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异变尸村与误解的区别

欢迎访问陇东学院文学院!
&|&&|&&|&&|&&|&&|&&|&&|&&|&&|&&|&&|&&|&
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
2011年文学理论课程标准.
陇东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文学理论属于文学一级学科下的文艺学二级学科,是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以来至今我国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在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属于专业模块课程,是专业基础系列课程之一。作为一门思考文学普遍问题的人文学科,文学理论以文学的具体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属性、特点和规律。
2.教学目的
设置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了解文学理论的发展概况,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能运用正确的文艺观、审美观去分析、鉴赏、评价各类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本课程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理论著作和大量的文学名著,以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提高理论水平。具体从四方面看:
(1)掌握概念:理论课程首先要求概念要清楚。《文学概论》课程各个章节涉及的基本概念术语都要准确把握。
(2)理清思路:首先是理清全书理论的整体思路。其次,每一个具体的理论问题,都要把握住其逻辑推理的脉络。
(3)联系实际:文学概论更是一门紧密联系文学实际、具有鲜明实践性品格的理论课程。学习过程中必须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阐释具体的文学现象。
(4)全面分析: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辩证法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它也是指导我们学习文学理论、进行文学现象分析的理论武器。
3.课程内容
根据教材特点,本课程内容划分为五编十六章,即:第一编导论,第二编文学活动,第三编文学创造,第四编文学作品,第五编文学消费与接受。
本课程的框架结构是根据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安排的。导论部分,着重探讨了文学理论的性质、形态以及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学基本理论等问题。第二编讨论文学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过程,讨论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同其他活动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着重讨论文学活动区别于人类其他活动的性质,从而揭示文学的本质。第三编讨论文学创造,根据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理论”,把作家的创造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揭示文学创造的过程与规律。第四编讨论文学作品,以作品构成论为基础着重讨论文学作品的构成方式。第五编讨论文学的消费与接收,文学的接受理解为人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消费,既讨论这种消费与一般消费的异同,也讨论文学接受的过程和规律,从而较完整地构成了文学接受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力图紧紧把握住文学理论的对象,并对其作出了扼要的、深入的阐释与研究。
本课程计划学时72学时,一个学期完成。根据教学要求主要以集中讲授为主。为了使教学效果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在规定课时之外让学生进行有一定目的要求的课外学习,阅读一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术著作与文章。教师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有作业(包括小论文、读书笔记等形式)、上课讨论交流、布置课后阅读书目等。具体安排见下表:
理论讲授学时
讨论教学学时
文学活动论
文学创作论
文学作品论
文学消费和接受
&& &&&&&&&&&&&&&&&&&&&&&&&&&&&&合计72课时
5.教学方法
文学理论是对于文学的基本原理、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文学理论课程既是文学现象的概说,也是文学理论的概说,既是与文学经验联系密切的学科,又是在知识点上涉及中西、古今,涵盖面比较大的课程,具有思维和方法论上的引导性的课程。因此,我们在课程教学理念上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从理论与批评的互动关系中寻求文学理论建构的突破点,使理论变得更加鲜活、更具当代性,彰显文学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提倡写读书报告、讨论式教学和集中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同时配合学生阅读大量文学作品、观看影视作品、听取学术讲座、完成课程作业、毕业论文、教学见习和实习等学习形式。由于课时有限,教师的讲授主要是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章节让学生自学、做作业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培养锻炼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该坚持重点难点突出,做到点、线、面结合、融汇贯通,以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和原则,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与掌握文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基础知识以及文学理论的主要命题、概念、范畴等。通过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会运用文学的原理与方法来分析文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文学作品和各种文学现象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为学习其它文学课程,开展文学实践活动(创作和接受)以及从事语文教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6.教材选用
课程近些年来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第四版),先后获北京师范大学文科优秀教材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1995),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1996),北京市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7),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并被国家教委列入“九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百门精品”课程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且形成了纸质教材、教学参考书和电子教案相配套的立体化教材包。我们适当订阅《〈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教学参考书》,以及电子教案作为学习辅导资料,包括内容提要、概念源流、答题要点、相关知识和拓展阅读参考文献5部分,极大地便利了学生的学习和提高。现在正在使用的教材是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4学时)
要求和说明
本章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第一,文学理论学科的性质、归属,以及研究的对象、任务和品格;第二,文学理论几种基本的表现形态。重点为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研究的对象、任务。
通过导论部分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学科归属、内容构成、理论范围和研究方法,为此后对于本课程的学习和理解打下基础。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知识点: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文艺学主要包括三个分支学科,即: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1.文学理论的对象:文学理论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对象,它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2.文学理论的任务:研究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M·H·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理论: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与四任务的对应性;四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二)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知识点:文学理论的形态与文学研究的客体及视角密切相关。
文学世界可以从两个视角切入:
1.把文学看成一个活动过程,这个过程由作家——作品——读者(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三环节构成;
2.把文学看成一种艺术生产过程,这种生产由三环节构成:艺术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文学世界从多种角度切入的可能性,由此导致的文学理论多样化的可能性。
二、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知识点:文学理论的七种基本形态,即: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本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文艺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活动。
2.文学理论学科的性质、归属以及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3.文学理论几种基本的表现形态是什么?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2.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其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波斯彼洛夫,《文学原理》,三联书店,1985年版。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2学时)
要求和说明
本章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第二,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有机组成,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指导下,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文学理论遗产,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实际,概括与总结文学经验教训,建设和回答当代文艺问题。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一、文学活动论
知识点: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二、文学反映论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
三、艺术生产论
知识点:文学活动作为人的活动之一,一旦进入现代资本运行的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就随着时代的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这是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后,主要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文学艺术活动的结果,这为我们揭示文学发展变化的奥秘寻找到一个更宽阔的视野。
四、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知识点: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一种基本看法。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五、艺术交往论
知识点: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中,交往的思想就被突出地提出来了。特别是在论述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的相互关系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二节 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
知识点: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
二、中国特色
知识点:第一,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能够同中国的生动的实际相结合。第二,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本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
2.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说明。
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3.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岗,《美学和系统的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6学时)
要求和说明
本章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第一,活动与文学活动;第二,文学活动的构成;第三,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文学活动是人类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这一观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活动”的社会学范畴的延伸。
第一节 活动与文学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性质
知识点:人的活动是一种生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知识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的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
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2.&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三、文学活动的地位
知识点:文学活动基本上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而用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则可称为审美性或情感性的精神活动,如各种门类的艺术,文学属于审美精神活动的范围。
第二节 文学活动的构成
知识点: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世界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以及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由此形成了模仿论(包括再现论、反映论)的立论依据。
知识点:在文学活动中,作者也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他的感受和感情,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和感情,因而,文学活动也是作者的表现活动。作者同样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
知识点:主要形式主义文论: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
知识点: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
第三节 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一、文学活动的发生
知识点:1.&巫术发生说;2.&宗教发生说;3.&游戏发生说;4.&劳动说
二、文学活动的发展
知识点:文学伴随生产劳动而产生,并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但文学发展的进程也有特殊的情况,就是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显得快些,有时慢些,有时甚至同生产呈反方向的发展。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种情况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如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的俄国。
本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生活活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文学本体论,劳动说,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在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
2.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3.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请简述之,并指明它们的片面性。
4.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5.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童庆炳,《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童庆炳等,《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刘晓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7.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弗莱,《弗莱文论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7学时)
要求和说明
本章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第一,文学的含义;第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第三,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文学的观念由来,文学的审美属性以及文学的形式特点。
第一节 文学的含义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知识点: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最初并不是指今天所谓“语言艺术”或“美的艺术”,而是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这正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二、文学的审美含义
知识点:文学不再指代用语言或文字传输的所有文化现象,而仅仅是指其中富有审美属性的那一部分。这样,文学就成为与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不同的特殊审美形态了。
三、文学的通行含义
知识点: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四、文学与非文学
知识点:文学含义具有不确定与变化的特点,这属于一个问题史范畴。判断文学与非文学有以下几点:
1.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
2.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
3.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
4.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一、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知识点:文学作为意识的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说,对于文学的情形归根到底要由经济基础来说明;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性的作用。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知识点: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做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知识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第三节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一、文学与话语
知识点:话语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 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话语在语言学中是指 “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单位的语段,通常是指限于指单个说话者传递信息的连续话语”。文学以话语的方式存在。
二、文学与话语蕴藉
知识点:“蕴藉”一词来自中国古典文论术语。“蕴”原意是积聚、收藏,引申为含义深奥;“藉”原意是草垫,有依托之意,引申而为含蓄。蕴藉,是指一种内部包含或蕴含着多重复杂意义、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理解可能性的状况。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态,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知识点:1.&含蓄,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2.&含混,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文学: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本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文学,话语,话语蕴藉,审美意识形态。
2. 如何理解文学的概念?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4.试结合具体作品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1.叶朗主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3.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
4.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三联书店1986年版。
5.童庆炳:《文学概论》,红旗出版社1984年版。
6.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2学时)
要求和说明
本章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第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第二,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第三,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与繁荣。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价值取向和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
二、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一、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
二、雅与俗:“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统一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谱写真善美的时代华章
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和繁荣
一、科学发展观: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南
二、继承与创新: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三、借鉴与创造:在对话与交流中实现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沟通
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民族新文学
本章思考题:
1.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2.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价值趋向的认识。
3.简述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4学时)
要求和说明
本章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第一,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第二,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第三,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文学生产的性质与特征,文学生产与一般精神生产的联系与区别,文学生产中主客体的关系等问题。在发生学的意义上进一步研究文学的性质特点。
第一节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一、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
知识点:按照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客观过程的分析,人类生活可以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领域,人类为了满足自身这两种生活的需要,必然要从事物质的和精神的生产,这就构成了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精神生产的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2.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3.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二、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
知识点:文学话语不同于一般的科学语言和日常言语,科学话语作为科学领域使用的语言,例如科学论文、研究报告、技术资料等采用的语言,强调严谨的逻辑和语法结构,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不注重个人色彩和风格,显得素朴单纯、千篇一律。日常言语由于发生在具体交往中,受到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总的来说还是服从于说明的需要。
文学话语则往往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它一般不作为说理的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与普通的言语有一定程度的背离,采用隐喻、暗喻、转喻、暗示、象征等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表达主体的情思,甚至刻意追求使用阻拒性言语,因此,文学作品中言语的指涉意义往往不是一眼看穿的。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
一、文学创造的客体
知识点:文学创造的客体有两种解释:客体即“自然”说、客体即“情感”说。我们人物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惟一源泉。
二、文学创造的主体
知识点: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两种解释:主体即“模仿者”与“创造者”、主体即“旁观者”与“移情者”。我们认为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第三节 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一、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知识点:审美活动属于价值评价活动,文学创造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其主客体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审美价值关系,文学创造的主体作家首先是审美者,是审美价值的评价者和创造者,而客体(包括物质客体和精神客体或两者的统一)首先是作为主体的审美评价对象,作为审美的价值客体。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所构成的审美价值评价关系。
二、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知识点: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首先是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创作主体始终处于主导性、主动性的地位并显示出能动创造性的特征。在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中,客体处于非主导的、被动的地位。但是,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
本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精神生产,艺术生产,文学创造的客体,“社会生活”,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文学创造的主体,文学创造的客体的“主体化”,文学创造的主体的“客体化”。
2.“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
2.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内涵和关系。
3.精神生产的特殊性有哪些?
4.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5.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
6.文学话语与科学语言、日常言语有什么区别?
7.试述客体即“自然”说,并谈谈你的看法。
8.试述客体即“情感”说,并谈谈你的看法。
9.如何理解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
10.如何理解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11.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5.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6.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国喜剧出版社1986年版。
7.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8.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4学时)
要求和说明
本章主要讲述了文学创造的一般过程,即发生、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文学创作的动因、艺术构思的各种心理机制以及作家个体性特征对于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一、材料储备
知识点:所谓积累素材或储备材料,归根到底,就是作家主体把社会生活中许多似乎无用的刺激、信息,收集并转化为长期记忆中的因子,以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造的材料。
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四种。
二、艺术发现
知识点:艺术发现是指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独特感知。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第一,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第二,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第三,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常常只是一个机缘,是这个机缘的某一个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
第四,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知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
三、创作动机
知识点:创作动机就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知识点: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艺术构思中几种常见的和重要的心理现象:回忆与沉思,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感情,意识与无意识。
二、构思方式
知识点:构思方式指作家在艺术构思中塑造形象,发展、完善意念,并建构作品整体的具体方式。一般有这样几种构思方式:综合,突出和简化,变形与陌生化。
第三节 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物化,即通过语言、文字、纸张等媒介,把精神性的艺术构思“转化”为物质性的文本。
一、“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
知识点:形即象也。“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就是形象从“心”到“手”的过程,即作家把心中经过艺术构思已初步成熟的“形象”(包括意念),转化为语言、文字等符号,再用“手”写出来,落到纸张上。在此过程中会发生创作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作家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
二、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
知识点:语词提炼的任务,是寻找最准确的语言、文字把艺术构思中已初步成熟的形象、意念准确、鲜明而生动地呈现出来。
语词提炼既能准确、鲜明、生动地物化形象和意念,也包含语调的选择、结构的妥贴和风格的和谐。
技巧运用主要指巧妙采用各种写作手法。
三、即兴与推敲
知识点: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本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材料,文学创造,艺术发现,创作动机,艺术构思,想象,灵感,直觉,艺术思维,意识,无意识,综合,简化,变形,陌生化,即兴,推敲。
2.为什么说文学材料具有主体性特征?
3.简述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
4.请简述回忆与沉思这一心理现象。
5.在直觉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6.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7.请简述艺术发现的重要性。(或为什么艺术发现被称为“艺术家的眼睛”?)
8.自己是否从事过文学创作?是否发生过灵感?如果有,试述灵感的特点与个人体会,并尝试与直觉比较。
9.在文学创造中,理智与感情的关系怎样?
10.意识与无意识在文学创作重点意义何在?
11.什么是综合?请简述其特征。
12.陌生化与变形有什么异同?
13.为什么说即兴不是凭空出现的?
14.什么是突出?请简述其实现的途径。
15.把形象(或意念)从“心”(形之于心)转化到“纸”(形之于手)上,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其间最常见的问题是什么?
16.文学技巧运用时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
17.请结合实例说说推敲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荣格:《探索心灵奥秘的现代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3.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4.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论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5.阿瑞提:《创造的秘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斯·茨威格:《艺术创作的秘密》,高中甫译,《波佩的面纱--日内瓦学派文论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7.段宝林编:《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5学时)
要求和说明
本章主要讲述了三个大的问题,即文学的真实、文学的伦理与情感、美的创造。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艺术真实的本质内涵、文学的历史理性、伦理关怀以及真善美合一的创造理念。
第一节 文学的真实
一、文学中的求真
知识点:文学创造首先是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认识活动。认识活动的价值取向是以“历史理性”求“真”。诚然真的并非都是善的和美的,然而善的和美的却一定是真的,没有“真”,“善”和“美”就失去了根据与依凭。实践证明,作家对对象世界的理解、反映和阐释,只要合情合理,他的作品就会具有“真实性”的品格;而具有“真实性”品格的作品,才能让读者产生信任感及认同感,并因其与“善”、“美”相统一而为之所吸引所感动,从而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享受。一句话,“真”乃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实现的基础。
二、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知识点: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
三、艺术概括
知识点:所谓艺术概括,简括地说,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第二节 文学的伦理与情感
一、伦理与情感是文学的核心要素
知识点: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文学创造正是以这样的属性,在向人们展现真理的同时,也向人们呈示着意义,并以审美情感诉诸人们的心灵和激发人们的情绪的方式,发挥着它的审美意识形态作用。
二、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
知识点:凡是文学创造都存在着情感的评价,都是以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所描述或表现的人物与事件的“裁判”, 所谓“诗意的裁判”就是善与美的统一,它既是对情感评价的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也说明了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
三、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
知识点: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文学所把握和反映的对象,都是具体的社会事件,都是活生生的人的生活境遇与遭际,都是人的欲念、情感、意志、行为和理想,因而人文关怀在这个领域,不仅在表现的具体性与生动性上,而且在内涵的丰富性与渗透力上,都为那些以抽象的方式认识和反映社会人生的其他精神创造物所无法与之比肩的。至于诚挚的情感评价与艺术的呈示方式给人文关怀带来的强烈感染力、巨大的震撼力与冲击力,则更属文学与艺术所独具的优长。正因为文学的价值追求是以人为中心的,高尔基曾不无道理地把文学称之为“人学”。作家是在对社会生活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描述中寄寓人文关怀的,因而其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生存状态及未来命运的深情关注,同历史理性血肉般地联系在一起。换一种说法:“历史理性存在着人文的维度,人文关怀存在着历史的维度”,是“真”与“善”两个价值取向的交汇。
第三节 美的创造
一、审美理想
二、文学与艺术形式
知识点:所谓形式创造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指的是逻辑上的含义而不是时间上的概念。
艺术形式除了对内容具有表现和塑造的意义外,其自身也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即是说,文学创造存在着形式美问题。
本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艺术真实,艺术概括,情感表现,人文关怀,艺术形式。
2.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3.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4.怎样理解文学中情感的价值和意义?
5.诠释情感评价的诚挚情态及艺术呈现之含义。
6.为什么说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谈谈你对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之间关系的理解。
7.阐释“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造内涵。
8.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的见解。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2.萨特:《为什么写作》,《萨特研究》,柳鸣九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8学时)
要求和说明
本章主要讲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文学的类型和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类型及其发展、文学作品的四种基本体裁。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类型
一、现实型文学
知识点: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逼真性。
二、理想型文学
知识点: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虚幻性。
三、象征型文学
知识点: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朦胧性。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
知识点: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知识点: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一)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二)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三)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知识点: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基本特征是:(一)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二)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三)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四、散文与报告文学
知识点:散文有广义的散文与狭义的散文。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基本特征是:(一)题材广泛多样;(二)结构自由灵活;(三)抒写真实感受。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一)及时性;(二)纪实性;(三)文学性。
本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三分法、四分法、诗歌、小说、散文、正剧、悲剧、喜剧、电影文学、蒙太奇。
2.诗歌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3.小说有哪些基本特征?谈一谈小说分类及各种类型的特征?
4.散文有哪些基本特征?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各有什么特点?
5.试述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分类。
6.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2.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3.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前言》,《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4.《象征主义·意象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6.《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傅德珉:《散文艺术论》,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8.茅盾:《关于报告文学》,《报告文学论集》,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6学时)
要求和说明
本章主要讲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学典型、意境、文学意象。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文本结构、文学形象的几种理想形态。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一、“文本”概念
知识点:“文本”,在英语中是原文、正文的意思,这里用来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二、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一)文学言语层面
1.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
2.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
3.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
(二)文学形象层面
1.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文学形象又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3.文学形象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
4.文学形象又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三)文学意蕴层面
第一是历史内容层。
第二是哲学意味层。
第三是审美意蕴层。
第二节 文学典型
一、典型论的发展
知识点:典型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知识点:特征性,艺术魅力。
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知识点: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概念和关系。
第三节 意境
一、意境概念的形成及界定
知识点: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二、文学意境的特征
知识点: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三、意境的分类
知识点:“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第四节 文学意象
一、什么是文学意象
知识点: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简称意象或文学意象。
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一)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二)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
(三)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
(四)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五)审美意象的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
三、审美意象的分类
知识点:寓言式意象、符号式意象。
本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文本,典型,意境,意象。
2什么是文学的典型性?典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什么是典型人物?典型人物具有哪些特征?
4.什么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试论述两者的关系?
5.什么是典型化?如何正确处理典型化过程中的个性化与概括化的关系?
6.典型化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有哪几种?
7.什么是意境?意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8.简述意境研究界对意境的四种解说。
9.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有什么不同?
10.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英伽登:《文学的艺术作品》英文版,埃文斯顿1973年版。
2.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3.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马克思:《致斐·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卢卡契:《艺术与客观真实》,《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
6.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6学时)
要求和说明
本章主要讲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叙事的概念与叙事学、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叙事理论的有关内容,用叙事学的有关方法解读文学文本。
第一节 叙事界定
一、叙事理论与叙事学
知识点:叙事理论简介。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知识点: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三、叙事与审美意识形态本质
四、叙事的构成
知识点: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第二节 叙述内容
知识点:事件、情节、人物、场景。
知识点:表层结构,深层结构。
第三节 叙述话语
一、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知识点:所谓“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而所谓“文本时间”(也可以称为“叙事时间”),则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就是时序、时距和频率。
知识点: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第四节 叙述动作
一、叙述者与作者
二、叙述者与声音
三、叙述者与接受者
本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叙事学,事件,行动元与角色,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视角,叙述者的声音,叙述接受者。
2.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
3.情节与事件的关系如何?
4.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的行动序列。
5.试述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1.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3.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4.考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格雷马斯:《行动元、角色和形象》,见《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6.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7.高小康:《市民、士人与故事》,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李渔:《闲情偶寄》。
9.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2学时)
要求和说明
本章主要讲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抒情的概念、抒情性作品的构成、抒情方式。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抒情的界定、抒情作品的构成与抒情方式。
第一节 抒情界定
一、抒情与抒情性作品
知识点: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
二、抒情与现实
知识点: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感情源于对现实的感受,没有真实的生活感受,便没有真正有价值的抒情。对现实感受的深浅,又往往取决于对现实认识的深浅程度。所以,抒情总包含着对现实的反映。
三、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
四、抒情与宣泄
第二节 抒情性作品的构成
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
知识点:抒情内容是指文本所表现的某种特定的情感过程和意义。它往往是一种体验,一种感悟,一种心境,既是稍纵即逝的,又是复杂微妙的,不像客观事物的外在形态或理论思维过程那样可以用语词相对确切地表述,而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体现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过程。
二、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知识点:由于抒情性作品的情感经验总要投射到声音或画面上,形成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象征表现,所以,三个要素的关系又可以从两个方面的关系来分析,即声与情的关系和景与情的关系。
第三节 抒情方式
一、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
知识点: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很多,这里只讨论常见的几种:比喻与象征;倒装与歧义;夸张与对比;借代与用典。
二、抒情角色
本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抒情,抒情性作品,抒情话语,抒情性作品的结构,隐喻,象征。
2.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
3.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试举例说明。
4.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1.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2.苏姗·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3.苏姗·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什克洛夫斯基等:《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5.别林斯基:《诗歌的分类和分科》,《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6.莱辛:《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7.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1815年版序》,见《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刘若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4学时)
要求和说明
本章主要讲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诸种风格观念和思路、风格的定义和内涵、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文学风格与文化。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风格的内涵、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文学风格与文化。
第一节 风格的诸种观念和理论
一、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
二、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三、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呈现的特色
四、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第二节 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一、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知识点:创作个性。
二、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
一、风格类型的划分
二、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
第四节 文学风格与文化
一、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
二、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
三、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
四、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
本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文学风格,创作个性,日常个性,风格的简分法,文学的时代风格,流派风格。
2.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的观点?
3.风格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4.试述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1.霍夫:《文体与文体论》,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版。
2.塔迪埃:《20世纪的文学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布封:《论风格》,《译文》1957年9月号。
4.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5.钱锺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
6.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7.童庆炳:《文体与文体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王元化编译:《文学风格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4学时)
要求和说明
本章主要讲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文学消费的含义、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
第一节 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
一、文学生产、传播与消费
知识点:文学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活动。这种意义上的文学消费是自有文学以来就存在的。传统文艺学,将其表述为“文学欣赏”。狭义的文学消费则是在近代以来出现的,指的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
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生产主要是狭义的文学生产,即指以作家内在心理意象形式存在的观念形态的文本创造和出版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作家观念形态的文学文本变为文学读物的物态化生产,如文学书籍、电影拷贝、录像带、录音带、电子光盘等等的制作,文学传播兼指文学作品的出版与流通。文学传播是沟通文学创造者与文学接受者之间的桥梁。文学消费则主要指读者的阅读。
二、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三、文学消费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四、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
一、文学接受作为审美活动
二、文学接受作为认识活动
三、文学接受作为文化价值阐释活动
四、文学接受作为交流活动
本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文学消费,文学传播,大众传播媒介,文化市场,高雅文学,大众文学,文学接受,文学欣赏,文学接受的审美属性。
2.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间有何辨证关系?
3.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三联书店1989年版。
4.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6.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编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4学时)
要求和说明
本章主要讲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文学接受的发生、文学接受的发展、文学接受的高潮。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文学接受理论,理解文学接受规律。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发生
一、期待视野
知识点: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一)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层次
(二)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形成
二、接受动机
知识点:由于期待视野不同以及期待视野自身的发展变化,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借鉴动机。
三、接受心境
知识点: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叫接受心境。从基本特征来看,文学接受心境主要有欣悦、抑郁与虚静这样三种情况。
四、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
知识点:所谓“隐含的读者”(“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的重要概念)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发展
一、填空、对话与兴味
知识点:填空、对话与兴味的概念。
二、还原与异变
知识点:还原与异变的概念
三、理解与误解
知识点:正误与反误。
四、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
知识点:顺向相应,逆向遇挫。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高潮
知识点: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本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期待视野,接受心境,隐含的读者,正误与反误,填补空白,共鸣,净化,领悟。
2.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是怎样形成的?
3.文学接受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4.隐含的读者是怎样形成的?
5.如何看待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误解?
1.姚斯等:《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伊瑟尔:《阅读行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狄德罗:《论戏剧艺术》(上),《文艺理论译丛》第1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5.鲁迅:《看书琐记》,《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6.王一川:《审美体验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7.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劳承万:《审美中介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4学时)
要求和说明
本章主要讲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文学批评的模式、文学批评的实践。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掌握批评方法,能够对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进行批评实践。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
一、文学批评的界定
知识点: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批评主体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批评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文学批评的性质,同时明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观在整个批评活动中的科学地位和重要作用,才能使文学批评获得科学的定性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二、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及其标准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又是开放地富于包容性的,也是严肃地坚持科学原则的。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关于文学批评的许多经典论述到诸如梅林、普列汉诺夫、瞿秋白、鲁迅等人的不少杰出的文学批评思想,都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以他们的批评实践树立了光辉的范例。在这些批评活动中,他们提出并形成了一些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成为我们制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依据,指导我们正确地去开展有益于文学事业发展的文学批评。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模式
一、传统批评模式
知识点:伦理道德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
二、现代批评模式
知识点:心理学批评、语言学批评、文化批评。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实践
一、了解对象
二、选点切入
三、确定要旨
四、布局安排
五、力求创见
本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文学批评,伦理道德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学批评,语言学批评,文化批评,文学批评的标准,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2.怎样理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
3.为什么说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
4.怎样理解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具体内涵及两者关系?
5.思考传统批评模式与现代批评模式的区别。
1.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文学理论教研组编写
执笔、审核:张晓勇
陇东学院文学院 版权所有 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异变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