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bim技能等级考试技能大奖几年一次

中华技能大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格式 文档名称 用户评分 浏览量 下载量1997年度“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简介
 来源:光明日报 (上排左起) 左立雄 汪祖武 孙宝源 张俊卿 何江波
左立雄,男,38岁,中专文化程度,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贵溪冶炼厂技师。他练就了管道“一摸准”的“绝技”,在1994年车间岗位技术比武中,蒙眼确认抽点的54条冷却水管道,准确率达100%。自1994年以来,先后检出设备故障74起,其中重大故障15起,为工厂避免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万元。五年中提出合理化建议173条,被车间采用实施的有157条,解决了实际生产中的难题83个。汪祖武,男,50岁,小学文化程度,云南玉溪红塔集团卷烟厂高级技师。自1992年以来,他负责的GDX系列包装机组的大、中修等项目连连中奖,曾荣获企业科技进步特等奖一次、一等奖五次、二等奖二次。多次被评为厂生产标兵,省烟草专卖局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1年在烟草业首批晋升为高级技师。孙宝源,男,52岁,初中文化程度,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兰州铀浓缩厂高级技师。先后参加完成了级联重大工艺操作上百次、重大技术革新改造十几次;编写级联生产转换方案一百多份,绘制各类工艺线路图、部编工人培训教材附图约两百份;先后获得厂级科研技术成果35项,厂级QC成果11项,局级QC成果一项,省级QC成果二项;多项成果获国防科工委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和四等奖以及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张俊卿,男,51岁,中专文化程度,郑州铁路局郑州机务段技师。至今为止,他牵引客车888趟无违章,安全运行143万公里无任何责任事故,防止各种行车事故1260多件,其中防止险性事故162件,防止重大、特大事故28件。连续20年被机务段评为节约标兵,为国家节约资金345.12万元。1996年获铁道部“全路十佳机车司机”等光荣称号。何江波,男,34岁,大专文化程度,湖南省永州水文资源勘测局道县水文站技师。在1992年全国首届水文勘测工技术大赛中以两个单项第一、总分第一的好成绩技压群芳,被水利部、劳动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联合授予“全国水文勘测工技术能手”光荣称号;同年湖南省劳动厅、团省委又分别授予他“湖南省技术能手”、“青年岗位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左成玉,男,33岁,高中文化程度,大庆石化总厂化工一厂技师。他在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压缩机流量最佳控制”和“增大机组循环量”等操作方法,确保了乙烯装置“四大机组”的安、稳、长运行。十几年来,共避免事故30多起,为企业挽回近万元的经济损失,被职工誉为事故的“克星”、装置的“活流程”。1996年被团中央、国家劳动部、经贸委联合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997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汪贵全,男,51岁,中专文化程度,南京熊猫电子集团公司技师。在开发900MHZ手机、实现54厘米彩电模具的国产化上作出了贡献,为国家节约了大笔外汇。他亲自进行的C54P10、C54P4等彩电两侧音柱网罩的模具设计,为公司节约成本近280万元。1996年获公司“十佳先进生产者”、电子部“电子行业技术能手”和劳动部“全国技术能手”等光荣称号。王孝连,男,49岁,大专文化程度,山东临沂汽车运输总公司高级技师。在长期的驾驶修理工作中,始终对技术精益求精,现已安全行驶145万公里,节油3.6万升。1992年在山东第三届技术工人大赛中,以“汽车理论”、“零部件检验”和“汽车模拟复杂道路驾驶”三项考试总分最高的优异成绩夺得全省汽车驾驶技术比赛第一名,荣获“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赵仁良,男,49岁,初中文化程度,上海锦江集团和平饭店高级技师。擅长烹饪广系菜肴,练就刀功和食品雕刻等技术绝招,多次在国内外重大烹饪比赛中获奖。在第二届全国烹饪比赛中一举夺得热菜单项金牌和其它三项金质奖,并获“全国三项全能奖杯”;在罗马尼亚国家旅游部举办的食品节上荣获厨师长级烹饪比赛第一名金质奖,并被评为最佳烹饪师;在加拿大第三十八届北美地区颁奖年会上被誉为超级烹饪明星;美国优质服务科技学会授予他“世界最佳厨师奖”。樊水玉,女,39岁,中专文化程度,上海佳博药业经营公司强华国药号技师。是年上海市中药零售系统业务操作技术比赛五项全能冠军获得者,并连续多年获上海市“技术操作能手”、“三学状元”、“服务明星”等光荣称号。配方、算方、认药的基本功和中药筛、簸、摊、倒格斗等技术上功夫过硬。她掌握了水泛丸和摊小膏技艺,使该技术避免了濒临失传的危险。(本报实习生张玉玲整理照片为新华社发)
一周图片排行榜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陈培永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祝黄河
  抗联精神通过《义勇军进行曲》升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核心价值;抗联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民族志节精神,体现了民族气节的崇高风貌;抗联精神是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体现  着眼“一带一路”文化建设,要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研究上,更要看重当代学者的文化视角和研究成果。
光明网版权所有本站信息:
“年度大奖”走向更完善技能大奖通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技能大奖通知
上传于||文档简介
&&人​是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第七届(2004年)中华技能大奖获奖人 - 张素丽
第七届(2004年)中华技能大奖获奖人 - 张素丽
张素丽(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推荐) 女 32 岁 群众 汉族
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洛阳机车厂机修钳工技师
&&&&张素丽是中国南车集团洛阳机车厂的机修钳工技师。 1992 年从洛阳机车厂技工学校毕业入厂。多年来,她凭着坚韧的拼劲、娴熟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感,干一行、爱一行,年年出色地完成生产、工作任务。先后被评为车间先进生产者、工厂技术能手,聘为青工技师。 1991 年参加全国厂际技工学校钳工操作技能竞赛获女子组第二名。 1994 年参加原中车公司中南片钳工技能竞赛获高级组第一名。 2003 年参加中国南车集团公司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获钳工第一名,获 & 中国南车集团技术标兵 & 称号,同年被劳动保障部授予 & 全国技术能手 & 荣誉称号。 2004 年 1 月,评为洛阳市 & 张玮式职工 & 。 2004 年 4 月,评为中国南车集团 & 十大杰出青年 & 。
&&&&一、扎实打基础,勤奋练巧手。 14 年前,她考入了洛阳机车厂技工学校内燃机车钳工专业。三年技校学习中,她求知若渴,勤奋刻苦,练锯割、练锉削、练打手锤,一个十几岁女孩的手上布满了茧子、血泡,学习成绩一路领先。在 1991 年全国厂际技校技术比赛中获得第二名,毕业时荣获钳工高级工证书。
&&&&进厂工作后,刚开始张素丽担任的是钳工划线工作,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她干起活来得心应手,一件件带着准确、清晰线条的工件交到下道工序,既给同事们留下方便,又为车间完成生产任务创造了条件。经过几年生产实践的锻炼,她的钳工技术进一步提升,实际经验也不断积累。后来,因工作需要她被调到金工车间担任模具工作。模具钳工,主要是手工作业,要求识图能力强,技术水平高。从模柄到底板,每一个组件都需细心分析,弄清它们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新的工作和挑战,给张素丽增加了奋进动力和乐趣。她一方面借来技术书籍充实头脑,一方面请有经验的同志规范自己的作业程序,从简单的落料、压型开始,到落料冲孔模再到跳步模和薄壁拉延模的制作,总是在干中学、学中干,仔细认真,活越干越精巧。 1994 年经工厂选拔推荐参加中南片技术竞赛,获得钳工高级组第一名,被晋升为当时工厂最年轻的钳工青工技师。
&&&&二、树立责任感,岗位做贡献。随着铁路运输工业的发展,厂修机车迅速换代。在每一新型机车的试修中,工装、模具要先行,东风 4 型内燃机车和韶山 3 型电力机车的试修,都需要多种模具,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张素丽知道这些新车型的试修成功将会推动工厂的发展,每个职工都应拿出自己的本领,为它们的早日试修成功尽心尽力,一股责任感油然而生。于是,每当车间领回任务时,她总是抢干结够复杂、技术要求高的模具。为保证工期进度,确保产品质量,放弃节假日休息,坚持在生产岗位,对每一套模具都做到精益求精。高质量地完成了车间交给的多种机车产品模具制作任务。近两年来,完成模具 200 余件套,其中仅东风 4 机车侧窗叶片成型模由外购转厂制创造年产值 30 多万元。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车间的社会产品日益增多,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GE 产品和北方玻璃公司设备的生产中,张素丽都担当了重要任务。 GE 产品中的空气干燥器支架,一件活干下来,共需要钻、焊、铣等六套模具,其中有一项技术要求 A 面的面轮廓度为 0.30mm, 粗糙度要求也较细,对于组焊件来说,仅焊后变形就超过要求,但工件结构所限,无法先焊后铣或磨,只有组焊一条路,她向技术人员提出改进意见,帮助焊工调整焊接顺序,经过一次次的调试、改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工件所有尺寸全部通过了三座标的检测。此项目获工厂科技二等奖。垫片是北玻设备中的小零件,制作垫片用的冲孔落料连续模,是一个直径不到 30 毫米圆垫,上面有一个中心孔,两个长圆缺口,但制作中仅跳步冲裁就需要 4 次完成。张素丽一丝不苟、精心制作成功,受到用户称赞, & 竟有如此巧匠 & 。她参与制作玻璃设备 30 多套,部分设备出口到伊朗、韩国、英国。
&&&&三、立下事业心,征途满圆春。张素丽钳工技术有了名气,工厂重视,职工称赞,同时面对很多企业高薪聘用技术人才的情况,一些好心人主张她到南方那些能挣大钱的企业发展自己。听到这些话,她只是淡淡一笑。张素丽热爱自己的工厂和事业,没动过一丝一毫 & 跳槽 & 的念头,冬月的严寒和夏日的酷热一次次轮换过去,她仍然坚守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为工厂的发展发出光和热。一边做好自己手中的活,一边帮助工段长带好其他同志学技术,从讲解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的方法步骤,认认真真,孜孜不倦,直到他们掌握为止。就连在参加中国南车集团职业技能竞赛前的厂内选拔培训中,她也总是与同伴们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帮他人练习培训要求的内容。
&&&&张素丽是个多面手,曾学习过线切割的精确编程,在担当该设备操作的同志歇假后,她便同时担负起这项工作,且带了一名新的操作工,教她熟练掌握 CAD 制图,了解模具的流程。车间的设备维修人员少,她常常帮着维修调整设备。工作中,她从来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她还熟悉普通机床的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象这些额外的工作已无法用经济效益来衡量。
&&&&张素丽走向成功之路,母校以她为榜样鼓励在校学生学知识,工厂以她的精神引导职工学技术,家人以她的勤奋鞭策其他成员做事业,她的事迹登上了《中国南车》报。然而,张素丽对自己没有满足,总觉得对工厂的回报还少。更深知自己的业务知识很有限,职业技能也只是一技之长,要适应机车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还需不懈努力,特别要抓紧时间对专业理论进行系统学习,以实现自己为工厂做更大贡献的愿望创造条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