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笼子里养两只狗能关一只笼子吗牛头伯劳可以吗?会打架吗?不会养的,不懂的勿扰,谢谢啦!

查看: 1437|回复: 60
UID58370总积分252392积分99647 分鸟币39871 帖子主题精华51分享好友记录相册日志听众数收听数注册时间在线时间2161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55来自成都市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
在线时间2161 小时
09:41 上传
09:49 上传
09:40 上传
09:40 上传
09:40 上传
09:40 上传
谢谢各位老师观赏!
本帖最后由 张三疯 于
09:51 编辑
<p id="rate_9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赞!&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94"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鸟币 + 22
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61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鸟币 + 22
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32"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鸟币 + 22
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82"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鸟币 + 22
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20"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顶!&鸟币 + 22
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367"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非常精彩,向您学习!&鸟币 + 22
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63"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83"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鸟币 + 22
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0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赞!&鸟币 + 22
" class="mtn mbn">
<p id="rate_8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鸟币 + 22
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9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鸟币 + 22
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3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赞!&鸟币 + 22
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27"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鸟币 + 17
" class="mtn mbn">
<p id="rate_276"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鸟币 + 22
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564"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顶!&鸟币 + 22
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73"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棒!&鸟币 + 22
积分 + 18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1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赞!&鸟币 + 22
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8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鸟币 + 12
" class="mtn mbn">
<p id="rate_5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积分 + 18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4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33"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棒!&鸟币 + 22
" class="mtn mbn">
<p id="rate_8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赞!&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14"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赞!&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60"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77"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鸟币 + 22
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7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非常精彩,向您学习!&鸟币 + 22
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8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棒!&鸟币 + 22
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36"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80"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10"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鸟币 + 22
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9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赞!&鸟币 + 22
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93"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积分 + 8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22"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棒!&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非常精彩,向您学习!&鸟币 + 22
积分 + 30 分
" class="mtn mbn">
<p id="rate_23"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鸟币 + 22
" class="mtn mbn">
UID36778总积分2284024积分1208237 分鸟币45997 帖子主题精华1314分享好友记录相册日志听众数收听数注册时间在线时间5646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55来自广州
内蒙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
版主 资深顾问 签约摄影师
在线时间5646 小时
hushiaimin& & 流花湖主
UID67982总积分614544积分260030 分鸟币83795 帖子主题精华265分享好友记录相册日志听众数收听数注册时间在线时间2165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55来自成都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
红钻会员, 积分 6145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5456 积分
在线时间2165 小时
就在眼前晃,哈哈!简直找死!精彩瞬间!ciaoshou.gif
UID57112总积分622686积分269294 分鸟币103631 帖子主题精华600分享好友记录相册日志听众数收听数注册时间在线时间1059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55来自成都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
红钻会员, 积分 6226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7314 积分
在线时间1059 小时
片片通透,场景难得,精彩漂亮!ciaoshou.gif
UID82960总积分663932积分262656 分鸟币95499 帖子主题精华391分享好友记录相册日志听众数收听数注册时间在线时间2178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55来自贵阳市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
红钻会员, 积分 6639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6068 积分
在线时间2178 小时
精美拍摄,漂亮精彩!欣赏学习!
UID57113总积分2107937积分1005189 分鸟币266143 帖子主题精华3071分享好友记录相册日志听众数收听数注册时间在线时间7469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55来自四川成都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
资深顾问 签约摄影师
在线时间7469 小时
过程精彩,构图精美,色彩浓郁,欣赏学习!
UID44183总积分2719939积分1148474 分鸟币263702 帖子主题精华1780分享好友记录相册日志听众数收听数注册时间在线时间3165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55来自山东省济南市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
资深顾问 摄影师
在线时间3165 小时
非常精彩漂亮问好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UID121989总积分352858积分133392 分鸟币49739 帖子主题精华83分享好友记录相册日志听众数收听数注册时间在线时间294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55来自贵州省贵阳市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
蓝钻会员, 积分 3528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7142 积分
在线时间294 小时
漂亮,拍得精彩
UID48264总积分704979积分296726 分鸟币105611 帖子主题精华413分享好友记录相册日志听众数收听数注册时间在线时间11402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55来自抚顺
成都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
资深摄影师 资深顾问
在线时间11402 小时
这个都抓的到哇,精彩瞬间精准定格,拍的漂亮。
端起架子照相,放下架子做人。
UID104695总积分281214积分124550 分鸟币17496 帖子主题精华134分享好友记录相册日志听众数收听数注册时间在线时间747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55来自QQ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
在线时间747 小时
ciaoshou.gifciaoshou.gifciaoshou.gif
至尊VIP勋章
凡晋升为鸟网VVIP会员者
在线时间勋章
总在线时间排在鸟网前100名者
最佳人气勋章
帅哥美女排名各前50名
功勋会员勋章
鸟网总积分超过200万者
十佳版主勋章
获得鸟网年度“十佳版主”称号
爱鸟模范勋章
凡获得“全国十佳爱鸟模范”荣誉者
最佳图片勋章
获得首页精华图片200幅者
凡晋升为鸟网VIP4-6会员者
鸟网线路勋章1枚
参加鸟网线路一次一枚
建议使用IE8或以上版本
分辨率或更高分辨率浏览本站
版权所有 &
Powered by你见过这些,但是你就叫的对吗?历尽千辛,终于凑齐,求赞
您当前位置:
青苔鼠学名:Acantopsis choirornchos,别名马头鳅,吻前端略尖。眼上位,腹视不可见,明显位于头的后半部。口下位,上唇边缘有发达而稀疏的突起,侧端连于口角须的基部。唇后沟根深。须3对,吻须2对,口角须1对。背鳍外缘微凸;胸鳍左右基部紧*在一起;腹鳍短小,左右基部紧靠;臀鳍短;尾鳍深凹。体被细鳞,头部无鳞。侧线走向平直,沿侧线有十余个小黑斑,背部正中隐约可见横跨的数个棕色大斑。吻端至眼前缘有两黑色纵条纹,各鳍浅棕色,无斑。体长可达180毫米。青苔鼠,栖息生长在水温23~27℃的中国西双版纳、泰国等地食性。生活于江边砂底浅滩流水回缓之处,依靠斜向下方的吸盘状口部,吸贴于水草岩石等物而徐徐移动,同时酝食青苔或剩余的食物以清除水族箱的废物。最适水温23~28度。杂食,饲养容易,适合干净水质。水草玩家要注意,刚刚栽植的水草,或者是泥沙不够厚最好别选择青苔鼠,因为他会跟同类争地盘,他会把水草翻掉。青苔鼠很怕缺氧,它们缺氧后不是浮上来,而是在水里闷死。由于成年后性情粗暴,有时会吃小鱼或攻击大鱼,需要注意。
巧克力娃娃天蓝色的眼睛配上短短的身材和圆滚滚的肚子,活象一个太空人,身体颜色会随着情绪、光线变化而变化,一会深黄、一会淡黄,背上几块墨黑的斑纹随着体色变化形成一个鲜明的色彩组合,非常漂亮、可爱。最大体长约3cm。肉食性,通常冷冻的或新鲜的血虫,蚯蚓小虾贝壳类螃蟹鱿鱼蜗牛等都是他们喜欢吃的大餐,切记不可一次喂的太多,否则便秘容易死亡。它们在喜欢缓慢和安静的环境,白天它们通常会躲起来,早上和傍晚出来游玩,特别活跃,而且可以饲养在纯淡水中,不像潜水艇鱼需要高浓度盐水。
钳鱼,是北美洲主要的鲶鱼品种。它的官方产地为美国的密苏里州、爱荷华州、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和田纳西州,它的俗称是“钳猫”。在美国,每年有800万人捕捉它,是最爱被人捕捉的对象之一,且它在水产业里的名气是最大的。它又叫斑点叉尾鮰,具有肉厚无刺,皮滑肉嫩,肥美味浓的特点。钳鱼的营养价值极高,具有大鲜、大补的特点,通常用来做成煲仔菜,尤适合用榨菜来焖制,以吊出其鲜味,吃时钳鱼鲜美嫩滑,别有一番滋味。斑点叉尾鮰亦称沟鲶,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斑点叉尾鮰天然分布区域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份地区,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产地是水质无污染、沙质或石砾底质、流速较快的大中河流。也能进入咸淡水水域生活。现为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斑点叉尾鮰是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与云斑鮰同时引进的一种鮰科鱼类,经过几年的研究及推广养殖,证实该种鱼适合我国大部份地区养殖。多生长于水质无污染的沙质或石砾底或流速较快的大中河流;也能进入咸淡水水域生活。
七星刀鱼七星刀鱼又名弓背鱼、七星飞刀鱼、东洋刀鱼、花刀鱼。体长80~90厘米。前半身宽厚,尾部尖小,背微弓形隆起。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 七星刀鱼性情温和,喜欢吃活的小鱼小虾。七星刀鱼体长可达1米,水族箱中饲养的较短小。该鱼体型背部较高,从腹部、臀部至尾部则逐渐变窄向后延长,至尾鳍尖,其形似刀。背鳍短小透明,臀鳍起自腹部向尾部延伸,与尾鳍相连,形成一等宽度长薄边,犹似刀刃。体深灰色,体两侧有椭圆形黑斑,七星刀鱼由此得名。体长80~90厘米。前半身宽厚,尾部尖小,背微弓形隆起。体灰黑色,体侧由头到尾部有3~10个镶紫边的黑色斑点,数目不定,因鱼而有所增减。幼鱼期体表并无黑色斑点,只有10~15条淡淡的斜纹,成鱼后才变成黑色斑点。
七星刀鱼是夜行鱼,一般喜欢在晚上吃喂,所以喂食时要多注意。喜欢暗的地方,你最好在缸里放一个让它藏身的地方,这样能使它更容易适应环境。
  性情温和,夜行性,可与个体相仿的品种鱼混养。喜食活小鱼、虾等。
  性情:刀鱼属于夜型性鱼类,喜欢在幽暗的光线下游动、摄食
  注意事项:刀鱼口中有细小的牙齿,容易吞食小鱼,不要和小型鱼混养
  七星刀寿命:8-15年
皮皮虾,学名叫“虾蛄”,英文名为Mantis Shrimp,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掠虾亚纲,口足目,其中除全为化石种类的古虾蛄科外,现生种分4个总科:深虾蛄总科、指虾蛄总科、虾蛄总科和琴虾蛄总科。全为海生。掠虾类起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现存500余种,绝大多数种类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见于温带。中国沿海均有,最常见的品种是虾蛄科,口虾蛄属的口虾蛄,在中国各海域中均有分布。南海种类最多,已发现80余种。中国不同地域的老百姓对于虾蛄的叫法不一,如:虾爬子、爬虾、虾虎、虾婆、虾公、攋尿虾、撒尿虾、拉尿虾、虾狗弹、弹虾、富贵虾、琵琶虾、花不来虫、皮皮虾,等。口虾蛄身体窄长筒状,略平扁,头胸甲仅覆盖头部和胸部的前四节,后四胸节外露并能活动。腹部七节,分界亦明显,而较头胸两部大而宽,头部前端有大形的具柄的复眼一对,触角两对。第一对内肢顶端分为三个鞭状肢,第二对外肢为鳞片状。胸部有五对附肢,其末端为锐钩状,以捕挟食物。胸部六节,前五节的附属肢具鳃,第六对腹肢发达,与尾节组成尾扇。口位于腹面两个大颚之间。肛门开口于尾节腹面。虾蛄雌雄异体,雄者胸部末节生有交接器。
  虾蛄多穴居,常在浅海沙底或泥沙底掘穴,穴多为U字形。口足类为肉食性,多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此类动物体能以尾肢摩擦尾节腹面或以掠肢打击而发声。
  虾蛄性情凶猛,视力十分锐利。由于善于游泳,因此其猎物大部分为底栖性不善于游泳的生物,包括各种贝类、螃蟹、海胆等。它们能够轻易破坏猎物的外层硬壳,享用内里的肉。
  虾蛄科、琴虾蛄科等体形较大种类的肉和卵巢可食,味道鲜美,口虾蛄成熟的卵巢的鲜美程度远远超过中国对虾。体形较小的个体常为黄鱼、章鱼的铒料。数量最多的是口虾蛄,中国以黄渤海区产量最大。一般来讲,母虾的个头没有公的那么大;公的皮皮虾在颈部最下端大爪下有一对小爪,母的则没有,可用通俗语“公的长胡子”来区分;通常,母的皮皮虾的脖子部位有一个白色的“王”字。
鳑鲏鱼 即 鳑鲏 。 鲤形目鲤科鱊亚科的通称。为小型淡水鱼类,成体可达6cm左右;体呈卵圆形或菱形;头短,口小;须1对或无;臀鳍始于背鳍基下方,背、臀鳍颇长,有或无硬刺;腹鳍腹位;尾鳍叉状;侧线鳞完全或不完全。
  以水藻、浮游生物、碎屑等为食,消化管较细,其长为体长的1.0-10.0倍,随种类、个体大小有变动。雄体较雌体小而低,吻部具珠星,背、臀、胸鳍的鳍条延长。生殖期婚姻色鲜艳,体侧有绚丽发亮的纵行彩虹条,其粗细长短既显示性别又有种级特征。雌体具有产卵管,不同种类长短不一。因此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鳑鲏为小型鱼类。最大个体成体可达6cm左右,绝大多数种类为40~50毫米。体极侧扁而高,体色鲜艳,尤其是每当生殖季节,雄鱼艳丽的体色配上珠星,更具吸引力。而雌鱼在生殖季节拖着一条长长的产卵管,在雄鱼的陪伴下更显得别具一格。
  鳑鲏平时生活于静水水体,水草茂盛的环境中,喜群游。杂食性,食物为水草、高等植物的叶片、藻类、沉淀的有机物、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和枝角类等。多数种类性成熟年龄1龄,最长寿命为4-5龄。产卵期在4-6月,5月中旬最盛,分批产卵。
  中华鰟鮍鱼身体极侧扁而高,卵圆形。头小,眼大,口端位,下颌稍短于上颌,无须。鳃耙短小,外侧枚。下咽齿1行,背鳍,超点在体中部。胸鳍末端超过腹鳍起点。腹鳍起点至胸鳍基距离小于至臀鳍起点距离。臀鳍基底长度大于尾柄长度。尾柄中线有一黑色纵带。臀鳍起点正上方后黑色纵纹更为显著。尾部上的纵纹比雄鱼为细。
  中华鰟鮍体色鲜艳,尤其是每当生殖季节,性成熟期的雄鱼体色鲜艳,臀鳍呈红色,有的边缘呈黑色,身体在眼光照耀下呈现出美丽的色彩,所以也是大家喜欢的原生观赏鱼。
  中华鰟鮍鱼分布于海河、黄河、长江、瓯江、闽江、九龙江、晋江、珠江和西江等水系,尤其喜欢生活在淡水湖沼中的浅水处,有水草的地方,聚堆群居,摄食硅藻及其他藻类、碎屑,少量的枝角类和桡足类。到了产卵季节,雄鱼颤抖着展示自己的艳丽以吸引雌鱼。两条鱼会结伴同游,互相追嬉,在水中寻找河蚌的栖息场所。它的繁殖习性十分奇特,必须要有河蚌才可以繁殖。中华鳑鲏鱼和河蚌称得上是至爱亲朋,双方互为其后代的养母。中华鳑鲏鱼1龄性成熟,绝对生殖力203—312粒。繁殖期的中华鰟鮍鱼有领地观念,会互相追逐争夺河蚌,但不会大鱼吃小鱼。一旦发现河蚌,雌鱼腹部垂下长长的产卵管,将卵产入蚌腮或外套膜内,中华鳑鲏鱼的受精卵在蚌壳内无忧无虑地生长发育,直到孵化成幼鱼。
  河蚌在收养中华鳑鲏鱼后代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子女托付给了中华鳑鲏鱼抚养。当中华鳑鲏鱼从河蚌身旁游过时,由于水的振动刺激了蚌,它就把大量的钩介幼虫从出水孔排出来,钩附在鱼体的鳃或鳍上。鱼体由于受到钩介幼虫的刺激,便很快形成一个个被囊,把幼虫包裹起来。于是这个幼虫便开始它的寄生生活,直到能独立谋生为止。
  繁殖期为春季到夏季。卵产于蚌壳中。到了产卵季节,鳑鲏常常雌雄相伴,在水中寻找河蚌的栖息场所。一旦发现河蚌,雌鱼就伸出产卵管,插入河蚌的入水孔中,把卵产在河蚌的外套腔里。鳑鲏鱼的受精卵在蚌壳内无忧无虑地生长发育,直到1个月后孵化成幼鱼。
牛头伯劳为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俗名红头伯劳。分布于俄罗斯、朝鲜、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甘肃、宁夏、四川、陕西、河南、湖北、湖南、贵州、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常见于山地稀疏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林缘地带、迁徙时平原可见以及筑巢于山丁子等有刺棘的树及落叶松、红松的枝杈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中等体型的褐色伯劳。头顶褐色,尾端白色。飞行时初级飞羽基部的白色块斑明显。
  雄鸟:过眼纹黑色,眉纹白,背灰褐。下体偏白而略具黑色横斑,两胁沾棕。
  雌鸟:褐色较重,与雌红尾伯劳的区别为具棕褐色耳羽,夏季色较淡而较少赤褐色。
  虹膜-深褐;嘴-灰色,端黑;脚-铅灰。
  叫声:粗哑似喘息的叫声,似沼泽大苇莺;吱吱的ju ju ju或gi gi gi声及模仿其他鸟的叫声。
  习性:栖息于海拔m的山地阔叶林及针阀混交林的林缘地带,喜次生植被及耕地。冬季向低地移动。以蝗虫、蝼蛄等昆虫为主食。繁殖期5~7月,在树杈上以草茎、细根等编成碗状巢;每窝产卵4~6枚,孵化期14~15天;雏鸟留巢期约13天。
  分布范围:东北亚、中国东部。中国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甘肃,宁夏,四川;陕西,河南,湖北,湖南,贵州,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台湾。国外分布于俄罗斯乌苏里斯克,朝鲜,日本。
  分布状况:甚常见留鸟。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自黑龙江南部至辽宁、河北及山东,冬季南迁至华南、华东及台湾。山区亚种sicarius仅限于甘肃的极南部。迷鸟在台湾。
  牛头伯劳鉴别特征: 额、头顶至上背栗色;背至尾上覆羽灰褐;尾羽黑褐;下体污白,胸、胁染橙色并具显著黑褐色鳞纹。雄鸟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开成翅斑。
  雄性成鸟:额头顶至上背栗色;背、腰、尾上覆羽以及肩羽为灰褐色;眼先、眼周及耳羽黑褐色,内侧飞羽及覆羽的外沿及羽端有淡棕色缘;第4枚以内的各初级飞羽基部为白色,构成鲜明的翅斑;中央尾羽以及相邻数枚尾羽的外沿黑褐色,其余尾羽灰褐,各羽均具淡灰褐色端缘,宽者达3mm;所有尾羽上均有间隔及宽度各约2mm的不明显横斑。颏、喉污白,喉侧、胸、胁、腹侧及覆腿羽棕黄;腹中至尾下覆羽污白;颈侧、胸及胁部有细小而模糊不清的黑褐色鳞纹。
  雌性成鸟:上体羽色似雄鸟但更沾棕褐;白色眼上纹窄而不显著;眼先至耳羽的过眼纹为黑褐色;翅羽似雄但不具白色翅斑。下体颏、喉白色,胸、胁、腹侧及覆腿羽比雄鸟更染黄棕;颈侧、下喉、胸、腹侧有细密的黑褐色鳞纹。 幼鸟:额、头顶至上背棕栗,以后直至尾上覆羽的栗色稍淡;整个上体满布黑褐色横斑;眼先至耳羽的过眼纹黑褐,不具白眉纹;尾羽黑褐具淡棕端;翅覆羽及飞羽黑褐,内侧飞羽具淡棕色缘及一黑色桨端缘。下体污白色,自颏、喉至尾下覆羽有黑褐色鳞纹;在胸、胁部的横纹较粗重,各羽染有灰色及淡棕黄;尾下覆羽沾淡棕黄。虹膜褐色;嘴黑褐,下嘴基部黄褐色;脚黑。
鲇鱼即鲶鱼,又称作胡子鲢、黏鱼、塘虱鱼,生仔鱼。此鱼的显著特征是周身无鳞,身体表面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胡须,上背较黑,腹面白色尾圆而短,不分叉,背鳍小,臀鳍与尾鳍相连。生活在河湖池沼等处,白昼潜伏水底泥中,夜晚出来活动,吃小鱼、贝类、蛙等。
  鲇鱼的最佳食用季节在仲春和仲夏之间。鲇鱼不仅像其他鱼一样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肉质细嫩、美味浓郁、刺少、开胃、易消化,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
  鲇鱼是亚马逊地区最常见的鱼类之一。它经常招待比它小很多的鱼。这是寄生鲇——寄生在鱼鳃里面。在这里,鲇鱼无处躲藏——从它的鳃里冒出一股含有尿素和氨的水流就是它留下的气味。寄生鲇只是绕着圈地游弋,直到它感受到这种气味。鱼游得越来越近,信号也越来越强烈。它无声无息地滑了进去。头部钩刺钩住了鱼,以保证它从鱼鳃里吸血时的安全。
  它们大都栖息在热带淡水中,也有一些栖息在海水中。鲇鱼的头部较宽大,口四周有几根敏感的长触须,有点象猫的胡须,须上有许多味蕾,用来在昏暗的水中觅食。生活在海水中的鲇鱼有一种叫做海鲇。它们身上有着美丽的条纹。它们常常成群地在海底游荡。海鲇的胸鳍上有尖锐的毒刺,蜇人后,人会感到全身疼痛,而且伤口很久才能痊愈。昆士兰鲇鱼是一种社会性的鱼类。它们常常成群地徘徊在珊瑚礁和岩岸边。大多数时间里,他们都隐藏在珊瑚礁中,守株待兔。一旦,猎物从它们的家门口路过,它们就会迅速出击,捉住猎物。昆士兰鲇鱼是一种变性动物。当昆士兰鲇鱼初生的时候,所有的幼鱼都是雄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年后的鲇鱼就逐渐变成雌性了。一群鲇鱼会在同一时间产卵,而水流会使卵逐渐分散均匀。鲇鱼的卵会附在一些浮游生物的身上四处流浪。从卵中孵化出来的幼鱼,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在珊瑚礁的洞穴中自立门户。
  鲇鱼的最佳食用季节在仲春和仲夏之间。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有一种鲇鱼,专门诱捕岸上的老鼠。这种鲇鱼白天休息,夜间四处觅食。当它游近岸边,便将尾巴露出水面,一动不动地靠在岸边,发出阵阵腥味引诱夜间外出觅食的老鼠。狡猾的老鼠见到浮在水面上的鱼尾巴,并不立即咬食,而是先用前爪去拨动几下,此时鲇鱼仍然一动不动,让老鼠误认为是死鱼。老鼠见鲇鱼不动,真的以为是死鱼,便放心大胆地张口咬住鲇鱼尾巴,使劲往岸上拖。这个时候,鲇鱼见老鼠已上了圈套,便使出全身力气,尾巴一摆,将老鼠拖入水中,老鼠虽识水性,可以与鲇鱼在水中较量,但无奈力气不如鲇鱼,在水里也缺少鲇鱼那种长时间潜入水中的优势,一场生死大搏斗的结果是鲇鱼占上风。此时,鲇鱼充分发挥它在水中的优势,用锯齿样的牙齿咬住老鼠往水下拖,老鼠在水下不能换气,挣扎一阵后便活活淹死,成为鲇鱼的美食。
  世界七大洲,除南极洲之外,到处都有鲶鱼。有几种鲶鱼是海鱼。这类鱼大小差异极大,包括世界最大的淡水鱼──欧鲶,长达5米,重330千克,也包括一种很小的寄生鲇鱼,成体小于10毫米,是最小的脊椎动物。这个目包括35个科,但是现在分类表还在变动,大约有2855种,相当1/4的淡水鱼,1/10全部鱼纲的种类。
  鲇形目除了电鲇科以外,其他种类在背鳍及胸鳍都有硬棘,有些含剧毒。
  鲶鱼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的中下层,多栖息在水草丛生、水流缓慢的底层。白天多隐蔽,晚间则十分活跃,习惯于游至浅水处觅食。秋后潜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越冬。为肉食性底栖鱼类,经常伏身于水草丛生的水底,等候小鱼接近时张口吞食,也食虾类和水生昆虫。在很脏的水里生存的更好,长的很快。
棉蝗昆虫名,属直翅目,蝗总科。分布北起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南至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东起滨海,西达四川、云南、西藏。危害棉、竹、甘蔗、樟树、椰子、木麻黄等作物。此外还为害水稻、玉米、高粱、大豆、粟、绿豆、豇豆、红薯、马铃薯、苎麻、蔬菜等。
  雄体长45~51mm,雌60~80mm,雄前翅长12~13mm,雌16~21mm,体黄绿色,后翅基处玫瑰色。头顶中部、前胸背板沿中隆线及前翅臀脉域生黄色纵条纹。后足股节内侧黄色,胫节、跗节红色。头大,较前胸背板长度略短。触角丝状,向后到达后足股节基部,中段一节长为宽的3.3~4倍。前胸背板有粗瘤突,中隆线呈弧形拱起,有3条明显横沟切断中隆线。前胸背板前缘呈角状凸出,后缘直角形凸出。中后胸侧板生粗瘤突。前胸腹板突为长圆锥形,向后极弯曲,顶端几达中胸腹板。前翅发达,长达后足胫节中部,后翅与前翅近等长。后足胫节上侧的上隆线有细齿,但无外端刺。雄腹部末节背板中央纵裂,肛上板三角形,基半中央有纵沟。雌肛上板亦为三角形,中央有横沟。下生殖板后缘中央三角形突出,产卵瓣短粗。
  蝗灾发生规律:河南1年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越冬卵于5月下旬孵化,6月上旬进入盛期,7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9月后成虫开始产卵越冬。
  防护措施:棉蝗发生严重地区,在秋季、春季铲除田埂、地边5cm以上的土及杂草,把卵块暴露在地面晒干或冻死,也可重新加厚地埂,增加盖土厚度,使孵化后的蝗贿不能出土。
  蒙古寒蝉属,蝉科,蝉亚科,寒蝉属。
  体长28-35MM,雌虫具有明显突出与腹末的产卵器。
  广布于全国
煤山雀,共有21个亚种。是一种栖息于针叶林的小型鸣禽。喙短钝,略呈锥状;鼻孔略被羽覆盖;翅短圆;尾适中,方形或稍圆形;腿、脚健壮,爪钝。羽松软,雌雄羽色相似。性活跃,常在枝头跳跃,在树皮上剥啄昆虫,或在树间作短距离飞行。非繁殖期喜集群。在树洞或岩缝中筑巢,每窝产卵5~12枚,由雌鸟孵化约12天,双亲育雏约3周。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非。
  煤山雀体长11厘。头顶、颈侧、喉及上胸黑色。翼上具两道白色翼斑以及颈背部的大块白斑使之有别于褐头山雀及沼泽山雀。背灰色或橄榄灰色,白色的腹部或有或无皮黄色。多数亚种具尖状的黑色冠羽。与大山雀及绿背山雀的区别在胸中部无黑色纵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边缘灰色;脚青灰。
  主要栖息于海拔3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麓地带的次生阔叶林、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也出没于竹林、人工林和针叶林,冬季有时也到山麓脚下和邻近平原地带的小树丛和灌木丛活动和觅食,有时也进到果园、道旁和地边树丛、房前屋后和庭院中的树上。
  性较活泼而大胆,不甚畏人。行动敏捷,常在树枝间穿梭跳跃,或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平时飞行缓慢,飞行距离亦短,但在受惊后飞行也很快。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聚小群,有时也和其他山雀混群。偶尔也飞到空中和下到地上捕捉昆虫。不时发出“zi-zi-zi”声,繁殖期鸣声较为洪亮,尤其在春季繁殖初期鸣声更为急促多变。有储藏食物以备冬季之需的习惯,于冰雪覆盖的树枝下取食。
  主要以金花虫、金龟子、毒蛾幼虫、刺蛾幼虫、尺蠖蛾幼虫、库蚊、花蝇、蚂蚁、蜂、松毛虫、浮尘子、蝽象、瓢虫、螽斯等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同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此外也吃少量蜘蛛、蜗牛、草子、花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性食物。
  繁殖期3-5月,通常营巢于天然树洞中,有时也在土崖和石隙中营巢。巢呈杯状,外壁主要由苔藓、松萝构成,常混杂有地衣和细草茎,内壁为细纤维和兽类绒毛,巢内垫有兔毛、鼠毛、猪毛、牛毛和鸟类羽毛。巢距地高1-8m,巢的洞口2-7cm,内径6-11cm,深11-38cm。雌雄鸟共同营巢,雌鸟为主,每个巢10-11天即可筑好。第一窝最早在5月初即有开始产卵的,多数在5月中下旬;第二窝多在6月末7月初开始产卵,有时边筑巢边产卵。每窝产卵8-10枚,卵呈卵圆形或椭圆形,白色,密布以红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多。卵的大小平均为15-×12mm,卵重平均0.93g,每天产卵1枚,卵多在清晨产出,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也有在产出最后一枚卵后隔1天才开始孵卵的。孵卵由雌鸟承担,白天坐巢时间7-8小时,夜间在巢内过夜。白天离巢时还用毛将卵盖住,有时也见雄鸟衔虫进巢饲喂正在孵卵的雌鸟,孵化期13-14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17-18天,6月中旬幼鸟即可离巢,出巢后常结群在巢附近活动几天,亲鸟仍给以喂食,随后幼鸟自行啄食。
  分布于亚美尼亚,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不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韩国,朝鲜,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黎巴嫩,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蒙古,黑山,摩洛哥,缅甸,尼泊尔,荷兰,挪威,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英国,乌兹别克斯坦。
麦穗鱼,是鲤科一种,亚洲的原住民,但因引入欧洲而成为了入侵物种。原创第一代青金虎雄鱼,头部微隆,体型线条宽阔流畅。它在一些地区被俗称为“罗汉鱼”但和广义上的观赏鱼类罗汉鱼为不同物种。在我国各地,还有“草生子”,“混姑郎”,“肉柱鱼”,“柳条鱼”、“食蚊鱼”等俗名。
  头尖,略平扁。口上位。无须。背鳍无硬刺。生殖时期雄鱼体色深黑,吻部、颊部出现珠星。雄鱼个体大,雌鱼个体小,差别明显。
  东亚大陆、日本及台湾各地淡水域均有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为土著物种,由于其吃蚊子幼虫等特性,许多国家引进其来灭蚊,但由于缺乏天敌,有成为外来入侵物种的隐患,在云贵高原地区成为外来入侵物种,是滇池等湖泊土著物种灭绝的元凶之一。
  麦穗鱼为江河、湖泊、池塘等水体中常见的小型鱼类。生活在浅水区。杂食,主食浮游动物。产卵期4~6月。卵椭圆形,具黏液.成串地粘附于石片、蚌壳等物体上,孵化期雄鱼有守护的习性。
  麦穗鱼分布极广,几乎所有淡水水域都有它的踪迹。但具体来说,静水水域和水的透明度不高的水域麦穗较多,而水流较急又深的水域少有麦穗。水草较多的池塘麦穗更多,因它大量吞食附着于水草的各种鱼卵。
  垂钓技巧:
  钓鱼人最烦的是麦穗鱼抢食闹钩。体小,一般在10厘米左右,而嘴尤小,因而吃食很难吞入口内,喜衔食并碎食。故无论蚯蚓、红虫、面食,它都积极抢食,而且往往衔着就跑。钓者的钓饵极易被它衔走又钓不上鱼来,甚为让人讨厌。钓鱼,特别是钓鲫鱼等不太大的鱼,最易受它干扰。过去农村池塘养鱼怕人偷钓,即养些麦穗鱼在塘内。防止麦穗鱼闹钩最好的办法是在钓饵上下功夫。一是鱼饵要大;二是要硬;三是颗粒状饵料,如玉米粒、豆腐干、蚂蚱、干合成颗粒饵料等等都可避免其干扰。
  钓麦穗的钓具可以突出一个“小”字,小竿、小钩、小漂、小坠、小线。线从0.6-2号均可;漂最好用短蜈蚣漂,小立漂也可;钩宜用短柄细条小钩;坠最好用窄嵌皮条或牙膏皮;钓饵可用细蚯蚓,刚刚套住钩尖即可,不要超出钩尖,否则鱼会咬饵不上钩。麦穗鱼咬钩时常是衔住即跑,因此浮漂表现为急剧下沉,要及时提竿,否则常会空钩,且被鱼咬去一些。用白面食做饵也可,但每钩都需换食,较为麻烦。
  钓麦穗时忽然鱼不咬钩,常是大鱼进窝的信号,应密切注意,可能钓上大鱼。
  注意事项
  麦穗鱼之名,既是指它的体形大小如麦穗,也是指它随处可见,凡有麦生长之处必有此鱼。钓麦穗鱼几乎到了不择水面,不论技巧,随处下钩必有所获的地步。但仔细分析,可发现静水和水质透明度不高的肥水浅水域麦穗鱼较多;流速较快的河川和深水中无麦穗鱼;流水不快的河道,麦穗鱼能于深水抢食钓饵。在钓鲫鱼时,麦穗鱼的争食常使人恼火;但在钓鲤鱼等大中型底栖鱼类时,麦穗鱼由不断抢食到突然稀少,是大鱼进窝的一种讯号。麦穗鱼的经济意义不大,但资源丰富,趣味性强,其咬钩讯号的多样性和活动层面的无定规,对钓取其他鱼类有借鉴作用。钓麦穗鱼的钓具以细线、小钩、轻坠和星漂为宜。线从0.6号到2号;钩宜用短柄矮颈丸型钩;坠用开口球状小坠或以牙膏管铅皮代替;星漂4颗就够了,每颗漂的长度不超过5毫米。麦穗鱼的食性很杂,为减少装饵和制饵的麻烦,用蚯蚓比较简单,但蚯蚓的长度不宜在钩尖外留出蠕动的余体,也毋须将钩体整个包没。麦穗鱼的食饵动作贪婪而迅捷,从钩的下降过程开始到沉底都表现为衔钩疾走。漂出现的讯号全是大幅度下沉,偶尔也会出现波状起伏,但速度之快只表现在衔钩之初。由于麦穗鱼的咬钩讯号非常明显和没有试探性动作,扬竿时机的把握就比较随便,也很少落空。只有在钩饵过大或过长时才会因鱼唇未达钩尖而拉空。麦穗鱼全年可钓,也不因气压的高低而影响其咬钩,只是在气压较低时会更多地在水的中层抢食下沉的钩饵。
螽斯有时也被称为蝈蝈,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在40毫米左右,身体草绿色,覆翅膜质,较脆弱,前缘向下方倾斜,一般以左翅覆于右翅之上。后翅多稍长于前翅,也有短翅或无翅种类。雄虫前翅具发音器。前足胫节基部具一对听器。后足腿节十分发达,足跗节4节。尾须短小,产卵器刀状或剑状。
  螽斯的外表粗看很像蝗虫,别称蝈蝈、螽斯儿,看稍仔细便可以发觉,它们的身甲远不比蝗虫那样坚硬,更重要的是,它们有着细如丝,长过其自身的触角。而蝗虫类的触角又粗又短,螽斯的叫声具有金属的感觉,比蟋蟀的更响亮、尖锐而更加刺耳。有的可以传一两百米远,螽斯的个头与鸣声也不尽相同,体型亦有差异,有瘦长的纺织娘,也有短胖的蝈蝈。栖息于树上的种类常为绿色,无翅的地栖种类通常色暗。
  中国当前仅知200多种,估计约有500种以上,其中纺织娘为人所熟知。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但多数种类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蝈蝈的种类很多,在中国,按地域分,南方统称“南哥”,北方称“北哥”。按地区划分,则各地都有各自的称呼。如山东产的称“鲁哥”,北京产的称“燕哥”,山西产的称“晋哥”。若按它们的成长期划分,端午节后出现的称“夏叫”,声音低弱;立秋后10天出现的称“早叫”,体型健壮,叫声洪亮;在晚秋出现的称“冬虫”,叫声柔弱。如按它们的体色分,绿色而有光泽称“翠哥”,绿色带白的称“白哥”,或“糙白哥”,紫红如铁者称“铁哥”。若按眼睛的颜色命名者,则有“红眼翠哥”,“黑眼铁哥”等。若在野外捕捉的称“野虫”,人工繁育者称“孵虫”或“坊虫”。生活环境
  主要栖息于丛林、草间,亦有少数种类栖息于穴内、树洞及石下等环境中。
  成虫植食性或肉食性,也有杂食种类,植食性种类多对农林牧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肉食性种类除在柞蚕区内可对养蚕业造成一定的危害外,而在其他地区则可作为害虫的天敌加以利用。雄虫的翅脉近于网状,有2片透明的发声器,其触须细长如丝状,黄褐色,可长达80毫米,后腿长而大,健壮有力,其弹力很强,可将身体弹起,向远处跳跃。多栖息于草丛、矮树、灌木丛中,善于跳跃不易捕捉。有时捉住了它的一条腿,它会毫不犹豫地“丢足保身”,断腿逃窜。因此,当你去捕捉时一定要十分小心。雄虫脱皮后3~10天开始鸣叫。螽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鸣叫,是昆虫“音乐家”中的佼佼者。其鸣声各异,有的高亢洪亮,有的低沉宛转,或如潺潺流水,或如急风骤雨,声调或高或低,声音或清或哑,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
  夏日炎炎,常听到其引吭高歌,铿锵有力。天气越热,叫得越欢。谚语说:“蝈蝈叫,夏天到。”在中国的南北方均有它们的“声”和“影”。在民间饲养广泛,深得爱好者的青睐。
  人工饲养蝈蝈并不难,它的食性很杂。在野外,主食植物的茎、叶、瓜果,也会捕食小昆虫,甚至斗胆捕捉蝗虫。人工饲养很容易,通常用竹丝笼、玉米秆、篾片编织笼为好,并悬挂于通风处,避免日光暴晒。它们有相互残杀的习性,故每笼一只,不能混养。在饲养中只要荤素搭配得当,一定会养得体壮善鸣。素食主要喂以柿子椒、南瓜花、葱、毛豆、丝瓜、甘蓝、茭白、青菜等。荤食可用蛋黄、肉糜、肝粉等混合喂养。入冬以后,装入葫芦,贴身保暖,通常可以养到来年春节前后。将饲养笼挂在阳台或庭院向阳处,你便可以听到它响亮的鸣叫声,犹如身处大自然。也被法布尔写入《昆虫记》中。
  分辨老嫩的秘诀:1、看肚皮;2、看头部;3、看体色;4、看吃食;5、看须爪;6、看行动速度。
  棚内养殖方式:1、加温温室 2、塑料日光温室 3、塑料大棚 4、简易拱棚等。
  初养蝈蝈一般用简易拱棚和塑料大棚即可。
  拱棚养殖方法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拱棚的养殖方法:
  1.选址:要选在背风向阳高燥之处 周围无高大建筑物、遮荫物,采光良好,一般符合入射角55-65度。
  2.备料:用细竹杆 毛竹片 钢筋等材料弯成拱形做骨架,覆盖养殖专用网后,在覆盖塑料薄膜和草毡。 
  3、整地:选好地后,可根据地形来定棚的走向,宽度长度 然后放入沙子,以棚内7CM 的深度见沙为好,放入沙的目的是为母蝈蝈产卵容易更重要的是第二年小蝈蝈出土孵化率高、出的快!!
  4.种植率:植物的种类有黄豆白菜,玉米等整好地后再扣棚,再种植。那样对搭棚操作十分方便。
  5.扣棚:
  1.高度对以后操做方便,一般为1.8米-2.2米。
  2.适当增加空间再搞好保温的同时能提高采光效果,增加蓄热量
  3.要考虑到自然灾害发生,如:大风 暴雨 冰雹 大雪对棚的损害。
  6.社会联系:应保持与村庄 街道 闹市一定的间距。
  总体布局应体现建场的方针任务,做到节约用地。
  规模养殖场应划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
  .各类蝈蝈养殖品种大小等排列顺序。
  .场内道路要通畅 布局紧凑 要适当考虑到将来的扩建问题。
  民间传说:螽斯伪装能力强,白天很难发现,晚上受灯光引诱飞到居民家才会被发现,所以,在南方客家地区,一般将螽斯认为是蚱蜢,名“鬼蜢”,客家人认为“鬼蜢”是已故亲友的魂魄,所以当晚上有“鬼蜢”飞进家里,人们都会将其抓住并喂其米饭然后放出野外。
  1996年马来西亚的水族业者经过不断的杂交选育,培育出一种全新的鱼种——“罗汉”,并引发一鼓养殖罗汉鱼的热潮。一瞬间席卷整个亚太地区,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地鱼迷纷纷竞相抢购,在水族界掀起轩然大波。 罗汉鱼中文总称彩鲷,意解多姿多彩的慈鲷,又名花罗汉。
  原创第一代青金虎雄鱼,头部微隆,体型线条宽阔流畅。改良后的罗汉虽然保留着“青金虎”的特点,但各方面已经大为改善,尤其是头型更具欣赏性。经过进一步改良后,罗汉已经拥有更宽阔的体型,色彩和花纹的表现度更佳,额珠高耸饱满,非常惹人喜爱。现今流行的罗汉,其体高与体长的比例更加接近于1:1~1:1.5的最佳比例,身上的珠点、墨斑纹和颜色更加漂亮,额珠以水头居多更加饱满,更具灵性,与人的互动性更强。罗汉鱼是鲈形目,慈鲷科的鱼。
  罗汉鱼红润的面颊,高耸的额头象征多福高寿,两侧形态各异的“墨斑鳞”在风水学上更有催财的妙用。罗汉鱼有着艳丽多彩的体色,满足了人们在视觉体验上的需求。但是人工饲养的条件下颜色会有很大的差异,颜色是和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饲料有极大的关系。经过研究分析,罗汉鱼体表的颜色主要成份为虾青素。虾青素与鱼皮鱼鳞蛋白质结合,在光的作用下呈现了五彩斑斓的颜色。但是动物本身是不能产生虾青素的,必须通过食物链来获得。在自然状态下,鱼儿觅食藻类、虾蟹、贝壳等食物,获得了虾青素;在人工饲养环境中,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相应的成份来满足需求。市场上销售的观赏鱼饲料主要使用化学合成虾青素和藻源天然虾青素两种作为主要成份,藻类主要以螺旋藻为主。
  罗汉除了威武雄壮的王者气势,艳丽夺目的动人色彩,具人性化的可爱外形以外,最令广大爱好者沉醉其中难以自拔的一点,就是他们与饲主之间的情意结。
  罗汉对其他鱼类十分凶猛,但对人却极有灵性。只要主人来到鱼缸跟前,罗汉便会亲昵地游上前来,与饲主嬉戏玩耍。或回游,或翻转,或躺于饲主手中,享受饲主的爱抚。就如猫狗一样驯服、可爱。但若陌生人也想此般亲近罗汉,与之玩耍,必会受到他毫不留情的攻击,轻则流下口印,重则流血不止。如此有灵有性的罗汉,难怪不少家庭把他当作宠物一般。
  蝼蛄,大型、土栖。触角短于体长,前足开掘式,缺产卵器。本科昆虫通称蝼蛄。俗名拉拉蛄、土狗。全世界已知约50种。中国已知4种:华北蝼蛄、非洲蝼蛄、欧洲蝼蛄和台湾蝼蛄,常出现于夏季的夜晚,长相区别于蟋蟀。
  体长圆形,淡黄褐色或暗褐色,全身密被短小软毛。雌虫体长约3厘米余,雄虫略小。头圆锥杉,前尖后钝,头的大部分被前胸板盖住。触角丝状,长度可达前胸的后缘,第1节膨大,第2节以下较细。复眼,对,卵形,黄褐色;复眼内侧的后方有较明显的单眼3个。口器发达,咀嚼式。前胸背板坚硬膨大,呈卵形,背中央有1条下陷的纵沟,长约5毫米。翅2对,前翅革质,较短,黄褐色,仅达腹部中央,略呈三角形;后翅大,膜质透明,淡黄色,翅脉网状,静止时蜷缩折叠如尾状,超出腹部。足3对,前足特别发达,基节大,圆形,腿节强大而略扁,胫节扁阔而坚硬,尖端有锐利的扁齿4枚,上面2个齿较大,且可活动,因而形成开掘足,适于挖掘洞穴隧道之用。后足腿节大,在胫节背侧内缘有3~4个能活动的刺,腹部纺锤形,背面棕褐色,腹面色较淡,呈黄褐色,末端2节的背面两侧有弯向内方的刚毛,最末节上生尾毛2根,伸出体外。
  身体呈黑褐色,上面长着层又短又有丝光的毛,体长约1.5~2英寸。它短短的前腿长着铲形的脚爪,适于快速挖掘。蝼蛄的翅膀短而坚硬,能长距离飞行。成虫体长30~35mm,灰褐色,腹部色较浅,全身密布细毛。头圆锥形,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卵圆形,中间具一明显的暗红色长心脏形凹陷斑。前翅灰褐色,较短,仅达腹部中部。后翅扇形,较长,超过腹部末端。腹末具1对尾须。前足为开掘足,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4个距,别于华北蝼蛄。卵初产时长2.8mm,孵化前4mm,椭圆形,初产乳白色,后变黄褐色,孵化前暗紫色。若虫共8~9龄,末龄若虫体长25mm,体形与成虫相近。
  蝼蛄为不完全变态,完成一世代需要三年左右。以成虫或较大的若虫在土穴内越冬,第二年4、5月开始活动,并危害玉米和其他作物的幼苗。若虫逐渐长大变为成虫,继续危害玉米。越冬成虫从6月中旬开始产卵。7月初孵化,初孵化、幼虫有聚集性,3龄分散危害,到秋季达8~9龄,深入土中越冬。第二年春越冬若虫恢复活动继续危害,到秋季达12~13龄后入土越冬。第三年春有活动危害,夏季若虫发育为成虫,成虫越冬。
  华北蝼蛄、东方蝼蛄,还有台湾蝼蛄和普通蝼蛄。华北蝼蛄又称单刺蝼蛄,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各地;东方蝼蛄,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为害较重;台湾蝼蛄发生于台湾、广东、广西;普通蝼蛄仅分布在新疆。菜田发生的蝼蛄主要有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
  狼鱼的英文学名为Anarrhichtys Ocellaus。表面上这种鱼与海鳝,海鳗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它是属于鲇鱼的一种。最典型的要算是大西洋的灰色狼鱼,被称为“花鳅”,在酒桌上它是美味佳肴。
  一般雌性狼鱼的身材较雄的小,嘴唇和下巴突出的部分也不太大。此外,眼睛周围不像雄性那样臃肿,皮肤的颜色却比雄的更灰暗些。
  遗憾的是,科学家对狼鱼的生殖情况知之不多,因为只有在寒冷季节,它们才进行交配,这个时节,海洋风大浪高,没有一个潜水员敢于下海,但是在温哥华,在生物学家却可以通过鱼缸观察狼鱼交欢的整个过程。
  “蓝魔虾”,属于淡水龙虾类。最初的时候,它指的是原产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种外壳呈鲜亮蓝色的淡水龙虾,其在国外俗称为“Florida crayfish”,即“佛罗里达龙虾”,进口商引进此品种时,将之称为“蓝魔虾”,这也是“蓝魔虾”这个词汇最初的由来。Florida crayfish最初由美国出口到德国,作为观赏虾类,但是首批引进德国的Florida crayfish全部是雄性的虾,没有一只雌虾,这也是美国的出口商为了避免此种虾在国外繁殖而采取的策略。后来,还是有少数几只的Florida crayfish由其他渠道流通到德国,此后才得以在德国得到繁殖与发展。由于蓝色的淡水螯虾有很多种,而且有很多种类的淡水螯虾本身自然体色并不是蓝色,却能够产生纯蓝色的变异品种,因此,导致了今天“蓝魔虾”这个词汇的概念相当模糊。有认为之所以变蓝色跟水质含铜有关。
  公母的分辨
  橘鳌、佛兰、白玉,三小强 公的腹部有个三角形的东西,//\就跟这个差不多,母的没有,母的倒数第三对脚根部各有一个小圆点。
  公:最后一对脚根部有圆点
  母:倒数第三对脚根部有圆点
  垃圾鱼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属鲇鱼科,又名吸盘鱼、“清道夫&、琵琶鱼、琵琶鼠鱼、“国王异形”,体大,头部扁平,背鳍高耸,尾部侧扁,口唇发达如吸盘。
  全身被盾鳞,体表粗糙,。体灰黑色或淡褐色,体表有黑白色花纹。体格健壮,易饲养,属于底栖性,不善游泳,只在河底淤泥中生存。此鱼在幼鱼时,身长不到10厘米,看起来颇可爱,在水族箱中专吃其他鱼类排泄物及水底沉淀物、水草甚至烂泥等,胃口奇佳且消化能力好,因此而得名垃圾鱼,还有一个比较生活化的名字,叫“清道夫”。
  “垃圾鱼”一般能长到20—30厘米长,一公斤左右重,垃圾鱼繁殖能力很强,每次可产300—500个卵,孵化率几乎达100%。饲养水温22~28℃,水质弱碱性硬水。饵料以藻类为主,也要投喂活食。在水族箱中常吸附在石块上、玻璃上稳定身体和吸食藻类,也寻觅底栖动物(如水蚯蚓),是水族箱中忠实的“清洁工”。属夜行性鱼类,可与健康的品种鱼混养。在水族箱中繁殖困难。垃圾鱼是杂食鱼类,一天能吃掉粒鱼卵,也能大量吞食鱼苗,威胁着其他鱼类的繁殖生长,而且目前垃圾鱼在江河中没有天敌。可以与其他鱼类放在一块。
  清道夫是杂食鱼类,吸食藻类、底栖动物和水中的垃圾,也能大量吞食鱼卵和鱼苗。在水族箱中常吸附在石块上、玻璃上稳定身体和吸食藻类,也寻觅底栖动物,是水族箱中忠实的“清洁工”。属夜行性鱼类,可与健康的品种鱼混养。清道夫喜食饲料,特别是沉性小颗粒饲料,便于吸盘吸入,对于浮在水面上的小颗粒饲料,会采用肚皮倒贴水面的方式吸食。尽管如此,清道夫还是可以清洁鱼缸的壁面。它擦过的地方都特别的干净。清道夫的嘴像吸尘器一样,把鱼粪、绿色的植物统统吸到了肚子里。它嘴里还含着一个气泡,这个气泡里是氧气,这样就可以使它在水里的时间变长,让它可以吃到更多的“食物”了。清道夫以鱼苗、海藻、细菌、饲料为主要食物饥饿难耐时也会吃少量鱼类排泄物,这也成为了它名字的由来。
  原产地:巴西、委内瑞拉
  食性: 杂食,清道夫长大以后食量很大,经常吞食落在缸底的鱼食,鱼虫。
@我来自长安VCD
  好厉害~就是这样的
@我来自长安VCD
  长安亲,~嘻嘻
蛞蝓,又称水蜒蚰,中国南方某些地区称蜒蚰,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雌雄同体,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体表湿润有黏液,民间流传在其身上撒盐使其脱水而死的扑杀方法。中国古代也称蜗牛为蛞蝓,是中国画的题材之一。
  蛞蝓&&,学名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又称水蜒蚰,中国南方某些地区称蜒蚰,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雌雄同体,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体表湿润有黏液,民间流传在其身上撒盐使其脱水而死的扑杀方法。腹足纲。温带地区常见的阿勇蛞蝓科、蛞蝓科,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线,即生长线。同心圆线中心在外套膜后端偏右。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崎钝。粘液无色。在右触角后方约2mm处为生殖孔。卵椭圆形,韧而富有弹性,直径2~2.5mm。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色变深。幼虫初孵幼虫体长2~2.5mm,淡褐色,体形同成体。
  2、粉红色蛞蝓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卡普塔尔山脉发现一种奇特的大型粉红蛞蝓,体长可达到20厘米,主要以苔藓为食。粉红色蛞蝓体长可达到20厘米,当地居民报道称曾看到过一种奇特的粉红色蛞蝓,尤其是在大雨之后,直到2013年,生物分类学家才正式该物种归入红三角蛞蝓,将它命名为“Triboniophorus graeffi”。科学家认为粉红色蛞蝓的历史可追溯至冈瓦那大陆,1.8亿年前两个大陆板块形成泛古陆的一部分,这两个大陆形成了现今澳大利亚。蛞蝓新物种生活在100平方公里的一个独特山顶地区,它的近亲物种发现于新西兰和南非地区。这种蛞蝓平时白天将身体掩埋在发霉树叶之下,有时夜晚会数百只爬出来吞食树上的霉菌和苔藓。它们长着与众不同的鲜艳粉红体色。
  3、白色品种
  英国威尔士北部卡尔菲利的一个花园中日前出现了一条通体白色,没有眼睛而且牙齿锋利的软体动物蛞蝓,外形酷似恐怖电影中的外星生物。生物学家们表示,这种怪异的蛞蝓以前还从来没有在西欧被发现过。
  人们此前在土耳其及格鲁吉亚的山洞中也曾发现过类似的蛞蝓,同样是体色雪白而且无眼。这条出现在卡尔菲利花园中的白色蛞蝓长有锋利的牙齿,人们发现它的时候它正在地上蠕动,像吃意大利面条一样吞食着蠕虫。
  以成虫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5~7月在田间大量活动为害,入夏气温升高,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又活动为害。完成一个世代约250天,5~7月产卵,卵期16~17天,从孵化至成虫性成熟约55天。成虫产卵期可长达160天。野蛞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亦可同体受精繁殖。卵产于湿度大有隐蔽的土缝中,每隔1~2天产一次,约1~32粒,每处产卵10粒左右,平均产卵量为400余粒。野蛞蝓怕光,强光下2~3小时即死亡,因此均夜间活动,从傍晚开始出动,晚上10-11时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耐饥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阴暗潮湿的环境易于大发生,当气温11.5~18.5℃,土壤含水量为20~30%时,对其生长发育最为有利。
你不赞对不起我一个个搞的,手酸了都
  叩头虫属于鞘翅目叩甲科,它们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经发现的就达8000多种,在中国已知约600种。它头尖身狭,长约三、四厘米,乍一看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然而当你将它捉在手中,古怪的事情发生,只见它先弯下前胸,将头部垂下,然后又突然挺直胸脯、头部扬起,同时发出“咔咔”的声音,如此反复进行,就好像在不停地叩头。只要你一刻不放过它,它便会一直“叩头”下去,样子滑稽,让你忍俊不禁,所以这个小家伙就得了个“叩头虫”的名号。
  叩头虫,体细长而略扁平,长约18毫米,浓栗色,有光泽,密被金黄色短毛。头部扁平,头顶有三角凹洼,具复眼一对。触角雄虫11节,锯齿状;雌虫12节线形,长可达鞘翅末端。前胸后方,有角状突起,与中胸嵌合。翅2对,鞘翅上有纵沟,至末端渐狭.足3对,黄褐色,跗节5节;前、中两肢的基节球状,后肢的基节呈扁平板状。腹部5节,各节能活动自如。幼虫体细圆而长,略扁,外皮角质,金黄色,两侧多毛。幼虫多栖于地下,啮食作物的种子、根及茎等。
  常见的尚有细胸叩头虫及褐纹叩头虫等。
  全世界已知8000多种,中国已知600多种。该科成虫、幼虫多为植食性、腐食性、木食性,少数为肉食性,其中有一些是农、林、牧草、蔬菜、果树的重要害虫,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它不断叩头的动作,是它逃跑的一种形式。所以,叩头虫叩头是为了躲避危险和越过障碍的本能。叩头虫还会以叩“响头”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吸引异性。
  叩头虫身体被一层坚硬的甲壳包着,这层甲壳的不同部位被称作板,如胸板、腹板等。叩头虫的前胸背板活动很自如,它的前胸腹板中部向后还有一个突出呈楔形或刺状体,当叩头虫的头胸向腹部弯曲时,这个突出的东西就正好插入中胸腹板前缘的一个沟槽中。当它们作仰卧动作时,前胸就将那个突出体弹出沟槽,并发出嗒嗒的响声。叩头虫也就会借力一跃而起了。叩头虫是一种会装死的昆虫,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躺倒一动不动,想逃跑时便会一弹而起。这就是我们见它们不停地叩头的原因。有些叩头虫还能够像萤火虫那样发光,它们发出的光有红有绿,有些还很亮呢。叩头虫的幼虫也叫金针虫,它们样子像普通的肉虫子,但其身体却有着很硬的表面,因此也被叫作铁丝虫、钢丝虫等。它们吃植物的种子、根和地下茎,叩头虫成虫后也多以植物为食。因此,它们是一种危害非常严重的害虫
  叩头虫逃离危险的方式十分奇特。如果受到威胁,它们会仰面倒在地上,腿紧紧地贴在身体两侧,然后突然“咔”一声,将身体弹入空中。
  叩头原理:其前胸背板与鞘翅基部有一条横缝,前胸腹板有一个向后伸的楔形突,正好插入中间胸腹板的凹沟内,这样就组成了弹跃的构造。
  叩头虫俗名磕头虫,多为中小型种类,头小,体狭长,末端尖削,略扁。体色呈灰、褐、棕等暗色,体表被细毛或鳞片状毛,组成不同的花斑或条纹。有些大型种类则体色艳丽,具有光泽。完全变态。生活史较长,2-5年完成一代。其是农业的害虫,由于将它放在木板上,用手按住腹部,它能用头和前胸打击木板,像叩头一样,若是将其背朝木板用手按住,它也能用胸和头向前一跃而起,故此得名叩头虫。叩头虫的幼虫是黄色,像针一样,也叫金针虫和铁线虫。它常常钻在地面下啃咬植物的种子、根和茎。叩头虫分布很广,对麦类、玉米、高粱、陆稻、粟、薯米、棉花、蔬菜等作物危害很大。最常见的有沟叩头虫和褐纹叩头虫。灌溉能防止和消灭叩头虫。
  幼虫形态特征:成虫叩头虫一般颜色较暗,体形细长或扁平,具有梳状或锯齿状触角。胸部下侧有一个爪,受压时可伸入胸腔。当叩头虫仰卧,若突然敲击爪,叩头虫即会弹起,向后跳跃。幼虫圆筒形,体表坚硬,蜡黄色或褐色,末端有两对附肢,体长13~20mm。根据种类不同,幼虫期1~3年,蛹在土中的土室内,蛹期大约3周。
  生活习性:在地下主要为害玉米幼苗根茎部。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和褐纹金针虫三种,其幼虫统称金针虫,其中以沟金针虫分布范围最广。为害时,可咬断刚出土的幼苗,也可外入已长大的幼苗根里取食为害,被害处不完全咬断,断口不整剂。还能钻蛀较大的种子及块茎、块根,蛀成孔洞,被害株则干枯而死亡。沟金针虫在8-9月间化蛹,蛹期20天左右,9月羽化为成虫,即在土中越冬,次年3-4月出土活动。金针虫的活动,与土壤温度、湿度、寄主植物的生育时期等有密切关系。其上升表土为害的时间,与春玉米的播种至幼苗期相吻合。
我会给你惊喜,你等着~
使用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伯劳鸟怎么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