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桐径梧桐山公园 酒店到宏德隆怎么走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上市公司
梧桐系高杠杆并购上市公司 德隆手法若隐若现
来源:证券时报 7:25:00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近期,由梧桐系操刀的上市公司收购手法颇有点德隆风格:借款购股、迅速清洗高管、受让股权一个月内全部质押。值得注意的是,梧桐投资总经理向宏此前曾担任德隆董事局执行主席。证券时报记者 杨苏在最新一起对伊立浦的收购中,梧桐系在给出注入资产、升级上市公司产业的预期后,伊立浦股价短短2个月飙升50%以上,因而梧桐系质押股权获得的资金也同步发酵,几乎做到了空手套白狼。十年前,在反复质押股份但仍得不到银行充分贷款后,德隆系资金断裂后轰然坍塌,有批评称其“无主业、战略先行”,前朝旧事可做今日之鉴。德隆旧事 曾经的产业帝国“德隆系”资金链坍塌的导火索,正是源自2003年至2004年反复质押旗下“三驾马车”上市公司的股权所致。当时的合金投资、湘火炬、新疆屯河被称作新疆德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三驾马车”。1997年至2004年间,德隆通过并购打造了庞大的产业链,直接控股或由上述三驾马车控股参股的公司近200家,涉及产业包水泥、化工、农牧业、文化娱乐等。产业整合是德隆模式的主要思路。1997年,德隆投资公司在新疆注册成立,通过拆借资金收购湘火炬,并进入公司决策层。业界这样总结早期德隆的操作模式:先控股一家上市公司,通过这个窗口融资,投入产业发展,提高公司业绩,然后再融资进入下一个循环。分析人士称,这是资金利用率非常高的运营手法,通过杠杆作用,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发展。并购需要巨量的资金,三驾马车扮演了最重要的融资角色,上市公司股价大幅飙升几十倍更是提供了更多的手段。1997年至2003年,通过多次实施配股,三驾马车的流通股数大增5~10倍,而合金投资累计涨幅约25倍,湘火炬、新疆屯河的累计涨幅约10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004年,德隆质押了持有“三驾马车”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引发了市场认为其资金链出现断裂的猜测。日,德隆质押湘火炬约1亿股法人股后,引发市场怀疑。至2004年4月,湘火炬近九成股权遭质押,新疆屯河与合金投资的部分股权也遭到不同比例的质押。随后,三驾马车股价崩盘,德隆一系列优质资产被迫出卖,德隆被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自此淡出资本市场。借款购股 时隔十年,与德隆相关的人依旧是市场追逐的热点。由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 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梧桐投资有限公司,以高超的收购技巧和迅猛的执行力出现在A股公司的并购中,而梧桐投资总经理向宏此前曾担任德隆董事局执行主席。日,伊立浦发布实际控制人变更公告,6月28日北京市梧桐翔宇投资有限公司将以3.08亿元受让3846.34万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4.66%,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张佳运。3.08亿元资金中,包括梧桐翔宇自有资金1.6亿元,以及向其控股股东梧桐投资借款1.4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令市场备受鼓舞的,是梧桐翔宇给出了升级伊立浦产业的规划。公告显示,梧桐翔宇未来会根据自身战略以及伊立浦业务持续发展和盈利水平提升的需要,通过优质资产注入或进行其他资产业务重组的方式,使伊立浦进入新的产业领域。伊立浦在7月1日复牌后,股价从9元左右一路上涨至14元上下,涨幅达55%。今年3月份之前,伊立浦股价更是徘徊在5元左右,随后在4月份突然启动。质押股份 7月1日梧桐翔宇还公告称,暂无对伊立浦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调整计划,亦未与公司其他股东就该等调整达成任何协议或默契。不过,在交易完成后,梧桐翔宇将根据实际需要,适时对公司董事会或高级管理人员提出调整建议。随后,梧桐翔宇主要做了两件事情:在公告暂无调整人员计划一个多月后,撤换了几乎全部高管;在受让股权不到一个月时,即质押持有伊立浦的全部股份。8月16日和18日,伊立浦公告显示,梧桐翔宇入主前的公司董事,几乎被换得干干净净,包括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等高管纷纷辞职。其中前任总经理顾斌出身TCL小家电事业部总经理,也辞任董事并改任副总经理。7月22日,梧桐翔宇受让伊立浦3846.34万股份手续完成,成为伊立浦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这些股份在12个月内不得转让。梧桐翔宇没有让限售股闲置。7月31日和8月20日,梧桐翔宇两次即质押了全部股份。以伊立浦近日收盘价在14元左右,以此计算上述股份市值达到5.4亿元左右。若按照50%折扣率计算,梧桐翔宇将获得资金2.7亿元,超过其收购时的1.6亿元自有资金,与收购成本3.08亿元也相差无几。高水平运用金融技巧,将资金投向股权收购的产业整合领域,这是德隆的大战略。因为德隆系原高管任职梧桐系,相关公司也被市场冠以德隆标签。梧桐翔宇实际控制人张佳运对外表示,向宏主要负责宏观把握,并不参与公司经营方面事宜,但在伊立浦的运作上,依稀可见德隆系的手法和身影。(证券时报)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cn
备案序号:京ICP备号-4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梧桐入主伊立浦有幕后 德隆系旧部闪现资本市场
  ⊙记者 徐锐 ○编辑 吴正懿
  昨日,A股市场上演了“三股联动”的戏剧性一幕:在“刘长乐家族入主”公告披露后,伊立浦昨日开盘后即从低位急速拉升,最终封于涨停板;而在其涨势确立之后,阳煤化工、博盈投资亦“跟随”逆势上涨,其中阳煤化工一度触及涨停,博盈投资收盘上涨近5%。
  表面来看,三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所处行业、业绩水准均不同,但一个不易察觉的共通点是,三家公司的股东(或潜在股东)层面均暗藏着“德隆基因”,令外界浮想联翩。
  梧桐投资入主伊立浦幕后
  伊立浦昨日公告,包括大股东在内的前三大股东拟将部分持股转让给梧桐翔宇,该项交易完成后,梧桐翔宇将以24.66%的持股比例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值得注意的是,梧桐翔宇今年6月17日刚刚成立,显然是针对本次收购专门设立的项目公司。伊立浦昨日的一纸权益变动报告,更将梧桐翔宇的幕后控制人指向了香港传媒大亨刘长乐家族。
  根据梧桐翔宇的股权架构,尽管梧桐投资仅持有该公司25%股权(其他财务投资者持有75%),但根据相关章程约定却享有52.5%的表决权,由此成为梧桐翔宇的控股股东,最终控制人为自然人张佳运。
  相较于张佳运,其岳父刘长乐更具知名度。作为香港传媒界的元老之一,刘长乐于1996年创立凤凰卫视,现为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于2011年创立梧桐资本,全面介入并购投资领域,而其手下的“得力干将”,即是原“德隆系”核心人物(曾任德隆集团执行主席)——向宏。
  向宏的重要性,从梧桐投资的管理层架构亦可以看出。虽然刘长乐家族(包括其女儿、女婿)在公司“五人董事会”中占据三席,但向宏“肩挑”董事、总经理两职,掌控经营大权。
  一位长期关注“德隆系”的分析人士也表示,向宏在德隆时期便积累了丰富的并购经验,投资理念先进,精通国内资本运作,刘长乐在设立梧桐资本后委以重任,显然是看中了这一点。
  作为德隆时期的“战友”,王世渝在其《曾经德隆 》一书中指出,在德隆危机尚未爆发时,向宏曾提出了一种并购思路:即在香港联络一批战略投资人,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再由工商联组织10来家民营企业,进行投资多元化,淡化德隆色彩。不过这一思路当时并没有被唐万新采纳。
  如今,向宏在梧桐资本所做的投资并购,仍依稀可见其在德隆时期的思路脉络。
  博盈投资、阳煤化工的“德隆痕迹”
  事实上,在伊立浦之前,已有多位德隆元老“操刀”并购重组事项,借此悄然杀回了资本市场,博盈投资并购案便是典型,其借助的仍是梧桐资本这一平台。
  去年11月,博盈投资抛出重磅收购方案,公司拟向英达钢构及长沙泽瑞等5家PE增发股份募资15亿元,本次募集资金投入的最大项目是收购武汉梧桐100%股权,后者的核心资产为Steyr Motors GmbH(即斯太尔动力)的100%股权。而在幕后高人的“指点”下,本次并购方案设计极为精妙,在实际控制人变更的前提下,该方案既绕开了重大资产重组又规避了借壳上市,从而大大简化了审批流程。
  据公告,硅谷天堂资产管理集团通过天津桐盈持有武汉梧桐100%股权,为其实际控制人,表面似与梧桐资本无关。但外界早已将该笔收购看成是“德隆旧部”操刀的一项并购标杆,且两家公司均有“梧桐”两字。
  进一步来看,就在武汉梧桐2012年9月收购斯太尔之前,梧桐资本董事长刘长乐与总裁向宏曾于2011年末一起会见了奥地利前工业部长卡托富率领的斯太尔动力考察团一行。而梧桐资本自我投资定位是“主要致力于将国外具有研发优势的技术型专案的中国引入和发展,配合公司拥有的专业管理团队,从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与本次投资十分相符。
  其次,在武汉梧桐完成该项收购后,斯太尔动力董事长已变为Jonathan CHU(朱家纲)。而在早年德隆时代,朱家纲则是德隆欧洲市场并购的主要“操盘手”。博盈投资现任董事长杨富年亦属德隆系旧部,曾任中奥环保高科技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在博盈投资并购案中,“德隆系”众多重要人物接连闪现,显然不能用巧合来解释。
  此外,在阳煤化工借壳案例中,其新增股东中亦闪现德隆旧将身影。如北京安控以其所持阳煤化工3.63%股权换取了1333万股上市公司股份,而德隆旧臣王世渝此前则担任北京安控的执行董事。另两位新增股东河北惠捷、河北正发的“来路”亦十分可疑,经记者查询,两家公司从住所、成立日期到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完全一致,幕后是否同为德隆旧部掌控尚未可知。
  回查资料,在“德隆帝国”崩塌之后,其核心操盘团队抑或出走、抑或入狱,抑或归隐。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鼎盛时期的德隆,曾汇聚了当时国内最优秀的投行群体、最富实战经验的并购专家、最专业的研究团队。
  如今多年过去,一批不甘于就此“沉沦”的德隆旧臣,在伤疤抚平后选择“重出江湖”:做实业有之、做创投有之、做并购有之……而从伊立浦、博盈投资、阳煤化工三个案例中不难发现,以往大多选择低调潜行的德隆系旧部,如今正以全新的身份走向“资本前台”。
[责任编辑:高畅]
来源:新闻热搜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梧桐山公园 酒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