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印记 (三班斧印是班门弄斧什么意思思)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17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贞节堂印”“春草堂图书印”印记考——缘波室考辨论文
下载积分:2990
内容提示:“贞节堂印”“春草堂图书印”印记考——缘波室考辨论文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
上传日期: 02:50:4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99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贞节堂印”“春草堂图书印”印记考——缘波室考辨
关注微信公众号海上牧云记硕风苏赫有什么秘密 额头有夸父斧相同的印记
  硕风苏赫是硕风部有名的萨坦,从小就为族人画妆,祈福,据传能够听到盘鞑的呼唤。那么苏赫究竟有什么能力?他的白眼是什么力量?
  呃...大家记不记得,有一个听起来像是中学生念课本,拿着巨大法杖的大妈?这个大妈是丹尧部族的老法师(或者是先知者)。丹尧阿姆说苏赫是九州八部最伟大的萨坦,他能够揭开九州大陆失落的秘密。当然具体是什么秘密也没有说。
  但是苏赫的能力是被封印了的,丹尧阿姆说只有夸父斧可以解开他的封印。在最新的剧情中,硕风苏赫的神力撞破了红鸟女巫的秘术,将其击败。粗心的观众可能会觉得,这两个人在鬼叫啥呀,突然怎么就倒下了呢?
  其实前方有一个镜头,就是出现了一个鬼魅影子的时候,硕风和叶为了保护苏赫将夸父斧递给了硕风苏赫,然后自己拿着匕首前去迎敌。弹幕上还有人在问:&为什么把自己的武器交给他?&
  这里正是为了解开苏赫封印呀。苏赫的封印被解开了,面容皱老的红鸟女巫变成了年轻美丽的少女(李心艾)。不过苏赫的神力绝对不止是抵御秘术这么简单,他头上还有一个非常神秘的咒印,苏赫身上绝对藏着某些神秘力量的咒印。
  大家还记得夸父斧上也有咒印吗?这两个咒印可能就是相同的一种,硕风苏赫是让硕风和叶统一瀚州八部的最重要人物。一切或许是命中注定,这就是他出生在硕风部的使命。
  本文系尚之潮原创,请勿转载!
Android版下载商务印书馆120岁 从诞生起,身上就有鲜明的上海城市印记_网易新闻
商务印书馆120岁 从诞生起,身上就有鲜明的上海城市印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商务印书馆120岁 从诞生起,身上就有鲜明的上海城市印记)
有“亚洲第一图书馆”之美誉的东方图书馆、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中国第一部专科大辞典《植物学大辞典》……这些都和商务印书馆这个名字有关。今年是商务印书馆创办120周年。2017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8日,“2017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静安区文物保护单位商务印书馆第五印刷所旧址揭牌暨专题展开幕式”在上海举行,以“多学科视野:商务印书馆与中华文化自信”为题的学术研讨会同日举行。该活动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主办。以《多学科视野:商务印书馆与中华文化自信》为题的学术研讨会6月8日举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赵修义是商务印书馆的忠实读者。“他们始终坚持 昌明教育,开启民智 。”赵修义说,商务是整个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史缩影,商务无数出版物的作者、译者、编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度介入了近现代知识生产1930年代宝山路商务印书馆总公司及印刷制造厂全景。在会上,上海大学教授董丽敏以重建文化自信为问题意识讨论了早期商务印书馆的古籍整理,认为商务作为近现代中国最大的民间出版机构,不仅仅是知识生产的中介或者终端传播者,而是深度介入了近现代知识生产,切切实实参与了“现代”知识体系的创建,甚至可以认为,有了商务印书馆这样的新式文化媒介,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转型才成为可能。董丽敏认为,在帝国主义殖民战争的冲击下,随着“科举”这一活性的传统文化保存机制在1905年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西学强行又楔入近代中国知识生产的中枢,以经史子集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日益碎片化,逐渐沦为陈年故纸式的“古籍”。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书影。在这样的情形下,在1916年至1938年间,商务却先后影印出版了《涵芬楼秘笈》(10集51种)、《四部丛刊》(8548卷,2100册)、《续古逸丛书》(46种)、《四部丛刊初编》(8573卷,2112册)、《百衲本二十四史》(820册)等一大批大型丛书类的古籍,成为现代中国辑印古籍最为用力的出版机构,这一行为体现了商务主事人张元济的文化理念、商务的物质基础、图书市场需求、学界风尚转变、民众文化情怀之间的有机结合。商务印书馆早期出版物。 赖鑫琳 澎湃资料对于在此基础上商务藏书楼涵芬楼被扩充为东方图书馆的事件,董丽敏认为,这一转变,不仅仅是空间的扩大,更为重要的是图书收藏的目的与格局、流通的机制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转变体现出商务印书馆对文化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开始从商业实用性走向知识的生产性,从私人性的占有走向公益性的社会共享。而这其中,东方图书馆所表现出来的 公共性 追求尤其值得关注。”董丽敏还以商务对于《四部丛刊》的辑印为个案,讨论了商务如何通过将“摄影”这一现代技术与旧时藏书家网络相结合,探索了在新技术条件下古籍珍本善本保存的新空间。认为,商务对于《四部丛刊》的整理经验、技术运用以及市场定位,开创了现代印刷技术介入古籍整理领域的新范式,从而形成了后发现代性国家“非典型的”文化工业的特点。重视文学文化的各个领域《小说月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杨说起上个世纪20年代上海最重要的文学期刊,当属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在杨杨看来,《小说月报》与同时代诸多文学期刊有所区别,它不是几个志同道合的文人自己办刊,而是商务在文学常态背景下持续不断出版的文学刊物。施蛰存曾坦言自己刚开始的新作都不敢投给《小说月报》,因为觉得它太高级了。只有到了一定的创作水准时,才敢投稿给它。“《小说月报》在(上世纪)20年代不完全是一种先锋新颖开拓型的文学期刊,而是带有沉稳风格的累积性质的文学期刊,也就是说,它代表了一种新文学逐渐成型的文学价值标准,以此来吸纳和推崇颇具实力的新文学作家和作品。”回顾整个1920年代,《小说月报》上刊发过文学作品的作家,包括鲁迅、周作人、冰心、庐隐、王统照、叶圣陶、俞平伯、朱自清、梁宗岱、丁玲、丰子恺、老舍、施蛰存、夏衍、戴望舒、巴金、孙福熙、沈从文等,几乎把新文学家中最重要的作家“一网打尽”,文体兼顾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评论、翻译等。“这样强大的文学阵容,是此前新文学发展过程中绝无仅有的,不仅显示了新文学的实力和多姿多彩的业绩,也让新文学向更加成熟的1930年代过渡。”杨杨甚至认为,如果没有1920年代《小说月报》的努力,1930年代新文学的局面大概不会如此热烈。在杨杨看来,商务印书馆虽说是一家民营出版企业,但以其特别的经营规模、管理方式以及文化追求被很多人称为“文化出版机构”。执掌商务印书馆业务的张元济是晚晴翰林人士中享有盛名的文化人,在他的影响下,一批文化人编撰新式教科书,普及新知新学,引领国内教科书市场。虽然商务印书馆的主业是教科书出版,但对于文学文化的各个领域,商务印书馆从来都是非常重视。《农学报》、《绣像小说》、《东方杂志》、《学生杂志》、《妇女杂志》、《教育杂志》等一系列期刊皆对文学文化各个领域的重要问题及时掌握,深入研究,并引领潮流。诞生那天起,就有上海独特印记商务印书馆内挂着“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的条幅。在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熊月之看来,作为近代中国出版业龙头的商务印书馆,在上海诞生、发展与繁盛都不是偶然的。首先,商务的创办与发展与上海比较发达的印刷资本主义市场有密切关系。在商务于1897年创办以前,上海已是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大本营,至少已经有36家出版机构;1897年以后到1911年,上海至少又有123家出版机构创办。熊月之称,从1843年到1911年,上海至少先后存在过160家出版机构。而商务印书馆的创造及早期经营理念,其实有不少是对此前上海相关出版机构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熊月之介绍,从1897年到1902年,商务可以说就是美华书馆的翻版,出版少量的自编书籍,主要从事印刷业务;1902年张元济加盟以后,商务很快便设立了编译所,其实是延续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出版思路;至于商务在整理典籍方面的巨大成就,其实是延续了点石斋印书局、同文书局的传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商务从它诞生那天起,身上就有鲜明的上海城市印记。”而后来商务印书馆之所以能够在一百多家出版机构中脱颖而出,熊月之认为关键之一在于其领袖有理想,善经营。关键之二在于其所依托的上海,是一个新型文化人高度集聚的城市。熊月之曾作过一个估计,戊戌变法时期,上海至少集结了1200名新型文化人。而二十世纪初的上海更汇集了全国各地的文化精英。以二十世纪最初六年为例,在上海从事各种活动、在当时或后来比较著名的文化人就有马相伯、张謇、吴稚晖、史量才、蒋维乔、蔡元培、张元济、章太炎、王国维、陈独秀、胡适、严复、林纾、郑孝胥、高梦旦等,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古语来形容都甚至远远不够。商务印书馆还在民国时期迎来发展高峰。“就城市与企业的关系而言,民国时期上海多学科知识分子的高度集聚,为商务向特大型出版企业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人才支撑。”熊月之称,辛亥前后全国很多地方发生战争。特别是自1916年至1927年,在军阀统治下,北京等地经济凋敝,政治黑暗,使得大批文化人汇集上海。“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民国时期的上海,成了全国吸引归国留学生最为集中的城市。留法归来的有巴金、黎烈文、李健吾、戴望舒、王力等;留英归来的有陈源、吕叔湘、伍蠡甫等;留美归来的有胡适、赵元任、王造时、罗念生、唐钺、冰心、梁实秋、何炳松、潘光旦、章益等;留日回来的最多,如刘文典、谢六逸、周昌寿、郑贞文、夏丏尊等。”这些人同样在商务灿烂的历史中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外,熊月之强调上海城市其他方面的配套措施也为商务印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比如发达的交通、运输与通讯网络、广泛而密切的国际联系、充沛的劳动力市场。“以技术合作而言,商务在清末吸引外资,与日本金港堂合作,是商务扩大资本、获得发展的重要原因。这种国际联系,是当时中国其他城市很少有的。”
(原标题:商务印书馆120岁 从诞生起,身上就有鲜明的上海城市印记)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帖子主题:[原创]对越作战印记(二)
共&3515&个阅读者&
军号:6245070 工分:38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对越作战印记(二)
袭,除了我师的汽车外,还配属19和55两个汽车团,我们一排三个班22人乘坐一辆汽车,400余台汽车沿边境线蜿蜒起伏的公路行使,沿途广西的老百姓给我们送水、送甘蔗。白天广西的土公路经汽车碾压,酸性红土卷起,形成一长串土烟,我们坐在车里满身都是红土;夜晚,一辆辆汽车大灯照射,形成一条长长的灯龙,盘旋在喀斯特地貌山间,汽车的红色尾灯,象红色宝石一个个串联起来,非常壮观。那里的公路简单而弯曲,s形的转弯一个套一个,给我们行军带来不小的损失,翻车事故不少。全师经过三夜二天昼夜兼程480公里,于24日8时提前12分钟到达指定位置,接41军阵地。第160师配属第121师炮团一部于25日晨接替123师阵地。而后,首先攻歼魁瓦之敌第346师指挥所以及附近地域之敌,尔后向克马诺方向进攻,与第162师合围克马诺地域之敌,并有第41军炮兵群支援战斗。三、进入越南24日上午11时24分,我们分队乘车进入越南境内(当时我带了手表),丛林深处――埝井,这里,地理条件十分复杂,紧靠中越边境分界线119、118号界碑。我师各团自龙万、扣兰向高平攻击前进,清剿该地区的残敌,并向高平沿线推进。我师开进作战地区为越南高平省通农县、原平县、河安县境内,位于我广西那坡县平孟公社念井地区以南,系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山高坡陡,谷深林密,路少洞多。除班庄至扣屯地区系土质丘陵地外,其余地区为喀斯特地貌,石山耸立,山势险峻,北高南低。山的比高多在300—800米,沿途山垭隘口多。我和班长配发冲锋枪两支,子弹各200发,手榴弹各4枚,其他战士没有武器,我们就穿一套军装,脚穿防刺鞋,配发了急救包,由于是轻装作战,被子留在国内后方留守处。公路是新开辟的,推土机还在作业,加固和垫平道路。在进入越南的第一个路边村庄时,我们看到路边有两个越南人尸体,双手反绑,尸体发胀,臭气熏天。因为是第一次出国,好奇心强,通过伪装网看到越南的地形地貌和广西一样,山的形状象出土的竹笋,一个接着一个,林密,草深,藤葛交缠,洞穴较多,便于隐蔽。村庄的房屋都是由木头和竹坯组成,下层是牛栏,中层住人,上层做仓库。当时的越南经济比广西落后很多,在农村看不到砖瓦结构的房屋。村庄不大,芭蕉树很多,田地荒芜,水田干涸,不少水牛打死在田里,越南人在我强大攻势打击下逃入山里,看不到一个人。越往前走,地势越险,公路盘山而上,特别是在山隘处,道路狭窄,紧靠绝壁,41军在此受到越南人的狙击,伤亡很大,已经几天了,还有一些尸体躺在那里,不知是越南人,还是我军的战士,都穿绿色的军装,民兵的担架、棉衣、大米扔了满地。据说在2月17日41军从北面突破,一个师正面歼击朔江越军,以二个师向班庄、扣屯、纳隆地区穿插,切断346师退路并阻击驻银山越军322师的东援,配属了大量的田阳县民兵担架营,许多越军特工队员混入民兵担架营,看见部队背手枪的干部就打,牺牲了许多指挥员,当时民兵身穿抗美援朝时期的蓝色棉衣,背抗美援朝的冲锋枪,作战素质、心理素质比较差,所以我们部队进入越南时,没有配属民兵担架营。我们连队在此休息了半个多小时,恰巧有一个车队从前方下来,车后的帆布放下来,汽车驶过,一股臭气飘出,那是我们牺牲的同志。下午两点多,我们连队到了越南第一个县城---通农。名曰是县城,不如说是相当我国当时公社的村镇规模,全城不见一栋砖瓦房,木房一栋接一栋,外表看太落后。我军当时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战区规定,许多房门上贴有“不许部队入内”、“商店严禁入内”等等标语,街上还有警纠战士。我师入越参战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负责清剿通农地区化整为零、溃逃败散的越军残部,维护我沿线运输保障安全,并向高平沿线推进。黄昏,一抹夕阳呈现在眼前,落日的余晖洒在长途跋涉的战士脸上,一天没有吃饭,大家都很饿,连长下令各班自己做饭。大家分头挖灶、洗米、找柴,大概二十几分钟,一盆白白净净的大米饭熟了,不一会,我们将一盆饭吃完了,在洗盆时,480团1营的战士步行赶了上来,他们在入境后下车走了十几公里的路程,个个汗流浃背,跑的头上冒着白气,军衣都能拧出水来。汽车卷起的尘土盖在脸上,黄黄的。他们见到我们洗盆水,一拥而上喝的尽光,见此情景,我们主动拿出军用水壶给他们喝,尽管人多水少,满足不了需要,但我们的帮助温暖了战友们的心,许多战友连声说“谢谢、谢谢”,我们到达龙万、扣兰、那民一线。夜幕降临了,给战区的群山峡谷罩上一层黑纱,部队宿营在公路傍边的山上,汽车一辆接一辆,排满了公路,半夜,我们听到远处传来枪声和爆炸声,看见天空变成红色,初次遇到这种情况,回想白天看到的一些尸体,心里有种恐惧感,在不平静的气氛下我们度过了异国他乡的第一个夜晚。25日清晨,太阳升起。我们听说昨晚汽车队遭到越军特工队的袭击,有二十几辆车被烧毁。我们车队继续行使,来到41军的炮、坦混合阵地,看见一门门高昂的152毫米榴弹炮指向东南方,坦克隐蔽在竹林中,上面插满了伪装的树枝,不细看还以为是土包。我们正往山上运动,巧遇41军的12管火箭炮也往山上搬,炮兵肩扛1-2枚炮弹运到山上。大概在8点多,我们在猫耳洞中待命,忽听外面象刮狂风一般“嗖嗖”直响,我钻出洞一看,发射的火箭弹喷吐着火焰,拖着火红的尾巴瞬刻变成一个小黑点向大约十几公里外的一个山头飞去,稍停片刻,远方传来沉雷般的爆炸声。山头上有4门12管火箭炮,连续发射了4次,192枚火箭弹落在山上,爆炸燃烧的火焰和黑烟熏灼了半边天。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炮击敌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26日,我们班从营部架一条线到150瓦电台车,返回途中路过41军炮兵帐篷前,看到许多炮兵围着两个越南兵,用广西话问他们。我走近看这两越南兵年纪十六七岁,穿一身越南军装,光着两只脚,一个兵脚被扎伤,一只手被打伤,正在包扎。他们面容憔悴,用广西话说“饿”,一战士拿出两包压缩饼干递过去,他俩接过来狼吞虎咽吃完。在押解越南兵的路上,41军的一些战士见到后,纷纷嚷道“打死他、打死他”,吓得越南兵浑身打颤,口里叽哩咕嘟不知说些什么,忙向押送战士求饶。在农万住了两天,27日,我师沿平(孟)高(平)公路前进,迅速打通安乐至高平路段,其余部队向克马诺方向进攻。我连队进入河安县城的东南方xx农场。这个农场是越南346师的师农场,在我军强大攻势下,只剩下一座空军营。守卫高平地区的是越南人民军346师,师部驻高平南俊,首任师长黄便山大校,又称“高北师”,下辖步兵246团、677团、851团、炮兵188团,还有地方军567团、751团、独立123团和158、190炮兵团,以及一些县独立营、公安屯,总兵力4万余人。其中246团是越军老部队,是师主力,又称“新潮团”,抗法战争时期组建,当时是越军总参直属主力团,曾担任越共中央警卫任务,参加过边界战役和9号公路战役,擅长运动袭击和防御作战,号称能打。越军约60多人从诺海山中出来,准备向高平方向机动。第480团3营经50分钟战斗,毙敌20余人,缴获了枪管被40火箭弹打弯了的重机枪、高倍望远镜、冲锋枪等一批敌军物资。我们排安扎在一栋很不错的砖瓦房一个套间内,这原是346师女兵放羊班的宿舍,我们进来时书刊、党证、相片、日历、笔记本、女人用品撒满地,大家见到越南的物品很新鲜捡起来互相传看。一会,连里通知我们去挖工事,大家挥镐扬锹挖好了工事,还缺盖顶棚的材料,这里有一栋民房,主人早就跑了,我们和侦察连一起砍树木,砍竹子,拆木板盖掩体。夜晚,下雨了。我们入越时,天气炎热,气温高,里面穿一件背心,外面穿一套军装,变天了,寒气袭来,让人打颤。我们排的三个潜伏哨设在车队前方,从晚上19点开始戒严,每班2个小时上哨,我是第三班,带领两个战士蹲在潜伏哨掩体内。雨水顺着雨衣往下淌,水在坑内慢慢涨起来,渗透了我的鞋子和裤腿,浑身发冷。长时间蹲着,腿部发麻,又不能放松警惕,难受极了。时间慢慢过去了,换岗回到房间身裹雨衣躺在地上怎么也睡不着,回想参战几天的所见所闻,特别是今天白天路过越346师医院一段公路时,看到我方被击毁击伤的七八辆坦克(T59式),有的掉在桥下,有的停在路边,在一个转弯的路段,靠近一片竹林旁,有三辆坦克挤在一起。前两辆击毁严重,炮塔被掀翻,外漆烧的脱落,变成红彤彤的坦克。据说是两个越南女人干的,那里的地形对坦克很不利,一棵大树占去了路面的三分之一,又是一个转弯处,有一个民房藏在竹林中,头辆坦克开到此处放慢速度,遭敌反坦克混合部队伏击,越南人用苏制冰雹反坦克火箭弹将首车击毁,第二辆坦克跟随太近,后撤不及又遭敌击毁,在高平战区执行穿插任务的41军两个部队展开了异常艰苦的挺进,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已经非常形象地为大家展现了其中的艰苦,事实上,穿插部队饱受的磨难有过之而无不及。想来想去,迷迷糊糊地总算熬到天亮。28日,早饭后,指导员殷时皇通知我排去扛粮食。我们来到农场的仓库,从里面扛出几千斤大米,还有鱼,七、八支七九式步枪和.子弹。在会议室里书刊、文件、党旗、红旗、相片、领章、奖状地处都是,我们还找到几床毯子,用来御寒。下午,16点左右,上级通知部队可以就地取材,补充军需供给,减少后方运输困难。连里叫十几个人带上武器、木棍,到346师养猪场去打猪。这是一片靠近密林的养猪场,面积不小,养有几百头猪,由于打仗,饲养人员跑了,猪饿的乱哄圈门,有的跑出来被流弹打死,有的跑到山里。我们赶到时,兄弟连队将大猪打的没有了,剩下的是百十斤左右的猪,我们留下二人站岗,其余的人手持木棍打胖的、大的猪,打的猪乱跑直叫唤,不一会打死了九头猪。大家将猪扛了回来,上士丁亚军在当知青时杀过猪,他动作娴熟,刀刃剥的猪皮沙沙响,个把小时九头猪全部剥完,将盐撒在猪肉上腌着,这些猪肉一直吃到回国很久。我师在此驻扎,敌人妄图捞一把,派了300多人的特工队前来袭扰。28日凌晨,濛濛细雨中夹着漫天雾气,笼罩着大地,百步外白茫茫一片。敌人先派30多人乘浓雾摸进来,师前指旁布置了三个团的防御地带,敌人刚进入第一防线,就被发现了,枪声、炮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把我们从睡梦中惊醒。枪、炮声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敌人一看势头不对,慌忙撤退。天亮了,部队开始搜山寻找这股敌人。478团在一座山的密林中消灭了敌人一个多班,捉住三个伤兵,押送到我们驻地,其中一个是排长,右胸中了一弹伤势很重,抬来一会就呜呼了。我部队也送来5个伤兵,都伤在腹、胸部位,师野战救护组在我们隔壁房间开设手术室,进行抢救。这些战士在搜山时全身被打湿了,裤腿沾满了黄泥巴,负伤后鲜红的血渗透了军装,医生用剪刀剪开裤管,脱去湿淋淋的军装,开始了紧张的手术。在简陋的手术室里,两台手术同时开始,医生全神贯注地检查伤口,聚精会神地操作,我和排里的战士依偎在门边,看着手术的过程。这些负伤的战士是在近距离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腹部或胸部,伤势很重,失血过多。医生的手术刀一会在腹部划动,一会又转到胸部,手术钳、止血钳、刀、镊来回传递,擦血的纱布、棉花在桶里增多,我们还组织了献血队,给伤员输血。医生在战士体内取出的弹头放到盘里铛铛作响,有一个重伤员在手术后不久就牺牲了,这一天收治了二十多名伤员,手术从上午9点一直做到夜里11点多。我们在这里住了二天多,41军和162师打下了高平省,敌人逃窜的逃窜,钻山的钻山,扔下了一座空城。我师奉命进入高平省。四、驻守高平与我国广西接壤的越南高平省位于越南北部,地处山区,人口50多万,在约8000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中,农业用地仅占12.5%,林地面积则占约78%。省会高平距越南首都河内281公里,从高平至龙州再到南宁约210公里。 通往我国的3号公路是我国援助修建的,从高平到边境靖西县城只有50多里路,高平地势比较复杂,四周是高山丘陵连成一片,高平市有两条江,一条叫平江,一条叫献江,高平背靠大山,又是越三、四号公路交汇处,河道蜿蜒曲折,地形复杂,系越北地区军事重镇,也是通往越南首都河内的一个重要门户。江宽60多米,有三座铁桥跨连两岸,将江南、江北连成一体。江南是主要市区,面积不大南北约5里,东西约6里,市区除了二栋三层楼是省委大楼和广播电台大楼外,其他是私人平房或公家一至二层小楼,地图上标明的是柏油路,留下的柏油不多了。工业落后,工厂寥寥无几,看到的是缝纫、汽车修配、自行车修理、摩托车修理、钟表修理等等。我们是3月1日12点左右进入高平,162师出高平向广渊推进。480团3营担任三座桥的护卫任务, 7连负责1号桥,8连负责2号桥,9连负责3号桥的守护任务。为了保证大桥的安全,敌我双方均对大桥进行了布雷设防,桥下埋设了各式地雷,有绊雷、触发雷、跳雷等, 为了防止越南特工队的袭击我连在桥下还布有暗哨。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电影攻打高平的镜头里,一座铁桥旁边的汽车运输站烈火熊熊、浓烟滚滚,有几个战士沿街道跑步前进,插入市区,我们的汽车队就停在汽车运输站门口。部队原地休息,炊事班忙着做饭,领导也不在,我由于冷,拉着一班长尹正明到里面转转,想找件衣服御御寒。我们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北面有一处住宅就走进去,这是一个套间,从生活用品看是女人的住处,我们在留下的衣物中看看有没有能穿的。我挑了一件大的棉背心穿在身上,不太合适,只能凑合吧,目前顾不了这些。我俩怕出事,赶紧往回走。吃过饭,我们连队住在江北桥头旁的一栋公家房里。第二天上午(3月2日),连长胡成鹏命令一、三排出去搞粮食,排长刘叶带领我们8人携带六枝冲锋枪,沿我昨天走的方向每个房屋搜查。民房则大多以木瓦结构为主,看来越南虽然很穷,但也有城乡差别。党政机关以及其它公共建筑有法式,也有中式的,最高建筑物也只有三层,这是一座融入了西方文化元素,类似我国南方风格的小镇。为了防止敌人特工队,我们集中搜查,互相照应,做好战斗准备。高平市越南人的房屋属于私有财产,住房条件还不错,生活水平还可以,家庭有自行车、摩托车、收音机或留声机等等,屋里摆设还不错。许多房屋的主人匆忙离去,好多东西没有带走,有的箱子装满了衣物放在床上,经41军和162师搜查过,剩下的都是一些普通生活用品。我们找了一些衣服穿在身上,我穿了一套白色西服,外面套上军装,还找到一些线毯准备睡觉用。在这里我们看到许多中国的产品,有凤凰、永久牌女士自行车,上海、天津、沈阳、广州、南宁、武汉等地产的搪瓷脸盆、碗、杯子、肥皂、箱子、铝锅等等物品。越南人穿的、用的比较好,但吃的不行了,我们找了许多家看不到有大米,只有少许木薯粉、面粉、黄豆、绿豆。越南居民不供应大米,大米是军用物资,储存在地下仓库、山洞或军营。后来我们在军营里找到许多印有“中国大米”的整麻袋大米,缴获的枪支、弹药都是我国提供的,我们气愤极了,将许多物件砸的稀巴烂,扛了一些粮食回到连队,还在一个仓库里抬回4-5麻袋白糖回来,有些人找到了酒和烟丝以及越南人的功勋章、纪念章、越币等等小物品。这天上午我们一是完成了找粮的任务,二是看到越南人的家庭情况,三是我弄到越南人一些纪念小物品(两本影集和越南邮票,这是个越南飞行员,曾经留苏)。下午,我在山脚下遇见480团2营5连高小川(咸宁温中同学,现咸宁市机关工委工作),他背一支半自动步枪,开玩笑的说“猫子,你还没有死”,这是我在越南战场遇见的第一个同学。随后我们连队也转移到山上,在山上挖了堑壕、掩体、猫儿洞等工事,负责保卫师后指。我们三班的工事接近山顶,位置较高,站在此处看高平市一览眼底,市区的环境看的更加清晰。其实,高平市的风景是很不错的,群山环抱,江水穿市而过,青山绿水以及亚热带的香蕉、菠萝蜜、甘蔗随处可见。夜晚7点戒严了,我们全班偎缩在狭窄的掩体中,二小时一班轮流放哨。轮到我时,从嘹望口向外望去,山下市区白天民房(木结构特多,为防止越南特工队袭击,我们放火烧的)燃烧的火焰还在蔓延,在微风的吹拂下,房子一栋一栋被烧塌,废墟中的残火忽明忽暗,在漆黑的夜晚令人怯懦。听说高平市地下有许多地道,有的是我国在抗美援越中帮助修建的,在平江北岸385高地附近的省粮食局仓库旁,距铁路桥不远,是法国人当年修建的地道。今天上午侦察连在师前指旁的一个地道里发现三十多包脱水大米。我看看手表是3月3日凌晨2点多,突然清脆的枪声划破寂静的夜空,在大山的遮蔽下回音不绝,参战时间长了,我们已经习惯了,除了岗哨加强警戒,其他人安心睡觉。我顺着枪声方向望去,看见约6-7里外的公路上一运输车队亮着大灯,向着我们的驻地开的飞快,车队进入我们的防区后,敌人的枪声也停了,车队一直开到山下1号桥停住,哨兵检查后,车队过桥停在公路上不走了。3月3日吃过午饭,我们连收拾装备准备和师后指一起向茶灵方向推进。后来,我师工兵营撤退回国前将高平市区所有建筑物、公路、桥梁、电线杆、工厂爆破炸毁,此处的工厂大量为中国援建,各团将能开的汽车和凤凰、永久自行车拖回近千辆,大批军用物资和大批民生工矿物资运输回国(其中包括大量中国无偿支援越南的物资),此后越南高平市工矿业和民生设施基本瘫痪。各团在搜剿残敌期间,根据上级指示,组织工兵分队和部分连队,对越军机场、军用仓库和一些重要设施也实施爆破。五、郎慢地区我师478团、479团担负385高地、魁勒、那柏、980高地、无喧地域清剿任务,重点清剿茶灵、弄压公路以西地域。我们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离高平市十几里的郎慢。车队停下,我们四处找东西搭建掩体,当我扛着几块木板回来,一班长尹正明叫我随他架一条通信线到师前指。我背上冲锋枪到连长那接受任务,师前指在我们后面,图上距离3公里,为了保险我们带了4、5公里的通信线,乘陈伟原的摩托车去架线。出发后,我俩顺着公里放线,这段公路弯弯曲曲,途径三个村庄,在转弯处需要加固,这样出现了问题,带的4、5公里线放完了,离师前指还差千把米。我和一班长赶紧想办法,突然,我想起刚才路过后面村庄时看到路边有一条超轻型被复线,有可能是友邻先头部队迅速推进,来不及收线不要了。我告诉了一班长,想去试试。他同意后,我背上单机,带上空线拐跑到村庄(说实话当时还是很危险的,路上只有我一个人,如果遇到越南特工队埋伏,后果不堪设想),找到那条线一试,是断线,我将线往空拐上收起来,收了500米没线了。我拎着线跑回来接到刚才架的线上,往前又推进了500米,还是不够,一班长一看离师前指不远了,跑到通信连借了一拐线架到指挥部,完成了任务。这时天色暗下来了,离戒严还剩一个小时,我们坐摩托车往回赶,在砂石公路上,摩托车开的飞快,只盼早点回到宿营地,避免在路上遭敌伏击,二十多分钟我们安全到达。3月5日上午,从高平市送到我们师后指两名480团7连的伤员和两名牺牲的战士,牺牲的战士在附近用简易的方法进行了火化,并将骨灰带回国内,安葬在广西靖西烈士陵园。晚上戒严后,我们班躺在一起议论今天的事,旁边教导队的棚子里正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的声音直往耳朵里钻,十几天来我们生活在这个不安宁的国家里,生存与死亡同在,与外界隔断了联系,非常想念祖国,听听祖国的消息,大家都坐了起来,当“嘟嘟嘟嘟嘟、滴”八点时,大家屏住呼吸,注意听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那圆润、清晰的声音一字一句地念着新华社的公告:奉中国政府之命,发表声明“中国边防部队自2月17日起,被迫自卫还击,现已达到预期目的。中国政府宣布,自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开始全部撤回中国境内”。至此,历时17天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告一段落。大家听完这消息,心花怒放,高兴的流出了眼泪。听完广播,我们兴奋的睡不着觉,悄悄说着心里话,互相谈论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对这次作战的感想,它让我们体验了生与死的考验,感受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这可能将是我们在越南的最后一夜,即将结束魔鬼般的生活,离开这血腥臭气的土地,这里的春天,已是满目疮痍。六、回国3月6日早饭后,奉上级命令我们连留下一班在越南继续作战,其余的战士坐车作为我师第一批回国人员撤退。回国的车队整装待发,大家坐在车上盼望早点开车。九点,车队启程了,一辆、一辆,随着车轮的滚动,一座座大山向后倒去。远了,远了,离越南远了;近了,近了,离祖国近了。一小时后,我们到了茶灵,它离国境线还有3公里,公路两旁布满了炮兵阵地,有火箭炮、榴弹炮、加农炮。二十分钟后,我们看到了高高飘扬在边境检查站上的五星红旗,在细雨中是那样鲜艳,我们在车上高喊“回国啦、回国啦”,我透过伪装网看见越南的检查站成为一片废墟,一门八二无后座力炮瘫在一旁,两边的山上拉满了铁丝网,竹签插的密密麻麻,在检查站停留了一会,我们的车队驶进了国内。在搭建的凯旋门上写着“热烈欢迎凯旋而归的英雄战士”,路过村庄许多广西百姓夹道欢迎,给我们送水、送甘蔗、送鲜花等等。中午一点多,我们达到靖西县城,被安排在县城联街大队宿营。联街大队的社员对刚刚从前线回来的战士,那个热情甭提了,给我们腾房子,打扫卫生;下午,专门安排7个壮劳力挑了七担甘蔗送来,还有鸡蛋、苹果、橘子等等物资。晚上看到我们缺少被子,有的社员送来崭新的花被子和新毛毯,看到这些新被子、毛毯我们真不好意思盖,因为我们作战十几天,军装满是汗渍和泥土,没有一点干净的地方,可群众不答应,非要我们用。正当我们互相推让时,地方政府给我们送来二十几床被子,解决了问题。在靖西的几天里,当地群众对我们非常热情,送脸盆、香皂、洗衣粉,有位年纪比我母亲还大的大妈看到我的军裤破了,帮我缝补军裤,看到军裤很脏,就拿去清洗。我在电影里看到的情景,现在真正反映在我的身上,一辈子都忘不了。在中央军委和广西东线广州军区前指的指挥下,我师参战的全体指战员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在短短的19天时间里,攻入越境内纵深60余公里,给当面之敌以严惩!我们先后清剿歼灭了打兰、扣林、魁况、克马诺之敌,协助友军一举攻占越北重镇省会城市高平。随后,以一部守卫高平,以一部清剿扣屯、班听、光头、光内守敌,同时,担任高平至茶灵一线的护路任务。给敌以歼灭性打击,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作战任务。全师毙敌777人,俘敌77人,缴获和销毁各种枪械488支(挺),各种火炮26门,苏式冰雹火箭发射架4具,火箭74枚,各种枪弹和炮弹12万多发,以及大量军用物资;共摧毁敌各种野战工事和建筑设施285处,飞机场两个,军用仓库5座,汽车36辆。牺牲50人(其中咸宁籍3人:478团杨建中、480团黄顺绪、饶洁兵),负伤226人。涌现出了杨长群等英模人物;第478团第3营第9连和第480团第3营第7连荣立集体一等功臣连队称号;有4个排荣立集体一等功臣排;有9个班荣立集体一等功臣班;第478团第3营荣立集体三等功臣营。有金钟亮、黄华海、姜荣奉、高树根、王平等13个人荣立一等功;有51个人荣立二等功;有2170个人荣立三等功;3264个人获通令嘉奖。此时,我们受到了党和国家及全国人民的厚爱,先是中央慰问团的慰问,给每个参战者发了一套慰问品:印有时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华国锋同志题字的“自卫还击保卫边疆胜利纪念”枕巾一条,纪念章一枚,茶杯一只,圆珠笔一只。各部队给立功人员发放了总政治部颁发的军功章、立功受奖证书和广州军区颁发的军功章。4月底,全师在南宁登上返回河南的列车,登车前南宁市十万市民隆重举行欢送仪式,在市区的所经过的街道,到处悬挂着“欢送最可爱的人,军民鱼水情,慰问人民子弟兵”的巨大标语,锣鼓暄天,彩旗飞舞,大街两旁用松树和彩带扎了几道凯旋门,人分两边夹道欢送,市民和学生们都举着小国旗:“欢送,欢送,欢送我们最可爱的人,凯旋归去!”万众齐呼,热闹非凡。真是人山人海,鞭炮齐鸣。舞龙的、舞狮的、铺天盖地撒着彩纸和彩条。列车经湖南、湖北、到河南。每到一地,部队都受到当地军民热情的欢迎。我们指战员排着整齐的步伐迈进,带着人民的深情厚意,全师健儿满怀着胜利的喜悦回到了河南驻地。抄一首诗怀念这段往事吧:凝眸望苍天,九泉将君寻,寒食洒泪祭忠魂,思念已故人;壮志一腔血,沙场浩气存,垂史千秋留美名,人民刻心间。向英烈们鞠躬敬礼!历史永远会记住你们,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本文内容于
9:06:41 被小编a47编辑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对越作战印记(二)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45157 工分:10460
左箭头-小图标
这些老兵,就是我军的军魂!向老兵致敬!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21365 工分:48196
左箭头-小图标
向老兵致敬!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17439 工分:27349
左箭头-小图标
向战友致敬!向老兵致敬!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17439 工分:27349
左箭头-小图标
向战友致敬!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17439 工分:27349
左箭头-小图标
向战友致敬!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17103 工分:32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140744 工分:528034
/ 排名:1297
左箭头-小图标
三十三年了.我们参战人员幸存者又怎样.英雄烈士的父母又怎样.只有历史永远会记住他们.我们幸存者永远不会忘记战友们.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09727 工分:105
左箭头-小图标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651273 工分:17127
左箭头-小图标
敬礼!希望老兵们把当初的战斗经验多给我们传授传授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87718 头衔:铁军侦察兵 工分:182484
/ 排名:7266
左箭头-小图标
自卫还击保卫祖国、教训越南严惩不贷;人民军队扬国军威、英雄儿女荣誉自豪!好作品战友力支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10086 工分:578181
/ 排名:1044
左箭头-小图标
支持同一方向战斗的,跟随我们作战的老战友的回忆好文章!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2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对越作战印记(二)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勇斧螳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