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卅总主教区圣统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多少周年

福建省闽东教区黄守诚主教安息主怀_高山流水_新浪博客
福建省闽东教区黄守诚主教安息主怀
黄守诚主教
时间: 来源:亚洲新闻&
黄牧照_(1).jpg闽东(亚洲新闻) &
中国地下教会福建省闽东教区黄守诚主教,今天上午在11时安息主怀,享年93岁。
黄主教是中国教会一位最显赫的领袖。他在今年5月15日进入医院,引致信众担忧,但几天后他恢复健康。黄主教受到地上和地下天主教徒承认和支持,他希望在家里安息,及在教区领导者之中辞世,而他做到了。
在黄主教60多年的司铎职生涯中,他被判监狱、软禁或强迫劳动共35年。
闽东教区有90,000名教友,其中至少80,000人属于地下教会。地下一方,有至少45位司铎、200位修女、超过300位度奉献生活的教友,以及数百位传道员。
闽东教区也有一位爱国主教詹思禄,他有一些教友及十二位属于官方教会的神父,服务几个堂区。
地下和官方的天主教徒,承认和尊敬这位伟大的刚辞世的主教。官方教会的修生犹记得黄主教是”一位谦卑、有智慧的伟大牧者”。
一位地下神父说:"多谢黄主教,闽东教会才得以成长和自我更新。”他为传教所受的苦难已经结出果实。多年来,该教会成立和发展了数百个团体和堂区。
鉴于地下团体的规模,多年来中国政府就当地的教堂建筑、朝圣、祝圣神父等,与教区交涉。
在2008年,黄主教祝圣助理主教郭希锦,60岁,在教区行政职务上接替他。郭主教的祝圣得到教宗本笃十六世批准和任命。
葬礼的日期尚未决定。闽东天主教徒对《亚洲新闻》说,政府官员们已经准备好与新接替的主教和神父决定如何进行。
不获中国政府认可的主教离世时,当局一向要求地方教会进行简单的葬礼,身上没有主教徽号或标记,只允许少数教友来哀悼已亡的主教。不过,当局也不能阻止成千上万来向他们的主教致敬。
他们不能够防止礼仪中提到他是主教,或者把他的标志放在他的遗体上,包括礼冠、胸前十字对我们来说,黄主教是一位主教,必须给他穿上合身份的衣饰。一位信友对《亚洲新闻》说:「如果当局愿意,他们可以亲自来,在众人面前,把他所有的标志除去。」
另一方面,众所周知,政府曾经劝郭主教不要穿主教服饰,他欣然接受了。
在1985年,黄被祝圣为闽东教区助理主教,并遭警方检查和软禁,但这并没有使他软化。
在日,他被逮捕并第三次被判入狱,但在1991年8月,由于健康理由,他的刑期被暂停。
在 日,他接任闽东教区主教。在日,他祝圣了助理主教郭希锦为继任者。
信友们期望詹思禄主教来向黄主教的遗体致敬,因为黄牧曾经是詹牧的修院老师。
黄守诚出生于日在福安康厝(福建)。1935年,他进入罗江小修院,之后进行福州神哲学院攻读神学。
6月26日,黄守诚与其他三位执事,在宗座署理牛会卿主教手中领受铎品,此后黄在文藻神哲学院任教及在堂区服务。他于日与另外三位司铎被捕,他被判监4年及劳改。
1971年黄回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在日第二次被捕,因为编写了教理书籍。他被判有期徒刑
8年,1980年12月回家过元旦,同年三月宣布平反,无罪释放。
闽东教区黄守诚主教去世,当局只准以牧者名义举葬
【天亚社.香港讯】华东福建省闽东教区黄守诚主教于七月三十日去世,地方当局对这位不被政府承认的「地下」主教的葬礼作出种种限制。
政府不仅不准以教区名义为黄主教举行葬礼,不准以主教头衔下葬,只允许称为「牧者」,也不准给遗体穿戴主教服饰和礼冠。
葬礼将于八月二日在罗江天主堂举行,但官方限制参加人数在三千人,而根据教会法已自动继承为正权主教的郭希锦助理主教也被禁止以主教的身分主持葬礼。
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相信,出席者应该会超过官方限制的数字。他又指出,教友以「鲜花和植物装饰成礼冠和权杖的模样,创意前所未有」。
黄主教于一九二三年七月廿三日出生于福安康厝,四九年晋铎后担任霞浦沙江主任司铎,直至五二年因政治环境回到康厝家中。
他一生曾三次被捕,共服刑卅五年。第一次是在五五年,他因全国的肃反运动,与另外三位神父一起被捕,至七一年获释放回家参加劳务。但翌年,又因编写宗教书籍再次被捕,被判八年徒刑,至八零年获平反,无罪释放。最后一次是在九零年七月,一年后因病回福安就医,再回家休养。
黄主教于八五年获河北省易县教区刘书和主教秘密祝圣为闽东教区助理主教,于二零零五年,继任离世的谢仕光主教为正权主教,于零八年祝圣郭希锦神父为助理主教。
黄主教于五月开始感到身体不适而住院静养治疗。
消息人士对天亚社说,黄主教获得平反后,于西隐招收了八十多位新修生,「培养了大批的神父,为教区的复兴奠定下坚实的基础;闽东教区能有今天的格局,其功不可没。他一生为坚持信仰受很多的苦!」
一位在省外服务的闽东教区神父对天亚社说:「黄主教是个热心祈祷、极其谦卑、富于睿智和远见、善良的好牧者。」
教区的未来
郭主教于五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出生,八四年晋铎,八五年开始协助处理教区事务,八八年又担任教区文藻神哲学院院长,并在同年在福安市宾馆首次与地区公安处及福安市公安局进行对话,开启教区与有关部门谈判的门户。
尽管如此,他在九零年仍因参加教区会议时被捕,关押两年后获释;在翌年十二月又再度短暂被捕。
福建省目前约有卅七万天主教徒,是中国地下教会的重镇之一。闽东教区约有八万信徒,估计九成五属于地下教会,由五十名神父和逾百位修女服务。
「公开」教会团体只有数千教友,由非法主教詹思禄所领导。但消息人士解释:「一些教友参与地上的礼仪,只为贪图方便。」
据《路透社》七月十四日报道,中梵谈判其中一个棘手问题是处理国内八位非法主教的问题,并指教宗方济各有意借着慈悲禧年宽免他们。
在二零零零年未经教宗批准下接受祝圣的詹主教是其中的一人。
谈判所面对的一个难题是,梵蒂冈不希望这些非法主教获宽免后仍留在本教区,因目前还不清楚北京是否接受有关条件,故此,黄主教的去世对教区的未来发展有何影响,仍有待观察。
消息人士表示:「对于教区的未来,我们没有甚么看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不管将来中梵改善关系比较顺利也好,或是我们面对更大的磨难考验也好,都无所谓,仰赖天主。」
他说:「教会是天主的教会,我们顺着面对将来可能遇到的情形,凭良心、凭基督的教导,凭教会的原则去做就是了。至于会发生甚么,我们不需要太早担心这事。」
【完】天亚社英文新闻:
Chinese authorities interfere with underground bishop’s
不属官方教会的闽东黄守诚主教举殡。教会与地方政府协议丧礼安排
China-Vatican-Msgr_Huang_1.jpg闽东 (亚洲新闻)
&属于非官方教会的中国福建省闽东教区黄守诚主教,圣名文生,于7月30日安息主怀,殡葬礼于明早6时半在圣母玫瑰主教座堂举行。数千名信众从福建省各地陆续前来送殡哀悼主教,但警方已设置道路检查站遏止信众前往丧礼。
当地政府与黄牧的继任人郭希锦主教和一众神父,商讨殡葬礼的安排,以避免"太多关注"和"太多人"聚集。因此,当局在通往圣堂的路上设置多个检查站,并只容许3千人进入圣堂。但教会人士指出,数万人将会在圣堂外参加丧礼,以显示他们对黄主教的敬意。
不获政府认可的黄主教的遗体将被火化。当局起初不准遗体佩带任何可识别为主教的标记;但最终协议可以佩带主教戒指、胸前十字架与小帽,但坚决不准带上主教礼冠及令牌。因此,信徒以鲜花造成礼冠和令牌放在遗体上(图一)。
在2005年,在黄牧的前任谢仕光主教的丧礼上,当局不允许任何人拍照。这次,根本不可能禁止拍照或摄录,因为一般信友都有手机可以拍摄。
同时,在2005年的丧礼,当局禁止信众送殡队伍从教堂巡行到火化场;但是,教会团体现在获授予以20辆汽车组成送行车队,但不能增多汽车数目。
在火葬后,信众想把骨灰带回主教座堂,给更多教友致敬;但是,当局坚持火化后,黄牧的骨灰要埋在为他准备好的墓穴。信众对《亚洲新闻》说,最近台风损毁坟墓。但当局答应修复墓地,以便黄牧的骨灰有尊严地安葬墓穴。
在今年7月30日接替黄牧为闽东教区首牧的郭希锦主教,58岁,于日被祝圣为助理主教。他于1984年晋铎后,在教区修院担任老师和负责教区的财务管理,并致力培育男、女圣召。他还敦促年轻的修生继续进修。
同是属于非官方教会,郭主教早在司铎时代,曾在年、、1996年等被捕。
在1990年后期,他也被任命兼任温州教区署理,为时短暂。
黄守诚主教简历:
黄守诚主教,乳名大信,圣名文生·斐瑞,坚振时取圣名多明我。1923年
7月23日生于福安市康厝乡康厝村。自幼就读于教会经馆。1935年经本堂刚宏仁神父介绍进入罗江公教学院,时年12岁,从小学、中学直到高中毕业。18岁进入福州泛船浦神哲学院就读哲学。因抗日战争激烈,百姓痛苦万分,教区外汇断绝,经济拮据,总院也无法维持生活,读了半学期即宣布解散回家。后来教区向各堂口募捐援助,罗江公教学院重新恢复,黄守诚才再进入罗江公教学院继续读哲学。1944年,黄公随一批同学进入福州泛船浦神哲学院攻读神学,1948年神学毕业。毕业时只余下黄守诚与徐明波两位修士。1948年3月间在福州总主教府经堂领受小四品。福宁教区赵炳文主教本拟毕业后出国留学,可是教廷谕令驻南京的教廷大使黎培理,将难逃的山东阳谷教区牛会卿主教,安置为福宁教区署理主教。赵炳文主教被调任福州教区总主教,故此,赵炳文主教就不再管理福宁教区。牛会卿主教见黄守城与徐明波年纪太轻,不能当神父,要他们继续深造。黄守城与徐明波两人听命到福州扬光中学(教会所办)补习准备报考大学,不料二人同时患上伤寒症,治疗了四十多天。幸蒙田耕莘枢机主教来榕避难,莅临福州德肋撒医院时,见黄守城与徐明波两位修士及外国神长一齐反映,教会神哲学院的毕业生怎可参加初中学习呢?田枢机就说:“牛主教叫你们深造这是好意,没有文凭,不是你们的过错,实是教会未立案所致。如果现在你们不深造也可以,你们现在已经毕业了,可写《传教计划书》一份给我参阅。”那时适逢福安穆阳庆祝白主教殉道二百周年纪念,黄守城与徐明波二人也趁机回来。1949年
6月26日(农历六月初一),黄守城与徐明波、张实之、刘琦元四位修士同时荣登铎位,由牛会卿主教祝圣。日被捕入狱。1971年5月日获得释放。日再度被捕。1981年1月获得自由。
日因病前往福州医病治疗,稍愈后前往长乐帮助青少年做避静,一个月后回到福安招收新生办班于西隐,约有80多人,分三班:高班20多人由黄守城神父亲自教授,其它中、低两班由教友负责授课。尚无三个月而解散了,以后就用秘密办班策略培养修生。至1983年底选成绩较好的三位修生给予晋升铎品,但无主教祝圣。于是,谢仕光神父函致河北保定教区主教联系祝圣事宜,幸得秦州教区李新生主教(原籍保定)到福安西隐村,秘密祝圣郭希明、郭恭俭二位修士为神父。次日,李新生主教赴宁德大门山祝圣刘光品、朱如慈、郭希锦三位修士为神父。1984年6月,缪乐华、缪绍增、罗一雄、阮平四位修士亲赴保定晋升铎品。因形势紧张,黄守诚神父退避罗源白砂村。谢仕光于1984年
1月25日,由秦州教区李新生主教秘密祝圣为主教。因形势紧张暂避西隐的山洞,不久潜回原籍河北保定。到保定时被公安发觉,谢仕光主教与郭希忠同时被捕,致使闽东教区主教受阻。日,有一批神学毕业的修生已举行了避静神功,因谢仕光已被捕入狱,故此郭希锦神父前往河北联系主教祝圣司铎事宜。河北易县教区周善夫主教特遣刘书和助理主教亲赴福建,于日,在罗源白砂祝圣黄守诚神父为闽东教区助理主教。黄守诚主教于日,祝圣冯绍光、徐焕良、徐长春三位神父及刘最铃、韩世麟两位执事。日,祝圣陈永文、陈敏、林石渔、郑信宗、郑翔鹤、刘纯泉、刘最铃、徐文明八位神父。日,祝圣陈安生、朱如团为神父。1988年8月中旬回到罗江约三年之久。日,黄守诚主教再次惨遭被捕。于1991年8月,保外就医在城关治疗,后来在家休养;于1993年10月回到教区服务。日祝圣郑良峰和刘茂春为执事。日,谢仕光主教去世;同年10月,教廷任命黄守诚助理为闽东教区正权主教。日,祝圣缪其为神父;日,黄守诚主教在福安罗江主教公署经堂,秘密祝圣郭希锦神父为闽东教区助理主教,使教会圣统在当地得以合法延续。日,与世长辞,安息主怀。享年93岁。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313,946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天主教潞安教区
天主教潞安教区
Lunganensis
教座位置:中国山西省长治市
管辖范围:长治市:城区 ·
郊区 · 潞城市 · 长治县 · 襄垣县 · 屯留县 · 平顺县 · 黎城县 · 壶关县 · 长子县 · 武乡县 · 沁县 ·
沁源县;晋城市:城区 · 高平市 · 沁水县 · 阳城县 · 陵川县 · 泽州县;晋中市:榆社县 ·
左权县 · 和顺县
礼仪形式:拉丁礼
所属教省:太原
创设时间:1696年
主教座堂:长治主教座堂
首长职衔:主教
各级教务首长
教区主教:丁令斌
荣休主教:靳道远
教友人数:4万
天主教潞安教区(拉丁文:Dioecesis
Lunganensis)是天主教会在中国山西省东南部设立的一个重要教区,又称长治教区。
&【教区历史】&
简述:17世纪中叶,天主教传入山西省潞安府。日,从南京教区分设山西代牧区。1712年,山西代牧区并入陕西代牧区。日,恢复山西代牧区。
日(清光绪十六年),罗马教廷将山西划为山西北境代牧区和山西南境代牧区。
日,山西南境代牧区根据主教驻地更名为潞安府代牧区。至苗其秀主教(年)时代,教友已增长到数万人。1932年及1936年,潞安府代牧区先后由潞安教区划出洪洞、绛州两教区。
日,潞安府代牧区升格为潞安教区,由荷兰方济各会(OFM)管理。同年,长治被中共控制,外籍教士撤离,教区由国籍主教、神父管理。日,爱国会将潞安教区改名为长治教区,包括长治的13个县市区和晋城市的5个县市区。
长治教会迄今约四百年,成立教区一百二十年。&
教会开创:据河南《林县志》载:天主教由山西壶关县安口村天主教徒申铎迁居田家井村而带入,时间约在1600年的明神宗时期;1663年一户田姓人家从安口将信仰带入长治县西苗村;1698年紫坊一户马姓村民,在壶关安口等地受影响而接受信仰。此外,长治城区的北石槽、桃园及安口村周边的几个村的天主教会发端,皆与安口有关。安口村有长治教区最早的两位神父和教堂,郭若望和郭雅各兄弟,他们于1766年留学意大利,1775年祝圣神父后回国传教。安口村的教堂大约建于1770年左右。
1654年潞城县马厂人在平阳府一带谋生,将信仰和种子带回该村。1685年,屯留县姜家庄村民赵氏在绛州接受了信仰,并改名赵信主,返乡后,将信仰传于屯留郭村其姥姥家和屯留藕泽村其岳父家。1697年羌城李奂木、李玉显等人在北京、太原一带接受信仰,并介绍山西榆社王村人鹿反朝来郊区高庄传播信仰。据薛孔昭《耶稣会神父和修士名录》一书中关于1699年的记载:山西教区潞安、襄垣等地已有活动场所。康熙年间(年),天主教在长治已经成点状的分布在许多个地方。壶关县安口、长治县西苗、屯留县姜家庄、潞城市羌城、郊区高庄、安阳、北石槽、城区紫坊,都是这个时期有了天主教的信仰。18世纪,天主教信仰已在长治的安阳、王村、酒村、老军庄、潞城东关、南关、西天贡等地蔓延开来。
山陕代牧区:日,传信部正式成立福建,江西、浙江、湖广、贵州、云南、山西、陕西九个宗座代牧区。
山西代牧区成立后,意大利耶稣会士张安当神父(Antonie &Posateri
&)任山西代牧主教,尚未祝圣即病逝太原府。时值礼仪之争全面爆发时期,耶稣会神父纷纷北上返京,山西教务渐由陕西方济各会兼管。1716年,山西和陕西两代牧区正式合并,称山陕代牧区,方济各会士梅书升神父(Antonio
Laghi)任宗座代牧主教,此时潞安地区已成为传教中心。1732年,玛才劳(Marcell)神父受派来潞安传教。
山陕代牧区历时一百二十八年,十三任主教。日,第八任主教金乐理(Marianus
&Zaralli)在襄垣赵家岭去世。&
山西代牧区 :日,山陕代牧区分治。山西教友由方济各会内主张绝对神贫的常规派(也称守规派)负责。
首任主教意大利方济各会士杜约理(Gabriel &Grioglio
—1891.9)。潞安地区教务由赵茂禄(Bartholomaeus
Sandrini)神父负责,赵铎于日逝世于马厂村。 第二任主教江类思(Aloysius
&Moccagatta
&—),1870年被任命为山西代牧主教。副主教张武良(Paulus
&Carnevolle)神父专理潞安一带教务,1874年张主教视察潞安时因病于桃园村去世。
圣富格辣(Franciscus
&Fogolla)主教去太原之前,曾在潞城、襄垣、屯留一带传教七年之久,并修建赵家岭、高庄和潞城三座教堂。
1840年天主教传入晋城城关,建有西门口教堂。而后,教会选准大箕镇下河村小寨经营,其面积有3000平方米,周围有两丈余高的城墙;在1914年,由荷兰人在大箕小寨这块巨石上,教会建设了一座“歌德”式大教堂,来代管南五县的传教活动,这就是圣母玫瑰堂,其建筑风格独特,教堂、房舍浑然一体。开堂后,每次都聚会都有上百人以上;这样就形成两个中心,一个是西门口教堂,它负责晋城县城的传教活动,另一个就是小寨大教堂,此堂在晋东南,与长治尼格老堂、马厂堂堪称三大天主教中心。
潞安代牧区:日,江类思和艾士杰(当时山西代牧区的主教和副主教,也是舅舅和外甥的关系)两位主教派当时在太原襄助教务的荷兰国神父葛德瑞、法有德及从湖北调来的艾定禄、翟守仁、林国栋、安守信等诸位神父在长治成立预备代牧区。同年7月14日,艾定禄、翟守仁等神父抵达马厂,当时在长治一带管理教务的中国籍神父有田安德、刘纯睿、高尚志。
日,教宗良十三世下谕成立南圻代牧区(又名山西南境代牧区),委托荷兰方济各会圣高歌省会负责,最早的拓荒教士有荷兰人葛德瑞、法友德、林国瑞等。因为潞安地区本身已有6000多教友居住,故无须经历监牧。艾定禄(Martinus
&Poell)神父为首任代牧主教,艾主教上任仅三个月,不幸染伤寒病于日病逝并葬于马厂堂内。同年5月17日,贺广才神父出任代牧区第二任主教。主教座堂设潞安。座堂最先设置于王先有院,随即有艾丁禄主教主持,1873年开始经过6年时间建造了著名的圣心教堂。而后形成了一系列传教机构,如圣母街、主教府、修道院、修女院、学校等。天主教由乡村进入长治城,1890年在城内南街(原市人民银行对面)设有教堂。教区成立时有荷兰籍传教士十人,国籍(潞安人)传教士三人。所辖地区范围包括潞安、泽州、平阳、蒲州四府;绛州、解州、霍州、辽州、沁州、吉州等以及长治、潞城、屯留、武乡、洪洞、灵石等54州县,教友9000余人。
1901年,新祝圣的教区第三任主教翟守仁决定将马厂村成立不久的主教府,迁入长治(潞安府)城内大北街的临时公馆,并在城内南街动土修建新的主教府。1903年,又于长兴路建立潞安主教堂(今地区公安处原址)。1905年,潞安府城内的主教府圣尼格老大教堂落成,成为长治教区主教府正式驻地。该堂附有房屋五百间,这是长治城二十世纪上半叶前最宏伟、最豪华的建筑,又称尼格老堂、南堂,其高高的尖顶几里外就能望见,钟声更是宏亮得惊人,全城能听得见,就是郊外也隐约可闻。翟守仁主教在任二十余年,建设大小圣堂三百多座,教友增至3万人,信徒发展到19县,主要分布在北郊区和城内一带,是长治教区传教史上的黄金时期。当时教区还开办有修道院、修女会、仁慈医院、养老院、育婴院、学校等等,也进行各种传教活动。当时的长治教区,规模之大,影响之远,甚至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晋东南人的精神生活。
日,刚恒毅主教在上海主持召开了中国天主教第一届教务会议,重新划分中国教区。因主教府设在潞安府城内,12月3日南圻代牧区更名为潞安代牧区。
日,洪洞监牧区分立,辖13县,神父14位,大小修士21人,包括主教成玉堂在内,神父近乎全是长治人。
1936年,新绛总铎区成立监牧区。荷兰方济各会士孔昭明(Quintinus
&Pessers)出任首位监牧主教,共有八位荷兰传教士和三位国籍神父,辖22县。至此,潞安代牧区从54州县缩减为19县,教友三万余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次年日军破城闯进长治,为了避免日寇飞机的轰炸,修道院、修女会、仁慈医院、养老院、育婴院、学校等均被转移分散到高庄、南天贡、老军庄、羌城、等堂区。抗战期间,长治主教府和其他各教区,曾一度是周边难民逃避日军的避难所。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对华北敌后根据地实行大扫荡,大批乡村教堂和学校被拆毁,神职人员被迁至日军占领下的各堂。1943年潞安教区的第三任主教翟守仁和第四任主教苗其秀及其外国神父,被日本人集中于太原,同年二位主教先后谢世,葬于太原西涧河公墓。
潞安教区:日,教宗庇护十二世建立中国教会圣统治,潞安代牧区升格为潞安教区。同年,在北京北堂祝圣了潞安教区主教康济民(荷兰籍)。但由于此时中共占领长治,康主教入住潞安主教府几个月,外籍教士便全部撤离,教区事物由本地神职人员接管。期间桃园平达观神父和马厂史传真神父先后为教区代理主教。
1948年,长治专区领导机关入住了潞安教区主教府,1973年主教座堂被拆除。
1982年,未获教廷准许,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私自按行政区域划将潞安教区分为长治教区和晋城教区,杨忠义神父出任晋城教区长,教务仍归长治教区统属。1983年,长治爱国会自选自圣的李维道神父在洪洞教区由长治籍主教韩廷弼祝圣为长治教区主教,也是长治教区第一任国籍主教;直到日,李维道主教正式上任。
日方济会士李毅由教廷任命为潞安正权主教。日,长治教区自选自圣的靳道远主教在北京南堂祝圣。
日,已在2013年获教廷任命为长治教区正权主教的丁令斌晋牧礼仪于长治教区主教座堂举行,由长治教区靳道远主教委托北京教区李山主教主礼,山西太原教区的孟宁友主教、运城教区的武俊维主教、江西教区的李稣光主教、河南安阳教区的张银林主教,以及靳道远主教襄礼,近200位神父共祭。修士、修女及1400多名教友参礼。()而中国政府仅承认其为助理主教。
长治教区是中国著名的圣召之乡,除本教区祝圣了51名司铎外近30年来向外输送了大量圣召,先后有上百名神父和修女加入兄弟教区和修会。教区目前仍有22名修生。
参考来源【】【】【】【】【5】
地方志资料:
&【历任主教】&
艾定禄 Bishop Martin Poell, O.F.M. ,日-
出生日期:日(荷兰)卒于:日(&45)
晋铎:1869年
Cybistra postea
Herculea领衔主教:日- 日
山西南境代牧:日- 日
贺广才 Bishop Giovanni Antonio Hofman, O.F.M.
出生日期:日(荷兰)卒于:日(83&)
山西南境代牧:日-一九零一年七月二十日
Telmissus领衔主教:日-
翟守仁 Bishop Alberto Odorico Timmer, O.F.M.,日- 日
出生日期:日(荷兰)卒于:日(83&)
潞安府代牧:日- 日
Drizipara领衔主教:日-
苗其秀&Bishop Fortunato Antonio Spruit,
O.F.M.,日-
出生日期:日(荷兰)卒于:日(63&)
潞安府代牧:日- 日
Vaga领衔主教:日- 日
格言:Germinans
germinabit
康济民&Bishop Francis Gerard Kramer,
O.F.M.,日-
出生日期:日(荷兰)卒于:日(94&)
Europus领衔主教:日-
潞安主教:日- 1982年(1953年离境)
格言:In magna
constancia
安东尼·李维道,Bishop
Anthony Li Wei-dao,1992.05 - 日▼(自选自圣)
出生日期:日(中国)卒于:日(79&)
晋牧:日(秘密)
潞安主教:1982 - 日
潞安主教:1992.05 - 日▼
荷米·李毅,Bishop Ermenegildus Li,O.F.M.,1998 - 日
出生日期:日(中国)卒于:日(88&)
晋牧:日(秘密)
潞安主教:1998年- 日
格言:Duc in altum
安德肋·靳道远,Bishop Andrew Jin Dao-yuan ,2000年-&2008年▼(非法/荣休)
出生日期:日(中国)(87)
晋牧:日(未获教宗批准)
潞安主教:2000年- ... ▼
伯多禄·丁令斌,Bishop
Peter Ding Lingbin,2016年-
出生日期:日(中国)(54)
晋铎:1992年
潞安主教:2016年- ...
潞安助理主教:2016年- ...
▼(政府认其为助理主教)
&【统计数据】&
1890年创立时有教友9000人。
1940年的堂口:长治(潞安府,总堂、修道院、学校、修女院)、长治苗村、南漳、安口(壶关)、东李高(屯留)、马厂(潞城,曾有修道院)、张庄(有修女院)、高家庄、安阳、羌城(有修女院)、潞城、新庄、黎城、茶棚滩、赵家岭(襄垣)、老军庄(屯留,有修女院)、王庄、郭村、良马、上司村、姚家庄(武乡)、白家庄、晋城、小南岭、远望(陵川)、果子沟(高平);1940年有28,
283名信徒、56座大教堂、137座小教堂、35名外籍方济各会司铎、7名本地司铎、4名方济各会辅理修士、19名外籍修女(圣若瑟小姐妹会[Little
Sisters of St. Joseph of
Heerlen][修女会])、17名本地修女、1所小修道院(56个修生)、50个小学、3个孤儿院、
3个医院、2个养老院、9个诊所;主教:见Timmer(翟守仁)、Spruit(苗其秀)、Kramer(康济民)
1950年有教徒30,000人[1]。现有教友4万多人[2]。
&【教区圣堂】&
开放圣堂70余座。老教堂建筑见《》
以下部分教堂照片转载自:
&&【长治市】&
县境内有天主教徒1065人,分布在城关镇西苗,荫城镇琚寨、大峪、行马、桑梓一村、桑梓二村、鸡山村、北头村,郝家庄乡北宋壁,北呈乡南呈等20个村庄。活动场所主要有西苗天主堂(建于1986)、柳林若瑟堂(外国人建,年代不详),大峪天主堂(建于1900)、琚寨天主堂(建于1989)、苏店天主堂等5处。(長治縣誌·
北京:中華書局,2003)
【长治圣尼格老主教座堂】
1901年,新祝圣的教区第三任主教翟守仁决定将马厂村成立不久的主教府,迁入长治(潞安府)城内大北街的临时公馆,并在城内南街动土修建新的主教府。
1905年,潞安府城内的主教府大教堂落成(今地区公安处原址),成为长治教区主教府正式驻地。该堂附有房屋五百间,这是长治城二十世纪上半叶前最宏伟、最豪华的建筑,又称尼格老堂、南堂,其高高的尖顶几里外就能望见,钟声更是宏亮得惊人,全城能听得见,就是郊外也隐约可闻。翟守仁主教在任二十余年,建设大小圣堂三百多座,教友倍增,是长治教区传教史上的黄金时期。当时教区还开办有修道院、修女会、仁慈医院、养老院、育婴院、学校等等,也进行各种传教活动。当时的长治教区,规模之大,影响之远,甚至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晋东南人的精神生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次年,日寇破城闯进长治,为了避免日寇飞机的轰炸,修道院、修女会、仁慈医院、养老院、育婴院、学校等均被转移分散到高庄、南天贡、老军庄、羌城、等堂区。抗战期间,长治主教府和其他各教区,曾一度是周边难民逃避日军魔爪的避难所。日军对华北敌后根据地实行大扫荡,大批乡村教堂和学校被拆毁,神职人员被迁至日军占领下的各堂。1943年潞安教区的第三任主教翟守仁和第四任主教苗其秀及其外国神父,被日本人集中于太原,同年二位主教先后谢世,葬于太原西涧河公墓。
日,中国建立圣统治,潞安府代牧区也升格为潞安教区。同年,在北京北堂祝圣了潞安教区主教康济民(荷兰籍),由于时局的变化,康主教入住潞安主教府几个月,外籍教士全部撤离,教区事物由本地神职人员接管。期间桃园平达观神父和马厂史传真神父先后为教区代理主教。
1948年,长治专区领导机关入住了潞安教区主教府这座最宏伟的建筑,从此这里成为地区最高权力所在地,这就是长治市政府南大院。潞安教区主教府也被迫改头换面。在一位朋友的博客了看到说:1973年,为了建一座地区公安处大楼,使用了本地一所监狱的大批犯人来拆主教府的建筑,据说拆了整整3个月。1976年,这座尼格老堂也未能幸免。眼看就要从文革暴雨里煎熬出来了,然而却还是毁于一旦。2002年,潞安主教府内本堂神父住的厅房被拆。2005年,为了建盖礼堂或者什么东西,原修道院的小教堂和修士的寝室楼也被拆除。南大院是机关重地,很少人能随便出入,如今只有几块被拉回来的石柱躺着。
2002年,由长治主教靳道远(公开教会)几经挑选,终于在长治市区城北路,购地十五亩,准备修建主教府。日奠基动工,于2007年圣诞节主体竣工。教堂长45米,前部宽20米,主体宽18米,高22米,两钟楼高57米。日与主体圣堂配套的附属设施完成,长治教区举行盛大的主教府落成庆典。
长治市城区城西北路天主堂,天主教长治教区主教府 邮编:046000 &
电话: 传真
【马厂村耶稣圣心堂】
据“潞城县志”记载,清康熙十二年,潞城县令看到这里地肥水浅,水草丰盛,很适合放牧和休养生息,于是便派遣张、王、李姓共十二户,来这里放牧生养,以供潞城县不时之需,由于这里条件独特,很适合人们居住和繁衍生息,来这里落脚的人是越来越多,到回来已逐渐形成一个村落。马厂距长治市11公里,人口密集,民风淳朴。现有村民1000余户。人口5000多人,其中有百分之九十的村民信仰天主教。天主教在康熙年间(1662年以后传入)由运城传入马厂村,并逐渐拓展到周边。到1890年,马厂发展成为潞安教区的主教驻地。
现存老堂建于1879年。这个潞安教区,是晋省历史上与太原教区并存的两大教区之一,它统带晋南和晋东南54县教务,后从中分出洪洞和新新绛两个教区,这样潞安教区在1936年主管晋东南19县教务,而马厂是独一的天主教活动中心,其属下教民竟然有3万人。马厂圣心堂
主教:李毅郄 神父:王海林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北郊马厂乡马厂村
【高庄村圣若瑟堂】
高庄村圣若瑟堂 神父:鹿俊荣 方济各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北郊富村乡高庄村 电话:
建于1859年。:1946年10月,北方大学从邢台迁至长治附近的高家庄。高家庄当时归潞城县管辖(现归长治市郊区),是一个有着百十户人家的中等村庄,这里地形开阔,村中有一座修建于1931年的天主教堂,占地几十亩,建筑宏大,北方大学的校部和部分学院就设在这里(可能是原来教区的备修院建筑)。
修院旧址:
【安阳村圣安东尼堂】
安阳村圣安东天主堂
神父:陈隽&地址:山西省长治市北郊马厂乡安阳村
【张庄村圣母柒苦堂】
张庄村圣母柒苦堂 神父:乔宣 地址:长治市郊区马厂镇张庄村
【李村沟天主堂】
1925年教会购买王氏院落一所,占地十余亩,共有三十多间房屋做为圣堂,学时归南天贡代管。
1945年解放后教堂被集体占用。1979年归高庄堂区代管。1985年全村教友在鹿俊荣神父的带领下建造圣堂,圣堂在第二年10月竣工。圣堂长35米,宽11.5米,高10米,钟楼高18米。建筑面积402.5米,占地一千多平方米。1990年由李维道主教代理,又购买了堂北侧民房七间,1993年教区任命申补堂为本堂神父,1994年购买民房一处,2001年申神父因病去世。2002年乔宣神父任李村沟本堂,代管张庄。2004年王国平神父任李村沟副本堂。李村堂口是李村沟堂区的附属堂口,2008年在乔神父和王神父的带领下修建圣堂,至今尚未完工,又在李村沟修建住宅楼七间,至今尚未完工。
【黄碾圣家堂】
黄碾圣家堂 神父:宋富义 山西省长治北郊黄碾镇北黄村
建于1902年。
【南垂天主堂】
南垂天主教堂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老顶山镇南垂村
【王村圣斯德望堂】
王村斯德望天主堂 神父:申学忠 地址:山西长治郊区老顶山镇王村&电话:
建于1897年。
【安古巷天主堂】
安古巷天主堂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东大街安古巷 &
&神父: 武尔文 马宁 电话:
【桃园圣弥额尔堂】
桃园天主堂;神父:高炳隆;地址:山西长治桃园;建于1901年。()
【宋家庄天主堂】
宋家庄天主教堂 地址:山西省长治县宋家庄
【苏店天主堂】
【西苗村圣母升天堂】
长治县西苗天主堂 神父:李先孝 地址:韩店镇西苗村
&&【潞城市】&
【潞城南关天主堂】
潞城南关天主堂
神父:崔建云&地址:山西长治潞城南关
【潞城羌村圣安多尼堂】
羌城天主堂&地址:山西省潞城市崇道乡羌城&电话:6980134;老堂建于1902年。
【潞城西天贡天主堂】
西天贡天主堂&地址:山西省潞城市崇道乡西天贡村
【潞城南天贡圣母无染原罪堂】
南天贡圣母无染原罪堂 神父:韩伟勤 史志刚&地址:山西省潞城市崇道乡南天贡村&电话:6980134;
建于1906年。
【郭村天主堂】长治市潞城市翟店镇郭村
【史回天主堂】长治市潞城市史回乡史回村
【北舍天主堂】神父:赵常生
地址:山西长治潞城北舍
&&【屯留县】&
【屯留郭村圣玛尔定堂】
郭村天主堂
神父:田书岗&地址:山西省屯留城关镇郭村&电话:
建于1901年。
【屯留老军庄圣伯多禄圣保禄堂】
老军庄天主堂
神父:郭季方&地址:山西省屯留县路村乡老军庄&电话:
建于1903年。
屯留上村无原罪圣母
王庄村天主堂&地址:山西省屯留县上村乡王庄村&电话:
建于1908年。
【屯留东李高三王来朝堂】
东李高天主堂 &
神父:陈燕卫&地址:山西省屯留县东李高乡东李高&电话:
建于1905年。
【五里庄天主堂】
【屯留跑马岭教堂】
河神庙乡跑马岭村;建于1891年。
【屯留半坡天主堂】
张店乡半坡村
&&【长子县】&
【酒村基督君王堂】
酒村天主堂始建于1935年,1937年竣工,奉基督君王为主保,歌特式风格。2000禧年之际进行过一次大的维修,近两年又在教区的关心和酒村全体教友的共同努力下做了修缮,使教堂焕然一新。在弥散礼仪中还祝圣了祭台和圣体柜,以及安放于教堂院子里的基督君王像,使得酒村天主堂越发神圣与庄严,正如丁署理在弥散中讲道说,慈悲的天主降福酒村堂区,以致酒村堂区日新月新。()
酒村君王堂 地址:山西省长子县南漳乡酒村
【漳河神天主堂】
&&【壶关县】&
【壶关秦家庄圣母无原罪堂】
秦家庄圣母无原罪天主堂 神父:田文秀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晋庄镇秦家庄村 电话:
建于1935年。
【安口村天主堂】
壶关圣母七苦天主堂 神父:王国平 地址:山西省壶关县石坡乡安口村
建于1777年。
&&【襄垣县】&
【赵家岭圣母堂】
老窑:(年)起初赵家岭教友为数不多,选择赵熙贤家一孔较宽大点的窑洞作为教友聚会、献祭、祈祷之所。老堂: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甘肃乜司铎传教至赵家岭,见信友无祈祷场所,遂劝一热心节妇献钱三百贯,在岭凹用泥土夯结修建一座简易圣母堂。即为赵家岭最初圣堂。随着新迁居民纷纷入教,信徒迅速倍增,这时的老窑教堂明显狭小拥挤。为满足信仰生活所需,省主教于1866年决定在岭端修建雄伟的大教堂。老井: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为了解决扩建圣堂施工用水及全村饮水之所需,教会请示省江类思主教,江主教让在岭顶就地掘井。这在当时当地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虔诚的教友们一边施工挖掘,一边祈求圣母赏赐水泉,果然有求必应,当井挖至二十余丈时泉涌如注。干岭之巅的甘泉不仅解决了建堂急需且彻底解决了岭上百姓近一个半世纪人畜饮水的难题,直至今日老井犹在。老街:圣母大街。1900年义和团仇教运动平息后,清政府对天主教采取了保护性措施,各地教会利用赔款又修复新建了一批教堂,传教事业得以恢复发展,在此背景下,本堂神父决定在堂前向南修筑一条圣母大街以便利教友信仰生活。规划之后先资助十二户沿街修建院落,形成了一条不太宽直全长百余米的土路。那就是现在这条圣母大街的前身。
新建大堂:1867年,本堂安司铎集多年感恩祭献及教友捐款还愿之积蓄,筹谋规划并带领教友出力献物在岭端修建圣母大堂一座。但工程尚未完善,安司铎为建堂积劳成疾安息主怀。此后田安德司铎接着续建,又向江类思主教求得资助,精修五载于1872年方得竣工。后由艾士杰主教偕田司铎将大堂祝圣。大堂延用数十年,教会事业不断发展,进堂人数逐渐增多,后来教友自筹资金又做过几次扩建维修,圣堂越显富丽堂皇。但在国家浩劫之年被红卫兵纵火焚烧,百年文物圣殿化为废墟毁于一旦。随着教难重重,但广大信友心中的圣火并没有熄灭,心中的殿堂永远存在,坚信天主绝不会舍弃我们,所以信仰生活始终没有间断。
1980年之后,随着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天主圣教广扬,教会活动日趋正常。1986年经长治教区主教李安道恩准,由本堂李保禄司铎主持监理,在原址重建圣母大堂,历经二载耗资十五万元(资金来源多为朝圣献仪和教友捐助)于1987年胜利竣工。由于当时政治所限,不让仿效西方建筑高建钟楼圆窗,虽说新建教堂不能与原堂之宏伟相媲美,但总算也圆了教友们多年的梦,从此教会事业又开始了新的篇章。
&1993年,田建斌走马上任为圣母堂区主任司铎,从而堂区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乘改革开放之浪潮,应教会发展之所需,年富力强的他高瞻远瞩群策群力,带领广大信友新建了圣母亭、加高了钟楼、改善了内部设施,绿化硬化亮化了环境。每年春节前亲领教务组、福传爱心组成员用上万元资金购买大米、白面、食油、饮品等走访襄沁两县百余户孤寡贫困、残障疾患,不论教内教外都为他们送去新春的祝福和教会的关爱,极大的增强了信众的热情,慕道者多了,进堂者踊跃了,来朝圣者连年增加,除长治教区各市县区外,全国各地海峡两岸乃至异国他乡的朋友们都慕名而来。每年五月份朝圣者数以万计,有时一天就高达三四千人,场地显的狭小拥挤,所以朝圣活动敬拜场所需要尽可能作出规范性的调整和建设。
2005——2007年,田神父集思广益,多方筹集资金。一是在教堂正东200米处,绕背山开辟了一条十四处苦路。首起东山崖边,顺坡向北转弯折向西南成“u”字形顺势而上,进入堂院北门。路段全长280米,每处苦像以石碑雕刻分段设立于路之左右。二是在教堂以西30米处重建罗马式圣母大殿,直径15米、高26米,花园式广场长56米、宽56米。仅大殿之内一次性就可容纳上百人朝觐,极大地缓解和改善了朝圣者的需求。仅供朝圣之用的圣母大殿堪称国内之首。洁白如雪的圣母大殿耸立于绿树成荫、百花盛开、青草芳香的簇拥之中,圣堂背墙上高3.3米宽9.9米的巨幅晚餐油画与母殿邀遥相呼应,越显殿堂之宏大。
从圣堂向东眺望,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忍辱负重、勤俭持家的圣家之长大圣若瑟亭,亭亭玉立在松柏花草丛中,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又为朝圣地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为信徒们又一敬拜的好去处。这样以圣堂为中心,西侧圣母大殿、东邻若瑟大亭,奇妙的形成三点一线,圣家三口各有所居。总投资70余万元。
2008年8月份,因大堂顶棚多处受损,计划重新吊顶装饰时,结果发现南北墙体多处裂缝,大梁严重变形,田神父一边向有关领导报告危情一边请有关专家测评论证,一致认为确属危堂,不能再入内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必须推到重建。在长治教区及市县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大信徒慷慨解囊,虽只筹集了少部分资金,缺口还非常大。但教堂严重出现安全隐患迫在眉睫,为了信教群众生命财产之安全,早日过上正常的宗教生活,不容田神父多加思索,立马带领全村教友人人上阵齐心协力,于2008年9月份开始施工。不论男女老少体强体弱,大家争做小工,搬砖接瓦传木递料,历经十五个月的紧张施工,终于日本堂主保瞻礼前平安竣工,向赵家岭圣母献上一份厚礼。框架结构、地梁、圈梁及十三根大梁焊结一体,可御强震。总投资120余万元,其中教区助资2万元、县政府5万元、村委会10万元、教友捐献38万元。其余资金缺口全由田神父自行解决。重建的大堂长35米、宽16米、脊高14米,钟楼高38米建筑面积560平方米。无论就外观之辉宏还是殿内装饰之精良勘称国内一流。十多年来,圣母堂的变化今非昔比有目共睹。所有建筑全部为新建,总投资300万元。教友捐献及其它全部资助不达百万,仅占总投资的三分之一。每年五月份的最后一个主日是赵家岭堂区举行圣体及圣母大游行的日子,圣事隆重盛况空前。()
赵家岭圣母朝圣地 地址:山西省长治襄垣县夏店镇赵家岭
确切地点不明:
&&【沁县】&
1924年,河南林县天主教徒郑里成等3人在松交、待贤一带传教,发展教徒10余人。1933年,武乡县上司天主教神父(荷兰人)在荆村设立传教所,发展教徒46人。1936年,有教徒56人。1940年,乔家湾阎某在榆次入教,返乡后发展教徒11人。1946年,中共占领境内,天主教活动停止。1978年后恢复,1997年有教徒80余人。(沁县志
北京:中华书局1999)
沁县从1999年有首个当地教友以来,现有300多新教友分布在该县各乡镇,这几年一直在不断增加。因教会在该地为新兴团体,并且分散,虽然池堡村已新建教堂一座,但不能满足新教友活动的需要,所以在几个教友较为集中的村庄,教会临时租用民房作为祈祷场所,继续确立宗教活动场点。()
【池堡天主堂】
郭村临时祈祷所:
开村临时祈祷所:
&&【沁源县】&
&&【武乡县】&
拳乱时期:
【武乡上司村圣西满达陡堂】
上司村圣母堂 神父:陈成龙 地址:山西省武乡县上司村;建于1903年。
【武乡姚家庄天主堂】
&&【榆社县】&
【榆社县林头天主堂】
【榆社县云竹天主堂】
&&【和顺县】&
&&【黎城县】&
【黎城天主堂】
黎城县正街,民国时期的传教士来自荷兰,居住于此
&&【平顺县】&
此教堂地址不明:
&&【晋城市】&
&&【高平市】&
【菓则沟露德圣母堂】
“去果则沟,就不能不到村北高地的天主教堂看一看。”只要是到过果则沟的人,都会这样说。天主教堂算得上是果则沟最有特色的一处景观。
在村北的高坡上,矗立着一座钟楼,一座别致的建筑与钟楼相连。毕引根告诉记者,这就是天主教堂了。教堂边上那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那些奇花异木、爱神丘比特塑像都为教堂增添了神奇美妙。
“我们这里常年都会看到来拍婚纱照的,来这里举行婚礼的。”毕引根对记者说,“果则沟天主教堂在高平是独一份的。”举行一场西式婚礼,觅一处好的景色留下相爱的印记,这里是高平人的首选地。
天主教堂看上去结构简洁,比例匀称,形貌庄重,据建堂碑记上记载,这里的教堂属巴洛克建筑风格。教堂长三十米,高十一米,宽九米。钟楼高三十米,底基用青石浆砌。此处的天主教堂初创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随后经历了两次火灾及多次修缮与重建。现存建筑建于1893年。
教堂内安静典雅、有做礼拜人们坐的长桌椅,色彩鲜艳的圣母塑像,绘有精美图画的穹庐屋顶。据悉,穹顶的绘画是1903年第二次修复时所作,1936年再次修复。别致的建筑风格,端庄的圣母塑像,穹庐屋顶及那精美的绘画,时至今日其神韵犹存,足见其技艺精湛。
从天主教堂里走出来,记者从高处向下望去,一处村中古建映入眼帘,红墙黄顶,古朴厚重,与天主教堂的西洋风格建筑有着鲜明的对比。毕引根说,这是村里的观音堂。观音堂与天主教堂,一中一西,一上一下,相映生辉。不同信仰、不同风格的建筑如此和谐地集聚于果则沟村,彰显出果则沟人宽广醇厚、包容大气的胸怀。
()菓则沟露德圣母堂 神父:任永清 地址:山西省高平市果则沟
&&【陵川县】&
拳乱时期:
1877年,豫省林县人郭玉和到临近的陵川远望村(今太和村)传教,建立若亚教堂,陵川始有天主教,远望村为其大本营,——至今仍是晋城市人数最多的天主教村。1900年受义和团冲击后,反而加快发展,教徒遍及17村。荷兰杨神甫重建立被毁教堂,楚神甫维修过,面积达790平方米。1943年日军将堂内设备烧毁。时常住有五六个荷兰神甫,还有修女。到1946年,陵川解放,有250余户、1500信徒;之后,宗教活动停止,教堂也用作粮库,直到1990年代又恢复活动。
【陵川太和村天主堂】
太和村属陵川县杨村乡管辖,该村教会可追溯至光绪三年(1877年).时年华北地区天不降雨,颗粒无收,饥民们皆背井离乡,四处求食.那时有河南林县李玉清等户教友迁移陵川,在太和村定居,自此该村有了天主教.之后,又有林县教友迁至太和,教友人数逐渐增多,宗教生活也具一定的规模.当时教会已建立简易活动场所.1900年义和团兴起,教会活动被中止,本堂锡司铎携部分教友至河南田家井避难.据说该村有几名教友大难之中为主殉道(详情无法考证).1900年以后的十年内,太和教友迅速发展,增至该村总人口的半数以上.首任本堂锡司铎于1902年在太和村西北处的玉皇庙西侧置地建若雅敬教堂一座.圣堂座北朝南,宽15米,长30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呈"哥特"式,钟楼高30米.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配房60余间.1946年圣堂被县粮站占用,配房为区政府占用至1992年."文革"时期,圣堂钟楼被拆毁.1980年以后,政府落实宗教政策,教会多次申请,政府于1992年将圣堂及堂东院归还教会使用.同年圣神降临瞻礼,教友集资五万余元修成钟楼,钟楼高26米.1996年9月教会在堂东侧建北楼7间,并将原有配房修缮一新,供教友文娱活动及教会自养事业之用.
太和历任本堂任期情况考证,他分别是锡司铎,温司铎,殷司铎,楚司铎,钱司铎,苏司铎,董司铎,莫司铎,高一鸣,王维义,杨忠义,任永清和陈景生.太和村出过一位神父即任永清;一位修女和四位贞女,分别是:牛梅香修女,牛香兰贞女,
李腊凤贞女,申扬珍贞女,李胖妞贞女,申雪枝贞女。陵川太和村教友的祖籍98%为河南林县。目前教友人数约1300余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0%。
现在太和村本堂司铎是潞城南天贡籍的陈景生,会长为李福建、申成玉。陈神父于日上任,任后急群众所急,想教友所想,于1998年元月9日正式在堂区开办了一所综合性诊所,以在附近超前的技术博得教内外的好声望,解决了当地群众就医难的问题。陈神父任期第五年(),由于工作压力大,加之高血压,导致脑出血,而致半身不遂,经多方医治,现已基本痊愈。
太和天主堂 神父:陈景生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杨村镇太和村 电话:
&&【泽州县】&
【小寨玫瑰圣母堂】
大箕天主教堂素有“圣母玫瑰堂”之称,1914年,由当地一官宦王泰来出资,文神父、艾神父两位荷兰神父选址、设计,在大箕小寨的一块巨石上修建。最有特点的是,古堡与教堂在建筑结构上是彼此独立的,而且古堡是纯中式的,教堂是纯西式的。蒙蒙细雨中,远处的这座古堡安然地嵌在偌大的磐石之上,仿佛将要启锚远航的航母。在错落的半山腰田间,四周青田茵茵,十几米高的灰砖青石城墙垛台高筑,隐约看见欧式建筑上一十字架,在古堡的正东方矗立,这就是教堂了。古堡整个风格是典型的沁河流域古堡形式的建筑,入口拱门阁楼上有竖书黑底金字“天主堂”字样,教堂赫然屹立,古朴自然,灰砖粗石相结合倒也显得浑然一体,哥特式的风格和这古堡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沿着垛边细品这座百年教堂,使人遥想当年教会文化进入晋城落根泽州大地是怎样的一种交融情景,就像这城堡之上教堂在这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人问及这座教堂的来历,教堂八十多岁的杨神父讲,1900年,社会动荡,两位神父在大箕土门的窑洞里躲避追杀,没有电灯没有光亮,靠教友们晚上悄悄送饭存活。他们念经祈祷,许下心愿,如果能够平安渡过劫难,要在这里修建一个教堂,果真天遂人愿免遭杀身,遂于1902年选址建造。()另见《》《》《》
小寨玫瑰圣母堂 神父:杨忠义 地址:晋城市泽州县大箕 风格:罗马 电话:3815759
【瘐能天主堂】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东沟镇瘐能
&&【沁水县】&
【土沃天主堂】 神父:李真&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土沃镇土沃
&&【阳城县】&
【阳城小南岭天主堂】
小南岭教堂 神父:邢善良 地址: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小南岭 电话:
=================================
【参考文献】
^ 长治教区简介
=================================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成立60周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