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神州股侠路雷新浪博客630号做什么地图

请问哪位大侠能提供贵大西校区(甲秀南路旁)的校内地图?谢谢!_贵州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9,733贴子:
请问哪位大侠能提供贵大西校区(甲秀南路旁)的校内地图?谢谢!收藏
请问哪位大侠能提供贵大西校区(甲秀南路旁)的校内地图?谢谢!最好标注东楼的位置,感谢!
订贵州大学上携程,服务有保障免费预订,到店付款,住店送100元消费券.
二期工程建设,没去看,哪天看了发给你
群号码: 。外地新生的集聚地,这里有来自各地的新生,妹子多,帅哥多,你值得拥有。
昨晚,我们隔壁班的混混李峰放学的时候在学校门口叫住了我。我以为他要打我,没想到他拿出一部白色的手机,说回家让我爸给他修修。一听他说这个,我赶紧解释说峰哥我爸就是给人家贴膜和卖些小配件,他不会修手机啊。听见我的话李峰立马就不高兴了,他抬脚就踹在了我的肚子上,等我爬起来他吧手机递给我说:‘明天要是手机还没修好,后果你知道。“他瞪了我一眼就带着俩学生走了,我捂着肚子又蹲了下去。过了好久,刚准备站起来走人,我突然听见滴的一声,一看是李峰的手机来短信了。好奇的,我一打开就看见一行字:老公,你在干吗啊,人家好想你啊。我先是一愣,但一看发短信的号码被李峰备注着:晚上骑的,立马就想了起来。这个给他发短信的,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我们学校里挺漂亮的一个女的,也是我们高一的,不过没有和我或者李峰同班。这女的,在我们学校高一出了名的不要脸,前几天我听说李峰把她喊出去一起玩,给她买了点吃的就直接拉到学校宿舍里给上了。想想这个女的,我的心突然砰砰的跳了起来。我看了眼周围没人,蹲在那里装着胆子给她回了一条说:“草,我能在干吗啊,我在想你呢,我想睡你啊。”发完,我心里砰砰跳的快的不行。长这么大我第一次跟一个女的说这种话,紧张的手心里都捏了一把汗。把短信发完,我立马就后悔了。我怕我这段话会让李峰这个骚女朋友生气,当下我吓得赶紧从地上站起来,看看周围没人就往家里走。在路上的时候,我刚准备把短信记录删掉的时候,短信又来了。我一看,短信还是李峰的女朋友发的,内容是:“想睡人家你就来啊,人家在家里等着你啊。我爸妈今天都不在家呢,人家刚洗完澡躺床上呢,衣服全洗了都没衣服换呢。”PS:想看全本小说的,搜索未信号 : 【nnn644】关注之后,回复 ”看书“ 。即可获得本书全本链接。
登录百度帐号地图看世界地图看世界了解既熟悉又陌生的地理知识,同名公众号 mapsworld。关注专栏铿锵侠 的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pay.zhihu.com\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No.14】夏时制与中国&,&author&:&kengqiangxia&,&content&:&\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本文原创,首发于\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guancha.cn\u002Fkengqiangxia\u002F_400684.shtml\&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观察者网\&\u003E观察者网\u003C\u002Fa\u003E。原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观察者网授权,不得转载。\u003C\u002Fi\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当地时间3月12日,从凌晨2点钟开始,美国大部分地区的时间将正式进入夏时制(夏令时)。北京时间3月26日,欧洲联赛夏时制正式开启,欧洲大部分地区和中国的时差将从7个小时缩短为6个小时!即将在4月开打的欧冠1\u002F4决赛将由此前的03:45变成02:45。\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国也曾经实行夏时制,后来又取消了,这是为什么?\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夏时制\u003C\u002Fb\u003E(Daylight saving time),也称夏令时。简单地说就是在白天较长的夏季,人为拨快钟表,调整作息,早睡早起,以起到提高日光利用效率,减少照明能源消耗,待到适时再拨回钟表,恢复正常时间。它的本质实际上是使人们以“自我欺骗”的方式调整作息时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以北京为例,看一下夏时制带来的影响。如下图,按照北京夏季大约日出早五点、日落约晚七点半的时间,以早七点起床晚十点休息的作息时间来计算,正常时间会需要2.5个小时的照明用电,而如果夏时制调快一小时,我们依然按照早七点起床晚十点休息(实际是早六点起床晚九点休息)则只需1.5个小时的照明用电。夏时制就是这样通过调快时间,使仍然按照原来作息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提前了一个小时睡觉,减少照明能耗。相应的,按照北京冬季大约日出早七点半、日落约晚五点的时间,“冬时制”则不会降低夜间用电时间。这就是实行夏时制的出发点。\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bdfb524aeb0c933e07a9712cac4649b.png\& data-rawwidth=\&756\& data-rawheight=\&572\&\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夏时制和“冬时制”时间示意图\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古代罗马的水动时钟(water clock),已能够根据季节调整时间长短,达到了近似夏时制提高日光利用效率的效果。据记载,现代这个类似的想法最早由美国“各种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84年提出,他在一份信中提到如果人们早睡早起,调整作息,能够减少大量的蜡烛消耗,但这在当时并没有演变成夏时制。\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5c45d5e1d6d06b014e152a35d90229c.png\& data-rawwidth=\&835\& data-rawheight=\&392\&\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本杰明·富兰克林\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1895年,新西兰昆虫学家乔治·亨特(George Hunter)提出夏时制的类似概念,他的本意是为了有空闲时间收集昆虫(生物家的呐喊~),为此他灌了一些paper,但夏时制仍没有开展起来。1907年,英国建筑师威廉·维莱特(William\nWillett)向英国议会提出夏时制的构思,温斯顿·丘吉尔、柯南·道尔等名人都有支持,但议案仍以微弱票数搁置,威廉·维莱特继续在欧洲游说,为推广夏时制永不放弃,直至去世。威廉·维莱特也较为广泛地被认为是夏时制的发明者。\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5a910da91f79c5a22af3f.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11\&\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威廉·维莱特(William Willett)(),以及其日晷形状的纪念碑(图片为公有领域)\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1914年,美国克利夫兰和底特律成为最早实行夏时制的城市。一战的爆发,使得煤炭能源供应紧张,夏时制从此开始真正大范围流行开来。日,德国首次在全国开始实行夏时制,英国等欧洲国家也紧随其后开始实行。\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0937deb692f95bfced9d.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62\&\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蓝色为目前正实行夏时的地区,橙色为曾经实行夏时但目前没有使用的地区,红色为从来没有实行过夏时的地区(作者Paul Eggert,依据CC BY-SA 3.0协议使用)\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目前,欧美国家大多采用夏时制。美国本土大部分地区实行夏时制,2017年的夏时制从3月12日凌晨2点开始,到11月5日凌晨2点结束,拨快一小时,持续近七个月。当地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能够自动调整时间。欧美等国实行夏时制,往往与该国的社会情况、历史传统有很大关系,而不仅仅是为了节约电力。一个有意思的现实是,美国零售业是一直游说政府实行夏时制的。由于美国商店晚上大多关门较早,采用夏时制可以相应的增加销量。夏时制前几年被修改延续到万圣节之后再取消,也为了提高糖果的销量。\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夏时制在中国\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我国所处的纬度,是有实行夏时制的基础的。1919年,我国上海和天津曾实行夏时制,但因当时环境下宣传不够,市民认识不清,效果并不好,只实行了一年即结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术界一直有是否实行夏时制的讨论,但因各方面一直有争议而没有实行。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增长,用电紧张频现,北京乃至全国经常发生停电。1980年-1986年我国一直处于用电紧张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夏时制被重新拿出讨论。日,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召开联席会议,就是否应该实行夏时制缓解用电压力作讨论。同年,赵总理在有关夏时制的来信上批示:“这项建议值得重视,为什么多次议过而不能实行?只迁就习惯恐怕站不住脚。如有充分理由,也应向建议者说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时支持夏时制的有窦莘元,以及时在北京能源学会的谢行健、徐寿波,中央民族学院教授费孝通等人。\u003Cb\u003E窦莘元\u003C\u002Fb\u003E原是国家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自建国前一直研究夏时制,被认为是国内夏时制较早的推动者。按照八十年代电价,对节能效果的估算,每年6个月的夏时制可节约电力人民币3亿元,节约的电力用于工业生产将提高50亿元以上,这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是很可观的。\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4b55fb5ea1f67e8f8869d6edd8eaa92e.png\& data-rawwidth=\&811\& data-rawheight=\&372\&\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C\u002Fi\u003E\u003Ci\u003E年内部刊物《公路交通科技》中的报道\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img src=\&v2-fd87c35baaba4e9a394caa.png\& data-rawwidth=\&547\& data-rawheight=\&166\&\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左图为日《河南日报》头版实行夏时制的公告;右图为1987年发行的夏时制纪念封\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日,北京西单电报大楼在凌晨两点时,将时间拨快到三点,标志着新中国夏时制的正式开始。同年9月14日,凌晨两点时再拨回一小时,本年度夏时制结束。然而到了日,实行了六年的夏时制被取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夏时制是个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的事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夏时制的确可以起到节约电力的作用\u003C\u002Fb\u003E,这是客观事实,但通过夏时制这种方法节约是否得不偿失仍有争议。《中国青年报》在当时刊文指出:“……夏时制实行第一年成绩赫赫,全国节电上百亿度。然而行家一看便知,这一数字是在办公室拍脑袋的结论。实际上,据有关部门对30个城市的2万户居民的调查结果粗略结算:全国最多只节约了六亿度电,与报道数字相差20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夏时制客观上也起到了“\u003Cb\u003E促进人民早睡早起,为四化建设服务\u003C\u002Fb\u003E”的作用,但也相应存在“打乱人体生物钟”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国取消夏时制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n\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首先,低纬度地区是不太适宜实行夏时制的。\u003C\u002Fb\u003E昼夜长短变化不大,而且低纬度地区夏天气温较高,早睡困难,清晨是睡眠最舒适的时间,提前一个小时起床影响休息。我国当时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南方节电效果并不好。另外一个事实是,当1992年全国取消夏时制后,广东根据当地气候,党政机关仍实行夏时制,但干部群众反映不利于办公办事、不利于机关人员安排家庭生活、不利于对外沟通等问题,也被迫于2001年起不再实行夏时制。北方农业区一般参照太阳调整农业活动,也不会太在意时间的调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其次,我国统一时区制是一个原因。\u003C\u002Fb\u003E我国横跨东五区至东九区共5个时区,但全国统一按照东八区时间,西部地区的时间已有一定影响。如果在我国实行夏时制将时间拨快一小时,实际上就是全国执行东九区(135°)时间,而135°经线位于我国的最东边,显然是不符合我国地域辽阔的客观实际。我国实行夏时制时,西部地区反映,提前一个小时起床还要开灯,节能效果并不明显。实行夏时制的美国和曾经实行夏时制的俄罗斯虽同样幅员辽阔,但都不是全国统一时区,避免了相关问题的出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因实行夏时制,也需要对公路运输、民航、电视广播等部门进行调整。\u003C\u002Fb\u003E虽在我国实行夏时制期间,并没有出现事故,但在调度、宣传等方面也增加了一定的额外成本。最初讨论夏时制时,当时的铁道部、广播电视部也是极力反对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92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实行夏时制的通知》中也提到:“我国南北温差大,东西时差大,全国又统一执行北京时间,因此,实行夏时制在西北、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收不到节电效果。而且,实行夏时制也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和铁路运输等行业的工作带来许多不便。根据这种情况,国务院决定,从一九九二年起暂停实行夏时制。”\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c514eb87ca411bf036fafb218d84ab9.png\& data-rawwidth=\&1507\& data-rawheight=\&737\&\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中国附近的时区(作者Hellerick,在其基础上修改,相关国界有误)\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我国选择年实行了夏时制,其实主要因电力能源紧张而起,也基本因电力能源供应缓解而结束。1991年,我国第一座核电站——\u003Cb\u003E秦山核电站\u003C\u002Fb\u003E正式启用。而后我国一系列的水电站、核电站相继建成投产,大大缓解了我国的能源紧张。近几年国内学界有一些人提出我国应该重新恢复实施夏时制,但在国家层面上不再考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按照中国当下的环境,夜生活将越来越丰富。中国不实行夏时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起到节约用电的效果。除了鼓励群众培养自己早睡早起的作息时间,各地方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相应的上班时间,实行弹性工作制。科技的进步,也会降低电器功耗,我国基本已经不需要用夏时制这种成本稍大的方法来达到节约电力能源的目的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u003E话说,以后如果谁聊自己经历过夏时制,对夏时制多深恶痛绝,那才是真暴露年龄的事情~\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参考文献\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宋吉水. 实行夏时制有四益[J].瞭望周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田. 建议停止实行夏时制[J]. 群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祉祐. 希望对实行夏时制再作研究[J]. 群言, +3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路伟. 从‘夏时制的暂停’说开去[J]. 新闻记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广东省决定党政机关办公不再实行夏时制[N].羊城晚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鲍云樵,刘学义,李卫,郎彦文. 建议我国尽快恢复夏时制[J]. 中国能源,-13+37.\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夏叶良. 恢复实施夏时制利国利民[N].新京报,(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专栏,今后也会有更多文章发表在我的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mapworld\&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地图看世界】\&\u003E【地图看世界】\u003C\u002Fa\u003E里。\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70f20a5d4ad191d484289e.png\& data-rawwidth=\&422\& data-rawheight=\&76\&\u003E\u003Cb\u003E再无耻的按照惯例留个二维码\u003C\u002Fb\u003E Θ????Θ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da42a69f80f10bdf9acdd.png\& data-rawwidth=\&1568\& data-rawheight=\&819\&\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本文属独家稿件,首发于观察者网,严禁随意转载。\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1:32:2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8,&likeCount&:20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32:20+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v2-6bffa81fd57d35dcc330e8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8,&likesCount&:208},&&:{&title&:&【No.15】曾母暗沙是我国的最南端吗?&,&author&:&kengqiangxia&,&content&:&\u003Cp\u003E了解中国的四至点几乎是每一名学生在地理课上的必修内容。也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国的最南端位于曾母暗沙。可是,你了解曾母暗沙么?曾母暗沙是中国的最南点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国政府明确宣称拥有曾母暗沙主权,最早应是1935年,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布该礁岛名称为\u003Cb\u003E曾姆滩\u003C\u002Fb\u003E,并宣告拥有此地的主权。最早命名“曾姆滩”的原因,可能来自音译。最早在19世纪,英国海军海图上将此地注记为\u003Cb\u003EJames Shoal\u003C\u002Fb\u003E(詹姆斯暗沙),但其命名原因不详。从命名为“曾母滩”也可以发现,当时中华民国政府对曾母暗沙并不清楚,后来了解到曾母滩其实是不露出水面的暗沙,才于1947年变更其名称为\u003Cb\u003E曾母暗沙\u003C\u002Fb\u003E。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其标准化地名,仍为曾母暗沙。中国渔民称其为沙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在我国公开地图上,标注曾母暗沙不过是近百年的事。在此之前,有很多地图将中国领土最南端标注为西沙群岛的\u003Cb\u003E特里屯岛\u003C\u002Fb\u003E(渔民称螺岛,该岛于1947年命名为西沙中建岛)。主要原因是当时虽然渔民也去南海打渔,但谁也没整体了解南沙群岛的情况,最南边的岛在哪儿也不清楚。\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dc2311df73fff7e034c03.png\& data-rawwidth=\&849\& data-rawheight=\&761\&\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1925年出版的《中华民国地图集》:特里屯岛为我国极南之地\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
直到1933年,法国人占领了南沙的九个岛屿,发生了九小岛事件,这才惊醒了民国政府。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民国政府专门成立了内政部下的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居然真的搞清了南沙诸岛,于\u003Cb\u003E1935年\u003C\u002Fb\u003E4月出版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9fb29b7b5dbcbd1b082bdd1cd3d92a8b.jpg\& data-rawwidth=\&614\& data-rawheight=\&950\&\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1935年的《中国南海各岛屿图》\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
曾母暗沙第一次出现在我国的公开地图中,也是在1935年的《中国南海各岛屿图》中(标为曾母滩)。而曾母暗沙是我国最南端说法的文字记录,最早来源于上海商务印书馆\u003Cb\u003E1947年\u003C\u002Fb\u003E出版的《南海诸岛地理志略》,该书作者是内政部方域司郑资约。这本书也首次明确了中国海疆轮廓。\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c1db5d05c8dad83b8a2.png\& data-rawwidth=\&604\& data-rawheight=\&934\&\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南海诸岛地理志略》中对曾母暗沙的描述\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1984年7月,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实验3号,开展了对曾母暗沙的专题考察,我国这才对曾母暗沙有了详细的了解。开展对曾母暗沙的考察,也由于当时南海问题敏感,只准在海面和水下考察,不准登岛。曾母暗沙最浅处水深也有17.5米,形如纺锤,礁丘脊部呈北北西走向,面积有2.12平方公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c8dad8ac68a.jpg\& data-rawwidth=\&764\& data-rawheight=\&291\&\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曾母暗沙剖面图\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在这次考察中,科学家们不仅对曾母暗沙调查了个底朝天。也对曾母暗沙更南边的两个暗沙——\u003Cb\u003E八仙暗沙\u003C\u002Fb\u003E和\u003Cb\u003E立地暗沙\u003C\u002Fb\u003E,做了详细研究。其实当时科考人员也不太清楚这两个暗沙在不在九段线内(毕竟九段线的坐标都没有公布……),但本着\u003Cb\u003E来都来了\u003C\u002Fb\u003E,就顺带对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也考察了一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c999d6acff9050.gif\& data-rawwidth=\&443\& data-rawheight=\&479\& data-thumbnail=\&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v2-ac999d6acff9050_b.jpg\&\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曾母暗沙,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立地暗沙实际上应是我国的最南端。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实际上已经出现在了国民政府1947年颁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但当时仍旧标注曾母暗沙为最南端,极有可能是当时对暗沙的经纬度没有足够了解,才出现了曾母暗沙定为最南端。我国有相关人士曾上书国家有关部门将我国最南端的说法改为立地暗沙,但未获批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国对这两个暗沙的态度是比较谨慎的。国务院在1982年的国函字280号文《国务院关于南海诸岛地名命名、更名方案的复函》中批复“……二、同意公布、使用和对外提供批准的二百八十七个……上报方案中的\u003Cb\u003E八仙暗沙\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立地暗沙\u003C\u002Fb\u003E、管事滩三个地名暂不公布,也不公开引用和对外提供。……”主要出发点在于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所以不公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有的将上述解释为曾母暗沙包括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的说法,从我国政府的相关文件中是站不住脚的。一般认为曾母暗沙、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是三个互相独立的暗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究竟是不是中国领土,大家不要着急嘛,等到中国有力气的时候,就没有其他国家说话的份了。那啥的道理不懂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be37be6c68b7e7a0c03c6.jpg\& data-rawwidth=\&726\& data-rawheight=\&478\&\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中科院南海所1984年第一次进行南沙科考\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谨以此文,感谢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当年力排众议,坚持申请去南海的那帮科学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嗯,还有民国那帮划线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参考文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广东省地名委员会.《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7.\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黄金森. 南海曾母暗沙点礁的形成和发育[J]. 中国岩溶,-77.\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曾母暗沙——中国南疆综合调查研究报告[M]. 科学出版社, 1987.\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专栏,今后也会有更多文章发表在我的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mapworld\&\u003E【地图看世界】\u003C\u002Fa\u003E里。\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70f20a5d4ad191d484289e.png\& data-rawwidth=\&422\& data-rawheight=\&76\&\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再无耻的按照惯例留个二维码 Θ????Θ\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da42a69f80f10bdf9acdd.png\& data-rawwidth=\&1568\& data-rawheight=\&819\&\u003E\u003Cp\u003E后台回复 \u003Cb\u003E1925地图\u003C\u002Fb\u003E ,可下载本期中提到的1925年《中华民国地图集》电子版。\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2:56:1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58,&likeCount&:43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56:14+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v2-cbe37be6c68b7e7a0c03c6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58,&likesCount&:433},&&:{&title&:&【趣谈01】朝鲜的高层大厦竟然是纸老虎?&,&author&:&kengqiangxia&,&content&:&\u003Cp\u003E随着朝鲜问题的持续发酵,很多来自朝鲜的细节被拿出供大家讨论。比如英国《镜报》指出朝鲜阅兵中出现的导弹是假的,连弹头都没糊好……\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1d2e6d50f8f3f3ba4fbccf5580eeee93.jpg\& data-rawwidth=\&615\& data-rawheight=\&410\&\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f2fe41e79ab9b8103aba4.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18\&\u003E可其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2de74eafca5dc9a982fd1.png\& data-rawwidth=\&697\& data-rawheight=\&441\&\u003E这是苏联萨姆-5防空导弹的特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军事问题,咱们地图看世界专栏聊太多就跑题了。毕竟我们是以地图为话题的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本网民给咱们送素材了,在某推上指出,平壤这些高楼大厦都是舞台道具!\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c8fa5ef4a15b32f81e721ac2d92514f3.png\& data-rawwidth=\&630\& data-rawheight=\&728\&\u003E\u003Cp\u003E像贫保耐三的衣服一样……\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815d98c2d3aeb64781c36.jpg\& data-rawwidth=\&433\& data-rawheight=\&335\&\u003E\u003Cp\u003E仔细看看,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8cad756ad57c247f5fe0c.png\& data-rawwidth=\&1232\& data-rawheight=\&658\&\u003E这高楼还真是挺薄的,不会真是模型用来充门面的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种又高又薄风格的大楼,主要分布在朝鲜平壤的????道路的一段,英文Tongil Street,Tongil就是统一的意思,就是指的统一南韩,俗称统一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测量一下这些“高楼模型”的宽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d9f9afee4af39f6203d04.png\& data-rawwidth=\&1322\& data-rawheight=\&600\&\u003E再比较一下亚洲最大生活社区天通苑房子的宽度。\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b26f2e8eaeb.png\& data-rawwidth=\&1107\& data-rawheight=\&377\&\u003E\u003Cp\u003E可见,其实朝鲜的这些房子,宽度上并不是多么离奇,而只是因为单排且过长的长度,让人误以为是些模型一样的房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高楼模型”主要建造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年朝鲜仿照苏联和中国,开始了第一个七年计划。在这期间,朝鲜经济增长较快,到了延期3年后的1970年,朝鲜全面完成了7年计划的任务。金日成宣布:“朝鲜已光荣地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已从远远落后于现代技术文明的殖民地农业国转变为拥有现代化工业和发达农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是在这期间,平壤城市人口激增,为了安置大量的居民,朝鲜采用装配式建筑,快速兴建了大量城市居住单元。由于建筑模板化,呈现城市建筑的单一、无差别的特点。\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6c997156ecbb386d70fdc.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76\&\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u003C\u002Fi\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这些“高楼模型”分布在道路两侧,而环抱在高楼中央的,多是公园、工厂、学校等低矮建筑物。朝鲜选择这样的建筑布局,或许是为了遮挡低矮建筑?也或许就是朝鲜的建筑布局风格。\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cab319b57eb6dd701bf5d.png\& data-rawwidth=\&1390\& data-rawheight=\&789\&\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dcd24cbcb8b235abfde76c.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3\&\u003E\u003Cimg src=\&v2-e99efdfe25b3c05cafe62bbbe62a7ff0.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640\&\u003E\u003Cimg src=\&v2-3ac5ddaac889c6e09bb1ebc2c7e84b05.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1\&\u003E\u003Cimg src=\&v2-a73e3eeba425fe186fe61bf8.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367\&\u003E\u003Cp\u003E部分摄影作品来自新加坡摄影师Aram Pan\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再无耻的按照惯例留个二维码 Θ????Θ\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1cd539e99e009bacd8c4.png\& data-rawwidth=\&1568\& data-rawheight=\&584\&\u003E&,&updated&:new Date(&T12:17:1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53,&likeCount&:33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17:19+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v2-8cad756ad57c247f5fe0c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53,&likesCount&:335},&&:{&title&:&【No.16】锡金的前生后世,印度又挑起冲突为哪般?&,&author&:&kengqiangxia&,&content&:&\u003Cp\u003E\u003Ci\u003E本文原创,首发于观察者网。原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观察者网授权,不得转载。\n\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6日就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事件回答了记者提问。耿爽说,近日,印度边防人员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过边界线进入中方境内,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在洞朗地区的正常活动。中方已采取相应应对措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方要求印方尊重边界条约规定,立即撤回越界的印边防人员并彻底调查此事,维护好中印边界锡金段的和平与安宁。鉴于上述事件,出于安全考虑,中方不得不暂缓安排印度官方香客团经锡金段乃堆拉山口入境朝圣,并已通知印方。\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1b1dee71e61dbcee24fcd6.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79\&\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外交部6月26日例行记者会上对中印问题答记者问\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此次发生越界事件的地方位于中国西藏与锡金交界处。根据国防部的消息,中方在洞朗地区进行道路施工时,遭到印军越线阻拦。洞朗地区位于西藏亚东县最南端,主要是指洞朗河流域,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印度称为多兰高地,西方和东方分别于印度、不丹接壤,其南方即为印度西里古里走廊。西里古里走廊是连接东西印度的关键点,最窄处仅有二十公里左右,是印度名副其实的“七寸”之处,洞朗地区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27eb121ed85ef23e74e0cb2c2dee9919.png\& data-rawwidth=\&1002\& data-rawheight=\&563\&\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此次事件发生地位于西藏亚东县最南端的洞朗地区\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洞朗地区的西北方向就是中印重要的边贸口岸——乃堆拉山口,在本次冲突后,中方停止了印度官方香客团经乃堆拉山口赴藏朝圣的许可。乃堆拉口岸自古就是我国联系南亚的重要通道,1962年爆发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之后,中方关闭了这一口岸。印军在此之后,曾在1967年经乃堆拉山口再次非法越入我国境内,中印再次爆发小规模冲突,冲突以印方的失败告终。直至日,经过44年封锁的乃堆拉山口才重新开放。并在此之后又开辟了方便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的朝圣路线。\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2fdb895b15246eddd0aed5.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87\&\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位于我国西藏的冈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湖是佛教、印度教共尊的“神山圣湖”,是佛教徒心目中的“世界中心”\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谈到中印边境锡金段的矛盾,就不得不了解锡金的前生后世。锡金现在属印度的一个邦(类似省),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与中国西藏接壤。在中国古籍中称为哲孟雄。雷布查族(Lepchas)是锡金最早的居民,在8世纪以前,他们就生活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面山坡地带。雷布查族在国内一般称为绒巴族。目前锡金的主体是尼泊尔族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锡金的古代史资料很少,七世纪左右属于吐蕃(藏区)的一部分。最早在八世纪藏传佛教大师莲花生的记录中提及。在锡金的传说中,莲花生大士预言,锡金的却嘉(国王)将会是一位来自东方的、名叫“彭措”的人。喇嘛在锡金的甘托克找到了彭措南嘉,彭措南嘉是西藏康区(西藏东部一带)弭药王子的后代。喇嘛认定他就是要找的人,并推戴他为国王。实际上,彭措南嘉在莲花生的支持下,才降服了当地的雷布查族土著。彭措南嘉仿照西藏的政治制度,于1642年建立了锡金的第一个世袭君主王朝——南嘉王朝。由于其与西藏的紧密关系,锡金国王得到西藏达赖喇嘛的封赠和赐福。\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94a72ec1c7.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68\&\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莲花生大士,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者,也是锡金历史上的重要人物\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锡金王国的国教为佛教。在锡金王国的统治,虽多次受到尼泊尔和不丹的侵犯,但一直保持着独立地位。18世纪初,在尼泊尔的廓尔喀人建立起统一的尼泊尔王国,并妄图扩张。尼泊尔王国入侵锡金后,锡金国王越境逃亡到西藏春丕谷(今西藏亚东县内)避难。不知满足的廓尔喀人继续向西藏推进,一度占领整个后藏地区。达赖和班禅向当时的清廷请求援军,乾隆皇帝先后两次用兵,最后由福康安和海兰察统率清军于1791年将廓尔喀人全部逐出西藏,并越境追击至尼泊尔加德满都城郊。廓尔喀军队请降,并从此成为中国的藩属,这也是乾隆皇帝“十全武功”的最后一件。被其所灭的锡金也得以复国。\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bcabfae9bf43.png\& data-rawwidth=\&545\& data-rawheight=\&231\&\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左图为《平定廓尔喀战图》册之《廓尔喀使臣至京》,图中乾隆皇帝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廓尔喀使臣。右为乾隆皇帝,乾隆自称“十全老人”,其中就有征战廓尔喀\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工业革命后,英国占领印度开始殖民扩张。181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入侵锡金。强占锡金并将锡金置于英国的控制之下。1888年,英国再次出兵西藏,日渐衰微的清廷一味妥协。1890年,驻藏帮办大臣昇泰与英国驻印度总督兰斯顿在加尔各答签订了《中英藏印条约》。条约划定了中国西藏和锡金的边界,锡金从此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在我国外交部的声明中,即以此条约作为中印边界锡金段的划分依据,这也是我国一直在强调锡金段边界无异议的依据。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多次以书面形式予以确认,承认双方对锡金段边界走向没有异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独立。印度继承了英国对锡金的特权。同年与锡金签订协议,继续向锡金派驻专员。并于两年后入侵锡金,强行接管政府。1950年,印度宣布锡金为其的保护国,控制了锡金的经济、国防、外交等大权。1975年,印军发动政变,废黜锡金国王并吞并锡金,锡金从此成为印度的一个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锡金王国的最后一代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又译巴丹顿珠南嘉),亡国后便流亡美国,他始终拒绝放弃锡金国王的身份,并控告印度对锡金的非法占领,终身领导锡金王室为锡金的复国努力。1982年在美国纽约逝世,其子宣布继承锡金国王。在2003年之前,只有我国承认锡金流亡政府的合法性。\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3ebf32db9c5eba1de535b9a.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09\&\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左为锡金末代国王,右为王后。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于1963年同美国人荷蒲·库克结婚(图片来自美国国会图书馆)\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我国过去基于印度对西藏的主权问题及藏南问题,一直拒绝承认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2003年,温家宝总理与印度总理会谈后,我国开始承认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而印度亦正式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2005年,中印双方在边界问题上互作调整,从此,中国出版的地图上已不再把锡金标示为“主权国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承认锡金属于印度的国家。\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56ca9ad34a.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152\&\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左图2005年前中国出版地图上的锡金国,2005年后已更改为印度的一部分。\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img src=\&v2-b3f4adeb53a00da40ea28d5c7d67577c.jp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627\&\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中不边界争议区,最左侧即为洞朗地区争议区\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印度在吞并锡金后,继承了锡金所有领土,并继续觊觎我国领土。实际上与锡金相邻的洞朗地区的东部,与不丹存在领土争议。不丹是我国相邻国家中,唯一没有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与印度一起,也是我国相邻国家中唯二两个没有签订边界协议的国家。中不边界至今仍有区域没有明确划分,其中就包括了洞朗地区的东部。中国在洞朗地区修路,即使遭到反对,也应该是不丹提出反对,印度却跳脚的原因,一方面是不丹作为印度的被保护国,其国家很多大权受印度指导;另一方面就是洞朗地区的地理位置实在过于重要,印度唯恐道路的修建,使解放军获得这一区域的快速部署能力,进而威胁印度东北部地区。\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33e19fa3.png\& data-rawwidth=\&934\& data-rawheight=\&448\&\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28日外交部答记者问\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在28日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说了意味深长的话。一方面指出洞朗地区根本就不属于不丹;另一方面希望各国都能够尊重不丹的主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如外交部所说,我国在自己的领土上修建公路,是毋庸置疑的主权行为。印方的行为严重危害边境安全,希望印度不要采取任何使边界问题继续复杂化的举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专栏,今后也会有更多文章发表在我的专栏\u003Cb\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mapworld\&\u003E【地图看世界】\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b\u003E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70f20a5d4ad191d484289e.png\& data-rawwidth=\&422\& data-rawheight=\&76\&\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再无耻的按照惯例留个二维码 Θ????Θ\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da42a69f80f10bdf9acdd.png\& data-rawwidth=\&1568\& data-rawheight=\&819\&\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1:32:1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6,&likeCount&:35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9:32:18+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v2-cabf6b488b0af649a14e2dc1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6,&likesCount&:358},&&:{&title&:&【No.19】由葛宇路谈中国地名的命名与更名&,&author&:&kengqiangxia&,&content&:&\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本文原创,首发于观察者网。原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观察者网授权,不得转载。\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前段时间,“葛宇路”火爆网络。一位名叫葛宇路的同学寻找地图上的空白路段,并贴上自制的“葛宇路”路牌。随后,地图软件收录这条道路,这条本来无名的道路竟以“葛宇路”这个人名开始命名。7月13日,“葛宇路”路牌因非法设立而被拆除。\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55bafaea52b.png\& data-rawwidth=\&1516\& data-rawheight=\&754\&\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位于北京双井苹果社区的葛宇路,正式名称为“百子湾南一路”。\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img src=\&v2-74ebff8a329e77a15bbabee.png\& data-rawwidth=\&878\& data-rawheight=\&530\&\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7月13日,“葛宇路”路牌因非法设立而被拆除\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拆除“葛宇路”的一个重要依据是,1986年民政部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路名,一般也不以人名作地名。这部只有13条规定的条例是我国地名的“根本大法”,结合后来1996年新增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为我国地名的命名提供基本的法律法规依据。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这部关于地名的法律法规已经超过二十年没有更新,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化的深入,在现实中出现了涉及地名的命名、更名、管理等的新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葛宇路事件的走红,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个“葛宇路”新路名的特殊性。假如被放的路牌不是“葛宇路”而是什么“苹果社区路”,可能这件事根本不会引爆网络。我国城市对城市化中出现的新路,大多采用“方向+数字”的命名方式,正如“葛宇路”的正式名“百子湾南一路”一样,虽命名方便,容易记忆,但却显得冰冷,缺乏个性。放眼全国,大多数城市对道路的命名显得千篇一律,全国有上千条人民路、迎宾路等耳熟的名字。理想的地名,应承载着历史、体现着城市的风格,给人以归属感。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地名洋化。这在小区楼盘等方面尤其突出,“曼哈顿”、“威尼斯”、“维也纳”、“香舍丽舍”等洋名,无所不用其极。目前在各地的地名管理办法中,这种地名洋化的问题基本都被叫停。\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174c1d7d783fa7a0d6da30.jpg\& data-rawwidth=\&525\& data-rawheight=\&334\&\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济南西城的一些无名路,只能以“横支某号路”、“纵支某号路”代替(来源济南时报)\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所以说对地名的命名是一个学问。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地名的概念一直伴随着人类存在。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空间位置的专有名称,深受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的影响。地名寄托着人们赋予的情感,承载着一段历史。我们透过地名,可以了解地区的环境和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可以说,地名是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当前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改革原有的地名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名体系,应是今后地名研究的重点方向。对地名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命名、改名,以方便人们的社会交往,称为地名标准化。我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研究地名标准化,197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地名委员会,负责管理中国地名事务。九十年代机构改革中被撤销,相关工作交由民政部负责。今天的民政部内有区划地名司、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地名研究所等机构研究地名事务。联合国也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地名标准化会议(UNCSGN),促进世界范围内的地名标准化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谈完了地名的命名,而地名的更名也颇有意思。早期的人们活动范围有限,人们对地名的命名多具有特定性。例如,“河”字最早即特指黄河,“江”字特指长江。随着后来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开始把“河”和“江”作为同类的代表,在其前缀字用来描述其他的河流。“河”也改称“黄河”,“江”改称“长江”。可以说,地名的变化伴随着人类发展史,见证着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地名的变化可以记载对外交往关系。位于中越交界的友谊关,明朝初年命名为“\u003Cb\u003E镇夷关\u003C\u002Fb\u003E”,而后改名为“\u003Cb\u003E镇南关\u003C\u002Fb\u003E”,表达了当时明朝对南方夷族的态度。建国后,在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中,为了表示与越南同志坚定的友谊,在1953年镇南关更名为\u003Cb\u003E睦南关\u003C\u002Fb\u003E。但睦南关这个名字还是带有一丝对南方的“偏见”,于1965年再次更名为\u003Cb\u003E友谊关\u003C\u002Fb\u003E,象征中共与越共“同志加兄弟”的革命情谊。1965年改名的还有中朝边境城市丹东,其原名为\u003Cb\u003E安东\u003C\u002Fb\u003E;吉林省集安,其原名为\u003Cb\u003E辑安\u003C\u002Fb\u003E。根据外交部在2008年解密的档案,1964年周恩来总理给外交部的批示“凡有这类刺激朝、越两国的大国沙文主义地名统统改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1a7424fdfd4d757bdd0c3.png\& data-rawwidth=\&537\& data-rawheight=\&362\&\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1949年解放镇南关,当时名叫镇南关,如今已改名友谊关\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地名的变化可以记录我们的民族关系。1951年周恩来总理签发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揭、匾联的指示》,对当时国内存在的一些对少数民族带有歧视的名称进行了更改。新疆的\u003Cb\u003E迪化\u003C\u002Fb\u003E、内蒙古的\u003Cb\u003E归绥\u003C\u002Fb\u003E等名称都含有对当地少数民族的蔑视,采用民族的原名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无疑更能体现民族平等。当然,我们在使用民族原名时,也需要采用较为合理的译字。西藏的琼结县原名穷结县,显然不如现在的名字更恰当。\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1d158e04c8b4c2a27c469d32c1a257fb.png\& data-rawwidth=\&1545\& data-rawheight=\&808\&\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1953年的新疆地图上有大量诸如\u003Cb\u003E迪化\u003C\u002Fb\u003E(今乌鲁木齐)、\u003Cb\u003E绥定\u003C\u002Fb\u003E(今霍城)、\u003Cb\u003E镇西\u003C\u002Fb\u003E(今巴里坤)、\u003Cb\u003E孚远\u003C\u002Fb\u003E(今吉木萨尔)、\u003Cb\u003E绥来\u003C\u002Fb\u003E(今玛纳斯)、\u003Cb\u003E承化\u003C\u002Fb\u003E(今阿勒泰)之类的地名,均在年左右更名,大多采用民族语言音译(来源:1953年地图出版社《新中国分省图》)\u003C\u002Fi\u003E \u003Ci\u003E可在公众号回复“1953地图”获得1953年《新中国分省图》电子版下载链接\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地名的更替也可以记录一段历史。我国历史上地名更名最频繁发生在汉代王莽新朝时期。在这期间,全国约有一半的地名被更改。《汉书》记载:“吏民不能纪,每下诏书,辄系其故名。”改名频繁到已经老百姓也分不清改成什么了,平时交流中必须新名旧名同时标注才能正常沟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许多新的地名更改场景。为了吸引旅游资源而更名的情况越来越突出。都江堰更名自\u003Cb\u003E灌县\u003C\u002Fb\u003E(1988年),武夷山更名自\u003Cb\u003E崇安县\u003C\u002Fb\u003E(1989年),九寨沟更名自\u003Cb\u003E南坪\u003C\u002Fb\u003E(1998年),张家界更名自\u003Cb\u003E大庸\u003C\u002Fb\u003E(1994年),香格里拉更名自\u003Cb\u003E中甸\u003C\u002Fb\u003E(2001年)。旅游城市都想将自己的地名以旅游景点命名,以期赢得更大的关注。但这都是门面工程,从深层次看,游客更关心的是景点的质量,而足够优质的景点是不会被地名所掩盖的。而随意更改掉的地名,可能使得上百上千年的地名承载史彻底断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地名史上的经典案例。黄山市其原名为徽州,1988年,由徽州地区更名为黄山市。改名的目的是想借助黄山吸引游客。但实际更名后,黄山风景区的游客并没有显著增多。而对于外来游客,反而难以分清\u003Cb\u003E黄山市(屯溪)\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黄山区\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黄山风景区\u003C\u002Fb\u003E的关系,有很多游客想去屯溪的去了黄山区,想去黄山的去了黄山风景区,想去风景区的去了屯溪,让人哭笑不得。徽州这个延续了近千年,颇具历史传承意义的名字,如今挂在了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徽州区的头上,造成了“安徽不见徽”的窘境。\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1f6d18be220fb2bc5e9b021e095e45f.png\& data-rawwidth=\&731\& data-rawheight=\&528\&\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黄山市(屯溪)、黄山区、黄山风景区的关系。如果你选择在黄山火车站下车,距离黄山风景区还有40公里。\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推而广之,如今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完善的地名命名与更名管理制度,探索城市化中地名问题的解决方案。冯骥才先生说过:“地名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一个特定地域的名称,是有生命的,是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是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地名并非简单的有和无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参考文献:\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李力. 地名文化现象透析[J]. 长春大学学报, ):81-8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邓慧蓉. 从中国地名透视汉族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理[J]. 学术交流, 8-14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冯骥才. 地名的意义[J]. 建筑与文化, -38.\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何畏. 也谈王莽改地名[J].文山学院学报,-5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专栏,今后也会有更多文章发表在我的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mapworld\&\u003E【地图看世界】\u003C\u002Fa\u003E里。\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70f20a5d4ad191d484289e.png\& data-rawwidth=\&422\& data-rawheight=\&76\&\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再无耻的按照惯例留个二维码\u003C\u002Fb\u003E Θ????Θ\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da42a69f80f10bdf9acdd.png\& data-rawwidth=\&1568\& data-rawheight=\&819\&\u003E\u003Cp\u003E本文提到的1953年地图出版社《新中国分省图》,扫描版可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u003Cb\u003E1953地图\u003C\u002Fb\u003E 获得。鸣谢地图扫描者红袍萤火虫。\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2:18:1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56,&likeCount&:12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18:18+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v2-d1cf8acb37a10c64d13efb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56,&likesCount&:124},&&:{&title&:&【No.17】华盛顿特区原来是个菱形?你所不知道的华盛顿特区历史&,&author&:&kengqiangxia&,&content&:&\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本文原创,首发于微信平台 地图看世界mapsworld 今日地理栏目\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1790年的今天\u003C\u002Fb\u003E,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签署法令同意将波多马克河沿岸设置成美国永久的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这是唯一一个不属于任何州,而由宪法规定美国国会直接管辖的区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美国建国后,美国各州对首都的位置发生争执,北方希望将首都定在纽约,而南方希望将首都定于南方。各州也都想放在自己的地盘上。僵持不下,最终南北双方协商,互相让步,在美国南方离北方不远的地方新建一个城市作为美国的首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eaa0e1a.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89\&\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规划的呈菱形的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从当时的美国领土来看,基本位于全国的中心\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最早规划的地区就是如上图的菱形,这是杰斐逊的一次晚宴上讨论出的位置。这是一个边长10英里(16千米)的正方形区域,位于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交界处,这个设计充满了美国人独特的思维特点。图中中间的河流是两州界河波多马克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建立合众国政府所在的临时首都和永久首都的法案》,规定在弗吉尼亚与马里兰州交界处的波托马克河河口建设美国的新首都。但时任美国总统的华盛顿是个“妻管严”,他的妻子玛莎·华盛顿为了让华盛顿家族在弗吉尼亚州的地产纳入首都以待日后升值,华盛顿被迫同意将这个菱形框向下游移动了几英里。1791年,华盛顿建议国会修改选址法案并获通过。但同时,国会在法案中要求:禁止在波托马克河的弗吉尼亚这一侧建设政府公共建筑。这样,弗吉尼亚州就被“抛弃”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ae21ddccaccb2.jpg\& data-rawwidth=\&444\& data-rawheight=\&599\&\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托马斯·杰斐逊在1791年画的华盛顿特区手稿\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华盛顿特区中这块原弗吉尼亚州的区域没有得到重视,经济也没有发展起来。西岸的居民于是发起了回归弗吉尼亚的运动。1846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同意回归。但弗吉尼亚州根本不想要这块,拖拖拉拉一年以后才同意。所以,今天的华盛顿特区,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菱形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b0d.png\& data-rawwidth=\&1132\& data-rawheight=\&745\&\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今天的华盛顿特区,是缺了一角的菱形 \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1791年年初,华盛顿任命法国建筑师皮埃尔·朗方(Pierre L’Enfant)设计新首都。皮埃尔·朗方模仿费城的式样,将新首都作简单的四方形网格状,同时夹以若干条斜向的林荫大道,通往圆形或方形的广场。市区以国会山为中心,被国家林荫道、国会山北大街、国会山东大街和国会山南大街分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区,并向四周扩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9056bbf49e64c22e3f482c04a9c7a95d.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017\&\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1792年皮埃尔·朗方的设计手稿\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img src=\&v2-0e5a47b6a83dacf49fe608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02\&\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今天的华盛顿分为四个区域,中心就是国会山 (来源wiki)\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img src=\&v2-cba226694cdb8.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国会山\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有了这四个区域,华盛顿的地名命名就很方便了。简单地说:\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横向街道以字母命名,以横轴开始由北向南从字母A一直到字母W,从南向北也是A到W。\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纵向街道以数字命名,街名以国会山为中心向两侧依次递增,越靠近国会山数字越低。\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ef2ff7f0c20e6ba98ac0222.png\& data-rawwidth=\&1340\& data-rawheight=\&841\&\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标注一下,举个栗子,初到华盛顿,也不至于被地名搞混东西南北 \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791年美国国会批准了朗方的设计方案,并且确定了新首都的名字——“华盛顿市”(The City of Washington),首都所在的地区被称为“哥伦比亚地区”(The Territory of Columbia)。在1801年的《哥伦比亚特区法案》中将其改名为“哥伦比亚特区”(District of Columbia)。\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专栏,今后也会有更多文章发表在我的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mapworld\&\u003E【地图看世界】\u003C\u002Fa\u003E里。\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70f20a5d4ad191d484289e.png\& data-rawwidth=\&422\& data-rawheight=\&76\&\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再无耻的按照惯例留个二维码 ,更多地理小文章,请见于此~
Θ????Θ\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da42a69f80f10bdf9acdd.png\& data-rawwidth=\&1568\& data-rawheight=\&819\&\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5:59:2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3,&likeCount&:16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59:25+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v2-c3b2cfaa6c05f0fcb6127e29ade0cda0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3,&likesCount&:164},&&:{&title&:&【No.18】深陷分裂的欧盟岛国——塞浦路斯&,&author&:&kengqiangxia&,&content&:&\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本文首发于微信平台 地图看世界mapsworld 今日地理栏目\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
1959年2月,英国、希腊、土耳其签订协定,希、土、英3国保证塞浦路斯的独立。日,宣布独立,成立塞浦路斯共和国。今天是塞浦路斯的独立日。\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7a0da2b12fb3cd8b48783cece01e946.png\& data-rawwidth=\&637\& data-rawheight=\&796\&\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地理日历(最近在公众号上发的一个小系列 ~)\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
塞浦路斯的位置,注定使其处于欧亚文化的冲突地区。公元前16世纪,希腊人已经开始移居塞岛并建立自治的城邦。而后,阿拉伯人、法兰克人、热那亚人、摩尔人、威尼斯人、埃及马穆鲁克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土耳其人轮番上台,共同影响了塞浦路斯这片土地。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移民与塞浦路斯的希腊土著共同生活在一起。直到今天也一样,相较于希腊国内的希腊人,塞浦路斯的希腊人更开放,更容易接纳外来移民。\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131c5fe1c3b52b4a5eda7b0.png\& data-rawwidth=\&1438\& data-rawheight=\&822\&\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塞浦路斯的位置\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
1571年,苏丹派了6万大军攻打塞浦路斯,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占领塞浦路斯。塞浦路斯沦陷,原本东正教的塞浦路斯开始伊斯兰化。土耳其人在塞浦路斯定居后,没过多久就和当地的希腊人融为了一片。总体来说,当时希腊人和土耳其人还是关系比较稳定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十九世纪初,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民族主义独立风潮开始席卷。1833年,希腊建立君主政权,获得独立。希腊的独立刺激了塞浦路斯的希腊人,他们开始仿照希腊,实施独立。当然,当地的希独分子遭到了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逮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独立后的希腊,不停地实施扩张,吸收原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内的希腊族裔。这才有今天希腊与土耳其夸张的边界。\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9a85bbfb2debd0cbc2753.jpg\& data-rawwidth=\&1576\& data-rawheight=\&1512\&\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今天的希腊土耳其边界,几乎划到土耳其的家门口\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就在土耳其与希腊角逐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在俄土战争(1877年-1878年)后,西方国家签订《柏林条约》用来平衡几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塞浦路斯被划归英国管辖。在英国的治下,塞浦路斯还算平稳,旅游业发展的有声有色。但希腊和土耳其的关系越发紧张,1897年与年期间希腊与土耳其之间发生的两次战争,称“希土战争”。\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65d7e11a0b9c4f2ea35c3.pn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32\&\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希土战争期间的阵地战\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希土战争后,塞浦路斯虽还在英国统治下,但两个族群的关系愈发紧张。二战结束后,英国国力收缩,无法维持曾经的庞大版图,塞浦路斯的回归已经摆上了明面。希腊和土耳其两国分别为塞浦路斯的当地人摇旗呐喊。\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636fcb718a829dde6bef576.pn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316\&\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蓝色为北约,红色为华约。希腊和土耳其都处在抵抗华约的最前沿\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
但在当时冷战的大背景下,希腊和土耳其都处在阻挡华约南下的前沿。于是考虑到地缘政治、希土两国关系等问题,英美等国提出塞浦路斯不回归任何一方,而是独立的解决方案。1960年,由英国、土耳其、希腊、塞浦路斯四方共同签署了《伦敦-苏黎世协定》宣布塞浦路斯独立,并在塞岛成立民主政府,规定希腊族人担任总统、土耳其族人担任副总统。\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cfd96d1bc9afa02cafec.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3\&\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塞浦路斯国旗,国旗的主体就是塞浦路斯岛和象征和平的橄榄枝\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但是塞浦路斯的独立,已经不能解决塞浦路斯国内激烈的族群冲突。主体民族希腊人和少数民族土耳其人零星冲突不断,直至1974年爆发严重的种族流血冲突。主要居住于该岛北部的土耳其人在土耳其的干预和支持下于当地另立政权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由于1974年这场冲突之剧烈,联合国在北塞和南塞中间还建立了缓冲区,以铁丝网、壕沟、地雷等加以阻隔,丝毫不亚于朝韩边界。目前由联合国驻塞浦路斯维持和平部队负责巡逻管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baee59851d39.pn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3\&\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北塞浦路斯的国旗,浓浓的土耳其味道\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北塞浦路斯成立后,并没有得到国际主流的认可,目前全世界只有土耳其承认北塞浦路斯的政权。所以,虽然原来的塞浦路斯被赶到了南方偏隅一方,但其仍是国际主流所承认的国家,也是联合国成员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为了解决赛普勒斯的分裂问题,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皆一直想办法在寻求解决之道。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议南塞与北塞以邦联制的形式组成塞浦路斯联合共和国。日,关于此提议的公投开始进行,公投的结果是,土耳其人为主的北塞基本同意方案,64.9%的人表示同意;但遭到了南塞希腊人的坚决反对,75.83%表示反对。不通过的一个原因,在于此时南北差异已凸显,南塞经济好人口多,国际空间大,而北塞相反,并陷入孤立。而后日,以南塞为主导,加入了欧盟,正式成为欧盟国家。\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ceec3fe7f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3\&\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日,塞浦路斯共和国加入欧盟\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塞浦路斯是以全境的名义加入的欧盟,但严格讲只有南塞才是欧盟成员国。根据欧盟的条例,北赛普勒斯境内的土耳其裔赛普勒斯人,只要是1974年时南北分裂之前的塞浦路斯国民与其后代,都有资格拥有欧盟护照,是欧盟人民的一份子,享有相关的权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专栏,今后也会有更多文章发表在我的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mapworld\&\u003E【地图看世界】\u003C\u002Fa\u003E里。\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70f20a5d4ad191d484289e.png\& data-rawwidth=\&422\& data-rawheight=\&76\&\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再无耻的按照惯例留个二维码 ,更多地理小文章,请见于此~
Θ????Θ\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da42a69f80f10bdf9acdd.png\& data-rawwidth=\&1568\& data-rawheight=\&819\&\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3:08:1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8,&likeCount&:16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1:08:1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v2-87ae4e23adff9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8,&likesCount&:167},&&:{&title&:&【No.20】朝鲜不认识斧头上的Austria,愤然与澳大利亚断交?&,&author&:&kengqiangxia&,&content&:&\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本文首发于微信平台 地图看世界mapsworld 今日地理栏目\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1976年的今天,美军在朝鲜半岛板门店附近砍伐杨树时,遭到朝鲜军人的攻击,两名美军军官被斧头砍死。朝鲜“缴获”了美军砍树的斧头,\u003Cb\u003E据传\u003C\u002Fb\u003E斧头上写着“MADE IN AUSTRIA”,朝鲜愤然与澳大利亚断交。\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9837fbfa649e3b4985075aa.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68\& data-rawheight=\&323\&\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今天板门店(由朝鲜一方望韩国)\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img src=\&v2-a117ce9b2f4bad35afec63.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68\& data-rawheight=\&398\&\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朝鲜战争结束时的板门店\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板门店\u003Ci\u003EPanmunjom,\u003C\u002Fi\u003E因朝鲜战争结束后,在此签订《朝鲜停战协定》而闻名世界。板门店之名得自于停战条约签定地点附近一个卖香烟的杂货店。板门店周边为共同警备区,在直径800米的圆周区域,相隔联合国军和朝鲜人民军的警备岗哨。我们常说的三八线实际上是一个宽度在几公里的条状区域,称为“朝韩非军事区”,按规定朝韩双方均不可进入。因此,板门店附近的共同警备区成为朝韩少有的连接点(目前朝韩的连接点只有两处,一处是共同警备区,一处是东部的铁路连接点)。\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d2c72c2ff9a51a95d82c38a5a3ecd5b.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516\&\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一定注意三八线不是一条线,而是条状区域,实际上这个条状区域不属于朝韩任何一方,也可以说某种意义上朝韩基本是不接壤的,除了在上文提到的那两个地方是接壤的。\u003C\u002Fi\u003E \u003Ci\u003E另外请注意分清共同警备区、朝韩非军事区两个不同的概念。\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我们今天要说的板门店事件就发生在共同警备区。共同警备区内朝韩双方的哨所彼此相邻。双方理论上都可以在共同警备区内活动。共同警备区如下图:\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f85e9224fddb9b3bc7cf2ec.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76\& data-rawheight=\&510\&\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共同警备区,MDL为朝韩边界线,JSA为共同警备区(注意图中的不归桥和72小时桥,事件发生前,朝鲜可以通过不归桥,从韩国一方进入共同警备区。时间发生后,联合国军关闭了不归桥,朝鲜随即花了72小时搭建了一座新桥,以后朝鲜就从72小时桥进入共同警备区)\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ef222d33c7d.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22\& data-rawheight=\&789\&\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实际地图\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img src=\&v2-ffbece704265.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35\& data-rawheight=\&477\&\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最有名的这排房子,中间的线就是JSA中的MDL\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在共同警备区的西南角有一座“不归桥”,桥东头附近原有一棵大杨树。由于杨树长得实在太大,影响了美韩监视朝鲜进出不归桥,所以美韩决定砍倒这棵碍事的杨树。联合国军方面在日的停战委员会会议上向朝鲜方面通报了将要砍树的计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6年的今天,8月18日,美韩决定动手砍树。11名美韩军人及5名工人来到现场准备砍树,但随即遭到朝鲜方面阻挡,双方互不相让,推搡中爆发冲突。朝鲜用美韩用来砍树的斧头,直接将美军中队长伯尼法斯当场砍死。另有一名美军重伤不治阵亡。\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62c5ffefffa8bc2cc2a1af968b62988.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51\& data-rawheight=\&950\&\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8月18日板门店暴力事件过程 \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事情发生后,美军深感奇耻大辱,一定要将这棵该死的树砍掉。制定了“保罗·班扬”(Operation Paul Bunyan)作战计划。同时,航空母舰开入日本海,可搭载核武器的轰炸机开始待命,美军已做好了冲突一旦扩大到战争,将炮轰朝鲜、占领朝鲜开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8月21日,美韩正式开始再次砍掉杨树的行动,美军甚至集结了36架眼镜蛇武装直升机、休伊运输直升机在附近待命,五分钟就能到达板门店。但这次朝鲜怂了,砍树全过程中没有任何反应。\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6c107bd18521cbc70f72a9ac9004aa2f.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494\&\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美韩砍树,这次终于砍掉了\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事后,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的名义向停战委员会发去声明,对8月18日的事件表示遗憾,强调己方绝不会率先挑衅,但如果遇到挑衅绝不会坐视。8月23日,美国认为朝鲜上述声明并不代表道歉所以拒绝接受。但是第二天改变态度接受此声明,之后美韩的其他进一步行动也停止执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2fa3b0eddaf.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6\&\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砍完的杨树\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img src=\&v2-67ccb3f5ca5ac3fe600f7ca5c4b679ac.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98\& data-rawheight=\&423\&\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阵亡美军伯尼法斯上尉的纪念碑\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有意思的事,当年在韩军服役,并参与处理板门店事件的是文在寅兵长,在今年他接任朴槿惠,成为第十九任大韩民国总统。\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7f15edfd4a6d71d1dca4.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6\& data-rawheight=\&294\&\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朴槿惠和文在寅\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据流传,在本次事件中,朝鲜拿美韩砍树的砍死人的那把斧头,认出斧头上刻有“\u003Ci\u003EMADE IN AUSTRIA\u003C\u002Fi\u003E(奥地利制造)”字样,但这个半吊子英文翻译却将此译成了“澳大利亚制造(\u003Ci\u003EMADE IN AUSTRALIA\u003C\u002Fi\u003E)”,于是朝鲜愤然与澳大利亚断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实际上,这件事情张冠李戴了,认错字的事,是发生在1975年的“亨德森少校事件”。日,美军少校威廉·亨德森在共同警备区的一把长椅上休息,但后来的朝鲜人要求其离开让位,亨德森少校不答应,于是朝鲜人又打人了……附近赶来援救的韩军拿着斧头来帮忙,就是这把斧头被朝鲜人拿到了。于是1975年,朝鲜与澳大利亚断交了……当然认错是断交的导火索,主要原因是当时澳大利亚亲韩等问题,朝鲜早就积怨已深。\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89e86c623b0a54bdeb392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25\&\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朝鲜人手里的这把斧头,但这把应该是1976年的那把\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img src=\&v2-6f58de1ecc817ebc7d618.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斧头上的MADE IN AUSTRIA\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img src=\&v2-c59ebfbed8fedb83a039de.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77\& data-rawheight=\&186\&\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奥地利和澳大利亚\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关于认错AUSTRIA是否真实可信\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朝鲜与澳大利亚断交是在1975年,复交是在2000年,这期间的25年间没有人知道朝鲜当年到底是怎么想的。2000年两国复交,当年的人民网驻澳大利亚特派记者李学江,从一位朝鲜外交官口头上得知了原因,其称因为1975年美韩砍树,认错了斧头上的字。显然,这位朝鲜外交官记错了时间,可能1975年亨德森少校事件和1976年板门店事件过于接近,两个事件中都有一把斧头出现,所以错把1975年的事安在了1976年上。\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d594b94a48f34fd135c626eb3888eed.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12\& data-rawheight=\&1382\&\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来源:\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people.com.cn\u002FGB\u002Fchannel2\u002F17\u002F2F315204.html\&\u003E人民网\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img src=\&v2-ab03a440e1ec0b53b52f.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74\& data-rawheight=\&390\&\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来源:德新社\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德新社于日从堪培拉发回的报道中,介绍了澳大利亚政界访问平壤的事情,从平壤得到的消息称,确有1975年砍树事件中认错斧头上的字发生。德新社也对该事件的时间表示了怀疑的味道,谈到砍树是在1976年而不是1975年。\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e3d3efd974.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550\& data-rawheight=\&527\&\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来源:ABC(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发表于日\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更早一天发表在ABC的日的报道,PHILIP WILLIAMS从澳大利亚外交部朋友的口中也得到了认错斧头上奥地利的事情存在。同样其说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州股侠路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