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正弘法师的袁弘微信号号

【中国人的一天】苦行僧的叩拜之路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欢迎加我微信】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221.203.219.*
阿弥陀佛 善哉
一切的源泉、动力、意志都来源于信仰。但几千年大部分国人的信仰(包括有些共产党员)是什么:升官发财,改变还有机会。
希望共产党员与官员们能够向释正弘学习,向广大人民学习,好好反省自己所思所想、反观自身所作所为,则善莫大焉,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读者发表客观理性的言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请不要拦阻或删除,如此,则国家幸甚!若连这点言论自由都没有,谈何中国梦?谈何国富民强?
真正的修行之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以自身德行规诫他人,让人敬仰啊。
图文编辑模式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对话苦行僧:一个人的拜山 弃万念终抵峨眉金顶_网易旅游
对话苦行僧:一个人的拜山 弃万念终抵峨眉金顶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历时近三年,赤脚跪拜近万公里路途,朝拜四大佛教名山,终于抵达山圆满。
日释正弘法师从宁波大隐禅寺起香,三步一拜朝圣四大佛教名山,始于南海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日,法师抵达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日,法师朝拜了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终于,日抵达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脚下,稍作休整后于5月19日圆满拜顶。
小编有缘与法师相遇,小憩座谈片刻。畅聊中无不敬佩于法师言语、举止所流露出的坚毅与淡然。在峨眉山报国寺修正几日后,法师换上了干净整洁的衣服,但脚上的厚茧早已与大地的颜色融为一体。
为何将峨眉山作为此次朝拜四大名山的终点?
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我从宁波大隐禅寺起香,那里距离普陀山观音道场很近,接着按照就近的路线继续拜山。僧人也讲一个舍远求近,拜山要走直路,不走弯路、不走回头路。拜完大慈大悲观音菩萨道场,接着前往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一路上就这么拜过来了。
路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您一个人吗?
入世修行,基本上每到一个城市,都有善男信女跟随,达到农田乡间时,也有一些居士护持。于是就和他们结上善缘,他们都希望相送一程。当我到达慧居寺时,僧众都出来随行护送我到九华山,朝完圆满后,他们才都回到寺里。他们也有他们的修行,然后我又是一个人了。拜山,本来就是一个人的事情。路上居士要跟随,那都是缘分,每个人都可以护送我。
我们祈求的是世界和平、国泰民安,为了这个愿望、奔着这个愿望,信、愿、行。首先要相信佛法,接着要发大愿,这个愿是为天下人而发,为天下人而拜山。这样的愿是大愿,是无私的大爱。不能说为了个人或者某个寺院去拜山,那样的愿是狭隘的。
正是这种大行大愿,故而选择峨眉山作为终点。嘴巴说的千尺好,不如脚下行一寸,只有勇猛坚毅地往前拜。路上居士的护送也给了我一种加持力,如果没有这些居士们的护送,我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能到达峨眉山。
拜山的时候带着一个欢喜的心、一个慈悲的心、一个清静的心、一个忏悔的心,带着这四种心,圆满地拜山。一切都是随缘。
拜山,是一步一步地拜,一座山一座山地拜。路过华山时,我也拜。佛道不分家,我们老祖宗几千年留下来的文明都在华山呢,要去慢慢体会。每座山都有每座山的灵气,每座山都不一样,拜山所得到的感悟也不一样,所经历的人、事、物、所思、所想都不一样,当时的心态、佛缘的因素也都不同。所以说,每座山都有每座山的灵气。文明在拜山的时候,山脚和山顶,是一样的高度啊!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没有什么山高、什么山低,因为山脚,就是山顶,它们的高度,是一样的。没有山脚,哪来的高度呢?
能否讲讲您这一路下来,那些刻骨铭心的事
刻骨铭心的事很多,但都已经成为过去了。过去的我,已经死亡了。
同时,刻骨铭心的事也激励过我,更加让我激进。一层磨难,一层天。不管是善缘、是恶缘,它都是我们的助缘,来助我们成道的。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当我已经圆满拜完四大佛教名山,已经来到峨眉山了,那些就都是助缘了。
刻骨铭心的事有,但是僧人不谈恩怨。今天你对玩这么好,我也把你忘啦!明天你对我不好,我也会忘了!没有什么恩怨,没有什么善恶。走一路,我们都是普通的人。就是一名平平常常,最普通的出家僧人。不做凡夫之行,不做圣贤之行。凡夫之行不想做,圣人之行达不到,做一个平常人。平常心,是道。
将来是否有打算来峨眉山住修呢?
等拜完山才能回答这个问题,要是说出来了,没做到,那是妄语。有缘的话,肯定会再来峨眉山。
我很欢喜这座山、这个修行道场,在我这一路所拜的山中,这里是一个很正规的修行之地。我用了三天的时间跪拜峨眉山,一路上万念放下,也没有时间来领略峨眉山的风光。有将近100位居士,同我一起从天下名山开始朝拜,途径报国寺、万年寺等,中途有的居士未能跟上,有的随缘自在,大多数都跟随我一起拜到了金顶。能跪拜到金顶,是一种普天同庆,也是一种同传法喜,大家共同分享拜山的喜悦。
接下来的拜山计划?
明早在报国寺起香发愿,前往云南鸡足山。
再接下来呢?
暂时还不能说。待我万缘放下,以最清净的心拜完鸡足山后,才能再讲另外的打算。不然做不到的,也都是妄语。一切随缘,随缘自在。拜山的路上,不攀缘,不化缘,只随缘。
可能待我拜完鸡足山,可能就不拜山了,会用另外的方式来弘扬佛法。我把我的前半生已经奉献给了社会,我要把我的后半生奉献给佛教事业。
很多人关心,不知能从什么方面可以帮助您
佛教讲究一个字,缘。佛渡有缘人,有缘之人自然会相见,即使没有缘,也能创造缘分。随遇而安,随缘自在。如果在路上正巧看到了我,建缘一瓶水喝就可以了。只要我双脚踏在马路上面,入世修行,那龙天护法自然会护持我的。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有心学佛,却牵挂众多,很难协调。能否给大伙一些建议呢?
学佛,其实很简单。学佛,记住行、住、坐、卧、常存善念,一个善字了不可得。天有多大?很大吧,一个善字却把天装下了。学佛,即有一颗行善之心,否则就算把三藏十二部经典倒背如流也没有意义。佛学的意义是什么?就两个字,行善。
一旦你行善了,自然就有慈悲之情;一旦有慈悲了,你的心自然会放下;一旦你放下了,你的心自然会清静;一旦你清静了,你的心自然没有烦恼;一旦你的心没有了烦恼,那便更加般若。我们学佛不就是让我们更聪明、般若的吗。
在家居士肯定首先要把自己的家庭照顾好,把家里的桌子擦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那也是一种学佛。学佛,并不是非要到寺庙把经书全都看会。那是一种修行,但是不能因为那样的法门修行而耽误了家庭事业、子女教育等等,那样就不是慈悲了,同时也就不聪明、不般若了。
大家很关心您的身体状况
佛菩萨加持,我的身体很好。中途基本没有休整,我跪拜时不穿鞋,也不戴手套。脚上有300多个穴位,大地母亲也是在帮我按摩。头顶天,脚踏地。头通了、手通了、脚通了,心心相通。拜佛,拜山,心中不苦,自然不苦。心中要苦,那一步也拜不动。拜佛,可以当作一种锻炼身体,不要想到自己是去渡众生。因为,佛不渡众生,靠的是自渡。自度度人,自利利他。
我也是一种身体力行,这是从功课里面找不到的。我拜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很亲近的,所以拜得很欢喜。故而在拜山的途中,我没有去考虑个人的身体,不畏艰险,就没有艰险;不畏烦恼,就没有烦恼。不要去考虑个人生死,不畏生死,自然就没有生死。所以,目前身体很好,湿气没有完全进入我体内。在我拜山的路上,每天要行30多里路,有时甚至60多里路,汗水也就把身上的湿气排出来了。夏天时,大汗淋漓,我拜到五台山的时候,每天要喝50来斤水。没有这么多水的补充的话,我也坚持不了。
每天只吃两顿饭,睡觉睡到自然醒。一般9点钟左右,也就起香上路了。冬天,地面很冰冷,即使早上5点醒了,也拜不动,脚上的血脉不通。
那是否能理解为,您并没有把这一路认为是苦行?
心中不苦,自然不苦;心中要苦,一步也拜不动。同时,吃苦要苦,离苦得乐,中苦不忧,所以就不苦啦!像那黄莲,苦吧,能治病。所以,我不认为苦。
拜山,也是一种修行。
非常感谢,有缘能坐在这里
阿弥陀佛,愿你吉祥幸福、阖家平安、心想事成。和尚也只有这些祝福的言语,也就是祈祷天下的人都吉祥平安。和尚,也没有什么太多,很多居士护送我的时候,我把居士当作衣食父母。
居士们,也都是从牙缝里面省下来的钱,供养我们行脚僧人的。他们是发了很大的善心,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今天能够拜到峨眉山。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加持力,居士是了不可得的,而并不是说我这个拜山僧了不可得。我没有什么可讲的,要讲就多讲讲他们居士吧。同样,也希望天下所有的善男信女们都吉祥平安,阿弥陀佛。
以后可以再向您请教吗?
可以啊,但是白天的时候我没有时间,手机都是关机的。如果我知道,就可以给你解答;如果我不知道,我就直接跟你讲我不知道。因为,佛法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
在法师看来,手机就和古时候的书信一般,是广结善缘、宣扬佛法的工具,但是不能影响白天的修行。只在晚上休整时,才通过手机与一路上所结的善缘相互问候、相互支持。
在整个对话过程中,能深深地感受到法师的谦逊和睿智。记得法师曾说过,&再险再难的路一点都不难,难得是人心,心一旦飘浮,不能排除杂念,就要失败!&
现在,他终于圆满跪拜四大佛教名山,但是仍然走在修行的道路上。菩提树下虔诚徒,朝拜路上筑梦者!坚毅如此,得无异乎!只愿法师的清修,吉祥平安。(
本文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行走在剑门蜀道上的苦行僧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人活着就是一种修行.有的人在尘事间修行,有的人精神修行,有的人通过吃苦来修行,他们就是传说中的“苦行僧”.释正弘原在浙...
人活着就是一种修行。有的人在尘事间修行,有的人精神修行,有的人通过吃苦来修行,他们就是传说中的“苦行僧”。释正弘原在浙江阿育王寺修行,受墓林僧苦行修行的启发,决定以三步一拜方式朝拜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峨眉山等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完成祈求国泰名安、善行天下、断恶修善的心愿,也让自己得道修行。行走在剑门蜀道上的苦行僧朝拜之路的艰辛可想而知,他以“五体投地”的方式丈量了修行之路,他额头、膝盖、双脚上都长满厚厚的死茧。每次下雨后经过水地,他脚上的茧就会脱落,那是最疼痛的时候。“一切就看缘份吧!”这是大师挂在嘴边的话。行至剑门蜀道剑门关核心区,沿途的千年古柏立于两行,他说我与蜀道、与这古柏有缘份,才碰的到这千年的神树,这是我修来的福,他们在看着我,我一定要好好拜下去。他说“再险再难的路一点都不难,难得是人心,心一旦飘浮,不能排除杂念,我就要失败!”在他叩拜的路上,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20多度,最高温度达到50多度,环境可想而知。这是心、身体与汗水和信念的融合,每叩拜一步,他就会在路上留下汗水的印迹,渗入大地。日法师在宁波大隐禅寺起香,三步一拜朝圣南海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日,法师抵达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日,法师朝拜了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日朝拜剑阁觉苑寺,终点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预计要到五六月份才能抵达目的地,功德圆满。“心在哪里,脚就在哪里,脚在哪里,天就在哪里,天在哪里,地就在哪里”,释正弘的个性签名似乎正是在寻到“天人合一”的境界。2014年11月中旬到达秦岭终南山。 (释正弘手机拍摄)水,是他的主要“食品”。中途的三餐主要靠向各地施主化缘点饭菜。行程中用手机记录下叩拜历程。每晚在找到休息的地方后,他搭起帐蓬,到施主家为手机充满电,自己做完饭后,才有时间阅读佛经。风尘仆仆的释正弘乐观、坚定,朋友圈很广。自从上路后,他手中ipad加入了全国各地的有缘人上万人,他每天上传了一路的风景和心语,向大家问候,也迎来大家的点赞,支持他坚持到底。释正弘刚刚自己缝补完身上的百衲衣。衣服上的很多布是从百姓家化缘来的,然后自己缝补上去。每天的定时功课--打坐。65岁悟德僧人,曾是在阿育王寺的道友,听闻释正弘法师不远万里抵达剑门关,就从绵阳白云洞寺专程赶到剑阁迎接,想护送他至同峨眉山。但悟德因身体原因,他不知道能送到哪,他说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他为释正弘煮了难得的一钵热面。收拾好帐蓬,清理完自己留下的“痕迹”,准备再次上路。他说,不能因我的到来影响各位施主。出发前看好地图,知道下一站的方向。有施主与苦行僧合影。“阿弥陀佛,愿大家吉祥平安!”这是释正弘法师的问候语。 预计要到五月份才能抵达目的地,功德圆满。我们祝他一路顺风吧!摘自广元旅游1、点击右上角“…”或“—&”,可将该内容“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2、点击该页顶部大标题下的“小今”,关注本微信号,定期自动收到推送内容。3、回复“目录”两个字,可以随时查看往期推送内容。4、回复“投稿”两个字,即会有编辑与你联系,与更多的人分享你的自驾故事。5、回复“微店”两个字,立刻得到在线购买的地址链接。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gzsjin36
《汽车自驾游》杂志内容分享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其它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对话苦行僧:一个人的拜山 弃万念终抵峨眉金顶
|来源:|字号:
摘要:历时近三年,赤脚跪拜近万公里路途,朝拜四大佛教名山,终于抵达峨眉山金顶圆满。在法师看来,手机就和古时候的书信一般,是广结善缘、宣扬佛法的工具,但是不能影响白天的修行。
历时近三年,赤脚跪拜近万公里路途,朝拜四大佛教名山,终于抵达峨眉山金顶圆满。
日释正弘法师从宁波大隐禅寺起香,三步一拜朝圣四大佛教名山,始于南海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日,法师抵达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日,法师朝拜了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终于,日抵达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脚下,稍作休整后于5月19日圆满拜顶。
小编有缘与法师相遇,小憩座谈片刻。畅聊中无不敬佩于法师言语、举止所流露出的坚毅与淡然。在峨眉山报国寺修正几日后,法师换上了干净整洁的衣服,但脚上的厚茧早已与大地的颜色融为一体。
为何将峨眉山作为此次朝拜四大名山的终点?
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我从宁波大隐禅寺起香,那里距离普陀山观音道场很近,接着按照就近的路线继续拜山。僧人也讲一个舍远求近,拜山要走直路,不走弯路、不走回头路。拜完大慈大悲观音菩萨道场,接着前往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一路上就这么拜过来了。
路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您一个人吗?
入世修行,基本上每到一个,都有善男信女跟随,达到农田乡间时,也有一些居士护持。于是就和他们结上善缘,他们都希望相送一程。当我到达慧居寺时,僧众都出来随行护送我到九华山,朝完圆满后,他们才都回到寺里。他们也有他们的修行,然后我又是一个人了。拜山,本来就是一个人的事情。路上居士要跟随,那都是缘分,每个人都可以护送我。
我们祈求的是世界和平、国泰民安,为了这个愿望、奔着这个愿望,信、愿、行。首先要相信佛法,接着要发大愿,这个愿是为天下人而发,为天下人而拜山。这样的愿是大愿,是无私的大爱。不能说为了个人或者某个寺院去拜山,那样的愿是狭隘的。
正是这种大行大愿,故而选择峨眉山作为终点。嘴巴说的千尺好,不如脚下行一寸,只有勇猛坚毅地往前拜。路上居士的护送也给了我一种加持力,如果没有这些居士们的护送,我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能到达峨眉山。
拜山的时候带着一个欢喜的心、一个慈悲的心、一个清静的心、一个忏悔的心,带着这四种心,圆满地拜山。一切都是随缘。
拜山,是一步一步地拜,一座山一座山地拜。路过华山时,我也拜。佛道不分家,我们老祖宗几千年留下来的文明都在华山呢,要去慢慢体会。每座山都有每座山的灵气,每座山都不一样,拜山所得到的感悟也不一样,所经历的人、事、物、所思、所想都不一样,当时的心态、佛缘的因素也都不同。所以说,每座山都有每座山的灵气。文明在拜山的时候,山脚和山顶,是一样的高度啊!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没有什么山高、什么山低,因为山脚,就是山顶,它们的高度,是一样的。没有山脚,哪来的高度呢?
能否讲讲您这一路下来,那些刻骨铭心的事
刻骨铭心的事很多,但都已经成为过去了。过去的我,已经死亡了。
同时,刻骨铭心的事也激励过我,更加让我激进。一层磨难,一层天。不管是善缘、是恶缘,它都是我们的助缘,来助我们成道的。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当我已经圆满拜完四大佛教名山,已经来到峨眉山了,那些就都是助缘了。
刻骨铭心的事有,但是僧人不谈恩怨。今天你对玩这么好,我也把你忘啦!明天你对我不好,我也会忘了!没有什么恩怨,没有什么善恶。走一路,我们都是普通的苦行僧人。就是一名平平常常,最普通的出家僧人。不做凡夫之行,不做圣贤之行。凡夫之行不想做,圣人之行达不到,做一个平常人。平常心,是道。
将来是否有打算来峨眉山住修呢?
等拜完山才能回答这个问题,要是说出来了,没做到,那是妄语。有缘的话,肯定会再来峨眉山。
我很欢喜这座山、这个修行道场,在我这一路所拜的山中,这里是一个很正规的修行之地。我用了三天的时间跪拜峨眉山,一路上万念放下,也没有时间来领略峨眉山的风光。有将近100位居士,同我一起从天下名山开始朝拜,途径报国寺、万年寺等,中途有的居士未能跟上,有的随缘自在,大多数都跟随我一起拜到了金顶。能跪拜到金顶,是一种普天同庆,也是一种同传法喜,大家共同分享拜山的喜悦。
接下来的拜山计划?
明早在报国寺起香发愿,前往云南鸡足山。
再接下来呢?
暂时还不能说。待我万缘放下,以最清净的心拜完鸡足山后,才能再讲另外的打算。不然做不到的,也都是妄语。一切随缘,随缘自在。拜山的路上,不攀缘,不化缘,只随缘。
可能待我拜完鸡足山,可能就不拜山了,会用另外的方式来弘扬佛法。我把我的前半生已经奉献给了社会,我要把我的后半生奉献给佛教事业。
很多人关心,不知能从什么方面可以帮助您
佛教讲究一个字,缘。佛渡有缘人,有缘之人自然会相见,即使没有缘,也能创造缘分。随遇而安,随缘自在。如果在路上正巧看到了我,建缘一瓶水喝就可以了。只要我双脚踏在马路上面,入世修行,那龙天护法自然会护持我的。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有心学佛,却牵挂众多,很难协调。能否给大伙一些建议呢?
学佛,其实很简单。学佛,记住行、住、坐、卧、常存善念,一个善字了不可得。天有多大?很大吧,一个善字却把天装下了。学佛,即有一颗行善之心,否则就算把三藏十二部经典倒背如流也没有意义。佛学的意义是什么?就两个字,行善。
一旦你行善了,自然就有慈悲之情;一旦有慈悲了,你的心自然会放下;一旦你放下了,你的心自然会清静;一旦你清静了,你的心自然没有烦恼;一旦你的心没有了烦恼,那便更加般若。我们学佛不就是让我们更聪明、般若的吗。
在家居士肯定首先要把自己的家庭照顾好,把家里的桌子擦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那也是一种学佛。学佛,并不是非要到寺庙把经书全都看会。那是一种修行,但是不能因为那样的法门修行而耽误了家庭事业、子女教育等等,那样就不是慈悲了,同时也就不聪明、不般若了。
大家很关心您的身体状况
佛菩萨加持,我的身体很好。中途基本没有休整,我跪拜时不穿鞋,也不戴手套。脚上有300多个穴位,大地母亲也是在帮我按摩。头顶天,脚踏地。头通了、手通了、脚通了,心心相通。拜佛,拜山,心中不苦,自然不苦。心中要苦,那一步也拜不动。拜佛,可以当作一种锻炼身体,不要想到自己是去渡众生。因为,佛不渡众生,靠的是自渡。自度度人,自利利他。
我也是一种身体力行,这是从功课里面找不到的。我拜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很亲近的,所以拜得很欢喜。故而在拜山的途中,我没有去考虑个人的身体,不畏艰险,就没有艰险;不畏烦恼,就没有烦恼。不要去考虑个人生死,不畏生死,自然就没有生死。所以,目前身体很好,湿气没有完全进入我体内。在我拜山的路上,每天要行30多里路,有时甚至60多里路,汗水也就把身上的湿气排出来了。夏天时,大汗淋漓,我拜到五台山的时候,每天要喝50来斤水。没有这么多水的补充的话,我也坚持不了。
每天只吃两顿饭,睡觉睡到自然醒。一般9点钟左右,也就起香上路了。冬天,地面很冰冷,即使早上5点醒了,也拜不动,脚上的血脉不通。
那是否能理解为,您并没有把这一路认为是苦行?
心中不苦,自然不苦;心中要苦,一步也拜不动。同时,吃苦要苦,离苦得乐,中苦不忧,所以就不苦啦!像那黄莲,苦吧,能治病。所以,我不认为苦。
拜山,也是一种修行。
非常感谢,有缘能坐在这里
阿弥陀佛,愿你吉祥幸福、阖家平安、心想事成。和尚也只有这些祝福的言语,也就是祈祷天下的人都吉祥平安。和尚,也没有什么太多,很多居士护送我的时候,我把居士当作衣食父母。
居士们,也都是从牙缝里面省下来的钱,供养我们行脚僧人的。他们是发了很大的善心,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今天能够拜到峨眉山。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加持力,居士是了不可得的,而并不是说我这个拜山僧了不可得。我没有什么可讲的,要讲就多讲讲他们居士吧。同样,也希望天下所有的善男信女们都吉祥平安,阿弥陀佛。
以后可以再向您请教吗?
可以啊,但是白天的时候我没有时间,手机都是关机的。如果我知道,就可以给你解答;如果我不知道,我就直接跟你讲我不知道。因为,佛法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
在法师看来,手机就和古时候的书信一般,是广结善缘、宣扬佛法的工具,但是不能影响白天的修行。只在晚上休整时,才通过手机与一路上所结的善缘相互问候、相互支持。
在整个对话过程中,能深深地感受到法师的谦逊和睿智。记得法师曾说过,“再险再难的路一点都不难,难得是人心,心一旦飘浮,不能排除杂念,就要失败!”
现在,他终于圆满跪拜四大佛教名山,但是仍然走在修行的道路上。菩提树下虔诚徒,朝拜路上筑梦者!坚毅如此,得无异乎!只愿法师的清修,吉祥平安。(王冠)
(责编:海闻)
拜山,在家居士,离苦得乐,峨眉金顶,修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释明心法师微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