宇高巍,僧舍两廊,无不整备。前山门绕以土垣,东僧房、厨舍、菜园,西堂奉注生夫人。古有大榕树数株,明时仅存一株,在宅角大道旁,往来之维庚①也,里人以为迎送之所。大殿有明张瑞图匾曰:“通身手眼”。清顺治十八年(1661)迁界,滨海梵宫灰烬,惟寺岿然独存。康熙二十三年(1684)复界后,靖海侯施琅捐资庀②葺,修建山门华表,壮其旧观。康熙五十七年(1718)扩旧增新,殿堂门庑,钟鼓楼亭,以次俱举,又以余力东建高王报德祠,西立地藏王庙,阅年工竣。侯府施韬立华表曰“天竺钟梵”;颜克英书。里人陈梦弼有记,进士颜仪凤撰志勒石。道光十五年(1835)住持僧然信募捐重修。同治十二年(1873)正月二十六日又动工大修,至光绪五年(1879)告竣。全行拆卸,始易大观。及光绪三十一年(1905),里人田正元倡捐重修,并盖天坛。从兹庙貌聿新,增巍峨之气象,更壮观瞻。寺因沧桑变幻,举凡佛像、雕刻、史典、文物、珍玩、古董,散失殆尽,全寺仅存千手千眼佛、钟鼓各一,匾一、石龙柱一对。1966年关闭,1980年重开。由政府有关部门领导,海内外华侨善信慨助,住持僧开慈禅师苦心经营,历经十年重修,并重塑主佛千手千眼金身,计耗资百余万元,使千年古刹重光旧日辉煌。据省、市人民政府对龙山寺所作的文物保护单位碑文,龙山寺整座寺为一般保护区,千手眼佛为重点保护对象。并称:寺相传于隋,今奉千手千眼佛,通高4.2米,宽2.5米;头戴花冠,中雕坐佛,上雕众多小佛首,叠作帽状;坠耳垂目,庄严慈祥,主手合十,傍支一千零八手,或空手或携物;身披莲服,两脚微露立莲台。造型精巧,名噪海外,历史上与台湾有着密切血缘关系,是研究古代木雕艺术之重要实物依据。现存千手千眼佛、大鼓一个、大门一副,皆为整木(樟木)雕做而成。大鼓鼓墙内直径1米多;大门每扇长2.6米、宽1.1米,皆整木做成。此三种木雕与一对石龙柱,共为龙山寺镇寺之物。全寺南北长77.50米,东西宽54.40米,寺面积约8000平方米。布局以中轴线由南往北为放生池、外山门、华表、照墙、东西钟鼓楼、金刚殿、东西廊庑、天坛、圆通宝殿、大雄宝殿等主建筑;两旁还有东西护厝、功德堂等建筑。〔注〕①庚:往来之道路;②庀:整理。据《晋江佛教资料综览》附文二:安平镇龙山寺重兴碑记〔清〕颜仪凤龙山寺昉自隋,奉千手眼佛祖,阅今千余载。安平八景“天竺钟梵”其胜也。精爽发扬,有祷辄应。凡游人、贾客、羽士、缁流下逮村夫、牧监,过斯地莫不瞻仰赞叹!即强暴不驯之徒作奸犯科,见佛祖则顶礼忏悔恐不及。神道设教有自来矣。寺废兴不知凡几,历皇清顺治丙申(1656)迁界靖海〔应为顺治十八年(1661),编者〕,梵宫悉尽灰烬,龙山寺岿然独存。展复后,士民归故土。文起施先生请其伯父靖海将军侯捐资庀葺,鼎建山门,壮其旧观。而栖神故殿。栋木半朽蠹,久且就圮,非补缀苟完可告成事也。入斯寺者皆仰屋兴嗟,谓工费浩繁,动以千余计,积毛成裘,艰于募化,重修之举,种种心灰。适岁进士黄君基仑,蔡君文彬,施君世赐,陈君梦弼同余叔太学生思敬暨住持僧浮生,会于佛前,各矢兴此义举。乃请文起先生缘首,集诸同志随分输诚。有蔡君周先,欣然承佐理木料。于是卜吉兴作,远近悦来,去其旧而增其新,殿堂门庑,钟鼓楼亭,以次俱举。又以余力,西建地藏王庙,东立高王二公报德祠。经始于康熙丁酉(1717)七月二十四日,越明年戊戌八月初三日竣工。糜金钱一百二十万,此皆海宇升平,民生安阜,群沐皇恩,咸归佛力,故欢喜布施,士女如云,洵非佛祖之灵不及此。而文起先生始终倡建之诚,与诸君趋事赴功,同心协力之雅,皆大有功于佛门。且俾四方人士络绎随喜,肃其观瞻,齐其心志,油然生其皈依乐善之良,于神道设教之意,未必无补云。余省觐归里,乐观厥成,因徇众请而为之叙。万寿特恩癸巳科赐进士第内庭教习观吏部政里人颜仪凤谨撰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冬十月吉旦勒石〔作者简介〕颜仪凤,字亦允,清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进士,授安平令,擢正安州牧。尤工书画,著有《黔草集》等。据《安海志》附文三:安海龙山寺古刹考〔清〕柯琮璜盖闻天下大刹有三:文殊治五台,在山西,嘉庆八年(1803)皇上幸五台行香;普贤治峨眉,在四川界;观音治南海,而南海灵应尤异。窃唯观音大士以三十二应身,现八万四千臂目(见《周应宾梵书志》)。佛本无相,非相无以摄凡心;佛本不住,非住无以得众生。福建晋江八都安海龙山寺,东汉时(另传为隋开皇年间,并称为古印度僧人而非道人。特注,编者)道人一粒沙行经安海北,见大樟树十数围,瑞光顶现,雕千手眼观音祀之,座下树根石井犹存,人奉之曰:观音佛祖。隋皇泰间(618)十月重兴,宋朱夫子讲学于安海石井书院,额曰“普现殿”,里人榜眼石起崇匾曰“龙山古刹”,明嘉靖间倭寇八次扰安平,屡议毁寺,神显灵异,倭退。副使柯实卿筑城有序,天启间御史苏琰重修,书“龙山宝地”于石。尚书黄汝良见张天师,师告曰:“汝安海观音乃善才守炉,故香烟不断。”清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四月,贝子王以海氛奉檄迁界,沿海十里宫室寺庙,皆为灰烬,惟龙山寺岿然独存。康熙二十三年(1684)甲子复界,靖海侯施琅重修,至戊戌(1718)里人施韬、黄基仑、蔡文彬、颜思敬、蔡周先、施世赐、陈梦弼等鸠金扩旧增新,殿堂门庑,钟鼓楼亭,以次俱举,东建高王祠,西立地藏王庙,规模宏耸,以至于今。道光二十五年(1845)僧然信募化重修。咸丰三年(1853)四月厦门攻扰两次,土匪啸聚安海,欲抢扰大街,皆见神光显赫,骤然大雨淋漓,匪散遂静。先时男女求祷,皆得平安谶,此其临难救危之灵感也。明会元探花张瑞图匾曰“通身手眼”,清侯爵施韬额山门曰“天竺钟梵”(另传书者为颜克英,编者),里人陈梦弼有记,进士颜仪凤撰石。咸丰四年,举人柯琮璜有序,匾曰“镇国佛”。此龙山宝刹之大略也,爰撮其概,俾后有所考耳。诰授奉政大夫钦加五品升衔道光辛巳科举人乙未大挑二等选授南安县教谕推升泉州府教授截取知县随带加二级记大功三次鳌西柯琮璜敬序。〔作者简介〕柯琮璜,安海人,清道光举人。据《安海志》十一、白毫庵白毫庵,位于相府路。明大学士张瑞图曾于此读书。张瑞图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张北董”之称。“白毫庵”匾即为张瑞图手笔,庵中尚有其手笔刻石“崇德”,皆为珍贵文物。附文:白毫庵粘良图白毫庵在青阳下行,白毫庵殿宇不大,为三开间硬山式建筑。殿内供三世尊佛及十八罗汉、伽蓝神。据庵中碑记所载:白毫庵始建于宋,明天启间重修扩大,清时遭火焚毁,仅存正殿,近年则由文管单位拨款及群众捐资予以重修,其正殿仍保留明时建筑规模。白毫庵之有名,在于该庵曾为明朝大学士、著名书法家张瑞图少年读书及老年栖隐的处所。今庵堂中悬挂的一方蓝地金字匾额,上面精彩绚烂的“白毫庵”三个行书大字,以及殿内墙上所嵌的青石上镌刻的古朴自然的“崇德”二个行楷大字,便是张瑞图亲笔所写。白毫庵历经兴废,能保存下这两件墨宝,自然格外受人重视了。张瑞图,青阳下行人,早时从事儒业,家中贫寒,日用需费仅靠其妻机杼纺织供给,每常以大麦粥充饥。白毫庵当时仅是一座不出名的乡村小庙,庙后有座土山,山上长着一片朴树,地方幽静,夜来又有佛前的琉璃灯可资阅读,便成了家居附近的张瑞图日夜就读的好去处。万历三十一年(1603),张瑞图中了举人,四年后,他往北京会试,以殿试第三名(探花)进士及第。初授官翰林院编修,后来又升迁为右谕德、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詹事府少詹事等职,一步步走向明王朝的最高统治阶层。明代后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腐败最黑暗的时期之一,统治阶级之间别立门户,党争激烈、宦官势力又插手其间,压制朝中正士,“海内皆屏息丧气”。张瑞图由普通士子进身为文学侍从之臣,本身并不具备一个政治家、庙堂重臣应具的雄才大略,所以他对于当时政治舞台上的混乱和险恶只有望而却步,一再躲避。在他任官的二十一年里,曾多次告假还乡,有时家居数月,有时养病一两年不等。白毫庵就在张瑞图天启四年(1624)至天启六年休假在家时,“请旨重修”,方成为一座前后三殿,外有山门围墙,内塑高大精美佛像、颇有规模的庙宇。躲避朝中激烈的竞争,不愿卷入是非漩涡的张瑞图,在这里挥笔写下“崇德”,这两个大字,表示洁身自好的立场。白毫庵盖好后,张瑞图又从同安小平寺请来“精法律、通内典”的彻际法师,为白毫庵住持。其后,张瑞图被推任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二年(1629),张瑞图以其为魏忠贤生祠书碑之罪名,列于逆案第六等,论徒三年,纳资赎罪为民。自此回家隐居直到老死。张瑞图在仕途得意的同时,书法艺术方面的成就也日臻成熟。他以凌厉的点划,奇倨的字形,构成作品强烈的力感、动荡的气势,时人赞为“奇恣如生龙动蛇,无点尘气”令人耳目一新,把他与临邑邢侗、顺天米万钟、华亭董其昌合称善书四家。致仕之后,张瑞图隐居白毫庵,除了“出荷长柄馋,南山理荒芜,入守折脚铛,退院老僧如。”的家居生活外,他还偕同友人游灵源山、游紫帽山、游东湖……尽情沉浸在家乡在山水之间,他以“白毫庵居士”、“白毫庵道者”的笔名写下了不少反映自己恬淡的生活和心境的诗篇。这时,他得到一种“有似鱼纵壑、鳞鬣为之舒”的良好感觉。崇祯十二年,张瑞图选出平生诗作中的一千一百余首,结集出版,诗集就取名为《白毫庵集》,分内篇、外篇、杂篇和杂篇外集四部分。泉州一带留存着他不少墨宝,除了白毫庵中“崇德”石刻而外,泉州花轿宫“真人所居”匾、通淮庙“充塞天地”匾、承天寺“泉南佛国”匾,以及开元寺藏经阁中题王十朋《十景诗》石刻等。清初,张瑞图的书画作品流传至日本等地,引起海外书法艺术研究者的一致推重。近代日本、新加坡等地对张瑞图的书法研究更成为热门。随着张瑞图的艺术作品声誉日隆,与张瑞图有一段夙缘的白毫庵,正日渐成为世人瞩目的一方胜地。十二、东岩寺东岩寺,历史悠久,寺虽小而幽静,是青阳名刹之一。东岩寺因迎供九华山东岩禅寺韦东岩寺因东岩寺已成地名,通往东岩寺路口,称东岩寺口或东岩口。附文:东岩寺初名东阳书院。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乡贤庄用宾建。初构前为大门,中为讲堂。前后列斋舍为学子肄业所。后用宾官居太仆寺少卿,告假回乡省亲,从九华山东岩禅寺迎请韦驮菩萨入院,并将已废圮的法云寺之佛祖像移入院一起供奉,故称东岩寺。庄用宾,明嘉靖进士,曾任浙江按察司、刑部员外郎等职,死后追赠太仆寺少卿。万历四十七年(1619),用宾曾孙庄际昌状元及第,累官翰林院侍读,于泰昌元年(1620)扩大鼎新,天启元年(1621)竣工。并易名“东岩禅寺”。其匾即为庄际昌手笔。其后建极殿大学士张瑞图另匾曰“玉柱禅林”。寺几经兴废,几经修葺。民国时,弘一法师曾为寺山门题联:“以此为依祜;如日处虚空。”寺中有宋石塔一座,并有一口传为元时古井。据《晋江佛教资料综览》十三、熊山寺熊山寺,因坐落在熊山而得名。初名东兴院,在内坑东宅村。相传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祀奉西方三圣及南海观音菩萨。现建筑为单檐硬山式五开间二进院落,两侧陪厢房。总建筑面积1165平方米。现为内坑一名寺,此地也以寺称。十四、石佛寺石佛寺,在岱峰山。山原名黛山,因山体林木葱郁之故而称。黛又衍为岱。石佛,为宋摩崖刻3尊大佛,后建寺以护之,便称石佛寺。寺旁石壁之上,尚有王十朋题刻“泉南佛国”4个大字。宋代雕凿的石佛寺大佛,与王十朋题写的“泉南佛国”大字,皆为泉南晋江称为佛国的最有力标志。附文:石佛寺王世丙蔡尤资站在东石寨向北眺望,距镇区6公里处有一座终年常青的山峰,因形似卧牛,所以叫青牛山,也叫岱峰山。山中藏一古寺,寺中镌有三尊大石佛,称为石佛寺,后改为南天禅寺,简称“南天寺”。是晋江市最早三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根据《泉州府志》记载,石佛寺建于南宋。僧人一庵守净师过此,“夜见峭壁灿光三道”,疑是“山萃众岳之灵,道募镌弥陀、观音、势至三尊”,后建殿宇,“因就石佛为号”。“有关镌刻石佛缘起一事,当然属于传说延讹,无非欲借故显佛之圣灵而已,不可置信。而所镌石佛浮雕,气势磅礴,确系泉南石佛造像中,首冠无二,独负盛名。”堪称我国石雕艺术的瑰宝。石佛雕在巨岩崖壁中间,外缘浮雕一殿堂式佛龛,高7米、宽16米;石佛均高6米、宽3米。正中弥陀头挽螺,两耳垂肩,披衣露乳,胸前刻“卐”字佛号,腰系念珠,双手相叠端放腿上,不露足趾。左侧观音头戴花冠,手持净瓶。右侧势至,头戴云片出缘花冠,手执经卷。弥陀背后两侧,浮雕一对神采飞扬的蟠龙盘亘于两柱之上,龙首顶住突出拱斗承托檐盖,构成龛状内壁。三尊石佛雕琢精细,构思精妙,比例准确,形象逼真,是宋代继承唐朝石刻艺术风格的作品。雕像虽历800多年沧桑,至今依然素洁清新。是泉南难得的石窟摩雕,又是研究宋代石雕艺术的瑰宝。三尊巨型石佛龛外左右尚有二尊未镌就的粗勒头像,左为韦驮,右乃诸天。二者乃佛之护法尊者。传说在勒韦驮胸部时,血自石中注出,道歇,后来泥塑站立之姿,求之灵验,成为寺主祀神和香客朝拜求卜的偶像。晋南地区至今还流传着一句“石佛好站不站,西资好坐不坐”的俗语。意即石佛寺的祀佛应雕站立姿势,而西资岩的佛应用端坐形象,才能接通地脉天灵,更显聪明。明弘治六年(1493),有僧人在韦驮护法的胸前镌一“心”字,中间一点放在下面,题云:“放下全无事,提起万般生”。此语不唯佛门警偈,更富含人生哲理。寺分山门、前殿、大殿,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大雄宝殿三开间四进深,脊高近18米,重檐歇山顶砖石木混构。寺之前殿东祀伽蓝菩萨,西奉达摩祖师。达摩为古印度禅宗第28世祖,中国禅宗和曹洞宗初祖,因此南天寺僧尼称他们门派为曹洞正宗。石佛寺不仅以石佛著称,又以书法出名。出寺左数步,岩上有圆石一珠,中镌“宝藏”二字;寺右大摩崖一坪,刻“泉南佛国”,字径1.7米,遒劲洒脱,据说是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所书。泉州境内清源山、九日山等处都有“泉南佛国”的题刻,但字体没有南天寺所题的那么巨大。清光绪泉州太守李增蔚也在其左边题刻“崧嶽降神”,字径也有1.5米以上,笔划粗壮,严谨大方。寺内存有多方匾额和楹联。大雄宝殿题额“金粟法界”,拜亭檐壁高悬“石上异光”、大殿门前有清康熙间吴英将军取泉南佛国之意,将石佛寺更名“南天禅寺”而流传至今。在诸多的匾额中,要数悬挂在山门之上的由清乾隆间状元及第福建陆路提督马负书题写的“自在佛”书法最佳,字高近1.6米,一气挥就,苍劲雄浑,俊逸洒脱,实乃书法上品,观者无不称善。寺内外存有许多各朝代名人诗作与对联,有弘一大师题联:“心到虔时佛有眼,运至亨通石能言。”其他联文意境皆大同小异的劝世奉佛,佛法无边或赞美南天寺胜概,唯明代诗人黄伯善题“寂寞空门不贪金色相,慈悲菩萨原是石心肠”与清末秀才吕人龙题崖七绝“石身偏说是金身,名以世尊惊了人。惹得进香两太守,一称佛国一称神”较具特色。南天寺,已经历了800多年沧桑洗礼,历代均有兴衰建毁修葺扩展之举。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寺废,随即重建。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丘圩,至成化元年(1465)始复所构。嘉靖间,毁于兵,万历三十一年(1603)重建。清顺治间海氛迁界,亦变丘圩。康熙三十六年(1697)晋江罗山大浯塘人将军吴英捐俸及募缘重建。乾隆四年(1739)董事修葺,同治七年(1868)清珠师又修葺。而后委之蔓草者有年。光绪间道公和尚莅修梵宇,建僧舍。宣统二年(1910)重葺观音亭,并修建石路里许。1957年住持僧禅宽建石林精舍顶落底层,精舍诗联大多为其所书,镌刻工整,字可临摩,惜乎文革之乱,字迹风韵已失!下落及二层为尼元仪于80年代鸠资所续。1961年塘东华侨蔡玉峰首次捐资7万元翻修屋面油梁画栋,后寺之栋梁蚁损甚剧,先生心忧如焚,又于1983年捐16万元作全面修葺,增建山门、接待室、石路。有联赞曰:“玉缀画栋雕梁千里寸心完宿愿;峰有佛光古绩万世慈航渡众生”。1994年信女许萧氏肴娘捐建寺前钟、鼓二楼。1996年九都善信数人捐资重建观音亭,增构拜亭,供游人憩息避雨。拜亭大埕外缘降阶新辟一占地650平方米“岱山观园”,园为安海妙山陈淑辉伉俪率男旅泰华侨陈德启等捐巨资于1997年落成。园中央造一放生池,池中立一凉亭,一径回栏曲桥通往其中,园内广植花草,姹紫嫣红,绿茵滴翠;园墙内外分别饰以乳白和紫红磁条砖,墙顶部为起伏硬山顶披檐构筑,也饰以琉璃红瓦,远观如一条袈裟护身,映现佛门色调。1999年,寺埕回埴外扩8米,埕下又辟上下二埕,埕缘壁墙用条石与乱石砌就,两旁造有石梯,而今可从路下沿梯拾级直上寺院。山下及半山建有7座形态各异的凉亭隐现于绿丛之中。观音亭前,有一棵数围的刺桐古树,与半坡山门前百年古榕为伴,迎迓四方游客。篑山堂伍有诗赞曰:何年佛降此山巅,丈六金身石塑坚。墨迹淋漓缅德圣,梵音听罢悟真诠。声凄危岭寒泉咽,碧落孤峰夕照鲜。游兴未阑天忽瞑,登临何日续前缘。诗人黄伯善游山也有七律一首纪胜:步出津亭一水东,闲云断处见孤峰。白草红蓼江天净,曲径竺林野寺通。海气侵阴晴亦雨,潮声着楫晚多风。游人不是悲秋客,万里灵沙眺望中。十五、西资岩西资岩位于金井卓望山上。卓,高、突出;望,瞭望。形容山高可以瞭望。卓望山,濒临围头湾,有依山面海之势。历来中国文化资于西教,而卓望山上的西资岩,却是藉西教反资中国。此即寺名之由来也,为所罕闻。寺有大石佛3尊,相传始创于隋唐,原为摩崖欷镌刻,宋时建寺以栖之。附文:西资岩西资岩位于晋江围头湾内的卓望山南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首先《晋江县志》载,寺始建年代为“宋绍兴十八年(1148)”。但据现存《重修西资岩纪德碑》所载则曰“相传创始于隋唐间,岁莫可考”。相传隋唐时,卓望山南濒大海,舟船入港,每见石壁异光璀灿。人遂延工摩崖雕凿石佛三尊,世称大石佛,后又建殿覆其上以栖佛。宋绍兴十八年(1148)住持达宽偕乡耆王圆、蔡婆养率诸善信捐题,即将旧构全拆卸鼎新,增筑僧舍禅堂。宋末元初兵毁。明天启间()白衣参军蔡鼎,号无能,因揭奸阉魏忠贤十罪状,不受熹宗采纳,遂微服潜归故里,筑室西资岩西侧,潜心研究易学,又筑“观易亭”。每至中夜,务必起身观察气象,并于亭南崖壁间勒书“古卓望”、寺东侧摩崖间勒书“慧眼”。后来崇祯、隆武帝都要起用无能,但其心既凉,故拜辞不就。所著《易蔡集解》10卷,洋洋50万言。蔡无能年68辞世,乡人于此置“无能蔡先生祠”。联曰“帝称布衣,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书名易蔡,往圣由此继,来学由此开。”此联为清嘉庆举人蔡廉石所撰并书。而其“观易亭”,联云:“易老书成蔡;道高客作卿”。斯联为清进士王恒京所撰并书。寺因清顺治十三年(1656)海氛,十八年(1661)迁界,悉遭兵毁。康熙二十三年(1684)复界后,州司马蔡周先于“元武殿”置左右房舍。乾隆二十五年(1760)慈善士陈仪轩遗命子起鸣、起彬、起彰共襄重建厥事。于是岁四月兴工,仍旧制而恢扩之,即寺“朱子祠”、“文昌阁”等一二旧迹也相继肩成鼎建,迄二十九年四月报竣。西资岩三尊大石佛是利用山上天然岩石雕凿而成的。中为如来,左右为观音和势至。正中如来佛像身高4.50米,宽为1.62米,头上螺结,身披袈裟,露肩袒胸,衣褶细柔,赤足站立于莲台之上,右手拢在胸前,掌心向上,手指微屈。左手垂于腰侧,掌心向前。面如满月,唇厚颐丰,垂目微俯,慈祥庄严。观音和势至身高各4米。如来之左为观音,其圣像左手持净瓶,左臂向上弯,掌伸向前,手指微屈,神态慈祥。如来之右为势至,姿态和观音像略为相似,宝相庄严。这三尊佛雕,均为立像。清末国运式微,外患内忧,民无宁日,西资岩倾圮废颓。相传其时塘东人蔡本油为避人讨债,在年关前曾于此岩寺稍避,见寺宇剥落,香火全无,因而向佛菩萨祷告,如能助其发迹,日后定必重新寺宇。此后蔡本油附舶至小吕宋,经营白糖,果成巨富,便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回国,捐巨资重新建殿堂,俾使寺貌焕然,一时传为佳话。现存建筑为新中国成立后,蔡本油后人继先辈之志而捐资重修的。立碑于寺内西侧,以记其事。此外,拜亭、功德堂、僧舍、放生池等附属设施,则是住持义扬法师苦心经营,功不可没。距岩寺左右各30米的山坡岩石上,左雕踏龟玄武,右雕坐鲤观音。玄武高2米左右。披发跣足,身着甲胄,手执宝剑,足踏龟蛇,形态威武逼真。其左边雕有侍从,手捧符节;左边侍从手执黑旗,造型维妙维肖。观音坐像约1米左右,体态庄重慈祥。这些雕刻物将道释扯在一起,别有涵义,令人遐想。寺旁尚存摩岩石刻“泉南胜慨”、“佛国”等数方。寺门面对围头湾口波涛汹涌的大海,诚若天气清朗时,金门岛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寺西侧为明代理学家蔡无能的读书处。石刻至今尚存,游人可于此缅怀古人之风韵。西资岩大佛寺背山面海,山光水色与梵宫古佛相映成趣,景色壮丽,诚属一个游览胜地。据《晋江佛教资料综览》附文:三公宫蔡尤资蔡春草“三公宫”全称“九龙三公宫”,又名“嘉应庙”,位于东石沙堀街,大约有630多年历史。宋嘉定间资政殿学士魏了翁,字鹤仙,四川浦江人,于两淮抗金,献边防十策。后为奸臣黩职,南迁泉州。魏了翁有四子:国佐、国梁、必大、国龟。四子皆进士。长子国佐,字延龄,宝庆间()进士,初任江西潭州推官,再任福建漳州推官。咸淳间元军侵宋,当时延龄任云黔粤五军都统制,拒元兵血战于江右。国佐子魏天忠、任御史之职。当时元军大举南侵,天忠与张世杰、陆秀夫护送南宋幼帝逃至泉州,泉州招讨使蒲寿庚闭城不纳,端宗赵昺与弟赵昰失散。魏天忠随端宗赵昺航海由东石,走张家港(今清透溪),再至同安刘五店转金门,遭元兵包围阻击。当夜雷雨交加,宋室君臣舟从烈屿穿过,投奔漳州白水营,忽元将阿剌罕率军突至,端宗君臣急走九龙岭,其时群臣失散过半。元军追至,遣使迫宋主自尽,君臣惊慌失色,魏天忠挺身而出,呵斥元使,元使出。请帝龙袍加身,代饮毒酒而死,死后怒目圆睁,立而不仆。当地人民为纪念魏天忠三代忠臣,在九龙江畔华封村营造“三公墓”,供人瞻拜。东石三公宫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东宅黄氏献地,把旧境主宫迁建砥仔头,就是把嘉定宫改建为九龙三公宫。宫建3年始告竣工,历至正德、嘉靖年代,遭倭寇焚毁,殿宇颓塌。万历年间里人黄守用倡修,武举人蔡惟景字秉元在庙中设立演武场。又经康熙、乾隆、道光、光绪、民国年代几次修葺,屡次兴废。抗日战争时期遭日机轰炸大殿倾斜。文革又遭毁坏日见衰败。至1980年重缮,恢复祀仪。1989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成立“三公宫董事会”,开始筹资复建,恢复旧观。1991年4月,晋江县人民政府公布该庙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庙内还镌录着前代文人的题壁诗。有明崇祯年间的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檗谷人黄景昉七绝诗:“隋唐境主宋嘉祐,嘉定忠君四百秋。烽火存亡今复建,魏家三世九龙头。”有万历南澳总兵、西霞人蔡光宗的“浮石锺灵”冠头诗:“浮来虎眼慧仙洲,石塑龙袍恩迹畴。锺水三公庥问咎,灵山九日解烦忧。”有崇祯进士、湖南长沙府推官、塔头人蔡江门诗:“浮云蔽日几春秋,石砾丹心负国忧。锺复两淮千古志,灵光三节万年留。”还有明天顺间南京军机、西宅人蔡日升诗:“浮萍飘迹寄南京,石径三开赋锦程。锺粟陈仓为百姓,灵施贫困举群英。”更有郑成功诗二首,其一:“秉元百万献军需,耿耿丹心不却无;更誉沧岑杨老二,家贫捐助一头牛。”其二:“东差劲卒戍乌嵫,西派亲兵卫故居。矢志丹心匡汉室,九营联络破清师。”施琅诗:“浮筏扬州战虏师,石刀剑戟学诗词。锺枪严制三江策,灵气森森吴里淇”等数十首。附文:崇真殿粘良图深沪崇真殿是泉南著名的古庙,始建于宋代,庙中祀北极玄天上帝,即真武大帝。我国古代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职司四方之大神,北方属水,民间遂以玄武为水神,宋代避讳,改玄为真,崇为真武帝君。深沪百姓自古以渔盐为业,水上谋生,对玄天上帝特别尊崇,视为海上保护神,称崇真殿为“圣殿”,香火旺盛,已经千年。历代文人墨客,对崇真殿多有吟哦,最著名的是明代大学士李廷机作的《到沪谒师莲紫王先生,随步至崇真殿,敬步和》一首:同游从远眺,江寺插云端。地挺金狮秀,潮翻玉虺寒。岚光悬壁翠,霞影印沧澜。拜谒欣瞻仰,泱泱表海观。文革时期,偌大的一座古刹圮塌成为荆蓁丛生的废墟。改革开放以后,百废俱兴,深沪乡人先后集资200余万元,经1984年到1998年十多年建设,严格依照古代道教观庙的样式和风格恢复了这座有名的古建筑。重建的崇真殿坐东朝西,背后壁立的山崖林木苍翠,庙前民居栉比鳞次,一直延伸到海边。山门外建一座重檐歇山顶四柱碑坊。题额“清虚胜境”,除枋额和两边透雕螭龙的花板、正脊两端卷云状鸱尾用绿辉岩雕制外,其余构件以白色花岗石雕镂,格调素雅大方。山门内是一处700平方米的石埕,周围用细琢方石砌成围墙。素白颜色的场地越发衬托出新建殿宇的巍峨高大、金碧辉煌。殿宇由门楼、大殿和厢房组成,建筑面积888平方米。根据地形特点,门楼建为双层,楼上是前殿,与大殿连通,下层不设庙门,而砌两道阶梯通向楼上。据说这种设计采自宋代营造法式,名称叫“大门朝天”。门楼面宽七开间,木石结构,重檐歇山顶。上铺红色琉璃瓦,绿色瓦筒;正脊,戗脊上各装饰剪瓷青龙,状皆腾跃如生。檐下梁枋施以朱漆,斗拱、雀替、吊筒精雕出八仙、龙凤、花鸟。上层用细木条雕出各种花纹并装的隔扇门正中雕刻一个“狮鼻”,双边安装着圆形玻璃窗户,象征狮眼。隔扇等木作部分均朱漆鎏金,十分华丽。下层居中“塌寿”内安一神座,塑一尊披甲执鞭的灵官大帝,是为宫庙的守护神。神座前安一堵长4米,高1.58米的青石护栏,上面透雕出“蟠桃盛会”的景象──云霞缭绕的天宫宝阙,数十名神仙驾鹤跨鹿来为玉母娘娘献寿,盛筵周围一派花团锦簇,龙飞凤舞,下方又有浪潮飞腾,水族嬉戏。透雕深度达13公分,人物皆呈立体,形神兼具,其细部如人的须发,动物的爪牙,海上的浪花都镌刻得十分工细,充分表现了闽南石工的精湛技艺。左右还分别安有“双龙戏珠”和“虎啸山林”的“龙虎堵”,也雕镂得很精美。门楼的石砌台基高达2.26米。庙内前殿有20对石柱,其中三对是粗可合抱的青石盘龙柱,盘龙须鬣飞动,爪牙遒劲,栩栩如生。殿中安放一座青石琢磨,高1.20米的“玄武”图腾,“玄武”是龟蛇合体,不知名的巧匠,在一方没有生命的石头上传神地表现出龟的凝重,蛇的灵动,赋予艺术的精魄。左右配殿中塑36员神将,或青面獠牙,或三头六臂,构思奇特,颇具匠心。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正殿十分轩敞,因为建在高处,却比二楼的前殿还高出三级台阶。大殿八卦形藻井下,塑着一尊3米多高,露顶跣足,两手扶膝,端坐宝座的玄天上帝像。玄天上帝前边立着周公、桃花女及龟蛇二将的塑像,都有两米多高。在神前跪拜的香客不少,有求财求福的,有问事解疑的,有因造船、起厝、结婚来卜问日子的。相传元代末年,深沪有艘商船在台州遇上海盗,众人正惊惶时,那盗贼却掉头驶去。商船得以转危为安,事后打听,才知道盗船是看见他们船上黑旗飘扬兵甲鲜明,以为遇上官兵,所以急忙走避。众人细想,当时船上实是挂着一面从崇真殿求来庇护平安的小黑旗,哪有什么甲兵?便尽道是玄天上帝显化保佑。从此而后,深沪船只出海,总要来庙中求一面写着“深沪崇真殿”,加盖“玄天上帝”朱印的黑旗插在船上。这种风俗已沿续六七百年了。随着深沪船民所到,崇真殿的香火流传到汕头、台湾,以至海外。大殿梁枋间悬挂着许多颂扬神明的如“佑圣真君”、“威镇北极”的匾额,其中一方题额“万法归宗”的金匾是早年分香到台南“深沪街”的庙寺来敬奉的。崇真殿后殿还收藏着一尊宋代的玄天上帝石像。石像通高1.75米,花岗石雕造,镌工古朴自然。神像坐于石几,相貌庄重,顶梳双髻,着圆领袍服,腰围玉带,右手置扶手上,左手前垂,长袖拂地,精赤双足。因石像有所残坏,被藏放在前代塑造的泥胎神像腹中,不知有多少年了,文革时期崇真殿庙宇和神像毁坏时方才被人发现,又幸得有心人冒着风险把石像保护了下来,现在,这件珍贵的宋代石刻终于重见天日,与得到恢复的闽南名刹崇真殿一道得到保护和重视。十八、宝泉庵宝泉庵,在深沪南村居委会,奉祀保生大帝,因庵所在地有口水井,名宝泉,且保生大帝救人病痛犹如宝泉济沁,故称宝泉庵。在深沪具有很大的影响。附文:宝泉庵深沪宝泉庵久负盛名,一来是庙宇历史悠久;二是庙中崇奉的神灵来历不凡;三是该庙设置的药谶据说具有神奇的功效。明代编的《闽书》记载,深沪有个市心保,保中有口水井名叫“宝泉”,旁边就是宝泉庵。还说宝泉庵左畔从来没有蚊虫出现,那是因为唐末诗人罗隐曾经到福建流浪,一天夜里借宿在宝泉庵前,夏天蚊虫多,把罗隐叮醒了,他就挥挥扇子说:“到那一边去。”这罗隐是个“乞食身、皇帝嘴”的“半仙”,经他一说,蚊虫果然飞过一边,庵左自此无蚊。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唐代深沪已建有宝泉庵。相传,宝泉庵先前规模很大,前后三进殿堂,前面百米处还有一座山门。庵中奉祀三宝如来和玄天上帝、广泽尊王等神。历经兴废,至清咸丰年间这里仅存一座后殿,文革时被夷为平地。现在的殿宇是80年代初由海内外乡亲重建的。随着岁月变迁,原来并祀佛道的宝泉庵已成为专祀吴真人吴夲的庙宇。吴夲是宋代泉州府同安白礁人。他精研医术,一生救治民众,做了许多好事,因采药时坠入山崖受伤身亡,老百姓怀念他,为他立庙奉祀,并收集他的验方为“药谶”,供人求医。闽台一带,吴真人庙宇分布很多,各庙都认青礁、白礁慈济宫为祖庙。深沪宝泉庵的吴真人和别处不同,他是从台湾学甲“请”来的。其中有一段故事:明永历十五年,随郑成功渡台的白礁乡人在台南学甲建造一座“慈济灵宫”,祀奉吴真人,庙中设有药谶,求谶的人很多。清咸丰年间,深沪开设许多家船行,来往台湾做生意。船员都知道学甲慈济灵宫药谶很灵,遇上头痛脑热,也去求谶,深沪协庆号商船船员暗地商议,神明这般灵圣,若把他请到深沪,该有多好。暗地里去卜杯计准了,又恐怕当地庙祝阻挡,就依样塑了一尊神像,偷偷地把宫中真像换出来,赶上潮汐,一帆顺风回到深沪。后来又以一张谶两文钱的价格,向往来台湾的船员征集慈济灵宫的药谶,经过一年多,才将324方药谶收集齐全。这尊儒冠道服的吴真人木雕像保存至今,成为闽台人民血缘关系的实证。从台湾征集的药谶方分为内科、外科、小儿科、眼科。清末民初,又有当地跌打医生献出伤科药方100首。患者可根据病情卜求其中一方。药方中包含中药、食物、青草药、符水四大类,以中药方居多,其次是食物方。现代医学界认为这些古代验方剂量较轻,药性和顺,主要通过培根本、补元气达到治病的目的。同时“神方”本身对患者有某种暗示作用,使人得到精神方面的安慰,起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所谓“信则灵,不信则不灵”就是这个道理。厦门中药厂曾根据吴真人药谶方研制出30多个中成药新品种,功效显著。专家认为,药谶方的发现和研究对充实我国医药宝库有着积极的意义。据《晋江风光导游词》十九、霁云殿〔圣殿〕据《安海志》载:古佑圣宫不知肇于何代。海上浮一木,随潮而入,潮退不去,里人取以塑帝像,而金其身,灵星显赫,遐迩瞻依。漳人盗取以去,乃以香木代之。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遭倭乱殿毁。隆庆间,士大夫耆老纠众醵金,在蔡经之地为檀越,建三层台,结真武殿,匾曰:“武当行宫”,旁列四法师。座前铸铜为祭器数千斤,以供香火。殿前有石砌月台,角道接灵星三门,有石琢香炉,花木荫森。转西有三清殿;北向有麒麟普化天尊;南有五帝大殿;西廓列卫护神;台前有钟楼、鼓楼,西角山门,匾曰“霁云别界”。殿皆以石铺地,两旁道旁二层遮阳,围以石栏杆,三层栏楯石柱而不遮阳。殿前石柱镌联曰:“元武不足当也,众星共环拱之”,系清翰林庄俊元所书。登台瞰望,十二景在目,俨然一市之大观也。附文:改建霁云殿碑记〔明〕苏琰上界宫府,好作楼台;平地神仙,不嫌市塈。麻姑坛降诸蔡经之宅,玉台观依尔滕王之亭。盖天造以人谋为资,而华构与澳区相值。洞霄紫极,祠职典司;罗浮赤城。羽流①栖止,结长生之缘于香火,托度世之迹于人间。与其索之虚空,徙想像乎飙轮日驭;孰若纳诸城郭,又兼得乎海市山村。建阳之九曲类桃源,琅琊之两峰似盘谷。眷兹安海,副彼霁云。玄帝之行宫,不知昉自何代;绿林之多垒,无幸迫于近郊。楚炬妄肆鸱张,秦畴化为乌有。搀抢扫地,雷部赫以天诛;营室光芒,星野正其方位。龟灵改卜,蛇势重蟠。昨日之焦头烂额不可言,一旦之彩翚朱栋而复见。珠簾绣荏,碧瓦金顶。枕北斗之长城,地当壬癸;挹南溟之巨浸,宫合坎离。自昔幻成乌鹊桥,景画壮昆仑之图;及今敞为钏鼓洞、琅琊庵,结架小武当之胜。层台复道,鞭石驱东海之神丁;精舍祇园,卓锡却西方之佛子。云外觚稜双雁塔,甲第耸乎其间;城中烟火万人家,神极临之在上。象陷鸡幕,列岫束于簷牙;蛟室蜃楼,高栋飞于海角。矫首而半空亭榭,指掌而千里帆樯。乃若旷野平畴,澄潭曲渚,潮汐昏旦,雾雨阴晴,遂使江津海澨之墟,转为福地洞天之所。共张、葛②以散发,渤懈③数千里,即洗头之盆,应虚、危④而储精,因果四十年,成磨杵之针。九莲灯照,煌煌金碧之庙气闲幽;七星剑挥,烨烨牛头之神光焜耀。曾记反风灭火,而仓伫⑤逃遁不惶;堪怪绝栈断梁,即顽凶积瘠同尽。铜钟几毁而复阻,金盏已破而遂完。荐芹藻之仪,莫不浣胸净腑;蹑烟霞之武,罔敢邪思淫心。挝鼓张灯,乡有赛会;零珠落钿,道不拾遗。司天上之冥权,聪明正直俨一;行民间之阴骘,两赐寒燠咸时。若通天观,女隶过而不窥;如礼斗坛,屠儿望而遥拜。绝车尘马迹之点污,与秋天海色而鲜新。庙令老人,胥代神言无不应者;山图道士,载藏岁事如将见之。郁冠佩之陆离,朝罢香火携满袖;纷旌幢旖旎,日高黄伞下西清。金色容,玉虚真相。非人非鬼,如在如亡。顷故字之倾焚,缘地灵之迁换;继新官之突兀,适宝历之改元。苍生咸帝之外臣,欢欣施舍;白首为神之邑子,祷颂乐成。斯役也,经始于甲子之冬,而历乙丑岁、丙寅岁、丁卯岁、戊辰岁,积四载而始就,无一岁而不庀。徒勾会惚萃于檀那之力,其中少溪君、梧岗君、北泉君、乐庵君,兹数君尤独鞅,□□掌而拮据。众之所推,祈以为报;神之所劳,禳弗自留。伏愿无庚癸之呼,无戊巳之应,水火及盗贼不灾;有野蚕之玺,有稻谷之秋,白雪与黄云俱禳。谁复登台而抱病,间或叩阍而乞灵?祝圣寿,长眉极星明,宜发祥于万历;破天荒,伫符金锁断,以夹辅乎九重,降福无疆,妥灵不朽。纪之贞石,奠厥崇祀。〔注〕①羽流:道士。②张、葛:指张天师与葛洪。③渤懈:古代对东海之别称,亦泛指大海。④虚、危:均为二十八星宿之名称。⑤仓伫:指倭奴。〔作者简介〕苏琰,明进士,安海人。附文一:安平奎光阁记〔清〕黄宗汉奎光阁,建在霁云殿西。安海自宋即建石井书院,历元、明以来,而文昌阁独缺焉。清道光十五年岁乙未(1835),教谕柯琮璜与其弟增生、琮琪倡议新建文昌阁。爰偕金墩州同黄元礼、型厝生员颜际昌,捐资鸠工,卜地于霁云殿西,筑建庙宇。中堂新塑文昌帝君,大魁夫子、朱衣尊神、金甲舍人及赍榜神、捷报神诸神像,并悬关圣夫子香牌而崇祀焉。前筑庙门,额曰“奎光阁”,取五星聚奎,文光射斗之义也。又建东厅,崇祀明熊太北潭、清马济胜提军、周芸臬观察、高荩臣都阃诸禄位。额曰“崇德报功”,志士民不忘旧德也。又建西厅,供奉地藏王菩萨,新塑注生娘娘、痘疹夫人二像。额曰“地藏王祠”,神人得所凭依也。是举也,以道光乙未岁(1835)十二月兴工,阅四月而告成,糜金六千有奇。规模宏耸,气象光昌,开元、明数百年所未建者,为安海廿四境之文明也。始终董其事者教谕柯琮璜、州同黄元礼、生员颜际昌、副榜柯琮琪,合力同擎,不辞劳瘁,有志竟成。而始终鸠工庀材,督理罔懈者,乡耆高钟琏也。都人士踊跃揖输,乐观厥成,芳名俱勒于碑,用志之以垂永远尔。清道光廿四年(1844)礼部给事中前江南道监察御史黄宗汉撰。&〔作者简介〕黄宗汉,泉州人,清道光间进士,翰林。累擢浙江巡抚、两广总督,授吏部右侍郎。附文二:安平新建奎光阁记〔清〕柯琮璜安平文昌阁,前明有二:一在岳口关庙旁,一在鳌头朱子祠东,清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迁居毁焉。道光十有五年乙未(1835),琮璜赴京铨选回,与诸君子倡建,卜吉于霁云殿西,中堂塑五文昌夫子像,额曰“奎光阁”。东立明熊太守祠,西乃地藏王庙,兼祀注生、痘疹夫人。斯举也,琮璜与州同黄元礼总其事;协理庶务,则副榜柯琮琪、茂才颜际昌;购庀工料则乡耆高钟琏;劝捐派督士耆分任之。然需费维艰,尚未润色。越至丁未(1847)余出己资,丹雘中堂。复拮据劝捐铺石庭,粉垣墉,饰门阙,竖吻悬额,阁斯落成焉。始终糜金二千有奇,阅十余年而成。爰纪其略,以俟后之君子踵而修之尔。二十一、朱祠朱祠,原为宋石井书院。《安海志》载:朱祠,即鳌头精舍,原名石井书院。宋绍兴初,吏部郎朱松为石井镇(安海宋时曾称石井)官,公余进民之秀者,迪以义理之学。后二十余年,其子朱熹来官同安,常至镇与父友耆士论经义。镇人益勤于学。嘉定四年(1211),镇官游绛因士民之请,白郡守邹应龙,邹出帑钱,委游绛集众力,相地建书院,如州郡学之制,命通判朱在(朱熹子)董其事,建大成殿、尊德堂等,其后兴废凡几。今之建筑,为明复修之物。现已衍成朱祠及朱祠口两地名。附文一:石井书院记〔宋〕留元刚古者家有塾,党有庠①,术②有序,国有学。若远而近,所寓皆教,故士君子行,人人有之,世世有之。世入春秋,鲁泮③郑校,不绝如丝。一经赢暴,扫地亡几。汉室开学,迨今百世,然岂必曰京师郡邑而已哉。亦惟崇废起坠,犹幸不泯。嗟夫,吾先圣之道与天地并立,处处赫赫巍巍。天下用之,天下之功;一国之用,一国之功;一家用之,一家之功。可祠而敬,于地何择。后之所以日不逮古者,教化之略,治效之亏也。昔龙江有书院,寝④久弗葺,惟庙像仅存。开禧初,余始议复故,或者难之。余喟然曰:“教化之地,不病其详,而病其略。今之所病,乃略之故。聚庐万里,徼⑤福缁黄⑥,重堂奕厦,经营恐后。设一儒馆,遂骇视听,宁有是哉!”缮修以来,于兹十年。建安游君绛贻书曰:“石井居郡之南,亦号多士,距郡学二舍⑦,负笈者告病日闻。余渐仿为肄业之所。”太守郡武邹公应龙然其请,捐公帑四十万以倡。漕泊二使者,郡之二车,乡之秀民,咸以资助。爰相兹士,峰,会众流,厥基崇,敷俶⑧规。制殿于中,堂于后,为斋者四。杏坛筑于西序之前。祭器藏于东序之左。又即堂为别室,以祀二朱先生。三门列峙,缭垣环周。檐楹层复,凡三百楹。公私经费,合四百万。赡养有田,肄习有舍。释菜⑨之仪,考士之式,大略可观矣。经始庚午(1210)之冬,讫工壬申(1212)之秋。慨若时司⑩,存期会如束湿,鲰方郡国,不急是图,不惟不敢,亦且不暇。微贤太守孰主张?是淑人之功远矣!愿文以记。余思既事未免违俗,效之犹非敢自是乎。虽然,是役也,请之者不惮,从之者不疑,卓然有见,实获我心。天下如石井者凡几。使请之若而人,则学校如林,庠序盈门,将使是民为三代之民矣。书之何辞。(《泉州府志·学校》卷十三)〔注〕①庠:古代之学校。②术:古代之城镇称“术”。③泮:古代之学校。④寝:积。⑤徼:求。⑥缁黄:指和尚与道士。⑦舍:古代三十里为一舍。⑧淑:善。⑨释菜:亦作舍采。古初入学时以芹藻属祀孔子。喻入学仪式。⑩时司:当时之官员。束湿:谓督责下属,象捆扎湿物一样严紧,后用以比喻政令苛刻严急。鲰:谓杂小鱼也。引申为小。微:非或无之意。〔作者简介〕留元刚,宋开禧二年(1206)试博学宏词科。嘉定初,迁秘阁校理,累迁直学上院,军器少监,管起居舍人。据《泉州府志·学校卷》附文二:安海朱祠安海朱祠,为泉州四大书院之一的“石井书院”,宋代理学家朱熹及其父、其子三代都曾与之发生过关系,是安海成为历史文化古镇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最早的名称叫“鳌头精舍”。朱熹的父亲朱松,也是宋代的理学家,做到吏部郎,因上表反对宋王朝媚金乞和,触犯秦桧,被贬到安海当第一位镇监(相当于今天的镇长)。他在公务之余,经常教授士民一些义理之学。因此当时一个安海人黄护在捐建镇官署时,就在旁边为朱松建一所讲学的馆舍,取名“鳌头精舍”。朱松在安海任职虽不到一年,但对启迪安海学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朱熹是在朱松任安海镇监期间出世的,如果当时他的母亲能随朱松生活在安海的话,安海就是朱熹的出生地,那么安海的历史就有可能改写一番。朱松离任20年后,朱熹担任同安主簿,因为两地相隔很近,常到安海寻访他父亲生前的老朋友,相互之间谈论经义,阐释孔孟之道,又大大地改进了安海士民的学风。因此,安海文风日盛,人才蔚起,成为朱松、朱熹父子创立闽学的“开宗圣地”。安海士民感激“二朱”教化的恩泽,就在“鳌头精舍”辟“二朱先生祠”,称“朱祠”,祀奉朱松、朱熹像。朱熹辞世12年后,安海士民向泉州郡守邹应龙请建石井书院(当时安海称“石井”),得到大力支持和捐助。邹应龙派时任泉州通判的朱熹的儿子朱在到安海主持这项工作,在朱祠的基础上建成了书院,共有大成殿、尊德堂和富文、敏行、移忠、立信四斋,祀奉“二朱”画像,总共花费了四百万缗,同时又拨给学田供书院收租。一个小镇,按照州县的规制建造学院,其规模之大、设置之全、耗资之巨,在当时实属少见。而安海也因朱祠而素有“二朱过化”之美誉,历代人文荟萃,从宋至清,中进士100余人,中举200余人。据《晋江风光导游词》二十二、鳌江书院鳌江书院,在东石鳌头境,原来书院前即鳌江,故称。奉祀朱熹──朱文公,因而也称朱祠。古代东石士人读书及获取功名,不少皆出于此书院。是东石文教兴胜的写照。附文:鳌江书院安然东石鳌江书院,因供奉朱熹牌位,故也称朱文公祠、朱祠。鳌江书院座落在东石前头境。整座建筑高于屋外小广场约有1米之高。此地旧时濒临海滨,书院之外,海浪袭来,涛声不断;海鸥飞翔,慨然神驰。归舟、渔子,也是鳌江书院见惯的景物。鳌江书院是一座一进三开间硬山式古建筑,大门左偏。大门上方赫然显嵌着“鳌江书院”石门额。入门之内,为一天井,里植花木,种类不多,然四季花序不断,花开花落。于天井之中,举头即见厅堂,厅堂正中,为朱熹神像,像后立一木牌,上刻“宋徽国朱夫子神位”。书院小巧,然幽静洁雅,实在是设课读书所在。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福建尤溪,后居建阳。宋绍兴十八年(1148),登进士第。二十一年,住泉州府同安县主簿,迁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知漳州、潭州,入焕章阁侍读侍讲。为官9年,立朝仅46天。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在泉州一带,甚至在安海、东石等地都曾客座讲学。泉州古誉为海滨邹鲁,朱熹称泉州“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东石宋时为仁和里,朱熹称东石果有“仁和之风”。朱熹一生著作丰浩,主要有《四书集注》、《周易本义》、《楚辞集注》等。《四书集注》被元、明、清三代定为科举取士必读范书,是孔夫子之后儒学又一高峰。朱熹一生四处讲学,据说曾于泉州一带建五处书院,东石为其一。东石鳌江书院是朱熹在东石讲学之后建立的,距今有数百年历史,古代是辅助县学培养人才参加科举的场所,故甚为一方士人所共仰,也是现在研究朱熹对东石思想文化教育影响的实物。现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二十三、丁氏宗祠陈埭丁氏,其祖为阿拉伯穆斯林,先世赛典赤·瞻思丁在元朝为官,其后裔行贾至泉州,元末明初从泉州迁至陈埭,遂成巨族。丁氏宗祠其与众不同者,为俨然成一“回”字,且其外围右上角稍缺一角。丁氏宗祠已成为一地名。附文一:丁氏宗祠何振良据传陈埭回族丁氏是来自遥远年代的阿拉伯穆斯林的后裔,先世赛典赤·瞻思丁在元朝为官,做到平章政事,行省云南,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之职。宋元之交,其裔丁节斋,讳谨,从苏州货贾泉州,就此开始了丁氏在泉州的历史。《陈江雁沟里丁氏族谱》载:“吾祖赛典赤,回回入中国,有为瞻思丁者,因以为姓……其国言赛典赤,犹华言‘贵族’也。”这些阿拉伯贵族的由来,据史料记载则是成吉思汗西征中亚时率骑迎降到中国来的。丁节斋在泉州传到三世祖硕德又率次子丁善,即四世祖仁奄,在元末明初从泉州城内文山里迁居陈埭,业日以拓,演成浩浩一族。自硕德徙居陈埭以来,丁氏子孙就在这荒僻的海埭上开垦耕作,繁衍生息。他们世代与汉人杂居通婚,两族亲如一家,迄今已有万人,号称陈埭万人丁。逐渐地采用汉族的典章制度,和当地汉人一样的编族谱,建宗祠,沿用闽南人的习俗,接受汉文化,演变成为泉州地区特具一格的回族之一支。明弘治以后,丁氏很多人走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读书做官者日众。读儒家经典,行汉之礼制,在朝廷为官,必行忠孝之道以振家声。族中显赫者,接受儒家思想,逐步推行儒家礼制,改变了原先“不用刚鬣,不焚楮帛,相率西向而拜”的家礼。但丁氏族人仍保留着先祖的不少遗俗。岸兜村屹立的丁氏宗祠,一如闽南传统的“宫殿式建筑”,但形制却是别具一格。这座宗祠据说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系丁氏四世祖丁善遵父命而营建,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毁于兵燹,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建,并加以扩大,清代进行过4次大修,1984年又全面整修。祠堂规模很大,由门楼、厅堂和左右厢房组成,建筑形式非常特别,回族特色鲜明,平面呈一十分工整的“回”字形。祠堂正厅放在正中,先在地面建一座高约二尺之平台,在平台上建造正厅。围绕正厅,四周全部建造廊庑,前后左右互相连接,无一处间断,却在后堂东北部削去一角,形似汉字楷书之右折笔法,以示意后裔不可忘本。中间的正厅即“回”字中的“口”,四周廊庑即“回”字的外“口”。祠堂外口,宽21米,深36米,占地面积756平方米。祠堂大门建造形式完全采用闽南的“三开间两护厝”的形式。正中为三开间,大门放在正中,在同一水平线上设左右二个边门。泉人建筑师称之曰“三千门”。泉州所建的古祠堂普遍采用这一规格。抬梁柱歇山顶砖石木结构。拱斗、吊筒都经精雕细刻,装饰花卉禽兽艺术形象,粉金油漆,辉煌壮观。其中的莲花浮雕和纹饰均与泉州清净寺相同。两护厝不设大门,偏中侧设一四方形石花窗。屋顶翘脊铺瓦盖筒。泉人自称为“皇宫式”。建筑师实是将伊斯兰教教堂与泉州古代祠堂建筑形式溶合一体,成为泉州独一无二的宗祠。祠堂前面有一宽阔石埕,埕外有一长方形水池。东侧竖有明代史学家何乔远撰写的记载丁氏族史的碑记石一方。祠堂坐北朝南,处于一派平川之间。东南为云山海涛,五代刺史陈洪进所筑的大堤横亘其间,蜿蜒二十余里,如一道彩虹横空,雄伟、壮观。看堤外海天一色,望堤内阡陌纵横,沃壤连天绿,夏秋两季的收获时节稻香飘溢,东部则有滩涂接泉州湾,盛产蛏苗。在这富庶的水乡,河汊小溪绕村穿行,先人建造的石桥伴着现今的公路桥,桥下溪水清沏,一群群浣衣女嬉笑声合着流水声,人影倒映水面,岸边翠竹轻摇、古榕吐绿,景色十分宜人。目前丁氏祠堂已开辟为“陈埭回族史陈列馆”,并已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作为古代泉州海外交通及阿拉伯人籍华的重要史证。参观丁氏祠堂,可顺便造访中国近代著名军火学家、数学家丁拱辰故居。丁拱辰,又名君轸,字淑原,号南星,著有《演炮图说》、《演炮图说后编》、《增补则克录》、《西洋军火图编》等,受到魏源、林则徐、邓廷桢的推重;还撰有小说《荔镜西厢》。其故居始建于清末,坐东朝西,由门楼、厅堂、厢堂组成,进门向北,为三开间单檐硬山式,占地258平方米,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专程到陈埭参观访问,在丁氏祠堂左侧、回族清真寺右前方种下一棵象征友谊长青的榕树,现已枝繁叶茂,绿荫浓浓。友谊长青树:日,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队考察陈埭,并种下一棵榕树,陈埭镇政府立了一块石碑以记其事。碑在岸兜“丁氏宗祠”边围墙内。附文二:“友谊长青树”碑碑正面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队考察陈埭友谊长青树晋江县陈埭镇人民政府一九九一年二月日立碑背面文:一九九一年二月十六日,“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队在考察陈埭时,总领队迪安、学术领队欧刚和阿曼、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巴林四国驻华大使暨各级领导植下友谊长青树。丝绸之路,史册永载,万古长青。二十四、施氏大宗祠施氏大宗祠,在龙湖镇衙口村,为衙口施氏族人的宗祠,其族因出有施琅而声名远扬。附文:衙口施氏大宗祠衙口位于深沪湾西畔,原来村名叫南浔,宋代时就有施氏族人迁居这里,以晒盐、耕种、打鱼为生。清康熙年间,从这里走出一位智勇双全的施琅将军,他历任清军总兵、水师提督,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攻澎湖,取台湾,完成祖国疆土的统一,受封靖海将军、靖海侯。之后,他在南浔故里起造宗祠和第宅,乡人在门外集市贸易,由此才有了衙口这一地名。这座古建筑是衙口施氏大宗祠,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了,现在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祠堂坐北朝南,五开间三落,东西厢房,包括埕院、火巷,总面积1500平方米。气势宏伟,是闽南宗祠中有名的一座。祠堂面墙,白石墙堵,青砖墙面,青石透镂螭虎窗,飞燕脊上高高耸立的鸱吻,门前威武雄壮的石狮子,显露出当年家族的显赫不凡。宗祠正厅,供奉施氏祖先的树德堂,神龛中悬挂着包括施琅在内的施氏先祖画像。明末清初,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动乱时期,清军和代表南明小朝廷的郑氏集团在台湾海峡两岸争战不休,使百姓受尽战争之苦。清康熙二十二年,施琅将军率领水师出征澎湖,经过7天激战,攻克重兵据守的澎湖,迫使台湾郑氏集团投降。入台后,他亲自祭奠郑成功庙,安定台湾局势。针对一些人的主张放弃台湾或“迁其氏,弃其地”错误见解。施琅又及时向康熙皇帝上《恭陈台湾弃留疏》,以亲身经历,说明台湾的土地辽阔,物产丰富及其扼守东南门户的重要战略地位,驳斥了弃台论,主张在台湾设官置守,以防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他的建议为清政府采纳和实施,台湾终于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以后,康熙帝仍任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十余年。维护海疆安定,促进了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当时的人都给施琅将军很高的评价,悬挂在梁枋间的匾额“忠勇性成”,“勋德齐班马范曹”,就是康熙皇帝对施琅的赞许,把他比拟作汉代开拓边疆的名将班超、马援和宋代守卫边疆的名臣范仲淹、曹彬。“天下第一清官”匾额则是康熙皇帝对施琅次子施世纶的褒奖。施世纶任过扬州知府、江宁知府、漕运总督等职,为官清廉。据说,他从江宁离任时,老百姓依依不舍地送行,有人提议,每人捐一文钱为他修个纪念亭。结果捐出许多钱,在官衙左右修了两座“一文亭”。有一部流传广泛的《施公案》,就是以施世纶为主人公的清官小说,祠堂左壁一方题为《祀典租额碑记》的碑刻,就是施世纶撰写的。施琅将军亲笔撰写的“宗祠告成碑文”,记载着施氏大宗祠几经废兴的历史──明崇祯十三年(1640),衙口施氏始建宗祠,清顺治十八年(1661)迁界时遭毁。康熙四年(1665),施琅任水师担督时曾择地青阳,重兴祠堂,又毁于康熙十三年三藩之乱。直至施琅复台后,康熙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方在衙口建成这座祠堂。祠堂两边用碎砖乱石垒成的“出砖入石”山墙,它就是闽南沿海遭受战火,又在废墟上重新崛起的一个象征。祠堂的后厅是奉祀施琅的专祠。施琅塑像穿着帝王才能穿用的黄色龙袍,原来,施琅当年攻下台湾后,捷报送到北京,正是八月中秋,康熙皇帝在赏月时得到好消息,十分高兴,赞赏施琅“筹画周详,布置尤当”,脱下自己身上的龙衣赏赐施琅,并题了一首诗赠送他。这神龛旁楹联“上将能宣力,南纪尽安流”,就是诗中的两句。据《晋江风光导游词》二十五、靖海侯府靖海侯府,在龙湖镇衙口村,为施琅故居,施琅曾受封为靖海侯,故称。现在靖海侯府与施氏大宗祠都是一历史文化胜地。附文:靖海侯府靖海侯府,即是施琅将军的故居。施琅将军因平台立下大功,受封靖海将军、靖海侯,他的子侄世骥、世骠、世骅、世騄等也在随征中立功,得到了封爵。富贵还乡,施家便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营建了施氏大宗祠及周围的小宗、东衙、中衙、西衙、都爷衙、侯府一系列宅第。历经300多年风雨侵蚀,这些古建筑或破损圮塌,或翻修正改建,渐渐失去往日的壮观。2003年,为纪念施琅将军暨清廷统一台湾320周年,晋江市政府发动海内外乡贤,捐资200万元,按“修旧如故”的文物维修原则,修复了施氏旧居中保存较完好的靖海侯府,辟为施琅纪念馆。并在侯府对面建设面积达8500平方米的侯府广场,在衙口海滩树立起近20米高的施琅将军石雕像。古人曾说:“侯门深如海”,侯府是一座砖石木结构的闽南古大厝。五开间三进,东西厢房,大小房间60余间,俗称“九十九个门头”,建筑面积达2175平方米,前面石埕面积385平方米。建于清初的侯府承袭明代建筑简朴明快,雍容大方的遗风。前落落面墙下用白石堵,上砌青砖,比较其他清一色的红砖建筑,显得素雅脱俗。山墙则和宗祠一样,用“出砖入石”又名“金包银”的砌法。这种建筑方式有其时代特征──因明末清初战乱和迁界、沿海村庄尽遭破坏,复界后,居民就利用废墟上碎砖乱石作建筑材料,创造出这种建筑形式。侯府门厅,开阔轩敞,门楣两旁木雕“天官赐福”,吊筒雕刻牡丹、垂莲状,白石裙堵浮雕麒麟,青石柱础雕刻万字花纹,雕饰大气,而恰到好处。不像清末一些闽南建筑,门厅雕刻过于繁缛,给人一种堆砌的印象。侯府外观虽然简朴,却掩盖不住恢宏的气派。其厅堂脊桁高达7米,厅口檐柱粗达0.34米,明间宽达6.9米,次间也有4.2米,次间、梢间上面架构3米高的阁楼,下面还有4米高的空间,住在里面一点也不会感到压抑。一般五开间的建筑只用六木并屋架,但侯府用的是八木并,就是在次间、梢间中间用上两木并,中间垒成实心土墙,这可以起防火作用。而且在一进到二进之间的天井里,侯府比别的建筑多做了一堵隔墙,就是这道镶嵌红砖万字的墙壁,这不仅仅为了美观,而是多出一层门户,可以起防卫的作用。从这建筑的结构和用料的讲究,可以看出当年的创业者是费了一番心力的,其不讲浮华,注重实用的精神,隐然可见。葺修如故的靖海侯府,辟为施琅纪念馆,中厅安放着曾收入《故宫文物大典》图册的清代施琅戎装石雕像,次间到第三进布置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韦驮天翔国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