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獾的奇迹向大家推荐这本书论文摘要怎么写写?

ISBN:1規格:221頁 / 普通級
/ 2-21出版地:大陸
本書分類:> >
資料來源:
小精靈巨型零件固定的帶一瓶 [LA700A LA710A 可選配件用品 OE | | 小精靈巨型精靈巨型精靈巨型精靈巨型精靈巨型精靈巨型精靈巨型精靈巨型精靈巨型45679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阿宣的美好生活)
(HQ℡日光倾城)
第三方登录:您的位置: &
獾先生的奇迹
优质期刊推荐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奇迹课程这本书自称是训练思维的课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推荐:《奇迹课程》
我的图书馆
推荐:《奇迹课程》
《奇迹课程》 乃是一套天启或秘传的灵修材料,供现代人反省自修之用。它虽采用基督宗教的传统术语,其精神却超越宗教派系,更无意取代任何宗教。它传授宽恕之道,因为唯有宽恕才可能治愈人类根深蒂固的内咎心理,由此而忆起自己生命的本来圆满境界,寻回真正的幸福。
《奇迹课程》
原版《奇迹课程》英文版
  中文名: 奇迹课程--海伦.舒曼
英文名: A Course in Miracles
「在英语领域中,《奇迹课程》可能是自圣经以来最重要的一部书。」
----Dr. Willis Harman, Ph.D
奇迹课程 全
1965年,医学心理教授海伦?舒曼接到内在的讯息,促请她笔录下来所听到的一切,约莫七年半的光景,终於完成了这本旷世钜著《奇迹课程》 (A Course in Miracles)。
《奇迹课程》共分三部。第一部「正文」,提出一套崭新的人生理念,第二部「学员练习手册」,旨在潜移默化人的知见与习性,第三部「教师指南」,澄清全书的重要概念。
《奇迹课程》以基督教为表,以佛教为裏,却将东西方的传统智慧转化为一套心理治疗教材,为读者编制了三百六十五课的练习,透过宽恕来转化自我,创造奇迹。
《奇迹课程》的名称
根据笔录此书的海伦·舒曼博士的叙述,这一书名是耶稣自己取的,海伦所听到的秘传资料第一句话即是"这是(阐释)奇迹的课程",而且在秘传的整个过程中,那内在的声音(Voice) 都是用这名字来指称这一资料的。  不论这名称多么奇特,这套课程确是为了帮人了解什么才是真的奇迹,以及如何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它帮我们看出思想的力量,是它营造出天人分裂之境,是它形成了我们眼前的困境,因此,也唯有通过它才能扭转我们的处境。奇迹课程提醒了我们:我们是梦中的主人,在耶稣与圣灵的偕同下,我们能够转变恶梦所带来的痛苦。
奇迹并不唤醒你,只是让你看见谁在作梦罢了,它告诉你,在沉睡之际,你仍有选择梦境的可能。(T-28.II.4:2-3)  奇迹把恐惧之因推回给你这个制作人。它同时让你看到,缘起的作用既是形成后果,若没有后果,便不成其因,后果若消失了,起因便不复存在,奇迹就是这样治愈身体的,因为它让你看到,疾病是心灵造出来的,却让身体作为代罪羔羊,承受它的後果。(T-28.II.11: 1-4)
1957 年,赛佛 (William Thetford),接任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学中心心理学系主任。
1958 年,海伦舒曼 (Helen Schucman),诊疗心理学副教授,受聘为比尔主持心理实验部门。
1965 年,比尔目睹心理学学府内的权利倾轧,痛心地说出:「 一定还有更好的一条路可走」,得到海伦的支持,开启了海伦一连串非比寻常的经历。
1965 年 10 月,海伦听到声音:「这是阐述奇迹的课程,请你记录下来」。海伦极力抗拒,最后在比尔的鼓励下,开始了长达七年的笔录「天音」的历程。
1968 年 10 月完成「正文」。
1969 年 5 月至 1971 年 2 月完成「学员练习手册」。
1972 年 4 月至 7 月完成「教师指南」。
1972 年笔录完成后,这份资料束之高阁,成为他们「不可告人之秘」。
1973 年春天,(Kenneth Wapnick) 阅读了这份资料,随即取消原有的修行计划,与比尔丶海伦一起研究,并与海伦进行文字校订。
1974 年校订完毕。他们认定这部资料过於深奥且绝对化,非一般人所能领会,故以为此书只是为寥寥数人而设,再度束之高阁。
1975 年,社交广阔的茱丽 (Judy Whitson) 出现,将这份资料以打字照相版复印了 300 册,供不应求。
1976 年,茱丽遵循内心的指示,改组原有的「心灵平安基金会」,正式出版《奇迹课程》。与比尔拒绝署名,力斥任何「主导」的角色,决定让此书自行发展。
1977 年,海伦在肯尼斯的鼓励下,继续笔录「心理辅导」及「颂祷」等短篇资料。
1981 年,海伦去世。
1983 年,肯尼斯实现海伦的托付,成立「《奇迹课程》基金会」,为读者解说「课程」的要旨。
1988 年,比尔去世。
《奇迹课程》的发展和影响
●开新时代思潮之先声。
●激发西方自六十年代以来方兴未艾的通灵热潮。
●与心理学结合,成为近代西方热门的「心理工作坊」的灵感泉源。
●坊间的心理课程为了迎合大众心态,逐渐通俗化,扭曲了《奇迹课程》原有的旨趣。
●肯尼斯成立「奇迹课程基金会」,力挽狂澜,重申奇迹与宽恕的真谛。
●《告别娑婆》一书出现,再度点出这部「课程」的「一体」 (non-dual) 以及「唯心」的形上基础,与新时代思潮分道扬镳。
●华文译者若水应「心灵平安基金会」与「奇迹课程基金会」之请,以三阶段的研习方式,将「奇迹课程」介绍给华文读者。
●2010 年若水集十年教学经验,重译《奇迹课程》。
《奇迹课程》是什麽?
《奇迹课程》是一本书,1200多页。分三部分:正文、练习手册、教师指南。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美国心理学家海伦按照内在听写的记录方式用七年时间记录下来的,很多《奇迹课程》的学员也都相信如海伦所说,这个声音就是耶稣。  它的理论可以概括为三句话:  真实的一切,绝不可能受威胁,  不真实的一切,根本就不存在。  上帝的平安就在其中。[1]
《奇迹课程》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
《奇迹课程》是一部旨在治愈人类心灵的灵修书籍,它怀着救世神医的心态,为人类的病情把脉,加以诊断,而後提出药方。
当今世上,放眼望去,尽是形形色色的苦难,不论由哪一个角度,哪一个层面看去,都是令人不知从何下手的沈疴,顾此失彼,应接不暇。
应知,人类的痛苦不是来自我们所认为的「人与人」丶「人与自然」或「人与神」的斗争,而是人在心理与自己一刻不止的斗争:小我与大我,真我与假我,今日之我与明日之我,梦中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冲突,耗尽我们的元气,破坏了维系我们生命的免疫系统,构成生理与心理的病变。
人类的病情症状虽然复杂多变,但病根却是同一个,故只需一个药方。《奇迹课程》不再接受世间表象的蒙蔽,直捣人类问题的核心。由眼前的战争丶饥荒丶绝症丶心灵空虚,一直推溯到人类背弃自然与天理而陷於失根状态,其实都是同一个问题,因此也只需要一个解答,若能抓出最後的肇因,一切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奇迹课程》的理念部分虽然抽象无比,课程的设计却是基於实用的考量,它针对这「唯一」问题所提出的药方,必须能够应用於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才行。它的解答之所以「显得」抽象,乃是因为我们的病因,不在於某个人丶某件事或某种细菌,而是出自抽象的心理层面,才会使得这副「心药」乍看之下好似与我们的痛苦风马牛不相及。唯有若按照它的指示,具体用到生活中,我们便不难由自己的抗拒与不安的反应而知道它击中要害了。
《奇迹课程》不属於任何宗教,也无意传播任何信仰或教义,它只是针对人类普遍的问题提出一个解决的方案而已。它的答覆在当今灵修传统间独树一格,难以归类,我们只能列举它的一些特质与功能而已。
这一部书名为「课程」,显然有意借用教育的模式来传达讯息,它绝不是消遣性的励志书籍,也不是供人翻阅的参考书籍,它摆足了正规教育教科书的姿态,而且还是必修的科目。它先在「正文」中提出抽象的理念,让学生读得似懂非懂;然後提出 365 课的练习,要学生具体操练,去体会前面课文的主旨与精神;还编了一部「教师指南」,答覆一些常见的疑难,好像在帮学生做综合复习,准备应考似的。
它把人类一视同仁,待之如学生,而且是蒙昧无知的小学生。它帮我们揭发心中隐藏的错误信念,并让我们亲眼看到这些信念所带来的不幸後果,希望我们看清这一真相而自动放弃旧有的一套,开始尝试它的新理念。
这两套理念必然背道而驰,若还想脚踏两条船,或用旧瓶装新酒的话,不仅无法收到学习的效果,还会引起内心更大的冲突。因此它说,「要学习这一课程,你必须自愿去质疑自己所珍惜的每一个价值观。」(正文 466 页)
心理治疗的功能
《奇迹课程》的进行方式是非常心理学的,它把人类的毛病全都归根於心理的疾病,而心病只能用心药来医,整部练习手册基本上就是一套心理辅导自修教材。《奇迹课程》沿袭佛洛伊德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我们所能意识到的范围,有如冰山的一个小尖端而已,整个心识绝大部分都埋藏在潜意识的海洋里。在潜意识里汹涌作怪的元凶,乃是与生俱来的内咎与自我憎恨,指使着我们身不由己地做出许多令自己懊恼悔恨的事情。
《奇迹课程》一针见血地指出:人心最大的动力不是爱,而是内咎;世界运作的最大动力不是希望,而是恐惧。在此同时,它却能一反佛洛伊德对人性的悲观,在那阴暗可怕的潜意识下面,为我们指出更深的光明本性。它不生不灭,永远神圣纯洁,也永远与其他生命紧密联系着,那才是我们的真实面目,也是我们「已经」得救的保证。
它用宽恕的方法帮助我们清除过去的阴影,摆脱潜意识的控制,活出真实的我来。「本课程则是为了开启这光明之道而来,它一步一步引导我们回归自以为失去了的永恒自性。」(练习手册 324 页)
净化基督教信仰
初读《奇迹课程》的人很少不会误以为这是一部基督教的书籍。满纸上主丶圣灵丶救赎丶奇迹的,还不时引用圣经的经句,更荒唐的是,传递讯息的人竟然暗示自己是曾经出现过人间的耶稣,再次透过文字,向二十一世纪的人类传递造物主的讯息。
《奇迹课程》虽然延续了基督教的创世观,同意人类错误地运用了抉择的能力,自行与生命根源决裂,而营造出这一荒谬而痛苦的世界。但它对这一神学下面的含意却赋予截然不同的意义。
它强调那个错误的抉择并没有改变我们的本来真相,我们只是陷入了自己编出的天人分裂的恶梦而已。因此称不上什麽滔天大罪,也无赎罪的必要,更没有愤怒的神明在後面向我们讨债。问题全在於我们却不敢相信这一福音,怀着更深的内咎逃到赎罪的梦里,任由心内的愤怒与恐惧在梦中投射出一个好似在受天谴报应的世界,而我们终日在那儿苟延残喘,为生存而奋斗。
由此可见,《奇迹课程》虽沿用了基督教的术语,却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神学,设法解除信徒的罪恶感,重申我们「仍是造物主的完美创造」,鼓励我们由这一信念重新出发。
发扬「一体不二」的东方玄学
上述与基督教传统神学分道扬镳的观点,听入我们东方人的耳朵中,显得特别熟悉而且亲切,因为那正是东方宗教传诵了数千年的宇宙人生观。例如:
人生如梦幻泡影。一切有形可见的现象丶彼此分离的个体丶历史时空的存在,以及世间的成败与生死等等,全都是一场空虚的幻境。
三千大千世界中的纷纭万象,只是我们的妄心投射出来的幻境,原本来自同一个灵性,一体不分。唯有这个永恒不灭的唯一灵性,才是自己的真实面目。
人类不是为了世界而存在,世界才是为了人类才存在的。它本身没有自己的存在意义,纯粹是供我们寻回「本来面目」的修练道场而已。故不论外界发生任何事情,解决之道唯有回到自心之中。
一切幻相既然来自妄作,而真实的我们也不曾失落或污染,所以我们无事可修,只需停止妄作。这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彻底的放下与交托,撤除自己所执着的判断与过去(《奇迹课程》称之为宽恕),才是化解人类痛苦的秘诀。
集大成而创新局
《奇迹课程》以自成一家之言的「宽恕」理念,贯穿了东西方的灵修传承,构成这部既熟悉又有创意的现代思想体系。
这本长达千馀页的巨着,竟能把种种对立的形式与风格融於一炉:它严格地遵循三段论证的逻辑格式,却用莎士比亚式的诗体表达出来;它尽抽象之能事,所讨论的却是我们日常的经验与心态;它解说真相时铁口直断,不留馀地,却赋予我们完全自由的选择空间;它毫不留情地揭发小我的黑暗与疯狂,却对我们最後的凯旋抱以绝对的信心。
它硬说软劝地想把我们由过去的恶梦中领出来,回到当下;一步一步教我们如何利用生活的每一个际遇,重做选择。既然我们从未失去任何真实的东西,弥补的心就可以放下了。既然我们不亏欠任何罪债,内咎的心也可以放下来。当自卫与攻击的心态都放下了,过去的妄境失去了妄念的支撑,对我们的操控能力便逐渐减弱了。我们便可在那一刹那的灵明中做出当下最好的选择。
不再追求天堂,也不希冀涅盘,只需清清明明丶踏踏实实地活於当下,只为眼前的这一刻负责,奇迹便在眼前出现了。
(本文出自奇迹课程中文部官方网站)[2]
图书信息(注:若天这本书,不是原版《奇迹课程》,请读者不要被误导。原版是由海伦编著,若水女士翻译。一共三本,正文、练习、教师指南,这些才是真正的圣灵传讯)
书 名: 奇迹课程
作 者:若天
出版时间:
页 数:256
字 数:132000
开本: 16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定价: 25.00元
这不是一本可以囫囵吞枣、一口气看完的书。你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思考及觉察,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页和每一章都值得你品味、默想、思量、消化,完全吸收之后才能够沉淀与整合,然后再挪出空间品尝下一小段“佳肴”;就像精致的开胃菜一样,每一个部分都有其优点与应该欣赏的地方,千万不要因为匆忙或是想看到什么结果而草草了事,因为不会有什么结局或者终极的答案。只有愿意花时间细细经验的读者会在其中得到源源不绝的收获。
慢慢阅读这本书,你可以随时停下来,也可以翻到哪里就从哪里读起。你可以在空白的地方做笔记,或者整理出一本你自己的洞见与问题集,最好是像记日记一般,而且要经常读它。你也可以和其他同样对世界、对自身有所好奇的人——不管是爱人、朋友、读书伙伴、——讨论你的想法。
本书的精髓就是,当你学会用慈悲心接纳自己之时,也请接受这一点:这里头没有对生命的标准答案,没有“手册”可遵循,只有在我们的觉知更扩展之时,产生出更多的疑问与可能。并知晓所谓的成长,“找到自己的心”,也就是拥抱这一切。若天建议我们试试看这条道路,因为他相信,过得更充实些就更能做你自己,生命就会有大收获、大喜悦。
编辑推荐(下面都是对原版《奇迹课程》的概述,而非若天版本,大部分售书网站都写错了,读者不要误以为是若天版本的)
本课程的宗旨并非教你爱的真谛,因为那是无法传授的。它旨在清除所有妨碍你体验到爱的障碍,爱是你与生俱来的禀赋。
1.请记住,奇迹没有难易之分。一个奇迹不会比另一个更难或更大,它们都一样。
2.请记住,奇迹不算回事儿,它们并不重要。心最重要。
3.请记住,奇迹是康复的方法。奇迹弥补匮乏,以拥有者的名义,给予欠缺者以丰盈。
4.请记住,奇迹是一种习惯,是自然发生的。奇迹不应该在意识的控制之下,有目的地索要的奇迹通常是虚妄的,这会浪费能量。
5.请记住,奇迹是与生俱来的,他在。他在每个人的身上。
6.请记住,如果奇迹不发生,请检查你自己,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错误。
7.请记住,奇迹是爱。真正的奇迹,是引发内在的爱,因此,一切来自爱的都是奇迹。
企业流行的心灵按摩书,全球500家心理机构指定心理读物,仅次于《圣经》影响力的灵修课程。
若天,长年从事心理培训与咨询工作,主要著作有: 《奇迹课程》、《奇迹课程Ⅱ》、《奇迹课程Ⅲ》、《遇见梦想成真的象》、《神明之眼》、《一灯照亮》。
关于阅读这本书的建议
人生就像乘公共汽车
Chapter 1 发现自我的小绵羊
欢迎来到地球
太美妙的思考方式
人类的精神能力
改变人类际遇的秘密其实很简单
奇迹课程——如何阅读本书 感觉能量练习
Chapter 2 一只小绵羊的发誓
将这一切记录下来!
和自己的约定
为什么无法遵守与自己的约定
我的自我训练
人性的另一个弱点
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做”
本章的意图
奇迹课程——
镜子练习:我也能做到
想象力练习
Chapter 3 迷途中的发现
你的创造心
“内在心”的使用方法
活用创造心的体验
接受特别的帮助时,对创造心的呼唤
用心看到事物
如何阅读本章
奇迹课程——
内心的圣殿
Chapter 4 寂静中的声响
放松的技巧
放松就是恢复能量
放松的意识
放松的方法
放松的心理层面
放松的熟睡
放松可以永葆年轻
放松的优点
如何运用倾斜板
奇迹课程——
放松、集中焦点、视觉化练习
Chapter 5 王子,快起来了
宇宙的程式
你可以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
谁夺走你的狂喜?
你要什么,宇宙给你什么
《奇迹课程》的秘密
奇迹课程——
自我启发练习:一分钟内心图像描绘
Chapter 6 羊曾经是人
创造心的法则
创造心的三个定律
动作可以创造感情
奇迹课程——
正向练习1:告诉自a的话
正向联系2:17秒聚焦
Chapter 7 伟大的
新的人生计划
愿望的神灯
这个世界上,存在于人类周围的基本法则
四语公式的秘密
自我认同的意义
自我认同的五种方法
奇迹课程——
四语公式练习
Chapter 8 做狼还是做人
我想要什么
“希望”和“了解”的不同
支配自己的四大步骤
奇迹课程——
如何运用目标清单
决定目标的技巧
Chapter 9 一个奇妙的天地
你内心的标尺
内心标尺的三个方面
如何运用内心标尺
大目标与小目标
奇迹课程——
半山腰的路标
Chapter 10 使命
如何创造正面的力量
思想创造现实
深深地说声:“谢谢你。”
正面的字语和思想
大声地呼喊你的名字
喜悦导航!
奇迹课程——
培养专注力的练习
Chapter 11 与恶魔的交易
内在的声音
要求、相信与接受
找到人生志业
开放的心无所不能
奇迹课程——
财富增长练习:你是丰盛源
Chapter 12 我是一个王子
有魅力的人品
富有魅力的物质
如何才能加以掌握
思考的种子
奇迹课程——
释放的祈祷
Chapter 13 他是狼!
“情绪地图”里的身体反应
上天的礼物:自我治愈的力量
赞赏是进入心的门
以更高的方式思想
意志将你的能量带你想要去的地方
奇迹课程——
自我治疗天使手册
Chapter 14 大结局
把你原有的光找回来
改变过去就是改变未来
奇迹如何被创造出来
《奇迹课程》如何被创造出来
爱是一切的答案
奇迹课程——
奇迹发生的练习:爱是一切的答案
.奇迹社区——来自J的讯息 [引用日期] .
2. .奇迹课程网站 [引用日期]
·这是阐释奇迹的课程。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只有投入时间的多少是随意的。随自己的意愿并不表示你可以自订课程。它只表示在某段时间内你可以选择自己所要学的。本课程的宗旨并非教你爱的真谛,因为那是无法传授的。它旨在清除所有妨碍你体验到爱的障碍;爱是你与生俱来的禀赋。与爱相对的是恐惧,但凡是无所不容之物是不可能有对立的。
·因此,本课程可以提纲挈领地归纳为下面这几句话
·凡是真实的,不受任何威胁,
·凡是不真实的,根本就不存在,
·上主的平安即在其中。
·         第一章& 奇迹的真谛
·一:奇迹凡例
·奇迹没有难易之分。一个奇迹并不会比另一个奇迹「更难」或「更大」。它们全是同一回事。全都能表达出爱的极致。
·奇迹本身并非关键。重要的是它的源头,其价值是无法衡量的。
·奇迹是爱的自然流露。真正的奇迹在于那激发奇迹的爱。由此观之,凡是出于爱的就是奇迹。
·所有的奇迹都意味着生命,而上主是赋予生命者。祂的声音会明确而具体地指引你。祂会告诉你该知道的一切。
·奇迹是种习性,应是无心而发的。它应超越意识的控制。蓄意挑选的奇迹很可能导入歧途。
·奇迹本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当它匿迹不现时,便表示出了问题。
·奇迹本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但人必须先净化自己。
·奇迹是一种救治,因它能弥补某种欠缺;一时比较富裕的,施舍给一时比较欠缺的,奇迹便这样产生了。
·奇迹乃是一种交流。它就像所有爱的流露一样,常能神奇地扭转自然法则。奇迹为施者与受者双方都带来更多的爱。
·若利用奇迹的奇观异景来诱发人的信仰,便误解了奇迹的目的。
·祈祷是奇迹的媒介。它是受造物与造物主之间的交流管道。透过祈祷,领受了爱;透过奇迹,也表达了爱。
·奇迹是种意念。意念可以呈现较低的或是身体层次的经验,也可以呈现较高的或灵性层次的经验。前者构成了物质世界,后者则创造了灵性世界。
·奇迹既是开端,也是终结,它改变了现世的时间律。它始终肯定着重生的可能,表面上状似倒退,其实是前进。它当下就能化解过去的一切,因而也释放了未来。
·奇迹为真理作证。由于它发自信念,故具有说服力。若缺了这股信念,它便沦落为怪力乱神,不属于心灵的层次,因而常具破坏力,更好说,它枉费了心灵的创造力。
·我们应把每一天都献给奇迹。时间存在的目的乃是为了教导你如何积极善用时间。因此它是一种教具,完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当间时一旦无助于学习,便不复存在了。
·奇迹是显示施与受一样有福的教学工具。它增强了施者的力量,同时也扶助了领受者。
·奇迹超越身体的层次。它能剎那间转入无形无相之境,远离身体的层次。这是它能够救治的道理所在。
·奇迹是一项服务。它是你为别人所能提供的至高服务。它是爱邻如己的一种方式。你会同时体认出自己与邻人的价值。
·奇迹使心灵在上主内合而为一。它系乎心灵的和衷共济,上主儿女之奥体乃是上主一切创造的总合。由此可知,奇迹所反映的乃是永恒之律,而非时间律。
·奇迹使人再次觉悟:灵性才是真理的祭坛,而非身体。这一体认便足以激发救治的能力。
·奇迹是宽恕的自然标志。透过奇迹,你把宽恕推恩于他人,同时也领受了上主的宽恕之恩。
·唯有当你相信黑暗能够隐藏一切时,奇迹才会带给人恐惧的联想。你相信凡是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就不存在。这信念使你否认一切灵性之见。
·奇迹重新调整了知见,按本末次序,各正其位。救治即在其中矣,因为层次的混淆乃是一切疾病之源。
·奇迹帮你救治病患,使死者复生,因为疾病和死亡既然出自你手,你也必能将它们一笔勾销。你,就是奇迹,具有创造之力,一如你的造物主。除此之外,全是你自己的梦魇,并不存在。只有光明的造化才真正存在。
·奇迹是环环相扣的宽恕中的一环,当它圆满时,便是救赎。救赎能随时随地运作于所有的时间层次。
·奇迹代表了由恐惧中解脱的自由。「救赎」具有「化解」之意。化解恐惧乃是奇迹的救赎效能的根本要素。
·奇迹是上主对普世的祝福,经由我普施于所有弟兄。宽恕别人乃是被宽恕者的特权。
·奇迹乃是帮人摆脱恐惧的途径。启示则为人揭橥了一个恐惧已彻底消除的境界。因此,奇迹只是手段,启示才是目的。
·奇迹透过你而颂扬了上主。因为奇迹显扬了祂的造化,肯定其完美无瑕,上主因而受到了颂扬。奇迹拒绝与身体认同,坚持与灵性认同,因此才具救治之效。
·由于奇迹确认灵性的存在,故调整了知见的层次,示其本末先后。这种确认使灵性位于要津,得以直接与外界感通。
·奇迹应该激发人的感恩之情,而非敬畏之心。你应为自己的本来面目而感谢上主。上主儿女是神圣的,奇迹就是向这神圣性致敬;这神圣性可能隐伏不现,却永不致失落。
·是我启发了所有的奇迹,此即代祷的真义。奇迹为你的神圣性说项,圣化你的知见。它置你于自然法则之上,将你提升于天界。你在那里是完美无缺的。
·奇迹向你致敬,因为你是值得爱慕的。它驱除了你对自己的幻觉,认出你内在的光明。它将你由噩梦中释放出来,如此赎清了你的过错。它将你的心由幻觉的枷锁中释放,恢复你心智的健全。
·奇迹恢复了心灵原有的圆满。它为匮乏作补赎,从而筑起一道完美的防护。灵性的力量使外敌无隙可侵。
·奇迹是爱的流露,可是它未必常常具备有形可见的后果。
·奇迹是一种典型的正见,使你的知见与上主所创造的真理相互辉映。
·奇迹是我为妄见带来的修正。它的作用有如催化剂,破除错误的知见,再适当地加以重组。将你置于救赎原则之下,知见亦在此得到救治。唯有臻至此境,才可能获得有关圣界的真知。
·圣灵乃是奇迹的推动器。祂能同时认清上主的创造以及你的幻觉。祂能由整体着眼,不受偏私所蔽,故能辨别真伪。
·奇迹能够解除过错,是因为圣灵把一切过错都视为虚妄不实。这就好比说,光明一现,黑暗就自然消逝。
·奇迹肯定了每一个人都是你我的弟兄。这是看出上主大公特质的一种方式。
·完整性属于奇迹的知见部分。因此它能够修正或赎回匮乏之见的错误。
·奇迹的主要功能在于它能将你由孤立的、受剥削的及欠缺的虚妄感受中释放出来。
·奇迹是出自心灵的神奇妙境,或是足以与奇迹相应的心境。
·奇迹反映出内心对基督的体验,也显示心灵领受到了祂的救赎。
·奇迹是永不失落的。它会影响许许多多的人,即使是缘悭一面之人;它甚至能不知不觉而且始料未及地转变周遭的一切。
·圣灵是最高形式的交流媒介。奇迹并不涉猎这一类的交流,因它只是交流的一种暂时设施。你若能借着直接启示回到天人交流的本来模式,奇迹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奇迹是一种学习教材,能够减低人对时间的需求。它在一般性的时间律之外,另建一种不同的时间序列。从这角度来讲,它是超越时间的。
·若要控制时间,唯一操之在你的道具便是奇迹。只有启示能够超越时间,它与时间风马牛不相及。
·奇迹并不把妄见划分等级。它是修正知见的道具,其效用并不受错误的程度或导向所影响。这就是它道地的平等心。
·奇迹将你的妄作与上主的创造加以比较,凡与创造相应的,便纳为真实,相抵触的,便斥为虚妄。
·二:启示,时间与奇迹
·启示能一时却全面撤销人的疑虑及恐惧。它反映出上主及造化之间原有的交流形式,由于这种创造关系涉及极其私密的创造感,有时会使人想由形体关系中寻得。启示是无法透过形体上的亲密而寻获的。相形之下,奇迹却具有道地的人际关系之性质,导致与他人之间真实的亲密关系。启示能使你直接与上主结合。奇迹则使你直接与弟兄结合。两者虽非源自意识作用,却都能意识得到。意识层次只能诱导出行动,却无法启发灵感。你有相信自己所选之物的自由,而你的作为则成了你的信念的一个见证。
·启示是极其私人性的,而其意义是无法转译给别人的。为此之故,任何言诠都是徒劳。启示只能导致经验。反之,奇迹则能导致行动。基于它人际关系上的特质,对现世生活格外有用。在这学习阶段里,施展奇迹一事变得格外重要,因为摆脱恐惧的自由不可能硬套在你头上。启示确实是不可言喻的,因为爱之经验是不可言喻的。
·敬畏之情应保留给启示,唯有应用在启示上才是最恰当且正确的。但不该把它用于奇迹上,因为敬畏含有崇拜心理,意味着层次较低的受造物立于造物主前。你是一个完美的受造物,只有在完美的造物主前才应感到敬畏。因此,奇迹只是平等众生之间的爱之标志。平等的受造物之间不该怀有敬畏之情,因为敬畏意味着彼此的不平等。因此,这也不是对我当有的正确心态。身为兄长的,经验比较丰富,理当受到尊重;具有丰富的智能,理当听从他。他既是兄长,理当受到敬爱;他既已奉献了自己,自然担当得起他人的奉献。我因着自我奉献,才配接受你的奉献。关于我的一切,没有一样你不能达到。我所有的一切,无非来自上主。此外,我一无所有,这是我们当前不同之处。这使得我所在的境界,对你而言仍是有待开发的潜能。
·「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这并不表示我与你们之间,除了时间之别以外,还有任何差别或不同;而时间事实上并不存在。这句话必须由纵向而非横向来看才有意义。你在我的下面,我又在上主之下。在「提升」的过程中,我是高一层,因为若没有我,天人之间的距离会远得令你难以跨越。我既身为你的长兄,又身为上主之子,因而拉近了双方的距离。我因着对弟兄的奉献,才衔命掌管上主儿女之奥体;由于我身在其中,故能圆满这一任务。这好似与「我与父原为一体」的说法相互矛盾,其实这两种说法都不外乎表明天父更大于我。
· 启示是间接出自我的启发,因为我与圣灵非常接近,我十分注意已经准备好接受启示的弟兄。因此,我能把启示带给他们,比他们带给自己要容易得多。高层次与低层次之间的交流是靠圣灵为媒介,是祂使得上主向你启示的直接管道保持通畅。启示不是双向进行的。它只能由上主通传给你,而非由你通传上主。
· 奇迹把时间的需求降到最低程度。不论由纵向或是横向层面来看,好似得历经百千万劫,方能悟出上主儿女奥体中所有成员的平等性。然而,奇迹却使人的知见霎时由横向转变为垂直向上。它将施者与受者引进一种时间序列,使双方顿时跃出时间之流,不再像以前一般累世浮沉。由此可见,奇迹具有废除时间的特殊性能,它使人不必再在时间的洪流中浮沉下去。行一个奇迹的时间与它的影响所能涵盖的时间毫无关联。奇迹能取代千百年的学习过程。这是因为奇迹从根本上指认出施者与受者之间圆满的平等性。奇迹摧毁了时间,使之缩减,省却了几番劫数。然而,这种成就是在更大的时间序列里完成的。
·三:救赎与奇迹
·: 我是掌管整个救赎过程者,此事由我发轫。当你向我任何一位弟兄施予奇迹时,你就是为你自己以及我而行的。我之所以把你放在我的前面,是因我自己的救赎已无需奇迹,但我紧随你后,以免你一时失足。我在救赎大业中的任务,是一笔勾销你自己无法修正的错误。当你得以重新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时,自然而然便会成为救赎大业中的一员。只要你效法我再也不愿接受自己及他人的错误时,你必然会加入这伟大的修正行列:聆听我的声音,学习化解错误,并具体予以修正。施展奇迹的能力就在你内。我会提供你施展的机会,可是你必须准备妥当并甘愿去做才行。具体实践,会使你对自己的能力信心大增,因为信心来自具体的成就。这能力是种潜能,成就乃是它的表现,至于其目标则是救赎,此亦上主儿女的天命。
·: “天地必将消逝”表示天地不会继续以分裂的模式存在下去。我的话,是复活,是生命,它永不消逝,因为生命是永恒的。你是上主的杰作,他的杰作不只可爱,并洋溢着爱。人应该在自己心内这样看待自己,因为这就是它的本来面目。
·: 已被宽恕者便成了救赎的工具。他们既已被灵性充满,故能报之以宽恕。凡是已获释放者必会加入释放其他弟兄的行列,因为这就是救赎计划。奇迹便是那些事奉圣灵的心灵与我合一的途径,合一是为了救恩,亦可以说是为了释放上主的一切造化。
·: 唯有我能够普施奇迹于一切众生,因为我就是救赎。我会在这救赎谋划中为你指定一个角色。你应施行哪些奇迹,应该问我。我将直接指点你进行的方式,使你不再枉费精力。奇迹中非个人性的特质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这使我得以指导你发挥其用。奇迹在我的指引之下,会导向极其个人性的启示经验。向导只是带领,而非控制;听从与否,悉听尊便。“不要让我们陷于诱惑”,是指“认清自己的错误,决心放弃它,听从我的指引。”
·: 错误无法真正威胁到真理,真理必然经得起考验。只有错误才是真正的不堪一击。你能自己地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建立自己的国度;只要你能牢记下面的话,你的选择必然正确无误:
·    灵性永存于恩典之境。
·    你的实相是纯粹属灵的。
·    因此你永存于恩典之境。
·由这方面来讲,救赎能化解所有的错误,根除一切恐惧之源。每当你感到上主的保证变成一种威胁时,那常是因为你仍忙着为误置的或误导的愚忠辩解。你若将它投射于他人身上,他们便沦为你的阶下囚;不过你的影响最多只是强化了他们已犯的错误而已。这使他们极易受别人的曲解所伤害,只因他们已曲解了自己。至于施展奇迹的人,只会藉着祝福化解他们的曲解,帮他们挣脱牢笼。
·: 你的适应一向根据一己之见;你如何去看事情,便会如何反应。圣经的金科玉律要求你:你愿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这意味着双方的观点必须正确才行。这条金科玉律能使你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除非你认知正确,否则很难行不逾矩。你和你的邻人都是同一个家庭内的平等成员,你如何看待彼此,便会如何对待彼此。你应该先认出自己的神圣本质,才能由此而认出他人的神圣性。
·: 奇迹出自一颗已准备妥当的心灵。这颗心灵在合一的状态下,能与所有的人相通,连行奇迹之人也无须意识到它。由于救赎本身是将一切造化结合于造物主内的一个整体,故奇迹才具有非个人化的性质。奇迹彰显出你的真正面目,置心灵于恩宠之境。这心灵自然会欢迎居于其内的主人以及外来的陌生人。陌生人一被邀请入内,便成了你的弟兄。
·:  你不用挂虑自己能否认出奇迹对弟兄的影响。奇迹会不断降福你。即使是无人要求你行的奇迹,也不会失去它的价值。它仍能显示你所在的恩宠境界,但是奇迹的行动方面应该由我来掌控,因为我全然知悉整个计划。奇迹心态中的非个人性质确保了你的恩典永在,可是只有我才知道它应施于何处。
·: 奇迹是特别为那些知道善用于己者而设的,由这层意义来讲,奇迹可谓是有所取舍的。这一点保证他们会把奇迹推恩于他人,一条坚固的救赎连锁就这样焊接起来了。然而,这中取舍性与奇迹的大小规模无关,因为大小的概念只存于虚幻不实的层面中。既然奇迹旨在恢复人对实相的觉知,如果它还受制于那些有待它来修正的错误原则,那就一无所用了。
·四:挣脱黑暗的势力
·: 若要挣脱黑暗的势力,需经两个阶段:一是认清黑暗隐藏不了任何东西。这一步通常会激起人的恐惧。二是认清即使能够隐藏,你也无意隐藏任何事情。这一步能使人摆脱恐惧。当你甘心不再隐藏任何事情时,你不只乐于交流,还会了解平安与喜悦。
·: 神圣性是绝不可能被黑暗所隐藏的,可是你却能如此自欺。这种自欺会使你害怕,因为你心里明白你在欺骗自己,却还费尽心思去弄假成真。奇迹能使实相复归其位。实相只属于灵性,而奇迹只认可真理。它就这样驱除了你对自身的幻觉,使你得以与自己及上主交流。奇迹将心灵转而为圣灵服务,藉此参与了救赎大业。它重建心灵的正规功能,修正它的错误,这错误不过是缺了爱心罢了。心灵可能会受制于幻觉,你的灵性却永远是自由的。如果心灵认的认知不是出自于爱,它只会看到一个空壳子,觉察不出内在的灵性。可是救赎却能使灵性复归其位,事奉灵性的心灵是百害不侵的。
·: 黑暗只是缺了光明,一如罪恶只是缺了爱心。它本身并没有自己的属性。它是相信“匮乏”的一个典型例证,由此只可能滋生错误。真理一向是富足的。凡是看出并承认自己已拥有一切的人,就不再有任何需求。救赎的目的便是将一切重归于你,更好说是重归于你的意识。一切都已在你受造之妆赐给了你,每一个人都是如此。
·: 因恐惧而生的空虚感,必须以宽恕取代。这就是圣经所谓的“再也没有死亡”之真义,以是之故,我也才能向你们证实死亡并不存在。我来,重新诠释了法律,使它得以圆满。只要了解正确,法律是为了保护人而设的。是那些尚未回心转意的人把“地狱之火”的观念带入法律的。我向你保证,任何人只要让我为他作证,我都会在他所容许的范围内为他作证。你的见证不只显示你的信念,更巩固了它的立场。凡是为我作证的人,透过他们所行的奇迹,充分表达出他们已舍弃了被压榨的信念,转而相信那原本就属于他们的富裕。
·五:圆满与灵性
·: 奇迹很像人的身体,二者都是导向某一境界的学习教具;进入那境界之后,它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灵性一旦臻至它本具的直接交流之境,身体和奇迹便可以功成身退。但是,你若相信自己仍存于身体中,你要把它当作冷酷无情或是神奇美妙的表达工具,全操之于你。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空壳子,却不可能什么也不表达。你可以等待、拖延、让自己麻木不仁,或是把自己的创造活力降到最低的程度;你就是无法废除它。你能够毁灭你的交流媒介,却毁不掉你的潜能。因为你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 若非必要,不再受制于时间,这是合乎奇迹心境者的基本决定。霎时间可以耗损,也可以浪掷。因此施展奇迹的人才会欣然接受那被时间所控制的因素。他体会到,时间每崩溃一次,便能让每一个人与那超越时间的终极之境更接近一点;在那儿,圣子与天父原是一体的。所谓的平等,并不是指当前的平等。当每一个人都已认清自己拥有的一切时,上主儿女之奥体就无须作个别的奉献了。
·: 在救赎圆满之际,上主所有的儿女都将分享一切天赋。上主是大公无私的。他所有的儿女都享有他完整的爱,他的恩赐一视同仁地平白分施给每一个人。“除非你们变成小孩子一样”这句话,表示除非你全然认清自己对上主的彻底依赖,无无由得知圣子与天父之间那层真实关系的大能。上主之子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包容,而非排他。我的弟兄全是特殊的。他们若认定自己受到了剥削,表示他们知见已被扭曲。一旦如此,上主的整个家庭或是上主儿女之奥体都会因着它的种种关系而受到伤害。
·: 究竟来讲,上主家中的每一份子终将复归其宗。纵使他尚未寻回灵性,奇迹仍然祝福他,向他致敬,唤他回归。“上主是嘲弄不得的”,这并非警告,而是一种保证。只有上主的任何一个造化的神圣性有了缺失,上主才可能受到“嘲弄”。造化是完整而无瑕的,神圣本质则是这完整性的标帜。奇迹便是对上主儿女之奥体那圆满及富裕之境的肯定。
·: 凡是真实的,必是永恒的,不会变化,也不会改造。灵性既已圆满,故也不会改变,心灵却可以自行选择要事奉谁。唯一的限制是,它不能事奉二主。心灵一旦选择了灵性,就成了灵性创造的工具,透过它,灵性按照自己的受造模式继续创造。纵然它未自动作此选择,亦不致失落创造的潜能,只是自愿受制于最暴君,而不肯服膺于至高权威。结果沦为阶下之囚,因为这正是暴君的独裁作风。所谓回心转意,便是自愿服膺于那真实的权威之下。
·: 奇迹这个标帜显示心灵已决定跟随我加入基督的服务行列。凡决定跟随基督的人自然享有基督的富裕。所有杂根必须根除,因为它们涉土不深,支撑不了你。幻想这些浅根终有加深的一天,可能变得牢靠,这类颠倒妄想正好和那金科玉律背道而驰。一旦断除了这些妄念之根,你会顿时感到内在失去了某种均衡。然而,没有任何状态会比本末倒置更不稳定的了。凡是本末倒置之物是不可能趋向稳定的。
·六:需要的幻觉
·: 谁想要获得平安,唯有透过彻底的容恕。他必须真有学习的意愿,并且相信自己在某方面确有此需,他才可能学到东西。在上主的造化中,没有欠缺;然而在你所造的世界里,显然有所欠缺。二者之间的基本区别,实际上就在这一点上。欠缺感意谓着,你的处境如果有所改变,你的日子会好过一些。在“分裂”之前,也就是指人类“沦落”前,本是一无所缺的。也没有任何需求。直到你开始自我剥削后,需求之念才油然而生。你会按照自己特定的需求层次而行动。而你的需求所根据的乃是你对自己的认知。
·: 与上主分裂之感是唯一有待你修正的“欠缺”。若非你对真理的认知产生偏曲,自以为有所欠缺,否则,这种分裂感根本无由产而生。你一旦犯下这基本的错误,便已经把自己分割为不同的需求的层次,需求层次的观念便由是成形了。你自己若能整合为一,你的需求自然也随之变为一个。统一的需求导致了统一的行动,因为冲突无由而生。
·: 由“人可能与上主分裂”这个最基本的错误衍生出来的需求层次观念,必须先就地修正,认知层次上的错误才有修正的可能。你若同时在不同层次上运作,必然效益不彰。然而,当你还在不同层次上运作时,修正必须由下向上地垂直进行。这是因为你还认为自己活在空间中,“上”与“下”的概念只有在空间中才有意义。究竟来讲,空间与时间一样虚妄。它产都不过是一种信念而已。
·: 这世界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修正你的缺乏信心。你对恐惧的后遗症一筹莫展,因为它是你自己营造出来的,而你一向信赖自己所造之物。在心态上,而非实质内涵上,这一点你很像你的造物主,他对自己的造化一向怀有完美的信心,因为是他创造了他们。信念使人接受一物的存在。由是之故,你对众人一致视为虚妄之物仍能坚信不移。只因它是我所造出来的,对你便成了真的。
·: 恐惧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是虚幻不实的,因为在创造的层次上,它既不存在,就根本不存在。你愿让你的信念接受这一考验的程度有多深,你的知见便会得到多深的修正。在分辨真伪的过程中,奇迹是按照下面的逻辑进行的:
·    完美的爱驱逐了恐惧,
·    如果恐惧存在,完美的爱就不存在。
·    完美的爱是唯一的存在,
·    如果恐惧也存在,表示它已造出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境界。
·只要相信这一点,你就自由了。这个解决办法只有上主才能给得出,而这种信仰便是他的恩赐。
·七:对奇迹本能的曲解
·: 你歪曲的知见沉沉覆盖了奇迹本能,使之难以进入你的意识。把奇迹本能与生理本能混为一谈,实是最大的妄见。生理的本能乃是被误导的奇迹本能。真正的快感乃是来自承行上主的旨意。因为若不如此,就等于否定自性。否定自性,会造成幻觉;这错误必须先加以修正,才能免受幻觉所蔽。别以为身外之物能帮你与上主及弟兄之间建立和平的关系,勿再如此自欺了。
·: 上主的孩子,你是为了创造美善而受造的。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由于人的慧眼依旧晦暗不明,上主之爱不得不暂且透过身躯来扩展你的知见,成就你肉眼所无法得到的真实慧见。这种学习是身体唯一的真实用途。
·: 妄想是慧见被曲解后的产物。任何妄想都出自曲解,因为它总是把扭曲的知见搅入根本不存在的现实中。由这曲解而生的行动,事实上只是一种本能反应,当事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企图根据错误的需求来控制实相,才会产生妄想。对实相一有曲解,你的认知就会产生破坏力。妄想是制造虚妄联想的一种工具,企图由此获得某种快感。纵使你看得见这虚妄的联想,除了你自己会当真以外,绝不可把它弄假成真的。你相信自己所营造的一切。如果你所给的是奇迹,你对它的信念也地一样强烈。那么,你的念力便能护持那些接受奇迹者的信念。实相满足心灵的本质一旦昭然呈现于施者与受者的眼前,妄想便无立足之地了。实相系因遭到篡夺而“失落”的,形成暴虐统治。人间只要还有一个“奴隶”存在,你就没有完全解脱。具有奇迹心态的人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全面重建上主儿女之奥体。
·: 这是锻炼心灵的课程。整个学习过程要求你以某种程度的专注去研读。课程的后段十分倚赖前面这几章的基础,你必须仔细研读。你需要它在前铺路。缺乏这层准备,课程后段会使你望而生畏,而无法积极发挥其用。然而,在阅读前面几章之际,你会开始看见不少留待下文分解的伏笔。
·: 正如我在前文所提到的,人们常把恐惧与敬畏混为一谈,因此这课程需要一个稳固的基础。我已说过,敬畏不适用于上主儿女身上,你不应该同你的同辈产生敬畏之情。我也强调过,敬畏只适用于造物主前。我已经慎重地澄清过我在救赎计划中的角色,既未夸张,也无意自贬。我也设法以同样的方式待你。我一再声明,由于我们内在本具的平等性,敬畏也不是对我该有的心态。至于有关迈向上主的捷径,暂且留待后文讨论。未经周全的准备,便贸然进入那些阶段,绝非智举;若把敬畏与恐惧混为一谈,那种经验对人的伤害大于福份。救治毕竟来自上主。我已经把方向仔细地向你解释了。也许启示偶尔会向你揭露一些终局景象,可是要达到彼岸,方法还是少不了的
·第二章&&&&& 分裂与救赎
·一:分裂之始
·: 推恩是上主的基本属性,也是他对圣子的恩赐。上主在创造之初即已将自己赐给了一切造化,使他们同样充满爱的创造愿力。你不只是完整的受造物,而且还是完美的受造物。在你内没有虚无。你既与造物主肖似,故也充满了创造力。上主儿女是不会失去这种能力的,因为这乃是与生俱来的禀赋;然而他却能妄用这天赋,变成投射。每当你相信自己内有所欠缺或虚无,而且以为能用自己的想法,而非用真理,去填满之空虚,推恩之力便被扭曲为投射了。这一过程通常包含了下面几个步骤:
·第一,&& 你相信自己的意念改变得了上主的造化。
·第二,&& 你相信完美之物可能沦落为不完美或有所缺憾。
·第三,&& 你相信你能够扭曲上主的造化,包括你自己在内。
·第四,&& 你相信你能创造自己,你的创造取向完全操之于你。
·: 这一连串的扭曲,反映出分裂之境或“陷身于恐惧之歧途”的真相。分裂之前,这一切根本不存在;即使现在,它其实也不存在。凡是上主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尽然肖似于他。上主所发出的推恩之力,近似于上主儿女由天父那儿承继过来的内在光明。其真正来源均出自于内。不论是天父还是圣子,都是如此。由此观之,造化包括了上主所创造的圣子,以及圣子在心灵获得癒合后所创造出来的一切。这一切都基于上主赋予圣子的自由意志,因为所有爱的创造,皆出于一脉相承的平白恩赐,于其中,所有的造化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讲,都处于同等层次。
·: 归根究柢,所有的恐惧都是出自最基本的妄见,以为自己有篡夺上主大能的本事。你当然不可能做到,也从来没有这种本事。这是你得以摆脱恐惧的真正基础。只要你接受救赎,你便能脱身而出,使你明白这一切错误原来从未真正发生过。亚当是在熟睡以后,才陷入噩梦的。假设有一盏灯突然照到正在做噩梦的人身上,这人必会把灯光诠释为梦中一景而更加恐惧。他一旦苏醒,认出了光明,便脱离了梦境,梦境的虚幻面目顿时暴露无遗。这脱身并非靠幻觉之助。而是那光照你的真知,它不仅还你自由,还清清楚楚地让你看到自己本来就是自由的。
·: 不论你相信过什么样的谎言,对奇迹而言,毫无影响,任何谎言,它都有同样轻易地予以救治。它不会去区分妄见的大小高下。它唯一的任务是分辨真理及谬误,使二者互不混淆。有些奇迹可能比其他奇迹壮观得多。可是,别忘了课程中的第一条凡例:奇迹没有难易之分。在实相中,任何缺乏爱心的言行举止都左右不了你。不论是来自你自己或他人,也许是你对他人而发的,或是他人对你而发的。平安是你一种内在的属性。无法由外寻得。向外求助本身就是病态的征兆。内心的平安才是健康。它能使你在缺乏爱心的外境中屹立不摇;并因着你的接纳奇迹,而改变他人因缺乏爱心所招致的种种境遇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奇迹的英文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