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寿寺刺激战场收不了徒弟收男徒弟

中国最大的尼众道场——普寿寺
中国最大的尼众道场——普寿寺
五台山普寿寺,坐落於山西省五台山市台怀镇北端,创建於北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後,献於十三世达赖喇嘛,成为五台山十大黄庙之一。1991年由如瑞、妙音两位法师创办中国五台山尼众律学院。普寿寺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比丘尼道场。普寿寺住持、尼众律学院院长如瑞法师为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山西佛教协会副会长。普寿寺是中国最大的女子佛学院。作为女僧人出家修行和研习佛学的地方,寺内目前有僧人600余名。
新建的普寿寺坐北面南,占地面积一万九千九百八十八平方米,寺内分为东西两院。东院偌大,前面为非常秀丽的汉白玉牌楼,下层为青砖砌筑,上层为木构建筑,单檐五脊顶,四出廊。山门正面额上嵌一书有「普寿寺」三字的石匾。
西院一进四个小四合院,第一为天王殿院,正面为天王殿,三开间,单檐歇山顶。殿内正中置木龛,供石刻弥勒佛,背面供彩塑韦驮将军,两山间彩塑四大天王。天王殿两侧为钟鼓二楼。东西楼二十四间,东配楼为客堂,墙上挂著名人字画,其中有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写的一副对联「恒顺众生究竟清凉普贤道,勤修梵行愿生安养寿僧祗」。第二院为讲堂院,正面讲堂五间,单檐卷棚顶,内置排排桌凳,是学僧听课的教室。东西配楼二十四间,为僧舍。东北角耳房为祖师堂,内挂通愿法师的法相,并供有通愿法师舍利塔,通过小镜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舍利。第三院为普光明殿院,正面为普光明殿,三开间,重檐歇山顶。内供木雕「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右为观音菩萨,左为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面为供缅甸玉佛和带箭铜铸文殊像。东西配楼,计二十八间。第四院为五观堂院,正面为二层楼房,上下各七间。一层为五观堂,是僧人食斋的地方。门旁联∶「有戒德,知惭愧,斗金易化;不学修,无行持,滴水难消」。二层为法堂,内置一排排蒲团,是僧众坐禅念佛的地方。东西配楼,计有二十八间。
普寿寺是一座学修并重的尼众寺庙,学院办学宗旨是“以佛学为主干,以佛制为根本,佛法与国法并融。僧制与法制一体”。学院设有预科班、普通班、中级班、高级班、研究班和国际班,课程有佛教经、律、论,以戒为主,并设有政策法规、古代汉语、书法、英语和电脑等辅助课。1992年以来,共培养了来自全国各地、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比丘尼2000多人,现有学僧500多名。学院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对学僧要求十分严格。如瑞法师对寺院管理和办学上有一整套系统理论,学僧在学院必须接受6年佛学基础教育,方可进入研究院。如瑞法师非常注重个人学修,她说:我个人的理念很简单,这个庙是国家的,人是十方的,我自己没有一个徒弟在这里。有一首歌说的好:“飘去的是云,留下的是天,天色湛蓝;流来的是水,流去的还是水,一切顺其自然。没有得就没有失的痛苦,要求自己的是奉献。”在她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普寿寺学修并重,清规整肃,是全国尼众寺庙模范先进单位,是培养尼众僧才的摇篮,也是中国佛教道风的典范。
普寿寺始建于北宋,“文革”时殿宇佛像被毁坏殆尽。1991年,住持如瑞法师在废墟上,带领三十多位女僧人自力更生,重建起如今设施完备的寺院。重建资金则主要来自于香客,其中,正在建设中的大雄宝殿便源于一位香港信徒五千万元的捐助。
佛门札记普寿寺尼众们
在中国的名山大川中,那些比丘尼道场,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女尼寺庙,大多不为外界所熟悉。目前中国最大的比丘尼道场,是位于五台山台怀镇上的普寿寺。它以戒律严谨,管理有致而著称于丛林,歌星李娜当年就是在普寿寺剃度出家的。
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五台山有许多历史久远的寺院。普寿寺最早建于北宋,在清光绪年间,曾经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行宫。
1991年,一位胸怀大志的女尼如瑞法师,准备在五台山创建尼众律学院,恢复比丘尼持戒修行的传统。当时,她来到已经变成一座破旧不堪的医院的普寿寺,用庙里仅剩的105块钱,还有当地政府批给的40亩地,白手起家,广结善缘,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建成了如今拥有500多尼众的律学院。吸引了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以及国外的信众和佛教徒。一座能容纳1000多人的大雄宝殿,不久之后将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从1991年到现在,已经有16年了,普寿寺从来没有卖过门票。人们问她,那这样就收不到香客的钱了,尤其是马上就要过年了,那怎么办呢?觉如师很自如地回答,你看我们的生活还是比较规范的,其实出家人就是,只要你修行,只要你有道的话,你这道里一定是有粮的,所以就不愁说会缺钱,不会的,还会有人供养的!
虽然寺院平时不对外开放,但是大年三十这一天,看到还是有一些和寺院相熟的居士从外地赶来拜年或过年。有上海的,北京的,大同,太原等地的。午饭时间,我们正好赶上一队居士前往斋堂过午斋。
年三十的斋饭跟平时没有什么不同。上顿的剩菜剩饭都要留到下一顿,不能浪费。在这里,厨房叫大寮。每天在大寮帮厨的不少是出家不久的沙弥尼和准备出家的小居士。
斋堂外的告示版上写着当年佛陀教诫弟子,在用斋时应做的五种观想,即:感恩,反省,不贪,不分别,持正见。因此,佛门道场的斋堂大都叫作五观堂。
午前11点一刻,尼众们列队从法堂走出,秩序井然地走向斋堂。按照佛制,出家人每天应该只吃早斋和午斋,佛门叫“过午不食”。普寿寺要求所有的尼众,也都要做到这一点。
在普寿寺,日常用斋也是佛弟子们修行的一种功课,这使得整个过程,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仪式感。在我们看来,简直就是一种行为艺术。
除夕之夜的普寿寺,法堂里,传灯法会正在举行。烛光映红了众女尼们虔诚圣洁的面庞,她们在寒冷的冬夜一起唱着《点一盏明灯》的歌子。悠远的歌声,莲花灯朵朵,照亮着无明之夜。
如瑞主持说:在漫漫的黑夜里,如果点一盏灯呢,那马上就亮了。照亮身边的人,如果我们都肯做一盏明灯,那想,那这个世界呢,它一定是很光明的了.山门外,从各地赶来五台山过年的人们也燃起烟花,欢庆新年的到来。
如瑞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我们传统的节日,我们国家把它提倡起来,而里面一定要有改变人心的内容,不是单单地放鞭炮,不是单单地吃这个团圆饭,而是整个家庭,我们能给它一种净化心灵的这些活动和游戏方法,我想它才会充实。真正物质上的这种满足,并不能解决人们心灵的空虚。
大年初一,尼众和来自各地的居士们在法堂前集合,准备参加一年一度的登山拜黛螺顶的活动。
五台山向来被认为是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萨的道场。佛门有种说法,朝拜黛螺顶可以获得文殊菩萨的加持。因此许多信众到五台山,都会一步一拜,或三步一拜地登上有着1008级台阶的黛螺顶。
大年初一的五台山,飘荡着普寿寺500多尼众唱诵南无妙吉祥菩萨的梵音,而妙吉祥菩萨正是文殊菩萨的圣号。普寿寺的尼众们,企望在新年开始的时候获得消除无明,宜于修行的智慧。
每逢新年,普寿寺都要举行比丘尼诵戒的法事活动。相对于比丘男众要持守250条戒,比丘尼的戒律则多达348条。
诵戒,即是每次由一位比丘尼当众背诵348条戒律。诵戒时在法堂外等候的,是只受过沙弥戒的尼众,佛门称为“小众”。出家时间相对较短的小众,需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才可以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尼。此外,还有一些带发出家的居士,也要在寺院里经受考验。
在诵戒仪式进行时,我们在寺院里碰到两个小居士。觉如师告诉我们,她们刚来,就要经受一年多的锻炼,开始她们从做事,还有品行,都要鉴定。如果过一年之后的话,感觉她们比较合格,鉴定之后,才给她们落发,出家。
大年初二,尼众们又开始恢复日常各种佛法功课的学习,戒律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从寺院寮房的二楼,可以清楚地看到“以戒为师”的牌匾。
一位戴眼镜的仁明师父带我们摄制组的女编导去寺院的卫生间。由于寺院不对外开放,竟然没有设置男卫生间,只有修建大雄宝殿的工地上有间临时的男厕所。结果,没想到,上厕所也有不少规矩。我们发现卫生间外面有一排挂钩,上面挂了不少衣服。
仁明师介绍说,如果要去洗手间,要先把外面那个长衫脱了,然后挂到上面,上厕所的时候还要换鞋。因为每天要去佛殿里面拜佛、礼佛。不能穿上过厕所的鞋,再去佛殿,那样的话就不太恭敬。然后如厕出来还要洗手漱口,如果不漱口的话,比如说见了同学,或者说见了师长的话,那就是不能问讯,就是不能跟她打招呼,就不太恭敬。
仁明说像这些小事情就属于威仪方面的,但它都属于大的一个戒律里面的内容。
午斋过后,女尼们大都回寮房休息,我们获准利用这个时间也走进寮房探个究竟。我们得知,寺院里的作息时间是早上3点半起床,晚上十点休息。中午可以午休一个小时。
陪同我们的仁明师介绍说,一般睡觉的话,姿势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就是右斜而卧,而且手就枕到头边那个侧面,这样子睡觉,一个是比较容易醒来,而且这样子睡对身体其实有好处。
我们好奇地问,就是现在临睡前是这样一个姿势,等睡着了之后,可能一般人会翻身,那怎么保证始终是这样的姿势呢?
仁明说:像我们睡觉之前的话,晚上睡觉都要有六念的,就是提醒自己我明天要几点钟起床。那么有这个正念的时候,那睡觉的时候它就能保持这个姿势,一般的话就能保持,就不会睡觉时候做那些不好的梦。我们睡觉都比较老实。
我们一路看一路感受,对于初入佛门的我们来说,总觉得有些戒律过于严苛了,有些细节竟然是那么不可思议。针对我们的疑问,如瑞主持正色道:戒是什么,人人都需要戒,戒扩大了说就是道德。所以真正那个戒律呢,它不是专门来束缚我们的种种自由,而是通过告诉你要成为一个出家人,你一定和在家人有所不同的地方。
按佛教里来讲,出家人是要做人的老师的,那就是说对于有很多在家人来说,那我们就是老师,那老师一定要有老师的示范作用的。所以要真正的去在这种清静的生活当中,来体验离开恶法以后的那种清静的享受。
晚上,法堂里传出了一位年轻比丘尼的歌声。她一边撞钟,一边唱着长长的敲钟偈子,那孤冷的身影,那寒夜里发出苍凉而清澈的声音,传到寺院的每个角落,也传到我们的心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有谁知道女孩子发心出家哪些寺庙会收弟子?要详细地址。_百度知道
有谁知道女孩子发心出家哪些寺庙会收弟子?要详细地址。
我有更好的答案
1.父母亲或监护人的同意许可,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健正面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 2. 四肢齐全。(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瞎眼、斗鸡眼、耳聋、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哑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如爱滋病,多种皮肤病等。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 5. 没有债务问题缠身者。(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 6. 没有违犯国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指遭警方通缉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 7. 年龄不小过7岁,不大于60岁。 8. 精神健全。(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双性人不可出家。) 10. 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虔诚,爱国守法(包括无法律纠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父母许可,无婚姻恋爱关系。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学习沙弥律仪、学佛教基础知),可以拜一个比丘,女性则拜比丘尼为剃度师,定期在佛前举行剃度仪式,即剃去须发,以僧装更换世俗服装,去俗姓,改姓释,并由师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与法号。并按规定发给度牒。然后经过短期修学,求受十戒,这就成为沙弥或沙弥尼。沙弥是根据古代印度语音译的,意义是“息恶行善”者。取得了沙弥或沙弥尼的资格,即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补者.开封宝珠寺地址:开封龙亭风景区东端的东华门街。宝珠寺前身是当代百岁高僧净严法师(原中国佛常务理事、河南省佛协会长、河南省政协委员、开封市政协常委)所创办的河南佛学社女众林。
去五台山的普寿寺看看吧,这个是个人的缘份
福建省,建瓯市,徐墩镇。双石寺。你是那里人?符合条件吗?
出家不如以前了...想解脱还得要,文凭、无任何残缺哎....
唉,好好的一个人干嘛要出家,真是可惜啊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田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五台山普寿寺-佛七大回向礼祖 - 佛弟子网& & & & & & & & & & & & & & 视频名字:五台山普寿寺-佛七大回向礼祖& &
&d在线播放地址:全集MP3下载地址:(请用迅雷等软件下载,或在下载地址上面点右键后选&目标另存为&):
视频转载分享:
延伸观看:&&&&&&&&&&相关视频:&&&&&&&&√&&&&##&相关分类:
相关文章:&&&&&&&&&&上一部影片:五台山·普寿寺·通愿老法师
对中国近代佛教了解的人自然知道她老人家的故事
她是近代中国非常重要的比丘尼
通愿尼师,原籍山东,自祖父那一代移民关东,落籍于伊通县。通愿法师的父亲翟文选,字羲人,上一代以家庭贫困,自山东原籍「下关东」垦荒,在黑龙江双城县落户。通愿法师于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癸丑岁的九月初六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县。文选公出生于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幼年苦读四书五经、八股文,於光绪二十八年(一九○二年),中了辛丑、壬寅并科举人。以後宦途得意,历任黑龙江将军府全省文案处提调官,安达厅抚民通判,呼伦厅抚民同知。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任黑龙江省警察厅厅长,通愿就是这一年在黑龙江出生的。後来,翟文选於民国九年(一九二○年),任东三省盐运使,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年),张学良任命他为奉天省长。愿师的父亲翟文选,本是佛教居士,曾皈依於谛闲大师。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年),他在奉天省长任内,曾聘请上海的持松法师,到沈阳主持「仁王护国法会」,他请当时的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张学良将军,到法会上拈香礼佛。东北易帜,全国统一後,出任辽宁省主席。晚年担任万国道德会理事,从事慈善事业。
母李淑华,大家闺秀也,毕业于双城师范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创办林甸地区的第一所女子小学,首任校长。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常年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怀有师尼,梦见天边白莲,及师尼生,因常以为憾:“若为男儿就好了!”师尼年尚幼,闻而应之:“我长大亦能为大丈夫事。”父母皆讶之。
  通愿师出生之後,他父亲官运亨通,不次升迁,他自然过著官家小姐的生活。愿师自幼被母亲视为掌上明珠,随著母亲在林甸女子小学循序就学。十四岁举家迁居沈阳,他进入沈阳女子师范附属中学读初中;父辞奉天省长,隐居北平,十七岁就读北平女师高中部。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理学院经济系,循序就读四年,於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璁假日寇发动对华侵略战争之前毕业。
本欲作一名银行会计,却遭逢“七七事变”,时局动荡,未几平津沦陷,遂无求职心。
就留在家中陪伴母亲。这时,湖北籍的慈舟老法师,任北京净莲寺住持,寺中且设有佛学院──这原是老法师在福州法海寺所办的「法界学院」,以老法师受请到北京任住持,他不能两地兼顾,就把福州的佛学院迁到北京,在净莲寺继续授课。民国二十六年(1937)二月开始,慈舟老法师在净莲寺开讲《华严经》。师尼终年随其母拜佛听经,风雨无阻。&
  慈老的一部《华严经》,到民国二十八年(1939)秋天圆满结束,通师听了两年佛经,脱胎换骨似的,前後变了一个人。他感悟到万法无常,人世间功名利禄,一切皆是镜花水月,虚幻不实。他皈依於慈舟老法师座下,以後即摒却铅华,摘下头上的珠玉装饰,成为一名朴素无华的优婆夷。始觉佛法深奥,精神博大,面对世界弱肉强食的纷争,目睹人世尔虞我诈的黑暗,感到这皆由人们从“小我”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私欲所致。她认为佛陀的大悲精神,可以根治人心,断除贪欲,停止战争,求得家界和平,于是顿发出家之心。到了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因缘成熟,他徵得父母同意,依慈舟老法师剃度出家,法名通愿,号妙体。由一位富贵的官家小姐,走在时代尖端的高级知识分子,若非具有善根夙慧,岂能有此彻悟、看破、放下。
  是年,北京名刹弘慈广济寺,传授三坛大戒,愿师报名参加。与他同戒的戒兄弟,有後来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住持湛山精舍的性空老法师,及在美国旧金山住持智藏寺的衍慈老尼师。愿师受戒後,慈舟老法师介绍他到北平通教寺依止於开慧老尼师座下,研究经教,学习佛门轨仪。开慧老尼师办有一所「八敬学院」,命愿师在学院任监学之职,过了两年,命他在学院讲课,同时也要他在通教寺升座讲经,弘化一方。愿师在通教寺驻锡十年,许多受过教育的知识女性,及一般信女,都以愿师的度化因缘,而皈依佛门,成为虔诚的信徒。
在他於通教寺弘化的十年之间,世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八年抗战获得胜利,日寇的侵略战争失败,无条件投降,沦陷区光复;在举国庆祝胜利的欢呼还没有落下,国共内战又打了起来。三年烽火,到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共产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以宗教为人民的「麻醉剂」,认为出家人是社会的「寄生虫」,全要参加劳动生产。男众寺院被迫改为工厂做工(连佛教高僧巨赞法师,也在寺院中开办了大雄麻袋厂)。女众寺院组织「缝纫社」缝制衣服。通教寺也改为缝衣厂,愿师担任第十八缝纫社主任。
  到了一九五六年,因环境的变化,使他和开慧老尼师,感到在北京住不下去了,乃报准宗教主管部门,移居於五台山,驻锡在小茅蓬。愿师的母亲李淑华老居士,在愿师出家後未久也出了家,同住在通教寺,此时年已七十多岁,也一同到了五台山,数年後往生,世寿八十二岁。一九六三年,愿师在五台山五郎庙任监院──当家师。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发动。没有多久,太原的大批红卫兵小将串连到了五台山,全山僧侣都受到批斗。这时驻锡五台山善财洞的能海法师,因被批斗凌辱致死;广济茅蓬(又名碧山寺)住持净如和尚,也被递解回籍,无数僧侣受到拘押拷打,愿师自然也逃不过这场劫难。他被「造反有理」的红卫兵小将们劫持到太原,长期关押,受尽人所不能忍的折磨与侮辱。这时他已五十四岁,在狱中度过苦难的十年。日念一千遍大悲咒。
在一九九三年的《法音》杂志上,有一篇德智师所撰写悼念老尼师的文章,说到他被红卫兵押走时的情形。文中说∶
“···再说五台山虽是名山古刹,但当地的群众并不信佛。他们中的一些人只是吃寺庙、偷寺庙,而不护持三宝。然而在文革中,当太原的红卫兵去五台山用汽车载您时,五台山的群众却义愤填膺,搬起大石头来阻拦汽车的运行,这是多么大的威德所化呀!···”
  十年浩劫过後,老尼师回到了五台山,驻锡於南山寺。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後,落实宗教政策,寺院恢复活动。一九八一年底,他南赴四川,与四川的大德隆莲老尼师合作,於一九八二年元月,在四川传授二部僧戒。这是寺院恢复活动後,最早的一次传戒。在四川居留数月,回到五台山结夏安居。他为维持僧伽传统,培育尼众学律持戒,在五台山开班授课,以後每年结夏安居都开办,对尼众学僧讲授戒律,以《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记》为课本,全国各地学僧来听课的,常在五、六十人。海外的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有学僧前来听课。
&&&&早在佛教百废待兴的1981年,通愿法师便向弟子提出:“不要着急修大庙,而先来修修自身的小庙;如果想要佛法振兴,就要号召全体尼众起来建十方道场。佛法以后最缺的是僧才。”
&  一九八五年,老尼师游化陕西,驻锡终南山大元寺。一九八六年游化辽宁丹东,驻锡於其弟子能济的栖莲精舍,在此传授了一场在家二众的菩萨戒。下半年再游化陕西,驻锡乾县吉祥精舍,建设吉祥精舍成为一所略具规模的弘戒道场。一九九○年到四川朝礼峨嵋山,与法侣隆莲尼师相会,之後回到山西太原。到了年底,因当地的人民政府规定不准集众讲经,且不许没有户口的人长期居住,所以又回到五台山。
  老尼师一生戒行精严,一丝不苟,在大陆有「四大尼师」之称(另外隆莲、灵宵等也名列四大尼师)。通愿法师的衣食极其简朴,常常将别人对她的供养移作佛事经费,生活粗茶淡饭,唯三衣一钵。身资日用,仅有几个纸箱,她清苦淡泊,身无长物。
&&&&&&&&&&&&&&&&&&&&&&&&&&&
通愿法师的遗物&
通愿法师节俭的一生
她一生奉行“三不”主义。其一:不收徒弟。因为要维护一个道场,弘扬佛法,必须海众和合,而收徒就有可能起纷争。其二:不可为其写传,法师常随弟子如瑞法师解释说:“原因是古人有传,是有修有证,为令后学见贤思齐,促使奋发图强,步前人后尘而得成就。法师自谓空消信施几十年,尚不知如何酬信施于万一,所谓三心未了,滴水难消。每思及此,惶恐万分、惭愧忏悔尚来不及,何敢再作戏论。”(《通愿法师事略》)其三:自己不著书立说。认为古往今来,祖师法语,佛经注疏,汗牛充栋,只要精研,依教奉行,足够应用,不需要自己的旁枝见解。&
她勤苦自处,慈悯待人,悲心似海,欲报四恩于万一。她随依止师开慧尼和母亲一同来到五台山,常思师恩、母恩浩荡。母亲年迈,且是北方人,开慧师是南方人,口味有异,常常一锅饭做三样菜。她早夕跟随师侧,执侍巾瓶,无有倦怠。她悲深愿大,乐善好施,常常接济附近村民。笔者在五台山集福寺(尼姑庵)采访时,正遇几位村民,言谈间念念不忘法师的种种好处,让人骤然有“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的意念从心头掠过。
  通愿法师一生行持,高风亮节。在学佛的旅途上,其人格闪现灼灼光华,似一通无字丰碑为学人作默默的接引。她一生不收徒弟,却有那么多尼众钦服其教化,追随左右。纵观法师一生,在她自己决不求名利恭敬,而于实际上能令一切信众皆受莫大之利益。法师平居时,如春风满庭,易亲易与,至其说教,则严于冰霜,厉于雷霆,无少假借。其常随弟子都说,法师似慈母,又像严父。
他持过午不食戒,终生不犯。某年,在五台山病咳,一弟子以一枚梨子供养他,请他吃下去以止咳,老尼师拒绝不吃,弟子固请,老尼师说∶我现在接受你一个梨子,将来会有人效法我接受人家一个馒头,这样我岂不成为一个败坏佛法的罪人了吗?
&&&&他平常开示信众,皆以持戒念佛、求生净土为开导。他常说:一心念佛,此是出苦的正因,若能生西,一切事办。否则,无始业因,果熟难逃。生死轮回,可畏可怖。我现一心专念,虽事多打闲岔,但内心只此一念是唯一目标。
&  这种行持,他是继承自慈舟老法师。慈舟老法师,一生「教弘贤首,律持《四分》,行在净土。」教弘贤首这一点,老尼师没有做,那是各人的因缘际遇不同。而「律持《四分》,行在净土」,他力行实践,不负慈老教诲。
&&&&通愿法师威仪端庄,焕发着天然的尊严,令人一见之下肃然起敬。其人格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感召。常随弟子如瑞法师在谈到中国当代两大名尼隆莲和通愿法师的弘法风格时说:她们一个像太阳,一个像月亮,可谓濡沫相深之见。&
  是的,通愿法师的感召力象月色溶溶撒向大地。在这里,没有狂风暴雨,没有断岩绝壁,一切都和谐而平静。原野空旷,一条路从沉沉的大地上伸向远方……。一钩弯月隐于薄雾之中,月色朦胧,你无法看清其真实面目,却分明承受着这穿透力极强的阴柔之光。这就是通愿法师。语默动静,无非示教;行住坐卧,尽演圆音。在在处处都洋溢着慈悲救世、度生不倦的情怀。于极平凡处见其精神,看似默默无语,内心却有悲天悯人的如火情肠。澹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就是通愿法师的人格境界。
通愿法师不贪图名闻利养,依教奉行,海内善信同仁,共仰风范。法师是个有心人,“我虽出家未忘世”,她关心世事,爱国爱教,多次放弃出国的机会,专心致力于培养僧才的教育事业。为新一代僧尼树立了良好的楷模。1981年后,先后任山西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五台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全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1981年底,法师扶病南下四川传戒,与一代尼师隆莲法师合作,于1982年1月圆满完成了二部僧戒。这是自“文革”以来中国第一次传二部僧戒,揭开比丘尼修持传戒的新纪元。
1982年夏安居,是通愿法师于成都为尼和尚圆满二部僧戒后赶回五台山布置的,课堂就设在法师的寝室,学员来自辽宁、浙江、福建三省,有老者,也有后学,开讲“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记”。法师开始实施她宏大的培养僧才的计划。1983年夏安居,学员20余人,仍讲“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记”。
1984年,法师由原在通教寺教过的学生永证等请去辽宁开原普觉寺安居。自此后彼等随法师到山西大同华严寺,与比丘合作,又一次圆满传了二部僧戒。
& 1985年,因原先居处无法容纳日渐增多的学员,通愿法师移居圭峰寺,这是法师在五台山的最后一年,也是学员最多的一年,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仍讲“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记”,应要求录了音。
1986年,因特殊原因,圭峰寺无法居住。原先南山寺的住处又因窄小而不能招收学员。此时正好法师在陕西终南山大愿寺的二个学生请师前往。通愿法师只得恋恋不舍地离开自己行止三十年的五台山圣她,告别依止师和母亲往生于此的台山寺院。芒鞋藜杖,一钵三衣,踏上前往陕西的路程。
  通愿法师来到陕西,初居大愿寺,本欲设建学戒道场,继续弘传戒学,但大愿寺已为子孙庙,无法在此举办道场。遂在陕西乾县,以个人积蓄买下杨汉乡村五间废弃的旧房,略作修整,建起“吉祥精舍”,成就一个弘戒道场。1988年有40余人参加研究班;1989年夏天有50人,冬天有20人;1990年亦有50余人。法师鞠躬尽瘁,给予悉心辅导。因法师处众谦和,持身有则,常随弟子及研究班学员都能自觉遵守丛林仪轨,奉行佛制。常随弟子妙音法师回忆说,法师常教诲她们要防止所谓狮子身中虫自啖狮子肉的现象,应以戒为师,勤苦自修,做真正的佛弟子。为僧界现状,要誓志创立风范,令人恭敬三宝(佛、法、僧),令人生信心。未信的令信,已信的令增长。法师自行化他,德望远扬。吉祥精合出现了教观齐重,讲修并进,清规整肃,海众乐道的新风。吉祥精舍为福建、浙江培养的佛学院教师,把法师的精神推广至浙、闽一带,影响所及,风行草偃。远近四众多来吉祥精舍参学,其中亦有新加坡、香港等地信众。
  吉祥精舍,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房屋窄小,无法接纳更多学人,这就给弘教者与参学者带来不便。为了方便信众的参学,扩大学戒道场的影响,同时为更好地保存精舍里的几套大藏经,通愿法师决定重返五台山。经与五台山有关部门协商,通愿法师从参加峨嵋山金顶开光典礼后便由陕西回到山西太原,准备重返五台山。
  l991年2月14日夜,除夕的爆竹礼花,映红整个太原城,通愿法师参加了居士迎春联欢会;15日(初一)与前来拜年的几位外地比丘尼谈话,受感染而感冒;18日(初四)后病渐加重,法师不愿去医院;3月3日(十七),请中医望诊;
4日(十八)住入264医院,进行治疗。6日(二十)法师自知尘缘将尽,出家人生归丛林死归塔,决意要回崇善寺(山西省佛教协会所在地)。至三月六日(辛未岁正月二十日),在太原崇善寺,自行沐浴更衣,卧床头西脚东,环示周围弟子示意告别。然後闭目正卧,一心念佛。夜里,常随弟子齐集师前念佛,为师助念,法师亦嘴唇微动,默念佛号。21时40分,在弟子念佛声中,通愿法师安详辞世。世寿七十八岁,僧腊、戒腊皆五十一年。
法师病重及住院期间,山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的有关领导曾前往探视。法师辞世消息传出,省城信众列队前往哀悼。各地佛教组织、名山大寺及僧俗人士纷纷致电来函表示哀悼。通愿法师的法侣、一代尼师隆莲法师于3月9日从成都发来唁电:
电悉通愿法师示寂,莫名哀悼,无缘趋奠,短章当哭,烦陈灵右:&
南山日月,清凉冰雪,鸿泥几度留遗迹。古调重弹,律意谁传,流水高山生暮寒。
悲君不起,留君无计,青囊总是埋愁地。长记相从,丽日晴空,影落峨嵋第一峰。&
&遵照法师遗言,遗体在崇善寺安放七日。自3月7日,一连数日天降大雪,三晋大地,银装素裹。3月14日,法师灵车冒着厚雪,在弟子们的护送下,从太原开往五台山。通愿法师的遗体,如法荼毗,获舍利7000余颗。舍利花五颜六色,见者皆叹为奇迹。经过一段时间,发现骨片上又长出许多舍利,清点后又得六干余粒,先后共计一万二千余粒。当时在场的弟子七、八十人,每人均捡存一些,少的数粒,多的数十粒,还未统计在内。法师圆寂后,弟子们轮班念佛,昼夜下停的念了四十九天。不少人闻风而至加入念佛行列;有些人进入灵堂便亲睹各种瑞相;许多人生起信心,皈依佛门。遵师遗嘱,骨灰分作三份:一份撒在五台山大白塔周围,以法师慈悲愿力,护持佛法;一份撒在四方朝台路上,令僧俗人等悉踏而上,以消弭尘世罪愆;一份送苏州灵岩山寺供养。通愿法师走完了她78年的尘世之路,圆满了她51年的菩提苦修生涯。&
广修福慧,清净三业。严持佛戒,不染世缘。
行住坐卧护威仪,六和同修学无为。
善护众念就是去自私的心。
多念佛,少管事,快备资料,要紧要紧!但念无常,慎放逸!
无论你欲生到哪位佛的国土,都要修相应法,才能去得成。如果你要生极乐世界,就不要说一句与极乐世界不相应的话,不做一件与极乐世界不相应的事。
如瑞师父早年和愿老的合影
1991年,常随通愿法师左右的如瑞、妙音二位法师,秉承老法师的遗愿,发心修建和合道场,以供十方尼众,使有场可聚,有戒可修,当时怀揣着一百零五块现金,前往政府指批的一座“古破庙”(文革期间已毁坏成医院),建造十方尼众共同修学的道场。这就是闻名遐尔的普寿寺的由来。
  通愿法师生前希望在这座道场不要分国籍,不要分任何差别,到道场都同一师学,都跟本师释迦牟尼佛学习,如水乳之合,大家共同修学佛法、住持正法。老法师并给后学立下了修学三步骤:第一步是学威仪,不辱僧象,改毛病,早证菩提;第二步是发心读完大觉书,立愿行尽佛子事;第三步是学有所成,自利利他,修有所证,自度度人。两位师父以老法师的教诲为宗,同样奉行“三不主义”,自1991年起建至今,已为佛教、社会培养输出二千四百三十六人,历届学员来自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同时也培养了台湾、香港学员一百五十人。
普寿寺不同于五台山其他的寺庙
从来不主动化缘,也不对外开放
法师法语:多念佛,少管事,快备资粮,要紧要紧!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师父,您修行的功行是什么?
&师父,那您还有其它的密行吗?
&& &持戒。
& & 弟子又问,
& & 老法师回答:持戒。
&&& 弟子再问,
老法师的回答:念佛。
老法师就是这样简简单单、老老实实、板板正正,严持佛戒,不染世缘。学一点用一点,把复杂的变得简单,在平凡中体现不平凡!
老法师简历:
日,老法师出生于双城县,从此开始了不平凡的人生之旅。
年,随母于林甸读书。
年于齐齐哈尔女师附小读书。
年于沈阳女师附中初中读书。
年于北平女师附中高中读书。
年于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经济系读书。
1940年在北京依慈舟老和尚披剃出家。同年于广济寺受具足戒。后依止开慧尼师。
年,通愿法师一直在通教寺参学、讲经。
年随侍开慧尼师和其母移居五台山,驻锡小茅蓬等寺庵。
年等主持五郎庙。“文革”期间移居南山寺。
年住五台山南山寺,弘传戒律,培养僧才。
1981 年后,老法师先后任山西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五台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全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年的夏安居中,与一代尼师上隆下莲老法师合作,分别于成都和大同两次圆满了二部僧戒的传授。揭开比丘尼严净毗尼的新纪元。并极力于《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记》弘传。
1988年在乾县吉祥精舍成立如法弘戒道场。&&
日,老法师于太原崇善寺祥归安养。老法师的遗体如法茶毗后,获舍利7000余颖。她老人家走完了78年的尘世之路,圆满了51年青灯黄卷、古刹钟声的修行生涯。
我的更多文章:
( 10:52:43)( 22:56:54)( 19:41:13)( 14:12:54)( 11:42:50)( 21:04:57)( 15:37:38)( 16:54:36)( 16:06:25)( 13:35:39)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声为什么不收女徒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