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是耳包右边是龙

耳朵旁右边是个龙怎么读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耳朵旁右边是个龙怎么读
我有更好的答案
采纳率:2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耳朵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金华双龙洞“龙耳”题刻考释
金华双龙洞“龙耳”题刻考释
文 □&&&
12月29日中午饭毕,偶然瞥见杭州《都市快报》日第15版“浙江"互动”栏目(详见)刊登的关于金华双龙洞题刻的互动新闻,一时兴起,考释开来。
照片中的两个大字,看起来很有意思。右边的比较陌生,于是从左边的那个字开始突破。一开始将其判为“瓦”,查《说文》,,小篆字形跟照片中的有些差别,而且题额为“&瓦”,似乎也说不通。是不是“耳”字呢,“耳”、“瓦”的小篆字形很近似的,而且新闻上也说小洞“形似耳朵”,还是查《说文》,,小篆字形与照片中的一致,可暂定。
右边的那个大字看起来比较眼熟,一时却又无法断定,于是转从署款着手。新闻中说署款为“庚辰十月莲僧补题”,干支纪年是循环的,没办法直接从“庚辰”推定书写年份进而缩小搜索范围,于是再转从书写者的名款“莲僧”入手。乍一看,还以为是某僧人,名号叫“莲”,可是如果真是叫“莲”的僧人写的,落款应该为“僧莲补题”,“莲僧”应该是书写者的名或者字或者号。检核资料,得:
蒋瑞麒(年)
初字莲荪,后改莲僧,号莲道人,别号鹿田老农、赤松山民。浙江金华人。清道光年间秀才。生平致力于金石书画,有《将莲僧画册》和《将莲僧山水画册》传世。
1911年曾任金华府议会议长,后任于浙江省立第七师范学校。他淡泊名利,关爱贫民,热心公益事业。
晚年关注金华山双龙洞的开发。1932年至1933年,与黄维时等人组织金华北山名胜管委会主任委员,重新开辟了已封闭两百多年的双龙洞内洞,并为黄维时编著的《双龙纪胜》题写书名及题词“山灵知己”。至今尚留存于双龙外洞的摩崖题刻有两处;一处为1933年于外洞东壁上方与金维楷同题的篆书题刻;一为1940年于外洞东南方小洞口上方的“龙耳”两字篆书题刻,其旁尚有其题诗:“幽窦傍岩启,玲珑莫能拟。书此商游人,得无象龙耳?”
据此,可判定题刻为“龙耳”无疑。据其生卒年份,亦可推定属款中“庚辰”为1940年(详细推导方法见拙文《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互推转换及证明》一文)。题刻虽已释出,但“龙”字未见旁证,心有不甘,遍检字书,终得,
“龙”字古文中确有此字形(见上图右上角),如此,方才释然。赶紧联系《都市快报》,告诉他们我的考证结果。
事后,一直关注《都市快报》,想看看他们这个反馈最后怎么出。30日、31日、1日《都市快报》都没有出现“浙江"互动”栏目,2日虽有该栏目,却没有这个反馈的信息。今天上班查1月3日的“浙江"互动”,仍然没有,到网上搜索,才知道《都市快报》已经在2日的“浙江新闻“栏目登出了反馈(详见杭州《都市快报》日第7版)。一看吓一跳,完全不是科学研究的态度,但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人家毕竟是做新闻的,有“话题”、“噱头”就够了,具体的过程无关紧要。于是我又重新理了理,把详细考释过程贴出来,算是立此存照吧。
另:据网上搜索,“ &
& [版面]12月26日7版之‘双龙岩壁上的这两个字怎么年’》》‘读者搜索’” 11楼有如是语:
都市快报从我们的编辑手里也抄了一把
昨天,晚报稿子一上网,都市快报就来要稿子,并想要答案,咱只给题,不给答案。咱还没公布呢。
这说明小报农抓住了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既让读者增长了知识,也宣传了我市的旅游资源。
欢迎读者继续关注我们的读者搜索引擎,提供更多有趣有益的问题。
晚报新媒体,期待各位的慧眼发现。
看来这条新闻是从《金华晚报》拿来的,怪不得以前老觉得“浙江"互动”的对话有点不自然,原来很多都是事后模拟编辑的。
附:蒋瑞麒山水立轴
平澹天真、老笔纷披,是非寝馈于此道数十年,不易臻此境也。
&&&&&&&&&&&&&&&&&&&&&&&&&&&&&&&&&&&&&&&&&&&&&&&&&&&&&&&&
——余绍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是一条宝批龙表情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