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肉地沟油事件还有其他许多不知名的危险物品可或下来吗

评论:为什么人们愿意相信“僵尸肉”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食品安全,中国网民最关心的民生话题之一。最近反腐败暂时没有高潮,空气质量也见好转,食品安全却因为一段“僵尸肉”的报道成为持续的热点。
  关于“僵尸肉”的报道始于今年6月23日。新华网报道《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提到:“记者了解到,一些走私冻肉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显示,&肉龄&竟然长达三四十年。在6月的海关打击冻肉走私的专项行动中,有&80后&缉私人员在广西某口岸查处了一批比他年纪还大的&70后&冻肉。”而之后几天,其他媒体跟进报道还有补充:“&僵尸肉&多为国外过期战备肉,流往二三线城市”,“ 其中一些鸡爪包装袋&&显示封存于1967年”。
  在国内的食品安全领域,大多数监督集中在地沟油、转基因作物以及各种食品添加剂违规,这种“过期冷冻肉”几乎是第一次。对于这样一条略反常识的报道大部分媒体并未对此置疑。随后几天,评论铺天盖地。甚至民间也产生了一些恐慌情绪,某地餐饮老板为了自证不是“僵尸肉”,不得不喝下自家鸡汤。
  作为一条略反常识的报道,这条新闻获得的质疑是不足的。根据商务部《中央储备肉管理办法》,储备冻肉的类型包括冻猪肉、牛肉和羊肉,并不包含前述报道中唯一有详细描述的鸡肉(更不要说鸡爪)。鸡爪几乎不能作为蛋白质主要摄入来源,任何国家都不太可能将之列入储备。并且《办法》规定冻猪肉每4个月就要轮换,牛羊肉8个月,周期较短,如何能保存这么久,也很奇怪。
  国内某问答社区已经展开过一场小争论。一方网友认为长期冰冻的肉类根本难以食用,更谈不上出售;另一方网友则认为军队常有这类现象,长期弃置冷库被发现拿出来卖也不奇怪。
  并且,正如后来记者洪广玉的质疑文章所指出的,在6月底到7月初的这一轮“僵尸肉”报道中,关于查处地点、查处单位及其他具体情况几乎都语焉不详,后续跟进报道也没有补充更多细节。不管“僵尸肉”本身是否合理,这次报道本身真实性就可疑。
  正是基于这些疑点,北京科技报记者洪广玉在7月9日发表质疑文章。他通过对广西南宁海关、公安等部门连续电话求证,认为最近根本没有这回事,并且根据南宁海关人员的提示,找到了远在2013年的报道,内容与最近几乎一模一样:“这一窝点的冷藏库里,民警发现其中一些原材料(鸡爪)包装袋上印制的包装日期竟然是三四十年前,其中“资历”最老的鸡爪,包装日期显示封存于1967年。”在被南宁警方否定情况下,洪记者判断:最近的“僵尸肉”报道来自于对2年前“旧文”的简单抄袭,而2年前的旧文则可以认为来自杜撰。
  在之后的这个周末,新华社长沙分社记者李丹发文反击,称自己报道无误,只要是多年的冷冻肉,都可以叫作“僵尸肉”。这更像是变相承认:多年冷冻肉是有的,有没有1967年的就未必了。由此反推,此前一些媒体的评论和民间的恐慌,多少有些“未经求证”的难堪。
  然而换个角度看,这种“未经求证”也是可原谅的。人们常常会从各种媒体报道中获得大量超出自身生活经验的内容,而绝大多数人没有意愿也没有精力去一一求证。一件令人将信将疑的事,人们选择相信与否取决于两点,来源本身的公信力,以及内容与惯常思维方式的吻合程度。在这次的报道中,来源是新华网,而各种稀奇古怪的不安全食品,中国人早就见怪不怪,三聚氰胺、地沟油、双氧水漂白,在曝光之前同样仿佛天方夜谭。有了这些“竟然是真的”的经验,即使是媒体人,也会优先相信“这也可能是真的”。
  中国人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已经成为一个自我确认和强化的过程。可以想见,听说了“僵尸肉”的人群,最终只有少部分知道这场后续的争论。而食品安全的真实情况仍然是个传说。食品安全的媒体监督当然必不可少,但若没有准确可信的报道,对食品安全形势并无助益。(文/邱天人)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UN661)
原标题:为什么人们愿意相信“僵尸肉”
&&&&&&</div
检讨抗灾路径依赖,既不在天灾中竖英雄也不忘在人祸中悲悯苍生…[]
   社论:
也是所有领域包括政治都需要遵守的准则…[]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僵尸肉销往全国 比地沟油还可怕!_五莲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9,289贴子:
僵尸肉销往全国 比地沟油还可怕!收藏
新 华网长沙6月23日电 “70后”猪蹄、“80后”鸡翅……有的比一些年轻人年纪还大的“僵尸肉”通过走私入境,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宵夜摊、餐厅。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有的严重过 期,用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品后居然摇身一变成为“卖相”极佳的“美味佳肴”,威胁着百姓的食品安全。6月份,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成功打掉专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初步估计全案涉及走私冻品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包括冻鸡翅、冻牛肉、冻牛猪副产品等10万余吨。从查处情况看,这些走私冻肉卫生状况令人担忧。那么,这些冻肉究竟是如何逃过层层监管,窜上百姓餐桌呢?
订酒店上携程,精选超值酒店,优惠超多![携程]入住即返现![住哪里都上携程!]酒店预订优惠30%,覆盖全国千万家酒店,多种房型供选择,随时入住!
来源不明的冻品分销各地 “泡椒凤爪”成重灾区6月1日,长沙海关破获一起特大走私冻品案,打掉以黎某、钟某等分别为首的2个涉嫌走私冻品团伙,查扣涉嫌走私冻牛肉、冻鸭脖、冻鸡爪等约800吨,价值约1000万元。据长沙海关介绍,这是湖南历年来查获的最大宗走私冻品案。“太臭了,整整一车厢,打开门差点吐了。”长沙海关缉私局警员张涛(化名)说。据了解,这两起案件共抓获涉案人员20人,其中包括17名湖南籍、2名广西籍和1名广东籍涉案人员。当天在长沙共发现了3个用来存放这些走私冻品的冷库,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冷库中堆放了大量包装上写着外文的来源不明的冻品。黎某走私的冻品即存放在其中的两个冷库中,通过长沙市红星冷库的门面分销到湖南省内14个市州和全国各地。占地面积180亩的红星冷库是湖南最大的冻品批发市场,也是湖南省主要冻品集散地。据长沙海关保守统计,红星冷库每年吞吐量80万吨冻品中,约1/3是来源不明的境外冻品。
长沙海关缉私局副局长杨波说,走私的冻肉都是没有经过检验检疫的肉品,如果进食携带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细菌、病毒的冻肉,或会危及生命。冷冻技术的发明,本是为了保证食物的新鲜。然而,记者了解到,一些走私冻肉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显示,“肉龄”竟然长达三四十年。在6月的海关打击冻肉走私的专项行动中,有“80后”缉私人员在广西某口岸查处了一批比他年纪还大的“70后”冻肉。专家告诉记者,多年的冻肉品质上比鲜肉会差,但只要冷冻过程中没有发生解冻现象,从外观和口感上很难区别。但是走私肉运输条件恶劣,不断解冻等过程中容易滋生各种细菌,甚至是开始腐烂又重新冷冻,其卫生安全和食品质量不堪想象。
这些来历不明的肉品通过批发市场,进入大排档、餐馆,甚至是正规超市。随着生鲜电商的风生水起,一些网络平台也成为其潜在销售渠道。通过酱油腌制、辣椒调味后,这些肉品有的被制作成袋装熟食,有的演变成餐桌上的“佳肴”,消费者吃起来很难分辨。很多人喜欢吃的“泡椒凤爪”,是走私冻品的“重灾区”。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某些“色香味俱全”的鸡爪甚至有几十岁“高龄”,可能是来自异国他乡,不法分子用过氧化氢等漂白剂浸泡,让鸡爪显得胖乎乎、白嫩嫩的,“卖相”特别好。
据调查,黎某和家人近一年至少走私了数百吨猪脚和鸡爪等进入湖南,再通过红星冷库的门面分销到全国各地。“蚂蚁搬家”式走私 中间反复解冻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最新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准入名单,我国仅允许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阿根廷、加拿大、哥斯达黎加、智利、匈牙利等牛肉进口。非这些国家进口的走私牛肉一般卖20元一斤,而新鲜牛肉市场上平均40元一斤。从湖南这起案例看,巨额利润促使不法商人铤而走险,最终形成一条国外发货、香港拼柜、越南中转、中越边境“蚂蚁搬家式”偷运入境、长沙收货的冻品走私链条。据相关人员介绍,最常见的走私路径是:走私人员从境外以低价采购货品,用集装箱发至香港,然后发往越南海防,在中越边境的芒街拆解,雇佣边民“蚂蚁搬家式”将冻品运到境内。一个35吨的集装箱冻品由几十个边民搬运,一两个小时就能搬完。
由于冷柜车运输成本高,走私人员用普通车将冻品从南宁运输到长沙,历经12个小时路程后这些货品刚刚解冻,有的甚至已经开始腐败变臭。到达长沙的冻品被搬进冷库再次打冷,然后发往湖南各地以及广东、四川、重庆等地。据了解,在红星冷库不少商铺将国产肉和进口肉掺在一起卖,常常可以看见各种外文标识的冻品箱被搬上货车运往各地。“要想买有检疫证明的肉就买国产肉,要想便宜就买进口肉。”一位商家直言不讳地说。更 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走私冻肉的链条牵涉多地。在6月的专项行动中,经初步侦查发现,自2015年1月以来,广东番禺、江门地区的陈某、黄某、温某以及辽宁 大连地区的刘某等21个走私团伙,承揽北京、天津、重庆、河南、广东等多地货主的冻品进口订单,国外走私冻品由此源源流入国内市场。
皇岗海关、罗湖海关前不久在福田口岸旅检入境大厅开展冻品、海鲜专项查缉行动,更是发现水客利用行李箱、背包等走私冻品和海鲜入境。屡禁不绝,更要加强源头管控业内人士指出,即便高压整治,但冻品走私环节多、非法利润高,一批走私团伙从承揽业务、到运输、清关、货物交付都形成了“一条龙服务”,而且在收取中间费用时,采用现金或网络支付,交易记录隐秘,难以查处。目前冻品走私已经从家族式单打独斗,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抱团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冻品走私贩私人员建微信群、QQ群,有什么风吹草动互相通气。专家指出,要有效打击走私冻品的行为,必须加强走私冻品的源头管控,在走私猖獗的边境地区设置严密的监控网络,堵住冻品走私入境的渠道。否则冻品一旦流入内地,被运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后打击难度更大。打击走私冻品需要靠海关、公安、工商、检验检疫等多个职能部门进行配合。目前,各省份都成立了打击走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海关、公安、工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十几个部门,看似参与度很高,但有时常常是“谁都参与、谁都不管”。“冻品走私网络覆盖全国,打击冻品走私应该加强多省合作,特别是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 主战场 应该联合打击,实现源头打击,从根源上解决冻品走私贩私问题,切实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人身健康,维护有序、健康的市场环境。”杨波表示。据介绍,为最大限度防止来源不明的走私肉类走上餐桌,今年以来海关总署在4月和6月已经在全国部署了两轮打击冻肉走私的专项行动。各地也将加大打击走私冻品的力度。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1985年德国人拍的中国美食,那时没有地沟油僵尸肉,一切都那么天然而有食欲……-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微信扫一扫阅读
1985年德国人拍的中国美食,那时没有地沟油僵尸肉,一切都那么天然而有食欲……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4:32:48
我国拥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大江南北,处处都有美食。特别是一些传统食物,因其色香味俱佳,被世界人民所喜爱。德国摄影师Reinhart Wolf的著作《China&#39;s Food:A Photographic Journey》就记录了他在上世纪80年代拍摄的中国传统食物。这组照片将食物拍摄得高贵典雅,充满人文气息,有些食物甚至精致得让人着迷。
中国人对于食物的做法更自然。一双巧手,让日复一日的食物和日子,都充满着早古味。 美味的前世就是如画的美景。而在Wolf Reinhart镜头中,食物颜色是分冷暖的。还未出炉的蒸包,经过胶卷机的暗调处理,画面更显静谧,热气颗粒分明,其古朴沉郁之感跃然而出,让人颇为怀念。四川的红辣椒,色彩鲜艳,其构图更注重体积与空间,饱满的镜头里,透露着中国人火红的日子。烤鸭,或许是所有照片当中最独特的一张,其色泽金红,鸭体饱满,且腹含卤汁,滋味醇厚。这是Wolf Reinha当年途径广东留下的记忆。即便是其冷峻的镜头也无法掩盖其色彩,也只有中国人才会让食材出落得活色生香。充满年代感的镜头里,我们曾无比怀念那些熟知的美食,它们仿佛正透过一张简单的照片,唤醒着当初我们对生活的热爱,让人念念不忘。 来源:《China&#39;s Food A PhotographicJourney》
微信号:chongqingwanbao如何看待「僵尸肉」?
僵尸肉:走私过期冻肉&br&新华网长沙6月23日电(记者李丹)“70后”猪蹄、“80后”鸡翅……有的比一些年轻人年纪还大的“僵尸肉”通过走私入境,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宵夜摊、餐厅。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有的严重过期,用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品后居然摇身一变成为“卖相”极佳的“美味佳肴”,威胁着百姓的食品安全。&br&  6月份,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成功打掉专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初步估计全案涉及走私冻品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包括冻鸡翅、冻牛肉、冻牛猪副产品等10万余吨。&br&  从查处情况看,这些走私冻肉卫生状况令人担忧。那么,这些冻肉究竟是如何逃过层层监管,窜上百姓餐桌呢?&br&  来源不明的冻品分销各地 “泡椒凤爪”成重灾区&br&  6月1日,长沙海关破获一起特大走私冻品案,打掉以黎某、钟某等分别为首的2个涉嫌走私冻品团伙,查扣涉嫌走私冻牛肉、冻鸭脖、冻鸡爪等约800吨,价值约1000万元。据长沙海关介绍,这是湖南历年来查获的最大宗走私冻品案。&br&  “太臭了,整整一车厢,打开门差点吐了。”长沙海关缉私局警员张涛(化名)说。&br&  据了解,这两起案件共抓获涉案人员20人,其中包括17名湖南籍、2名广西籍和1名广东籍涉案人员。&br&  当天在长沙共发现了3个用来存放这些走私冻品的冷库,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冷库中堆放了大量包装上写着外文的来源不明的冻品。黎某走私的冻品即存放在其中的两个冷库中,通过长沙市红星冷库的门面分销到湖南省内14个市州和全国各地。&br&  占地面积180亩的红星冷库是湖南最大的冻品批发市场,也是湖南省主要冻品集散地。据长沙海关保守统计,红星冷库每年吞吐量80万吨冻品中,约1/3是来源不明的境外冻品。&br&  长沙海关缉私局副局长杨波说,走私的冻肉都是没有经过检验检疫的肉品,如果进食携带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细菌、病毒的冻肉,或会危及生命。&br&  冷冻技术的发明,本是为了保证食物的新鲜。然而,记者了解到,一些走私冻肉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显示,“肉龄”竟然长达三四十年。在6月的海关打击冻肉走私的专项行动中,有“80后”缉私人员在广西某口岸查处了一批比他年纪还大的“70后”冻肉。&br&  专家告诉记者,多年的冻肉品质上比鲜肉会差,但只要冷冻过程中没有发生解冻现象,从外观和口感上很难区别。但是走私肉运输条件恶劣,不断解冻等过程中容易滋生各种细菌,甚至是开始腐烂又重新冷冻,其卫生安全和食品质量不堪想象。&br&  这些来历不明的肉品通过批发市场,进入大排档、餐馆,甚至是正规超市。随着生鲜电商的风生水起,一些网络平台也成为其潜在销售渠道。通过酱油腌制、辣椒调味后,这些肉品有的被制作成袋装熟食,有的演变成餐桌上的“佳肴”,消费者吃起来很难分辨。&br&  很多人喜欢吃的“泡椒凤爪”,是走私冻品的“重灾区”。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某些“色香味俱全”的鸡爪甚至有几十岁“高龄”,可能是来自异国他乡,不法分子用过氧化氢等漂白剂浸泡,让鸡爪显得胖乎乎、白嫩嫩的,“卖相”特别好。&br&  据调查,黎某和家人近一年至少走私了数百吨猪脚和鸡爪等进入湖南,再通过红星冷库的门面分销到全国各地。&br&  “蚂蚁搬家”式走私 中间反复解冻&br&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最新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准入名单,我国仅允许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阿根廷、加拿大、哥斯达黎加、智利、匈牙利等牛肉进口。非这些国家进口的走私牛肉一般卖20元一斤,而新鲜牛肉市场上平均40元一斤。&br&  从湖南这起案例看,巨额利润促使不法商人铤而走险,最终形成一条国外发货、香港拼柜、越南中转、中越边境“蚂蚁搬家式”偷运入境、长沙收货的冻品走私链条。&br&  据相关人员介绍,最常见的走私路径是:走私人员从境外以低价采购货品,用集装箱发至香港,然后发往越南海防,在中越边境的芒街拆解,雇佣边民“蚂蚁搬家式”将冻品运到境内。一个35吨的集装箱冻品由几十个边民搬运,一两个小时就能搬完。&br&  由于冷柜车运输成本高,走私人员用普通车将冻品从南宁运输到长沙,历经12个小时路程后这些货品刚刚解冻,有的甚至已经开始腐败变臭。到达长沙的冻品被搬进冷库再次打冷,然后发往湖南各地以及广东、四川、重庆等地。&br&  据了解,在红星冷库不少商铺将国产肉和进口肉掺在一起卖,常常可以看见各种外文标识的冻品箱被搬上货车运往各地。“要想买有检疫证明的肉就买国产肉,要想便宜就买进口肉。”一位商家直言不讳地说。&br&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走私冻肉的链条牵涉多地。在6月的专项行动中,经初步侦查发现,自2015年1月以来,广东番禺、江门地区的陈某、黄某、温某以及辽宁大连地区的刘某等21个走私团伙,承揽北京、天津、重庆、河南、广东等多地货主的冻品进口订单,国外走私冻品由此源源流入国内市场。&br&  皇岗海关、罗湖海关前不久在福田口岸旅检入境大厅开展冻品、海鲜专项查缉行动,更是发现水客利用行李箱、背包等走私冻品和海鲜入境。&br&  屡禁不绝,更要加强源头管控&br&  业内人士指出,即便高压整治,但冻品走私环节多、非法利润高,一批走私团伙从承揽业务、到运输、清关、货物交付都形成了“一条龙服务”,而且在收取中间费用时,采用现金或网络支付,交易记录隐秘,难以查处。&br&  目前冻品走私已经从家族式单打独斗,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抱团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冻品走私贩私人员建微信群、QQ群,有什么风吹草动互相通气。&br&  专家指出,要有效打击走私冻品的行为,必须加强走私冻品的源头管控,在走私猖獗的边境地区设置严密的监控网络,堵住冻品走私入境的渠道。否则冻品一旦流入内地,被运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后打击难度更大。&br&  打击走私冻品需要靠海关、公安、工商、检验检疫等多个职能部门进行配合。目前,各省份都成立了打击走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海关、公安、工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十几个部门,看似参与度很高,但有时常常是“谁都参与、谁都不管”。&br&  “冻品走私网络覆盖全国,打击冻品走私应该加强多省合作,特别是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主战场’应该联合打击,实现源头打击,从根源上解决冻品走私贩私问题,切实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人身健康,维护有序、健康的市场环境。”杨波表示。&br&  据介绍,为最大限度防止来源不明的走私肉类走上餐桌,今年以来海关总署在4月和6月已经在全国部署了两轮打击冻肉走私的专项行动。各地也将加大打击走私冻品的力度。
僵尸肉:走私过期冻肉新华网长沙6月23日电(记者李丹)“70后”猪蹄、“80后”鸡翅……有的比一些年轻人年纪还大的“僵尸肉”通过走私入境,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宵夜摊、餐厅。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有的严重过期,用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品后居然摇身一变成为“卖相”极佳的“美味佳肴”,威胁着百姓的食品安全。  6月份,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成功打掉专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初步估计全案涉及走私冻品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包括冻鸡翅、冻牛肉、冻牛猪副产品等10万余吨。  从查处情况看,这些走私冻肉卫生状况令人担忧。那么,这些冻肉究竟是如何逃过层层监管,窜上百姓餐桌呢?  来源不明的冻品分销各地 “泡椒凤爪”成重灾区  6月1日,长沙海关破获一起特大走私冻品案,打掉以黎某、钟某等分别为首的2个涉嫌走私冻品团伙,查扣涉嫌走私冻牛肉、冻鸭脖、冻鸡爪等约800吨,价值约1000万元。据长沙海关介绍,这是湖南历年来查获的最大宗走私冻品案。  “太臭了,整整一车厢,打开门差点吐了。”长沙海关缉私局警员张涛(化名)说。  据了解,这两起案件共抓获涉案人员20人,其中包括17名湖南籍、2名广西籍和1名广东籍涉案人员。  当天在长沙共发现了3个用来存放这些走私冻品的冷库,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冷库中堆放了大量包装上写着外文的来源不明的冻品。黎某走私的冻品即存放在其中的两个冷库中,通过长沙市红星冷库的门面分销到湖南省内14个市州和全国各地。  占地面积180亩的红星冷库是湖南最大的冻品批发市场,也是湖南省主要冻品集散地。…
152 个回答
作为该事件的当事人,很早就被邀请作答,不管早还是晚,当作感想随便说点吧,算是有个交待。————————“僵尸肉”相关报道开始爆炒的那天傍晚,我正在和一帮食品安全媒体朋友及业内人士吃饭,饭桌上就顺便聊了下,当时大家的感觉就是“嘿,又出了个热点新闻”,顺便谈了下“可能是战略肉”的说法,总之大家觉得这新闻有点怪,但没有深入谈。到了报社开选题会,我把这个题目布置给了同事去采访(我是编辑部主任),并一再强调,要去核实最初的新闻源,就是报道中提到的那些监管部门,“不要相信任何其它媒体现有的信息,一定要对第一手信源进行核实”,这是我交待的。这并不奇怪,在做食品安全报道的这么多年,我看过一些好的报道,但也见识了大量不靠谱的报道,什么含金葡菌水饺可致肺炎,什么工业盐,什么香港检出婴儿儿奶粉不合格,什么速成鸡,什么火腿肠生蛆,作为同行,我最清楚这些报道是怎么出来的,为什么会出现各种问题。在同事出来的第一版稿件中,实际上并没有核实到新闻源,而是沿着“僵尸肉”的角度,从食品品质的角度做了点科普。后来某天晚上,罗云波教授提醒我,从食品冷冻技术来说,“僵尸肉”的相关报道有很多终点,应该去核实一下。这让我更加觉得有必要认真对待了。第二天开始,我就按照相关报道中的线索,开始向所有提及的监管部门核实。对了,一开始我是想联系李丹同学的,电话打到了她的上级,沟通不太顺畅,没要到号码,我已经交待过。向监管部门核实并不是所谓的“打4个电话”这么简单,电话转了又转,还要发采访函等等。做过采访的都知道,通常情况下官方的正式回复都是比较严谨的,尤其是在相关新闻已经被热炒的时候。而且,大家应该想到,假设新华社所谓“僵尸肉”的报道为真且有证据,地方政府要撒谎否认,其风险有多大?再说明白一点,地方政府敢于不惜撒谎来得罪新华社吗?当然,所做的工作还有纯技术层面的求证。我了解到,首先冷藏的成本根本不是某媒体所说的每吨每年十多块钱。更为重要的是,要想让肉保存三四十年,从技术上是极其困难的,缓冻技术绝对是做不到的,缓冻的肉几年后就外观质地全变,不可能具有还商品特征,即使用速冻技术,保存的时间会长点,但几十年后的肉能否具备商品外观也非常可疑,而且其前提条件是保存前要做非常好的预处理,同时保存环境恒温等等。当时我的推理是,市场上如果想存在“冷藏几十年的肉”,需要各种非常巧合的条件。首先肯定要排除是私营企业的肉,因为成本太高。唯一的可能确实就是所谓的“战略储备肉”了,但是,这得首先有“战略储备肉”这种情况,其次,即使有,还得战略储备肉满足各种苛刻的保存条件,同时几十年不倒库。或者说,倒库当中在哪个角落里落下了一点肉,这些肉不仅在几十年后没有被处理掉,还碰巧被不法商人接盘了,接盘了又正好偷运到了中国。当然,其中最难说清的是,几乎没有任何资料,任何专家敢说,即使使用速冻技术,冷藏了三四十年的肉仍然具备商品的外观。同时,具备这样外观的肉还正好被偷运到了,这得多离奇的巧合?技术推断是不依赖于任何人证物证的东西,非常可靠。再加上官方态度坚定的对新华社报道的否定,我认为所谓的“僵尸肉”报道是站不住脚。当然,我的新闻经验也加深了这种判断。我的文章里已经分析过,李丹的文章里缺乏多个非常重要的新闻要素,而且对关键信息的表述很含糊,我的经验告诉我,作者并没有掌握可靠的证据,因为大凡经常写稿的都知道,如果能够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一定是会有助于增加文章的可信度,没有谁会故意隐藏这些信息。李丹说是为了保护信源,这种托辞比较可笑,披露僵尸肉的消息很危险?会受到哪方面的威胁吗?即使有威胁,具体到某一个口岸某个支队,用个化名应该不难吧?我后来曾对一位采访我的同行说,如果我是李丹同学的上级,仅仅因为写作细节的问题,这篇文章就会被我打回去。李丹说已经把相关采访资料和证据交给了新华社总社,但至今未见任何回应。如果可能,我也愿意去新华社学习一下这些资料,或者由新华社把材料交给可信的第三方。如果真能证实李丹的文章站得住,我可以马上向她道歉。在我把那个文章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去后,当天晚上阅读量就很惊人,与此同时,各方面的信息也汇总过来。目前所有反驳我的材料、观点,我几乎在第二天早上就全部看过了,这些信息首先通过我所在的几个微信群过来,然后通过微博留言过来。说一条被提的最多的,广西食药监局长的采访,我当天晚上就看到了。第二天上午我就通过一些渠道核实了这一信息,到中午的时候,我已经确定这一采访内容不构成对我的反驳。此外,在当天上午,就已经知道了海关总署内部沟通的总结。我想总结的是,我看过所有试图反驳我的信息,没有一条成立。此外,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认真阅读了其它媒体提供的新的信息,包括有些媒体去广西边境的实地采访,没有一条能印证所谓僵尸肉的存在,是一丁点都没有印证。李丹同学后来写的那篇回应我的文章,看过之后,说实话,我有点“无从回应”的感觉。因为她自黑的太成功了。同时也有朋友劝我,算了,收住吧。再说我本来也不是针对她一人的,我只是针对这件事。职业操守这种事完全没必要谈。我要啰嗦几句,为什么计较“过期几年还是几十年”这么重要,这不仅是概念问题,事实上概念问题也无比重要,这是事关我们对“真相”采取何种态度的问题,它非常严肃。很多人说,只要让更多人关注到走私肉的问题,不就是好事吗?后来我又写一篇长文,详细分析这背后的逻辑,标题:在这件事的后期,有几天我陷入一种深深的悲哀中,在这一波舆论中,我看见在中国,绝大部分人根本没有追求真相的意识和意愿。呵呵,“只要让更多人关注到走私肉,走私几年还是几十年很重要吗?”一想到这句话我就感到后背发凉。真理并不高深,不就是在这样的细节中吗?可惜绝大多数人并不爱真理。还有,很多人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虽然李丹没能证明僵尸肉的存在,但洪记者也没能证明僵尸肉不存在啊!”要和这样的人辩论,你是不可能赢的。实际上,这些人可以相信任何东西的存在,包括世界上有鬼。
处女答。有料。不匿。
首先说说与僵尸肉无关的一件事。不想看的请直接跳到分割线后。日凌晨。安徽合肥柏景湾小区4号楼D单位402室发生爆炸。当时答主是寿春中学的学生。就租住在柏景湾。就正好是发生爆炸那里对面的那栋楼。不过碰巧23日答主在自己家住。所以当晚并不知情。反而是24号的大课间。答主去交作业。在老师办公室里。碰巧有一个老师在看新闻。才知道这件事。且当时网上的消息是。“住户韩某系某校化学老师。因与妻子关系不和。欲制造炸药用以报复。不料引发爆炸。”当天晚上去柏景湾。发现答主家的玻璃被炸碎了。合肥有个很有名的地方民生新闻栏目叫“第一时间”(央视那个第一时间就是从这个来的)。当晚第一时间就播报说“住户韩某不是化学老师”且“爆炸不是因为韩某搞炸弹”。并在后来的报道中说“爆炸是燃气泄漏引起的”且“韩某涉嫌因自杀导致这起事件”。然而我们看着一则当时的新闻。 “警方称。该名男子是化学老师。”然而事实是怎样的呢。第二天。答主自备望远镜到爆炸点正对面的写字楼窥探那一户。可以非常非常肯定的一点是。答主亲眼见到那一户的卧室被炸穿了。而其他部分的损害远不及卧室。况且答主当时心中有疑问。如果燃气浓度高到足以发生爆炸的程度。那么韩某为什么没有被燃气毒死。?而且。不论是当时或一段时间后。答主都没有见到燃气公司的车辆或人员出现在那里。而答主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小学同学。他的爸爸就是在第一时间工作的。还送过我一本第一时间的记事本。从那位叔叔的口中。我了解到。“韩某确实为某校化学老师。也确实在家中试制炸弹。”因而。答主认为。官方和第一时间撒谎了。从此。答主便不再轻易相信媒体的报道。而是尝试用证据的逻辑拼接每一件事情的真相。不管各位信不信。爆炸案的真相到底如何也不再重要。各位看了答主的这个故事。请各位放下心中原有的笃定与偏见。尝试用证据和逻辑梳理这件事。---------------------------------------------------我是傲娇的分割线------------------------------------------------------------
首先。一切的起因系6月1日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此后关于僵尸肉的报道变不绝于耳。而引爆此次事件的新华社新闻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中。记者李丹明确提到了僵尸肉这个概念。然而僵尸肉指封存了几十年的肉。李丹在文中也明确表示了存在封存时间高达几十年的现象。然而。除了媒体(包括新华网)的报道。没有任何官方站出来证实这一点。如果有。欢迎网友找到证据打答主的脸。就查获包装于1967年的战备鸡爪这一点。新华网7月2日的报道揭开冻品走私利益链:竟有冻品封存于1967年中出现了相关内容。很遗憾。答主顺着时间线检索7月2日的公益频道新闻。已无此文存在。事实上。“僵尸肉”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有关传言也流行于市井多年。那么僵尸肉的存在是否具有合理性呢。?举个栗子。答主认识一个倒苹果的。每年秋季到陕西收苹果。再冷藏封存到冬季出货。他告诉答主的是。苹果冷藏温度为零度左右。冷库的收费为每立方每月九元。至于肉类。家用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一般都在零下十度左右(答主家的海尔对开门冰箱为零下十八度)。参考百度百科冷冻肉这一词条的解释。“冷冻肉是指畜肉宰杀后,经预冷排酸,急冻,继而在-18℃以下储存,深层肉温达-6℃以下的肉品。”可见冷冻肉所需的温度比苹果低得多。自然。所需的冷藏成本也要更高。至于费用具体是多少呢。答主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在国内。这样条件的冷库租用价集中在每立方米每月六十元(说有17元每年的。请你联系答主。答主全包了)。所以在国内是不可能存在僵尸肉的生存空间的。大家可以自行尝试计算冷藏那么长时间所需的成本。同理。国外也不应当有僵尸肉的存在。但为了使这一说法成立。战备肉的说法应运而生。有了战备肉的撑腰。冷藏封存的成本被主观的削去了。即走私团伙弄来了这些被某某国家封存了几十年的战备冻肉。走私到国内。并推向市场。假设这战备肉的说法是成立的。那么。1.从冻肉的角度说。肉类经过了几十年的冷藏。还能够保持可食用的状态吗。?技术上。借用前面的回答。答主自己阅读了以下文献。杜江萍. 冷冻肉品储藏期间品质变化及控制措施[J]. 肉类研究. 2009(11)王丹竹. 不同贮存温度和时间对冷冻猪肉品质的影响[J]. 养殖. 2013田雪. 冷冻肉、解冻肉和复冻肉的鉴别方法[J]. 肉类工业. 2003黄鸿兵. 冷冻及冻藏对猪肉冰晶形态及理化品质的影响. 2005李金平. 冷藏时间和反复冻融对牛肉品质影响的研究. 2009王丹竹. 冷冻肉品质与时间和温度变化的关系. 2012其中明确提到在冷藏了仅十数月后。肉类便会产生明显的脱水和变质。更不用说几十年了。肉类。说穿了就是由水、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构成的。答主想。经过几十年的冷藏。不管是什么肉。大概都会变成一堆干枯的肉渣。更不用说像报道中称的“反复解冻”了。再者说。即便是相对轻微的变质。这样的冷冻肉也不能成为鲜肉的代替品出现在菜肴中。即使在媒体的众多报道中。僵尸肉也是经过了炸制、卤制后以如泡椒凤爪这样的深加工肉食品出现在市场上。如果有任何论据或证据证明肉能够经得住几十年的冷藏。欢迎网友找到来打答主的脸。逻辑上。既然是“战备肉”。必然受到严格的军事管制。而军队对战备品的管理必然是有一套详细且完备的管理体系的。例如何种战备物资通过和渠道以何周期按何量定期更新。又过期站备品该如何处理。这样的规定必然是有的。这样的规定。其执行必然是严格的。且不论有关肉龄认定全靠所谓的“看包装”——在并没有以技术手段鉴定肉龄的方法的当下。包装标签所示的日期真实可信吗。?——即使所有战备肉的肉龄都符合包装。在现有的报道中。战备肉来源于美国、巴西、比利时、加拿大、阿根廷、“拉丁美洲某国”等国。我想。即使真的存在战备肉管理有漏洞的可能。究竟在何种极端的情况下。战备肉会被堆在冷库中封存几十年。又正巧被走私团伙带到了国内。即使有。其供应是不稳定的。其数量是少的。然而。媒体报道中动辄以几十吨甚至几百吨这一量级出现的战备肉。其来源是很难解释清楚的。况且。发生了这么严重的站备品流失的现象。为何不见美国等战备肉输出国有打击走私的动作。但是。有认为僵尸肉属实的网友说2010年俄罗斯就查获了由国外走私而来的冻龄达35年的冻肉。 这是俄方的一则报道。 这是中方的一则报道。首先。答主承认。确实有这一新闻报道的存在。那么。这篇报道是真实的吗。通过了解。俄罗斯的新闻界也充斥着各类假新闻。2008年就出现过误报普京离婚的消息。所以光凭这一条报道。答主无法认同俄罗斯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答主不懂俄文。请各位网友帮助检索俄官方部门的网站。是否有相关事件的存在。但目前为止。答主认为这也只是一条俄罗斯的假新闻而已。再者说。就“1967年的美国鸡爪”。美国人吃鸡爪吗。战备物资何以包括鸡爪这一项。即使在中国。战备物资里应该也不包括鸡爪吧(答主猜的)。综上。从肉的角度。僵尸肉一说不可信。2.从新闻报道的角度说。就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报道来看。首先以“僵尸肉”这一极具诱导性的字眼入题。渲染了走私冻肉的可怕。且僵尸肉这一称呼本身就是不严谨专业的。文中
然而,记者了解到,一些走私冻肉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显示,“肉龄”竟然长达三四十年。在6月
的海关打击冻肉走私的专项行动中,有“80后”缉私人员在广西某口岸查处了一批比他年纪
还大的“70后”冻肉。
这一措辞。极其不严谨。信息源模糊。表述不规范。如“记者了解到”。他究竟是如何了解的呢。广西某口岸是哪个口岸。有个80后是哪个80后。?作为新华社旗下新华网的记者。李丹的专业能力应当过硬。出现这样不“新闻”的表述。是否说明李丹是主观的在躲避关键的细节。来营造一种似是而非的口吻呢。(在某些报道中。出现了具体人名和单位。但是均不见这些任何单位的亲自证实。)所以。真实性无法保证。其次。发现了战备肉。这战备肉有多少。?李丹并没有明确。是一包。一箱。还是一吨。甚至是成千上万吨。?这很明显是在将读者误导进一个不明确的表述中。所以。准确性无法保证。而这种报道的影响是极为恶劣的。它引发了全国媒体的疯狂转载。以至于导致如今全民性的热议与恐慌。其他报道。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综上。从新闻的角度。僵尸肉一说不可信。3.从舆论。即“人”的角度。在李丹的微博回应中。通篇大论看似义正言辞。却拿不出任何“干货”证明自己的清白。
他说“这些问题其实我都可以回答你。”但是。他没有回答。他说“出于对采访对象的要求和对消息来源的保护,我们没有点出采访对象具体人名。”国家
公职人员需要因打击走私冻肉而保护自己吗。?他说“你眼中什么才算是‘僵尸肉’?”(质问洪广玉)完全回避了冻龄长达几十年的这个要
素。他说“为何选择性忽略一些重要信息。”(质问洪广玉)而他所引用韦波和杨波的说辞。一
没有得到官方承认。二是只有《南方周末》对韦波的采访中才出现了“几十年”的表
述。此处应当@柴会群。他说。“是谁在对公共食品安全负责?”主动举起了食品安全这一大旗。从道德制高点给
自己戴上了高帽。可见。李丹不可信。和吃狗肉、核电站、修基站、转基因等等等主题一样。“僵尸肉”也是检验每一个人、每一家媒体的情商、智商与道德之主战场。现有的事实告诉我们。存在那样一股势力。以编造和传播假新闻为途径。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李丹是否属于那一股势力。答主不知道。但是。他的所作所为。确实引发了相当的震动。同时。一样作为新闻界的业内人士。如王志安。就在微博上明确表示李丹的报道是假新闻。这说明。以业内人士的眼光看。李丹的报道不真实。最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海关总署、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打击走私冷冻肉品维护食品安全的通告》可以很明确的的回答这个问题。第一条。官方只说查到了四五年的冻肉。完全未提几十年的事。第五条。强调了媒体要做到真实、公正。那么。在真假新闻争议甚嚣尘上的现在。官方的发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即官方不支持存在几十年冷冻肉的说法。且官方认为媒体存在不真实不公正的情况。综上。从舆论的角度。僵尸肉一说不可信。由1、2、3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不存在冻龄长达几十年的走私肉。
李丹做了假新闻假报道。并且仍然在试图圆谎。------------------------------------------------------我还是傲娇的分割线---------------------------------------------------------一些答主内心的话。答主写这么多真的不容易。在和众网友讨论许多之后。答主认为理应系统性的去还原这一问题。答主从开始搜集资料到写成。历经八小时。在写成之后。答主啪啪啪一口气关了几十个网页。顿感神清气爽。答主不是生物、食品、新闻、媒体相关的学生或业内人士。但是答主是一个萌萌哒男孩子。答主的写作环境。至于开始的那个故事。请大家不要较真。顶格和用句号是我常年积累的习惯。还望包涵。在微博上。答主很轻易的就能找到攻击质疑者的水军账号。像这一个。答主有感互联网的污浊不堪。更是痛恨请这些水军的人。便决定自己站出来发声。答主有感互联网的污浊不堪。更是痛恨请这些水军的人。便决定自己站出来发声。希望各位小心上网。小心吃肉。你知道穿山甲到底说了什么吗。?
我爸是做肉类这行的,关于僵尸肉的事情请教过他,答案是三四十年的僵尸肉根本就是记者为了引起社会关注故意弄的这么一个词眼。第一,几十年的冻肉,从储藏来说,成本都已经远超肉价了,这种东西拿出来卖还不如直接卖鲜货,第二,关于僵尸肉,按照我爸的所见,最多见到过七年的,但也不是拿出来卖的,而是在冷库里搬运时包装有破损,都压仓n年,也没人去管的肉,但是这种肉不可能拿出来卖了,肉类在冷库最多呆十八个月,被冷冻了几年的肉,水分和蛋白质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个东西解冻后,跟肉糊糊没两样,拿出来傻子也不会买的。其实这次主要是打击走私,因为走私肉没有检验检疫。我们国家进口牛肉方面实行的是配额制,有些国家没有进口配额,但是价格是真心便宜,前些年有不少商家靠这种肉发了大财。不过大家可以安心一下,这次国家查了,这方面市场怎么也要安静一段时间,所以大家吃肉可以放心吃了。手机码字很辛苦,求点赞补充回答:看了下这几天对我回答的评论,感谢赞同我的人们。很多人在跟我说战备肉的问题,我想说,你们亲眼见过战备肉吗?都是道听途说,甚至有人怀疑我和我爸的人品,知乎的朋友们有怀疑精神很好,但是不要上升到对人格的攻击。我所知道部队里的战备肉是有有效时长的,这个与国家粮库的储粮一样,必定有严格的管理方式和处理渠道,几十年的冻肉我可以说,除了纤维,其他啥也没有了,请问只有纤维,那还是肉么?不要以为在冻库里面肉类不会发生变化,肉在冷冻的时候依然会脱水,脂肪和蛋白质也会慢慢被分解。几十年的战备肉,这种抹黑根本就是站不住脚的,如果真有这样的东西,请拿出图片证据来。我不喜欢现在很多人把一些噱头和小规模的事件故意夸大来抹黑我们的社会和政府,走私肉我承认有,量也不小,但不会是所谓几十年的冻肉。还有,我爸是正经经营,请不要抹黑他,在对抗非法走私肉的战争里面,他好几年睡不好觉,但依然坚持给市场提供优质的商品。那些抹黑者们,你们就是这样一棍子打死所有的人么,如果不是有我爸这样的人们存在,你们还有那么多优质的良心肉吃么?顺便说句,这次的打击很严厉,而且有长期保持的势头,所以,我才敢说,让大家放心吃肉。分隔符------------------------------------------------------------------------------------------------------------------------7月1日补充
知乎的环境真的是让人觉得难受,说我洗肉的,然后问候我全家吃僵尸肉的都出来了,甚至还有人骂我自干五,请大家都文明一点,我说的是事实,请不要辱及家人和人身,就事论事就好,其他的不想再过多的去纠结更多东西,这几天专门在网上找了很多学术论文和政府文件。第六章 轮换管理第三十条 承储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储备肉轮换。冻猪肉原则上每年储备3轮,每轮储存4个月左右。冻牛、羊肉原则上不轮换,每轮储存8个月左右。活畜原则上每年储备3轮,每轮储存4个月左右。这是我们国家的规定,肯定很多人会说国内的规定没国外严格,那么我国尚且是这个标准的规定,那可想国外的严格程度是什么样的?这是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论文,发表时间是2012年1.2 组织结构的变化(干枯、腐败)干枯是冻藏肉品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冻制食品的干缩是指在空气中贮藏时水分从食品表面蒸发,引起肉品表面粗糙,色素浓度升高,肉品颜色加深;冻藏表面还会出现脱水多孔层,脱水多孔层随水分的不断逃逸而加深,并被空气充满,成为高度活化层,可吸收库内的各种气味,并进行着强烈的蛋白质、脂肪、各类风味物质等的氧化及水解反应,产生种种有害或怪味物质,导致肉品品质恶化,甚至不能食用[7]。在冻藏过程中,由于冰晶增大而使肌肉纤维蛋白质脱水变性,电镜结果显示肌纤维出现明显的裂缝、空隙,粗细丝排列紊乱、松散,肌节、A带、I带以及横纹结构模糊甚至消失,z板扭曲、断裂,严重时溶解消失,肌浆网体变形、破坏直至消失,肌原纤维中产生大量泡等[8]。冻藏过程中加压导致肌节,组织纹理属性变化严重。K.S.Yoon[9]用氯化钠、磷酸三钠、三聚磷酸钠、焦聚磷酸钠处理鸡的胸脯肉,并在-20℃储藏10个月,观察到肌肉的结构指出,在冻藏中大冰晶的形成使肌原纤维肌节收缩,但M带和Z带仍然可观察到,冰晶的形成对肉质量变化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且三聚磷酸钠和焦聚磷酸钠能组织冰晶的形成,防止肌节的收缩,这对在冻藏中稳定肌原纤维蛋白组织,维持鸡胸脯肉质量和延长储存期有重要作用。如果冻藏中加压到200MPa将会导致蛋白质的冷变性,肌动蛋白完全变性,其他组织中蛋白也变形严重,但结缔组织蛋白变化较小[10]。1.3 成分的变化冻藏中肉品的脂类会发生自动氧化,此外还会发生降解,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随着冻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对在-18℃环境中冷藏15个月的超期冻猪瘦肉的pH值、挥发性盐基氮、酸价、过氧化值测定发现大部分冻肉仍属一级、二级鲜度,表明冻猪瘦肉在-l8℃环境中冷藏1年后,无显著肉质变化,但脂肪氧化酸败严重[11]。J. O. Igene[12]等研究表明牛肉中总脂肪和甘油三酯随着冻藏时间的增长而降低,总磷脂较恒定,TBA值逐渐增加。曹同雪,李仲义等试验发现,出口冻牛分割肉的pH值、挥发性盐基氮的变化从开始上升,到一定时间后变化或略有下降或缓和趋于稳定,以后变化加快[13]。速冻羊肉挥发性盐基氮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增加,速冻羊肉贮藏温度越高,挥发性盐基氮值的增加越快,贮藏温度越低,挥发性盐基氮值的增加较缓[14]。另外,冻藏解冻后一些水溶性的维生素将会随汁液流失。这主要与解冻方式有关,一般流水解冻水溶性维生素损失较大。冻藏中一些对低温较敏感的维生素也会发生损失。一块肉的主要成分就是,水,脂肪还有蛋白质。十个月的鸡胸脯肉都已经出现明显干枯反应了,几十年时间,有什么科学的方法可以保证那肉不干枯还能吃?干枯后的肉,跟木渣子一样,解冻以后完全无法吃,国外几十年的战备僵尸肉难道储存的时候是要加福尔马林?拿战备肉不计较成本当做大招直接秒杀我等,我也是没话可说。各位键盘侠,请不要再问候我全家了,有点风度好不好,我已经把我想说的都写在这里了,至于大家怎么想,是大家的事情,不会再更新不会再回复了。再次声明,不存在几十年的战备僵尸肉,但是走私肉是绝对存在的!附上一张我爸的商品,光线不好,但是这是实实在在的好肉,这种肉特别适合拿来做牛肉干,或者手撕牛肉,熟了之后,可以撕,而且是一条一条的。
转载原文链接:
剧情逆转的时候到了:“僵尸肉”报道是假新闻! 洪广玉 食品安全参考在6月底到7月初,“僵尸肉”的报道沸沸扬扬,但通过对新闻线索的核实,发现这是一起无中生有的报道。这或许将成为中国新闻史上不太光彩的一页。文/洪广玉 (食品安全资深记者)  从6月底到现在,“僵尸肉”的报道一直在刷屏,百度搜索页面达到个。  但是,“封存了三四十年的肉”拿出来重新卖,你难道没起点疑心?先来回顾这次舆论风暴是怎么兴起的:  从6月1号开始,海关总署开展了一项打击冻品走私专项行动……
6月2日,新华网(长沙)以“长沙海关查获涉嫌走私冻牛肉20余吨”为题进行报道。作为官媒进行了报道,很正常嘛。  6月3日,新华网从总体上报道了全国各海关的“战果”。总之,这些内容看起来像是海关总署每年的例行工作,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转折点来了,6月23日,新华网(长沙)发表了一篇标题为“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的报道,访报道算是对长沙海关破获的案件的深入报道。  该文首次给“僵尸肉”命名!  报道里出现了“剧情”:记者了解到,一些走私冻肉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显示,“肉龄”竟然长达三四十年。在6月的海关打击冻肉走私的专项行动中,有“80后”缉私人员在广西某口岸查处了一批比他年纪还大的“70后”冻肉。  从这里开始,“僵尸肉”的说法迅速传开,舆论被引爆了,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都有跟进报道,还引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得有板有眼。后来央视、人民日报也加入了进来。  大家完全当真啊,甚至各地食药监也开展起了所谓排查“僵尸肉”的行动。  消费者也吓得不轻啊!有媒体报道,某男子买鸡怀疑遇到“僵尸肉”,老板为证清白自己喝下鸡汤。  似乎是为了交待得更清楚,7月2日,新华网(南宁)发表了名为“揭开冻品走私利益链:竟有冻品封存于1967年”的报道。这篇进一步坐实僵尸肉的年龄,称:
南宁市警方在查获一批走私冻品时,发现其中一些鸡爪包装袋上印制的包装日期竟然是三四十年前,其中时间最长的包装日期显示封存于1967年。”并暗示这些僵尸肉是越战时的储备肉。  作为普通读者,读到这里,其实是不太容易发现问题的,但是作为媒体人还会觉得有点不对劲,在这些报道中,引用的信息源非常模糊,表述得很不规范,比如“记者了解到……”记者是从哪了解到的?是怎样了解到的?广西某口岸是哪个口岸?哪个“80后”?  就算记者确实有听到,这个“80后”说的就是真的吗?好了,轮到我这种不嫌事多的媒体人干活了: 
为了核实这些报道,我对涉及到的部门分别再次采访。 
(以下均为电话采访内容,没法提供图片证明了,不过,如有媒体同行感兴趣,我可以提供所有受访人的录音、联系方式供查证)  首先出场的是长沙海关的回应(媒体最早提到的海关),缉私局副局长杨波的话:  “我们并没有查到过僵尸肉,这是全国一起搞的行动,其它局有没有查到我不知道,反正我们没有,也从来没有对外发布过这样的消息。”  既然可能是“广西某口岸”查处的,所以又联系到了广西南宁海关宣传科,这是张姓科长的话:  “最近太多这样的报道,我们已经专门核实过了,我们从来没提供过这样的消息,既没有说过僵尸肉的事,也没有说过年份的问题,是谁发的稿子,你们就去问谁吧。”  我补了一句,那你们在工作中有查到过这种肉吗?(指封存几十年的),张科长肯定地说:从没有在工作中查到过这种年份的肉。  张科长最后提醒我,早在2013年,网上就有“南宁警方发现封存于1967年的肉”的报道。  继续搜索:  搜到的一篇比较早的报道,是温州日报的,报道地址为:  值得注意的是,该文最后注明“据新华社”!!!  其中有一段内容是:   今年5月(指2013年),南宁市警方曾在一窝点缴获20多吨假冒伪劣凤爪成品及鸡爪、牛百叶、牛黄喉等走私原材料。而在这一窝点的冷藏库里,民警发现其中一些原材料(鸡爪)包装袋上印制的包装日期竟然是三四十年前,其中“资历”最老的鸡爪,包装日期显示封存于1967年。  注意,该文中并没有具体警方人士接受采访,更没提这些肉是战时储备肉。然而,这就是所谓“僵尸肉”能追溯到的最早源头。通过百度搜索的时间设定,已经找不到更早的提及陈年走私肉的新闻。  最后,记者联系到“南宁警方”,也就是广西南宁市公安局,宣传处一位吕姓负责人回应:  “这个报道出来后(指13年7月),我们就查过,我们从来没有办过这样的案子,也从来没对外发布过这类信息。真的是莫名其妙的事。”  吕姓负责人回忆说:  “2013年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某部门组织了一个“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食品安全宣传活动,这个活动上有展示一些假货和不合格产品,只因为在南宁市举办的,媒体就以为是南宁市公安局举办的。而相关报道是媒体在活动中自己挖出来的,南宁警方完全不知情。”
我又问,有没有可能民警私下接受采访?吕回复说“都没有这个案子,怎么接受采访?”  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我又拔通了广西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电话,询问2013年的这则报道是否属实,宣传科许姓负责人向多部门核实后,回复道:没有发布过相关信息。  由此可见,没有任何官方发布过查获所谓“封存三四十年”的肉。至于2013年的那则报道是如何出炉的,已难以考证,但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看,它没有确切的信息源,也缺乏案件具体地点、当事人这样的新闻细节,很难让人相信。  总体来说,走私肉是一直存在的,但“僵尸肉”(特指封存几十年的肉)的报道,是从一则“旧闻”不断嫁接、演绎而来的:将一个“窝点”演绎成海关全面查获,将2013年拉伸到今年,将凤爪外延到猪肉、牛肉等所有走私肉,再将数量臆想为“今年海关查获的42万吨当中的一部分”,再补充一个所谓“战时储备肉”的解释……齐活了。  但是,将“包装日期为1967年”的凤爪”解释为越战时的美国储备肉,也编得太不像话了:  没错,吃凤爪是中国人的独有爱好,从上个世纪直到今天,美国人不吃凤爪,欧洲人也不吃。(本文得到中国农业大学罗云波教授的指导和帮助。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出自微信公众号“食品安全参考”)食品安全参考,提供真正独立、有价值的知识和见解。
我不说话,我就上图。坐等最后究竟谁被打脸。比起究竟谁被打脸,我们更想知道真相。
当年天涯有网友出价一万块都没有买到所谓市场流通着的6毛一颗的人造假鸡蛋。当年搞纸包子新闻那个北京台记者进去了,希望今天知乎能有土豪科研党出个高价收块四十年陈酿的战备肉让我们开开眼。——其实知乎上大牛也没那么多,这里也充斥着阴谋论者充斥着大放厥词的凡人,这样的人一旦多了起来,知乎就不像是那个严谨的知识论坛而慢慢的变得像门户新闻的评论区。
记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这批肉的真实日期的?貌似现有技术也没办法检测冷冻时间有多久吧。如果是凭借标签的话我就说一种可能。你们别打我。我只是个修电脑的如果某台unix的电脑的主板电池没电的话该机器的时间 windows的主机也是一样会显示为日0时0分0秒。年也就是那个时候受这台电脑控制的打码机会把日期打错成这个时间段貌似和新闻里面冻了30-40年的时间相吻合。另外1970那个时候有打码机吗?额,这种情况也常见于某些维护不当的监控摄像机。其时间经常是是上个世纪
【 剧情逆转的时候到了:“僵尸肉”报道是假新闻! 】 在6月底到7月初,“僵尸肉”的报道沸沸扬扬,但通过对新闻线索的核实,发现这是一起无中生有的报道。这或许将成为中国新闻史上不太光彩的一页。
关于这个问题, 老师写的可作参考。
不多说,推荐几篇文献大家搜来看看,如有搜不到的情况需要可以留邮箱:【追加自我轻打脸内容。
添加一篇相关文献】[1] 杜江萍. 冷冻肉品储藏期间品质变化及控制措施[J]. 肉类研究. 2009(11)[2]王丹竹. 不同贮存温度和时间对冷冻猪肉品质的影响[J]. 养殖. 2013[3]田雪. 冷冻肉、解冻肉和复冻肉的鉴别方法[J]. 肉类工业. 2003[4]黄鸿兵. 冷冻及冻藏对猪肉冰晶形态及理化品质的影响. 2005[5]李金平. 冷藏时间和反复冻融对牛肉品质影响的研究. 2009【本来我只是想甩这么几篇文献就跑的了,然而觉得还是有必要安抚恐慌(挖鼻屎)】针对上面的回答说到战备品,如果是30-40年的战备肉也是不太可靠的,毕竟即使是冷冻肉,一年多就发生变质,出现脂肪氧化酸败与干枯等问题,若作为战备食品继续储存下去也没什么卵用,难道出于食品营养与安全角度部队就不会经常换吗,而且储存什么鸡爪简直就是逗我呢→_→。不过 其实感觉扯到“战备”问题上是跑偏了,原新闻重点在“走私冻肉”上。 另外媒体用“僵尸肉”一词有妖魔化嫌疑,估计一段时间内朋友圈又有食品安全恐慌了(这锅媒体一个都不背可不行)。总之在正规的地方就餐与从正规渠道购买的肉类是没有问题的(新闻原文也说了“ 二三线城市的小餐馆消化 ”),大家没必要为了“僵尸肉”恐慌,但也不能忽视这类食品安全问题。夸张地说,无良小吃店和餐馆要买到放了辣么多年的走私战备食品也好还是走私变质冻肉也是需要一定门路,多麻烦,用老鼠肉的情况似乎比这个还要简单以及出现得更多的呢。另外对这些放了辣么多年变质(颜色、风味,最麻烦的还是肉本身已产生质构上的不可逆变化)的肉再加工,用到的不然不止是常规合符法规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了,更多会用到其他违法的化学添加剂,这又回到我们平时的谈得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了。【补充】容我自己轻打一下我的脸。据了解,在国内,即使冻了多年的陈年肉,质构变得不再有弹性或者糊糊的了,但这些肉还是有可能送去制火腿肠、发酵类肉制品工厂。但是如果说用于基本的肉类烹调、或者只是加入各种添加剂去改变风味是还是不能改变其变质的异样从而出现在餐桌上。至于鸡爪,还是可能有部分来自国外走私进国内一些肉品厂进行油炸后送去一些无良餐馆作为做凤爪的原料。因此建议各位还是少吃冻肉类制品好了只想顶着吾王的头像说:“尼玛你让我吃个肉都不放心=_= Shiro我只吃你做的肉(?Д`)!”只想顶着吾王的头像说:“尼玛你让我吃个肉都不放心=_= Shiro我只吃你做的肉(?Д`)!”看了前面的回答,感觉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的回答几乎都光说或者空洞地讲自己经历和耳闻,结合文献有理有据谢谢~(? o?_o?)?本人实践知识有限,见得不多,嘛我在这只能算是理论方面补充一下。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型地沟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