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魔兽副本攻略古雷格曼攻略

萨雷格兹的巢穴-铁拳模式_在线播放_最新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_ 爱酷网()友情提示&&&萨雷格兹的巢穴-铁拳模式584播放源:发布时间:分类:游戏作者:御宅男♂声明1、所有视频来源优酷网,我们只是进行分享,不存储任何视频。若对该视频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例如违规、侵权等),请与优酷网联系【反馈地址】,提供该视频ID号:XNDU4OTg2OTIw,或提供链接该视频在优酷网的播放链接地址:/v_show/id_XNDU4OTg2OTIw.html,若优酷网做出了删除操作,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自动删除;2、如果您的视频允许在优酷网播放,而不允许我站播放,请发送邮件到&&,并注明“不允许站外播放”,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相关处理。你来评评猜你喜欢播放:789播放:778播放:260播放:1.42千播放:2.84千播放:1.08千播放:729播放:776播放:1.13千播放:2.27万播放:4.49万播放:202播放:1.6千播放:678播放:102播放:2.24千播放:1.28千播放:1.08千播放:147播放:3.95千&&&&&&魔兽世界图文全通关攻略。《魔兽世界》新手必看基础知识一、注册帐号为什么要把注册帐号放在下载游戏前面呢?因为帐号注册有点麻烦,要是这一步过不去,还是放弃玩魔兽...
(2005 年 - 2013 年)一个长期运营的魔兽世界欧洲服务器; 全球最大的 60 级怀旧魔兽世界,在线峰值高达 3000 人,注册玩家超过 40 万; 版本 1.12,还原地球时代...
魔兽世界60年代1.12实用附魔列表_互联网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附魔大全 1.12实用附魔列表武器: 力量(单手+15) [大块魔光碎片]*6+[强效不灭精华]*6+[幻影之尘...
魔兽世界 部落1-60快速升级攻略。魔兽BL快速升级攻略(1-60) 吮指头教你魔兽 ...53.去驯服一只 34 级的荒土鞭尾蝎,练习爪击 5 级 54.飞往陶拉祖营地 55....
毕竟堕落的灰烬使者可以在70级有高 端怀旧团去打,偶也亦有所得。但橙杖却非...可以参见WAR3和WOW的新斯坦索姆副本中阿尔萨 斯王子的造型。作为60级版本的终极...
魔兽世界--部落1-60级最快的练级地点一出来肯定是先把新手村的任务接了,按照...魔兽世界部落升级攻略2_... 暂无评价 25页 免费 魔兽世界85-90升级路线(......
魔兽世界60年代最强BOSS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还记得魔兽60年代的小白岁月吗?还...绝大夗数团队享受着前人的攻略 视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通过了BOSS, 但这...
魔兽世界 1-60级升级指南(联盟篇)完整版_广告/传媒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魔兽...魔兽世界1-60速升攻略 72页 免费
魔兽世界:练级表大全精... 4页 免费
魔兽世界图文全通关攻略。本文来源于NGACN,作者 闪电之刃联盟魔兽地图、nga魔兽世界论坛、魔兽世界电影、魔兽、魔兽争霸、仁慈束带、魔兽世界7.0、魔兽世界官网、魔兽...
魔兽世界图文全通关攻略。楼主:Tom Chilton魔兽地图、nga魔兽世界论坛、魔兽世界电影、魔兽、魔兽争霸、仁慈束带、魔兽世界7.0、魔兽世界官网、魔兽世界sf嘛。看你这么萌,让我第一个回复罢:&br&&br&”遥知天下路,不负远行人。”
嘛。看你这么萌,让我第一个回复罢: ”遥知天下路,不负远行人。”
&ol&&li&对原有旧生活突变的眷恋。&/li&&li&对未知新生活来临的恐惧。&/li&&li&群体性行为的感染和放大。&/li&&li&仪式感的自我暗示与宣泄。&/li&&/ol&&br&至于同学情谊深不深,几年后参加个同学会就知道答案了。
对原有旧生活突变的眷恋。对未知新生活来临的恐惧。群体性行为的感染和放大。仪式感的自我暗示与宣泄。 至于同学情谊深不深,几年后参加个同学会就知道答案了。
有很多人说喊麦来自于说唱。其实不然,喊麦是综合了打碟调音和数来宝[谢Seahorse指正,数来宝现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成品,数来宝可能大家不一定知道,华北东北片区的孩子小时候家里来了要饭的,都会拿着拨浪鼓唱几句:“一人我吃不饱,家里还有老和小,两眼是一行泪,只求他日我能家归,老家,闹饥荒,饿死,老爹娘,闹饥荒,党中央,县长县委求来粱,老百姓一口吃不上。为了妻女能活命,千里走唱数来宝。老板听我一唱,给多给少不见谅,给个馍馍就点菜,给点碎钱装布袋...”有了网络以后,要饭的本事就成了喊麦。
有很多人说喊麦来自于说唱。其实不然,喊麦是综合了打碟调音和数来宝[谢Seahorse指正,数来宝现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成品,数来宝可能大家不一定知道,华北东北片区的孩子小时候家里来了要饭的,都会拿着拨浪鼓唱几句:“一人我吃不饱,家里还有老和小,…
新孤立主义的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瓦解&/u&&/b&&/p&&p&
最近几年,每年都能看到几出好戏,香港占中、台湾反服贸、英国公投脱欧、韩国百万人游行逼迫总统下台,对了,还有最近的川普上位。然而看完了一场有一场闹剧,我们能从这些闹剧里边究竟能看到些什么?有人说,看到了民主体制的弊病,有的人说,看到了下层民众的愚昧,还有人说,我们看到的是曾经的那些发达国家的正在衰落的趋势。作为一个经济现象的观察者,我从这些国内国际发生的各种热闹事中,看到的是全球范围内(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保守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瓦解。&/p&&blockquote&
让我们站在时间的维度去回顾历史,我们也许会发现我们正站在一个转折点上,&b&&i&经济全球化步履艰难,新孤立主义已经兴起。&/i&&/b&&/blockquote&&br&&blockquote&&b&&br&&ul&&li&&b&&u&有些事情已经发生&/u&&/b&&br&&/li&&/ul&&/b&&/blockquote&&p&&b&&img src=&/v2-b06cb76e770ad7b7cab6d52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b06cb76e770ad7b7cab6d52_r.jpg&&2014年9月底香港占中事件&/b&&/p&&br&&br&&br&&p&&b&&img src=&/v2-d16d31764ca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d16d31764ca4_r.jpg&&台湾反服贸抗争事件&/b&&/p&&br&&br&&br&&br&&img src=&/v2-c00f6ac4aa51d77ce43f3809ab6bdaf7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6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c00f6ac4aa51d77ce43f3809ab6bdaf7_r.jpg&&&b&卡梅伦与财政大臣就英国脱欧公投问题发表讲话&/b&&br&&br&&br&&br&&br&&br&&img src=&/v2-c5a7c79f18b7dfb891ad28_b.jpg& data-rawwidth=&556& data-rawheight=&4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6& data-original=&/v2-c5a7c79f18b7dfb891ad28_r.jpg&&&b&日特朗普竞选总统成功&/b&&br&&br&&br&&br&&br&&br&&b&为什么&/b&&br&&br&&p&
事件发生以后,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这些标榜民主的地区的人民会做出这些我们大陆人看起来明显不智的选择,选择不做生意,选择反对大陆,选择脱欧,选择看起来很不靠谱,满嘴跑火车的人当总统。是这些发达地区的群众素质太低还是老百姓们不懂理性思考?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选择会给自己所在的地区和国家带来深刻的影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究竟是为什么?&/p&&br&&br&&p&
台湾&/p&&ul&&li&制造业北上产靠富士康&br&&/li&&li&阶级固化&br&&/li&&li&党派斗争严重&/li&&/ul&&br&&p&
香港&/p&&ul&&li&制造业北上,失业率提高&br&&/li&&li&陆资进入,房价哄抬&br&&/li&&li&水客横行,物价飞涨&/li&&li&贫富差距扩大,钱都让李嘉诚们赚了&br&&/li&&/ul&&br&&p&
英国脱欧&/p&&ul&&li&移民问题&br&&/li&&li&反感美国人干预本国政治&br&&/li&&li&不想掏钱补贴东欧穷国&br&&/li&&/ul&&br&&p&川普上位&/p&&ul&&li&川普虽烂,希拉里更烂&br&&/li&&li&制造业外流,工人阶级不满&br&&/li&&li&移民问题,竞争就业岗位,提高失业率&br&&/li&&li&贫富差距过大,经济全球化的好处都被资本家占有了,坏处才是普通人的.&br&&/li&&/ul&&br&&p&&u&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u&&/p&&p&30都年来全球化浪潮蜂拥而至,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经济繁荣,贸易,投资,人才,资本实现了自由流通。&b&可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b&吃够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也该尝尝全球化的苦头了,毕竟人民群众压了了那么多年的火气,总要宣泄宣泄。制造业空心化,贫富差距,扩大国际收支失衡 失业率大增,难民导致的治安差和恐怖袭击,这些帐,右派都在心里放着,留着和白左慢慢算。&/p&&p&&u&&b&如果脱离群众,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农民就要打扁担,工人就要上街示威,学生就要闹事。凡是出了这类事,第一要说是好事,我就是这样看的&/b&。&/u&&/p&&p&
------毛泽东语录&/p&&p&下面是一个底层工人的自白:&/p&&p&
我没有工作,我上班的钢厂已经被来自中国的钢材倾销逼得倒闭了&/p&&p&
我没有房子,多年来储蓄的工资在遥遥上升的房价面前显得力不从心&/p&&p&
我没有自己的声音,全国那么多媒体,几乎没有关注我们的,他们更关心同性恋,关心种族歧视,关心苹果公司赚了
多少钱。&/p&&p&
我什么都没有了,有的只剩下一张选票,于是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p&&p&
“去你妈的希拉里,去你妈的白左,去你妈的政治正确,去你妈的精英”&/p&&p&&u& 然后英国脱欧,川普上位&/u&&/p&&br&&br&&ul&&li&&u&&b&有些事情正在发生&/b&&/u&&/li&&/ul&&br&&p&&img src=&/v2-b7e01a42c19f97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b7e01a42c19f97a_r.jpg&&日意大利公投修宪&/p&&br&&p&&br&&img src=&/v2-ab40befcf98dfc46de7cb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5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b40befcf98dfc46de7cb3_r.jpg&&法国2017年大选&/p&&br&&p&个人以为,川普的胜利,给了这些国家的白右极大信心,意大利大几率伦齐下台,法国全面右转已经成为大趋势。&/p&&p&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与右倾相伴而来的,就是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的抬头,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再次复兴。&/p&&br&&br&&p&&u&而这只是开始&/u&&/p&&p&&u&看了这些人的回答,很有帮助&/u&&a data-hash=&2ba6c271fe1e8cc380fefc2a8b833ab3& href=&///people/2ba6c271fe1e8cc380fefc2a8b833ab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2ba6c271fe1e8cc380fefc2a8b833ab3&&@扣小米&/a&&a data-hash=&c80a76a9329bf& href=&///people/c80a76a9329b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c80a76a9329bf&&@yFaust&/a&&a data-hash=&f4d6e1fcfaa56340& href=&///people/f4d6e1fcfaa5634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f4d6e1fcfaa56340&&@扑克投资家-林辉&/a&&a data-hash=&9c659e319ba8ec59abe5eb633ccc99c7& href=&///people/9c659e319ba8ec59abe5eb633ccc99c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9c659e319ba8ec59abe5eb633ccc99c7&&@眠眠&/a&&/p&
新孤立主义的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瓦解 最近几年,每年都能看到几出好戏,香港占中、台湾反服贸、英国公投脱欧、韩国百万人游行逼迫总统下台,对了,还有最近的川普上位。然而看完了一场有一场闹剧,我们能从这些闹剧里边究竟能看到些什么?…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请问哪本书让你读完后有种想把它推荐给所有人的感觉?为什么?&/a&&p&隔壁鲁迅文章标题一览。吐血整理。&/p&&p&---------------------------------难得的一篇赞数上升这么快,感谢大家捧场-------------&/p&&p&原回答:&/p&&p&挺多的,分鲁迅篇和非鲁迅篇罗列下:&/p&&br&&p&--------------------------------------------一、鲁迅篇-------------------------------------------------&/p&&p&1、&/p&&p&&b&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b&&/p&&p&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b&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b&。&/p&&p&&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b&。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p&&p&&b&——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b&&/p&&br&&p&2、&/p&&p&&b&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b&。这样下去,一定要完结的。&/p&&p&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甚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b&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b&&/p&&p&——鲁迅《忽然想到.七》&/p&&br&&p&3、&/p&&p&&b&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与强暴。&/b&&/p&&p&&b&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b&&/p&&p&——鲁迅《我之节烈观》&/p&&br&&p&4、&/p&&p&&b&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年轻的一代)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b& &/p&&p&——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p&&br&&p&5、&/p&&p&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b&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b&;&b&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b& &/p&&p&——鲁迅&/p&&br&&p&6、&/p&&p&&b&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b&&/p&&p&——鲁迅《这个与那个》&/p&&br&&p&7、&/p&&p&但我想,责人太严,也正是“五分热”的一个病源。&b&譬如自己要择定一种口号——例如不买英日货——来履行,与其不饮不食的履行七日或痛哭流涕的履行一月,倒不如也看书也履行至五年,或者也看戏也履行至十年,或者也寻异性朋友也履行至五十年,或者也讲情话也履行至一百年&/b&。记得韩非子曾经教人以竞马的要妙,其一是“&b&不耻最后&/b&”。&b&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b&&/p&&p&——鲁迅《华盖集·补白》
&/p&&br&&p&8、&/p&&p&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p&&p&——鲁迅《论雷锋塔的倒掉》
&/p&&br&&p&--------------------------------------------二、非鲁迅篇-------------------------------------------------&/p&&br&&p&9、&/p&&p&&b&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b&。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p&&p&——卢新宁&/p&&br&&p&10、&/p&&p&很多人不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b&你看到他人的幸福,其实是你所向往的幸福,你看到他人的不幸,亦是你所恐惧的不幸。&/b& &/p&&p&——知乎&/p&&br&&p&11、&/p&&p&&b&在一群出色的人中间,常常误以为自己也是其中一员,然后忘了努力。&/b&&/p&&p&——知乎&/p&&br&&p&12、&/p&&p&&b&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b&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过是愚蠢导致的。什么熬夜看书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小时,多久没放假了,如果这些东西也值得夸耀,那么富士康流水线上任何一个人都比你努力多了。&b&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b&」&/p&&p&———于宙《我们这一代人的困惑》
&/p&&br&&p&13、&/p&&p&&b&一位自爱的母亲让子女体验爱意味着什么、欢乐意味着什么、幸福意味着什么比让子女体验被爱也许更有裨益&/b&。&/p&&p&——弗洛姆《爱的艺术》&/p&&br&&p&14、&/p&&p&鲁豫问李安:现阶段你最大的幸福感是什么。&/p&&p&李安说:“我太太能够对我笑一下,我就放松一点,我就会感觉很幸福。&b&我做了父亲,做了人家的先生,并不代表说,我就很自然地可以得到他们的尊敬&/b&。你每天还是要来赚他们的尊敬,你要达到一个标准。这个是让我不懈怠的一个原因。”&/p&&br&&p&15、&/p&&p&&b&如果羡慕成功者的富贵, 请别一味模仿他们富贵后的事&/b&, 那些名牌表呀包呀酒呀车呀, 都是他们富贵后的事, 硬撑著模仿了, 也只能图个穷开心而已。 &b&要模仿, 就模仿他们富贵前的事, 他们那些鹰般的探查, 蛇般的专注, 蚁般的搜括, 蛹般的耐心, 全是些风吹日晒, 灰头土脸的事啊。&/b&&/p&&p&&b&——蔡康永 《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b&&/p&&br&&p&16、&/p&&p&好些年轻人大概还是学生,扯着叫我别走,我谢谢你们的善意。年轻人要寻师,要听讲,当然理解的,但不要夸张一个人的作用,更不可看太高。如今一些社会“名流”给弄得不成人样子,包括我,便是这样子给弄坏掉的。我每讲演,年轻人就上来要签名,要拍照,我只好三陪小姐似地陪着耍,不然伤了年轻人的自尊心。现在容我说句狠话:&b&真有出息的青年,不做这类事&/b&。&/p&&p&&b&要学好,顶管用的办法,一是老老实实读好书,一是老掉牙的话,就是受得了委屈,吃得起苦&/b&。这些话我不愿说,弄得像是爹妈训孩子,但以我亲身的经历,只有这么两条路。&/p&&p&&b&网络、博客近年火,实在是大家无聊。顶好的去处,还是书店&/b&。&/p&&p&——陈丹青(博客)&/p&&br&&p&17、&/p&&p&&b&势利是以一小部分的你, 来判别你的全部价值, 那就是势利。&/b& &/p&&p&——阿兰·德波顿TED:《温和的成功哲学》&/p&&br&&p&18、&/p&&p&&b&說不定眼前你覺得最難受的事情,將來會變成我們這一代人,因為敢於渡過、而且敢於正視、敢於討論以後,我們敢於接受,一個自己不見得最喜歡、最舒服,但它卻是真正能夠反映「生而為人」、「生存」必須被互相重視的條件的這個過程。因為我們完成了這個過程,所以說不定我們會為一個看似所謂混亂的年代為榮,因為我們禁得起這樣的混亂。&/b&&/p&&p&「&b&雖然法律難以改變人們的偏見,但法律不可以為偏見服務,更不可以使人們的偏見或習慣,因法律而直接、或間接的產生力量&/b&。」&/p&&p&——焦安溥:日「同性婚姻法制化」公聽會 列席發言全程&/p&&br&&p&------知了-----芭蕉-----流萤------蒲扇-----西瓜----樱桃-----凉席-----雪糕-----蛙声-----荷花------- &/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红楼梦》带给你的影响有多大?&/a&&/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你第一眼看到就爱上的句子?&/a&&/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话让你看了一遍就不会忘?&/a&&/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美哭你的句子?&/a&&/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叶嘉莹?&/a&&/p&
隔壁鲁迅文章标题一览。吐血整理。---------------------------------难得的一篇赞数上升这么快,感谢大家捧场-------------原回答:挺多的,分鲁迅篇和非鲁迅篇罗列下: ---------------------…
这是炎热小镇慵懒的一天,太阳高挂,街道无人,每个人都债台高筑,靠信用度日。&br&&br&这时,从外地来了一位有钱的旅客,他进了一家旅馆,拿出一张1000元钞票放在柜台,说 想先看看房间,挑一间合适的过夜。&br&&br&就在此人上楼的时候,店主抓了这张1000元钞,跑到隔壁屠户那里支付了他欠的肉钱。&br&&br&屠夫有了1000元,横过马路付清了猪农的猪本钱。&br&&br&猪农拿了1000元,出去付了他欠的饲料款。&br&&br&那个卖饲料的老兄,拿到1000元赶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钱(经济不景气,当地的服务业也不得不提供信用服务)。&br&&br&有了1000元 ,这名妓女冲到旅馆付了她所欠的房钱。&br&&br&旅馆店主忙把这1000元放到柜台上,以免旅客下楼时起疑。&br&&br&此时那人正下楼来,拿起1000元, 声称没一间满意的,他把钱收进口袋,走了……&br&&br&这一天,没有人生产了什么东西,也没有人得到什么东西,可全镇的债务都清了,大家很开心。&br&&br&&br&&br&————&br&各位朋友当段子看看就行了,别太认真了啊!&br&&br&————&br&好多人看段子一点都不仔细啊,旅店老板没有亏啊!&br&&br&那位有钱只是选了下房间,觉得没有合适的就走了,没有住!&br&&br&妓女给旅店老板的钱,被老板拿去还了肉店老板的肉钱了,哪里亏了啊!
这是炎热小镇慵懒的一天,太阳高挂,街道无人,每个人都债台高筑,靠信用度日。 这时,从外地来了一位有钱的旅客,他进了一家旅馆,拿出一张1000元钞票放在柜台,说 想先看看房间,挑一间合适的过夜。 就在此人上楼的时候,店主抓了这张1000元钞,跑到隔壁…
一种新个体主义的兴起。&br&&br&&br&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家阎云翔先生不无遗憾地指出,中国社会的这种个体化,乃是一个并不彻底、也与西方社会迥异的进程。“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意识堪称是个人主义最重要的基础。……个人主义也包括自我约束的一面,意识到其他个体的平等权利,从而促进其他核心价值的发展,如平等和自由。换言之,个人主义不仅关注自我,它还调整着自我与其他平等个体之间的关系。”阎先生认为,国家严格管控的个体化进程、对西方个人主义的误解以及无法提供个人化之后重新定义社会义务的“再嵌入”,导致了中国目前的个体化危机重重。&br&&br&&br&以下全文各段落引用自《专访阎云翔 ▍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变的、剧烈的道德转型过程中》,小标题是自己加的。&br&&br&&br&#01 是与不是&br&&br&&br&阎云翔:我觉得,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跟前三十年甚至前一百五十年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一种新的个体主义的兴起。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这里所说的个体主义,不是一般所理解的西方意义上经典的个体主义,也不是毛泽东时代所批判的自私自利的个体主义,而是另一个新的版本。这种个体主义的兴起,使得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个体的自我实现这些行为获得了正当性,从而迅速造成了伦理上的改变。因此,我们正在经历着一个从过去的集体主义伦理到现在这种中国式个体主义伦理的转变。过去的集体主义伦理强调的是责任、义务和自我牺牲,个体是实现某个伟大目的的手段,为了这一目的,所有个人的奉献、牺牲、义务、责任都是必要的,包括经济利益在内的任何现实利益都可以舍弃。那么,现在向个体主义伦理转型的时候,权利、自由和自我实现慢慢地取代责任、义务和自我牺牲,成为新的标准。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个体仍然把自己当成实现某一更高目的之手段。在这个意义上,我才说,中国的个体主义不同于西方的个体主义,因为西方个体主义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把个体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个体被摆在了核心位置。通过这些年来的不断研究,我倾向于认为,西方那种经典的个体主义可能不适合中国文化的大环境,我们可能永远不会达到那种状态。&br&&br&&br&#02 中国人的自我,不具有西方个体主义的特点&br&&br&&br&中国人的自我,用大家都熟悉的话来说,是关系中的自我,这还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诸多关系形成的关系网,也就是某一集体。请注意,这里所说的集体,跟现代西方社会的团体是不一样的。这便是费孝通先生所讲的“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的区别。处在“差序格局”当中的中国个体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独立存在的自我。自我建构在诸多关系之中;如果将所有的关系剔除,自我便不复存在。这也是我相信中国人不会完全转向那种认为个体即目的的个体主义的原因。对中国人来说,人生的意义往往是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有引以为傲的子女,然后就为了家庭甚至子女而活。这必然涉及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个体必须把这些人际关系都处理得很好。慢慢地,这些人际关系成为目的,而个体成了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中国人的自我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生长、完善的;而越完善,就意味着嵌入这个网络的程度越深,而不是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所以,我觉得我们不太可能体验那种后现代的孤独,因为想孤独也孤独不起来,周围的人不会让你孤独,这是中国没有西方式的个体主义的特点。&br&&br&&br&近十年以来,中国的心理咨询发展得很快。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解读,我觉得都有道理。一种解读是,这跟中国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有关,心理咨询随之应运而生。因为心理咨询的假设是非常西方式的,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自我,这个自我因为童年的种种不幸遭遇而受到压抑或伤害;心理咨询能够帮助个体治愈创伤,找回自己。这种假设跟中国文化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中国文化假设个体的人生下来是一个空空的框架,然后通过扮演不同社会角色、履行各种义务来不断地使自己的人格成长起来,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传统所说的修身,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遇到问题,一定因为没有履行某种义务或者演好某个角色,不存在寻找一个先验性的自我这个问题。&br&&br&&br&另一种解读是,这种对西方式心理咨询的求助,最终目的不是寻找或者发现西方文化所假设的独立存在的先验性的自我,而是为了修缮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像很多那种自我帮助的小群体,很多人去上心理学课程,正是为了这个目的。这个人群最大的焦虑就是:我怎么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我跟父母、跟儿女到底怎么相处?说白了,就是如何改善作为手段的自我已达到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更高目的。他们想要通过心理咨询解决的是中国式的人际关系问题。&br&&br&&br&#03 孝而不顺&br&&br&&br&代际亲密性的意思是,长辈和晚辈有某种程度上的默契,认为彼此应该站在更加平等的层面上,像朋友一样交流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而交流的主要方式不是单向的传播,而是双向的沟通;不再是命令式,而转变成了互动式。传统家庭关系是靠命令和服从才得以维系的,建立在父母的权威之上。所以,父亲不会跟成年的子女有任何沟通,从而确保自己的权威;母亲因为要忙着料理家务,也不会有时间与子女沟通。&br&&br&&br&从客观层面上来看,如今的孝顺,基本上是孝而不顺,过去那种对父母的服从已不复存在,但是代际之间的感情在增加,而且子女都认同父母是最重要的人。这一点,比传统社会所强调的对“孝”的认同更强,那种“孝”更多的是对血脉、宗族的认同,现在的“孝”更多的是在情感上认为父母是我最亲近的人。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代际关系中亲密性的增加。城市的许多父母有能力给子女买车买房的,而农村的父母也在努力做到这一点。比如我一直去做田野调查的下岬村,四分之一强的农户已经出钱给自己的成年子女在县城里买房,这些子女的孩子已经在县城读幼儿园或者上小学,他们还去陪读。这还是我最开始说的那个问题,中国所兴起的个体主义并不是那种把个体的存在作为目的而非手段的个体主义,那种个体主义不会为他人而活;中国人兜了一大圈,还是在为他人而活,只不过,这个“他人”过去是集体的、虚拟的他人,那就是“祖先”,自己的存在是为了光宗耀祖。现在已经非常具体了,而且方向转变,过去是向前的,现在是向后的,一切为了孩子。而八〇后为人父母之后,他们的行为又很像他们的父母:为子女不断付出,如果自己能力不够,还会向自己的父母求助。这种现象已经普遍到了让我觉得新的家庭结构应该称为“三代一体”,无论祖父母、父母、子女是否居住在一起,在具体实践当中,前两代人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让第三代人接受最好的教育,找到最好的工作,过上体面的生活。因为第三代的存在,使得前两代人在情感上越来越近,也为自己的生活找到意义。&br&&br&&br&#04 伦理转型&br&&br&&br&前三十年通过种种宣传动员,实际上是把集体主义价值观推到了极致,试图培养一种为了某种宏大目标而不惜牺牲个体利益的道德情感。而从伦理话语的角度出发,这套价值观犯下了跟传统儒家道德观同样的错误,就是立意过高,道德标准是比照圣贤来制定的。儒家这样做可以理解,因为儒家这套标准根本不是面向老百姓的,而是对上层精英的要求,以他们为榜样来感化普通百姓。集体主义价值观一开始就把标准定得很高,同时要求每个老百姓都做到,最终就导致话语和实践之间的脱节,形成了极大的落差。经历这个落差之后,人们就走向了原来那套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反面。我在一篇文章里写过,八十年代那场围绕潘晓的《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人生意义大讨论和之后的“蛇口风波”关于人生价值观的论战背后,涉及的就是这种脱节和反差。最终人们发现,个体利益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就成了个体主义转型的发端。在我看来,这个转型一旦开始,就无法回头了。事实上,这些年来,不断有人在反思,为什么官方的道德提倡最终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于官方没有关注个体主义的转型,所提出的伦理话语不能突破原先集体主义的框架。&br&&br&&br&#05 社会多元化下道德判断标准的多元化&br&&br&&br&“道德危机”这个说法根本不是最近才有的,改革开放初期就有。在潘晓的人生意义大讨论和“蛇口风波”的人生价值观论战中,已经提到了 “三信危机”——信仰、信任和信心危机,后来又有了“道德滑坡”这样的说法。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最简单的逻辑:持续三十多年的“道德危机”有可能吗?当时讲“三信危机”的时候,有人提到“道德真空”;然而,一个社会在真空状态下还能维持下去,没有崩溃,这可能吗?人处在真空中是无法呼吸、不能生存的,社会如果处在“道德真空”中,也维持不下去。肯定有个东西会把社会聚拢起来,起到指导人的行为的作用,这个东西只能是道德。所以,关于“道德危机”、“道德滑坡”这样的判断,实际上更多的是只是一种个人感受而已。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感受?这是我接下来要着重讨论的一个问题。&br&&br&&br&改革开放前后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社会的多元化。比如,社会流动性的增加,带来居住选择、职业选择的多元,然后是事业发展方向的多元、生活方式的多元,最终导致价值观的多元。这样一来的直接后果是单一道德权威的崩塌。在许多具体的生活个案中,人们发现找不到有一个所有人都认可的关于是非善恶的唯一标准。对很多人来说,他所认同的道德标准崩塌了,就会觉得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沦丧。近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诸多重大变化之一就是性革命。社会对性行为越来越宽容,性行为越来越多元化,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也日益多元化。例如,未婚同居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如果有人认为“万恶淫为首”,厌恶婚前性行为的话,那么对他来说,道德世界就坍塌了。再举一个正面的例子:动物保护主义。对于我这一辈人来说,童年没有玩具,也没有娱乐节目,玩弄小动物取乐是很正常的,孩子们乐此不疲,大人也觉得有趣。时至今日,中国社会的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玩弄动物致伤或致死就是虐待动物,这是可耻的,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对那些仍然坚持过去那套道德观的人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他们会觉得:人是万物的主宰,虐待一下动物怎么了?而且,该被保护的人多了去了,你为什么把善心滥用到动物身上,难道动物比人更重要?社会的多元化导致道德判断标准的多元化,持不同判断标准的群体相互不理解,是形成道德危机感的主要原因之一。&br&&br&&br&#06 社会伦理新底线&br&&br&&br&过去那种单一的道德权威崩塌之后,反倒出现了一个正面的东西,很多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表达,这个表达一旦合法化以后,形成了新的伦理标准。对离婚现象的包容理解,对妇女、儿童权益的重视,对于同性恋的逐渐理解等都是这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结果。那么,对学者来说,最需要的是进行扎实、全面的经验研究,而不是作出“道德危机”、“道德沦丧”的价值判断。对媒体来说,就需要更加全面、客观的报道,使大家理解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我们最需要的是,正视并承认社会的多元,并包容容忍不同价值观的存在。&br&&br&&br&与此同时,道德底线是绝不能突破的,这就涉及道德危机感的另外一个原因:那些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造成了社会恐慌,比如我研究过的“做好事被讹”问题,又如食品安全问题。关于这些道德行为是有社会共识的;道德多元主义、道德相对主义并不是没有边界和底线的。&br&&br&&br&当然,这个共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修正。比如,三十年前,中国的社会共识是不承认同性恋的,把它当作病理状态和犯罪现象。现在的社会共识早已不是这样。又如,家庭暴力在过去是司空见惯的。东北农村就有一句流行的俗语:“打倒的老婆,揉倒的面”,意思是家庭关系想要和谐,就得通过暴力手段来实现。当下大家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家庭暴力是不好的。美国社会也是这样,一方面强调个体权利,反对政府干预;另一方面,美国社会却早已达成共识,支持国家出手干预家庭暴力。这种干预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有时候甚至显得过分,比如在美国,父母打孩子,邻居报了警,警察就过来把父母抓走,再把孩子送到托管中心。中国男人过去觉得“老婆是我的,想打就打”,现在可能不这么觉得了,但还是认为“孩子是我的,我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在这个意义上,国家干预私人生活不完全是坏事,在某些方面是社会进步。&br&&br&&br&所以,随着社会日益多元化,个体的自由和自主程度越来越高,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对话和沟通,确保社会共识、道德底线的存在,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大程度上实现自由和独立的基础。否则的话,真正的道德危机就会到来。&br&&br&&br&……&br&&br&&br&#07 &br&&br&&br&当代中国的道德转型就是如此复杂,我们正是处在一个多变的、剧烈的转型过程当中,如果没有一个对多元性的整体把握和基本理解,你很容易感到失望和沮丧,这个社会让你看不惯的东西太多了。&br&&br&&br&对大众来说,最重要的是“自我真诚”,个体首先要对自我真诚,做到表里如一和言行一致,然后由己推人,对他人,包括陌生人在内,也做到表里如一和言行一致。积极主动的道德改革应该从每一个体的自身开始。对官方和社会来说,需要承认个体主义的正当性,正视个体主义的丰富内涵。不要出于对个体主义的中国式理解,把它等同于自私自利和反社会,将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完全对立起来。在真诚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建构深厚的社会信任。而真正完成道德转型,建成新的道德世界,则需要国家、社会和各阶层不同人群之间长期的沟通、协商和努力。与传统的一元化伦理相比,这种多元化的沟通、协商和共同努力的社会发展过程本身,便已经是了不起的道德改革,因为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容个体化、多元化的新价值观与新道德行为。
一种新个体主义的兴起。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家阎云翔先生不无遗憾地指出,中国社会的这种个体化,乃是一个并不彻底、也与西方社会迥异的进程。“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意识堪称是个人主义最重要的基础。……个人主义也包括自我约束的一面,意识到…
【从来如此,便对么?】&br&——《狂人日记》&br&&br&【人必生活著,爱才有所附丽。】&br&——《伤逝》&br&&br&【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br&——《故乡》&br&&br&【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br&——《娜拉走后怎样》&br&&br&【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br&——《读书杂谈》&br&&br&【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br&——《且介亭杂文附集》&br&&br&【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br&——《记念刘和珍君》&br&&br&【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br& ——鲁迅《热风》&br&&br&【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的。】&br&——《纪念刘和珍君》&br&&br&【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br&——《野草》题辞&br&&br&【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br&——《野草》&br&&br&【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br&——《无声的中国》&br&&br&【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起来。】&br&——《祝福》&br&&br&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br&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br&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br&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br&——《自嘲》&br&&br&【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事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br&——《南腔北调集o世故三昧》&br&&br&【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br&——《祝福》结尾&br&&br&【中国人没记性,因为没记性,所以昨天听过的话,今天忘记了,明天再听到 ,还是觉得很新鲜。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坏了的事,今天忘记了,明天做起来 ,也还不是「仍旧贯」的老调子。】&br&——《老调子已经唱完》&br&&br&【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br&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br&对面是弄孩子,&br&楼上有两人狂笑,&br&还有打牌声,&br&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br&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br&我只觉得他们吵闹。】&br&——《而已集o小杂感》&br&&br&【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非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搓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br&——呐喊,自序&br&&br&【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所卖掉。】&br&——鲁迅《娜拉走后怎样》&br&&br&【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明天》&br&&br&【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br&&br&【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br&——影的告别&br&&br&【我没有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她了。她爱我之后,就要负了这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br&——《伤逝》&br&&br&【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我至少将得到虚无。】&br&——《野草.求乞者》&br&&br&【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br&——《野草.序》&br&&br&【惟愿偏爱我的作品的读者也不过将这当作一种纪念,知道这小小的丘陇中,无非埋着曾经和过的躯壳。待再经若干岁月,又当化为烟埃,并纪念也从人间消去,而我的事也就完毕了。】&br&——《坟.写在《坟》后面》&br&&br&【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br&——《野草.墓碣文》&br&&br&【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br&——《野草.序》&br&&br&【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野草.序》&br&&br&【记得有人说过,回忆多的人是没有出息的了,因为他眷念从前,难望再有勇猛的进取;但也有人说回忆是最为可喜的。】&br&——《华盖集o忽然想到九》&br&&br&【我新近才看出这圈套,就是从“青年必读书”事件以来,很收些赞同和嘲骂的信,凡赞同者,都很坦白,并无什么恭维。如果开首称我为什么“学者”“文学家”的,则下面一定是谩骂。我才明白这等称号,乃是他们所公设的巧计,是精神的枷锁,故意将你定为“与众不同”,又借此来束缚你的言动,使你与他们的老生活上失去危险性的。】&br&——《华盖集o通讯》&br&&br&【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br&——《华盖集.这个与那个》&br&&br&【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 来』的就是。】&br&——《两地书》&br&&br&【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但悲壮滑稽,却都是十景病的仇敌,因为都有破坏性,虽然所破坏的方面各不同。中国如十景病尚存,则不但卢梭他们似的疯子决不产生,并且也决不产生一个悲剧作家或喜剧作家或讽刺诗人。所有的,只是喜剧底人物或非喜剧非悲剧底人物,在互相模造的十景中生存,一面各各带了十景病。】&br&——《再论雷峰塔的倒掉》&br&&br&【我觉得中国人所蕴蓄的怒愤已经够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但他们却不很向强者反抗,反而在弱者身上发泄,兵和匪不相争,无枪的百姓却受兵匪之苦,就是最近便的证据,再露骨的地说,怕还可以证明这些人的卑怯,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怒火,除弱草之外又能烧掉甚么呢?】&br&——《杂忆》&br&&br&【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然看到微茫的希望,真正的勇士将奋然而前行。】&br&——《记念刘和珍君》&br&&br&【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彷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br&——《上海的儿童》&br&&br&【无论是何等样人,一成为猛人,则不问其“猛”之大小,我觉得他的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透。那结果,在内,是使该猛人逐渐变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在外,是使别人所看见的并非该猛人的本相,而是经过了包围者的曲折而显现的幻形。至于幻得怎样,则当视包围者是三棱镜呢,还是凸面或凹面而异。假如我们能有一种机会,偶然走到一个猛人的近旁,便可以看见这时包围者的脸面和言动,和对付别的人们的时候有怎样地不同。我们在外面看见一个猛人的亲信,谬妄骄恣,很容易以为该猛人所爱的是这样的人物。殊不知其实是大谬不然的。猛人所看见的他是娇嫩老实,非常可爱,简直说话会口吃,谈天要脸红。】&br&——《而已集o扣丝杂感》&br&&br&他去世前写的《这也是生活》中的一些:&br&【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br&第二天早晨在日光中一看,果然,熟识的墙壁,熟识的书堆……这些,在平时,我也时常看它们的,其实是算作一种休息。但我们一向轻视这等事,纵使也是生活中的一片,却排在喝茶搔痒之下,或者简直不算一回事。我们所注意的是特别的精华,毫不在枝叶。给名人作传的人,也大抵一味铺张其特点,李白怎样做诗,怎样耍颠,拿破仑怎样打仗,怎样不睡觉,却不说他们怎样不耍颠,要睡觉。其实,一生中专门耍颠或不睡觉,是一定活不下去的,人之有时能耍颠和不睡觉,就因为倒是有时不耍颠和也睡觉的缘故。然而人们以为这些平凡的都是生活的渣滓,一看也不看。】&br&&br& 他的遗嘱:&br&【(一) 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br&(二) 赶快收殓,埋掉,拉倒。&br&(三) 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br&(四) 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br&(五) 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br&(六) 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br&(七) 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br&&br&后记:鲁迅,现代文学巨匠,有人说:鲁迅的意义,正是文学的意义;鲁迅的价值,正是文学的价值。鲁迅先生笔下太多深刻的文章,字字犀利、句句揭穿、一针见血。当我有了一点点时间的沉淀和一点点阅历的积累,再重读鲁迅:百草园、三味书屋、阿Q、孔乙己、祥林嫂……才会慢慢了解一点点他想表达的东西,他的批判、讽刺、“吃人”等同样适用于当今社会,于我,未尝不是一种警醒......&br&&br&&br&&br&&br&欢迎移步微信公众号:苏苏苏小碧
【从来如此,便对么?】 ——《狂人日记》 【人必生活著,爱才有所附丽。】 ——《伤逝》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 【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
安利篇好文,原书一直没买到&br&&br&&blockquote&&b&为什么我们不吃昆虫?&/b&&br&&b&by 钮卫星&/b&&br&&br&为什么印度人禁食牛肉,而犹太人则厌弃猪肉?为什么欧美人对这两种肉都来者不拒,但当他们看到一些民族吃昆虫就觉得恶心呢?……诸如此类与饮食习俗有关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很多。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个答案,&b&简单来说就是五个字:“收益最大化”。&/b&&br&&br&&p&&b&食物与文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一种文化中人们偏爱的食物,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是一种禁忌。印度人把牛当作圣物并立法禁止宰杀。犹太人则厌弃猪肉。而欧美人对这两种肉都来者不拒,但当他们看到一些民族吃昆虫就觉得恶心了,对一些吃狗肉的人群,他们的指责甚至会上纲上线起来。&/b&&/p&&br&&p&为什么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有这么大的差别呢?一些人认为饮食习惯的形成是历史的偶然,或者把饮食的习惯和禁忌的形成归咎于宗教原因。但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并不满足于这样的解释,在他看来,&b&饮食习惯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宗教中食物禁忌的形成也只是把已经形成的食物禁忌纳入宗教体系而已。&/b&哈里斯在他的《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Good to Eat:Riddles of Food and Culture)一书中,从遗传学、生理学、营养学、生态学等多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了人类不同文化中饮食习惯的形成,剖析了食物与文化的关系。&/p&&br&&p&哈里斯的通篇论述贯穿了一条主线索:不同文化中饮食习惯的形成是一种收益最大化过程的结果。这种收益最大化过程在不同的生态、营养条件下和不同的人文环境中发生作用后,就形成了不同文化的不同饮食习惯。&/p&&br&&p&人是一种杂食动物,既以植物为食,也以动物为食。从人类营养生理学的角度看,动物性食物比植物性食物能更有效地提供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植物性食物的获得相对比较容易,所以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人们更渴求获得动物性食物。哈里斯的一系列讨论便是建立在人类对动物性食物的孜孜追求这一原动力之上。&/p&&br&&p&既然人类对肉食的渴求是第一位的,那么印度人何以不吃牛这种大型的早已被驯化了的因而也是容易得到的动物的肉呢?哈里斯指出,其实印度人并不是一开始就不吃牛肉的,在印度古代典籍《梨俱吠陀》中并不禁食牛肉,在公元前的一千年里牛肉是印度北部常吃的动物肉。但是后来印度人口增长,森林减少,大批土地用于耕种。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把一头母牛当做食物吃掉所获得的营养是很有限的,而一头母牛一生产出的牛奶含有多得多的营养总量。况且,饥饿的农民急需把牛作为一种牵拉力来耕作田地生产粮食。&b&所以保留牛比吃掉牛能产生更大的收益。虽然婆罗门种姓凭借他们的特殊地位大概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吃牛肉特权,但后来兴起的佛教不杀生教义在一般民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因此婆罗门教,即后来的印度教也顺水推舟地采纳了该教义,以宗教法规的形式规定禁食牛肉。&/b&婆罗门教从食用牛肉到禁食牛肉的这一转变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在炎热、干旱的印度次大陆上,牛这种拉犁的动物和牛奶的生产者从此任劳任怨地喂养了急剧膨胀的人口。&/p&&br&&p&在世界上另一处宗教的产出地中东地区,很早就被人类驯化的猪却没有牛在印度那样的运气。在《旧约》中以色列人的上帝告诫他的子民们地上可吃的是“偶蹄、反刍的走兽”。这个“上帝的告诫”,毋宁说是以色列先贤们的智慧,实质上是一种成本与收益的选择结果。猪不是一种反刍动物,虽然它能有效地把植物转化成动物肉,但这需要用麦子、玉米、土豆、黄豆等低纤维含量的食物来喂养它。如果用草、树叶等高纤维含量的饲料喂养,猪的体重只会下降。&b&在森林减少、人口增加、土地沙漠化加剧的中东地区,饲养猪的成本变得很高。所以“上帝”告诫以色列人说,看见猪、触摸猪都是不吉利的。而以草和树叶为食的反刍动物如牛、山羊等则是好养也好吃的。&/b&这证明了宗教中食物禁忌的形成原因在宗教之外。&/p&&br&&p&哈里斯还在书中对可以作为动物性食物的马、人类等等作了分析和论述,其间也同样贯穿了收益最大化的思想。一种动物性食物如果被保留的用处大于被吃掉的用处时,人们便会选择保留它。马就处在这样一种时而被吃时而被保留的边缘。&b&穆斯林兴起后几十年间迅速扩张到了战马也无法前进的地方,天主教的欧洲领教了穆斯林骑兵的威力。因此马在欧洲急需被作为战争工具,教皇在732年颁布教令禁食马肉。&/b&蒙古人的铁骑横扫欧洲的时候,每个骑兵配有12匹马,这些马既是坐骑也是跟着跑的食物。&/p&&br&&p&人类自身也曾经成为杂食的同类的盘中餐。哈里斯把食人现象分成战争性食人、仪式性食人和紧急状态下的食人等不同的情况。仪式性食人譬如吃掉死去亲属的尸体等,和紧急状态下的食人譬如海难中吃同伴的尸体等,这两种情况下被吃的人不属于哈里斯所谓的文化人类学意义下的食物范畴。哈里斯在书中着重讨论了战争性食人。他指出在酋长制这样的低级政权形态下,如一些早期人类学家记录的南美、大洋洲一些部落中的情况,发生部落战争之后,一般都把俘虏吃掉。&b&而出现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形态之后,在国家机器的严密管理之下,让俘虏从事劳动,生产出来的价值远远大于他们自身作为动物性食物的价值,因此俘虏不再被吃掉。看来是收益最大化原理把人类从同类相食的境况中解脱出来的。&/b&&/p&&br&&p&除了大型动物之外,人类还能以蚂蚁、蜜蜂、蟋蟀、蚕蛹、蝗虫等小动物为食。同样重量的昆虫肉含有的热量、蛋白质和脂肪不少于同样重量的牛羊肉所含有的。但食用昆虫在世界各种主要文化中虽然偶有出现,但不很普遍。昆虫充其量只是一种候补营养源。这也是收益最大化原理作用的结果。生态学家提出了“最佳搜寻理论”来解释,&b&该理论说:捕猎者或采集者只会追踪和获取那些在他们花费的搜寻时间内有最大热量回报率的品种。因此在能够捕获大型动物时,昆虫等小动物就会被放弃。欧洲人能捕捉到大型动物,昆虫就退出了他们的食谱。在非洲蝗虫以几百亿只的数量成群出现,所以它们就很容易地成为非洲人的盘中餐。&/b&&/p&&br&&p&以上只是笼统地涉及了几个哈里斯所剖析的食物与文化关系的案例,详细的论证和更多案例的分析只好留待读者亲自去阅读他的书了。&/p&&br&&p&(《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Good to Eat:Riddles of Food and Culture),(美)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p&&/blockquote&&br&PS:评论区不少同学吐槽猪肉那段,大部分认为中东地区不吃猪肉是因传染病而非饲料效率,但无论哪种情况,文章的逻辑并没有因此存在瑕疵——作者的核心观点始终是&b&收益的大小可以影响文化习俗进而影响宗教以及历史。&/b&&br&&br&此外这篇文章也反映了我们日常很约定成俗的很多事情,表面上再不可理喻背后其实都存在着各种因果和必然。
安利篇好文,原书一直没买到 为什么我们不吃昆虫? by 钮卫星 为什么印度人禁食牛肉,而犹太人则厌弃猪肉?为什么欧美人对这两种肉都来者不拒,但当他们看到一些民族吃昆虫就觉得恶心呢?……诸如此类与饮食习俗有关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很多。美国著名人类学…
&img src=&/v2-d43dc0fd08ecf689ac7e69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v2-d43dc0fd08ecf689ac7e69_r.jpg&&&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敬故人:
人言,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见字如见心,若你翻开此专栏,你与我,也许未曾谋面,但定如故人。
趁着兴致,建此专栏,写我所爱的诗歌与人生,乃至一切与诗有关的风,与影。
下文是本专栏的第一篇文章,若有错处,恕在下浅薄,胡言四出,博君一笑罢了。
愿此地成为我们自己的平原,夜晚星空与大地。
&/code&&/pre&&/div&&img src=&/v2-abdbe80fced83bdc9a7d49e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v2-abdbe80fced83bdc9a7d49e_r.jpg&&&br&&br&&blockquote&&p&那时我们有梦,&/p&&p&关于文学,&/p&&p&关于爱情,&/p&&p&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p&&p&如今我们深夜饮酒,&/p&&p&杯子碰到一起,&/p&&p&都是梦破碎的声音。&/p&&p&——北岛《波兰来客》&br&&/p&&/blockquote&&br&&p&鲁迅先生云:“一个作者自取的笔名,自然可以窥见他的思想”。&/p&&p&笔名古已有之。《金瓶梅》署名兰陵笑笑生,究竟何人是也,至今尚无定论。上世纪文坛六大家,鲁迅、矛盾、巴金、老舍、曹禺、郭沫若,皆为笔名,与本名周树人、郭开贞、沈雁冰、李尧棠、舒庆春、万家宝相比,笔名无疑更简雅别致。&/p&&p&后如梁羽生与陈文统,古龙与熊耀华,金庸与查良镛,何者更符合文人身份,不言自明。近当代文人几乎都有笔名,本名往往被人淡忘。我热爱三毛,但我也只知道她叫三毛,对其本名陈懋平并不是那么熟悉。&/p&&p&虽研习翻译,然甚是可惜,我偏爱中国诗人,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他们的笔名。 若有人说,西方名字也奇丽幻美,如,泰戈尔,普希金,马雅可夫斯基……甚至如我喜欢的诗人赫尔曼·黑塞、维斯瓦娃·辛波丝卡、赖内·马利亚·里尔克,恕我愚钝,难以有像对一些汉语笔名那样的深刻感受。 &/p&&p&顾城,海子,北岛。&/p&&p&我最喜欢的诗人名字。他们之间的奇妙交集,此下暂且不表,只是看到这几位诗人的名字并列一起,便觉得诗人真是奇妙的存在,连名字都如一组诗。&/p&&p&其实这几个名字并非都是笔名,顾城,生于北京一个诗人之家,父亲为顾工。父亲顾工,是个诗人,原名顾菊楼,顾城的姐姐自然名字也很美,叫作顾乡。&br&&/p&&br&&img src=&/v2-c5ed0f95daa423b55a64_b.jpg& data-rawwidth=&605&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5& data-original=&/v2-c5ed0f95daa423b55a64_r.jpg&&&p&&i&顾城&/i&&/p&&br&&p&而海子,我并未找到他笔名的确切出处,一说是他去青海、内蒙古、西藏等地旅游,当地牧民把美丽的湖泊称为“海子”。&/p&&p&海子198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同年在他首部油印诗集《小站》封面上署名原名“査海生,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p&&p&那么,1983年至1984年之间,海子经历了什么?&/p&&p&有人望文生义,又结合海子原名査海生,将“海子”解释为“大海的儿子”,苇案在《怀念海子》中写道:海子原名查海生,我以为是取“大海的儿子”之意,海子否认了。当时我孤陋寡闻到尚不知蒙藏高地的湖泊,是被诗意地成为“海子”的。&/p&&p&在《海子评传》中,燎原表示,苇案该表述对“海子”一词的词源、语义解释并不准确。他指出,海子,是一个语源含混但语义清晰的地理称谓,根据《内蒙古风物志》的解释,其义为沙漠中水草丰美的水泽。在一片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地理命名中,“海子”是唯一一个从内蒙古西部草原,中经甘肃、新疆、青海继而弯向云贵、川高原的广大地域,连接出一条长长的折线。&/p&&p&燎原推测,1984年,这个地理称谓孑遗的荒凉,使刚满二十岁的诗人査海生,感受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召唤,“它星辰一样在大地上水泊明镜般的荒凉之美、清旷之美,想该是已经夺去了少年査海生眺望的心魂”。彼时,他便已然决意在青藏高原上构建自己大诗的道路。&/p&&p&由此,不难得知,海子这一笔名,与他的诗作宏愿息息相关。&/p&&br&&img src=&/v2-fd6bf1c8cf246a736b26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p&&i&海子&/i&&/p&&br&&p&刘俊《思想笔名》云:“一般来讲,每个笔名的背后都会有一个故事。有的怀念一段历史,有的记录一种感情,有的为了免遭文祸,有的则要吸引眼球。”&/p&&p&北岛,却没有这样的故事。在一次香港书展演讲中,北岛被问及名字出自何处何意,他说只是芒克赠与,没有任何特别含义。&/p&&p&由于无处考证,我只好望文生义,相信诗人北岛也是喜欢着这个名字,觉得它符合自己的气质,才会沿用至今。北岛,拆开来看,便是北方的岛屿,冷峻,孤独。北岛长期居住在北方,后来跑去北欧,这些都是题外话,但我真觉得北岛的名字还切合他的气质。&br&&/p&&br&&p&&img src=&/v2-a302c601ca27cdbb08c8f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1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i&北岛&/i&&/p&&br&&p&北岛本名赵振开。他于一九七二年与芒克相识,次年便到白洋淀去探望在那儿插队的芒克。芒克曾这样写到:“北岛”和“芒克”这两个笔名是后来办《今天》创刊号时,俩人互相给对方取的。北岛笔名是芒克给他起的,而芒克的笔名又是北岛起的。芒克原名姜世伟,据说身上有一种猴性,于是北岛赠名“Monkey”的中文音译“芒克”。&/p&&p&忍不住搜索了芒克的照片,居然也懂了这“猴性”的来处,芒克脸上自带一种玩世不恭的神情,且芒克这一笔名带有些许西方风味,也与芒克那纤细的鼻尖有着某种神秘的呼应。此外,芒克是“少白头”,据说十六岁生出白头发,染发十八年。四十岁后,任其自然。&/p&&br&&p&&img src=&/v2-f98dfa1baa0ad00f04ae5c037b3eb9a1_b.jpg& data-rawwidth=&467& data-rawheight=&6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7& data-original=&/v2-f98dfa1baa0ad00f04ae5c037b3eb9a1_r.jpg&&&i&芒克&/i&&/p&&br&&p&诗人连创刊都非常浪漫,有秋,有夜,有酒,一时兴起,意气生风,胸吞云梦。一九七八年初秋之夜,北岛与芒克喝了点儿白酒,北岛提议要办个文学杂志,《今天》就此诞生。&/p&&p&《今天》是一份民间诗歌刊物,当初该刊是朦胧诗派汇集的所在,后被查禁。一九九零年春,十余位作家奔赴挪威奥斯陆,决意出版海外版的《今天》,定为季刊,由北岛继续担任主编。2005年,《今天》网络版问世,至今已十二年。&/p&&p&也许有时,所寻的终将失去,所爱的终将怀疑。顾城,生于年自缢于一棵大树下。海子,1964年生,1989年卧轨自杀。&/p&&p&总有人对我说,自己生于世,却没有梦,也无所热爱,于是活在世上,不知如何是好。我总说,何尝不是一件幸事。&/p&&p&由不得自己。&/p&&p&由不得自己。&/p&&p&有趣的是,笔者搜索了北岛主编的杂志《今天》,发现它至今仍在发行,可通过网络订阅,且年的杂志内容均可在《今天》杂志页面直接浏览。恕我孤陋寡闻,觉如沧海遗珠。&/p&&p&在夜深时分想写信,以诗人之名,一封寄给故人,一封寄给孤独的黎明。&/p&&p&昨日已死,今日尚在。我所期盼的,不过是有第一千零一个诗人,以名为诗,亦以诗为名。&/p&&br&&br&&br&&br&&br&&br&&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谢谢阅读。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我的知乎专栏,亦可关注同名公众号:一个人的诗与歌。
&/code&&/pre&&/div&&img src=&/v2-7b8c93fa6cd_b.jpg& data-rawwidth=&637&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7& data-original=&/v2-7b8c93fa6cd_r.jpg&&
人言,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见字如见心,若你翻开此专栏,你与我,也许未曾谋面,但定如故人。
趁着兴致,建此专栏,写我所爱的诗歌与人生,乃至一切与诗有关的风,与影。
下文是本专栏的第一篇文章,若有错处,恕在下浅薄,胡言四出,博君一…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21139 人关注
692 条内容
1446 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兽火影羁绊6.3攻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