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第三帝国下载帝国蒙哥怎么升级

  蒙哥名为孛儿只斤&蒙哥,蒙古帝国大汗,史称&蒙哥汗&。公元1235年,蒙哥参加第二次蒙古西征,与拔都、贵由西征欧洲的不里阿耳、钦察、斡罗思等地,屡立战功,在里海附近,活捉钦察首领八赤蛮。由于蒙哥的母亲唆鲁禾帖尼的威望甚高,并且善于笼络宗王贵族,,蒙哥成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蒙哥即位的当日,尊唆鲁禾帖尼为皇太后。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蒙哥吗?
蒙哥简介&&元代时期让西方世界颤抖的上帝之鞭
  蒙哥人物简介
  早年经历
  孛儿只斤&蒙哥
  公元宪宗桓肃皇帝,岁戊辰,十二月三日(日),蒙哥生于漠北草原,是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的长子,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所生的嫡长子(元世祖忽必烈是嫡次子,旭烈兀是嫡三子,阿里不哥是嫡四子)。&蒙哥&的意思是永久。元太宗窝阔台即位之前,以蒙哥为养子,让昂灰皇后抚育蒙哥。在他长大后,为他娶火鲁剌部女子火里差为妃,并且分给他部民。1232年年农历九月拖雷去世后,才让他回去继承拖雷的封地。蒙哥多次跟随窝阔台参加征伐,屡立奇功。蒙哥沉默寡言、不好侈靡,喜欢打猎。公元1235年,蒙哥参加第二次蒙古西征,与拔都、贵由西征欧洲的不里阿耳、钦察、斡罗思等地,屡立战功,在里海附近,活捉钦察首领八赤蛮。
  争得帝位
  1248年农历三月贵由去世后,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临朝称制,由于贵由与拔都早年不和,拔都拒绝奔丧。为了对抗窝阔台家族,拔都以长支宗王的身份遣使邀请宗王、大臣到他在中亚草原的驻地召开忽里台,商议推举新大汗。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的宗王们多数拒绝前往,贵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只派大臣八剌为代表到会。唆鲁禾帖尼则命长子蒙哥率诸弟及家臣应召前往。
  1250年,忽里台大会在中亚地区拔都的驻地召开,拔都在会上极力称赞蒙哥能力出众,又有西征大功,应当即位,并指出贵由之立违背了窝阔台遗命(窝阔台遗命失烈门即位),窝阔台后人无继承汗位的资格。大会通过了拔都的提议,推举蒙哥为大汗。窝阔台、察合台两家拒不承认,唆鲁禾帖尼和蒙哥又遣使邀集各支宗王到斡难河畔召开忽里台,拔都派其弟别儿哥率大军随同蒙哥前往斡难河畔,但窝阔台、察合台两家很多宗王仍不肯应召,大会拖延了很长时间。
  由于蒙哥的母亲唆鲁禾帖尼的威望甚高,并且善于笼络宗王贵族,多数宗王大臣最终应召前来,1251年农历六月在蒙古草原斡难河畔举行忽里台大会,日,宗王大臣们共同拥戴蒙哥登基,蒙哥成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蒙哥即位的当日,尊唆鲁禾帖尼为皇太后。此后,为了巩固汗位,唆鲁禾帖尼镇压反对者毫不留情,并亲自下令处死元定宗贵由的皇后斡兀立海迷失。
  自此汗位继承,便由窝阔台家族转移到了拖雷家族,皇族内部的分裂,为后来大蒙古国的彻底分裂,埋下伏笔。
  励精图治
  1259年元宪宗蒙哥统治下的蒙古帝国
  日,蒙哥即位后,窝阔台系诸宗王拒绝承认,后率兵镇压之,又以弟忽必烈领漠南汉地军政事务。
  他在位时,两位畏兀儿人因为与窝阔台家有牵连被害,一位名为镇海,一位名为萨伦迪的亦都护,后者因为被指准备在星期五礼拜对别失八里的回回人进行屠杀,后来被送到和林处死。
  1258年,高丽崔氏政权跨台,高丽国王投降大蒙古国,双方达成和平协议。高丽成为大蒙古国藩属国,但保留高丽原有政府体系和传统文化,&从其国俗&、&自奏选属官&。
  击灭大理
  1252年六月,命弟忽必烈南征大理国。七月,忽必烈率军出发。1253年八月,忽必烈率军从陕西出发,进攻位于今云南等地的大理国。日,忽必烈攻克大理城,国王段兴智投降,大理国灭亡,云贵高原并入大蒙古国版图。1256年,段兴智前往漠北和林皇宫觐见蒙哥,被蒙哥任命为大理总管,子孙世袭。
  从1254年忽必烈灭大理国,到1382年驻守云南的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兵败自杀,元朝大理总管段世战败归降明军,元朝统治云南地区长达128年。
  远征西亚
  1253年六月,蒙哥命弟旭烈兀率大军十万西征。旭烈兀的西征军从漠北草原出发,1256年大军渡过阿姆河后所向披靡,先攻灭波斯南部的卢尔人政权,1256年攻灭位于波斯西部的木剌夷国(阿萨辛派),1258年灭亡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日,灭亡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并派兵攻占了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
  攻占叙利亚后,旭烈兀西征军兵锋抵达今天地中海东岸的的巴勒斯坦地区,即将与埃及的马木留克王朝交战,此时旭烈兀得到使者带来的帝国最高统治者蒙哥在四川去世的消息,于是只派先锋怯的不花率不到一万军队驻守叙利亚,自己率大军开始东返。日,埃及马木留克王朝趁着旭烈兀攻率主力东返,攻占叙利亚,杀怯的不花,旭烈兀愤怒至极,本想率军继续西征,但此时他和钦察汗国的别儿哥汗因为争夺阿塞拜疆爆发了战争,只好结束西征。
  旭烈兀东返途中得到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的消息,于是留在西亚,自帝一方,并宣布支持忽必烈,后来被忽必烈封为&伊儿汗&,西亚的伊儿汗国从此建立。
  进攻南宋
  蒙哥汗攻打南宋
  1258年,蒙哥、其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1258年农历七月,蒙哥亲率主力进攻四川,一路所向披靡,攻克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区,1259年初,在合州(今重庆合川区)钓鱼城下攻势受阻。数月不能攻克,日,蒙哥因病去世于合州钓鱼山,一说重伤而死,享年五十岁。蒙哥突然暴毙,甚至急促到没有在临终前留下遗诏确定继承人,导致了此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为争夺汗位而内战五年,正常情况下,没有太子的君主在知道自己可能即将不行的时候必定会留下遗诏确定继承人,譬如秦始皇就是如此,蒙哥如果是患急病或伤重不治,那么他就有足够的时间下达遗诏,就绝不会在死前不确立继承人,所以蒙哥是被宋军飞矢直接击毙或意外落水而死的可能性极大。据说临终前留下遗言,将来若攻下钓鱼城,必屠杀全部军民百姓(此事《元史》《新元史》《史集》均无记载,应该是野史传闻,此三本史书记载的蒙哥是病逝,和钓鱼城无关)。不过,后来钓鱼城于1279年投降时,忽必烈赦免了所有军民。
  蒙哥去世前虽未能灭南宋统一天下,但是他的去世,对当时的世界格局,有极大的影响,蒙哥去世导致了旭烈兀统帅的第三次蒙古西征被迫中止,而且,蒙哥去世以后即爆发了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继位之争,最终导致大蒙古国(蒙古帝国)的分裂。
  日,蒙哥病逝。
  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追尊蒙哥庙号为宪宗,谥号桓肃皇帝。
  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
  蒙哥汗不死,蒙古能征服欧洲吗?
  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公元1259年南征南宋的蒙古大汗蒙哥不死在钓鱼城下的话,西征的蒙古军队就能够横扫欧洲。因此有看法认为蒙哥死于南宋军队手中,实际上是中国人间接地保卫了欧洲。否则在蒙古铁骑的征服之下欧洲至少还要再沉沦几个世纪,更不用说后来的文艺复兴乃至工业革命了。那么如果蒙哥不死于钓鱼城的话,蒙古真能征服欧洲吗?
  这个说法呢,首先是有一定史实根据的。
  蒙哥汗死后,汗位空悬,蒙古诸王纷纷赶回争夺汗位。蒙哥的弟弟旭烈兀也中止了正在进行的西征。而随后旭烈兀留在西边的部将怯的不花在艾因札鲁特战役中被埃及马穆鲁克击败。旭烈兀西征被从顶点打回。
  紧接着,因为在汗位继承权问题上产生了内部分裂,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发生了内战,虽然阿里不哥被击败,忽必烈登上汗位。但西北中亚支持阿里不哥的窝阔台系宗王在海都的率领下继续反对忽必烈,酿成了绵延数十年的海都之乱,蒙古帝国分裂,就此再不能团结一致向西攻伐。
  那么,是不是蒙哥汗不死于钓鱼城,就能反转历史了呢?
  钓鱼城改变了欧洲命运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就是,历史上蒙古三次西征,真正对欧洲形成威胁的,是窝阔台汗时期的第二次西征也称长子西征。这一次西征中蒙古大军打到了波兰和匈牙利。而蒙哥时代的第三次西征也就是旭烈兀西征,方向是中东。在灭掉已经是苟延残喘的阿拉伯帝国后,旭烈兀的政府方向是叙利亚和埃及的穆斯林政权,并未将兵锋对准欧洲。
  另一方面,窝阔台汗死后,窝阔台的后裔与直接面对欧洲的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后裔的钦察汗国矛盾尖锐,窝阔台之子贵由汗曾险些与术赤之子拔都兵戎相见,蒙古自己内部出了问题。蒙古宗王齐心协力向欧洲远征的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最重要的,就是真打,蒙古也无法征服欧洲。蒙古军队不是无敌的存在。在十三世纪毫无疑问蒙古军队确实拥有着世界第一的武力值,但是并非不可战胜。特别是在远离蒙古本土的远征末端,蒙古军队不止一次被击败。
  在东亚日本就借助&神风&和壁垒连续击败了蒙古人,就连越南也能做到一再击退忽必烈。
  而就是第三次西征结束前后,蒙古人在最擅长的骑兵战中,也被埃及的马穆鲁克三度击败,其中霍姆斯会战和苏法尔平原会战甚至是蒙古人数量占优的情况下败北的。
  第一次蒙古西征征服俄罗斯的迦勒迦河战役(1223年)
  同时,如果蒙古军队远征,面对的欧洲国家又是什么状态呢?蒙古军队能继续第二次西征的优势吗?实际上打到波兰匈牙利的蒙古第二次西征并非那么轻松。
  首当其冲被打得很惨的波兰由于封建制度的特性,实际上在1129年博莱斯瓦夫三世国王去世后便分裂成四个分别由他四个儿子所统领的国家。蒙古入侵之时,名义上的波兰共主博莱斯瓦夫四世实际上仅仅能做到控制圣多米尔一地。
  同时波兰军队备战也不完全,例如在瓦勒斯塔特战役的时候波兰士兵以步兵居多而且&半身裸露&结果被蒙古军队&攒射之&,波兰-日耳曼联军因此战败,耳朵被割了九大囊。
  另外一个被揍得很惨的国家匈牙利,情况比波兰可谓更加不堪。因为继承权争夺国中大量贵族图谋废掉国王贝拉,国王破获了这一图谋,趁机没收了先王封给贵族的领土,结果造成贵族和国王的严重矛盾。
  而同时,匈牙利因为游牧民族库曼人的问题也遭遇到极大的麻烦。
  蒙古重骑兵的装备
  为了躲避蒙古人的兵锋,大批库曼人在领袖库塔的带领下逃亡匈牙利,贝拉国王下令收留这些人(大约有四万顶帐篷),并把他们安置在从贵族手上没收的土地上。结果库曼人所到之处扰民甚至强奸妇女,直接导致匈牙利人对国王离心离德。而贵族们怨声载道,当蒙古大军就要到来的消息传来后,国王征召贵族们的势力组建大军,得到的却是贵族们的反讽:你找库曼人保卫你去吧。
  等到蒙古军队到来之后,因为蒙古军队中也有不少库曼人(注:库曼人又叫钦察人其实有不少亚洲血统,也难怪匈牙利人会如此)很多匈牙利人视蒙古与库曼为同一种人,为防库曼人里应外合,匈牙利人将库曼人的领袖库塔抓了起来。而且随着蒙古人一路烧杀掳掠,匈牙利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杀库曼人的浪潮。新仇旧怨之下库塔本人被暴民所杀。剽悍的库曼人马上起来造反直接破坏了匈牙利大片平原地带的生产,接着库曼人大量投降蒙古人,极大地消弱了匈牙利人的抵抗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匈牙利国王率领的军队在穆希战役中惨败,三分之二个匈牙利惨遭蒙古军队蹂躏。
  但是哪怕如此,波兰和匈牙利依旧没有被征服,抵抗并没有熄灭。虽然西方的基督兄弟国家一直没能给予实际的援助,但一直到蒙古退兵,匈牙利和波兰坚持独立抗争。匈牙利王贝拉甚至击败了蒙古人并号称歼灭了五万二千人,当然这是一种夸张,以振作匈牙利低迷的士气,但是可以肯定一点蒙古虽然少有大败绩但是依旧没能做到征服两国。
  而且在此期间,蒙古军也表现出在欧洲征战的弱点。
  修建于13世纪的瑞士格兰德大城堡,蒙古军继续西进会遇到越来越多这样的城堡
  蒙古军对于东欧地区的大片森林、沼泽地区表现出难以适应。蒙古军从波兰早早转向匈牙利也与匈牙利大平原是中亚南欧草原地带向西延伸到欧洲的最远地区有关。特别是遇到匈牙利依托山地、大河、沼泽、深潭修建的城堡时蒙古军更是一筹莫展。蒙古军在对埃斯泰尔戈姆、塞克什白堡、蓬农豪尔毛、凯迈鲁克、梅内德科、特伦塞与科马罗姆等匈牙利城市和城堡的攻击行动中全部失败。以至于蒙古军撤退后,匈牙利国王马上开始着手沿着国境线修建了一系列城堡,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1263年(也就是蒙哥汗死去4年之后)拔都的后裔钦察汗国试图再次侵入匈牙利的埃德利地区(今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时被伊什特万公爵在边境山口就挡住了。
  而假如蒙古军越过匈牙利继续向西,就会遇到更密的森林(比如著名的黑森林),更多更坚固的城堡,以及,比起13世纪的匈牙利和波兰强大得多的欧洲军事强国。
  13世纪圣殿骑士团的骑士装备
  所谓强大得多,势力差距有多大?
  首先我们看人口,在古代某种程度上这是最好的衡量国力的方法,因为能养活这么多人口,直接的表达了国家的农业能力,人口也是赋税和兵源的基石。我们现在看下各国对比波兰和匈牙利的人口增长吧。
  在11世纪匈牙利的人口是50万到了16世纪也不过达到了125万(不禁感叹一下,哪怕是16世纪总人口也没中国大一点的省来得多,却能在蒙古军的征服中坚持住),波兰稍微大一点在11世纪有120万人口到了16世纪有了400万,在欧洲算得上一个中上游水平。
  回头看下西欧呢?法兰西在11世纪人口就到达了650万,到了16世纪法国人口已经暴涨到了1500万;英国在11世纪有200万人口,到了16世纪有394.2万人口;神圣罗马帝国最核心的奥地利和德意志在11世纪也有了450万人口到了16世纪则有了1400万(由于神圣罗马帝国常年分裂因此只算奥地利和德意志)。
  以整个东西欧进行计算的话11世纪西欧人口为二千一百五一万三千,东欧为六百五十万,到了16世纪西欧人口为五千七百二十六万八千,东欧则有一千三百五十万人口。
  由此可以看出东西欧人口差距在蒙古入侵前差距就是非常大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拉大。
  再看军事配置,前文所述波兰军队其实相当多是装备良莠不齐的存在,后世赫赫有名的翼骑兵依旧是梦中的存在,匈牙利军队主力更是包括库曼人在内的各种游牧军队。很多人想象中的蒙古骑兵血虐欧洲骑士在大部分的时候其实并不存在,只有条顿骑士团和圣殿骑士团出于宗教原因前往增援,不过可以肯定数量不多尤其是条顿骑士团增援实际上而是以个人名义前往。
  同时代西欧呢?英国在诺曼征服之后常备的骑士有6000人以上(注:全国各地非一次动员),法国更是可以在一次战役中动员上万重装骑士,全国的骑士领地理论上能动员出的骑士可以比匈牙利全国的兵力都多。
  1442年楚德湖之战中冲锋的条顿骑士团
  再看政治能力,我们可以看到匈牙利和波兰内部政局是极为不稳定的,国王本人能力也不算出彩。尤其是匈牙利其国王有着一颗慈悲的心肠在和平年代或许这会是一代贤君,但是在蒙古人入侵之际,引狼入室收纳库曼人给本国带来灭顶之灾。
  相比之下西欧的政治局势和国内民族矛盾就要小很多,此时英国的国王爱德华一世,就武功而言可能是历代英王中最强的。从他有着最多的称号便能看出&威尔士的征服者&、&英格兰的查理丁尼&、&全世界最伟大的长矛&、&苏格兰铁锤&这些都是他的称号,稍微熟悉欧洲人称呼的观众应该知道,每一个称号都是一个战功。
  法国国君是路易九世,堪称中世纪的君王楷模,在他的领导下法国击退英国先王亨利的进攻。本人更是坚定的基督徒,亲自领导了第七次和第九次十字军东征。在他的带领下法兰西王室权利得到加强。
  法兰西一代名王路易九世,被尊称为&圣路易&
  并且,距离成吉思汗创业时期战斗力无比强大的蒙古军,蒙哥汗时代已经是第三代,困扰游牧民族的战斗力代际下降的难题也逐渐浮现出来。在进攻南宋的战斗中,蒙哥汗和后来的忽必烈汗已经要大规模借助被征服的北方中国的汉族军阀的力量作为战斗主力了。而终结蒙古帝国扩张的一系列大败仗,对日本,对越南,对马穆鲁克,甚至对爪哇、缅甸的失败,均出现在以蒙哥、忽必烈为代表的蒙古第三代大汗统治时期。这一时期的蒙古军,已经与前两代那支纵横天下罕见敌手的铁骑有一定差距了。
  规模庞大的长子西征中,蒙古人尚且没能征服两个个人口稀少,政局不稳,国王无能,内部矛盾重重的东欧国家。假如蒙哥汗不死,也组织起对欧洲的万里远征,带领着战力下降的军队,面对已经获得抵抗经验并成功建立起城堡防御体系的匈牙利,能否拿下已经是未知之数。更何况还要面对人口是东部兄弟三到四倍,军队无论配置可靠度还是人数上都占有绝对优势,国内正值强势权威国王统治的西欧列强,蒙古人能不能做到征服呢?
  恐怕是完全不够看的。()
  蒙哥可汗轶事典故
  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派遣传教士卢布鲁克前往东方觐见蒙古大汗商讨传教和结盟对抗阿拉伯人事宜。卢布鲁克于1253年从地中海东岸阿克拉城(今以色列海法北)出发,于日离开君士坦丁堡,一路东行,渡过黑海,秋天到达伏尔加河畔,谒见拔都汗。拔都认为自己无权准许他在蒙古传教,便派他去东方觐见大汗蒙哥。卢布鲁克觐见拔都后,留下了对拔都的生动描述:&拔都坐在一金色的高椅上,或者说坐在像床一样大小的王位上,须上三级才能登上宝座,他的一个妻子坐在他旁边。其余的人坐他的右边和这位妻子的左边。&
  1253年12月,卢布鲁克到达哈拉和林南部蒙哥冬季营地。日觐见蒙哥,并留下了对蒙哥的生动描述:&我们被领入帐殿,当挂在门前的毛毡卷起时,我们走进去,唱起赞美诗。整个帐幕的内壁全都以金布覆盖着。在帐幕中央,有一个小炉,里面用树枝、苦艾草的根和牛粪生着火。大汗坐在一张小床上,穿着一件皮袍,皮袍像海豹皮一样有光泽。他中等身材,约莫45岁,鼻子扁平。大汗吩咐给我们一些米酒,像白葡萄酒一样清澈甜润。然后,他又命拿来许多种猎鹰,把它们放在他的拳头上,观赏了好一会。此后他吩咐我们说话。他有一位聂思托里安教徒作为他的译员。&
  日,随同蒙哥来到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8月18日带着蒙哥致路易九世的国书西归,信中写道:&这是长生天的命令。天上只有一个上帝,地上只有一个君主,即天子成吉思汗。&蒙哥以长生天以及它在地上的代表&大汗&的名义命令法兰西国王承认是他的属臣。
  他于1255年回到地中海东岸。一年后,他用拉丁文写成的出使报告交给路易九世,即《东方行记》,又称《卢布鲁克游记》。
  小亚美尼亚国王海屯一世于1244年归附蒙古帝国,成为属国。1254年春,海屯一世遵从拔都汗之命亲自前往蒙古草原觐见大汗蒙哥。他与随臣一路东行,5月至拔都营帐(伏尔加河下游)谒见,然后继续东行,9月13日到达蒙哥汗廷(哈拉和林)朝见、献贡,得到蒙哥颁赐的诏书;&诏书上盖有蒙哥的御玺,不许人欺凌他及他的国家。还给他一纸敕令,允许各地教堂拥有自治权。&在哈拉和林停留50天后,他离开汗廷西还。
  返回途中在中亚河中地区朝见蒙哥汗之弟弟旭烈兀,行程8个月,1255年7月返抵小亚美尼亚。回国后撰写《海屯行纪》。
看过这篇文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蒙哥,元代相关文章:
网友阅读最多的文章:
推荐文章列表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蒙哥大汗究竟死因为何 蒙哥是怎么死的 - 武林网
> > 蒙哥大汗究竟死因为何 蒙哥是怎么死的
公元13世纪初的时候,蒙古出现了一位叫做的大汗,他是的兄长。在历史上蒙哥大汗也是位大名鼎鼎的人物。由于蒙古族独特的下葬的方式,后人对于蒙哥大汗的死因有很多的猜测,那么蒙哥大汗究竟死因为何,蒙哥是怎么死的。
蒙古大汗蒙哥的个人画像
蒙哥大汗究竟死因为何
历史上对于蒙哥的死因的猜测有很多种,但是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四种:
1.蒙哥死在了宋军的手中,这种猜测是流传最广的,这种猜测也出现在了很多诗人的作品中,比如刘克庄的《蜀捷》。
2.在这种说法中,蒙哥因为忧郁而死,因为战争不断,而蒙哥多次都在钓鱼城受挫,这让十分着急和抑郁,在军中愤懑而死。
3.蒙哥没有死在战场,而是死在了水中,因为宋军在蒙哥乘坐的船下凿了个洞,蒙哥没有发觉,直至最后落入水中而死。
4.因为古代医术不发呆,蒙哥得了重病却无法医治而死,而蒙哥患病的原因是他喜欢喝酒,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染上了痢疾,所以去世了。这种说法在《续资治通鉴》中被认可。
关于蒙哥大汗的死因有这么多种说法,那么历史上的蒙哥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蒙哥是怎么死的
在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作品《神雕侠侣》中,蒙哥死在了的手中,这是一个大家熟悉的画面。金庸在写小说的时候并不是胡编乱造的,都是根据真实的历史的背景下创作的,所以带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是小说毕竟是小说,金庸先生写的也并不一定全是真的,那么蒙哥是怎么死的呢?
蒙古大汗孛儿只斤&蒙哥图片
因为杨过和蒙哥都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在历史上根据史料的记载蒙哥确实是在攻打南宋的期间去世的,有一种说法被很多人认可,就是蒙哥其实是在钓鱼城战役中去世的。当时蒙哥为了将钓鱼城攻下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却没有战国,心情十分地愤懑。
蒙哥作为蒙古帝国的一位大汗,他的死因到现在仍旧是一个谜团。关于蒙哥之死的说法有好几种,但都没有一种说法能够被确定是真实的。在小说、影视作品中蒙哥的死法都是后世之人的猜测,与史实不一定符合。
您可能喜欢蒙古大汗蒙哥死于哪里?他死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谁?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蒙古大汗蒙哥死于哪里?他死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孛儿只斤·蒙哥(日—日),蒙古帝国大汗,史称“蒙哥汗”。日至日在位。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其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母唆鲁禾帖尼。即位前曾参加拔都统帅的长子军西征,活捉钦察首领八赤蛮,进攻古罗斯等地。即位后主要致力于攻灭南宋、大理等国。并派遣旭烈兀西征西亚诸国。1259年死于合川东钓鱼山下。对于蒙哥的死,收益最大的就是忽必烈和阿里木哥,如果不是蒙哥的死,他们是没有机会成为大汗的,因为蒙哥是大家公认的明君,是大家推举的大汗,如果不死,阿里木哥、忽必烈做不了大汗。蒙哥只有死了,才会有后来的忽必烈、阿里木哥争位,只不过阿里木哥只是短时间受益,忽必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受益者。
采纳率:68%
来自团队:
同其祖父成吉思汗一样,忽必烈是蒙古民族光辉历史的缔造者元宪宗九年七月二十一日(日),蒙哥因病去世于合州钓鱼山,他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孛儿只斤·忽必烈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他在位期间,建立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将来若攻下钓鱼城,必屠杀全部军民百姓(此事《元史》《新元史》《史集》均无记载,应该是野史传闻,此三本史书记载的蒙哥是病逝,和钓鱼城无关)。不过。是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后来钓鱼城于1279年投降时,忽必烈赦免了所有军民。孛儿只斤·忽必烈(Хубилай хаан,但多遭失败。蒙哥临终前留下遗言。蒙古尊号“薛禅汗”,使得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他也曾多次派兵侵略邻国,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位35年,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享年五十岁,1215年—1294年),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最终导致蒙古帝国的分裂,史称“蒙哥汗”孛儿只斤·蒙哥,蒙古帝国大汗。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其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1259年病逝于重庆合川钓鱼山。蒙哥去世以后即爆发了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继位之争
你蒙哥 受伤在重庆合川钓鱼城,死在北温泉,在他死后,最大的得益者可以说是他弟弟忽必烈,原因何在?蒙哥没有子嗣,只能由忽第继位,继续打天下,你懂得
有人说的,上帝折鞭,便是蒙哥被重庆钓鱼城守将张玉用火器击中,后在军中洗白。。。。。。。楼上说的对,蒙哥洗白,忽必烈最大受益。
惚必烈,他们都好战,好杀戮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蒙哥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蒙哥意外死亡,直接导致其鼎盛辉煌帝国的覆灭!
我的图书馆
蒙哥意外死亡,直接导致其鼎盛辉煌帝国的覆灭!
  对于蒙古帝国,大家最熟悉的故事莫过于成吉思汗带领自己的部众,东征西讨,统一蒙古部落,建立强大的大蒙古国,并领导着整个大蒙古国,灭西辽,灭花拉子模,灭西夏,在临终前把大蒙古国的版图扩张成了一个地跨亚欧版图庞大的强大军事帝国。随着成吉思汗的逝世,我们熟知的历史似乎就已经结束,后续就是什么忽必烈灭宋建立元朝之类的历史课本里的事情了,但在成吉思汗病死到忽必烈建立元朝之间,整个蒙古国还有非常多的故事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蒙哥战死这一事件更是影响了整个世界。  蒙哥即位前  在古代蒙古,汗位继承遵循草原古制,是需要召开部落长老会议(库里台大会),在会议上由长老们共同推举出来的。而在蒙古部落中,有一条古老的习俗,正妻所生的幼子,拥有家族继承权,其他兄长,需要出去自立门户。  成吉思汗有四位嫡子,分别是: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幼子拖雷。按照古制,本应是幼子继承汗位,但成吉思汗另有打算,立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1227年,成吉思汗在临死前,再次把诸子召到身边,要他们服从窝阔台的领导,兄弟间要精诚团结。但是,汗位必须是经过库里台大会讨论才能决定归属,成吉思汗的遗命其实并没有多少效用,在库里台大会上,很多贵族主张尊从旧制,拥立拖雷继承汗位,大会争议了40天,最后托雷主动退后,表示尊重父亲遗愿,拥立兄长窝阔台继承汗位。一个统一的大蒙古国顺利继承到了第二代大汗窝阔台手里。  在窝阔台统领大蒙古国时期,他灭亡金朝,统一中原以北,威慑南宋;消灭花拉子模残余势力,此时的大蒙古国四面已无敌手。在这样的条件下,窝阔台发动了“长子西征”。  窝阔台召集诸王大会,决定征讨钦察、斡罗思等国,命各支宗室均以长子统率出征军,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也派长子率军从征。诸王以术赤的儿子拔都为首。在这次西征欧洲过程中,蒙古大军攻陷莫斯科占领了现在的俄罗斯的疆域;占领波兰,攻陷布达佩斯,占领了匈牙利大部分领土,击败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兵锋直指维也纳。  在长子西征中,拔都建立了强大的个人威望,同时,诸王中比较有才华的几个人也崭露头角,比如托雷长子蒙哥,窝阔台长子贵由,但在西征途中,拔都与贵由不和,这也为后来的纷争埋下了伏笔。  窝阔台死后,准备立孙子失烈门为汗,但在皇后想立儿子贵由为汗,为了夺位,皇后干政拖延库里台大会的举行,亲自摄政五年创造条件,最终在选举汗位的库里台大会上,贵由被推举成了大蒙古国第三任大汗。在这次大会上,拔都因为不满没有来参加。  贵由上位后,沉溺酒色,政令混乱,再加上其母摄政的五年时间,法制废弛,政令矛盾重重,整个大蒙古国呈现短暂的衰败迹象。贵由在位不满两年,便因病去世。  贵由去世后,由于贵由与拔都早年不和,拔都拒绝奔丧。为了对抗窝阔台家族,拔都以长支宗王的身份遣使邀请宗王、大臣到他在中亚草原的驻地召开忽里台,商议推举新大汗。由于长子西征中威望极高,很多人推举拔都为新大汗,但拔都在会上极力称赞蒙哥能力出众,又在西征中立有大功,应当即位,并指出贵由之立违背了窝阔台遗命(窝阔台遗命失烈门即位),窝阔台后人无继承汗位的资格。大会通过了拔都的提议,推举蒙哥为大汗。窝阔台、察合台两家拒不承认。蒙哥又遣使邀集各支宗王到斡难河畔召开库里台,拔都派其弟率大军随同蒙哥前往斡难河畔,在这次大会上,蒙哥正式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第四任大汗。  自此汗位继承,便由窝阔台家族转移到了拖雷家族  蒙哥即位后蒙古帝国在做的事情  蒙哥即位后,对反对他的窝阔台系诸王进行了坚决镇压,使得整个大蒙古国保持了完整的政令统一。蒙哥汗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整顿蒙古国的内政事务,结束了前几任大汗遗留下来的内政混乱,整个帝国政务系统高效而统一,变得更加强大起来。  在位期间,高丽国王主动投降大蒙古国,双方达成和平协议,高丽成为大蒙古国藩属国。蒙哥还派其弟忽必烈南征大理,灭大理国,将整个云贵高原并入蒙古国统治;蒙哥命另一个弟弟旭烈兀西征,先后征服波斯,叙利亚等地,将整个西亚和大部分小亚细亚列入大蒙古国版图。  上图为蒙哥统治下的蒙古国,可以看到,一个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领土超级庞大的大帝国横跨在亚欧大陆上,而且周围的邻国对于它都根本没有一战之力。现在的蒙古帝国已经到达最顶峰,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都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只要它愿意,庞大的大帝国向西可以鲸吞欧洲,向西南可以灭埃及入非洲,向南......没错,它准备向南灭南宋了。  战争进程  蒙哥汗八年二月,蒙哥汗为建立超过父祖的功业,决定亲率大军攻宋,并为帝国确立了以四川为重点,自西向东灭亡南宋的战略方针。这一回,整个军事行动兵分三路,蒙哥的弟弟忽必烈从北向南攻打鄂州,派大将兀良合台率军自大理经广西北上策应,蒙哥亲自率领主力入侵四川,蒙古大军的进攻非常顺利,大败南宋的部队,成都、彭州、汉州、怀安、绵州等地相继投降。不到一年时间,蒙古大军就几乎占领了整个四川。1258年年底,蒙哥的大军沿嘉陵江到达合州。合州后面就是重庆,再往东就是地势低平、一马平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了。  合州的重要性南宋早有意识到,提前数年便在合州治所钓鱼城准备防御物资,随着前线战事吃紧,南宋政权摇摇欲坠的时候,无数中华儿女奔赴钓鱼城协助守军防守,全体军民准备在此背水一战。  蒙哥汗低估了钓鱼城之战的难易程度,始终不停的合围进攻,结果都遭到了激烈的反抗,钓鱼城久攻不下,整支军队都焦躁起来。有将领认为蒙古骑兵不适应攻打严防死守的险要山城,现在大军滞留钓鱼城,对蒙古整体战略布局非常不利。建议蒙哥只留少量军队围困钓鱼城,主力沿长江东下,水陆并进到湖北与忽必烈会师,按照原定计划灭掉南宋。这是一个扬长避短,发挥蒙古军队灵活机动、凶猛彪悍特点灭亡南宋的正确意见。可惜,相应的意见遭到了蒙哥的断然否决。长期的胜利在蒙古军队中形成了骄横自负的气氛,准备放弃攻城的将领被看做是迂腐懦弱的人。  连续五个月攻城不下,一天蒙哥亲赴战场督战,被守城军射出的飞石击中,暴毙城下  事件影响  蒙哥汗的突然死亡,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首先,由于自己年富力强,所以没有急着确立继承人,而且由于是意外身死,死前也没有立下遗嘱或遗言,导致整个大蒙古国处于无领袖且领袖不明的状态。  当时整个蒙古国威信最高的有两个人,一个人是正在率领军队攻打南宋的忽必烈,另一个是留守草原大本营的阿里布哥,在蒙哥汗死后,二人开始使用各种手段争夺汗位。蒙哥死后第二年,忽必烈在新筑成不久的开平城宣布即大汗位,,阿里不哥在草原大本营被蒙古本土的贵族推举为大蒙古国大汗,同时双方开启内战。  在内战中,术赤和拔都的后人建立的钦察汗国(金帐汗国),窝阔台后人建立的窝阔台汗国,察合台后人建立的察合台汗国都支持阿里布哥一方,前面提到的西征埃及的旭烈兀建立的伊尔汗国支持忽必烈。  内战打了四年多,最终以忽必烈的胜利告终,大蒙古国的大汗大位稳固在了忽必烈手中。但在忽必烈胜利后,支持阿里布哥的三大汗国不承认忽必烈的汗位,纷纷宣布独立,支持忽必烈的伊尔汗国虽然名义上忠于忽必烈,但已经事实独立,成为一个独立运作的国家。至此,大蒙古国名存实亡,正式分裂。  作者点评:  可以说,没有蒙哥的突然暴毙,就没有蒙古帝国的分裂,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文明毁灭于蒙古铁蹄之下。蒙哥本身年富力强,正直壮年,而且励精图治,是一个有作为的领袖,如果健在,整个帝国会在他的治下越来越强盛。蒙哥在搞定南宋之后(或者知难而退不搞定南宋),是肯定会令兵强马壮的钦察汗国对基督教世界下手的。  同时,在蒙哥攻打四川的同时,西征的旭烈兀刚刚攻下的叙利亚,并且在积极筹划灭亡埃及的战争,在即将攻打埃及时,他听到了蒙哥身亡的消息,停下筹划,开始关注汗位争夺。  由于帝国的分裂,各大汗国各自为政,也停止了扩张的步伐。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警2第三帝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