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里怎么塔建地下建了个异形庇护所所

【图文】野外生存教程(第四章:野外宿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野外生存教程(第四章:野外宿营)
大小:918.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一滴油”是如何从沙漠中运出来的(图)_网易新闻
“一滴油”是如何从沙漠中运出来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石油沙漠运输公司的运输车辆行驶在沙漠公路上  记者李岚文李康摄影
  核心提示沙漠中开采出来的石油和天然气,大多需要通过专业的沙漠运输车辆运送出去。9月15日,一滴油的奇妙旅行——“一带一路”河南媒体中国石油西部行大型采访活动的第五站,来到了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中石油沙漠运输公司沙漠运输大队。大河报记者通过对这支以“大漠铁驼”的美名响彻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铁军的采访,为您还原石油和天然气在狂沙飞舞中被运出沙漠的景象。
  笨重的“大块头”,曾立下汗马功劳
  9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漠运输大队。一进场区,就看到几十台高大威猛的沙漠专用运输车,静静地停在围墙边。人站在车前,还没有车轮高。
  运输队的李忠师傅,一一向记者介绍这些已经“退休”的大家伙。在他眼中,这里的每一辆车都记录着他们在沙漠中穿越的历史,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
  李忠是一名复员军人,45岁的他,从事沙漠运输工作已经23年。他第一次进沙漠是跟师傅一起,往一口正在施工的油井上送柴油,不料途中遇到了沙尘暴迷失方向,被困在沙漠里,三天后才被同事找到。“当时特别害怕,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出沙漠。”李忠说,后来被困的次数多了就习惯了。
  李忠说,沙漠运输大队隶属中石油沙漠运输公司(以下简称沙运司)。公司总部设在库尔勒市,成立于1993年4月,现有员工2720人,拥有专业运输车辆1000多台。是目前全国唯一、世界最大的专业沙漠运输单位。
  女子回收站——沙漠中的宝石花
  沙运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塔里木盆地蕴藏的石油比较分散,有的小油井产量相对较低,没法铺设输送管道。还有的油井在开采过后,仍残留有天然气。为了收集这些小油井产出的原油和采集残留的天然气,该公司在沙漠中设置了许多回收站,以方便运输队集中进行运送。其中,有一个回收站由6名年轻女员工组成,被誉为“沙漠女子回收站”。
  “这个由6朵金花组成的回收站,是沙漠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回收总站的副经理王宏业说,该回收站负责收集周边十几口油井所产的石油和天然气,然后由沙漠运输车将这些油气拉走,送往处理站或首送站,最终进入西气东输、西油东送的管线。
  记者看到,在回收站的院子里,有一朵用彩石铺出来的宝石花,格外艳丽。这朵漂亮的花,出自6名女员工的手,是她们利用闲暇时间,找来一粒粒石子,精心摆出来的。
  护井夫妻,盼望沙漠变绿洲
  9月15日,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建成通车20周年的纪念日。为了保障这条在流动沙漠中修建的世界上最长的公路畅通,沙漠运输部门在公路两侧,种植了大量植物,构成近10米宽的防护林,以阻挡风沙对公路的侵袭。为了保证这些植物的存活,沙漠运输部门在公路沿线铺设了浇水管道,并打了108口水井。在每口井旁,都有一对夫妻看守。
  王长生和王升桃,就是“046号水井房”的看守人。这对来自四川的夫妇,一年中有8个月生活在水井房旁边一间约10平方米的小屋里。
  “最怕遇上沙尘暴,飞沙走石天地连成一片,大白天伸手看不见五指。等沙尘暴过后,房外的沙土,把门堵得严严实实。屋内被子上、桌子上全是沙子,能扫几簸箕。”王升桃说,正是对沙尘暴的恐惧,她和丈夫看守水井房格外精心。他们希望,整个沙漠都变成绿洲,再也没有沙尘暴。
  忍受孤独,只为及时输送“一滴油”
  沙运司党委书记杨强说,他们公司的员工,80%在沙漠里工作。不少人得了“沙漠综合征”,从沙漠里出来时,不愿见人、自闭,甚至连语言功能都几乎丧失。为此,公司实行轮岗制,同时让心理医生为员工做心理疏导。
  “我们公司的员工,大多是夫妻分居两地,有的甚至是夫妻和孩子分处三地。”杨强说,他母亲在山东,爱人在武汉,儿子在新疆独山子工作,一家四口,分别处在4个城市,一年难得团圆一回。
  杨强说,把每一滴石油和每一方天然气从沙漠中运出来,让它们为祖国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每一个沙漠运输人的职责。
本文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在特殊环境下如何搭建聂振平庇护所
我的图书馆
在特殊环境下如何搭建聂振平庇护所
       一、 怎样在沙漠中搭建聂振平庇护所  在沙漠中,很难搭建长期使用的庇护所,因为在沙漠中,沙子是流动的,既不容易找到搭建材料,也不容易固定。在没有帐篷的情况下,聂振平教你搭建一个沙漠掩体:在有植物的地方,特别是灌木丛,沙子不容易被吹走,因此这些地方会形成一个小沙丘。在沙丘旁边靠近植物的地方挖一个浅坑,收集一些树枝结合沙丘上的植物盖在浅坑上。为了不让收集到的树枝被风吹走,树枝的下面应该插在沙子里,上面捆绑在灌木枝条上。  二、冰雪环境下的聂振平庇护所  1.雪洞:先在雪地上挖一个可以下去活动的垂直洞,然后再在洞下面扩展。如果雪洞建的好,里面还可以点上蜡烛,使洞里的温度接近零摄氏度。进洞前别忘了准备好堵住洞口的大雪块和一根足够长的木棒。木棒的作用是用来疏通气孔的,在洞内,你可以通过上下拉动木棒的方法保持气孔通畅。关键时刻,这根木棒可以帮助你从塌方的雪洞里爬出来。  2.在塔形树冠的树木中(松、杉、柏),最下面的树枝往往是最大的,并从主干向外伸展很长距离。在下雪天,树枝上会堆积很厚一堆雪,但树枝的下面,尤其是靠近树干的地方会有一块没有多少雪的区域。在树下挖一个洞,并不断向树干方向挖,很快能达到这个区域,这个地方非常安全,永远不会塌方,而且你可以靠在树干上休息。  3.雪屋:如果需要长期停留在极其寒冷的冰雪地区,用冰雪建造一个房子是最理想的聂振平庇护所。  三、热带雨林中的树叶屋在热带雨林中宿营,主要是防潮、防水、防咬,风和寒冷相对都是次要的,一般搭建一个能防雨的聂振平庇护所就够了。在雨林中有很多生有大型叶子的植物,如棕榈、芭蕉等,收集这些大型叶子像瓦片那样排列,可以搭建一个防雨效果很好的庇护所。  四、怎样在湿地上搭建聂振平庇护所有时我们一时找不到干爽的营地,不得不在潮湿甚至有水地方过夜,为了避免潮湿对人造成伤害,应该搭建一个隔绝地、水域的庇护所。如果周围有足够的木杆,我们可以先搭建普通的“A”字架,然后再离地面有一定距离的架子腿上,沿水平面量好尺寸,做一个方形框,并把框套在“A”形架上,使方框正好卡在四个架子腿上,这个框就是“床”的基本平面,用树枝和杂草可以在上面做一个不错的床。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野外生存生活技能课程(讲义)_甜梦文库
野外生存生活技能课程(讲义)
山东轻工业学院野外生存生活技能课程(公共选修课)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 ――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体育与文化产业学院 王学先 教授 目录第一节 野外生存的概念..................................................................................................... 1 一、什么是野外生存 ............................................................................................................. 1 二、野外生存所涉及的范围 ................................................................................................. 1 第二节 野外生存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1 一、人类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野外生存发展史 ................................................................. 1 二、探险活动促进野外生存的发展 ..................................................................................... 2 三、战争对野外生存的促进作用 ......................................................................................... 2 四、自然灾害考验人类的野外生存能力 ............................................................................. 2 五、科学考察需要野外生存技能 ......................................................................................... 2 六、早期商务活动对野外生存的影响 ................................................................................. 2 七、我国野外生存活动的现状与未来 ................................................................................. 2 第三节 开展野外生存活动的意义..................................................................................... 2 一、科技进步与人类生存能力的下降 ................................................................................. 3 二、野外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 ............................................................................................. 3 三、野外是人生最好的课堂 ................................................................................................. 3 四、生存训练与自我拓展 ..................................................................................................... 3 第四节野外生存活动与法律、法规..................................................................................... 3 一、野外活动与环境保护 ..................................................................................................... 3 二、野外给养与动植物保护法 ............................................................................................. 3 三、行业规范亟待解决 ......................................................................................................... 3 第二章 野外装备 ................................................................................................................................ 4 第一节 野外宿营用品......................................................................................................... 4 一、帐篷................................................................................................................................. 4 二、睡袋................................................................................................................................. 5 三、宿营袋............................................................................................................................. 5 四、防潮垫............................................................................................................................. 5 五、炊具与炉具..................................................................................................................... 5 第二节 野外着装................................................................................................................. 5 一、鞋袜................................................................................................................................. 5 二、服装................................................................................................................................. 6 三、头、颈部用品 ................................................................................................................. 6 四、手套................................................................................................................................. 6 第三节 野外专用包............................................................................................................... 6 一、背包................................................................................................................................. 6 二、腰包................................................................................................................................. 6 三、救生包............................................................................................................................. 6 第四节 野外生存的必要工具............................................................................................. 7 一、生存之宝――刀 ............................................................................................................. 7 二、登山工具......................................................................................................................... 7 三、宿营工具......................................................................................................................... 7 四、鱼具................................................................................................................................. 7 五、照明与信号工具 ............................................................................................................. 7 第五节 野外生存的必要物品............................................................................................. 7 一、火种及生火用品 ............................................................................................................. 71 二、食品................................................................................................................................. 8 三、医药用品......................................................................................................................... 8 四、塑料制品......................................................................................................................... 8 五、确保用品......................................................................................................................... 8 六、其他物品......................................................................................................................... 8 第六节 野外常用的仪器设备............................................................................................. 9 一、通讯设备......................................................................................................................... 9 二、定位仪器......................................................................................................................... 9 第三章 野外给养 ................................................................................................................................ 9 第一节 如何利用植物性食物............................................................................................. 9 一、野菜类食物的鉴别和食用方法 ..................................................................................... 9 二、蕨菜............................................................................................................................... 10 三、可食用的根、茎、叶、花 ........................................................................................... 10 四、果实类食物................................................................................................................... 10 五、可食用的种子 ............................................................................................................... 10 六、其他可食植物及可食部位 ........................................................................................... 10 第二节 真菌类(蘑菇)食物........................................................................................... 11 一、鉴定蘑菇的基本方法 ................................................................................................... 11 二、可以安全食用的野生蘑菇 ........................................................................................... 11 三、我国剧毒蘑菇概述 ....................................................................................................... 11 第三节 海藻类食物........................................................................................................... 12 第四节 动物性食物的利用方法与原则........................................................................... 12 一、可食用的环节动物 ....................................................................................................... 12 二、可食用的贝类 ............................................................................................................... 12 三、可食用的甲壳食物 ....................................................................................................... 12 四、可食用的昆虫及食用方法 ........................................................................................... 12 五、鱼类食物及捕鱼方法 ................................................................................................... 13 六、可食用的两栖类 ........................................................................................................... 13 七、可食用的爬行类 ........................................................................................................... 13 八、食用鸟类的原则 ........................................................................................................... 13 九、哺乳类动物的食用原则与方法 ................................................................................... 13 第五节 怎样解决饮水问题............................................................................................... 14 一、如何寻找水源 ............................................................................................................... 14 二、怎样“制造”水和收集水 ............................................................................................... 15 三、水的净化方法 ............................................................................................................... 15 四、科学饮水方法 ............................................................................................................... 16 第四章 野外宿营 .............................................................................................................................. 16 第一节 怎样选择宿营地................................................................................................... 17 一、宿营地的一般特征 ....................................................................................................... 17 二、选择宿营地的注意事项 ............................................................................................... 17 第二节 如何建立野外庇护所........................................................................................... 17 一、寻找天然庇护所 ........................................................................................................... 17 二、改建庇护所................................................................................................................... 17 三、搭建庇护所................................................................................................................... 18 四、特殊环境庇护所 ........................................................................................................... 18 第三节 野外生火方法....................................................................................................... 18 一、取火方法....................................................................................................................... 182 二、点篝火的方法 ............................................................................................................... 19 三、建立炉灶的方法 ........................................................................................................... 20 第四节 野外炊事............................................................................................................... 20 一、蒸煮食物的方法 ........................................................................................................... 20 二、烧烤食物的方法 ........................................................................................................... 20 三、加热食物的方法 ........................................................................................................... 21 第五节 帐篷的使用方法................................................................................................... 21 一、搭建帐篷的地点 ........................................................................................................... 21 二、帐篷的搭建方法 ........................................................................................................... 21 三、住帐篷的注意事项 ....................................................................................................... 22 四、帐内安排....................................................................................................................... 22 第六节 营地卫生............................................................................................................... 22 一、环境保护....................................................................................................................... 22 二、营地功能区的划分 ....................................................................................................... 23 三、营地健康....................................................................................................................... 23 第五章 野外避险与救援................................................................................................................... 24 第一节 动物的伤害预防与处理方法............................................................................... 25 一、水母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 25 二、蛭类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 25 三、节肢动物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 26 四、鲨鱼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 29 五、爬行类动物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 29 六、怎样应对来自鸟类的伤害 ........................................................................................... 30 七、如何面对野兽 ............................................................................................................... 30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预防求生与救援............................................................................... 31 一、水害的预防与求生方法 ............................................................................................... 31 二、雪害面前的对策 ........................................................................................................... 32 三、应对泥石流的方法 ....................................................................................................... 33 四、雷击的预防与逃生 ....................................................................................................... 34 五、地震中的救生方法 ....................................................................................................... 34 六、火灾的预防求生与救援 ............................................................................................... 35 七、紫外线伤害预防与处理方法 ....................................................................................... 36 八、风灾中的求生方法 ....................................................................................................... 37 九、寒冷中的自救与救援 ................................................................................................... 37 十、高原反应中的策略 ....................................................................................................... 39 十一、怎样处理中暑患者 ................................................................................................... 39 第三节 意外伤害中的求生与救援................................................................................... 40 一、交通事故....................................................................................................................... 40 二、坠落时的求生与救援 ................................................................................................... 42 三、预防流石击伤 ............................................................................................................... 43 四、塌方时的逃生策略 ....................................................................................................... 44 五、触电救援方法 ............................................................................................................... 44 六、怎样抢救中毒患者 ....................................................................................................... 45 第四节 怎样进行野外急救............................................................................................... 46 一、外伤急救....................................................................................................................... 46 二、骨折急救....................................................................................................................... 49 三、人工呼吸....................................................................................................................... 493 四、心脏按摩....................................................................................................................... 50 五、心肺复苏术................................................................................................................... 50 六、运输伤员....................................................................................................................... 50 附:突发性肌肉痉挛 ........................................................................................................... 51 第五节 求救方法............................................................................................................... 51 一、求救信号....................................................................................................................... 51 二、莫尔斯码....................................................................................................................... 52 第六章 野外生存实用技能............................................................................................................... 53 第一节 野外制作技术....................................................................................................... 53 一、工具类的制作方法 ....................................................................................................... 53 二、服装类的制作方法 ....................................................................................................... 54 三、编结技术....................................................................................................................... 55 第二节 野外定向方法....................................................................................................... 55 一、徒手定向方法 ............................................................................................................... 56 二、利用工具的定向方法 ................................................................................................... 56 三、利用仪器定向 ............................................................................................................... 56 第三节 如何使用绳索....................................................................................................... 57 一、怎样盘绳盘................................................................................................................... 57 二、捆绑技术....................................................................................................................... 57 三、绳结的打结方法及用途 ............................................................................................... 57 第四节 攀登与下降技术................................................................................................... 58 一、徒手攀登方法 ............................................................................................................... 58 二、利用简单工具攀登 ....................................................................................................... 59 三、徒手下降技术 ............................................................................................................... 59 四、利用简单工具的下降方法 ........................................................................................... 60 第五节 天气观测地图及使用........................................................................................... 60 一、天气观测....................................................................................................................... 60 二、识图............................................................................................................................... 62 第七章 野外生存训练....................................................................................................................... 63 第一节 心理训练............................................................................................................... 63 一、自我突破(自信心训练) ................................................................................................ 64 二、压力释放....................................................................................................................... 65 三、团队训练....................................................................................................................... 65 第二节 耐力训练............................................................................................................... 66 一、干渴训练....................................................................................................................... 66 二、悬挂............................................................................................................................... 67 三、定力训练....................................................................................................................... 67 四、体能训练....................................................................................................................... 67 第三节 技能培训与考核办法........................................................................................... 67 一、生火练习....................................................................................................................... 67 二、搭建帐篷....................................................................................................................... 67 三、寻找食物....................................................................................................................... 68 四、打绳结........................................................................................................................... 68 五、定向方法....................................................................................................................... 68 六、救护练习....................................................................................................................... 68 七、地图使用....................................................................................................................... 68 八、信号及仪器使用 ........................................................................................................... 684 第四节 综合生存能力训练............................................................................................... 68 一、归队............................................................................................................................... 68 二、定点集合....................................................................................................................... 68 三、寻宝............................................................................................................................... 69 四、野外生存....................................................................................................................... 69 第五节 野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69 一、制定计划....................................................................................................................... 69 二、后勤保障....................................................................................................................... 69 三、环境保护....................................................................................................................... 69 四、野外带队方法 ............................................................................................................... 69 五、防止晕车的方法 ........................................................................................................... 70 第六节 野外活动项目....................................................................................................... 70 一、穿越项目....................................................................................................................... 70 二、攀登与下降项目 ........................................................................................................... 71 三、漂流............................................................................................................................... 71 结束语 .................................................................................................................................................. 725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 1。什么叫野外生存? 2。开展野外生存训练有什么现实意义? 3。探险家有什么社会价值? 4。简述野外生存的起源与发展。 5。开展野外活动应该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 6。我国目前有那些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 7。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行业规范? 原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处长季克异说:“体育课最可悲的事情是用鞭子把学生赶到操场 上,我们现在的一些体育课教学内容,学生不喜欢,又没有实际的锻炼作用,结果学生很不乐 意地学了一些可能出了校园就一辈子用不上的东西。我们的目的是在学校阶段化教育结束后, 让学生学会如何锻炼,并把体育锻炼培养成为他们一个基本的生活习惯。”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内容,把原有的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的、竞技性很 强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不仅打破了体育课程长期 以来形成的封闭格局,而且还将丰富和完善我国高校体育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增长知识、锻 炼身体、陶冶情操之余,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一节 野外生存的概念一、什么是野外生存 野外生存:即人在非生活环境下,最大限度地维持生命力的行为。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指在远离居民点的山区、丛林、荒漠、高原、孤岛等野外环境中, 在不完全依靠外部提供生存、生活的物质条件下,依靠个人、集体的努力保存生命、维持健康 生活能力的训练。它以自身的挑战性、冒险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而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 趣,目前它已作为一种崭新的体育课程模式,被引进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之中。 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拓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 “以你可以做到,只是你从未体验过”为口 号,以野外生存生活教学和实践为主要手段,强调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国家教育部于 2002 年 7 月至 2006 年 7 月,在全国部分高校进行实验;2007 年 7 月开始,将 在全国各高校推广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 二、野外生存所涉及的范围 野外生存行为一般分为主动性和被动性两种: 被动性的野外生存,往往是一些意外所致,如迷路、自然灾害、战争、飞机失事等。虽不 常见,但不能完全避免。谁也不敢断言自己的一生中不会发生意外。所以,学习和掌握一些野 外生存的知识和技能是很有必要的。 主动性的野外生存活动是指一些爱好者有准备、有计划地开展这项活动。他们背起背包就 走,饿了就找东西吃,困了就找地方睡是其显著特征。 第二节 野外生存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一、人类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野外生存发展史 人类祖先最开始一定就是生活在野外的。那时的人类没有衣服、没有工具、没有固定的食 物、更没有房屋,他们生活在原始的自然环境里,茹毛饮血、营木为巢、钻木取火;食物选择野 生的动植物,保暖采用草蓑或兽皮,宿营则是利用山洞、雪屋或草帐…… 人类就是在大自然的野外环境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我们现在的一些野外生存训练只是对祖先野外生活方式的重演,是人类原始生活技能的一 种回归。只是我们在许多方面利用了现代技术和现代工具罢了。如在太阳下用凸透镜取火、利 用信号向飞机求救等。1 二、探险活动促进野外生存的发展 人类的探险活动从人类开始定居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新大陆的发现、许多科学问题的证实、 矿藏的开采等都与探险活动有密切的联系。 探险活动本身既充满了刺激、神秘,又危险处处、困难重重。每年死于探险活动的人不计 其数。然而人们的探险热情大有前仆后继、逐渐升温的趋势。如今,许多著名的探险地带(如 沙漠、雪山、草地等) ,在适合探险的季节里往往是人满为患。 三、战争对野外生存的促进作用 现在的野外生存方法和工具中,如炭火消毒法、弹药取火法、猫耳洞庇护所以及瑞士军刀、 丛林刀、反曲刀等,都是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中,由军队的士兵发明的。 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一部很好的野外生存教科书。长征期间,红军几乎尝 遍了所有的植物;红军的蓑衣和草鞋更是拿手好戏。 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抗日联军”为野外生存而发明的既保暖又隐蔽的“地窨子”,为打击日 本鬼子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野外生活生存起源于“二次”大战时期,当时德国海员库尔特? 汉恩发现海上遇险的水手 在侥幸逃脱沉船之难后,因缺乏生存的毅力和技能,往往在救援来到之前就放弃了求生机会。 因此,他提议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造设施,让海员专门做一些有关海上遇险求生训练,以训 练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掌握遇险生存技能,提高他们在身处险境时的生存能力。于是,一所专门 进行生存训练的“阿得伯威训练学校”诞生了。其训练科目就是强化学员在危机中求生的意志和 能力。 经历过这种海上生存训练的海员遇险生还的几率比没经过训练的海员有明显的提高, 这种训练首先引起了军队的兴趣,特别是特种部队如陆战队和空降兵等,他们在执行任务 的过程中,要随时应付人类和自然所造成的麻烦和意外。经过训练,他们懂得了如何在森林、 沙漠、海岛等自然环境中寻找淡水和食物、保证睡眠以及补充体力的方法。 利用野外生活生存训练提高特种兵的毅力 、能力及协作的方法 ,使人们从好奇、崇拜到 模仿 ,从而被用来作为培养普通人个人和团队素质的有效途径。人们通过野外生存活动,能够 化解工作压力,磨练自己的意志,强健自己的体魄。 四、自然灾害考验人类的野外生存能力 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回避的,只能学会怎么来进行应付。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我国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民找到了许多可以食用的植物,并发明了 许多“烹饪”的方法。 五、科学考察需要野外生存技能 只有具备相应的野外生存技能(譬如饮水、饮食、宿营以及求救等) ,才能应付各种意外情 况的发生,从而避免自己的生命受到危害。 六、早期商务活动对野外生存的影响 过去人类的商务活动 (商务运输) 基本上依靠的是人力和畜力。 , 尤其在长途跋涉的旅途中, 风餐露宿、翻山越岭是家常便饭。野外的生存能力往往是一只商队能否成功的关键。 七、我国野外生存活动的现状与未来 我国真正的正式意义上的户外探险和野外生存活动的开展是近几年的事。目前几乎每个省 都有自己的俱乐部,参与野外生存活动的人数呈几何速度倍增,保守的估计也在上百万人。 伴随着国人小康生活的逐步实现,野外生存这种集旅游、休闲、运动、探险于一身的活动 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时尚。 我国高校正式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有 7 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上 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林学院、浙江林学院) ,开展了把“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作为高 校体育课程内容,并相继建立了湖北神农架、东北帽儿山和浙江大明山三个高校野外生存生活 训练实验基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三节 开展野外生存活动的意义2 所有的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本领,而人类的本能是所有动物中最差的。 人类的文明,使人类向不使用现代工具就无法生存的方向进化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 也是人类的悲哀。 人类本身也是动物,而动物本来是应该能够在野外生存的。 一、科技进步与人类生存能力的下降 人类在进化历史上的进步所带来的优裕生活条件和环境,也使人类的生活能力不断下降。 科技的进步无可非议。然而,人类原始的逆境生存本领绝对没到可有可无的程度。近年来, 面对自然的或人为的各种“突发事件”,许多人往往是束手无策。 因此,发掘和发挥人类的生存能力,历练现代人的意志,挖掘现代人的潜能,提高现代人 的环境意识,增强人们的体质,调节和净化人的心灵,是开展野外生存训练的真正价值所在。 二、野外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 野外生存训练不仅可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磨练意志,陶 冶情操,放松心境,提高素养的过程。在非正常的野外恶劣环境中,你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认识朋友、认识集体和团队的力量,尽最大地努力来发掘自身的潜能;同时学会懂得相互依赖、 团结协作、增进友情,完善自我。 三、野外是人生最好的课堂 人类除了本能之外的所有知识、技能都是从大自然中学到的。大自然让人们明白什么叫“物 竞天择”,懂得怎样才能“适者生存”,甚至教你怎样对待工作、怎样对待生活、怎样对待人生。 野外生存体验可以激发你热爱祖国、爱惜生命、珍惜动植物资源、保护环境的热情。 四、生存训练与自我拓展 野外生存训练中,人们不仅学会寻找食物、生火做饭、搭建帐篷以及定方向、打绳结、自 我救护和救护别人等野外基本技能,还要去拓展、开发人类的头脑和身体内部蕴藏着的巨大能 量――潜能。做一些自己从来没做过也从不想做、从不敢做的事情。 在野外的大自然环境中生活,能够使人们的胸怀宽阔、大度、包容,危险使你懂得生命的 可贵、利益的渺小,恶劣的环境使你必须积极、乐观、勇敢地面对,使你逐步地具备乐观、大 度、积极、勇敢的性格特征,培养相互协作、战胜困难、共度难关的团队精神。 第四节野外生存活动与法律、法规 一、野外活动与环境保护 野外生存活动必须加强对自然的环境里的保护,任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都要受到不同程度 的处罚。 二、野外给养与动植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野外生存活动中,在你的生命没有受到饥饿的威胁时,不能采集任何野生动植物作为食物。 在被动地进行野外生存时,也不要以濒危野生动植物作为给养。在野外,可以吃的非保护类野 生动植物完全能够保证人们不被饿死。 三、行业规范亟待解决 近几年来,野外活动的受伤和死亡时有发生,其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不注意安全、组织 者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野外生存基本知识;个别的俱乐部以赢利为目的,很少或根本不考虑参 与者的安全问题;有的装备物品价格低的离谱…… 正确引导大学生高效、安全地开展野外活动,把野外生存课程纳入大学教育体系,从而促 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实现素质教育,是现阶段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在发达国家,各种野外生存能力被视为青少年的基本生活技能之一,野外生存已逐渐被纳 入必修课程当中。 相信随着国家、集体、个人的不断努力,我国的野外活动将步入健康科学的发展轨道。3 第二章 野外装备 思考题 1、帐篷的种类有哪些?如何根据活动性质选择帐篷? 2、睡袋的作用是什么?填充物的种类有哪些? 3、新买的鞋子为什么不能马上用于野外穿着,应该怎样处理? 4、野外鞋靴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5、如何选择袜子? 6、野外活动对内衣有什么要求? 7、冲锋衣的特点和要求? 8、野外活动怎样保护眼睛? 9、简要说明野外专用包的种类,各有什么用途? 10、怎样填充背包? 11、救生包里一般包括哪些物品? 12、野外刀具的种类与特点? 13、专业登山工具有哪些?选择上应注意什么? 14、常用的野外生火用品包括什么,有什么使用原则? 15、列举几种适合野外活动的食品。 16、常用的野外医药用品都包括什么? 17、简要说明确保用品的种类,选择上应注意什么问题? 18、CE 和 UIAA 各代表什么意思? 19、列举 8 种野外常用的小型次要用品。 20、列举几外野外仪器并阐明它们的用途? 除了因为意外而不得不面对野外生存的挑战,野外装备的配备必须根据野外训练的计划和 内容来安排。证件、资金以及救生包是必须首先确定的物品,其它用品则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 面的因素: 1。活动性质:是郊游还是探险;登山还是穿越;是业余的还是专业的? 2。出行方式:是乘车还是徒步,徒步的距离大约有多少公里? 3。起止时间:计划几天;如有意外,可能会延长几天? 4。人员组合:是随团还是自助?同行者多少人?如果是大队人马出行,组织者会提供怎样 的后勤保障? 5。身体状况:根据身体状况情况,安排携带相应的药品和卫生用品。 6。气象情况:目的地计划内相应几天的气象信息。 7。特殊要求:根据出行的目的,配备相应的装备。 根据以上的要求,将所有的物品放在一起,从而确定用多大的背包。 第一节 野外宿营用品 一、帐篷 (一)根据帐篷的用途、性能分类 1、车载帐篷(屋形帐篷) 空间大,适合多人宿营,且稳定性好,抗风暴能力强。但流动性差,安装和拆卸费力,重 量大,不适合徒步穿越者使用。 2、登山帐篷 注重于轻便、抗风、保暖、高强度等。 优点是:防护性能好,不宜破损。 缺点是:透气性差,价格昂贵。4 3、休闲帐篷 选材上注重经济、适用性,满足一般环境下的露营使用。 优点:价格便宜,款式较多。 缺点:抗损性差,防水和保暖性差,不适合恶劣天气。 (二)根据帐篷的容量分类 单人帐篷、双人帐篷、及多人帐篷。 (三)根据帐篷的形状和款式分类 选择帐篷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1、野外活动地区的气候类型。 2、选择帐篷的用途。 3、野外活动的人数。 4、颜色和款式。 帐篷是重要的野外装备,其主要作用是遮风避雨。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帐篷,除了正常的使用外,合理的维护是必不可少的。 不脏但避免不了水汽,所以清洗要仔细,凉干且不可暴晒。 发现一个小洞也要及时修补。 二、睡袋 睡袋是把被子和褥子结合在一起的寝具,主要作用是保暖。选择睡袋的原则是轻便、保暖、 易于维护。 睡袋的填充物主要有:真空棉、九空棉、膨胶棉、羽绒等。 三、宿营袋 既像个小帐篷,又像个大睡袋。宿营袋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但其防水性能不如帐篷, 保暖性能不如睡袋。 四、防潮垫 目前市场上有塑料泡末(聚乙烯)和充气式两种。 五、炊具与炉具 野外最奢华的炊具就是一把带折叠把手的铝或不锈钢的饭盒。 炉具则以携带固体燃烧炉和相应的固体燃料较为理想。 第二节 野外着装 一、鞋袜 (一)野外穿越忌新鞋 保护脚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双合适的鞋子。 鞋子的磨合期不低于 100 千米,最好是 300 千米。 野外用的鞋子应比平时穿的大半码或一码。 (二)野外鞋、靴的种类 远足鞋(靴) 、旅行鞋、沙漠鞋(靴) 、攀岩鞋、登山鞋(靴) 、雪地鞋(靴) 、涉水鞋(靴) 1、 山地鞋(靴) 适合一般的山地环境。鞋帮硬朗,有固定的内板,不易扭伤脚踝;鞋底有 16~18 各防滑岛, 轻易不打滑;面料防水却透气,轻微的出汗能及时排除,保持鞋内干爽。 2、远足靴 高腰设计,重量适中,穿着舒适,在脚踝处增加衬垫起支持保护作用,不易扭伤,靴底有 12 个防滑岛,加前 4 个组合岛,可有效防滑面料防水却透气,轻微的出汗能及时排除,保持鞋 内干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防止毒蛇咬伤的作用。 3、涉水鞋 低帮设计,方便水的排除;布面挂胶,容易凉干鞋底除有 12―14 个防滑岛外,还有无数的 小型橡胶齿,防止在光滑的卵石面上打滑。5 4、沙漠靴 硬底设计,防止脚部在软沙上疲劳,靴舌头与靴帮联体设计,防止沙硌进入。 5、雪地靴(登山靴、鞋) 适合雪地行进和攀登雪山;通常分外靴和内靴,内靴主要是保暖,外靴用来固定冰爪和踏雪 板。 (冰爪在下第四节) (三)腿套(雪套)与鞋罩 在雪地行进时,防止积雪进入鞋、靴和裤筒内 (四)袜子的选择 建议选用天然织物含量 90%左右的袜子 袜子的大小要合适,松紧也是必须考虑的参考指标;袜腰不少于 20 厘米。 二、服装 (一)内衣 合成纤维的内衣,没有多大吸水性,利于向外排汗,保持皮肤和内衣间的干燥环境,从而 有效地保持体温。 (二)保暖衣 主要作用是保暖,其次是把内衣的水分向外输送。90%的羊绒、毛织物是首选。 (三)外衣(冲锋衣) 一是拉力强;二是具备初步的防风雨能力且透气性好;三是有合理的口袋(有拉链) 。 (四)雨衣 可以抵御中到大雨,配上雨靴,可以在雨中行进。还可用来防潮;在解决野外水的问题上有 很大作用。 (五)塑料袋 大的聚乙烯塑料袋,可以做斗篷、装水,当作帐篷,还可避风、遮雨并保暖。 三、头、颈部用品 (一)遮阳帽:一般是宽沿,遮挡太阳。 (二)头套:保暖、防冻。 (三)脖套:保暖 (四)护目镜:最低也应具有防风沙和防紫外线的功能。 (五)安全帽(头盔) :防止流石砸伤,并在撞击和跌落时保护头部。 四、手套 分为连指型和分指型。 连指型保暖好,分指型的较灵活。 第三节 野外专用包 野外最好有三种包:大背包、腰带包、救生包。 一、背包 衣服、睡袋、食品等野外用品的必备装备。 (一)种类 内支撑型:轻便、美观、易收藏,但装载能力和调节差。适合野外穿越和徒步旅行。 外支撑型:装载能力和调节性好,能外挂物品适合专业人士使用。不适合森林环境。 (二)背包的填装 原则是上重下轻,填装紧凑;衣服和宿营用品放在下面,食品放在上面。水瓶、毛巾等可挂 在侧面。 二、腰包 随时急用物品的装载包。手机、小塑料袋、救生包、证件、指南针、小手电、刀具等。 三、救生包 救命的宝囊。6 一般应有以下物品:1、火柴;2、打火机;3、凸透镜(聚焦引火) ;4、蜡烛(点燃不易燃 烧的湿材、照明) ;5、钢丝锯(一种可以卷起来的,上面有无数小齿的钢丝) ;6、鱼钩、鱼线; 7、细金属丝(捆绑、制套索等) ;8、蛇药;9、药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 ;10、盐;11、 针线(缝补衣服,必要时缝补伤口) ;12、消毒药品(处理伤口、消毒) ;13、塑料布;14、别 针;15、创可贴;16、医用绷带、胶布;17、手术刀片;18、其他(自己最适合的小体积物品) 。 第四节 野外生存的必要工具 一、生存之宝――刀 刀在野外生存中的地位是任何工具也无法代替的。 在丛林中, 刀可以开路;宿营时, 可作斧、 锯、锤子来搭建帐篷;登山时可挖脚窝还可用来挖野菜、狩猎、防御…… (一)独立刀具:单个刀体和刀柄。 1、折叠刀:适合与切、削,不适于砍、剁,可挖野菜。 2、反曲刀(砍刀) :刀尖锋利适合切割,刀背后重适合砍剁,刀刃较薄,适于削切。 3、野战刀:刀背有锋利的刀刃,可以割绳索、树木,适合砍、剁、削、切、挖、别即可做 匕首又可当飞刀。 (二)多功能组合刀 以刀具为主,功能较多。 1、瑞士军刀:除有大小刀外,还有螺丝起子、锯、锉、凿子、钩子、锥子、瓶起子、软木 塞起子、罐头开启器、放大镜等。 2、野外生存刀:有钳子、锉、锯及多种刀具组成。 3、登山组合刀:专为登山者设计的工具刀。重点突出锉子,用以打磨冰爪。 二、登山工具 4000 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冰雪,要有对付的专门工具。 (一)冰斧:打确保点、铲冰、手杖, 滑坠时的制动等。 (二)冰爪(踏雪板) :是固定在登山靴下面具齿的特殊登山工具。前后可伸缩。 (三)登山杖(滑雪杖) :滑雪、雪地行走、过河、普通登山都能发挥作用。 三、宿营工具 (一)行军锹:用途广泛: 防御武器、挖庇护所、挖排水沟等。 (二)钳子:野外生存组合刀上的一把钳子和一卷铁丝会令你得心应手。 (三)锯:搭建庇护所、生篝火、制作木筏时经常使用锯。组合刀具和行军锹上一般都有。 但最好还是带上一盘钢丝锯。占地方很小,起的作用很大。 四、鱼具 钓鱼工具:鱼钩、鱼线。 刺网(挂子网) :捕小鱼是最简便和好用的。 五、照明与信号工具 (一)照明工具 黑天、洞穴探险都离不开。 1、头灯 2、手电 (二)信号工具:求救必需的工具。 第五节 野外生存的必要物品 几乎没有人能够带全所有的野外用品,但你必须带上保证生命的最低限度的物品。 一、火种及生火用品 野外用火必须加强和提高安全意识,严禁在禁火区域用火。不到万不得已不在野外用火。 用火时必有专人看守,以便随时应付发生的意外。 (一)火柴:注意密封和防潮。7 (二)打火机:先用打火机,后用火柴。 (三)打火石:即可节约火柴,又可练习生火技巧。新手和想参加野外生存活动的人尤其 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四)凸透镜:用于取火。 (五)蜡烛:帮助取火、照明、密封瓶口、洞口探测风向和洞内探测氧气含量 (六)火绒:棉花以及纤维较多且纤细的植物。帮助点火。 二、食品 在你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带上必要的高效食物可以使你的体力更加充沛。 三、医药用品 常用的野外医药用品 (一)口服药品 1、抗菌药。 2、蛇药。 3、感冒药。 4、胃肠药。 (二)外用药品 1、跌打药品。 2、止血消炎。 3、消毒水。 (三)包扎用品 1、纱布。 2、绷带。 3、三角巾。 4、创可贴。 5、医用胶布。 (四)非治疗药品 1、水药片。 2、海水淡化剂。 四、塑料制品 (一)塑料管:一小段塑料管在野外会有意想不到的用途。 (二)塑料袋:在野外既是轻便防水、取水的容器,又是用途广泛的材料。 五、确保用品 探险不是冒险,必须做好确保工作。 (一)绳索 产品质量必须符合欧洲质量标准(CE)和国际攀登联合会质量标准(UIAA)的认证,产 品上有 CE 和 UIAA 的认证标志。 攀登绳索要每年更换一次,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二)锁与环 选择锁与环就像选择绳索一样,看它是否有欧洲标准和国际标准认证,标识同样是 CE 和 UIAA。 (三)安全带 同样需要安全机构的认证。使用和淘汰原则同绳索一样。 坐式 全身式 胸式 扁带 (四)岩钉、冰锥 (五)上升器 (六)头盔 六、其他物品8 1、金属丝 2、细绳 3、针线 4、铅笔 5、棉团 6、大块纱布 7、大力胶 8、卫生纸 第六节 野外常用的仪器设备 一、通讯设备 (一)手机 (二)对讲机 (三)卫星电话 二、定位仪器 第三章 野外给养 思考题 1、简述判断植物是否可以食用的方法和步骤。 2、列举 10 种野外最常见的可食用野生植物。 3、从概率上讲,剧毒蘑菇一般具有什么特征? 4、在野外,采食蘑菇应该注意什么? 5、利用动物性食物的原则是什么? 6、列举五种可食用的昆虫,并简述食用方法。 7、在野外,怎样解决维持生命和动物保护之间的矛盾? 8、一般情况下,根据什么信息可以在野外找到水源? 9、列举五种收集水的方法。 10、叙述收集地表蒸发水的方法与步骤。 11、在野外,可以采用几种方法净化饮用水?并叙述具体方法。 12、什么是科学地饮水方法?原理是什么? 13、有鱼类活动的水就一定可以喝吗?为什么? 14、一般情况下,野外什么状态下的水可以直接饮用?什么样的水必须经过处理? 野外给养最重要的是食物和水。自然界可以给人类提供大量的食物和饮用水资源,关键是 你要学会怎样去利用它们。 一般情况下,只有当你的生命确实受到饥饿的威胁时,才可以利用野外的植物来食用。 第一节 如何利用植物性食物 判断植物是否有毒,首先是闻一下植物的气味,有水果气味的植物最好不要吃。 其次是将植物捣烂,用其汁液涂抹手腕内侧,十分钟内没有红肿和瘙痒感觉的一般没有剧 毒。 然后是用嘴来品尝, 先舔一下植物的汁液, 看看是否有发木发麻的感觉 (发苦不一定有毒) ; 如果一切正常,你可以少吃一点,并在咀嚼时感觉是否有不良反应,同时体会植物的纤维可以 吞下。 一、野菜类食物的鉴别和食用方法 (一)苣荬菜(俗名:曲麻菜、丘么菜、败酱草) (二)蒲公英 (三)笕菜9 (四)灰菜 (五)荠菜 (六)蒿子菜 (七)委陵菜 (八)山芹菜 (九)马齿笕 (十)小根蒜 二、蕨菜 野菜中口味、营养、保健具佳的佼佼者,是著名的山珍。 三、可食用的根、茎、叶、花 (一)山药 (二)桔梗 (三)竹 (四)刺嫩芽 (五)香椿 (六)山豌豆 (七)槐 四、果实类食物 (一)榆钱 (二)野山梨 (三)稠李 (四)野生猕猴桃 (五)山里红 (六)山杏 (七)芡 (八)菱 (九)山葡萄 (十)桑葚 (十一)龙葵 (十二)野莓 五、可食用的种子 (一)栎 (二)山胡桃 (三)板栗 (四)松子 (五)槭 (六)山绿豆 (七)野大豆 (八)皂角 (九)荞麦 六、其他可食植物及可食部位 1、野燕麦(种子) 2、水稗草(种子) 3、荸荠 4、野百合 5、野葱 6、椰子(汁、肉)10 7、黄花菜(花蕾) 8、菊芋 9、车前(全株) 10、枸杞(嫩叶、果实) 11、酸浆(果实) 12、薄荷(嫩茎) 13、黑枣子 14、龙须菜(全株) 15、睡莲(种子、地下茎) 16、银杏(果仁) 17、榛子(果仁) 18、芦苇(芽、嫩茎) 19、棕榈(嫩茎、叶) 20、木瓜(浆果、嫩茎、叶) 21、蒲草(嫩茎、叶) 22、牧羊草(嫩茎、叶) 23、防风(根) 24、樱桃(嫩叶、果实) 25、杜松(果实) 26、辣根(全株) 第二节 真菌类(蘑菇)食物 蘑菇营养丰富,美味可口。但是蘑菇中有许多是有毒的,有的甚至是剧毒。因此,采食蘑 菇要十分小心,宁可挨饿,不可冒险,不了解的坚决不吃。 一、鉴定蘑菇的基本方法 蘑菇的基本形态和各部位的名称 二、可以安全食用的野生蘑菇 (一)侧耳科:菌体多近扇形,大部分生长在树木上,除鳞皮扇菇外,尚无有毒记载,是 野外可放心食用的菌类。 常见品种:阿魏侧耳、白岭侧耳、白黄侧耳、长柄侧耳等。 (二)白菇科:种类较多,80%没有有毒记载,60%记载可以食用。 松口菇、金针菇、草菇、口蘑等是常见品种。 (三)牛肝菌科 85%没有有毒记载。但是部分种类能引起腹泻,不易大量食用。 (四)猴头菌:我国著名山珍,现已多有栽培。 (五)鬼笔科:伞盖钟状,菌柄长,笔杆状。 (六)马勃科:尚无有毒记载。成体适口性差,故多食幼体。部分种类十分鲜美。 (七)赤菌科:菌盖扁平,不规则圆形,表面具微毛。 (八)羊肚菌科:菌盖钟形,尖顶,表面有凹坑。本科几乎全部可以食用,目前无有毒记 录。 (九)珊瑚菌科:本科与枝瑚菌科很相似,而枝瑚菌科有很多有毒种类。 (十)鸡油菌科:菌盖边缘常卷起,本科菌类全部可以食用,且味道鲜美。地生菌。 (十一)多孔菌科:子实体(菌体)大型至超大型,无菌柄。成体往往木质化,适口性差, 幼体可食。 三、我国剧毒蘑菇概述 有毒蘑菇(有毒概率比较大的特征) :1。颜色鲜艳、美丽;2。不生蛆虫;3。有腥、臭味 道;4。擦伤面容易变色;5。使米饭、银器变黑等。但是,有一部分毒蘑菇没有以上特征,却11 有剧毒,仅按以上的标准去判断一个陌生的蘑菇是否有毒是非常危险的。 ,对于有生命危险的事 情,决不能相信概率;一旦小概率出现,后果不堪设想。 相对无毒蘑菇来说,有毒蘑菇的数量并不是很大。一般情况下,在野外采食蘑菇还是比较 安全的。有剧毒的蘑菇在我国大约有 10 中左右,为了避免大家误食,特在此详细介绍。 (一)肉褐鳞小伞:多生于草地、林地、路边;菌体有香味,常被误食。发病初期为胃肠 炎症状,然后是肝、肾受损,患者出现烦躁、抽搐、昏迷等症状,致死率高。 (二)白毒伞:异名:白毒鹅高均。子实体白色,较细高;菌柄长,白而光滑,基部膨大。 该种分布极广,毒性极大,以肝损害为主,死亡率高。 (三)鳞柄白毒伞:异名:鳞柄白毒鹅膏。子实体白色,菌盖中央略黄,凸起,老时反而 凹陷,菌柄上具鳞片,基部膨大成球型。毒性很强,致死率很高。 (四)条纹毒鹅膏菌:子实体幼时为卵型;菌盖厚,表面灰绿色,边缘灰白色,有丝光, 有条纹;菌柄白色,脆,空心,基部膨大。夏季生于林下、草地;毒性很强。 (五)残托斑鹅膏菌: (六)毒粉褶菌:子实体中到大型;菌盖污白色,盖缘波浪型,常开裂,表面有丝光;菌 褶粉红色;菌根白色。中毒后约半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炎症状,以后出现呼吸困 难、心率不齐,严重者可死亡。 (七)秋生盔孢伞:极毒。分布于四川、山西、陕西、新疆、甘肃、贵州、西藏等地。 (八)包脚黑褶伞:中毒后,潜伏期长,为10――40小时,严重者可死亡 (九)花褶伞:中毒后,发病较快,常无故大笑、狂舞。 第三节 海藻类食物 海藻是生长在海洋中的低等植物。海藻中的许多种类都可以食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食 用海藻而中毒身亡的报道。因此,海藻应该是相对安全的野外给养食物。 第四节 动物性食物的利用方法与原则 动物性食物可以为生存者提供更多的能量,因为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比淀粉和维生素更有 救命的价值。 从环境学的角度出发,所有的野生动物都应当受到保护;从法律的意义上讲,国家各等级 的保护动物是不能成为我们的给养的。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人类为了维护生命而去采食一些 生物量大、繁殖力强的非保护类动物还是应该允许的。 一、可食用的环节动物 (一)蚯蚓:纵向划开体壁,洗净泥土,水煮、烧烤均可,但不要生食,因为有些蚯蚓体 内有寄生虫。 (二)沙蚕:一般生活在海边的潮间带或潮下带,筑有巢穴。吃法与蚯蚓相同。 二、可食用的贝类 具有低脂肪、高蛋白、味道好、适口性强等特点。 (一)陆生贝类 (二)淡水贝类 1、河蚌 2、圆田螺 (三)海洋贝类 在海岛生存时, ,贝类和海藻完全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能量。 海红 文蛤 蛤蜊 香螺 三、可食用的甲壳食物 1、水蚤 2、虾类 3、钩虾 4、海洋甲壳动物 四、可食用的昆虫及食用方法 (一)蝗虫类12 最好将其在盐水中浸泡 10 分钟使其排泄掉消化道中的食物和粪便;然后掰掉大腿,穿成串 进行烧烤食用,也可生食。 金龟子 天牛 龙虱 (二)甲虫类 鞘翅类昆虫。食用方法同蝗虫,但要去掉鞘翅。 (三)白蚁 蛋白质含量极高,营养丰富,是补充体力的优质食品,可以直接食用。 (四)其他可食昆虫 1 螳螂 2 蝼蛄 3 蜻蜓 4 蚕蛾 5、蝉 6、大竹节虫 7、独角仙 8、大黄蜂 (五)昆虫幼虫: 不要直接烧烤,可在石板或铁板上烧。 A、茧蜂 B、胡蜂 C、赤蚁 D、意大利蜂 E、刺蛾 F、粉蠹 G、地老虎 H、天蛾 五、鱼类食物及捕鱼方法 鱼类的营养十分丰富。有毒的鱼类很少,如豚;淡水鱼类几乎都可食用。野外食用以烧烤、 水煮为主,关键时刻也可生食。 (一)徒手抓鱼 (二)淘鱼 (三)呛鱼 (四)钓鱼 (五)迷宫 (六)鱼笼 (七)鱼叉 (八)刺网 六、可食用的两栖类 (一)蛙类及幼体 (二)鲵类 七、可食用的爬行类 (一)蜥蜴 (二)蛇类 八、食用鸟类的原则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许多鸟类是国家级保护鸟类,有些甚至是世界的稀有种类。绝不能随 意捕杀。 (一)山鹑:分布广,数量大,营养丰富。可扣捕、网捕、套捕、猎杀。 (二)斑鸠:分布广,数量大,营养丰富,野外极常见,地面活动。 (三)麻雀:野外十分常见。常见种类为树麻雀和家麻雀。 (四)乌鸦:不易捕捉,宜猎杀。 (五)山鸡:常见于山区。 捕捉鸟类的方法 1、扣捕。2、钓捕。3、套捕。4、射杀。 九、哺乳类动物的食用原则与方法 哺乳类中有许多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在没有一定动物知识的情况下,一定不要贸然捕猎哺 乳动物。 (一)鼹鼠:运动迟缓,可徒手捕捉。剥皮、去内脏后,可水煮或烧烤。营养丰富,适口 性好。 (二)刺猬:生于田野、山林中可徒手捕捉,但要防止刺伤。剥皮、去内脏后,可水煮或 烧烤。营养丰富,味道中有腥臊味。 (三)达乌尔黄鼠:生于草原、丘陵地带,数量大,分布广。对农作物有害。剥皮、去内13 脏后,可水煮或烧烤。携带细菌,食用必须高温处理。营养丰富,适口性好。 (四)田鼠:喜欢居住在低湿多水的环境里,河边林地、稻田地里往往有大量分布,是我 国的重要农林害鼠。 ,可用套、夹捕捉,也可射杀。剥皮、去内脏后,可水煮或烧烤。携带细菌, 食用必须高温处理。肉白嫩,营养丰富,适口性好。 (五)麝鼠:喜欢生活在水生植物丰富的河流、池塘、水库、湖泊、水田、沟渠、沼泽等 地。分布广,对水利设施有害。剥皮、去内脏后,可水煮或烧烤。无细菌,肉多而白嫩,营养 丰富,适口性好,是理想的野外给养食品。 (六)花鼠:生活在山林、森林、丘陵、平原,分布十分广泛,数量大。活动敏捷不易捕 捉,但不够机灵很容易设陷阱捕捉。剥皮、去内脏后,可水煮或烧烤。味美,肉少。 (七)松鼠:生活在森林中。可用套、夹捕捉。剥皮、去内脏后,可水煮或烧烤。味道十 分鲜美。 (八)野兔:分布极其广泛,数量巨大,对山地植被有一定影响。可棒打、射杀、套捕、 踩夹、陷阱等。含肉量大,味美。是野外生存最佳的蛋白质来源。 (九)狍子:生活在山林、灌木丛、河谷,偶尔见于平原。徒手不易捕捉,可用计捕捉。 狍子体大肉多,味道与马、鹿相似,是野外生存最佳的蛋白质来源。食用方法以水煮或烧烤为 主,可解决多人的给养问题。 哺乳动物的捕捉方法 (一)陷阱: 注意:1、做好标记,防止伤人。2、陷阱应设置在动物的必经制之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3、根据动物的大小确定陷阱的深度和大小。4、动物落入陷阱,要缺点动物是否死亡或有无攻 击性。5、设置陷阱不要留下人的气味。6、离开陷阱地时,必须将陷阱填平。7、动物保护区内 禁止设置陷阱。 (二)套索:单套索、绊套索、弹力组合套索 (三)射杀:注意伪装,包括视觉和气味。 第五节 怎样解决饮水问题 正常的人每天需要饮水大约为 3 升,在炎热和干燥地区要达 5 升左右。 一、如何寻找水源 (一)根据地形寻找水源 1、山谷的最低点; 2、干涸的河床上的沙砾下; 3、悬崖下面; 4、洞穴内; 5、干涸的水池底; 6、海边的沙丘下; 7、在沙漠,有绿色的植物的地方,有水的几率就大些。 (二)利用动物线索寻找水源 1、两栖、爬行类动物出没的附近; 2、一些鸟类多在水源附近生息; 3、昆虫(蝴蝶、蜻蜓、蚊子等)喜欢在水源附近活动; 4、顺着动物的足迹就能找到水; 5、依据动物多喜欢在傍晚喝水的特点找水。 (三)根据植物寻找水源 1、芦苇、马莲、柳树等都长在水源旁; 2、灰菜、蓬蒿、沙里旺都长在水位高的地方; 3、初春时,独有发芽的树枝下有地下水; 4、入秋后,独有一处叶子不黄的树下,有地下水;14 (四)通过声音寻找水源 根据水声,在植物比较茂密,并有苔藓的潮湿地点,趴下去仔细听就会发现流水的具体位 置。搬起石块,移开枯枝落叶,就可以看到水质好、基本不用处理的饮用水了。 (五)根据地面情况寻找地下水源 地下水位高,水量充足的地方以季节不同特征也不相同: 1、炎热的夏季地面总是非常潮湿,地面久晒而不干不热; 2、秋季地表有水气上升,凌晨常出现薄雾,晚上露水较重,且地面潮湿; 3、在寒冷的冬季,地表面的裂缝处有白霜; 4、春季解冻早的和冬季结冰晚的地方以及降雪后融化快的地方。 二、怎样“制造”水和收集水 (一)收集降水的方法 1、下雨天最好用大塑料布收集雨水; 2、在陆地,可以在不渗水的石板上用黏土围成一个小“水库”来收集水; 3、大树的树洞也是存水的地方; 4、利用地势挖排水渠收集水; 5、雨衣是收集水的最佳工具; 6、普通的塑料袋挂在柳树等树枝上,可以引进更多的水; 7、利用衣服等引流至瓶子等容器内; 8、利用塑料布、毛巾等收集露水。 (二)利用冰雪化水 化雪:如果是用容器在火上烤,为了节约能源,应先化一点水,然后逐渐加入握紧的雪团。 雪团在放入容器前,可先放在火旁,使其发粘,化起来会快一些。 化冰:尽量将冰捣碎,比较容易融化。 冬天在野外,应少用能源,多利用日光来融化冰雪。 除非不得已,尽量不要直接吞食冰雪。 (三)怎样收集地表蒸发水 在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挖一个坑,坑底用一个容器接水,找一块塑料布盖住坑上沿,中间 放一块石头,使塑料布接到的蒸发水在一个定点下落入容器中。塑料布的边缘用土压好。 (四)植物蒸腾水的收集方法 1、将苔藓、地衣等含水量大的植物装进一个塑料袋内,扎紧口,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可以 收集到水。 2、将一个塑料袋包在树枝上,可直接收集到树叶的蒸腾水。 (五)如何收集植物汁液 1、仙人掌类植物可以挤压出水分; 2、藤本植物体内有大量的水分; 3、槭树、桦树等,用刀割断,可以直接饮用流出的伤流液。 4、竹子节内的汁液,可以直接饮用。 记住:如果你不了解这个植物,千万不可盲目地饮用它们的汁液,做实验后决定是否可以 饮用。 (六)动物体液的利用 (七)怎样使潮气变水 架起一块石板,在下面生火,把潮湿的泥土或者植物放在石板上,中间插一根棍,最上面 盖上防水布,在布的下缘就可以收集到由潮气变成的水了。 (八)海水的淡化 三、水的净化方法 (一)煮沸法 对水进行消毒的很好方法,且简便实用.15 (二)沉淀法 在收集到的水中放入少量明矾(可用牙膏代替)并充分搅拌,沉淀一小时后就能得到清澈的 饮用水了. (三)吸附法 活性炭(木炭也可)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冷水泡茶时间长一些也行. (四)过滤法 用长袜、手帕重复过滤几遍就可以得到相对比较干净的水. (五)渗透法 在离水源 2―3 米处挖一个坑,使水渗进坑中. (六)药物法 商品“水药片”一片可以对 2 升水进行消毒.碘、碘酒、漂白粉、漂白剂也可以起到消毒作用. 以上介绍的方法,往往可以交叉使用,效果更好。 在一般情况下,泉水、井水、暗流水、雨水、原始河水都可以知觉饮用。水库水、湖水、 溪水、池水、雪水等应该处理一下。对于煮饭来说,水库水、溪水、雪水和一般有鱼的河水都 可以直接食用。 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净化饮用水,在喝下后的几个小时里都要留意自己身体的反应。如 果发生腹痛、腹胀、腹泻的现象,一方面要着手治疗,一方面要修正你的水处理方法,或者重 新寻找水源。 四、科学饮水方法 在野外,合理科学地饮用水,可以在饮水有限的时候,极大地延长你的生命。口渴时不能 大口喝水,更不能狂饮。 正确的喝水方法是:少喝、勤喝。一次只喝一、两口,水在口中含一会,分两次慢慢咽下。 一般 1 升水的饮用时间至少要在 5 小时以上。这样的喝水方法,即可使身体将喝下去的水充分 吸收,又可解决口舌咽喉干燥的问题,从生理学的意义上讲,就是既不会让体内严重缺水,又 不会排出多余的水分。当然,这样做对身体健康是没有好处的。但正在保命的时候,是不能讲 究养生的。 第四章 野外宿营 思考题 1、适于宿营的地方有哪些特点? 2、什么是选择宿营地的“十不原则”? 3、在野外,可以利用的天然庇护所包括哪些? 4、什么样的环境下可以少加改进作为临时庇护所? 5、在没有帐篷的情况下,通常建立哪几种庇护所? 6、在沙漠中如何建立庇护所? 7、在雪地环境下怎样建立临时庇护所? 8、在湿地建立庇护所应该注意什么? 9、常见的取火方法有几种?关键步骤和技术是什么? 10、练习聚焦取火和火弓取火的方法. 11、在野外可以利用的燃料包括几大类? 12、常见的堆积篝火柴的方法有哪些?要点是什么? 13、列举野外炉灶的种类,每种炉灶有什么特点? 14、叙述“马蹄灶”和“八卦灶”的搭建方法. 15、在野外,可以用什么方法蒸煮食物? 16、列举几种烧烤食物的方法,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17、搭建帐篷应注意什么? 18、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宿营地的环境?16 19、怎样划分宿营地的功能区?有什么划分原则? 在野外搭帐宿营是每个从事野外活动的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在没有帐篷的情况下,利 用周围环境和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立临时庇护所,也是野外活动爱好者应该掌握的基本技 能之一。 取火、搭灶、烹饪也是必备技能。 第一节 怎样选择宿营地 野外宿营,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材料搭建一个临时的“家”,是很有学问的。 这个临时的“家”搭建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你的睡眠质量,也间接影响到体力和伤势的恢复、 关系到你在野外的安全以及是否容易实施救援等。 一、宿营地的一般特征 1、平坦、开阔、相对避风,便于发出火光在内的各种救援型号。 2、寒冷地区向阳;炎热地区庇荫。 3、局部相对高地,周围具有排水沟。 4、距离水源不是太远,方便取水又避免与动物发生冲突。 5、如果是交通意外,又不幸受伤,需要等待救援,应该离事故地点不远,发现事故地就能 发现伤员。 二、选择宿营地的注意事项 1、不要在风口搭建庇护所。 2、不要在低洼地和干涸的河道(水道)上建立营地。 3、不要堵住野兽的通道。 4、不要在距离水源太近的地方扎营。 5、不要在瀑布下面宿营。 6、不要住在孤立的高树下面。 7、警惕“飞”来之祸。 8、别捅“马蜂窝”。 9、大雪无情。 10、密林深处不安家。 第二节 如何建立野外庇护所 一个适合居住的庇护所,可以遮风避雨,防止动物伤害,有利于恢复体力,并能够在心理 上给人以极大地安慰。在寒冷地区,庇护所更是防止冻伤,甚至是保全生命的必要手段。 一、寻找天然庇护所 (一)寻找山洞设立天然庇护所 天然的山洞需要在洞口加一道“防护门”,不仅挡风,还可防止动物骚扰。若有动物或山洞 较深,可用火把照明、试探氧气是否充足,还能吓跑动物。但应注意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若有 动物幼崽,则应将其放到洞口,母兽一般会叼走;若你对付不了的大动物,那么就另找宿营地。 天然山洞的优点:坚固、防风雨;缺点:生火排烟困难。 (二)寻找树洞作为临时庇护所 原始森林中可以找到容纳一人的树洞。进入前,应观察一下树洞内外的情况,回避有大型 动物的树洞。若没有,也应在洞口设置结实的木栅栏,以防止动物的袭击。 (三)倒扑的树根是现成的庇护所 这里所说的是大树的树根。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搭建,就可以做成一个不错的庇护所。 二、改建庇护所 (一)利用凹坑盖一个庇护所 这里的凹坑不是低洼地上的,而是在山坡上的。在上面盖上一些树枝、杂草,坑底铺一些17 干草就可以睡觉了。其保暖、避风的效果比帐篷还好。 (二)利用天然“猫耳洞”改建庇护所 山坡、岩壁下、峡谷两旁、路基、土岗等处凹入的浅洞一般称之为“猫耳洞”。在野外,这 种地方很多,只需要在外面加一道墙和搭一些树枝即可。 (三)利用石棚或石笋建立庇护所 若是柱子,则应加个盖子;若有盖子,则应加上围墙来挡风。 (四)窑洞 在粘土地区,利用树枝或尖石片在厚土层的陡坡挖一个小洞还是不太费劲的。 三、搭建庇护所 (一)怎样搭建茅草房 用树干和树枝搭建起稳定且适合居住的架子,上面自下而上地把打好的草苫子固定在架子 上面即可。 (二)怎样搭建草席棚 该棚子适合于有芦苇或蒲草等地区,制作工艺比茅草房复杂。 (三)怎样搭建树皮屋 用木杆儿搭建成一个圆锥型的架子,再在架子上固定一圈圈的树皮,最上面留出冒烟的通 道,地面铺上干草,一间别致的树皮屋就建好了。 (四)怎样搭建掩体屋 用石头或者石块,砌成一个马蹄形矮墙,上面横上木梁,再盖上草和沙土。 (五)怎样搭建空中阁 为了防水和动物的侵害,需要在树上搭建庇护所。这样的庇护所一般要在相邻的两棵树上 或者其他比较高的位置,所用的木梁尽量呈水平状且结实、稳定、牢固。 四、特殊环境庇护所 (一)怎样在沙漠中搭建庇护所 在没有帐篷的情况下,应寻找有植物的地方,在其旁边挖一个浅坑,收集一些树枝搭建于 浅坑之上,应注意防风沙,要捆绑牢固。 (二)冰雪环境下的庇护所 1、雪洞 2、在塔形树冠的树木下挖一个洞,即可防风雪,也能保障安全。 3、雪屋 (三)热带雨林中的树叶屋 应以防水、防潮为主,充分利用热带树林中的大型叶子,象瓦片那样排列,可以轻易地搭 建一个防雨效果很好的庇护所。 (四)怎样在湿地上搭建庇护所 为了避免湿地和潮湿对人体的影响,应找到足够的树枝或者木棍来搭建一个“A”形的架子, 并在架子离地 0。50 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野外搭建豪华庇护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