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曼龙鱼繁殖视频怎么没泡泡巢了

请教养鱼高手,我养的公蓝曼龙鱼不做巢,雌曼龙鱼产出的卵在水面上漂着,还有不少卵被公曼龙鱼吃掉了,怎_百度知道蓝龙鱼幼鱼怎么样
蓝龙鱼幼鱼怎么样
09-09-02 &匿名提问
蓝龙1、对溶氧的要求
 蓝曼龙和丽丽鱼、珍珠鱼一样有褶鳃的辅助呼吸器官,位于鳃腔上方,由粘膜状的复杂皱褶组成,可以在含氧量较少的水中生活,并且当水体缺氧时还可以浮到水面吞咽空气,所以它们对水中缺氧不会犯愁。
 2、温度要求
 这种鱼喜欢栖息于不太流动或完全静止的天然水域中,对水质没有特殊的要求。需要的水温比较高,但耐低温的能力却较强,有时偶尔也在低温处(14℃)生存,致死的下限温度为11.5℃。一般养殖此鱼最适宜的水温为23~26℃。
 3、食性
 属杂食性鱼类,可以接受孑孓、线丝虫、水蚯蚓、水蚤等多种活饵;也吃人工饵料,甚至吃活的小鱼苗,连虾蟹籽粒也摄食,但不会追逐吞不下的小鱼。不过蓝星鱼还是最喜欢浮在水面上的饲料。
 4、饲养
 由于蓝曼龙躯体较大,且爱幽静,所以饲养水族箱宜大些,同时箱内最好种植一些水草,如能同时用美丽的石块堆成假山,既可供蓝星鱼藏匿,又能引起“以景衬鱼”的作用。
 蓝曼龙适应能力强,性情温和,常有规律的游到水面。因其常欺负体型比自己小的鱼儿,所以不能和个体特别小的鱼如宝莲灯、红绿灯、绿莲灯等在同一个水族箱混养,但可以和体型大小一致的其它品种的热带观赏鱼混养。
 四、雌雄鉴别
 蓝曼龙在未达到性成熟之前,雌雄特征不明显,性别较难区别,仔细观察才可以比较出来:
 (1)体色:雄鱼色泽比较鲜艳,而雌鱼则比较黯淡;
 (2)背鳍和腹鳍:雄鱼背鳍比较大,背鳍和臀鳍后端呈尖状,而雌鱼背鳍比较小,背鳍和臀鳍后端则较圆钝;
 (3)腹部:雄鱼腹部不饱满,而雌鱼腹部则较饱满;
 (4)丝状胸鳍:雄鱼丝状胸鳍基部呈明显桔红色,而雌鱼丝状胸鳍基部不具明显的桔红色。
 当受惊恐时,雌雄鱼体上都会呈现不规则倾斜的条纹
 五、繁殖准备工作
 1、亲鱼选择
 蓝曼龙一般经过6~7个月的生长就可以达到性成熟,最好选择体长10厘米左右,月龄在12~20个月之间的鱼作亲鱼,因此时其繁殖力最强(月龄太大的鱼繁殖不理想)。同时,要挑选体质健壮、无病、体色鲜艳,雄鱼个体必须比雌鱼大,而且雌鱼必须腹部明显膨大的个体,否则繁殖不一定能成功。
 2、繁殖水族箱
 繁殖水族箱要大,规格可为50×35×35厘米;水温比平时略高1~2℃,以26~28℃为宜,水的ph值为6.8~7.2,水的硬度为120~150ppm。繁殖时无需充气增氧,保持环境安静最为重要,更不能用过滤设备。其余布置和条件与养鱼水族箱相同。
 将经过仔细挑选的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投入繁殖箱后,经生活一段时间,即开始产卵繁殖的准备活动,雄鱼具有筑巢的行为。
 3、发情与筑巢
 雄鱼在繁殖水族箱找到合适位置后,即开始不断浮至水面,吞咽空气,筑造浮性泡沫鱼巢。由于蓝星鱼产卵前有筑泡沫浮巢的习性,因而最好在水面上放一些漂浮的大叶水草,也可放一块塑料泡沫板,使其筑巢容易些。其筑的泡巢比较大且松弛(一个直径为5~15厘米),松弛是因其巢常不含杂枝或碎叶。在雄鱼筑巢过程中,雌鱼一般在旁静止不动,但也不时游近泡沫巢,似乎在鼓励。
 六、繁殖与育苗
 1、交配与产仔
 筑巢完成后,雄鱼就开始追逐雌鱼。此时的亲鱼尤其是雄鱼的体色变化很快,经常在数秒时间内从艳蓝变成墨绿色。倘若受到人为的惊动,又会马上恢复到平时的蓝色调。雄鱼此时会全身痉挛,以各种舞姿向雌鱼求爱,引诱雌鱼进入泡沫巢,共同执行生产的工作,雄鱼弯曲身体拥抱雌鱼,雌雄鱼身体都弯成“c”形,雄鱼用头触雌鱼腹部,在双双激烈的几次拥抱翻滚之后,雌鱼兴奋中将卵排到浮巢里,雄鱼则随即射精,使卵受精。受精卵白色透明,粒粒悬浮于泡沫鱼巢中。雌雄鱼如此翻滚产卵运动重复多次(7~10次),持续时间约1~2小时,雌鱼才能把全部卵子排空。
 蓝曼龙为体型较大的热带观赏鱼,而且是多产的鱼类,产卵数量较多,雌鱼每次可产卵800~1200粒,因此在其属鱼类中,其价值并不昂贵。
 2、护卵
 雌鱼产卵完毕,便游离鱼巢,藏身于繁殖箱的一偶,在隐身场所休息,不爱游动。雄鱼有照顾孵化卵的习性,可以让其留在繁殖水族箱里守巢护卵。偶见受精卵从浮巢中掉下来,雄鱼小心翼翼地用口接住,吐回浮巢。雌鱼如此时游近鱼巢,雄鱼也会驱赶,不允许雌鱼靠近浮巢,并且会去咬啄雌鱼,甚至将雌鱼咬伤咬死。因此,一旦产卵完毕,须立即将雌鱼捞出另养。
 3、育苗
 产卵后第二天,受精卵出现眼点,第三天孵出仔鱼,刚孵出的仔鱼体色晶莹,游泳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无自由游泳能力,只能附在泡沫巢内,靠体内有带油球的卵黄囊维持。第四天油球消失,第五天仔鱼就会在水面下游动了。
 由于蓝曼龙的仔鱼个体只有0.4厘米,明显小于其它热带鱼(0.7cm),开食仔鱼最好先喂洄水,第一星期供给纤毛虫类与蛋黄,第二星期供给纤毛虫、丰年虫无节幼体和幼小水蚤。如幼鱼数量过多,可分箱饲养。
 4、日常管理
 仔鱼期间,因蓝曼龙的鳃发育未全,或因培育水体中个体密度高,易发生缺氧,此时可微微充气。在油球消失后开始在水面下游动的一周内,一般不加水,不换水;一周后加少量水。
 当仔鱼长12~17天时,饲养要特别小心,因在这个时候,仔鱼的附属呼吸器官正在开始成长,如遭遇到水面上冷空气的突击,则会患上“肺炎”症而死亡。总之,在这个时候,小鱼的死亡率非常高,但在该属鱼类中,蓝星鱼的小鱼算是很健壮的,属于容易饲养的热带观赏鱼类。
 七蓝曼龙的变种
 蓝星鱼属于卵生鱼类,作为观赏鱼种类,其变种称为cosby gourami(蓝线鳍鱼),其生物学特性已较稳定,外形特征与蓝曼龙相似,不同的是全身散布着云石状浅蓝色斑纹,体侧没有圆黑斑,只具有一些不规则的黑斑纹,常呈现在胸鳍后部至尾柄之间,但后2块圆黑斑则较为明显。在集约方法的繁殖下,蓝曼龙体上的黑斑也会逐渐消褪或不明显。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银龙鱼能适应中性水质和22℃以上的水温,最佳温度为24-28℃。水质要清洁,用自来水须经晾处理。PH值6.5-7.5之间,DH值3-12。亚硝酸盐含量以及氯含量最好为零。 新鱼入缸:新鱼刚刚买回时,鱼缸里的空气泵要经过至少24个小时运行,以彻底根除水中的氯气。如果一直使用生物过滤器那么最好让水达到PH值6-7,水温为25摄氏度。在鱼缸中加入小食盐(近似1或2茶匙加在每5加伦或20公升的水中)以减少真菌攻击的危险并且使鱼健康而且提升它的胃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够在新鱼的原缸里取水回自己的鱼缸(如果原缸的水没有问题的话),已取回1/3为最好,以利于新鱼对环境突变的不良反应。建议龙鱼从小养起。 日常管理:每周至少换水20%-30%,氨含量不要超过0.1百万分率(mg/1)。不要使温度、PH值突然变化,如变化突然会导致龙鱼的突然死亡。每周测试PH值和其它有毒物质的含量以遭遇不策。换水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要避免龙鱼受惊。而且饲养龙鱼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完全的换成新水,否则会对鱼造成伤害。如果你见到龙鱼的鳍和鳞片脱落的话,就是换水过多造成的你可以暂停换水它们就会自然的复原;但换水量也不可太少,太少会使鱼鳍变得不透明、眼球浑浊严重的会造成腮盖翻转。 鱼缸尺寸:由于龙鱼属于大型鱼类,鱼缸至少长1.5米,宽0.5米,高0.7米。鱼缸一定要加盖,龙鱼属于上层游动的鱼,喜欢跳跃,以避免无人时跃缸而出窒息而死。 光照:红龙鱼需要光很多,每天光照最好达到4个小时。其它龙鱼也最好能达到8个小时的光照。有些养鱼爱好者,比如养红鱼,喜欢用红色的光来照红龙鱼,这样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龙鱼最好的光照是白天的日光,长期使用灯光会遮暗龙鱼的背部。 过滤: 龙鱼幼鱼体形过大所以不太合适养在水草箱里。鱼缸大那么过滤的问题就比较突出了。适用于龙鱼养殖的过滤系统主要有上部过滤器、外置式过滤器、上部+抽水沙层式过滤器、溢流式过滤器几种。但要注意的是在布置龙鱼箱的时候你应该考虑布置一个扬水马达(冲浪泵)这样做的好处极大:一、可以形成强力的水流、二、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三、更加重要的是可以使龙鱼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以维持鱼体的优美体形、四、也很重要的是,可以避免龙鱼翻腮,发生翻腮时可以对翻腮进行修剪,在复原期使用扬水马达可以促使生长中的腮翼平顺。 龙鱼的喂食:龙鱼在吃食时用力过猛会撞到缸里的某一个角度以导致受伤,喂食时最好在鱼缸的中间来投食。龙鱼属于肉型性动物,大部分龙鱼的食谱为,青蛙、泥鳅、板球、金鱼、蚂蚱、小虾等等。在喂食有一个加色的问题,比如说红龙,喂食红箭或小虾就对红龙的增色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红箭和小虾体中含有红色素。12厘米以下的幼鱼刚刚开始吃生饵,这时你可以投喂刚刚脱壳的白色面包虫、小虾(一定要去掉头尾,最好是剥成虾球投喂以免硬壳伤其肠胃)、血虫等较适口的饵料。要少吃多餐一天投喂四次。 15厘米左右的小龙鱼可喂食正常的面包虫和小虾(小虾最好去掉虾剑)、也可以投喂1.5厘米的小鱼。此时的龙鱼生长迅速,食量惊人。可适当增加投饵次数和投饵量。 20厘米以上的龙鱼可以投喂较大型的鱼、虾、泥鳅、肉块等饵料。还可以投喂各种昆虫等活饵,这些都是龙鱼喜欢的食物,但要注意不要让这些饵料受到污染。 另外,内脏,尤其是肝脏是不合适喂养龙鱼的,其较多的脂肪会造成龙鱼的疾病。活饵中金鱼并不是一种好的饵料,研究显示专吃金鱼的龙鱼饲养在狭小的水族箱里所染上的传染病或寄生虫几乎全是金鱼传染的。 人工饵料最好是使用脂肪含量较少的牛肉,当然你有条件的话,可以买成品的龙鱼专用饵料。不过刚开始投喂人工饲料的时候龙鱼会很不习惯,需要人工驯饵。
可能得了竖磷病,是很致命的病,用呋喃西林加食用盐泡一下试试.
根据描述基本断定为腹水病  99%会挂   做好心理准备吧  以后养鱼切记保持水质  水温  和饲料的清洁  治疗方法网上一大堆  但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我还没见过  就这么多了  祝鱼儿好运!补充几篇网文 不妨看一下 A腹水病通常因吃食不新鲜的饵料,或是饵带刺刺伤内脏引起。   腹水病大多发生在龙鱼的幼鱼阶段,初期感染的症状是腹部肿胀,肛门或鱼鳍基部变红,其腔内堆积液体,内部器官变色。到后期由于腹部积水,压迫到鱼漂,而使龙鱼失去平衡。   目前治疗腹水病并没有有效的药剂,因其病因较多,所以唯有从根本做起,喂食干净卫生的饵料才行。在最不得已的状况下,可将氯霉素直接灌到鱼嘴里,可能有一丝挽回的机会。   个人观点:可以说这是癌症,基本上无药可治。B传染性腹水病 此病有两种症状,即典型腹水病及溃疡性腹水病,其疾病症状眼球突出、眼睛衰退、肛门突出及发炎,鳃呈白色,严重烂鳍,并可看见表皮红斑,腹腔可能积存脓液,使腹部肿胀,溃疡性病症于溃疡患处为红色,被白色环围着,存于发黑表皮下,鳞片脱落处,可见到脓肿 将氯霉素、链霉素、北里霉素等抗生素,以加入饲料方式治疗,使肝脏增加负荷的饲料会助长此病,对于罹患此病的鱼,应该立即捞除 C呋喃西林溶液药浴庆大霉素药浴  高锰酸钾 云云 统统无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热带鱼蓝曼龙的繁殖
热带鱼蓝曼龙的繁殖
衡量一个养鱼人水平的标准是看你能不能成功繁殖小鱼,养观赏鱼的最高乐趣也是能成功繁殖小鱼。每当朋友来你这里讨得你繁殖的小鱼,你是多有面子,多风光呀!
孔雀鱼及红剑、黑玛莉等胎生鱼为热带鱼爱好者初学鱼繁殖的老师,而成功繁殖卵生鱼,则标致着你已步入养鱼高手的行列了。蓝曼龙鱼是卵生鱼最容易入手,最容易繁殖成功的鱼种之一,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我繁殖蓝曼龙的一点经验,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
蓝曼龙鱼是蓝星鱼的变种,生物特性已经稳定,体长可达12—13厘米,4---5月龄达性成熟,即可以配对进行人工繁殖。蓝曼龙鱼的性别较难区别,仔细观察,才可比较出来,即雄鱼色泽比较鲜艳,背鳍比较长,尖形。而雌鱼背鳍比较短且圆形。一般发情的亲鱼身体颜色开始发深,我们俗话说的“婚姻色”,并且在鱼缸的一角吐泡筑巢。这时就得赶紧把亲鱼捞进产卵缸。产卵缸一般是30厘米宽50厘米长,深30厘米左右即可,鱼缸需放在避静处,因为人的脚步会惊扰亲鱼,产卵缸得放在高一点的地方。若你生活在北方,象济南这地方水质较硬,需进行软化,这样繁殖小鱼成功率会高些。软化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养鱼缸水加三分之二的蒸馏水稀释成“软水”。另一种方法是把水烧开后冷却成“软水”。两种方法的软水都需加充氧泵充气24小时以上,方可捞入亲鱼。然后加温至27---28度,经过一段时间,雄鱼在缸中找到合适位置,即开始不断浮至水面吞咽空气,然后吐出成堆洁白的泡沫,造成浮性泡沫鱼巢。鱼巢做成后,雄鱼开始追逐雌鱼,最后将雌鱼引至泡沫巢下,以身体卷抱雌鱼,在双双激烈的翻滚运动中产卵排精。受精卵白色透明,粒粒悬浮于泡沫鱼巢中,和巢中泡沫很难区分。亲鱼的翻滚产卵运动要重复多次,持续1—2小时,产卵达数百粒,有时更多。雌鱼产卵完毕,便游离鱼巢,躲避于一角,雄鱼单独在鱼巢下守护后代。雌鱼若游近鱼巢,雄鱼就会驱赶,甚至将雌鱼咬伤咬死,最好将雌鱼捞出另养。
受精卵经过24小时孵化成仔鱼。刚出壳的仔鱼体色晶莹,游泳器官尚未发育完成,无力自由游动,而是附着在泡沫巢中,依靠自身的卵囊作营养。再过3—4天,卵囊被吸收完毕,幼鱼便自由游动,开始四处觅食,不再需要雄鱼照料,应将雄鱼捞出。此时泡沫巢也适时散灭。
开食幼鱼先喂洄水,或细虾仔,开始千万不能投饵过多,随小鱼长大,慢慢再向小型鱼虫过渡。
衡量一个养鱼人水平的标准是看你能不能成功繁殖小鱼,养观赏鱼的最高乐趣也是能成功繁殖小鱼。每当朋友来你这里讨得你繁殖的小鱼,你是多有面子,多风光呀!
孔雀鱼及红剑、黑玛莉等胎生鱼为热带鱼爱好者初学鱼繁殖的老师,而成功繁殖卵生鱼,则标致着你已步入养鱼高手的行列了。蓝曼龙鱼是卵生鱼最容易入手,最容易繁殖成功的鱼种之一,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我繁殖蓝曼龙的一点经验,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
蓝曼龙鱼是蓝星鱼的变种,生物特性已经稳定,体长可达12—13厘米,4---5月龄达性成熟,即可以配对进行人工繁殖。蓝曼龙鱼的性别较难区别,仔细观察,才可比较出来,即雄鱼色泽比较鲜艳,背鳍比较长,尖形。而雌鱼背鳍比较短且圆形。一般发情的亲鱼身体颜色开始发深,我们俗话说的“婚姻色”,并且在鱼缸的一角吐泡筑巢。这时就得赶紧把亲鱼捞进产卵缸。产卵缸一般是30厘米宽50厘米长,深30厘米左右即可,鱼缸需放在避静处,因为人的脚步会惊扰亲鱼,产卵缸得放在高一点的地方。若你生活在北方,象济南这地方水质较硬,需进行软化,这样繁殖小鱼成功率会高些。软化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养鱼缸水加三分之二的蒸馏水稀释成“软水”。另一种方法是把水烧开后冷却成“软水”。两种方法的软水都需加充氧泵充气24小时以上,方可捞入亲鱼。然后加温至27---28度,经过一段时间,雄鱼在缸中找到合适位置,即开始不断浮至水面吞咽空气,然后吐出成堆洁白的泡沫,造成浮性泡沫鱼巢。鱼巢做成后,雄鱼开始追逐雌鱼,最后将雌鱼引至泡沫巢下,以身体卷抱雌鱼,在双双激烈的翻滚运动中产卵排精。受精卵白色透明,粒粒悬浮于泡沫鱼巢中,和巢中泡沫很难区分。亲鱼的翻滚产卵运动要重复多次,持续1—2小时,产卵达数百粒,有时更多。雌鱼产卵完毕,便游离鱼巢,躲避于一角,雄鱼单独在鱼巢下守护后代。雌鱼若游近鱼巢,雄鱼就会驱赶,甚至将雌鱼咬伤咬死,最好将雌鱼捞出另养。
受精卵经过24小时孵化成仔鱼。刚出壳的仔鱼体色晶莹,游泳器官尚未发育完成,无力自由游动,而是附着在泡沫巢中,依靠自身的卵囊作营养。再过3—4天,卵囊被吸收完毕,幼鱼便自由游动,开始四处觅食,不再需要雄鱼照料,应将雄鱼捞出。此时泡沫巢也适时散灭。
开食幼鱼先喂洄水,或细虾仔,开始千万不能投饵过多,随小鱼长大,慢慢再向小型鱼虫过渡。
衡量一个养鱼人水平的标准是看你能不能成功繁殖小鱼,养观赏鱼的最高乐趣也是能成功繁殖小鱼。每当朋友来你这里讨得你繁殖的小鱼,你是多有面子,多风光呀!
孔雀鱼及红剑、黑玛莉等胎生鱼为热带鱼爱好者初学鱼繁殖的老师,而成功繁殖卵生鱼,则标致着你已步入养鱼高手的行列了。蓝曼龙鱼是卵生鱼最容易入手,最容易繁殖成功的鱼种之一,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我繁殖蓝曼龙的一点经验,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
蓝曼龙鱼是蓝星鱼的变种,生物特性已经稳定,体长可达12—13厘米,4---5月龄达性成熟,即可以配对进行人工繁殖。蓝曼龙鱼的性别较难区别,仔细观察,才可比较出来,即雄鱼色泽比较鲜艳,背鳍比较长,尖形。而雌鱼背鳍比较短且圆形。一般发情的亲鱼身体颜色开始发深,我们俗话说的“婚姻色”,并且在鱼缸的一角吐泡筑巢。这时就得赶紧把亲鱼捞进产卵缸。产卵缸一般是30厘米宽50厘米长,深30厘米左右即可,鱼缸需放在避静处,因为人的脚步会惊扰亲鱼,产卵缸得放在高一点的地方。若你生活在北方,象济南这地方水质较硬,需进行软化,这样繁殖小鱼成功率会高些。软化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养鱼缸水加三分之二的蒸馏水稀释成“软水”。另一种方法是把水烧开后冷却成“软水”。两种方法的软水都需加充氧泵充气24小时以上,方可捞入亲鱼。然后加温至27---28度,经过一段时间,雄鱼在缸中找到合适位置,即开始不断浮至水面吞咽空气,然后吐出成堆洁白的泡沫,造成浮性泡沫鱼巢。鱼巢做成后,雄鱼开始追逐雌鱼,最后将雌鱼引至泡沫巢下,以身体卷抱雌鱼,在双双激烈的翻滚运动中产卵排精。受精卵白色透明,粒粒悬浮于泡沫鱼巢中,和巢中泡沫很难区分。亲鱼的翻滚产卵运动要重复多次,持续1—2小时,产卵达数百粒,有时更多。雌鱼产卵完毕,便游离鱼巢,躲避于一角,雄鱼单独在鱼巢下守护后代。雌鱼若游近鱼巢,雄鱼就会驱赶,甚至将雌鱼咬伤咬死,最好将雌鱼捞出另养。
受精卵经过24小时孵化成仔鱼。刚出壳的仔鱼体色晶莹,游泳器官尚未发育完成,无力自由游动,而是附着在泡沫巢中,依靠自身的卵囊作营养。再过3—4天,卵囊被吸收完毕,幼鱼便自由游动,开始四处觅食,不再需要雄鱼照料,应将雄鱼捞出。此时泡沫巢也适时散灭。
开食幼鱼先喂洄水,或细虾仔,开始千万不能投饵过多,随小鱼长大,慢慢再向小型鱼虫过渡。
发表评论:
馆藏&1838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蓝曼龙鱼交配时,公鱼已经筑巢了,但是母鱼就是不产卵?而且公鱼一直再咬母鱼它俩在一起的第三天,母鱼居然死?这是为什么?我把母蓝曼龙鱼的给解剖了,看到它肚子全都是卵?求哪位高手看看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母鱼到死也不会跟公蓝曼龙鱼交配?
王者泰山092
母鱼对公鱼没兴趣,就像野外的也得要挑选强壮的基因,我不是说你家的公鱼基因差,只是母鱼看不上,得要更艳丽强壮的公才行
那么就是说蓝曼龙鱼这种鱼是有选择性的交配了,那么以后我要想繁殖怎么做,可以帮帮我吗?
方法一:一次买多点母鱼,没可能一条母鱼都不和它交配吧
方法二:另外到鱼店选一条看起来色泽比同缸好的,稍微大点的,生猛的公鱼(注意两条公鱼可能会打架,因为争妞和领地还有食物,所有要分开)
还有,你的母鱼会死是因为公鱼知道他怀有卵了(未受精卵),心急想和他交配,通过咬母鱼来刺激母鱼排卵,但咬的时间久了,母鱼受损太大就死了
我建议方法一
谢谢了,不知道你是哪里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蓝曼龙鱼繁殖_蓝雪花的繁殖方法-疾风资料库
蓝曼龙鱼繁殖_蓝雪花的繁殖方法
发布时间: 06:04&&&&发布人:
蓝雪花的繁殖方法
蓝雪花多采用扦插、分株法繁殖,也可播种繁殖。播种宜春季进行,扦插可在春季、夏季初或夏末进行。夏季扦插选嫩枝或半成熟枝,生根温度为20-25℃最好,插后约20-30天即可生根。1、 穴盘规格288、200、128或72穴盘;2、介质选择无病虫害、排水良好的轻型介质,可用草炭、蛭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pH值5.8~6.2,EC值小于0.75mS/3、播种后用粗蛭石覆盖温度发芽适温22~23℃,苗期生长适温18℃~21℃;4、发芽天数4~6天;5、光照发芽阶段不需要光,但发芽后及时补光可有效缩短种植周期;6、水分育苗期间保持介质潮湿,避免幼苗萎蔫;7、肥料子叶露出后开始每周施1~2次100ppm的肥料。后期氮肥浓度提高到150-175ppm,可用氮、磷、钾配比为13-2-13或14-0-14与20-10-20的肥料交替施用;8、生长调节剂穴盘苗阶段不需要使用;9、穴盘育苗天数6~8周(288穴盘)。
蓝龙鱼:蓝龙鱼-简介,蓝龙鱼-形态特征
蓝龙_蓝龙鱼 -简单介绍[)蓝曼龙依体色来区分,则可分为2种:1种体色比较紫红,另1种则为光蓝色。Lodiges博士发现来自苏门答腊的种类,体侧没有黑斑,故又叫此种鱼为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 sumatranus(蓝毛足鲈、蓝线鳍鱼)。蓝龙_蓝龙鱼 -形态特征体呈椭圆形,侧扁,头中等大,眼大,位于头侧中央,胸腹部至尾柄末端呈长弧形。腹鳍胸位,已退化为丝达尾部,起触觉器官的作用。成鱼体长约在10~15厘米。其通体为蓝灰色,腹部为浅黄色,在弱光的照射下身体发出绮丽多彩的紫罗兰色,其体侧有三个黑色的斑点,背鳍、臀鳍和尾鳍灰色,各鳍上有白色珍珠状的斑点。背鳍短而高,略带黄色,展开时飘飘如一面小旗。臀鳍很长,自胸部往后一直延伸到尾鳍基部,淡黄色,有鲜丽的橙红色宽边,游动时酷似柔软的裙边在迎风飘动。尾鳍浅*状,基色浅黄而透明。鳃盖部闪烁蓝色绮丽的光辉。蓝龙_蓝龙鱼 -生态习性1、对溶氧的要求蓝曼龙和丽丽鱼、珍珠鱼一样有褶鳃的辅助呼吸器官,位于鳃腔上方,由粘膜状的复杂皱褶组成,可以在含氧量较少的水中生活,并且当水体缺氧时还可以浮到水面吞咽空气,所以它们对水中缺氧不会犯愁。2、温度要求这种鱼喜欢栖息于不太流动或完全静止的天然水域中,对水质没有特殊的要求。需要的水温比较高,但耐低温的能力却较强,有时偶尔也在低温处(14℃)生存,致死的下限温度为11.5℃。一般养殖此鱼最适宜的水温为23~26℃。3、食性属杂食性鱼类,可以接受孑孓、线丝虫、水蚯蚓、水蚤等多种活饵;也吃人工饵料,甚至吃活的小鱼苗,连虾蟹籽粒也摄食,但不会追逐吞不下的小鱼。不过蓝星鱼还是最喜欢浮在水面上的饲料。4、饲养由于蓝曼龙躯体较大,且爱幽静,所以饲养水族箱宜大些,同时箱内最好种植一些水草,如能同时用美丽的石块堆成假山,既可供蓝星鱼藏匿,又能引起“以景衬鱼”的作用。蓝曼龙适应能力强,性情温和,常有规律的游到水面。因其常欺负体型比自己小的鱼儿,所以不能和个体特别小的鱼如宝莲灯、红绿灯、绿莲灯等在同1个水族箱混养,但可以和体型大小一致的其它品种的热带观赏鱼混养。蓝龙_蓝龙鱼 -雌雄鉴别蓝曼龙在未达到性成熟之前,雌雄特征不明显,性别较难区别,仔细观察才可以比较出来:(1)体色:雄鱼色泽比较鲜艳,而雌鱼则比较黯淡;(2)背鳍和腹鳍:雄鱼背鳍比较大,背鳍和臀鳍后端呈尖状,而雌鱼背鳍比较小,背鳍和臀鳍后端则较圆钝;(3)腹部:雄鱼腹部不饱满,而雌鱼腹部则较饱满;(4)丝状胸鳍:雄鱼丝状胸鳍基部呈明显桔红色,而雌鱼丝状胸鳍基部不具明显的桔红色。当受惊恐时,雌雄鱼体上都会呈现不规则倾斜的条纹蓝龙_蓝龙鱼 -繁殖准备工作1、亲鱼选择蓝曼龙一般经过6~七个月的生长即可达到性成熟,最好选择体长10厘米左右,月龄在12~二十个月之间的鱼作亲鱼,因此时其繁殖力最强(月龄太大的鱼繁殖不理想)。同时,要挑选体质健壮、无病、体色鲜艳,雄鱼个体必须比雌鱼大,而且雌鱼必须腹部明显膨大的个体,否则繁殖不一定能成功。2、繁殖水族箱繁殖水族箱要大,规格可为50×35×35厘米;水温比平时略高1~2℃,以26~28℃为宜,水的pH值为6.8~7.2,水的硬度为120~150ppm。繁殖时无需充气增氧,保持环境安静最为重要,更不能用过滤设备。其余布置和条件与养鱼水族箱相同。将经过仔细挑选的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投入繁殖箱后,经生活一段时间,即开始产卵繁殖的准备活动,雄鱼具有筑巢的行为。3、发情与筑巢雄鱼在繁殖水族箱找到合适位置后,即开始不断浮至水面,吞咽空气,筑造浮性泡沫鱼巢。由于蓝星鱼产卵前有筑泡沫浮巢的习性,因而最好在水面上放一些漂浮的大叶水草,也可放一块塑料泡沫板,使其筑巢容易些。其筑的泡巢比较大且松弛(1个直径为5~15厘米),松弛是因其巢常不含杂枝或碎叶。在雄鱼筑巢过程中,雌鱼一般在旁静止不动,但也不时游近泡沫巢,似乎在鼓励。蓝龙_蓝龙鱼 -繁殖与育苗1、交配与产仔筑巢完成后,雄鱼就开始追逐雌鱼。此时的亲鱼尤其是雄鱼的体色变化很快,经常在数秒时间内从艳蓝变成墨绿色。倘若受到人为的惊动,又会马上恢复到平时的蓝色调。雄鱼此时会全身痉挛,以各种舞姿向雌鱼求爱,引诱雌鱼进入泡沫巢,共同执行生产的工作,雄鱼弯曲身体拥抱雌鱼,雌雄鱼身体都弯成“C”形,雄鱼用头触雌鱼腹部,在双双激烈的几次拥抱翻滚之后,雌鱼兴奋中将卵排到浮巢里,雄鱼则随即射精,使卵受精。受精卵白色透明,粒粒悬浮于泡沫鱼巢中。雌雄鱼如此翻滚产卵运动重复多次(7~10次),持续时间约1~2小时,雌鱼才能把全部卵子排空。蓝曼龙为体型较大的热带观赏鱼,而且是多产的鱼类,产卵数量较多,雌鱼每次可产卵800~1200粒,因此在其属鱼类中,其价值并不昂贵。2、护卵雌鱼产卵完毕,便游离鱼巢,藏身于繁殖箱的一偶,在隐身场所休息,不爱游动。雄鱼有照顾孵化卵的习性,可以让其留在繁殖水族箱里守巢护卵。偶见受精卵从浮巢中掉下来,雄鱼小心翼翼地用口接住,吐回浮巢。雌鱼如此时游近鱼巢,雄鱼也会驱赶,不允许雌鱼靠近浮巢,并且会去咬啄雌鱼,甚至将雌鱼咬伤咬死。因此,一旦产卵完毕,须立即将雌鱼捞出另养。3、育苗产卵后第二天,受精卵出现眼点,第三天孵出仔鱼,刚孵出的仔鱼体色晶莹,游泳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无自由游泳能力,只能附在泡沫巢内,靠体内有带油球的卵黄囊维持。第四天油球消失,第五天仔鱼就会在水面下游动了。由于蓝曼龙的仔鱼个体只有0.4厘米,明显小于其它热带鱼(0.7cm),开食仔鱼最好先喂洄水,第一周供给纤毛虫类与蛋黄,第二星期供给纤毛虫、丰年虫无节幼体和幼小水蚤。如幼鱼数量过多,可分箱饲养。4、日常管理仔鱼期间,因蓝曼龙的鳃发育未全,或因培育水体中个体密度高,易发生缺氧,此时可微微充气。在油球消失后开始在水面下游动的一星期内,一般不加水,不换水;一星期后加少量水。当仔鱼长12~17天时,饲养要特别小心,因在这个时候,仔鱼的附属呼吸器官正在开始成长,如遭遇到水面上冷空气的突击,则会患上“肺炎”症而死亡。总之,在这个时候,小鱼的死亡率非常高,但在该属鱼类中,蓝星鱼的小鱼算是很健壮的,属于容易饲养的热带观赏鱼类。
七蓝曼龙的变种蓝星鱼属于卵生鱼类,作为观赏鱼种类,其变种称为Cosby gourami(蓝线鳍鱼),其生物学特性已较稳定,外形特征与蓝曼龙相似,不同的是全身散布着云石状浅蓝色斑纹,体侧没有圆黑斑,只具有一些不规则的黑斑纹,常呈现在胸鳍后部至尾柄之间,但后2块圆黑斑则较为明显。在集约方法的繁殖下,蓝曼龙体上的黑斑也会逐渐消褪或不明显。
CopyRight&2012- AllRight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曼龙鱼繁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