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出版的植物大战僵尸小游戏游戏

《植物大战僵尸》漫画出版 第一期已上市
《植物大战僵尸》出漫画啦!由Dark Horse出版社出版,并且第一期“Lawnageddon”已经放出,还是免费的哦,也只有第一期是免费的。你可以到Dark Horse官方网站上提前感受一下。第一期的主角是Patrice Blazing和Nate Timely,他们避开了一波入侵的僵尸,疯狂戴夫也在第一期中露面。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heresyde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植物大战僵尸单机版
当前位置:植物大战僵尸单机版
植物大战僵尸单机版中文版
游戏类型:益智策略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游戏大小:53.56MB
更新时间:
游戏人气:
游戏标签:
不知道怎么下载?
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Windows 8
无特殊需求
Intel Core2 Duo E4600 @ 2.40Hz / AMD Athlon 64 X2 Dual Core 5000+
GeForce 8800 GT / Radeon HD 3870
可怕的僵尸即将入侵你的家庭,你唯一的防御方式就是您栽种的植物。一款新奇的游戏即将登陆PC平台,名称为《('Plants vs. Zombies' )》。武装您的49种植物,切换他们不同的功能,诸如樱桃炸弹或强悍的食人花,更加快速有效的将僵尸阻挡在入侵的道路上。不同的敌人,不同的玩法构成五种不同的游戏模式,加之夕阳、浓雾以及泳池之类的障碍增加了其挑战性 奇特的游戏乐趣永无止境。【游戏特点】植物大战僵尸2010加入了社交元素、自定义僵尸形象功能,植物大战僵尸2010新增20项成就,用户可以通过官方在Facebook、人人网等社交网站上的帐号进行互动.欢迎下载植物大战僵尸2。
2009年度最热门单机游戏《》(Plants vs. Zombies)刚刚发布了2010年度最新版,新版暂时只支持Windows 2000/XP/Vista/7 操作系统,正版售价人民币28元。喜欢植物大战僵尸的网友最好购买正版的,价格也不贵。目前,国内用户可以通过PayPal或者Visa的信用卡进行支付。
新版的《》与之前相比,改动并不大,并不像此前猜测那样,增加了许多新的和植物形象,新版主要特色是加入了社交元素、自定义形象功能及20项新增成就,用户可以通过官方在Twitter、Facebook、美味书签、人人网等网站上的帐号进行互动,且更加个性化。此外,因迈克尔·杰克逊家人及粉丝们的的抗议,PopCap决定从《植物大战僵尸》中移除形象酷似迈克尔·杰克逊的跳舞僵尸。在新版中,代替跳舞僵尸的是一个拥有毛绒绒胸膛,穿着白色喇叭裤,留着爆炸头的“迪斯科僵尸形象”。
同类游戏系列
植物大战僵尸小游戏
99游戏网植物大战僵尸小游戏合集为大家提供最新最全的植物大战僵尸游戏,让玩家们方便快捷的找到植物大战僵尸游戏下载,一起来玩吧!
一键分享给好友:
一、下载游戏建议使用高速下载,下载前建议查看配置要求、游戏说明和网友评论。
二、游戏安装运行的时候出现缺少dll、内存不能读、配置不正确等,请下载对应的单机游戏常用插件运行库。
资源可能被360等杀毒软件提示,部分报毒与补丁有关。如果你有顾虑怕危害电脑,请谨慎下载。
精品游戏推荐
类型:益智策略
语言:简体中文
大小:53.56MB
类型:益智策略
语言:简体中文
大小:53.56MB
类型:益智策略
语言:简体中文
大小:350MB
类型:益智策略
语言:简体中文
大小:5.09GB
类型:益智策略
语言:简体中文
大小:1.78GB
类型:益智策略
语言:简体中文
大小:27.7GB
类型:益智策略
语言:简体中文
大小:53.56MB
类型:益智策略
语言:简体中文
类型:益智策略
语言:简体中文
大小:7.9MB
类型:益智策略
语言:繁体中文
大小:1.56GB
类型:益智策略
语言:英文
大小:3.83MB
类型:益智策略
语言:简体中文
大小:11.9MB
类型:益智策略
语言:简体中文
类型:益智策略
语言:简体中文
类型:益智策略
语言:简体中文
大小:106.5MB《植物大战僵尸》改编中文图书即将出版
  全球风靡的“植物大战僵尸”游戏同名图书,已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低幼读物出版中心推出。经游戏版权方授权,首批图书将于本月面世,出版方于1月9日,在一年一度图书出版交易会上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消息。
图书版共分为16卷
  活动当天,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中国出版协会驻会副理事长李宝中、宝开游戏亚太区总裁James Gwertzman都到场致辞。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也是《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的改编作者高洪波、金波、白冰、葛冰、刘丙钧等现场讲述游戏改编儿童图书创作灵感和思路。图书的内容包括:根据游戏中的“植物武器”特点编写的武器秘密故事、游戏中的通关情节,以及攻略场景等。
  去年9月,出版社方面就在国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植物大战僵尸”有奖征稿活动,面向全国的游戏迷(也称“僵粉”)征集新编原创故事和绘画作品。短短一个月,征集到了2000余篇极具创造力的故事和多幅绘画作品,本次图书出版新闻发布会上也正式宣布获奖者名单并为到场获奖者颁奖。声明:新浪网游戏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公司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15:13:37
  09:41:51
  10:24:25
  10:36:15
  13:30:50
  09:40:47
  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hina Game Weight Rank)是由新浪游戏推出的目前国内最全面、最专业、最公正的最新网络游戏评测排行榜,涵盖内所有新游戏,力图为中国游戏玩家打造最值得信赖的新网游推荐平台。
  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是以由新浪游戏专业评测员组成的评测团队为核心,以游戏的画质、类型、风格、题材等游戏特性为依据,对中国(大陆港澳台)、欧美、日韩等地区正在进行测试或正式运营的新网游产品进行评测并打分后产生的权威游戏排行榜。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将网络游戏从六大项、二十八个小分项与同类游戏进行横向比较,再将该游戏与自身的不同版本进行纵向对比后,由评测中心根据加权平均数得出最后的游戏分数,并以游戏测试及上线时间点为分组,根据每款游戏的CGWS分数在每个季度发布排行榜榜单,实现了排行榜的透明化和实时化,帮助玩家准确、迅速地找到心目中的理想游戏。
  评天下游戏、测产品深浅―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GWR!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植物大战僵尸”从游戏到图书:发行五年码洋过8亿 | 北晚新视觉
“植物大战僵尸”从游戏到图书:发行五年码洋过8亿
近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宣布,其出版的“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发行码洋(编注:“码洋”是图书行业用于核算和记帐的常用词语,指图书的原价与册数的乘积的总额。)五年已超过八亿元,显示了这款风靡世界的游戏嫁接中国创意后的持续号召力。
作者:李峥嵘
2011年年底,“植物大战僵尸”游戏在全球的极度火爆吸引了中国众多出版社的注意,当年购买版权的时候,竞争十分激烈。中少总社跑在前面,第一时间和授权方进行洽谈。中少总社以其品牌实力、综合影响力以及悠久和辉煌的历史,尤其是《幼儿画报》月发行量200多万册的读者覆盖面等因素,促使授权方最终选定中少总社。
“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并不是网络游戏的解读,而是经过巧妙的“移花接木”、“洋为中用”,结果不胫而走、风靡校园。 “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第一年发行突破 500万,第二年突破一千万册,而今年是该系列面世的第五年,已出版500多个品种、6大类,发行4000多万册,码洋超过8个亿。六大类品种涉及图画故事、游戏、助学类、拼插和拼图、长篇故事、漫画,其中漫画类以知识性漫画为主,包括:百问百答科学漫画、神奇探知历史漫画、唐诗漫画、妙语连珠成语漫画等。明年还将开发博物馆漫画、奇趣探秘地理漫画、恐龙漫画系列……可以说,这是一次从线上到线下、从“洋”到“中”的突破性创意出版项目。
中国作协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高洪波也是这套图书故事的编创者之一,他深有感触地说,“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是一套特殊的网游图书,是“洋为中用”的典范。“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呢?《北京晚报》请中少总社、文学评论家、儿童文学作家为我们揭开“洋为中用”的奥秘。
1 抓住原游戏的个性精髓
“植物大战僵尸”是在全球产生广泛影响的网络游戏,能让更多的儿童从指尖游戏走向纸质阅读,这是这套书畅销的品牌基础。但是仅仅只有品牌形象是不够的,还要抓住原游戏的个性精髓。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束沛德说:“在我看来“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具有以下优势与特色:一是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孩子们所熟悉、喜爱、接受的。作者的本领和功夫在于赋予这些植物战士和僵尸以不同的面目、性格、特点。二是善于编织富有动作性、游戏性的故事。作者聪明地选择了一个新颖的取材角度,即在植物武器秘密(武器的特点、功能)上驰骋想象,大做文章。
中少总社在组织创作队伍时,要求作者做到:个性化。要求写出每一个植物战士的个性,例如火爆辣椒勇敢、性子急,大嘴花愿意冲锋在前,但爱说大话。这种个性化,使植物战士的形象从游戏到文字保持了鲜活。
参与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家葛冰分析说,“植物打僵尸”的游戏里的僵尸和我们平常所说的僵尸不太一样,他们都是一些滑稽可笑的角色,比如说,路障僵尸头戴交通路障,铁帽子僵尸头上扣一铁桶,还有什么读报僵尸、舞蹈僵尸,都是一些可笑的角色。他们在游戏里也只是一些挨打的角色,和我们成人所谈的“僵尸”已经不一样了。而写在文学作品里,僵尸的可怕形象就更弱化了,只是保留了他们滑稽、可笑的一面。
高洪波说,中少总社给我们想象的空间,把游戏人物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引起小朋友们广大的阅读兴趣。这种“从指间游戏到心灵阅读”的尝试非常难得与珍贵。
2 游戏的精神,儿童的视角
中少总社还要求所有作者保有游戏的精神,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事物,用儿童的视角看世界,用儿童的语言去述说。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谈到“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的成功,非常认可其游戏精神,“我们的文化中缺少必要的游戏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少儿文学还担当着一个重大的使命,就是把这样一种快乐的游戏精神不仅带给少儿,也要尽量地带给我们的成人,带给我们的社会和整个文化。如果我们抱着这样一种快乐的心情、游戏的精神去从事各种各样的艺术创造,中国的文学艺术就会不断地看到一种新的境界。”
儿童文学作家刘丙钧把植物和僵尸的“大战”解读为孩子间的“游戏”,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将各具特色的植物形象与孩子特性、心态在故事中融为一体,而僵尸也不仅仅作为恶与丑的象征。胜者胜得快活有趣,败者败得稚气幽默,让小读者在一次次轻松快乐的阅读中品味和感悟团结与真诚、勇敢与友情,以及面对和改正不足与缺失。”应该说,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来自游戏,但二者是绝对不一样的。
葛冰说:“我们写的文学故事,不是植物打僵尸的文字版,不是用文学语言再解读一遍植物打僵尸这个游戏。而是在此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升华,是写游戏里没有的东西。比如说,植物打僵尸的游戏中,有很多可爱的植物形象,像无私贡献能量的向日葵,像不要任何索取、只愿做铺路石的小喷菇、像可笑的大嘴花等。这些形象都很可爱,性格和我们生活中的孩子都接近。可是在植物打僵尸游戏中,只是涉及到植物和僵尸的对打,一点儿没讲植物之间发生的故事。那么在我们文学作品中,主要讲这些可爱的形象,讲他们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讲真善美、讲好品质,好习惯的培养。在生动的故事里,这些可爱的植物是绝对的主角。故事中出现僵尸,也是极次要的陪衬角色,会变得更滑稽可笑。”
从出版的角度来讲,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这套系列图书的形态非常丰富,富有趣味性:图画故事书、立体拼插书、立体发声书、学习书、游戏书,漫画书……很好地契合了不同年龄孩子的阅读需求。
3 富于民族文化底蕴,
巧妙撒播美德的种子
“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从一开始就邀请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直接参与儿童网游创作,从根本上保证了网游产品的道德底线与文化品质,更多地在作品中融入了宽容、尊重、友谊、信任、爱心、为善等做人做事的正面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泉根称赞:“儿童文学作家进军网游,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网游写手’的粗糙混乱的格局,有力地提升了儿童网游的精气神。”
本土化就是充分考虑中国少年儿童读者的阅读欣赏习惯,在故事中融入我们的民族文化元素。经过前几年市场的检验,中少总社针对性地对市场反响较好的系列,继续加大开发力度,如漫画类,进一步向文化专题引导、向知识性延伸,在已经开发的历史、科学、成语、唐诗主题的基础上,又开发了博物馆漫画、奇趣探秘地理漫画、恐龙漫画系列,将严肃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相结合,追求趣味性、教育性和知识性的融合。
中国版协少读工委主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说,“植物大战僵尸”图书把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精神与游戏融为一体。里面有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有很多父母,由过去反对自己的孩子玩这个游戏,到鼓励自己的孩子看“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成为这套图书非常坚定的支持者。
在创作者中,诗人金波是年纪最大的,已经年过八旬,是什么让他也参与到网游图书的创作中来呢?金波老师答:“我必须首先承认,我玩这个游戏的水平,赶不上一年级小学生的水平,但我很喜欢这个游戏里的‘植物形象’,他们秀美而刚强,幽默而机敏,柔韧而坚毅。这些鲜明的性格里有纯情、有诗意。所以我比较容易‘进入角色’,容易‘融进情境’。”他借鉴了传统童谣的表现形式,把游戏图书写得轻松愉快,巧妙引导孩子走向阅读。正如他在《植物大战僵尸》庆功会上朗诵的诗:
请从游戏的幻境里走出来,
走进我们的书本。
这里是另一种境界,
在阅读中体验新的快乐。
这里也有你喜欢的植物秘密武器,
也是正义战胜了邪恶,
但会让你宁静下来,
让你用心灵的眼睛感受这个世界。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作者:李峥嵘
2011年年底,“植物大战僵尸”游戏在全球的极度火爆吸引了中国众多出版社的注意,当年购买版权的时候,竞争十分激烈。中少总社跑在前面,第一时间和授权方进行洽谈。中少总社以其品牌实力、综合影响力以及悠久和辉煌的历史,尤其是《幼儿画报》月发行量200多万册的读者覆盖面等因素,促使授权方最终选定中少总社。
“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并不是网络游戏的解读,而是经过巧妙的“移花接木”、“洋为中用”,结果不胫而走、风靡校园。 “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第一年发行突破 500万,第二年突破一千万册,而今年是该系列面世的第五年,已出版500多个品种、6大类,发行4000多万册,码洋超过8个亿。六大类品种涉及图画故事、游戏、助学类、拼插和拼图、长篇故事、漫画,其中漫画类以知识性漫画为主,包括:百问百答科学漫画、神奇探知历史漫画、唐诗漫画、妙语连珠成语漫画等。明年还将开发博物馆漫画、奇趣探秘地理漫画、恐龙漫画系列……可以说,这是一次从线上到线下、从“洋”到“中”的突破性创意出版项目。
中国作协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高洪波也是这套图书故事的编创者之一,他深有感触地说,“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是一套特殊的网游图书,是“洋为中用”的典范。“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呢?《北京晚报》请中少总社、文学评论家、儿童文学作家为我们揭开“洋为中用”的奥秘。
1 抓住原游戏的个性精髓
“植物大战僵尸”是在全球产生广泛影响的网络游戏,能让更多的儿童从指尖游戏走向纸质阅读,这是这套书畅销的品牌基础。但是仅仅只有品牌形象是不够的,还要抓住原游戏的个性精髓。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束沛德说:“在我看来“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具有以下优势与特色:一是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孩子们所熟悉、喜爱、接受的。作者的本领和功夫在于赋予这些植物战士和僵尸以不同的面目、性格、特点。二是善于编织富有动作性、游戏性的故事。作者聪明地选择了一个新颖的取材角度,即在植物武器秘密(武器的特点、功能)上驰骋想象,大做文章。
中少总社在组织创作队伍时,要求作者做到:个性化。要求写出每一个植物战士的个性,例如火爆辣椒勇敢、性子急,大嘴花愿意冲锋在前,但爱说大话。这种个性化,使植物战士的形象从游戏到文字保持了鲜活。
参与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家葛冰分析说,“植物打僵尸”的游戏里的僵尸和我们平常所说的僵尸不太一样,他们都是一些滑稽可笑的角色,比如说,路障僵尸头戴交通路障,铁帽子僵尸头上扣一铁桶,还有什么读报僵尸、舞蹈僵尸,都是一些可笑的角色。他们在游戏里也只是一些挨打的角色,和我们成人所谈的“僵尸”已经不一样了。而写在文学作品里,僵尸的可怕形象就更弱化了,只是保留了他们滑稽、可笑的一面。
高洪波说,中少总社给我们想象的空间,把游戏人物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引起小朋友们广大的阅读兴趣。这种“从指间游戏到心灵阅读”的尝试非常难得与珍贵。
2 游戏的精神,儿童的视角
中少总社还要求所有作者保有游戏的精神,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事物,用儿童的视角看世界,用儿童的语言去述说。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谈到“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的成功,非常认可其游戏精神,“我们的文化中缺少必要的游戏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少儿文学还担当着一个重大的使命,就是把这样一种快乐的游戏精神不仅带给少儿,也要尽量地带给我们的成人,带给我们的社会和整个文化。如果我们抱着这样一种快乐的心情、游戏的精神去从事各种各样的艺术创造,中国的文学艺术就会不断地看到一种新的境界。”
儿童文学作家刘丙钧把植物和僵尸的“大战”解读为孩子间的“游戏”,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将各具特色的植物形象与孩子特性、心态在故事中融为一体,而僵尸也不仅仅作为恶与丑的象征。胜者胜得快活有趣,败者败得稚气幽默,让小读者在一次次轻松快乐的阅读中品味和感悟团结与真诚、勇敢与友情,以及面对和改正不足与缺失。”应该说,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来自游戏,但二者是绝对不一样的。
葛冰说:“我们写的文学故事,不是植物打僵尸的文字版,不是用文学语言再解读一遍植物打僵尸这个游戏。而是在此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升华,是写游戏里没有的东西。比如说,植物打僵尸的游戏中,有很多可爱的植物形象,像无私贡献能量的向日葵,像不要任何索取、只愿做铺路石的小喷菇、像可笑的大嘴花等。这些形象都很可爱,性格和我们生活中的孩子都接近。可是在植物打僵尸游戏中,只是涉及到植物和僵尸的对打,一点儿没讲植物之间发生的故事。那么在我们文学作品中,主要讲这些可爱的形象,讲他们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讲真善美、讲好品质,好习惯的培养。在生动的故事里,这些可爱的植物是绝对的主角。故事中出现僵尸,也是极次要的陪衬角色,会变得更滑稽可笑。”
从出版的角度来讲,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这套系列图书的形态非常丰富,富有趣味性:图画故事书、立体拼插书、立体发声书、学习书、游戏书,漫画书……很好地契合了不同年龄孩子的阅读需求。
3 富于民族文化底蕴,
巧妙撒播美德的种子
“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从一开始就邀请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直接参与儿童网游创作,从根本上保证了网游产品的道德底线与文化品质,更多地在作品中融入了宽容、尊重、友谊、信任、爱心、为善等做人做事的正面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泉根称赞:“儿童文学作家进军网游,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网游写手’的粗糙混乱的格局,有力地提升了儿童网游的精气神。”
本土化就是充分考虑中国少年儿童读者的阅读欣赏习惯,在故事中融入我们的民族文化元素。经过前几年市场的检验,中少总社针对性地对市场反响较好的系列,继续加大开发力度,如漫画类,进一步向文化专题引导、向知识性延伸,在已经开发的历史、科学、成语、唐诗主题的基础上,又开发了博物馆漫画、奇趣探秘地理漫画、恐龙漫画系列,将严肃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相结合,追求趣味性、教育性和知识性的融合。
中国版协少读工委主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说,“植物大战僵尸”图书把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精神与游戏融为一体。里面有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有很多父母,由过去反对自己的孩子玩这个游戏,到鼓励自己的孩子看“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成为这套图书非常坚定的支持者。
在创作者中,诗人金波是年纪最大的,已经年过八旬,是什么让他也参与到网游图书的创作中来呢?金波老师答:“我必须首先承认,我玩这个游戏的水平,赶不上一年级小学生的水平,但我很喜欢这个游戏里的‘植物形象’,他们秀美而刚强,幽默而机敏,柔韧而坚毅。这些鲜明的性格里有纯情、有诗意。所以我比较容易‘进入角色’,容易‘融进情境’。”他借鉴了传统童谣的表现形式,把游戏图书写得轻松愉快,巧妙引导孩子走向阅读。正如他在《植物大战僵尸》庆功会上朗诵的诗:
请从游戏的幻境里走出来,
走进我们的书本。
这里是另一种境界,
在阅读中体验新的快乐。
这里也有你喜欢的植物秘密武器,
也是正义战胜了邪恶,
但会让你宁静下来,
让你用心灵的眼睛感受这个世界。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邮箱:takefoto(at)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植物大战僵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