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环技术怎么提高系统的抗干扰磁环原理能力?

21ic官方微信-->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讨论 STM32的抗干扰能力怎样?
&&已结帖(10)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7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23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7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23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5%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7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23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7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23 积分
1.STM32抗干扰不错
2.PIC也比较好用,可以考虑PIC24FJ系列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59%
主题帖子积分
如果LZ只停留在选择不同的MCU来提高抗干扰能力,而不去分析具体的原因,当然就不会理解我的疑问了。
但是我相信,PIC能做到,其它MCU只要设计合理,一般也能够做到。 ...
gx_huang 发表于
STC当年确实有点问题,呵呵,我这边多年以前偶尔见过FLASH数据丢失的现象,不过我们本来就是老产品,后来直接就把该产品停产了,终结了它的生命周期。
这几年的情况就不清楚了,没有发言权。
PIC在一线品牌里面算是质量比较好的,呵呵,这个质量比较好不是指EMC,一般最直观体现在烧片时,废片率很少很少,0.01~0.02%的水平,但其它厂家,例如ATMEL、NEC、MSP430、HOLTEK等,我这边用官方推荐编程器的废片率都在0.1~0.5%左右了,据做工具的mcuisp网友说,STM8/32的废片率也大概在0.1~0.3%,呵呵,这个水平和ATMEL差不多吧。
一:我的回帖多数只是猜测/估计/想象,建立在我现有知识结构的理解和分析上,多数都没有动手实际检验过,请斟酌采纳.
二:若对我的技术类主帖或回帖有异议,欢迎讨论,拒绝过激攻击或辱骂,否则全站追杀屏蔽发帖,后果自负.
三:对本人的其它意见,请直接向站长投诉,勿使用站内短信骚扰/挑衅/辱骂,否则将全站追杀屏蔽发帖,后果自负.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81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41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81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41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打赏:0.00受赏:0.20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81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41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81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41 积分
当年NXP的LPC900系列也有一堆问题呢。
个别MCU上电就死机,要求电源电压降到0.4V以下再上电才可以保证下次上电才正常复位呢。
内部的FLASH,如果没有禁止编程,在强干扰下有时候会被冲掉。
我用过的PIC的一些型号,都没有在系统编程功能,就不会出现冲FLASH的问题。
但是从LZ的描述看,是通信异常,不是MCU死机,我认为需要分析GPIO的电平差异,布线差异。
不要随便怀疑MCU抗干扰不行。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59%
主题帖子积分
当年NXP的LPC900系列也有一堆问题呢。
个别MCU上电就死机,要求电源电压降到0.4V以下再上电才可以保证下次上电才正常复位呢。
内部的FLASH,如果没有禁止编程,在强干扰下有时候会被冲掉。
我用过的PIC的一些型号, ...
gx_huang 发表于
这几年新出的PIC产品,基本都可以用BOOTLOADER,过去老的OTP肯定不行。
NXP比较无良,呵呵,为了追求上市速度,工程样品阶段就拿到市场上开卖了,很多人做了它的小白鼠。
一:我的回帖多数只是猜测/估计/想象,建立在我现有知识结构的理解和分析上,多数都没有动手实际检验过,请斟酌采纳.
二:若对我的技术类主帖或回帖有异议,欢迎讨论,拒绝过激攻击或辱骂,否则全站追杀屏蔽发帖,后果自负.
三:对本人的其它意见,请直接向站长投诉,勿使用站内短信骚扰/挑衅/辱骂,否则将全站追杀屏蔽发帖,后果自负.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81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41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81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41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打赏:0.00受赏:0.20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81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41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81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41 积分
话说回来,NXP芯片虽然有许多缺点,针对NXP的缺点,我对产品设计改良,后来批量的故障率还可以。
只有极个别芯片,可以下载,但是就是跑不了程序,无法分析原因。
对于掉电复位故障,我找出了故障和上电前的电源电压有关,上NXP的网站看,勘误表里竟然有这个说明,晕死我了。我在想呢,有这个BUG的芯片,怎么能卖呢?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84%
主题帖子积分
也没有见STC的抗干扰差。
LZ说STC差,把你的LED显示板原理图和PCB发给大家看看,到底是STC差还是你的设计差。
gx_huang 发表于
这个得支持,我前公司很多用STC的产品在比较恶劣的配电环境下使用,没有反馈因为单片机引起的死机复位等问题。
成功,不在于你赢过多少人,而在于你与多少人分享利益,帮过多少人。你与之分享的人越多,帮过的人愈多,服务的地方愈广,那你成功的机会就愈大。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技术员, 积分 8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9 积分
高级技术员, 积分 8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9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技术员, 积分 8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9 积分
高级技术员, 积分 8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9 积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索呢?索呢?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技术员, 积分 1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 积分
中级技术员, 积分 1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22%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技术员, 积分 1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 积分
中级技术员, 积分 1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 积分
电表都用STM32 来做三相的,你们说呢,
LZ STC 算是山寨货怎么比呢,跟本不同公司的
测试的话我们打浪涌还是会出点问题,其他的估计打个高压脉冲的就复位了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99%打赏:0.00受赏:2.00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99%打赏:0.00受赏:2.00
主题帖子积分
pa2792 终于有人赞同了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工程师, 积分 57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32 积分
高级工程师, 积分 57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32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82%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工程师, 积分 57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32 积分
高级工程师, 积分 57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32 积分
你们厂没测试部门吗? 做几个 在强干扰下测试一下 或是直实情况测试 不就结了嘛 问能能出来 要测试部做啥
编程技术交流交流QQ群A:121960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99%打赏:0.00受赏:2.00
主题帖子积分
eydj2008 我们是做电池测试设备的,但设备运行都是在工厂里运行,环境各不相同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工程师, 积分 22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0 积分
初级工程师, 积分 22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0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51%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工程师, 积分 22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0 积分
初级工程师, 积分 22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0 积分
Ryanhsiung 发表于
10# yewuyi 谢谢,这个我看过好多遍了,引脚是有多的,但的RAM最大就是4096byte,先前公司的一个触屏可视 ...
版主,你以前做过可视门铃啊,有几个问题问一下人你
无冕之王奖章
等级类勋章
奔腾之江水
发帖类勋章
时间类勋章
技术导师奖章
人才类勋章
终身成就奖章
等级类勋章
坚毅之洋流
发帖类勋章
时间类勋章
技术领袖奖章
人才类勋章
核心会员奖章
等级类勋章
甘甜之泉水
发帖类勋章
时间类勋章
技术奇才奖章
人才类勋章
希望之星奖章
等级类勋章
技术高手奖章
人才类勋章
时间类勋章
沉静之湖泊
发帖类勋章
精华达人奖章
等级类勋章
湍急之河流
发帖类勋章
技术新星奖章
人才类勋章
热门推荐 /5浅谈交流伺服系统脉冲接口抗干扰能力的几种典型接口方法
> 浅谈交流伺服系统脉冲接口抗干扰能力的几种典型接口方法
浅谈交流伺服系统脉冲接口抗干扰能力的几种典型接口方法
  本文主要阐述一种伺服控制技术采用高速光耦的控制系统。主要性能有抗干扰强,可靠性好。以下是各个部件的链接方式:  (1)采用差分信号输进方式 该方式具有最好的,适合于较高工作频率。   (2)控制器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形式时的推荐接法  (3)控制器为射极跟随输出形式时的推荐接法图3 注: 当VC=24V时,R=1.2K~1.8K。当VC=12V时,R=510。
光耦相关文章:
脉冲点火器相关文章:
双控开关相关文章: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最新技术贴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电路中常见的几种单片机抗干扰技术
 &>&&>&&>&&>&正文
  对于提高单片机系统设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对单片机系统而言,干扰因素有两种,一是来源于系统外部环境和其它电气设备产生的干扰,通过传导和辐射等途径影响单片机系统正常工作;二是来源于系统内部,由系统结构、制造工艺等决定以及内部元器件在工作时产生干扰,通过地址、电源线、信号线、分布电容等传输,影响开关电源模块系统工作状态。
一. 什么是干扰源?   干扰源是指产生干扰的元件、设备或信号。产生的干扰包括:   (1)电磁干扰,如继电器开关启动、静电放电、电网电压波动等都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瞬变浪涌电压,会造成IC和半导体器件PN结烧毁、氧化层击穿等。   (2)人为干扰,如机械振动、继电器触点抖动、元器件安装和电路板布线引起的电磁耦合、接插件接触不良、虚焊、放大器自激、电源纹波等。   (3)环境因素干扰,如噪声和环境温湿度、以及太阳黑子的变化,空间粒子辐射等。   每一个设备干扰造成的误操作,可能运行千次才出现一次,甚至是上万,百万才出现一次。时间上是一天,一个月,甚至是一年很多年。但是干扰出现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我们无法想象到的。   在这里我先引用一个小插曲:   &原来我在镇江做焊机的时候,老是出现焊机在上电瞬间有信号输出,出现的频率很高,最严重的一次是差点将一个客户员工的手指压到。后来我想了个方法就是是在信号输出的I/O口上加上一个50k的上拉电阻,发现问题还是有,但是出现的频率降下来了,后来又改用15k的电阻,就彻底地把那个问题给解决了。&   干扰信号源也遵循欧姆定律,越存在干扰的场合,跟测试使用的上拉电阻也有联系。想知道他是怎么解决的,可以看下下面的文章:   [话题] 【MCU每周论点】如何提高单片机的抗干扰能力? 亲 你懂吗?
二. 干扰源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下面回到正题,
&&&&&&& 单片机干扰的原因还包括传播途径、敏感器件的使用,也会使单片机受到干扰。   干扰对单片机系统的影响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输,包括:   (1)输入系统。一般情况下,开关电源模块星载仪器的检测对象往往是微弱物理信号,通过放大的运放电路和高精度A/D转换电路组成。如串入干扰,会使输入的模拟信号失真,数字信号出错,从而导致采集的数据误差增大。   (2)输出系统。一旦受到干扰,将使各输出信号混乱,不能正常反应单片机系统的真实输出。但一般单片机输出电路都具有较高的电平,不易受到干扰,需要注意的是其对其他电路的干扰影响。   (3)CPU系统。该干扰主要是由CPU内部时钟和噪声引起的,它可使单片机系统总线上的数字信号错乱,CPU得到错误的地址信号,使程序跑飞或死循环,导致输出错误,并将这个错误一直传递,造成系统失败。   敏感器件   在星载仪器单片机系统中,通常会用到一些如A/D、D/A变换器、弱信号放大器等容易被干扰的器件,也是产生干扰的重要原因。
三. 单片机抗干扰技术与措施   单片机系统电路复杂,产生干扰原因也很多,那我们平时应该如何去预防单片机干扰,提高单片机性能与抗干扰影响呢。下面有几种常用的抗干扰措施:   1、切断干扰的传播途径   1)增加干扰源(如电机、继电器)与敏感器件(如单片机)的距离,用地线把他们隔离或者在敏感器件加上屏蔽罩。   2)电路板合理分区,将强信号、弱信号、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电路合理地分区域布置。   4)、单片机和大功率器件的地线要单独接地,以减小互相干扰。大功率器件要尽可能布置在电路板的边缘。   5)、在单片机I/O口,电路板连接线等关键地方,使用抗干扰元件可显著提高电路的抗干扰性能。   6)、晶振与单片机引脚尽量靠近,用地线把时钟区隔离起来,晶振外壳接地并固定。   2、尽量采用抗干扰性能强的单片机   1)、降低单片机内部的电源噪声   在传统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中,通常将电源端和地端分别布置在对称的两边。例如左下角为地,左上角为电源。这使得电源噪声穿过整个硅片。改进方法将单片机的电源和地安排在两个相邻的引脚上,这样不仅降低了穿过整个硅片的电流,还便于印制板上设计电源退耦电容,以降低系统噪声。   2)、降低时钟频率   单片机测控系统的时钟电路是一个调频噪声源,它不仅能干扰本系统,还对外界产生干扰,使其他系统的电磁兼容检测不能达标。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选用时钟频率低的单片机可降低系统的噪声。以8051单片机为例,当最短指令周其为1US时,时钟是12MHZ。而同样速度的MOTOROLA兼容单片机的厂商在不牺牲运算速度的前提下,将时钟频率降低到原来的1/3。特别是MOTOROLA公司新推出的68HC08系列单片机、内部采用了锁相倍频技术,将外部时钟除至32KHZ,而内部总线速度却提高到8MHZ,甚至更高。   3)、EFT技术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单片机内部的抗干扰技术也在不断进步。MOTOROLA公司新推出的68HC08系列单片机,采用EFT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单片机的抗干扰能力,当振荡电路的正弦波信号受到外界干扰时,其波形上会叠加一些毛刺。若以施密特电路对其整形时,这种毛刺会成为触发信号干扰正常的时钟信号。但是交替使用施密电路和RC滤波可以使这类毛刺不起作用,这就是EFT技术。   3、单片机测控系统中的频率抖动技术   将频率拉动信号叠加到输入信号的随机噪声上,虽然会增加转换的总噪声,但增加的噪声是用来补偿输出数码量化噪声的,可使量化误差不再输入信号的函数而是抖动噪声瞬时值的函数。因此,利用频率颤抖信号可去除量化噪声与输入信号之间的相关性。频率拉动信号的大小通常约为1/3LSB有效值。例如,在未加频率拉动的情况下,ADC输出的量化噪声是瞬时输入信号幅度的函数,量化拉动之后,因抖动信号的幅度不依赖于输入信号,故量化噪声与输入信号无关,从而消除了ADC输出谐波分量,但这是以增加总噪声为代价的。需要指出的是,并不一定在ADC输入端实际施加颤抖噪声,也可利用地转换器的热噪声作为频率抖动信号,但ADC要有足够的输出位数以确保能够去除输入信号与量化噪声的相关性。   4、防止漏电流的技术   应当在清洁、干燥、通风、环境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使用智能化单片机测控系统。系统受潮后导致绝缘电阻下降,会产生漏电流。轻测使测量误差增大,控制不灵;重则会造成适中故障,损坏元器件。例如,当印制板受潮时,A/D转换器输入阻抗下降,读数不准,并且伴有跳数现象。这也是一些数字电压表在雷雨季节无法正常工作的主要原因。对于受潮的印制板,可用无水酒精擦净表面,然后用电吹风烘干,以消除漏电。   有些精密集成电路,专门设置了防止极间漏电用的保护环。例如由美国哈里斯公司生产的ICL7650型斩波自稳零式精密运算放大器,HI7195A型带微处理器的5 1/2位A/D转换器,均设置了两个保护环引出端。设计电路时将两个保护环接地,即可消除印制板上轻微漏电对测量所造成的影响。   5、滤波技术   滤波是指从混有干扰或噪声的信号中获取有用信号的方法,能实现上述功能的部件叫滤波器。在数字仪表中常见的滤波器主要有三种:无源滤波器,有源滤波器,数字滤波器。   1)无源滤波器   无源滤波器是由R、L、C元件构成的,根据干扰信号的特点,可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此外还有带阻滤波器等类型。对于50HZ电磁场干扰,可在测控系统输入端加一级双T滤波器。   2)有源滤波器   有源滤波器是包含有源器件(例如晶体管、运算放大器)的各种滤波器。与单纯使用R、L、C元件的无源滤波器相比,能省去体积庞大的电感元件,便于实现小型化、集成化。有源滤波器适用于较低频率的滤波。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的典型电路参见下图。
  6、隔离技术   所谓隔离技术,是指将噪声源与信号线相互隔离开的技术。在单片机系列中经常采用光耦合器来实现传感器与输入通道的隔离、I/O接口的隔离及内部电路的隔离。此外,在远距离传输信号时,也需要采用光电隔离技术。一种采用光电隔离技术的网络通信接口电路如下图所示。在对被传输的模拟信号进行隔离时,宜选用线性光耦合器,其电流传输比接近于常数。
  此外,在测试系统中还经常用变压器隔离,继电器隔离,贝母隔离等技术。   7、抵制传输线上的干扰   传输线宜选用双绞线或同轴电缆屏蔽线,尽管双绞线的频带较窄,但其波阻抗高,抗共模干扰能力强,双绞线上的每个小环路的电磁感应用干扰能相互抵消,并且其分布电容较大,可起到积分电容的效果,因此对电磁场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使用长传输线时需要注意阻抗匹配问题。否则传输线上会产生反射波,造成信号失真。   8、正确选择接地点   在单片机测控系统内部,大致有6种地线:信号线、模拟地、数字地、功率地、交流地和屏蔽地。   设计整机电路时应根据技术条件和实际情况来决定究竟是浮地还是接地,需要采用哪种地线,选择单点接地还是多点接地。   9、传感器的屏蔽   在工业现场使用集成温度传感器时,很容易引入干扰。为提高信噪比,可以给传感器加上屏蔽。有些温度传感器,采用TO-52型金属壳封装,并且专有一个管脚接管壳。使用时将此脚接地,即可由管壳起来屏蔽作用。对于塑料封装的集成温度传感器,必要时可用薄铜管做外屏蔽,把传感器装入后再用环氧树脂封固,二者保持绝缘。这种全密封式传感器特别适合测量液体和蒸气的温度。   10、塑料机的屏蔽   目前,采用ABS工程逆料制成的塑料机箱以其造型美观,携带轻便等优点,深受人们的青睐。为使机箱具有屏蔽作用,可用喷涂、真空、沉积等方法在机箱内表面覆盖一层导电膜。也可以自己加工屏蔽层,在机箱内表面粘粘一层铝箔,再与公共地连通。   11、元器件的选择   为降低元器件的噪声,应尽量采用金属膜电阻和低噪声的有源器件。为了减小温度漂移,全部元件需经过高、低温老化处理。必要时,前级放大器、有源滤波器要加温度补偿电路。A/D转换器的积分电容应选漏电小、介质损耗因数低的聚丙烯或聚苯乙烯电容。ICL7650型精密运放和IC7660型DC/DC转换器泵电容,均应采用钽电容。   能用低速器件就不用高速器件,高速器件只用在关键的地方。   12、消噪电路   带隙基准电压源是一种作为电压基准的高稳定度电压源,目前正广泛用于数字仪表、智能仪器及测试系统中。在基准电压输出端并联一只0.1UF的消噪电容,能滤除高频噪声。   当电路的输出状态维持不变时允许加到输入端的噪声电压最大值,称为电压噪声容限。噪声容限愈高,说明器件的抗干扰能力,应尽量CMOS电路来代替TTL电路。CMOS电路的噪声容限可达电源电压的40%,而TTL电路大约只有电源电压的16%。   13、电源即耦电容   单片机测控系统中许多电路都是公用一个直流电源的。这就要求电源线不得在各电路之间引入干扰,并且当负载发生变化时直流电源线上不应产生波动。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因为直流电源的内阻抗,并且当负载发生变化时直流电源线上不应产生波动。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因为直流电源的内阻抗和电源引线的交流阻抗不可能为零。利用退耦电容不仅能降低直流电源的内阻抗,还能避免各电路之间通过电源线相互干扰。   在单片机测控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数字IC,而每片数字IC本身都是一个脉冲干扰源,它们也会通过电源线相互干扰。解决办法是在印制板电源进线端并联一只10UF~100UF钽电容进行电源退耦,同时在每个芯片的电源进线端再并联一只高频、低分布的电感的陶瓷电容,容量一般取0.1UF,当频率超过 15MHZ时,可取0.01JF,电路如图所示。退耦电容的引脚要尽量短。
第1页&&http://www.autooo.net/autooo/qianrushixitong/jishu//161007.html自控07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自控07试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干扰屏蔽磁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