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包一个轻量化装备的背包客装备

极客海淘,属于你的购物分享社区
当前位置:>>文章详情
户外装备经验分享:追求户外轻量化才是当今王道
话说一个驴的进化历程,我觉得应该是由外到内,由白天到夜晚。步入户外这几年,从一开始的狼爪服装到一身鸟牌,老人头;从旅游鞋到timberland到现在的scarpa;从新秀丽背包到格里高利;然后内衣也是ic或者鸟,要不就是力推的内裤。整个白天的装备已经赶上了世界主流水平,于是我把深邃的目光放向了夜晚的露营装备。
露营装备除了性能,一个最重要的参数就是轻量化,去年端午我背着30KG 的大包徒步穿越年宝玉则的杯具不能重演!
下图就是我去年的装备:
帐篷是牧高迪冷山2air,山寨防潮垫,普通蛋槽和棉质睡袋,加上铝锅炉具,还有单反充电宝和4天的食物,30kg+就这样出现了。
硕大的背包在我的身上都感吃力,基本上我不能自己背起,必须有人帮我提一下。
于是虚心学习大玩家的神作,打算一步一步的轻量化。
正好,看到了这个玩意:
Therm-A-Rest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户外充气垫生产商,他生产的充气垫重量轻、折合体积小,是众多户外玩家心中的梦想装备。嗯,不错,大家都知道户外装备就是要这些专一的厂家,才会有神作。
这是他家主要产品列表:
Therm-a-Rest NeoAir Trekker打包28x10cm;重量:540克 R2.0
Therm-a-Rest NeoAir XTherm 打包23x10cm;重量:430克 R5.7
Therm-a Rest NeoAir ALL Season 打包20.3x12cm;重量:540克 R4.9
Therm-a Rest NeoAir XLite 打包23x10cm;重量:350克 R3.2
普及一下热阻值R的定义是:在指定的温度下,某种材料在单位面积上阻止热量穿过的能力。材料的R值越高,就越适合作为保温材料。另外重量和打包体积也很重要,我之前用的蛋槽的参数如下:
山之泉蛋槽 打包55x13x18cm;重量:350克 R值未知但是肯定比不上气垫产品。因为完全静止的空气的R值是5.0.
NeoAir Xlite在2012年获得了《Backpacker》年度编辑选择奖,是Therm-A-Rest系列产品重最为轻巧的睡垫,其中R码的长度为183cm,宽度51cm,充满厚度为6.3cm。重量和蛋槽差不多,但是打包体积就小太多了,以后再也不用哈搓搓的外挂一个蛋槽了!
这是NeoAir Xlite的包装照,为了显示体积,用了一个KPW做对比。
不过这个气垫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带自充气设备,要么买气泵(这与我轻量化的理念背道而驰),要么靠生物气泵,就是自己。我试了一下,约10来口气可以充满。
上图可以看出,其实这个气垫宽度较小,只有51cm,基本上人在上面最好不要动来动去的。
从说明书可以看出,最佳用法是买Therm-a Rest家的睡袋捆绑使用。
既然是气垫,就会破损。厂家贴心的送了几个修补贴,不过我不会使用。
最后上镇楼照片,我的2个月的小儿子在气垫上的照片,儿子体重11斤,身长59cm。
其实我自己也试了的,鄙人177cm,睡上去很合适,头脚都有余量,不会伸出。
下图是放气后打包的样子,放气很简单,把气阀拧开卷起来就成。
好了,有了气垫,下一步打算升级睡袋和帐篷,目前心仪的单人帐篷都偏贵,比如飞溪、马刺,请万能的123海淘推荐神价格。
要回复主题请先或
芭蕉啊 图中的登山杖是这款BAFX的吗?
轻量化指南:
大土豪:啥贵买啥。
小土豪:ba帐篷,老鼠睡袋。
屌丝:三峰帐篷,华巍睡袋。
我是屌丝。
加油 期待其他轻量化装备介绍
芭蕉兄,你确实猛!
: 朋友加123海淘qq群就是了
顶!飞溪还有白金版。。。。。
交个户外朋友互相交流一下ul吧,我扣扣
幺叭幺久叭叁贰陆
金币:32积分:90
我的愿望清单
(C) copyright
极客海淘.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83户外装备知识大全
户外装备知识大全
【百科知识】 学习啦编辑:谢君
本文已影响 人
  以山地运动和徒步、远足等为主体的登山户外运动,近两年来在我国迅速兴起。那么你对户外知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户外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户外装备:背包
  买包时不能光看容量和号码,还要看你该用多大的背负系统(suspension system)。
  选包之前你最好请家人朋友帮你用尺子(最好用裁缝用的软皮尺)量一下你的torso length(躯干长度)。这个躯干长度指的是从你的第七块脊椎骨(就是你脖子和肩膀交接处最突出的那块骨头)到和你胯骨平行的那块儿脊椎骨之间的距离。这个躯干长度和你的内架需要相符,千万不要以为你1米8的个就该背个大号的包,有的人身子长腿短,有的人身子短腿长。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躯干长度小于45公分,你应该买一个小号的包。如果你的躯干长度在45-52厘米之间,你应该选一个中号的包。如果你的躯干长度在52厘米以上,你应该挑一个大号的包。
  好的厂家提供特大(56厘米以上)或特小号(40厘米以下)的包,而且还可以量身定做。各大厂家的包大小不一,而且即使是同一厂家不同系列的包尺寸也不一样。你最好能问清楚,或者找一些资料,实在不行就量一下内架的长度。
  户外装备:服装
  你外出野营时所携带的衣物必须具备两项主要功能:首先它们要保护你不受雨、雪、狂风等恶劣天气的伤害;其次,它们要使你在各种气候中进行不同活动时尽可能舒适。
  腰带:厚实的腰带,是背包分摊重量很重要的一环,也是专业背包和普通旅游背包最明显的区别。腰带可以调节,按个人需要,调节到背负舒适。
  各厂家的尺寸不一样,一般来讲,腰带的尺寸如下:
  如果你的腰围(绕胯骨一周)为68厘米以下,选特小号。
  如果你的腰围为68-78厘米,选小号。
  如果你的腰围为78-92厘米,选中号。
  如果你的腰围为92-106厘米,选大号。
  如果你的腰围为106厘米以上,选特大号。
  另外,因为男女体形不同,好的厂家专门为女生设计了一些款式的背包。这些包的背负系统是根据女性的身体特点特别制作的。
  肩带:设计良好的背包,肩带厚实且有排气效果,在一般负重不超过体重的1/3时,不会有不舒适感。调节好了,包和你的肩胛骨之间不会有什么空隙(驼背的人例外)。好的包可以自己任意调节在肩膀上的重量分配,你可以根据体力以及环境随时调整。
  胸带:用来调节两条肩带之间的距离,使用时应调节到让背包既能贴紧身体,又不会有压迫感为佳。胸带在减轻肩部的负重效果时很明显。
  背包压缩带:主要的功能是用来调节背包容量,外挂器材及保持重心不移动。
  重心调节带:背带上部和背包之间的连接带,是重心调节带,平时一般保持45度角,拉紧可以将重心移到肩部,松开可以将重心移到臀部,通过肩臀之间的调节,可以减轻疲劳。在平路上,可以把重心调高一点,而在下坡路时把重心调低。
  背包如何调节?
  1. 购买背包之前,应先将所有调整带松开再加上重量,因为若无重量就无法知道背包背起来的感觉、背负调整范围是否合适。
  2. 背上背包后应检查内藏铝条弧度和背部曲线是否吻合,如果不合则检查铝条是否可弯曲;若可弯曲则使用一段时间后铝条自然会弯成与背部相合的曲线。背包和背部接触部分是否舒适透气?
  3. 肩背带和背包连接处须低于肩膀5-8公分,而且肩背带和背包间的空隙要小。胸带则可调整肩背带在胸前开合的宽度,并使肩背带能在肩膀上较舒服的位置,且能防止背包晃动。
  4. 当把背包调整到最合适的位置后,应检查头部的视线如何?是否能抬头望而不会碰到背包顶部?戴上头盔时是否仍可仰望到天空?
  5. 肩背带的调整范围必须和背部的长度相符合,才能使重心落在理想的位置;臀带必须能扎在胯骨上。背起背包时还应能从后面看到臀部及双腿,身材较娇小的女性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不要背起背包时从后只能看到背包及小腿,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危险的。
  总之,好的背负系统调节合适了,可以把大部分重量(60%以上)转移到胯部和臀部,使不同的肌肉部位都能分担重量,那样你的肩膀会轻松很多,活动起来也更灵活。到时候你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去享受大自然。
  用于普通山路
  如走在崎岖难行的探险式路上,要用相反的策略,要把较重的物品放在背包主舱中部,这样使重量分摊到肩部和背部,使重心降低,较易保持平衡。
  用于崎岖地形
  拉紧所有的压缩带限制装备在背包内的滑动,滑动会令背包重心移动,易使人失去平衡。扎在背包外的物品要尽量的少,否则会影响你行进时的平衡。保护好挂在外部的装备,不要让它们摇晃和互相碰撞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如果你参加的是团队活动,要合理地将重量分配给其他团员,不要让自己无意间成为驮马,好节省体力。
  女孩子或者身材比较矮小的人不管是走在何种地形上习惯性将重的东西放在背包的底部。这也无所谓,毕竟采取何种的打包风格,最终取决于你自己,首要条件的是你自己要感觉到舒服和方便。确保一些物品放在能够轻易地拿出来的地方,而不用&翻箱倒柜&地找。像地图、指南针、太阳镜、防虫药、零食、水壶、头灯或电筒、风雨衣和背包雨罩等。
  户外装备:帐篷
  帐篷分为帐、帐杆、地钉三个部分。购买时这三部分是卷在一起的,但装包时就不要原样装进去,因为长条型的帐篷使得包内的剩余空间变得很窄,不容易填装其它物品,并且不易于分配重量,保持背包重心在中间。?
  建议的方式是将帐像被子一样叠起,并用扁带收紧或用压缩袋打包,地钉也夹在帐中(地钉须带防护套才不会扎坏帐)。叠好的帐建议放在背包的最上层,这样比较符合露营的顺序。在营地经常是先搭帐篷再做其它事情,撤营时也是先收拾好帐篷里面的东西再叠帐篷。
  帐杆沿着背包侧面靠近背部的位置放置(这时背包的隔层要放松,以使帐杆能插到背包底部)。帐杆可以外挂在背包两侧,但在走丛林时最好还是收在背包里面,这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帐杆。
  零散物品
  零散的物品体积不均,重量质地各不相同,因而装填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对于软质地的物品(如帽子、手套等)建议用来填充大、硬、有形物品的间隙,对于硬质地,外形又不规则的小物品(如炉头等),建议放入套锅、饭盒等容器里,既省地方,又可以有效的保护这些小物品。随时取拿的小物品应放在第二层(帐篷下面),与食品放在同一个层面上。
  水和食品
  食品的装法与零散物品类似,位置也在同一层面上。至于水,它往往是所有物品中比重较大的一个,它的放置直接关系到背包的重心,进而影响到整个旅程。但每个人的负重能力不同,舒适感也不同,将水(一般是三升)放在背包中部,也就是第三层,这使得整个背包的重心在中部偏上,这样会有最佳的舒适性(个人体会)。检查你的燃料瓶是否拧紧,并且要放在食物的下面,即使一旦泄漏也不会污染食物。
  衣物和睡袋
  每次装包,总是第一时间把睡袋用压缩袋压缩后塞进背包的底仓。衣物尤其是冬天出行的衣物像抓毛绒、羽绒服等都具有很好的压缩性,可使用压缩袋打包放在背包下层,睡袋的上边。这样既可以上面物品的重量尽量压缩衣物所占空间,又可以在需要时方便的从底仓取拿。至于应急的风雨衣,可以放在背包的顶袋,方便随时取用。
  考察背包质量的要素
  大容积双肩背包的质量要从5个方面考察:
  1、用料:一般采用300D 到600D 的牛津布,不过质感、耐磨程度、色泽、涂层会有区别,一般欧美产品优于日本,日本产品优于韩国,韩国优于国产(并非妄自菲薄,实乃业界状况,尤其是功能型布料)。最好的为杜邦CORDURA面料,结实、耐磨,性能超出其他纤维。
  2、设计:包形、背负系统、空间分配、小包配置、外挂设计、背部散热排汗、防雨罩等。
  3、附件:拉链、扣件、收口绳、尼龙带都很有讲究。最流行的好拉链是日本YKK拉链,又分原产和国产,最好的拉链产自北欧。扣件的质量档次很多,以DURAFLEX为最好,在深圳生产的为UTX-DURAFLEX。
  4、工艺:加工工艺水平由工人技艺和机器设备决定,多功能双针机、打结机、一次成型压塑机、压胶机等。程序设计和质量监督也有重要作用。参观一些背包加工厂,会对整个程序有感性认识。
  5、最后考察的是品牌:品牌不仅意味较高的价格,也意味着质量保障和售后承诺。什么样的帐篷才适合你
  问:你在一年中的什么时候使用你的帐篷? 冬季宿营必须选用 4 季帐篷。如果你想进行极地探险宿营,则你必须请教有过极地实地经验的人,以获得相关建议。
  如果你是在 3 月或是 10 月, 11 月野外宿营,即便严格来说这几个月并不属于冬季,但保险起见,还是携带一个 4 季帐比较好,至少也要带一个可转换帐。
  如果你只是打算进行一次 5 - 9 月份之间的休闲,一顶 3 季帐足够了。 问:与你一同出游的人数通常是多少? 你通常是跟一个侣伴结伴出游吗?如果这样,你至少需要一个 2 人帐。另外,你们两个人都是大个子吗?如果这样的话,你可能需要一个 2 - 3 人帐或者干脆携带一个 3 人帐了。
  和你一起出行的人数经常变化吗 ? 如果这样的话,你可能需要多个帐篷来满足不同队伍规模的需要。当然了,如果你的预算很紧,那就买一个能最常用到的,当一起出行的人数有了变化时,就再另外租一个。
  如果晚上有人跟你分享帐篷的话,不要客气,在背帐篷的时候也要分担。可以一个人背帐杆,另一个人背帐面,等等。
  你是一个人单独出行吗?如果这样,你就要考虑自己的偏好了。如果你需要更多的空间,那就带一个可压缩的 2 人帐;如果你对携行的重量斤斤计较,那你就应该选择一个帐袋或者超轻量化的 1 人帐。 问:超市里和折扣商店里的便宜的帐篷,跟专业户外店里的知名专业登山品牌,有什么不一样吗? 百货商店里卖的那些帐篷,都是些规模生产的,没有认真关注做工细节的大路货。您可以仔细的观察高质量帐篷的针脚缝线,你会发现在这种帐篷的缝线上,每英寸的针脚密度远远大于折扣商店里的普通帐篷的缝线针脚密度。另外在高质量帐篷上,你还经常可以发现对针脚缝线进行了贴胶防水处理。这就保证了帐篷的强度,从而在恶劣的天气下,仍能保持帐篷的可用性。另外高质量的帐篷一般都采用高标号的铝合金帐杆,而普通商店里的普通帐往往采用强度较低,易损坏的玻璃钢帐杆。最后,高质量的帐篷通常可以提供更好的通风设计,提高使用帐篷时的舒适性。
  廉价的帐篷往往在外账上采用大面积的尼龙涂层,而这种材料的透气性很差。因此,如果你在闷热的夜晚使用这种帐篷的话,你绝对会在里面热的汗流浃背的
  如何维护及保养帐篷
  帐篷使用后清理、维护亦很重要,它关系到帐篷的使用寿命,也直接影响着以后的使用,清理帐篷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清理帐篷底面,擦净泥沙,如有污染可用清水轻微擦洗。
  2、凉晒帐篷内外帐,待其恢复干燥后再收起来,如来不及将帐篷凉干,切记一定不能久存,以免着色和霉变,一有条件,立即凉晒。
  3、清理撑杆的泥沙。
  4、检查帐篷附件及完好程度。
  5、不宜用洗涤用品清洗以免影响防水效果。
  6、最好不要折死褶 时间长了褶皱处容易漏水
  使用帐篷的技巧
  在我们出门需要携带的家伙中,帐篷可能是最大最重的一个。如何把它安置好绝对重要。
  每个帐篷出售时都会有一包装袋,很多人都习惯于把帐篷收在其中。尚不说把它规规矩矩的叠好收进去很麻烦,收好的帐篷往往我们所有装备中最大的一件,而背包的空间有限,除了它还要装下睡袋、防潮垫两个大块头。而且更麻烦的是很多帐篷的包装袋都是一个长筒状,如果你用的是稍小一点背包很有可能放不进去。把帐篷外挂在背包外?看来是个节省空间的好办法,其实不然。这个家伙在外面很容易给你添麻烦,帐篷很沉,竖着外挂在背包外不容易捆结实,除非象包棕子一样;横过来,如果路线上需要钻树林的话它很容易被树枝挂住,如果不小心再被树枝刮破了那你就惨了。那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厂商设计带给你的束缚&&把帐篷的外袋丢掉不用,改用一个大的睡袋套。收的时候也不用很麻烦的去叠它了,直接象收睡袋似的把它塞到睡袋套里,如果还要节省体积的话在外面加上一个睡袋压缩带把体积压到更小。(看起来很野蛮啊?!)这样一来,收好的睡袋由原来的长筒变成一个球,放进背包内也好安排位置了。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而胡乱的塞起来每次折叠的位置是随机,而如果单纯的为了美观只有把它叠的很规矩才能收到原配的帐篷袋中,那么每次折叠的位置是固定的,时间长了这部分很容易首先老化。帐篷解决后,剩下的帐篷杆就好说多了,把它竖直的收在背包中,或是外挂在背包外面都很容易。
  帐篷的防风
  我们外出会遇到的天气问题一般就两种:下雨和刮风。稍微好些的帐篷对付下雨都是没问题的;但对付刮风就另当别论了。很多国外的高档的帐篷也就是在这方面作文章,尤其是高档的登山帐篷为了加强抗风性能又不至于重的让人背不动甚至舍弃了防水的功效&&当然这也是因为在高山上不会下雨只有雪。抗风性能最好的帐篷莫过于登山用的高山帐篷。它能抗多大的风?举例,很著名的The North Face经典的Mountain 24(又名:Mount Tent)在风洞中能够承受85mph的气流而不倒塌。
  如何实现帐篷的抗风,首先是它的设计外形是否符合空气动力学。通常的帐篷外形分为圆顶式和通道式,两者比较而言,圆顶式的帐篷高大、宽敞,通道式的帐篷比较矮小、狭长。虽然矮小狭长意味者住起来不舒服可一但刮起大风来,它的受风面积小,而且首尾都有向外延伸的门篷设计,尤其是在与风向平行搭建时抗风就十分优秀了。保证帐篷防风的另一大关键是帐篷的整体强度。支杆的材料通常是玻璃纤维和铝合金,勿庸质疑当然是铝合金的支杆强度更高了,而且支杆的数目越多则帐篷的整体强度越高。还有就是帐篷的地钉(stake)和拉绳等要充分发挥作用,能大大加强帐篷的抗风能力。
  在风中搭建帐篷是件很痛苦的事情,要尽量利用天然的屏障,如山体的避风处,巨石的后面等。在冰雪地区还可以考虑,先挖一雪坑,然后将帐篷搭在雪坑中,再利用挖出的雪在帐篷的受风面堆砌一放风的雪墙。搭建的过程中避免飘飞的帐篷被吹走,要用大石块或是背包等重物把它压住。如果不幸的是单人在风中搭帐篷,那绝对是种考验。
  使用的小节: 搭帐篷时不要过急,毛手毛脚的很可能会把帐篷杆折断&&尤其是天冷的时候玻璃钢很脆,最好是携带一20公分左右的金属管备用。为了防止帐篷底部被扎坏,在搭建前要把地面上的树枝草根等清理一下。在拉固定绳的时候,为避免他人不注意拌倒,可以在上面栓上一红布条提醒别人注意。养成即使没风的时候也打好地钉的习惯,否则起风后空帐篷很容易被风吹跑。在风很大的时候,如果要留下空帐篷,最好将帐篷放倒,在上面压上重物防止帐篷被风吹坏。如果早上时间允许,最好等太阳出来以后将帐篷晒干在收,干的帐篷和湿帐篷在重量上会相差很多。
  帐篷的保养
  在每次外出用完后,回到家要把帐篷打开放在通风处晾干,否则时间长了会发霉的。帐篷尽量不要洗,如果脏了可以用湿布擦干净。放置时避免长期爆晒,帐篷的面料可能会加速老化;避免接触试剂。
看过&户外装备知识大全&的人还看了:
[户外装备知识大全]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741人看了觉得好
669人看了觉得好
667人看了觉得好
【百科知识】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轻量化背包初体验-JackWolfskin ALPINE TRAIL 40 MEN背包体验报告
首先感谢8264和Jack Wolfskin给我这次机会让我体验了狼爪轻量化背包的强大,尤其是其独特风道设计最让我惊艳不已。Jack Wolfskin品牌简介 Jack Wolfskin的产品由于其标志形似狼爪,通常被称为“狼爪”Jack Wolfskin是欧洲最大的德国专业体育特许零售商,在户外服装、户外鞋袜和屋外器材供应商中处于领先地位。在欧洲和亚洲有超过600个特许经营店和超过4000个销售点Jack Wolfskin公司位于德国陶努斯地区(Taunus)伊德斯坦因(Idstein)的总部拥有超过600名员工。Jack Wolfskin凭借着卓越的创新能力,基于品质和顾客需求的产品理念,市场领先的产品线和销售策略,以及品牌形象上的持续投资取得了成功。JackWolfskin在产品研发方面投入巨大,致力于开创全新的生产方式和面料,创造灵活多用、以人为本的产品。产品研发的出发点是坚持灵活应对天气状况,高透气性,和穿着舒适这三大特性。在所有产品中真正感受到“户外运动就像在家里一样”的喜悦。拼途网友回复:背包基本信息介绍品牌 Jack Wolfskin 名称 ALPINE TRAIL40MEN系列 ALPINE TRAIL容量 40L价格 1299颜色 翠绿重量 1345g拼途网友回复:吊牌特写拼途网友回复:背包整体实物图 正面背面拼途网友回复:局部细节容器篇主仓:使用了经典的单仓设计,舱内有一个辅袋,在辅袋的上方有魔术贴挂钩方便水囊挂载拼途网友回复:水囊的吸管从背包两侧魔术贴处引出,形成个人饮水系统在右侧的魔术贴旁,贴心的使用了图文的形式标识了吸管的导出位置拼途网友回复:顶袋分为外侧和内侧两个袋子外侧的袋子可自由放置一些常用物品,如手套、纸巾等。内侧袋外印着背包的正确使用姿势和注意事项等拉开袋子的拉链,里面有一个放置钥匙链的装置拉链的旁边贴心的标识了建议放置的物品(钥匙链、笔记本等)拼途网友回复:主仓背面有一个弹力大袋,别看它看似体积较小,但由于大袋使用弹性材料,使大袋可使用的实际容量变大底袋用于放置于防雨罩,其辅助标识图下图所示拼途网友回复:防雨罩与底袋通过扣件连接,有效的解决了防雨罩丢失的问题腰带上左右各配有一个带支架的网袋,,可有效容纳一个手机或益达口香糖大小的物品背包的侧袋使用松紧袋的设计,最大限度上提升了侧袋的装载能力拼途网友回复:挂载系统可有效支持登山杖和冰镐的外部挂载,并使用图像标识的方式标明了正确的挂载方式。我以前就很奇怪,为什么背包左右挂登山杖的地方不一样呢,现在才明白原来是为了一边放冰镐,一边放登山杖零件篇狼爪的拉链把手使用自己特有的狼爪镂空logo极具现代感
背包,是很多人爱聊的话题,也是出行必备之物。请参见拙作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ear,0,1.html。有些人为了应对不同的需要还不只一个背包。其实我也有好几个包。之前酷爱背负优良的大包,容量要在60L以上的。可再好的背包,背很重的东西也难言舒服。一次尼泊尔ABC之行,让我饱受背负重之苦(http:www.doyouhike.netforum,0,1.html),一路上影响了欣赏景色的心情不说,也给队友增添了不少麻烦。我痛定思痛,回去之后一定要改变现在的装包习惯。该如何减轻背负,减少不必要的负担呢?这是我回来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我最先想到的答案就是:换个容量稍小的背包。如果容量小了,自然无法装载更多的物品,而且考虑到背负舒适度,也会尽量想办法减轻重量。忍不住对自己的聪明感到窃喜,哈哈(其实也只是给自己购物提供了一个新理由)。在轻量化的背包里面,我最初徘徊在小鹰38L,GregoryZ40和detuer的ACLite40+10。小鹰和格里高利我多少都了解,因为自己现在的包也是这两大品牌的,青睐于多特呢,一是他们厂家宣传奏效了,更主要的也是想换换欧洲的牌子,感受一下。不过这几个选择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银子。都很贵啊。。偶然间,我看到了装备论坛上的测评,一款50L的VAUDE包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容量大小还不错,又是VAUDE这样的欧洲一线大牌,看了官网的描述,也是一款远足徒步型背包,这些完全符合了我对新背包的期望。当然,我的运气也很好,于是产生了这篇文章。好了,多谢大家听我啰嗦了这么多,现在言归正传。1.被测评、体验物品的名称型号VAUDEBrenta50L背包Brenta是意大利的一条著名河流,也是欧洲户外运动盛行的地区,这里山谷众多,道路崎岖,也简洁的诠释了这个系列背包的用途:远足徒步,trekking系列用包。背包容量从26l到50l不等,50L也是封顶容量了。VAUDE,1974年创立于德国,最早的产品也是背包。品牌太大,无需赘言。有兴趣者可以百度谷歌。2.产品信息:产品特点:o轻型远足背包,大容量弹性口袋,肩带背部可调。o带拉链口袋腰垫*顶盖拉链口袋*装备固定环*侧面网纱口袋*胸带*水袋系统开口*指南针产品规格:容量:50L重量:1530克尺寸:51*32*21厘米面料:PU涂层210D防撕锦纶,PU涂层420D锦纶防雨罩:自带防雨罩颜色:红色价格:零售价:998元,亚马逊和淘宝也有近5折折扣价。3.测评人信息-姓名磨房ID:小桥竹子-年龄:29-性别:男-身高、体重:178M60KG-户外经历偏重于露营徒步。4.现有参照物背包:拿我现在常用的背包,去对比评测,我想是能检验这款背包的好办法。我主要拿来对比的,也是自己背过比较多的三款背包:小鹰58L,格里高利Triconi60和neeko35。以下文字,无特别注明,结论均来自于与以上三个包的对比。5.外观感受:1,网状背负。网状背负,多出现40L以下小包(比如我的neeko35L,亲们也可以看看多特的小包),也是比较传统的一种背负形式。这款50L的远足包,采用网状背负,固然得到了良好的透气性,但是实际背负能力有点令人怀疑。2,睡袋仓间隔可以拆开,不过是拉链的,比较少见。3,底部和白色区域用的是PU涂层420D锦纶,其他区域PU涂层210D锦纶。4,腰带上放个指南针温度计,很特别。5,腰带口袋显得太小,只能装个iphone,装个钱包都很困难。和我用过的o包,g包,比较起来不太适应。6,背带有点过细过薄。我第一次拿包就是抓背带,入手感觉有点怪异。于是专门研究起来,拿来手边上的所有背包进行对比。这款标榜远足型的背包,不应该这样细薄的背带啊。最左边的是vaude,背带宽度5.7公分左右,手感轻薄。中间的osprey小鹰,厚实很多,宽度也在6.5公分。最右边的是dell电脑包,连腰带都没有,背负应该无法和专业户外包相提并论,但背带也厚重很多,宽度居然也在6.7公分。。。后来的实践中,也的确如预料的那样,感觉背负不是十分理想,肩部受力较多。7,顶袋够大,下有网状口袋,但缺少钥匙扣这样的实用小件。8,自重比较,右图是小鹰58l可以看出,两者重量相差无几,倒是比官方的1530k重了一些,也许是弹簧误差吧。但倒是让我对小鹰的轻量化印象更深。我分析主要是背负的结构不同,传统的网状背负是比较重。小鹰的背负系统材料更轻,虽然容量更大,但没有提升重量。9,防雨罩的挂钩防雨罩在背包的底部,这也是比较传统的设计。不过设计传统也有好处,增强底部的抗磨和缓冲能力。挂扣可以防止防雨罩的丢失。大红色配大黄色的防雨罩,呵呵。10,腰带的调节器卡扣很近,可以调节腰带,不过腰带略显单薄了,支撑力有点不足。11,侧袋打开之后很能装,但是缺少网袋,取水需要拉链打开。我的o包也有侧袋,而g包却没有。可见大背包侧袋并不十分流行。自己用的经历中也感觉到,侧袋虽然能装,但是却影响背负,而且当主包很满的情况下,侧包装载有限。但是这款vaude包的侧袋却能打开很大,侧边和底边的拉锁扩出了一个突出的空间,像一个人的两条胳膊(参见实践中的照片)。但是没有网袋,的确也有所不便。12,猜猜这是什么?打开头包,你就会发现这个神秘的部件,为什么背包里面还有这样的拉锁呢?放水袋?拉锁前方就是水袋仓啊。好奇之下,我打开了拉链原来收起的背带,硬硬的背负和尺码调节带都在里面。那为什么这里安排一个拉锁呢?我还没有想明白。这个我觉得整个包最与众不同的地方。13,虽然侧面没有网袋,但是前面有这里的网袋和小鹰的一样,可以装些常用物品,方便拿取。14,简洁的装备外挂点15,拉链均是YKK。总结:(*****为满分)外观****背包装载能力****细节设计***5.实地体验活动时间:8日活动地点:英德天门沟景区活动天气:阴天,气温25摄氏度左右活动内容:徒步露营背负重量:10.5kg领到背包后不久,马上就有了一次露营活动,跟着大部队去英德天门沟,哈哈,有了检验背包的好机会啊。的确因为背包容量小了很多,带东西也对精简考虑了更多。露营三大件,睡袋,防潮垫,帐篷。我带的是牧高笛的老式帐篷,海声充气防潮垫,普通的夏天人造棉睡袋。因为不能洗澡,我带的换洗衣服也少,换洗快干衣一件,袜子两双,老鼠神衣一件。用的东西尽量精简,是因为还要装单反相机镜头。装包之后的样子怎么样,侧袋装满后,像不像是一个人的两个胳膊?在众包群中显的好单薄啊(最右)行走中。。。装包的时候左右侧袋并不十分对称,导致两边大小不一,整体包有点歪,外观不是很舒服。和同行人说,这是一款50l的背包,居然很多人都不相信,因为背上身看起来很小,大家怀疑是不是侧袋能装,导致整体达到了50L的水平。但我觉得,把顶包升起,其实自是还是有50l的空间的。侧袋固然能装,但不能是决定因素。不过看官网说明书的描述,是不建议顶包升的太高的。露营中。。。由于口袋较多,侧袋,前袋,顶包,睡袋仓各个口袋装不同的东西,拿取很方便,打包容易不少。不过不出所料,行走中,腰部和肩部明显感觉受力,由于背负并不多,应该是当初判断的那样,因为腰带过薄,支撑力不够,肩带又薄又窄,承压力也比较弱。虽然没有特别不适,但是毕竟此次活动也属于轻量级。如果长途远足,背负在20kg,那结果并不太乐观了。总结:背负***拿取方便****由于运动量不算多,通风散热并没有感受到,但是结合我用过的neeko35l感觉,网面的散热应该没有什么问题。6.综合意见:如果是轻量级的户外运动和日常旅行,此包完全可以胜任。细心的防雨罩和指南针也能提高不少便利。但总体背负偏弱,并不建议用来长途远足,肩带尤其过窄,用料过薄,腰带支撑不够,希望厂家改进。还算能装,但是达到50l容量并完美支撑背负,并不太容易。算作是我的轻量化背包中比较纠结的一个吧。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也期待长途远足对此包的进一步检验。||很鸡肋的背包||好似一块肉背在身上。。。。lz好单薄。。。||||拜读||LZ178CM才60KG,肯定单薄啦,本人170CM55KG,被人叫排骨鄙视了N年。||值得参考||这包装的。。。。||重心调节带或者肩带貌似没有调整好。。。
http:modulesnew...172616forum=15 UL,是英文ULTRALIGHTER的缩写,中文翻译过来就是超轻量,对于关注和使用户外装备的玩家来说这个词在最近几年中真的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了。它既是现在户外产品的发展潮流,也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户外装备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户外装备中只要有轻量化的概念,就好象是贴了一层金箔,不光吸引眼球,更为产品销售提供了卖点。一般的户外活动的参加者大多都没有太多的户外活动的经验.因此,对于户外产品的使用技巧和如何选择上,很多人是一知半解.虽然现在不少户外杂志和网站上有不少这方面的介绍,但由于在不同户外环境中,每个人对装备要求都是极具个人色彩的。所以,他山之石有时也不太好工玉。在这一点上对于轻量化背包的使用上就属于比较突出的例子了。对于背包装备购买者而言,相当一部分人基本只选择一个背包来使用,这也就是我们在选择背包时,由于使用时间和费用的考虑,总期望能买到是款一包走天下的产品。不过对于背包这个装备来说,恰恰是对使用环境有着明确地针对性。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活动性质的需要,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背包产品,而轻量化背包也自然是身在其中的.但是,当人们在以极大热情关注和选择轻量化背包的时候他们是否真正的明确了自己的需要了吗? 随着轻量化概念的深入,我们身边不少朋友都使用过或正在使用轻量化的背包.可是,真正会使用的人并不多,我经常听到不少朋友对轻量化背包的抱怨:比如,面料太薄了,背负不舒服,容量太小等等.而这些抱怨的背后,很多其实是由于使用者自己的错误选择造成的.在错误选择和使用轻量化背包的情况中,大多数使用者之所以选择轻量化背包,只是单纯看到了轻量化背包本身自重轻量的表象,并没有认清轻量化背包产品的真正实质,即整体装备的轻量化和正确的户外背包使用技巧。这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可以很容易拥有一个轻量化的背包产品,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真正理解轻量化背包的使用方法.在户外活动过程中,错误对背包的使用所带来的麻烦,甚至会影响到你在旅途中的顺利与否。 从产品本身来说,超轻量化设计的背包主要是通过简化背包的材料和背负系统,来达到整体减少背包自重的目的,同传统背包相比,它在外型和所提供的功能都达到最简化。对于普通户外玩家而言,这类产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去一部分背负的重量,但同众多户外活动中所需的其他装备的重量而言,它所能减轻的重量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单从为减少背负重量目的的角度看,如果你背包内所装载的其他装备不是轻量化装备,那么你所能节省的那点重量几乎没什么太多的意义.其次,轻量化背包的容量都不是很大,至少我所接触过的轻量背包几乎都是55L以内的,在这样的容量下,试想若不是其他装备轻量化或有特殊的装备技巧,相信一般的2日装备特别是四季装备是不会太容易全部内置携带的. 从使用的角度来说,超轻背包其实主要是适合阿尔卑斯式登山和THRU-HIKE类超长穿越类的活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这些活动促使了超轻化背包的发展)。可就目前我们身边的户外活动来看,背包产品主要是用在城市周边2日的短途穿越、登山活动,以及长假期间的长途旅行活动。前者遇到麻烦比较多的是茂密的灌木和突兀的岩石,后者则要面临全国各地各类长途运输工具“亲密接触”的考验。轻量化背包轻薄的面料对待这些“残酷”的使用环境来说,往往是“力不从心”,大部分背包很容易造成破损的状况。所以,错误的使用也是促使轻量化背包“短命”的重要原因。 既然前面说到了如何避免错误的使用轻量化背包的误区,那这里就结合我们身边的轻量化背包使用来浅谈下该怎么看待它。说到我们比较熟悉的轻量化背包,那就要数这几年被关注,也是被使用最多的---GraniteGear(花岗岩)背包了。 按花岗岩背包的产品分类来说,主要分为EXPEDITIONPACKS、LIGHTPACKS、ULTRALIGHTPACKS、TECHNICALDAYPACKS等几个系列。在国内,我们能接触到的主要是EXPEDITIONPACKS、LIGHTPACKS、ULTRALIGHTPACKS即探险、轻量、超轻量这三个系列。其中由于结构简单,自重轻盈的原因,超轻量系列的背包受到了众多用户的热烈追捧(也是日后用户们争议较大的产品)。从GraniteGear(花岗岩)进入国内市场以来,它新颖的背负设计、明亮的面料色彩,更加上轻量化背包的设计背景,使其成为国内背包产品销售大军中非常显眼的一员。但是,我也发现到,在GraniteGear(花岗岩)热卖的同时,它也成为了二手市场的“常客”。很多人在购买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就把它出手换成传统背包了。要知道,GraniteGear(花岗岩)背包在国外是一个非常受使用者欢迎的产品(VaporTrial在美国野外穿越使用者中就占了超过13的份额),不少产品都是背包类型中的代表产品,同时也被很多户外媒体评选为最佳。是什么原因造成它这么快就被“嫌弃”的原因呢?在问过身边一些朋友后我简单的总结了下,大概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最突出的问题就是GraniteGear(花岗岩)的背包系列都不太好装包;通常的容量都在50L上下,面对2日宿营活动所需的装备来说,经常是力不从心。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宿营装备最终只能外挂携带。不仅背包外观凌乱,而且在穿越灌木和攀登复杂地形时,存在不安全的隐患。在参加户外活动时,我就曾亲眼看见个MM,背着一款GraniteGear(花岗岩)LatitudeVapor痛苦地走在队伍的最后,她的包歪斜的“挂”在双肩上,背包被里面装载的物品撑的扭曲变形,你几乎可以通过背包面料不同的外型来正确判断出那个地方都装了什么东西,当活动结束时,我唯一听到的就是她对背包的满腹牢骚。 其次,GraniteGear(花岗岩)提供的背负系统并不能带来轻松舒适的背负感觉;当见识过铝条背负的重型背包后,很多人都对其夸张的自重头疼不已。而当人们选择了自重超轻的GraniteGear(花岗岩)后却发现,虽然包重减轻了。但是过去那种扎实贴身的背负也没有了,很多GraniteGear(花岗岩)所能提供的背负结构有的只简单到两根肩带,这么简化的“设备”根本无力对付沉重的宿营的装备,腰带上的感觉是放松了,但肩膀的磨练却让人更苦不堪言。 最后,就是最让人心疼的麻烦---面料的易损性;单从背包的价格来说,GraniteGear(花岗岩)虽然不是最贵的,但也绝对不是最便宜的。千八百元的背包,让一般的玩家都把它当作自己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宿营用背包。可是,这样的背包在穿越时经常会遇到被树枝或灌木刺穿或被尖利的岩石刮破的情况,特别是在长线活动的运输过程中,捆扎的绳索和手脚“麻利”的搬运杀手都会给这金贵的背包带来致命的伤害。在现实中,我身边不少朋友大多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了GraniteGear(花岗岩)背包。 单就上面几点来看,就足以让人们对轻量化设计为主的GraniteGear(花岗岩)背包产生怀疑,这包怎么没有传说中的方便?难道真是听信了广告的蛊惑吗?在我们反思使用GraniteGear(花岗岩)细节的时候,我们是否也该考虑下我们是否正确的去使用他们了吗?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做个客观的分析: 从使用技巧和设计目的上看,超轻量背包的结构都极为简单,背包少有顶包,内部没有隔仓结构,外部没有过多的外挂点。如果按以往普通背包的装包方式,包内不仅很难安置物品,且所能携带的物品也十分有限。超轻量背包通常对所背负的重量都有很严格的要求,以GraniteGear(花岗岩)来说,一般要求所能携带的装备总重基本都在18KG以下,有的款甚至更低。这对于我们2日动辄2、30KG的装备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而且即便说我们能装下这些重量物品在背负时也会很快感到明显的不舒适感。因此,在使用超轻背包产品时,首先必须要以装备的整体轻量化为前提,你要使用轻量化的背包,那么你所携带的全部装备也要同为轻量化为基础的。例如泡沫垫、TARP(或超轻帐篷)、超轻的炊具(可套装的钛金属或可折叠)、松度高收藏体积小的羽绒睡袋等等。总之,是在重量和体积上极其简化的装备才能够达到超轻量背包的携带要求。其次,这类背包在装包时也需要相当技巧,泡沫垫的内套使用,特别是装备的全压缩袋包装化都是减少携带体积和有效利用包内空间的前提。要知道,其实很多超轻量背包的实质就是一个可以背负的大压缩袋,合理和灵活的使用压缩袋来整理“包装”所携带的物品,是正确装包和合理利用包内空间的关键方法。因此,装备玩家们往往也认为,装包时的“脑筋急转弯”也是考验超轻背包使用者的乐趣之一。 例如:GraniteGear(花岗岩)ULTRALIGHTPACKS系列中的virga,vaportrail,latitudevapor,nimbusmeridian等背包都属于这类,需要有丰富的装包经验和配合压缩袋使用的背包。由于他们的面料通常很薄,不靠内部物品支撑,基本不能自立。所以,在没对装备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对于是否能正确装包是不现实的。这里建议大家使用泡沫垫和压缩袋来“塑造”包体。 接下来,就背包所应用的环境来分析,轻量化背包的选择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以我所处的北方短途户外活动为例,活动大多是低海拔的登山和短途穿越。低矮的树丛和灌木基本是家常便饭,在穿越中非常容易对背包的面料造成伤害。另外,在长线旅行中,背包很多时候都是需要托运的,在运输过程中,恶劣的运输环境和方法也会很轻易的损坏包体材料。这样一来,选择耐磨面料和追加背包罩就成了必要的选择。不过,单看后者并不能给你带来太多的帮助。虽然说背包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背包污损的机会和程度,可它也并不厚的材质也是完全解决不了树支穿刺的问题。 例如:GraniteGear(花岗岩)ULTRALIGHTPACKS系列产品的面料虽然抗撕裂不错,但要对付恶劣或复杂地形活动时,还是建议改用EXPEDITIONPACKS系列的(如北方地区或长途运输需要时)stratusaccessfz4500,它的超厚面料可以抵抗恶劣使用环境的一般磨损。不过,如果要平衡轻便和耐用的性能,我个人比较推荐光环子午线 通过对上面一些例子的分析,大家也粗略的看到了,日常我们身边对背包使用的一类情况和分析。也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认识和正确使用背包的重要。拥有一件眩目的户外装备并不难,但要真正了解设计人员赋予背包的用途可就是需要好好下番功夫了,至少我们要清楚如何去用好自己的装备。要知道盲目跟风的错误使用户外装备比使用粗制滥造的装备更可怕。||背包学问这么大,吓偶这么多年,一起用孩子费弃的大书包做背包,也不知道具体有几升.,牌子嘛也不说了,省得有广告之嫌.这书包还很经磨的,只要不坏,偶就一直用下去||去年在广州一家户外店,我就被花岗岩一款50L背包的超轻重量和漂亮的外观与色彩所吸引,而营业员一再强调的也是超轻的重量,记得背包自重好象只有500G左右,但是在我细心的检查下发现,包头与肩带的缝合处居然有一处已经开线,这可是一只新包呀!而且本身由于只有50L的容量我也觉得太小,所以彻底放弃。我现在的BP背包自重达到2.5KG,容量60L,鲲鹏系列,买进价格750元。自重是重了点,但是耐磨性与平衡性能尚好,当时看中的是BP专利的TCS背负系统,并且BP的背包号称为亚洲人体型设计。第一次磨合是一次强度较低的登山露营活动,背负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重量在15KG以内,我发现脊椎被压迫的不太舒服,经常需要我把腰往后仰才能感觉好一些,也可能是因为本人自身的毛病。第二次使用是最近40天的旅行,期间没有长时间的登山,徒步背负的时间单次不超过2小时,这次脊椎没什么问题,但发现胯部的带子自己很难收到最紧,我不得不请路人帮忙收紧。还有背负系统的调节,背包分为L、M、S三节,我通常放在M段,S段太上,可背了一会就觉得包在往下掉,跟身体的帖合也还不是很满意。除去以上三个问题,其他性能尚可。也许还需要进一步磨合,由于不经常户外,所以这个背包应该会跟我一段时间。||我之前的背包一直是很普通的,200块不到买的,用了很久。使用期间也就是长时间的旅行。但是在负重或者进行户外运动的情况下,确实会因为背包没有一些功能的设计而或多或少的影响运动过程。我个人并不是装备派,也不追求特别专业的设备,毕竟只是业余的爱好,而且专业的设备很贵。很多当年的开山老驴都是通过一双解放军鞋和再普通不过的背包来登山徒步的。当然有强健的体力和全面的户外知识是最重要的。如果只是单纯的旅行,或者一般的爬山,完全没有必要用到任何专业的户外用品。但个人认为,鞋还是很重要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参加户外活动时,户外专用鞋在抓地力、防水性能、保护脚部以免受伤的这些功能设计的确可以带来很多方便。
2010年花岗岩发布了Escape超轻系列新品,而我此次体验的背包EscapeA.C.60Ki背包就属于AirCurrentsuspension的新款超轻系列背包,感兴趣的可以去官网Escape-AC-60-Ki-P165.aspx看一看,不过,还是先看看我对该款背包的测试吧!————————————————体验产品信息————————————————产品名称:ESCAPEA.C.60Ki(悠闲女版60升)款号:516424颜色:紫蓝背负码:M码适合脊柱长度:45-53cm重量:1.42kg采用花岗岩最新背负技术(AirC背负系统)的超轻系列背包。背负系统可根据身高进行调整的同时仍可保证空气在背部的流通。产品特点:背包采用顶部装填方式,可浮动头包的防水拉链开在顶部,使在背负行走中打开背包变得更加容易;斜插式高弹侧兜使物品拿取更加迅速快捷;背负系统可根据身高和胖瘦进行调节;采用超轻扣锁(Lineloc);斜插式侧兜;前部贯穿式高弹外兜;工具挂环;配有水袋仓和水袋口;底部具有防雨罩舱;100%CORDURA面料颜色:湖蓝色品牌:美国产地:越南零售价格:2000元网址:————————————————体验者信息————————————————姓名ID:DriftAge年龄:27性别:女身高:162cm体重:圆润,嘿嘿~户外经历:徒步、涉水、穿越、山地车、登山、抱石。。。啥都参加,啥都不擅长,呵呵~————————————————产品设计评述————————————————(一)产品外观与材料收到包裹,打开看,颜色靓丽,亮骚,我喜欢,呵呵~拿在手里,整体感觉很轻,惊艳啊,赞一个~~~比我原先的那大坨轻太多了,嘿嘿~家里弹簧秤不准,一开始就没称重量,出去使用过了一次后,找不到别的秤,就将就称了,1.5kg多点点,与产品参数只出入100g左右,满意!吊牌仅一个,全英文前部贯穿式高弹外兜。由于有弹力,可以装很多东西,但弹力面料不防水。背包下部的该款背包型号的电脑绣花以及防雨罩舱防雨罩舱内有橄榄扣,可固定防雨罩。唯一的遗憾是舱内无雨罩啊,还要另外单独购买。头包正面,可拆卸,花岗岩logo很醒目。头包背面,AirCurrentsuspension电脑绣花,指明该款背包的背负类型。头包的防水拉链开在顶部,使在背负行走中打开背包变得更加容易。包内有安全扣,可固定贵重物品。头包内侧。Escape的头包可拆卸为腰包使用,这两个环扣可连接腰带使用。另外,在头包不拆卸的情况下,这两个环扣还可以发挥别的用途,比如我就用他来固定我的洗漱包,呵呵~斜插式高弹侧兜,放下一瓶750ml的水不是问题。平口式设计,在不脱下背包的情况下就可轻松取放物品高弹侧兜上的Z型压线。口袋底部有个小口,可排杂物。背包外挂环与工具捆扎带。背包外挂环左右各三个,分布于背包高弹力外兜两侧。捆扎带设在背包底部,左右各一。如需固定冰镐、帐篷等则需扩展捆扎带与背包上方的外挂环搭配使用。背包内的防水袋舱,用橄榄扣固定,水袋舱还设有拉链,能一定程度上防止水袋破损后水溢出。水袋出水口,配有魔术贴,左右各一,可根据个人使用习惯选择。包内唛头,100%尼龙,越南制造。包体全部采用Cordura面料,具有坚韧耐磨的特性。背包主要使用的两种面料,左边为210D,右边为100D。防水性能都还不错,满意。(二)背包辅件包体扣锁采用多耐福最新超轻扣锁(Lineloc)设计,将额外重量减至最低。头包与包体扣件,使用起来声音清脆,弹性不错,包体扣件上的尼龙绳端口,可一掰就开,完全露出尼龙绳头。包体侧面的压缩扣件。这样的扣件,重量是轻了,单手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就是这尼龙绳给人的感觉不踏实。至于这样的设计,是否真的牢靠,要看中长期的使用来测评了。扣件一固定端,内侧是尼龙绳打结固定,看起来有点悬呐。。。。主舱压缩扣,这是唯一未脱离传统的扣件。主舱袋口收缩扣件。扁形尼龙绳使扣件在不按住时不易滑动。皮质的垫层,下方压线加固。腰带扣件,也是唯一一处可见标识的扣件。ITW扣件产品以高安全性和新颖著称,是许多国际顶级户外运动品牌及多国军工产品的指定配件供应商,广泛应用于高品质箱包、帐篷、睡袋、救生衣、儿童安全用品、健身器材、休闲服装等领域。肩带上logo和外挂环外挂环左右肩带都有,可以固定水袋的水管,也可外挂其它东西。(三)背负系统Escape的背负系统是超轻背负系统的升级,类似于著名的Vapor背负系统。Escape的背负系统取代了平板式泡沫垫层和平板式背板,采用贴背式背板和贴背式泡沫垫层。Escape的背板为3D动态贴背式设计,可随着您的运动做动态调整,且具有透气垫层,保持您背部的舒适凉爽。背负系统拆卸方式很容易。带有通风设计的ABS树脂背板,背板上的扣件是与头包连接固定用的。ABS树脂背板:ABS树脂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ABS力学性能:ABS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冲击强度极好,可以在极低的温度下使用;ABS的耐磨性优良,尺寸稳定性好,又具有耐油性,可用于中等载荷和转速下的轴承。ABS的耐蠕变性比PSF及PC大。ABS热学性能ABS的热变形温度为93~118℃,制品经退火处理后还可提高10℃左右。ABS在-40℃时仍能表现出一定的韧性,可在-40~10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ABS电学性能ABS的电绝缘性较好,并且几乎不受温度、湿度和频率的影响,可在大多数环境下使用。ABS环境性能ABS不受水、无机盐、碱及多种酸的影响,但可溶于酮类、醛类及氯代烃中。贴背式背板上的空气导槽大大增强了背部空气流通和散热。背板两侧与包体接触部位增加了保护层,能有效减少与背包面料的摩擦。两排肩带孔,个人可根据躯干的长度,用肩带一端的金属扣在背板上进行调整。18至21此处单位是英寸(1英寸=2.54厘米),该款背包适合脊柱长度为45-53厘米。(附测量脊柱)贴背式泡沫垫层,具有良好的帖合效果。透气孔根据背板空气导槽的位置均匀分布。泡沫垫层厚约2厘米,分为三层。背部透气网面,具有伸缩性,配合贴背式背板和贴背式泡沫垫层,突出了该款背包的3D动态贴背式设计。背包背面的肩带和腰带腰带部分,指明女款,尺寸为M码上面分布有外挂织带,可根据个人需要外挂物品最宽部分超过10厘米,腰带厚实,约有2厘米面料与肩带面料相同,没有使用网状设计。肩带柔软,宽约6厘米肩带厚约1.5厘米———————————————————实地体验———————————————————体验地点:云南武定彪水崖路况:土路+涉水,休闲腐败路线,总负重时间2小时多点天气:多云有小雨,气温20度左右,夜间气温较低。出行装备:帐篷+地席:2.5kg普通中空棉睡袋:1.8kg(睡袋没用压缩袋,拍出照片来乱,就没拍进去)自充气垫:0.75kg炉头+套锅+气罐+杯子+挡风板:1.2kg衣物:0.5kg洗漱用品:0.5kg食物+水:2kg总重加上背包自重,约11kg,远小于背包负载背包采用顶部装填方式,把所有东西装进背包,没满,60L的容量实实在在啊。。。另外,真轻,俺滴背包从来没这么轻过,嘿嘿~彪水崖是云南经典线路,典形的丹霞地貌削壁千仞,幽深的山谷危崖临水,孤峰相连,风中云朵,亭亭如盖,似朵朵千年灵芝,又状若各种动物,浑然一体,隐含着风水中生生不息的无上玄奥,钟灵敏秀,呼之欲出。清溪缓缓,四周山花浪漫,微风吹过,花瓣如雨而下,坠落溪面。在峰恋幽谷之间,真是步换景移,行走其间天地时尔变得狭小,时而又显得开阔,奇峰怪石,两岸葱郁古野的树木,披着阳光,色彩绚丽和鲜亮。早上从昆明出发,背包准备前往扎营地时已接近天黑了。。。正面,肩带上设置有夜间反光带侧面,斜插式高弹侧兜的拉绳也设置了反光带背面没有反光带设计背包背起来感觉比较稳定,尤其在跑跳及过独木桥的时候背板与背部之间略有空隙,透气性能不错,尤其徒步了一小时左右时,背部基本没有湿感,但气温不高。第二天收好包的效果——————————————————————总结——————————————————————优点:1、轻啊,一直想有个背负不错,自重又轻的背包,该款是个不错的选择。2、背负不错,透气性能好,而且跑跳起来很稳定缺点:1、有防雨罩舱,却没有配防雨罩,遗憾2、负载承重重量偏小,但这是款休闲级别的背包,适合短途旅行,也不能要求过高3、背包附件中用尼龙绳取代了传统的编织绳,重量是减轻了,但是耐磨性与牢固性还要看中长期使用后的测评了p.s.出差时间太长,报告晚了几天,十分抱歉,以后绝不会再发生此类情况了!||写得详细呢,支持一哈。||好东西啊我挨你顶克珠峰克~~~~~~~~~~~~~~~~~~~~||我支持你||好包比我的还好老子再来好评哈||好评了,这次给行了||不错不错。。。。送个给我呗||很漂亮实用的包包,喜欢,赞个||写的不错,超轻背包这个负重量不错了,而且面料比花家其他超轻系列要增强了。修正下这不是休闲级别的包,我测试后觉得可以承受多日的长途折腾。既然是超轻背包对其他装备也就需要进行ul才能使背包有更好的发挥~~||不是休闲级别的吗?可是产品参数里写的是呀,呵呵~
轻量化概念分享版权所有,严禁转载。转载请务必联系我。如何才能背的更轻、走得更远,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户外感受更好、更舒适?这就是大家推崇已久的ultralight——户外轻量化。轻量化是一种全新的户外哲学,也是最近几年来席卷全球的户外新概念,如何才能轻量化,下面的文字会帮你走进轻量化的世界。轻量化的重点在于简化装备,而不是购买豪华装备:1.选择新款的轻量背包、帐篷和睡袋,可以将你的负重减小到4.5kg10磅以上。2.一般情况下,容量比较小的背包(40-60升)或技术背包的重量比容量大的背包60升以上轻,而且小容量让你不会带太多东西。这也是我推崇小容量背包以及技术背包的原因。3.根据出行的季节和环境选择鞋。尽量把笨重的登山靴换成重量比较轻的登山鞋或者越野跑鞋,这样可以让你在跨出的每一步时都能大幅度减少能量消耗。很多时候,越野跑鞋或低帮户外鞋能满足绝大多数的户外运动需求。4.确认适合你的轻量化水平和户外生活技能,是否足以应付轻量化行程中的挑战?这点最为重要,俗话说:好马配好鞍。这里的好马指的是我们,好鞍指的是轻量化的户外装备。只有不断提高我们个人的生活技能和轻量化水平,才能让那些轻量化的户外装备发挥最大的功用。怎样才算是做到轻量化?轻量化的拥护者们强调轻量化的哲学元素,主要概念是关于减少登山者和大自然之间的隔阂。一般重量上的算法:1.传统上适当的背负重量应不超过体重的三分之一。对于一般男性户外者来说,意味着背负重量应该在22.5千克至27千克之间。2.如果是轻量化做法则携带的重量应为传统背负重量的一半。对于一般男性户外者来说,即13.5千克左右,这13.5千克重量包含背包重量但不包括食物和水的重量。经验丰富的轻量化牛人们自有办法让背负重量低于9千克。轻量化能带来很多效果显著的优点,当然最直接的就是你的感官感受。轻量化的好处:1.减轻背负者的背部、臀部、膝盖和脚所受到的冲击。尤其是膝盖的冲击,相信很多户外爱好者都深有体会。2.让你的行程更轻松也更舒适。这点无需说明,谁用谁知道。3.不再为装备的相关问题花太多时间,而有更多心思享受大自然。因为你已经做到了最适合你的程度,即使再有更好更轻的装备,如果不能适应你的需求,也是白费。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如何才能轻量化?最简单的办法,请重新检查你的装备:1.为了达到轻量化,你必需把腐败用的装备,例如玻璃瓶装啤酒、西瓜、涮羊肉、火锅、枕头、咖啡壶等用不上的东西都留在家里,这样才能更专心自然。2.此外你还必需淘汰多余的和不必要的装备。如果一个气罐能够满足此行燃料的需要,那就没有必要携带两个;如果能用衣服做成枕头,就没有必要再额外带充气枕头;如果露营地用石头就可以固定帐篷风绳,那么你是否应该考虑不待帐钉或仅带几只备用?这也是考验每个人户外经验的时候。3.在减轻背负重量上可以多些创意。减少一切不必需的累赘,对于一些极端的轻量化牛人来说,他们会把衣服的标签、背包上多余的织带,食物包装上多余的部分剪除以减轻一点重量。4.一队出行,有些装备不必每个队员都各带一个。炉头、气罐合用就可。军刀、钳子等工具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用的到。[本帖最后由半袋饼干于2:15编辑]||装备的选择是每个人都面对的问题,但这也是最难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况,每次活动也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如何挑选轻量化的装备?必需特别注意装备中三个重量最重的物品——背包、帐篷和睡袋。如果在这三个装备中选用最轻量的款式,就大约可以减少4.5千克的重量。此外,还应该考虑合适的服装和鞋子。1.背包:选择40~60升容量的超轻量内架式背包。或者根据每次活动选择不同容量的背包,但是基本要点都是宁少不多。根据传统的背包概念来看,这样的容积只能算是短天数行程用的小背包,即daypack,而标准的多日行程,背包容量需要有65~100升。但是每个未来的轻量化的专家们,你要相信自己可以用小容量的背包来完成多日天数的复杂行程。有愿望必然有动力!因为小容积的背包不但重量比大背包轻,同时因为它只有限的容积空间,所以强迫你只能带最必需的装备。2.帐篷:吃喝住用行,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在户外露营的问题。要记住大自然的美景是不断用心去体会,如果羁绊了太多的东西,就会失去户外本来的本意。如果你在户外可以有刻苦的精神和心态,并且也有足够的经验,那么就可以使用天幕+露宿袋,这样可以省下最多的重量,但提供起码的舒适度。在北美以及欧洲地区,很多户外爱好者是终极的bivy拥护者,即使是高海拔的攀登、冬季严寒的户外活动也是如此。当然我们要学习的路还很长。如果我们现在做不到那么极端,也有很多户外厂商生产众多的超轻三季帐可供选择,一般单人帐能保证重量在0.9~1.3千克之间,2人帐能保证重量在1.3~1.7千克之间的范围内。可以选择msr\tnf\sd\。。。数不胜数。3.睡袋:好的睡眠和休息是你第二天动力的源泉。一个温暖舒适的睡袋可以给你在户外留下美好的回忆。对于一般用途,可以选择一些收纳体积小的三季睡袋羽绒或合成纤维皆可,重量在0.6~1.3千克的范围内。对于睡袋温标的选择,应以此次活动中会遇到最寒冷的气温来选择睡袋的适温范围,同时适当的选择露营场所、露营方式也会大幅度提高你睡袋的适用范围。总之,经验很重要,学习也很重要。4.登山鞋:如上所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双轻量的舒适的越野跑鞋能满足绝大部分的户外用途。欧美许多轻量化的登山者们已经把原来厚重的登山靴换成以中帮或者低帮的登山鞋,甚至是越野跑鞋。仅仅因为这个改变,每跨出的一步就可以减少约0.45kg的重量,以每天前进5个小时计算,一天下来就可以减轻好几吨的重量,相应而减少的能量消耗,身体的轻松舒适感,是很多东西都换不来的。不过请一定记住,穿着轻量化的鞋子,尤其是低帮以及越野跑鞋,他们对脚踝的支撑力比较小,所以必需搭配适当得轻量化背负重量,如果背的太重会比较容易造成脚的伤害,走路也要多留心注意。||轻量化后的安全考虑:确认你的户外技能经验和适合的程度,能够足以应付轻量化行程的挑战。如果选择轻量化的户外鞋、越野跑鞋,那么你的腿和脚踝必需要足以承受额外冲击力。如果你选择小容积的背包,你要考虑你的装备、食物、水的备份是否足够本次活动的需要。如果你选择放弃额外的东西,你需要考虑紧急时能够找到替代用品。如果你使用天幕而不是帐篷,你必需要更加了解营地选择和搭建的技巧。请每一位打算户外以及正在户外还有那些准备成为轻量化专家的朋友们注意1.请学习野外的急救技能,包括各种灾害情况下的应对办法,骨折、咬伤、迷路等。因为这是你的财富,不能到用的时候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记住这不是为了考试加分,而是为了某一天能够拯救自己或者别人的生命。2.请携带正确的地图,并熟悉地图和指南针的使用技能。不要给我说有了gps就什么都不怕,gps也有没有电的时候,同时轻量化的观点似乎指南针和地图更加合适和耐用。3.结伴同行。除了安全考虑,你的同伴甚至也是轻量化的关键,至少你们可以分担部分的负重和装备。4.初入户外朋友,最初的几次行程要先安排在比较熟悉的路线,老人带队是个好办法,跟在别人后面学习也不是键丢脸的事情。等你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再轻量化也来得及。这时你再去其它行程就轻松了。||写了这些文字内容算是比较简短,但我想应该能够传达我需要表述的概念。但轻量化牵涉到非常多的观念和做法,每个人都可以因应自己的不同的需求来做调整,这也就是轻量的个人化。同样来说,上面的很多东西都是出自个人的感言,所以每位打算轻量化的朋友还需要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调整,不过总体的概念就那么多,我也是是在轻量化学习的路上,欢迎大家补充。||纵观近些年来的轻量化概念,往往总是说的人多,但实际做的人其实不多,或者说部分轻量化的人多,能做到比较完全的轻量化的人更少这里面当然也包括我自己。这里是我的一个简单的轻量化装备清单,拿来和大家分享:装备清单编码品名数量重量克单位总重克备注1背包空重11,600\\1150MammutIce35\Haglofsascent282露宿袋ORAlpinegore-tex3背包套00个0这个东西可有可无的4睡袋TNFkilobag\TNFMeument涵盖四季一般用途5帐篷1TNFVector22经常不带地钉6睡垫Therm-a-Rest..蛋槽7粮食11,000包1,0002天份8水水瓶280组16010御寒衣Polartec200根据情况选择携带11背心雨伞0200包0根据情况选择携带13手套180包80根据情况选择携带14头套(红)140顶40根据情况选择携带15遮阳便帽080顶0根据情况选择携带16头灯Petzlmyoxp17炉头snowpeak18气罐锅具挡风板150个50根据情况选择携带21餐具牙刷包190个90根据情况选择携带22GPSgarmin60cs根据情况选择携带233号电池+手机电池190个9024照相机卡片机25湿纸巾190包90根据情况选择携带26卫生纸190包90根据情况选择携带27弹性围巾10条0根据情况选择携带28求救哨10个0背包上有29排汗长裤根据情况选择携带30毛袜16060根据情况选择携带31备用排汗衣1150150根据情况选择携带||粮食清单编码品名数量重量克单位总重克备注1大白兔奶糖热量高2蛋黄派525包1253统一\康师傅方便面有时候只带3包4青菜\蘑菇调节口味5卤牛肉\牛肉干330包90偶尔带6鸡蛋235个70可带可不带7麦片\咖啡\茶叶315包45不同情况下按口味选择8自制“宝矿力”粉240包80瓶装的太重9水果苹果、梨等应季的水果10压缩饼干应急用11脱水米有时候吃米饭12浓汤料160包60饭后热汤不错13干果小食品||以上总共十公斤左右的背负重量足以应付三四天的行程,不但可以让你走得更轻松,走的更远,身体负担也更轻,比较一举多得,希望给打算轻量化的朋友提供参考。另外除了花钱才能达到的轻量化这是肯定的,买轻量化的装备要花的钱比一般的要贵很多部份外,有些部份是不太用花钱就能达到的。例如简单化你的粮食和装备、水。把携带的口粮、水简化这肯定是最快的方式,不过以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来说并不容易做到,老外他们喜欢吃流食,那能叫吃的么?我们中国人户外也要讲求中国人的饮食文化的,喜欢腐败的同学接着来,以下省略数千字……,或根本就不要把一些装备带上山,最好每次登山回来后检查一下有那些带上去装备是没被用到的,这样下次就可以考虑不用带了,但也要根据不同的活动不同的环境综合考虑。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考虑,如果真的打算要走轻量化,首先建议大家选购一个小容量的背包,40升左右就足够了经常有朋友问我60升、70升、甚至是80、90升的背包该买什么好,我都很奇怪他们每次上山都背了些什么在里面,难道是每次都拐卖姑娘上山么?哈哈,从根本上断绝你背很多东西出去户外的念头,只有这样才能每次出行真正考虑什么该带,什么该简化,什么可带可不带,并逐步达到轻量化的目标。就我个人体验来说,轻量化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其间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比较长,花费也是比较大,说起来的确不太简单。以我自己来说,现在也只是初入轻量化的门,距离真正的高手还远着呢,而且我也在不断的户外活动中逐步体验和学习。因为轻量化牵涉到很多方面,尤其是个人方面,我呢有时候就喜欢腐败享受,每次出行总觉得这个需要,那个也需要,总想着去户外享受。于是每次出行总是带了很多享受用的东西,而每次制定的轻量化目标总也完不成。建议大家,当然包括我自己,应该在每次出行时,多多考虑使用上的需求,包括重量、空间、环境、价格等方面,不断进步,才能正确找到每个人自己的轻量化方式。||学习了,谢谢~||前排支持......
大家都知道背包组成的几个大的部分:背负、面料。还有一个就是——设计!这三个部分是背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还有一些小的部分,比如:拉链、扣件、扁带、收口绳等方面。我个人认为,好的背包,不仅在大的方面做的非常好:用超轻耐磨耐撕裂的面料、用有科技含量的背负系统、拥有世界一流的设计团队,让背包从外观到实用性都鹤立鸡群。还得在小的方面更加精益求精,往往高端品牌之间竞争的就是小的方面。比如用的是YKK的拉链,或者是riri的,还有更可能是ideal的,这三款拉链都是非常有名的品牌。还有就是多耐福的扣件、现在好像是一枝独秀,其他比较好的扣件我还不是很了解。再有就是一些扁带啊,只要是看看编织的密度,扎线的质量。再有,可能就是一些设计上的理念了,比如头包、睡袋仓、开包方式等等……下面我针对上面所讲到的方面具体说一下,就拿今年的新品,也是集多种技术于一身的光环追踪来说一下。背包好不好,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背负系统,光环追踪采用的是水平对流背板技术,简称A.C.技术。现在好多背包采用的是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和铝合金支架制造的背负系统,这种背负的背包自重肯定会重一些,比如OSPREYAether苍穹60是2300克,Gregory格里高里Triconi60是2700克,ARC’TERYX始祖鸟BRIZA62是2900克,我所举得例子目的不是贬低OSPREY、格里高里、始祖鸟,而是要体现我们光环追踪的设计理念,62升仅1800克。现在我来说说背板,它采用的是重量轻、硬度高、韧性大、并具有抗化学腐蚀性的碳纤维背板,我觉得碳纤维背板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耐用,碳纤维是不容易老化的。在背板上还有几排孔,可以调节长度来适应不同长度的脊椎。这个设计是非常有用的,曾经我们买了一个很好的包,可能因为时间或其他问题,我们胖了或瘦了,冬天穿了很多衣服或夏天穿的很少,这些原因都会影响我们,如果我们的背包可以调节的话,那么就不用担心了,而且还可以借给别人背。背部剔除了多余的材料,是鱼骨形的镂空衬垫,通风透气,也让重量变的更轻了。光环追踪在面料上选择的依然是CORDURA面料,这个面料具有轻、速干、柔软、耐久性强、不易掉色的功能。还有,CORDURA面料的耐用性分别为标准尼龙面料的2倍,涤纶面料的3倍,和棉制帆布的10倍。全球领先的军队都在使用该产品制造性能卓著的军事装备。侧面的高弹网兜采用的是一种用作防弹衣的面料——DuraStretch,在面料的选择上,光环追踪用的都是既结实又轻的面料,所以,这款包价格卖2600,不要觉得贵,性价比还是挺高的。光面料就是一个大成本的投入,另外在设计上,光环追踪采用的是传统的装包方式,好多款花岗岩背包采用的是独特的前面板贯通式,比如光环3800,气流子午线,而这一款没有用这种方式,我觉得应该是为了更轻,把两条长拉链和好几根束紧带也省了。说到拉链和扣件,不得不提的是,光环追踪把大部分扁带全换成了绳,扣件也换成小号的了,头包连接带和扣件、包前面和包两侧的束紧带都换了,虽然看起来比较单薄,实际上强度依然很高。原来花岗岩背包选用的都是YKK或者riri的拉链,最新的这款背包采用的是意大利品牌ideal,这款拉链比YKK要好,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和riri一个级别的,这个拉链大家可能没听说过,但大家知道的,像三叶草、Levis,CK,boss,Y-3等都是用他拉链的。扣件是世界知名的扣件厂商ITW,做工挺精致的。花岗岩是第一个头包可拆卸做腰包的品牌,这个设计可以让我们到达营地以后,在营地周围活动,就把头包卸下来,里面装些随身物品,相机、手机、钱包等,省去了带腰包和小包的必要。花岗岩的背包如果不装满东西,根本看不出来是多少升,因为他的包身顶部有一大截可以扩充的空间,需要的时候可以装到70多升,不需要的时候可以卷起来,看着也就40升得样子,东西装的少得情况下不会显得邋遢。这样,这款包的用途就不止露营、穿越了,平时出差、旅行,或者一日游都可以背了。通过以上对光环追踪的介绍可以看出设计对轻量化极致和一些独特设计的追求。有些人对背包选择侧重点不一样,如果追求透气性的人,可以选择空景背板,同时也会失去一些舒适性。反过来追求舒适性贴合性,透气性必然会差一点。还有就是针对自己用途来选择背包,是休闲旅游呢?还是野营徒步呢?还是穿越无人区呢?如果是穿越无人区,可能就需要负重多一点的背包了,一般都会有个铝骨架,这样才不会高负重的情况下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这个包的自重会很重,平时背会痛苦一些。所以,在选择背包的时候明确了自己的目的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背包。||皮沙发很舒服||LZ的中心思想是神马||||回复方蛋蛋的帖子中心思想是,去买!||早期有了解过花岗岩的包确实如LZ所说轻量化很强势用CORDURA面料很实在确实是资深玩家需要的好装备!||很诱人,但是买不起!||昨天去进了一个追踪,感觉还不错,负重真的比不上FZ3800,不过背着比3800好看不少。而且最后打折下来价格也只有贵了不200多。||东西好价钱更好||看不懂,这文章写的有点复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背包客装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