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开学时间应该要有什么装备?

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大学新生入学需要准备一些什么东西?
呵呵,看看这些吧,有些多欧,是《大学生新生指南》,欢迎进入大学时代经过高考的洗礼,大学新生成为了高考中的幸运儿,步入了向往已久的大学殿堂。他们沉浸在对大学生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中,然而大学不是天堂,也不是娱乐场,而是步入职场前充电加油的场所,大学也许会与想象中的不一样。当原先升学的愿望已实现,新的目标尚未找到时,难免陷入暂时的迷茫,同时也感觉到大学与中学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学习方式,于是需要尽快转变角色,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一)管理好自己  在大学里,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要学会做有用的人。  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又是独立的生活。进入大学,生活环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脾气秉性和个人爱好会有所不同,所以产生一些矛盾是难免的,主要的是要怀着宽容理解的心去妥善处理好这些矛盾。  生活上,必须学会独立生活。要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应该做到有效的学习,有序的生活,有益的娱乐,有心的交往,有度的消费。  学习上,要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大学中很多时间是留给自己掌握的,要把预习、做作业、锻炼身体、娱乐及休息时间安排好,要管得住自己。  因此,对于大学新生来说,要走好六步:  1、调整心态,从零开始。也许你是高中的佼佼者,是同学的榜样,家长的骄傲。你的同学一样优秀,也曾经是高中的佼佼者,在这个新的群体里,孰高孰低未见分晓。到大学后却失去了往日众星捧月的感觉,心里空荡荡的,这时千万别消沉。高中所学的只是基础,而大学才会将你逐步培养成某方面的专业人才。刚入大学大家机会均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至于最后的结果如何,全看自己的努力。  2、做自己的财务管理。上大学了你得学会自己当家;攥着父母的血汗钱,算计每月的吃、穿、用,既要考虑物质产品,又要考虑精神食粮。否则出现财政赤字,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干着急。  3、“家里”突然多了五个操着各地口音的兄弟(姐妹),要在同一个屋檐下相处四年。相逢是缘,大家都有优点,可以共同分享;也都有缺点,更该彼此包容。  4、大学的社团名目繁多,每到新学年开学,校园里纳新启事到处贴,传单满天飞,千万要沉住气,先忍一忍再说。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先看看它的性质、以前组织的活动,再找师哥师姐聊聊,看该社团的口碑如何,最后要看它的会费是否合理。如果上述方面你都能满意,那就去报名吧!  5、大学的学习几乎是堂堂换老师,节节换教室,上课同争议,下课各分散。自学是大学学习的主要特征,不仅上课所学的要靠你的自觉性去消化吸收,即便你整个的知识体系也要靠自己去补充完善。所以除了专业学习外,应适当涉猎课外知识,使自己丰富起来。  6、如果你对现在的专业不满意怎么办?没关系,在大学你还有机会再次选择。假如你对学了一年的专业仍不感兴趣,可以申请转系。只要通过了指定的考试就可如愿以偿了,假如你对已学专业仍恋恋不舍,也可选择辅修或双修,只需修够指定的学分,照样拿证。(二)生活角色要转变  大学新生要适应大学的生活环境,应该做到五个转变:  1、社会角色的转变  大学生与中学生担任的校内角色不同,在中学时,不少人是在校内或班内担任一定职务、受人尊敬的学习尖子,而在人才荟萃的大学校园里,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成为不担任任何职务的普通学生。大学新生须适应这种由出人头地到默默无闻,由高材生到一般学生的转变。此外,大学生与中学生所担当的社会角色也不同,中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正在发展中,职业方向和社会角色不够确定;而大学生的职业方向基本确定,社会地位有了较大提高,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标准要比中学生高得多。因此,大学新生要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这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处处用大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既学做人又学做事。  2、奋斗目标的转变  大学是人生成才、成就事业的一个新起点。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而学必先立志”。大学生应从高考胜利的满足和陶醉中清醒过来,根据学校教学的客观现实和自己的实际,制定出个人在学业、思想道德、心理发育等素质培养方面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方略,以增强进取的内动力,为再创大学阶段的人生辉煌打下良好的基础。  3、思维方式的转变  与中学相比,大学的生活节奏快,活动空间大,结交的人多,面对这些环境条件的变化,大学新生的思维方式要做到由“非成人化”向“成人化”转变。在思考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时,要力求做到辩证全面而不要唯心片面,要远见务实而不要目光短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选择要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而不要盲目冲动或感情用事,要加强道德和法制观念,做事要考虑后果。  4、生活方式的转变  在中学时,有些生活琐事依靠父母亲友的帮助,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都由自己处理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应适应这些生活方式的变化,自主而合理地处理好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问题,注意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文体和第二课堂活动。  5、交往方式的转变  大学生与中学生的来源不同。中学生大多在家乡就读,同学间充满乡音乡情;而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语言、个性、生活习惯有较大差异,这就要求交往方式要有所转变。新生们要注意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集体”为中心的转变,在班级里要多关心他人,在宿舍里要相互礼让。首先,要做到相互了解,相互适应,要提倡主动交往;其次,同学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为人要诚恳热情,待人宽律己严,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三是与同学交往要坚持与人为善,要搞“五湖四海”、全方位交往,而不要有老乡观念,搞宗派、拉帮结伙等庸俗作风,注意人际关系的和谐性。交往中注意要给人以良好的印象。比如衣着整洁大方,言谈举止要文明礼貌,待人诚恳,不卑不亢,讲信用,守时间等。还要消除交往中羞怯情绪,培养交谈中“说”与“听”的技能。注意提高个人修养水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全方位的交际能力和处事艺术。(三)大学到底学什么  大学教育的根本是基础知识的灌输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的学习已完全不同于中学。迈入大学校园,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习任务十分艰巨,既要学专业知识,也要学专业外的知识;要学科学研究方法,也要学实验、技术操作;既要学做事,也要学做人。具体请参考第七章的第三节《大学究竟学什么》。  (四)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学生从中学转入大学,自然而然增加了一个人生问题――恋爱。有个说法,叫做“大学里,爱情躲不开”。但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对大学新生来说极其重要。  首先,大学初期,是恋爱(特别是女生)的高发期,也是失恋的高发期,是频繁的“排列组合时期”。过早恋爱不利于成才,过早恋爱不利于新生顺利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其次,大学新生恋爱不利于正确把握恋爱标准。因为大学生的职业去向,经济情况等前景均未定,社会经验少,对现实生活认识不够透彻,往往对爱情充满理想化的色彩,经不起现实生活考验。同时,过早恋爱不利于正确对待和处理恋爱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另外,过早恋爱具有动机的片面性,成功率较低,常常是“有缘相识,无缘相聚”。总之,大学生恋爱不利德、智、体全面发展,过早的恋爱对于大学生成才弊多利少。  但人都是有感情的,彼此产生爱慕之情并非错事,也不必过于自责,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分清爱情与友谊的界限。  第二、爱情要服从于学业。对大学生来说,爱情服从学业,就是要把学业放在第一位,并保证使理智超越感情,真正地把握住自己的行为。  第三、要遵守恋爱道德。  第四、正确对待恋爱挫折。  综上所述,对于大学新生来说,要注意做到四要四不要――  一要学。学生以学为主,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既然学习,就必须付出一番努力。一般说来,理工科学生下的工夫要比文史专业学生更大。  二要玩。大学生以玩为辅,而且要有目的的玩,玩出“价值”来。你可以参加感兴趣的“学生社团”。老牌的“学生社团”有:英语俱乐部、电影沙龙、文学社等;时下流行的则有:网络小组、网球队、模特队等。至于加入哪个社团,如果能有高年级的师兄、师姐等“高人”指点迷津最好。  三要观察。这里所说的观察不仅是对科学现象有敏锐、独到的观察力,还要对身边所有的人和事都要有观察力。尤其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善于观察,不仅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更能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  四要勤思考。观察之后,便要学会思考。刚进大学,所有的事看起来都是如此新鲜。就拿“学生社团”来说,并不都好,选择时必须多多思考,不应一时兴起而草率决定。  一不要妄自尊大。刚进大学,心情自然不错,但不能因此“轻狂”。大学是各门各派知识精英的汇集之地,你的老师可能是学界名流;你的学长可能已小有成就;相对而言,你目前“什么都不是”。  二不要锋芒毕露。可能有的同学对这条有些不理解,不是说要“体现个人价值”吗?既然要“体现”,却又不能“毕露”,怎么做?大学新生,毕竟多数人涉世不深,涉猎不广,年青气盛又容易偏激,最好先多看多听,说话做事三思而后行,才能逐渐趋向成熟。  三不要勾心斗角。所谓“家和万事兴”,很多大学生都是住宿的,学校即是“家”,要团结同学、舍友。  四不要为情所困。大学里对“爱情”的态度,基本上是“不提倡”也“不竭力禁止”,因为这毕竟是个人的私事。假如某天发现自己已“为情所困”,那还是及早解脱为好,毕竟四年大学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你去做。  总而言之,对于广大的准大学生们来说,要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结合自己的爱好特长,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准备一份充实多样、光彩夺目的大学生活履历表。OK,如果你耐心看完一定会有所收获的,呵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最后祝贺一句:欢迎进入大学这条贼船,呵呵--博才网
下页更精彩:
点击排行榜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 & 正文
大学新生入学装备要有度!
核心提示:暑假已接近尾声,多数高校大一新生都将在下周及之后的两周开学报到。连日来,大学新生“入学采购”持续升温,8月20日,记者采访发现,各项采购累计算下来,除开学费,某市大一新生入学花费平均在万元左右。让我们共同关注本期经典案例。
【事件介绍】
大学新生入学装备花费上万元是&小意思&
进入8月下旬,大学新生入学的日子也渐行渐近。近一段时间,为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孩子准备购置行囊,成为大学新生家长们的头等大事。记者采访发现,现如今,新生入学装备早已不再是几年前&动辄几千块&那么简单。不算生活用品和衣物等,仅手机、电脑、照相机等数码产品,随便买几样就得几千块,怪不得有人感叹:&家有大学新生,行囊要齐全,花个上万元那都算是小意思喽!&
调查:数码产品是必备
儿子收到入学通知书的那一刻,陈女士觉得自己紧绷着的神经一下子就放松了。但让她自己也没想到的是,紧接着,她的大脑已经切入新的程序:对啊,上大学前得给孩子收拾行囊,赶紧整理一下头绪,看看需要些啥,得在开学前准备齐全!
&我和他爸都是工薪阶层,儿子很乖,他也知道家里情况。不过就这一个孩子,新生报到也就这一次,所以我还是给他花2000多元买了部手机,4000多元买了个笔记本。照相机太贵了,暂时没买。另外还买了两只皮箱,购置了些衣物鞋帽日用品等,就这些都已经花了一万多了。我算了算,还有一些零碎没买呢,等他去学校报到前,至少还要花个两三千块吧!&
小刚考到了武汉大学,为了准备行囊,他和父母连续&奋战&3天,花费两万终于备齐了入学行囊。让我们来大概看看他的行囊里都有啥:iPhone6手机、创维电脑、单反相机、名牌运动鞋两双、秋冬季新衣服各两套&&&我这些都是小意思,我的同学有的光一部相机就花了上万元。&小刚告诉记者。&出门在外,不能让其他人瞧不起孩子,花点钱就花点钱吧。&小刚妈妈如是说。
和其他同学相比,被福建农林大学录取的楠楠算是花费比较少的。&手机原来的就行,笔记本就带我原有的,相机不用买,我的主要花销在衣物和生活必需品上。高中时多半都穿校服,爸爸妈妈说上大学就成大姑娘了,所以给我光衣服就买了几千块钱的,另外还有护肤品。其实我觉得衣服够穿就行,可爸爸妈妈觉得不买过意不去。&
&我没事算了一下这几天给闺女买东西花的钱,没想到竟然花了一万多啊!&市民李先生感叹。据了解,和其他家长一样,李先生给姑娘的装备中,手机、电脑是基本,另外还有行李箱、衣物、床上用品等。李先生表示:&其实买的这些东西中,大多数都是闺女提出来要的,谁让我们为人父母呢!没办法,花完了再挣呗!&
采访中,不少家长感叹又纠结:高中三年怕孩子考不上,现在是又担心每年几万元的费用如何负担。可人家孩子都有手机电脑,咱也不能让孩子一进大学门就矮人三分吧!&
支招:贵贱是其次,实用最重要
对于开学装备,考上华中科技大学的晓峰同学有自己的主意:有手机就没必要再买相机,电脑家里的带上就行,只需要添两套秋冬季衣服,皮箱可以用家里的。晓峰说,电子产品淘汰的很快,能用就行,去大学重点是学习,哪有时间攀比。
但在妈妈看来,孩子考上大学,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添置些新的学习和生活用品,这些该花的钱不要省,重要的是量力而行,没必要盲目攀比。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不少经济条件一般的家长都很赞同晓峰妈妈的做法。一位学生家长说:&给孩子买入学用品,我的原则是,贵贱不重要,重要的是给孩子买的东西一定要实用。&
其实,新生入学装备并不是个新鲜话题,但年年又都在8月的中下旬重复上演。记者发现,导致部分学生及家长不惜重金购买开学装备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觉得其他同学有的自己如果没有,特没面子;二是家长不想让孩子受委屈。因此,花钱满足孩子的虚荣心就成了必然。
对此,有专家表示,孩子踏入大学校门,为其购置必要的开学装备是必须的,但应该本着理性消费的原则,而不是为了面子而盲目消费。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方式,也容易助长孩子的虚荣心膨胀,造成孩子之间的攀比炫富行为。
对于已经考上大学的学生来说,父母供一个大学生并不容易。每年的学费、生活费及学习、生活用品,4年下来可不是个小数目。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这笔费用将会给父母原本就艰难的日子雪上加霜。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求父母买一些数码产品和同学攀比,实属不该。
大学新生&入学采购&持续升温平均花费万元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大学新生消费网购化成为最新的趋势。然而,这些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新大学生们由于缺乏经验,在进行&装备&时往往很盲目,采购的很多东西进入大学后根本用不上。昨日,记者采访了几名在外地求学的在校大学生,为大学新生的入学采购提供一些参考。
生活用品:箱包是每个学生都会准备的,一个就够。箱子不必带太大,20至24寸足够装行李,价格从200元至500元就不错。衣服和鞋也是大学新生携带较多的物品,但要根据实际需求购买。至于被褥、床单、凉席、衣架、蚊帐、沐浴露、洗发水等生活用品,可带可不带,必要时可到了学校再去采购。
数码产品:手机是必须要带的。大学生活不像高中,没有班主任只有辅导员,但辅导员也很少与学生见面,通知事情多数是通过短信或者电话。大学里的老师上课一般使用电脑和投影,很少会写&板书&,如果想要拷贝老师的课件,最好随身携带u盘或移动硬盘。至于电脑,虽然不是必备的,但是大学校园里基本上人手一个,写论文、交作业或者选课等都需要用到。如果没有也没关系,学校里基本上都设有机房可以供学生使用。另外,10000毫安以及更高容量的移动电源也是必须的。
应急药品:大学新生入学后第一项任务就是军训,很容易中暑;入学后换了新环境,难免不适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感冒等,因此,大学新生准备一些药品还是必要的。另外,创可贴等一些应急药品也必不可少。
本文关键词: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浅歌的空间为您精心推荐中小学作文,生活百态等精品文章。大学开学必备物品有哪些大学开学必备物品有哪些
开学在即,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应提前做好心理和物质准备,家庭经济困难生可关注优惠政策。
准大学生在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后,为能按时入学报到,须根据新生入学须知的要求做好各项物质准备。证件材料是入学报到的依据,因此要带好户口及身份证,党团关系转移手续、家庭情况调查表或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及相关部门加盖公章的材料等。生活方面因高校一般都实行公寓化管理,被褥、蚊帐、枕巾等不需个人自带。
很多准大学生初次离开父母,生活及学习不再是父母“包办”,因此在步入大学后可能遇到种种难题,要做好战胜和克服困难的准备。经过高中三年的拼搏,学生的体能常常有所降低,所以首先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作适当的调养,尽快恢复正常,为迎接大学生活的挑战做准备;另外,由于心理不完全成熟,不少准大学生的心理时常会处于矛盾之中,矛盾处理得不好,很可能导致心理异常,从而影响学业,因此要做好这方面的调节;另外一定要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新生到校报到时,乘车购票可凭录取通知书购买火车半价硬座票。卧铺票为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去硬座标价的一半。除随身行李外其他行李尽量选择托运。
家庭经济困难生可向学校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以及生源地贷款等。另外还可向学校申请减免学费,该政策是国家对部分的确因经济条件所限,交纳学费有困难的学生,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实行减免学费的政策。
入学就是为了未来能更好的就业,准大学生最好在入学后就开始考虑职业生涯规划。首先是全面审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明白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和理想,优势和劣势;其次是为自己规划目标,设计几种方案,研究每个方案所需要的能力和条件,还应了解每个职业目标的具体要求,参加与自己职业目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大学开学必备物品清单
一、报到前的准备:
1、拿到录取通知书 (必备的哦)
2、办理户口迁移(可选,要转户口的同学要记得准备)
3、转党组织关系(可选)
4、准备团员证或团组织关系介绍信(不要忘了去转团关系)
5、准备一寸免冠照片10张以上(有很多表格和证件都需要,临时准备会很麻烦)
6、填写《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 (有些学校不一定有)
7、于限定日期之前寄出《调查表》(可选,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8、准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材料(可选,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9、将新生个人档案寄至招办(若不便邮寄则须随身携带)
10、浏览“新生入学系统”并点击“新生报到信息采集”链接认真填写
11、进行新生奖学金的网上申请,同时准备相应的书面材料(可选)
12、将学费(数额后面有详细说明)存入银行卡,注意保留存款单据
13、准备行李、车票、现金等(后面有详细说明)
14、准备以前接种过的疫苗证明(找的到的同学尽量带吧,不过应该很多人都找不到了。。。)
15、若自带床上用品(而不是选择学校统一代购的,部分学校是要自己买的),需准备好相关物品,部分学校也要自带的先调查清楚哦
16、在学宿中心网站查询住宿信息及学号等
17、准备台式/笔记本电脑(慎重选,校方不推荐选,而且有些学校不让带,不过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还是都会在大一就配备吧,如果学校允许的话)
18、过一个丰富的暑假,注意锻炼
二、物品准备
*这部分关于生活物品的内容可能多少有些遗漏,请大家不要全部以此列表为准,注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推荐一种方法:从早上起来到晚上睡觉,看看自己都用到了什么,这些东西到大学一样会用。
1、录取通知书(必备!)
3、户口迁移证(需要转户口的同学)
4、证件照十张多(办很多卡和证件、档案的时候都需要,也可去学校后临时照,但很麻烦)
5、转团、党组织关系相关文件(可选)
6、高考准考证、成绩证(带上也不一定有用,没有的话就别带了,可选)
7、《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如果不是提前寄出的)
8、自己的档案(如果之前没有寄出则须随身携带,一定注意,小心丢失)
9、疫苗接种证明(找得到就带吧)
10、车票/飞机票等(可选)
11、行李箱等上面用的锁(防止路上遭遇《天下无贼》剧情,可选)
12、手机,充电器,电话卡(最后一个是以防万一的,手机那些都可选)
13、伞(可选)
14、手电(可选,路上用)
15、水,干粮(可选,路上吃)
16、现金,银行卡(必备!数额后面有详细说明,注意计算上路上可能用的)
17、家乡土特产(这个是学长推荐的……迅速拉近同学关系用,可选)
18、卫生纸,湿纸巾,洗漱用品(路上用,到学校可以买,可选)
19、常用药品(可选)
20、外衣、内衣、睡衣、裤子、裙子、袜子、鞋(根据自己情况带)
21、各种学习用品,各种私人物品
22、床上用品(如果学校没有统一代购的床上用品的话,可选)
23、笔记本电脑(不推荐,部分学校大一不允许携带)
*以下物品推荐到学校后再购买,均为可选项
24、雨衣(需要骑自行车的同学必须准备)
27、太阳镜(可以看情况考虑)
29、洗衣粉、肥皂
30、洗漱用品
31、餐具,暖壶
34、凉席(视当地气温而定)
35、泳衣,泳帽,泳镜(很多学校都把游泳作为必修课的)
36、一些电子产品(北京等地可能便宜些)
37、各种盆(洗衣用、澡堂用、洗脸用、洗脚用等等),澡堂装衣服的小筐
38、应急灯(用于对抗熄灯制度,不推荐校内买,据传质量比较悲剧)
三、钱款准备
1、银行卡部分
1)学费: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
2)住宿费:
一般分不同档次
3)卧具费(如果有学校代购的):
开学前存入银行卡(要看清楚转帐所需要的手续费,一般在扣除全部钱后最好还要剩下10元以上,防止被注销或收取更高费用。不同银行之间也可以转帐的,手续费等问题要询问清楚)
2、现金部分
1)车费(各人情况不一)
2)餐费(路上的,情况不一)
3)新生人身保险(自愿参加,一般学校支付一半)
4)饭卡(报到当天缴费办理)
5)澡卡(需要在公共澡堂洗澡的学校)
6)入学体检
7)接种疫苗
8)家长食宿(情况不一)
9)生活费(普遍情况)
500-1000元/月
总计报到前后需现金400元左右(不考虑路费、路上餐费、家长食宿、疫苗接种还有种种开学后购买的生活用品),可以考虑携带现金或银行卡(一般大学校园内及校园周边ATM机储量充足)
2014大学生开学必备物品
随着准大学生们开学时间临近,家长们忙着帮孩子置办上学的“行囊”,都应该装些啥让很多家长和首次出远门的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最近,网络上又疯传一些罗列着数百件的“大一新生必备物品清单”,这让许多准大学生的家长更加疑惑:难道真的要开着卡车送孩子上学?
大一新生的开学行囊,看似简单的一些物品集合,其实囊括了太多家长的关爱:带少了担心孩子缺这少那,带多了又担心路上会不会累着孩子。而在这个行囊的准备过程中,有哪些误区?需要掌握的原则、经济实用的置办策略有哪些?
将要去外地上学的大一新生的孩子们和家长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开学装备了。
事无巨细型:恨不得武装到牙齿
目的地:江西
行囊准备重点:无重点
“这是她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上学,当然不放心,尽可能地把一些生活用品带齐了,省得到那儿着急用却人生地不熟不知去哪儿买。”钟女士的女儿小蕾考上了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自从女儿接到通知书,她几乎每次逛超市都念叨着哪些东西要买给女儿带着。小蕾向记者抱怨:“妈妈太唠叨,家里东西都堆了一堆,像要搬家一样。”
夏装秋装冬装,衣服塞了一大箱,光袜子就准备了二十多双:丝袜一打、纯棉的运动袜5双、冬天穿的毛绒袜5双;感冒药、肠胃药、消炎药等常备药品装了一大盒;凉席、坐垫、小毯子鼓囊囊的一大包;洗面奶、洗衣液、平时爱吃的零食……小蕾告诉记者,现在距离开学还有一个多月,但妈妈几乎每天都会规整一下为她准备的行李。
为了装这些物品,已经买了两个大号拉杆箱了,现在看来还是不够用,妈妈还动用了真空压缩袋等一切必要的工具,这让送小蕾入学的爸爸黄先生也颇感为难:“坐火车要30多个小时,还得中转,这些行李咋带真是一大难题。”
简约实用型:担心东北冷,先买两件羽绒服备着
目的地:吉林
行囊准备重点:羽绒服、银行卡
李帅超,是老家在河南许昌的小伙子,考上了吉林化工学院。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他时,他对开学来吉林该带些什么还没有规划和打算。不过他说,家人已经准备了两件新羽绒服,这占据了拉杆箱很大的一块位置。
“一提到东北,首先感觉就是冷,我感觉开学是9月份了,不该带短袖了,但冬装要带。”李帅超说。记者提醒他,距离冬天还有几个月,为什么不考虑到这儿买?小伙子的理由听起来也有些道理:“我家这边正是反季销售,会便宜些。”
“我加了学校的新生群,里面一些学长向大家介绍经验。比如,学长们提醒说,第一学期的花费要相对多些,需要多准备。因为除了学费,可能会涉及杂费等,会比其他学期多两三千元左右的开销。”李帅超说。
李帅超还听说,学校给每个新生准备了一张建行卡,可以存学费。而他本人考虑到自己家比较偏远,该行的网点少,而父母习惯用邮政储蓄银行的账户,所以,他打算再办一张邮政储蓄银行的卡,方便父母给他邮寄生活费、学费。
时尚另类型:大件儿必带,生活用品让位
目的地:北京
行囊准备重点:电脑、专业相机、竞赛书籍、银行卡
张瀚文,长春十一高毕业,以竞赛生的身份被清华数学物理基础科学院录取。因为8月15日就要开学了,相比其他一些同学来说,这个开学时间要早些,这几天他已经开始准备行李了。
考虑到坐飞机,行装要尽量轻便,张瀚文做了一些“加减法”。因为此前有过两次远途自助游的经验,在行囊的准备上,张瀚文很有主见。
“网上那些入学必备清单,写了一大堆,但指导意义太差。比如很多生活类用品不必提前准备,床上用品、生活用品到时去趟超市就能买到,况且瓶瓶罐罐的洗漱用品过机场安检都难。”张瀚文的打算是,简单带几件当季的换洗衣服,秋天穿的厚外套再带两件,冬装暂时不带,因为要腾出空间给自己的必带物品让位:笔记本电脑、专业相机和三脚架、几本物理竞赛书籍。
另外,除了学校指定的中国银行卡外,父母在用建行卡,而跨行汇款手续费较高,他打算另办一张建行卡以方便接收汇款。
因为每个学生的目的地不同,个人家庭情况也有差异,所以,在入学行囊的准备方面,确实没有统一标准,不过,我们可以掌握一个大原则:不能太简、该带的忘了带;也不能太繁,事无巨细的行囊徒增旅程负担,而且未必能派上用场。尤其值得考虑的是,哪些物品是很容易被你忽略的行囊“必备品”?
证件带全证件照多带点
从几个行囊样本中可以发现,无论行囊繁简,很多新生及家长都不会把证件材料这一项作为行囊准备的重点。而据吉林工商学院会计分院学工办副主任周万东老师介绍,生活用品等一些“软件”是可以视路途等具体情况繁简自定的,但证件材料这些“硬件”是新生开学必带的东西。一般情况下,新生入学需要的证件材料主要有:录取通知书、身份证、户口迁移证、党团关系转出材料等。除此以外,家庭条件困难的同学,需要带上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特困证明等,其他像驾驶证、钢琴等级证书等一些重要证件、证书等,尽量也是能带就带上,这些或许能在学校参加社团活动或者社会实践活动中派上用场。
“最好把身份证、录取通知书等一些报到当天需要用到的证件放在一个小袋子里,方便随时取用,而其他一些暂时用不上又非常重要的证件放在压箱底的地方,避免放在一起一旦丢失损失惨重。”将上大二的肖同学建议新生,最好多准备几版一寸、两寸证件照,以备不时之需。因为刚入学难免要填写各种申请表、申办各种证件等。
带上“不可替代的”
“行囊里装的衣服、生活用品等,大多是‘可替代’的,但有些东西则是‘不可替代’的,才是行囊‘必备品’。”在长春读大学、目前已经毕业工作的王女士,谈起当年的入学行囊时说。
“多年过去了,只有它一直陪伴我。”在王女士家里,记者看到窗台上的两盆仙人球。“这是当年离家来长春念书时,妈妈特意从家里的花盆里分的,还用家乡的土为我栽上。”王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当时妈妈没说什么,但她能体会母亲的期盼:像这颗仙人球一样,离开了家也能顽强而独立地成长。希望自己的切身体会,能给新生家长们一些借鉴:看看身边,是否有一两样对你有特殊价值的,把它装进行囊吧。
带上家乡的“味道”
除了必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外,家乡特产可以适当带些,这是很多过来人给出的建议。“宿舍里都是天南海北来的新面孔,想快速跟同学打成一片,有时候还得借助一点小‘桥梁’。”在上海某私企做总经理助理的李姝,在校时是团支书、学生会骨干。在同学的印象中,她是一个开朗热心、非常有人缘的人。
李姝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当时刚上学时大包小裹的没少带,就连妈妈自制的辣酱、小咸菜也都带了好几瓶。另外还带了不少松子、松塔。李姝说,适当带些家乡特产,既能让自己随时尝到家乡的味道,也是一个跟同学沟通感情的好方式。
电子产品能少则少
“提倡极简的行囊,轻装上阵。”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东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孔凡哲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家长只需给孩子准备一些当下能用得着又方便携带的生活用品。对于现在很多大一新生入学必带的手机、电脑等,孔凡哲也有看法。
“第一学期尤其不适合自带电脑。因为这个阶段很多是基础课程的学习,电脑并非学习必备品,尤其对于一些自制力较差的新生,入学沉迷网络游戏,第一学期过后多门挂科导致退学。”孔凡哲说,孩子的入学行囊里,涉及时下流行的主要用于业余休闲的电子产品尽量少准备。毕竟这些孩子刚度过了中学阶段的强制性高压管束,正处于迈向独立生活的转折点,一下子在高端消费品上给予松绑,很大程度上是家长不经意的“添乱”行为。
入学行囊是邮寄还是自带?重量不同,成本也不一样,要看清楚再定夺。另外,入学后用银行卡的方式也很重要。怎样选择用钱方式最划算呢?现金还是银行卡?选择哪家银行卡更方便更省钱?这方面也得做好比对功课。
邮寄还是自带算好成本
必备物品确定之后,涉及行囊怎么装、怎么带的问题。比如,不同运送行囊的方式,其成本也是有账可算的。选择对了,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省钱呢。
我们不妨来举个例子。按照民航规定,随身携带物品的重量,每位旅客以5公斤为限。持经济舱票的旅客,每人只能随身携带一件物品。持成人票的旅客,每位免费行李额为:经济舱20公斤。旅客对超过免费行李额的行李应支付逾重行李费率以每公斤按经济舱票价的1.5%计算。比如,长春至北京的单程机票价格按1000元左右计算,逾重行李费为每公斤15元。如果逾重行李为20公斤的话,那么将被多收取300元。
如果这20公斤逾重行李通过快递邮寄到北京的话,费用大约60元(减免首重费的情况下),要比飞机逾重费用少花240元左右。
尽量选择费用低的银行卡
“尽量选择办卡、用卡费用更低的银行,并兼顾便利性原则。”浦发银行长春分行西安大路支行副行长、浦发银行总行财富专家顾问刘禹建议学生家长,比如现在办张银行卡,有些银行会涉及工本费5元,年费10元,短信提醒费2元/月(一年24元)。仅这些加在一起,一年的费用就要多花三四十元。所以,应尽量选择无工本费、年费的银行开卡。考虑到异地存取款、汇款手续费更省的要求,在选择银行卡时,建议首选中小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办卡。通常这些银行与大银行相比,在同行异地存取款、异地汇款手续费上价格更低,甚至有些完全免费。不过,选择这些银行办卡也有一定的弊端,即网点不如大银行多。所以,如果家乡所在地确实没有方便的存款(汇款)网点支持,也不能强求。
网银同名转账监控用卡情况
在确定银行卡之后,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孩子来说,家长可以一次性提供整个学期的费用,这样也能比多次汇划更省钱。而对于更多的大学生来说,家长还是很担心其冲动消费、大手大脚。所以,按大学所在地的正常生活水平定期往孩子卡里汇钱才是正确的选择。比如,如果家长是某家银行的VIP客户,可利用这一条件享受到异地取款免费等优惠待遇的话,最省钱。此外,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开通网银定期互转功能,在家长的名字下办理两张银行卡,比如设定每月1日,从A卡转到B卡上2000元。这样做,一方面可省手续费,另一方面,可通过网银交易记录远程监控到孩子用卡情况。
消费取现两张卡搞定
除上述窍门外,理财专业人士表示,对于那些到大城市就读的学生来说,通常当地都具备比较发达的用卡网络,所以从理论上而言,可选择在家乡办卡,异地尽可能直接刷卡消费方式(包括超市购物、书店买书等均可直接刷卡),这样是没有手续费的。同时,考虑到现金使用的要求,可在开学时携带一部分现金,在学校当地再办一张卡存入进去,随用随取也不用花手续费。不过,值得提醒的是,这种做法的灵活性相对较差,用这两张卡接受汇款的话,取用仍会涉及手续费;同时也不太适合现金使用量较大的学生,毕竟携带大额现金到校存在安全性问题。
问问经济学
准备行囊用好“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剃刀定律又称“奥康的剃刀”。该定律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即主张“思维经济原则”。该原理亦被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看似简单的入学行囊准备,其实往往会因为被学生家长们的过度担心和紧张而被搞复杂了。在为孩子准备行囊时,我们不妨用上一把“奥卡姆剃刀”:避繁逐简,以简御繁。
“孩子成长慢,更多是家长的问题,一些行为无形中限制了孩子能力的发展,而不是孩子没有能力。”吉林省仁爱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申仁淑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建议,在为孩子准备行囊时候,家长应该担当的是做好辅助工作,先分清当下最紧要、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为他提供这方面的必要帮助。有时候,家长无需操心太多,孩子反而成长更快,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文/网络)
各年代高校开学大学新生装备大比拼
高校开学在即,一些外地新生陆续前来报道,本地新生也陆续启程前往他们的新学校。在他们的行囊中,水瓶、洗刷用具等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苹果手机、电脑、电子设备、银行卡等,记者调查显示有新生上学预算超4万。
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学家谭刚强表示,通过各个年代高校新生的行囊,可以发现我们的时代在变,消费在变,观念也在变,但同学们还是应该量力而行,无需攀比。
相机电脑等装备一应俱全
昨日,家住渝北区龙湖水晶郦城的李竟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儿子今年要去南京念大学,开出了一张预算单,李先生初步算了一下,这张预算单已经超过4万元了。
“几个电子设备都要换新的。”李先生给记者列举了一下账单:最新款手机近5000元、近1万元的电脑,8000多元的相机、2000元左右的手表,2700元的MP3,1000多元的衣服、他和儿子去学校的机票钱1500元左右、5000元左右的学费、前期零花钱和生活费5000元。
连日来,记者加入了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几所大学的新生群,记者发现,许多新生都愿意在学校附近就近购买入学装备。西南政法大学的新生张伟告诉记者,他的装备很简单,除了随身携带的衣物,就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数码相机和手机。“其它东西能在这边买就不用背过来了。”张伟表示,一些生活用品从家里带过来太麻烦了,还是就近买比较方便。
记者调查发现,在高校新生的行囊中,数码产品已成为很多学生的必备品,但生活用品和衣物等正渐行渐远。
手机成多数学生的必备品
现在的新生入学会带哪些装备?到底要花多少钱?昨日,大渝网进行了一项调查,截至昨晚8点40分,40%的学生花费控制在5000元以内,但是花费过万的也不少,共有36.47%的学生开学花费过万。
此外,在入学装备的多项选择中,手机成为绝大多数新生必备的物品,其余数码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也成为很多学生要携带的装备。
生活费大部分用来买书
姓名:王朝显
入学时间:1983年进入重庆大学
携带物品:生活用品、衣服和书
入学花费:100元左右
各年代高校开学大学新生装备大比拼
入学消费应量力而行
谈起自己刚进入大学的时光,王朝显的记忆既清晰又模糊,他入学时刚恢复高考没多久,大学生不算多,当时学校都没有收他们的学费和住宿费。“我家当时住在大石坝,去沙坪坝都是靠坐轮渡。”王朝显告诉记者,他大一进校时主要就是带了一些生活用品、衣服和书本。
王朝显告诉记者,那时候上学学费住宿费全免,生活费一个月大概30块钱左右。“那时食堂的菜几分钱一份,剩下的钱基本上用来买书了。”王朝显说,因为那时刚恢复高考没多久,大家对知识的渴望非常强烈,大家都爱看书。“我记得大家喜欢看一些人物传记和丛书,比如当时《走向未来》丛书就是比较火的。”
80年代是学习型消费年代,那时候整个社会背景比较朴素,同学间也很少会出现攀比的情况,所以他们更看重学习本身,即使有多的零花钱也都是用来买书。
随身听是入学的最大花费
姓名:陈春
入学时间:1996年进入西南农业大学
携带物品:寻呼机、随身听、生活用品等
入学花费:4300元左右
各年代高校开学大学新生装备大比拼
入学消费应量力而行
“我们那时候最流行的东西是寻呼机。”陈春告诉记者,他当时进入大学前就花了300元左右买了一款摩托罗拉的寻呼机,这也是他爸爸妈妈平时联系他的主要方式,一般家里有事就打寻呼机,然后陈春再用公用电话给他们回过去。那时候被子、脸盆、毛巾这些生活用品就是自己花钱买,所以这也占了入学消费的一部分。
陈春表示,那时候他们还流行随身听,谁要是揣着随身听、戴上耳机在校园里走一圈,绝对能吸引众人的眼光,他当时也花1000多元买了一款随身听,算是很大的一笔消费了。
90年代是时尚型消费年代,随着社会变革向前推进,社会也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一些家庭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孩子们也开始有补偿性和自主性的消费,加之电子产品的出现,让他们的消费呈多元化发展。
数码产品成入学主要花销
姓名:邓佳琪
入学时间:2005年进入重庆工商大学
携带物品:手机、台式电脑、MP3、衣服等
入学花费:14800元左右
各年代高校开学大学新生装备大比拼
入学消费应量力而行
“除了手机,电脑就是最大的一项支出了。”邓佳琪昨日告诉记者,那时候大学生几乎人人都有手机,台式电脑是她要求父母买的。她很喜欢听歌,所以当时买了一个新款的MP3,加上高中学习也很少买衣服,高考结束后到进入大学前的暑假,她也买了差不多1000元的衣服。
因为离家比较近,邓佳琪的生活用品基本都从家里带过去,所以没花什么钱。“当时想着要是没钱了也可以随时回家。”邓佳琪称,所以她当时身上带的现金也不多,刚好够花就行。
00年代是张扬型消费年代,这个年代上大学的孩子更看重自我本身,他们想要释放和张扬个性,加之当时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发展,使得可以消费的产品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电子产品的普及,让孩子们入学的花销也越来越多。
生活用品到了重庆再买
姓名:卢娇
入学时间:2011年进入重庆交通大学
携带物品: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
入学花费:30200元左右
“我觉得我买的东西也不算太多。”家住西安的卢娇告诉记者,手机和电脑都是新换的。“爸爸也喜欢摄影,数码相机是他送我的大学礼物”。
让人稍感意外的是,虽然家不在重庆,卢娇并没有带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这些东西都是到了重庆以后才买的。“我觉得这些东西如果都从家里带过来就太累了,还不如采取就近原则。”
卢娇表示,当时趁着商场打折买了夏装和秋装,所以花了较多的钱,其它的花费其实和很多同学差不多,生活费也基本是现在的平均水平。
10年代是玩酷型消费年代,这个年代有许多孩子抱有虚荣心和炫耀性,同时又想遮掩自己内心的脆弱和自卑,家长的关怀过度也滋长了他们的狂妄气质,想要通过追求潮流和玩酷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
入学消费应量力而行
前段时间,网上一条大学新生开学要“苹果三件套”气哭母亲的微博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也引发了很多人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讨论。
对于大学生新生入学的消费问题,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学家谭刚强表示,大学新生每个年代入学都会购置装备,但无论哪个年代购置装备都应量力而行,只要能够保证入学的基本要求,就没必要为了消费而去浪费,也不要盲目攀比。
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应该给予多方位的指导,让他们明白生活、生存和生命的路该如何行走,让他们学会体谅父母,对亲情感恩和回报社会,而不是无限制的索取,甚至因为索取不成而乱发脾气。
孩子也应该多为父母考虑,从自身家庭条件出发,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和他人攀比,要明白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靠手机或电脑有多好,而更多的是靠内涵,多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内在赢得他人的喜爱和尊重。最新发布的日志散文网推荐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入学装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