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彭德怀元帅》的勋章的来厉

庐山会后金日成:处理彭 很好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本文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3年第24期,作者:萨苏,原题:《命运前奏 彭德怀与朝鲜战争》  日,平壤各界万余人共同庆祝朝鲜解放战争胜利。大会当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举行隆重授勋典礼,特授彭德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和金星奖章。  第二天,由金日成率领的朝鲜党政军领导人与数千民众欢送,彭德怀胸佩勋章,手捧鲜花,离开了平壤。  “那场战争,毛泽东原想让粟裕(时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挂帅,可粟裕因病不出。最后,由他担任志愿军司令员。但如果他不答应,毛泽东也不好下决定。由此看出,他对朝鲜战争也很积极。”  沈志华手握方向盘,侃侃而谈。他是华东师大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朝鲜战争是他多年来倾力研究的课题。今年7月27日,是《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暨“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沈志华口中的他,是指新中国首任国防部长、十大元帅排名第二的彭德怀。  日,毛泽东电召彭德怀,火速从西安赶到北京,商议是否抗美援朝。当时,他是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卷起开发大西北的图纸资料就上了飞机。  当天下午四点来钟,迎接他的小轿车直入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与政治局委员们已在那里开会一个多小时。尽管全无思想准备,但坐定后,彭德怀立即意识会场氛围的不同寻常。很快,通过参会者发言,他领悟到会议议题。  “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打这一仗。”元帅聂荣臻日后回忆,当天这是多数人的倾向。反对的理由是,中国已经历数十年战争,国民经济蒙受重大损失,战争创伤亟待恢复,财政又十分困难。另外,国内还有部分边远地区与沿海岛屿尚未解放。而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新建的各级政权还不巩固。况且,解放军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更无制空权与制海权。……接近尾声时,毛泽东谈出自己的想法,“别人处在国家危急的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样说,心里也难过。”  这一晚,彭德怀入住北京饭店309房间。18年后,1968年9月,顶着“反党”罪名、已被关押的他,提笔写道:  “当晚怎么也睡不着,……我想着美国占领朝鲜与我国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东北,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  “我把主席的四句话(别人处在国家危急的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反复念了十几遍,体会到这是一个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的指示。  “我想到这里,认为出兵朝鲜是正确的,是必要的,英明的决策,而且是迫不及待的,我想通了,我拥护这一英明决定。”  对于参战,彭德怀确实显得迫不及待。10月12日,远在莫斯科的周恩来发来坏消息,斯大林不愿派苏联空军入朝配合作战。面对犹豫的毛泽东,彭德怀称“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并电令邓华等人“出兵方案不变”。  10月25日,中共中央正式致电,由彭德怀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此时他已秘密入朝6天,见过金日成,完成多项军事部署。就在这天上午,在朝鲜温井以北和双水洞地区,志愿军歼灭南韩军队千余人,首战告捷。  一个月后,11月25日上午,随军翻译毛岸英在美军战机轰炸时牺牲,彭德怀幸免于难。多年以来坊间传闻,彭德怀后来在政治运动中饱经磨难,与此相关。  “那是人们的猜想,”沈志华一口否认:“毛岸英牺牲后,时任总参作战部部长李涛曾专门上报中央军委,证实毛岸英赴朝与彭德怀没有关系。当时,李克农、聂荣臻等人商量,彭德怀此去,要跟苏联高层接触,需要一个好翻译。他们想到了毛岸英。他俄语好,人又可靠,高级机密不会泄露。于是毛岸英临时顶替另一人选,第二天上阵。毛泽东知道这些情况。”  他又补充,“领袖人物,这个心胸还是有的。”  朝鲜战争分五次战役,其间彭德怀与毛泽东不是没有摩擦。  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将美军打到三八线,就下一次战役时间与是否过三八线问题,他曾给毛泽东发电报:  “如能歼灭南朝鲜1、6两师,美24师,骑1师或给予歼灭性打击时,我即将越三八线相机取得汉城。如上述敌人不能给予歼灭性打击时,即使能越过三八线或取得汉城亦不宜做。因过远南进,将敌驱至大邱、大田一带,会增加以后作战困难,故拟在三八线以北数十里停止,让敌占三八线,以便明年再战时歼灭敌主力。”  两次战役后,志愿军伤亡惨重。同时,当地已入冬,战士们没有冬装,出现严重冻伤,这些都让彭德怀很焦虑。在电报里,他没直说不好继续作战,但透露“此役结束后,需补新兵。……目前,粮、弹、鞋、油、盐均不能按时接济,主要原因是无飞机掩护,铁道运输全无保证,随修随炸”等。  对他的军队休整过冬方案,毛泽东密电指示,过了三八线再休整。于是他又回电,“大意是说,打过三八线,估计问题不大。你让我过,我就执行你的命令,但将来能否守住,我没有保障。”  “这话里面就蕴藏一点不驯服。”沈志华说。  战局发展果然应验了彭德怀的判断。“第三次战役虽突破三八线并攻占汉城,但联合国军是主动撤退的,中朝联军除占了些地盘,没对敌人作战部队造成什么创伤。鉴于此时志愿军在战场上已成强弩之末,他于日命令部队停止进攻,全军休整。此举引起朝鲜方面强烈不满和反对。”  沈志华披露,同盟背后,彭德怀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分歧严重,“就是否南进追击,争吵更加厉害”。  会议记录显示,日下午5时,彭德怀与金日成、时任朝鲜外务相朴宪永在君子里司令部会谈,彭对二人发怒:“你们过去说美国不会出兵,从不设想如果美国出兵怎么办,你们认为美国一定会退出朝鲜,但不考虑一下如果美军不退出朝鲜怎么办?你们希望速胜,而又不作具体准备,其结果只延长战争,你们把战争胜利寄托于侥幸,就可能把战争引向失败!志愿军休整补充需两个月,没有相当准备前,1个师也不能南进。如果认为我彭德怀的中朝联军总司令不称职,可以撤职,以至杀头!”  在场所有人听后,陷入沉默。  “他的脾气比较暴躁,生性倔强。”沈志华说,彭德怀在庐山会议“出事”后,金日成曾致电外交部,“表明他非常赞同对彭的处理,并要求亲见毛泽东,有很多事要对其说。其实抗美援朝中,他很清楚,很多事并不由彭德怀决定。”  谈到这位中共高级将领后来命运的转折,沈志华一语中的:“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相关搜索:...毛泽东为何对彭德怀成见颇深
来源:文史参考
核心提示:这些矛盾和成见,两人一直没有机会当面交心,来缓解和消除。到了1959年的庐山会议,终于发展为政治斗争。本文摘自:《文史参考》2011年第16期,作者:刘统,原题:《庐山会议前后的毛泽东与彭德怀》  1956年11月,彭到某部视察,看到墙上《军人誓词》第1条是“我们要在毛主席领导下……”,他说:“这个写法有毛病,现在的军队是国家的,不能只说在哪一个人领导之下。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毛主席死了谁领导?今后要修改。”  1959年的庐山会议,毛泽东错误地发起了对彭德怀的批判,造成了一个历史悲剧。彭德怀平反后,所有关于彭的传记,都把彭塑造为一个刚直不阿的形象,似乎历史已成定论。毛泽东和彭德怀作为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为何最终分手,其中的原因却少有论述。1998年,原彭总身边的工作人员、军事科学院前院长郑文翰中将以及王焰、王亚志、王承光同志终于打破沉默,出版了《秘书日记里的彭老总》一书,使我们了解到当年党内斗争的错综复杂,也使读者了解了庐山会议前后毛彭斗争的历史真相。  上海会议上,冲突公开化  在长达几十年的革命战争中,彭德怀一直是毛泽东最为倚重的战将。新中国成立之初,彭德怀临危受命,指挥抗美援朝作战,打败了现代化的联合国军,立下了赫赫战功。回国之后,他又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此时,他与毛泽东的关系却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俗话说“功高震主”,毛泽东最重视军队,但彭德怀在一些重大决策上,对毛请示不够或不及时,使毛感到彭权重位高,越来越难以驾驭。毛后来批彭“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指的就是这一段时期。日,毛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讲话,提出“要准备对付党的分裂”,就是针对彭说的。25日,中共中央八届五中全会上,毛泽东提议养病几年的林彪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位居彭之上。彭处于一个尴尬地位,他向中央提出不再担任国防部长的请求。6月9日,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召开常委会,当年1月在南宁会议上因“反冒进”受到毛严厉批评的周恩来提出辞去总理职务,彭提出辞去国防部长职务。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后,决定“他们应当继续担任现在的工作,没有必要加以改变”。情况不同的是,周是被迫提出的,彭是主动提出的。这使毛感到彭是在以辞职对他表示不满。1959年3月上海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当彭再次向毛提出不再担任下一届国防部长时,毛严厉地说:“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还不够吗?”彭“噤然无语”。  此后,毛与彭的关系骤然紧张,冲突也公开化。就在上海会议上,毛在批评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工作时,突然话题一转,对在场的彭说:“彭德怀同志,你是恨死我了的,因为我批评过你。批评你是为你好,我没有偏心。”还说:“你彭德怀是一贯反对我的。我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年纪大了,要办后事,也是为了挽救你。”  这种警告在党内高级干部中,是极为少见的。说明毛对彭的成见已经非常严重,彭应该感觉到政治上的危险。但彭却是莫名其妙,还问别人主席为什么敲打他。知情人其实看得很清楚。当时任总参谋长的黄克诚大将回忆:“早有一次,主席对彭开玩笑似地说:‘老总,咱们定个协议,我死以后,你别造反,行不行?’可见主席对彭顾忌之深。而彭并未因此稍增警惕,依然我行我素,想说就说。”事实也是如此。  彭在几次公众场合,说了针对毛的话。秘书们记载:1956年11月,彭到某部视察,看到墙上《军人誓词》第1条是“我们要在毛主席领导下……”,他说:“这个写法有毛病,现在的军队是国家的,不能只说在哪一个人领导之下。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毛主席死了谁领导?今后要修改。”日他在后勤学院学员毕业大会上讲话说:“躯壳都是要死的,人家说万岁,那是捧的,是个假话。没有哪个人真正活一万岁。”这些话都是大实话,但在那个个人崇拜的年代,这些话都是很“犯忌”的。  这些矛盾和成见,两人一直没有机会当面交心,来缓解和消除。到了1959年的庐山会议,终于发展为政治斗争。当然,大前提是毛错批了彭。但从秘书的记载看,这个事件绝非偶然,更不是毛的一时冲动,其中有多种因素的促成。  毛泽东给彭德怀一闷棍  毛泽东召集庐山会议,初衷是要纠正“大跃进”运动中“左”的做法,使国民经济不致失控。1958年“大跃进”运动兴起后,毛就察觉了许多违反科学的做法。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后,毛在11月召开郑州会议,提出纠左。然后,毛又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听取地方干部汇报,批评“大跃进”中产生的浮夸风、瞎指挥等问题,并研究人民公社的分配制度、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等问题。为了把问题搞透,他召集地方领导和中央负责经济的干部上庐山,开个“神仙会”,“压缩空气”。毛亲自定了18个问题,让大家讨论。这说明,毛不是固执己见,要把国民经济搞垮的,而是看到了问题,准备认真解决问题的。  但是毛有个大前提。“大跃进”是他发动的,全国人民干劲正高,要充分肯定大跃进的成绩,在此基础上纠正偏向。用毛的话说,是“成绩很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这也是他给庐山会议定下的基调。  既然是摆问题的会议,与会者难免要反映地方上的一些真实情况。当时已经出现了饥荒的前兆,情况相当严重。彭回到家乡视察,“大跃进”造成的严重后果令他极为焦虑。他上山就直言“大跃进”的问题很严重,斥责地方干部向中央报假情况。为了引起毛的重视,他在7月14日给毛写了一封长信,反映了他对“大跃进”的意见。  这封信今天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反映的都是真实情况。只是信中用了“有失有得”和“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说法。毛当时没有表态,只是给信起了个名字:《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书》,印发与会人员。彭看后只说了一句:“怎么给加了这么个名字?”也没往深处想。  其实,这是毛即将发起政治斗争的信号。历史上曾有一个案例: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了解决红军的生存问题,1936年2月,中央下令红军发起东征,过黄河去山西,名义上说是开辟抗日根据地。当时彭等许多将领不理解,认为红军走了那么多路,再长征怕队伍出问题。彭要毛切实保证部队能回来,毛不高兴地说:“你去绝对保证,我是保证不了的。”洋顾问李德当时给中央写了一封长信,说东征是危险的。毛在李德的信上批了《李德同志的意见书》,让中央留在陕北的负责人猛批李德。彭作为当事人,应该清楚这个过程。但在庐山他却没有察觉到危险,究竟是他政治嗅觉不灵,还是其他原因?至今搞不清楚。  还有,那封信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关键是谁写的。如果是旁人写的,或许毛不会看得多么严重。但彭就不同了,作为军队方面的负责人,却对经济问题发表了这么多意见。毛的阶级斗争意识如此敏感,自然会想到一些严重的问题。彭的信下发后,许多干部表示赞同,一些意见反馈到毛那里,引起他的高度关注。  有位中央负责同志反映:彭信中批评“大跃进”的话,和苏联赫鲁晓夫批评我们的话差不多。彭总刚去苏联访问,是不是取了什么经回来?这纯属猜测。1959年6月,彭率领军事代表团到东欧和苏联访问,在阿尔巴尼亚正好与出访的赫鲁晓夫会面。期间有三次外交礼仪性的会见,其实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也没谈。但毛却认为彭是去苏联“闻味”,“取经”,怀疑彭是“里通外国”。这个罪名,一直到1962年中央七千人大会上,还在全党宣布不能平反。  另一位中央负责同志反映:彭在小组会上说:“如果不是中国工人、农民好,可能要请红军来。”彭作为军队的主要负责人说这个话,严重刺激了毛泽东。毛历来最重视军队,所以毛后来批彭的时候讲:“解放军不跟我走,我就找红军去。”  还有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汇报:“彭在山上拉队伍,人都快被他拉过去了。”这就引起毛的警惕,认为彭是在向他的领导权和权威提出挑战。后来毛批彭的时候说:“写这封信的目的就在于争取群众,组织队伍。”这样,彭的罪名就升级为“篡党夺权”了。  出于这些考虑,毛认为彭不是简单的提意见了。但毛不打无把握之仗,他还要最后试探一下。于是,他派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去找彭“闲聊”。曾希圣在长征期间是军委2局局长,负责情报和机要工作,是毛最信任的部下。曾向彭提了三个问题:1。为什么写这封信?是否有些不服气?彭说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2。是否出国访问受了影响?彭说,在国外没谈总路线、“大跃进”的事情。3。对林彪当中央副主席是否有不满?彭说:从未想过这种事。曾希圣失望地说:“这样我们就没法子谈了。”彭也不客气地说:“那就不谈了吧。”  曾希圣提的三个问题,绝不是他个人的行为,而是受毛之命来对彭做最后的争取。但是彭丝毫不给面子,对三个问题一概否认,就使毛认为彭是一意孤行了。因此,毛定了决心,在7月23日大会上对彭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庐山会议形势急转直下,由纠“左”变成了反右倾,并将彭德怀、张闻天、黄克诚、周小舟等人打成“反党集团”。但是,彭在庐山会议上并未屈服。毛泽东此后连续召集政治局常委会,对彭进行批判。话题早已超出那封信的内容,而是清算历史老账,表明彭在历史上是一贯反对毛的。彭有口难辩,窝了一肚子火,在笔记中写道:“7月23日,毛主席给我一闷棒。这棒叫做‘打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而且将历史上所有旧账一齐搬出来,再打四十大板,加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四十大板,一共八十大板,打得遍体痕伤,两股无肉,然后立案画押不准翻案,不准辩驳,但免推出午门斩首,保留党籍。抓住你这个自高自大的王八旦,整整你吧!以观后效。”  军委扩大会议专门批判彭德怀  庐山会议由讨论经济工作的工作会议转为八届八中全会,专门解决彭德怀等人的“反党集团”问题。虽然作出了决议,但彭本人并未认罪。于是中央决定在北京召开军委扩大会议,到会的军队师以上干部1061人,列席干部508人。主要对彭德怀和黄克诚进行批判。  这次军委扩大会议,始终是秘密进行的。至今很难看到有关的材料。从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录中描述的场面,会议过程中,只有北京军区参谋长钟伟少将主持正义,在会场上公开为彭总澄清事实,当场被拉出会场,打成“反革命”。其余众多高级将领,众口一词地猛批彭德怀。彭既然是坚持真理的人,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从大家的发言来看,大多数都是抓住了彭的工作作风粗暴这个缺点。  在军队干部中,彭的严厉和喜欢骂人是众所周知的。秘书们在陪同他到基层视察过程中,多次目睹彭怒斥下边的干部。1957年8月在山西某地视察弹药库区建设时,看到库区过于暴露,库间距离过密,树木很少时,大发脾气,要追究库区建设的领导者、设计者和审批者的责任。他越看火气越大,秘书和陪同的领导都很紧张,谁也说不清这件事的原委。1958年9月到东北白城子靶场视察,看到苏联专家设计的钢筋水泥横梁和立柱,又怒气冲冲,大发脾气,指责这是典型的浪费工程,说我们的干部不动脑筋,听任苏联专家摆布。其实这样设计是为了防止弹片弹射的,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在场干部一个个吓的不敢吭声。就是高级将领,也免不了挨训。一次接见志愿军代表团,按规定应穿元帅服。彭觉得穿便衣显得随和,军委办公厅主任肖向荣中将劝他穿军装,被大骂一顿,彭甚至表示不去接见了。肖立正静听,不予表态。彭骂过之后又觉得自己不对,最后还是着军装去接见。这样的例子并非偶然,而是经常。所以彭与同事和下级的关系都很紧张。  林彪在批判彭的讲话中说:“这个人非常英雄主义,非常骄傲,非常傲慢,瞧不起人,非常目空一切,对人没有平等态度。不但对他的下级像儿子一样随便骂,就是对上级,也很不尊重,可以说是傲上慢下。他野心很大,想大干一番,立大功,成大名,握大权,居大位,声名显赫,死后流芳百世。他非常嚣张,头昂得很高,想当英雄,总想做一个大英雄。毛主席才是真正的大英雄,他觉得他也是个大英雄。自古两雄不能并立,因此就要反毛主席,这是事情的规律。”这些话抓住了彭的致命弱点,也说出了毛内心想说的话。  所以,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将帅们群起而攻之,彭显得非常孤立。  不忍部下受牵连,彭德怀不服气地作检讨  眼看着邓华等老部下受他牵连,陆续被打成“军事俱乐部”成员,彭于心不忍,日,他终于给毛写了一封信,作了检讨。信中说:“八届八中全会和军委扩大会议,对我的错误进行了彻底的揭发批判,也给了我改正错误的最后机会。”“请中央考虑,在军委扩大会议以后,允许我学习或离开北京到人民公社去,一边学习一边参加部分劳动。”信送到毛的住处,毛立即给彭打来电话,说已收到他的来信,欢迎彭的态度,年纪大了,不宜参加体力劳动,有时间到工厂、农村调查研究,是很好的。毛兴奋地一口气讲下去,彭始终没有插话的机会。放下电话后,彭沉默半晌,慢慢地说:“不该给他写这封信。”  彭的心里没有服气,毛又如何呢?9月9日毛在彭的信上批示:“我热烈地欢迎彭德怀同志的这封信,认为他的立场和观点是正确的,态度是诚恳的。倘从此彻底转变,不再有大的动摇(小的动摇是必不可免的),那就是‘立地成佛’,立地变成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建议,全党同志都对彭德怀同志此信所表示的态度,予以欢迎。一面严肃地批判他的错误,一面对他的每一个进步都表示欢迎,用这两种态度去帮助一位同我们有三十一年历史的老同志。”这个批示发到了全党。  但是两天之后,毛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上来就说:“同志们,我说居心不良的人,要走到他的反面。彭从来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只是一个同路人。”毛严厉批判彭“搞阴谋分裂活动,违反党的纪律,破坏无产阶级专政”。“切不可以背着祖国,里通外国。自古以来,里通外国的人从来没有好结果。”直到“文革”中,毛还说:“机会主义的头子,要改也难。彭德怀改了没有?没有改。”彭最终被迫害致死,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惨痛的一页。  今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对庐山会议和“反右倾”运动作出了实事求是的总结:“‘反右倾’斗争严重破坏了党内民主生活,使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的不良倾向在党内进一步发展。一大批敢于实事求是地向党反映实际情况、提出批评意见的同志受到打击。给一些说假话、见风使舵的人以可乘之机。这就助长了不敢坚持原则,不敢讲出真话,明哲保身,但求远祸的不良风气,一言堂、家长制等现象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得以滋长和蔓延,在很大程度上堵塞了党内的言路。”“它使得党难于防范,抵制或者及时纠正后来发生的失误。”
相关搜索:...彭德怀为何不愿接受朝鲜授予的“一级国旗勋章”?
胸前佩戴一级国旗勋章的彭德怀
  1951年10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一周年,特于23日“决定以一级国旗勋章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因为他在朝鲜人民反抗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战争中,以卓越的指挥艺术,指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予美国侵略者以歼灭性的打击,给了朝鲜人民军以莫大的帮助”。但是,当彭德怀的军事秘书杨凤安高兴地将这一决定报告给他时,他却当即表示拒绝:“我有什么功劳值得授勋的,我不过在后方作了些具体工作,这个勋章应该授给那些战斗英雄,我哪能比得上他们的功劳大?”面对此情,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邓华、副司令员洪学智、参谋长解方态度十分明确:这是朝鲜政府的正式决定,彭司令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当之无愧的,请彭司令还是慎重地接受为好。但是,彭德怀还是向中央军委提出不愿接受勋章的意见,中央军委复电命他尊重朝鲜政府的决定。
  日晚,朝鲜政府代表团在志愿军司令部驻地大矿洞内,举行了隆重的授勋大会,金奉委员长代表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和政府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勋章――一级国旗勋章佩戴在彭德怀的胸前。当时,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7月31日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在平壤再次举行授勋典礼,金奉委员长再次将一枚朝鲜最高勋章―一级国旗勋章佩戴在彭德怀的胸前,并宣布授予彭德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的称号。这枚镌刻着辉煌功绩的勋章随彭德怀归国,后来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展出。(本文摘自《解读抗美援朝战争》 姜廷玉 主编 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相关新闻v&& 15:48:54v&& 13:39:54v&& 16:17:40v&& 15:52:22v&& 12:54:36
•&?•&?•&
NEWS 猜猜看
新闻辩论会彭德怀离开中南海时元帅服勋章奖章为何全上交
作者:《快乐老人报》编辑部
核心提示:1959年秋,彭德怀离开中南海时,就把自己的元帅服和勋章、奖章全部上交中央,说:&凡是当老百姓用不着的东西,我都不要。&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日第16版,作者:《快乐老人报》编辑部,原题:《看守讲述关押期间真实生活》
1969年初春的北京西郊,位于海军司令部和空军司令部中间的那座俄式别墅小院&&什仿院,更显阴森、孤寂。刚从江苏入伍来到首都警卫部队某连执行监护任务的茅飞,第一次在一号哨位上值勤,就和他监护的对象打了个照面&&他就是彭德怀!
动一动都要先喊&报告&
长期过着被严密监视生活的彭德怀,已经习惯了那机械般的程序:清晨6点起床,一天中每件事都先喊&报告&,取得值勤哨兵同意后方可进行。
洗漱、叠被完毕,他照例报告:&我要解个大便。&但有时一等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那天他连续报告四五次,哨兵回答依然是&等一等&。他实在受不住了,咆哮起来:&你不会下个命令,叫我不解大便吧!&他哪里知道,什仿院的后院只有一个坐式抽水马桶,11位被监护人员都是起床后才能大小便,轮流着上厕所,不等一等又有什么办法?
当时,每天发给他们一份《人民日报》。他每天看完报纸后,就反复阅读《选集》,还记了不少的笔记。看书累了,彭德怀喜欢在屋内活动一下身子。这时,他就要报告:&我要活动活动。&哨兵也会随口应道:&可以,你活动活动吧。&彭德怀立起,在十几平方米的室内踱来踱去。按规定,彭德怀和其他监护对象上午和下午各放一次风,每次时间一般在15分钟左右。放风时,他由带班员或哨兵领到屋后的一块空地,哨兵拣起石块或树枝在地上给他画一个大约一间屋子大小的圈子:&就在这圈内活动吧。&他就只能在圈内走动走动,不能迈出圈外半步。
每隔一段就被提审一次
中央专案小组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提审彭德怀一次。通常是上午早饭后,一辆红旗轿车驶到一号门前,将他和负责监护的哨兵一起带走。一次,正好茅飞值勤。轿车驶到五棵松后,一直向北,开到四季青公社的一个农村小院的院门前。茅飞想跟着进审讯室,被一名专案人员挡住。每次审讯,彭德怀总要和专案组的人发生争吵,往往气得面红耳赤。
把破了的圆领汗衫补了又补
到了盛夏,彭德怀的监护房里闷热得就像蒸笼。自从被打倒受监禁后,他身上就患了皮肤病,夏天更严重。每次洗澡后,他都要浑身涂上药膏。茅飞进来帮他涂,还常劝他给中央写个报告,请求住院治疗。彭德怀总是说:&不麻烦组织了,我身体还能挺,实在熬不下去时再说吧。比起死难的烈士们,我还是幸运儿呢!&
夏天的衣服不够穿,他就把那件破了的圆领汗衫补了又补。而负责监护他的哨兵们最不愿他缝补衣服,每次缝补衣服时,按要求哨兵必须紧靠着他,预防他自杀。茅飞知道,彭德怀一生无子女,只有一个侄女彭梅魁在北京。他只是在没有衣服换洗的情况下,才叫监护他的哨兵朱双虎到他侄女那儿取来他的旧军装。他的全部家当就是墙角那只小皮箱,里面仅仅装着两套旧军装,最好的一套还是他当国防部长时穿的马裤呢将军服。1959年秋,彭德怀离开中南海时,就把自己的元帅服和勋章、奖章全部上交中央,说:&凡是当老百姓用不着的东西,我都不要。&
恶劣的生活条件和沉重的政治压力,使彭德怀经常生病。有一次,他高烧40度。最后报请批准后,彭德怀被送进301医院治疗。经过3天抢救,他才清醒过来。
要活下去,要见毛泽东
有一天,彭德怀抽机会对茅飞说:&你关心我,这个情我领了。但是我劝你还是和我划清界限,不然你会受连累的。我的侄女经常表示想来看望我,我没有答应。我怎么能连累你们呢?我不怕死,死对我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了。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事没有搞清楚,我要活下去,我要见毛主席!&
每次被提审时,他都向中央专案小组的人要求重新工作,要求见毛主席和周总理。冬天,每星期允许彭德怀洗一两次澡。一次,茅飞带他去洗澡时,彭德怀说:&既然&九大&开过了,文化大革命也要结束了,还关我干什么?放我出去还能给国家作点贡献嘛。&他哪里知道,在黄永胜的指使下,&彭德怀专案组&写了一份《关于反党头目,里通外国分子彭德怀罪行的审查综合报告》,建议&撤销彭德怀党内外一切职务,永远开除党籍,判处无期徒刑,终身剥夺公民权利&。
日,彭德怀与世长辞。已经复员回到家乡的茅飞,是从连队战友的口中得到彭德怀逝世噩耗的。最后关于自己的&案子&,彭德怀只讲了这样一句:&已经审查我8年了,现在还没有结论。&
[责任编辑:高飏]
相关新闻: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许世友为啥打彭德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