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时代4地图云游四方

  真牛真牛。
  。。。
  记下了
  有的看过 不过又让我发现一本  《不是我说你》(庄羽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打算去看看 LZ辛苦啦
  支持一下:)
  青春文字较多
  MAKR FOR READING
  这么多好书,有机会一定要看看,其中大部分没看过。
  只看过端木赐香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
  原來,網絡寫手這么多啊?
  狗粪堆 回复日期: 00:01:35 
  有那么一本不超过两本对人无害的书。  邪说胡说浮说居多,对少年人有害无益。  世界上其实值得读的书只有几本,一本圣经,一本论语,一本资治通鉴,一本傲慢和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会吧,狗粪堆,你读了这么好的书,居然还有傲慢与偏见  太片面了吧?    前两本同意  
  《狂欢》(伊沙著·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狂欢》后记      伊沙             变化永比计划快。写作有自己的计划,但出版也有自己的变化。如今,我所面临的情况是:后写的《狂欢》要出在先写的《迷乱》前头啦。      但好在先出哪本后出哪本对于一般读者的阅读毫无影响,对于极少数爱琢磨(说“研究”就言重了)我写作的朋友,他们一定会留心和注意到这一点。      所以,对此感到别扭和不适的只是作为作者的我自己,一种说不出来的别扭——甚至于我在此刻为即将出版的《狂欢》补写这篇后记的时候,我都感受到了一种言说的别扭——说《狂欢》,我是不是还得提到尚未出版的《迷乱》?就像我在早已写好但还没有机会披露的《迷乱》后记中,从我最早时候的一部“小长篇”《江山美人》说起一样……      时间过得好快啊!用来写作长篇小说的时间过得更快!一转眼,我的第三部“大长篇”《中国往事》都已经接近于完成了,我是不是把它也得提一提?前有因后有果嘛!      我脑子乱了——如此前拉后扯话可就太长了。我遂决定快刀斩乱麻——就《狂欢》论《狂欢》。旁的不提,就好像我只写过这一部东西。      在经过这两三个“大部头”的写作之后,我总算体验到了长篇小说创作特有的生成过程——那就是从第一星灵感的火花在你心头闪烁,像种子一样播入心灵的土壤,从此将有一个着实不短的孕育和生长过程,甚至要长很多年,是胎儿在娘胎里时间的好几倍……      于是便有此一问:《狂欢》是何时走到我心里来的?每每忆起我心中最早的《狂欢》雏形,我的眼前总会出现一片绿色的草坪来——具体说来,是深圳某个立交桥下的一片草坪,时间是1998年11月的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说起来已是“上世纪”的事儿了),我与本书中某个人物的原型从上面走过,望着草坪上正在仰面酣睡的三两民工,我忽然对同行的这位朋友说:“我想写一部小说……”。大概是在同年年底的某夜,我在西安南郊大雁塔下一个烛光闪烁的茶秀里,对着三五好友激动地大讲特讲:“我要写一部小说,一部史诗性质的大东西……”      从那时算起,到2004年开春动笔,中间相隔有整整五年时间——这正是我用来构思《狂欢》的时间,也是《狂欢》在我心里慢慢长大的时间,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当你怀揣着一部小说的构思再去观察周围的生活时,你会发现,所有人事的发生似乎都是为了支援你的这项工作……      2004年内我完成了《狂欢》头两稿的写作;2005年,我用头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第三稿,动笔写作历时一年有余,整个过程非常顺利。请原谅!在此我不得不又一次提到《迷乱》,将来在《迷乱》的后记中你会了解:《迷乱》写得我又是脑袋上出现斑秃又是心脏上出现早搏,身体上付出了一些代价,到了《狂欢》我则从容多了,拥有了一颗平常心,有课照上,有假照休,春夏秋季均有外出疯玩的机会,如果不是美国使馆的签证官看我长得不够面善(有恐怖分子的嫌疑),我原本还有横穿美国到多所大学去朗诵我的诗作的机会。      总之,在《狂欢》的写作中,我学会了放松、拿得起放得下、紧中有松、有张有弛——这是在搏命一般写作《迷乱》后所获得又一重宝贵的经验。说实话,我是所谓“一本书主义”的反对者,是强调写作的日常化并准备坚守一生的主儿。      尽管在出版方面尚未体现出来,可掐指算来:我在一年写一部“大长篇”的状态中已经度过了三年有余的幸福时光,三年三部,我在写作上的顺利正是得益于从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的积累和准备,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对于小说,我还正好就是那老在惦记的贼,不光惦记得早,惦记得久,惦记得多,终于到后来,我已经被自己心中的多个构思给憋坏了!过去三年,是一次小说创作的大井喷。      关于本书的内容以及由此可能生发出的所谓意义,我不想在此多说什么,我压根儿就不想说什么,因为总觉得该说的话我已在小说的正文中说尽了。我是先诗歌而后小说的,我以为考虑到诗歌艺术的观念性原本就高过小说,所以可以允许诗人对其作品多做一点阐释的话,那么一个小说家在自我阐释上的喋喋不休则显得面目可憎——他如果一定要保持住喋喋不休的这个劲儿的话,那就开始进入到下一部的叙述中去吧。      在写作这部《狂欢》等作品的过去三年里,我算是初步完成了作为一名长篇小说作家的基本修炼,持续不断的日常写作习惯的培养和建立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谋求和等待出版的这个五味杂陈七上八下的过程,而人在原生现场的真实在于:这两者同时发生势必相互影响。所以,写作的心态并不仅仅受到作品自身的进展状况(我们通常所说的“顺利与否”)的影响,而是更加微妙和复杂。所以我说:这是修炼。      在此过程之中我也见识到了各色人等,形色嘴脸,有人在用言语打击我时无所不用其极,生怕他的打击不足以让我心灰意冷尽快放弃;有人终于可以合情合理地利用一下手中的权力顺带报复了在诗歌那个江湖上连我都不知道是怎么结下的梁子。谢天谢地!我总算有福,因为终将与有智慧的好人相遇,拿本书来说,徐凯若女士所代表的“双笛”公司在承担了它在海外出版的同时,还将我引向了独具慧眼好书迭出地位非凡的作家出版社,本书责编王婷婷女士在为本书的出版付出心血的同时,也给我的写作以极高的认识和热诚的鼓励——对我来说,这很重要。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狂欢》即将问世之际,我的心中充满了对这些“贵人”的感激之情,而我最想做的是:写,好好写,一部又一部地写下去!这个活儿适合我。谢谢你们!谢谢大家!        伊沙            诗人伊沙以《狂欢》定义“伟大的中国小说”            近日,作家出版社推出了著名诗人伊沙的长篇新作《狂欢》,小说通过对杂志社编辑冯彪欲望之旅的描写,展现了灵魂堕落与身体堕落、肉体放纵与精神成长的漫长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借助《狂欢》,伊沙对前一段时间由哈金提出、引起国内文学界极大争议的“伟大的中国小说”这一话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大长篇小说计划”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伊沙以一声“饿死诗人”的呐喊和一系列惊世骇俗的诗作而名震诗坛,十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和先锋性,写出了许多经典性的佳作,始终活跃在中国现代诗写作的一线阵地上。             但伊沙对小说创作始终保持着审慎的态度,在此之前,唯有一部出版于近十年前的《江山美人》算是他的长篇作品。进入新世纪以来,感觉火候已到的伊沙终于向小说发起了猛烈进攻,拟定了“大长篇小说计划”,并接连创作了《迷乱》、《狂欢》两部,第三部《中国往事》业已快完稿。但因为各种原因,较晚写成的《狂欢》反而在三部曲中最先出版。      盗版先行      《狂欢》主要描写杂志社编辑冯彪在被妻子抛弃后,身心颓废。当他意外获得工作时,与房东开始了狂热激情,并由此获得男性的信心。自此而一发不可收拾,先后与女读者,同事情人等疯狂。他身陷肮脏,现实的尔虞我诈,同时用一段段疯狂情爱追逐放纵自已,在身心堕落的同时经受着成长的疼痛,最后、被自已的放纵劫杀。小说完成后,迅速被伊沙的朋友张贴到网上,送到读者的追捧。不法书商随即将全书更名为《青楼》,并署上“陈忠实新著”字样盗版印行,令伊沙哭笑不得。      重新定义“伟大的中国小说”      对于哈金提出,国内众多作家、评论家给予极大关注或参与争论的“伟大的中国小说”这一话题,伊沙在《狂欢》的封面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认为:“伟大的中国小说,应该是那种深刻反应出中国复杂的当下现实和现实中人性异化的作品,应该是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具有中国质感并暗藏着中国精神的作品,应该是给读者在提供艺术享受的同时,具有着灵魂上的震撼力的作品。”      对于这个“伊沙式定义”,伊沙并不想说的太多,他认为,后记里的一句话最能代表他目前的心情和想法:“写,好好写,一部又一部地写下去!这个活儿适合我。”  
  《伊甸樱桃》(慕容雪村著·中信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伊甸樱桃》内容选载:      幸福取决于要的多少,而不是要到多少。   ————题记     第一章
路易威登     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一家又脏又破的小馆子里。那天我和同事一起吃饭,吃到一半,我拿出一支派克笔来显摆,说这笔真好写,你猜值多少钱?这举动确实有点轻佻,我同事撇撇嘴,嘲讽地笑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我十分没趣,讪笑着给自己找台阶下,说其实不值什么钱,这是吉利剃须刀的赠品,那剃须刀才卖25元。这时感觉有人看我,我扭过头,一个又瘦又干的中年人正盯着我笑,说你喜欢笔啊,我点点头,他走过来坐下,掏出一支黑底白花的钢笔来,说喜欢笔的肯定不是坏人,这个就送给你吧。我又诧异又害羞,红着脸推辞,说这怎么好意思。他一直笑,说拿着吧拿着吧,这笔挺好写的。然后神神秘秘地问我:“你有没有发现咱俩挺像的?”     我那时刚大学毕业,总以为自己有两层楼那么高,其实决不会比北大的双料博士懂事更多,也不知道这笔值多少钱,糊里糊涂就收下了。不过我可没发现自己有哪一点像他,我虽然长得不太像人大代表,毕竟青春逼人,比他年轻,也比他健康,要拿他跟我换,我还真就不大愿意。当然,他要有个千儿八百万的,那就另说。天知道我多想当个有钱人。再说他长得也不特别像李嘉诚,再说李嘉诚也不会到这种地方吃饭,再说,嘿,我倒是认识李嘉诚,可惜李嘉诚不认识我。     过了不久,我就从原来那家单位辞了职,在一个小公司找了份人事管理员的差事,每天拿着那只笔写写划划的,感觉确实是好写,又流畅又顺滑,拿在手里也沉甸甸的,顶部还镶了一块玻璃,每当太阳照上我的桌子,它就一闪一闪地发亮,看起来是挺不错的。     有一天公司开会,我做会议纪录,记完了拿给老板签字,顺手把那支笔递了过去,他开始没在意,拿起来龙飞凤舞地画了个押。然后表情就有点不对,拿着那支笔上下端详,端详了半天,阴沉沉地开了口:“你这么有钱还打什么工?”这话一听就不是好话,我心想这老板是吃错药了吧,结结巴巴地跟他解释,说我大学刚毕业,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哪有什么钱?他撇着嘴冷笑,说你装得倒挺像,不过你这样的人,我见得多了,我们庙小,容不下大神,你还是走吧。     这样我一下子就失业了两三个月,心里一直纳闷,不明白老板为什么炒我,更不明白他为什么说我有钱,说实话,我做梦的时候倒是有不少钱,可惜政府不准那钱流通。就我这模样,身穿地摊货,脚蹬温州鞋,全身上下加起来不超过200元,只有手里的包算是高级皮包,因为它的英文名就叫“Gaojipibao”,夜市上买的,值40元呢。想来想去,肯定是那支笔出了问题,但一支笔贵又能贵到哪里去?又不是汽车。一支派克卖二十五,这支笔即使翻上十倍,二百五也顶天了。我身穿地摊货,脚蹬温州鞋,手提Gaojipibao,再加上一个二百五,怎么就成了有钱人?     大城市的生存压力实在是大,我身上就那么几个钱,连着几个月没工作,眼看着就要弹尽粮绝。我虽然长得不怎么样,自尊心还挺强,不到万不得已不肯跟家里开口,一天天地硬捱,吃也不敢吃,穿也不敢穿,买包洗衣粉都得计算半天性价比。一到晚上我就躺在床上激励自己,想秦琼卖过马,孔子断过粮,老梵高都差点饿死,我这点困难又算什么?况且我兜里还有几百块呢。不过心里确实焦躁,又急又愁,天天低着个头在路上撒摸,想要是能捡个钱包就好了,说来可怜,那些日子我把脖子都扭错位了,糊了一头膏药,也没看见那个该死的钱包。     有一天在人才市场挤了几个钟头,总共也没递出去几份简历,心里又懊丧又委屈,只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早饭没吃,又忙活了一个上午,我又渴又饿,看别人在那里大吃大喝,肚子响得像有千军万马在那儿擂鼓,恨不能等他们走了过去舔盘子底儿。顶着大太阳走了半天,好不容易看见一个卖菠萝的,花一块钱买了根盐水菠萝,几口咬嚼下肚,感觉稍微舒坦了点。这时突然有人拍我肩膀,说又看见你了,最近还好吧?     我当时并没认出他来,还以为是打劫的呢,双手紧紧地抓着我的高级皮包。他笑得也有点不自然,说我上次送过你一支笔,你忘了?我恍然大悟,赶紧说你好,你好你好,他点点头,说我正想找人陪我吃饭,不知道你有没有空?这真是干柴遇上烈火,瞌睡碰到枕头,我也顾不上矜持了,连声说好啊好啊,跟着他就进了饭店。      还是那种又脏又破的小馆子。我不歇气地干光了一盘红烧肥肠,一盘回锅肉,一大碗汤,吃了满满三碗米饭,撑得直打饱嗝。他一直没怎么动筷子,就喝了几口矿泉水,笑嘻嘻地看着我猛啃大嚼。买完单后我有点脸红,羞答答地说你都没吃什么,还让你花钱。他笑,说我胃口不大好,不过看你吃得那么香,心里可真高兴。      吃完饭他开车送我,那车不知道什么牌子,反正不是桑塔纳,又宽敞又舒适,开起来也没什么声音,我问他:“你一定很有钱吧?”他摇摇头,说有什么钱,我现在就是个开车的。一听这话我就觉得亲切,说我爸也是开车的,还是他们厂长的专职司机哩。他嘿嘿地笑了一声,说那他开得肯定比我好,我只敢开小车,还开得很烂。我有点骄傲,想那当然了,我爸可是他们厂里的安全标兵,几十万公里无事故,刹车也不会这么一轴一轴的。转念想起爸爸的名言,随嘴就教训起他来:“给领导开车,眼要亮,耳要明,嘴要紧……”他头也不回,说这是你爸教的吧,我点点头,他白牙一闪,微微地笑了一下,笑得我有点尴尬,想连人家的名字都不知道,我说这些干什么。忽然想起了那只笔,就掏出来问他:“这笔是不是很值钱?”他说咳,不值什么钱。我说总比派克值钱吧,他点点头又摇摇头,奇怪地看看我,连声说差不多,差不多。然后就不理我了,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我心想也是,一个司机,用我爸的话说,一个车伕,能用多贵的笔呢?不过还是挺感激他的,不管怎么说,人家都算请你吃了一顿饱饭。     下车时他给我写了一个电话,说有什么事就来找我吧,大忙帮不上,小来小去的不要客气。我郑重其事地把那张纸揣进兜里,他又露出了那副神神秘秘的表情,再一次问我:“你有没有发现咱俩挺像的?”我心里好笑,脸上也在笑,说是,发现了,咱俩是挺像的。他大笑起来,很得意的样子,挥挥手开走了,我想一定是他们老板等着用车,这人倒真不错,不认不识的,开这么远送我,又帮我省了四块钱。     几天后我就找到了工作,那是一家英国公司,给的工资不错,当然活儿也够累。我失业了那么久,找到工作跟找到亲妈一样,加班加点地干,老板也比较欣赏我,试用期满加了一次薪,到年底又加了一次,很快又提拔我当了个小头目。我腰里有钱,手上有权,慢慢地就有点志得意满,对下属也不大客气,每天吆五喝六的,还觉得自己挺上档次。有一次坐公司的车出门办事,忽然想起了那个人,这么久没联系,也不知道他混得怎么样,要不介绍他到公司来开车吧,那样我就成了他的上司啦。想到这里不知为什么就笑了起来,搞得司机都有点困惑,说你没事傻笑什么。我的领导权威受到侵犯,老脸十分挂不住,训斥他:“好好开你的车,话那么多!”他一下子转过了头,脸上连连抽筋,像个被上帝狠扁了一顿的唯物犯。     过了一个月,公司安排我接待一位伦敦来的客户,聊了一会儿,那客户突然把我的笔要了过去,打开,合上,合上,打开,足足揣摸了有五分钟,然后抬起头来夸我:“oh,rich guy”(有钱佬)。鬼佬想必是识货的,我心里一动,问他:“这支笔很值钱?”他点点头,指着自己的皮包,说你这支笔啊,足够买下五个这种皮包。我心里又是一动,拿过他的皮包上下打量,研究了半天也没发现什么真妙奥义,红着脸又问:“你这皮包是什么牌子?”旁边他的助理一下子笑起来,说可怜的家伙,你连LV,路易威登都不知道?世界闻名的奢侈品啊,至少值人民币一万元。   我的天啊。     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简称LV,创始于1854年,以做工精细华美的旅行箱包闻名于世,产品包括皮件、皮箱、旅行用品、男装女装、笔、手表等。一百五十余年来,路易威登精致、品质、舒适的“旅行哲学”广受推崇,深得各国名流喜爱。2004年LV在香港举办新产品发布会,模特章子仪一身服饰价值76万美元,合人民币六百余万元。在中国大陆专卖店中,一只拉杆旅行箱售价超过人民币18000元,如果买普通旅行箱,可以买两百个;如果买成大米,可以买八吨。
  哇塞,这么多好书啊!俺看时就不用再查了:)
  《香北求职记》(香北著·朝华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记述大学生求职心路的纪实体小说”,它强烈的社会纪实色彩使其在同类型的青春校园小说中显得与众不同。大学生就业——已经日益成为困扰我们社会和每一个家庭的时代难题。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中国大学生毕业数量达388万人,2006年猛增到440万人,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将在今后数年内保持年均几十万的增长速度,这些都使我们不能不重视这个庞大的群体,不能不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而《香北求职记》这本书,细致入微地展现了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和她的同学们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她以幽默和心酸兼具的笔调,描写出了当代毕业生的失落与困惑,理想与激情,从而使每一个经历过这段迷惘青春的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本书是朝华出版社继《粉红四年》《粉红暗战》之后,所推出的“中国女大学生三部曲”之完结篇。          书上封底的介绍文字:      秋天,叶子已经悄然变黄,开始纷纷飘零而下。一个叫香北的东北女孩也在此时踏上了她的毕业求职之路。    对自身素质和职业前途充满信心的香北,却在如潮的求职大军中被挤压得晕头转向。一次次地被人拒绝,一次次的灰心失望,她的心情也像北国的天气一样变得冰凉。    转眼,严冬来临,在求职过程中屡遭挫折的香北似乎已经彻底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与此同时,无论是她狡黠幽默但志大才疏的男友,还是家境困难却活泼乐天的死党老八,以及其他在求职和考研的道路上挣扎的同学们,都开始远离无忧无虑的大学校园生活,逐渐品尝到了复杂社会中的万千滋味……    本书是作者香北根据发生在毕业求职阶段的亲身经历所作的纪实体小说,它所折射的现实景象,是代表中国未来的一代年轻人所正在经历的事情。          一个详实的内容介绍:      2004年10月份之前,香北还沉浸在酷似疗养院的大学生活中,活得特别滋润,直到有一天学校宣传栏里贴了一张偌大的招聘海报,她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大四了,考研是放弃了,那么就必须开始找工作了。刚开始的时候,香北对自己非常的有信心:“至少我长的还不赖,至少我读的是个热门专业会计,至少我还是一个本科生,至少我手中还有几个证书,至少……”     带着这样一种充满优越感的心态,香北一开始踏上找工作的道路就无所畏惧,在第一次面试时,随便用笔在纸上写了一份简历就交了上去,随便套了件别人的衣服就参加面试,在面试过程中,她想都没想一下就说出了:“你手里不是有我的简历吗?如果还要自我介绍,这不就是脱裤子放屁,费二遍事吗?”这就是香北的“胸有成竹”的第一次面试,结果当然没有被聘用,后来,她的朋友和家人知道这个应聘过程后,他们集体把她训了一顿,说她在应聘时不应该说脏话,但香北并不认为那是脏话,因为当时她只是想开个玩笑,缓和一下尴尬的气氛。之后,香北和死党老八还有男友,都踏上了找工作的艰难历程,其实她们只是千百万个毕业生中的一份子。     紧接着香北和老八就去市人才市场参加了一次大型招聘会,她万万也没想到来找工作的人会这么的多,那家伙把她们挤的,差点就把自己的小命搭上了,即便是这样,她们也没找到工作,那里招聘会计的企业真是不少,但是几乎都是要有经验的,没人愿意要应届毕业生。香北和老八慢慢地被淹没在招聘大厅的人潮中,她突然感觉所有找工作的人都很可怜,看着他们那焦灼的眼神,疲惫的面容,听着他们那声声的叹息和孜孜不倦地自我介绍,香北突然对自己找工作心灰意冷,再也没有了先前的自信,但她还必须继续瞪大眼珠子的找下去,男友依然很自信并声称资产不超过上亿元的公司,他是不会去的。香北希望在自己开始自卑之前,会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也希望男友在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之前,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     不找工作不知道,一找工作吓一跳,原来工作是如此的难找,带着煞费苦心制作的简历带着满脸的假装微笑,带着一颗紧张而恐惧的心,找啊找啊找,结果不但没有找到,反而使她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人的忍耐确实是有一定限度的,在经历过几次伤害过后,香北对找工作不再恐惧和紧张了,对于找工作,她的心态又开始转变了,转变成一种愤恨的心态,她恨那些招聘企业或公司,因为他们有的时候也是言而无信的,甚至有的时候就是在耍着她们这些没有经验的毕业生玩。这导致香北在一系列的面试中处处和面试官做对,他想让学生们说他爱听的,香北就偏不说,她感觉那时候的面试不像是面试,倒像是一场辩论赛,辩论的双方分别是她自己和那些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面试官,这样几次下来,香北肯定是找不到工作了,但当时心里真的就是憋着一口气,就是想和那些面试的人干到底。     她们就这样被找工作折磨着,香北和老八的家里属于没钱没势的人,所以找工作只能靠她们自己,就因为在一次次找工作中碰壁,香北不知流了多少眼泪,但还是在坚持着自己的原则的同时咬牙继续找下去。这期间她和男友也分手了。这些应届毕业生不会放过每一次找工作的机会,后来大家又都报考了公务员,香北考的不好,老八考的好,为了让老八在国家公务员的面试中脱颖而出,香北和男友费尽了心思,但事事不如她们所愿,那一刻,香北连活的心都没有了,但是她们还在通过不同的方式鼓励着自己,失败了爬起来再向前走,后来,我们把找工作的战场又转移到了其他省市,为了能筹得路费,我们几个人一起烤羊肉串赚钱,然后转战外地,但面对的却只有失望,但她们还是坚强地找下去。     在求职的一次次失败中,香北总结出了不少的经验,利用这些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再加上听取了网络上朋友们的建议,就在2005年春天到来的时候,就在她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面霸”以后,一切似乎都好了起来,古人有一句话说的好,选择决定方向,老八从头到尾一直坚持着自己的选择,香北改变了选择,她们都好了,而她和男友的感情在经历了分分和和后,终于又站到了一起。      关于本书的其他背景:      自2004年10月起,东北女孩香北在天涯虚拟社区以在线日记的形式发表了这部作品,本书真实地讲述了主人公作为一个2005届女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过程。随着她本人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经历,香北从一个沉浸在校园生活中的懵懂女孩,开始一步步地进入社会、认识社会、熟悉社会,并最终在这个发展迅猛、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取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她不仅找到了赖以谋生的工作,为个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且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自我,明确了定位,同时也促使她开始思考自己终极的人生价值和生活的真正意义。    作者香北以东北地方特色浓郁的幽默笔调,用鲜明的女大学生的视角,将现代中国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就业问题以个人的切身体验进行了实录。在这个既有眼泪又有欢笑的过程中,香北对于亲情、爱情和友情的情感体验更加深邃,对于社会、工作与人生的判断选择也更加明晰。可以说,香北的求职过程是她人生经历中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次锻炼课程,青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成长,爱情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考验,人生在这个过程中丰富了经验。香北在求职过程中所有的心酸与甜蜜,最终都在风雨过后的阳光彩虹中迸发为爱与坚强!    作者不仅选题精到,而且表现手法也技高一筹。她在一开始就确定下了“笑声与眼泪交织,幽默和辛酸并存,针砭与励志高扬”的基调,在表现求职之路艰难的同时,将校园中几位富有时代气息的年轻人的生活表现得丰富多彩、幽默风趣,使人在阅读上畅快十足、富于快感。    作者的眼光独到,她观察生活非常细致,角度也高屋建瓴,将一个不知世事的年轻人成长成熟的过程表现的富于说服力,对一些出现在大学生身边的社会丑恶现象也进行了自己的分析。但全书总的基调是青春励志,积极向上的,像所有的能够鼓舞人的青春文艺一样,这本小说最终的作用也是激励年轻人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努力奋斗。这和社会与国家对他们的期望也是高度一致的。    作者是一个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家庭也是一般家庭,她书中的人物也好像我们身边的人物,非常贴近普通大众的心理,显得亲切又可爱。这不仅避免了一部分青春文学中脱离实际的人物塑造,摆脱了容易出现在网络文学中的浮躁之气和虚假做作,也更加拉近了和读者的心理,使其纪实性非常突出,现实主义气息非常浓郁。    香北的求职日记在网上陆续连载的近一年时间里,引发了广大大学生和青年人的深深共鸣和热烈讨论,但愿,《香北求职记》这部当代中国大学生毕业求职历程的真实写照,能为每一个面临着相似人生的青年人带来安慰、思索与鼓励。  
  《八楼上九楼下》(那那子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第一版)        内容简介      她楼上,他楼下;他忧郁深情,她天真无邪;他被阴谋环绕,被爱人背弃,却始终冷静自持,保守着所有的秘密,独自舔拭伤口;她得到过幸福,却被幸福遗弃,却一如既往善良真诚,以纯净的心灵去感知去关怀;他想爱,却怕再次受到伤害;她无意间获得了一份爱情,却掉进了一个别人精心策划的圈套;他在八楼,她在九楼,于是在八楼与九楼之间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而又纷繁复杂的新邻里爱情故事……      作者简介:      那那子,从13岁开始写作,已坚持10年。多年以来以“木子那那”的雅号活跃于网络之中,在网络之中发表了无数深受网友好评的文章和小说,她的文风干练、青春气息浓郁。尤其是在《八楼上九楼下》中更是开辟了现代都市言情小说的新篇章,把新邻里时代“第四类情感”演义得淋漓尽致,将人们带入了一个言情小说的新天地里。   
  頂!!!!!!!!!!!!
  《欲望号酒店》(林小染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宽恕并不为原谅别人,而是为不再折磨自己。最大的宽恕不是原谅,而是遗忘。        女人对男人的吸引说到底还是来自性魅力,所以聪明的女人会做一颗让男人辗转反侧,思而不得的春药。        在职场中“负负”是未必得正的,越能干的副手越难以被扶正,正如后宫的皇后往往不能在万千宠爱集一身的贵妃中选拔。有些人才高八斗威震四方,他适合当副手做实事在前面冲锋陷阵,万一失手还可以背负骂名;有些人并没有出色的技术能力,凭着四平八稳的脸孔和高超的平衡技巧,却能进可攻退可守稳坐东宫。        聪明的女人和可口的食物一样要细嚼慢咽,不要急着下手,否则就是暴殄天物。男人总是煞费苦心地想得到某个女人,可一旦到手却常常意兴阑珊,所以真正的乐趣其实是在将进未进之间。        天生绝配的螺钉螺母也需要磨合,性爱的和谐是在不断地找感觉中“做”出来的,生活中的人不可能永远像A片里的主角那样勇猛和风骚。        为什么人们要坚持“门当户对”?两个家境、地域甚至生活习惯相差太远的人在一起,你必须不断改变自己将就对方,用来寻找生活的平衡点。你违背自己的本性做了许多事,可能还得不到理解和体谅,久而久之,一切激情都会在辛苦和失望中被磨灭。        成功的炒作其实就是偷换概念,变着说法颠覆惯性思维,比如某洗发水品牌,他们不断把传统产品重新包装定位,然后赋予一个新概念来迷惑大家,却做到了新品层出常销不衰。        这场一开始就伴随着阴谋与心机的爱情,快乐如同烟花般炫丽,带着夺目的华美一闪而过,便只剩下了长长的寂寥和无趣。时光如同剥笋,一层又一层剥出爱情的本质,不剥到最后永远无法知道里面是否空心,于是你在漫长的岁月里,徒劳地重复地抱着希望等待着。那难舍难离的爱情并不是发自爱的本身,而是一种死难悔改的习惯,和惧怕孤单的本性。        她没有可信任的朋友,她是男人的春药女人的毒药,却恰恰不是能在红尘俗世中活得轻松自在的凡人,所以她的痛苦也没有任何缓解和开导的途径。她的心在连续的极度痛楚中渐渐麻木,全身上下却仍然布满了敏感的性器官,一碰就会有反应,但永远不能再在男欢女爱中得到高潮。        男人的希望是在不断更替性爱对像中找到更好的感觉,女人的失望却是在放纵中一次又一次验证她的最爱,验证她的高潮是跟着爱的感觉走的,验证盛放过后只剩下凋谢,直到这颗心被空气和水份腐蚀氧化,变成一块寂寞的青绿的废铁。        尽管他们都有过比对方出色的伴侣,可优秀的对像不等于完美的感情,这也恰恰验证了他们在一起时的合适。原来不光是“爱”连“性”也是要讲缘份的,男女之间新鲜热辣的刺激易得,可难得的是互不嫌弃和互相信任的感觉,这比世上任何春药都来得投入和持久。        她的电话如骨附蛆般围剿着他,她用尽种种高超手段誓要揪出他的不轨行为,却不愿想万一真的查到了,他们的关系将面临怎样的崩盘。她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这是在把他往外推,可一到没他消息时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抓狂。女人的清醒和理智全是用来对付可有可无的人,而对于自己深爱的男人总是会时不时死机。        他们都是受过伤的人,懂得克制有时比燃烧更重要。有些人,有些事,不去跨越不去追究就永远有希望,哪怕这希望只能远远地淡淡地温暖对方,就像启航星,一点微光足以照亮黯淡的旅程,从哪里来要去向哪里又何妨,至少有你同行。        有一种女人,年少的时候并不美,她像一块平平无奇的鹅卵石,陪衬着光彩夺目的名玉。可是随着时光流逝,她褪却了青涩,过滤掉渣滓,留下来的是云清月朗的本质,如风中摇曳的迷迭香,淬火提炼沉香更浓。原来女人最耐人寻味的性感和美丽,是越过年龄、容颜、身段和仪态之上,发自灵魂深处的本色气质。            林小染:天涯知名写手,擅长用细腻的女性手法书写职场的尔虞我诈,已出版的长篇小说《湿地:浮沉于深圳之泽的女人》被誉为“国内首部女性职场小说”。小时候有过许多梦想,比如开间包子铺(嘴馋),弄间服装店(爱财),当个舞者(臭美),惟独没想过要当文人。时至今日,拿起小说,我是善恶忠奸;放下小说,我便是跌进沧海的一粒尘。         作者邮箱:  个人主页:
  这么多啊!!
  怎么没有那个  《老板,我动了你老婆》呢  影响也很大的
  《我是北京地老鼠》(清秋子著·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定价25元)              网络文学:不止于青春和时尚  ――评清秋子长篇小说《我是北京“地老鼠”》      赖晓岚      不久前在网络上曾引起网友狂热点击和热烈好评的长篇小说《我是北京“地老鼠”》,新近由安徽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出身于网络的小说印成正规出版物并不是新鲜事,但《我是北京“地老鼠”》的出版却预示着网络文学一个崭新的方向。      网络小说的潮起潮涌是当代中国文化一个奇特的景观,相对于门槛森严的主流文坛,网络文学作品由于发表的无门槛、低成本,加上网络快捷、方便、互动等特色,不可抑制地兴盛起来,对传统文学构成挤压,越来越赢得大众的瞩目和媒体的关注。当然,另一面,由于没有文学界“守门人”的看管,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然而,网络作家清秋子的崛起,《我是北京“地老鼠”》的巨大成功,则标志着网络文学“文字粗糙、主题狭窄”的现象正在改变。      有一件文坛轶事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台湾《联合文学》2004年7月曾经邀请了一批年轻的纯文学作家参与一场“阅读实验”,多位几乎从不涉猎网络小说的E世代台湾年轻作家,年纪从18岁到35岁,在这次活动中仔细阅读了有《联合文学》提供的十大网络文学实验阅读文本,其中之一,就是清秋子的《我是北京“地老鼠”》。在精心挑选出来的十大文本中,还有蔡智恒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金浩植的《我的野蛮女友》与藤井树的《我们不结婚,好吗》。平时对网络文学知之甚少或不屑一顾的台湾纯文学作家,在阅读了这“十大文本”之后,不得不承认它们“并非一无可取”。台湾作家凌性杰说:“网络小说叙事的流畅、情节的高潮起伏,都让人读得兴味盎然。”许婉姿则说:“太喜欢它的笑点频率。”可见,当今的网络文学正在突破各种界限,征服越来越多的人。      《我是北京“地老鼠”》描述了当代北京一个地下室旅馆里,底层群体形形色色的生活经历。作者以贴身的近距离体验与观察,再现了几个飘荡在北京的底层人物的悲欢离合,他们混迹于艰辛的生活却又从未放弃过对于理想的追寻。在小说叙述中,同时还夹杂着作者对自身和社会的冷静反思,呼唤与思考着“人的尊严”和“如何尊严地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严酷的现实画面,读后令人动容。其情节的交错曲折,主题的严肃深刻,皆在作者轻松幽默又不乏深刻的文字中,展示得淋漓尽致。实则迥然有别于网络涂鸦的随意和浮浅,可称为数字化时代的《地下室手记》。      必须指出的是,以《我是北京“地老鼠”》为代表的一批现实感较强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贴上网络文学的标签,不过是因为最初是在网络上发表的而已。文学就是文学,作品只有好坏之分,而不该有“出身”之别。网络文学正在走向成熟,是一个渐渐明显的趋势。《我是北京“地老鼠”》等一批作品将会证明,出自网络的文本同样会受到千千万万读者由衷的欣赏。      《我是北京“地老鼠”》作为一个难得的实验文本,从中可以清晰的辨认出那些久违的文学特质:直面社会现实,关注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命运生存困境,贴近普通读者的审美观,不粉饰太平,不装腔作势,不追求技巧和形式的所谓创新,以最真挚的情感直逼广大人群最真实的存在,以最轻松的语言撞击最残酷的现实。《我是北京“地老鼠”》让喜欢网络文学的读者看到,网络不再仅仅是青春、流行、时尚、另类的舞台,它也展示着最真实的生活存在和每一个普通人的泪水与欢笑。          我写作时偶然用了一个词儿       清秋子(编辑)      我曾经在网络上发表了一部名为《我在北京当了两个月“地老鼠”》的长篇连载小说。全文完全是网上在线写作,没有打草稿,是直接用键盘即兴敲出来的。起初是想写一篇随笔,以记录下我自己的一段难忘的经历。在网上开始连载后,引起很多网友的强烈反响。网友们的鼓励,激发了我的创作激情,遂将此文写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在写作这部小说的日日夜夜里,我废寝忘餐、心潮起伏,下笔如有神助。网友们每日追看,不断催促下文。本书的创作与阅读实时交流,极富网络时代的传奇色彩,甚为激动人心。在连载过程中,网友们大多数对本文的文学性、真实性给予肯定,但也有人对情节、人物性格的合理性提出比较尖锐的质疑。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我的表达欲望,给小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我及时吸纳了网友们的意见,在一些方面着力进行了开拓。在连载过程中,不少网友是半途听说而加入的,竟有彻夜不眠一口气读完的。网友们在网上表达了对本文的各种感受和看法,也构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现在,我将文本整理出来,并增补了“大结局”。结局部分对书中人物的最后抉择与归宿做了详尽描写,解开了原文留下的许多悬念。这本小说,荣幸地由安徽文艺出版社于最近出版了,书名叫做《我是北京地老鼠》。      这部小说在网上连载时,有不少网友问我:“这是你的真实经历吗?”我想,如果仅仅是道听途说,恐怕难以写出本文中的那种苍凉感。都市的巨大结构下,有我书中描写的那样一个角落,有那样一群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族群。他们的命运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我原来自恃是插过队吃过苦的,应该比较了解底层群体。但是,在2001年早春时节的一次偶然遭遇,让我意识到,自己已经离开底层太过遥远了。我知道有这样一群人存在,也知道他们活得并不惬意。但是我万没想到,在都市经济极其发达的今天,居然还有如我小说中所描写的那种生活状态。虽然他们可能比我当年认识的农民过可能得要好些,但是由于时间背景的不同,由于都市繁华与地下室生活的巨大反差,我目睹的情景就具有了震撼人心的性质。生存的严酷,到了如此程度,令我始料不及。在地下室与底层群体相处的日日夜夜,促使我对“生之意义”这类的终极问题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思考。经过两年多的积淀,终于在一个契机的触发下,诞生了这本小说。      这部小说由于是网上写作,急于想表达出来的心态使我未能在诸如结构是否合理、人物是否丰满等技术层面上精雕细刻。但我以为,就这部小说来讲,文学已不很重要。重要的是,我终于在这部小说中,说出了想要说的话,说出了想要告诉世人的一些场景。一些年轻的网上读者说,他们在阅读时,忍不住数次潸然泪下。我想,这应该就是文学的力量。真正的文学,就是直指人心的。近二十年来,文学界盛行的是技术主义,而且有一个很漂亮的命名,叫做“纯文学”。所师法的,无非是卡夫卡、博尔赫斯、马尔克斯这样的世界文豪。但是,我始终认为,中国的文学,出路不在那个方向。它必须是人的文学,当下的文学。文学不存在象牙塔。任何作家,只要开始凌空蹈虚,开始以傲慢的语调说话,他就开始离开了民族的土壤和血脉,他就会显出气数将尽的疲态。我希望,我的创作能走出一条不同与他们的路来。      我的小说中写了几个人物,他们都是有原型的。现在,我最不忍心去想的,就是真实生活中的他们。路很难走,他们也许至今还在挣扎。我只有祝愿他们一日日地好起来。      我在写作之初,偶然用了一个词——“地老鼠”。也许,这个词今后就将有所特指。我希望,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更多的人能够领悟尊严与同情心的必要性,能够激励自己战胜困境,走出灰暗,迎来光明。同时永远不要忘记那些诚实劳动、所得甚微的人们。      生活无处不在,我们需要保持尊严地前行。
  《诡念》(若花燃燃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19.00元)          把这本小说寄给你的仇人,让他看完本小说没有心跳加速冷汗直下变成石头人。这是一部情节紧张曲折,能吸引人一口气读完的悬疑小说;也是一部挑战想象力让人自始至终神经紧绷的惊悚小说。故事从初秋的一个天气好得让人想犯罪的晌午开始,仲秋的一个晴朗的下午结束。在抛出无数个悬念之后又以一个更大的悬念收尾。可谓出人意料,使人不忍释卷。《诡念》一本需要胆量与思考的悬疑恐怖小说,阅读本小说时请准备好随时拨打120!          第一章          清楚地记得见到叶浅翠那日,是初秋的某个晌午,天气好得叫人想犯罪。那时,我是一名心理系二年级研究生,主修恐惧焦虑症,评估和帮助因为生活中遭遇不幸事件受到伤害的人们。这个职业既能满足我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又能提供一个修复人类生命的机会。我视它为奋斗终生的事业,投入了极大的热忱和大部分的时间。基本我没有闲暇时光,除了学习、实验,其他课余时间我都会待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    半年前,马加爵杀人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思,也使得各大院校意识到应该关注青春期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所谓防范重于治疗。心理咨询中心便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立的,名义上主持工作的是我的导师罗文青教授。事实上他不常来,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我忙碌时,一年级研究生姜培会代替我坐镇。    姜培是我的铁杆哥们儿,只比我小一届。大一他报到时是我接待的,随便聊了几句,没料到一见如故。他是个活泼风趣的小个子,说话诙谐,总能将谈话的另一方逗乐。我着实为他选择心理学感到可惜,如果他报考的是新闻广播学,取代李咏不过指日可待。他常常会拎一瓶白干到我宿舍,就着花生米、酱鸡爪和我对饮到半夜。话题自然是围绕心理学,诸如性欲倒错和性变态的特征、病例。    心理咨询中心全名为:西川大学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这名字听起来土了吧唧的,是我取的,无他,只是应景。在办公室的窗外有一排向日葵,枝叶婆娑。每个有太阳的日子,看着它们圆圆的脸蛋追逐着太阳,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太阳所赐,如果没有太阳,这个星球依旧寒冷而阴暗。人的内心也需要太阳,也应该如向日葵一样追逐太阳温暖而明亮的光芒,而不是在寒冷、潮湿、阴暗的泥沼里一味地沉沦。      我通常称心理咨询中心为向日葵办公室。它虽然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本身却糟糕透顶。当然,我们不可能强求一间五十多年的老房子依旧簇新,何况它还是仿前苏联建筑的筒子楼,层高有限,空间逼仄。由于地基浅,地气侵袭,房间终年散发着一股潮湿的霉味。一到雨季,墙角会长出一顶顶的“小伞子”。有一次我跟姜培采了不少来下酒,味道鲜美,记忆犹新。    这房子究竟如何糟糕,很难用言语来表述清楚。用姜培的一句话也许能概括一二:奶奶的,坟墓也比它强点。可是我还是喜欢待在这里,这种潮湿又透着凉意的空气,令我浑身警戒,而大脑却异常活跃,灵感像一串火花,爆开又熄灭,熄灭又爆开。爆开时发出的炽白光亮,有时候甚至会令我觉得照亮了整个房间。熄灭时却又让我觉得自己沉入了黑暗无边的地狱。    此外,房间有一个好处,便是那朝南的窗子,开得很大很低,完全不同于苏式建筑风格,可能是后来改过的。窗子朝着学校主道,隔了约二十米的样子。那排向日葵挡在中间,半遮半掩,并不妨碍视线的畅达,反而平添了几分幽情。抬头可见花影后人来人往,低头可闻笑语声隐隐约约。一明一阴的两个世界,并不完全的隔绝。这种幽明的感觉,我十分的沉醉。
  《雪亮军刀》(张磊著·磨铁文化策划·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简介:  首先,这并不是一个战争题材的小说,至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题材。它讲述的是一群男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保护自己的女人、孩子而走上战场。他们只是在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仅此而已。        全文将讲述一个普通的步兵团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经历;讲述一群铁血男儿的悲壮往事;描绘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        请跟随我走近这群人,你将发现,他们会告诉你什么是男人,什么是爱,什么是兄弟,而什么是人间最宝贵的东西。        相关评论:  这部小说我是带着一种热血冲顶的感觉读完的,每一个男人在儿时都有杀敌的冲动,渴望回到过去那战争连天的年代,成为英雄人物。          抗日战争自然是我从小就梦想的一个浪漫的年代,因为那种艰苦和卓绝,所以才是真正的大浪漫,真正的大时代。不过由于自己知之甚少,所以一直也没有涉足过。          雪亮军刀给我展现了那场大时代下的小人物,我以为这部小说在当代比较罕见,因为洋溢的不仅是爱国主义情怀,还带着一种非常的大浪漫主义。在这些小人物身上,看见的是一个一个男儿的热血和灵魂。          我们是军人,我们也是老百姓。我们是中国军人,我们也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百姓。一把雪亮的军刀,唤醒了我心中沉睡的英雄梦。  ——刘猛                  《雪亮军刀》书评            作者:廖无墨       军刀让我写书评,老早答应的,要还债。说实话,我这个习惯很不好,乱答应人,就象喝酒答应人一样。喝酒简单,大不了自己撂翻,可书评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其实不是个写字的人,我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讨厌写字,何况书评,我以为是最难写的。      客观的说,我在网上基本不看文章,嘿嘿,就是网下也不看,我是性情中人,很随意,只干自己想干的事。      这次军刀的书要出版,我着急,小妖自天津来,问我带啥,我说打印军刀文章,给我带来。结果带来几百页,浩瀚书卷。      我想我抓紧看吧,今天没时间,明天没时间,时间都给酒了,给兄弟们了,日。于是就投机取巧,那天和梦幻喝酒,突然想起此人给我出版的书写过书评,就拜托了他。        梦幻很快就写出来了,可军刀的文章我现在只看了30多页,不敢发表评论,也就更不敢修改了,哈哈,借花献佛,算我写的啦。        军刀,我偷懒,欠你情,回头请你喝酒。           作者:幻梦清晨        人们为什么看小说,小说到底带给我们什么?意淫还是性冲动?我的感觉是,大部分小说,甚至是绝大部分小说,即使构思叹为观止令人拍案惊奇,即使遣词造句精致考究绕梁三日,无非是带给我们幻想中的带入,用文字在脑海中解码,把自己幻想成书中人物,制造出幻觉,一场风花雪月,一堆纸醉金迷,或是一次彻底的堕落。      雪亮军刀的文章,我却很难带入。不是不可以去想象战火纷飞的场面,这种场面在从小到大的电影里早已司空见惯,太熟悉了。不可带入的是人物——英雄儿女组成的人物,“这支军队里有岳将军、袁将军、张自忠将军这样的铁血悍将,这支军队里有平凡的如陈锋、孙寒、丁三这样的普通军人,这支军队里有小高、司南、雨婷这样的美丽女人,这支军队能够推翻任何暴政,打败任何侵略,这支军队的番号将永不磨灭。”因为不能对比,所以不能带入。对比那些战争时期朴素的英雄,我们会感觉自己的渺小,自己的猥琐,惭愧到恨不得以头戗地,流血五步。        我们,享受着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前辈们爱国的精神却没有发扬光大。抵制日货被斥为愤青,哈日哈韩蔚然成风。读到激动处,热泪盈眶,悲伤的不只是因为英雄,还有愧对英雄的舍生取义,为什么我不敢在小犬参拜鬼社的时候断指抗议?为什么我们如今锦衣玉食却没有一点血性?小说仿佛是在责问,不,是拷问我们的灵魂。很多人,走上战场,几分钟后,死了,名字都没有留下,他们是那么值得尊敬,心中所想全部是国家、民族、亲人,没有利益,没有权力。不提那些太多的英雄太多的从容就义,单讲一个弱女子周雨婷,为了得到紧要的军事情报,舍身伺虎,得到情报后和鬼子同归于尽,可说是忠肝义胆,一身热血荐轩辕,可感、可叹、可击节痛饮一大碗。回头想想我们自己,我们呢?天天都在想什么,做什么?物欲横流的时代,你还知道爱国吗?        那个本该被永远怀念铭刻在心灵丰碑的年代已经渐行渐远,如今快要被遗忘了吧,坐在电脑前开着视频摇头晃脑听着两只蝴蝶叼着七星的网络新生代们又有多少人愿意点击这个帖子去回到从前一边咀嚼厚重一边眺望历史的天空?当我第一次打开这本小说的时候,带给我心灵的是震撼,血与火铸成的文字,字字凝重,还有一些惊喜,仿佛一个早就应该打开的尘封的宝库终于打开了,早就应该有人来写这种题材,早就应该有人来纪念英烈,这宝库里的珍品是专属于心灵的。坦白的说,阅读这本小说是艰难的,一种悲痛的厚重的爱国之情始终挥之不去,民族的、国家的,责任感、男人的血性、使命感、兄弟手足情,堆积在胸口,应该提出批评的是,大战前后,伴随着伤痛和死亡,文章中经常出现一些抒情的句子,让我热泪盈眶,心情十分压抑难过,尤其写到一次刚经过一场大战,两支部队换防的时候“两个人正在说话,陈锋不明白的就询问,突然那汉子声音哽了一下,一滴男儿之泪滚落下来。这片阵地上,躺了他多少的兄弟啊,都是二十郎当岁的年轻后生,堂堂男儿之躯,为这片阵地,这片国土流尽了鲜血”眼泪再也留不住了,在大白天人来人往的办公室里,我把头低下。。。不惑之年,仍被军刀赚到泪水,十分不严肃。        在北京的时候,曾刻意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凭吊过。仔细读过背面毛主席的题材,石碑上庄重肃穆的写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里的人民英雄包括了所有的党派军队,剔除了意识形态,是最广泛的定义。不管是什么党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英雄儿女!浮雕上栩栩如生的人们仿佛从小说里走出来,用最鲜活最直白的方式重演历史,教育今人。小说中写到:“两湘之地,皆是热血男儿,中原苦难地,尽出好人才,中国任何一个省份,任何一个地方举目望去,一座座无声但却呐喊着的墓碑,一个个曾经浴血沙场的名字,中国,这个字眼,正是这些铁血忠魂的英雄儿女,才千百年来不被其他民族从这个星球上抹掉。”        这样的赞美多年未见,这样的赞美早该出现。十分佩服军刀贤弟的笔力,也很欣慰他能用最好的方式缅怀我们的人民英雄,军刀描写的全是战争,但我觉得醉翁之意却在和平二字。        “在那些岁月,热爱的正义、和平的人们投入到那场关乎人类命运的大厮杀中,黄皮肤、白皮肤、黑皮肤,蓝眼睛、绿眼睛、黑眼睛,本应是兄弟姐妹的人类,却拿起了各种各样制造优良的武器,将自己的手足置于死地。” “我们本可以相处的更好,我们本可以将研制武器的人力、物力来战胜更多的疾病。我们本可以将军刀折断,或者重新回炉,做成餐具,做成儿童手中的玩具,而不是一件武器。但我们不能,因为战争这个魔鬼并未远离我们,所以军刀还必须始终握在善良的人们手中,因为只有你的手中拥有军刀,才能真正反抗那些杀戮,远离那些杀戮。让我们祈祷,这个星球不再有战争”。         读到这段,脑海里联想到一个影片的序幕,阳光明媚的午后,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在荡秋千,温暖的风吹过,满地的黄花轻轻摇曳。。。突然天空变得黑暗,一切都被黑暗笼罩,生机全无。战争就像黑暗,但愿黑暗,永不重来。
  《秋千女人》(周雁羽著·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女作家周雁羽的长篇小说《秋千女人》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这部长篱篇力作描写了一个女人平凡的一生,坎坷与辛酸的一生。她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从一个家庭到另一个家庭。她的生活大起大落,大开大合。她在努力寻找些许欢乐,总希望在生活上达到期望的高度,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告终。作者文笔细腻且有穿透力,无可代替的细节,冷峻而独到的观察,跌宕起伏的故事,会让读者欲罢不能。          周雁羽:女,汉族,出生于福建,长大于江苏,现定居山东青岛海边,供职于招商周刊。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写作方向:散文随笔与长篇小说。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香在无心处》、《真水无香》等,长篇小说《秋千女人》、《岸上的鱼》、《随风飘荡》等,中短篇小说集《美丽黄昏》等。
  《印象盛唐--网络版唐才子评传》(江湖夜雨著·岳麓书社2006年第一版)          S江湖夜雨S,原名石继航。生于七十年代初,自幼酷爱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尤其喜爱唐诗宋词。近年来沉迷网络,常以敲文字上网为乐。获得网易“2005年度文学区优秀写手”称号,并以专栏的形式推荐。曾为《中小学电脑报》写过长篇漫画故事。2006年2月由岳麓书社出版《印象盛唐--网络版唐才子评传》一书。              序        一千四百多年前,是让我们一直引以为骄傲的大唐盛世。千年前的长安:“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是李白对长安的描述。在长安这个达百万人口的大都市里,欧洲、中亚各国人、四裔的胡族人、葱岭东西的西域人、印度天竺人、日本人、新罗人等纷纷云集在此,大唐以她特有的恢宏气度包容着四面八方的各种文化。      虽然岁月的沧桑让我们已经无法再走在宽得可以让四十五辆车同时行驶的朱雀大桥上,虽然我们也无法再目睹一下那美轮美奂是北京故宫面积三倍的大明宫,莲叶接天、荷花映日的太液池、丝竹弦乐声闻于天的华清宫也不复存在。但是我们并非只有从“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的大雁塔上才能领略到些许盛唐时气象,留在我们印象中的是“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天朝大国的形象,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富庶盛世的光辉,是“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赫赫武功,是身着抹胸长裙丰润开放的唐代美女,更让我们值得回味的是,唐代那灿若群星的才子们,留下的那字字珠玑的灿烂诗篇更是让千百年来不知多少人陶醉痴迷。      唐诗宋词,历来被称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而唐代更是才子辈出的时期。多少才子词人,特立特行,矫矫不群,惊世骇俗。中国历来文人,很多都带有超世的思想。这要归功于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的两大哲人--老庄。老子和庄子创立了数千年来一直有顽强生命力的道家思想。可以说中国的艺术无论琴棋书画,甚至武术中的太极之类都深刻地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台湾女作家罗兰写道:“我国艺术受道家影响,诗所以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与解救。我把这寄托与解救称为“防疯术”。我国知识分子不容易得精神病,也很少自杀……”其实我国的文人喜欢道家还有一个方面,这就是追求个性的解放和自由,道家精神是自在的,他鄙视统治者的财货官职之诱,宁可“曳尾于涂中”而不去渴求那些蝇营狗苟的功名。道家的心境是淡泊的,是亲近自然的,但同时又常有冷眼看世,尖锐如刀之句:“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所以从魏晋之时,就有了陶潜这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逸士,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之类的才子。但是“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嵇康却由于得罪了权贵,弹完一曲广陵散后倒下了司马氏的屠刀之下。唐以后的高启、金圣叹等也都因言罹祸。唯独唐朝,还算是个政治环境比较宽松的时代,像李白那样狂言叫唤“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人物,以及白居易等屡屡“苦宫市”反映农民问题的诗人要放在朱元璋时或者满清康乾“盛世”里,恐怕早人头落地了。所以在恢恢然,广广然,昭昭然,荡荡然的大唐之世,才出现了这样群星灿烂的才子。      才子们的性格,往往是美好而脆弱,温柔而易伤,趋于艺术性,远离政治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在当权者眼中,他们是那样的乖张和尖锐,常像一阵突如其来的冷风,一下子吹去了他们常戴于人前的假面。这种性格,那才真是怎一个酷字了得!      比如像祖咏先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这么大的事情,居然也照样不误使性子。考官出了一道诗题《终南望余雪》。这种应试诗要求十分严格,限用官韵,规定五言六韵,即每句五个字,两句押一韵,共十二句,至少也要写八句。众考生们绞尽脑汁,煞费苦心,依韵作诗。而祖咏只写了四句诗:“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就交卷了,考官看了觉得写的还算不错,但却没有写完,就说这样太可惜了,虽然好但不合考试要求,你再补几句吧。你看这考官还是比较有人情味的,这不是照顾祖咏吗?哪知祖咏先生白眼一翻:“意思写尽了,不添。”这等牛劲,如今高考中哪里见的到,让写八百谁敢写三百,就算有,出了考场还不得让老师骂死,家长打死。      类似之事,唐才子中倒是有不少,所以这也算是才子们的一种特性吧。正像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说的:“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      呵呵,说来曹雪芹先生对这些才子们的脾性了解的实在是再深刻不过了。话说回来,没有“聪俊灵秀之气”不可称之为才子,而没有&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也不可称之为才子。这是本书中选人的标准。像虞世南、上官仪等虽然也略有佳作,但官气十足,纱帽气熏人,故不入本书所选。       但正是因为才子们有“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所以不单是红颜薄命,才子也薄命,不过正因为坎坷风雨,寒灯孤舍,郁闷常积于心,才激发出才子们奔腾汹涌如江海一般的才气。如果高官厚禄,良马美女的享受,那就会慢慢地只有酒气而没有才气了。       而且唐时的社会环境也是那样的富有诗情,酒肆馆驿墙壁上如现在网上的BBS 一样写满了诗句,强盗劫道时听说是诗人李涉,居然不劫财而劫&诗&,要求李涉写首诗相送。现在只会&我先劫个色&的小贼,和人家唐时的雅贼比起来,档次低了不知道多少。唐代连老太太都能欣赏白居易的诗句,说起来这唐朝老太太的欣赏水平都很高呀,恐怕几乎比得上现在越来越多越滥的本科生。不像现在好多人就只会欣赏“我自说自话,简单的想法”这样的句子,再不就是“赚大钱、变英俊、我变美丽、谈恋爱、男朋友、好幸福”这样的词儿。       说起来像唐朝那样的时代,诗歌创作的群众基础实在太好了。船家女会说:“停船且住问,或恐是同乡”;山间的僧人会高吟“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想和书生偷情的家妓会写“深洞莺啼恨阮郎,偷来花下解珠珰”;身为工科技术人员的胡钉铰都能描绘出“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样细腻生动的小儿垂钓图。当然造反的黄巢也是唱着“冲天杀气透长安”的句子杀入长安城的。唐朝皇帝如李世民,李隆基等都能诗,女皇帝武则天写起诗来也不逊色,像什么“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也是为诗家经常传颂称道的。宫里像上官婉儿这样的“高手”更不用说了,就连高力士这样当太监的作出诗来都像模像样:高公公有一首诗咏荠菜:“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原题注:&力士谪黔中,道至巫州,地多荠而人不食,因感之,作诗寄意。”      当时高力士被贬到贵州那样的穷山恶水之地,即现在徐本禹同学呆的苦地方,高公公心里很不平衡,于是以物言志,表白自己像荠菜一样贵贱就算有所改变,而本味本性不改。平心而论,虽然言词并不是很华丽,倒还像模像样的。      那时的诗人词人就仿佛如现在的流行歌星一样有好多的FANS,像有个叫魏万的追星族,听说了李白的大名后,就慕名去拜访,但李白这个人是个闲不住的人,到处云游四海,居无定所,结果魏万追了上千里,才终于见到了李白。李白也很感动,当场和他结为好友,并把诗集交给他整理。      又有个故事说:“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娼妓,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由是增价。”呵呵,连小姐们会背白居易的诗都能身价高一筹,可见当时社会的诗歌之盛景。       唐朝的疆域空前广阔,多数才子们四处游历,从白草秋风的西域大漠,到杏花春雨的江南水乡,名山大川,古寺荒丘,到处都留下了才子们的足迹,大唐的辽阔疆土滋润了才子们的生花妙笔。像李白生于中亚的吉尔吉斯,后来游历天山、四川、山东、江南等好多地方,而且人家古人不乘飞机火车,沿途赏玩,比现代人细致的多。按说现在交通比以前发达多了,但据了解现代社会中的好多人,还不如唐宋才子们游历的地方多呢。真有些羡慕他们那样自由自在的游历生活。      当然即使如此,才子们依然是多灾多难的。杜甫说“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此言不虚,才子中王勃、李贺、刘希夷、才女李冶、鱼玄机等都是命蹇之人。正像白居易的几句诗中说的那样:“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正所谓“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这些美丽而脆弱的才子才女也都像春花般绽放出他们的美丽高洁,又像春花一般匆匆而落。 其实说来还是不读诗书的好,诗书读得多了,人事世故就不那么熟练,呆气傲气古怪气多生,渐渐就是“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的情形。而且习惯了临风洒泪,对月长吁,养成了多愁善感的个性。诗书误人多矣。这点苏轼比较有体会,他说过:“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其实苏大胡子说的不对,如果是韦小宝那种聪明,又怎么会误一生呢?只是诗书方面的聪明,却很可能耽误一个人的一生的。       不过正是这些生前不幸的才子们,创造了这些如名花之香、好酒之醇让我们读来如醉如迷的千古绝唱。所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也是这些才子才女们共同的宿命吧。      岁月已过去了千余年,但是人世间的感情却依稀相仿。“如此星辰如此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让我们暂时从繁忙如梭的车流中走出来,从灯红酒绿的宴席间离开一会,遥望一下大唐时的灿灿群星,品味一下这些才子才女的喜怒哀乐,你会发现,虽然远隔千载,但是他们依然可以拔动你的心弦。   
  《匹马戍凉州》(白衣卿相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 金戈铁马 气吞山河。安史之乱后,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迅速衰落,宦官专权浮出水面。到晚唐的敬宗、文宗时,宦官专权更是达到了能左右帝王废立生死、官员任免升降的历史顶点,仇士良、鱼弘志为代表的宦官集团与郑注、李训为代表的权臣间的“南衙北司”之争,最后酿成了对晚唐政治格局走势产生重要影响的血流成河的“甘露之变”。与此同时,大唐的邻国吐蕃借安史之乱趁火打劫,夺取了原本属于大唐的西域、河湟等地。河湟人民身陷敌国七十余年,仍不忘故国,终于在沙州人张议潮的带领下,起义归唐。而吐蕃,也因对本地佛教处理不当,导致两位赞普先后暴毙,最终亡国。本小说主角李剑南为名将传人,文武双全,在依靠权臣援引中了进士后,不幸卷入了“甘露之变”,事败后被迫远走吐蕃。他赶到吐蕃后,又马上卷入了吐蕃的一场政变。这一政变导致吐蕃国师、赞普相继被杀,吐蕃陷入内乱。孤胆英雄李剑南面对此局,又孤身闯入逻些城(今西藏拉萨),刺杀了继任的赞普,造成吐蕃分裂。接着他又挑起吐蕃两大军阀集团的内战,以“损有余、补不足”的策略,最终让两大集团势力相互消耗殆尽。凭借半部杜牧所注《孙子兵法》,李剑南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得心应手。而他,在对权势的淡然中,却无时无刻不记挂着多年前和大唐节度使崔度订立的凉州之约,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叫做随儿的大唐公主…… 本小说以历史为骨,武侠为肉,在主角李剑南之外,又塑造了沙州义军首领张议潮、大唐节度使崔度、吐蕃女将军尚梅朵等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小说充分展示了几次政变的过程及几场大战的惨烈,将武侠自然地溶入政治、战争中,相映生辉。尤其对几场大规模军事战争的描写,在基本尊重史实的情况下加以细节上的演绎,又小部分借鉴了传统评书对战争描写的一些优点,更让这部小说增色不少。         推荐理由   “沙漠中的郑成功”再度“说唐”——《今古传奇·武侠》主编作序力荐              精彩看点   一幕诗酒颓唐的刺秦悲歌   一个柔情侠骨的唐版杨过  新派经典颠覆传统江湖 ?  演绎大唐王朝最后辉煌  回归传统正本清源破除武侠玄幻风  “沙漠中的郑成功”演绎经典武侠小说新境界          □ 作者介绍 ?        白衣卿相,原名王强,吉林省白山市人,现居上海,自由职业者。1999年上网,曾获网易首届网络文学奖诗歌类铜奖,榕树下第二届原创文学奖最佳古体诗歌奖。诗文集被数百网站收录。2003年,因江苏电信擅自将其咏三国美女《貂蝉》的诗与白居易、苏轼、王安石的咏其他三大美女诗共同印在201四大美女电话套卡上,为维护屡被侵害的网络写手权益,白衣卿相拔剑而起,与江苏电信决战于南京中院,经两次开庭后胜诉。此案引起网上网下舆论空前关注,新浪、网易等诸多网站跟踪报道,新华网制作了一期“焦点网谈”。全国五十余家报纸予以关注,《南方周末》刊登专版专访一篇,成为网络知识产权领域经典案例。曾有诗歌、小说散见于《网络诗三百》、《今古传奇·武侠》等。入选《e时代周报》评选的“2004网络108虾”,位列第七。        □ 序言: ?        武侠版图中的西域              历史学家汤因比讲:如果他能够决定他的一生的话,他愿意活在中世纪中国新疆的库车。彼时,正是中国的大唐盛世,儒家、伊斯兰、佛教、基督教,四大文明在大唐的西域中交汇。那是人类生活中何其绚丽的时刻,何其绚丽的区域。上世纪初,王道士在丝绸之路的敦煌,一条扫帚捅开了一个名叫莫高窟的大洞,将那华丽的历史画卷展现出了一角,而今,敦煌学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显学。万里长沙,也掩不住人类,在此地展现过的生命力、创造力,掩不住他们的血、泪与汗水。      我喜欢看日本作家井上靖的《西域小说集》,他努力去复活西域的故事,他的文字如此的阳刚、硬朗、苍凉。赞叹之余,想到我们的历史,由其他民族的作家来书写,而且写得如此之好,就觉得心里发寒。的确,除了在张承志等几位当代作家的散文中,我真实地触摸过西域,除它,也许我读书有限,的确还没有看到过其他好的去写西域的文学作品。      所以,如今赴新疆去旅行的朋友,回来谈到的,也是吐鲁番的葡萄、维吾尔的美女、天山上的湖泊、火焰山的暑热,却不知道,这异地的风光之下,有过多么绚烂的文化,多么壮怀激烈的故事。有过多少人,他们在风沙中活过,他们在文明之海的冲卷中焕发出来的精气热血,竟如同楼兰那样的城堡,被遗忘,被掩盖,无法汇入到我们正在兴起的新的文化中来。      作为一种亚文化的武侠文化,也会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处理西域吧。在早期的英雄小说里,西域不过是将军们领军去攻打建功的他乡罢了。思乡与建功立业,是边塞诗,也是边塞小说,差不多唯一的主题。到金庸与梁羽生等人确立起新武侠的时候,西域才慢慢地成为他们建设的江湖图景里面,比较重要的一环。《七剑下天山》中的天山,其实是武侠世界中的一处世处桃源,读者读毕,很少会想到,这个天山在西域之中,只是觉得它特别的遥远罢了。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他的“南帝、北丐,东邪、西毒、中神通”构成了一个非常平衡的江湖世界,这个巧妙的江湖设定,其实影响了后来的许多武侠作家。西毒欧阳锋是由西域出来,代表西域的武林来加入江湖的。如果没有这一股力量的参加,射雕中的几个核心的事件,比如夺经,比如求亲,都无从谈起。欧阳锋代表的西域,基本上确定了后来武侠小说中西域在武林中所象征的意象,这里出一些异人,有着奇怪的想法,穿着古怪,武功不同于中土,往往代表着邪恶的力量,来引发中原武林的动乱,他们与中原武林的冲突,构成了江湖运转的基本的动力。后来,西域引申发展成为魔教的发源地,是坏人、邪教兴起的渊薮。在《笑傲江湖》中,相信光明顶,就是在西域某地的山岭中吧。西域由此被妖魔化了,成为野蛮、邪恶、与正义为敌的一个符号。      金庸,古龙之后,武侠小说的创作重心移向大陆,回归内地,一批年轻的武侠作家成长起来,大陆新武侠的流派开始涌现。新武侠吸收当代多元、自由、丰富的文化因子,来重构江湖的图景。传统武侠的一些核心的符号,开始发生变化。西域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它由一个妖魔化的魔教与魔头的兴起之地,变成了一个多向度的、意蕴丰富的意象。      首先西域已可成为武侠事件发生的核心场地,而不是像以前的武侠小说那样,西域中的武林人士一定要日行千年,出关入到中原,兴风作浪。小椴写《洛阳女儿行》,将西域变成与洛阳帝都对应的一个重要的故事发生单元。沧月写《大漠荒颜》,也是将敦煌变成了故事发生的主要场地,新武侠电影,如《新龙门客栈》、《天地英雄》、《卧虎藏龙》等影片里,西域大漠也成为故事展开的主要的背景。侠客们来到这里,不是兴妖除怪,也不是被逼远走天涯,而是来到这里,参加本地的事件,张扬生命的意志,实现侠客的梦想,而这个梦想的核心,就是对自由的追求。所以西域本身,也由妖魔的发源地,变成了自由、粗犷、阳刚的一片侠客的乐土。      自由的西域、多元的西域,充满了诗情的西域,这个,才更接近西域的本来的面目吧,就像大陆新武侠,将武侠的其他元素,进行了去蔽与还原一样,西域的主体性,也渐渐得以恢复。也只有这样的西域,才能生长出李白那样的侠客与诗人,才能够承载大唐之宏伟的气象吧。      所以,我喜欢白衣卿相兄的《匹马戍凉州》,喜欢他在这个小说里面,展现的西域的梦想.李剑南这个家伙,他收复凉州的梦想,也就是闯荡西域的梦想吧,他由帝都里面跑出来,单枪匹马,在晚唐已经变得乱糟糟的城邦里合纵连横,杀人如麻,又艳福不浅,到处遇到美女.他慢慢地由大唐的一个进士,变成了西域的一个游侠了.张议潮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他差不多就是沙州的虬髯客吧,历史上的张议潮,在黄沙中保全汉家的制度,就像沙海中的郑成功一般,其实是大大的了不起的人物.不过我喜欢老骆驼这一个人,作者将之设定为作品中的超级Boss,武功高强,万人之敌,李剑南练到后来,也绝无可能超过他.而且,他的思想,也是超一流的,所以能游说李剑南与尚延心,得到一个平稳的局面.以老骆驼的自由自在,天马行空,他更像是西域的一个精灵,应是作者心目中之理想的人物.      作者不仅造出一个空降在晚唐西域中的大侠客李剑南,在考据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小说的背景正是吐蕃兴起强盛的时候,吐蕃原始的宗教,为西来的佛教取代,生出神秘莫测的藏传佛教.将之引入到武侠小说里面来,金庸等人下过功夫,跑到大理去打架的金轮法王,说不定就是这个教里面的高人.可是,深入教义本身,作出仔细的梳理,然后设定人物,这样去写,其实是相当不容易的.由正史之中,由文化与宗教之中,生出人物,而不是由臆想中跳出妖魔来哄人,这个我非常赞同.      正面地来写西域,写这片神奇而自由的大漠上,勇士的战斗,美女的爱情,将井上靖作品中的阳刚、硬朗、苍凉的风格引入到武侠的世界里面来,就像往风流蕴藉的江南吹进一阵西风。大陆新武侠正在重建江湖的版图,去改写被妖魔化的西域,由此看来,白衣卿相在此作中了不起的努力令我肃然起敬。相信这一个新的江湖,经过白衣卿相兄这样的对西域的改写这样出色的例子,会变得更加多元、自由、丰富、开放,具有想像力与创造力,而形成一个新的江湖,成为新武侠的核心,构成当代读者精神的桃花源。      承蒙白衣兄不弃,命我作序,实在是不敢担当。读者自可跳过这一篇无趣的文字,去欣赏他在杏花春雨江南后面,弄出来的大漠秋风,我也祝愿白衣兄自此作开始,更加深入地考据与构思,写出更多发生在西域中的武侠作品,让这一场西风来得更加猛烈。          《今古传奇·武侠》主编郑保纯          目录:        序言 ?武侠版图中的西域 ?        第一章 ?法门寺   杜牧微微一笑,道:“我食朝廷俸禄,为国家分忧,但做什么职位不是我选的,只要朝廷有命,杜某无有不从。况监察御史一职,可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正合杜某为国效命之志,杜某实在不愿再回扬州醉生梦死。”        第二章 ?长安城   李剑南在客房内燃起蜡烛,以五心朝天式盘坐床上,默运大周天功,一个周天运转下来,已是疲乏尽消,连双肩上的手印创口也不大痛了。刚欲翻身下床,忽听得叩门声响,李剑南开门,见月光下,站着一个衣着华贵,手执折扇的公子。         第三章 ?曲江池   李剑南的心没来由地乱跳了一下,背上的穿云剑也在鞘内微微一颤。一瞬间,李剑南忽然希望崔度是吐蕃的将领,他很想在战场上痛痛快快地会会这杆奇异的枪,和拥有这样一杆奇异的枪的人。        第四章 ?甘露计   杜牧说罢,大踏步离亭,书僮将其扶上马背,杜牧在马上晃了两晃,仰头,曼声吟道:“福祸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李剑南出亭,怔怔望着杜牧萧索落寞而又有些洒脱的背影,心中一痛,一空。        第五章 ?尚梅朵   这时,但听屏风后一串银铃般的欢笑,舞一般转出一个满头五色丝线小辫、随辫扬起的发梢上缀着珍珠、玛瑙、翡翠,身裹一件长袖红袍,乌亮亮的秀气的小皮靴上系着两个小铃铛,叮当作响的少女。舞者一停,李剑南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昨天屏风后的那双眼睛么——那双月芽儿般弯弯的细长眼睛。        第六章 ?逻些城   从来没有想过,眼前凭空便出现了这样一座庞大的宫殿,让人以为那里面住的便是天上的神仙,让人几乎忍不住顶礼膜拜。李剑南远远的便在心中开始赞叹布达拉宫的雄奇,那宫殿的顶部,似乎已与半天的云彩萦绕在一起。洪辩在旁指点介绍,李剑南拢起被凛冽如刀的风吹乱的头发,心旷神怡。        第七章 ?乱石村   内力修为,不是短时期便可见效,但半年下来,诸人在李剑南一一指导下已将掌法和步法同剑法的配合基本掌握,练得好些的,甚至可以在李剑南不凭内力取胜时知己知彼地拆上二十几招,这期间张议潮来过一次,以“有”剑和雷冲宵切磋,居然也是十招后才取胜,不禁对李剑南的教习成果大加叹赏。        第八章 ?朗达玛   达玛暗惊江央的“九字真言印”功力精进如斯,他自不知江央当年被困阿弥陀佛像内被宝大师“三花聚顶”神功激发了灵性导致功力大增,而李剑南也不如想像中那么好对付,于是断然收起了游戏之心,又是撮口鸣哨,四周的吐蕃军队接到暗号,人马整齐划一地向三人打斗之处迫了过来。        第九章 ?河州城   李剑南舒服地躺在虎皮铺就的软椅上,吃着肉干,喝着上好的高昌葡萄酒,看着手里的《汉书》,看到精妙处,摇头晃脑,如醉如痴。李剑南觉得,这一段的惬意生活,是自己来吐蕃后从未有过的。梅朵一有时间就会到他的帐篷伴着他,翻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东西,还偷了尚婢婢珍藏数年的高昌葡萄酒给他喝。有时李剑南要看书,梅朵就会静静坐在他软椅旁的毯子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常常就会发现梅朵自己靠着他的椅子睡着了,李剑南就会给她盖张小毯子,自己继续看书,有几个夜里梅朵就会这样睡上一晚……        第十章 ?黄河夜   朱邪赤心的心也跟着这条龙在翻腾。必须要在论恐热军渡河之前先渡河并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至少要在自己一侧岸上修筑好防御工事,以阻挡敌军上岸,否则,让论恐热渡过黄河,前面将一马平川,后果不堪设想,甚至连长安都会受到直接的威胁!可是,己方只有几十条摆渡船和不到一百条战船,战船又多年未下水,鼠咬虫蛀。身后不远处,是沙陀族的军民们在点着篝火修船和造新船。        第十一章 ?沙州城   李剑南站起,踱了两步,道:“凤翔节度使现在已换成崔度,此人毕竟与我有旧,我愿意去试试,看能不能说动他出兵吐蕃,攻打原州、乐州、泰州及石门、萧关等地,围魏救赵,让尚婢婢自顾不暇,沙州之围自解,而大哥也可借机收了瓜、肃、甘三州!”张议潮击掌道:“兄弟说得好!只是又要有劳兄弟你千里奔波,行难为之事,愚兄心里实在实在过意不去啊!”李剑南握住张议潮手,也动情道:“大哥这么说就是见外了,您放着安稳的州将不当,领着沙州百姓起义,还不是为了大唐!”二人相视一笑,心中各自激情翻涌。        第十二章 ?凤翔镇   李剑南正欲回吻,头已被随儿的双手移开,李剑南奇怪地张开眼,随儿迷濛的双眼深深望着李剑南,颤声道:“剑南以后你真不能再这样了,我也不能再和你这样搂搂抱抱,这对崔度太不公平……”李剑南眼中神色一黯,松开随儿,道:“你说得有理,毕竟我还没有正式娶你过门,不过你放心,我一定在崔度前面拿下凉州!”随儿欲言又止,终于叹息了一声,转身出帐去了。李剑南一个人呆立在那里,心中一阵怅惘。        第十三章 ?青葱岭   青葱岭并非郁郁葱葱,而是怪石嶙峋,岭高崖陡。困在山上固然无路可逃,想攻上去,也是阻碍重重。但粮草辎重总有烧尽的时候,而押粮兵毕竟装备战力不济,再加上尚延心、梅朵以绝对优势兵力全方位进攻,终于,七条火龙被阻在半山腰一个时辰后,有南、北各一条火龙开始继续向山顶延伸,尚延心立刻调预备队支援那两条取得突破的火龙,而放眼向崔度、李剑南大营方向望过去,那里仍然一点动静也没有,只需再过两个时辰,就可擒获大唐公主,立下不世之功,尚延心抬眼望月,志得意满!        第十四章 ?会州城   烛卢巩力早知道崔、李二人会主动攻击他,他也正在等待他们的攻击。但他没想到他们攻击的是他所在的中军,而且他中军的五千名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卫队竟然被不足二千人的唐兵击溃!他出帐,登高观望,只见一队唐军,正在转换队形,刚才冲击过的骑兵停住,从后面跟上约三百名手执两刃长刀的步兵,正好对上被骑兵击溃后又蜂拥而上的己方步兵,顿时己方阵中血肉横飞,而己方第二梯队正要涌上救援,又被从敌军阵后喷洒而出的阵阵箭雨纷纷射倒……这简直就是不成同一级别对抗的屠戮!烛卢巩力看得肝胆俱寒,他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唐军“锋矢阵”和“陌刀队”的摧毁性的威力!这就是当年唐朝大将高仙芝在怛罗斯之战中以三万人对大食十七万人而能杀敌七万余人所倚仗的那个“锋矢阵”!        第十五章 ?鄯州城   磨离罴子的黑脸渐渐有些发紫,他喘了一口粗气,道:“我最恨人家侮辱我死去的师父!”然后,就举起青铜独角娃娃槊。在他举槊时,莽罗蔺真脸上犹自带着奸计得逞的笑意,但瞬间,他就想逃——隔着自己原本足足有四十尺的磨离罴子,身影瞬间如鬼魅般射到了自己的青花骢的马头前,一槊,遮天蔽日,当头盖下!这是不能招架的一槊,莽罗蔺真晃身钻入马腹,然后趁着槊落在马背受阻的那一点点时间空隙,斜着窜出身去。        第十六章 ?吐谷浑   山顶乱作一团。很多帐篷中被惊醒的卫兵在懵懂中已身首异处,而另外一些穿着内衣摸到刀枪冲出大帐的卫兵基本都被站在各个帐篷顶上的龙虎军一箭一个射倒。山下的巡逻兵发现王庭火光冲天,赶紧鸣锣。两千多人从山下顺西山口大路向王庭进发增援。就在密密麻麻的他们快要上到山顶时,并排而下的四辆装满巨石的铁滑车顺着陡峭的大路冲下——吐谷浑军死伤狼藉、阵脚大乱,如潮退去。        第十七章 ?兰州城   甘州的尚延心还是听到了他虽然预料到但很不想发生的事情:崔度出兵偷袭岷州了。在暗骂一声不守信用的家伙后,尚延心相信自己提前做出的布置足以应付一时,但毕竟在对付张议潮时有了后顾之忧,所以,尚延心决定进兵鄯州,主动寻求和张议潮一战,以腾出时间兵力应付崔度。        第十八章 ?凉州城   长安城似乎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上至宣宗皇帝,下至贩夫走卒,都停下了手中的一切。长安的居民们,自发地把每条街道都打扫得一尘不染,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共同把长安城打扮得比元宵节那一天都漂亮,然后压抑着心中巨大的喜悦和期盼,肃立在街道两旁,等待着那支信使队伍的到来。自从听到这支队伍入了朔方境内,宣宗就一天安稳觉都没睡过,梦里都会梦到那队信使已经到了长安……和宣宗一样心情的,还有此时也正在长安为官的杜牧,只是,杜牧不知道,这队信使的到来,带给他的,除了他日夜牵挂的河湟已被收复的消息外,还有更意外的惊喜!那是一个被他视为自己影子的人,他替自己,做了太多自己想做而没机会做、没能力做的事,而这个人,就在此次的信使队伍中。他还不知道,这个正在信使队伍中的人,到长安,最想见的,不是当今天子宣宗,而是他杜牧杜叔叔!  
  定了再说。。。
  书名:《加州女郎》  作者:张佳玮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1月      五月的某个午后,获知自己初恋女友M即将举行婚礼的“我”,回忆起了她最爱的曲子《加州女郎》。于是,在向女友H探询得到唱片的下落之后,心血来潮的出发去寻找这张唱片。在24小时的流浪之中,遭遇了现实、关于60年代美国的虚拟梦境以及关于另两个女孩的感情以及记忆构成了故事的叙述进程。而在结尾处,当“我”最终在两端之间不知行止的举措之下,只得独自困守在站台之上,进退维谷。      小说分为七章。第一及第七章《爱情》。第二及第六章《项链》。第三及第五章《在路上》,第四章《THE END》。其间戏仿运用了杜拉斯、克洛德?西蒙、凯鲁亚克、海明威、福克纳、村上春树、村上龙等文本体式。运用福克纳式的故事穿插讲述及村上式的两侧意象转述,讲述了三段寓言,关于60年代、怯懦、孤独、偏执和空虚。
        都没看过也不想看,免得浪费时间。。。      都没看过也不想看,免得浪费时间。。。      没看过也不想看,免得浪费时间。。。    都没看过也不想看,免得浪费时间。。。        都没看过也不想看,免得浪费时间。。。      没看过也不想看,免得浪费时间。。。    都没看过也不想看,免得浪费时间。。。          
  《剑侠情缘》(步非烟著·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剑侠情缘》小说是以国内游戏巨头金山公司的著名游戏品牌——《剑侠情缘》为背景的一部同人小说,由近期当红武侠作者步非烟担纲创作,承袭了游戏中的主角人物,并以游戏题材的历史背景为蓝本,创作的一部全新的武侠故事。该小说采用传统武侠的笔法,注入了新时代的侠客理念和荡气回肠的爱情。整个故事结构宏大、情节曲折,是作者在金庸等武侠前辈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时代背景进行发扬创作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6月24日下午,在中关村图书大厦将举办《剑侠情缘》小说的联合首发仪式。配合该小说的单行本面世,《今古传奇》杂志上将同期刊载,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也将在这一天开始长达2个月的《剑侠情缘》小说连播,而当当等网上书店亦将同步上架、新浪、幻剑书盟等多家网站同期连载。      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大时代自立为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