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游记里面的七情六欲是什么意思哪些

《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七情六欲是哪些?_百度知道
七情六欲是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俗话说:花有五颜六色,人有七情六欲。  何谓七情?《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可见,情是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或心理活动,而欲是七情之一。奇怪的是,佛教的“七情”竟与儒家的“七情”大同小异,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中医理论稍有变化,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医学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那么,什么是六欲呢?《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现代人似乎更喜欢笼统地提“七情六欲”,而不把七情六欲作具体的区分。有一首流行歌曲,歌名就叫“七情六欲”,歌词记不太清楚了,但有几句印象很深,说什么“醉了吧反正清醒更断肠”,“陪你走过一段七情六欲全都品尝/爱你的苦不要你扛泪不要你挡/七情六欲打翻/笑着哭哭着笑去想你的模样;……”具体哪七情六欲歌者虽然没有说清楚,但却把现代青年失恋后醉生梦死的心态和感觉唱得淋漓尽致、死去活来了。  说到这里,情与欲似乎已经得到了统一。也就是说,情与欲是不能分开的,没有情哪来的欲?没有欲又哪来的情?没有情,没有欲,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儿女情长,没有悲欢离合,这样的人不是尼姑、和尚,就是神仙、鬼怪了。  由此观之,七情六欲是人类基本的生理要求和心理动态,是人性基础的基础,是人人皆有的本性,也是人间生活的最基本色调。但人与人并不一样,七情六欲的表现也就有五花八门,正所谓七情六欲人人有,千差万别各不同。正因为如此,如何表现人的七情六欲,就成了文学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和气象万千的话题。  然而情毕竟不等于欲,在现代汉语概念里,情与欲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情主要是指人的情感表现,属于人的心理活动范畴;而欲主要是指人的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属于生理活动的范畴。有一句谚语说:情太切伤心,欲太烈伤身,说明情与欲分别属于“心”与“身”两个联系密切但又不同的领域。其次,情与欲互动互补,相辅相成,情可以生欲,欲也可以生情;欲的满足需要感情的投入,而情的愉悦也有赖于欲的满足。但如果非要对情与欲排个坐次,分个先后,不妨展开一场辩论,那么正方和反方恐怕都可以振振有辞,说得头头是道,讨论起来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热闹而有趣。不信你去问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他们虽说身临其境,但肯定很难说清楚情与欲到底是怎么个关系。文学艺术作品如果无情无欲,恐怕就不成其文学艺术了,但如果你想从文学艺术作品中找答案,可能就更扑朔迷离,云遮雾障,稀里糊涂了。  不过科学家已经有比较明确的说法。在我们生存的世界里,可以把一切分为矿物、植物、动物三大类。矿物是没有生命的;植物有生命但没有欲觉,只有接受而没有感受;动物有生命有欲望,而且知道“感受”。人是动物,当然具有求生存的基本欲望,所以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但人毕竟不是禽兽,而是高等动物,是“万物之灵”,比起禽兽的欲望当然要高级得多,也就是说,人类不仅能接受信息,感受信息,而且还能因授受信息而感动、激动、冲动,并理智地加以节制或处理,把动物的欲望发展到情感和理智的高度,而普通动物的欲望和感受只停留在本能的水平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艺术就是表现人的七情六欲的艺术。看一件文艺作品的精粗、雅俗与高下水平,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作品表现人的七情六欲时,究竟达到了与时代相适应的情感和理智的何种程度或高度。
餐饮从业者
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儒家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中医理论中的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东汉哲人高诱对六欲作的注释:生、死、耳、目、口、鼻。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
《礼级-礼运》:“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东汉哲人高诱:“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七情六欲是人类基本的生理要求和心理动态,是人性基础的基础,是人人皆有的本性,也是人间生活的最基本色调。但人与人并不一样,七情六欲的表现也就有五花八门,正所谓七情六欲人人有,千差万别各不同。
七情六欲??文学家、哲学家、法学家甚至是中医学家都有自己的观点。七情六欲源自人的动物性,动物是纯功利的,是唯利益是图的,逐利是它们的本能。人的欲,源自所有动物的本能;人的情,是源自高等动物的感情机制。食欲和财欲是源自动物的捕食本能;色欲和丁欲是源自动物的种群繁衍本能;权欲和贵欲是源自动物对自身生存空间的占有本能。喜是源自对既得利益和将得利益的兴奋;悲则相反,是源自对已失利益的失落感;恐是源自自身或已得利益将遭受侵犯时的害怕;怒是源自自身或已得利益遭受侵犯时的反抗;惊是源自对利益乍失乍得时的瞬间反映;忧是源自对利益长期持有的忧患;思是源自对利益长期索取的考量。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七情六欲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七情六欲都是什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七情六欲都是什么
&&七情六欲都是什么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由于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无法正常使用本网站功能,
其它关键字
作 者 推 文
[收藏此章节] [下载]&&
八仙重聚牡丹遇险
  四海八荒之外,有一座蓬莱仙岛。仙岛四周环绕着蔚蓝清澈的海洋,而在那海底,有连绵起伏的群山峻岭,好似人间陆地上的山川脉络。不论是天上的仙家还是凡间的术士,甚至包括冥界的游魂,以及游走在三界之间的妖魔都知道,这沉寂于汪洋之下的万里山川,便是地脉。所谓地脉者,乃大地之脉搏也!如若地脉动荡不安,则三界人间必生劫难,三界不得安宁。  且说几日之前,大地兀自摇晃起来,临海各县郡的人们看到海水波涛翻滚,巨浪滔天,此情此景只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同时,天上有星辰黯淡陨落。玉帝得知此事后,命巨灵神下凡查看,并让司命星君打开天镜,希望可以知道发生何事。  事后,巨灵神与司命星君纷纷回报,汪洋下的地脉摇动,十妖群聚于人间京师,恐怕三界又要不得安宁。八仙虽已竭力除妖,可是亦有可能无法阻挡这场三界的劫难的不断接近,为今之际,只有让八仙速速前往京师,暂时保住人间帝都的太平。  且说这日里,人间恰逢七夕佳节,帝都金陵城亦是一片张灯结彩,连皇宫里也挂起了各色彩灯,整个帝都宛如一座七彩灯城,登高远眺,美不胜收。依惯例,整个金陵城天黑后都会点起万千彩灯,彻夜不闭城门,千家万户都会结伴出来赏灯。  城东的文笔楼也会借此机会,悬挂起五彩灯笼,全城的文人才子们都会登楼赋诗,共赏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城里最大的酒楼“鹊桥仙”也人满为患,好不热闹,就连城西的花街柳巷今夜也客似云来。  每到七夕佳节,凡间女子就会在银兔初升之时拜月祈福,祈求一年和顺,心灵手巧,觅得如意郎君,或与夫君白头偕老。宫墙之内的那些寂寞的女子更是如此,她们每个人都希望成为那月宫里冷艳美丽的嫦娥,舞姿翩跹,能够留住帝王的心。因此,每到这一天,日落之后,月华初现之时,后宫的众多妃子就会在皇后的带领下,在东宫后的坤宁寺进行祭拜。主持祭祀祈福的,自然是皇家最信任的女祭司――苏采薇。  月上柳梢头,正是一片良辰美景时节,吕洞宾等人可等不得要在皇宫里完成祭祀后还有可能被各宫娘娘拉住要求赐福的苏采薇,直接自行上街去赏灯游玩了。  长安街上熙熙攘攘人满为患,敖玉一心顾全着孙冰儿和孙嫣儿,这两个小孩,第一次看到人间如此热闹繁华的夜市,不觉忘了舅舅的叮嘱,一会儿跑到这边看街头的表演,一会儿又追着卖糖人的小贩,一会儿又被前面某家灯铺的走马灯所吸引,一个劲的往人群里钻来窜去。敖玉生怕他们又走丢了,只好和吕何二人分开,忙着照顾那两个小猕猴去。    吕洞宾看着敖玉消失在人群里,摇头笑道:“三太子这个舅舅,可真是不容易啊!”  “我原来还以为是小人参精最闹腾,现在看来,他们可算是乖孩子了。”何仙姑也站在他身边笑言,说完又回过头来看着吕洞宾说:“那么我们呢?去哪里看看?”  吕洞宾不语,只是转身看着远处金陵至高的文笔楼,眼里带着对过去的怀念,还有那年少时的轻狂。何仙姑见他这样不觉摇头笑笑,伸手去拉他:“走吧,知道你又技痒了!”  吕洞宾拿着折扇打打自己头说:“知我者,莫若仙姑也。”说罢,两人便向文笔楼而去。文笔楼共有十层,寓意为十全十美。据说此楼是金陵富商捐资所建,为的是希望金陵才子可以登高楼,肆意抒发诗怀情丝,誓与天公试比高。  文笔楼门前放着一张长方形的紫衫木案桌,红色的锦缎做衬,上面放着文房四宝,还有一本厚厚的鎏金册,每一页都是上好的宣纸。每个要进楼的人都需要在金册上留下一首自己的诗作,或者龙飞凤舞展示自己的书法,然后落款留下自己的名号。  虽说没有规定,需要什么水平或者什么地位的人才可以在上面留下墨宝,但是,若非是京城里的名家,被人们公认的才子才女,谁也不敢随便在这本满是名家墨宝的金册上挥笔。当然,也不乏像吕洞宾这样,满腹才华,不为众人所知,却故意要来挑战,一震自己声名的才子文人。  吕洞宾与何仙姑来到文笔楼前,只见他将折扇别到脑后衣领里,左手挽起长袖,右手取笔,点墨,挥毫,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众人看他的姿势潇洒,气势如虹,不觉都上前观望他在金册上写些什么,但见那白色宣纸上墨迹还未干,字迹刚劲有力,洋洋洒洒写着十四个字“弃却瓢囊核榍 ,如今不恋汞中金。”落款是吕纯阳。  众人不禁纷纷赞道“好诗!”“好潇洒的意境,堪比太白。”“好字!”站在一旁的何仙姑微笑:“好诗,不过似乎还差两句。”说着,仙姑拿起另一只笔,接着吕洞宾的诗后写到:“坐听明通无弦曲,自性逍遥谁得知。”落款是何素女。  “妙!真妙!”周围的人再一次大声感叹,何仙姑的娟娟小隶纤柔细腻,却又不失苍劲,字里行间的洒脱亦不逊于吕洞宾。两人的诗句结合得天衣无缝,气质亦相比肩,正是浑然天成的一对。  守在门前的掌柜一见两人的诗,立即上前迎接两人:“两位才华横溢,郎才女貌,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今日有幸遇见二位,正是三生之缘。二位客官快请进。”说着,便引着两人进入文笔楼。  楼内布置精美,四周悬挂着各色名家的诗词字画,台上雅乐声声,周围的人或坐饮高谈,或品评四周的佳作。酒香、花香、乐声、诗语,好不风雅。吕洞宾心中一震,一时诗兴大发,也想要踏上高楼去,一览众山小。  文笔楼里根据才华的高低决定你可以踏上那一层楼,而随着楼层越高,楼外所见风景越好,楼内的布置也越好精美,甚至连店家为你准备的茶点酒菜也越发名贵。至于那些能够登上最顶层,俯览皇城夜景,作诗作画赞颂牛郎织女的,便都是举世闻名的大家。  吕何二人一入楼,便被掌柜领上三楼的雅间,这在文笔楼内,已属罕见。掌柜吩咐完小二上茶点后,便恭谨的退出了雅间,留吕何二人在里面。吕洞宾看掌柜离开,站到窗前看着窗外的夜景,华灯铺满大道两边,五光十色:“景色确实不错,不过,要是能到更高的地方去看看金陵全景就好了。”  何仙姑坐在桌前自己倒了一杯茶饮下,听到这话不禁莞尔:“我刚才听外面的人说,想要登上更高的楼层,需要去挑战六艺,如果能够得到众人的认可,便可以更上一层楼。”吕洞宾一听,显得格外有兴趣,跃跃欲试的样子像极了曾经年少轻狂的吕纯阳。何仙姑饮下杯里的茶,笑道:“那就走吧。”  文笔楼一楼和五楼都有搭建好的台子,一楼到四楼之间是中空设计,坐在四楼也可以欣赏到一楼台子上的表演,而四楼则被封顶,无法看到更上面的光景。五楼到九楼又是中空设计,五楼的台子比一楼的要小,也没有什么表演。但是各个包厢里还是会穿出丝竹管乐之声,原来五楼之上的每个人几乎都是名家,他们的演奏乃是难得闻的雅乐,自然不是一楼的表演可以比拟的,因此采取这样的设计,来让他们的音乐不被打扰。最后的一层,也就是顶楼十楼,则是单独隔开的,上面的名家在做什么,不登上楼去,是欣赏不到的。  至于那个台子,便是用来挑战的,凡事五楼以下的客人,若想登上更高的楼层,便要在这里迎接店家准备的挑战,展示自己的诗词曲赋,琴棋书画。如果能够得到众人的认可,便可以居于高楼。这是文人雅士的比试,也是他们证明自己实力的方式。  吕洞宾此时便是站在那高台上,等待着站在自己对面的掌柜给自己出题,文笔楼的挑战题目,都出自名家之手,自然非同一般。许多人都围在楼廊边,看着这个白衣人,等待着他显示出他的实力……  诗词赋,吕洞宾都一一过关,这时两个小童抱着一把古琴和紫木琴架走上台来,小童将古琴和琴架放好在吕洞宾面前,一切准备好后,他们向吕洞宾行了一个礼,然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吕洞宾一合折扇,在琴凳上坐下来,修长的手指拂过琴弦,吕洞宾闭眼倾听琴弦发出的回声,微微点头,嘴角含着微笑:“好琴。”    遥望站在台边看着他的何仙姑,一身粉衣翩然若飞,吕洞宾不觉回忆起百年前在天地之极的情景。冰封的天地,没有日月的光华,唯有远处永劫的地火勾亮苍穹。荒凉的极地没有白花,只能够遥望见天空里一闪而过的极光与星辰。在那里没有时间的概念,一切皆为永恒,那是荒凉残忍到三界里没人任何人想去的地方,可她却愿意为了救他,和他一同在那里面对生命的无极。  又想起那袅袅的琴声,远方还有韩湘子在天庭奏响的笛音。吕洞宾合起双眼,左手轻轻按下琴弦,右手划过七弦,琴声如山间清泉缓缓流来,流进人心最深处,一点点的漫过,让人如饮甘露。  还是那天地之极里的琴音,那时的对话随着铮铮琴声萦绕于耳畔―:  “何仙姑是否喜欢吕洞宾?”  “那吕洞宾又是否喜欢过何仙姑呢?”  “……由此看来,你对我的情并不亚于穿山甲对你的爱。”  “……但我知道,你最紧张的,还是我。”  “……可是我就是放心不下你……我拼死都要保护你。”  …… ……  “我们一起经历过那么多劫难,我吕洞宾,应该要对娘子你动情的。”  何仙姑当初的那句话,他时时会回想起来:“一男一女,为什么只能有情,而不能有义呢?”观音说他们是舍情取义,天地动容。何仙姑说生死之交,要送他最后一程。可兜兜转转一个圈后,他们还是回到各自的原点。八仙聚义,斩妖除魔,甚至连白牡丹,都还是那个在青楼里莺歌燕舞的妖娆女子,一切好似没变,却又都改变了。至少吕洞宾知道,现在他再也不会为牡丹而犯情劫。  重回八仙后,他也曾怀疑过,何仙姑说一男一女同样可以生死之交取其义。但人心往往不可测,谁知道之一刻的义,会不会在下一刻的劫难中衍生出情?他更害怕面对白牡丹,他设想过再见白牡丹,便与她如仙姑所说那般,以义相处。可是,白牡丹不是何仙姑,她身上没有那份大气的义薄云天,而他对她也还心存愧疚,他不知道这些东西会不会令白牡丹见到他时,两人再次转回原点,兜转在情劫里出不来。甚至他以为,这世上,唯有仙姑一人可以那样相处。  直到后来他遇见了苏采薇和陶然,那两个坦坦荡荡同样只论义的朋友。苏采薇了解陶然,亦如何仙姑了解吕洞宾自己。苏采薇说,陶然是她的蓝颜知己,她却永远不会如爱人般爱上他;陶然也说,苏采薇是自己的红粉知己,但知己是知己,他对她的情谊,不是男欢女爱。直至那一刻,吕洞宾才明白,世上的男女,并非只有他和何仙姑才能做到以义相待,也是因此,他才有了面对白牡丹,决心以朋友的身份待她。  吕洞宾想着,琴声里不知不觉多了一份潇洒,那是一种历经沧海桑田后突然回首,恍然间领悟苍生的潇洒,是放下心事,把酒言欢的潇洒。那琴音清亮透彻,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虽然吕洞宾未必看透苏采薇与陶然之间的友谊比之他与何仙姑有何不同,但在此刻,他已经了然,已经彻底的放下心中萦绕依旧的心魔。到此,他与白牡丹的情劫,才算是真正渡过了,也渡完了。当然,他们几人的缘分,并不会就此结束……  八楼雅间里,端坐着一位青衣男子,那男子依靠在木栏前,望着楼下高台上沉浸在琴声与回忆里的吕洞宾,懒懒的摇着手里的紫骨白面折扇,声音温文尔雅不紧不慢:“我看此人仙风道骨,不似是普通人啊。”说着,他的目光又停在何仙姑的身上:“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那女子身上自有一股子豪气,似乎也不是寻常人家的小姐,不过这二人倒是天生一对。”  “梁兄你可别乱说话,”坐在青衣男子旁边的着火红色衣服的男子说着便站起身来,端着酒杯走到木栏边,轻声说:“那两位可是上洞八仙中的吕洞宾与何仙姑,仙与仙之间,怎能言情?”这湖蓝衣服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临安城里最大的客栈“忆江南”的老板,司徒毕星。  那姓梁的青衣公子一听司徒毕星这么说非但没有惊愕,反倒是转头看向坐在自己另一边同样把玩着扇子看着楼下的蓝衣公子说:“话可不能这么说,他们是不是神仙是一回事,他们是不是天生一对又是另一回事,吴兄你说呢?”  那公子微微一笑,一边赞同的点着头,一边说:“吕洞宾属于乾金之象,乾卦纯阳,何仙姑属于坤土之象,她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为柔土,若与吕洞宾配成夫妇,正是乾坤交泰之象,乾坤相合之理。只可惜啊……”【解释1】  “只可惜他们是仙,仙是不能有七情六欲的,不是吗?”一个娇柔的女声在他们身后响起,三人回首一看,之间雅间门口站着一位貌若天仙的紫衣女子,正是白牡丹。她身边穿绛紫色锦衣,面含笑意摇着折扇漫步跨进来的男子正是齐王朱_。  站着栏边的三人立即行礼,齐王略微皱着眉头摆摆手:“不是说了么?我们几个彼此以朋友相处,不必拘泥于礼节。”原来这三人都是齐王手下的门客,司徒毕星自是不用再多说。而那位青衣公子是齐王得力的谋士梁靖,善于用计,有当世周瑜之称。那位蓝衣公子名叫吴元泰【解释2】,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精通卜术阴阳五行和面相。  且说吕洞宾正沉醉在自己的琴声中,一时忆起过去不觉思绪万千,想起当初他在天地之极里弹琴,好兄弟韩湘子以笛声相呼应。如今为了铲除十妖,却不知另外六仙身在何处?一切可都安好?这么想着,他的琴音里也不觉多了几分哀愁,失了之前的豪气与潇洒。  隐隐约约之中,似有韩湘子的笛音传来,遥遥的,随着晚风送进小轩窗,又送入吕洞宾的耳中,似真似幻。那笛音清冽高亢,犹若雨后青竹,雪中梅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魄,也是天地之大我自独逍遥的洒脱。吕洞宾一闻笛声,不觉心中一阵,琴音再次高亢起来。这楼里挥洒自如的琴声与楼外收放自若的笛声相互应和着,恍若天成,听的众人如痴如醉,个个不觉心旷神怡。  一曲终,未待众人从这仙乐翩翩的乐声中回过神来,吕洞宾已猛然立起,与何仙姑一起疾步走向轩窗。从敞开的窗户望去,文笔楼下站着六个神态各异的人,最前端的那个俊秀男子手里执一把周身通透的玉笛,正仰头对着他们二人微笑。他身边手拿玉快板的少年,正一边打着快板,一边拼命朝他们挥着手,咧着嘴笑着。还有那抚着胡须的中年男子,杵着拐杖忙着喝酒的男子,身边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忙着跟他要酒喝。最外面是一个神态自若,扎着童子鬓,肚子大大的男子,他摇着手中的大蒲扇,一脸的欣慰。  这六人,不是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铁拐李,张果老和汉钟离六仙又是谁?吕洞宾当即激动的喊着:“湘子!师父!”从轩窗一跃而下,白衣翩翩的他在众人一阵惊呼中稳稳落地,何仙姑也紧随其后,犹若一朵鲜花从天而降。两人落在六人面前,周围的人群一阵鼓掌赞叹他们也听不进去,只顾得与另外六仙欢欣鼓舞的说话。自八仙临安一别后,这是八仙第一次群聚在一起,不少一个。八仙终于聚首,大家彼此都平安无事,怎能不欢呼雀跃高兴畅饮一番呢?  白牡丹望着融入人群中说笑着往远方去的八仙,眼神稍稍一黯。司徒毕星站在她旁边,依旧把玩着手里的酒杯,慢慢出声:“八仙终于在京师聚首,那十妖恐怕也早已率领众妖开始集结。看样子,这山雨就快要来了。”  “嗯?司徒公子说什么?”白牡丹回首看着司徒毕星,司徒毕星只是微微的笑着,什么也不说。只不过,他脸上的那个微笑,看不出是喜是悲,是忧还是怒。  苏采薇从皇宫里回来时已是第二天早上,昨夜祈福结束后,还不待其他妃嫔来请她去作法,她就被马皇后差人来带去了东宫。在那里与皇后讲道论法,马皇后对她所说八仙下凡之事很是感兴趣,她也就陪着这位心地善良仁慈节俭的皇后一直说下去。等到马皇后有些疲惫时已经夜深,宫门都快落锁了,马皇后也就吩咐她留宿在东宫的偏殿,并叫宫中的姑姑仔细为她收拾出来。苏采薇不好拒绝,也就只好在宫中留宿。当苏采薇跨进苏府时,看见的景象令她实在难忘。苏府一片热闹欢腾,孙嫣儿与孙冰儿二人正与张果老在院子里追逐玩闹,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敖玉四人坐在凉亭里聊天,蓝采和脸上盖着荷叶,躺在凉亭的长椅上呼呼大睡。曹国舅、汉钟离站在小池旁观鱼,铁拐李倚在旁边的假山上喝着他葫芦里的酒。  苏采薇不觉自言自语:“我就说怎么今天这府里远远看上去仙气飘飘更甚之前,原来八仙都来做客了,也不知是我几世修来的福气啊。”正站在苏府门口如此想着,门外传来哒哒的马蹄声,声音急促。只闻那马蹄声来到苏府门前,有人吆喝一声勒住缰绳,随后便听见马儿的嘶鸣,已经有人从马背上跃下,快步朝这边行来。苏采薇回身,就看见齐王朱_面带焦急之色的来到她面前,她正要行礼,齐王却急急出声:“白牡丹被妖怪抓走啦!”  苏采薇不觉一愣:“什么?”朱_也不待苏采薇邀请,自顾自的往院子里走去,院里的众人早就听见他的声音,都凝神看着这边。只见朱_一边走一边再次向身侧的苏采薇重复到:“白牡丹昨天夜里被妖怪从我的行馆里抓走啦!”这一个消息立即让众人震惊起来,汉钟离、铁拐李即跳起来说:“什么?那个白牡丹又来啦!”一面说着,一面急急望向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蓝采和与韩湘子也急急的问:“什么妖怪?”吕洞宾与何仙姑彼此交换一个不安的眼神,唯有敖玉和苏采薇还算镇定,只是都皱着眉,彼此视线在空中微微交集了一下。  “殿下怎么知道白牡丹是被妖怪抓走的?”敖玉最先走到朱_面前,朱_从袖中抽出一张宣纸,递于他说:“敖兄请看,这是今晨下人在牡丹房间的桌子上发现的。”  敖玉展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与我十妖为敌者必死,白牡丹在我们手里,若想救她,去寻八仙。京师城外五十里,无量山洞。”落款处是一条盘踞着的大蛇,鲜红的蛇身似乎是用鲜(百度)血所画,纸上还有腥味。敖玉将纸凑到鼻下细细闻了闻才说:“这是蛇妖的血,看样子白姑娘是被蛇妖抓走了。”  齐王转向苏采薇,声音低下来说:“虽然牡丹虽非我意中之人,但是我与她相处多年,早就视她为我妹妹,所以这次拜托你请八仙将她救回。”  “斩妖除魔,救死扶伤本就是我们八仙该做之事,何况牡丹姐姐与我们的情谊非浅。齐王殿下请放心,我们一定会救回牡丹姐姐的。”说话的是何仙姑,另外七仙也在她身后点点头,吕洞宾笑道:“我们八仙聚义,还有什么好怕的,这次正好可以一举灭了这十妖!”  苏采薇正要说话,何仙姑已经一片了然的看着她说:“十妖要找的人是我们八仙,奉天命消除十妖的也是我们八仙。你、陶然和敖玉还是不要去的好,留在京里好生看护京师才是你们的责任。”  苏采薇微微叹口气:“也好,我们不与你们抢功劳。十妖来势汹汹,只怕不止是要寻你们八仙,我就和陶然他们一起,在此护卫京师,静待你们八仙得胜归来。”  一切商议妥当,苏采薇与敖玉一再叮嘱八仙要小心行事。八仙都一一应下,一边让他们准备好吃的等他们凯旋归来,一边变出各自的法器,一起腾云驾雾,朝着城外飞去。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解释1】:出自明代话本小说《东游记》原文;【解释2】:吴元泰――明朝人,《东游记》小说作者。此处乃是想让他见证八仙故事,便将其作为齐王谋士写入。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读点击:
晋江APP→右上角人头→右上角小框
↑返回顶部
第15章 八仙重聚牡丹遇险
作 者 推 文
更多动态>>
地雷(100点)
手榴弹(地雷×5)
火箭炮(地雷×10)
浅水炸弹(地雷×50)
深水鱼雷(地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女也是有七情六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