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赞美诗网基督教音乐网注册不了

欢迎回来,
赞美诗网客户端下载
安卓或苹果手机
扫一扫直接安装或
点击下方按钮安装
2059 次观看 发布于1天前
1.2 万次观看 发布于10天前
8619 次观看 发布于14天前
8240 次观看 发布于17天前
2.5 万次观看 发布于24天前
1.6 万次观看 发布于27天前
1.3 万次观看 发布于28天前
1.2 万次观看 发布于29天前
推荐了 视频
推荐了 视频
推荐了 视频
推荐理由:“太棒了”
推荐了 视频
推荐了 视频
推荐了 视频
推荐了 视频
推荐理由:“歌词写得好!很感人!”
推荐了 视频
推荐了 视频
推荐了 视频
推荐了 视频
任何人基于任何原因尝试贬低唱颂圣诗的价值,而宁以歌曲,例如越发流行的合唱短歌及重句(refrains)来代替圣诗的,他们应当细心思想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4章的论述。合唱短歌(chorus)偏向在音乐上和文字上重复,易学易记。它们着重情感(emotion)、感觉(feeling)和情绪(sentiment)。圣诗也同样可以富感情的,是因为其文辞的深度;相反地,合唱短歌以牺牲内容的深度来换取情绪的流露。那对形式的「滥情本能」、把它眼圣诗分别开来。在哥林...
人气: 1098
若会众已明白诗篇唱颂的必要,正如它们在旧约中的使用证明、使徒保罗的支持、主在最后晚餐的终结时采纳了一诗篇、(新约)初期教会的实践等,会众就会更认真地对待唱颂诗篇。会众需受教导唱颂而非朗读诗篇是正常的,乃因诗篇原本是为唱颂而写。配合一个悉心设计的教育计划,唱颂诗篇可以再次成为满有力量的会众诗歌——其本意就如此。坚决的领导、会众的开放并多年恒常在崇拜中实践诗篇唱颂,带来原动力和能力,使唱颂经文成为使上帝...
人气: 1001
让我们来看敬拜和渴慕神的关系。信靠神所产生的敬拜也是不断的敬拜,不止息的敬拜就是对神的渴慕。诗篇63章是大卫王在犹大旷野写的一首诗篇。背景是当大卫逃难时,身处于沙漠境地,但他渴想神,好像心中没有沙漠一样,诗的内容充满了喜悦,赞美和与神的亲密,他以寻得神的临在成为自己最大的想盼。在沙漠处境中,大卫并没有祈求短暂的物质,却在诗篇中展现出他心中所充满的爱与对主的渴求。大卫所面对的是一位既超越又亲近的神,而...
人气: 1133
牧者需与诗班培养一种同僚关系,因为他们互为同工。牧者个人与诗班融洽的关系,大大加强会众对牧者其教会属灵异象之分享和认同。重要的是安排定时的代祷时刻,尤其是在每次崇拜前。同心祷告养育整个群体。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由那真诚关心诗班员、期望他们在探求会众属灵境界的晋升上撼动天宇(shake the rafters of heaven)的牧者所引发的团队精神,更能鼓舞他们竭尽全力。
人气: 1266
受众、方法和管理三方组织在一个统一的结构中,会有助更有效而直接地达成整体事工目标。一些事宜如预算、人事、理念以及方法,都会在整体互惠关系下得到处理。但无论我们提出任何一个项目,必须紧记上帝的原则是我们唯一合理而可接受地运用者。惟有这些原则才会在若干年后结出美好的果子。走快捷方式和事工实用化都是绝路。与圣经不相符的不该成为我们做事方法的一部分。若我们透过不择手段、不讲节操的方法去谋求在某一、两场战役...
推荐诗歌本
佳音电台正在直播中...
最新发布视频
苹果或安卓手机扫码安装或点击下载安装
友情链接:
赞美诗网播放器使用最新HTML5技术开发,不支持8.0以及8.0以下的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为获得最佳体验效果,我们推荐您使用最新版本Google Chrome或任何基于Chrome开发的 访问本站。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网络上开博客最多的是什么群体?[图]
诗人们说:网络使诗歌复兴
  “如今在网络上开博客最多的群体是诗人群体,仅仅据新浪博客的调查统计,诗人群体的博客量就有300万左右,”昨天,刚刚获得第二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的洪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网络时代特别适合诗歌发展,可以说,网络使诗歌复兴。”
  近年来,关于诗歌边缘化的说法甚嚣尘上,别说写诗、品诗了,对于很多人来说,心中知道的诗恐怕仅仅限于教科书里学过的几首唐诗宋词。洪烛也不否认这样的现实,他说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人们普遍追求大众娱乐文化,漫画、流行歌曲、肥皂剧,确实把诗歌这种一直以来被奉为精英文化的艺术形式挤到了边边角角里了。
  “而互联网的普及给诗歌提供了一个复兴的机遇,我们开始进入到了全民写诗的时代。”洪烛举例说,当年他在武汉大学中文系念书的时候,要让人知道自己的诗歌是很难的,因为必须在有限的几本全国性诗歌刊物上发表作品才行,“现在不同了,什么时候灵感来了,感悟来了,在博客上论坛上发一篇就行,简捷方便,没有门槛。”洪烛说,不要以为写诗只是文人的事,他认识的好几位商界朋友在谈生意的间隙、在飞机上的空闲期,都会在微博里写上几句诗歌。“并不要求写得多好,韵律用词不用像专业诗刊上发表的那样要求严格,纯粹是放松心情。”
  这次获奖的唯一女诗人金铃子也觉得诗歌的繁荣必须要有全民的参与。
“就像金字塔,专业诗人是塔尖,代表着最高水平,而塔基必须是广大爱诗的人们。有人说网络上良莠混杂,太多太乱,其实没有量,就不可能有质。”洪烛给记者打了个比方,他说如果没有当年遍布九州的票友也不会成就梅兰芳。“诗歌作为文学中的轻骑兵,在快节奏的今天,不但不会被抛弃,更是会借助网络的平台繁荣。”另一位徐志摩诗歌奖的诗人阎志说。&&&&&&&&&&&&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中国新诗与时代同复兴
  本报讯(记者&刘慧&王国锋)一首《再别康桥》,让诗人徐志摩站在了“五四”时期中国新诗的前沿。海宁作为诗人的故乡,更是充满了对诗人的眷恋之情——10月20日,中国诗歌学会、省作协和海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节”,让中国诗坛再次喧闹起来。
  “诗歌,应该永远是一个时代的先锋”。&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吉狄马加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诗正在复兴,正在重振雄风。纵观刚刚荣获第二届徐志摩诗歌奖的作品,无论河北刘福君的《母亲》、浙江陈人杰的《回家》、重庆金铃子的《奢华倾城》、北京洪烛的《我的西域》,还是湖北阎志的《明天的诗篇》,都呈现了当代中国新诗对乡村品格、故土家园、人性大爱的吟唱与叙述。
  新诗的兴旺,还表现在草根诗人的活动频繁。百家诗歌网站的论坛上,每天都会上传很多的新诗习作,不少诗人的博客上经常出现一些精彩的好诗。纸质媒体、诗歌报刊这几年也纷纷扩容,新诗发表交流的平台大大拓宽了,新作者不断涌现,优秀诗人脱颖而出,诗歌选本、个人专集层出不穷,民间诗刊影响日益扩大。单是浙江2009年就创办了两本诗集:双月刊《诗江南》和大型诗歌丛刊《星河》。当今新诗正在走向复兴,走向繁荣。&&
祁人、洪烛
新世纪以来,诗歌果然升温了。诗歌作为精神是无形的,但诗歌会通过诗人团结更多的诗人,诗歌通过诗人的自强不息而变得强大。在这里不能不提及中国诗歌网诞生和成长的背景。21世纪之初中国迎来网络时代,崭新的网络文化形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如何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歌,建设成为传承与和宏扬民族精神的平台,在网络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是中国诗坛面临的责任,也是诗人义不容辞的使命。作为诗歌界最具权威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中国诗歌学会自2000年起便开始酝酿创建诗歌网站。
祁人与中国诗歌网■
我不敢说祁人是为诗歌而生的,但我敢说祁人是为诗歌而活的。从青春期开始,直到中年,祁人的生活一直与诗歌紧密相连。诗歌是他的指南针,他的方向盘,既是他的目标又是他的跑道。二十多年来,祁人的人生,就像一场永不落幕的诗歌奥运会,从四川到北京,又以北京为中心延伸到祖国版图的各个角落,如今又从现实生活中,延伸到了网络世界。
&&&&&&&&&&&&&&&&&&&&&&&&&&&&&&
诗之缘:从川南小镇到首都北京
&八十年代,祁人在老家四川荣县,就参予进火红的诗歌大潮,广交天下诗友,创办了《流火诗报》,编选出版了《大陆爱情诗百家》等好几种诗选,还主持了“陆游杯”全国诗歌大赛。众所周知,四川出诗人,流派林立,祁人在其中并不是最抢眼的,但后来的事实却证明:祁人是走得最稳的,坚持得最久的。
好多人都忽略了祁人原来是四川诗人的身份,因为很早他就走出四川,走向北京。祁人这种人,不会满足于终生做一位地域性诗人,他的眼界开阔得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个夏天,祁人第一次来到北京,住在中国农业大学一位四川学生的宿舍里,一呆就是一个月,他几乎跑遍了整座北京城,并且爱上了这座古老的城市。那时,劳动人民文化宫正在举办万人诗歌朗诵会,祁人挤在人流之中,聆听了艾青、臧克家等大诗人的朗诵。从劳动人民文化宫出来,祁人心里暗道:总有一天要以诗人的身份重新走进北京。祁人没有辜负自己。几年之后,祁人在人民大会堂领了个诗歌奖,散会后又借了辆自行车,沿着大街小巷胡同骑了一大圈,走进诗人艾青居住的东四十三条97号。仅仅在第二年,祁人就辞去老家那份铁饭碗的美差,不是为了下海做生意,而是来首都追求缪斯女神。在那个市场经济大潮掀起浪花的年头,写诗的成功率比下海小得多,要想获得缪斯的青睐,简直比登天还难。在精神与物质的取舍方面,祁人义无反顾地做出自己的抉择:宁做缪斯的情种,也不做财神爷的走卒。
祁人是为诗歌而来的,想为诗歌做点事。当时旧鼓楼大街的西绦胡同13号西门,有个艾青题词的中国新诗讲习所,租了西城区教育局职工宿舍楼的整整一层半地下室,名誉所长是艾青,所长是诗人何首巫,也是祁人的四川老乡。祁人是接到何首巫的两封电报和借调函,应邀来京的。何首巫邀请祁人来讲习所主编《中国文坛》,那是用香港书号出版的一本刊物,已经出版了数期,在全国反响不错。当时,何首巫也是创业初期,刚刚租下地下室,需要一批助手,看到祁人创办的《流火诗报》,深信祁人可以胜任主编这本即将影响中国文坛与诗坛的刊物。对于何首巫的信任,祁人不能推脱,因为两年前祁人在人民大会堂领取的“首届诗国奖”,也是首巫的中国新诗讲习所颁发给他的,更重要的是,祁人相信自己注定与北京这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缘。于是,怀着梦想与期待,祁人义无返顾地迈向了通往京城的轰烈烈的大潮之中。然而,不巧的是,祁人六月底办好了单位的停薪留职手续来到北京后,新闻出版署七月一号的一纸红头文件就将《中国文坛》打入了另册——所有香港书号出版的刊物一律定为非法出版物,全国上下一片“扫黄打非”的薪形势。一场政治运动,将何首巫和祁人推向同一种尴尬:新诗讲习所创业初期,不能养闲人!祁人当然明白何首巫的处境,但他已经没有退路,如此打道回川,如何面对江东父老?而且作为诗人兄弟,祁人表示理所应该有所担当。就这样,祁人毅然决然地自己租房并承包了讲习所的以举办活动为主的中国诗人培训中心。我就是在那时候认识祁人的,去他组织的几次全国性诗歌讲习班讲过课,也通过他这个诗歌据点认识了更多天南海北的诗友。
我们都属于比较早的那拨“诗歌北漂”。我是1989年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文联出版社,租过农民房,睡过书库,后来才分了间8平方米的小宿舍,精神上仍觉得自己是“漂”在北京。祁人比我“漂”得更狠,他每月的生活费都要靠自己去挣、去创收,租的那间地下室既是办公室又是柴米油盐的家,算是最早也最简陋的“商住两用”吧。
可就是在那一溜光线幽暗的半地下室,却为那个年代留下众多诗人的足迹,使诗歌的星星之火得以延续、得以燎原。就是在西绦胡同,参加祁人策划的各种诗会中,我结识了艾青、牛汉、张志民、邹荻帆、张同吾、朱先树等前辈,又与年轻一代的陆健、伍立杨、商震、李犁、雁西、朵朵、张况等成为密友。我们都是西绦胡同的常客,总是带着取暖的愿望奔向那溜地下室,那里有祁人,有祁人就有更多的朋友,更重要的,是那里有诗歌。别看当时北京已有二环,正在扩建三环,未来还会有四环、五环,偌大的京城,有诗歌的地方并不多。西绦胡同的地下室虽破落,在我眼中却是带光环的,那里有缪斯女神的沙龙。
在九十年代,诗歌的低谷期,我们这些诗友正是靠互相拥抱着,而把梦想坚持了下来。有了西绦胡同这个根据地,诗歌对于我们不仅是写作方式、思想方式,还成为社交方式、生活方式。它像空气一样不可缺少,又像空气一样不离我们左右。
我和祁人同为泛叙实诗派。子午写过一篇《泛叙实诗派及其新的叙事话语方式》:“泛叙实诗派形成于90年代初。当时,有一批来自不同省份的文学青年陆续来京寻梦,并较集中地汇聚在北京旧鼓楼大街附近的西绦胡同13号西门。因为这里有一个以文怀沙、艾青、邹荻帆、张志民、牛汉等老诗人所热心扶持的中国新诗讲习所……这批已先后活跃于八、九十年代诗坛的青年诗人中,偏重于诗歌写作、编辑和诗歌活动的祁人、陆健分别来自四川、河南,偏重于诗歌理论研究和诗歌写作的子午(即呢喃)则来自广东。此外,还有一些实力青年诗人也以不同方式与他们保持着长期、稳定的诗歌及生活交往。如田原、洪烛、王明韵、阎志等。”
1994年前后,祁人配合著名诗评家张同吾老师,创办了中国诗歌学会。诗歌的路更宽了。可他们创业阶段也付出大量的辛劳。有些我是知道的,有些他们根本没跟别人说。祁人和他的恩师张同吾在这个方面非常相像:都觉得为诗歌吃点苦是应该的,是值得的,甚至以苦为乐。我只盼望,若干年后,或若干年后的若干年后,他们能在回忆录里,记载下创业时的艰难,记载下自己为诗歌铺路搭桥而走过的更为漫长而崎岖的征途。我现在只能去想像。但我甚至已想像出了自己的读后感:正因为有无数这样虔诚、这样勤劳的诗人存在,中国的诗歌是不会死的(虽然前两年早有人说“文学死了”),中国的诗歌是有福的。
诗之旅:从诗歌万里行到e网情深
新世纪以来,诗歌果然升温了。诗歌作为精神是无形的,但诗歌会通过诗人团结更多的诗人,诗歌通过诗人的自强不息而变得强大。在这里,不能不提及中国诗歌网诞生和成长的背景。
21世纪之初,随着科技的发达中国迎来了一个网络时代,崭新的网络文化形式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当此之际,如何将凝集着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髓的诗歌,建设成为传承与和宏扬民族精神的平台,在网络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是中国诗坛面临的责任,也是诗人义不容辞的使命。作为诗歌界最具权威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中国诗歌学会自2000年起便开始酝酿创建诗歌网站。然而,由于技术、设备、人员和管理体制乃至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一度闻讯前来商谈合作的几家网络科技公司,最终均未达成协议。直到祁人与相识十多年的老朋友、河南诗人周占林再度重逢,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他们一经沟通便一拍即合,坚定了创办网站的信念。于是,日“中国诗歌论坛”
正式创建,祁人担任网站总监,并任命周占林为主编、白沙为副主编,不久之后改名为中国诗歌网。
祁人两年前为一位中国诗歌网版主出版诗集的序言中,记录了那一段难忘的经历:“迄今两年半来,中国诗歌网注册会员达到近12000人,总访问量达三百多万次;在世界互联网站中排名18万之内;在全国网站排名第23462名;在全国的协会组织排名中超过了中国文联网站,仅次于小小说作家网,中国诗歌网居第二位。可以说,中国诗歌网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第一诗歌网站,在诗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岁月蹉跎,取得这些骄人的成绩,凝集着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啊。两年半来,网站的编程、维护和建设工作,由占林承担起了重担;网站副主编、女诗人白沙几乎牺牲了自己所有业余时间,日夜坚守阵地、团结联络版主;而前后加盟网站的数十位版主诗人,则分布在全国各地,为中国诗歌网义务从事着编辑与宣传工作。大家没有一分钱工资和补贴,全凭对诗的热爱和执著,义无返顾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祁人对新世纪诗歌的重要贡献是创办了中国诗歌网,和策划与组织了中国诗歌万里行。中国诗歌万里行系列活动自2004年在湖北秭归(屈原的故乡)举办启动仪式,如今已走遍天南海北几十座城市。我曾经跟随万里行采风团,走访过云南楚雄、祥云,浙江海宁、开化、天姥山,江苏南通,安徵宿松,四川攀枝花,广东中山超人集团,湖南益阳……“万里行”以激发诗人写作为一大功能,我每去一地都写诗了。尤其2005年走进新疆南疆,回来后我陆续写了四百首短诗组成的诗集《西域》(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祁人,我这几年不可能写那么多的诗。难怪诗人朵生春说“祁人,奇人也”,他是能激发周围的朋友、给朋友带去力量的一个人。
最难忘的还是汶川大地震后,5月22日,祁人就带领中国诗人志愿采访团抵达四川灾区,我们在成都货运站搬运救灾物资,又购买了学习用品去北川、都江堰、什邡、绵竹、江油等捐献给灾区儿童,沿途遇上余震和山体滑坡。那段时间祁人尽可能理智而有条理地安排着这批诗人志愿者的行动,但我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疼痛和波动。这一次,他这个四川人,居然以这种方式回到四川。他这个四川诗人,如此悲伤地回到李白的故居、杜甫的草堂,回到自己的故乡。为了安慰他,我写下那首《我的四川》:从今天起,我要给自己追加一个故乡:四川/“一个人可以有两个故乡吗?”/“如果你愿意的话……”/从今天起,所有四川人都是我的老乡/……四川,除了你,再没有哪个地方/让我流过这么多的眼泪!
祁人,从2008年5月的那一天起,我们就不仅仅是诗友,而且是同乡。你就把我当成一个说南京话的四川老乡吧。2008年5月,在四川,我和祁人那持续十六年的友谊,不再仅仅有诗、有酒、有旅行与风景,还承受了余震、堰塞湖、山体滑坡的威胁,经历了生死的考验,成为同甘共苦的患难之交。
2008年5月,我对这位老朋友又有了新发现:我不敢说祁人是为爱而生的,但我敢说祁人是为爱而活的——他就像爱故乡一样爱诗歌,又像爱诗歌一样爱故乡。当然,除了诗歌与故乡之外,他还爱亲人、爱朋友、爱生活,爱一个诗人应该爱的一切。他是一位博爱的诗人:缺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缺少爱。
祁人一直关注着网络对于诗歌繁荣发展的影响,倡导诗人博客的开设和博客诗歌的发展,相信它掀起网络诗歌的新浪潮,并且已成为中国诗歌的重要现场。2004年6月,祁人倡导创办的中国诗歌网,如今已成为重要的网络诗歌阵地。2006年11月,祁人的精英博客正式开通,成为网上一道亮丽的诗歌风景线。2007年7月,华声在线推出以评介诗歌《和田玉》为内容的“祁人的诗作与名流的赏析”诗歌专题;与此同时,中国诗歌网推出“祁人情诗赏析”专题;2009年1月,世界汉诗协会推荐“2008中国十大诗人博客”,祁人和我的博客都入选其中。这些都成为祁人博客在网络世界里掀起的诗歌浪花。尤其值得庆贺的是,在前不久由中国网民文化节举办的首届中国博客大赛中,千万博客通过入围赛、决赛、终审赛三个阶段,经过分赛区推荐、网民投票、专家评审,祁人的精英博客最终胜出荣膺“中国十佳博客”大奖,是十大博客中唯一的作家代表。
为什么要参加博客大赛呢?祁人在博客写道:“希望以此推动诗歌进入网络大众的视野。面对我们所处的时代,诗歌写作当然是个体劳动,然而诗坛的繁荣与诗歌精神的传播,仍需要诗人们“功夫在诗外”的努力!”事实证明,祁人参赛的目的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支持,从桑龙农的诗歌《为诗歌和友情加油——写给支持祁人的朋友们》中可以找到答案:
“我们以诗的名义投票的宗旨就是让更多热爱文学的朋友了解诗歌热爱诗歌,从而发展诗歌事业。通过投票活动,我的天南地北的文友们进入了你的精英博客,纷纷给我发来信息说……收获无穷。我的一部分热爱诗歌的朋友是很有潜力的,这完全符合你策划的中国诗坛最有影响的中国诗歌万里行活动的宗旨,弘扬诗歌精神,发展诗歌事业,是很有意义的。通过这次投票,诗歌爱好者的热情高涨……因为诗歌和友情/我们在中国诗人之家聚会/看到了朋友们对诗歌的热情/感受到中国诗人的精神倍增/看到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前景//因为诗歌我们狂欢/白天我们关注荧屏/因为友情我们聚会/夜晚激动得彻夜难眠/我们为诗歌事业发展快乐的呐喊/我们为诗人力量的强大感到震撼//朋友请高举起双手/紧握着拳头/诗歌万岁/祁人加油”。祁人的人品与诗歌,受到广泛的认同。全国几乎每个城市每各县都有着他的支持者、响应者。
女诗人秦华在祁人博客留言中这样写到:“赞成你的观点,诗歌是高尚的文学。推广诗歌应该是有良知的诗人的责任。诗歌是很自我的文学,能够热心推广她的人太少了。我们希望诗歌能够走向辉煌,走向世界。正因为你有使命感与责任心,才有今天的中国诗歌万里行,才有中国诗歌学会网络的繁荣。这次在雾灵山的首届中国网络诗歌研讨会也为中国诗歌的历史添写了浓彩的一笔,历史会牢记的。你是中国诗歌学会的领导,你的未来任重道远。有些人质疑你这次参加博客大赛活动,我明确地告诉他们:“祁人不是为自己。名利——他都有了。他为的是中国的诗歌能够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辉煌。希望你能够参加中国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可能参与的诗歌活动(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的,发现好诗歌与好的诗人应该是你的职责——我扣大帽子了哦),诗歌需要热心人。”
祁人作为诗人和一名诗歌艺术工作者,始终恪守这样一种信念:“怎样做一个有益于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诗人,才是诗人一生需要修炼的最大课题”。正是他的诗歌信仰与追求,赢得了网民的喝彩,也得到了全国诗人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投票。祁人博客的胜出不仅仅是诗人和诗歌的胜利,也是文学的胜利,向我们印证了作家也能以最草根的方式走进网络大众的视野。
诗之魂:真情与诗情的经典演绎
既“揭”了祁人的“老底”,又谈了祁人的近况,说了这么多,还没来得及评价一下他的作品呢。就用一句话来概括吧:祁人的所有诗都是广义上的爱情诗,都是博爱的诗。
但我还想解读一下祁人近期代表作《和田玉》——
情感,永远是诗歌的主旋律。源远流长的人类情感,为诗人们的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持续的动力,真可以说是万古长青。做一个优秀的抒情诗人,仍然是值得骄傲的。但抒情诗在当代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难度:抒发什么情感,以及如何抒发情感,对于作者而言几乎意味着严峻的考验。在凌空蹈虚的那类抒情诗走进死胡同、甚至遭受读者厌弃之时,祁人的《和田玉》,却巧妙地探寻到一条新路,把古老的情感与当代的生活相结合,使腾云驾雾的情感在现实的飞机场上顺利着陆,并且得以保鲜。《和田玉》以叙事的方式抒情,通过一只玉镯的故事,将一次旅行和一次婚礼联系起来,将亲情与爱情联系起来,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这块来自和田的玉镯,本是“我”在新疆旅行时特意为远方的母亲挑选的礼物,若干年后,母亲却将这只带有自己体温的手镯,戴在一个准备做“我”新娘的女孩的手腕,像一次爱的接力……“为什么叫作新娘?/新娘啊,是母亲将全部的爱/变做妻子的模样,从此陪伴在我的身旁”,祁人将“新娘”的概念,作出诗化的演绎,这绝对是他独特的发现—同时也是其他诗人尚未发现或不可能发现的。祁人的运气真好,从戈壁的遍地砾石中信手捡到一块浑然天成的美玉。他其实并未多做什么,只是在面对陈旧的母爱题材时,稍稍换了一个角度,就获得一首好诗,既可以献给自己的母亲,又可以献给自己的新娘。
这块美玉早就存在了,它的身边不乏人来客往,但他们都忽略了,视而未见;直到某一天,偶然来了个有心人……我好羡慕这个人哟。不仅羡慕他同时拥有母亲的爱、妻子的爱(妻子又成了母亲的化身,所以说是双倍的母爱),还羡慕他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也能捡到被长期遗漏的珠宝。一首人人都可能写出、但至今无人写出的好诗。好,它归你了!我以前说过:不怕旧题材!只要能找到新感觉,或者说,只要有新发现。越是有难度的写作,越能挑逗起诗人的好胜心。你并不为了炫耀技艺,而是掌握了简便易行的办法:怎样才能尽快找到一条新路呢,那就是准确地插入众多的旧路的缝隙。哪怕它像刀片一样薄。只有种子不怕被埋葬;它在死亡地带发现了属于自己的生机……
附录:祁人诗歌《和田玉》
当我穿越帕米尔高原
看见一只普通的和田玉
是那么地像母亲的眼睛
她的纯粹、内蕴和温润
令我怀想起遥远的故乡
想起故乡的天空下
那一丝母亲的牵挂
今生,我无法变成一棵树
在故乡永远站立在母亲身旁
当我走出南疆的戈壁与沙漠
为母亲献上这一只玉镯
朴素的玉石,如无言的诗句
就绽开在母亲的手心
如今,母亲将玉镯
戴在一个女孩的手腕
温润的玉镯辉映着母亲的笑颜
一圈圈地开放在我的眼前
戴玉镯的女孩
成了我的新娘
为什么叫做新娘?
新娘啊,是母亲将全部的爱
变做妻子的模样
从此陪伴在我的身旁
&&&&&&&&&&&&&&
商业社会诗歌真的无用吗[
“我也是你们这个年纪开始写诗的,和同学们在一起,我这个70多岁的老人觉得年轻了。”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晓雪面对海宁市高级中学的学生有感而发。昨天上午,参加第二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节的诗人们兵分两路,走进海宁市高级中学和宏达学校,跟文学社团的学生交流互动。
诗人们和孩子交流
昨天上午,记者跟随由晓雪率领的一行人马,来到了海宁市高级中学,与该校紫薇文学社的学生们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在诗人队伍中,就有前天刚获奖的金铃子和洪烛。
据了解,海宁市高级中学紫薇文学社成立于1987年,多年来涌现了不少热爱艺术、热爱文学、热爱诗歌的“准诗人”。目前,文学社有社员200余人,每年都会组织诗歌创作比赛、朗诵比赛,学校的刊物中也会有诗歌的专题。虽然学生们参加过不少朗诵比赛,但在诗人面前朗诵,还是第一次,不过学生们发挥出色,毫不怯场。
“让老荷马去歌颂他的阿伽门农吧,我只崇拜成吉思汗,真遗憾自己出生得晚了……”高二学生张豪聪铿锵有力、荡气回肠的朗诵,颇有“乱世出英雄,可惜我不生在乱世”的气魄。“在洪烛老师面前朗诵,和其他时候没有差别。”自信的他也让原作者洪烛听了之后赞不绝口。“听得出来,你对历史充满激情,我当时写诗就是受到徐志摩的影响。”洪烛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说。
学生抛出尖锐问题
“在现代商业社会,有人说诗歌无用,物欲横流的年代,诗人还能立足吗?”在自由交流的时间,一位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或许这个疑惑在他们心中由来已久,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来向诗人们讨教讨教。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诗人胡雨泽见招拆招。他首先妙解“诗”字,得出诗是所有人内心的一种祈望。“一个社会没有诗就等于没有灵魂。”胡雨泽接着说,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诗是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纽带。“别以为诗人都很穷酸,在现代社会,很多诗人都很富足。现在的诗人必须投身社会,热爱祖国、热爱民族。”
胡雨泽的一番精彩演说得到了学生们最热烈的掌声。其实,胡雨泽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他除了诗人这个身份外,另一个社会角色则是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文化与经济产业研究所所长。他以一个“过来人”的视角告诉学生,诗人并不等于穷酸迂腐。海宁市高级中学校长姚福昌说:“徐志摩诗歌节为学生提供了与诗人面对面交流的好机会,让他们更加亲近诗歌,亲近自己的感情,机会实在很难得。”
1、洪烛(北京)《我的西域》(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
2、阎志(湖北)《明天的诗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
3、陈人杰(浙江)《回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
4、刘福君(河北)《母亲》(作家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5、金铃子(重庆)《奢华倾城》(长征出版社,2008年4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赞美诗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